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居民的社会信任情况的调查报告

浙江省居民的社会信任情况的调查报告

浙江省居民的社会信任程度的调查报告

——基于杭州、嘉兴、绍兴地区的问卷调查摘要:中共十六大以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明确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存在着高度社会信任的社会。为了解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本报告采用2012年暑期同学问卷调查返回数据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发现,首先年纪尚轻、受教育程度高者,对社会信任度高。其次,政治面貌为共产党员的居民社会信任水平高于一般群众。最后,居民个体经济社会条件差异也是影响居民的社会信任度的另一原因。我们的研究为建设诚信社会提供了一个系统的信任发展视角。

关键词:社会信任;居民;个体因素;浙江省

一、前言

(一)调查背景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繁荣,但中国的社会信任却未能得到同步发展。在当代社会,各种层出不穷的社会道德缺失行为的出现,从汽车、房地产等大众家庭消费品,到药品、食品、衣物等日常用品,无一能让人放心,尤其是苏丹红、三聚氰胺、塑化剂、黑心棉、地沟油等一系列假冒伪劣食品所带来的生命安全问题,成为今天中国人无法摆脱的梦魇。失范的中国市场引发了全面的消费信任危机,商品价格虚高、混乱侵犯了消费者的利益;虚假的广告信息扰乱人们的消费认知与消费决策;低劣的产品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所构成的健康威胁,已经导致普遍的社会恐慌,并引发了社会信任危机情绪的蔓延。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发,令长期压抑着的人们选择了对社会的不信任。中国的转型,变革还没有到达理想的阶段,却已经使人们对社会缺失了应有的信任。

同时,随着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大众媒体在人群中的传导作用,可谓日益渐长。微博,微信,QQ等新型的网络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看待社会的观点。高度的言论自由,令一些有待考证的信息在网络上肆意妄为。很多人并没有去深究信息来源的可靠度,就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转发不真实的信息。

随着人群的增加,令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不真实的信息,同时增长了人们对社会不信任的信念。

(二)调查目的

长久以来,社会和谐、社会信任一直是中国人追求的社会理想和真实生活境界。中共十六大以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明确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成为现时代我国社会进步的主题。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存在着高度社会信任的社会。

为了了解当代社会居民的社会信任情况,我们制定计划在杭嘉绍三城市进行调查研究,从居民的个体因素着手,进一步分析影响信任的主要因素:教育因素、成长年代、政治面貌、职业、收入与就业状况等,从而对社会信任这个根本社会问题进行验证与反映。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同学们以走访社区、商场、学校、工厂为主,向各类群体发放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及时有效回收99份。在后期整理的过程中,采用统一表格统计数据,得到一个较好的统计效果。经过整理分析,我们选取有价值的数据资料,结合收集的访谈材料和自身的理解感受,汇编成此篇报告。

二、浙江省居民的社会信任程度的调查分析

(一)浙江省居民的社会信任程度分布

据图1显示,在所调查的人员中,有44%的选择了一般,25%选择了不信任,2%选择非常不信任,22%选择信任,仅有7%的居民选择了非常信任。从这些数据中看,现在浙江省的居民对社会上陌生人的信任程度不是很高。有将近71%的居民选择了对陌生人不是很信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人之所以不愿意相信陌生人,也是由于长期的社会现象所导致的。一位公交车司机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段经历。一次,在他上班的时间里,一辆出租车在他前面很快停下,惊吓到了一个在车站等车的乘客,

他好心下车去扶了那人一把,结果却被那人诬陷了。争执很久后,乘客仍然不愿松口。幸亏公交车前有摄像头,才让他洗刷了冤情。这样的例子似乎在现在的社会中出现越来越多,很多人也因此不愿意相信陌生人。久而久之,我们的社会信任度在这种不健康的环境下,会与我们设想中的大同社会大相径庭。

图1.不附带任何约束条件,仅看浙江省居民的社会信任程度分布(二)不同人口特征条件下的社会信任差异

1.不同年龄对社会信任程度的影响分析

图2.不同年龄对社会信任的调查分布

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的信任度逐渐降低。80,90后的人群对社会的认可度在总体调查人员中比较高,而60s,70s的人群相对较低。作为新生代的90后,社会经验还不是非常丰富,他们对社会的看法,主要来自

媒体,学校,家庭的教育。80后是刚刚走上社会的一代,现在正是他们一展宏图的巅峰时刻,他们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群体。但是,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60s,70s却对社会的信任度不是很高。

60s,70s是和中国改革开放一起发展的一代,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他们的社会经验是最为丰富的。1978年改革开放后,高考、进城打工、下海经商、下岗再就业等频繁的社会流动与地理迁徙,丰富了他们的社会历程,也令他们在对社会信任的问题上,有着更加深刻的看法。家庭的责任,也让他们对社会上的一些行为更为关注,尤其当一些企业的不法作为对消费者造成伤害时,会大大地降低他们对社会的信任度。

2.不同性别对社会信任程度的影响分析

图3不同性别人群对社会信任调查情况

我们根据被调查人员的性别不同进行统计,分析图3发现,男性对社会信任的观点比较均衡,在信任和不信任的比例相差不大。而女性则对社会信任度的跨度很大,但总体来说女性对社会认可度更高些。同在一个社会环境下,为什么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认可度不一呢?

男性在对待一个社会问题上会比较的理性化,而女性会更加感性1。女性往往会更愿意相信“社会尚有真情在”的观点,在与社会上的陌生人交涉时,她们喜欢用善意的眼光去打量对方。而男性,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喜欢从逻辑的角度

1在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上,大量研究都已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果。平均来讲,女性在语言理解及语言产生、精细运动技能以及知觉速度上优于男性;而男性在视觉空间任务、有目标的运动技能(比如掷非标的准确性)、以及数学和科学推理上强于女性。

出发,全面的思考。他们不会轻易的相信对方,当然,在交往的时候,完全不信任想法在许多男性的思维中也不会出现。

3.不同受教育程度对社会信任程度影响分析

图4.受不同教育程度的人群对社会信任调查情况

从个体层面而言,拥有较高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人们,其社会经济地位也较高,通常拥有较高的信任水平1这是因为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拥有更多的资源来承担“信任他人”失败的风险和损失2。在调查数据中,我们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社会的信任度也就越高。受高教育者们更愿意相信陌生人群,良好的教育使他们认为人与人的交往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教育不仅能增长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也能改变其对待问题的看法。在社会信任问题上,他们更为理智的面对一个社会现象,更愿意从多方面理解对方的行为。

(三)个体政治身份不同造成的社会信任差异

1Smith, Tom W. 1997.“Factors Relating to Misanthropy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Society,”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6: 170—196.

2埃里克·尤斯拉纳:《信任的道德基础》,张敦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图5.共产党员的社会信任调查分布

图6.民主党员的社会信任调查分布

图7.群众的社会信任调查分布

同时,经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共产党员普遍对于现在的中国更加的认可,普通的群众更加倾向于安于现状,不对现实生活提出过多的要求,而那些

相对激进的民主党派人士,则或许认识的更多,所以相对更加激进,对于社会的信任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希望改造社会,赢取变革,创造新鲜事物。

当然获得这一结果也是必然的,因为相对来说,共产党员是社会中的更加主流更加具有引导性的人员,他们势必会获得更多的认可以及赞同,待人做事也能得到更多的优惠,而相对那些民主党,他们不得不服从主流党派的同志与管理,所以他们的不满也是可以想见的,他们可能会放大现有问题,而忽视现有的优点。这对于执政党来说也是一样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圈子,而放之于国家就是我们所说的党派之争了。而对于数量最多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一直处于权利的最低端,他们只是被动的服从者,他们习惯于听从命令。习惯于被大多数人同化,跟随大多数人,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就是麻木的,他们就是没有思想的,他们也是真实的存在的,他们只是没地方宣泄,敢怒不敢言,所以从调查来看,很多人对于现在的中国的现状还是十分不满的。

那我们社会的现状到底是好还是坏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什么事情是完美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追求更美好,而且现状似乎也不是那么乐观。那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改进这些呢。就拿我个人来说,就觉得现在的这个时代或许不是那么公平。拿现在的我们小区选举举例,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玄乎,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权行使自己的权利,但是现实似乎不是的,一个我们或许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就成了我们小区的居民代表,代替我们行使自己的权利,难道这公平吗?难道这一定能代表人命的呼声吗?我想显然不是的。社会或许把我们想的太简单啦,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需要对我们这些层次相对更低的群众给予更多的认可以及关怀,不能进一步扩大平复差距了,我们不需要人人平等,我们需要的是人人公平,人人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那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那才会是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多地相信这个社会,无论是人民群众还是党员以及民主人士,给予人们更多地权利,不是吗?

(四)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居民的社会信任差异

为了考察不同经济社会条件下的居民对社会信任上的差异,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一方面分析被访者经济社会地位的存量状况对社会信任的影响,另一方面分析被访者经济社会地位的改变状况对社会信任的影响。

1.经济社会地位的存量状况对社会信任的影响。

与同龄人相比,您本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较高

差不多

较低

不好说

图8

从调查数据上看,我们并不难发现,居民普遍认为自己与身边同龄人相比,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中等水平,而认为自身社会经济地位较高或者较低的居民只占少数。

在认为自身社会经济地位与同龄人相比较高的居民中,大部分是60后,这部分群体大多已经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还有少量70后和80后,则更多的可能是在进入社会工作打拼后,收入随自身努力而增加,从而认为有比同龄人更高的社会地位。选择“社会经济地位较低”选项的9人则大多为刚步入社会的青年,工作经验较少,他们认为自己相对社会经济地位稍低。有绝对人数的居民选择“差不多”选项,笔者认为有很大原因是其对自身社会经济地位定位模棱两可,很难下结论,再者,传统保守中庸思想作用,是这一选项人数众多的另一原因。其余16人标示“不好说”。

经济社会地位的存量状况对社会信任的影响

100%

80%

60%

40%

20%

0%

较高差不多较低不好说

非常不信任不信任一般信任非常信任

图9 .经济社会地位的存量状况对社会信任的影响

而社会信任度方面的数据显示,经济地位较高的居民对社会信任度较低,反而是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具有更高的社会信任。分析说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群体,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社会经历和经验更加丰富,经历过工作和生活河起伏,导致对社会信任度的降低。而以80,90后为代表的社会新生力量,对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更具热情,这个群体虽然社会经济地位相对较低,却有更高的社会信任度。

2.经济社会地位的改变状况对社会信任的影响。

与三年前相比,您的社会经济地位

上升了

差不多

下降了

不好说

图10

调查表明,大部分居民在“自己与三年前相比,社会经济地位变化”一问题上表示地位不变或者上升。在被调查的99位居民中,有26位认为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上升。其中以事业处于稳固阶段的中年和学生群体为主,中年群体不断增加的社会经验及随之增长的个人财富和学生群体其极小的经济压力,或是社会经济地位上升的缘由。41位居民认为其地位与三年前差不多,与上一问题相同,笔者同样认为这是中国传统儒家中庸思想作用的结果,不冒进,也不落后。仅有11位认为地社会经济地位有所下降,还有21位则认为“不好说”。

经济社会地位的改变状况对社会信任的影响

100%

80%

60%

40%

20%

0%

上升了差不多下降了不好说

非常不信任不信任一般信任非常信任

图11.经济社会地位的改变状况对社会信任的影响

根据图11数据显示,较高的社会信任度往往建立在经济社会地位提高的基础之上:认为自身三年来社会经济地位下降的居民,其对社会信任的程度相对应的较低。

从这两个调查问题的反馈中反映了居民对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随着社会进步,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总体生活水平也在提高。但是缩小到微观的层面,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对社会的信任有着参差不齐的差异。

三、结论

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政治身份和经济社会地位都会影响居民对社会的信任水平。当然,从纵向的历史上看,当今的社会信任偏低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我们在思想上的改革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从横向的社会现状上看,一些政府机关,商家,媒体等缺乏诚信的作为,也是居民对社会信任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居民社会信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 不仅需要个体自身的努力, 稳定、和谐的社会状态、执政为民的政府、客观传播信息的媒体、诚信经营的企业也都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朱虹:“必须重塑社会信任”,《社会科学报》,2012年08月28日。

[2]杨明、孟天广、方然:“变迁社会中的社会信任:存量与变化”,《北京大学学报》,2011

年第6期。

[3]吉林省心理学会,“男女认知能力的差异有多大”,

https://www.doczj.com/doc/c017627903.html,/view/document/119。

[4]郑永年、黄彦杰:“中国的社会信任危机”,《文化纵横》,2011年第2期。

附录:调查问卷

采访地点(记录地点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省/直辖市

________________地区/地级市(不编码)

________________县/县级市/(市的)区

________________街道/镇

________________居委会/村委会

被访者居住的社区类型:

1)未经改造的老城区(街坊型社区) 2)单一或混合的单位社区

3)别墅区或高级住宅区 4)移民社区

5)普通商品房小区 6)集镇社区

7)新近由农村社区转变过来的城市社区(村改居、村居合并或“城中村”)

8)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所在地属于:

1)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市区 2)地级市市区 3)县城城区 4)集镇

您好!

感谢您能够参加这次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是我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工作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您的回答不涉及是非对错,但务必请您按照您的实际情况逐一回答我所提的每个问题。对您的回答我们将按照《统计法》予以保密。

对您的合作和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您出生于何年何月?请填写:请填写:年月

2.您的性别是?(1)男(2)女

3.您的教育程度:

0)未受过正式教育 1)小学 2)初中 3)高中 4)职高、技校 5)中专

6)大专(非全日制) 7)大专(全日制) 8)本科(非全日制) 9)本科(全日制)10)研究生及以上 11)私塾 12)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

4.请告诉我关于您的政治面貌的一些情况:

a. 共产党

b. 民主党派

(1)是否申请过? 1)是 2)否1)是 2)否

(2)是否加入过?1)是 2)否1)是 2)否

(3)加入时间?|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年

5. 与同龄人相比,您本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是:

1) 较高 2) 差不多 3) 较低 4) 不好说

6. 与三年前相比,您的社会经济地位是:

1) 上升了 2) 差不多 3) 下降了 4) 不好说

7. 总体而言,您对自己所过的生活的感觉怎么样?

1)非常不幸福 2)不幸福 3)一般 4)幸福 5)非常幸福

8. 根据您的一般印象,您对一些重要事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与社会大众一致的时候有多少?

1)非常少 2)比较少 3)一般 4)比较多5)非常多

9. 您和亲人、朋友之间的接触和联系的情况怎么样?

1)非常不密切 2)不密切 3)一般 4)密切 5)非常密切

10. 一般说来,您对现在社会上的陌生人是否信任?

1)非常不信任 2)不信任 3)一般 4)信任 5)非常信任

11.在下列各种社会问题中,您认为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其次呢?再次呢?请将选中的三类问题的序号填在本题后面提示的横线上:

1)贫富分化问题 2)失业问题 3)人口问题 4)社会治安问题

5)腐败问题 6)环境问题 7)医疗卫生问题 8)社会信任问题

9)卖淫嫖娼问题 10)城乡差距问题11)社会保障问题 12)其他社会问题

第一位___ 第二位_____ 第三位_____

12.假定您的单位在调整工资或工作时,使包括您在内的一大批人受到严重不公正的待遇。这时,如果有人想叫上大家一起去找领导讨个说法,动员您一起去,您会怎么办?

1)大力支持,积极参与 2) 可以参与,但不出头 3)看看形势的发展再做决定

4)无论如何也不参与 5)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下列说法是否符合您的生活习惯或您的真实想法

很符合较符合不太

符合

很不

符合

不回

1)除非必要,我和我的家人从不轻易购买生活必需之外的物品(1) (2) (3) (4) b

2)我和我的家人过生日或遇上重要节日时,总是到餐馆去聚餐(1) (2) (3) (4) b

3)我总是到较有名气的商店去购物(1) (2) (3) (4) b

4)我从事的工作总是很紧张(1) (2) (3) (4) b

5)我出门总是坐出租车或私家小汽车(1) (2) (3) (4) b

6)我家的耐用消费品大都是名牌、高档(1) (2) (3) (4) b

7)我家用了好些艺术品、艺术画来装饰家庭气氛(1) (2) (3) (4) b

8)我总是不愿意与那些生活境况不太好的人来往(1) (2) (3) (4) b

9)我觉得现在过得很舒适、安逸,生活上没有多少可让我着急的

(1) (2) (3) (4) b 事

10)在休息时间,我总是要听些音乐、或欣赏一些艺术作品(1) (2) (3) (4) b

11)我在家里的休息时间多数是看电视度过的(1) (2) (3) (4) b

12)周末或有空的时候,我常常与他人一起玩牌或打麻将(1) (2) (3) (4) b

13)我经常去专门的体育场馆或健身房锻炼身体(1) (2) (3) (4) b

14.您是否知道本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

1) 不知道

2) 知道,他们产生的方式是:

a)居民提名,居民投票选举 b)居民推举、上级认可

c)上级指派 d)上级提名/指派、居民投票选举

15. 您是否参加了最近一次居委会的投票选举?1) 参加了2) 没有参加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本科社会调查(城乡调查)

评阅单

院部财税分院学生姓名

浙江省居民的社会信任程度的调查报告

签名

(部)

签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