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关键问题及解决

课堂教学关键问题及解决

课堂教学关键问题及解决
课堂教学关键问题及解决

课堂教学关键问题及解决

一 、编写的宗旨

新课程实践到今天,对于教育教学新理念教师们都了解了许多。但对于具体科学的教学当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仍还存在着不知如何适度处理的问题,以至于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书研究问题的思路是:通过各学科有效教学的深入研究,努力实现一般状态下的有效课堂,同时着力解决各学科各领域教学的关键问题进而指向并达成各科教学的目标。

突破 达到

通过建立

我们希翼,认真研究各学科中各领域最基本最原始最朴实的关键问题,所谓拿捏住“蛇的七寸”,思考是用哪些卓有成效的措施来予以解决,这就实现了学科教学中真实的、具体的有效课堂。也就达到我们所追求有效教学的境界。 二、 关键问题选择的原则 书中提出的各学科的关键问题,是由全国各地的特级教师、新课程骨干教师的培训者,在广泛的收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和困惑提炼而成。 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各领域关键问题,我们选择的是: 1、识字类课堂 ①“想识,愿识”的问题 ②获得“四会”的问题 ③“自主识字”的问题 2、 阅读类课堂我们选择的是: ①“读懂”的问题

②“读好”的问题

③“语言学习与运用”的问题

④“语言描写,语感积淀”的问题 3、写作类课堂我们选择的是: ①“想写”的问题 ②“写什么”的问题 ③“写好”的问题 4、口语交际类课堂 ①“想说,就放胆说”的问题 ②“有话说,说具体”的问题 ③“互动,成交际状态”的问题 三、本书特点:

观念新—贯彻科学发展思想

目标新—构建和谐课堂

形式新—讲道理与讲案例结合

方法新—针对各学科各学习领域的关键问题给出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学科全—涉及到各学科领域

本书既可以作为教师作课堂教学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教材。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定价:598元 (精装上、中、下)

初中卷

总目录

上册目录

第一部分初中语文

第一章有效课堂的关键问题(2)

第一节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问题(2)

第二节接受与体验的问题(6)

第三节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问题(11)

第四节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17)

第五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问题(23)

第二章识字与写字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第一节引导学生识字的方法和规律的问题(29) 第二节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观念(36)

第三节学生行楷字的书写指导问题(42)

第三章阅读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重新审读阅读教学目标(49)

第二节正视文本与恰当使用文本(61)

第三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70)

第四节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的阅读(79)

第四章写作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88)

第二节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94)

第三节如何既重真情又不排斥文学虚构(101)

第四节怎样提高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106)

第五节学生个性化写作遇到的问题(114)

第五章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重视学生的充分参与——他们怎么了(123) 第二节重实效的口语交际形式(130)

第三节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137)

第四节口语交际中的情感态度(141)

第六章综合性学习课堂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问题(147)

第二节适时适度地点拨启发(152)

第三节探究成果展示的问题(160)

第七章学习策略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167)

第二节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问题(174)

第三节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问题(180)

第四节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问题(185)

第八章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大而全”的评价有效吗(194)

第二节学生学习评价的关键问题(203)

第三节教师教学评价的关键问题(208)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初中数学

第一章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第一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精彩(215)

第二节如何体现知识学习的建构性(222)

第三节认真对待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231)

第四节数学课堂教学要“活中务实”(238)

第五节课堂教学要正确利用多媒体技术(245)

第六节这样的优质课有效吗(249)

第二章课堂教学预设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如何使教案为课堂教学导航(257)

第二节关注过程性目标的设计与达成(264)

第三节课前设计要在课堂教学中完善(274)

第四节正确看待新教材的地位与作用(281)

第五节几种常用新课型的教学预设(288)

第三章课堂教学内容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教学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相融洽(301)

第二节概念教学引发的思考(312)

第三节解题教学实践的反思(318)

第四节恰当把握《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求(325)

第五节《统计与概率》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331) 第六节数学实践与应用活动课的把握(339)

第四章课堂教学行为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思考(346)

第二节自主学习不是取消教师的有效讲授(355) 第三节强化对话教学中问题的设置(362)

第四节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371)

第五节探究学习要使学生真正参与(378)

第五章课堂教学策略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要和谐共存(385)

第二节设置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教学艺术(392)

第三节教学预设与生成并不矛盾(399)

第四节知识与能力课堂教学的不同追求(405)

第五节群体教学与个体教学都不能偏废(412)

第六章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新课程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420)

第二节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评价(430)

第三节发挥教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作用(438)

第三部分初中英语

第一章英语有效课堂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活化教材与照本宣科的本质区别(451)

中册目录

第二节如何妥善处理“书中学”与“做中学”的问题(461)

第三节如何正确对待学生主体与教师的主导(468)

第四节课堂教学怎样正确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475)

第二章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有效教学的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创设教学情境可使教学更精彩(485)

第二节让学生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人(497)

第三节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现象(507)

第三章语言知识传授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课堂教学遇到的语音问题(520)

第二节课堂教学遇到的词汇问题(526)

第三节课堂教学遇到的语法问题(534)

第四节话题课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543)

第四章语言教学技能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怎样解决学生“互动、构成交际状态”的问题(558)

第二节“有错必纠”带来的负面效应(565)

第三节课堂教学阅读的重点在于理解(573)

第四节阅读教学中学生“语言积累、语感积淀”问题的解决(580) 第五节写作课堂教学遇到的问题(588)

第五章任务型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怎样进行任务型口语教学(598)

第二节怎样进行任务型阅读教学(605)

第三节怎样进行任务型写作教学(613)

第六章课堂教学策略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思考(622)

第二节“填鸭”与“自主”(628)

第三节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635)

第四节促进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642)

第七章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大而全”的评价有效吗(648)

第二节关注学生的激励性评价(653)

第三节发挥教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作用(660)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初中历史

第一章历史学科有效课堂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有关“情境创设”的教学问题(670)

第二节有关“问题探究”的教学问题(681)

第三节有关“巩固练习”的教学问题(689)

第四节有关“知识迁移”的教学问题(693)

第五节有关“地方史开发和利用”的教学问题(699)

第二章教学设计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客观进行学情分析(705)

第二节历史教学目标的“确定”(714)

第三节历史教材内容的处理(723)

第四节历史文化传承的把握(733)

第三章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解决“历史与现实”的教学问题(743)

第二节解决“文与图”的教学问题(752)

第三节解决“点与线”的教学问题(760)

第四节解决“有效互动”的教学问题(764)

第五节解决“实践活动”的教学问题(773)

第四章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如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783)

第二节如何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792)

第三节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802)

第四节如何应用乡土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811)

第五章教师教学方式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以问题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方式(822)

第二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有效教学方式(836) 第三节以人物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方式(848)

第六章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大而全”的评价有效吗(859)

第二节学生学习的评价如何操作(868)

第三节综合评价中关键问题的体现(876)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初中物理

第一章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常态下课堂教学的思考(888)

第二节要使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和谐共存(895)

下册目录

第三节双基教学与三维目标都不能偏废(901)

第四节现今“优质课”、“公开课”的误区(908)

第五节探索教学模式,形成教学风格(915)

第二章课堂教学准备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教学设计应体现教材的编排意图与结构(924) 第二节正确确定和叙写教学目标(930)

第三节实现“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935) 第四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精彩(940)

第三章课堂教学行为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948)

第二节如何设计有效的合作学习(958)

第三节恰当应用探究性学习(968)

第四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978)

第五节有效的讲解不可少(986)

第四章课堂教学实施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现今课堂教学遇到的问题(994)

第二节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反思(999)

第三节自主学习不是放任不管(1006)

第四节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1014)

第五节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管理(1022)

第六节重视学法的指导,实现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1030)

第五章科学探究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科学探究教学不容忽视(1036)

第二节科学探究的课题选择(1041)

第三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设计(1048)

第四节科学探究的教学必须注重过程(1055)

第六章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评价有效吗(1063)

第二节关注学生发展的激励性评价(1072)

第三节发挥教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作用(1082)

第四节教师的教学反思(1093)

参考文献

第六部分初中生物

第一章生物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

第一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精彩(1107)

第二节课堂教学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共存(1112)

第三节认真对待课堂教学与生活能力培养的问题(1118)

第四节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为课堂教学所用(1123)

第二章教学问题设计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教学问题设计与传统提问的关系(1131)

第二节如何使教学问题设计为有效教学导航(1138)

第三节教学问题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1145)

第三章课堂教学“引入环节”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教学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相融洽(1155)

第二节调动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技巧(1164)

第三节课堂教学这样引入有效吗(1173)

第四章课堂教学内容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在科学探究中营造开放性的生物课堂(1185)

第二节在“生物与环境”教学中如何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1191)

第三节在《生物圈中的人》的教学中要关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1197)

第四节在《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教学中要提高教学

的有效性(1202)

第五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动物运动的奥秘(1205)

第六节了解学情,深入浅出地传授遗传学知识(1211)

第七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多样性(1216)

第八节在争议、讨论、分析中,由繁化简生物技术教学(1220)

第五章课堂教学行为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讲实验替代做实验问题的思考(1226)

第二节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1231)

第三节自主学习不是取消教师的有效讲授(1235)

第四节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1239)

第五节有效解决活动课走形式的问题(1243)

第六节提高课堂效益,管理不容忽视(1250)

第六章课堂教学策略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解决问题”与“发现问题”两个教学策略价值的

不同取向(1256)

第二节“过程”与“方法”教学策略的选择(1261)

第三节“知识”与“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统一(1265) 第四节“群体教学”与“个体教育”都不能偏废(1272)

第五节“学生配合”与“配合学生”的不同追求(1277)

第七章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大而全”的评价有效吗(1282)

第二节关注学生的激励性评价(1290)

第三节发挥教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作用(1296)

第四节综合评价中自评、互评的把握(1304)

参考文献

小学卷

总目录

上册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章有效教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认知”与“情感”

——教学中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关系(2)

第二节“主导”与“主体”

——教学中教师作用与学生作用的关系(12)

第三节“接受”与“亲历”

——教学中接受间接经验与亲身体验的关系(18)

第四节理论体系与生活体系

——教学中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25)

第五节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

——教学中整体与个体的关系(34)

第六节个体学习与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效益的思考(44)

第二章有效教学的策略

第一节问题导入策略——抛锚策略(53)

第二节情境创设策略——支架策略(60)

第三节问题解决策略——问题连续体策略(69)

第四节反思策略——教学日记与教学反思(75)

第三章有效教学的设计

第一节教学设计的意义(85)

第二节预设与生成(90)

第三节把握学情(95)

第四节用教材与资源开发(100)

第五节多备几手(106)

第六节留白的艺术(113)

第四章有效教学的行为

第一节讲授(118)

第二节引领(124)

第三节倾听(131)

第四节交往(138)

第五节演示(145)

第六节训练(150)

第五章有效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激励性评价(159)

第二节综合素质评价(170)

第三节考试评价(174)

第六章有效教学的拓展

第一节打破学科界限——与其他课程综合(179)

第二节应用信息技术——登上网络平台(183)

第三节广开教学视野——家庭资源的有效利用(189)

第四节广开教学视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194)

第七章有效教学的研究

第一节叙事研究(204)

第二节案例研究(212)

第三节行动研究(221)

第四节综合研究(227)

第五节读书——教师成长的根基(233)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小学语文

第一章有效教学观照下的和谐课堂

第一节曾经怎样教语文(241)

第二节新课程带来的语文教学新变化(249)

第三节新课堂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261)

第四节和谐课堂的“本土守望”(266)

第五节有效教学的现实追求(274)

第二章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与和谐课堂的关键问题

第一节语文教学有无关键问题(291)

第二节小学语文各类课堂教学要把握哪些关键点(297)

第三章识字类课堂关键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怎样解决“想识、愿识”的问题(306)

第二节怎样解决“获得‘四会’”的问题(314)

第三节怎样解决“自主识字”的问题(323)

第四章阅读类课堂关键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怎样解决“读懂”的问题(329)

第二节怎样解决“读好”的问题(344)

第三节怎样解决“语言(文字)学习与运用”的问题(351) 第四节怎样解决“语言积累,语感积淀”的问题(362)

第五章写作类课堂关键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怎样解决“想写”的问题(372)

第二节怎样解决“写什么”的问题(386)

第三节怎样解决“写好”的问题(393)

第六章口语交际类课堂关键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怎样解决“想说和放胆说”的问题(404)

第二节怎样解决“有话说,说具体”的问题(413)

第三节怎样解决“互动,构成交际状态”的问题(421)

第七章综合性学习类课堂关键问题的解决

第一节怎样解决“主题选择”的问题(432)

第二节怎样解决“方案设计”的问题(440)

第三节怎样解决“活动组织”的问题(443)

第八章课堂教学的“抓关键问题评价法”

第一节“大而全”的评课是有效评课吗(447)

中册目录

第二节课堂教学的“抓关键问题评课”如何操作(455)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小学数学

第一章数学学科有效课堂的关键问题

第一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于教学目标的把握(492)

第二节追寻数学教学的“本源”

——关于教学内容的追问(495)

第三节探索师生生命充分绽放的有效课堂

——回归常态教学过程的思考(500)

第四节“小组合作学习”为哪般

——关于学习方式的探究(506)

第五节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彩课堂

——现代媒体对课堂教学的影响(512)

第二章《数与代数》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关注“学习起点”——“迈进”有效课堂的“第一步”(518) 第二节动手操作——架起“数形结合”的“桥梁”(525)

第三节关注方法——追寻“估算”的真实价值(531)

第四节把握区别

——“口算”能用“笔算”替代和强化训练吗(537)

第五节把握内涵

——提倡“算法多样化”还要“优化”吗(542)

第三章《空间与图形》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深度追问——什么样的“动手操作”更有效(549)

第二节超越生活——让“认识图形”的教学不断升华(554)

第三节冷静思考

——透析“图形测量”教学中易忽视的现象(561)

第四节感知体验——在反复“操作”中认识“度量单位”(569) 第五节去伪存真——探索简约、朴实、有效的数学活动(578)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把握“内涵”

——追寻《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价值(591)

第二节关注过程

——引领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澄清认识(601)

第三节加强比较——在比较中把握“核心概念”(613)

第四节以学定教——抓住课堂中“不期而至”的课程资源(618)

第五章《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内容开放

——为《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高效教学提供可能(628)

第二节提供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升认识(633)

第三节联系实际

——抓住《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的“牛鼻子”(640)

第四节拓展活动

——让《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影响更宽泛深刻(647)

第六章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课堂教学评价为哪般——关于评价意义的追问(652)

第二节过多的“物质奖励”就好吗

——关于评价方式的探究(658)

第三节谁来充当评价者——关于课堂评价参与者的思考(665) 第四节“好学生”谁说了算——关于综合评价的研究(672)

第七章追寻课堂教学的“真实价值”

——一个案例引发的讨论与深刻思考

思考一精心预设——迈向成功课堂教学的“第一步”(682) 思考二课堂生成——挑战教师的“教学机智”(693)

思考三面向全体,关注个体

——课堂教学永远践行的“追求”(701)

思考四关注情感——一个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话题(707)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小学英语

第一章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人文性与工具性问题(717)

第二节客体施加与主体吸纳问题(722)

第三节语言活动的训练与体验问题(726)

第四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问题(731)

第五节过程学习与结论学习的问题(735)

第六节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问题(739)

第二章语音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解决学生学生词存在的教学问题(743)

第二节解决学生发音、重音、语调、节奏和语流能力培养的

教学问题(747)

第三节解决学生“自主读词”的教学问题(763)

第三章阅读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解决学生“朗读和默读”、“精读和泛读”的教学问题(773) 第二节解决学生“学会阅读”的教学问题(780)

第三节解决学生“语言(单词)学习与运用”的教学问题(787) 第四节解决学生“语言积累、语感积淀、语言表达”的

教学问题(796)

第四章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解决学生“想说和敢说”的教学问题(805)

第二节解决学生“有话说、说具体”的教学问题(810)

第三节解决学生“自主、合作、交流”的教学问题(820)

第五章写作教学的关键问题及解决

第一节解决学生“书写规范”的教学问题(826)

第二节解决学生“写什么”的教学问题(834)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的研究》课题申请书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的研究》课题申请书 一、基本情况 预期的主要成果: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以我校校本教研为平台,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研活动,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使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指导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二、课题论证 1.研究目标及意义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研究背景: 我国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沉闷的课堂凸显了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但深入课堂,走入讲台上课,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教师自我角色定位不准,其引领作用、促进作用发挥不好; 二是教师受教材的限制,教学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三是教法上只追求形式,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无实效性; 四是教学目标出现偏离,教师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目标,只注重人文性,而忽略了工具性。课堂中只注重学科内容的价值趋向,而忽略了学科特点的实际意义。 五是重视评价结果忽视评价过程。 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策略,形成策略指南,从而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参与课题的教师明确课改的方向,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培养研究型的教师。 研究意义:

通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申报、研究,对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把握问题的实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的策略,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新课程改革,为我校教师在新课程中成长提供平台。 2.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新课程还处于实施阶段,应以唯物辩证的观点,求真务实的态度来研究、扶持它。要敢于面对现实,正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推动新课程发展的过程。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3、在课堂教学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构建一种适合学生探究的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和“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学习。这些理论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的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比较科学的综合评估。 2、研究问题的表现形式及问题的归因。 3、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课题研究的重点: 一、教师自我角色定位。

浅谈“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本课题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基础。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在一定的问题情境背景下,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主动获得知识。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动力,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得到发展和发挥。 学生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 教师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认识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是发挥主体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 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开掘创造性思维潜力,培养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精神,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自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 会审题——能对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和综合。 会建模——能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 会转化——能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化归。 会归类——能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并能进行总结和整理。 会反思——能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会编题——能在学习新知识后,在模仿的基础上编制练习题;能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编制数学应用题。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并且在诸多问题面前感到无所适从,甚至一些问题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实施“导学-自学-互学”课堂教学模式,致力于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打造高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问题。目前的课堂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教师仍然把教学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对学生“学”的问题重视不够。只顾“授人予鱼”而非“授人予渔”。 2、教学案的编写问题。教师们的集体备课还不够落实,有的只是把书本知识以问题形式搬到教学案上,没有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诱导、没有对学习知识过程的方法指导、没有对学习活动的安排指令。 3、预习过程中的预测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认真的组织安排,学生之间的对学、群学过程没有落实。教师对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学生解决不了的,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4、展示过程中的表面问题。现在的展示活动只是过去教师讲解的一种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来意义。并且这种替代式的展示,让教学活动变得肤浅和直接,课堂上看起来热闹了许多,但热闹背后学生能力培养成了大问题。同时,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参与度不同,很

多学生还不能真正地动起来。 5、学习小组的建设问题。从学生的活动情况来看,学习小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形成合力,小组长的职责还不明确,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检查还不落实,导致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还不能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落实情况也不太清楚,组间安排有的没有做到同质。 6、反馈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反馈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它应该伴随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而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强,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随机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达到“以学定教”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下。 7、学习评价中的激励问题。教师们仍然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没有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劳动付出纳入学习评价中来,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之间的点评还不能形成争论的话题,不能真正发挥学习评价的激励、导向、纠偏、深化等方面的作用。 8、课堂教学的监控问题。没有对教师教学工作细节上的明确要求,对课堂管理还比较宏观,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比较粗糙;备课组不能及时地针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集体研讨,教师们对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不够深入,缺少有效的尝试。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教师观念要彻底转变。课堂教学改革首先是对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进行革命,没有教师们的“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向“学生为本”

最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有效实施教学教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有效实施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预测着学生 达到的学习标准,在方向上为教和学的评价提供依据。高效 课堂一定离不开制订明确有效的教学目标,没有教学目标的 全面考虑和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 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的游刃有余。如何制定有效的 教学目标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原 封不动按照教参所给的教学目标备课上课,而对于教学目标 的出发点、过程性、归宿感并不在意。对于“教学目标”,问起来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说很重要,但到了课堂上,教学目 标就成了“说起来比做起来重要”的事情,问何为有效目标,老师会说教参上规定的就是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自觉意识很 令人担忧。教学目标是不能“拍脑袋”拍出来,如何才能避 免教学目标的模糊性和随意性,我认为教学目标是对课程标准、教材、学生进行一致性的研究。 一、构建课堂大框架,吃透教材 数学学科是一门知识系统非常强的学科,知识之间联系 十分紧密,任何新授知识都是在已经学过的旧知识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都是通过前面所学内容迁移过来的。所以,教师

只有掌握教材的系统性,制定教学目标才能做到瞻前而顾后, 形成系统的框架结构。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 时,我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了几个板块设计, 明确了每个步骤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2)研究――根据所给的小 正方体,分组操作(摆一摆)研究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 有怎样的关系。(3)交流――根据所填写的实验记录表,你 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4)验证――弄清长×宽× 高与小正方体总个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演示;由线到面 到体的变化过程,进一步明确长方体体积公式是长×宽×高。 简述几个目标,即(1)猜想。(2)研究(摆放操作,初步 感知)。(3)交流(明确重点和难点)。(4)验证和总结。这种目标粗放而又细腻,简洁而又有序,使教师能从模糊不清 的教学目标中短时间内快速把握教材,理清教学思路,提高 教师上课思维的“层次性”和“宏观化”,教学方法只有服务于教学目标的时候,才是有价值的,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真 正有效落实和达成。 二、从学生出发,以人为本 当我们构建课堂大框架时,也要读懂学生,我们每天都 和学生打交道,而课堂正是教师和学生思维碰撞的工作室, 只有读懂学生,教学目标才能在心里生根,才能在心中发芽。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09-10-10 16:40:10) 转载▼ 标签: 杂谈 1.教学理念转变不到位 有一些教师先入为主的引导,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可谓“穿新鞋,走老路,老路愈走愈不通”,或是编花环让学生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课堂上老师常按自己的见解来解释问题中的知识和现象,唯恐学生不懂,面面俱到,忽略了学生的感悟体验或认识。根本就没有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也就谈不上学生对这一学科有特别的 兴趣了。(在座谈时说,学生配合不好)这是教学观念转变不到位所造成的教学现状。 2.师生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 有的课堂“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假互动,无效热闹充斥课堂。为了将课程的教学理念落 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 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这些探索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因为教师理解的歪曲或把握不到位,使得这些方法的落实、操作存在很多弊端。尽管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利用这个环节解决一些 教学难点,突破重点,可是发现一些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做的比较牵强或是形式或是无病呻吟;个别的把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也作为讨论的问题,看起来课堂比较活跃,实际上浪费 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实效性差。有的问题结论不是学生的内心的真实体验。学生思考过 程变成了标准化的答案,对答如流,有的问题(或片段练习)不到一分钟都完成了(或1、2百字的片段),这都是教师预设好的(或课前预备好的),不是引导这学生去研究去分 析得出自身的结论和体验。这样的课不真实,是表演性的。 3.“问答”成了课堂的点缀或满堂问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问没有新意,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3)、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时,问题设置过大,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针对性差,造成学生思维的障碍,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4)、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5)、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读课文也是这样),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 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培养思维能力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 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要注意生成性的问题;还有的满堂问,大都是齐答,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随声附和。 4.主体性被忽视 课标和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然而,还有一部分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的现象。还有的教 师在学生自学或活动时,提示过来提示过去,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甚至打断 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思路。 5.教学的对象不是全体学生 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把眼光落到前几排或一少部分学生身上,不肯把精力施舍给坐在后 面的学生,这样将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后面的学生爬在桌子上睡觉或说话或吵闹, 没有象“洋思、杜朗口”那样在课堂上让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学习在不同的程度上都 有所提高。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摘要: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我探索、尝试解决问题;展示交流、共同揭示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策略,为当前深入实施有效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一种可借鉴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有效课堂;问题解决 如何使师生从繁重的“苦教”与“苦学”中解脱出来,步入以不消耗师生体能和时间为代价提升教学质量的良性教学循环轨道,使教师在快乐中教学,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笔者利用“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对构建有效物理课堂很好地解释了这个疑问。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可以用下述的流程图来表示: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可以来源于教材,来源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可以来于生产、生活实践。教学设计时首先应掌握学生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尽可能创设感性输入和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不符合的问题情境。教学中可采用置悬设境、猜想设境、实验设境、类比设境、变异设境等情境创设方法。问题情境的设置不只应注重一节课的开头,而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觉到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 二、自我探索、尝试解决问题

自我探索、尝试解决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根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进行分类加工,找出与解决问题有关的内容,促使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验与合作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探究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发挥潜力,指点学生去分析问题与已有信息间的联系,去搜集与问题可能有关的知识与方法,去选用所需要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路,联系不同的相关经验,探索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 三、展示交流、共同揭示规律 这是引进新概念、新规律、建立新知识体系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张扬个性,体验成功的重要过程。教师不能将学生提出的许多见解简单地纳入到预定的答案中去;应由学生代表,向大家交流小组或个人意见。通过引导学生根据探索汇报交流,尝试所得,归纳、总结出有关的知识与规律等方面的结论,同时还要诱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还应启发学生“你是怎么想到的?你是如何想到的?能否用其他的方法?”交流时要有展示、有陈述、有汇报、有倾听、有辩论(甚至是争论)、有评价、有欣赏、鼓励等,尽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四、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尽可能独自地思考、分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

恒点智慧课堂,构建教学新形态 ——用服务的恒心,点亮教育的未来 课堂,是教室与课程的结合体。恒点智慧课堂,是依托恒点产品,采用智慧方法和现代教育理念构建智慧教学模式的综合体。借助恒点智慧课堂,可以实现教与学、线上与线下、讲授与研讨、虚与实的有效融合,为教师、学生营造全方位的教、学环境。使课程回归内容,教室真正为课程服务。 教育技术如何有效服务于教学?学生学习主动性如何激发?教师教学改革如何创新?教师教研成果如何呈现?过程性评价如何实现?学校教学水平如何提升……这些困扰教育多年的问题,都会在恒点智慧课堂构建的新型教学形态中找到解决方案。 恒点智慧课堂,包含以构建虚拟场景为依托的硬件、软件和服务体系三部分内容,体现在各教学环节中。根据教学环境、课程、教师、学生和学校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营造智慧化教学环境,为全新教学模式创造条件 以场景搭建形成虚实结合的复合式教学环境,使环境更为友好、有效,切实为教学服务。浓缩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环节更紧密,含量更高。智慧课堂可以支持PC端、VR端和移动端的应用,可在不同终端进行课堂重现。打破时空限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学习环境。

恒点智慧课堂打造的是原生兼容教室系统,可以全方位进行数据细节统计,并能够进行多终端无缝兼容,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认课程重难点,更好地帮助老师开展教研工作。并且,恒点的智慧课堂能够从课前的课件生产,到课中教学,到课后的延伸巩固,提供全流程闭环支持,学校无需为智慧课堂的全流程应用而担心。 解决方案: 学校建设的智慧课堂可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相应的功能配置,并且搭载相应的部署方案。 (一)智慧课堂环境搭建 1.恒点智慧教室。以课程为导向建设教室,通用型的教室功能,可结合不同课程内容进行模块设计,使教室真正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2.已有智慧教室。按照以课程为导向的思路对教室功能进行改造,使已有教室兼容恒点系统,最大化教室的教学功能

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设置

课堂教学中的主问题设置 新一轮课改的铺开,文学阅读的回归课堂,使课堂教学精细化的要求越来越明显,语文教师是否拥有良好的主问题设置能力,也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成熟与否甚至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主问题设置应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硬性要求。 一、主问题设置,课堂教学省时高效的通衢 主问题设置这一概念,不知之前是否有人提及过,但不管怎样,估计众多同行已是有所悟有所为的。湖北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曾言:“我们应有强烈的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碎问碎答’的危害年深日久,几乎所有的阅读课堂教学充满‘问答’,甚至有些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案实录,也显得提问过多,内容过浅。”(《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年7--8期)的确,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自己身上,阅读教学认真设置主问题真的人人做到了吗?我看未必,既然没做到,那么在教学改革中这就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且获利将甚丰的空间,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更重要的是可让学生学会在整体阅读中养成快速切入抓住文章(材料)主旨的阅读习惯,逐渐形

成快速阅读、快速把握、快速写作的能力,走上“快读快写,读写双快”的道路,因为北京特级教师程汉杰的快读理论和湖南特级教师杨初春的快写理论都已被实践证明是科学有 效的。事实上,无论高初中,课堂教学实施主问题设置的话,学生的探究意识很容易被激活,能够使学生认真快读全文,精读某一段或几段,搜寻信息,比较筛选信息,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或是个性化的理解来。 97年有幸在湖南听了宁鸿彬老师的一堂课,他用两课时教授一般老师可能要用3--4课时才能处理的《皇帝的新装》。当时感觉有两种惊讶与震动:一是非常惊讶宁老师真够沉得住气,在第一节课里竟敢用35分钟让学生给这则童话故事加副标题,在第二节课里仍敢用22分钟让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事情节并就学生说出的“衣、骗、穿、傻、蠢、装、伪、新、称、假、美、显、虚、想、扮”等15个字进行筛选排除,确有大师风范;二是惊讶当时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之好,学生全部动起来了,且真有所得,决不像我们在不少时候所看到的那种课堂上很热闹,课后却似乎什么也没得到的热闹。宁老师这堂课使我们听课者大受启发的就是他巧妙设置了主问题,以主问题打通文章关节,让学生在快速阅读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获得真知,这样处理教材,堪称省时高效的典范。

当涂县教育局智慧课堂项目建设方案 .doc

当涂县教育局智慧课堂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名称:当涂县教育局智慧课堂项目 申报单位:当涂县教育局 编制单位:当涂县教育局 编制日期: 2019年8月 第一章背景与现状 1.1政策背景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

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2019年3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规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实现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乡村普通中小学全部达到智慧学校建设要求,城镇中小学基本建成智慧学校。安徽省教育厅《2019年智慧学校建设工作要点》、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马鞍山市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市政府《马鞍山市智慧学校建设实施规划》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等通知文件均明确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含村小)必须于2019到2022年四年内实现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并且此项工作已经纳入省政府对市政府,市政府对县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 1.2 发展趋势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我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教育信息化开始进入 2.0时代。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在历史成就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也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信息化2.0的到来,也掀起了智慧学校建设的浪潮。 在智慧学校建设方面,智慧学校是综合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学校的主要业务和教育教学关键环节深度融合,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促进教学、学习、管理、生活和文化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逐步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智慧学校的建设要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师生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智能化教育环境,探索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变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1.3 现状分析 智慧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现代系统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现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课上互动提问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学生所有的学习信息都分散了,不便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案例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宁宝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据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确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本过程:引发问题——组织探究——作出解释——运用深化 该模式实施欲体现的特点:创景激疑,独思共议,解惑识质,实践升华。 模式过程说明: 一、引发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引发问题,就是教师要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易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的模拟情景,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一系列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杂乱的,有的是已经学习过的,有的是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有的可能是后续学习才能解决的,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组织探究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外在的知识、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亲历,才能内化于学生脑海之中。组织探究,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全班的同学及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澄清认识。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暂缓评价正误、优缺。 三、作出解释

例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例谈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摘要:本文以《鸿门宴》的教学实景为例,探讨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的事项,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设置;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93-2 【案例回放】 《鸿门宴》教学实录片段: 师:刘邦在准备逃离杀机四起的鸿门宴前,和张良的那段对话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两个词语特别值得咀嚼。请看:(投影)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师:注意到了吗?张良问“何操”,刘邦答“我持”,请大家思考一下:“操”和“持”究竟有什么区别?可以查查词典,看看各自的本义是什么。 …… 师:解释得很好。请看下面这句话:“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樊哙等人是“持剑盾步走”,可不可以说成“操剑盾步走”?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樊哙等人不只是拿着武器,而是双手紧握着甚至举着,为防备不测,保护刘邦,所以时刻准备搏斗。这个“持”字显出了他们当时高度戒备小心翼翼的样子。用“操”就显得太随意漫不经心,不符合当时樊哙等人的心态。 师: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你能不能把这句话翻译一下?生:刘邦丢下随从的车辆、人马,独自骑马离开这儿,同紧握剑盾徒步跑着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一起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 师:翻译得很好。通过这两个词的辨析,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用词的匠心,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理解文言词语时,既要掌握词的本义,也要体会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学到这里,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前面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中的一句话,“相如持璧却立”,这个句子中的“持”怎么理解? 生:紧紧抱着。 师:为什么? 生:不让秦人抢去啊。为维护国家尊严,准备玉石俱焚。 师:非常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不仅有助于对词语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

解决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解决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东宝区牌楼中心小学易三红 关于高效课堂,有这样几种观点:其一、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其三、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如果我们能做到少讲,有针对性地讲,把学生的作业消灭在课堂中,我想,我们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就达到了。 第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转变观念,进而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 第二,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三,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在近几年的低段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经常对小组的学法进行指导、激励、评价。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发现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四,作业分层布置、课内完成。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同时,课堂上教师做到精讲、少讲,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完成作业,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近几年,我一直从事低段数学教学,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在低段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是一大难点,如何构建了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浅议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论文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理论案例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把握问题解决教学的思想,使之为我们的改革服务,应明确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教学的发展,问题解决教学的操作程序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会遇到问题,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因此,每个人都是问题的解决者。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我们进行该课题的实践研究就是要改变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仅仅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所谓的“探究性”学习的现状,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此,本人根据已有的研究,将对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教学的历史发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等基本内容作一深入探讨。 一问题解决及教学模式的内涵界定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全世界都出现了一个比较显著的趋势,即将问题探究引入到教学设计之中。问题解决受到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成为国际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问题解决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具体的教学,启发和激发学生独立提出探索性及求证性问题,形成多向思维的意识,寻找在不同条件下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答案。因此,问题解决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问题解决是科学家探索未知领域思维过程的重要环节。著名科学家波普说:“科学始于问题”。问题解决正是这一科学思维过程对教育方法和教学思想的影响,教育界主动引

浅谈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浅谈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叶榭学校张月 【案例背景】: “今天上课真没劲,提的问题都没有人举手回答。” “回家大概也没好好预习,问题提出来,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 “是的,上课的时候就那么几个好学生能配合,其他人叫起来,一句话也没的。” “只有学生字的时候热闹一点,拼拼读读,分析字形,找朋友组词,他们喜欢的。” “我们班也是,尤其是课文学完以后的说话训练,要么没人说,要么一个人说了什么,后面的人再把他的话重复几遍。” …… 在办公室,常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交流”。工作三年来,我一直任教于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自己的课堂上也经常出现这种时而热闹,时而冷清的现象:学生字时特别热闹,“老师,我!我!”有几个所谓的后进生一旦遇到学生字的环节,就特别激动,边举手边叫着,仿佛错过了这次机会,就再也没机会站起来回答问题了似的。可是在学习课文环节中,遇到“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时,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即使我微笑着鼓励那些所谓的好学生,他们也会为难地皱皱眉,摇摇头。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是学生预习没做好吗?是他们上课时没有积极动脑筋吗?还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在校内外听课时,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听了赵老师的《44.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一课后,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案例描述】: 《44.山里的桃花开得迟》是小学二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记叙了少年沈括读诗——质疑——实践——解疑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但是如何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山里的桃花为什么开得迟?却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赵老师由欣赏美丽的桃花图片,介绍桃花(尤其突出了桃花的开花时间)导入课题。继而抓一个“迟”字提问——“迟”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晚”。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一、主题提出的原因: 教学目标是建构一堂好课的第一要素,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应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进程。教学目标才是课堂的“指挥棒”。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然而,跳出课改看课改可以发现,当前的英语课堂仍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如:对教材的实质内容理解不透,教学目标定位不准;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没有为教学目标服务,且常流于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只注重表面,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们的英语课堂中,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获得语言能力而设计,如果活动缺少了应有的教学目标的指向,活动主题偏离了教学目标,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重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二、回顾以往: 1.总体状况:课程改革前——重谈“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新课程改革后——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 2.产生的问题:各学科本位主义思想厚重;教学目标定位泛化。如…… 情感价值、目标态度的达成后面会谈到。 三、概念:

1.何谓教学目标?(1)宏观(2)中观(3)微观 2.各层次目标间的关系。 3.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有具体阐述。 四、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目标定位不能有问题。)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什么而教 2.检查与反馈功能检测什么如何检测 3.完善功能 五、教学目标的分类: 1.共性与个性 2.显性与隐性 3.预设与生成 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 1.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内容:语言认知目标;语言能力目标;语言文化目标;语用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课堂教学目标预设前提:理解《课标》内涵;较全面把握教材内容;多考虑教学双方特点; 3.教学目标设定的原则:准确与完整;可以对教材做适度再开发; 4.教学目标设定方法:首先考虑语言认知和语言能力;适度挖掘语言文化和语用;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目标描述:让学生成为主语;一定要具体明确。(后面例谈。) 七、例举教学目标的设定: 1.看一个课例和目标描述。 两位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定的不同教学目标——My Family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的一般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教学模式探究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从而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成为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什么是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从广义理解是指综合地、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从狭义理解是指综合地、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联系实际的问题。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工具性和应用性。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学生数学知识技能,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一般教学模式 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是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考虑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需要的数据、事项、关系等,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这些必不可少的信息已经通过文字形式给出了。而解决问题不是简单的代入公式,它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数学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数学和解决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的教育理论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设计如下。 1、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具体如下: ①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写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②让学生认真独立地观看,分组讨论和交流,并汇报和交流获取的信息。 例如:二年级下册第4页“解决问题”。可将课本上的主题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有了前面解决一步计算问题的经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搜集信息能力,他们分小组讨论和交流,很快会说出自己发现的信息: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学生在看图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并为将来找中间问题打下基础。 2、小组协作探究问题 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及教 学策略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溧阳市教育局教研室朱勤章 一、“问题解决”教学中问题的定义和分类 问题是一种情景,在这种情景中个体知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因此问题解决就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问答式的问题,它具有陈述性和简单性。例如:在真空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多少能使学生学习或回忆陈述性知识, (2)求解式的问题。它具有程序性和复杂性,必须通过周密的思考,借助某些特定的有效程序,经过主观努力才能完成的。能使学生在知道陈述性知识的同时,学习程序性知识或促使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 (3)应用与综合性的问题。它具有应用性与综合性,必须综合运用知识,联系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对实际生活、科技发展、工农业实际情况的发生和变化有所了解,并能综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推理、判断。 在现实中有这样的课堂: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回答得也很热闹。一堂课下来,课堂内没有学生静静思考问题的时间。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次数很多,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从问题类型来看,事实性问题太多,理解性问题极少,应用与综合性的问题几乎没有。其实,这样的教学不是“问题解决”教学。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搞清什么是“问题”教学的组织中,只有尽量减少问答式的问题,增加求解式的问题,才能在课堂上增加学生的思维力度。

二、“问题解决”的含义 (1)问题解决是心理活动。问题解决“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面临新情境、新课题,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却没有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问题办法的一种心理活动”。 (2)问题解决是过程。“问题解决是把前面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新的和不熟悉的情境中的过程”。 (3)问题解决是教学类型。“问题解决”的活动形式可以看做是教或学的类型,可以考虑将“问题解决”作为课程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问题解决是目的。学习物理的主要目的在于问题解决。 (5)问题解决是能力。把物理用于各种情况的能力,叫做问题解决。 上述各种解释,在形式上似乎并不一致,但是我们应看到它们所强调的共同的东西,即“问题解决”不应仅仅理解为一种具体的技能,它贯穿在整个物理教育中,应该是物理教育所体现的一条主线。 三、问题的功能 (1)“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定势 我们的思维容易受先人之见的影响,因为人的大脑“有把信息和材料安放在内存模式中的归档能力。”思维还常会陷入滞涩与休眠状态。“问题”的出现,往往造成某种不确定性,使思维活跃起来,打破定势。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617332524.html,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作者:杨拥军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12期 语文课堂教学要使学生有兴致,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教师要设法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创造条件使学生质疑而导其思,并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是关键的环节,这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智慧的源头。如何设计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呢? 一.把握设问维度,体现设问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以问题为载体的对话,教学设计要基于问题,终于问题。因此,必须要把握好问题设计的维度,体现设问的有效性。 1.参与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活动,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师生双方,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呈现的重组者,是对话的提问者,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高效互动的结果。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师生的参与度,只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设问才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保证。因此,问题的设计要体现知识本身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渐进原则,要找到师生、生生互动的最佳结合点。 2.层次度——构建梯度,开启思维 课堂教学从个体的心理活动来看,其学习过程包括了认知和元认知两方面。相应地,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就可分为认知提问和元认知提问。认知提问针对学生的认知活动,指向具体的信息加工;元认知提问针对学生的元认知活动,指向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认知提问的内容往往由教师精心设计,它对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独立性要求不高;元认知提问更强调学生在提问中的主体地位,它对学生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要求较高。元认知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促进学生思考认知活动的特点、策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清晰、规范和准确。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的问题设计要体现着两个层次度,通过设计合理的元认知提问内容,以引导学生认知活动的高效进行。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元认知方面的自我提问,通过借助于元认知提示语的教学和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元认知提问意识,让学生掌握元认知提问的方法。避免一“问”即“发”的浅问题和“问”而不“发”的难问题。 3.情感度——触动心灵,引起共鸣 新课程的目标是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人文精神的关怀,问题的设计要能触动学生心灵,引起学生震撼和共鸣。如作文课上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