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

理论与方法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在我国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势头迅速推进,出现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大东北区等跨行政省区的大型区域经济。但是,如何确定跨省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和界面,如何消除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融合的各种障碍,众多学者的研究中,较多地立足于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将合作各方作为彼此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的经济体,通过对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目标、动力机制、制约因素等进行研究和分析,归纳和总结出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措施与对策,作为指导实践运作的理论依据。尽管以往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逐渐发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因素,同时涉及政治、生态环境、人口、文化以及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换言之,经济合作发展的主体是存在复杂关系的有机体,要解决目前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采用一个超越

经济的视角来进行合作与协同发展。

本文正是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及

目标,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

将整体区域经济的合作双方视为具有

复杂相关关系的生态有机种群,通过

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单元、共生

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从一个全

新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运作

机理及可行对策。

一、共生理论概述

“共生”作为一个生态学上的概

念,首先是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

tondeBary)在1879年提出的。他将共

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1]。

随着共生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及社会

科学的发展,“共生”的思想和概念逐

步引起了人类学家、生态学家、社会学

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甚至政治学家

等的关注,一些源于生物界的共生概

念和方法理论在诸多领域内正在得到

运用和实施。日本建筑和城市规划学

者黑川纪章曾从后工业社会生产和信

息的共生出发,探讨了发达国家与发

展中国家、经济与文化,以及农业、工

业和信息技术等的共生问题,认为全

球已进入了一个共生时代[2]。

共生理论认为,生物共生理论由

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

要素构成。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

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

位,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

在不同的共生体中,共生单元的性质

和特征是不同的,在不同层次的共生

分析中,共生单元的性质和特征也是

不同的。共生模式又称共生关系,是

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

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

用的方式,也反映作用的强度;它既反

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

系,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

关系。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

和构成共生环境。共生的三个要素相

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着共生系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研究

冷志明张合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及目标,引入种群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剖析其在区域经济合作中

的适用性,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各方作为具有复杂相关关系的生态有机种群,进而通过分析区域经济

合作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合作的运作机理和

对策。

【关键词】共生理论;种群生态学;区域经济合作;机理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66(2007)06-0015-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05BJY009)、国家软科学立项项目(2006GXQ3D126)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JJ3012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冷志明吉首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张合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理论与方法

统的动态变化和规律。在共生关系的

三个要素中,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外部条件。共生模式之所以是关键,主要在于它不仅反映和确定共生单元之间复杂的生产和交换关系,而且反映和确定共生单元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和贡献,同时它还反映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作用。

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共生界面集中体现了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机理,是共生模式形成的内在动因。共生界面选择机制是处理共生单元复杂关系的核心。

二、共生理论在区域经济合作

中的适用性分析

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内涵还很难达成共识,对此,理论界的观点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区域经济合作是国民经济横向联系的一种形式;有人以为,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关系;还有人以为,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地区内外的经济组织(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等。一方面,理论界的分歧来源于研究视角的不同,这也同时说明了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共生理论作为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正是研究复杂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能量传导以及合作共生的模式和环境,对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适用性。另一方面,有的学者将理论界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含义的研究加以综合,发现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协调发展,即区域经济合作中,自然人、法人、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地区政府为了实现共同的利益,在生产领域中以生产要素的移动和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经济协作活动[3]。这恰恰是生态共生理论中一个较高层次——

—共生模式的形成和运行过程。因此,就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目标和机理而言,与共生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适用性。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

单元分析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

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

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当

我们把由相关经济区域参与的经济

合作看成一个共生体时,各参与经济

合作的区域就成了一个个的共生单

元。

1.共生度与关联度

共生度的基本含义是衡量共生

单元或共生系统之间由于各自内在

属性而相互影响的程度。关联度则是

强调共生单元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两个指标尽管在定义上有所区别,

但都是刻画共生单元之间的联系程

度[4]。根据对于生物共生的长期研究,

人们发现:一方面,对于共生系统、共

生单元之间必定存在一个联系的纽

带;另一方面,共生关系的形成过程

中,共生伙伴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

而是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共生单

元之间的关联度不会低于一个临界

值,任何共生单元都会优先选择能力

强、匹配性好的候选共生单元作为共

生对象。这一规律就为区域经济合作

的路径问题提供了依据。在区域经济

合作中,要使合作持续、稳定发展,形

成共生的状态,提高“共生度”与“关

联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国

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大致可分为三种类

型。(1)弱弱地区经济合作。这种类型

指的主要是落后省份或地区的交界地

带,多为中西部省区的毗邻地区。落

后省区的共同特征是处于经济发展的

初级阶段,建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

剩余劳动力多,但素质较低,自然资源

相对丰富,省区内社会经济发展中心

与边远地区差异明显。由于资源优势、

主导产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类似

和接近,单干思想往往比较强,联合的

愿望比较淡薄。但是,如果合作的路

径选择正确,弱弱地区的经济合作就

显得尤为重要,且能使合作得到持续、

稳定的发展。如可共同建设交通等基

础设施,改善毗邻地区投资环境,吸收

外来资金,引进技术,促进毗邻地区发

展;可共同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挥规

模集聚效应;可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实

现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等等。(2)强

弱资源及资金技术互补合作。这是一

种以异质区域之间的垂直分工为基础

的联合,由于异质区域之间各自的优

势条件与限制因素明显不同。发展水

平、主导产业类型和区域产业结构均

有较大的差异,经济上的互补性强,因

而一般说来,联合的愿望比较强烈,合

作的范围广、程度深。强弱地区的合

作更有其地缘优势,就地取材,就近联

合,以减少运输成本和过多的中间交

易成本。合作各方建立以垂直分工为

基础的区域分工,采取优势互补的

理论与方法

然、人力资源及资金技术的合作,共

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3)强强技

术互补合作,主要是一种垂直与水平

分工相结合的同质区域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合表现为深层次的加工制造

业的分工协作,以技术互补为主要合

作形式。由于合作各方经济实力雄

厚,经济及产业结构较为完整,合作

的动力不强,但因面向市场竞争,产

业结构雷同等共同的问题,合作是必

然的选择。

2.共生密度

共生密度主要反映共生关系中

共生单元数量的多少。一般而言,在

共生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共生单元即

使具备所有的共生条件,也不可能无

限的增加,因为密度增加过程既有共生能量的增加,也有共生损耗的加大,所以存在一个共生密度的均衡状态。

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合作区域的“边界”问题、条件问题十分关键。合作的区域过小,形不成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腹地。合作区域范围过大,容易形成经济合作外延太“泛”,而内涵不“实”,因合作的松散而达不到区域经济合作应有的“吸附”作用。当前,我国国内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合作中,就应注意上述问题的研究。例如,“15+n”的长三角经济合作要实现长江沿岸经济带的整合,必须在议事制度上,让泛长三角“泛”而不虚,使泛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合作朝深度整合发展。现在的问题是,要注重从促进泛长三角区域生产场所型区域向报酬递增型、创新和知识型区域转型的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整合发展,从建设便捷、统一、高效的交通通讯体系、统一市场和区域治理结构,全方位、深层次促进长三角区域内外整合发展。从内部整合发展看,要特别注意和重视在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高速公路体系的同时,积极规划和建设区域性城际快速铁路体系[5]。

四、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

模式分析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之间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强度,也反映它们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交互关系。按行为方式划分,可分为

寄生关系、偏利关系、对称互惠共生

关系和非对称共生互惠关系,而按组

织程度(组织模式)划分,它们又可分

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

体化共生。不同的共生模式有着不同

的模式特征,而且各种模式之间可互

相转化。

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模式

构成共生系统,但共生系统的状态变

化主要体现在共生模式的变化,因此

共生系统的进化也就体现在两个方

面:(1)由点共生向一体化共生方向

进化,即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

生→一体共生,方向表现为组织化程

度逐渐提高;(2)由寄生向对称互惠

共生进化,即寄生→偏利共生→非对

称互惠共生→对称互惠共生,方向表

现为共生能量分配对称性提高。据当

前对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证研究,

其共生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1.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

寄生条件下的点共生模式是指

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其行为模式属寄

生,其组织模式属点共生。我国中西

部省际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可

以说是这种模式的代表。行为上的寄

生表现在区域合作依赖共生体中的

某主导力量,这种主导力量可以说是

关联性很强的资源开发或产业发展。

例如,湘桂黔渝四省边区的经济合作

目前主要在区域旅游资源的共同开

发上,实现区域内旅游线路的互联,

而区域内旅游业发展主要是以张家

界市为龙头。可以说,张家界客源向

合作区内其他旅游区的分流情况是区

域内旅游业发展的客源基础。组织模

式上的点共生表现在区域内没有分工

和协作,没有相互制约,很显然这一模

式的运行效率低下不说,就是在旅游

服务的质量、标准等方面没有统一,也

无从统一考核,从而这一模式给区域

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还很有

限。

2.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

偏利共生条件下的间歇共生模式

是指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体中,其

行为模式属偏利共生,其组织模式属

间歇共生。德庆县区域旅游开发经营

模式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代表。在经

济模式上,他们引进国内著名旅行

社——

—“广南国旅”全面接手租赁经营

其风景区,租赁期限46年,由租赁方

3年内投资开发多个项目,拉长其价

值链。德庆这种优势实施与强势旅行

社合作,利用其品牌效应、雄厚资金、

广阔市场优势拓展区域旅游的做法在

行为模式上属偏利共生。在46年内,

其利益更多归属于“广南国旅”,而46

年后,其利益更多归德庆旅游企业,在

组织模式上属间歇共生,46年后,其

共生关系将重新调整。这一模式,实

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有利于搞活

旅游产业。但因“偏利”和“间歇”的局

限,易引起经营者的短期行为,从而不

利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3.对称互惠共生条件下的一体共

生模式

正向双向激励环境激励共生反抗环境激励

中性共生激励激励中性共生反抗反向

环境反抗共生激励

环境反抗

双向反抗

正向

中性反向

表1共生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的多种作用类型对称互惠共生条件下的一体共生模式是指在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体中,

其行为模式属对称互惠共生,

其组织模式属一体共生。珠三角的经济合作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的代表。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一是产业链跨度大,产业集群规模大,集群程度高,行业市场占有率大;二是研产销一体化;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大,借助龙头品牌打造区域品牌,以区域品牌提升企业品牌,达到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

的互动。建立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一体共生合作模式。同时,专业化、

块状化发展,产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甚至许多乡镇专业化的产品、服务生产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这样避免了因“产品的同质性”而造成的恶性竞争,从而在行为上形成一种对称互惠共生模式。这种模式,其价值链较长,旁侧经济效益较好,是区域经济合作的理想模式。

五、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

环境分析

共生环境是指除共生单元以外的一切影响因素的总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以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互流来实现。对任一共生体来说,环境对它们的作用有正向、中性和反向的,与其相对应,共生体对所处的反应也表现为正向、中性和反向的[6]。它们之间相互结合所形成的共生环境类型归纳如表1。

表中共生体与环境之间的9种不同结合状态之于共生体的进化有着不同的推动或抑制作用。例如“双向激励”会导致物种的优化和繁荣,这一共生环境状态是共生体“共生进化”的理想状态,而“双向反抗”,则会导致物种的衰落和蜕变。因此,这一

环境状态是共生体力求规避的状态。当然,这是两种极端情形,更多的是介于两者之间,而且共生体与环境之间的结合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变的,是可调适的[6]。

根据上述共生理论关于共生环境的论述,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合作共生进化的环境条件应是区域经济合作“共生体”与其所在的共生环境双向激励。区域经济合作“共生体”是指区域经济合作利益直接相关的所有

相关者,主要包括自然人、法人、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地区政府等。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共生体”与其所在共生环境间的双向激励,保障区域经济合作持续运行,应通过制度的作用稳步推进以下机制:(1)激励机制。这里强调地方政府、行政官员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动力与积极性。政府不但是制度的供给者、政策的制定者,还掌握公共资源,起着重要的发展导向作用。因此政府的推动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

求制定、改革有关的人事制度、政绩评价体系、财税制度等,激励行政官员有动力去推动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2)约束机制。即要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程度,确保区域经济合作良性发展,就必须在分立的行政主体之间形成共同的内在约束机制,在保证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共同政策和制度规范。(3)管理机制。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正常发展,必须建立区域内共同事务管理机制,协调各方利益,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4)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区域经济合作是建立在区域各方合作基础之上的,核心是利益的分配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合作的形成和有效运作,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区域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即区域各方在平等、互利、协作的前提下,通过规范的

制度建设在各方之间进行利益转移,以实现整体利益在地区间的合理分配。

六、区域经济合作的共生

界面分析

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界面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和载体,对共生关系的形成与共生系统达到均衡有着重要的影响。畅通的共生界面为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流通和交换提供顺畅的通道,使共生过程中的共生新能量源源不断地产生,促进共生系统的发展。反之,若共生界面呆滞,则“三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不畅,会导致共生新能量不足,而共生新能量的不足又会弱化共生单元之间的激励,于是产生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共生关系的衰亡。

对于区域经济合作来说,公路、铁路、机场、航道、邮电通讯、信息网络、金融电子化等基础设施,是商品流、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或媒介[7],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资源将无法流动。相反,这些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无疑会加速资源的流动,提高市场配置效率,使区域经济合作的运行费用相对降低。因此,提高区域性基础设施水平是畅通区域经济合作共生界面,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hmadjian,V.Symbiosis:anin-troductiontobiologicalassociation[M].UniversityPress

of

New

Englanel,

1986:1~10

[2]刘荣增.共生理论及其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运用[J].中国技术经济,2006(3):19 ̄21

[3]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

中心.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国内及国际区域经济合作[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98

[4]曲亮,赫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

(下转第24页)

StudyingontheCooperatingMechanismof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Based

SymbiosisTheory

LENGZhi-mingZHANGHe-ping

Abstract:Basedontheimplicationof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ditsobjectivesandconsideringsymbiosistheoryofpopulationecology,thispaperanalysesthetheory’sapplicabilityin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Takingallthepartici-pantsasanorganicpopulationwithcomplexrelation,analyzingsymbiosisunit,symbiosismode,symbiosisenvironmentandsymbiosisinterface,theauthorputsforwardtheoperationalmechanismof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ditscounter-measuresfromacompletelynewview.

Keywords:symbiosistheory;populationecology;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mechanismCLCnumber:F127

Documentcode:A

ArticleID:1003-0166(2007)06-0015-04

研究[J].农业现代化,2004(3):371 ̄374

[5]杨开忠.“

泛长三角”:一个弹性概念[N].经济日报,2004-12-06(13版)

[6]申秀英,卜华白.中国古村落旅游企业的“共生进化”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一种分析[J].经济地理,

2006(2):323 ̄326

[7]冷志明.湘鄂渝黔边统一市场建设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

(3):30 ̄34

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optimizationoftransnationalmergerandacquisitionenterprises:Thenewestmotivationandthepatternchoose

JIANGXiu-zhen

RENFei

Abstract:Astheaggravationofeconomicalglobalizationcompetition,transnationalmergerandacquisitionenterprisesstarttoemphasizetheoptimizationof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pattern.Basedontheenterprisecapabilitytheory,thispapertooktheinternationalizationstrategyandtheorganizationalmorphologytheory,theorganizationcapabilitytheory,thedy-namiccapabilityandthelearningorganizationtheoryasthelogicalstartingpoint,analyzedthemotivationofthetransna-tionalmergerandacquisitionenterprises'organizationalstructureoptimization,thuspointedoutestablishingthelearningorganizationbasedontheenterpriseabilityistheinnovationchoicetooptimizestructurepatterninthedynamicadjustingprocessoftheabilityvariable.

Keyword:TransnationalmergerandacquisitionsMotivationoforganizationalstructureoptimization

Enterprisecapabili-

tytheory

Learningorganizationstructure

CLCnumber:C829.23

Documentcode:A

ArticleID:1003-0166(2007)06-0019-0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JamesCR.Designinglearningorganizations

[J].OrganizationalDynamics,2003,32(1):46~

61[2]Hong

J.

Structuring

for

organizationallearning[J].TheLearningOrganization,1999,6(4):173~185

[3]陈国权,李赞斌.学习型组织中

的学习主体类型与案例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2,5(4):51 ̄60

[4]陈立敏等.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化和新型竞争战略[J].经济管理,2002(6)

[5]刘海云.现代西方大型跨国公司组织结构调整与启示[J].世界经济

研究,1998(3)

[6]李蕊.跨国并购的技术寻求动因解析[J].世界经济,2003(2)

[7]郭杰,肖善.企业跨国并购问题分析[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2004

[8]宋军.跨国并购与经济发展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13 ̄141

(上接第18页)

基于共生理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研究 作者:陈学强刘潇杨超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第05期 [摘要]随着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协作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区域旅游竞合发展也成为了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借鉴共生理论的思维、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竞合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共生理论;区域旅游竞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2007年研究生创新项目“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圈的竞合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07105931202-M007 [作者简介]陈学强,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广西南宁,530004;刘潇,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6级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杨超,广西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06级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5-0079—0003 一、共生理论的内涵及其在旅游中的应用 (一)共生的内函 “共生”(Symbios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早源于生物学,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在1879年提出,意指“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20世纪50年代以后,共生思想渗透到社会诸多领域。从一般意义上讲,共生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它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共生既具有自组织过程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共生过程的独特个性。它不是共生单元之间的相互排斥,而是在相互激励中共同合作进化。共存共荣是共生的深刻本质,但共生并不排除竞争,它不是自身性质和状态的摒弃,而是通过合作性竞争实现单元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促进。这种竞争是通过共生单元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创新以及共生单元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和合作实现的。 (二)共生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旅游“共生”是指在旅游市场环境中旅游地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其本质就是合作竞争思想的旅游延伸。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为主,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实现旅游个体或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

商业模式、共生体与商业生态:案例与理论

商业模式、共生体与商业生态:案例与理论 魏炜朱武祥林桂平 摘要: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只包括核心利益相关者、微观视角的商业模式或包括所有宽泛利益相关者、宏观视角的商业生态。本文在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之间建立起中观视角的新概念——共生体,为同个商业生态中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建立起同一个坐标系,使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成为可能;也为企业创新、重构商业模式提供更为广阔但又不过于宽泛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为更好阐述理论,本文采取DG公司的商业模式重构过程作为共生体概念导入、逻辑解释和理论体系建构的单案例研究样本。关键词:商业模式共生体商业生态利益相关者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a business model defines a transaction structure that involves stakeholders.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the transac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transaction relationship, forms and so on, among these stakeholders, and introduce a new concept of “symbiont”, the aggregation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focal firm as well as the business models of its stakeholders. By proposing this innovative concept, we bridge the gap between macro (Business Ecosystem) and micro (Business Model) views and therefore broaden our thinking of business model. The concept of “symbionts” in business model that we create provides a share coordinate system for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in the same business ecosystem, making it possible to compare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directly. What’s more, it allows us to analyze a focal firm's business model in a micro viewpoint, which may suggests how to restructure or reform the focal firm in a surgical way based on the anatomic picture of the company. We focus on th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an old-lined agriculture firm in China to better explain our theory. Key Words:Business Model, Symbionts, Business Ecosystem, Stakeholders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管理学科,研究对象为企业组织及其内部各部门、人员等之间的关系和业务活动、管理活动。视角从微观到宏观分别为人员、组织和产业。评价标准则为运营的业绩指标——如何更好地发挥既定资源禀赋的最大能力。 商业模式研究对象为焦点企业(商业模式研究的对象)及其利益相关者,考察他们之间的交易关系、交易方式等组成的交易结构总和。视角进一步拓展,微观至焦点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处于企业内部、具备独立投入产出、独立利益诉求、独立权利配置,如物流、信息平台、支付平台等),宏观至整个商业生态,包括焦点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竞争对手,甚至焦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竞争对手的合作伙伴等等。评价标准则是价值的创造、传递效率。观察价值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创造和传递,焦点企业从中获得多大的价值等。 这种视角的拓展,具备三方面意义:第一,从商业生态等宏观结构定位焦点企业的价值

产业生态理论研究综述(作业1)

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综述 俞国方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山东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要]产业生态化是人们在解决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时提出的一条科学路径。文章对国内外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观点、热点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提炼,梳理出十几年来产业生态理论研究的脉络,指出了今后产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产业生态;系统;工业园;理论综述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社会生产已达到空前规模。人类一方面在享受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品尝到了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苦果。矿物资源被大量消耗、工业“三废”污染环境、水资源体系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工业活动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等等。面对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思考,人类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就反思现代工业生产的局限性,并发现造成产业危机和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产业自身的生产方式存在缺陷。一是产业生产过程单向性;二是生产技术的短视性与局限性。如何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受自然生态过程启发,设想人类的工业生产活动能否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产业系统在运行中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1]。因此,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并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建立起来产业生态系统理论体系。 一、国外产业生态系统研究回顾 国外研究产业生态系统起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20世纪70年代,丹麦“卡隆堡(Kalundborg)工业园区建立,以降低成本和达到环保法规要求为目标,开辟了一条革新性的废弃物管理利用新途径——“工业共生”,即将甲厂产生的废料和副产物作为乙厂的产原料,使资源有效利用[2]。这是产业生态系统思想的萌芽。1989年,时任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副总裁的Robert Frosch和研究人员Gallopoulos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发表题为《可持续工业发展战略》文章,首次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industrial ecosystem 简称为IE)概念,文章认为:传统的产业活动模式——单个的制造过程,即获取原材料、生产产品、排出废弃物的模式——应该转化为一种更综合的模式,即产业生态系统。在这种系统中,能源和物质的消耗是优化的,产生的废物是最少的,一个过程的排放物将作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3]。199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与贝尔实验室共同组织了首次“产业生态学”论坛,对产业生态相关概念、内容和方法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基本形成了产业生态学的概念框架,认为:“产业生态学是对各种产业活动及其产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跨学科研究”。Paul Hawken在《商业生态学》一书中将产业生态定义为提供了一种大规模、整合的管理工具以设计产业基础结构,使其成为一系列相互关联,与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人工生态系统,并利用生态思想系统探讨了商业活动与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指出环境保护问题的关键是设计而非管理问题,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才是唯一的真正出路[4]。Erkman指出,产业生态研究产业系统如何运作、规则以及其与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并基于我们对生态系统的认知,来决定如何进行产业调整以使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相协调[5]。Micah D. Lowenthal等人的研究则认为,产业生态是指从生态学中借鉴一系列工具、原则和视角应用于产业系统分析,包括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对社会和环境影响[6]。 近年来,Desrchers, Andrews等学者提出产业共生理念,他认为由于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应将产业生态的研究视角从物理空间相对狭小的生态工业园转移到城市或者更大范围。该观点得到学者和产业界的认同,并将产业生态研究的范围扩展到跨地区、跨行业[7]。1999年,美国学者Moor,J.F将生物学原理运用于企业组织战略研究,在《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时

基于共生理论的厦漳泉物流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317550620.html, 基于共生理论的厦漳泉物流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作者:邱洪全李伟铭陈静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15期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运用共生系统理论对厦漳泉物流产业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进行阐述和研究的基础上,使用D-S模型分析了厦漳泉物流产业共生系统存在的偏差,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共生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厦漳泉大都市区物流产业共生理论 D-S模型 共生理论 (一)共生理论简介 “共生”是由德国微生物学家Anton de Bary提出的一种生物现象,意指不同的生物密切生 活在一起,达到一种互补、合作、协调与共享的和谐局面。随着认识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共生理论开始向社会科学领域延伸和拓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共生系统及其适用性分析 共生关系具有系统的基本属性,构成系统的要素(共生单元)在一定的环境(共生环境)下按照某种方式(共生模式)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复杂的整体。共生模式分析法是共生系统主要的理论研究方法之一,它通过对共生系统中共生模式的识别与共生系统类型的判断,将其与理想的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系统共生模式存在的偏差,进而通过强化共生单元、完善共生模式和优化共生环境的方法达到进化共生系统的目的。 厦漳泉物流产业共生要素分析 (一)厦漳泉物流产业现状 厦漳泉物流产业共生系统中的共生单元即厦漳泉三市的物流产业,由于三市产业分工不同,物流资源禀赋和物流产业结构差异。厦门是国际港口城市,物流布局完善,集疏运能力强;厦门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和供应链集成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漳州农业发达,素有全国的生鲜农产品之乡的美誉,在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和城市物流等领域有较大发展潜力。泉州传统制造业发达,在制造业物流、传统产业物流园区和电子商务物流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GIS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三章GIS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GIS的基本概念 1、信息和地理信息 信息的定义: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象、图形等介质来表达事件、事物或现象等的内容、数量和特征,从而向人们(或系统)提供的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和知识。 特征: 客观性 适用性 可传输性 共享性 数据的定义: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资料。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象、图形等都是数据。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数据是信息表示的载体,信息是数据表示的内容。 地理信息的定义:地理信息是关于地理实体、现象或关系的本质、特征及其运动状态、规律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 地理数据的定义:各种地理特征、现象和关系的符号化表示。包括空间位置及其关系、属性特征和时域特征三部分。称为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地理信息的特征除了具备信息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以下特征: 空间分布性 数据量大 信息载体多样性 时序性 2、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

的系统。在计算机时代,信息系统都部分或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支持,并由硬件、 软件、数据和用户四大要素组成。智能化的系统还应包括知识。其系统的概念模 型可由下图描述。分为事务处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 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的数据的计算机空间信 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GIS 。关于它确切的全称,多数人认为是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也有人认为是Geo information System 。国际上现发行的两种 主要的专业杂志,就是各自采用不同的全称,前者是英国出版的季刊的全称,后 者是德国出版的季刊的全称。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则称为Land Information System 。在我国,通常称为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s 。全 称虽有差异,但简称都是GIS 。 GIS 对于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应用目的,其定义也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学 者Parker 认为“GIS 是一种存贮、分析和显示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信息技术”。 Goodchild 把GIS 定义为“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显示有关地理现象信息的综 合系统”。加拿大的Roger Tomlinson 认为“GIS 是全方位分析和操作地理数据的数 字系统。”Bur rough 认为“GIS 是属于从现实世界中采集、存储、提取、转换和显 示空间数据的一组有力的工具”。俄罗斯学者也把GIS 定义为“一种解决各种复杂 的地理相关问题,以及具有内部联系的工具集合”。 用 户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知 识 数 据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

胡佛认为,区域是根据叙述、分析、管理、规划 或制定政策等目的,作为一种有效实体来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根据内部矛盾同质性或功能同一性而加以划分[1]。Martin 、Sunley 认为,区域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存在各种物质和信息联系,使区域经济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一个区域经济体的增长不仅依赖于自身的基础,也依赖于其他区域的增长轨迹[2]。区域,一个由点、线、面,人、事、物等通过流、链、场形成的广域性城市的时空集合体,一个多向、多维与多元关联复合体,表现为结构、主体与要素的差异性、多元性、动态性,多中心的结构关系、主体关系、要素关联等构成以城市为媒介的区域发展的重要构面,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与软实力重要载体。Carter 认为,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复合体,城市事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3]。大转型与大调整背景下,基于资源与要素不均衡性、区位差异性、结构差异性、不对称性等,区域表现出个性与差异,基于互补与关联的区域竞争与合作成为必然;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逐渐成为区域的基本特征,区域多中心、板块化与模块化成为研究的主线。 1980年代以来,以区域均衡与非均衡为主线,从区域趋同/收敛性、区域差异构成与分解、Gini 系数与Theil 系数、区域空间结构与差异、产业区位与政策评价、要素投入、内生增长、区域经济系统与发展战略等角度对区域问题进行研究,其成果对指导解决区域差异与协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4-22]。同时,国家区域政策对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合作问题起 到重要推动作用,全国多中心区域群起群飞空间格 局正在形成。大转型时期,个性、开放与包容逐渐成为区域的关键特征,区域板块化、多中心化、集群化成为主流趋势。因此,区域多中心的关系问题将影响和制约区域发展格局与动态、时空结构与区域关系。如何解决区域同质性竞争与重构问题?如何协调多中心关系、推动多中心共生?正成为解决区域差异与协同问题的困惑。基于此,本文引入共生思想,从共生与多中心协同发展角度对区域协作发展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开启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新视角。 1区域多中心共生 1.1共生与区域共生 共生(symbiosis ),源于希腊语“sumbioein ”意为共同生活在一起(to live together )。德贝里(De Bary )提出并定义为不同种属生物生活在一起,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23]。Douglas 认为共生体的主要特征是生物体从其共生伙伴处获得一种新的代谢能力,表现为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互相依赖,各自获取一定利益的生物与生物间的相互关系[24]。从社会大系统角度讲,共生普遍存在于社会大系统中,是区域系统功能最优化、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动态与持续的共赢、共振状态。 区域共生,指区域单元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相互促进、相互嵌套的互动、共赢状态,是一种系统组织、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现象。 文章编号:1000-8462(2010)08-1272-06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多中心协同发展研究 朱俊成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上海201804) 摘要:多中心是区域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多中心问题与多中心关系成为影响区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因子。在大转型背景下,运用共生理论,从多中心主体、多中心层级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 机理、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嵌套共生结构模式;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利用断裂点、经济能级指数建立了多中心共生空间结构模型,分析了多中心共生机制、结构与模式,提出了多中心协同共生的发展战略模式。关键词:多中心;区域共生;协同发展;武汉城市圈 中图分类号: F061.5;F299.27文献标识码:A 感谢导师方耀楣教授的精心指导与帮助!收稿时间:2010-04-25;修回时间:2010-08-10 第30卷第8期经济地理Vol.30,No.82010年8月ECONOM IC GEOGRAPHY Aug.,2010

吴飞驰:我用共生理论掌控企业

吴飞驰:我用共生理论掌控企业 医药经济报陈国东 共生是生存成本最低、生存愉悦度最高的生存方式。 人的共生,决定了企业的共生和企业营销的共生。 某种程度上,企业的共生比人的共生更为迫切。有句俗语:市场中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和朋友。 喜欢沉默和思考的吴飞驰只有站在台上演讲的时候,才会神采飞扬。吴飞驰急于和别人分享他对于市场法则的新发现——共生营销理念,一种让所有听众闻所未闻的价值规律。 2004年3月28日,在广州珠江宾馆大会议室里,这一幕正重现,吴飞驰的共生营销理念吸引了数百名来自广东省医药商业单位的负责人。在这个略显浮躁的医药商业年代,上游企业和下游商业单位频繁而复杂的利益博弈使得药品供应链变得越来越脆弱了,走马观花似的招商活动使很多医药企业费尽心力却空手而归。吴飞驰在共生理念中强调的长期合作关系使得他们眼前一亮,那是一种建立于医药工商企业间新的战略伙伴关系。 41岁的吴飞驰现任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不仅有理论,还有实践经验。正清集团10多年来高速稳健的成长可以证明他还是一名熟练的企业操盘手。 “1992年,吴飞驰刚来的时候,这里还不叫正清;1993年,他们有了自已的产品——正清风痛宁;1994年,他们开始打产权的主意,还组建了股份公司;1997年,正清股票上柜交易,并且有了正清集团;1999年,吴飞驰亲自将一辆“红旗”开回了公司,那是当地政府给他个人的奖品。如今,正清已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山区小厂成长为资产5亿余元的高科技医药产业集团,全国医药40家优秀企业之一。”这是当地媒体对于吴飞驰成绩的一段描述。 湖南省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他拥有这么一大堆令人炫目的头衔。不过最让他津津乐道的还是其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吴飞驰,本科学医,研究生学药,1998年在南开大学三年的经济学博士课程使他对经济现象有了系统的研究,这些全部汇聚到了他的著作《看见看不见的手》里面。 “人活着要追求快乐及效用最大化,对于企业而言同样如此,企业可以主导国家富强,生存能力比其他组织都强。为什么企业有这么大的力量?就来源于它的共生。”第一次听吴飞驰讲他的共生理论,可能你会觉得它很晦涩难懂。 “打个比方,现在买一只铅笔只要几毛钱,可是它牵涉到29道工序,要伐木、削皮等等。如果一个人来完成可能要花上几年时间,做出来的铅笔成本也绝不只几毛钱。但是放到企业来做,共生使成本变得非常低,共生产生了规模效应、技术效应。高新科技更是这样,单是一台电脑,多少人的智慧集中在一起才能生产出来?让一个人来完成的话,怎么可能?”他总是喜欢用这个具体的例子来告诉你共生理念的核心。在珠江宾馆的一间会客室内,带着宽边眼镜,满脸书生气的吴飞驰与记者分享了过去几年他在正清集团的艰辛与成功,他对于医药行业未来的看法,还有中药现代化的话题,以及支配他认识市场的商业哲学,那就是共生理论。 记者:现在很多业内人士都知道您提出的共生理念,这一理念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为什么要提出这么一种理念? 吴飞驰:我从小喜欢哲学,早在中学时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了。我的一个理想就是追求社会的合理化,想对不合理的东西加以改进。 记者:您的共生理论核心是什么? 吴飞驰:就是共生律。具体地来说就是人总是追求用最小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而共生总是生存成本最低的。我将人类的生存方式分为三种:第一,共生,即与他人互通有无、相互需求地生存;第二,独生,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相关概念界定: 1.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可视为“整合照料”的一个子概念,它强调老年照顾中的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并将医疗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区别于传统的生活照料养老服务,不仅包括日常起居、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健康检查、疾病诊治、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保健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医养结合”中的医疗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不是简单地打针吃药的医疗服务,而是应当达到一级医院以及以上的医疗水平,要具备健全的科室和诊疗项目,硬件上要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上要有足够资格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护士。 “医养结合”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需要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即服务对象、服务提供的主体、服务内容、服务人员、实现路径以及养老服务机构准入标准。 (1)服务对象:”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服务对象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首先。采用传统家庭养老或者社区居家养老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其次,对于机构养老,主要面向生活半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再次,对于一些高收入老年人,比较注重晚年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优质健康保健服务。 (2)服务提供主体: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各主体之间关系,形成凝聚力。 其次,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要加强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满足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需求尽职尽责。 (3)服务内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服务内容广泛,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基本生活护理服务。而是医疗救治、健康咨询、健康检查、大病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医疗保健服务。三十精神慰藉、精神安慰、老年文化娱乐等精神文化服务。 (4)服务人员:“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侧重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因此对于服务人员有严格的要求。首先,与家庭建立契约关系的医生必须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全科医生,并且熟悉老年病的诊断和治疗。其次,养老机构必须要根据需要增加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和专业护士。再次,医疗机构为了满足入住老年人的需求,也要增加相应的护理人员。 (5)实现路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现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和统筹协调作用,具体包括:一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集中以治疗老年病为主的全科医生,与家庭建立长期契约关系,定期为老年人提供上门诊疗服务。二是一个或多个养老机构与距离较近的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单一养老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或养老服务。四是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设立老年科。 (6)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医疗服务是一项需要高精技术的服务,关乎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根据自身职责,建立相关法规,形成专业的规范制度,完善服务标准、设施标准、人员标准和管理规范,简历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养老机构内设的医疗中心至少要达到一级医院的标准,简历严格的监督制度和评估制度,在此基础上,鼓励全社会对服务进行监督。 2.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是一种整合医疗和养老功能,以专业的持续的医疗、护理、保健服务为特色的新型养老机构,是对传统养老机构的创新。主要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一个或多个养老机构与距离较近的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展预约就诊和双向转诊等服务。二是由单一的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提供医疗货养老服务,一方面通过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中心,为入住机构的老年人提供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实力雄厚的大兴医院机构利用自身优势设立以病后康复和保健为特色的养老机构,实现资源共享;三十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设立老年科,针对老年人常见疾病开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邬建国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系) Landscape Ecology - Concepts and Theories. Wu Jianguo ( Department of L if e Sciences , A rizona S tate University West , PO Box 37100 , Phoenix , A Z 85069 - 7100) .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2 gy ,2000 ,19 (1) :42 - 52. Landscape ec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ing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New ideas and perspectives that emphasize spatial heterogeneity , hierarchical linkages ,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pattern , process , and scale have given the field an unique and significant identit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review and synthesize the recent advances in landscape ecology , presenting a set of core concepts and theories , which include scale , pattern - process , spatial het2 erogeneity , edge effect , hierarchy theory , patch dynamics , patch - corridor - matrix model , island biogeographic theory , metapopulation theory , landscape connectivity , neutral models , and percola2 tion theory. Key words : landscape ecology , scale , pattern and process , spatial heterogeneity , hierarchy theory , edge effect , patch dynamics , metapopulation theory , landscape connectivity. 作者简介:邬建国,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 命科学系教授。 现代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 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学科。因此,不但 欧洲和北美的景观生态学有显著不同,就 是在北美景观生态学短暂的发展进程中也 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论说。概括地 说,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下 列几个方面,即:空间异质性或格局的形成 及动态;空间异质性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 作用;景观的等级结构特征;格局- 过程- 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活动与景观结 构,功能的反馈关系以及景观异质性(或多 样性) 的维持和管理[1~6 ] 。反映这些研究 重点的主要景观生态学概念和理论是什么 呢? 本文拟在总结该学科最近20 多年来 的发展的基础上,概括地阐述其中的一些 主要概念和理论(图2) 。 1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有关景观的定义,有多种表述,但一般 讲是指反映内陆地形地貌景色的图象,诸 如草原、森林、山脉、湖泊等;或是某一地理 区域的综合地形特征;或者是人们放眼所 映获的自然景色。而生态学中,景观的定 义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景观是 指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范围内,由不同生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的模型构建

基于共生理论的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的模型构建 一、引言 纵向关系治理是指为完成产业链上下游交易所形成的纵向环节之间的组织关系和制度安排,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的选择关系到上下游企业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流动,对于协调与处理产业链上的纵向关系,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问题的研究已形成诸多不同的视角:古典经济学的企业分工理论主张分工的规模经济和交换倾向是新企业产生的前提条件;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势力观从技术专属程度和垄断控制势力角度解释产业纵向关系;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观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建立了研究组织安排的标准分析框架;新兴的企业能力理论则从管理学角度引入企业异质性假说来分析企业能力与企业边界之间的关联作用。上述理论为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多种有益的思路,但多数研究将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看做相对独立的个体,没能将纵向关联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共生系统来看待,忽视了其相互之间存在的共生关系,也就没能得到更为全面的纵向关系治理模式。 共生概念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最先提出,他认为共生是相互性活体营养性联系,是一起生活的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1]。共生理论早期主要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在美国生物学家马格里斯发展了细胞共生学后,共生的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共生理论与产业生态学的融合是其在经济学领域最普遍和最直接的应用,不仅拓展了共生理论的研究范畴,也为某些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的解释提供

了新思路,产业共生就是在融合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研究方向。产业共生是指产业内作为独立经济组织的企业之间,因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所形成的共生系统,该系统促进了产业链横向或纵向、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本文拟把共生理论引入到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的研究中,将上下游企业看作共生系统的基本单元,通过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关系的考察探讨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由于汽车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纵向结构与横向服务相对完整,纵向关系特别是整车制造与零部件制造环节的生产组织有着较为鲜明的共生特征,因此本文的研究将围绕汽车产业展开,根据美国、欧洲和日本汽车业的共生关系及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为中国汽车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二、产业共生系统的构成要素 在共生理论框架下,纵向关联产业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复杂的共生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决定着产业共生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共生关系。下面就以汽车产业为例分析产业共生系统的构成要素[2]。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系统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共生系统的物质基础。共生单元可分为同质和异质两类:同质共生单元的性质和功能相近,具有替代性特征,相互间存在竞合关系;异质共生单元的性质和功能差别明显,具有互补性特征,多呈现和合关系。汽车产业作为一个共生系统,其共生单元包括整车制造商、零部件(配件)制造商和零售服务商,各共生单元分别位于产品价值链的上下游环节,生

产业生态

产业生态学 第一讲绪论 思考问题 1人类经济社会面临哪些矛盾与挑战? 2人类环境保护经历哪几个演变? 3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之间的关系? 4本门产业生态学课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你认为学习本门课程对自身有什么帮助或意义? 一、产业生态学的产生背景及意义 思考:人类面临哪些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可举例说明。 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与挑战 挑战 1转变人类现有的发展模式2开发新资源利用途径3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开发及环境影响人类环境保护历程演变 20世纪30-60年代传统工业发展模式:资源—产品—废物 20世纪60-70年代污染末端控制模式 20世纪90年代生产全过程控制模式:清洁生产 21世纪循环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二、几个重要概念梳理 循环经济是一种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战略,强调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污染控制,主要载体是产 业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 产业生态学则是一门研究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运作机制及优化调控的科学; 社会生态学则是一门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运行规律和优化调控的科学。 产业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和工程学构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石和方法工具体系。 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中,主要关注于具体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 产业生态学是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是产业生态学的组成部分。 产业生态学 工具 方法 产业共生 Life Cycle Analysis, LCA 理论 Material Flow Analysis, MFA Substance Flow Analysis, SFA GaBi4 第二讲 思考问题 1种群与生物群落的概念是什么? 2生物群落中优势种与关键种的区别是什么? 3生物群落中种内与种间主要有哪些关系? 4产业生态群落的定义以及其与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 5产业生态系统的定义及结构组成是什么? 6产业生态系统的发育分哪几级?试简要表述。 二、产业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孕育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期) 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中期~80年代中期) 诞生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蓬勃发展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 三、产业生态学的内涵 Industrial ecology is an approach based up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cological principles that integrates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aspects of the design, production, use, and termina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a manner that minimizes environmental impact while optimizing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energy and capital. (Definition by Manahan, 2001)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当前,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性的社会经济变革正在中国大地蓬勃进行,这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人口和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聚集,使城市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使城市成为一个内部结构日益复杂,联结日益紧密的大系统,只有树立共生共荣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越来越多进入城市的人口享受到现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保证城市化在新的世纪里以更大的规模向更高的质量迈进。如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建立共生关系,特别是如何衡量共生关系在城市可持续过程中的状态和水平,创造共生关系建立所需要的制度环境,创新城市管理,是 21 世纪我国改革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的研究对在国家和各级城市管理者、决策者以及广大市民中树立共生理念,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从而推进我国城市集约化发展,缩小城市之间和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提高城市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通过对研究背景和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的分析,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意义,提出从共生角度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从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入手。在概括介绍共生理论和城市的特点之后,揭示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共生机制。 首次从共生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行了博弈分析,证明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建立共生机制需全体居民的参与和各级政府的制度建设及宏观调控,为研究奠定了基础。运用共生理论,从城市系统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在对城市系统共生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共生系统。通过对城市共生系统的结构、功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过程及概念模型的分析,得出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建立共生关系的基本框架。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以系统性、功能性、可操作性和独立性为原则,提出从特征面、独立指标集、协调指标集建立城市共生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并构建了城市共生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内容进行了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弹性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城市共生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价和可持续

产业共生_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

产业共生:理论界定及其内在机理 胡晓鹏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20) [摘要]产业共生是以独立产业或其业务模块为共生单元的经济现象。然而,在以往 的研究中,许多文献只是将这种现象的不同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阐述,导致理论片段化和整体认识不足的缺陷。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将共生原理引入到产业经济理论中,通过对产业共生理论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剖析,阐释产业共生的行为模式、系统类型和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共生的资源互换及其运行机理进行建构性研究。不可否认,本文对产业共生理论的探索只是初步尝试,后续的研究还要进行下去,同时,也期盼更多学者投身于该领域的研究。 [关键词]产业共生;共生单元;共生系统;资源交换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80X(2008)09-0118-11 【 工商管理】一、产业共生的理性认知 共生理论(SymbiosisTheory)首现于生物学领域,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 按照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1879)的定义,共生是相互性活体营养性联系,是一起生活生物体某种程度的永久性物质联系。事实上,在存在生命体活动的现实生活中,共生现象从来都不只是生物学的专有名词。早在200多年以前,经济学家就试图从生物现象中探索经济规律,时至今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和竞争法则不都是生物现象的完美体现吗? 沿着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判断:经济学家最初对共生现象的探索只是尝试从生物运动规律角度观察市场经济规律,而后续的研究者则不断拓展了共生问题的经济学适用边界。比如,关于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研究,关于产业交互融合渗透现象的思索等。今天,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以往更为复杂,ICT的发展和各种经济制度的变化不仅促使企业边界模糊化,而且产业间的交互融合也更为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主体之间原本显著区分的界限正在被密切的依存性质所打破,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形态。同时,经济运行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经济主体共生关系的多元化方面,不仅依存在同类产业内部的企业开始朝着产业边缘化的“长尾”方向发展,而且不同产业的企业开始横跨产业边界进入“蓝海”领域。 一般认为,共生单元是多样的,有企业层次的,也有产业层次的,还有区域和国家层次的,而且不同共生单元之间的组合,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共生关系。在本文中,我们将聚焦以产业为共生单元的产业共生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经典定义的产业包括企业层面,通指同类企业的集合,因此,产业共生首先包括自身的共生问题,而且还涉及企业共生问题;另一方面,各个地区或国家都有其 [收稿日期]2008-08-12 [作者简介]胡晓鹏(1975—),男,山东济南人,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2008年9月 第9期(总246期)Sep.,2008No.9ChinaIndustrial Economics118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1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双因素激励理论 双因素激励理论,也就是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是美国作为行为科学家的赫茨伯格在对匹兹堡的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后,分析其对所从事职业的满意程度和在职业中的具体表现行为,提出这一理论。通过该理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员工在工作中的需求被满足的程度和最终效果都是因人而异的,员工满意与不满意有着不同的诱导因素。激励因素包括员工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与否、工作过程中的认可、工作成就以及对工作所担当的责任,员工的积极性容易受这些与固定座本身相关的因素影响。这些情感都是基于工作环境中产生,是积极的、持久的。保健因素与员工工作的环境和氛围戚戚相关,包括公司管理阶层所制定的政策、人际关系、劳动报酬以及监督部门的运作等。这些都是员工工作本身以外的外在因素,也是一种消极因素。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满意度的目标而言所谓保健因素,即个体对外部条件的要求,而激励因素则是个体对工作本身的要求。① 双因素理论这样一种重要的激励理论可以被运用在基于学生满意度的湖南省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服务质量的研究中。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非教育部等国家一级的部门直属的学校而是省市级直属的地方学校。很多这样的地方本院校可能一个地级市就存在一个,大点的城市或者几个,它们在教育服务质量上可能与一些老牌重点大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在评估地方本院校的教育服务质量时,不单从学校有效资源、校园历史和所获得的科研成果等方面去打分,更应该实事求是,站在地方本院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去评估。所以在用来分析学生满意度的该理论框架中,地方本科院校的奖惩设置、教师对学生的的培养方案、校园文化等会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就是双理论因素中作为激励因素的运用。高校的外部环境、课程设置、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就是它对于学生保健因素的运用。在地方本科院校的管理中运用内容型的双因素理论,了解学生的对学习和学校相关活动开展积极性和受鼓励程度主要取决的学生需求满意程度,从激发学生行为动机的因素这个角度来研究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服务质量中学生的满意状况。 ①Herzberg,F.,Maunser,B. and Snyderman,B.The Motivation to Work[M]. New York:John Wileyand Sons Inc.,195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