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重指挥

起重指挥

起重指挥
起重指挥

判断题

1线接触钢丝绳的股是由直径相同的钢线捻制而成的。(N)

2机械式停车设备框架式载车板用型钢和钢板焊接成承载框架,并多数采用中间凸起结构,在两侧停车通道和中间凸起的顶面铺设不同厚度的钢板。(Y)

3当钢丝绳绳径d≤16mm时,可用两个绳卡固定绳端。(N)

4、6股钢丝绳是起重机常用绳。(N)

5常闭式制动器在制动装置静态时处于制动态。(Y)

6带有红色警戒线吊带的警戒线裸露应报废(Y )。

7通用手势信号是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吊运中普遍适用的指挥手势。( Y)

8卸扣锻造成形后必须经热处理,以清除其内应力,增加韧性。( Y)

9夹钳使用前应检查铰接部位的有无变形、裂纹。 Y

10在起重作业中,吊重物品与索具、吊具间加保护衬垫,容易造成重物滑脱。(N )

11对事故的技术分析就是要找出这些不安全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影响和关系,从不同角度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Y)

12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特种设备的安全,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Y)13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对特种设备管理人员不适用。(N )14为方便申请人办理考核发证事项,发证部门可以将受理和发放证书的地点设在考试报名地点。(Y )

15制造单位只能在被许可的场所内制造起重机械。( N)

16抓斗在卸载前,要注意开闭绳不应比升降绳松弛,以防冲击断绳。(N )

17在高处指挥时,指挥人员应严格遵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Y )

18长距离吊运,一般应逐档加速到5档,以最高速度运行,提高生产率。(Y )19抢救因触电致使心脏停跳者的最好方法是打强心针。( N)

20机动车辆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防止跑、冒、滴、漏的现象存在,同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严禁明火(Y)。

选择题

1 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钩子应( A)的物体上。

A、勾在牢固;

B、随意搭在牢固;

C、勾在任何一种;

D、勾在方便

2 蒸汽锅炉的爆炸属于:(C)。

A、物理性爆炸;

B、化学性爆炸;

C、高速度;

D、信息爆炸。

3 可燃物质与源接触而燃烧,但在火源撤离后则熄灭的现象(B)着火。

A、算;

B、不算;

C、可能算也可能不算。

4 制动下滑坠落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B)的制动器性能失效。

A、小车运行机构

B、起升机构

C、大车运行机构

D、超载限制器

5 指挥人员不能同时看清司机和负载时,必须增设(A )指挥人员以便逐级传递信号。

A、中间;

B、辅助;

C、通信;

D、临时;

6 指挥超重机在雨雪天气作业时,应先经过试吊,检验( )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正常的起吊作业。 A、制动器;B、转向器;C、阻挡器;D、变速器;

7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C ),不同类别的起重机械检验周期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A、4年;B、3年;C、最长不超过2年;D、1年

8 隔离开关的主要作用是(C)。

A、断开负荷电流;

B、断开短路电流;

C、断开无负荷电路;

D、任何情况下都可操作

9 吊运( B),要严格遵守国务院发布的《化学药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A、化学物质;B、化学危险品;C、化肥;D、肥皂;

10单绳吊挂物品必须采取( C)措施。 A、防倾斜B、防游摆;C、防滑;D、防撞;

11 (B)后留出的绳头,必须紧绕吊钩或吊物上,防止吊物移动时挂住沿途人员或物体。 A、作业;B、捆绑;C、起升生物;D、停车;

12 起重机械施工《监检证书》、《监检报告》各一式三份,一份由检验机构直接送施工单位,一份由(C )交使用单位,一份监检机构存档。

A、监察机构;

B、检验机构;

C、施工单位;

D、邮寄

1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 B)。

A、行政处罚;

B、批评教育、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D、开除处分

14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 B)。

A、操作证;

B、安全作业知识;

C、文化知识;

D、上岗证

15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第六十三条规定:(C)为较大事故。

A、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

B、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

C、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D、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

16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C)全面负责。

A、生产;

B、使用;

C、安全和节能;

D、设计

17 跨地区从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A )向从业所在地的发证部门申请复审。 A、可以;B、不能;C、必须

18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B )复审一次。 A1年B2年C3年D、4年

19 持证作业人员以考试作弊或者以其他欺骗方式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吊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B )不得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2 分 A、5年;B、3年;C、4年;D、终生

20 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应当(B )之日起60日内结束。

A、事故调查组成立;

B、自事故发生;

C、接到事故报告;

D、进行事故现场勘察

21 凸轮控制器主要用于(A)起重量起重机各机构的控制中。 A大;B小C、中

22 因起重作业的需要,起重机要做升降、移动、旋转、变幅、爬升及伸缩等动作,这些动作是由( C)来完成。 A、桥架B、金属结构C、机构;D、控制系统

23 指挥旗的旗杆长度应为(C )cm A、400;B、450;C、500;D、550

24 指挥术语中的“前进”与“后退”是依( D)作为参照物的。

A、起重机;

B、被吊物;

C、司机;

D、指挥人员

25 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的方法叫做(B)。 A、力的分解;B、力的合成

26 了解重物的形状、体积、结构的(A )是要确定其重心位置。

A、目的;

B、依据;

C、方法;

D、方针;

27DCQ型层叠钢板起重钳,每套应用(B)只钢板钳。 A、2;B、4;C、6;D、8;

28 制造吊具、索具用材料及外购零部件,必须具有材质单、(C)等技术证明材料。

A、监检证明;

B、无损检测报告;

C、生产制造厂合格证;

D、金相组织分析证明

29 根据物体的整体性和松散性,选用单圈或双圈结索法,该绑扎法为用( C)平行吊装绑扎法。 A、一个吊点;B、两个吊点;C、标准答案:A

30 进行大型物体翻转,翻转绑扎时,应根据物体的重心位置,形状特点选择( C),使物体在空中能顺利安全翻转。 A、吊钩;B、吊具;C、索具;

指挥2

判断题 N错误 Y 正确

1吊耳一般有拉板式吊耳、菅轴式吊耳、卡箍式吊耳三种形式。(Y )

2拉紧器用于拉紧钢丝绳,并能起到调节松紧作用。Y

3起重机械是以间歇、重复的工作方式,通过起重吊钩或其他吊具起升、下降,或升降与运移物料的机械设备。(Y)

4标准答案:N

5指挥人员对起重机械要求微微移动时,可根据需要,重复给出信号。( Y)

6起升机构和开闭机构合并时称为单绳抓斗。(Y)

7起重机的起升机构经常使用的是同向捻结构钢丝绳。(N)

8DSQ型钢板竖吊起重钳单只使用时,可适当超过额定荷载使用。( N)

9吊带出现死结应报废。(Y )

10吊装方形物体的吊点与吊物重心在同一条铅垂线上,使吊物处于非稳定平衡状态。(N)

11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应当遵循诚信原则和方便企业的原则,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提供可靠、便捷的检验检测服务。(Y )

12考试机构不能对申请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进行审查。( N)

13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利用检验检测工作故意刁难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有权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接到投诉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Y)

14起重机械维修单位许可工作由省级质量监督部门负责,由国家质检总局或省级质量监督部门发证。(Y )

15参加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的人员,应向考试机构提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申请表》1份。(Y)

16起重作业人员工作时,要穿着合体的工作服,裤脚和袖口要扎紧( Y)

17当无固定物体挂安全带的钩子时,应谨慎作业,避免无安全带而坠落。N

18高空作业时,对梯子、跳板,抓杆脚板的安全要求,并不十分严格。(N )19当某些参数达到预定值时,能自动工作,从而使电路发生变化的电器称为继电器。( Y)

20保护接地就是将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构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地作可靠的电气连接。(Y)

选择题

1在承租使用期间对起重机械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记录,( D)对承租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负责。

A、产权单位;

B、批准单位;

C、检验单位;

D、起重机械承租使用单位

2 关于车库及作业场所的防火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车库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B、在车库及作业场所内严禁烟火;

C、车库内禁止明火作业及明火照明,不得用明火炉直接取暖,必要时,可用暖气或火墙式火炉取暖;

D、汽油、柴油等易嬲物品应存放在指定的车库内,油棉纱(布)要集中存放在加盖的铁桶内,并及时处理。

3 工作完毕,电磁吸盘或抓斗(A)在空中悬吊。 A、不得 B、可以

4 指挥人员应站在使(B )能看清楚指挥信号的安全位置上。

A、司索人员;

B、超重司机;

C、作业人员;

D、班组长;

5 指挥人员对所指挥的起重机械,必须熟悉其技术性能。( B)等情况后方可指挥。

A、最大起重量;

B、额定起重量;

C、有效起重量;

D、起重机总质量;

6 吊装作业过程中,指挥人员要( B)起重机吊升,就位,校正和最后固定。

A、交待;

B、指挥;

C、组织;

D、代替;

7 在吊装作业中,指挥人员要(A )运用包括手势、音响、旗语等指挥信号。

A、正确;

B、合理;

C、安全;

D、全面;

8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书期满前(A )个月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单位应当申请换证,逾期未换发许可证的,不得继续从事起重机械安装改造维修.

A、6;

B、4;

C、3;

D、2

9 指挥人员在作业前的工作中,应确定起重机在作业时的位置。 C

A、A: . 技术准;

B、B: . 吊装机械、工具的准备;

C、C: . 现场准备;

10 我国电网的频率是(B)Hz。 A、40;B、50;C、55;D、60

11 经常( A)吊具、索具,确保使用安全可靠,以延长使用寿命。

A、保养;

B、更换;

C、清洗;

D、观察;

12 司索人员应根据吊运物件(A)选用工具和吊重方法。

A、及时;

B、合理;

C、正确;

D、任意;

13起重机械的首检是纳入《特种设备目录》没有实施安装监督检验以及整机形式出厂,直接交付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在( C)由所在地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A、使用之前;B、出厂前;C、办理使用登记前:D、修理前

14 起重机械的施工监检的方式为资料核查、现场监督、( C)。

A、听取汇报;

B、开会讨论;

C、实物检查;

D、型式试验

15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的调整范围说法错误的是(D )。

A、起重机械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

B、军事装备、核设施使用的起重机械的安全监察不适用;

C、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的改造的安全监察适用;

D、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适用

16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设置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是指(A )。

A、专门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

B、负责设备管理、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

C、负责技术、设计工作的人员;

D、驻厂监检人员

17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 A)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单位有关负责人。 A、停止使用;B、离开;C、观查;D、降低使用参数

18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第八十八条规定: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处以罚款,发生较大事故的,处(C)。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B、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C、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D、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19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第六十二条规定:(B)为重大事故。

A、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

B、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

C、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

D、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

20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后,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A)直接向事故发生地的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 A、可以;B、必须;C、应当;D、不得 21 流动式起重机幅度变化与稳定性的关系是:当起吊的载荷一定,幅度增大时,起重机的倾翻力矩将随着( B)。 A、减小;B、增大;C、有的增大,有的减小

22 桥式起重机司机室一般应设在( B)。

A、导电滑线一侧;

B、导电滑线对侧;

C、主梁中间;

D、都可以

23 运行机构一般使用时,电动机最大静负载转矩为电机额定转矩的(B)倍。

A、0.5~0.75;

B、0.7~4;

C、2.5

24 在高温环境直接接受热辐射的司机室,应设有效的隔热层防红外线和钢化玻璃。( B)最低工作温度低于(5 )℃的司机室,应设安全可靠的采暧设备,采用闭式司机室。

25 几个力平衡的条件是它们的合力(A)。

A、等于零;

B、分力相等;

C、相加;

D、相等;

26 力使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称为力的(C)。

A、运动;

B、内效应;

C、外效应;

D、总效应;

27 吊环本身的受力是一个关系( B)安全的重要环节。

A、吊运;

B、吊装;

C、装卸;

28 偏心夹钳主要用来提取(C)较小的货物

A、长度;

B、宽度;

C、厚度;

D、重量;

29 杠杆夹钳当钳口距离保持不变时,夹紧力与货物自重(C )

A、无关;

B、成反比;

C、成正比;

D、相同

30 根据物体的整体性和松散性,选用单圈或双圈结索法,该绑扎法为用(A)平行吊装绑扎法。 A、一个吊点;B、两个吊点;

指挥1

判断题Y 正确N 错误

1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制动器调整得过紧,会使钢丝绳受过大的冲击负荷,使桥架的振动加剧。(Y)

2桥式起重机走台护栏的底部应设有高度不小于50mm的围护板。(N)

3通用手势信号适用于指挥矿井提升设备的吊运。(N )

4起重机抓斗在工作中,具有斗的升降和开闭两种动作。(Y)

5专用手势信号是指具有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使用的指挥手势。(Y)

6拖拉长形物体横拉时,两个绑扎点应在距重心等距离的两端。(Y)

7当指挥人员所发出信号违反本标准规定时,司机有权气绝执行。(Y )

8塔式起重机的平衡重是通过计算选定的,但可以根据负荷的变化情况进行增减。(N)

9卸扣在使用时,应考虑轴销拆卸方便,以防拉出落下伤人。(Y )

10机械式停车设备拼板式载车板适合车型变化较多的小批量生产。(Y)

11起重机械施工单位应当设专人配合开展监检工作,及时提供相关资料,为监检人员的监检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Y )

12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对厂内机动车辆司机不适用。(Y)13海港、码头使用的特种设备属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调整的范围。(N)14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与生产密切相关,生产时决定安全性能好坏,所以生产企业应对所生产的产品的安全性能负责。(Y )

15起重机械的重大维修,是指拆卸或者更换原有主要受力结构件、主要配置、控制系统,但不改变起重机械的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的维修活动。(Y)

16为了免除运行机构制动器调整的麻烦,可以打反车制动。(Y)

17发生挤伤事故多为吊装作业人员和指挥人员。(N)

18起重机在吊运通道上方吊物运行可不发警告信号。(N)

19抓斗在卸载前,要注意开闭绳不应比升降绳松弛,以防冲击断绳。(N )

20化学性爆炸,必须是由于物质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形成其他物质所导致(Y)。

选择题

1车辆在加注燃油时的防火安全要求,下列那个说法错误(D)。

A、加注燃油时,不准检修和调试发动机,不准在注油容器附近进行锤击和磨削作业;

B、车辆加注燃油时,必须将发动机熄火;

C、禁止在雷雨天气及高压电源线下加注燃油。

D、可以使用特定的容器或其他自流方式向发动机丰的化油器内加注燃油。

2 蒸汽锅炉的爆炸属于:(A)。A、物理性爆炸;B、化学性爆炸;C、高速度;

3 起重机由起吊位置在到达运行通道前的运行中,吊物应高出其越过地面最高设备的(B)m为宜。A、1 B、0.5

4 准确“停钩”判断小车停得正不正难度较大,要一边挂钩,一边观察钢丝绳的受力情况,当(B)时,位子就停正了。

A、一边先受力,一边后受力

B、两边钢丝绳受力相等;

5 工作完毕,应将吊钩升至(B)上极限位置的高度,不准吊挂吊具、吊物等。A、远离B、靠近

6指挥超重机在雨雪天气作业时,应先经过试吊,检验(A )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正常的起吊作业。

A、制动器;

B、转向器;

C、阻挡器;

D、变速器;

7指挥人员对所指挥的起重机械,必须熟悉其技术性能。( B)等情况后方可指挥。

A、最大起重量;

B、额定起重量

C、有效起重量;

D、起重机总质量;

8指挥人员在作业前的工作中,应确定起重机在作业时的位置。C

A、A: . 技术准;

B、B: . 吊装机械、工具的准备;

C、C: . 现场准备;

9 工作中禁止用手直接( C )已被重物张紧的绳子,比如钢丝绳、链条等。

A、触摸;

B、拖拉;

C、校正;

D、攀扶;

10 在吊运过程中,司索人员应与起重机(b)密切配合,正确是用各种手势及时发出信号。A、施工人员;B、指挥C、司机;D、班长;

11 在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为2年有(B )。

A、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

B、桥式起重机;

C、塔式起重机;

D、升降机

1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履行以下义务(A )。

A、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B、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停止设备运行;

C、绝对服从领导指挥;

D、作好维修、改造工作

1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C )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A、警示标志;

B、登记证号;

C、登记标志;

D、登记机关名称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以外的其他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B)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A、应当;B、根据情况C、不必

15 所有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履行(C)义务。

A、每日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

B、做好日常维护保养;

C、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D、每日投入使用前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16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第八十八条规定: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处以罚款,发生较大事故的,处(C)。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B、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C、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D、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17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第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申请人未经许可从事特种设备相应活动或者伪造许可、核准证书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核准,并在(A)年内不再受理其新的许可、核准申请。A、1;B、2;C、3;D、4

18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两部分都是实行百分制,(A)为及格。

A、都是60分

B、理论知识60分,实际操作应会;

C、理论应知,实际操作应会

D、标准答案:A

19,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发证,并在(D )内不得再次申请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A、1年;

B、3年;

C、5年;

D、标准答案:A

20 持证作业人员以考试作弊或者以其他欺骗方式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吊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持证人(B )内不得再次申请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A、2年;B、3年;C、4年;D、终生

21 操作规程规定不许斜吊重物,是因为(D )。

A、斜吊重物等于加大了稳定系数;C、斜吊重物等于减小了起重力臂;

B、斜吊重物等于减小倾翻力矩;D、斜吊重物等于加大了起重力矩

22 当装有制动器的机构工作时,机构的电动机同时与其(A)的制动电磁铁线圈一起通电。A、并接;B、串接;C、星形接

23 在露天作业的起重机的电机及电器上均应增设防(C )。

A、防晒装置;

B、防震装置;

C、雨罩;

24 (C)即设备、构件被起吊时本身具备的抗拉、抗弯、抗压能力。

A、刚度;

B、平面度;

C、强度;

D、硬度;

25 吊装梁通常配合吊索同时作业,要保持吊索与吊装梁的水平夹角不能(B )。

A、过大;

B、过小;

26 钩尾螺纹外径比原标准尺寸减少(B)%以上时,吊钩应报废。

A、5;

B、10;

C、15;

D、50;

27、DHQ型钢板起重钳的特点是在吊运过短中U形钳口和钳舌(C)对钢板有夹持力,防止柔性的钢板在吊运中滑脱。A、直接;B、间接;C、始终;D、间断;

28 钢丝绳局部可见断丝损坏,至少有(C )根以上断丝聚集在一起的钢丝绳吊索应报废。A、1;B、2;C、3;D、有断丝

29 钢丝绳夹在制作绳扣时绳夹间距为(C )。

A、4~5倍钢丝绳直径;

B、5~6倍钢丝绳直径;

C、6~7倍钢丝绳直径;

D、7~8倍钢丝绳直径;

30 对竖吊长形物体起吊时,吊钩应向长形物体(B )方向移动,以保持中点垂直,避免形成拖拽。A、上支撑点; B、下支撑点

判断题

1新购置的合格吊具可以装上直接使用。( N)

2起重作业现场环境对确定起重作业方案和吊装作业安全没有影响。(N )

3、6股钢丝绳是起重机常用绳。(N)

4当卸扣表面有缺陷时,可用焊接或补强法修补缺陷。(N )

5起升机构可以使用编结接长的钢丝绳。(N)

6载车板应采用非燃烧体材料制造,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Y )

7合力求分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分解。 Y

8起升机构和开闭机构合并时称为单绳抓斗。(Y)

9、6股钢丝绳是起重机常用绳。(N)

10专用手势信号是指具有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使用的指挥手势。( Y)

11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配合安全监察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不得拒绝、阻挠。违反这一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使用暴力拒绝、阻挠检查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Y )

12对同时用于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内外的起重机械,不能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对其生产、使用、检验检测以及事故调查处理等实施安全监察。(N)

1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逾期未申请复审或考试不合格的,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予以注销。( Y)

14现场检验时,使用单位的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相关人员未经检验人员允许不能进入检验现场,以免影响检验工作的正常开展。(N )

15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作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但不包括临时聘用的人员。(N )

16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吊运同一重物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如达不到要求,应降低额定起重能力至80%。(Y )

17重载长距离下降时,先把主令控制器手柄推到下降第一档,使吊物快速下降,当吊物接近落放点时,将手柄推到下降第三档,放慢下降速度,这样既安全又经济。(N )

18当重物位置大于回转半径时,起重机可以缓慢起升,待把重物水平拉近钢丝绳垂直后,再起吊。( N)

19抢救因触电致使心脏停跳者的最好方法是打强心针。(N )

20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及着火源构成了燃烧的3个要素,对于已经进行着的燃烧,至少要消除其中两个要素,燃烧才会停止(N)。

选择题

1 坠落最低基础面(B )米以上称为高处作业。

A、2;

B、3;

C、4;

D、5

2 车辆在加注燃油时的防火安全要求,下列那个说法错误(D)。

A、加注燃油时,不准检修和调试发动机,不准在注油容器附近进行锤击和磨削作业;

B、车辆加注燃油时,必须将发动机熄火;

C、禁止在雷雨天气及高压电源线下加注燃油。

D、可以使用特定的容器或其他自流方式向发动机丰的化油器内加注燃油。

3 化学反应的(C)、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产生大量热量,是化学性爆炸的3个基本要素。

A、高危害性;

B、高毒性;

C、高速度;

D、高破坏性。

4 蒸汽锅炉的爆炸属于:(C)。

A、物理性爆炸;

B、化学性爆炸;

C、高速度;

D、信息爆炸。

5 指挥人员在发出钩或负载( B)信号时,应有保护负载降落地点人身、设备安全的措施。

A、上升;

B、下降;

C、回转;

D、运行;

6 严禁超负荷使用与工具、索具。 A

A、起重同;

B、升降机;

C、卷扬机;

D、卸机;

7 指挥人员在作业前的工作中,应确定起重机在作业时的位置。 C

A、技术准;B: 吊装机械、工具的准备;C 现场准备;

8 两只电阻器额定电压相同但额定功率不同,当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后,功率较大的电阻器(A)。 A、发热量大;B、发热量较小;C、与功率较小的电阻发热相同;D、不能判断

9 重心接近或高于吊挂位置的物体,不准兜挂( B)点。 A、壹;B、贰;C、叁;D、肆;

10 (A)应检查吊具是否牢固,发现已达到报废标准的钢丝绳,链条和麻绳等,禁止使用,立即更换。 A、工作前;B、绑物时;C、起吊时;

11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维修的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未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即行施工的,(A )。

A、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B、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C、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D、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的,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

(B )。

A、行政处罚;

B、批评教育、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D、开除处分

1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 B)。

A、行政处罚;

B、批评教育、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D、开除处分

1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A )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单位有关负责人。

A、停止使用;

B、离开;

C、观查;

D、降低使用参数

15 所有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必须履行(B )义务。

A、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请专业队伍进行的;

B、发生事故后执行当地质监部门制定的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的;

C、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进行登记的;

D、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产品的

16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第八十八条规定: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处以罚款,发生较大事故的,处(C)。

A、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B、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C、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D、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17 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第六十一条规定:(A)为特别重大事故。

A、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B、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

C、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

D、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的

18 跨地区从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A )向从业所在地的发证部门申请复审。

A、可以;

B、不能;

C、必须

19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发证,并在(D )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A、1年;

B、3年;

C、5年;

D、标准答案:A

20 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由组织事故调查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立档(D )。

A、保存三年;

B、保存五年;

C、保存十年;

D、永久保存

21 门式起重机是桥架两端通过运行装置直接支撑在(A )上的桥架型起重机。

A、地面轨道;

B、高架轨道;

C、履带;

D、轮胎

22下列(C)领域起重机应用的较少。 A、矿山B、林业C、半导体工业D、化工

23 力矩的国际单位是(C)。 A、kg·m;B、t·m;C、N·M;D、kgf·m;

24 对于复杂的设备或结构起重吊装方案,应结合(B )共同制定。

A、运输方案;

B、安装方案;

C、运行方案;

D、试机方案;

25 索具套环用于装置在( C)端头,以防止折断破坏。

A、千斤绳;

B、卡环;

C、钢丝绳;

D、吊环;

26 吊钩钩腔的最大开口度比原尺寸超过(B )%时,吊钩应报废()。

A、5;

B、10;

C、15;

D、50;

27 卸扣是起重作业施工中广泛应用的轻便、灵活的( C)工具,较为安全可靠。

A、安装;

B、夹持;

C、连接;

D、起吊;

28 钢板起重钳受力构件断面最大磨损达原尺寸(B)%,该配件应报废。

A、5;

B、10;

C、15;

D、20

29 钢丝绳夹夹座应扣在钢丝绳的(C )段。

A、尾段;

B、非工作段;

C、工作段;

D、专用绳卡段

30 物体的(D),就是物体上各个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

A、重量;

B、重位;

C、作用力;

D、重心;

起重司索与指挥作业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时间:班级: 120 特种作业人员理论考试试题 分钟科目: 姓名: A卷 起重司索与指挥作业 考号: 题号一二三总分统分人得分 得分阅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25分) 1.起重司机所使用的音响信号中 , 二短声表示 ( B) 2.估算一根 10m 长、 1m 宽、 l0mm 厚钢板质量为 ( C ) A:B:C: 785kg D: 7850 3.采用三个吊点吊运长方形物体时,两端的吊点距两端的距离为 中间吊点的位置应在物体重心(L 为物体长度 ) 。 A:B:C:D: (C ),而 4.吊具使用时 , 不得超过其 ( A) 。 A:额定起重量 B: 最大起重力矩 C: 最大安全载荷 D :起重机总质量 5.作为吊索端部配件按规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 A ) A: 4B: 5 C: 6 D : 7 6.有一钢丝绳为 6×19—36— 1700,估算其破断拉力为 ( C )。 A: 456KN B: 563KN C: 674KN D:846KN 7.吊钩微微下降动作要领为手臂伸向侧前方 下 ,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 ,与身体夹角为( C )手心朝 A: 600B: 450C: 30 0D:90 0。 8.用一个吊点,采用竖吊法吊运长形物体时,吊点位置在距吊端(B)处。 A:B: C:D: 9.吊运物体时 , 为防止提升运输中发生翻转、摆动等应使吊点与被吊物重心在 同一 ( D) 线上。 A:圆心 B: 中心 C: 重心 D :铅垂 10.在一般吊装作业中 , 通常采用 ( B ) 试吊的方法来逐步找到重心 , 以确定吊点绑扎位置。 A:高位 B: 低位 C: 中部 D :都可以 11.音响信号中,短声表示(A) 1秒的声音(哨声)。 A: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12.开始吊载时 , 应先用 " 微动 " 信号指挥 , 待载荷离开地面 ( A ) 稳定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挥。 A: 100-200mm B: 200-300mm C: 300-400mm D: 400_500mm 13.起重司机所使用音响信号中 , 一短声表示 ( A ) A:明白B: 重复C:注意 14:起重机是一种能在一定范围内( A )和水平移动物品的机械。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标准图解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引言为确保起重吊运安全,防止发生事故,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对现场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所使用的基本信号和有关安全技术作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类型的起重机械: 桥式起重机(包括冶金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桥、缆索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浮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船用起重机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提升设备、载人电梯设备。 1 名词术语 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适用的指挥手势。 专用手势信号——指具有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使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包括吊环、电磁吸盘、抓斗等)——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起重机“前进”或“后退”——“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音响符号: “——”表示大于一秒钟的长声符号, “●”表示小于一秒钟的短声符号。 “○”表示停顿的符号 2 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 2.1 手势信号 2.1.1 通用手势信号 2.1.1.1 “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2.1.1.2 “要主钩” 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 2.1.1.3 “要副钩”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 2.1.1.4 “吊钩上升”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4)

2.1.1.5 “吊钩下降”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5)。 图5 2.1.1.6 “吊钩水平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6)。 图6 2.1.1.7 “吊钩微微上升” 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动手掌(图7)。 2.1.1.8 “吊钩微微下落”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图8)。

起重指挥手势图解[1]

第七章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第一节起重指挥信号(GB5082—85) 一、名词术语 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用的指挥手势。 专用手势信号——指具体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作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包括吊环、电磁吸盘、抓斗等)——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起重机“前进”或“后退”——“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音响符号: “——”表示大于1秒钟的长声符号。 “●”表示小于1秒钟的短声符号。 “○”表示停顿的信号。 二、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 (一)手势信号 1.通用手势信号 (1)“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7—1)。 (2)“要主钩” 单手自然提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7—2)。 (3)“要副钩”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7—3)。 (4)“吊钩上升”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7—4)。 (5)“吊钩下降”

手臂伸向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7—5)。 (6)“吊钩水平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7—6)。 图7-6 (7)“吊钩微微上升” 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手掌(图7—7)。 (8)“吊钩微微下降”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图7—8)。 (9)“吊钩水平微微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自然伸出,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重复做缓慢的水平运动(图7—9)。

第七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资料

第八章起重司索指挥作业典型案 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第一节起重作业主要风险 从起重作业过程分析可见,起重机械特殊的结构形式和搬运的运动形式本身就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事故发生的起源。各种危险有显现的、潜在的,不同形态危险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起重事故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1、重物坠落的打击伤害 重物坠落原因有多种,常见原因有吊具或吊装容器损坏、物件捆绑不牢而松散或滑落、挂钩不当发生脱钩、电磁吸盘突然失电导致吸吊的物料坠落等。起升机构的零件发生故障或损坏(特别是制动器失灵、钢丝绳或吊钩断裂等)都可能引发重物坠落的危险。另外,重物坠落还可能由于吊装的危险物料引发二次伤害。例如,高温液体金属,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等危险品,它们都可能因物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导致烫伤、粉尘伤害、有毒物伤害等。 2、起重机丧失稳定性 起重机失稳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操作不当(例如超载、臂架变幅或旋转过快等)、支腿未找平或地基沉陷等原因,导致起重机由于力矩不平衡而倾翻;二是由于坡度或风载荷作用,使起重机沿倾斜路面或轨道滑动,发生不应有的位移、脱轨或翻倒。 3、金属结构的破坏 庞大的金属结构是各类桥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的重要构成部分,作为整台起重机的骨架,不仅承载起重机的自重和吊重,而且构架了起重作业的立体空间。由于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形式不同,金属结构破坏形式往往也不同,例如,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的主梁下挠度超标或支腿垮塌,塔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的坠臂、倒塔等。金属结构的破坏常常会导致严重伤害,甚至群死群伤的恶果。 4、人员高处跌落伤害 起重机的机体高大,一般桥式起重机的主梁高度都在十米以上,塔式起重机和门座起重机甚至高达几十米。为了获得作业现场清楚的观察视野,司机室往往设在金

起重吊装指挥手势

起重吊装指挥手势 一、名词术语 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适用的指挥手势。 专用手势信号——指具有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使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包括吊环、电磁吸盘、抓斗等)——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起重机“前进”或“后退”——“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二、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 1 通用手势信号 1.1 “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1.2 “要主钩” 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 1.3 “要副钩”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 1.4 “吊钩上升”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4) 1.5 “吊钩下降”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5)。 图5

1.6 “吊钩水平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6)。 图6 1.7 “吊钩微微上升” 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动手掌(图7)。 1.8 “吊钩微微下落”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图8)。 1.9 “吊钩水平微微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自然伸出,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重复做缓慢的水平运动(图9) 图9 1.10 “微动范围” 双小臂曲起,伸向一侧,五指伸直,手心相对,其间距与负载所要移动的距离接近(图10)。 1.11 “指示降落方位” 五指伸直,指出负载应降落的位置(图11)。

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安全职责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安全职责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安全职责 一、起重司索与指挥 起重司索是指在起重作业中对物体进行绑扎、挂钩、起吊、就位等作业的人员。起重指挥是指挥起重机司机完成对重物起吊和就位作业的人员。 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是起重作业整个实施过程的重要组成人员。重物的正确捆绑吊挂及准确无误的指挥是整个起重作业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要求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物体捆绑的基本知识,合理选用吊索具,正确运用起重指挥信号,严格执行起重司索与指挥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司索人员的职责 (一)作业前的准备 1.技术准备 在起重指挥组织下,学习和掌握作业方案及安全技术要求,听取技术与安全交底,掌握吊点位置和吊件的捆绑方法。 2.工具与索具的准备 认真检查并落实作业所需工具、索具的种类、规格、件数及完好程度。 3.现场准备 对作业现场进行地貌勘察,熟悉作业场地,排除作业的障碍物,检验地面平整及耐压程度。察看吊物,了解重量、重心。实地检查有无影响吊件吊升的因素。 (二)作业中的安全职责 ①认真执行起重吊运方案及技术、安全要求和措施;正确使用绑挂 第 2 页共 5 页

物件的方法;通晓指挥信号。 ②不歪拉斜吊,不起吊不明重量、半掩埋、冻结于地面、连挂于其他物件的吊物。 ③做好作业过程中的监护工作,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任何人不得停留在已吊起的吊物下方。 ④吊升应平稳,避免振动和摆动。当吊物离地100~200mm时,应停机检查绑挂的牢固程度,查询起重机的稳定程度以及吊具、索具有无异常,严禁解除吊索和放松溜绳。 ⑤在室外作业时,遇有6级大风、浓雾、雨雪等不良气候应停止作业;夜晚进行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条件。 ⑥在作业全过程中,如发生异常和不明事务,应及时报告起重指挥。 ⑦认真保护吊件的安全和不受损伤。三、指挥人员的职责 (一)作业前的准备 1.技术准备 ①掌握起重、吊运任务的技术要求,包括学习审查图纸、调查了解吊装物的情况。 ②参加编制吊装作业方案,确定吊装作业人员的组成。 ③向参加起重吊运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对作业班组进行明确的岗位分工和职责交底,认真交待指挥信号的运用。 ④选择和确定吊点及吊运器具。 2.吊装机械、工具的准备 ①组织司机进行起重机检查、注油、空转和必要时的试吊。 ②检查、落实吊运工具的种类、规格、件数及完好程度,检查索具的完好程度。 第 3 页共 5 页

起重吊装指挥手势

起重吊装指挥手势

起重吊装指挥手势 一、名词术语 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适用的指挥手势。 专用手势信号——指具有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使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包括吊环、电磁吸盘、抓斗等)——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起重机“前进”或“后退”——“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二、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 1 通用手势信号 1.1 “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1.2 “要主钩” 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 1.3 “要副钩”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 1.4 “吊钩上升”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4) 1.5 “吊钩下降”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5)。

双小臂曲起,伸向一侧,五指伸直,手心相对,其间距与负载所要移动的距离接近(图10)。1.11 “指示降落方位” 五指伸直,指出负载应降落的位置(图11)。 1.12 “停止” 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水平挥向一侧(图12)。 1.13 “紧急停止” 两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同时水平挥向两侧(图13)。 1.14 “工作结束” 双手五指伸开,在额前交叉(图14)。 图14 2 专用手势信号 2.1 “升臂” 手臂向一侧水平伸直,拇指朝上,余指握拢,小臂向上摆动(图15)。 2.2 “降臂” 手臂向一侧水平伸直,拇指朝下,余指握拢,小臂向下摆动(图16)。

起重司索与指挥作业试题(C)答案

起重司索与指挥作业试题(C) 选择题(单选): 1. 起重司机所使用的音响信号中, 二短声表示( B) A: 明白B: 重复C: 注意D: 无意义 2. 估算一根10m 长、1m 宽、l0mm 厚钢板质量为( C ) A: 7.85kg B: 78.5kg C: 785kg D: 7850 3. 采用三个吊点吊运长方形物体时, 两端的吊点距两端的距离为(C ), 而中间吊点的位置应在物体重心(L为物体长度)。 A: 0.2L B: 0.3L C: 0.13L D:0.5L 4. 吊具使用时, 不得超过其( A)。 A: 额定起重量B: 最大起重力矩C: 最大安全载荷D:起重机总质量 5. 作为吊索端部配件按规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A ) A: 4 B: 5 C: 6 D:7 6. 有一钢丝绳为6×19—36—1700,安全系数取5时,估算其许用拉力为( C ) 。 A: 256KN B: 263KN C: 127KN D:146KN 7. 吊钩微微下降动作要领为手臂伸向侧前方, 与身体夹角为( C ) 手心朝下, 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 A: 600 B: 450 C: 300D:900。 8. 用一个吊点, 采用竖吊法吊运长形物体时, 吊点位置在距吊

端( B) 处。 A: 0.15L B: 0.3L C: 0.45L D:0.6L 9. 吊运物体时, 为防止提升运输中发生翻转、摆动等应使吊点与被吊物重心在同一( D) 线上。 A: 圆心B: 中心C: 重心D:铅垂 10. 在一般吊装作业中, 通常采用( B ) 试吊的方法来逐步找到重心, 以确定吊点绑扎位置。 A: 高位B: 低位C: 中部D:都可以 11. 音响信号中, 短声表示( A ) 1 秒的声音(哨声) 。 A: 小于B: 等于C: 大于 12. 开始吊载时, 应先用" 微动" 信号指挥, 待载荷离开地面( A ) 稳定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挥。 A: 100-200mm B: 200-300mm C: 300-400mm D:400_500mm 13. 起重司机所使用音响信号中, 一短声表示( A ) A: 明白B: 重复C: 注意 14: 起重机是一种能在一定范围内( A ) 和水平移动物品的机械。 A: 垂直起升B: 匀速运动C: 任意起升 15. 采用两个吊点吊运长形物体时, 吊点距物体两端的距离为 ( B) 处(L 为物体长度)

GB5082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GB5082-1985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自1985-7-1 起执行 引言 为确保起重吊运安全,防止发生事故,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对现场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所使用的基本信号和有关安全技术作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类型的起重机械: 桥式起重机(包括冶金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桥、缆索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浮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船用起重机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提升设备、载人电梯设备。 1 名词术语 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适用的指挥手势。 专用手势信号——指具有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使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包括吊环、电磁吸盘、抓斗等)——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起重机“前进”或“后退”——“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音响符号: “——”表示大于一秒钟的长声符号, “●”表示小于一秒钟的短声符号。 “○”表示停顿的符号 2 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 2.1 手势信号 2.1.1 通用手势信号 2.1.1.1 “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2.1.1.2 “要主钩” 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

2.1.1.3 “要副钩”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2.1.1.4 “吊钩上升”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4)

GB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GB 5082-1985 1985-07-01实施 引言 为确保起重吊运安全,防止发生事故,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对现场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所使用的基本信号和有关安全技术作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类型的起重机械: 桥式起重机(包括冶金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桥、缆索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浮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船用起重机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提升设备、载人电梯设备。 1 名词术语 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适用的指挥手势。 专用手势信号——指具有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使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包括吊环、电磁吸盘、抓斗等)——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起重机“前进”或“后退”——“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

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音响符号: “——”表示大于一秒钟的长声符号, “●”表示小于一秒钟的短声符号。 “○”表示停顿的符号 2 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 2.1 手势信号 2.1.1 通用手势信号 2.1.1.1 “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2.1.1.2 “要主钩” 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

2.1.1.3 “要副钩”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2.1.1.4 “吊钩上升”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4) 2.1.1.5 “吊钩下降”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5)。 图5 2.1.1.6 “吊钩水平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6)。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GB 5082-1985 1985-07-01实施 引言 为确保起重吊运安全,防止发生事故,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对现场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所使用的基本信号和有关安全技术作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类型的起重机械: 桥式起重机(包括冶金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桥、缆索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浮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船用起重机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提升设备、载人电梯设备。 1 名词术语 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适用的指挥手势。 专用手势信号——指具有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使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包括吊环、电磁吸盘、抓斗等)——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起重机“前进”或“后退”——“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音响符号: “——”表示大于一秒钟的长声符号, “●”表示小于一秒钟的短声符号。 “○”表示停顿的符号 2 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 2.1 手势信号 2.1.1 通用手势信号 2.1.1.1 “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2.1.1.2 “要主钩” 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 2.1.1.3 “要副钩”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2.1.1.4 “吊钩上升”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4)

起重指挥信号

起重指挥信号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第一节起重指挥信号(GB5082—85) 本标准对现场指挥人员和起重司机所使用的基本信号和有关安全技术作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类型的起重机械: 桥式起重机(包括冶金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桥、缆索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浮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搬用起重机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提升设备、载人电梯设备。 一、名词术语 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用的指挥手势。 专用手势信号——指具体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作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包括吊环、电磁吸盘、抓斗等)——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起重机“前进”或“后退”——“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音响符号: “——”表示大于1秒钟的长声符号。 “●”表示小于1秒钟的短声符号。 “○”表示停顿的信号。 二、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 (一)手势信号 1.通用手势信号 (1)“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7—1)。 (2)“要主钩” 单手自然提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7—2)。 (3)“要副钩”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7—3)。 (4)“吊钩上升”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7—4)。 (5)“吊钩下降” 手臂伸向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7— 5)。 (6)“吊钩水平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7—6)。 图7-6 (7)“吊钩微微上升” 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手掌(图7—7)。 (8)“吊钩微微下降”

起重作业司索指挥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起重作业司索指挥人员安全操作讲义提纲 1、司索指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劳动部门考核合格,并持有安全操作证书后,方可从事司索工作。 2、作业前,应穿戴好安全帽及其他防护用品。 3、根据吊重物件的具体情况选择相适应的吊索具。 4、作业前应对吊索具进行必要的检查。不得使用残损吊索具吊运重物。 5、起升重物前,应检查连接点是否牢固可靠。 6、吊索具承载负荷不得超过额定的重量,吊索(各分支)不得超过安全工作载荷(含高低温、腐蚀等特殊情况)。 7、必要时,应在吊物与吊索的接触处加保护衬垫。 8、吊钩的吊点,应与吊物的重心在同一条铅垂线上,使吊重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9、禁止司索或其他人员站在吊物上一同起吊,严禁司索人员停留在吊物下。 10、起吊重物时,司索人员应与吊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避开吊物的运行方向。指挥人员选择位置时: a)应保证与起重机司机间的视线清晰; b)在所指定的区域内,应能清楚地看到重物; c)当不能同时看见司机和吊物时,应站到能看见司机的一侧,并增设中间指挥人员传递信号。

11、应做到经常清理作业现场,保持作业路线和安全通道畅通。 12、吊运成批零散物件,必须使用专门吊篮、吊斗等器具;同时吊运两件以上重物,要保持平稳,不得相互碰撞。 13、吊重物就位前,要垫好衬木,不规则物体要加支撑,保持平衡,不得将物件压在电气线路和管道上面,或堵塞通道,物件堆放要整齐平稳。 14、卸往运输车辆上的吊物,要观察重心是否平稳,确认不致倾倒时,方可松绑、卸物。 15、司索指挥人员应熟悉所指挥起重机械的技术性能、负载量等技术指标。 16、指挥人员在发出吊钩或负载下降信号时,应有保护负载降落地点人身、设备安全的措施;发出上升信号时,应确认吊钩或索具未挂到无关物体或建筑。 17、司索指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与起重机司机不断交流工作心得,达成协调默契。吊运大吨位物体或进行其他特殊作业时,应预先和司机共同研究,提出作业方案,报请相关领导批准后实施。

起重吊装作业指挥手势

起重吊装作业指挥手势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起重吊装作业指挥手势 1.“预备”(注意):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图1 2.“要主钩”: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 图2 3.“要副钩”: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3)。 图3 4.“吊钩上升”: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图4)。 图4 5.“吊钩下降”: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5)。 图5 6.“吊钩水平移动”: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6)。 图6 7.“吊钩微微上升”: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动手掌(图7)。 图7 8.“吊钩微微下落”: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图8)。 图8 9.“吊钩水平微微移动”:小臂向侧上方自然伸出,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重复做缓慢的水平运动(图9)。 图9

10.“微动范围”:双小臂曲起,伸向一侧,五指伸直,手心相对,其间距与负载所要移动的距离接近(图10)。 图10 11.“指示降落方位”:五指伸直,指出负载应降落的位置(图11)。 图11 12“停止”: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水平挥向一侧(图12)。 图12 13.“紧急停止”:两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同时水平挥向两侧(图13)。 图13 14.“工作结束”:双手五指伸开,在额前交叉(图14)。 图14 起重专用手势(汽车吊) 1.“升臂”:手臂向一侧水平伸直,拇指朝上,余指握拢,小臂向上摆动。(图15) 图15 2.“降臂”:手臂向一侧水平伸直,拇指朝下,余指握拢,小臂向下摆动。(图16) 图16 3.“转臂”:手臂水平伸直,指向应转臂的方向,拇指伸出,余指握拢,以腕部为轴转动。(图17) 图17 4.“微微升臂”:一只小臂置于胸前一侧,五指伸直,手心朝下,保持不动。另一只手的拇指对着前手手心,余指握拢,做上下移动。(图18)

起重司索与指挥作业试题(B)答案

起重司索与指挥作业 单位: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 估算一根10m 长、1m 宽、l0mm 厚钢板质量为( C ) A: 7.85kg B: 78.5kg C: 785kg D: 7850 2. 采用三个吊点吊运长方形物体时, 两端的吊点距两端的距离为(C ), 而中间吊点的位置应在物体重心(L为物体长度)。 A: 0.2L B: 0.3L C: 0.13L D:0.5L 3. 吊具使用时, 不得超过其( A)。 A: 额定起重量B: 最大起重力矩C: 最大安全载荷D:起重机总质量 4. 作为吊索端部配件按规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A ) A: 4 B: 5 C: 6 D:7 5. 有一钢丝绳为6×19—36—1700,估算其破断拉力为( C ) 。 A: 456KN B: 563KN C: 674KN D:846KN 6. 用一个吊点, 采用竖吊法吊运长形物体时, 吊点位置在距吊端( B) 处。 A: 0.15L B: 0.3L C: 0.45L D:0.6L 7. 吊运物体时, 为防止提升运输中发生翻转、摆动等应使吊点与被吊物重心在同一( D) 线上。 A: 圆心B: 中心C: 重心D:铅垂 8. 在一般吊装作业中, 通常采用( B ) 试吊的方法来逐步找到重心, 以确定吊点绑扎位置。 A: 高位B: 低位C: 中部D:都可以 9. 开始吊载时, 应先用" 微动" 信号指挥, 待载荷离开地面( A ) 稳定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挥。 A: 100-200mm B: 200-300mm C: 300-400mm D:400_500mm 10. 吊具进行静载荷试验时取其额定起重量的(B)倍。 A:1.5 B:1.25 C:2 D:1.1 11. 指挥语言中, 前后左右均以( B ) 所在位置为基准。 A: 指挥人员B: 司机c: 负载D:吊钩 12.(A)的钢丝绳缺点是绳头断开处绳股易松散,悬吊重物时容易出现旋转,易卷曲扭结。 A:同向捻B:左交互捻C:右交互捻 13. 几个共点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要使该物体保持平衡的必要条件是(B ) 。 A: 力和多边形不封闭B: 合力等于零 C: 合力等于某一分力D:合力的方向与某一分力的方向相反 14. 通用手势信号中,“预备”为手臂伸直置于头(A),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 A:上方B:前方C:侧方D:后方 15. 吊钩使用中应严格按规定使用, 在起吊作业中, 吊钩的起重量( B) 。 A: 只能按额定起重量的70%; B: 不能超过额定起重量;

起重司索和信号指挥作业人员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起重司索,指挥人员是与起重机司机一同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利用 起重机完成物料吊运工作 2、起重机允许吊运物料的最大重量称为额定起重量,用代号G n表示。 3、根据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产生的效果,在力学中,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 量称为矢量。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国际符号是“N”。 5、在常起重作用中,常用的索具有钢丝绳,链条及白棕绳等。 6、平行吊装绑扎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一个吊点,仅用于短小重量轻的物 品;另一种用二个吊点,常采用双支穿套结索法和吊篮式结索法。 7、物件翻转或吊运时,每个吊环,节点承受的力应满足物件的总重量。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A 作用点、 B 矢量、 C 作用的力、 2、一般物体从景致到倾倒都要经过四种基本状态:既稳定状态、稳定平 衡状态、不稳定状态和(倾覆状态)。 A 固定、 B 歪斜、 C 倾覆、 3、物体的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物体所处的状态越重越(稳定) A 易倾斜、 B 稳定、 C 不稳定、 4、起重作业时,可采用低位(试吊)的方法来逐步找到物体重心,确定 吊点的绑扎位置。 A 计算、 B 试吊、 C 测量物件、 5、常用吊运信号指挥有手势信号、音响信号、(旗语信号)。

A 口语信号、 B 对讲信号、 C 旗语信号、 三、判断题:(每小题分,共20分。对打√,错打×) 1、用钢丝绳作吊具,绳扣卡头应不少于2只(×) 2、在吊运锐角钢物件时,吊具与物件锐角接合处应加软件保护吊具被切 割而造成伤害事故(√) 3、起重指挥信号也适用于矿井提升设备和各类电梯(×) 4、专用手势信号指具体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使用 的指挥手势(√) 5、物体的稳定条件是保证物体放置时有可靠的稳定性、不倾倒,且在吊 运过程中也有可靠的稳定性,确保不倾斜或翻转(√) 6、在一般吊装工作中,多数起重作业用计算法来选择吊点(×) 7、起重作业中可直接拔吊埋设物件(×) 8、在高压电线路下不停电作好防护措施也可以起重作业(×) 9、在多人捆绑物件时,必须确定一人指挥(√) 10、用钢丝绳叼索提升重物时,各分支受力应均匀,支间夹角一般不应超过 90°,最大时不得超过120°(√)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指挥人员的基本职责(P110页) 2、简述司索人员操作规程及基本要求?(P147页) 3、简述你对起重司索和起重吊运指挥信号重要性的认识?

起重吊装指挥手势

起重吊装指挥手势 一、 名词术语 通用手势信号一一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适用的指挥手势。 专用手势信号一一指具有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使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包括吊环、电磁吸盘、抓斗等)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起重机"前进”或"后退”------ "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二、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 1通用手势信号 1.1 “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 1 )。 1. 2 “要主钩” 单手自然握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图2) 1. 3 “要副钩” 1. 5 “吊钩下降”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图5) 2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图 3 )

10 ) 1. 6 " 吊钩水平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图1. 7 “吊钩微微上升” 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动手掌(图 7)。 1. 8 “吊钩微微下落”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 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图 1. 9 “吊钩水平微微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自然伸岀,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重复做缓慢的水平运动(图 图9 1. 10 “微动范围” 双小臂曲起,伸向一侧,五指伸直,手心相对,其间距与负载所要移动的距离接近(图 1. 11 “指示降落方位” 6) 9) 图6

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职责

第六章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职责 第一节起重司索与指挥人员职责 一、司索人员职责 1.起重司索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类起重工具、设备和机械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起重司索作业应掌握吊钩、绳索及其起重工具性能和报废标准。 3.起重司索作业人员应具有绑扎、吊挂知识和熟悉起重指挥信号。 4.作业前严禁饮酒,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做好工作计划,各人明确自己任务,并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合乎要求。 5.起重司索作业人员接班时,应对吊索具及起重设备进行检查,发现不正常时必须在操作前排除。 6.根据吊运物件正确选用吊运工具和吊运方法,选择绑扎点,绑扎要牢固,尖锐边角处要用软物垫好。 7.工作时应事先清理吊运地点及运行通道上的障碍物,招呼无关人员避让并为自己选择安全位置。 8.吊运重物时尽可能不离地面太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禁止吊运重物从人的上空越过。所有人员不准在重物下停留或行走,不准将重物长时间悬吊在空中。 9.工作中禁止用手直接校正已被重物涨紧的绳索,吊运中发现绑扎松动或吊运工具发生异样、怪声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绝不可存在侥幸心理。 10.起吊物体时,应将附在物体上的活动件和绑扎后留下的不受负荷的绳头固定好,以防吊物移动时活动件伤人。 11.禁止用人身重量来平衡吊运物件或以人力支撑物体起吊,绝对不允许站在物件上同时吊运。 12.工作结束后,应将可用工具擦净油垢做好维护保养。 二、指挥人员的职责 1.指挥人员应根据GB 5082—85标准信号要求与起重机司机进行联系。 2.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 3.指挥人员应站在使司机能看清楚指挥信号的安全位置上。当跟随负载运行指挥时,应随时指挥负载避开人员和障碍物。 4.指挥人员不能同时看清司机和负载时,必须增设中间指挥人员以便逐级传递信号,当发现错传信号时,应立即发出停止信号。 5.负载降落前,指挥人员必须确认降落区域安全时,方可发出降落信号。 6.当多人绑挂同一负载时,起吊前,应先做好呼唤应答,确认绑挂无误后,方可由一人负责指挥。

、起重工哨声及手势图解

一、起重工哨声及手势图解 起重音响信号 1、预备:一长声:———— 2、上升:两短声:·· 3、下降:三短声:··· 4、转动:两长声:———————— 5、微动:断续短声:·。·。·。·。 6、慢动:断续长声:————。————。————。 7、停止:一短一长声:·———— 8、紧急停止:急促的长声:————————— 二、行车吊钩手势图示1—2—3--4 1、预备: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 2、要主钩: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 3、要副钩: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 4、吊钩上升:小臂向侧上访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连续转动上升。断续转动为上升一点。 5、吊钩下降: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度,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 图示6—7—8

6、吊钩水平移动: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部相 平的位置。 7、吊钩微微上升:手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动手掌。 8、吊钩微微下降: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度,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 图示9—10--11 9、吊钩水平微微移动:臂向侧上方自然伸出,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重复做缓慢的 水平运动。 10、微动范围:双小臂曲起,伸向一侧,五指伸直,手心相对,其间距与负载所要移动的距离接近。 11、只是降落位置:指伸直,指出负载应降落的位置。 图示12—13—14 12、停止: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水平挥向一侧。 13、工作紧急停止:两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抄下,同时水平挥向两侧。 14、工作结束:双手五指伸开,在额前交叉。 经纬电材股份有限公司工会起草 2015年4月19

起重吊装作业指挥手势精编WORD版

起重吊装作业指挥手势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印尼广青镍业有限公司热轧事业部安全管 理文件 文件编号:RSS/AH001-2017 第1版 Komando isyarat signifikan pekerjaan crane 起重吊装作业指挥标准 1 Tujuan目的 Demi keselamatan dalam pekerjaan crane dan mencegah terjadinya kecelakaan, maka perlu untuk dirumuskan standar manajemen ilmiah.Ketentuan standar tersebut adalah kode/tanda dan teknologi keselamatan yang digunakan petugas dan supir crane yang di lapangan. 为确保起重吊运安全,防止发生事故,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对现场指挥人员和起重机司机所使用的基本信号和有关安全技术作了统一规定。 2 Cakupan适用范围 Ketentuan standar tersebut hanya di gunakan di departemen RSS dalam pekerjaan menggantung. 本标准适用于印尼广青镍业有限公司热轧事业部内的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 3 Isayrat tangan手势信号 1.”Siap”(perhatikan):lengan tangan lurus,ditempatkan di sisi kepala,dengan jari tangan terbuka alami, telapak tangan menghadap kedepan dan tidak bergerak.(gambar 1) 1.“预备”(注意):手臂伸直,置于头侧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图1)

起重司索与指挥作业试题答案

特种作业人员理论考试试题 A 卷 时间: 120 分钟 科目: 起重司索与指挥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1. 起重司机所使用的音响信号中 , 二短声表示 ( B) A: 明白 B: 重复 C: 注意 D: 无意义 2. 估算一根 10m 长、 1m 宽、 l0mm 厚钢板质量为 ( C ) A: B: C: 785kg D: 7850 3. 采用三个吊点吊运长方形物体时 , 两端的吊点距两端的距离为 (C ), 而中间吊点的位置应在物体重心(L 为物体长度 )。 A: B: C: D : 4. 吊具使用时 , 不得超过其 ( A)。 A: 额定起重量 B: 最大起重力矩 C: 最大安全载荷 D : 起重机总质量 5. 作为吊索端部配件按规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 A ) A: 4 B: 5 C: 6 D : 7 6. 有一钢丝绳为6×19—36—1700,估算其破断拉力为 ( C ) 。 A: 456KN B: 563KN C: 674KN D : 846KN 7. 吊钩微微下降动作要领为手臂伸向侧前方, 与身体夹角为 ( C ) 手心朝下, 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 A: 600 B: 450 C: 300 D : 900 。 8. 用一个吊点, 采用竖吊法吊运长形物体时 , 吊点位置在距吊端 ( B) 处。 A: B: C: D : 9. 吊运物体时, 为防止提升运输中发生翻转、摆动等应使吊点与被吊物重心在同一 ( D) 线上。 A: 圆心 B: 中心 C: 重心 D : 铅垂 10. 在一般吊装作业中 , 通常采用 ( B ) 试吊的方法来逐步找到重心 , 以确定吊点绑扎位置。 A: 高位 B: 低位 C: 中部 D :都可以 11. 音响信号中 , 短声表示 ( A) 1 秒的声音(哨声) 。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12. 开始吊载时 , 应先用 " 微动 " 信号指挥 , 待载荷离开地面 ( A ) 稳定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挥。 A: 100-200mm B: 200-300mm C: 300-400mm D : 400_500mm 13. 起重司机所使用音响信号中 , 一短声表示 ( A ) A: 明白 B: 重复 C: 注意 14: 起重机是一种能在一定范围内 ( A ) 和水平移动物品的机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