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质量安全06《食品分析与检测》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食品质量安全06《食品分析与检测》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食品质量安全06《食品分析与检测》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食品质量安全06《食品分析与检测》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食品质量安全06级《食品分析与检测》期末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原始样

2、防腐剂

3、总灰分

4、纤维素

5、还原糖因数

二、填空题(0.5*34=17分)

1、食品分析标准按使用范围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五种。

2、索氏提取法测脂肪时,样品和试剂及索氏提取器必需是______,______的高度不超过

______高度,______的高度不超过______高度。

3、脂溶性维生素测定时样品一般在提取前要先______。维生素A又称为______,三氯化

锑比色法测维生素A时因为生成的蓝色络合物的稳定性差,比色测定必须在______。

4、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亚硝酸盐时,为了提高测定的精确程度,加______来调节溶液的pH

值约为9从而提高亚硝酸根的提取率,所用的水为______,硫酸锌的作用是______。

5、灰分测定时在______条件下才算是达到恒重,水分测定时______条件下才算是达到恒

重。

6、双指示剂甲醛法测氨基酸中所用的两种指示分别为______、______,滴定终点的颜色

分别为______、______。

7、高锰酸钾滴定法测还原糖实验中在过滤及洗涤氧化亚铜的整个过程中,应使沉淀始终在_____

_以下,避免氧化亚铜暴露于空气中而被氧化,滴定终点为______。

8、微量凯氏定氮的蒸馏装置分为四部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氨气吸收瓶中加入______和______混合指示剂,在硼酸溶液中显______—颜色,吸收氨后显______颜色,用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后显______颜色。

9、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山梨酸时,加入重铬酸钾-硫酸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

三、选择题(2*10=20分不定项选择题)

1、KMnO4滴定法测钙实验终点的颜色为()

A)黄色 B)微红色

C)蓝色 D)绿色

2、荧光法测VB1时样品水解后用乙酸钠调pH为4.5,然后再酶解和净化。请问调pH时用来检验pH的

试剂及净化时所用的吸附硫胺素的物质和洗脱硫胺素的洗脱剂分别为( )

A)0.04%溴钾酚绿、活性人造浮石、碱性铁氰化钾

B)0.04%溴钾酚绿、硅胶、25%酸性氯化钾

C)0.04%百里酚酞、硅胶、碱性铁氰化钾

D)0.04%溴钾酚绿、活性人造浮石、25%酸性氯化钾

3、用来标定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的试剂有( )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钾

D)基准碳酸钠

4、重量法测果胶时加0.1mol/LNaoH的作用是( )

A)使原果胶变成果胶酸

B)使果胶皂化为果胶酸钠,脱去甲氧基

C)使原果胶变成果胶酯

D)使不溶性果胶变成可溶性果胶

5、纸层析法测定氨基酸时所用的显色剂一般为()。

A)硝酸银溶液

B)氯化铝溶液

C)茚三酮溶液

D)甲基红-溴甲酚绿

6、酸水解法测淀粉时,可溶性糖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必须除尽样品中的可溶性糖分。

所用的除可溶性糖的试剂及检测样品是否水解完全的试剂分别为()

A)∝—萘酚乙醇溶液、碘液

B)碘液、∝—萘醌乙醇溶液

C)苯酚乙醇溶液、二氧化硫

D)85﹪的乙醇、碘液

7、已知蔗糖溶液在20℃时用旋光仪测定旋光度为38.73°,溶液厚度为2分米,已知此温度下蔗糖的比旋光度为66.38,比重为1.2474,求蔗糖溶液的浓度为()

A)0.29克/100ml B)29克/100ml

C)2.9 克/ml D)2.318﹪

8、用密度乳稠计在18℃时测得牛乳的读数为36,求牛乳的比重及换算为比重乳稠计时的比重分别为

()

A)1.0356 1.0356 B)1.0356 1.0376

C)1.0376 1.0376 D)1.0376 1.0356

9、水蒸汽蒸馏法测挥发酸时,所加磷酸的作用有()

A)使挥发酸更易离析,加速挥发酸的蒸馏过程

B)使挥发酸更易和水相混

C)减弱挥发酸的蒸馏过程

D)不起任何作用

10、在微量物质的测定中,常用ppm和ppb来表示其浓度,它们分别为()

A)万分之一、十亿分之一 B)百万分之一、十亿分之一

C)十亿分之一、百万分之一 D)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

四、问答题(38分)

1、卡尔-费休法测水份时吡啶、甲醇过量的作用有哪些?(5分)

2、简述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步骤?(5分)

3、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哪些?请回答薄层色谱法测合成色素的原理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有哪

些?(8分)

4、请问盐酸副品红法测食品中的亚硫酸盐的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 8分

5、请回答凯氏定氮的原理及CuSO4 、 K2SO4 的作用?操作中需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最后请画出微量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图。12分

五、计算题(15分)

1、伊利优酸乳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取样品0.9812克,用微量凯氏定氮法进行消化,消化后定容到

100 ml、再取10 ml蒸馏、硼酸吸收、HCl滴定,消耗标准HCl(0.01978M)3.4ml,同法做一空白,空白消耗标准HCl(0.01978M)0.15ml,请计算伊利优酸乳中蛋白质含量为多少?(酸奶的换算系数F=6.25) 5分

2、用盐酸萘乙二胺(萘基盐酸二氨基乙烯)比色法测试香肠中发色剂亚硝酸钠和硝酸钠的含量,取样

10 g,经处理后定容于500ml容量瓶中。过滤,滤液待用。取两份滤液,每份40ml,其中一份为样液(1),直接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亚硝酸钠,另外一份称为样液(2),通过镉柱还原,把硝酸盐变为亚硝酸盐,还原液定容到100ml,再取其中20ml也用盐酸萘乙二胺法测亚硝酸钠总量。另外制作标准曲线,取0.00,0.20,0.40,0.60,0.80,1.00,1.50,2.00 ml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浓度为5μg/ ml)。样液(1)、样液(2)及标准曲线各溶液分别置于50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2ml0.4﹪对氨基苯磺酸,混匀静置3—5 min后加1ml0.2﹪盐酸萘乙二胺,加水至刻度混匀,在540nm下比色。求香肠中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含量。10分

亚硝钠换算为硝酸钠的系数为1.232,测得标准溶液及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如下表:

食品质量安全06级《食品分析与检测》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10分)

1、原始样:许多份检样混在一起称为原始样。

2、防腐剂:是指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

3、总灰分:有机物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经高温灼烧以后的不含碳的残留物称为总灰分。

4、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聚合物,由β—1,4糖苷键连接,人类及大多数动

物利用它的能力很低。

5、还原糖因数:与10mL费林试剂相当的还原糖的量。

二、填空题(15分)

1、国际、国家、行业、地方、企业。

2、干燥的、滤纸筒、通气管、样品、虹吸管。

3、皂化、6秒钟内完成,抗干眼病因子

4、硼砂溶液、重蒸水、澄清剂。

5、两次在马福炉中灼烧后冷却称量之差小于0.5mg、两次在烘箱中烘后冷却称量之差小于2mg。

6、中性红、百里酚酞,琥珀色、淡兰色。

7、液面、微红色。

8、水蒸气发生器、安全瓶、蒸馏瓶、冷凝管、甲基红、溴甲酚绿,酒红,蓝绿,灰紫。

9、氧化山梨酸为丙二醛。

三、选择题(20分)

1、B

2、D

3、D

4、B

5、C

6、D

7、BD

8、B

9、A10、B

四、问答题(40分)

1、答:吡啶、甲醇过量的作用:

①吡啶过量的作用

Ⅰ)与I2、SO2作用,降低I2、SO2的蒸汽压,使试剂稳定。1分

Ⅱ)能使反应中生成的酸性产物化合,使反应向右进行。1分

②甲醇过量的作用

Ⅰ)甲醇含有活泼氢,易与反应中间物化合,使反应向右进行。1分

Ⅱ)是含有有机物的样品及其他中间产物的良好溶剂。1分

Ⅲ)使滴定终点灵敏度高,使试剂稳定。1分

2、答:将样品磨碎,放入烘箱中干燥,精确称取样品1克左右放入三角瓶中,加入100 ml冷的酸性洗涤剂,2 ml萘烷消泡剂,连接回流冷凝管,加热,使在3∽5分钟内迅速沸腾,并继续徐徐煮沸2小时,然后用预先称好重量的粗孔玻璃砂芯坩埚将内容物过滤.用热水洗涤原三角瓶,洗液合并入玻璃玻璃砂芯坩埚内,轻轻抽气吸滤,将坩埚充分洗涤,热水总用量约为300ml.用丙酮洗涤残留物,抽气过滤, 然后,将坩埚连同残留物置烘箱烘干至恒重。5分

3、答: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藓红、新红。

1分

原理:水溶性酸性合成着色剂在酸性条件下,被聚酰胺吸附后与食品中的其他成分分离,经过滤、洗涤及在碱性溶液(乙醇一氨)中解吸附,再经薄层色谱法纯化、洗脱后,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可与标准比较定性、定量。2分

操作注意事项:

(1)在吸附之前,用柠檬酸调至PH=4左右,因为聚酰胺粉在偏酸性( PH=4~6)条件下对色素吸附力较强,吸附较完全。1分

(2)色素被吸附后,用热水洗涤聚酰胺粉以便除去可溶性杂质时,要求水偏酸性,防止吸附的色素被洗脱下来,使定量结果偏低。1分

(3)层析用的溶剂系统一般最好用一次,现配现用,因为用的次数太多或存放太久,浓度和极性发生变化,影响分离效果。1分

(4)展开时展开容器要预先平衡(饱和1小时),使缸内蒸汽压饱和,否则会出现边缘效应,从而走歪了。1分

(5)点样时边点边用吹风机吹干,点样时要点在原点线上,点样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易拖尾,太少会分散掉看不见斑点,点样点直径小于2毫米。1分

4、答:原理:亚硫酸盐与四氯汞钠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再与甲醛和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经分子重排,生成紫红色配合物,于550nm处有最大吸收,测定其吸光度以定量。1分

操作中需注意的问题:

⑴亚硫酸盐和食品中的醛、酮、糖是以结合态的亚硫酸形式存在于食品中,在样品处理时加碱是为了

使食品中的二氧化硫以亚硫酸盐的形式释放出来,加硫酸是为了中和碱,因为后面的显色反应要在微酸的条件下进行。1分

(2) 此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0-25℃,温度低灵敏度低,所以标准系列管和样品在相同温度下显色,

反应温度如果为15-16℃,静置时间需延长为20分钟;加盐酸副玫瑰苯胺显色剂显色时间大约为20分钟,不能太长,因为生成的有颜色的物质能稳定约为20分钟,时间长,颜色不稳定影响测定结果。1分(3) 盐酸副玫瑰苯胺中的盐酸用量对显色有影响,加入盐酸量多,显色浅;加入量少,显色深,所以

配制试剂时一定要按操作进行;1分

(4) 甲醛浓度在0.15-0.25%时,颜色稳定,所以应选择0.2%甲醛溶液;1分

(5) 样品加入Na2HgCl4作为吸收液是因为用四氯汞钠作为吸收液能和SO2生成稳定的络合物,可以避

免用水从样品中萃取时SO2的丢失;1分

(6) 氨基磺酸铵在此法中的作用是消除亚硝酸盐的干扰,因为亚硝酸盐也能和盐酸副玫瑰苯胺显色,干

扰比色测定,氨基磺酸铵能使亚硝酸分解; 1分

(7) 此法测SO2采用HgCl2毒性很强,故实验时应注意安全,测定颜色较深的样品,可用10%活性炭脱

色;1分

5、答:原理:样品与浓硫酸及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的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2分

硫酸钾的作用: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的分解,它与硫酸作用生成的硫酸氢钾可以提高反应温度。1分

硫酸铜的作用:起催化剂的作用,还可指示消化终点的到达和指示氨已全部蒸出.1分

操作中需注意的问题:

(1)凯氏烧瓶,小漏斗必须是干燥的,所用试剂溶液应用无氨蒸馏水配制;1分

(2)加硫酸钾适量,不要过量,否则消化体系温度过高,生成的硫酸铵浓度高,易分解,氨损失,结果偏低;1分

(3) 蒸馏装置不能漏气,注意防止产生倒吸,蒸馏完毕后,先将吸收瓶脱离冷凝管,继续蒸馏1分钟,将附着尖端的硼酸液,完全洗入锥形瓶内,再取下来,最后灭火,否则可能造成吸收液倒吸;1分(4)硫酸铜正常情况下为兰绿色晶体(含结晶水),使用前要将其烘干成灰白色粉末;1分

(5)加双氧水,消化速高,操作简便,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须待消化液全部炭化变黑且完全冷却后再加入数滴;1分

(6)整个消化时间不易过长,否则易引起氮素损失,若样品含脂肪或糖较多时,要相对地延长消化时间,并且这时还要注意防止产生的大量泡沫溢出瓶外,须不断摇动,减少火焰或停止加热半小时,再用小火消化。1分

装置图:(略)2分

五、计算题(15分)

1、解:蛋白质含量(%)=〔 N*(V样品—V空白)*K*F〕*100/W样

=0.01978*(3.4—0.15)*0.014*6.25*100/[(0.9812/100)*10]

=5.73

答:伊利优酸乳中蛋白质含量(%)为5.73 %。 5分

2、解:将题中所给的体积和吸光度的对应关系换算为浓度和吸光度的对应值如下表

由所给的数据可用计算器计算得出标准曲线方程为:C=0.71A+0.0008 R2=0.9997 2分

由样液(1)的吸光度可用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比色时50 ml比色管中亚硝酸钠的浓度为0.03346ug /ml 1分

所以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

=0.03346*50*100/〔(10÷500)*40〕*1000000

=0.0002091

或2.091 ug/g 2分

由样液(2)的吸光度可用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得比色时50 ml比色管中亚硝酸钠的浓度为0.10872 ug /ml 1分

所以样品中硝酸钠的含量(%)

={0.10872*50*100/〔(10÷500)*40*(20÷100)〕*1000000

-0.03346*50*100/〔(10÷500)*40〕*1000000}*1.232

=0.003928或39.28 ug/g 2分

装置图:(略)2分

答:香肠中亚硝酸钠的含量为0.0002125%或2.125 ug/g,硝酸钠的含量为0.003928%或39.28ug/g。

食品安全法试题答案备课讲稿

新《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 姓名: 分数: -、 填空题:(20分) 1. 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 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3.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4.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 5. 制度本法的目的: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6. 应当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 7. 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仁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依法应当取得许可证的,还应当审查其许可 证。 8. 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选择题(32分) 1.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D )起施行。 A. 2015年1月1日 B.2015年5月1日 C.2015年6月1日 D.2015年10月1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包括(D )。 A.九章共一百零一条 B.十章共一百零一条 C.九章共一百零四条 D.十章共一百五十四条 3. 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 (B )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 A.食品添加剂 B.食品污染 C.食品有害物质残留 D.食品中的过敏源 4.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 D )。 A.食品卫生许 B.食品生产许可 C.食品流通许可 D.餐饮服务许可 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B )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C.每两年D.每三年 7.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C ) A.鼓励性标准 B.引导性标准 C.强制性标准 D.自愿性标准 8..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D )、全程控 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A.食安管理 B.品质管理 C.全面管理 D.风险管理 9. ( A )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A.食品生产经营者 B. 食品生产责任人 C.食品安全责任人 D. 食品安全主管人员 10. 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 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 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C )个月。 A. 一 B.三 C.六 D.十二 11. 下面关于食品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B ) A. 经过高温灭菌过程,食品中不含有任何致病微生物 B. 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C )从事与食品有关的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 A 、领域内 B 、范围内 C 、境内 D 、行政区内 6.食品生产经营人员 ( A.每半年 B.每年

食品安全法试题答案

《食品安全法》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本法自(A)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A、2009年6月1日 B、2009年6月28日 C、2009年8月1日 2、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C)。 A、公众身体健康 B、公众生命安全 C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A)年。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A、2 2 B、3 3 C、5 5 4、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要求支付价款(C)倍的赔偿金。A、3 B、5 C、10 5、安排患有本法第三十四条中所列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将处以(B)元以上(B)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A、1000 10000 B、2000 20000 C、3000 30000 6、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A)。A、免检 B、不定期抽检 C、定期抽检 7、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B)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违反本法规定,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 A、3 5 B、5 10 C、5 5 8、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C)。 A、道德谴责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9、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应当依法取得食品( A)。 A、生产许可 B、食品流通许可 C、餐饮服务许可。 10、(C)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A、卫生部 B、质检总局 C、国务院 1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A)应当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年 B、每两年 C、每半年 12、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C),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 分析及对策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农残和兽残等方面出现问题,但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相反,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生产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沙门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题在我国同样突出,如大肠埃希菌已在国内多个省发生了严重的

爆发流行等。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5年来所获监测数据也表明,食品中农残和兽残的污染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食品中的病原体污染连年以较快速度上升。 2、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4、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5、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

2020年食品安全考试卷及答案

2020年食品安全考试卷及答案 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 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B )。 A、先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B、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C、先缴纳罚款、罚金 D、先承担刑事法律责 任 2、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食品安 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向(C )。 A、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B、上级人民政府报告 C、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D、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D )组织事故责任调查。 A、国务院 B、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 C、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的标准是(C )。 A、对婴幼儿无害 B、对成人无害 C、对人体安全、无害 D、对环境无害 5、苯甲酸属于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如某生产厂家也获得了苯甲酸的生产许可证,那么 该厂生产的苯甲酸可以在( C )。

A、所有食品品种中使用 B、限定的食品品种中任意使用 C、限定的食品品种中按限量使用 D、所有食品品种中按标准规定的最低限量使用 6、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 C )报告。 A、县级质量监督部门 B、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部门 7、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由( B )统一公布。 A、国务院办公厅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 D、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8、《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自( C )起施行。 A、2009年12月1日B.2010年3月10日C.2010年6月1日

2018年食品安全法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5分/题) 1、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起施行。 A.2015年1月1日 B.2015年5月1日 C.2015年6月1日 D.2015年10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包括()。 A.九章共一百零一条 B.十章共一百零一条 C.九章共一百零四条 D.十章共一百五十四条 3、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 A.食品添加剂 B.食品污染 C.食品有害物质残留 4、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 A.食品卫生许可 B.食品生产许可 C.食品流通许可 D.餐饮服务许可 5、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年。() A.六、二 B.二、六 C.十二、三 D.三、十二 6、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 7、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 ) A.鼓励性标准 B.引导性标准 C.强制性标准 D.自愿性标准 8、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以上才能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A.60度B.70度C.80度D.100度 9、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配备检验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对进入该批发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A.实验室 B.食品检验机构 C.第三方检测机构 10、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用农产品的名称、数量、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个月。 A.一 B.三 C.六 D.十二 二、判断题(5分/题) 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人员采集样品应当按照市场价格支付费用。() 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 3. 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食用农产品,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4. 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药品。() 5.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 6.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7. 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只需要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即可。() 8.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9. 食品加工过程中成品与半成品可以混合存放。() 10.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答案:1—5DDBDA 6—10BCBBC 判断题1—5 √√××√6—10√×√×√

食品安全法考试试题

食品安全法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60分) 1. 为保证 ______ 防止______ 和______ 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特制定了食品卫生法。 2. ______ 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3.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______ 的,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4. 食品应当 ______ 、______ ,符合应当有的______ ,要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5.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必须保持内外环境______ ,采取消除______ 、______ 、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 ______ 的措施,与______、 ______ 场所保持规定的距离。 6.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有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 ______ 、______ 、包装______ 等厂房或场所。 7.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有相应的 ______ 、______ 、盥洗、______ 、照明、通风、防腐、防尘、______ 、______ 、洗涤、______ 、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 8.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应当 ______ ,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 ______ ,食品不得接触______ 、______ 。 9.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经常保持______ ,生产、销售食品时,必须将

手______ ,穿戴 ______ 的工作衣、帽。 10.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用水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______ ,使用的洗涤剂、消毒液应当对人体 ______ 、______ 。 11.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______ ,新参加工作或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______ ,取得______ 后方可参加工作。 12. 凡患有痢疾、______ 、______ 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______ ,______ 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13. 食品中常见的有毒有害因素有______ 、 ______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国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 2.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仅国家卫生监督管理人员有权检举和控告。() 3.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4.可以生产经营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5.违反食品卫生法,造成食品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或者因其他违反食品卫生法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食品: 2.食品添加剂: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考试人:分数: 一、填空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自年月1日起施行。 2、申请食品经营许可,应当先行取得等合法主体资格。 3、食品经营者应当妥善保管食品经营许可证,不得、、、、、。 4、在经营场所外设置仓库(包括自有和租赁)的,还应当在中载明仓库具体地址。 5、食品经营者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食品经营许可的有效期的,应当在该食品经营许可有效期届满个工作日前,向原发证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6、许可申请人或者申请食品经营许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内不得再次申请食品经营许可。 7、食品经营许可实行原则,即同一食品经营者在两个以上地点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应当分别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 8、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9、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10、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

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11、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后方可上岗工作。 12、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 13、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和出或者其他合格证明。 14、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或者的食品。 15、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外标明食品的、或者、保以及、、等内容。 16、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或者的要求销售食品。 17、食品贮存应设专门区域,不得与同库存放。 18、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食品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19、食品销售经营者应当具有与销售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 等设备或设施;配有食品、设备或设施; 20、申请销售有温度控制要求的食品,应配备与所销售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设备,设备应当保证食品销售贮存所需的要求。 21、散装食品应有明显的区域或隔离措施,散装直接入口食品与、及其产品,以及其他可能造成的食品或物品应有一定距离的物理隔离。 22、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饮具。

食品安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食品安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门: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从(D)起施行。 年1月1日 年5月1日 年6月1日 年10月1日 2、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B)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 A.食品添加剂 B.食品污染 C.食品有害物质残留 D.农药残留 3、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C)。 A.食品卫生许可 B.食品生产许可 C.食品经营许可 D.无需取得许可 4、食品生产经营人员(B)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 5、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C ) A.鼓励性标准 B.引导性标准 C.强制性标准 D.自愿性标准 6、下面关于食品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B) A.经过高温灭菌过程,食品中不含有任何致病微生物 B.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C.原料天然,食品中不含有任何人工合成物质 D.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 7、下列食品中,哪些属禁止生产经营的:(D) A.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B.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C.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D.以上都对 8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C),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A.公司公章 B.食品检验机构行政章 C.食品检验机构公章 D.监督机关行政章

食品质量安全抽检数据分析(建模A题论文)

论文题目:食品质量安全抽检数据分析(A题)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日期: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食品安全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食品安全知识测试卷 测试卷题型分两类:单项选择题与判断题。试卷共80道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0道,每小题3分,共30分,判断题70道,每小题1分,共70分,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所需得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与水六大类。现代营养学把(C)列为第七大营养素。 A、维生素 B、蛋白质 C、膳食纤维 D、糖类 2、食用油分为植物油与动物油两大类,油得主要成分就是( A )。 A、脂肪 B、碳水化合物 C、蛋白质D、糖类 3、钙就是组成人体骨骼与牙齿不可缺少得元素,缺钙小孩会得( B ),成人会得软骨病或致骨质疏松。 A、呆小症B、佝偻病C、营养不良D、骨质疏松 4、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会导致坏血病。(C)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 C D、维生素D 5、人体铁质缺乏易导致( C)。食物中含铁最多得就是动物肝脏及其它内脏,瘦肉与蛋黄。维生素C可促进铁得吸收。 A、侏儒症B、甲亢C、缺铁性贫血D、周围

神经炎 6、消化系统各主要器官得功能:(D)就是人体最主要得消化与吸收器官。 A、胃 B、大肠 C、肝脏 D、小肠 7、新生儿缺碘易引起智力低下“呆小症”;成人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 C ). A、甲亢B、呆小症C、甲状腺肿大D、夜盲症 8、蛋白质在人体中得作用不包括:( D ) A、构成人体组织 B、构成抗体,维持体内免疫功能 C、调节生理功能D、提供能量 9、食物中毒后错误得做法就是:(D) A、饮水稀释 B、催吐减毒C、联系急救D、倒掉食物 10、人体消化道不包括:( C ) A、口腔B、咽C、气管D、食管 二、判断题 1、讲究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抓食物。(√) 2、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专心吃饭,不说笑打闹。(√) 3、不在街头无证小摊点购买食品。(√) 4、不购买来历不明得产品或过期食品。(√) 5、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带皮得水果与蔬菜应尽量削皮吃.(√) 6、长期挑食、偏食不利于健康,往往会造成营养不良、

食品安全法竞赛试题带答案

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竞赛 一、单项选择题(50题) 1、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对活动实施监督管理。(C) A.食品卫生 B.农产品种植 C.食品生产经营 D.畜禽养殖 2、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负责(D)。 A.食品生产环节监督管理 B.餐饮服务环节监督管理 C.食品销售环节监督管理 D.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监督管理 3、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国家的态度是?(C) A.强制使用 B.限制使用 C.鼓励使用 D.禁止使用 4、国家建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A)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B.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C.食品安全风险检查 D.食品安全风险预防 5、()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科学依据。(C) A.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 B.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 C.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D.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科学数据 6、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饮服务设

施、设备未按规定定期维护、清洗、校验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以罚款的数额是?(C) A.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B.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C.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D.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7、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者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的,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应如何处理?(B) A.按比例同时支付民事赔偿和罚款、罚金 B.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C.先缴纳罚款、罚金 D.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罚款、罚金变更为行政拘留 8、食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年内累计()次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受到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以外处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C)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9、关于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B.国家强制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在本企业适用,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新食品安全法培训试题+答案

新《食品安全法》培训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自( )起施行。 A.2015年5月1日 B. 2016年1月1日 C.2015年6月1日 D. 2015年10月1日 2.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应遵守( )的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 )应当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本企业的食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A.后勤人员 B.员工 C .中层以上领导 D.主要负责人 4. 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 A.每月 B. 每半年 C .每年 D.每两年 5.食品生产者采购( ),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A.食品原料 B.食品添加剂 C.食品相关产品 D.以上选项都是 6. 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应当依法对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许可;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A.卫生行政部门 B.农业行政部门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质量监督部门 7.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 )。 A.增加监督检查频次 B.减少检查频次 C.吊销许可证 D.吊销营业执照 8.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品添加剂,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 )罚款。

食品安全监管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 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在市局党组正确领导下,全市质监系统牢牢抓住落实食品企业主体责任这条主线,着力强化生产监管,不断加大食品安全整顿,严厉查处生产加工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保证了全市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形势的基本稳定。为进一步做好全市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科认真研究分析,全面深入排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和当前食品生产监管工作的风险,提出了下步工作重点,现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风险和隐患 主要从我市的食品生产加工和我们的监管工作、外部环境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1、获证企业数较多的产品 截至2012年5月,我市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470家,有效证书数559张。其中肉制品、小麦粉、饮料、糕点四类产品的发证数量较多,共计263张,占获证总数的47 %。这些都是获证企业多,消费量大,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掌握好此类产品的问题,控制住产品的风险,就可以较大程度地监管好全市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根据我们以往开展的专项整治、监督检验工作,以及外地发现的情况,这些产品存在以下安全问题和

隐患:

对乳制品企业的要求也高于其它食品企业,所以乳制品作为高风险产品,是监管重点。 4、区域性重点食品 肉制品:主要集中在辛县,辛县共有肉制品获证企业43家(全市共96家),风险主要在于,一是企业对原材料把关不严,致使

原料中带入不应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二是标识标注不正确;三是企业生产条件、卫生条件比较差。 阿胶系列产品:主要集中在同仁县,共有阿胶系列产品26家(全市28家),风险主要在于一是企业获得的食品的生产许可证,却以保健品销售;二是超范围使用“QS”标志。如在一些不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阿胶颗粒等产品上加贴“QS”标志;三是所用阿胶原料是否证件齐全,质量合格。 小麦粉:主要集中在凤凰区,凤凰区小麦粉获证企业共15家(全市共70家),明显的成效是自国家禁止使用增白剂以来,今年抽查均未检出增白剂,但要注意下一步是否有替代品。现在存在的风险是水分容易超标,原因是企业认为水分不是影响安全的指标,控制不严,有的企业则是故意增加水分以提高利润。 蔬菜制品:主要集中在乐平,乐平共有蔬菜制品获证企业11家,主要产品为金针菇罐头。风险主要是生产条件差和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超标原因是原料中带入或对添加量控制不准确导致超量。 5、食品相关产品 我市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有:食品塑料包装获证企业21家,食品添加剂获证企业9家。塑料包装生产风险关键在于对原材料的把关,食品塑料包装主要原材料是必须用食品级的复合膜和聚乙烯颗粒,如企业为节约成本使用非食品级的,则最终产品质量就没有保障。 6、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

食品安全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食品安全知识测试卷 测试卷题型分两类: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试卷共80道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0道,每小题3分,共30分,判断题70道,每小题1分,共70分,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六大类。现代营养学把( C )列为第七大营养素。 A、维生素 B、蛋白质 C、膳食纤维 D、糖类 2、食用油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油的主要成分是(A )。 A、脂肪 B、碳水化合物 C、蛋白质 D、糖类 3、钙是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不可缺少的元素,缺钙小孩会得( B ),成人会得软骨病或致骨质疏松。 A、呆小症 B、佝偻病 C、营养不良 D、骨质疏松 4、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会导致坏血病。(C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D 5、人体铁质缺乏易导致(C )。食物中含铁最多的是动物肝脏及其它内脏,瘦肉和蛋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A、侏儒症 B、甲亢 C、缺铁性贫血 D、周围神经炎 6、消化系统各主要器官的功能:( D )是人体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 A、胃 B、大肠 C、肝脏 D、小肠 7、新生儿缺碘易引起智力低下“呆小症”;成人缺碘会引起“大脖子病”( C )。 A、甲亢 B、呆小症 C、甲状腺肿大 D、夜盲症 8、蛋白质在人体中的作用不包括:( D ) A、构成人体组织 B、构成抗体,维持体内免疫功能 C、调节生理功能 D、提供能量 9、食物中毒后错误的做法是:(D ) A、饮水稀释 B、催吐减毒 C、联系急救 D、倒掉食物 10、人体消化道不包括:( C ) A、口腔 B、咽 C、气管 D、食管 二、判断题 1.讲究卫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不抓食物。(√) 2.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专心吃饭,不说笑打闹。(√) 3.不在街头无证小摊点购买食品。(√) 4.不购买来历不明的产品或过期食品。(√) 5.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带皮的水果和蔬菜应尽量削

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最新版】

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自( )起施行。 A、2009年5月1日 B、2009年6月1日 C、2015年6月1日 D、2015年10月1日 2、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应遵守( )的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并公

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部门是( )。 A、质量监督部门 B、食品安全委员会 C、卫生行政部门 D、食品科研机构 4、《食品安全法》规定,( )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 5、国家建立( ),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A、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 B、食品安全监督制度 C、食品安全抽检制度 D、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6、食品生产企业制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应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备案。 A、卫生行政部门 B、农业行政部门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D、质量监督部门 7、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生产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内组织审查;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准予许可并公布;对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A、十五日 B、三十日 C、六十日 D、九十日

食品安全法试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法试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法试题 1. 《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时间是: A. 2009年2月28日 B.2009年6月1日 C.2009年5月1日 D.2009年7月1日 2. 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 A. 保证食品安全 B .保障食品生产者利益 C. 保护食品正常出口 D. 严惩违法行为 3.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的含义是: A. 在商店里出售的,可供吸食的物品 B. 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 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C. 历史上,人类曾经食用过的所有动物或植物种类 D. 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4. 下面关于食品安全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经过高温灭菌过程,食品中不含有任何细菌 B. 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身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

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C. 原料天然,食品中不含有任何人工合成物质 D. 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 5. 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管理的部门是: A. 卫生行政部门 B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 质量监督部门 D.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6. 对餐饮服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部门是: A. 卫生行政部门 B.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 质量监督部门 D.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7. 下面哪项权利不是《食品安全法》赋予组织和个人的? A. 举报权 B.知情权 C.名誉权 D.建议权 8. 哪个部门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A.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 乡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 县级以上食品安全委员会 D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9. 依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

食品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 1.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微生物危害)、(化学危害)、(生物毒霉)、(食品掺假)等。 2. 国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和各国自身制定的标准,根据各国的 国情不同,标准体系的结果的具体内容也各有不同。 3. 样品的前处理是指食品样品在测定前(消除干扰成分)、(浓缩待测组分),使样品能满足分析方法要求的过程 4. 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最主要因素是(压力)和(温度),压力的变化会导致(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度的急剧变化。 5. 农药的分类按照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有机合成农药). 6. 兽药按其作用大致可分为(抗生素类药物)、(抗寄生虫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三大类. 7. 农兽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有(比色法)、(分光光度法)、生物学方法及色谱分析方法等。 8. 标准物质是指用以校准标注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标准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9. 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大气)、(水)、(土壤)。 10. 铅在自然界不断迁移、转化。铅是通过(有机的)形态进入环境中,并在环境中传播。 11.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12. 甜味剂是指能够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分可分为天然甜味

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型)与(非营养型)甜味剂。 13. 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致癌物质、诱发过敏物质和非食品用的动植 物中天然存在的有毒物质统称为(天然毒素) 14. 丙烯酰胺进入人体后,可以转化为另外一种分子(环氧丙烯酰胺)。此化 合物能与细胞中(RNA)发生反应,并破坏染色体结构,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或病变 为癌细胞。 15. 基因芯片应用主要包括表达检测、(突变检测)、(基因组多态性分 析)和基因文库作图一级杂交测序等方面. 16. 样品的采集也称(抽样)或(取样),是从原料产品整体中抽取一部分作 为其整体代表性样品,通过分析一个或数个样品,对整体的质量做出评估。 17. 细菌毒素是指细菌分泌产生细胞外或存在于细胞内的致病性物质,通常分 为(内毒素)和(外毒素),是食品中的主要天然毒素物质之一。 18. 农药残留危险性评价是对人体所接触的食品中残留的农药产生的一直或潜在的或不良作用所进行的科学评价 19. ELISA检测技术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 20. 持久性污染物作为极性较弱的半发挥性有机化合物,其分析程序一般包括(溶剂提取)、(净化)和(仪器测定)三个步骤。 二.名词解释 1. 食品安全的概念: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 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 2. 农药的危险性评价:是对人体所接触的食物中残留的农药产生的已知或潜在的不良作用所进行的科学评价。 3. 标准物质:是指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物质。

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竞赛试题(2)

2021年国家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竞赛试题 (2)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51—100题,每题1分,共50分。 51、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A、法律 B、法规 C、产品订单和合同要求 D、食品安全标准 5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为()。 A、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B、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 C、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D、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53、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进行监测。 A、食源性疾病 B、人群健康状况 C、食品污染 D、食品中的有害因素 54、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一般包括()方面的专家。 A、医学 B、农业 C、食品 D、营养 55、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A、物理性 B、化学性 C、致病性 D、生物性 56、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A、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 B、食品市场监督管理信息 C、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 D、食品安全企业管理报告 57、食品安全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A、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B、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C、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D、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58、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A、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B、食品卫生标准 C、食品质量标准 D、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 59、食品生产经营者对()负责,承担社会责任。 A、其企业全体职工 B、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 C、社会 D、公众 60、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情形有()。

2017年《食品安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南洋考试试题 部门: 姓名: 分数: 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新的《中华人民共与国食品安全法》从(D)起施行。 A、2015年1月1日 B、2015年5月1日 C、2015年6月1日 D、2015年10月1日 2、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B)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检测 A、食品添加剂 B、食品污染 C、食品有害物质残留 D、农药残留 3、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C)。 A、食品卫生许可 B、食品生产许可 C、食品经营许可 D、无需取得许可 4、食品生产经营人员(B)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A、每半年 B、每年 C、每两年 D、每三年 5、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就是:(C )

A、鼓励性标准 B、引导性标准 C、强制性标准 D、自愿性标准 6、下面关于食品安全的表述,正确的就是:(B) A、经过高温灭菌过程,食品中不含有任何致病微生物 B、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C、原料天然,食品中不含有任何人工合成物质 D、虽然过了保质期,但外观、口感正常 7、下列食品中,哪些属禁止生产经营的:(D) A、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与其她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 B、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C、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D、以上都对 8、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C),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A、公司公章 B、食品检验机构行政章 C、食品检验机构公章 D、监督机关行政章 9、对依照本法规定实施的检验结论有异议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可以自收到检验结论(B)之日起内向实施抽样检验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上一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复检申请, A、五个工作日 B、七个工作日 C、十五个工作日 D、三十个工作日 10、违反本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食品检验机构的检验资质,没收所收取的检验费用,并处检验费用罚款。 (A) A.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B.三倍以上五倍以下 C.五倍以上 D、十倍以上 11、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 C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食品安全。 A、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B、食品生产经营者要求 C、法律、法规与食品安全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