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摘要】看图写话,看是基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低年级的看图写话一般有两大类:动物图和人物图。就图的篇幅而言,一般分单幅图和多幅连续图。如果是单幅图,重在引导观察的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逐步弄清楚图上画的是什么?反映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结果怎样?等等,把这几个答案连起来就是一篇简单的文章,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也就有了整体的了解。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有了良好的看图写话教学训练,就会给随后的作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对于学生今后的整体语文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看图写话能力的形成要有一定的过程,要靠长期的积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途径,帮他们入门,提高他们看图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要提高小学生看图说话写话的能力,就应该在教学中善于引导,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只要把说话写话这一教学法目标落实到位,就能为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注重观察看一看

在我们日常的看图写话教学过程中,我以为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平时的生活实践作铺垫,总是到了看图写话进行练习的时候才想的起来要进行训练,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尽力发挥自身想象,然后再要求他们能够运用流畅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乍一看这种训练与教学模式没有问题,但精心思忖,你会发现,没有教师在平时生活与学习中对于学生观察生活的引导,他们对于图画的观察从哪个开始,写作的时候按照什么顺序,针对图画内容作何想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了底蕴,也便没有了水平与深度,所以我们平时不能总是抱怨学生的想象力太差,更应该从我们的生活实际入手,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给予他们一定的观察知识方面的指导,有了丰富的生活底蕴,他们才能够在看图写话的瞬间厚积薄发,给我们展现出一定的惊喜。

2 大胆思维想一想

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低年级在进行看图写话训练时,要求学生自己创作添画,推前测后,更能激发学生去大胆想象。记得一次交流课上,我出示了一张画,画中只画了半个圆,我要求学生在这个半圆上添上几笔,变成一样东西,然后展开想象,写几句话。后来发现,学生画的图有“太阳”、“刺猬”、“乌龟”、“蘑菇”……形形色色的东西,奇思妙想的话语,读后让人忍俊不禁。其中应文若写的“太阳”的故事,更是让我心灵一颤,印象深刻。她画的是可爱、生动的太阳,

小学一二年级语文小学生看图写话专项训练题15篇

看图写话训练1 问题设置一:今天数学考试成绩知道了,() 问题设置二:看着同桌红红取得满分,明明()心里暗暗的想() 提供有关词语:眉头紧锁愁眉不展忽忽不乐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难受郁闷 问题设置三:又一次考试:明明看着试卷上鲜红的100分,() 提供高兴的词语: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上眉梢、喜不自胜乐不可支、欣喜若狂喜笑颜开、笑逐颜开 问题设置四:仔细一看,() 主要引导孩子想象明明的内心活动; 问题设置五:明明来到办公室() 问题设置六:老师(),明明() 后记学生作品: 今天数学考试成绩知道了,明明考了99,同桌红红又是100分。看着同桌取得满分,明明愁眉不展,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难受。但明明在心里暗暗的对自己说:下次一定要争取考100分。又一次考试,明明看着试卷上鲜红的100分,明明捧着自己的试卷,喜出望外。可是仔细一看,发现其中有一个题目错了,老师没改出来,怎么办呢?告诉老师吧?100分没有了,又是和同桌差1分。不要告诉吧?那又不是诚实的好孩子。怎么办呢?明明想了很久。终于他还是决定了告诉老师,于是明明来到办公室,告诉了老师。老师竖起大拇指称赞道: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问题设置一:上学的路上,明明一边(),一边() 问题设置二:这时,一位小弟弟(),只见他() 提供哭泣的词语:嚎啕大哭哇哇大哭泪如泉涌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问题设置三:阿姨看到了()安慰着() 问题设置四:还未走远的明明() 引导孩子们想象,明明会对小弟弟说什么? 问题设置五:垃圾桶仿佛在说() 后记学生作品: 上学的路上,明明一边唱着歌,一边吃着香蕉。吃完后,明明随手把香蕉皮往地上一扔,管自己去上学了。这时一位小弟弟,路过这里,不小心踩到了香蕉皮上。只见他摔得个四脚朝天,哇哇大哭起来。一位阿姨看到了,连忙把小弟弟扶起来,安慰着说:“小朋友不哭,要勇敢哦”。还未走远的明明,看到是自己随手扔了香蕉皮闯了大祸,羞愧着低下头,连忙向小弟弟说:“对不起!下次我再也不会随手乱扔垃圾了。”说完还把香蕉皮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垃圾桶仿佛在说:“知错能改还是一个好孩子!”

浅谈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探究

浅谈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探究 摘要: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看图写话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如何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的设计教学,有针对性的安排练习,进而提高小学 生的看图写话能力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希望本文的研究,为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 教学的进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 引言;小学低年级的写作教学是通过看图说话和看图写话来实现的。在低年 级给学生的写话训练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能够为学生将来的写作训练打下一个 良好的兴趣基础,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很多学生看不懂图的意思。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想象思维与直接思维 为主,各方面的观察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不高。因此,当教师让学生看图写话时,部分学生在看到图片之后不知道要观察什么,从哪儿观察。在观察时没有目 的性与顺序性,且观察得并不细致,抓不住图中的主要信息,看不懂图的意思。 其次,说写表达不到位[2]。很多学生缺少表达经验,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时,他们往往词不达意,且话与话之间的过渡很不流畅。在写话的过程中常 常需要教师提示,才能以第三人称去表达,极少用第一人称表达,这就使得学生 说写的内容苍白无力。最后,学生说写的兴趣不高。看图写话对低年级学生的 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说、写等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要求相对较高,部分学生存在抗拒心理,因此也就出现了应付学习的现象。 二、优化小学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的方法 (一)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看图写话的关键就是观察图片。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比较笼统,甚至还会顾此失彼。因此教师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看 图方法。首先,在看到一幅图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从上 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主到次多方位进行观察。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正 确的观察方法,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其次,观察要有所侧重。事实上,每一幅 图都有其要表达的含义,教师要教学生分清主次,让学生能抓住问题的重点。通 常来说,位于图画中心、距离较近的、色彩鲜艳的都是图画中的重点,若有人物 也有静物,那么可以以人物活动作为中心。以观察《小熊真可爱》这幅图画为例,笔者引导学生根据上述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图片中的主次,即主 要角色是小熊与它的爸爸,而次要角色则是其他小动物。分 清了主次之后,笔者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即小熊与它爸爸的表情、动作、 语言等。如此,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后,在遇到图画时也能按照教师所教 的方法进行分析,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合理想象 看图写话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而且还需要根据图画 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这样才能将写话内容表现得生动形象。以教 学看图写话《请不要这样做》为例,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画的

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写出通顺的句子,能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低下,思维不够开阔,图意理解参差不齐,即使理会图意,也很难组织语言文字进行良好的表达。表述不清,语无伦次的情形在习作中经常看到。 因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鲜活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每个二年级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 一、善于观察,捕捉信息 看图写话之前先要观察,有了良好的“观察”,心里形成清晰的影像,才有话可说。二年级的学生观察能力不强,没有形成系统的观察方式,捕捉图画信息能力不全,因此在指导学生看图画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 1.单幅图 (1)找出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观察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中间向四周,或从四周向中间。 (3)人物细节:看动作,听声音,观表情 例如《爱护花草》:先让学生试着找出四要素,如不能清楚地说出时,再指导学生从远到近观察图片,先看远处,那里有谁?他在干什么?他是怎么干的?由由远到近,你看到了谁?她在做什么?你听到她说话了吗?在指导的时候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人物的的动作、表情,以及可能会说的话。 2.多幅图

(1)找出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比较:找出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串联图意 (3)演一演:把自己当做图中的主人公,在心里演一演,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尽量模仿到位。 例如:多幅图《放风筝》,先要求学生尽量找出图画中的四要素,再让学生按顺序说出每幅图的意思。 生:第一幅:小熊在郊外放风筝。 师:你觉得小熊放风筝时是什么心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提醒学生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 生:他是高兴的,因为他的嘴巴打开着,弯弯地笑。 师:那你能再具体地说说这幅画吗? 生:小熊在郊外高兴地放风筝。 在多幅图的写话中,人物的表情往往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小熊由刚开始放风筝的高兴到后来风筝断线的沮丧,通过细致观察,一目了然,就有了后来长颈鹿的帮忙。学生能够看到图与图之间的联系,观察到人物情感的变化,对于写话,就水到渠成了。 看图写话中,看图是基础,教会学生看图的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如:他是跑还是跳?他是哭还是笑?尽量让画面变得生动,捕捉各种信息,集合所有信息串联成文。 二、借助想象,丰富内容 孩子的世界最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想象会让你叹为观止。如果你问他:爸爸为什么要刮胡子?他会回答:胡子长了喝稀饭不方便。胡子长了他的脸会疼的。胡子长长了会变成头发的。孩子们的想象生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这给语文教师的字词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那么,如何搞好字词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寻找关联,在整合中求效率 音、形、义是生字教学的三个基本要义,教学中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适时、适度、整体地开掘有关生字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这要求老师上课前扎扎实实地把生字词教学设计好,最大限度地开掘好音、形、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将生字的音、形、义植根在学生的感同身受之中,把字词教学与认识事物,与探究语言规律,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地建构生字的音、形、义间的认知组块。 另外,字词教学与文本的解读息息相连。在文本的解读中,它既可以穿针引线、上连下缀,又可以释放内涵、充实解读。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开掘该词语在文本解读中所留下的想象空间。充分地解读好这样的关键词语,一段文本乃至于整篇文本的解读都将会被激活,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饱胀起来。 二、增添情趣,在感悟中要质量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木、空中楼阁。字词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情境再现、唤起体验……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上,要突现“感性化”这一解词理念。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不知不觉走进词语的意境之中,调动学生的感性体验,激活印象。当词语带着音、形、义的印象与意味融进了学生的脑海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情趣。如果“寓教于乐”,增加点趣味性,学生的记忆细胞就会活跃起来,记忆也会深刻。如,在区别“己、已、巳”三个字和“戌、戍、戊、戎、戒”五个字时,根据字形特征这八个字可以连起来记:“己(jǐ)空已(yǐ)中巳(sì)口封,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róng),戒(jiè)字二十在当中”。 阅读教学中的字词教学要因字而异、因词而异、因文而异,在字词的音、形、义上各有侧重点,不能平均用力,要走出正音、记形、释义这种单一的平面推移式的僵化模式。尝试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音、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让字词教学变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中。

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浅谈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语文有效教学是一个理念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人即是课,课即是人”。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认真掌握语文教学规律,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四个环节: 一、精心备课 积极投入“个人自备、集体议课、上课听课、反思修改”的备课流程,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一)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二)突出教学资源的开发。 1、教材资源。 2、生活资源。 3、网络资源。 (三)注重教学问题的预设和生成。 (四)精心设计课堂训练。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语言训练环节,在“新”、“趣”、“实”上下功夫。 (五)勤于说课 二、理性授课 语文学习, 需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但不是通过花哨的形式来实现, 而应渗透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我平时在操作过程中经常运用这四种策略: (一)扣读导悟, 读中见悟。 (二)实实在在地从语言文字入手。 (三)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学模式 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用的比较多的是以下三种形式: 1、实践感情--活动性学习。 2、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 3、合作交流--互动性学习。 以上教学,是以生为本,立足于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形成主动、互动的热烈氛围。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立体式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与认知活动,足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其求知欲、表现欲,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其审美能力、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重文本的拓展 三、精致作业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1、基础C层学生常布置书写生字、新词,及时布置字词复习类作业,弥补字词掌握的缺陷,提高使用工具书的能力促进字词的学习能力提高。同时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适量布置语文常识类作业,如“修改病句、扩句、缩句等”对于当天所学课文内容配套练习根据其能力圈划部分,鼓励完成。 2、基础B层学生,在巩固生字、新词的同时,通过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布置和课时相关的练习并要求学生能按时完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 ——XXXXX 语文水平主要从“听、说、读、写”四方面来衡量,无疑,写作水平的高低更是直接反映语文功底扎实与否的最重要一环。而作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想主要是:学生写作受模式化的东西影响过多,缺乏真情实感;书本或教师规定的一些写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等。而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则是习作的重中之重。一个良好的开头,便可赢在起跑线上。依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眼睛去看,去发现,去观察。看图写话的基础是要学会观察,这是进行看图写话的重要前提。低年级的学生与生俱来就喜欢观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训练教学和课外实践中,应该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图意。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具体方法,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如观察具体事物前,教师要提出基本要求,然后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小结,明确观察目的,弄清观察任务,引导学生有序地仔细观察,使之渐渐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启发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想象力 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要善于根据图画创设的各种情境,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弄清画面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和情节等,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并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进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这样有助于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三、说写同步,理顺思维,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从想象到写话,这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口头表达。低年级学生在进行表达时,往往缺少条理,语句不连贯,杂乱无章,描述事物时常是言而不实,错句病句出现较多,所以我们要重视看图说话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话训练,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在已有的想象和合理思维的前提下,努力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口头表达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内心充满好奇、天真,喜欢表达,教师要循循善诱和多加鼓励,并且择机给出正确的表述方法,使之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思维清晰。在学生初步具备了合理的想象和口头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应对学生的写话训练提出较为适宜的要求,一是要让学生尽量把话写完整,力求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二是要把事情尽量写具体,在写话时,要求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看图写话 方法与技巧

一年级看图写话训练方法 看图写话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如何指导孩子们写好看图写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力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一年级学生还缺乏观察能力,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指导看图上下功夫,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指导学生看图时先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弄清时间、地点、什么人在干什么, 1、仔细观察,判定时间。时间的判定需要学生把图片内容提示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综合分析。要想判定图片的时间,需要让学生首先明确什么图像能代表时间,这要有一个生活的积累。举例说明:图片上的孩子躺在床上睡着了,孩子们自然想到时间是晚上;遍地的积雪,打雪仗的孩子可以反馈给我们冬日的信息。特殊的时间可以从图片的提示加以具体判断。 2、地点和人物的观察。地点的发现一般来讲比较直观甚至一目了然,地点判断也得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上,特殊的地点判断也要求孩子多方考虑,再下定论。在时间地点基本得到明确后就要观察人物了,这是观察重点。人物身份的观察可从年龄、衣着、动作、行为等方面统一考虑,喜、怒、哀、乐的表现能一目了然,人物的外在表现与周围环境只要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3、事情的观察分析。图上的人物动作,表情一般能比较直观反映出画面人物在做什么?在怎样做?在事情的观察上需要孩子们有极大想像空间,叙事要完整有连续性和必然性,从最初的训练出发要培养学生写完整话的习惯。这对他们

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观察画面以后,要进一步培养他们有步骤地、按一定顺序来观察画面的能力。就顺序来说:在低年级指的是主次顺序和方位顺序。方位顺序指的就是高低、左右、前后、里外四组。注意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 二、常见的句式练习 1 练写“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 “三素句”——谁在哪儿干什么 “四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五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写作内容是学生的生活,这样为他们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练写10种句式 即“……有……”“……在……”“……听……”“……看……”“……是……”“……把……”“……被……”“……感……”“……想……”“……说……”例如:(1)山坡上有一片果树林。 (2)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3)我听见了一阵敲门声。 (4)我看见他把地上的纸捡了起来。 (5)我是小学生。 (6)老师把作业改完了。 (7)艾乐乐没写完作业被老师批评了。 (8)今天听写我全对,我感到很高兴。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策略 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词语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就不可能有好的语文阅读与理解能力,更不可能写出优美的作文,语文成绩自然也就难以提高。那么,如何让小学生有效掌握戈多词语,如何让他们养成积累词语的良好习惯,作为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下面我结合自己从教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讲授法 教师的作用在于对学生疑难处的点拨与讲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一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语文教学只能让学生进行自立与探究的学习,连该传授讲解的地方也不敢说了。其实在教学中,当我们发现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浑然不知时,最好用的方法就是“让我轻轻地告诉你”。例如《2008,北京》中有个词是“申奥”,当一个同学提出这个不理解的词语时,全班面面相觑,这时教师再引导也是启而不发,因为在学生的脑中没有这方面知识的内存,这种情况就可用浅显的语言告诉学生:“申奥”的“奥”是指奥运会,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的运动会,每四年才举办一次。能在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我们国家虽然在历届奥运会上取得顶呱呱的成绩,可是奥运会却从来没在我们国家召开过,于是我们国家便向负责筹办奥运会的奥委会提出申请,要求在中国北京召开2008年第29届奥运会。这个提出申请的过程就叫“申奥”。

二、模糊意会法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这是模糊理解);经过查字典知道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经过深入阅读课文,又渐渐领悟到: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时同样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周总理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分步体会,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有利于促使学生在认真阅读中领悟词义,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三、比较琢磨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摘要:无论在什么学段,阅读教学都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策略探讨。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不可否认,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比过去开放了,气氛比过去活跃了。然而,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也发现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使阅读教学犹如空中楼阁,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求真务实,不能做到合理高效。因此,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行之有效,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延伸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课前准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在这里我主要探讨学生备学的作用。学生备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做好准备。我认为学生的备学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课前预习,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容和情感。 无论哪个学科,无论什么学段,预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预习的这种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很多老师无意之中就忽视了对学生预习文章的要求和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测。有好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学生才初读了一遍课文,生字词语还没解决,教师就匆匆地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就开始让学生谈体会、说感悟。看起来,好像教学效率很高,节奏很快,其实不然,这样组织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欲速则不达”。 由此看来“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可讲。”

(精品)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图片和范文大全

最新小学一年级语文看图写话图片和范文大全 看图写话“五步曲”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长期以来让学生最感头疼的事。小学低年级作文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看图写话训练起步,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是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的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一、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思维、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看图说话之前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

看图写话的画面是一个个静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较单调,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面,通过老师适当的提问为支点,进行合理想象,使静止的画面尽量动起来,活起来,使单调的画面充实丰富起来。引导学生把不会思维的想象成为会思维的,把不会说话的想象成为会说话的,由一幅图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幅图由一个动作联想到前前后后的几个动作,有时,还可以只提供一种情境,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但是看图想象也要力求百花齐放,从“异”字入手。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尽量让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大胆想象,想别人还没有想到的,说别人还没有说过的。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看图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是书面表达,即写作的有力基础,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应该把看图说话当作一个重点来抓,是培养其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可使学生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喜欢表现自己,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具体思维占优势,但是由于没有经过说话训练,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跳跃性很强,有时重复,有时带有语病。在训练时不能操之过急,开始的要点不应过高。

最新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二年级写话的要求:“对-…

如何进行一年级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 作文教学向来是各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而一年级的“看图写话”是中高段“写作”的基础,指导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会看图,想象图意,说清图意,正确写出图意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形式环节,它既为写作积累方法,同时也在写话的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如果在一年级打好写话的基础,对学生在中高段的写作是有益的。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观察想象表达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二年级写话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段要求看似简单,但实实在在地做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容易。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生活经验缺乏,认知有限,对周围事物的观察随意性强,很容易造成他们在写话时,陷入无话可说,或信马游疆,不着边际,以至于对写话的拒绝与害怕。所以,在一年级看图写话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兴趣,教给学生一定的写话技能,从而为顺利进入中年级的习作做好必要的铺垫,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思维、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看图说话之前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有深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的教学策略 []看图写话教学中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能看懂图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其次,老师要应用引导、评价等策略培养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提高学生的写?水平,使其在将来的作文写作中能有更好的成绩。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中,学生往往看不懂图,不知道怎么写,寥寥数语就把一幅图概括了,写作的质量较差。要教好小学生看图写话,首先要针对小学生的写话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相对的策略,以确保小学生写话能力的提高。 一、循循善诱,有效引导 小学生刚接触到的写作就是看图写话,这个阶段,学生对于写作的概念非常模糊,在看图过程中对图的认识不是很清楚,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而且学生们的想象力虽然丰富,但是想象的方向、对图的文字表现等还不是很清楚。 例一一幅图画了一个中年妇女温柔地抚摸一个采花小 女孩儿的头。在看图写话练习中,学生这样写1.妈妈不让小女孩儿采花。2.花园的花开得真美呀!妈妈和小丽去逛公园,小丽在采花。3.早晨,公园里的花都开了,妈妈带小花去采花。4.妈妈和小红去公园玩儿,小红看到很美丽的花,她要

去采,妈妈不让她采。……从学生们的写作可以看到,学生们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优点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教学中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图画中画的是谁?是什么时候?他们都干了什么?学生接收到老师 的提问信息后会进行思考,写作也会更完美。第一个学生就这样修改早晨,妈妈带着女儿去公园儿,小女孩儿想要采花,妈妈不让她采。这样,看图写话的内容就丰富多了。如果老师接着引导,如“为什么她要去采花儿呢?”学生肯定会加上“小女孩看花很漂亮”。用不同的提问逐渐引导学生,使看图写话的内容更加丰富。 教学中还可以用语言引导学生,如这是一个早晨,天气非常好。小红和妈妈来到了公园。公园的花可真漂亮呀!有红色的();有();还有()……小红凑上前去闻了闻,这花可真香……用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慢慢地认识图画。这样学生的写作思维形成以后,在看图的时候也会注重这些细节,慢慢形成自己的思路,对图画的描写才会更加精彩,同时也能够在其中融入一些精彩的词语、句子,如上面的排比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词语应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对学生以后的作文写作大有好处。 二、步步为营,适当模仿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分析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确实,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情志景物浑融是中国诗歌尤其唐诗宋词最显著的特点,诗歌教学如果能引导孩子们抓住“诗?乐?画?情”四个字做文章,在吟诵和品味上下足功夫,让孩子们伴随美妙的韵律入境、动情、会意。 一、吟诵中体会古诗词的韵味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每个学段的小学生古诗词教学都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要: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的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新课标在“读”和“背”中均强调了一个“诵”字,这既符合传统诗词的文体特征,也符合诗词的审美及教学特征。因此,如何在“诵”字上下功夫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何为诵?对其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同“吟”、同“咏”,“就是拉长了声音像唱歌似的读”;一种认为同“吟”、同“咏”有区别,“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侧重强调语言本身的节奏,

而非音乐的节奏。其实,“吟”、“咏”、“诵”的涵早就混同合一,之间难以区分明确的界限,当前,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的探索恰恰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这里用“吟诵”一词代替“诵”的称名。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歌是先以来就建立起来的最基本的方式,其优越性、实效性早被证明,现在强调这种方式不过是对传统的回归。 其实,很多作品可以配乐吟唱,可以拉长声调吟诵,这些不仅仅本身是切入诗词情境的方式,也由于其形式活泼更能激发儿童的兴趣。 二、品悟中进入古诗词的意境 宋舜民有诗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自古至今,便有诗画同源之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二者同体也。人们也常说“如诗如画”,由此可见,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经常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歌里的画,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诗歌里的诗,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里蕴含的情思韵致。诗画相融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意境。中国的优秀诗歌都是有意境的。而阅读、欣赏诗歌一个必要的也是一个很难的环节就是入画入境。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诗词多属于不必解作品,教师除了帮助学生作必要的字词疏通外,不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旨意的挖掘上,而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入画入境。辛弃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范文精选10篇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范文精选10篇 1.图中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试着写两句话。 范文: 夏日炎炎,小红来到爷爷的瓜地,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又大又甜的西瓜,一边高兴地看着满地碧绿的大西瓜。 2.图中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试着写两句话。 范文: 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小明和小红来到公园的草地上栽树。小明铲地挖坑,小红为小树浇水。小树栽好后,飞来两只可爱的小鸟围着小树欢乐地歌唱。

3.图中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试着写两句话。 范文: 春天到了,小军站在河边,听着河水解冻后哗哗的声音,看着水中的鱼儿欢快地在水面跳来跳去。 4.图中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试着写两句话。 范文: 清晨,公园里有许多锻炼身体的人。小朋友们在欢快地跑步,叔叔们在练习唱歌,老爷爷们在打太极。真是热闹极了!

5.图中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试着写两句话。 范文: 春天到了,小红推开窗户,高兴地看着外面翠绿的柳树,一根根柳条随风摇摆,小燕子在树枝上叽叽喳喳欢快地歌唱。 6.图中的小兔子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试着写两句话。 范文: 一只兔子白天铲地,晚上播种。从早忙到晚,给小树浇水。到了收获的季节,小兔高高兴兴地用小车来运又大又绿的白菜。

7.什么时候,谁在做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 给爸爸倒水 一个夏天的中午,天气很闷热,爸爸在家里工作。小明看见出了满头大汗的爸爸仍不肯休息,就端来一杯水,他走到爸爸面前,对爸爸说:“爸爸,您休息一会吧!先喝口水。”爸爸笑着说:“谢谢你小明,你真懂事。”小明开心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8.什么时候,谁在做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 下雨了 放学了,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小刚没带雨伞,他站在教室门口,别提有多着急了。 这时,小红走过来打开雨伞对小刚说:“小刚,我们一起回家吧!”小刚眉开眼笑,说:“谢谢你,小红。”于是小刚和小红同打一把雨伞一起回家。小红一直把小刚送到家门口。小刚再一次说:“太感谢你了,小红。”小红听后乐呵呵地说:“这是应该的,不用客气,同学

(完整)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探究

“学为基点,让有效教学走进活力课堂” ——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探究 一、研究意义 看图说话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说话、写话训练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儿童语言,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而且能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因此,如何指导小学生说话写话,显得尤为重要。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写话常常是建立在说话的基础上,即先产生口头语言,再由口头语言转变成书面语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写话能力,必须与说话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语感,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是培养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滔滔的江河发源于涓涓的细流,看图写话能力可以说是作文的基本功。我想这项基本功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也不是一两堂课就能形成的。它的形成要有一定的过程,要靠长期地积累。完全没有基础,没有方法,没有积累的看图写话课,老师和学生都会吃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途径,帮他们入门,提高他们看图写话的能力。 二、研究目标 1、学生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生学习使用逗号和句号。 4、学生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5、模拟一定的生活场景写话。如“看望生病的同学”、“学会待客”、“我打算怎样过寒假”等。 三、研究内容 1、看秋天图,让学生运用词串中的词语写一段通顺的话。 2、秋天到了,观察一下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将自己找到的秋天写下来。 3、去菜场买菜,把买菜经过用几句话写下来。 4、续编故事。学完童话故事《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编一个故事。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语文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二者并不是毫无联系,广泛的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作文素材量;精读文章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通常把它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课堂上对小学生课本所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课文的阅读与学习。然而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平时的课内阅读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能做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如古语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时代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可能还没有课前预习这个概念,我们就要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并教给他们有效的预习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通常学生第一次阅读一篇陌生的课文,多多少少都会有疑问,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如某些生字词、某一个句子、某一自然段或其他某些内容)。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把自己不懂、不理解的内容提出来。如果学生提不出来,或者不主动进行分享,教师也可以提问他们某一生字词、某一句话或其他某些内容的意思。这样

让学生学会自己主动质疑,在阅读课文时会主动去找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勇于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也尽量不要马上就给学生解惑,而是去启发他们合作探析,互相解答,培养合作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教师才出面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一些我们常用的词语、优美的语句,要引导学生能主动运用到说话和作文中。光靠课堂教学中的几十篇课文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重视课外的阅读,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去找读物看的兴趣。首先,要在班集体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在教室开设读书角,里面都是同学分享的自己喜欢的图书;教室四壁张贴有关读书的标语,以激励学生阅读;每次语文课前5分钟可以进行一个简短的读书交流会,每次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最近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其次,同学在进行课外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171读时,要求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然后教师可以进行不定时的抽查,表扬认真做摘抄的同学。课外的阅读也是为了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如果有同学的作文恰当运用自己课外阅读积累的素材,也可以当众表扬,集体分享。这样,就能使他们在阅读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扩充自己的阅读量,进而丰富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二、循循引导学生写作,激发写作热情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既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难完成的任务之一,这也与教师缺乏适合的教学引导有关。小学生思维尚未形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肓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诵一首。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指导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三是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根本的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然而,现今不少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学的定量化、技术化和精确化;教师仍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依然要求学生采用”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三套做法,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所以我认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策略: 策略一:资源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笔者在教学《赠汪伦》时,先播放名曲《送别》,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让学生大致了解异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送别”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2、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此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场失意时写的,而王士祯仕途得意,当时任刑部尚书,这样,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3、延伸同诗人的作品:这样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课内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