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水族服饰文化——以贵州省三都县为例 2

------浅析水族服饰文化——以贵州省三都县为例 2

学 号: 20090100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浅析水族服饰文化——以贵州省三都县为例

系 别:法律与政史系

学 科:法学

专 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贵州 ● 铜仁

2013年6月

TONGREN UNIVERSITY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贵州 ● 铜仁 2013年6月 Tongren university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II

一、水族简介及现状 (2)

二、水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渊源 (2)

三、水族服饰性别和年齡的区别 (3)

(一) 男性服饰 (3)

1、儿童服饰 (3)

2、中青年男子服饰 (3)

3、老年 (3)

(二)女性服饰 (3)

1、儿童服饰 (3)

2、未婚女子 (4)

3、已婚女子服饰………………………………………………

4

四、地域性区别 (4)

(一)三都县南部 (4)

(二)三都县东南部 (4)

(三)三都县东部 (4)

(四)三都县北部 (4)

(五)三都县西部 (5)

五、水族服饰文化的现实危机 (5)

六、水族服出现断代危机的原因 (5)

(一)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 (6)

(二)市场经济的影响 (6)

(三)民族文化出现继承人断代 (6)

(四)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6)

(五)水族地区人民本土文化意识淡薄 (6)

七、拯救水族服饰文化措施的一些建议 (6)

(一)加大对水族服饰文化的整合 (7)

(二)培养水族服饰文化教学的师资队伍 (7)

(三)建立研究水族服饰文化的独立机构 (7)

(四)提高水族服饰文化的知名度 (7)

(五)对水族服饰文化保护建立法制化 (7)

(六)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8)

申明 (9)

浅析水族的服饰文化

------以贵州省三都县为例

法律与政史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水乡韵

摘要

水族服饰文化是水族人民聚居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的综合反映。水族服饰是水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和人类文明一部分。水族服饰具有性别、年龄、地域等特征,从性别、年龄和地域这三个方面着手研究对进一步了解水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各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交往日益密切,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甚至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同化或消失的危险。研究并借鉴其他民族对其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的有益经验,提出一些有效性建议和措施,有利于水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对打造水族服饰文化品牌、发展水族文化旅游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族服饰文化冲击文化继承

ABSTRACT

The dress culture of Shui minority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Shui minority people inhabited the socio-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religious. The Shui minority clot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hui minority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and human culture. The gender, age and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hui minority clothing are significant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Shui minority culture. Chinese reform and open up more and more. Chinese globalization has accelerated.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various ethnic groups of various regions is increasing. Under the strong impacting from foreign culture, minority cultures are facing with severe challenge. Some minority cultures are in danger of assimilation and disappearing. Learn useful experience culture protection, then give some validity proposals and measures. It is useful for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he Shui minority dress culture. I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to build Shui minority clothing culture brand and develop Shui minority cultural tourism.

Key words:Shui minority clothing; culture shock; cultural inheritance

Weixingzhuo

一、水族简介

水族自称“虽”,汉语中的“水”是水语中的“虽”的音译,水族是周围其他民族对“虽”的称呼。水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水族在长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创新完善本民族文化,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魅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水族服饰、端节、卯节、霞节、喜宁节、水语、水书等。水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三都县镜内的水族人口有22.21万人,占县总人口的64.92%,占居全国60%以上(2008年)的水族人口。广西北部的南丹、宜州、融水、环江、都安、河池等的水族人口有1.4万余人(2007年)。居住在云南省的水族人主要集中在富源县,在富源县境内的水族人口占云南其他地方的水族人口的89%。

二、水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渊源

水族服饰文化是指水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生产中形成具有本民族鲜丽特色的服饰文化,是水族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的综合反应。因为受到各种历史条件的严重影响,关于水族族源的历史资料比较少,在学术界没有一致观点。有的人认为水族是土著居民,也有的人认为由外地迁徙而来。水族人和很多研究水族的专家学者一般都认为水族本来居住在江西,后因各种历史原因,逃避战乱,迁徙至广西境内居住,为了生存和发展,水族先民又沿着柳江,龙江而上,定居黔南州、黔东南州和桂北,云南等地。由于受到落后生产力等因素的限制,水族先民不懂怎么制作衣服,他们只能拿一些树叶、树皮、猎皮遮羞。这便是水族服饰产生的最早来源。

从秦汉时期以来,水族聚居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传统家庭纺织业也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水族先民从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获得一定的生产技术和不断总结生活经验,逐渐懂得了如何利用本地的葛麻、茅花等材料,编织作制成各种精美的葛布、班布、竹布、茅花被、筒裙、布袍等产品。同时,还用兽皮做成毛被、毡裘、鞋、帽等衣着。当时水族人民喜爱的服饰就是穿

衫袄、下穿大口裤,并以一带斜佩在肩。这一时期蜡染技术也已在水族群众中普遍使用了。

水族人口较多,分布较广。水族服饰有着明显的性别、地域、年龄和时代特征。水族服饰不但是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反映,而且还和当地地形气候的有密切的联系。笔者利用长期生活在三都县南部的廷牌、恒丰等水族聚居区的优

势条件,长期穿着水族服饰从小到大20多年的时间,观察学习到的服饰文化主要有以下区别。

三、性别和年龄的区别

(一)男性服饰

1、儿童:水族一至三岁的幼儿服饰基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服饰颜色各异,大多是由水家布(水族地区妇女自制的布)制作而成,衣领大约4cm,衣领外边多是水家布绘制的各种花纹,衣角多由细致的金花围边,衣服长到膝盖或稍短一些。裤子是直筒裤,裤脚也是有各种花纹围边。鞋由纯青色水家布制作而成的平底防滑布鞋,鞋的前部一般是扁平形状。头戴着各种银饰制作的小铜铃小银铃的帽子,帽子是水家布的红布,青布,帽子外面还有马尾绣绘制的各种花纹,里面是青黑色,有的是白色。帽子的颜色和图形主要取决于母亲的审美观和宗教信仰。一岁到三岁的男孩戴的帽子有全虎帽、全狮帽、等动物。这些帽子除用彩色丝线绣吉祥,如意,富贵等图案外,近年还在帽的前方镶上“八仙过海”,“十八罗汉”,“长命富贵”等汉字的银帽符,这些又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水族儿童帽有辟邪驱鬼功能,希望儿童能够健康成长,从水族儿童帽这不但看出水族人民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还可以水族妇女精湛高超的手工艺术。充分体现水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勤苦耐劳,同时也是水族妇女身边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 、中青年男子:上身多穿襟短衫,上衣长到腰间或稍短些,有的也穿长衫。除了衣领和衣角有一些花纹围边外,其他地方就很少有花纹,甚至没有花纹。上身衣服扣子是水家布扣,扣子都有五、七、九等奇数组成。布扣颜色和衣服一致。近年,有的男性服饰背后和胸前用马尾绣绘制一些动物头部的图案,如狮子、老虎、奔马等。下身多穿直筒裤,只有裤角有一些花边。也有的没有花边。颜色多为青黑色。脚穿水家布制作而成的平底鞋,无任何花纹。用方格水家浅黑布或纯黑色布包头。

3、老年:年长者多穿大襟无领布扣青蓝色长衫,外衣大多长到膝盖,也有的长到脚跟上部,中间稍收腰,显得贴身。有少数老人的外衣只长到腰间,衣角稍宽,不收腰。颜色多为青白色,极少数和中青年一样,没有任何花图。衣袖宽有五六尺,里面衣服的颜色多是浅白色布扣短褂,衣长到腰间或腰间上部。下装青蓝色宽脚长直筒裤,颜色都能和上装搭配,看起来和谐,大方。脚穿无花纹深黑色水家布制作的猫头鞋。老人喜欢用一块黑布捆腿,走路或干活时动作显得干脆利索。冬天则穿棉布长袍。头用白色或是青白色水家布包头。

(二)女性服饰

1、儿童:水族小女孩的衣服为蓝色水家布缝制而成,衣后长到臀上部或更短,衣前和衣后搭配,均匀。各个衣角前后内边用烟纸花(水族妇女用烟盒纸剪制成花纹后用深黑布包住的花图)收回。衣领由黄金色花纹围边,衣领稍小稍硬,宽为3--4cm。衣袖也有各种金黄色花纹围边。年龄越大的女孩的服饰花图就越少。脚穿由马尾绣绣制成各种花图的前尖平底布鞋,图案各式各样,一般是花草。

头戴几种水家布合制成帽型,然后在帽前部用各种颜色绘制的各种花草。主要是莲花帽、金瓜帽、石榴帽、凤凰帽等。帽顶上钉上银花,还缀以线穗,帽前后有银链,链上悬吊很多银牌,银铃、铜铃。颈周戴有项圈,项圈上坠有长命锁,意为锁住孩子的性命,使孩子平安无恙。女孩童们按照季节和年龄戴适当的帽子,如夏季戴“冬瓜帽”,秋季戴“狗头帽”,冬季戴“鱼尾帽”。也有的女孩戴着和

男孩一样的虎狮帽,狮虎在民间已经随着年代合而为一,它们都是百兽之王,都被视为神兽保佑着庶民,保佑水族人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龄大些的女孩开始留发,用白头帕包头。

2 、未婚女子:现在水族的未婚女子喜用浅蓝色、绿色绸缎或灰色水家布做成右衽大襟长衫,衣长及膝或稍短,收腰收袖,显得较贴身。外衣一般不绘制花纹围边。下身着青色长裤,裤子不作任何装饰,只是在衣服上加上袖子,领子。脚穿青色水家布制作而成的平底防滑布鞋。鞋的里面主要是白布,外边的青色布绘画简单的图案。图案一般是花草植物类。未婚女子的腰围却很特别,不仅做工精细,而且手工艺术相当高。水族未婚女子的围腰成“梯形”,围腰的上部通常挂着各种银链,银链两端挂着十个左右的小银铃,戴着围腰的女子,走路时围腰银链发出的声音可以听出走路人的节奏,及看出她当时的心情。围腰的重要功能集中体现在中间部分,因为这部分是做工最精细,花费的时间最长,用的材料最多,颜色最鲜丽。主要有花边,里面的花纹可以根据不同审美观制作出不同的花纹。一般是花类居多,如荷花。围腰下部分一般是黑青色水家布制作而成,长度和外衣的长度一致或稍长,有的有花边,有的没有花边。有花边的围腰,其里面两角各有一个纸布花。围腰后部用水族女子自己用粗白线制作而系腰飘带,飘带系在身后留长17cm左右拖起。

3、已婚女子:与未婚女子稍有些区别,已婚女子多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穿绣青布鞋。衣服主要以青黑色布料制作而成,但衣领是以纯深黑色布料围起,纯黑布料下边有花边,衣袖口出外部皆用纯深黑色布料围起,黑布里面也有花边。和衣领的颜色和花边一致。头包水家纯黑布。其他和未婚女子基本相同。老人的服饰一般没有任何花纹,制线颜色和服饰颜色一致。脚穿前尖平底布鞋。

四、地域性区别

我国民族分布成“小聚居,大杂居”特点。水族人口分布较广,历史上民族的大融合,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其他民族不短进入水族聚居地区,他们带来了外界的先进文化,不断影响着水族人民,尤其是水族的男士服饰,从辛亥革命以后,水族男性服饰不断汉化,现在只有老人和少数年轻人穿水族服饰,外出的男士服饰基本汉化了。

(一)三都县南部:三都县境内的水龙、唐州、中和、三洞、水东、廷牌、恒丰地区的水族妇女服饰都是蓝青色为主色彩,衣长到膝盖或稍长,年青女性用纯白色水家布包头,年长者用纯黑色水家布包头,脚穿青色水家布制作的平底鞋,鞋外部由各种颜色的水家布绘制的花纹,主要是花草类。男性服饰主要是浅黑色短褂,脚穿由深黑色水家布制作的平底。

(二)三都县东南部:九仟、扬拱地区的水族妇女的服饰色彩以深黑色为主,服饰色彩和方格逐渐受到居住在周围的布依族的服饰文化影响,他们喜着青紫色

半衣无领右衽大襟衣,戴不绣花之素净长围腰,上有精致银链及绣工讲究的飘带。已婚女子很少挂围腰,而束长方形青紫色腰巾。男性服饰主要是深黑色短褂。

(三)三都县东部:拉揽、都江、坝街、羊福、巫不地区的水族人们和居住在周围的侗族的联系不加深,服饰风格和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衣长一般到臀部或更短,色彩以浅黑色为主,衣袖与裤脚狭小,头包白头巾扎于颈后,发髻盘于顶,外罩花格方巾,接近周围的侗族的服饰风格。

(四)三都县北部:候场、交梨、普安地区的水族人们和苗族杂居,基本被居住在周围的苗族苗化了。只有极少数老人会说水语,其他多数人不会说水语,听不懂水话,甚至不知道水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他们的服饰基本和那地方的苗族一样。

(五)三都县西部:大河、丰乐、合江地区水族人口较少,基本被周围布依族同化,只有少数人会讲水语,听懂水话,穿水族服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水族服饰是水族人共同的地域性文化、共同的审美观、共同的心理特征的反应。它不仅是水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以上不难看出了水族服饰文化既有一定的差异性,又有水族文化的内聚性、共同性。

五、水族服饰文化的现实危机

改革开放前,水族服饰文化一直保持其具有独特鲜丽的民族特色,一直是水族的最直观最重要的符号,是水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很多水族年轻人只读完初中就外出去务工,他们很快接受外界文化,并深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为赶“时代”,赶“时髦”,他们视外界服饰为荣耀,打扮各种流行头饰,从而对水族本民族的服饰文化表现出冷淡的态度,甚至拒绝不穿水族服饰。他们认为穿水族服饰太老土。现在很少懂得怎么使用传统水族织布机织布,懂得缝制和染布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笔者在本村村民进行访问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村民都表示现在穿水族服饰没有什么用处,学习使用水族传统织布机织水家布和染布更是没有必要。如果要选择很多都愿意选择汉服。水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服饰是水族最直观的外部标志,是外界其他民族了解水族最直接的途径。随着其他民族文化不断深入到水族聚居地,和现在水族年轻人只愿意接受学习汉族文化,他们对本民族服饰文化的淡漠,这给水族文化造成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马尾绣是水族最具有独特性的民族工艺品,它是水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以马尾作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马尾的主要优点:一是马尾较硬,能很好地固定花纹图案不使其变形;二是马尾不容易腐烂变质,经久耐用,又含有油脂成分,有利于保持光泽度。在水族聚居地区,马尾绣主要功能是用于妇女干活或走路时背负小孩的“得”(dei,水语,背带的意思),其主体部位要由20多块大小不同的马尾绣片组成,周围边框平绣有严格顺序的几何图案,涉及工艺多达55多道。通常情况下制作这样一件“得”,要花费一年左右的时间,甚至更长。绣上马尾绣的“得”和服装都是佳品。马尾绣是水族手工工艺品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其艺人逐渐没有继承人的现象,出现了严重断代的危机。过去马尾绣被视为水族姑娘心灵手巧和这个家庭富有的象征。但现在大多数水族年轻姑娘都只去学校学习汉语,不会制绣,即使会绣的水族姑娘,绣出的衣服一般都放

在家里的箱里里保存,很少拿出来穿戴,即使穿戴也是在重大的节日或婚嫁时才穿戴。

马尾绣还有另外一些重要民俗信仰,水族人们认为马尾绣除了有美化背带的功能之外,还有辟邪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马尾绣的这一神秘性失去了它长期拥有的独有的光彩和魅力。

六、水族服饰面临断代的原因

我国改革开放的宽范围深领域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全国人口流动不断增多,各地区各民族的联系频繁,交流不断加强,水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多的去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本民族文化的巨大价值。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外来文化的严重冲击。随着水族地区人们不断外出,和外来其他民族的不断深入到水族聚居地。出去务工的年轻人容易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对水族本民族文化的态度发生变化,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不了解、不学习、不参与、不反对的思想观念。他们对回到家乡时,带来的外界文化又严重影响着下一代年轻人。其他民族人们进入到水族地区又带来了其民族文化,水族人们深受外来民族的影响,相对于本民族文化,他们更愿意学习其他民族文化,更愿意穿其他民族服装。这水族服饰文化是个极大的挑战。

(二)市场经济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利用水族服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市场上制作出质量低下,甚至伪劣水族服饰产品高价出售,这对水族服饰文化已经享有的美誉产生极其恶劣影响。在水族聚居地区,现在很多人不愿意买水族服饰,人们更愿意到市场上买其他价廉物美的衣服。出现水族服饰很少卖出去,甚至是卖不去的困难局面。笔者家里长期缝制水族妇女服饰,对于本民族服饰销售问题体会得尤为深刻。生产机器老化,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下是水族服饰文化逐步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

(三)民族文化出现继承人断代。笔者在小时候,经常看见老人在闲暇时就在坐在水族传统织布机上织布,天气晴朗时就染布,冬天村寨里的老人家聚集在一起,有的用马尾绣制作“歹结”。到笔者姐姐这一代就很少看见这样的现象了,随着90年代打工潮的出现,这样的现象再也没有看到了。现在极少数人会织布(水家布),也不会使用织布机,会制作马尾绣的就更少了。最严重的是,没有人愿意学习,很多觉得学习织布,染布和制作马尾绣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费时,从而使水族服饰文化出现断代。

(四)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民统一学习汉语,宣传汉语文化,在学校教育只准许用汉语教学,实行教育只允许用汉语,考试只用汉语,使很多愿意学习水族文化的水族年轻人没有机会学习水族文化。加之在水族聚居地区人民和当地政府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宣传教育,水族文化中的水语、水书、水歌等文化逐渐被汉化,使很多年轻一代学生长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了解,时间久了就没有兴趣学习了。加之改革开放的影响,很多人出去后长期在外地居住,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和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平时他们都在穿汉服,久而久之就不愿再穿本民族服饰,也不愿意学习本民族文化,简单的日常用语都不会。

(五)水族地区人民本土文化意识淡薄。水族聚居地区的人们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学习,对水族的研究不够,没有将水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挖掘出来利用。水族文化能够一直保留到现在,其主要是水族先辈以祖传单一的方式传给下一代,没有形成统一教育的学习模式,也没有统一教育机构,只是分散在家中“秘密”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懂水族文化的老人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接受汉语

教育之后,愿意学习本民族文化的水族青年几乎没有,出现水族文化继承人断代的危机。

七、拯救水族服饰文化措施的一些建议

针对水族文化面临上述的严重问题,拯救水族服饰文已经化刻不容缓,如果拯救不及时,将是水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乃至整个人类文化的重大损失。近年三都县和周围各县市对水族文化进行抢救,抢救取得一些效绩,但由于财力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拯救的效果还是不容乐观。随着民族旅游、田间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发展水族文化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建议拯救保护水族服饰文化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水族服饰文化的整合。水族服饰文化分布较广,类型较多,且较分散,缺乏整合,水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没有挖掘出来开发成商品,水族文化的发展巨大潜力和文化价值没有被发现。建议实行水族服饰文化生产产业化和统一经营,打造水族服饰文化品牌,现实水族服饰商品多样化,改变以前的单一分散销售模式,增强水族文化的竞争力。

(二)培养水族服饰文化教学的师资队伍,在学校教育设置水族文化科。三都县水族服饰文化教育可以从义务教育阶段甚至高中阶段设有水族文化科,将水族文化科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升学考试成绩,给水族青年一代学习水族文化提供条件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水族文化传承人,激励年轻一代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本民族意识。

(三)建立研究水族服饰文化的独立机构,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载体,把水族服饰推向更高层次,实现资源共享。在三都县内建立专门研究水族文化(包括服饰)的独立科研机构,并定期在水族重要的民族节日,包括端节、卯节等召开民族文化论坛,和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经验,取长补短。鼓励州、省内外高校及科研单位加强对水族文化的研究,扩大对水族文化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联系机制和奖励制度。

(四)利用现代媒体和互联网的作用,加大对水族服饰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水族服饰文化的知名度。将水族服饰文化与文学、影视、舞蹈等艺术作品相结合,开发更多反应水族服饰文化的风俗、生活方式、原生态音乐、舞蹈等,并制成电影、电视等产品,出版更多水族文化题材的文学作品。利用文学艺术的吸引力、歌舞的流行性、音像制品的生动性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水族服饰文化文化,激发他们对水族文化的热爱,至而使更多的人支持甚至投资水族服饰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五)对水族服饰文化保护建立法制化。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文化部门在一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切实加强文化部门、在水族服饰文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水族服饰文化开发商和水族地区广大人民的利益。制定和完善水族服饰发展战略。

(六)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溶厦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速铁路经

过三都段的历史机遇期,加大财力改善交通设施,增强和周围各县市的景点的交

通联接,改变三都县水族文化和各旅游景点的孤岛现状,以吸引更多游客,让更

多的外界游客了解水族文化。从而使水族服饰文化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双

重目标。

总之,水族服饰文化是水族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水族人们审美观和心理特征的反应。现在水族服饰文化虽发生一些变化,但仍

保持其传统的民族的独特性,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

有清晰的认识,充分利用难得的历史机遇,不断发展充实水族服饰文化,走水族

特色的民族服饰道路,打造水族服饰文化品牌,把水族文化宣传出去,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张兴雄,水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J],《三峡论坛》2012年第1期

[2]蒙景村,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J],《人民论坛》2012年11月

[3]冀启明,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思考[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年第7期

[4]孙志国;黄莉敏;熊晚珍;王树婷;钟学斌,水族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5] 樊敏,加强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建设与开发利用-以三都水族自治县拉揽乡排烧苗寨为个案[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6]谭晓燕,试论水族民族马尾绣的潜在价值及开发[J],《贵州民族宗教》2008年第4期

[7]韦彩萍,浅谈水族妇女服饰及审美观的变化[J],《高校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

[8]温开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思考[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致谢

本次论文的完成,得到很多人的帮助。

我的老师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给以了指导和启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黄老师的耐心指导,他严谨细密、注重实际、独立思考的治学态度是我以后治学的榜样,他不拘一格的思路给我启迪。

感谢我的室友们,你们给我很多帮助,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分家的融洽。三四年的时间仿佛在昨天,毕业后我会怀念我们的情谊。

感谢我的高中同学,你们总是鼓励我,让我更有信心完成这课题,是你们给了我强大的精神动力。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您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可爱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私的帮助,这些会是我今后人生中的宝贵精神财富!

申明

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浅析水族的服饰文化------以贵州省三都县为例》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 均在论文中加以说明。如果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情况。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论文作者 签字 时间 年月日

指导教师已阅 签字 时间 年月日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浅析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浅析 【摘要】贵州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业发展起步晚,速度缓慢,没有成为经济收入的支撑产业。但三都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水族文化的唯一性和垄断性具有打造世界级精品的潜在优势。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三都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及存在问题,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贵州三都旅游业发展浅析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人口的一半以上集中分布于三都水族自治县。长期以来,三都由于诸多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当今,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正在迅猛掘起和快速发展,加之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简称“两高”)正在修建并过境三都,给三都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有力带动三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一、三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水族文化资源的唯一性具有打造世界级精品的潜在优势 三都具有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品位较高,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自然景观方面,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石破天惊的产蛋崖、闻歌起舞的风流草、左冷右热的冷暖洞、鬼斧神工的仙人桥、黑夜生辉的月亮树、预报天机的晴雨石等景点。 水族被称为“远古走来的贵族”,三都被誉为“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水族有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族文字(水书),世界历时最长的年节——端节,“东方情人节”——卯节,水族刺绣的活化石——马尾绣,以及水族歌舞、建筑、习俗、服饰、饮食、民间艺术等民风民俗,都风格独特,极具观赏、体验和审美价值。2006年,水族端节、水书、马尾绣一并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他人文景观方面,有都江古城垣、万人冢、羊福崖墓群、烂土土司遗址、九阡石板寨抗日遗址、潘新简起义遗址、乜富架的抗清斗争遗址等等。 三都独特的水族文化,其唯一性将可以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精品。由于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其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完好,能够开发成为具有多种体验功能的旅游地。

贵州的土家文化

贵州的土家文化 摘要:“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在这块土地上有56个民族成份,这就是贵州的多彩之处。其中就有土家族,它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土家族的许多文化和习俗正在逐渐地消失或是被汉化。一些文化及习俗开始不复存在。许多文化习俗不被人们了解。 关键词:土家族;文化;习俗 一、土家族的起源 土家族历史以来世代居住在湘、鄂、渝、黔武陵山一带,关于土家族的族源有许多中说法,不过土家族自称为“毕兹卡”是巴人后裔。后来秦国强大后灭巴蜀,巴国作为政权以就消亡了,但其族人依然存在,势力还相当强大,秦国一时难以全部控制.为稳定政权,对巴人贵族在赋税、刑法等方面给予极大优待,在巴国故地设郡,对归顺的巴族首领委任地方官职。 再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巴人为挣脱北方和中厚秦楚的压迫,又逐渐向湘西、鄂西、渝东南、黔东北交界的武陵山区一带推进,回到巴人起源的地方。武陵山区山大谷深林茂,沟壑纵横,崎岖险要,适合巴人的生活习俗。巴人在这一广袤地带火耕水耨,渔猎山伐,生息繁衍,在漫长的演变中“巴人”一词逐渐淡化,被称为“蛮人”,如板楯蜜、五溪蛮、武陵蛮、巴郡南蛮等。 到了唐代以后从梁、唐、汉、周五代起,原来意义上的“巴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土”字作称,如土司、土民、土人、土家等,亦或土、蛮混称或交替使用,“蛮”是侮称,土要客气一些,后来“土”就成了“蛮”的别称。公元1206年即从元代起,由于大量汉人和其它民族如苗族、侗族、仡佬族人的迁入,“土”逐渐转化成了土家族的专用名称,以用于“土”与“汉”以及“土”与其它民族的对称和识别。然而土家族作为一个单独的民族确定下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1957年土家族作为单独的民族在《光明日报》上公布。从此土家族才正式作为单一的民族被确认,才真正成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才开始逐步享受到宪法及法律所规定的各项权利。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浅析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浅析 【摘要】贵州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业发展起步晚,速度缓慢,没有成为经济收入的支撑产业。但三都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水族文化的唯一性和垄断性具有打造世界级精品的潜在优势。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三都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及存在问题,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贵州三都旅游业发展浅析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人口的一半以上集中分布于三都水族自治县。长期以来,三都由于诸多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当今,被称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正在迅猛掘起和快速发展,加之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简称“两高”)正在修建并过境三都,给三都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有力带动三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民致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 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 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富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一、三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水族文化资源的唯一性具有打造世界级精品的潜在优势 三都具有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品位较高,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自然景观方面,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石破天惊的产蛋崖、闻歌起舞的风流草、左冷右热的冷暖洞、鬼斧神工的仙人桥、黑夜生辉的月亮树、预报天机的晴雨石等景点。 水族被称为“远古走来的贵族”,三都被誉为“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水族有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族文字(水书),世界历时最长的年节——端节,“东方情人节”——卯节,水族刺绣的活化石——马尾绣,以及水族歌舞、建筑、习俗、服饰、饮食、民间艺术等民风民俗,都风格独特,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 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2020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图书馆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资本 C、技术的垄断 D、资本家积累了大量的货币 【答案】A 【解析】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故选A。 2、下列名医与著作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华佗─《伤寒杂病论》 B、葛洪—《抱朴子》 C、孙思邈─《千金方》 D、李时珍─《本草纲目》 【答案】A 【解析】《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华佗的著作是《青囊经》,因此A项错误,当选。 3、下列诗句与其描写的传统节日对应不正确的是()。 A、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 B、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C、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元宵节 D、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节 【答案】A 【解析】A项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对应的是春节。B项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C项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D项出自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写的是七夕节。因此A项错误。 4、公文特急件是指()。 A、内容重要并特殊紧急,需打破工作常规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B、内容重要并紧急,需打破常规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C、内容至关重要并特殊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期限,需特别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D、内容至关重要并紧急,已临近办结期限,需随到随时迅速传递的文件 【答案】C

【解析】紧急公文中的“特急”是指内容重要并特殊紧急,已临近规定的办结时限,需特别优先传递处理的公文。 5、有人指出:没有产品的广告,又怎么能知道好的产品?一些好的文章性的广告,让消费者了解新的产品,从而增加选择的空间,何乐而不为呢?有些人却认为:广告多了令人心烦。另外一些人则提出如果没有广告又觉得空空的,可选择的余地太小,总之,众说纷纭。这说明()。 A、意识的不同主体之间具有主观差别性 B、意识的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主观差别性 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一致的反映 D、意识的主观性表现为对客观对象的歪曲反映 【答案】A 【解析】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二是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题干说的是不同主体意识的主观差别,因此只有A项是正确的。故选A。 6、以下不能于票据大写金额栏书写的中文数字为()。 A、弍 B、陸 C、萬 D、圓 【答案】A 【解析】“弍”为不规范书写的中文数字。故选A。 7、下列属于“判断”这一思维形式的语句是()。 A、你是新来的吗 B、年轻人应当表现更积极些 C、啊!我们又赢了一场球 D、这事不可能是小王干的 【答案】D 【解析】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构成。例如: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正确答案是D。 8、“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水族节日:端节(中国传统节日)

水族节日:端节(中国传统节日) 简介 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水语称“借端”、“过端”。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报告团种的年终岁首阶段。因此,端节是辞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和预祝来年幸福的盛大节日。节期正对应农历的八月至十月。 节日里的水族同胞载歌载舞,相聚狂欢。向客人展示了庄严肃穆的祭祖活动、古老神秘的水书、巧夺天工的马尾绣,以及舞火龙、耍水龙、抢鸭子、赛马等传统水族民间表演。一个个水族同胞欢笑的脸上,无不反映着这个民族积极、乐观精神面貌。 端节的由来 端午源于以血缘为纽带的人们群体的原始宗教祭典活动。过节日期从水历十

二月至新年二月(相当阴历八至十月),据传端节原来只过一批,因为烟发展散居各地难以见面,因此衽按地域分批分期过节以便相互走访祝贺。端节批次主要依亥日而定,其次是午未申日。据说分别为先祖父祖母逝世及悼丧日子。每年从年终十二月(阴历八月)的第一个亥日起开始过节,并依次往后推算。 水族端节是以水书水历推算出来的,从头至尾长达49天,是世界上延时最长的节日,又叫"瓜节",水语称"借瓜"或"借端"。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水历将一年也分为12个月和四季,但把农历九月作岁首,农历八月当岁末,以十二地支记日,水历每年十二月下旬至次年二月。每逢亥日,各地依传统分批过节,要分7批(古代分9批)才能过完。端节保留着水族古代氏族部落庆谷熟、过新年的遗风。 水族的历法和端节,准确诠释了汉字"年","谷熟也"的本义。因谷熟而举行的庆典,古代称为过年。分析水族古文字"年",稻-想象作文化无不渗透其间,上下弯拐横画表示收割的刀具,指摘刀、镰刀;中竖,表示两个收割期之间的间隔,指水稻生长的一个周期,即一年;中横,表示均分一年为两季的中点。而把一年分为冬夏两季,这是古水历的显著特点。水历年终12月,正是谷熟的秋收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基本情况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地跨东经107°40′至108°14′,北纬25°30′至26°10′之间。东邻榕江、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78公里,距省城贵阳230公里,距州府都匀85公里,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全县辖10镇11个乡270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24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2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3.09万人,占总人口的96.73%;水族人口22.21万人,占总人口的64.92%,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县境内居住着汉、水、布依、苗、瑶等14个民族。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国道321线横贯县境,是西南省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桂林、贵阳、昆明达樟江国家级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旅游线路上最便捷的通道。 “十一五”期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比“十五”期末的7.4亿元翻一番,年均增长13.53%,三产结构由“十五”期末50.41:7.17:42.42调整到“十一五”期末32.9:17.6:45.9,人均GDP 453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9亿元,年均增长6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亿元,年均增长19.8%。全县农业总产值8.62亿元,年均增长7.01%。“十一五”期末,粮食总产量11.69万吨,年均增长4.46%;农民人均纯收入3478元,比上年增长16.95%,年均增长16.07%。 县境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在500至1000米之间,最高为西北面的更顶山,海拔1665.5米;最低处是坝街附近的都柳江出境处,海拔303米。境内山岭连绵,溪流交错,其间夹着若干起伏的丘陵和平坝,在总面积中耕地占9.4%,林地占55.6%,草山占29.7%,水面占1.3%,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县境内森林资源得到较好保护,森林覆盖率50.08%,是全省十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类型,特征为夏长冬短,春秋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平均为328天,年平均降雨量1349.5毫米。 县境内大小河流42条,水力资源丰富,理论储量25万千瓦,目前仅开发2524千瓦,穿境而过的都柳江是珠江的重要支流,是县内最大的河流,境内长83.5公里,落差197米,流域控制面积为168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70.6%,有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二级支流31条汇入,极具开发电力、水运、旅游的潜力。同时,都柳江的水总硬度极值为66至70毫克/升,属二级标准,酸碱度、溶解氧、氧化物等主要水质指标均属一级标准,水质良好。都柳江可进行梯级开发,特别是建成坝街电站、百梓桥电站后,将有利于整合都柳江的资源,充分发挥都柳江的经济效益和价值效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县境内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古朴迷离的民俗民风和令人神往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别具特色。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水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历法,有“端节”、“卯节”等传统节日,《水书》被誉为中国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民歌形式多样,有双歌、单歌、蔸歌、调歌、诘歌,尤以蔸歌堪称民歌奇葩,说唱结合,内容丰富,音调独具一格,被收入贵州曲艺园地的一个新曲种。有粗犷奔放的斗角舞,庆祝丰收的铜鼓舞,庄严的水族祭祀仪式,有古朴典雅的“干拦式”建筑,有工艺精湛、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剪纸、服饰和风味独特的传统饮食,有一泻三迭的中和飞瀑、浑然天造的塘州仙人桥、通天测地的“晴雨石”、玄机难解的“产蛋崖”、闻歌起舞的“风流草”等等。同时,还有都江古城垣、羊福摩崖墓群、引朗石板墓等名胜古迹,很有研究和开发价值,中和镇庙良村、八猫寨、都江镇怎雷村、三洞乡板告村等一批民族旅游村寨相继建成,并接待了中外游客。 境内物产丰富,地下矿藏有汞、锑、金、铅、锌、铜、铁、硫磺、煤、金刚石等。具有

贵州民族文化论文

谈谈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 学生:XXX 学院班级,学号:********* 摘要: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黔东南,并且它有着丰富文化,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的美誉,但由于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和时代的变迁,侗族的传统文化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传统文化迅速消失。 关键词:侗族、传统文化、变迁 (一)侗族 侗族自称Gaeml(发音近似于汉语的“干”、“佄”或“更”字),依据联合 国倡导的“名从主人”原则,国际标准译名为“Kam”、“Kam People”。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其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贵州省和湖南省交界处的地方,而在贵州则主要分布在黔东南的锦屏、天柱等地。 (二)侗族文化变迁的原因 90年代以来,侗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冲击,许多传统文化迅速消失,状 况令人担忧。如何从传承弘扬的高度来充分认识侗族的民族文化,对于贵州各级政府至关重要。因为,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民族文化将随着村落的消失而灭亡。因此,保护侗族传统文化对于传承世界文明有着积极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影响侗族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物质文化的传播,它是文化传播的先导,不受国家民族的限制,直接进入人民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例如有了汽车就不再骑马坐轿,有了电灯就不再用菜油灯,煤油灯。其次是现代传媒,移动通讯,电话普及城市乡村,电视广播进入千家万户,网络覆盖全国,而且“三网融合”一切都信息化、数字化,不但传统文化收到冲击,就连近代传入的电报、话剧、电影都逐渐消失、衰落。其三是近代教育,改变了整个知识体系,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传统文化日益减少,在这

走进三都水族文化

走进黔南三都水族文化 一、简史: 三都水族自治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位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东邻榕江、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距省城贵阳230公里,全县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2009年全县总人口31.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47万人,水族人口20.24万人,占总人口的64.8%,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国道321线横贯县境,是西南省区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桂林、贵阳、昆明达樟江国家级喀斯特森林保护区旅游线路上最便捷的通道。三都在夏朝属梁州东南裔;商属于荆州西南裔;周属越,领牂牁国地;秦属象郡且兰县地;汉属牂牁郡;晋至南朝宋属牂牁郡的东南角和武陵郡的西南角等处交界地;南朝齐属牂牁郡东南角和齐熙郡西北角等处交界地;梁、陈属南牂牁郡;隋属牂牁郡。唐初开始在三都境内设治,贞观三年(629年),置婆览县,即今三都恒丰、塘州、合江一带;都尚县,即今三都都江一带,属应州管辖,州治在都尚县。宋代(960~1279年),属夔州路绍庆府(今四川彭水县)所辖五十六羁縻州的南部东段边地。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六月(1289年),西南夷中下烂土等处洞长忽带等人,以三百洞、一百一十寨内附。至元二十八年十月(1291年),将洞蛮烂土建立定云府,改陈蒙洞为陈蒙州,合江为合江州。至元二十九年正月,设陈蒙烂土军民安抚司。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都匀定云安抚司为都匀安抚司。洪武二十四年三月,授张均为合江州陈蒙烂土长官,隶都匀卫。弘治七年五月(1494年),长官司改属独山州,隶新设的都匀府。雍正九年七月(1731年),置都江厅通判,即今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隶都匀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烂土司地置三脚屯州同,即今三合、大河、普安、中和等乡镇。民国二年十二月(1913年),都江厅改称都江县,三脚州同改称三合县。民国三十年二月(1941年),贵州省政府将都江、三合两县合并,改名三都县,三都县治设三合镇,都江县署改为区署。1949年12月6日三都解放,1950年1月14日三都县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9月1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三十七次会议作出决定,撤销三都县,设置三都水家族自治县,同年12月21日,将三都水家族自治县更名为三都水族自治县。1957年1 月2日,三都水族自治县正式成立,县治设三合镇,隶属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县名、县治一直沿袭至今。 二.语言文字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特点

那么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具有怎样的一些特点?我们知道,民族民间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的,是贵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所以我们说贵州民间文化,主要指的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实际上这也是贵州民间文化中最有特色、也最有保护价值的部份;当然,同现代化不相适应的内容,在民族民间文化中也有集中的体现。可以说,贵州各民族民间文学、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习俗风情、传统节日及宗教信仰等等,其中不但有古文化尤其是夜郎文化的若干遗存;有贵州本土文化与周边文化如巴蜀文化、滇文化、楚文化等交融的遗迹:有明清之际“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大规模进行汉族移民所形成的屯堡文化;更有苗、布依、彝、侗、仡佬、水、瑶、土家等民族历时久远、个性独特的民族文化……多种文化类型在这块土地上长期相处,共生共荣,不少村寨甚至有两个以上的民族杂居,交往密切,却保持着各自的文化范式。这同贵州自古即为边鄙之地的地理环境有关,同历代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羁縻政策有关,也与各民族文化自身的凝聚力有关。这使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呈现出下述特点: 其一是多元性。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多元共生,丰富多彩,文化生态的保存较好。由于地理位置及文化环境都是边缘的边缘,即双重边缘,历史上中央政治权力常鞭长莫及,控制较小,贵州民族民间文化遂有了保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的可能,具有相对自由的色彩及其自在的原始形态,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许多物质性文化内容,以及非物质性的价值观、道德观乃至文化精神,成为贵州各族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其二是二重性。贵州民族民间文化是在喀斯特山地上生长、发育起来的文化,因为生存环境及生活条件艰难,贵州人凡做一事,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劳动,更大的代价,遂养成了夜郎人吃苦耐劳、敢打硬仗、坚韧诚朴的性格特点。又因为地处僻远,环境闭塞,致使贵州各族人民一方面渴望了解外间情形,另一方面,作为弱势文化群体,对外来文化又不免高度警惕,有拒斥心理。这就造成了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心理中既开放又封闭的二重性。因为开放,贵州人一般不排外,可兼容,历来能与各种外来文化和平共处,对先进文化有向往、渴慕之心,自古便有好学、兴教的传统。因为封闭,则容易产生盲目的自大情绪;而在面对强势文化时,又容易转化为自卑。因自卑而盲从,对外来文化缺少择取,容易导致民族民间文化的流失。 其三是道德性。贵州民族民间历来以习惯法约束个人行为,但最主要的则是通过文化承传的方式,实行传统道德的影响与教化。道德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起到法律强制与经济手段所起不到的教育、示范作用,所以在贵州民族民间,无论政治权力如何更替,历史风云怎样变幻,他们的道德规范、道德理想诸如惩恶扬善、敬老爱幼、互助互爱、扶危济困、崇尚勤俭、反对好吃懒做、偷盗行为等等大部份都能通过习俗或口述史保存下来,并给后世以影响,一方面维持着正常的社会秩序,也显示出传统道德伦理在社会发展中不断适应、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的生命活力。 其四是自娱性。贵州每一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赫章汉墓出土的铜摇钱树残片上,有

2020年三都水族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聘城管人员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三都水族自治县事业单位招聘城管人员试题及答案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下列选项中反映出相同哲理的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B、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C、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D、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答案】D 【解析】“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反映了物质世界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规律的客观性原理。D项说的是事物的生长有其自然规律,种谷子是不可能长成豆苗的,与题干体现的哲理相同。A项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B项体现的是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C项体现的是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公文的主体部分不包含()。 A、标题 B、作者 C、印章 D、正文 【答案】B 【解析】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不含)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不含)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等要素。故选B。 3、由于出现新技术和新发明引起原由固定资本价值的贬值被称为()。 A、有形损耗 B、实物补偿 C、精神损耗 D、价值补偿 【答案】C

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地理位置

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地理位置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距黔南自治州首府都匀市87公里,地势自西北高向东南低,最高海拔1665.5米,最低海拔303米,年积温6600℃,全年无霜期332天,年降水量1487.2毫米。主要是山地,其中山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3.2%。境内有大小河流42条,总长906.6公里,总水量16.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储量为14.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8.6万千瓦;其中,最长的河流为都柳江,蜿蜒数千里的都柳江由西向东穿城而过横贯县境83公里,汇入珠江入海。在还未进入汽车运输时代,都柳江航运是贵州南部交通要道,如今已荒闲。据载,贵州第一辆汽车即由船运溯都柳江而上到三都月亮码头下卸后人工搬运到贵阳组装使用,都柳江在把贵州引进文明时代写上了光彩的一笔。而今,都柳江承载黔南交通重任已成历史,但它那婀娜的身姿依旧婀娜迷人。 除了这些之外,三都突兀深陷的地形孕育着地下丰富的矿石资源,境内已探测有金、汞、锑、锌、硫磺、金刚石、煤等10余种矿藏,其中硫铁矿储量之多,含量之高为贵州首屈一指。三都锑金矿属国内少有的中型矿床,正待开发的矿藏资源;且境内生物资源丰富,三都是林业大县,是贵州省10个重点林区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盛产松、杉、榉等500多种珍稀林木,每年都有5万个立方米以上各类材种运出支援全国各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尧人山原始森林保护区以物种之多之奇之贵而闻名遐迩,以其古雅独特的天然生态博物园魅力招引着中外游客光临。据载,瑶人山原始森林保护区至今尚存留着第三纪古热带(距今约2500万年)的古老树种就有79科,207属、431种。多被列入国家一、二类保护的珍贵树种,诸如鹅掌楸、福建柏、南方红杉、小叶红豆等18种;草本植物有46科、200余种。野生动物仅脊椎科动物就有5纲,33目,80科,310种。还产各种药材和木耳、香菇等土特产。 丰富的旅游资源

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3年数据专题报告 2020版

前言 黔南州三都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专题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黔南州三都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黔南州三都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专题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 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黔南州三都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 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黔南州三都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真实状况,趋势、规律,黔南州三都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专题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黔南州三都县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现状 (1) 第二节黔南州三都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黔南州三都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黔南州三都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黔南州三都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黔南州三都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黔南州三都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黔南州三都县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黔南州三都县第一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黔南州三都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黔南州三都县第一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黔南州三都县第一产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三都县水族端节

三都县水族端节 贵州水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县30多万人,其中水族人口20多万,占总人口的64.8%,全国60%以上的水族人口居住在三都。端节,贵州水族人民又称“借端”或“借瓜”(“借”水语“吃”的意思,“借端”“借瓜”即吃端、过端之意),相当于汉族过春节,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榕江等地水族人民欢庆团聚、辞旧迎新、庆祝丰收而举行的节日,也是水族人民最隆重的年节,节日期间主人以最丰盛的形式招待来客,吸引不少中外游客到贵州旅游观光。 端节按贵州水族历法来推算过端日期,水历一年12个月,分“黏盛”(暖季)“黏糯”(寒季)两季,以秋实为岁首,以阴历的九月为正月(即端月),以阴历的八月为岁尾,亥是地支的末序,故以正月的第一个亥日为一岁的终了和新年的开始,有继往开来之意。水历十二月(农历八月)至水历新年二月(农历十月)期间,以亥日为主要端节,亦有以午、未、申、酉、戌日为端节的节期,按古老惯例分地区、分期分批轮流过节,共涉及到全县21个乡镇的100多个村。各地所过的日期不一样,如都匀套头以水历十二月的第一个亥日为端节日,周覃镇水东、水龙乡马联等村过第二个亥日;廷牌、恒丰等地过第三个亥日,三洞中和等地过第四个亥日,扬拱水昂等地过第五个亥日。 如2008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第一批,是9月8日(亥日),主要是丰乐镇的2个村。第二批,是9月20日(亥日),共10个村:有周覃镇的5个村,三洞乡的2个村,水龙乡的2个村,大河镇的1个村。第三批,是10月2日(亥日),共42个村:有廷牌镇的12个村,恒丰乡的6个村,三洞乡的3个

贵州省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三都县

附件2: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及旧房拆除协议 甲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乙方:(搬迁户户主)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的通知》(发改地区〔2015〕2769号)精神,本着自愿、平等、公开原则,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就甲、乙双方搬迁安置、旧房拆除等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现居住在县(市、区、特区)乡(镇)村组,住房建筑总面积平方米,宅基地面积平方米;核定搬迁人口人;承包土地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自留地亩)、林地亩(以土地承包证数据为准)。属于(①建档立卡贫困户;②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中需要同步搬迁的非贫困户)。 二、乙方符合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经全体家庭成员一致同意,自愿申请搬迁到省(市、区)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安置方式为:(①集中安置,②插花安置,③进城务工、投亲靠友等

自行安置),安置点为,安置房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 三、乙方安置房采取方式建设: ①统规统建;②统规联户自建;③由甲方购买商品房;④由甲方购买保障房;⑤乙方自行购买/建设房屋安置。 四、乙方按照甲方制定的分房(购房、建房)方案,在甲方规定的时间内搬迁入住。 五、乙方搬迁入住新房后3个月内,必须自行拆除迁出地原有旧房及其附属物,为甲方复垦宅基地提供方便。 六、乙方搬迁安置住房补助资金计万元(贫困人口按每人贰万元,同步搬迁非贫困人口按每人壹万贰仟元标准);旧房拆除后奖励资金计万元(每人壹万伍仟元),两项共计万元,按照安置方式及其政策规定使用和结算。 七、乙方须按甲方制定的自筹资金方案,交纳自筹资金。在协议签订之日起日内向甲方交纳自筹资金元,逾期不交者,甲方有权取消易地扶贫搬迁资格。搬迁对象自行购房安置的除外。 八、甲方在乙方办理安置住房确权办证、户籍登记、社会保险、就业培训、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服务和支持。乙方积极配合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各项工作,服从甲方的社会管理。 九、本协议一经签订,甲、乙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执行。乙方保证签订协议后在规定时限内自行拆除原旧房屋及附属设施,自

水族卯节

水族卯节 卯节,译为借卯或吃卯。水族卯节主要流布于三都水族自治县南部地区和荔波县北部的部分乡镇。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榕江县、雷山县,南接荔波县,西界独山县、都匀市,北连丹寨县。县境处于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在500至1 000米之间,县境内居住着水、布依、苗、瑶、汉等14个民族。 卯节与水族的古老水书、古老历法、悠久的稻作文化、民族迁徙、

氏族部落联盟、敬母猪霞神祈雨的原始信仰等有密切关联。水族自称“睢”,发祥于睢水流域,地处殷商文化圈之中。殷商亡国,水族先民举族南迁,逐步融入百越族群。秦定鼎中原后,发兵征讨岭南,水族先民举族溯流进入都柳江、龙江上游的黔桂边境地带生息,初步形成当今分布格局。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唐王朝在水族地区设置应州,治下所领都尚、婆览等五县等均为水族生息地域。随后设置环江州,以及以安抚“睢”为主体的羁縻抚水州,从此,族称以“水”代“睢”。卯节分四批过节,第1~3批是荔波县北部地区的水族村寨过节;第四批最盛大,是在三都县南部的九阡地区。

第四批卯节过节的中心地点——三都县九阡,就是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在水族地区设置莪州的治地。莪州,或称莪蒲州,是水语“莪蒲——五位开疆父老”的音译,因纪念五位开发该地的先祖而得名。 关于卯节的起源有很多的传说:很古时候一支水族的先祖来开发这一地区不久,禾苗遭受严重虫灾,人们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这时水书创始人拱陆铎(公六夺)从天降,叫人们扫积屋内烟尘撒在禾苗上,终于除了虫灾,人们聚而欢歌沿袭成了卯节。传说二:水族祖先开发三都九阡、荔波水利等一带之后,受严重干旱威胁,只有卯坡对面的耀向井清澈长流。人们来这里祈祷祭祀,感动了龙神,长出了一尊女性人形石头。人们以为神显灵,就将这石头收藏在怒腊坡的岩洞中,从此年岁丰稔,人们就聚会欢歌纪念而沿习成了卯节。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浅析

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浅析 【摘要】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长期以来,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旅游业发展起步晚,速度缓慢,没有成为经济收入的支撑产业。但三都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水族文化的唯一性和垄断性具有打造世界级精品的潜在优势。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三都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及存在问题,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三都旅游业发展浅析 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人口的一半以上集中分布于三都水族自治县。长期以来,三都由于诸多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当今,被称为“产业”的旅游业正在迅猛掘起和快速发展,加之厦蓉高速公路和贵广快速铁路(简称“两高”)正在修建并过境三都,给三都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有力带动三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一、三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水族文化资源的唯一性具有打造

世界级精品的潜在优势 三都具有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品位较高,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自然景观方面,有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省级风景名胜区;有石破天惊的产蛋崖、闻歌起舞的风流草、左冷右热的冷暖洞、鬼斧神工的仙人桥、黑夜生辉的月亮树、预报天机的晴雨石等景点。 水族被称为“远古走来的贵族”,三都被誉为“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水族有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族文字(水书),世界历时最长的年节——端节,“情人节”——卯节,水族刺绣的活化石——马尾绣,以及水族歌舞、建筑、习俗、服饰、饮食、民间艺术等民风民俗,都风格独特,极具观赏、体验和审美价值。2006年,水族端节、水书、马尾绣一并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他人文景观方面,有都江古城垣、万人冢、羊福崖墓群、烂土土司遗址、九阡石板寨抗日遗址、新简起义遗址、乜富架的抗清斗争遗址等等。 三都独特的水族文化,其唯一性将可以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旅游精品。由于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其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完好,能够开发成为具有多种体验功能的旅游地。 2.区位优势正在形成

【贵州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文化概观03-0003标准答案.doc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中国文化概观03-0003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350参考资料 中国文化概观03-0003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8题,共40分) 1.(5 分) 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 A、孝 B、仁 C、义 D、礼 参考答案:B 2.(5 分) 中国古代的仕官文化虽然一度表现了其先进性,但最终却显得落后了,而且还有 许多负面效应,下面所列不属于仕官文化负面效应的有() A、不利于国家的强大 B、不利于封建制度的稳定

C、不利于政治家的培养 D、不利于法制的建设与完善

3.(5 分) 下列关于“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 B、“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C、“中和”意为“除掉两端只取中间” 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参考答案:B 4.(5 分)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是() A、偏重道德 B、偏重知识 C、偏重艺术 D、偏重宗教 参考答案:A 5.(5 分) 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能如此稳定地延续二千多年,与()的哲学思想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A、天人合一

B、中庸 C、阴阳 D、无为 参考答案:B 6.(5 分)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 A、仁、义、礼 B、孝、悌、忠 C、礼、智、信 D、恭、敬、诚 参考答案:A 7.(5 分) 孟子沿着《中庸》的思路,为“大丈夫”精神找到价值的最终根源,建立起中国式的亦宗教亦道德的()。 A、“轻重”之术 B、理学 C、中庸之道 D、“心性”之学 参考答案:D

三都简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父老乡亲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要自我介绍一下)。今天我带来的演讲题目是——我为三都谱新歌。 艾青在现代诗《我爱这土地》中曾说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因为对这土地爱地深沉,对自己的同胞满怀浓浓深情,所以对这土地上发生的种种苦难椎心泣血,谱出了呐喊的悲歌。千百年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是华夏儿不变的精神追求。国之爱,家之爱,乡土情怀,传承与中华文明之间。我们的家乡——贵州,是中国西南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家园。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三都,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她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东邻榕江、雷山,南接荔波,西界独山、都匀,北连丹寨,都柳江流过美丽是三都,世世代代滋养这里人民。三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山水宜人,空气清新,河水清澈,既有大自然赋予的宝贵的动植物宝库,又有世世代代勤劳勇敢质朴的三都人开垦和耕作田园。如今的三都,生态环境让大城市的人们羡慕,但是这里已经告别了过去一穷二白穷乡僻壤的境地,厦蓉高速、贵广高铁、321国道过境三都,便捷的交通网络让过去三都人“通江达海”的愿望实现。这些年来,三都县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凭借交通、生态、水族民俗文化这几大优势,三都县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作为一个三都人,我骄傲,我自豪。我相信每个三都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因为在我们的心中,这个有山有水有情有意的地方,是我们实现自我人生梦想的沃土。 父老乡亲们,当我们看到三都日新月异的新变化的时候,我们也时常看到,如今的三都依旧有很多发展的空间,未来的三都需要更美,作为三都人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行动起来,各尽所能,各司其职,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三都谱出更美的歌。让世世代代传唱的山歌,唱出新生活,唱出老百姓的心声。 我在想,这首歌里装着什么。这首歌里首先装着国家惠民工程落实的行动上,10年前,我们的三都没有像样的楼房,我们的三都只有一条所谓的“马路”,很多人住的还是木房草棚,我们的交通工具是手拉肩扛。然而,十年后,厦蓉高速沟通了三都与都匀、与贵阳乃至全国的物资贸易往来,贵广高铁不仅让三都人到广州、深圳这样的大城市缩短到几小时,也让三都驶向了发展的快车道。一转眼,便将往日的破旧远远抛在后,直至杳无踪迹。随着不断的招商引资,不断的创新发展,许许多多外面的资源流进我们的家乡,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在碰撞,最终迸发出进步的火花,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水族民俗文化是三都宝贵的文化遗产。水族,一个从殷商走来的古老民族,一个拥有独立完整的文化的民族。她的独特的文化,吸引着世人的目

水族端节

民族文化申报项目介绍材料 一、端节 端节,水族人民又称“借端”(“借”水语“吃”的意思)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地水族人民欢庆团聚、辞旧迎新、庆丰收而举行的节日。水族历法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和春复秋冬四季。阴历的九月为其岁首,阴历的八月为其岁尾。水历十二月(农历八月)第一个亥日起,至水历新年二月(农历十月)期间,主要以亥日,按古老惯例分地区、分期分批轮流过节。如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内外套以第一个亥日为节日,水龙、周覃水东地区过第二个亥日;三洞、廷牌地区韦姓家族过第三个亥日。三洞、中和、水龙地区潘姓家族过第四个亥日;三洞古城、古奇石姓家族过第五个亥日。中间也有以巳、午、未、申日为端节的家族,共分7批过,历时一个多月,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民族节日。 每当节日来临,男女老少都穿盛妆,主要活动为祭祀和赛马。“除夕”与“初一”相连的两餐要忌荤设素席祭祖,因此要认真清洗用具器皿;祭品以清蒸的鱼包韭菜、菜油烙豆腐、酒、糯饭、瓜果、茶、烟叶等。也有将铜鼓、糯谷米粑、衣着首饰及农具作陈列品,表示托远祖洪福过上好日子,往后依旧靠劳动去开拓幸福。“除夕”晚上男女老少聚集敲铜鼓或挨家挨户去贺新年。“初一”上午挨家挨户去贺新年,吃年酒。每到一家,大伙便按辈分依序入座,互挽手臂。在“哟、哟”(水族语:好!好!)的欢呼声中干杯,互祝人寿年丰。早饭后,四面八方骑手云集,在端坡上进行盛大的跑马活动,也有对歌和表演民间杂技的,邻近的各族人民也来参加。端坡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晚上热情好客的主人设宴招待远方来的客人,趁着夜幕,在端坡上相识的未婚青年男女相约而至,水乡山寨星光点点,传来阵阵欢声笑语。端节是水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节日,它以三洞、中和地区为中心。“辞旧迎新,祭祀祖宗,祈求丰收,走亲访友”成了端节的主题。水族端节在2006年6月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卯节 卯节,水语称“借卯”,意为吃卯。卯节的日期是依据水族历法来推算的。具体的日期虽不固定,但有个选择的原则,即在水历九、十月(阴历五、六月)内的卯日分四批过节。水历十月,水书称为“绿色生命最旺盛的时节”。每年此时择一个卯日举行的传统节日。水族人认为,辛卯日是“最顺遂的日子”,是过节的上吉日;此日过节就预示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与此相反,丁卯日被视为凶日,是过节的忌日。过节逢丁卯日会招致旱象虫灾与瘟疫。卯节的分批在很古的时候就约定俗成。水家节日歌唱道:“第一卯/水利的卯,第二卯/洞坨的卯,第三卯/水扒浦卯,第四卯/九阡卯。九阡宽/吃卯殿后”。头三批卯节在荔波境内过,但并不隆重,将面临消失,第四批卯节,主要在三都九阡不过端节的村寨过,十分隆重。 过卯节大约前后四天,节前两三天,家家户户清扫庭院,将烟尘扫尽撒放田间(水家人认为阳尘能杀虫)。到相当于春节除夕的寅日则宰杀肥猪、备鲜鱼、打豆腐、开窖酒,设丰盛宴席祭祀,村村寨寨敲击铜鼓,以迎四海宾客。卯日这一天要认真清扫房屋院坝,为祭天敬祖摆上鱼、肉酒、饭等供品,并且要准备丰盛的佳肴款待宾客。这时凡过卯节的村寨,都会敲起铜鼓、皮鼓,或唱起阵阵歌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