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尊重作家 了解作家》读书笔记

《尊重作家 了解作家》读书笔记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三~二○一四学年度第 1 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外新闻史主讲教师黄春平评分

学号2012080213 姓名兰俊专业年级新闻学

保卫人类灵魂,你做到了吗?

题目:

《了解作家,尊重作家》是艾青为《文艺》百期纪念而作的,发表于。1942年3月11日的《解放日报》上。

这篇文章我一口气读了很多遍,不是因为没有读懂,只是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是通畅。所以,就连读多次。我试图去探寻出艾青的写作逻辑。却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思考了。虽然,我有陆陆续续的读一些书,其中有小说,也有老师推荐的书。但是都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思考。这次,我想要思考了,但是因为长久没有思考的缘故,思考起来却有些吃力。

这篇文章当中,有许多的例子。这足以看出作者的文学功底。还有他自己的看法。作艾青有说“作家并不是百灵鸟,也不是专门唱歌娱乐人的歌妓。他的竭尽心血的作品,是通过他的心的搏动而完成的。他不能欺瞒他的感情去写一篇东西,他只知道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去看事物,去描写事物,去批判事物。在他创作的时候,就只求忠实于他的情感,因为不这样,他的作品就成了虚伪的,没有生命的。”这体现了作者自身的世界观。艾青认为作家的工作是保卫人类灵魂的健康。在作者的心目中,作家的工作是高尚的,是不容去亵渎的。

艾青在这篇文章中多使用简短的语句,这样文章读起来就不会让人感到冗长无味。短小凝练的语句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许,是因为所处时代的关系,艾青在谈到作家时,说作家是从精神上——即情感,感觉,思想,心理活动上——守卫他所属的民族或阶级的忠实的兵士。这不禁又使我想到了当代的作家。说到当代青年作家,我们一定会想到韩寒和郭敬明。我认为他们两个人不再拥有老一辈作家所拥有的纯洁的品性。

前几年,韩寒的代笔风波摧残着一代韩迷。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方舟子到处网络打假,韩寒不幸中招,于是两人在网络上展开大战。但是,我们谁都没有看到结局。爱韩寒的人依然爱着韩寒。在关注八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作品的本身意味呢?韩寒有没有在保卫人类的灵魂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再说说郭敬明,他的小说《小时代》也曾是我最看的小说,初看《小时代》,我为里边的姐妹情所感动,但是故事情节的发展,觉得《小时代》也不能免俗,各种物欲横流,看了让人觉得“恶心”我认为它一定没起到保卫人类灵魂的作用。还有他的杂志《最小说》也曾是我高中时到最为“喜欢”的杂志。说最喜欢,是因为当时也没有什么杂志可读。里边的文章大多我是看不懂的。大概也就是一些“无病呻吟”的杂文吧!看了之后,只会使我更加的迷茫,无所适从。

艾青说:“我常常听人说:“某些人看了某篇作品不高兴了。”我的心就非常高兴。因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那作品的确起了作用了。”那么我现在出现的迷茫也是可高兴的吗?郭敬明的作品使我迷茫,是不是也反映出,他本身的思想状态呢?

前几日,去采访了谷雪儿老师,谷雪儿老师既是作家,又是诗人。在与她的谈话中,我被她的人格魅力吸引,并被深深打动。我喜欢老师的坦率,羡慕老师的坦然,更希望能够领悟老师的人生态度。我觉得艾青认为的作家所拥有的品性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有了这种使命,这份社会责任感,作家所做的就是在保卫人类的灵魂。

在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变得越来越物质,功利性越来越强。有这份社会责任感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作家的“兵士”身份在逐渐的消退。今天,我不是在哀悼,只是希望我自己能够有一个反思,要懂得读好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