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圈与栖息地

生物圈与栖息地

生物圈与栖息地
生物圈与栖息地

《生物圈与栖息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 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重点)

3. 通过生物栖息地类型的研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4.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找出困惑。

1.生物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仔细观察课本P

34

图1.3-1生物圈示意图并阅读课

本P

34

及相关链接。)

①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生物)存在呢?

②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范围的,如果把生物生存的这个范围叫做生物圈,怎样给生物圈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呢?

③天上是否住着神仙?月宫中是否有寂寞的嫦娥?为什么生物圈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2.栖息地:

A: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课本P

29第三自然段到P

35

第四自然段,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什么叫栖息地?生物与栖息地有何关系?

②孔雀与野大豆的栖息地各有何特点?

③阅读、分析孔雀和野大豆栖息地的特点和主要生物种类,了解栖息地与生物分布的关系。

B:观察图1.3-4的图片,分析图中生物的栖息地类型,思考并回答课本中提出的三个问题。

(1)图1.3-4所示4种生物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

(2)你能说出某一栖息地在中国的位置吗?

(3)如果上述栖息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利用小组的力量来解决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生物圈?它的范围以及生物在生物圈中的分布状况?

②人类和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哪里?为什么?

2.你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请提出来,利用大家的智慧来解决。

三、针对练习,拓展延伸。

1.什么是栖息地?有哪些类型?栖息地的各类型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试举一例.

2. 下表是一项关于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原因调查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原因哺乳动物鸟类

偷猎31% 20%

栖息地丧失32% 60%

外来物种17% 12%

其他原因20% 8%

(1) 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请你给出哺乳动物和鸟类之间数据差异的合理解释

(3) 针对以上结果,你有什么合理建议?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教案

环境对生物的作用教案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2013级许延兰 2015-03-08 【教材分析】 本节安排了全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 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探究的每一个步骤,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或本探究的第一段文字呈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设不是随便作出的,应有一定的依据,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实验法是常用的方法。在实验法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健问题,教师可多举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关健步骤。 有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可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而归纳出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竞争和合作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对生命演化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也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圈和栖息地,初步认识到生物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环境;通过学习多彩的生物世界,知道了不同的生物类群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但是,学生不知道环境中有哪些因素、通过何种方式影响着生物的生存。本节课就从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个方面探究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让学生确立“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观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科书,认真组织“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 这一探究活动,结合自然界的实例,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图片,帮助学生初步确立这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光、温度、空气、水分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讨论理解光、温度、空气、水分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重点) 3、学会区分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 4、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重视对实验的设计与参与,让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高涨,并且在学习中提升能力获得知识,使单调的课堂生动起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在活动中建构起自己的认知内容,同时学会合作交流,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自主、合作、探究、发现、交流”的学习方式。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法的引导,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分钟) 仔细分析课件上表格,说明:对扬子鳄的性别影响的因素是什么学生 回答,导入新课并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 作用 课件展示:观察环境污染图片你会从图片中读到哪些信息 学生1:生物的生活需要温度学生2:生物的生活需要阳光 学生3:生物的生活受环境的影响补充:(空气、水分、土壤等条件)

《人与生物圈计划》阅读答案

《人与生物圈计划》阅读答案 《人与生物圈计划》阅读答案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

济南版1.1.2 生物的生活环境教案

齐河县山师东海实验学校课时教学设计

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球上的生物有多种类型,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设问这些生物都生存在哪儿呢? 从而引出课题:生物圈与栖息地。 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无论是广袤的大地、深邃的海底,还是万米的高空,都有生物生存。为什么说地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自主学习 (1)生物圈: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设问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生物)存在呢?学生通过思考可知,地球上有的地方就没有生物。比如:在天空的最顶部、在海洋的最底部、在地球的最里面…… 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范围的,如果把生物生存的这个范围叫做生物圈,给生物圈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呢?学生认真读图1.1-3(生物圈示意图),理解生物圈的概念,明确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并且相互间发生着复杂的关系。生物圈的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内。 为什么生物圈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发言,然后总结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木条件: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2)栖息地: 请学生观看太空中的地球图片及优美的自然风景图,引导学生走进生物生活的自然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森林、湿地、农田、城市四种栖息地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不同生物栖息地的特点。

a.什么叫栖息地? b.生物与栖息地有何关系? c.孔雀与野大豆的栖息地有何? 根据以上问题,学生观察图1.1-4 和图1.1-5,阅读、分析孔雀和野大豆栖息地的特点和主要生物种类,了解栖息地与生物分布的关系。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生物栖息地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明确决定栖息地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总结出孔雀栖息地和野大豆栖息地的特征。 ①孔雀栖息地的特征: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温较高。 ②野大豆栖息地的特征:四季分明,雨量适中,营养供给充足。 合作学习: 观察教材图1.1-6的图片,分析图中生物的栖息地类型,思考教科书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1)图中所示4种生物的栖息地各有什么特点? (2)如果上述栖息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对其中的生物造成什么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全过程由组长组织,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成员的观 全班交流: 10分钟后,各小组汇报,小组的集体思想由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全班交流,并得出结论。 总结归纳: 通过学习交流、启发探索,从而总结出具体到栖息地,广泛到生物圈、地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1)生物圈的范围: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2)出示课件,播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图片。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结构图及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

知识梳理: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 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和。 6)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7)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新教材里增加的)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空气和水、和一定的。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温度、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与所形成的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和。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温度等。 7、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生态系统中的和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 链。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箭头指向。 8、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绿色水库”是 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9、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的大部和岩石圈的。 10、生物圈是一个,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保护,人人有责。 练习: 1、某大湖景色优美,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去考察,发现湖内生活着芦苇、鱼、水草、鸭子等各种生物。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生长和繁殖 B、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2、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A.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3、.“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 A.合作B.竞争C.共生D.捕食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A.一条食物链B.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一个食物网 D.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5、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下列各项可表示食物链的是 A. 蛇→鹰 B.植物→鼠→狐. C.鼠→蛇→鹰. D.兔→植物→鹰. 6、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还原到自然环境中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7、水俣病是由于汞中毒引起的,在食物链“水草→蜻蜓的幼虫→小鱼→大鱼”中汞中毒最深的生物是: A.水草B.蜻蜓的幼虫C.小鱼D.大鱼 8、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 瓣,这有利于御敌和捕食。以上现象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三章 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教案 济南版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济南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内容。“生物圈与栖息地”一节主要介绍了生物圈的范围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不同生物栖息地的特点,以及栖息地的破坏对生物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式,为了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国情教育。在本节课的设计上,采取多媒体等手段,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通过小组讨论、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等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也培养了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最后,教师强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环保责任感。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建立起: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举例说出不同生物的栖息地是不同的。 (3)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能力目标:通过生物栖息地类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和作的精神;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情感。 3、教学重点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明生物栖息地的特征是本节的重点。生物圈和栖息地是学生学习生物的生活环境时首先接触到的生物概念,能够描述生物圈的范围,说明生物栖息地的特征,有利于深刻认识生物圈和栖息地的含义,为以后有关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学难点 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是本节的难点。栖息地是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对生物栖息地的类型进行分析,有利于认识不同生物栖息地的特点。由于生物的栖息地类型比较多,其栖息地内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所以各栖息地的特征比较复杂,为此把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作为本节的难点。 5、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其中包括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地球上优美的自然风景图片,森林、湿地、农田、城市四种栖息地的图片,环境污染录像片。另外,准备一个地球仪。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 生物圈 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 食物链和食物网 3、 生物之间的关系 4、 生物营养关系 1、食物链和食物网 重 点 2、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难点 3、生态系统的组成 【知识整合】 生产者一植物 生物部分r 消费者一动物 组成〔 \分解者一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食物链和食物网: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营养关系。生态系统中的 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合作关系 自养 生物圈 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范围 L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 水、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等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 学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一程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f 生物因素: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实施计 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物之间的关系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生物营养关系 腐生 异养 寄生 【典题演练】 一:选择题 1、 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 青蛙 B 昆虫 C 水稻 D 泥鳅 2、 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 往深处长红藻。影响海洋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D.含盐量 ,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 )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4、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 “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其目的主要在于( ) A 、协调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B 、保护生物圈内的各种生物 C 、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D 、防止生物圈遭到破坏 5、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用网将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 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害虫适应能力增强 B 、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C 、食物链被破坏 D 、网罩影响了才的光合作用 6、 “螳螂捕蝉,黄鹊在后”描述的是( ) A 捕食 B 、合作 C 竞争 D 、生物网 7、 由于能量的流动是逐级减少的,那么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哪类生物数量最少 ( ) 鹰 B 、青蛙 C 昆虫 D 、草 &捕杀森林中的全部肉食动物后,鹿、兔等植食动物的平均奔跑速度将会 () A .减小 B .增大 C.不变 D .先减后增 9、 野兔、鼹鼠等具有挖洞习性的动物主要生活在 ( ) A .草原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 .沙漠生态系统 10、 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分别是( ) A .阳光 B.含氧量 C.海水温度 3、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 地方,则它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A 、

《人与生物圈计划》阅读题及答案

《人与生物圈计划》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人与生物圈计划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 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种种惩罚?因为在 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 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 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 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 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 1971 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数千个实地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 1972 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 院于 1978 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 与生物圈国家委 员会。迄今全国有 37 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 个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 人与生物圈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 跨国界联 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纽带, 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 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 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 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 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 20 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 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 植被垂直带变化, 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 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 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 白山优化森林结构, 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最佳参照模式地。 各国专家希望从欧 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 以查清欧美“森 林死亡”的原因, 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 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 结构、 功能和生产力, 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 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7.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B.指人类获得和创造了财富还会受到惩罚的原因。 C.指人类应怎样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来获得发展。
1/5

《人与生物圈计划》阅读答

《人与生物圈计划》阅读答案- 说明文阅 读及答案- 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有,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目的是寻求同一个答案。为什么人们在享受自己获得的和创造的财富时,会时时受到大自然的种种惩罚?因为人类在土壤侵蚀、沙漠化、滥伐森林、越来越多的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中,已经意识到能登月球、造核武器的人类,还没有真正揭开人与生物圈之间的秘密。 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联合国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挑战,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为宗旨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格外受到世界各国的拥护和支持,这项松散的政府间科学计划自1971年开始实施以来,已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数千个实施科研项目,有数万人参加了有关的培训活动。 作为该计划理事国之一的中国,自1972年参加起就抱着极大的热情。国务院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了相应的计划组织实施结构UIY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 迄今为止,全国有37个有关项目列入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批准加入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人与生物圈

计划已经成为跨地域、跨国界联系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纽带,已经是为生物圈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多学科、多领域依据的窗口。 在我国长白山实施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计划,可以说是这种纽带和窗口的一个缩影。 中国吉林省长白山,有个面积为20多公顷的林区,植被没有经受太大的干扰,从山岩裸露、白雪皑皑的山巅,到针阔混交、林木遮天的山岭,十分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变化,没有夹杂人为的痕迹,是大自然创造的一个完整的东北亚山地生态系统。这里没有森林病虫害,众多的物种以最佳的形式和谐协调地生存。长白山优化森林结构,正好成为欧洲病态森林的最佳参照模式地。各国专家希望从欧亚大陆北半部山地生态系统典范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启示,以查清欧美森林死亡的原因,制定有效的控制对策,中国专家希望通过研究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揭开大自然更多的秘密,以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林业之路。中外专家的希望,便成为国际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1.第一段中秘密一词具体指的是() A.指人类为什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生物与生物圈(有答案).

复习题1:生物和生物圈 班级姓名学号 一.认识生物 1.生物的基本特征(P3-7)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有机物来源于光合作用,水分、无机盐等无机物来源于根从土壤吸收。动物:通过捕食获得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例: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是在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人可以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含羞草受到碰触会合拢。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例:种子萌发;植株生长;虎、狼产子。 (6).生物能遗传和变异 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遗传);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变异)。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2.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3. 生物的分类(P11) 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了解生物圈 1.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P12) 2.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P12) 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 环境影响生物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13) 海拔高度、纬度对生物的影响说明的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南橘北枳”。 沙漠中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才出现绿洲说明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春兰秋菊”说明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主要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P16)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水稻和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是竞争关系;蚂蚁蚁群内部、蜜蜂内部是合作关系。 4. 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P16-17)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体现生物适应环境。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体现生物适应环境。 “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生物影响环境。 5.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研究的这种条件就是实验的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在试验中,实验材料达到一定数量或者多次实验都是设置重复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实验结果计算平均值是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P16) 6.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P19)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教案

课题 复习一生物和生物圈(7上)课型复习 考纲要求1、列举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 境条件。Ⅰ 2、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 切的联系。Ⅱ 3、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Ⅱ 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Ⅰ 5、描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Ⅰ 6、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Ⅰ 7、认同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Ⅰ 教学重点1、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食物链的书写表达。 教学难点1、说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 联系。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所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教学准备 “双基优化训练”,试卷,课件,课本,(学生 还需准备作业笔记本)主备教师李林招使用教师教学时间 4.28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开放

一、明确复习主题 1、展示本课复习内容及考纲要求。 2、揭示复习主题1—“生物圈” 师: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倡导全社会努力改善环境的质量,保卫人类赖以生存的 共同家园。 问:还记得人类以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是指什么吗?(生物圈) 二、自主学习1(了解生物圈) 1、说明:“生物与环境”这部分内容在中考所占分值为6分;阅读“双基优化训练P13-14”学习 相关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试卷上的“考点1—4:生物圈、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态系统”。 三、互助释疑 1、小组内交流复习情况,结合课本P12--31的 内容进行对照。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学生适当做好相关笔 记)。 四、互助提高

中国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程序

中国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程序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工作,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已经成立申报工作组,并制定了申报程序。 一、提出申请 1、拟申报的自然保护区向各自的主管部门提出申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报 告。 2、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收到主管部门同意该自然保护区申报的公函 后,向提出申请的保护区发放“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提名表”(中英文提名表各一套) 二、准备申报材料 1、申报工作组对保护区进行考察,并根据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标准(参见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章程》),向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建议是否同意其正式申报。 2、可以申报的保护区,应根据申报工作组提出的建议,改进管理和工作, 准备申报材料(参见提名表),并初步填写中文提名表)。为更全面地反映保护区的情况,建议在所要求的资料之外可准备: ●保护区的光盘(英文) ●系列幻灯、照片、画册 ●保护区介绍手册 ●其他重要出版物等 3、保护区将初步填写的中文提名表及相关材料,提交给申报工作组进行审 查。 4、审查通过后,由工作组组织人员,对材料进行整理、翻译、正式填写英 文提名表,编写相关附件,并印刷装订成册,一式6份。 三、签署及提交 1.装订好的6份提名表,应该由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当地社区、保护区等在相应位置进行签署。 2.将4份签署的提名表提交至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另2份分别由主管部门和保护区留存。 3.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签署后,由其秘书处正式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秘书处。 根据规定,每年7月底以前正式提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秘书处的提名表,将在当年内进行审批。 上述申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考察、翻译、制作、印刷、邮寄等,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级六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共用7课时,每周3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是山东科技出版社五四制,生物学六年级下册。本教材改变了以前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状况,对分类学知识不再详细描述,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注重从学 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重点是植物和生活环境相适应 的特征及在生物圈和人类的关系。 教材的知识编排结构是从生活环境、基本特征、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讲述的,既可以对前面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又可以为后面学习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重大意义打下基础。本章节安排三节内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和种子子植物,”这些植物放在一章内有利于学生对这三类植物的 特征进行横向的比较。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2)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3)知道种子的结构,明白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区别。(4)了解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依据并能够举例。能力目标: (1)通过对图片的观看、实物的观察,培养和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和展示,培养团队协作和归纳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及其生存状况,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2)通过展示交流,树立自信自强心。 对应课标:

1.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2.关注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环保意识。 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4.描述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5.说出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 主题单元问题设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计 专题一:藻类植物 (2课时) 专题二:苔藓和蕨类植物 专题划分 (2课时) 专题三:种子植物 (3课时) 专题一专题一藻类植物 所需课时本专题使用2课时 专题一概述 本专题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环境,明白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人类对藻类植物的利用。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 说出藻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现状,形成环保意识。

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教案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查资料以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交流。 2.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能力目标 发展收集资料,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逐个认识各个生态系统,难以认识到生物圈就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学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 自学法、启发式、讨论法 五、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一些生态系统宏观的影像资料及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资料片或图片。 2.学生准备:课下收集各种生态系统的资料,尤其是平常不太熟悉的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六、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2

复习什么是生态系统1.引导学生回答生态系 统的有关知识. 2.板书:生态系统组成成 分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3.提问哪些生态系统 回忆生态系统的有 关知识.用自己的言 语,描述各成分之间 的关系 巩固生态系统 的有关知识为 新课作辅堑 生态系统的系统课前全班同学分为7个小 组讨论各个生态系统的 特点,之后请7名同学把 你们讨论的结果整理一 下,阐述每一种生态系统 的特点和作用。注意:不 能重复,我们评一评谁的 阐述最明确,最有说服 力。及时评价,最后给予 点拨可播课前准备好的 各种生态系统的资料片。 学生:纷纷进行激烈 地讨论,把自己讨论 的结果进行整理, 培养学生查找 汇总资料,发挥 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力和表达 能力 3

什么是人与生物圈计划和生物圈保护区(精)

什么是人与生物圈计划和生物圈保护区? 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他组织的配合下,从1971年起实施的一项着重对人和环境关系进行生态学研究的一项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计划。它是一项国际性的、政府间合作研究和培训的计划。其宗旨是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结合,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政治决策者和广大人民的结合,对生物圈不同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圈及其资源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人类本身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圈的资源,保存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改善人类同环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以寻找有效地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途径。 人与生物圈计划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已有100多个国家参加,有的国家已成立了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中国于1972年参加这一计划并当选为理事国,1978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我国有10个课题被纳入人与生物圈计划,有9个自然保护区加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是按照地球上不同生物地理省建立的全球性的自然保护网。世界人与生物圈委员会把全世界分城193个生物地理省(分布在我国范围内的有14个),在这些生物地理省中,选出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保护区。它不仅要具有网络的特征,还要把自然保护区与科学研究、环境监测、人才培训、示范作用和当地人民的参加结合起来,其目的是通过保护各种类型生态系统来保存生物遗传的多样性。生物圈保护区具有3个特点:首先,它是受保护的典型环境地区,其保护价值需被国内、国际承认,它可以提供科学知识、技能及人类对维持它持续发展的价值。其次,各保护区组成一个全球性网络,共享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的研究资料。第二,保护区既包括一些受到严格保护的“核心区”,还包括其外围可供研究、环境教育、人才培训等的“缓冲区”,以及最外层面积较大的“过渡区”或“开放区”。开放区可供研究者、经营者和当地人之间密切合作,以确保该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 我国目前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有9个自然保护区,它们是卧龙、鼎湖山、长白山、梵净山、武夷山、神农架、锡林郭勒、博格达峰和盐城。我国还将建立中国生物区保护网络,以吸引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加入,并逐渐向国际网络输送。

2021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生物与生物圈【含答案】

2021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生物与生物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 含羞草、真菌、水 B. 珊瑚、小草、计算机病毒 C. 猫、蘑菇、细菌 D. 蝴蝶、小鸟、钟乳石 2.“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辛勤三十日,母瘦维渐肥。”诗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诗中涉及的食物链是:青虫→燕子 B. 燕子的雏鸟刚孵出时身体裸露、眼未睁开,属于晚成雏 C. “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 诗中描述的繁殖行为主要是育雏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D. 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草原生态系统 4.含羞草在受到人们触动时,叶柄下垂,小叶片合闭。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5.有些植物比如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事实说明了()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生长繁殖 C. 生物能进行呼吸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 生物因素只有动物和植物 C.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 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云蒙湖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B. 土壤→草→虫→鸟,表示一条食物链 C.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 食物链不仅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也与能量流动有关 8.下列实例中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 鸟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生活 B. 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C. 浮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 D. 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化不结果 9.在下列生态危机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的是() A. 洪涝酸雨 B. 温室效应 C. 汞、镉中毒 D. 砍伐森林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初中生物生物圈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

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B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C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课后练习二、简答题 1.下列是温带草原上的部分生物,它们通过食物形成的联系如下图,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把生物前的代号填人方格内。 A.植物B.鼠C.蛇D.鹰E.食虫鸟F.植食昆虫 1______2_____3_____4______5______6______ 2、把知识、事物进行比较,把他们的共同点总结出来,把它们的不同点归纳出来,对于学习很有帮助。请你回忆一下学过的所有食物链,它们的共同点是: ⑴食物链的开始端总是植物,即食物链总是从________开始的。因为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__,供给自己和其它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⑵食物链不包括细菌和______等生物,即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 ⑶一条食物链所包含的生物中,除了生产者以外,其余的生物都是_____________. 它们的不同点是: ⑴不同食物链的长短可以不同,即不同的食物链所包含的营养级别数目可以是______的。 ⑵不同食物链中,成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具体生物往往是不同的。 3.下列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图11),请据图回答: 1 4 3 2 5 6

(1)该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从营养方式来看,它是 _______生物;直接以植物为食的 消费者是_________________,分解者是 __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有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大量捕猎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的时期内会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它的食物将_____________,营养物质储存丰富,繁殖力会______________。 (4)从动物行为的角度来看,蛇对鼠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行为。 (5)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6)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____状态,这一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物质循环图回答问题: ⑴、兔子、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 中的[]_______把它们分解为[]_____和[]_____。 ⑵、在光照下,A 和B 又被植物利用进行 __________,制造出的有机物被植物利用,进一步又被动物利用。 ⑶、C 在其中的作用是作为________参加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它的营养方式属于________。 5.根据图1和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 的发狐 草 兔 鼠 鹰 蛇 图11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课 件www.5y https://www.doczj.com/doc/ce14558939.html,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

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统组成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 6、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

初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圈讲解

初中生物知识点生物圈讲解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1)植物的营养: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5、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检验假设是否正确,需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