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背诵检查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背诵检查表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背诵检查表

四年级下册课文背诵检查表姓名:

四年级下册课文背诵检查表姓名: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内容汇总及背诵检查表

背诵检查表 必背课文内容汇总 1.《古诗二首》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妆:装饰,打扮。 ⑷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似:好像,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2.《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统编-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内容汇总及背诵检查表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内容汇总及背诵检查表背诵检查 必背课文内容汇总 1.《古诗二首》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妆:装饰,打扮。 ⑷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似:好像,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2.《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内容清单及背诵检查表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必背课文内容清单及背诵检查表 必背课文内容清单 1.《古诗二首》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 妆:装饰,打扮。 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 似:好像,如同。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题解】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2.《找春天》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日积月累一《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沿着长长的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你在哪里?小溪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顺着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路说: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必背内容汇总 (附背诵检查表)

部编语文四年级(下)必背内容汇总(附背诵检查表)

二、语文园地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朱光潜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艾青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英国]华兹华斯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 甜?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不怨天,不尤人。——《论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三、名句背诵 1.关于“理”的名句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2.关于“团结协作”的名句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关于“爱”的名句爱人若爱其身。——《墨子》不迁怒,不贰过。——《论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 4.关于“惜时“的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关于“立志”的名句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志当存高远。——诸葛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背诵内容及闯关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背诵内容及闯关表

部编版三年级必背古诗文 1. 绝句唐代杜甫(f 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 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 三衢道中宋代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 忆江南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 n。)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 守株待兔《韩非子? 五蠹(dù)》宋人有耕(g ē ng)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sh ì)其耒(1 ě)i而守株,冀(j ì)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 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t ús 。ū)千门万户瞳(t óng)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 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h ún) 。 借问酒(ji ǔ家)何处有?牧(m ù)童遥指杏花村。 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w éi)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 ū y ú少)一人。 9. 滁(ch ú)州西涧(ji àn) 唐代韦应物独怜幽(y ō u草) 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 大林寺桃花唐代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f ē尽i),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h èn) 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必背成语归纳

1. 寓言故事成语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2. 八字成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入虎穴,焉(y ā n得) 虎子。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近朱者赤(ch )ì,近墨者黑。

最新三年级下册语文背诵情况登记表

2020年热播剧《三十而已》经典语录汇总

1. 最先感知到三十将至的,也许不是我们的身体,也不是精神,而是物质。比起情感的不安,物质的困顿才时时刻刻勒着你的脖子。 2. 危机也是转机,太稳定了反而会让人松懈。 3. 在职场上一些女性不提高自己业务能力,而去花心思研究男领导的喜好最终会因此付出代价的。 4. 这女人有多狠,不是看她能站得多高,而是看她能蹲得多低。 5. 我二十二岁的时候,也是天天想着买全套护肤品,越贵越好。但是到三十了我才发现,爱情才是女人最好的保养品。 6. 当了妈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妈妈的头衔里。 7. 30岁了,有了比体面更宝贵的事,那就是有要保护的人 8. 不管什么状态下的女人,都该拥有梦想的权利! 9. 这是一个当妈妈的修行。 10. 不是你努力了就可以抵消我的努力但是你占了我的位子我就没位子了 11. 长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把好听的话都说给外人听。那些伤人难听的,或是沉默不语的,都是说给最亲近的人 12. 当我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忽然感觉顾佳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许子言的妈妈。他什么时候能快点长大,能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吃饭,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能害怕把我还给我。 13. 可事实上,是我离不开他。不过你会比任何时候都软弱,因为你希望这个世界能对你的孩子宽容一点。但你也比任何时候都强,无论是委曲求全还是武力求和,你都不希望任何一点伤害落在你孩子头上。 14. 你病,更害怕死,努力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得赶上娃碎钞的速度。 15. 其实有的人讨厌权力跟潜规则,但是当自己成为受益人的时候又禁不住诱惑,我既然改变不了这个规则,那我就索性不要到那个位置上去。 16. 三十得干成点事因为老天爷是最公平的,在每个人的三十岁都准备了一个特别好的机遇,抓住了就立住了抓不住就一路下坡而去。 17. 人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用另一种方式还回去的。

统编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必背内容(附检查表)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一、必背古诗 1.绝句 唐代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dù)》 宋人有耕(gēng)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shì)其耒(1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6.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túsū)。 千门万户瞳(tóng)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7.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hún)。 借问酒(jiǔ)家何处有?牧(mù)童遥指杏花村。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wéi)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zhūyú)少一人。 9.滁(chú)州西涧(jiàn)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yōu)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fēi)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hèn)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词句积累 1.寓言故事成语 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 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 2.八字成语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chì),近墨者黑。 3.文学常识 文房四宝:笔墨(mò)纸砚(yàn) 雅(yǎ)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lán)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4.有关知错就改的名言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gǎi)。------- 《周易》 过而不改,是谓(wèi)过矣(yí)。------- 《论语》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yān)。------- 《左传》 改过不吝(lìn),从善如流。------苏轼 三、课文背诵段落 1.第二课《燕子》1-3自然段一一郑振铎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必背内容汇总 (附背诵检查表)

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必背内容汇总(附背诵检查表) 第一单元 第1课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宋] 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宋] 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日积月累游子吟[唐]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日积月累鸟鸣涧[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第9课古诗三首从军行[唐]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日积月累凉州词[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六单元 第15课自相矛盾楚人有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能应也。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日积月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日积月累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21课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孔君平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日积月累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子语类》 背诵检查表:

英语背诵检查表)

晨曦班英语背诵检查签名表 家长签名表 点读、听读20分钟并背诵单词课文点读、听读20分钟并背诵单词课文Module1 Unit1 Module1 Unit2 Module2 Unit1 Module2 Unit2 Module3 Unit1 Module3 Unit2 Module4 Unit1 Module4 Unit2 Module5 Unit1 Module5 Unit2 Module6 Unit1 Module6 Unit2 Module7 Unit1 Module7 Unit2 Module8 Unit1 Module8 Unit2 Module9 Unit1 Module9 Unit2 Module10 Unit1 Module10 Unit2 老师印章 点读、听读20分钟并背诵单词课文点读、听读20分钟并背诵单词课文Module1 Unit1 Module1 Unit1 Module2 Unit1 Module2 Unit1 Module3 Unit1 Module3 Unit1 Module4 Unit1 Module4 Unit1 Module5 Unit1 Module5 Unit1 Module6 Unit1 Module6 Unit1 Module7 Unit1 Module7 Unit1 Module8 Unit1 Module8 Unit1 Module9 Unit1 Module9 Unit1 Module10 Unit1 Module10 Unit1 备注:1.此表必附在书上,用心保管,请家长认真检查孩子的听、读、背诵情况并签字。 2.老师检查部分,用印章表示,没有盖印章表示没有通过。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统编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内容(附检查表)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必背内容 一、必背古诗文 1.古诗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短诗三首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塞下曲 [唐]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5.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第62页) 蜂 [唐]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第98页)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一年级下学期课文背诵检查表(1)

一年级下册必背课文 1、会熟练背诵以下课文:《识字1》、《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古诗两首》、《识字2》、《胖乎乎的小手》最后一段;识字3、《两只鸟蛋》、《识字4》、《古诗两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小壁虎借尾巴》、《识字5》、《四个太阳》、《乌鸦喝水》、《司马光》、《识字6》、《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画家乡》、《快乐的节日》、《识字7》、《识字8》、《棉花姑娘》、《小蝌蚪找妈妈》;其它课文可以选择性背诵;也可以全册的课文都背诵,长一点的课文可以分段背诵。 2、语文园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要重点复习;它是对每个单元的小结与归纳;考题中经常出现。 3、语文书有部分课文的后面有“我会读”、“读读说说”也是重点,考题中经常出现。 4、需会默写的古诗:《春晓》、《村居》、《所见》、《小池》,要求会写部分“我会写”的字。 一年级下学期课文背诵检查表 请家长检查孩子背诵课文情况,并在相应的等级后面画“√”。

家长签名 一年级下学期课文背诵检查表 请家长检查孩子背诵课文情况,并在相应的等级后面画“√”。

一年级(下)__人教版背诵内容识字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1、《柳树醒了》 春雷跟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柳树呀,醒了。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小柳枝哟,软了。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小柳枝啊,绿了。

春风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小柳絮啊,飞了。 柳树跟柳孩子们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朋友们,长高了…… 4、古诗两首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花园果园》 我们村种了许多果树。 春天,果树开花了。梨花开了,苹果花也开了。我们村成了花园。 秋天,果子熟了。梨熟了,苹果也熟了。我们村成了果园。 识字二 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 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愿承担,洗碗筷,扫庭院。 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 《鞋》 我回家,把鞋脱下,爸爸妈妈回家,把鞋脱下,爷爷奶奶回家,也都把鞋脱下。 大大小小的鞋,像是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的见闻。 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 识字三 云对雾,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 花对草,蝶对蜂,蓝天对碧野,万紫对千红。 桃对李,柳对杨,山清对水秀,鸟语对花香。 9、《两只鸟蛋》 我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拿在手上真好玩。 妈妈看见了,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这会儿一定焦急不安! 我小心地捧着鸟蛋,连忙走到树边,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古诗背诵检查表复习过程

五(5)班学生(九月份)古诗背诵情况登记表姓名:背诵内容及作者背诵情况 《观书有感》熟练比较熟练不太熟练未背 《劝学诗》 《凿壁借光》 《春夜洛城闻笛》 《卜算子咏梅》 《杂诗》 《读书》 《读书有三到》 《读书须有疑》 《铁杵磨针》 《渡汉江》 《十五夜望月》 《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 《渔家傲》范仲淹 各位家长: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本学年本班预计共背诵150首古诗词,五上约80首,计划每周背诵4篇课外古诗,九月份我们已累积背诵16首,背诵检查情况如上,为了能有效地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十月份希望家长利用周末帮孩子巩固一下。学习的过程是艰辛的,但获取知识的过程却是快乐的,相信我们的孩子在我们家校的共同培育下,他们定能如我们所愿,做到出口成章,厚积而薄发。

李老师2017年10月9日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宋名臣范仲淹的这首词,写在他率师西北边陲,平定西夏叛乱的时候。这首《渔家傲》词的上阕侧重写景。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蜂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为何思归,是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吗?不是。而是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嗥风啸声,令人心寒。何况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 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为什么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靖乱之,功未成,又何颜以上觐朝廷,下见百姓?“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白发人哩。“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