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一植物学题库

大一植物学题库

1.1 知识要点
一、植物细胞
(一)细胞及细胞学说
1、细胞:是组成生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1838~1839年由德国植物学家M.J.Schleiden和动物学家T.Schwann提出。其内容为: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组成;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以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被被恩格斯评价为19世纪三大发明之一。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是细胞中较为原始的一类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即没有核膜将它的遗传物质与细胞质分开,只有一个由裸露的环状DNA分子构成的拟核体。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真核细胞简单。蓝藻和细菌是原核细胞的典型代表,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等也都是原核细胞。
2、真核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被包被在核膜内,细胞器种类、数量相对丰富。
(三)原生质及原生质体
1、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生活物质的总称。即植物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其他组成部分。
2、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有生命的部分,由原生质分化而来,可分为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四)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
1、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的细胞结构。
2、超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更精细的结构称为超微结构或亚显微结构。
(五)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真核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壁四部分构成。
1、细胞膜及内膜系统:
(1)细胞膜又称质膜,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与细胞壁紧密相连,包在细胞质外的一层薄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在其上的蛋白质构成。具有保护、选择性透过、吞噬、信息传递、识别等功能。细胞膜在电镜下是一种由三层结构组成的单位叫做单位膜,单位膜中各种组成成分的结合方式,现在较为广泛接受的模型是“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内膜系统:细胞质中存在着许多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或结构,它们彼此相关,甚至连通,组成一个庞大而又精密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称为内膜系统。细胞的内膜系统为真核细胞所特有,而且也是真核细胞所必需的。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内膜系统在原生质体中起分隔、区域化的作用。被膜分隔的不同小区,特化为不同的细胞器,从而实现细胞内的区域分工,使得在“细胞”——这样一个极小的空间中能同时进行多种不同的生化反应。内膜系统巨大的表面,又使各种酶定位于不同的空间,保证了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能有序地、高效地进行。同时,内膜系统还与质膜相连,相邻细胞的内膜系统通过胞间连丝也互相沟通

,这就提供了一个细胞内及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的运输系统,从而使多细胞有机体能成为协调的统一整体。
2、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NA,几乎全部存在于核内,它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它的结构为:
(1)核膜: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门户,起着控制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流的作用。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它是由双层单位膜组成,外膜表面有大量核糖体附着,且常与粗糙内质网相连,内膜与染色质紧密联系,两层膜之间具间隙,叫核周间隙。核膜上还有许多小孔,称为核孔,它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孔能随着细胞代谢状态不同进行启闭。
(2)核质:分为染色质和核液。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着色,染色深的部分称异染色质,染色较浅的部分称常染色质。染色质是由许多称为核小体的基本单位组成的串珠状结构。核液是充满核内空隙的无定形的基质。
(3)核仁:是折光性很强的匀质小体,细胞核中一般为1~2个,也有多个的。核仁是核内合成和贮藏rRNA的场所。
3、细胞质:细胞质是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于其中的多种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组成。
(1)基质:是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可进行胞质运动(旋转或循环运动),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2)细胞器:是悬浮于胞基质之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单位。根据结构及功能不同,可分为双层膜结构、单层膜结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A、质体:是绿色植物所独有的一种细胞器,具双层膜结构,成熟的质体具有合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功能。根据所含色素的不同,将其分为白色体、叶绿体、有色体。
白色体:不含色素,多存在于幼嫩组织、储藏组织和植物表皮组织中,具有储藏物质的功能,根据储藏物质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种:储藏淀粉的称为造粉体;储藏蛋白质的称为造蛋白体;储藏脂类的称为造油体。是淀粉、脂肪、蛋白质积累的中心。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具有同化功能。
有色体: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由于二者的比例不同,可分别呈黄色、橙色或橙红色,它经常存在于果实、花瓣、或植物体的其他部分。有色体能积聚淀粉和脂类,在花和果实中具有吸引昆虫和其他动物传粉及传播种子的功能。
B、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呈颗粒状,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提供和传递能量。
C、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外形呈扁平囊状或管状,具有合成、包装、运输代
谢产物,形成其他细胞器的功能。根据其上有无核糖体的附着,将其分为粗糙内质网和光
滑内质网。
D、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是由一叠扁平的囊所组成的结构。具有合成与分泌多糖等物质,参与细胞壁的形成等功能。
E、溶酶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外形呈颗粒状,其内含60多种水解酶,具有异体吞噬、自体吞噬和自溶作用。
F、微体:是由单层膜构成的球状的细胞器,根据其所含酶的不同,将其分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两种,前者与光呼吸有关、后者与脂肪代谢有关。
G、液泡: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分为液泡膜和细胞液。具有调节细胞渗透压与膨压;参与细胞内物质的积累与移动;参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等功能。
H、核糖体:是非膜结构的细胞器,主要构成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
I、微梁系统:由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等在细胞中相互交织,形成的一个网状的结构,成为细胞内骨骼状的支架。它可使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并参与胞质运动、染色体移动、物质的运输等。微管、微丝是细胞内非颗粒状的、外无膜包被的细胞器。
4、细胞壁:是包围在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外面的一个坚韧的外壳。它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与液泡、质体一起构成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区别的三大结构特征。它是原生质体生命活动中所形成的多种壁物质加在质膜外围而形成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原生质体,维持细胞形状,对器官起一定的支持作用,参与植物体吸收、分泌、蒸腾及细胞间运输等功能,对调节细胞的生长和细胞间的识别等重要生理活动也起一定作用。

(1)细胞壁分层:细胞壁从外到内可分为三层。
胞间层(果胶层、中层):为相邻两个细胞共有的一层,成分为果胶质。
初生壁:在胞间层以内,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为生活细胞所具有。
次生壁:在初生壁内侧(厚的又可分为外、中、内三层),具有次生壁的细胞其内原生质体消失,为死细胞;成分以纤维素为主,并常常含有木质素等。
(2)初生纹孔场:是指植物细胞壁的初生壁上,存在的较薄的凹陷区域。
(3)纹孔:植物细胞壁上的结构单位,植物细胞在形成次生壁时,有一些部位不沉积壁物质,因此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它是由纹孔腔和纹孔膜构成,根据纹孔的形状,把纹孔分为单纹孔和具缘纹孔(它的次生壁穹出于纹孔腔上,形成一个穹形的边缘,从而使纹孔口明显减小)两个类型


(4)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六)后含物:是植物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它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中间产物及其代谢的废物等。后含物种类如下:
1、淀粉:是细胞内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储存形式,在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存在,称为淀粉粒。在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淀粉粒的脐和轮纹。淀粉粒分单粒、复粒、半复粒三种类型。淀粉粒的形状大小,可作为鉴定植物种类的依据。淀粉遇碘呈蓝色反应。
2、蛋白质:细胞中的贮藏蛋白质呈固体状态,生理活性稳定。贮藏蛋白质在细胞中可以是结晶的或无定形的,无定形的蛋白质常被一层膜包被成圆球状的颗粒,称为糊粉粒,有时它们集中分布在某些特殊的细胞层,特称为糊粉层。贮藏蛋白质遇碘呈黄色反应。
3、脂类:常温下,固态称脂肪,液态称油,含热量高,主要存在于油料植物的胚、胚乳、花粉及一些贮藏器官中。遇苏丹——Ⅲ或苏丹——Ⅳ呈橙红色。
4、晶体:在植物细胞中,无机盐常形成各种结晶体(单晶、簇晶、针晶等)沉淀于液泡中。常见的有草酸钙结晶,少数植物也有碳酸钙晶体和二氧化硅晶体。
5、单宁:是酚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呈黄、红、棕色颗粒。
6、色素:植物细胞中的色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光合色素,是存在于质体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另一类是类黄酮醇色素,是存在于液泡中的一类水溶性色素。
(七)细胞的繁殖
1、细胞周期:是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结束一次分裂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的一
个过程。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
2、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1).有丝分裂:又称间接分裂。是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最普遍的一种分裂方式。一般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在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因此,分裂完成后,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有丝分裂的过程:
间期:G1期:DNA合成前期,或称复制前期;RNA合成。
S期:DNA合成期或称复制期;DNA复制,组蛋白合成。
G2期:DNA合成后期或称复制后期;RNA、微管蛋白合成,能量准备。
分裂期:包括核分裂和胞质分裂:
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核膜消失。
中期:纺锤体形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上。
后期:着丝点分开,染色单体分别向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核仁、核膜重新出现,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2)无丝分裂

:又称直接分裂。细胞分裂时核先伸长,横缢或以出芽的方式形成两个细胞核,两核间出现新壁。此过程简单、快速,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
(3)减数分裂:发生在花粉母细胞产生单核花粉粒和胚囊母细胞产生单核胚囊的时候,由两次连续的分裂组成,经过减数分裂,一个母细胞产生四个子细胞,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比母细胞减少一半。
(八)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1、植物细胞的生长:表现在体积明显扩大和内部结构的明显变化。细胞最后能生长的大小,随植物的种类和细胞的类型而定。
2、植物细胞的分化:在多细胞的有机体内,细胞经过分裂、生长,然后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化。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细胞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3、细胞脱分化:是指植物体内已成熟的、分化程度浅的细胞,还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在一定发育时期或条件下,又可恢复到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细胞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脱分化。
4、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由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为一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潜力,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二、植物的组织
(一)组织的概念:是指在个体发育中,具有相同来源(即由同一个或同一群分生细胞生长、分化而来的)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根据发育程度不同植物组织可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二)组织的类型
1、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
根据组织构成的细胞类型可将组织分为简单组织和复合组织。
简单组织:是由一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如薄壁组织是由一类薄壁细胞构成的。
复合组织: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如周皮、木质部、韧皮部、维管束等。
2、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
根据发育程度、结构、功能不同,可将组织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型:
3、分生组织:位于植物特定部位,具有持续性和周期性细胞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的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增加到植物体中,使植物体生长。
(1)按来源分:
A、原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生长点最先端,由胚性原始细胞和经胚性原始细胞分裂衍生的细胞组成,是其他组织的源泉。
B、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具有很强的细胞分裂能力,位于根、茎的顶端,紧挨着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由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构成,其活动产生初生结构。
C、次生分生组织:由成熟组织细胞脱分化转化而成,分布于有次生生长的植物器官中。次生分生组织由木栓形成层、维管形成层构成,其活

动产生次生结构,引起所在器官的加粗生长。
(2)按位置分:
A、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的各级分枝的顶端,由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共同组成,
其活动使植物体的根茎伸长,使植物体长高,根扎的更深。
B、侧生分生组织:位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茎的周侧,与所在器官的长轴平行,从起源看属于次生分生组织。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两种,其活动使根茎等器官增粗。
C、居间分生组织:通常指由顶端分生组织衍生而遗留在某些器官局部区域中的分生组织,如禾本科植物的节间、叶柄、花序轴基部的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主要进行横向细胞分裂,使器官沿纵轴方向增加细胞数量,使植物体伸长。
4、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产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分化,细胞逐渐失去分生能力,形成具有各种形态、结构、功能的组织。
(1)保护组织:分布于植物体表,对植物体起保护作用,有防止水分过度蒸腾、抵抗外界风雨侵害的作用。构成保护组织的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小,细胞外被角质和蜡质。根据来源和形态的不同,保护组织可分为初生保护组织——表皮和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A、表皮:来源于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存在于植物体幼根、幼茎、叶、花、果实、种子等表面,一般由单层扁平、排列整齐的细胞构成,细胞外被角质膜,具有保护作用。
B、周皮:由木栓形成层发育而来,木栓形成层细胞向外形成木栓层,向内形成栓内层,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共同组成周皮。分布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老根、老茎的表面,起保护作用。
(2)薄壁组织(营养组织):是以细胞具有薄的细胞壁而得名的,细胞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担负着植物体的吸收、同化、贮藏、通气、传递等功能。
A、吸收组织:具有从外界吸收水分和无机物的功能,主要分布于植物根尖的根毛区。
B、同化组织:营光合作用的薄壁组织,主要特点是原生质体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分布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叶肉细胞是典型的同化组织。
C、贮藏组织:贮藏大量营养物质的薄壁组织,细胞内充满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主要分布于植物体的贮藏器官,如块根、块茎、球茎、鳞茎、果实和种子中。
D、储水组织:它的细胞一般较大,壁薄,缺乏或仅含少量的叶绿体,液泡大并含有粘稠细胞液,这种液体具有强的持水力,这种液体在细胞质和细胞壁中也存在。一般存在于旱生的肉质植物中。
E、通气组织:存在于水生植物或耐阴植物的根、茎、叶中,组成通气组织的薄壁细胞具有异常发达的细胞间隙,这些

细胞间隙在发育中形成网状的气腔或气道,具有输导空气的功能。
F、传递细胞: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传递细胞的细胞壁向内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内褶,与细胞壁相连的细胞膜因细胞壁的内褶而增加了表面积,同时增加了两个相邻细胞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物质在细胞间进行高效率的运输和传递。传递细胞在植物体内担负短途运输的功能。
(3)机械组织:是对植物体起巩固和支持作用的组织,具有抗压、抗张和抗屈挠性能,组成组织的细胞壁发生不同程度的加厚。
A、厚角组织:细胞壁局部(角隅)增厚,而这种增厚仍为初生壁性质,成熟时具有生活的原生质体。主要分布于幼茎、叶柄、花梗等部分,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厚角组织细胞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
B、厚壁组织:组成厚壁组织的细胞具有均匀增厚的次生壁,并且常常木质化,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解体,成为只留有细胞壁的死细胞。根据组成组织的细胞形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石细胞和纤维(韧皮纤维和木纤维)。
(4)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细胞呈长管状,贯穿于植物体的上
下。主要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
A、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细胞形状狭长,管状,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消失,细胞侧壁有明显的次生加厚(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五种加厚形式),细胞端壁形成穿孔,是植物体输导水分和矿物质的组织。
穿孔:是指导管分子的端壁在发育过程中溶解,形成一个或数个大的孔。这也是导管分子和管胞的主要区别。
侵填体:有些导管成熟老化时,在其周围的薄壁细胞体积增大,从导管侧壁的纹孔侵入导管腔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状突出物,后期常为单宁、树脂等所填充,将导管阻塞而失去输导功能,这些阻塞物称为侵填体。
B、管胞: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水组织,细胞管状,末端尖斜无穿孔,成熟时原
生质体消失,细胞壁有次生加厚,加厚方式有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孔纹五种。
C、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韧皮部中,成熟的筛管分子通常只有初生壁,细胞核消失,但
是还有细胞质。筛管一旦形成,筛管分子通过端壁上的筛孔连接在一起,上下贯通,具有
输导同化产物的功能。筛管分子常有伴胞伴生。
胼胝体:有些筛管成熟老化或进入休眠(冬季某些植物),在筛板的筛孔联络索的周围沉积胼胝质,进而形成垫状物而阻塞筛孔,使筛管失去输导功能,这种垫状物称为胼胝体。
D、筛胞: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送同化产物的组织,细胞管状,末端尖斜,无端
壁。细胞侧壁和先

端部分有不太特化的筛域,它在植物体内的连接是通过尖斜的具有筛域的侧壁,而不是端壁。
(5)分泌结构:植物体内能产生特殊分泌物质的细胞或特化的细胞组合。根据分泌物是
否排出植物体外,把分泌结构分为外分泌结构和内分泌结构。
A、腺表皮:是指植物体某些部位具分泌功能的腺性表皮细胞。
B、腺毛:是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表皮毛状附属物。是一种外分泌结构。
C、蜜腺:是一种分泌糖液的外分泌结构。根据存在植物体的部位不同分为花蜜腺和花外蜜腺。
D、排水器:是植物将体内过剩的水分排出到体表的结构。它的排水过程称为吐水。由水孔、通水组织和维管束组成。
E、盐腺:外分泌结构的一种,常存在于盐碱植物的体表,能向外排出植物体内多余的盐
分,以保持植物体内盐分的平衡。
F、分泌细胞:内分泌结构的一种,单独分散于其他细胞之中的含特殊分泌物的细胞。
G、分泌腔:植物体内贮藏分泌物的腔室状结构,为内分泌结构。可以由部分细胞溶解而
成,也可以因细胞中层溶解,细胞相互分开形成。
F、分泌道:为管状的内分泌结构,管道里贮藏分泌物质。如分布在漆树的韧皮部的漆汁道
和分布在松柏类木质部中的树脂道。
乳汁管:内分泌结构的一种,是一种能分泌乳汁的管状结构。按其形态特点可分为无节
乳汁管和有节乳汁管。
(三)维管组织和组织系统
1、维管组织:在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机械、薄壁等几种组织组成的复合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2、维管束:是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束状结构。依形成层有无把维管束分为有限维管束和无限维管束;根据组成的结构排列不同分为: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辐射维管束。
3、组织系统:是指一个植物整体上,或一个器官上的一种组织或几种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组成的一个单位。通常将植物体中各类组织归纳为三种组织系统。
(1)皮组织系统:简称皮系统,包括表皮、周皮,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
(2)维管组织系统:包括木质部、韧皮部和形成层,贯穿植物整体,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
(3)基本组织系统:简称基本系统,主要包括各类薄壁组织和机械组织,位于皮系统和维管系统之间,是植物体组成的基本成分。
1.2 习题精解
例题1、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拔节、抽穗时,茎迅速长高,是借助( )的活动。
A、顶端分生组织 B、侧生分生组织 C、次生分生组织 D、居间分生组织
(1997年四川大学考研试题 0.5分


知识要点
(1)水稻、小麦等禾本科植物茎的节间基部、穗轴基部保留有居间分生组织。
(2)居间分生组织主要进行横向细胞分裂,使器官沿纵轴方向增加细胞数量,使植物体伸长。
标准答案 D
例题2、在被子植物体内具有传递细胞特点的细胞有哪些?分布于何部位?(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4分)
知识要点
(1)传递细胞的特点使其能够从周围迅速吸收物质,也有利于物质迅速地从原生质体中释放出来。
(2)传递细胞出现于溶质短途密集运输的部位、分泌结构等部位。
解题思路
根据知识要点来推断植物体哪些细胞具有传递细胞的特点,注意对分散于课本上主要内容之间的知识的总结。
参考答案
传递细胞特点使其能够从周围迅速吸收物质,也有利于物质迅速地从原生质体中释放出来。在被子植物体内具有传递细胞特点的细胞和其分布的位置如下:普遍存在于叶的小叶脉中,在输导分子周围,成为叶肉和输导分子之间物质运输的桥梁的细胞;在被子植物茎、叶表皮的各种分泌结构,例如各种腺毛,捕虫植物的分泌毛、排水器、蜜腺以及盐腺等处的细胞;寄生的被子植物,如列当、菟丝子的吸器中,也有传递细胞;被子植物的柱头细胞和花柱内的引导组织,胚囊中的助细胞、反足细胞和胚乳细胞,以及珠被绒毡层细胞和胚柄细胞等,都具有传递细胞的特性;花药中的绒毡层细胞和花粉管壁,在某些时期也可成为传递细胞;有些禾本科植物颖果的糊粉层,也可成为传递细胞,称为糊粉层传递细胞。

1.3 习题
一、名词解释
原生质 原生质体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细胞核 细胞质 质膜 细胞器 质体 线粒体 内膜系统 内质网 核糖核蛋白体 微梁系统 胞间连丝 初生纹孔场 纹孔
具缘纹孔 染色体 细胞分化 细胞脱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组织 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气孔器 周皮 皮孔 穿孔 厚角组织 输导组织 组织系统 木质部 韧皮部 侵填体 胼胝体 传递细胞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中双层膜的细胞器有( )和( );单层膜的细胞器有( )、( )、( )、( )和( );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 )。
2、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 );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是(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参与细胞壁形成的细胞器是( )。
3、细胞膜和细胞内膜统称( ),它的主要成分是由( )和( )组成。
4、根据微体所含酶的不同,微体可分为( )、( )两种。
5、核膜由两层单位膜构成,两层膜之间的空隙称为( ),双层膜上内外连同的孔道称为( )


6、细胞中的核酸有( )和( )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 )中,后者主要分布于( )中。
7、在淀粉粒中,最初积累的一个起点叫( ),其后积累的物质围绕它形成的同心圆结构叫( )。根据淀粉粒形态的不同,马铃薯淀粉粒可分为( )、( )和( )。
8、植物细胞后含物中,蛋白质一般呈颗粒状,这种颗粒称为( )。禾本科植物种子中,颗粒状蛋白质常集中在胚乳的最外层细胞内,该层细胞称为( )。植物后含物中的脂类储存于白色体中的( )中。
9、细胞周期包括( )和( ),前者又分为( )、( )和( )三个时期,后者又分为( )、( )、( )和( )四个时期。DNA复制发生在( )时期。
10、细胞有丝分裂的( ),是观察和计算染色体数目最适合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特点是( )、( )。
11、根据植物组织的发育程度不同,植物的组织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型,前者按其所在植物体的部位不同又分为( )、( )和( )等三种,后者又分为( )、( )、( )、( )和( )等五种。
12、人们食用的稻、麦等粮食作物部分,主要是属于( )组织,苎麻等作物的纤维主要属于( )组织。纺织用的棉纤维属于( )。
13、表皮是一种( )组织,通常有多种不同特征和功能的细胞组成,即( )、( )的( )和( )以及( )或( )等附属物组成。
14、周皮是由( )、( )和( )等三部分构成,周皮形成后,常出现一些孔状结构,称为( ),它可进行内外( )和( )的交换。
15、通气组织主要存在于( )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中。
16、根据机械组织的形态及细胞壁加厚的方式,可分为( )和( )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 )和( )。
17、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 ),其主要功能是( ),而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 ),主要功能是( )。
18、根据分泌物是否排除植物体外,分泌结构分为( )结构,如( )、( )、( )和( )等;( )结构,如( )、( )、( )和( )等。
19、蜜腺是能分泌蜜汁的多细胞腺体,根据存在的部位不同分为( )和( )两种。
20、漆树韧皮部分泌漆汁的分泌结构属于内分泌结构的( )。
三、判断
1、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一切植物的细胞都具有质体。
2、叶绿体中只含有绿色的叶绿素,而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存在于有色体中。
3、白色体含有白色素,具有合成、贮藏淀粉、蛋白质和脂类的作用,根据贮藏物质的不同,它们分为造粉体、造蛋白体和造油体。
4、液泡具有选择透性,它的选择透性低

于细胞膜。
5、微体是由蛋白质构成的细胞器,根据功能不同,它可分为过氧化物酶体和乙醛酸循环体。
6、细胞骨架物质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其形状有空心管状、圆柱状、纤维状及短纤维状。
7、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
8、在植物两相邻细胞的纹孔相对处只有胞间层、无初生壁和次生壁。
9、植物生活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10、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分裂后期。
11、借助光学显微镜,可详细观察活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12、皮孔是表皮上的通气组织。
13、纺织用的“棉花纤维”不是机械组织。
14、一般情况下,成熟的木纤维和韧皮纤维细胞腔小,内含原生质少。
15、分泌道和分泌腔都是由胞间层溶解而形成的。
16、分泌细胞是单独分散在薄壁组织中的含有特殊分泌物的细胞。
17、石细胞、纤维、输导组织的细胞,成熟后都是死细胞。
18、薄壁组织、表皮、厚角组织都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也就是说它们都有可能脱分化形成次生分生组织。
19、无限维管束主要分布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器官中。
20、染色体制片时,最好是取植物的茎尖为材料。
四、选择题:
1、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为( )。
A 显微结构 B 亚显微结构 C 超显微结构 D 亚细胞结构
2、细胞核结构中,经过适当溶剂处理后,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部位是( )。
A 核仁 B 染色质 C 染色体 D 核质
3、在适当的标本中,细胞膜的横断面在电镜下呈现( )三条平行的带。
A 明-暗-明 B 明-明-暗 C 暗-暗-明 D 暗-明-暗
4、在高等植物体的( )中,叶绿体数目最多。
A 表皮细胞 B 茎尖细胞 C 皮层细胞 D 叶肉细胞
5、植物细胞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 )。
A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 B 木质、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C 果胶和木质 D角质和纤维素
6、初生纹孔场存在于( )。
A 初生壁 B 次生壁 C 胞间层 D角质层
7、植物体( )部位的细胞通过进行有丝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
A 根 B 叶 C 小孢子母细胞 D大孢子母细胞
8、有丝分裂前期,核内的主要变化有( )。
A DNA复制 B 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 核仁解体 D 核膜破裂 E 纺锤丝完全形成
9、顶端分生组织从起源上看,包括( )。
A 原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 次生分生组织 D 居间分生组织
10、侧生分生组织从起源上看,属于( )。
A 原生分生组织 B初生分生组织
C 次生分生组织 D 居间分生组织
11、韭菜割后又能继续生长

,是由于( )细胞分裂活动的结果。
A 顶端分生组织 B 居间分生组织
C 侧生分生组织 D 次生分生组织
12、仙人掌具有大量的薄壁组织,其体内有特化的( )。
A 储水组织 B 通气组织 C 同化组织 D 吸收组织
13、植物的叶肉细胞是属于()组织。
A 保护 B 薄壁 C 厚角 D 分泌 E 同化
14、保卫细胞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A 细胞含有叶绿体 B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消失
C 细胞壁不均匀加厚 D 细胞较周围细胞大
15、被子植物的木质部是由( )构成的。
A 导管 B 筛管 C 管胞 D 木纤维 E 木薄壁细胞
16、被子植物的韧皮部是由( )组成的。
A 韧皮薄壁细胞 B 管胞 C 筛管 D 韧皮纤维 E 伴胞
17、裸子植物是靠( )输导水分的。
A 导管和管胞 B 管胞 C 筛胞 D 筛管
18、下列那些特化现象不属于筛管所具有( )?
A 长形的生活细胞 B 组成分子相连接的横壁形成穿孔
C 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 E 组成分子相连接的横壁形成筛板
F 细胞成熟过程中次生壁不均匀加厚
19、松柏类植物具有发达的分泌组织,其分泌组织属于( )。
A 分泌细胞 B 分泌道 C 分泌腔 D 乳汁管
20、橡胶的分泌结构属于( )。
A 分泌细胞 B 分泌道 C 分泌腔 D 乳汁管
五、问答题
1、植物细胞由哪几部分组成?哪几部分为植物细胞所特有?
2、植物细胞中有哪些细胞器?简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3、何谓细胞的内膜系统?在细胞生理过程中担负哪些主要功能?
4、何谓微梁系统?在细胞生理过程中担负哪些主要功能?
5、什么是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它主要由那些细胞器产生?主要分布在细胞的什么部位?
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7、简述分生组织的特点。按来源性质可分为哪些类型?按在植物体分布的位置可分为哪些类型?
8、表皮和周皮有什么区别?从外观上如何区别具表皮的枝条和具周皮的枝条?
9、薄壁组织有何共同特征?有几种类型?各在植物体内担负何种功能?
10、何谓机械组织?有几种类型?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何特点?
11、从输导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来分析,为什么说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
12、植物有哪几类组织系统?它们在植物体中各起什么作用?有何分布规律?
1.4 参考答案
一、见学习要点。
二、填空题
1、质体 线粒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液泡 溶酶体 微体 核糖体 微管
2、核糖体 线粒体 细胞膜 高尔基体
3、生物膜 脂类(磷脂) 蛋白质
4、过氧化物酶体 乙醛酸循环体


5、核周间隙 核孔
6、脱氧核糖核算(DNA) 核糖核算(RNA) 细胞核 细胞质和细胞核
7、脐 轮纹 单粒 复粒 半复粒
8、糊粉粒 糊粉层 造油体
9、间期 分裂期 G1期 S期 G2期 前 中 后 末 S期
10、中期 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染色体缩短变粗
11、分生组织 成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保护组织 营养组织 机械组织 输导组织 分泌结构
12、贮藏 机械组织 保护组织
13、初生保护 表皮细胞 气孔器 保卫细胞 副卫细胞 表皮毛 腺毛
14、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皮孔 水分 气体
15、水生
16、厚角组织 厚壁组织 纤维 石细胞
17、木质部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韧皮部 输导有机物质
18、外分泌结构 腺表皮 腺毛 蜜腺 排水器 内分泌结构 分泌细胞 分泌腔 分泌道 乳汁管
19、花蜜腺 花外蜜腺
20、分泌道
三、判断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16 √ 17 × 18 √ 19 √ 20 ×
四、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A 2、BC 3、D 4、D 5、A 6、A 7、AB 8、BCD 9、AB 10、C 11、B
12、A 13、BE 14、AC 15、ACDE 16、ACDE 17、B 18、BF 19、B 20、D
五、问答题
1、(1)植物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四部分组成。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方,分为三层,即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具有保护、支持、物质输送和信息识别等功能;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选择性和半透性,具有保护、调节、识别等功能;细胞质由胞基质和细胞器、细胞构架物质组成,细胞的基本生理生化功能都由细胞质完成,具有同化、吸收、储藏、合成、分解等多项功能;细胞核由核膜、核质、核仁构成,是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部位,控制植物体的遗传性状。
(2)植物细胞构成中,细胞壁、细胞质中的液泡和质体是植物细胞所独有的。
2、(1)植物细胞质内有许多种细胞器,其中具双层膜的细胞器有质体(又分为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三种)、线粒体;具单层膜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圆球体、微体等;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和微梁系统。
(2)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叫超微结构。
叶绿体由被膜、类囊体系统和基质三部分构成。被膜为双层单位膜;类囊体系统由基粒和基质片层组成。基粒是由许多类囊体垛叠形成的绿色颗粒状结构。基粒与基粒之间由一些类囊体连接,这些类囊体称为基质类囊体或称基质片层。在类囊体膜上分布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等四种色

素。它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系统之间的空间充满着无色的基质,基质含有DNA、核糖体、蛋白质、脂类、淀粉及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它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叶绿体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线粒体是由被膜和基质两部分构成。被膜为双层单位膜构成,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许多管状或板状突起,称为嵴,在两层膜之间和中央腔内,充满着以可溶性的蛋白质为主的基质,内膜及其所形成的嵴上均分布有电子传递颗粒(又称基粒);基质中含有许多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DNA、核糖体、蛋白质、脂类等。线粒体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要。
3、见学习要点。
4、见学习要点。
5、(1)见学习要点。
(2)植物细胞后含物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类、无机盐、单宁和色素等。
(3)植物细胞后含物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有些种类分布在细胞壁中。
(4)淀粉产生于白色体中的造粉体;蛋白质产生于白色体中的造蛋白体和液泡;脂类产生于白色体中的造油体和圆球体;无机盐产生于液泡;单宁产生于胞基质和液泡;色素产生于质体和液泡。
6、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形成的四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有性生殖中,两个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减数分裂的第一个生物学意义。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7、(1)分生组织具有持续或周期性的分裂能力,其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核大、质浓,含有多种细胞器的特点。
(2)按来源、性质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三种类型。
(3)按其分布在植物体内的位置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三种类型。
8、(1)两种组织都是保护组织,也都是复合组织。不同在于表皮分布于植物体幼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的表面,由原分生组织产生

,它由表皮细胞、气孔器和附属物表皮毛等组成;而周皮则分布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老根、老茎的表面,由次生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产生,它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组成,皮孔是其内外气体交换的通道。
(2)具表皮的枝条从外观上看光滑透明,而具周皮的枝条粗糙不透明,上面分布有肉眼可见的皮孔。
9、(1)薄壁组织的细胞多为多面体,细胞壁薄;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大而明显;细胞质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变化;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经过脱分化变为分生组织;
有较大的可塑性,在植物体发育中,常能进一步发育为特化程度更高的组织。
(2)见学习要点。
10、(1)见学习要点。
(2)机械组织有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两种类型。
(3)厚角组织分布在幼茎、花枝、叶柄和大叶脉内,是一类细胞壁只在角隅处加厚的生活细胞,具潜在的分裂能力。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有一定的延伸性,具机械支持作用;厚壁组织可单个或成群、成束地分布在其他组织之中,细胞具均匀次生增厚的细胞壁,且细胞壁常木化,成熟时原生质体解体,为细胞腔小的死亡细胞,它又可分为石细胞和纤维(又分木纤维和韧皮纤维)两种类型。在植物体中起机械支持作用。
11、植物的输导组织,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两类。裸子植物木质部一般主要由管胞组成,管胞担负了输导与支持双重功能。被子植物的木质部中,导管分子专营输导功能,木纤维专营支持功能,所以被子植物木质部分化程度更高。而且导管分子一般比管胞粗大,因此输水效率更高,被子植物更能适应陆生环境。被子植物韧皮部含筛管分子和伴胞,筛管分子连接成纵行的长管,适于长、短距离运输有机养分,筛管的运输功能与伴胞的代谢密切相关。裸子植物的韧皮部无筛管、伴胞,而具筛胞,筛胞与筛管分子的主要区别在于,筛胞的细胞壁上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也无P——蛋白体,而且不象筛管那样由许多筛管分子连成纵行的长管,而是由筛胞聚集成群,通过侧壁上的筛域进行有机物的传输。显然,筛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类型。所以裸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比被子植物的简单,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高级、更进化。
12、维管植物有皮组织系统、维管组织系统和基本组织系统。皮组织系统包括表皮和周皮,它们覆盖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形成一个包裹整个植物体的连续保护层;维管组织系统包括输导有机养料的韧皮部和输导水分的木质部,它们连续地贯穿于整个植物体内,把生长区、发育区与有机养料制造区和储藏区连接起来

;基本组织系统主要包括各类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它们是植物体各部分的基本组成。植物整体的结构表现为维管组织系统包埋于基本组织系统之中,而外面又覆盖着皮系统。
第二章 种子和幼苗
2.1 知识要点
种子是种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最终产物,是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一、种子的基本结构及类型
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但种子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构成。
(一)种子的基本结构:种皮、胚、胚乳。
1、种皮:包在种子外边,是种子的保护层,禾谷类的籽粒(果实)果皮与种皮愈合,不易分离。
2、胚:是构成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体的雏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胚芽:由生长点及幼叶组成。禾本科植物的胚芽外套有胚芽鞘。
(2)胚轴:连接胚芽、子叶和胚根的轴,根据子叶着生点,可把胚轴分为上、下胚轴。
(3)胚根: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禾本科植物的胚根外套有胚根鞘
(4)子叶:是植物体最早的叶。双子叶植物具两片子叶,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称为盾片,裸子植物有两到多片子叶。
3、胚乳:为贮藏营养的组织。胚乳是种子集中贮藏养料的地方,占有种子的一定体积。一些植物的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被子叶吸收,营养物质贮藏在子叶的细胞中,成熟的种子中无胚乳存在。
(二)种子的类型
根据成熟的种子内有无胚乳,将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
1、有胚乳种子: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如蓖麻、油桐等);
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如小麦、水稻等)。
2、无胚乳种子: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如蚕豆、瓜类等);
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如慈姑、泽泻等)。
3、裸子植物都是有胚乳种子。
二、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类型
(一)种子的休眠: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后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休眠。
种子休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
1、种皮(果皮)限制:过厚的种皮阻碍了种子对水分和空气的吸收,或者是种皮过于坚硬,使胚不能突破种皮向外伸展。
2、胚未成熟:种子的胚尚未成熟,或种子的后熟作用。有些植物的种子在脱离母体时,胚体尚未发育完全,或胚在生理上尚未全部成熟,这些种子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不能萌发成长;
3、抑制性物质的存在:某些抑制性物质的存在,阻碍了种子的萌发。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有有机酸、植物碱和某些植物激素,以及某些经分解后

能释放氨或氰类的有机物。
(二)种子的寿命:种子能萌发形成幼苗的能力称为种子的生活力。种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最长期限是种子的寿命。种子的寿命与植物本身的遗传性和贮藏状况有关。种子的贮藏条件是干燥和低温。
(三)种子萌发的条件
1、种子的萌发:是指充分成熟的种子,在适当条件下,从休眠状态转为活动状态,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胚开始生长,逐渐形成幼苗的过程称为种子的萌发。
2、种子萌发的条件
(1)种子萌发需要的内在条件:种子结构健全,具有强的生活力,或有的种子需要的后熟作用已完成,并以解除休眠期。
(2)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要有充分的水分、适当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三个条件,有的种子还需要一定的光照条件或有的种子要在黑暗中才能萌发。
(四)种子的萌发:是指发育正常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萌发。从胚开始萌动,到幼苗形成的过程,称为种子的萌发。通常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接着胚轴开始伸长生长,将胚芽或胚芽连同子叶送出土面,逐渐形成茎和叶器官。
(五)幼苗的类型
1、幼苗:种子经过萌发过程,由胚发育形成的幼小植物体称为幼苗。
2、幼苗类型:常见的幼苗有两种类型:
(1)子叶出土幼苗:种子在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接着下胚轴伸
长,将胚芽和子叶推出土面,这种幼苗称为子叶出土幼苗。大豆、棉花、向日葵、瓜类、蓖
麻、洋葱等属于此类型。
(2):子叶留土幼苗种子在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接着上胚轴伸长,将胚芽送出土面,而下胚轴不伸长或伸长缓慢,故子叶留在土中,这类幼苗被称为子叶留土幼苗。豌豆、蚕豆、和玉米、小麦、水稻等禾本科植物属于此类型。

2.2 【真题解析】
例题1 种子被咬能萌发吗?(2003天津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知识要点
(1)种子是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或者是由胚和种皮二部分组成。
(2)胚是构成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体的雏体,萌发形成幼苗。
(3)胚乳(在无胚乳种子中是子叶)为胚萌发提供养料。种皮起保护作用。
解题思路
要从种子结构的三方面来分析各自的作用,接着看种子被虫咬的是哪一部分,再来判断种子能否萌发。
参考答案
种子要正常萌发,必须要具有完整的、健全的结构和合适的外界条件。在种子的组成中胚是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体的雏体,萌发形成幼苗。而胚乳(在无胚乳种子中是子叶)为胚萌发提供养料,种皮起保护作用。因此,如果虫子损坏了种子的主

要结构——胚,种子就不能萌发或者萌发不正常。相反,虫子没有损坏种子的主要结构,只要外界条件合适,种子中还有供胚萌发的养料,种子就可以萌发。
例题2 什么是种子的休眠?种子的休眠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打破种子的休眠?(200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考研试题 10分)
知识要点
(1)种子休眠的概念。
(2)引起种子休眠的三个方面原因:种皮(果皮)的限制、胚未成熟、抑制物质的存在。
解题思路
在掌握种子休眠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每个限制萌发的原因,分别提出打破种子休眠的措施。
(1)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后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休眠。
(2)种子的休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
A、种皮(或果皮)的限制:种皮过厚阻碍了种子对水分和空气的吸收,或者是种皮过于坚硬,使胚不能突破种皮向外伸展;
B、胚未成熟:有些植物的种子在脱离母体时,胚体尚未发育完全,或胚在生理上尚未全部成熟,这些种子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不能萌发成长;
C、抑制物质的存在:由于某些抑制性物质的存在,阻碍了种子的萌发。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有有机酸、植物碱和某些植物激素,以及某些经分解后能释放氨或氰类的有机物。
(3)根据造成种子休眠的原因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种皮(或果皮)过厚和过硬造成休眠的种子可以用机械方法擦破种皮,或用浓硫酸作短时间处理,再用清水洗净,使种皮软化,水分便可顺利地进入种子内部。也可通过浸种的方法,打破休眠,促使种子萌发;对胚体尚未成熟的种子,或胚体完全没有发育的种子,可采取合适的温度处理,或供给种子以有机营养的办法,促使种子早日成熟;对具有后熟作用的种子可以人工使用赤霉素处理,或者用低温等方法处理,促使其早日萌发;对由于抑制物质存在而不能萌发的种子可用清水浸泡冲洗,消除抑制物质,促使其萌发。

2.3 习题
一、名次解释:
种子 种脐 种孔 种阜 种脊 胚 有胚乳种子 无胚乳种子 种子休眠 温度三基点 种子寿命 种子萌发 后熟作用 幼苗 子叶 子叶出土幼苗 子叶留土幼苗
二、填空题:
1、植物种子是由( )、( )和( )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 )和( )两部分,前者称( )种子,后者称( )种子。
2、种子的胚乳或子叶中贮藏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 )和( ),它属于( )组织,我们食用的粮食和油料主要来自种子这些部分。
3、被子植物的种子中的胚具

有两片子叶,称为( )植物,如( );具有一片子叶的称为( )植物,如( )。
4、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结构,常由( )层细胞组成,其性质和厚度因( )而异;小麦、玉米的籽实,种皮与( )紧密结合,共同起保护作用。
5、蓖麻种子一端的海绵状突起称为( ),它是由( )延伸而形成的,具有吸收和储蓄水分的作用,有利于种子的( );在种子腹面的中央有一条长条状突起,称为( ),它是倒生胚珠的( )和( )愈合形成的( ),在种子成熟后留在( )上的痕迹。
6、蚕豆种子一端的种皮上有一黑色眉状条纹,称为( );在它的一端有一个小孔,称为( ),它是胚珠的( ),也是种子吸水膨胀的( ),又是胚根突破种皮的( )。
7、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其种皮外还有一层( )与它相愈合,实际上它是一个( ),它的胚芽外有( ),胚根外有( ),胚只具一片子叶,故称为( )植物,其营养物质都贮藏在( )中。
8、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外界条件主要是( )、( )和( ),对温度的要求,有三个基点,即( )、( )、( )。
9、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内在条件是种子( )、( )或有的种子还要经过( )才能萌发。
10、种子萌发时,根据( )生长速度不同,可形成( )幼苗和( )幼苗;其中( )幼苗是( )迅速伸长而将( )和( )一起推出土面;( )幼苗是( )不伸长,而( )伸长。
三、判断题:
1、虽然不同植物植物种子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2、一粒玉米籽粒是一粒种子。
3、根据种子贮藏物质的主要成分的比例不同,可以分为淀粉类种子、糖类种子、蛋白质类种子。
4、蓖麻种子为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而洋葱为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5、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它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构成。
6、豆科植物种子,营养物质主要储藏在子叶中。
7、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的子叶加工而成。
8、种子萌发时,所谓“出芽”就是指种子露出了胚芽。
9、子叶出土的幼苗是由于上胚轴伸长,将子叶推出土面。
10、有胚乳种子常多见于双子叶植物种子,无胚乳种子常见于单子叶植物种子。
四、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 )在植物学上称为种子。
A 玉米籽粒 B 高粱籽粒 C 向日葵籽粒 D 花生仁
2、蚕豆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孔的是( )。
A 胚芽 B 胚根 C 下胚轴 D上胚轴
3、下列种子属于有胚乳种子的是( )。
A 绿豆 B 油菜 C 小麦 D 蓖麻 E 大豆 F 洋葱 G油桐
4、下列哪些植物的种子是属于无胚乳种

子( )。
A 花生 B 蚕豆 C 油桐 D 板栗 E 洋葱 F 玉米
5、子叶出土的幼苗是种子萌发时由于( )的结果。
A 上胚轴伸长 B 胚芽伸长 C 胚轴不伸长 D 下胚轴伸长
6、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一般由( )构成。
A 胚根、胚轴、胚芽 B 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和胚乳
C 胚根、胚芽、子叶和胚乳 D 胚根、胚芽、胚轴、子叶
7、因后熟作用而休眠的种子,用( )处理可以打破休眠。
A 浸种 B 机械方法 C 浓硫酸 D 赤霉素
8、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 )。
A 低温 B 干燥 C 低温和干燥 D 低温和避光
9、瓜类种子不可能在果实内萌发,是因为种子( )。
A 缺乏氧气 B 种皮太厚 C 胚未成熟 D 受抑制物质影响
10、小麦种子萌发时,对胚乳内贮藏的物质加以分解和转运的结构是( )。
A 湖粉层 B 盾片 C 上皮细胞 D 外子叶
五、问答题:
1、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为什么说种子内的胚是新一代植物体的雏体?说明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种子,有胚乳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
2、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并简述各个条件的作用。

2.4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见学习要点。
二、填空题:
种皮、胚、胚乳、胚、种皮、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
2、淀粉、蛋白质、脂肪、贮藏。
3、双子叶、油菜、单子叶、小麦。
4、多、植物种类、果皮。
5、种阜、外种皮、萌发、种脊、珠柄、珠被、珠脊、种皮。
6、种脐、种孔、珠孔、吸水孔、位置。
7、果皮、果实、胚芽鞘、胚根鞘、单子叶、胚乳。
8、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最低温度、 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9、结构健全、具有强的生活力、后熟作用完成并已解除休眠期。
10、胚轴、子叶出土、子叶留土、子叶出土、下胚轴、胚芽、子叶、子叶留土、下胚轴、上胚轴。
三、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选择题
1、D 2、B 3、CDFG 4、ABD 5、D 6、D 7、D 8、C 9、D 10、C
五、问答题
1、(1)种子植物的种子形态虽然各异,但其基本结构是一样的,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种皮是种子最外面的保护层,成熟的种子在种皮上常有种脐和种孔;胚是构成种子的最重要部分,它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等四部分组成;胚乳是种子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种子萌发时,其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和利用。
(2)种子萌发时,胚芽、胚轴和胚根分别形成植物体的根、茎、叶及其过度区,因此也可以说胚是新一代植物体的雏体。
(3)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种子都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但两者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