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2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2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2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2

微生物检验技术基础知识模拟题2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 碱性磷酸酶可作用于底物对硝基苯磷酸酯(盐),产生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最大光吸收波长为

A.240nm

B.250nm

C.340nm

D.405nm

E.450nm

答案:D

碱性磷酸酶常用底物为硝基苯磷酸酯,在碱性磷酸酶作用下产生对硝基苯酚,测定最大波长为405nm。

2. 应用冷冻真空干燥法保存菌种时,保护剂加入时间为

A.冻干前

B.冷冻后

C.冷冻中

D.干燥时

E.密封时

答案:A

细菌常用冻干保存即冷冻干燥保存,先低温冷冻细菌,然后真空干燥去除菌体内的水分,在冷冻前为防止细菌损伤要加入保护剂,常用脱脂牛乳。

3. 血清消毒的最佳方法是

A.煮沸法

B.紫外线照射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滤过除菌法

答案:E

滤过除菌法是用机械性阻留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细菌除去,适用于不耐热也不能用化学方法消毒的液体或空气,如血清、抗生素等。

4. 大肠埃希菌DNA损伤修复时,用于填补缺口的最重要的酶是

A.DNA聚合酶Ⅰ

B.DNA聚合酶Ⅱ

C.RNA聚合酶

D.DNA连接酶

E.DNA内切酶

答案:A

5. SS琼脂培养基属于

A.厌氧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鉴别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特殊培养基

答案:D

SS琼脂含有抑制剂胆盐、煌绿、硫代硫酸钠,对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肠道致病菌则无明显抑制作用,是沙门菌属及志贺菌属的强选择培养基。

6. 结核分枝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

A.混浊生长

B.沉淀生长

D.索状生长

E.链状生长

答案:C

结核分枝轩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多为表面生长,形成菌膜。

7.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菌鉴定包括细菌形态、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性、抗原结构、致病性等。

B.生物制品多来源于细菌及其代谢产物

C.用于预防的菌苗诊断血清必须由纯培养的细菌制得

D.制备供治疗应用的抗毒素、免疫血清无须纯培养的细菌

E.血清学检测必须培养标准病原菌以制备相应抗原

答案:D

制备供治疗应用的抗毒素、免疫血清需纯培养的细菌,否则制备的抗毒素、免疫血清易出现交叉反应。

8. 与流感嗜血杆菌共同培养时可见“卫星现象”的细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变形杆菌

C.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D.白喉棒状杆菌

E.军团菌

答案:A

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培养时,由于后者能合成V因子释放于培养基中,故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远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则小,此称为“卫星”现象,有助于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9. 与细菌L型极为相似的微生物是

A.支原体

C.螺旋体

D.放线菌

E.真菌

答案:A

细菌L型是细菌细胞壁缺陷型,而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故二者极为相似,如形态都为多形态性。

10. 为防止细菌变异,菌种保存时不正确的措施是

A.应控制传代次数

B.传代时应用典型菌落

C.为使表型变异的细菌恢复原有特性,可

将其接种于易感动物

D.应反复冻融

E.真空冷冻干燥后可长期保存

答案:D

反复冻融易破坏细菌细胞。

11. 链球菌不能产生的酶或毒素是

A.溶血素

B.链激酶

C.致热外毒素

D.链道酶

E.CT毒素

答案:E

链球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和胞外酶,有链球菌溶血素(包括溶血素O和溶血素S)、致热外毒素、M蛋白、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等。

12. 标本采集和送检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B.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C.应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

D.脑膜炎奈瑟菌标本要冷藏送检

E.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标本

答案:D

脑膜炎奈瑟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不耐寒冷干燥,标本采集后应保暖保湿,立即送检,不能冷藏。

13. 不属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特点的是

A.ELISA方法可检测抗原、半抗原或抗体

B.ELISA方法可标记抗原、抗原、第一抗体等

C.EuSA方法可分为竞争法和非竞争法

D.ELISA方法只能对抗体进行标记

E.ELISA方法可结合其他方法使用

答案:D

ELISA法可对抗原、抗体进行标记。

14. 不属于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法特点的是

A.可分为间接法和夹心法

B.方法快速简便

C.间接法测抗体:固定于膜上的特异性抗原+标本中待测抗体+金标记的抗体或SPA显色

D.夹心法测抗原:固定于膜上的多克隆抗体+标本中待测抗原+金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显色

E.只可用于检测抗原

答案:E

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有双抗体夹心法和间接法2种方法。双抗体夹心法用于检测抗原,间接法用于检测抗体。

15. 不属于常用实验动物接种方法的是

B.皮下接种法

C.肌内接种法

D.动脉注入法

E.腹腔接种法

答案:D

常用实验动物接种方法有皮内接种、皮下接种、肌内接种、静脉接种、腹腔接种等。

16. 常用于从转化菌中筛选DNA重组体的方法不包括

A.α互补筛选

B.插入失活筛选

C.杂交筛选

D.质粒的小量快速提取

E.DNA序列测定筛选

答案:D

DNA重组体的筛选常用的方法有6种。①生物学方法:A.表型筛选法,通过插入失活标记表型筛选阳性克隆。B.抗药性标志的筛选,克隆载体带有抗药性标志基因,转化后能在含该抗生素的平板上形成菌落,以区别转化菌与非转化菌。②β—半乳糖苷酶系统筛选:重组子由于基因插入使α肽基因失活,不能形成α互补,在含Xgal的平板上,含阳性重组子的细菌为无色菌落或噬菌斑。⑧菌落快速裂解鉴定法:从平板上直接挑选菌落裂解后,直接电泳检测载体质粒大小,判断有无插入片段存在。

④内切酶图谱鉴定:经初筛鉴定有重组子的菌落,小量培养后,再分离出重组质粒或重组噬菌体DNA,用相应的内切酶切割,释放出插入片段。⑤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筛选重组子:利用外源DNA插入位点两侧存在特定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分析,迅速扩增插入片段,判断是否阳性重组子,并对插入进行DNA序列分析。⑥菌落或噬菌斑原位杂交:将转化菌落或噬菌斑铺在硝酸纤维素膜或琼脂平板上,经转移后用标记的特异DNA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挑选阳性菌落。

17. 葡萄球菌最主要的带菌部位是

A.泌尿生殖道

B.鼻腔

D.皮肤

E.肠道

答案:B

葡萄球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其中最主要的带菌部位是鼻腔。

18. 志贺菌属根据O抗原的不同,可分为4群,其中A群是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宋内志贺菌

D.鲍氏志贺菌

E.沙氏志贺菌

答案:A

志贺菌根据抗原构造的不同,可分为4群。A群,痢疾志贺菌;B群,福氏志贺菌;C群,鲍氏志贺菌;D群,宋内志贺菌。

19. 病毒长期保存最好的方法是

A.-20℃冰箱

B.-80℃冰箱

C.-70℃冰箱

D.冷冻干燥

E.0℃冰箱

答案:D

冷冻干燥法是保存病毒最好的方法,用此方法病毒可长期保存。

20. 天花被消灭是因为应用了

A.天花病毒疫苗

B.痘苗病毒疫苗

D.天花病毒减毒活疫苗

E.天花病毒传代细胞疫苗

答案:B

痘苗病毒与天花病毒具有共同抗原,有交叉反应,故可用痘苗病毒来预防天花。

21. 枯草芽胞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是

A.混浊生长

B.沉淀生长

C.菌膜生长

D.索状生长

E.链形生长

答案:C

枯草芽胞杆菌是专性需氧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呈表面生长,常形成菌膜。

22. 本一周蛋白是指免疫球蛋白的

A.Fc片段

B.Fab片段

C.L链

D.H链

E.可变区

答案:C

若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合成超过重链时,则轻链游离于血清中,容易从尿中排出,命名为本—周蛋白。

23. 经典的补体激活途径的活化顺序为

A.C134256789

B.C312456789

C.C132456789

E.C412356789

答案:D

补体经典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的活化顺序为C142356789。

24.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为

A.乙型脑炎

B.日本脑炎

C.病毒性脑炎

D.细菌性脑炎

E.真菌性脑炎

答案:B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首先在日本从患者脑组织中分离获得,因此称日本脑炎病毒,所引起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可称为日本脑炎。

25. 豚鼠血清灭活补体常用温度是

A.38℃

B.50℃

C.80℃

D.57℃

E.100℃

答案:D

豚鼠血清补体灭活的加热温度为57℃。

26. 抗原抗体反应,用已知抗原查未知抗体,抗体过量时

A.反应最明显

B.出现前带现象

C.反应不变

E.出现后带现象

答案:B

用已知抗原查未知抗体,抗原抗体反应中,抗体或抗原过量时均不出现可见反应,抗原过量时出现前带现象。

27. 噬菌体根据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可分为

A.强毒噬菌体和弱毒噬菌体

B.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C.有毒噬菌体和无毒噬菌体

D.毒性噬菌体和弱毒噬菌体

E.强毒噬菌体和无毒噬菌体

答案:B

根据噬菌体与宿主的关系,可将噬菌体分为2类:①毒性噬菌体,噬菌体进入细菌细胞后,能在敏感宿主菌内复制增殖并使之裂解;②溶原性噬菌体或温和噬菌体,噬菌体不在敏感细菌内增殖,其基因整合于细菌基因组中,成为细菌DNA的一部分,当细菌分裂时,噬菌体的基因亦随着分布至菌体中。

28. 不是由LPS引起的临床指征是

A.发热

B.寒战

C.嗜睡

D.血压升高

E.心动过速

答案:D

LPS,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是内毒素。当血液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时,内毒素激活了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末梢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静脉回流减少,心排血量减低,导致低血压并可发生休克。

A.5级

B.3级

C.4级

D.1级

E.7级

答案:C

目前,蛋白质结构一般包括4级:1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2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借助于氢键沿一维方向排列成具有周期性的结构的构象;3级结构主要针对球状蛋白质而言,是指整条多肽链由二级结构元件构建成的总三维结构;4级结构是指在亚基和亚基之间通过疏水作用等次级键结合成为有序排列的特定的空间结构。

30. 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包括

A.热原质、类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毒素、细菌素和抗生素

B.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和维生素

C.热原质、内毒素与侵袭性酶、抗生素、抗毒素、细菌素和类毒素

D.抗生素、类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毒素、细菌素和维生素

E.热原质、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抗毒素和维生素

答案:B

细菌通过合成代谢建造自身各种结构,以利于生长繁殖。同时也通过合成代谢,向外分泌一些产物,以保护自身或表现该生物体的特性。一些合成代谢产物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和维生素。

31. 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

A.普氏立克次体

B.Q热立克次体

C.立氏立克次体

D.莫氏立克次体

E.五日热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是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人感染立克次体后,经2周左右的潜伏期后急性发病,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伴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或其他实质脏器损害的症状。

32. 立克次体的鸡胚培养法,鸡卵的孵育温度是

A.34~35℃

B.35~36℃

C.37~38℃

D.38~39℃

E.39~40℃

答案:D

采用鸡胚培养法培养立克次体时,鸡卵的孵育温度为38~39℃。

33. 放线菌是

A.革兰阳性球菌

B.革兰阳性双球菌

C.革兰阴性球菌

D.革兰阳性杆菌

E.革兰阴性杆菌

答案:D

放线菌是一类呈分枝状生长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革兰染色阳性。

34. 肺炎链球菌的特性不包括

A.革兰染色阳性

B.荚膜肿胀试验可作为快速诊断

C.可引起菌血症

D.革兰染色阴性

E.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菌体呈矛头状,成双排列。

35. 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主要是

A.头痛

B.寒战

C.腹泻

D.呕吐

E.发热

答案:C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病人最主要的症状是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二、配伍选择题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5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1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鞭毛

B.荚膜

C.细胞壁

D.芽胞

E.性菌毛

1. 细菌的运动器官是

答案:A

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鞭毛的细菌能位移运动,可作为鉴别细菌的一个指标。

2. 细菌结构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芽胞对高温、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等有较强的抵抗力,在自然界可存活几年至数十年,灭菌时要以杀灭芽胞为标准。

3. 细菌结构中可传递遗传物质的是

答案:E

菌毛为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和少数革兰阳性菌体表遍布着的比鞭毛细短而直硬的丝状物。菌毛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2种。通常把有性菌毛的细菌称为雄性菌,无性菌毛的细菌称为雌性菌。性菌毛能将雄性菌的某些遗传物质转移给雌性菌,使雌性菌获得雄性菌的某些性状。

4. 细菌结构中有抗补体、抗干燥、抗溶酶体作用的是

答案:B

荚膜具有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保护细菌免受或抑制体内溶菌酶、补体及其他杀菌物质的杀伤作用。与细菌的致病力密切相关。

A.-10~10℃

B.0~20℃

C.10~20℃

D.20~40℃

E.10~30℃

5. 嗜冷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答案:C

各类细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可分为嗜冷菌,最适生长温度为10~20℃;嗜温菌,20~40℃;嗜热菌,50~60℃生长最好。

6. 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

答案:D

嗜温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20~40℃。

A.霍乱弧菌培养

B.破伤风杆菌培养

C.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D.钩端螺旋体培养

E.白喉棒状杆菌培养

7. 庆大霉素培养基

答案:A

庆大霉素培养基是霍乱弧菌的强选择培养基,可抑制标本中其他杂菌的生长而对霍乱弧菌无抑制。

8. 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答案:E

白喉杆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或生长不良,常用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9. 巧克力血琼脂平板

答案:B

破伤风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不易生长,可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

三、多项选择题

以下每一道题的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

1. 溶原性噬菌体的特征包括

A.基因组可整合到宿主菌基因组中

B.一定条件下,宿主菌可由溶原状态进入裂解周期

C.噬菌体基因可随细菌分裂而传递到子代细菌中

D.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E.宿主菌的溶原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答案:ABCD

溶原性噬菌体又称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发生增殖,但其基因组可整合到宿主菌基因组中,当宿主菌分裂时,噬菌体基因组也随之分配到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带有噬菌体基因而未引起细菌裂解的

2. 质粒的特性包括

A.是细菌生存所必需的

B.结合性质粒可通过性菌毛转移

C.多携带耐药基因在菌株间转移

D.能够自我复制

E.一个细菌只有一个质粒

答案:BCD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质粒的特性:①质粒并非细菌生存所必不可少的遗传物质。②质粒可单独复制或通过接合转化至受体菌。③质粒可自然丢失或经人工处理而消失。④几种重要质粒有F 因子(细菌性菌毛)、R因子(与细菌耐药性有关)、Col因子(大肠毒素)。

3. 厌氧菌包括

A.破伤风杆菌

B.肉毒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蜡样芽胞杆菌

E.布鲁菌

答案:AB

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为专性厌氧菌,需在厌氧环境中培养。

4.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病毒

C.螺旋体

D.衣原体

E.真菌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螺旋体、衣原体和真菌等。病毒直径很小,常以纳米计,必须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

5.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

A.细胞壁

B.细胞膜

C.鞭毛

D.性菌毛

E.普通菌毛

答案:AB

6. 杀死芽胞的方法不包括

A.干热灭菌170℃、2h

B.煮沸法100℃、3h

C.高压蒸汽灭菌法121.3℃、30min

D.干热灭菌160℃、15~30min

E.巴氏消毒法71.7℃、15~30s

答案:DE

干热灭菌需160℃、2h杀死芽胞,巴氏消毒法只能杀死细菌繁殖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