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七章 标准成本计算(完整版)

第十七章 标准成本计算(完整版)

第十七章  标准成本计算(完整版)
第十七章  标准成本计算(完整版)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大纲要求:掌握标准成本的制定和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以及标准成本计算的账务处理。

2012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与2011年教材相比,删除了成本控制概述的有关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标准成本及其制定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提示】讨论标准成本制定时,“标准成本”是指单位产品标准成本;讨论成本差异计算时,“标准成本”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分类

(一)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

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标准成本。

【例题1?单选题】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答案】B

【解析】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

【例题2?单选题】正常标准成本从数额上看,()。

A.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B.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也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C.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D.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成本,也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答案】A

【解析】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难以避免的损耗,所以大于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应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以体现激励性。

(二)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提示】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

【例题3?单选题】下列情况中,需要对基本标准成本进行修订的是( )。(2009年新)

A.重要的原材料价格发生重大变化

B.工作方法改变引起的效率变化

C.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

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

【答案】A

【解析】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对此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制定时,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标准。

本两部分。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相同,包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用量标准等,并且两者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

[提示]无论是价格标准还是用量标准,都可以是理想状态的或正常状态的,据此得出理想的标准成本或正常的标准成本。

【例题4?单选题】下列关于制定正常标准成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0年)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

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不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停工工时

C.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以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以是正常的工资率

D.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以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同时以机器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答案】C

【解析】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预计下一年度实际需要支付的进料单位成本,包括发

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所以选项A错误;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所以选项B错误;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选项C正确;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相同,包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用量标准等,并且两者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选项D错误。

第二节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价差=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量差=(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例题5?单选题】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

A.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B.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

C.由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实际用量高低所决定

D.由价格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数量高低所决定

【答案】B

【解析】在成本差异分析中,数量差异的大小是由用量脱离标准的程度以及标准价格高低所决定的。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价差: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量差: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例17-1】本月生产产品400件,使用材料2500千克,材料单价为0.55元/千克;直接材料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3元,即每件产品耗用6千克直接材料,每千克材料的标准价格为0.5元。根据上述公式计算: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2500×(0.55-0.5)=125(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2500-400×6)×0.5=50(元)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与数量差异之和,应当等于直接材料成本的总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2500×0.55-400×6×0.5=1375-1200=175(元)直接材料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数量差异=125+50=175(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价差: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量差: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例17-2】本月生产产品400件,实际使用工时890小时,支付工资4 539元;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是10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工资率为5元/小时。

按上述公式计算:

工资率差异=890×(4539/890-5) =890×(5.10-5)=89(元)

人工效率差异=(890-400×2)×5=(890-800)×5=450(元)

工资率差异与人工效率差异之和,应当等于人工成本总差异,并可据此验算差异分析计算的正确性。

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人工成本-标准人工成本=4539-400×10=539(元)

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89+450=539(元)

3.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价差: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量差: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例17-3】本月实际产量400件,使用工时89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958元;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4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的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元/小时。按上述公式计算: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890×(1958/890-2)=890×(2.2-2)=178(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90-400×2)×2=90×2=180(元)

验算:

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1958-400×4=358(元)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178+180=358

(元)

准造成的价格差异和用量脱离标准造成的数量差异两种类型。下列标准成本差异中,通常应由生产部门负责的有( )。(2010年)

A.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

B.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差异

【答案】BCD

【解析】材料价格差异是在采购过程中形成的,不应由耗用材料的生产部门负责,而应由采购部门对其作出说明,选项A错误;直接人工的数量差异,它主要是生产部门的责任,选项B正确;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是部门经理的责任,他们有责任将变动制造费用控制在弹性预算限额之内,选项C正确;变动制造费用数量差异,是由于实际工时脱离了标准,多用工时导致的费用增加,因此其形成原因与人工数量差异相同,选项D正确。

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制造费用-实际产量的标准固定制造成本

(一)二因素分析法

二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分为耗费差异和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教材例17-4】本月实际产量40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1424元,实际工时为890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500件即10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3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1.50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24-1000×1.5=-76(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000×1.5-400×2×1.5=1500-1200=300(元)

(二)三因素分析法

三因素分析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的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效率差异和闲置能量差异三部分。耗费差异的计算与二因素分析法相同。不同的是将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续【教材例17-4】本月实际产量40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1424元,实际工时为890小时;企业生产能量为500件即1000小时;每件产品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3元/件,即每件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标准分配率为1.50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424-1000×1.5=-76(元)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1000-890)×1.5=110×1.5=165(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90-400×2)×1.5=90×1.5=135(元)

三因素分析法的闲置能量差异(165元)与效率差异(135元)之和为300元,与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数额相同。

【例题7·多选题】下列关于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0年)

A.在考核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水平时以预算数作为标准,不管业务量增加或减少,

只要实际数额超过预算即视为耗费过多

B.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

C.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生产能量是否被充分利用、已利用生产能量的工作效率

D.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计入存货成本不太合理,最好直接结转本期损益

【答案】ACD

【解析】生产能量与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之差与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的乘积是

能量差异,选项B错误;耗费差异等于实际制造费用减去预算制造费用,只要实际数额超过预算即视为耗费过多,A正确;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可以分解为闲置能量差异和效率差异,所以C正确;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通常采用直接结转本期损益法处理,D正确。

第三节标准成本的账务处理

一、标准成本系统账务处理的特点

(二)在月末(或年末)对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提示】可以对各种成本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但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历史的一致性,以便使成本数据保持可比性,并防止信息使用人发生误解。

【例题8·单选题】下列关于标准成本系统“期末成本差异处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008年)

A.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只有标准成本才是真正的正常成本

B.同一会计期间对各种成本差异的处理方法要保持一致性

C.期末差异处理完毕,各差异账户期末余额应为零

D.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闲置能量差异全部作为当期费用处理

【答案】A

【解析】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应当直接体现在本期损益之中,使利润能体现本期工作成绩的好坏,由此可知,选项A正确;同一会计期间可以对各种成本差异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材料价格差异多采用销货成本与存货法,闲置能量差异多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其他差异则可因企业具体情况而定,由此可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教材中的“差异处理的方法要保持一贯性”是针对前后期之间而言的,并不是针对“同一会计期间”而言的;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下,本期发生的成本差异,应由存货和销货成本共同负担,由此可知,选项D 的说法错误;属于应该调整存货成本的,并不结转计入相应的“存货”类账户,而是保留在成本差异账户中,与下期发生的成本差异一同计算,因此,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二、标准成本系统账务处理程序

【教材P429例题】下面通过举例说明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的程序。

1.有关的资料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100千克×0.3元/千克)30元

直接人工(8小时×4元/小时)32元

变动制造费用(8小时×1.5元/小时)12元

固定制造费用(8小时×1元/小时)8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82元

(2)费用预算

生产能量4000小时

变动制造费用 6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4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6000/4000) 1.5元/小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4000/4000) 1元/小时

变动销售费用2元/件

固定销售费用24000元

管理费用3000元

(3)生产及销售情况

本月初在产品存货 50件,其标准成本为2800(50×30+50×0.5×32+50×0.5×12+50×0.5×8)元。由于原材料一次投入,在产品存货中含原材料成本1500元(50件×30元/件)。其他成本项目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约当完工产品的系数为0.5;50件在产品的其他成本项目共1300元[50件×0.5×(32元/件+12元/件+8元/件)]。本月投产450件,完工入库430件,月末在产品70件。

本月初产成品存货30件,其标准成本为2460元(30件×82元/件)。本月完工入库430件,本月销售440件,月末产成品存货20件。销售单价125元/件。

2.原材料的购入与领用,本月购入第一批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每千克0.27元,共计8100元。

标准成本:30000×0.3=9000(元)

实际成本:30000×0.27=8100(元)

价格差异:30000×(0.27-0.3)=-900(元)

(1)借:原材料9000

贷:材料价格差异 900

应付账款8100

本月购入第二批原材料 20000千克,实际成本每千克0.32元,共计6400元。

标准成本:20000×0.3=6000(元)

实际成本:20000×0.32=6400(元)

价格差异:20000×(0.32-0.3)=400(元)

(2)借:原材料 6000

材料价格差异 400

贷:应付账款6400

本月投产450件,领用材料45500千克。

应耗材料标准成本:450×100×0.30=13500(元)

实际领料标准成本:45500×0.3=13650(元)

材料数量差异:(45500-450×100)×0.3=150(元)

(3)借:生产成本13500

材料数量差异150

贷:原材料13650

3.直接人工工资。本月实际使用直接人工3500小时,支付工资14350元,平均每小时

4.10 元。

(4)借:应付工资14350

贷:银行存款 14350

为了确定应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标准成本数额,需计算本月实际完成的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完工产品的系数为 0.5,月初在产品50件,本月完工入库430件,月末在产品70件。

本月完成的约当产品为:

70×0.5+430-50×0.5=440(件)

标准成本:440×8×4=14080(元)

实际成本:3500×4.10=14350(元)

人工效率差异:(3500-440×8)×4=-80(元)

人工工资率差异:3500×(4.10-4)=350(元)

(5)借:生产成本14080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50

贷: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80

应付工资14350

4.变动制造费用

本月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600元,实际费用分配率为1.6(5600/3500)元/小时。

(6)借:变动制造费用5600

贷:各有关账户 5600

将其计入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440×8×1.5=5280(元)

实际成本:3500×1.6=5600(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500-440×8)×1.5=-3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500×(1.6-1.5)=350(元)

(7)借:生产成本 5280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350

贷: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30

变动制造费用 5600

5.固定制造费用。本月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3675元,实际费用分配率为 1.05(3675/3500)元/小时。

(8)借:固定制造费用 3675

贷:各有关账户3675

实际数3675 (1)

预算数4000 (2)

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3500×1 (3)

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440×8×1 (4)

(1)-(2)=耗费差异

(2)-(3)=闲置能量差异

(3)-(4)=效率差异

将其计入产品成本:

标准成本:440×8×1=3520(元)

实际成本:3500×1.05= 3675(元)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675-4000=-325(元)

闲置能量差异:(4000-3500)×1=5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500-440×8)×1=-20(元)

(9)借:生产成本3520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500

贷: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25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20

固定制造费用 3675

本章举例

【例题9·计算题】D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采用标准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期末对材料价格差异采用“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进行处理,将材料价格差异按照数量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对其他标准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进行处理。7月份有关资料如下:

(1)公司生产能量为1000小时/月,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如下:

直接材料(6千克×26元/千克) 156元

直接人工(2小时×12元/小时) 24元

变动制造费用(2小时×6元/小时) 12元

固定制造费用(2小时×4元/小时) 8元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200元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费用陆续发生。公司采用约当产量法在

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月初、月末在产品的平均完工程度均为50%。

(3)月初在产品存货40件,本月投产470件,本月完工450件并转入产成品库;月初产成品存货60件,本月销售480件。

(4)本月耗用直接材料2850千克,实际成本79 800元;使用直接人工950小时,支付工资1159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605元,固定制造费用3895元。

(5)月初在产品存货应负担的材料价格差异为420元,月初产成品存货应负担的材料价格差异为465元。

要求:

(1)计算7月末在产品存货的标准成本、产成品存货的标准成本。

(2)计算7月份的各项标准成本差异(其中固定制造费用按三因素分析法计算)。

(3)计算7月末结转标准成本差异后的在产品存货成本、产成品存货成本(提示:需要结转到存货成本的成本差异应分两步进行分配,首先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存货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在本月销售产品和期末产成品存货之间进行分配)。(2011年)

【答案】

(1)月末在产品数量=40+470-450=60(件)

月末在产品存货的标准成本=60×156+60×50%×(24+12+8)=10680(元)

月末产成品存货数量=60+450-480=30(件)

月末产成品存货的标准成本=200×30=6000(元)

(2)

材料价差=(79800/2850-26)×2850=5700(元)

材料量差=(2850-6×470)×26=780(元)

实际生产约当量=450+60×50%-40×50%=460(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1590/950-12)×950=19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50-2×460)×12=360(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5605/950-6)×950=-95(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2×460)×6=180(元)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3895-1000×4=-105(元)

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1000×4-950×4=20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4-2×460×4=120(元)

(3)待分配在产品存货与完工产品的材料价格差异=420+5700=6120(元)

完工与在产品间的差异分配率=6120/(450+60)=12(元)

完工产品分配的差异=12×450=5400(元)

月末在产品分配的差异=12×60=720(元)

待分配的产成品存货与已销存货的材料价格差异=(465+5400)/(30+480)=11.5(元)月末产成品承担的差异=11.5×30=345(元)

月末在产品存货的成本=10680+720=11400(元)

期末产成品存货的成本=6000+345=6345(元)

本章总结

1.标准成本的分类及特点;

2.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及其账务处理。

—(本章完)—

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会计继续教育中华网校考试题

《会计成本核算及管理》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按控制的时间顺序进行成本控制分类的是()。 A.事前控制 B.事中控制 C.事后控制 D.全局控制 A B C D 2、发出材料的计价不包括()。 A.先进先出法 B.加权平均法 C.个别认定法 D.后进先出法 A B C D 3、下列不属于分批法特点的是()。 A.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由于产品的批别大多是根据销货订单确定的,因此,这种方法又称为订单法 B.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 C.在分批法下,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的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而在计算月末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D.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A B C D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 B.半变动成本,是指在初始基数的基础上随产量正比例增长的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范围内总额保持稳定,超过特定产量则开始随产量比例增长的成本 D.阶梯式成本,是指总额随产量呈阶梯式增长的成本,亦称步增成本或半固定成本 A B C D 5、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通过控制、调节、指导和考核等,监督各项生产经营耗费的合

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以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目标的功能。这反映了成本会计的()。 A.监督职能 B.反映职能 C.管理职能 D.筹资职能 A B C D 6、下列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目的是()。 A.不有利于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 B.制定决策 C.衡量资产和收益 D.确定金额 A B C D 7、成本分配要公平对待涉及的双方。体现的是()。 A.因果原则 B.受益原则 C.公平原则 D.承受能力原则 A B C D 8、下列属于按成本预测内容分类的是()。 A.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成本预测 B.长期预测 C.短期预测 D.季度预测 A B C D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专属成本又称特定成本,是指那些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备选方案的固定成本 B.无关成本是相关成本的对立概念,是指与决策有关的成本 C.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目前从市场上购买同一项原有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 D.共同成本是指那些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固定成本 A B C D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 众所周知,ERP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 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 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 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 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 ( 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 )和产品销售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2> 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alue Added)。<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4> 给ERP 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 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 ) 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物料 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 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Multilevel BOMs )。图1就是一个多层 物料清单。对于多层物料清单,ERP系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

标准成本核算制度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本公司成本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及程序,除普通会计事务处理准则、程序、法令及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及程序处理。 第二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事务由会计部成本核算课处理。 第三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核算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在标准成本下,库存价值按物品的标准成本反映。 1、采购订单接收入库时,按采购件的标准成本增加库存价值; 2、采购订单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将进入专门的采购价格差异帐户; 3、在进行发票匹配时,发票价格与采购订单价格差异将进入专门的发票价格差异帐户; 4、在进行生产任务发料时,按所发物料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在制品成本; 5、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工资和各项制造费用,以资源、资源管理费、物料管理费的形式,按事先确定的费率分 摊进入在制品成本; 6、完工入库时,按制造件的标准成本结转在制品成本到库存成本。 7、未结转(或是超量结转)的在制品成本,在生产任务单关闭时确认为“制造差异”。这部分差异实质上反映 的是生产成本的量差; 8、当发生销售业务时,将按成品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销售成本。 第四条、对于采购件,其标准成本通过手工进行定义;对于制造件,其标准成本是根据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通过成本卷积方式,由系统自动计算获得。 第一部分标准成本要素 公司将标准成本划分为五大成本要素:物料、资源、外协资源、制造费用、物料管理费;对于采购件而言,一般只包含两项成本要素:物料、物料管理费。对于自制件而言,前三项被视为直接生产成本,主要是根据其物料清单、工艺路线确定,包含了物料、生产设备折旧、生产线工人工资、外协加工费等;后两项被视为间接生产成本,按一定方式,以一定比例分摊进入成本。 下面将详细描述各成本要素的具体构成。 一、物料 采购件成本包含了两个部分:物品采购价(不含增值税) 物料成本子要素: 按材料性质不同,区分电子料、结构料、包装料、其他。 二、物料管理费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就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得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得其她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得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得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得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得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标准成本法

幻灯片1 成本管理学课程快速导读图 1. 导论 2. 成本会计的发展和环境 第一篇总论 3. 生产成本核算原理 4. 生产费用汇集与分配的程序和方法 5.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 6. 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应用 第二篇 成本核算 第三篇 成本计划与控制 7. 成本计划和控制原理 8. 标准成本法 9. 责任成本制度 第四篇 成本报表与分析 10. 成本报表 11.成本分析

12. 其他行业成本计算 13. 作业成本法 14. 物流成本15. 质量成本会计 16. 计算机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 第五篇 成本会计专题 幻灯片2 第三篇成本计划与控制 第七章成本计划和控制原理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第九章责任成本制度 幻灯片3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标准成本法的概念、标准成本的种类和制定,掌握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标准成本法的核算程序及账务处理方法。 幻灯片4 第一节标准成本的种类与制定 第二节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第三节标准成本法的核算程序及账务处理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幻灯片5 第一节标准成本的种类与制定 一、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一)标准成本的概念 标准成本——是在特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发生的成本。 它是成本控制的依据、评价成本升降的尺度和衡量工作绩效的标准。 幻灯片6 (二)标准成本法的概念 标准成本法,亦称为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系统和标准成本会计。 标准成本法——是以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依据,把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通过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揭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成本差异进行账务处理,并通过成本差异的报告,促使有关部门采取控制措施,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 幻灯片7 标准成本法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配合泰罗制的实施而引入成本管理中,形成成本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 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 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 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 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E/50。 3. 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 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如下图: 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

4. 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是什么原因? 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KTZ 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详细解释可参考note:1658589 备注说明:OKTZ中“初级成本构成分割”一般情况下不勾选。 5. CK11N和MR21的关系是什么? 答:如果先使用MR21维护半成品、产成品标准价格(价格标识为S),则可以后续使用CK11N继续更新价格,但如果一旦使用 CK11N更新标准价格后,则系统不再允许使用MR21修改标准价格。此时如果使用MR21修改价格,系统提示会消息号 CKPRCH025。

标准成本制度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事业部管理文件文件编号:SYZ08020 第1版签发:何宇城 标准成本制度 1 总则 1.1 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事业部(以下简称“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标准成本制度的控制、评价和决策支持作用,支持不锈钢事业部运营活动的有效开展,持续提升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1.2 标准成本制度是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的基础制度。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以标准成本制度为基础,以管理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通过成本对标,不断挖掘成本潜力,促进成本的持续改进,同时结合作业成本管理、专项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等不断发展和完善标准成本制度。 1.3 本制度规范标准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程序,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及标准成本管理活动与其它相关业务的基本关系,为标准成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2 基本定义 2.1 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根据科学的方法预先制定的,为衡量实际成本高低的一种成本尺度。标准成本制度是通过对成本中心各项成本指标及其成本动因的细化分析,找寻规律并设定相应的成本标准及成本动因,运用标准与实际对比揭示差异并分析的方法,实施对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通过成本中心成本绩效衡量,着力于成本改善,并运用成本标准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 2.2 成本标准:是为满足不锈钢事业部成本核算、控制、评价等设定的各种消耗、费用和价格基准,成本标准分为数量标准、费用标准和价格标准。 页脚内容1

2.3 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成本标准制(修)订、实际成本核算、绩效衡量与差异分析。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构成PDCA管理循环。 3 标准成本管理原则 3.1 例外性原则:即在成本分析、成本评价和标准制订过程中重点关注成本差异率和成本差异额较大的成本中心和成本项目。出现例外事项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3.2 先进性原则:即在成本标准制订时体现技术进步和主观努力,对标世界一流,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上具有先进性。成本标准不具有先进性的必须在制订时进行说明和分析。 3.3 精度原则:即成本标准和成本绩效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精确度,以避免出现较大连续偏差。如出现以上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和分析,并视具体情况重新修订标准。 3.4 价值最大化原则:即在标准成本管理中单个指标最优服从综合指标最优,数量指标最优服从价值指标最优,单个作业最优服从价值链最优。 4 职责分工 4.1 经营财务部是不锈钢事业部标准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标准成本管理的策划、组织、协调及推进工作;负责价格标准的审核、评价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的核算、成本绩效衡量和分析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成本标准制(修)订、审核的组织工作;指导各部门推进、完善标准成本管理,对各部门标准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考评。 4.2 制造管理部负责原料标准与生产作业标准的审核、评价工作;负责各工序原料标准、生产作业标准及其他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的成本标准的管理推进和评价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生产作业绩效评价及分析工作。 4.3 能环部负责不锈钢事业部能耗类成本标准的审核、评价工作;负责各工序能耗类成本标准的管理推进和评价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能源成本绩效衡量及差异分析工作。 页脚内容2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习题(含答案) 一、计算题(共5题,100分) 1、已知:某企业根据以下资料制定甲产品耗用材料的标准成本见表10-2。 表10-2 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资料 标准A材料B材料C材料预计发票单价(元/千克)155023 装卸检验等成本(元/千克)120.5 小计165223.5材料设计用量(千克/件)301540 允许损耗量(千克/件)0.510 小计30.51640 2004年3月,该企业实际购入A材料2600千克,其中生产甲产品领用2500千克,采购材料时实际支付39000元,本期生产出甲产品80件。 要求: (1)确定甲产品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2)计算A材料的总差异和分差异。 正确答案: (1) A材料标准成本=16×30.5=488(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52×16=832(元/件) C材料标准成本=23.5×40=9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488+832+940=2260(元/件) (2) A材料实际分配率=39000/2600=15(元/千克) A材料成本差异=15×2500-80×488=-1540(元) A材料价格差异=(15-16)×2500=-2500(元) A材料用量差异=(2500-80×30.5)×16=960(元) 2、已知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其标准成本的相关资料如下:单件产品耗用A材料10千克,每千克的标准单价为3元;耗用B材料8千克,每千克标准单价为5元;单位产品的标准工

时为3小时,标准工资率为12元/小时;标准变动性制造费用率为8元/小时;标准固定性制造费用率为12元/小时。 假定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直接人工总差异为+3220元,属于超支差。 要求: (1)计算甲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 (3)计算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和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 (1)A材料标准成本=10×3=30(元/件) B材料标准成本=8×5=40(元/件)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30+40=70(元/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2×3=36(元/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8×3=24(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2×3=36(元/件) 甲产品单位标准成本=70+36+24+36=166(元/件)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300×36=46800(元) 实际发生的直接人工=46800+3220=50020(元) (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100-1300×3)×12=2400(元) 实际分配率=50020/4100=12.2(元/小时)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2.2-12)×4100=820(元) 3、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24元/件(8元/小时×3小时/件)。本期实际产量1300件,发生实际工时4100小时,变动性制造费用总差异为-40元,属于节约差。 要求: (1)计算实际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 (2)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 (3)计算变动性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 正确答案: (1)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总成本=1300×24=31200(元)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完整版

第十七章标准成本计算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标准成本的分类及特点、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及其账务处理。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题型主要是客观题,但也有出计算分析题的可能性,计算分析题的出题点在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上。 本章大纲要求:掌握标准成本的制定和成本差异的分析方法。 2013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与2012年的教材相比,删除了标准成本账务处理的的有关内容。 本章基本结构框架 第一节标准成本及其制定 测试内容能力等级 (1)标准成本的概念 1 (2)标准成本的种类 2 (3)标准成本的制定 2 基本概念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两种含义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成本标准”;另一种是“标准成本”。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时,“标准成本”是指实际产量下的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分类 (一)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种类含义依据用途

是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标准,因而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标准成本。 【例题1·单选题】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答案】B 【解析】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最低成本。 【例题2·单选题】正常标准成本从数额上看,()。 A.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又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B.它应当大于理想标准成本,也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C.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成本,但大于历史平均成本 D.它应当小于理想标准成本,也小于历史平均成本 【答案】A 【解析】正常标准成本考虑了难以避免的损耗,所以大于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应低于历史平均水平以体现激励性。 (二)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提示】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 【例题3·单选题】甲公司制定成本标准时采用基本标准成本。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2012年)

标准成本差异计算、分析案例

标准成本卡(资料来源为本章案例:中盛公司甲产品)实际单位生产成本计算单(资料来源 为本章案例:中盛公司甲产品,实际产量200件、实际耗用材料900千克、实际单价100元/千克;实际耗用人工8 000小时、实际支付工资总额80 000元;实际变动性制造费用 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950—892=58元/件 变动成本差异总额=58×200=11 600元 一、变动成本差异计算 1、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1)材料价格差异=4.5千克/件×(100-110)=-45元/件(×200=-9000) (2)工资率差异= 40小时/件×(10-9)=40元/件(×200=8000) (3)变动制造费用支出差异= 40小时/件×(2.5-3)=-20元/件(×200=-4000) 价格差异合计:-25/件(×200件=-5000) 2、数量差异 =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1)材料用量差异= 110元/千克×( 4.5 -5)= - 55元/件(×200=-11000) (2)人工效率差异= 9元/小时×(40-28)=108元/件(×200=21600)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3元/小时×(40-30)=30元/件(×200=6000) 数量差异合计:83元/件(×200件=16600) 或:①材料差异=(-9 000)+(-11 000)=-20 000 ②人工差异= 8 000 + 21 600 =29 600 ③变动制造费差异=(-4 000)+ 6 000 =2 000 3、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差异合计=单位价格差异+单位数量差异=(-25)+83 =58元/件 4、变动成本差异总额 =单位产品成本差异×实际产量=58元/件×200件=11600元 =材料差异+人工差异+变动制造费差异 =(-20000)+29600+2000=11600元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5000)+ 16600=11600元 二、固定成本差异计算(资料P318例9-4)1、开支差异=2600-2400=200 2、能力利用差异=2.4×(1000-1200)=-480 3、效率差异=2.4×(1200 -1100) = 240 差异合计 -40

标准成本计算

标准成本计算 一.概念 1.基本概念: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2.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成本标准”;另一种是“标准成本”。 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1.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2. 标准成本按期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制定时,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标准。 四. 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一、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价差=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量差=(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1)价差: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2)量差: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1)价差: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2)量差: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3.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1)价差: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量差: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固定制造费用总差异=实际制造费用-实际产量的标准固定制造费用 (一)二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二)三因素分析法

标准成本制度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事业 部管理文件 内部事项 注意保存 文件编号:SYZ08020 第1版签发:何宇城 标准成本制度 1 总则 1.1 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事业部(以下简称“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标准成本制度的控制、评价和决策支持作用,支持不锈钢事业部运营活动的有效开展,持续提升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1.2 标准成本制度是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的基础制度。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以标准成本制度为基础,以管理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通过成本对标,不断挖掘成本潜力,促进成本的持续改进,同时结合作业成本管理、专项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等不断发展和完善标准成本制度。 1.3 本制度规范标准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程序,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及标准成本管理活动与其它相关业务的基本关系,为标准成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2 基本定义 2.1 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根据科学的方法预先制定的,为衡量实际成本高低的一种成本尺度。标准成本制度是通过对成本中心各项成本指标及其成本动因的细化分析,找寻规律并设定相应的成本标准及成本动因,运用标准与实际对比揭示差异并分析的方法,实施对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通过成本中心成本绩效衡量,着力于成本改善,并运用成本标准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 2.2 成本标准:是为满足不锈钢事业部成本核算、控制、评价等设定

的各种消耗、费用和价格基准,成本标准分为数量标准、费用标准和价格标准。 2.3 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成本标准制(修)订、实际成本核算、绩效衡量与差异分析。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构成PDCA管理循环。 3 标准成本管理原则 3.1 例外性原则:即在成本分析、成本评价和标准制订过程中重点关注成本差异率和成本差异额较大的成本中心和成本项目。出现例外事项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3.2 先进性原则:即在成本标准制订时体现技术进步和主观努力,对标世界一流,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上具有先进性。成本标准不具有先进性的必须在制订时进行说明和分析。 3.3 精度原则:即成本标准和成本绩效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精确度,以避免出现较大连续偏差。如出现以上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和分析,并视具体情况重新修订标准。 3.4 价值最大化原则:即在标准成本管理中单个指标最优服从综合指标最优,数量指标最优服从价值指标最优,单个作业最优服从价值链最优。 4 职责分工 4.1 经营财务部是不锈钢事业部标准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标准成本管理的策划、组织、协调及推进工作;负责价格标准的审核、评价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的核算、成本绩效衡量和分析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成本标准制(修)订、审核的组织工作;指导各部门推进、完善标准成本管理,对各部门标准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考评。 4.2 制造管理部负责原料标准与生产作业标准的审核、评价工作;负责各工序原料标准、生产作业标准及其他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的成本标准的管理推进和评价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生产作业绩效评价及分析工作。 4.3 能环部负责不锈钢事业部能耗类成本标准的审核、评价工作;负责各工序能耗类成本标准的管理推进和评价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能源成本绩效衡量及差异分析工作。

(完整版)成本核算试题

成本会计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核算D.成本分析 2.生产经营费用按费用的()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A.经济内容B.经济性质C.经济用途D.经济作用 3.下列项目中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B.企业支付的动力费用 C.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4.对大量大批生产的产品,应当以()作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A.产品的品种B.产品的批次C.产品的生产步骤D.产品的类别 5.甲、乙两种产品的重量不同、材料单位消耗量基本相同、企业没有制定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材料领用时未能区分每种材料的消耗量,则对甲、乙产品共同消耗的材料费用,可以用作为分配标准的是() A.完工产品的重量B.完工产品的数量 C.每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D.每种产品的实际材料消耗量 6.某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归集制造费用15000 元,本月该车间生产了A、B 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200 件和300 件。本月该车间为生产A、B 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8000 小时。其中A 产品3000 小时,B 产品5000 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率为() A.30 B.5 C.3 D.1.875 7.实际成本计价时,使期末结存材料价值接近市价的材料计价方式是()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个别计价法

8.实际成本计价时,使期末结存材料价值背离市价的材料计价方式是() A.先进先出法B.后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D.个别计价法 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工资总额的是() A.生产工人的工资B.管理人员的工资 C.退休人员的生活费D.福利机构人员的工资 10.王某去年8 月参加工作(病假扣发比例为40%),月标准工资418 元,本月日历天数为31 天,出勤19 天,双休日8 天,病假4 天(合双休日1 天)。若按月薪制计算,月工作天数为20.9 天,则本月应付王某的计时工资是() A.386 元B.394 元C.396 元D.418 元 11.李某本月生产甲零件2000 只,其中合格品1950 只,工废品30 只,料废品20 只。本月李某计算计件工资的甲零件数量是() A.2000 B.1980 C.1970 D.1950 12.使分配结果最正确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B.交互分配法C.代数分配法D.顺序分配法 13.下列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中,使制造费用账户可能出现余额的是() A.工时比例法B.工资比例法C.机时比例法D.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14.如果同一车间生产若干产品的机械化程度不同,则对该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宜采用的分配方法是() A.工时比例法B.工资比例法C.机时比例法D.年度计划分配率法 15.停工损失不包括()期间发生的损失。 A.季节性停工B.大修理停工C.自然灾害停工D.计划减产停工 二、多项选择题

标准成本制度

内部事项 注意保存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事业部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SYZ08020 第1版签发:何宇城 标准成本制度 1 总则 1.1 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不锈钢事业部(以下简称“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标准成本制度的控制、评价和决策支持作用,支持不锈钢事业部运营活动的有效开展,持续提升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1.2 标准成本制度是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的基础制度。不锈钢事业部成本管理以标准成本制度为基础,以管理创新、科技进步为动力,通过成本对标,不断挖掘成本潜力,促进成本的持续改进,同时结合作业成本管理、专项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等不断发展和完善标准成本制度。 1.3 本制度规范标准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程序,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及标准成本管理活动与其它相关业务的基本关系,为标准成本管理提供基本依据。 2 基本定义 2.1 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根据科学的方法预先制定的,为衡量实际成本高低的一种成本尺度。标准成本制度是通过对成本中心各项成本指标及其成本动因的细化分析,找寻规律并设定相应的成本标准及成本动因,运用标准与实际对比揭示差异并分析的方法,实施对成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通过成 2009年6月11日发布2009年6月11日实施

本中心成本绩效衡量,着力于成本改善,并运用成本标准服务于经营决策的成本管理体系。 2.2 成本标准:是为满足不锈钢事业部成本核算、控制、评价等设定的各种消耗、费用和价格基准,成本标准分为数量标准、费用标准和价格标准。 2.3 标准成本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成本标准制(修)订、实际成本核算、绩效衡量与差异分析。标准成本制度的内容构成PDCA管理循环。 3 标准成本管理原则 3.1 例外性原则:即在成本分析、成本评价和标准制订过程中重点关注成本差异率和成本差异额较大的成本中心和成本项目。出现例外事项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3.2 先进性原则:即在成本标准制订时体现技术进步和主观努力,对标世界一流,在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上具有先进性。成本标准不具有先进性的必须在制订时进行说明和分析。 3.3 精度原则:即成本标准和成本绩效必须具有一定的客观精确度,以避免出现较大连续偏差。如出现以上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和分析,并视具体情况重新修订标准。 3.4 价值最大化原则:即在标准成本管理中单个指标最优服从综合指标最优,数量指标最优服从价值指标最优,单个作业最优服从价值链最优。 4 职责分工 4.1 经营财务部是不锈钢事业部标准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标准成本管理的策划、组织、协调及推进工作;负责价格标准的审核、评价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标准成本及实际成本的核算、成本绩效衡量和分析工作;负责不锈钢事业部成本标准制(修)订、审核的组织工作;指导各部门推进、完善标准成本管理,对各部门标准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期末(含计算题)

一、名词(5*3’) 物流成本管理:是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最终达到在保证一定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归纳法:通过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方法,通过物流成本管理研究人员对于物流管理实务和物流管理惯例有目的的观察,收集实证数据或者实务证据,从中发现一般以及规律性的东西,在经过整理和描述之后,形成某种理论。 演绎法:亦称演绎推论法,通过一般原理推导出特殊情况下的结论,其特点是从已经具有的科学结论、科学原理出发,通过推理、演绎,得出另一特定事物的规律性结论。 广义的物流成本:包括狭义的物流成本与客户服务成本。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物流对象实体与价值变化而发生的全部费用。其中包括了物流过程中的显性成本,还包括了不为企业所注意的隐性成本。客户服务成本是一种隐性成本。 固定成本:其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 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指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近似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客户服务成本:是一种隐性成本,是当物流客户服务水平令客户不满时,产生的销售损失。 物流服务水平的衡量:通过一定的技术与方法,测量与评价企业提供的物流客户服务所达到的水平。作为企业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时的决策依据与变动基准。外部衡量:指针对企业或物流部门的物流服务接受方进行的衡量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己所服务的对象对各类服务的评价与看法,是企业制定物流客户服务水平的主要依据来源。 内部衡量:针对提供物流客户服务的企业或企业的某个提供物流客户服务的部门进行的,属于企业或相关部门的内部审计与检查。 物流成本归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按一定的对象,如各种产品、作业各个车间或部门所进行的成本数据的收集或汇总。

sap标准成本估算全过程操作手册更多细节

标准成本估算 编号:ZD_CO_01 作者: 版本: 1.0

流程图插入到此处: 产品标准成本编制与更新流程

关流程参考第三部分: 1、创建成本中心: 1511AXX(XX为流水号),名称:XXX车间管理部门,类型为:F,层次为:1511600 1511BXX(XX为流水号),名称:XXX生产车间,类型为:F,层次为:1511600 2、为车间1511AXX维护11月的计划费用(管理部门费用不区分作业类型) 为车间1511BXX维护11月的计划费用,计划工时,统计指标数值 *****做到这一步通知老师***** 3、将1511AXX的费用的60%分摊至1511BXX 4、计算车间1511BXX计划作业价格 5、创建物料主数据 1 1.2作业类型 作业类型代表由成本中心生产输出的一些形式。作业类型的通用例子包括劳动小时数或 机器时间的分钟数。作业类型用于根据所进行的作业单位数从发送方成本中心向另一CO 对象(如成本中心、内部订单、生产订单等等)分配成本。单元价格用于评估作业数量。作业类型分配的优点是将数量和价值流组和在一起。所要求的作业数量在工艺流程中指定,这给产品成本计划中和成本对象上提供了详细的成本控制信息。 作业类型代表了部门之间提供的一类服务或作业。如IT 服务,修路作业都可以定 义为作业类型,其主数据如下: 1.3作业价格 定义成本中心提供服务和执行功能的性质, 用来把成本分配到其他的成本中心。例如一 类工时工资为50 元/小时。可以利用成本中心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自动计算作业类型的价格,成本和作业计划完成后,系统通过将计划成本除以计划的作业输出数量计算作业工资。 1.4统计指标

定额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区别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的产生背景标准成本是早期管理会计的主要支柱之一。美国工业在南北战争以后有很大的发展,许多工厂发展成为生产多种产品的大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管理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许多工厂的产量大大低于额定生产能力。为了改进管理,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进行了各种实验,他们努力把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应用于生产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因此而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他们首先改革了工资制度和成本计算方法,以预先设定的科学标准为基础,发展奖励计件工资制度,采用标准人工成本的概念。在此之后,又把标准人工成本概念引申到标准材料成本和标准制造费用等。最初的标准成本是独立于会计系统之外的一种计算工作。1919年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成立,对推广标准成本曾起了很大的作用。1920年~1930年,美国会计学界经过长期争论,才把标准成本纳入了会计系统,从此出现了真正的标准成本会计制度。 标准成本法的含义 标准成本一词准确地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单价计算出来的。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它又被称为“成本标准”;另一种含义是指“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它是根据实际产品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出来的,即: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 目标成本是一种预计成本,是指产品、劳务、工程工程等在生产经营活动前,根据预定的目标所预先制定的成本。这种预计成本与目标管理的方法结合起来,就称为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一般指单位成本而言,它一般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和估计成本等,而标准成本相对来讲是一种较科学的目标成本。 计划成本是根据计划消耗定额计算的,表示计划期预定成本;定额成本是根据目前使用的定额计算的。企业应通过各项措施,有步骤地降低现行定额,以求达到计划中所规定的成本水平。 目标成本管理是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制定目标成本是实行目标成本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推动全体职工人人关心成本,形成民主管理,从而能够更好地贯彻经济责任制,进一步降低成本。 标准成本的分类 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在标准成本系统中广泛使用正常标准成本 西方企业采用的标准成本有多种,按照制定标准成本所依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水平分类,分为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和现实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由于基本标准成本不按各期实际修订,不宜用来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理想标准成本是现有生产条件所能达到的最优水平的成本,这种成本难于实际运用;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正常价格等条件制定的标准成本,它一般只用来估计未来的成本变动趋势;现实标准成本,是根据适用期合理的耗费量,合理的耗费价格和生产能力可能利用程度等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