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乌鸦喝水》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乌鸦喝水》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乌鸦喝水》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乌鸦喝水》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9课《乌鸦喝水》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基础题 (共14题;共61分)

1. (4分)找出每组中错误的注音,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

(1)浙江(zhé)自恃(shì)哀愁(āi) ________

(2)熏陶(xūn)沉寂(jì)伫立(chù) ________

(3)回旋(xuán)暂时(zhàn)打量(liɑng)________

(4)干将发硎(xíng)潜伏(qiǎn)汴州(biàn)________

2. (8分)下面句子中有两处拼音错误,两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过来。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hé)塘里。许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不仅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丢,所以不能朗照;不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chù)。--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着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cān)差(chā)的斑驳的影。

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 (3分)看图,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填序号)

①桥②台③小

________羊 ________灯石________

4. (2分)读《星星和鲜花》,根据课文填空

夜晚,小明对着天空在数________ ;

夏天满地开满________ ;

5. (6分)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占——________ 干——________

合——________ 支——________

巧——________ 庄——________

6. (3分)查字典

“抖”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组词________

7. (1分)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用上加引号的词写一句话)

________。

8. (2分)《望天门山》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动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的美景。()

A . 断、开、流、回、出、来;楚江

B . 断、开、流、回、去、来;天门山

C . 断、开、流、回、出、来;天门山

9. (5分)认真读一读,写一写。

首角无采爱尖

10. (4分)用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转zhuàn ________ 藏zàng ________

zhuǎn ________ cáng ________

11. (9分)在横线上填上适合的词语。

浩瀚的________ ________的海鸥沥青的________

棕色的________ ________的朝阳整洁的________

银白色的________ ________的贝壳粗糙的________

12. (6分)读一读,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四________八________ 蹦蹦________

昏________昏________ 摇摇________

13. (5分) (2019四下·吴忠期中) 查字典我能行。

“贯”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第3画是________。在字典里“贯”有五种解释:①穿;贯通。②连贯。③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④世代居住的地方。⑤事例;成例。在“鱼贯而出”中“贯”取第________种解释。在“横贯江面”中“贯”取第________种解释。

14. (3分)从《想别人没想到的》文中找出三个徒弟分别是怎样画骆驼的。

大徒弟——________ 。

二徒弟——________。

小徒弟——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1题;共6分)

15. (6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游八达岭长城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游览了八达岭长城。

长城真伟大!高高的城墙建在山上,起伏弯曲,伸向远方。妈妈告诉我:“长城全长约一万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们沿着台阶登上长城。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妈妈告诉我:“长城是古人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如果发现了敌情,就在烽火台上点起烽火。远处的人见到烽火,就知道敌人来了。”

我站在高高的长城上,向远处望去,长城就像一条巨龙。我不禁高声赞美:“长城真伟大!”

(1)长城的城墙建在________,城墙上面________。

(2)短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长城的________,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长城的________。

A.作用 B.景色 C.长度

(3)烽火台有什么作用?用“________”画出相关语句。

(4)作者把长城比作________,表现了它的雄伟壮观。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14题;共61分)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答案:1-4、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答案:10-1、

考点: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二、阅读题 (共1题;共6分)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答案:15-4、

考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