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数学下册10.2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趣味两则素材

八年级数学下册10.2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趣味两则素材

八年级数学下册10.2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趣味两则素材
八年级数学下册10.2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趣味两则素材

“约分”趣味两则

一、“约去”相同的数字 如:

你见过这样的荒谬的约分吗?凡是学过分数的同学,都会被这种运算笑掉大牙.但笑罢之余,再仔细验算,其结果竞然正确.真是怪事!

无独有偶,还有:

这当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还有使这种“约分”成立的其他分数吗?

为此,我们讨论分子分母为两位数的情况.设分子的个位数为x ,十位数为y ,分母的个位数为z ,十位数为x ,则要作的工作即是:求满足关系式1010y x y x z z

+=+的分数. 分别讨论x 、y 、z 从1到9的取值情况,可以求出满足此条件的分数,除分子、?分母相同的9个分数1122339916261949,,,,,,,,1122339964659598

???外还有.可以验证: 166116661166661664466644666644

===??? 2662266622666626655

666546666551991199911999919955

99955999955===???===??? 4994499944999949988

99988999988

===??? 都成立. 这道奇妙的算题,曾被列为美国20世纪最佳趣题之一.

二、“约去”指数

如:

333333333131,32325252.5353

++=++++=++ 还有:

333373737474

++=++. 这也是一种巧合吗?

仔细观察式子,我们可作如下猜想,即:

3333()()

a b a b a a b a a b ++=+-+-. 事实上,33223322()()()[()][()()]

a b a b a ab b a a b a a b a a a b a b ++-+=+-+-?--+- =2222()()[()][]()

a b a ab b a b a a b a ab b a a b +-++=+-?-++-. 可见,这个“约分”是“合法”的,而且a 、b 不一定是整数,可以是任意实数(只要分母不为0).

新人教版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 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全章共包括三节: 15.1分式 15.2分式的运算 15.3分式方程 其中,15.1 节引进分式的概念,讨论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通分等分式变形,是全章的理论基础部分。11.2节讨论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这是全章的一个重点内容,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是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必要的练习掌握分式的各种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在这一节中对指数概念的限制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这给运算带来便利。11.3节讨论分式方程的概念,主要涉及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方程中要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并且出现了必须检验(验根)的环节,这是不同于解以前学习的方程的新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是本章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克服它的关键是提高分析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 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有理式,是代数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相应地,分式方程是一类有理方程,解分式方程的过程比解整式方程更复杂些。然而,分式或分式方程更适合作为某些类型的问题的数学模型,它们具有整式或整式方程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借助对分数的认识学习分式的内容,是一种类比的认识方法,这在本章学习中经常使用。解分式方程时,化归思想很有用,分式方程一般要先化为整式方程再求解,并且要注意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三)课程学习目标 本章教科书的设计与编写以下列目标为出发点: 1.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类代数式。 2.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 3.类比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探究分式的四则运算,掌握这些法则。 4.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5.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四)课时安排

分式复习课说课稿(宣化五中黄维超)

分式复习课说课稿 宣化五中黄维超 一、说教材: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全章共包括五节:其中,第一节引进分式的概念,讨论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通分等分式变形,是全章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二三节讨论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这是全章的一个重点内容,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是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必要的练习掌握分式的各种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在这一节中对指数概念的限制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这给运算带来便利。第四五节讨论分式方程的概念以及应用,主要涉及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方程中要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并且出现了必须检验(验根)的环节,这是不同于解以前学习的方程的新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是本章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克服它的关键是提高分析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河北省这五年来分式的考察情况,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两个。一、进一步掌握分式的有关概念。二、灵活运用相应的方法解分式求值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分式的化简求值过程中关键是不知道用恰当的方法化简条

件或者是化简问题,所以我将这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灵活选择相应的方法求分式的值。 四、说教法学法 主要是通过小题引领学生会熟悉相关概念从而达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小题选的是近年来的全国中考题,很具有代表性,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就大致了解了中考的考题方向,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对于第二个学习目标,我仍然是选择以中考题为主的练习。这个目标我讲的稍微多一点儿,因为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选择从简单的例题入手,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在方法上主要是提问以及诱导。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中,重难点都被突破了,当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意识。能不说就不说,让学生多说。我想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如此。 五、教学反思 自从实行练讲练教学模式以来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在本章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通过类比分数来学习分式效果非常好。本节复习课让学生归纳知识体系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复习课注重习题方法的探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类型题的规律的探究。在本节课中体现的还可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效果还能好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今后的备课中还应注意时间的分配和重点问题的处理。同时数学课上应该多交给学生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规律探索、思维能力的训练等。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的约分》教案

3.2 分式的约分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式的约分的意义,明确约分的理论依据,掌握约分的方法,会将一个分式约分成最简分式. 2.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受到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分式约分的理论依据及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分子或分母因式符号的变号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学小笑话:从前有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有一次,父母出远门去办事,把他交给厨师照看,厨师问他:“我每天三餐每顿给你做两个馒头,够吗?”他哭丧着脸说:“不够,不够!”厨师又问:“那我就一天给你吃六个,怎么样?”他马上欣喜地说:“够了!够了!” 问:这个富家子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2.什么是分数的约分?分数的约分是怎样进行的? (二)分式约分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你能仿照分数约分的方法,化简下面的分式吗?说出你这样做的依据. 3286b ab (第一步是把分式3 2 86b ab 中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第二步是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都除以公因式22b (即约去公因式22b ),得到 b a 43这一运算过程与分数约分类似,我们把它叫做分式的约分.) 2.教师小结: (1)约分的概念: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约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分式约分的方法: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三)深化认识,探究最简分式的概念

1.教师引导学生研究例1,深化对约分的认识 例1 约分:(1)232y 4axy x -; (2)ab a ab b a ++222 解: (完成例1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当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时,所分离出的公因式的系数应是分子与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因式时分子、分母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的乘积.对于分式(2),因为分子与分母都是多项式,就需要先分别进行因式分解,再找出它们的公因式.) 2.探究最简分式的概念 学生思考并互相交流:在前面分式的约分中,分别得到了 a 21,y x 4,22ay x ,这几个分式有什么特点?它们还能继续约分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几个分式中的分子与分母,除去1没有其它的公因式.也就是说,这几个分式已经是最简形式,再不能继续约分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最简分式的概念.) 问题:分式化简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小博士”的话) (四)应用分式的约分进行整式的除法运算 例2 计算 (1)-9a 2b 2÷(-3ab 2); (2)(a 2-4)÷(a 2-4a+4) 要求:说明每步的算理.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分式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分式就是两个整式相除.反之,两个整式相除,当除式不为0时,就可以写成分式的形式.) 解: (五)练习与巩固 53 2164.1abc bc a -约分 ()()x y a y x a --3 22. 2.课本第77页练习,要求独立完成. (六)课堂小结: 1.约分的主要步骤:先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分母中

《分式》说课稿

16.1.1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窑店初中的数学教师袁文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6章《分式》第1小节第一课时:从分数到分式.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和教法、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效果分析这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分式》单元的起始课,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由于从分数到分式是由数到式的扩展,从整式到分式是对代数式认识的扩展,因而分数和整式的知识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同时本课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分式性质、运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后续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基础. 学情方面,学生除已掌握了分数和整式的知识外,也已初步掌握了求代数式的值及解简单的一元方程或不等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和教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分式概念,能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确定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类代数式; 3.体会类比、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或方法,获得代数学习的成功经验. 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式有意义和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设置情境-引导发现”的教法引入分式概念,采用学生自主观察归纳与教师启发点拨相结合的教法突出概念的形成过程,采用“精讲精练”的教法落实双基要求. 此外,在教学中始终注重两点: 1.从分数到分式,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概念形成过程; 2.类比分数的知识得到分式的知识是研究分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上述学情及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按照“形成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归纳小结”的顺序设定为4个主要阶段. (一)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创设情境】为深入挖掘教材章节引例中行船问题的数学内涵,创设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数学文化的情境,我想到由唐诗“千里江陵一日还”和初二语文课文《三峡》中的有关描述引入新课.师生共同从诗文内容中挖掘出一个数学问题:“千里江陵”能否“一日还”?以此为情境,我提出一组关于船速、水速、距离和时间等数量关系的具体问题.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学生先后列出的5个代数式,从分数到分式、从特殊到一般,体现了数学是描述数量关系、揭示客观规律的工具. 不仅如此,我还继续出示给学生两个较为复杂的分式,请学生尝试解释它们在行船问题中的含义,体会抽象的代数式可以有它的实际背景. 请看视频:【视频1】代数式的实际背景 【情境】千里江陵几日还? 问题: (1) 如果半日行船530千米,则船速约为多少千米/时? (2) 如果船速为v千米/时,则半日(12小时)行船距离是多少千米?

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 公开课教案

第2课时 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 1.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符号法则;(重点)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约分和通分.(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中国古代的数学论著中就有对“约分”的记载,如《九章算术》中就曾记载“约分术”, 并给出了详细的约分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式化简的相关知识,下面先来探索分式的 基本性质.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分式的基本性质 【类型一】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对分式进行变形 下列式子从左到右的变形一定正确的是( ) A.a +3b +3=a b B.a b =ac bc C.3a 3b =a b D.a b =a 2 b 2 解析:A 中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上同时加上3不符合分式的基本性质,故A 错误;B 中当c =0时不成立,故B 错误;C 中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3,分式的值不变,故C 正确;D 中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乘方,不符合分式的基本性质,故D 错误.故选C. 方法总结:考查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 分式的值不变. 【类型二】 不改变分式的值,将分式的分子、分母中各项系数化为整数 不改变分式0.2x +1 2+0.5x 的值,把它的分子、分母的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所得结果正确的为( ) A.2x +12+5x B.x +54+x C.2x +1020+5x D.2x +12+x 解析: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0.2x +12+0.5x 的分子、分母都乘以10得2x +1020+5x .故选C. 方法总结:观察分式的分子和分母,要使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只需根据 分式的基本性质让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某一个数即可. 探究点二:约分

15.2.1分式的乘除法说课稿

《15.2.1 分式的乘除法》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探索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进一步体现了新课标中“情境引入——数学建模——解释、拓展与应用的模式”。分式的乘除法与分数的乘除法类似,所以可通过类比,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也就是分式的约分,要求学生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材地位: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与分数的约分、分数的乘除法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分式的混合运算做准备,为分式方程作铺垫。 3、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2)、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师生观察、归纳、猜想、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 5、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催化剂,好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我们事半功倍。新课程改革中,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启发式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永恒的,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上行为的主体。 2、合作式教学,在师生平等的交流中评价学习。 三、说学法 学生在小学就已经会很熟练的进行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上一章又学习的因式分解,本章学习的分式的意义,分式的基本性质等,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上的铺垫。 1、类比学习的方法。通过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类比。 2、合作学习。

《分式的乘除》的说课稿

《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的说课稿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 所选用是人教版的教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八年级数学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 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 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内容特点,考虑到年级学生的知 识水平,我制定了如下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 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 题。 2.技能目标: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 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

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3.情感目标: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 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 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突破难点: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在例题的引导分析时,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本课教学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让学生在练习题中巩固难点,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

分式的约分与通分教学设计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 任课教师:武云霞 班级:322班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 约分和通分 一、内容解析 1、内容 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2、内容解析 本节是在小学学习了分数的约分、初一学习了因式分解及上节课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学生通过类比分数的约分和通分来总结出分式的约分与通分的法则,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类比思想。 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是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所必须掌握的分式变形。本章节的学习为后边分式的四则运算做铺垫,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找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和能准确的确定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约分。 (2) 了解最简公分母的概念,会找最简公分母,并能进行简单的通分.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会找分子分母的公因式,能将分式化简到最简分式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准确确定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并能正确通分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对于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理解要相对容易一点。约分的时候学生再找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时容易找漏,并且最后结果总是忘记化到最简分式,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进行因式分解。在通分的时候,学生确定最简公分母有点困难,并且在通分的时候,分子分母会漏乘。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的重点是1、能准确找到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2、准确确定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分解因式 (1) =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 2x -9 2x +6x+9 3x-3y

分式的乘除说课稿

分式的乘除说课稿 杨磊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所选用是人教版的教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二、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 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 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情感目标: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 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标改革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把过去单纯的老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 四、学法分析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对分数乘除法运算比较熟悉,加上对本章第一节分式及其性质学习,抓住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心理特征,因此,我认为本节课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一方面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五、教学过程分析 1、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用实际出发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问题1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 ??÷n b m a 倍, (引出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式的约分教学设计

《分式的约分》教案 吴翔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它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运用,也是后面学习分式乘除法运算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约分、因式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因此,这些都为学生学好分式的约分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类比分数的约分,理解分式约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分式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 类比分数的约分,探索分式约分的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探究精神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正确地进行分式的约分 难点: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含有多项式的约分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你减过肥吗?你是如何减肥的?观看小视频《八戒减肥记》 提问:八戒可以减肥,我们能不能给上节课学过的分式减肥呢?引出新课《分式的约分》 (二)自主学习 出示课题,并提问看了这个课题,本节课你想学习什么?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自学课本P130页到131页的内容,并思考一下问题: ⑴回忆分数是怎么约分的?⑵什么是分式的约分?⑶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⑷什么是最简分式? (三)交流展示 1.想一想 6 10我们是怎么约分的? 教师引出分数约分的步骤:⑴找最大公约数⑵约去公约数(即分子、分母同除以公约数) 2.你能帮助分式 2 a bc ab减肥吗? 2 a bc ab 2 a bc ac a ab ab b ÷ == ÷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将分式中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式约分的定义:把分式中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种变形叫分式的约分. 教师提问:分式约分的依据是什么?

《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及教学设计说明五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分式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一节“分式”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分式变形的依据,也是进一步学习分式通分、约分及四则运算的基础,使学生掌握本节内容是学好本章及以后学习方程、函数等问题的关键。 2、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知道,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八年级学生一方面可能会对原有知识有所遗忘,从心理上愿意去验证,愿意去猜想,从而激活原有知识;另一方面,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 3、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以上学习任务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能进行分式化简、变形。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理念,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加以体现,因此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2、通过类比、探索分数及分式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合作的快乐与成功,培养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的意识。 三、说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的特点:课堂教学我采用了“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 本堂课立足于学生的“学”,要求学生多动手,多观察,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分析、对比、归纳的思想方法。在对比和讨论中让学生从“做中学”,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要达到学生主动的学习,本课采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过程 活动1: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同时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回顾引入新课,我设计了以下的情景导入:

分式的约分教学设计

《§3.2 分式的约分》 单位:九山镇九山初中姓名:吴洪瑶

§7.2 分式的约分 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小学学习了分数的约分、初一学习了因式分解及上节课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约分,为后边分式的乘法除法做铺垫,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约分和最简分式的概念及约分的依据。 2.能够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式的约分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分式约分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找到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并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约分 关键:因式分解。 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学习分式的约分,他是在小学学习了分数的约分、初一学习了因式分解及上节课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重点是找到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并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在设计本课时教案时,先复习因式分解和分数基本性质,为本节课内容打好基础;通过复习分数的约分,引出分式的约分,注意引导学生对分数的约分进行比较学习。在理解、掌握和运用分式约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渗透类比、概括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小组学习方式,组间竞争,按各组表现评出最优小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学生分成十组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分式的基本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式分解:

分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说课稿 一、课题介绍 选自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一节“分式及其基本性质”,根据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用.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学习,是整式的一种补充,与整式一样分式也是解决问题的常用工具.本节课的内容是分式中较为重要的一课,是今后学习分式约分与通分,分式运算和解分式方程的前提,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分式的意义,掌握分式的性质及基本运用.进一步培养学生代数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类比的理性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难点: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变形. 四、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了“问题—观察—思考—提高”的步骤,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思考、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根据教材分析和重难点分析,确定本节课主要采用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互相讨论,一步步地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并通过应用此性质进行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得到更深刻的体会,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2、学法分析 在学法指导上,根据课程标准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进而对分式的基本性质做出探究.例如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乘除》的说课稿之欧阳歌谷创编

《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 时)》的说课稿 欧阳歌谷(2021.02.01)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式的乘除法(第1课时)》,所选用是人教版的教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八年级数学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课内容特点,考虑到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我制定了如下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 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解决一些与 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 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 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 识。 3.情感目标: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 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 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突破难点: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在例题的引导分析时,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本课教学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乘除运算。让学生在练习题中巩固难点,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学法分析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对分数乘除法运算比较熟悉,加上对本章第一节分式及其性质学习,抓住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心理特征,因

青岛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的约分》参考教案1

青岛版初中数学 重点知识精选 掌握知识点,多做练习题,基础知识很重要!青岛版初中数学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

3.2 分式的约分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式的约分的意义,明确约分的理论依据,掌握约分的方法,会将一个分式约分成最简分式. 2.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受到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分式约分的理论依据及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分子或分母因式符号的变号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数学小笑话:从前有个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有一次,父母出远门去办事,把他交给厨师照看,厨师问他:“我每天三餐每顿给你做两个馒头,够吗?”他哭丧着脸说:“不够,不够!”厨师又问:“那我就一天给你吃六个,怎么样?”他马上欣喜地说:“够了!够了!” 问:这个富家子弟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2.什么是分数的约分?分数的约分是怎样进行的? (二)分式约分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你能仿照分数约分的方法,化简下面的分式吗?说出你这样做的依据. (第一步是把分式中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第二步是根据分式的3286b ab 3 2 86b ab 基本性质,把分子分母都除以公因式(即约去公因式),得到 这一运22b 22b b a 43算过程与分数约分类似,我们把它叫做分式的约分.) 2.教师小结: (1)约分的概念: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约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分式约分的方法: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三)深化认识,探究最简分式的概念 1.教师引导学生研究例1,深化对约分的认识 例1 约分:(1); (2) 232y 4axy x -ab a a b b a ++222解: (完成例1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当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单项式时,所分离出的公因式的系数应是分子与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因式时分子、分母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的乘积.对于分式(2),因为分子与分母都是多项式,就需要先分别进行因式分解,再找出它们的公因式.) 2.探究最简分式的概念 学生思考并互相交流:在前面分式的约分中,分别得到了,,a 21y x 42 2ay x ,这几个分式有什么特点?它们还能继续约分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几个分式中的分子与分母,除去1没有其它的公因式.也就是说,这几个分式已经是最简形式,再不能继续约分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最简分式的概念.) 问题:分式化简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小博士”的话) (四)应用分式的约分进行整式的除法运算 例2 计算 (1)-9a b ÷(-3ab ); (2)(a -4)÷(a -4a+4) 22222要求:说明每步的算理.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分式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分式就是两个整式相除.反之,两个整式相除,当除式不为0时,就可以写成分式的形式.) 解: (五)练习与巩固 . 53 2164.1abc bc a -约分()()x y a y x a --3 22

中考第一轮复习《分式》说课稿教学提纲

中考第一轮复习《分式》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 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通分等分式变形,是《分式》的理论基础部分。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这是《分式》的一个重点内容,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必要的练习掌握分式的各种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 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有理式,是代数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然而,分式更适合作为某些类型的问题的数学模型,它们具有整式或整式方程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借助对分数的认识学习分式的内容,是一种类比的认识方法,这在《分式》学习中经常使用。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分式概念,会求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分式值为0时,分式中所含字母的条件. 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变号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分式的通分和约分. 3.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灵活地运用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分式的化简和求值. (二)数学思考: 提高观察、归纳、猜想、尝试等方法的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与代数恒等变形能力 (三)问题解决: 能熟练地进行分式性质的运用,灵活地运用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分式的化简和求值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能获得学习代数知识的常用方法,能感受学习代数的价值.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运算

难点:分式的化简和分式的运算 四、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材,归纳知识点,自主练习,疑难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1、通过实例让学生再次感知引入分式的必要性。 2、通过课程标准让学生了解中考对分式的考查要求,做到明确复习方向;三年中考环节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印象和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边梳理考点边进行相应题型训练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巩固。 为了充分利用好我们现有的一轮复习资料《面对面》,所有的内容都是紧扣《面对面》的内容进行的。考点一中的前、后四个练习;考点二的三个练习;例2;三年中考的1、2及课堂检测全都来自《面对面》。 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争取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我采用的是复习一个知识点、训练一个知识点,题的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又不高于课程标准。通过考点做练习让学生明确每个知识点会出现的题型,由练习说知识点让学生清楚每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而知识点是做题的依据。如同了解了游戏规则才玩游戏,游戏玩得精彩了对游戏规则也更熟悉。 希望能对我的这节课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使我们的复习更加有效、高效,使我们的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也希望这节课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吕宏玉老师、王岩老师的精彩展示。 六、教学反思:自从实行学、教、测教学模式以来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在本章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采用类比的教学方法,通过类比分数来学习分式效果非常好。本节复习课让学生归纳知识体系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复习课注重习题方法的探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类型题的规律的探究。在本节课中体现的还可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效果还能好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今后的备课中还应注意时间的分配和重点问题的处理。同时数学课上应该多交给学生解题方法、解题技巧、规律探索、思维能力的训练等。

分式乘除法运算教案

第五章 分式与分式方程 2.分式的乘除法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分数的乘除法,掌握了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在学习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时可通过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进行类比学习。在前面学习了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为分式的运算和结果的化简奠定基础。 能力基础:在过去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具备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和类比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任务分析 具体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难点是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分式的乘除法与分数的乘除法类似,所以可通过类比,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也就是分式的约分,要求学生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3.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识 复习小学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活动内容 1、计算,并说出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 (1)82174? (2)9 452÷;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数除以分数,把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与被除数相乘. 活动目的: 复习小学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为学习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做准备。

教学效果: 学生能准确的说出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 第二环节 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 9 7259275,,53425432??=???=?Λ 2 79529759275,,435245325432??=?=÷??=?=÷Λ 猜一猜:=?c d a b ;=÷c d a b 你能总结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吗?与同伴交流。 c b d a c d b a ??=?, d b c a d c b a c d b a ??=?=÷ 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活动目的: 让学生观察运算,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与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类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教学效果: 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学生明白字母代表数,这样很顺利的得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第三环节 知识运用 活动内容 例题1: (1)226283a y y a ? (2)22122a a a a +?-+

15.1分式教案

第一课时、从分数到分式 【教学内容】从分数到分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式的概念,明确分母不得为零是分式概念的组成部分。能够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一类量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通过类比分数研究分式的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 语言积累:用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 就可以表示成B A 的形式。如果B 中 含有字母,式子B A 就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分式的意义,明确分母不得为零。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分式的意义,明确分母不得为零。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问题导入: 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是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船速顺流航行

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是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 设江水的流速为x 千米/时。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 v +20100 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 时间v -2060小时,所以v +20100=v -2060。 方法:课件出示题目;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2、提问置疑: 教师:以上式子里的v +20100、v -2060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 同点和不同点?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识: (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 2,长为7cm 。宽应为______cm ;长方形的面积为S ,长为a ,宽应为______; (2)把体积为200cm 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 2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cm ;把体积为V 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中,水面高度为_____; 思考:请观察上面的式子,他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分式的定义是什么? 1、由学生分组讨论分式的定义,对于“两个整式相除叫做分式”等错误,由学生举反例一一加以纠正,得到结论:

分式的乘除法说课稿

5.2 分式的乘除法(说课稿) 邛崃市羊安中学宋旭尊敬的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是邛崃市羊安中学的数学老师宋旭,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分式的乘除法。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和教学设计说明六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学生在学习了因式分解、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 能力目标: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情感目标: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二、教法分析 新课标要求把过去单纯的老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学法分析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对分数乘除法运算比较熟悉,加上对本章第一节分式及其性质学习,我认为本节课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