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

★加工转化★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

孙 欣1 潘银忠2

(1,煤炭信息研究院,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100029;2,中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校,北京东燕郊学院路,101601)

摘 要 详细分析了我国煤炭生产、储运和利用对环境影响的现状,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煤矿环境保护 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

孙欣:煤炭信息研究院能源安全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潘银忠:中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校副校长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煤炭工业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全面推进煤炭工业的改革和发展。1 正确认识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燃烧释放的SO 2、CO 2和NOx 等废气,不仅增加了人们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是全球大气变暖的祸根。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浪潮中,中国首当其冲。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走出低谷开始快速发展。2003年原煤产量16167亿t ,占我国能源生产量的7412%,煤炭消费量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711%,燃煤发电占总发电量的70%。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将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将占有重要地位。煤炭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能源,同时环境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11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3方面:一是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二是造成大气污染,三是威胁安全生产和人体健康。

煤炭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表现为地表塌陷、

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固体废弃物压占污染土地等,同

时煤炭开采对水资源也造成破坏和污染。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大气污染主要是来源于矿井瓦斯和矸石自燃释放的气体。煤矿抽放的煤层瓦斯气利用率低,85%以上直接排放。20世纪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按照目前的粗放发展模式,再过两三年,作为主要温室气体的煤层瓦斯气直接排空量将达到每年120亿m 3,对环境的污染相当严重。煤炭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每年产生煤矸石113亿t ,已累计堆存30多亿t 。部分煤矸石自燃产生的大量含SO 2、CO 2、CO 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煤炭开采还威胁安全生产和人体健康。煤炭开采会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和煤矿火灾事故,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威胁最大、最突出的一个问题。煤炭开采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井下煤炭开采产生的大量粉尘,由于防护措施不落实,会成为矿工职业矽肺病的诱发因素。1.2 煤炭储运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的地理分布极不均衡,煤炭生产基地主要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而煤炭消费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就决定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基本格局。煤炭储运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来自于煤炭的储、装、运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飞扬对矿区及运输线路两侧生态环境的污染。1.3 煤炭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煤炭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尤其严重。每年大气和水污染的损失估计相当于GDP 的3%~8%,这是

5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

一项巨大的经济成本。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每年增长8%~9%,而环境污染的成本占了相应的比例,可见这种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非常高。

作为一次能源,煤的利用方式在我国主要是燃烧,而煤炭燃烧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最大污染源,是造成我国煤烟型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燃煤产生的SO2排放量占全国SO2总排放量的74%,其CO2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总悬浮颗粒(TSP)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0%。

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目前中国SO2污染产生的酸雨危害面积已达国土总面积的30%,全国年均降水p H值低于516的城市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7016%,我国已成为世界3大酸雨区之一。我国CO2排放量仅次于美国,高居世界第2位,而其中由燃煤排放的CO2量更是高达80%左右,可见燃煤是影响我国CO2排放量的最大因素。CO2排放量的逐年增加,加剧了温室效应,促进了全球变暖。

燃煤排放的煤烟也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煤烟既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系统,诱发和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炎等疾病,也可以间接作用在其它系统,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典型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肺癌、氟病等。

除了大气污染之外,煤炭利用还造成水污染。目前,有些电厂对废水进行了适当的处理,但也有一些电厂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对水系造成严重污染。

2 促进我国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思考

2.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经济发展过程也是自然资源消耗的过程,并且资源消耗方式和利用程度在不断创新和提高,从开发、加工、制造到消费,形成一个持续运转的产业链。这里关键一环是使资源永续利用,形成资源的再循环,绝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强化环境保护意识,既要重视当代人的发展需求,也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利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煤炭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影响,是对人的生活环境、人的身体健康、人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煤炭工业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当前要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显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应立足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意识,强化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意识,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2.2 改善能源终端消费结构

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的比例过大。解决能源环境问题要把重点放在改善能源的终端消费结构上,实现煤炭消费向以煤电为主的格局转变。同时,国家可以综合运用价格、税收、投资与其它经济政策,限制煤炭的生产与消费。目前煤炭和其它能源的价格虽然已经放开,但基本无法反映能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只能简单地反映生产成本。所以适当提高资源税、开采税和环境税等限制煤炭的低价优势,才能鼓励其它优质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解决我国能源的结构性矛盾。

2.3 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一次能源可以进一步分为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水力、风力、生物质能、波浪能、潮汐能、海洋温差能等等,它们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污染很小,甚至可以说零污染。但是,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起步阶段。

阻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国家投入开发的力度小,与其它能源开发投资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优惠政策少,开发积极性不高;技术不成熟,开发成本高。国家应该对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给予优惠的鼓励政策,比如优先上网、环保补贴等,同时国家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投入科研开发,实现可再生能源开发设备的国产化,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将化石能源环境税收和污染收费所得资金一方面投入环境治理,另一方面投入到可再生能源开发上。

64中国煤炭第31卷第3期2005年3月

2.4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煤炭为世界人均的1/2,石油仅为世界人均的1/ 10,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始终应作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首选方案。目前,我国煤炭主要用于燃烧,主要用户是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工业窑炉和民用等。提高煤炭燃烧效率是解决我国煤炭利用效率低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

2.5 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机制

(1)对煤炭开发利用生产的污染应实现全过程控制,把清洁生产纳入煤炭行业发展规划。鼓励煤炭企业发展上下游产业,实现煤炭—电力、煤炭—化工,煤炭—建材等稳定的产需衔接,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格执行煤矿环境影响评价、土地复垦和排污收费等制度。严格执行煤矿建设与煤矿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施工与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2)新建煤矿必须充分考虑水土保护、土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影响,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耕地、草原、森林、海洋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限制高硫煤矿建设,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煤炭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煤炭资源。未经批准,不得在铁路、重要公路两侧的一定距离内开采矿产资源。

(3)加强对煤矿“三废”治理的监督管理。严格按国家规定标准控制废气排放,加大对煤矿有毒有害废水污染物的监督治理和查处力度。

(4)提高燃煤排污收费标准。目前的排污收费普遍较低,无法反映环境治理成本和环境污染损失。必须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鼓励污染物减排,推动排污权交易制度。

(5)要加强煤矿企业的环境指标监测与污染排放监督。对煤炭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评估和环境否决制,加强舆论监督等综合措施完善环境管理。

2.6 建立煤矿环境保护投入机制,鼓励煤炭清洁生产与利用

增加财政支持力度,解决老矿区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欠账问题。利用国家“三高一优”等政策,大力扶持老矿区技术改造,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提高清洁生产水平。逐步建立以煤炭企业为主的环境治理投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加大对废弃煤矿和老煤矿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力度。限制开采硫等污染物超标的煤炭,鼓励有序开发利用优质煤炭。制定政策,严格煤炭使用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直接燃烧原煤。以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增效减污为目的,扩大煤矸石、矿井水和焦化煤气的利用领域,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时,其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实现清洁生产和清洁利用。2.7 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

面对中国未来能源环境突出的问题,发展洁净煤技术是现实的选择。洁净煤技术是指煤炭在开发到利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总称。它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保效益结合为一体,成为能源工业中国际高新技术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

我国煤炭行业洁净煤技术在走过短短几年的发展路程后,技术市场已经形成。但由于现行体制的羁绊,使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多头管理无序竞争的问题,这需要政府加大管理力度,使市场机制融入国家洁净煤发展的大环境之中,并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总体发展相结合,从经济、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着眼,建立起完整的洁净煤发展思路和体系,推动它的全面发展。

2.8 建立完善的能源市场竞争机制

中国的能源问题特别是能源环境问题,其根源除了资源方面的原因外,最主要的问题是市场问题。政府应该着力研究出合理的成本价格体系,综合反映环境污染和资源稀缺性,体现政府意志。同时清理市场中的不正当和不公平竞争,包括大煤矿同小煤窑的竞争,洁净煤和高污煤的竞争,煤炭和清洁能源的竞争等等,只有消除这些不正当和不公平的竞争,才能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才能真正实现政府改善环境、治理污染的意志,才能为洁净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铺平道路。

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是国家环境保护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煤炭需求两旺,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为进一步做好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煤炭企业要抓住这个大好机遇,彻底改变粗放开发、低效利用、污染环境的增产路子,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煤炭开发总量与环境容量基本平衡为前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努力发展矿区循环经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责任编辑 康淑云)

7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环境保护工作

Abstracts in English

Some issues o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The paper int roduces t he rele2 vant policies and t he sit uation on t he suction of ground and underground met hane in China as well as t he as2 sumption of China U nited Coal-bed Met hane Corporation,Lt d to exploit and utilize coal-bed met hane.It analyses t 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 he develop ment of coal-bed met hane indust ry and present s some policy-related advice for t he develop ment of coal-bed met hane indust ry in China.

R eview of coal industry’s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year of2004 The paper analyses t he basic feat ure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 he coal industry’s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 he year of2004,and makes a forecast for t he coal market’s operation of2005and p 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The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of MventCAD system The paper introduces t he core f unction of Mvent CAD sys2 tem,it can not only realize t he double-line automapping of t unnels,but also make correct judgment s for t he space po sition between t unnels and make automatic hiding and elimination disposal for t he junct ure and inter2 section of t unnels

Set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view of scientif ic development,to enhanc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 ork of coal industry The paper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 he affection of China’s coal production,preservation, t ransportation and utilization on environment,p ut forward t he idea of setting and implementing t 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 ment to boo st t 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of China’s coal industry and makes rele2 vant suggestions.

Discussion on the dynamic analysis method of air dense-medium fluid bed The paper present s t he dynamic a2 nalysis met hod of air dense-medium fluid bed,it consist s of two part s,one is about t he dynamic analysis of fluidized p rocess,t he ot her is about t he dynamic analysis of assorting room.According to t he discussion, t hese process serves as t he cont rol mechanism for t he evenness,stability of coal bed and for gas-solid sus2 pension liquidity t hus p rovide t heoretical basis for t he imp rovement of coal’s separation grade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situ ation i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 he operational mod2 el,instit utional f ramework and effective working met hod of European U nion in t he field of vocational safety and healt h,int roduces some experience in t he aspect s of const ruction industry and dangerous chemicals.Also it int roduces t he stat us quo of vocational safety and healt h in Russia and Spain,summarizes European U nion’s working experience in t he field.

R esearch for the detection of mine f ire by using graphical solution The paper int roduces a new met hod of de2 tecting mine fire by using fire grap hics’parameters and advanced artificial neuron network technique to make comp rehensive analysis and judgment.The met hod po ssesses low ratio of judgment miscarriage,it is reliable and has high antijamming capability,t 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 his met hod will inevitably play an im2 portant role in coal-mine safety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closed model for safety culture in Suncun coal mine Through building“36361”closed mod el for safety cult ure,Suncun coal mine of Xinwen Mining Corporation f ulfilled t he responsibility of safe2 ty education,animated it s form,enriched it s means,t hus deepened t he effect of safety education and boo st t he safety develop ment of coal mine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笔记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笔记 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班级:103班姓名:沈云学号:10211313 阅读了胡锦涛同志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我的感触颇深。我认为,要真正做好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以赴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科学发展观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中心,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要抓好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第二,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还要继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仅仅重视经济发展,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不仅会使经济发展难以持续,最终经济发展也难以搞上去。因此,既要抓好经济建设不放松,同时又要切实防止片面性,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防止出现因发展不平衡而制约我国的全方面发展。 第三,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同时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需要数量的增长,但不能把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数量的增长。要充分利用我国的体制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国外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现我国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我们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区、各行业的实际条件和发展需要,有重点、有步骤地采取措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全面发展。 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一直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瞻远瞩地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开行发展战略规划,特别是“走出去”业务的开展,是保持我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持大学生的先进性,自觉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工作,踏踏实实做好份内事。

科学发展观与环保的几个关系

科学发展观与环保的几个关系从科学发展观与环保的历史渊源看,几十年前的世界环境运动产生了国际三大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国际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中国科学发展观的依据之一。 科学发展观与环保的政治关系 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就是政府 从主抓经济、主抓企业向主抓公共事务转变。这个转变牵涉到党政关系调整和干部体制改革。先不谈党政关系,只谈几句干部考核。我们绝不能按实的GDP和虚的口号来提拔干部,应尽快为科学发展观设计一套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由此表明,坚持推行科学发展观有什么鼓励,不执行科学发展观有什么惩罚,前段时间研究的“绿色GDP”目的就在于此。按照中国传统政治生态,中国官员相对于国外官员位高权重,示范意义更大,把官的事情解决了,其他事情就好办了,行政体制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下去了。 行政体制改革首要一条就是降低行政成本。古今中外无论谁执政,都没有必要加重自己的执政成本,都没有必要养那么多冗员设那么多相互交叉的机构。比如,管国有资产有九个部门,管生产流通的有六个部门,而管一头猪也有九个部门,至今这头猪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

环保体制也是如此。以太湖治理为例,造成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的最大原因是网箱养殖,按规定只能养两万亩,结果养了19.5万亩。但是水产养殖不归环保部门管,归农业部门管。而排入太湖的生活污水归建设部门管。治理水的技术资金归科技部和发改委管。调长江水冲释污水归水利部管。那环保局能管什么?管工业污染,基本上也只能管大厂,因为小厂子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下管不住。可太湖一出了污染事故,全国人民都把焦点集中在环保部门。 横向说完了再说纵向。这主要体现在上下分离的执法与监测体制。地方环保局的票子、帽子、位子全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他们执法时下不了手,甚至连说清楚也不能完全做到。全国的环境监测体制并不统一垂直,各地监测站长都归地方环保局任命,因此数据有没有水分不敢打保票。 权和责应该是对应的,既然担负了责任就应该有相应的权力。如果有一天环保总局改名叫环境保护部,但仍然只拥有现在的权能,那么就更加被动。因为社会公众不了解,以为叫“部”了,“入阁”了,理应有更大的实权了,环保问题就能解决了,其实不然。相应的监管职能不并入,环保体制问题仍和过去一样。如果说很多部门从前都是为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设立,今后应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而设机构。因而推行大部委制非常重要,其进展快

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

学习课程: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 单选题 1.环境保护有哪些重大意义: 回答:正确 1. A 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 B 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3. C 对民族的生死存亡、文明的持续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都有重大作用 4. D 以上答案都正确 2.从水环境质量来看,我国有多少大江大河属于劣五类: 回答:错误 1. A 25% 2. B 30% 3. C 35% 4. D 40% 3.劣五类的水质指的是: 回答:正确 1. A 有极少使用功能的水体 2. B 失去了任何使用功能的水体 3. C 有很大使用功能的水体 4.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4.我国有多少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 回答:正确 1. A 60% 2. B 70% 3. C 75% 4. D 80% 5.生态功能包括哪些方面: 回答:正确 1. A 水土保持 2. B 水源涵养

3. C 调蓄洪水 4. D 以上都包括 6.环境问题的压力主要来源于: 回答:正确 1. A 发展不足 2. B 发展不当 3. C 以上都对 4. D 以上都不对 7.在法制方面,我们国家当前面临哪些问题: 回答:正确 1. A 一些地方对落后生产方式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阻挠环境保护的正常执法 2. B 一些地方的执法部门不能够严格执法 3. C 企业守法不自觉,违法现象比较普遍 4. D 以上答案都包括 8.发展一般有哪两种发展模式: 回答:正确 1. A 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 2. B 科学的集约化的发展模式 3. C 以上都包括 4. D 以上都不对 9.传统的粗放发展模式: 回答:正确 1. A 只强调经济利益,忽视环境效益 2. B 强调经济利益,也关注环境效益 3. C 只关注环境效益,不强调经济利益 4. D 以上都不对 10.主要污染物包括哪两项指标: 回答:错误 1. A 二氧化硫即大气指标 2. B 水方面指标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一具国家坚持什么样的进展观往往会导致别同的进展结果。我国改革进展正处于关键阶段,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乾坤,必须要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坚固树立和仔细降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进展观,切实抓好进展那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任务。把握以下几点,才干树立和降实科学的进展观:第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神贯注搞建设,一心一意谋进展,。惟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别断增强综合国力,才干抓好进展那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任务,为全面协调进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第二,必须在经济进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进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协调进展。如此,才干切实防止片面和单打一,防止浮现因进展别平衡而制约进展的局面。第三,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果、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进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别断爱护和增强进展的可持续性。我们应统筹思考当前进展和以后进展的需要,积极进展循环经济,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好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进展的条件和空间。第四,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科学进展观的要求贯通各方面工作。关键是要结合实际,注重解决进展中存在的突出咨询题和矛盾,更快更好的推动各项事业进展。作为一名学生准备党员的我,怎么作到树立和降实科学进展观呢?第一,我要按照科学、客观规律来办事。凡是符合科学进展观的情况要全力以赴的去做,别符合的就要毫别迟疑的去改正。第二,我要坚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定要把最广阔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动身点和依据,尽量为同学提供多的服务和帮助,切实让同学得到解决困难的帮助。第三,我要在脑海中坚固树立节省资源的观念。节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我要做好先锋榜样的作用,带头做好别白费一针一线,成为同学门学习的模范。第四,要坚固树立环保的意识。这是全球公民的共同责任,因为人类生存的地球是唯一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爱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日子环境,一旦人类必要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人类别久必将失去活力,必将是自食恶果实,走向灭亡,那么我们怎么谈生产,怎么谈进展。所以,我们要带头去爱护、宣传保护周围的小环境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妨碍周围的同学,让他们也积极的加入那个环保队伍中来。第五,我还要坚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进展的观念。爱护自然算是爱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算是造福人类本身。对自然界别能只说索取别说投入,只说利别江建设。在我能力范围内,我要坚定禁止那些过度放牧、掠夺开采、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行为。以上观点算是我作为一名学生准备党员树立和降实科学进展观念的具体严格要求和实际行动,并积极向党组织汇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中的环境问题

科学发展观中的环境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思想战略。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中的内容有一条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说到底,这一条内容是在说环境的科学发展观问题,我想就这一问题谈谈对科学发展观的感想。 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同时又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地球上发生了三重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经济增长了近百倍,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迅速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二是人口爆炸,20世纪人口翻了两番,超过60亿人,并且仍以每年9 200万人以上的速度增长;三是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消耗、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们正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不得不重审发展过程,努力寻求人口与环境相互协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构成危害的科学发展战略。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经济高速发展但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国家,胡锦涛主席适时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说明了党中央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符合时代的潮流,也符合中国的国情。 我是化学系的学生,所以化学对环境方面的影响我很有体会。誉为“核心科学”的化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对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改善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化学使生活在地球上的数十亿人口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每个角落都有明显改善。然而化学在取得这些令人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环境中一半以上的废物都是化学工业所制造的,而且它们的危害相当的大。在南极的企饿体内已经发现了化学农药DDT,它的毒性在食物链中的蔓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极大危害;氟氯烃造成了大面积的臭氧层空洞,地球表面的生物受到了紫外线的威胁;此外,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使得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我们受到了被海水吞没的威胁。我们在享受化学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科学发展的观念所造成的,我们只顾化学发展,不顾其导致的不良后果这显然是不对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化学就有一门“绿色化学概论”的课程,为的就是教育我们如何用科学发展的方式来利用好化学,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其实我们早已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很多年前,政府就开始致力于环境的整治,从刚开始的减少重污染企业的尾气排放,到后来的限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我们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想当初几年前,北京的空气质量还很差,天从来都是灰蒙蒙的,但是现在,北京的空气质量大幅度提高,蓝天也是经常可见。 我们要发展,更要科学发展。如果我们的发展是以削弱环境资源基础,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那么这样肯定只是带来一时的繁荣,用不了多长时间,等到环境与生态平衡被完全破坏,资源几乎枯竭的时候,我们的子孙后代就要为我们的愚蠢行为“买单”。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那么我们必将走向灭亡。所以胡锦涛主席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也说明了党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只有科学发展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保护环境的最大目的就是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

树立科学发展观_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11卷第6期2009年12月 资源与产业 RES OURCES &I NDUSTR IES Vol 111No 16 Dec 12009 收稿日期:2009-05-11;修订日期:2009-11-11;责任编辑:刘英姿。 第一作者简介:沈建军(1977) ),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治理及清洁生产研究。E 2m a i :l sjjx x7724@1631co m 资源管理 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沈建军1,武丽英2,祁利明1,王福斌1 (11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21内蒙古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针对当前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资源环境问题,本文在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人与自然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正确把握科学技术发展方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本质要求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切实之举。总结提出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464(2009)06-0044-04 THE SCIENT IFIC CONCEPT O F DEVELOPM ENT CAN PROM OTE TH E CONCORDANCE BET W EEN HUM AN BE I NG S AND NATURE S HEN Jian 2j u n 1 ,WU L i 2yi n g 2 ,Q I L i 2m i n g 1 ,WANG Fu 2bin 1 (1.Inner M o ngolia Institute of P o wer S cience ,H uhot 010020,China;2.Scho ol o f Life Science ,Inner M o ngolia Universit y ,H uhot 010021,China ) Abstr a ct :A i m ing a t so m e i ssues regard i ng resources and environ m en t dur i ng a rapi d econo m i c develop m ent , t h i s pape r ,based on the concordance be t w een hu m an be i ngs and na t ure ,presents to estab lish the sc i entifi c concept of deve l op m ent ,to inc rease peop l e .s consc i ous ness to protect the ecolo gica l envi ron m ent .The technolo gy is a key point for t he concordance bet ween human be i ngs and na t ure ,and t he deve l op m ent of recycli ng econo m y is a practica l behavi or .Th is paper adv oca tes a co m pli ance to the natura l ru les ,asks peo p l e to establish t 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 l op m ent so as to advance t he concordance bet ween hu m an be i ngs and na t ure .It i s urgent to develop t he recycli ng econo m y f or a susta i nab l e develop m ent and har m o n i ous society .K ey w or ds :concordance be t w een hu m an be i ngs and nature ;t he sc i entifi c concept of develop m ent ; recycli ng econo m y ;susta i nab l e develop m ent 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含 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二者关系高级阶段的产物。 它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式从简单、抽象向日益丰富的具体上升。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人与自然原始的和谐统一。在原始漫长的历史中,人类靠从生态系统中吸取天然生活资料维持生存,人类全部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都建立在依赖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此时自然生态系统没有受到外力的破坏, 它凭借自我调节而保持自身原有的平衡。人处于依赖和服从自然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比较协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0,所陶醉的就是这种境界。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的矛盾对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发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由于过度放大和膨胀了人的主体性,缺乏生态环保意识,因而对自然造成空前严重的伤害,人类自身也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第三阶段: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人类意识到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措施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措施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非常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可实现“双赢”,处理不好则两败俱伤。这一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富民强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良好的环境是高质量生活的必要条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悖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反过来会制约经济的增长,甚至制约一些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贫困地区毁林开荒、草原过牧、陡坡种粮等,是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把环境成本外部化,不考虑资

源更新的速度及生态服务价值。低成本的工业扩张,是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和资源浪费、短缺的根源所在。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与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程度密切相关,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才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法律,设置了机构,逐步增加了投入,加大了重点地区的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但是,当前环境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形势严峻。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废水排放量*年达到460亿吨,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1333.6万吨,超过环境容许量68%。城市垃圾产生量已接

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经济也得到了飞快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面对着气候恶劣变化、温室效应、各类自然灾害......环境的保护也成了重中之重的事了。在面对着该继续快速发展经济还是停下脚步保护环境这个辩题,无关文化、地域的差异,人们一直都在思考并讨论。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各国都决定加快经济发展的脚步,各国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然而在这过程中,各国都为了达到经济发展的目的而对环境以及资源造成了破坏和过度的使用,使得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这种事倍功半的方法也已被人们认为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步。只是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为了发展而忽视大自然的基本法则后,人类必然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 到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尖锐。经济发展是人类不断利用大自然的资源获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人类过分的发展,造成了各种环境问题,比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化减少、空气和水质量急剧下降......这不仅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还影响到了经济发展的脚步。 不过随着“低碳环保”等各种口号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知道接下来各个国家就要进行一场绿色革命了。而在我们身边的所见,也可以得知,是时候进行一场改革了,蓝天不再蓝,溪水不再清澈。处处看到的是灰色的天空,漫天飞得垃圾,一条条污水沟。

而经济还是要继续发展的,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显得日益重要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逐渐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很好地保护环境,才能让人类更好的发展经济,更好的生存;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时候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但是,人类不能总是停留在无知的时刻,人类必定会保护好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爱,更好地进行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双赢。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是矛盾的关系,同时又是相互统一的。环境保护必须考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只有互相之间协调发展,才是新时代的环境保护新概念。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书中提到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而胡总书记在2003年也曾提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 因此,要想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就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环境保护相关

中原崛起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中原崛起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中原崛起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25年来,我们河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与沿海和东部地区相比,发展慢,差距大,处在落后位置。党中央把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中西部,这也给我们中原崛起带来了机遇。抓住着个机遇,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意识,认真总结我们和其它省的经验教训,不走自己的老路,也不走别人的弯路,走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 我们省现在是落后,但是就世界和全国而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先进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要有取舍精神,从高起点做起,跨越式发展。那些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弯路坚决不能再走了。我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保护生态环境,更为重要。把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河南在加快发展方面还有很强的现实紧迫性。因为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河南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诸多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不高、经济外向度低、竞争力不强;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距大,主要人均指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等。众多专家指出,河南是中国的缩影,河南兴则中国兴。如果中原不崛起,中部将难以崛起:中原不实现全面小康,全国将难以实现全面小康。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可喜可贺,令亿万中原儿女鼓舞振奋,这既表明了国家对河南近年来发展成就的高度认可,也说明中央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思路和战略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全省人民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中原经济区建设意义重大,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巩固提升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是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的需要;是加快河南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带动中部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目前已越来越深化,在下一步实施过程中,应坚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战略,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紧扣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四道难题,科学选择发展路径和体制机制,为成功建设中原经济区创造条件。 按照市场机制规划运作。要围绕促进我省“三化”协调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这条主线展开。一是着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二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三是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四是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形成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支撑

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 尊敬的外国语学院英语第三学生党支部: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要论述,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明确而科学的评价,深刻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事业发展全局中的历史地位。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许多挑战,比如人口增多,自然资源的减少,世界性经济危机等,而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的党员干部具备了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真挚情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推动科学发展才有价值归依和力量源泉。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在我们现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中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让这种理论真正的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创造属于我们的成就。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仅要学好专业,还要学会思考党的先进理论,作为时代的主人,我们有很多的责任,我们应该自觉接受党的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勇于承担,敢于面对,我坚信,学习知识就能够武装我们的头脑,我们就更加睿智和理性。我们会在党组织的帮助与指导下,顺利的成长和成熟,能够接过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此致 敬礼! 英语075陈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

第一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做到五个坚持》 第二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到 《练习题(公需科目)》 《科学发展观》练习题 一、判断题 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3、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正确答案社会和谐

4、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5、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作风建设。(×) 正确答案思想建设 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7、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 8、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9、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0、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又快又好。(×)

正确答案科学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B )。 A.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C.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D.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A )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A、人民群众 B、领导干部 C、知识分子D.工人阶级 3、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追求政绩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A)。 A、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政绩高于一切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辩证法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 务。在经过了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13亿中国人的生活正在逐步走向富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十分紧张,人均耕地面积、淡水和森林资 源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 ;水土流失土地的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每年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受涝耕地面积1.5亿亩,损失粮食100亿公斤左右。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承受着传统 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在大多数经济指标基本完成的 情况下,十五”计划规定的环境指标没有如期完成。要完成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等涉及资源环境的规划指标,任务十分艰巨。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

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协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人与人的协调和人与自我的协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中国的先哲们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调谐思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生态文明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而探寻出的一条新的文明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演进逻辑,总结世界各国发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读后感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读后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国家主席胡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主题。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报告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基本思想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构建和谐物价的目标要求,进而促进了新形势下工作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处处体现的都是“以人为本”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并把它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问题。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途径。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以科学为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处理好:1、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3、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4、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人、自然的关系。同时我们要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总结教训,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组织工作;党的组织工作要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供保证。

2019年整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近年来,我们紧紧结合**实际,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系统学习、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观念,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切实做到凡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去改,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xx年,全县完成GDP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人均生产总值实现9321元,比上年增加1376元;辖区内财政总收入完成4.1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完成2.2亿元,比上年增长5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2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工业总产值实现85.2亿元,比上年增长2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今年1-7月,本县生产总值3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5;财政总收入完成2.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5;工业总产值实现5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5亿元,比去年同

期增长14.2,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一、主要做法(一)坚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奠定加快发展的思想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建党思想,其理论意义之一,就在于为我们党解决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打牢发展的思想基础。为此,我们重点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领导班子向党员干部延伸,上下联动。重点抓好党政一把手、新进领导班子成员和中青年干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的深化,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同时,还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的分类指导,推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二是从普遍轮训向专题研究提升,深入推动。结合**实际,开办不同类型的专题研讨班,加大工业经济、外经外贸、公共社会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培训,着眼于把强化执政为民意识与用科学的发展观谋划**发展结合起来,把增强执政为民本领与解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在发展中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三是从统一思想认识向解决现实问题深化,贯穿行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紧密结合起来,着力解决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勤政为民具体化,在履行公仆的职责中去增强能力,在服务人民的工作中去提高水平,在造福人民的事业中去磨练才干,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二)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树

如何在本职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如何在本职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作为党的十七大战略决策的科学发展观,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又一重大举措,如何在本职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摆在我们营口港人面前刻不容缓的一项重任。新时代的营口港人,更需要把这看似宏观的理论在实践中去加以贯彻和落

实,以实际行动,发挥号手精神,为党的政策鼓与呼,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倡导公平与和谐,最终才能够实现科学发展。譬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节约资源,痛斥浪费等等,这都是在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作为营口港的一个基层干部参加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研讨与学习,我觉得基本要做到“四个必须”,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以最便捷的手段、最有效的措施、最高效的效益在本职工作上多出成绩。 第一,必须讲学习。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非学无以立德。”要如何去加强自身学习,如何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去站到时代的最前沿摇旗呐喊,如何提高业务与思想道德素质等诸多问题,我想用切身的例子来说说为什么要特别注重讲学习。一个例子是:我99年毕业进入到营口港,从一名门机司机做起通过三年学习我成为了一个合格的门机司机,后来我由一名门机司机成为了一名技术员通过六年的学习实践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技术员,现在我又成为了一名基层的管理者,想这一切,都跟“学习”二字离不开!何况,现在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干部流动、竞争、淘汰机制不断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已成为选拔任用干部的必然趋势,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会选择强者。我们每个人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讲学习,特别是向实践学习,向源于实践的先进科学发展观学习。记得刚到工作岗位上时老师傅就说“你们这些年轻人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经验”,当时心里还很不服气,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其实经验不过就是实践的积累,实践就是学习。

浅谈生态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

浅谈生态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 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的今天,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早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八大公害事件”,已经暴露出了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生态破坏。至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而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速,也使得人与自然的冲突和危机不断升级。在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下,国际社会答成了以下共识:1、资源是有限的2、增长不等于发展3、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4、必须彻底清算“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和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联合国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国际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的文件《21世纪议程》,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标志。 中国对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解放初期因文化大革命和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的资源短缺、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发展过慢,因此为摆脱贫困我国决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的道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开始逐步显露出来。20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终于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 1994年中国率先制定并出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 1996年在“九五计划”中,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张,直到十七大,才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