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XXXX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编制说明:

调研报告初稿必须经项目组集体讨论;必须组织相关学校和行业技术专家充分论证。

字数:1万字左右。

突出要点:1、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现状、趋势);

2、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应设置的专业方向;

3.学校招生、就业情况,现行的专业课程与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4、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编制提纲:

一、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二、专业人才及岗位需求调研(既要有数据,又要有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分析

①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哪些,岗位的相应专业能力要求。②目前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人数、技术等级、学历分布结构等)③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目前主要人员来源,能否满足需要,其中中职学生所占比例。岗位需要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知识(要什么?)

3、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①人才需求趋势,对学历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②分析确定社会认可度高、学生就业帮助大的证书

③分析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技能)方向和职业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专业现状调研

1、专业情况

主要统计设置该专业的学校数。

2、专业招生与就业岗位分布情况

统计该专业近三年来在校生数和招生数,以及近三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分布情况。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单位与岗位;(在哪里?)岗位工作任务;做什么?)

3、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包括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实训条件、考证率、师资情况等。

四、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1、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方向。

2、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

包括对课程模式、课程结构以及具体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3、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建议

4、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

主要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职业资格和实训场地、设备提出建议。注意事项: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方案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方案 鉴于我专业会计教学中依旧存在着多年来存在的一些老问题,如会计教学仍主要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材+黑板+粉笔”的模式,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法教学还远离课堂;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语言教学没能达到运用的目的;会计教学所花的多学时与实际效果极不相称。针对目前我国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当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专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几个方面着手,采取相应对策。 一、总体原则: 以应用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 首先应转变把会计考试看作是会计教学的终点的错误的观念与认识。教学内容必须从知识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动手做账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教师地位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 (二)开展教学内容改革 会计教学内容包括传授会计基本知识,训练学生识别审核原始凭证技能,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能力等,其目标是通过会计的理论教学把学生运用会计知识进行经济业务处理能力培养起

来,并最终把学生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完成这一教学内容并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1、调整课程设置 (1)教学法课中将加大实践内容,突出教学技能的训练,学习课堂教学设计,班级管理;增加教学评价方面的基本知识。 (2)建立和完善实习要求和评分标准,在写好实习报告、课堂设计、标准教案之外,增加会计教师企业社会实践的调查。 (3)增设最能体现师范性特点的课程,如试讲。同时,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拓宽知识能力领域,如增加《会计实训》课程的课时数,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更新教材 更新学生上课教材,由于会计准则的更新使得大部分的教材不能及时满足需要,所以在教材选定方面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并且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编写更加切合实际的校本教材。其它课程的教材也要相应更新。 (三)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向改革方法要质量一定的教学目的总是要求一定的教学方法为其服务。当前,制约会计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学方法改革滞后,可以说,如果不能大面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就很难有指望。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培养会计教学的目的,必然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因此优化教学方法是目前会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蒲县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立项模板)

蒲县xxx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 模板范文

蒲县xxx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 蒲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西南侧,全 县总面积1510.61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蒲县年末常住人口为112146人。截至2019年10月,蒲县辖4个镇、5个乡,县政府驻蒲城镇。唐尧时期,以尧帝师蒲伊子隐居于此而得名。隋大业二年(606年),蒲川县改为蒲县,隶隰州。1971年5月改属临汾地区行署。2000年11月1日临汾撤 地设市,隶临汾市。蒲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蒲 县境内临午一级公路贯穿全境。2017年10月,蒲县入选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2019年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蒲县退出贫困县。2019年,蒲县地区生产总值92.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72.32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17.5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2.6:80.0:17.4。优化 为2.4:78.6:19.0。 该xxx项目计划总投资13301.4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928.13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64%;流动资金3373.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36%。 达产年营业收入25723.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897.45万元,税金及 附加239.35万元,利润总额5825.55万元,利税总额6868.42万元,税后

净利润4369.16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499.2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80%,投资利税率51.64%,投资回报率32.85%,全部投资回收期4.54年,提供就业职位453个。 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则。使投资项目建设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安全卫生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做到环境保护“三废”治理措施以及工程建设“三同时”的要求,使企业达到安全、整洁、文明生产的目的。 ...... 合成纤维的商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不断创新发展,现已成为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的重要合成材料之一。在绝大多数国家中,其发展速度高于GDP增速,我国也是如此,这表明合成纤维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可行性研究报告组建

深圳市创新环境建设计划 重点实验室可行性研究报告 实验室名称: 申请单位: 项目负责人: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传真: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可行性研究报告为Word格式(可插入图片或公式),由标准封面和具体内容组成。报告各页面距要求设置为2.5厘米,行间距、字间距、字体大小可参考本提纲。具体内容要求翔实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并按以下提纲撰写。 一、实验室建设或项目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阐述实验室(项目)所面向的我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等有效需求,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的先进性、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施后的预期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阐述相关研究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国内外研究开发、产业化状况、我市相关行业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及知识产权、市场需求情况等。 三、实验室的规划与布局 详述实验室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管理机构、部门设置、管理制度等)、主要研发方向和研发内容(拟为产业化进行的工艺设计和技术开发;拟推出的新产品新技术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对外技术服务(科研成果产业化,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的实施)以及人员配备、经费筹集情况等。 四、计划目标 详述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的主要目标,包括:研究能力与水平、技术人员培养、运行管理及自我发展、支撑条件和后勤保障等可考核的技术指标、社会经济效益指标。 五、计划进度 阐述实验室建设(项目实施)的计划进度。在项目执行期内,每一阶段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包括时间进度指标、技术指标、资金使用计划、产业化情况等。每一阶段目标应是比较详细的、可进行考核的定性定量描述。 六、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1.依托单位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已有研发基础、主要研究成果。 2.依托单位拥有的能为行业发展服务的工作条件,包括实验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等。 3.依托单位近三年承担的国家、省、市相关科技计划完成情况,与所申报项目的关联和衔接4.与其它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情况(若有) 七、研究团队 1.实验室研究团队的规模和结构,包括年龄、专业、职称等情况。 2.实验室(项目)团队核心人员情况,包括工作简历、学术业绩,近年来主持的国家、省、市 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以其相关领域代表性论文,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奖励和发明专利、标准编制等。

[材料力学,教学改革,形势]论新形势下高校《材料力学》教学改革

论新形势下高校《材料力学》教学改革 《材料力学》是高校机械、能源动力、土木、材料等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同时又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它的任务是在保证构件既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又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为构件的合理设计提供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材料力学》对培养学生的力学思维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同时也为学生学习许多后续课程如《机械设计》、《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提供必要的基础。 随着高校专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本课程的学时数逐渐减少,许多专业的教学时数缩减为48学时,而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课程的教学要求却又有所提高。因此,为了在减少学时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本文依照课程教学内容服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服务于课程教学内容、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针对新形势下《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一、教学内容改革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及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及压杆的稳定性分析等内容,这些内容也是各专业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由于课程与工程实际问题联系紧密,因此,按照课程教学内容服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对于不同的专业还应适当加入新的针对专业实际需求的内容,以使《材料力学》这一课程更好地与专业工程实际相适应。例如,对机械专业,应增加构件的疲劳与断裂等内容,同时可适当加入结构可靠性设计及优化设计等部分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本课程与现代设计方法的有机结合,增强他们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应增加热应力和薄壁容器的设计与寿命预测等内容,以更好地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对材料专业,可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知识,使学生接触到完整的材料学性能的知识。在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符合各专业实际需求的内容,构成了适合于不同专业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这些改革措施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面向各专业实际工程应用的内容也能够提高他们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一)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就是针对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先在黑板上列出本部分内容的研究思路和步骤,然后提示学生按此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自学,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讲解。如基本变形问题的研究思路通常是:观察变形规律,提出变形假设;建立变形几何方程(协调方程);建立物理方程(本构方程);空间静力学平衡方程。在讲述扭转变形时,通过扭转变形平截面假设及扭转变形动画,在黑板上列出扭转变形问题的研究思路,并给出适当提示,然后让学生仿照轴向拉压杆件横截面上点的正应力的推导方法,从圆轴中沿轴线方向截取出一微段,根据扭转变形的平截面假设,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和静力关系的顺序去推导扭转变形时横截面上的切应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成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同时,促进我部内涵的发展及教师的成长发展,使计算机部形成品牌,办出专业特色。 二、组织机构: 我部成立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工作小组,负责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服务、咨询、具体操作、实施。 负责人:曹丽丹 工作小组:康淑芬焦庆辉陈艳蕊贾敬肖彭秀卿王安杰 三、目前存在问题 1、计算机专业教师教学任务重,感觉到成天只忙于教学,应付教学,无法开展第二课堂,无法和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的开发。 2、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软硬件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且教材内容严重滞后。 3、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机房条件、教师队伍、学生素质、教学评价等相关)。 4、师资力量及其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了理论课、实践课、项目实训课的衔接问题。

四、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课程改革研究中,其目标定位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课程结构、 专业口径、人才培养目标乃至教学方法实施等问题。在课程改革目标选择上,不仅要有助于学生树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的就业素质,同时又不能以浪费教育资源为代价。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既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又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 因此,就计算机课程改革在目标定位上,我们认为应充分考虑学生能多次就 业、转岗的需要,坚持“宽基础、多方向、厚基础、强技能”的原则,实施“做中教,做中学”。既掌握一类职业岗位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转移,达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之目的。具体是: 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倾向性,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 1 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 2.注重与人文学科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 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3.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多证书”制度。 4.在2009年的基础上在计算机应用专业课中继续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总结经验,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况 二、可行性研究结论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四、项目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二部分项目背景 一、项目提出背景 二、项目发展概况 三、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项目投资所在城市的基本概况 一、城市基本发展情况 二、城市地理位置、交通、 三、城市气候与生态环境 四、城市的人文环境 五、城市经济状况 六、城市的人口结构及人均经济状况 七、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及功能布局 八、城市对项目的影响与建议措施 第四部分市场分析 一、整体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二、项目区域市场分析 第五部分地块分析 一、地块概况 二、地块分析 三、土地价格 四、土地升值潜力初步评估 五、项目取得用地的法律及政策性风险分析

六、地块SWOT分析 七、项目评价 第六部分项目定位 一、项目目标设置 二、项目整体定位策略 三、项目定位建议 第七部分项目整体规划分析 一、项目规划设计可行性分析 二、项目规划设计的主题及概念 第八部分项目开发建设进度安排与销售节点 一、项目分期开发设置 二、工程计划 三、销售节点 第九部分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成本预测 二、税务分析 三、资金筹措 四、资金投放使用计划 第十部分销售收入测定 一、销售收入测算 二、销售利润测算 第十一部分财务与敏感性分析 一、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二、项目盈亏平衡分析 三、项目敏感性分析 第十二部分综合评价 一、经济评价(定性) 二、社会评价(定性) 三、环境评价 四、市场预测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六、总体结论及建议 第十三部分竞拍和投标方式取得土地需要增加和完善的内容 一、主要指标测算 二、竞争对手分析 三、制定策略 第十四部分附件 第一部分:项目总论 一、项目概况

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docx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为本位”,强调根据汽车维修专业各学科的基础性、系统性、完整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汽修基础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 方便教学管理、节省财力等因素,但由于课程内容的编排,是根据结构庞大且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这对学生来说,虽然学到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过程来说却是支离破碎的。 以课程为中心,课程界限分明,各课程之间、理论课与实习课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授课方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采用“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法,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其存在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尤其体现在汽车维修专业,操作实习课程将汽车实际维修工作过程分解后再分别进行,无法体现汽车维修过程的完整性,维修技术的掌握周期长。因此,对汽修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探索 项目式教学法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以独立技术为单元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解决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在项目式教学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1、教材的选用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据以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它

的选择甚为关键。现行职业教育培训教材的内容结构基本上是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的“压缩本”,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仍在按照学科系统化课程和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考学生,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低下,中高级技能人才长期供不应求。近年来,不少学校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探索,但还是停留在某些章节的“加” 、“减”,或只对版面加以设计,使之生动活泼一些。但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拼凑,而是靠教材开发者对职业活动的理解与把握。 目前缺乏与项目式教学相配套的教材,为确保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我们根据项目式教学需要,正组织子模块教师编写《汽车维修实训》、《汽车销售基础》、《汽车发动机与技能训练》、《汽车底盘与技能训练》、《汽车电器基本技能训练》、《汽车新技术与技能训练》等几种项目教材。 2、实训场地的建设 好的教材必须有好的课程实施环境相匹配,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材的改革必须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同步,才能使整个教学资源得到改造和提升。建立设备齐全、现代化的实验室、实训中心,也是搞好项目式教学的根本保证。 我校组织实验实训教学、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对多项技能进行了专门训练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建设专业教室,实行“讲练一体化” 。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专业教室,按照专业环境要求,布置挂图,配备必要设备、工具和教学模型,把理论教学搬到专业教室和实验室里,为项目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师资队伍的提高

实验室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实验室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实验室设备项目总论 第二章实验室设备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实验室设备报告编写说明 第四章实验室设备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第五章实验室设备项目节能分析 第六章实验室设备环境保护 第七章实验室设备项目进度规划 第八章实验室设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九章实验室设备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章实验室设备项目评价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提出理由 “十三五”时期要对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进行重大调整:推进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从重化工领域转向高端和新兴制造业、公共服务业等领域,经营业务从整个自然垄断领域集中到具有自然垄断性的网络环节。从产业布局结构看,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由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化工业处于大发展的时期,通过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大多集中到工业领域,尤其是重化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超过60%的国有资本集中于能源工业(电力、煤炭)和原材料工业(钢铁、有色和建材)。但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步入工业化后期,过去十几年中形成的国有经济倚重重化工业布局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已无法适应工业化后期的经济新常态的要求。相对于大量国有资本分布在这些重化工领域,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高端与新兴制造业领域、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的产业领域、与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相关的基础设施,还有待国有资本的投入。这就要求通过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再调整,积极推进这些重化工领域的部分国有资产逐步退出,转向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等领域。 前不久,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2017年版)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与2015年版路线图相比,新版路线图补充了一些新技术、新业态。同时,突出强调了关键材料和关键专用制造设备的重要性。与会专家表示,

学校新课改工作实施方案

学校新课改工作实施方案Implementation pla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schoo l

学校新课改工作实施方案 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 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 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 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参照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坚持科研为教育教学发展服务,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制定我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新课程确立之后,如何才能达到“理念转变成实践”, 教师的素质、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师资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素养就成了课改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培训,主要有市教研室组织的知识培训和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全校性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包括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中级培训,对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如何整

合进行指导和研讨;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把旧教材、新大纲与新教材、课程标准相对照,明确课程标准与新大纲的异同。明确如何进行新教材的实验?如何达成学校课改方案提出的实验目标和任务? 随着课改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要有意识地抓住教师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困,通过开展案例研究、以课代培、派教师参加各地的课改学习交流,通过这些确实有效的培训和学习,保证课改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 2.建立机构,制定措施 这次的课程改革实验是我国基础教育一次力度最大的全新实验,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作为实验校,我们理应抓住机遇,摸石过河。为了使我校的实验能够得到科学、顺利的实施,实验伊始,成立了由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实验年级段成员组成的学校课改领导小组。认真钻研,仔细推敲,确定实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健全、严密的课改工作制度,保证学校课改实验工作走上正常、有序的运行轨道。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课程改革是事关我国基础教育全局的一项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通过家长会、举办有家长参与的

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方案

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科学设置专业,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立足我校和长清的实际,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我校平面设计专业教育质量,为“长清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目标与任务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通过课程改革,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构建符合校情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装备,加快平面设计专业数字化进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广泛应用。

强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创新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三、基本内容 (一)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通过市场调研,平面设计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设备等工作,也有部分营销及售后服务和现场管理工作。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一下三条:学生素质要高;学生要有发展后劲;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1-2种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平面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 针对传统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以新型教育理念为指导,为优化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现从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三方面对平面设计专业进行改革。 1、文化基础课程改革遵循“服务素质、服务技能”的原则,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前者面向全体学生,后者面向专业大类。一方面重视文化课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功能,另一方面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 2、专业基础课改革遵循综合化原则,以技能为中心,以够用为度,开发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综合基础理论课程。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可行性研究报告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提纲--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总论 1、概述。申报单位主要研究与实验领域、人才队伍、研究成果创新水平、主要应用领域和应用范围;单位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经济效益情况。 2、总体目标。简述组建期满时,在研究方向、人才培养、成果水平、基础条件、对外开放、组织管理、社会经济效益达到的目标。(本栏目各项指标是签订《组建计划合同书》的主要内容,也是验收时的主要依据。本目标与《申报书》目标必须一致)。 二、组建重点实验室的必要性分析 1、简要说明重点实验室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动态和主要发展方向。 2、详细说明重点实验室研究与实验研究领域对我省及国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3、组建重点实验室的优势与风险。 三、申报单位情况 1、申报单位(联合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应对各依托单位分别描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性质、单位法人代表情况,主要研究的领域。 2、重点实验室人员实力论述 重点实验室主任或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所学专业、主要经历、创新意识、开拓能力及主要工作业绩。 重点实验室人员情况。包括人员数量,年龄、职称、学历结构。研究与实验人员、技术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比例等。 学术委员会情况。包括人员数量、来源,主要学术贡献,年龄、职称、学历结构。 4、研究开发能力论述 近5年来主要从事研究与实验的领域、承担的研究与实验项目数量、来源,取得的成果及成果水平,获得国家或省级奖励、发明专利、学术论文数量及水平等情况。对该领域技术发展的贡献。 主要成果应用情况。包括成果应用的方式、数量、种类,为申报单位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 5、单位财务状况 上年末单位总资产、总负债,固定资产总额、总收入及构成、总支出及构成。 6、管理情况 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科研、开发、人事等,以及获得的相关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资质。 7、现有场地与设备情况 依托单位能够为重点实验室组建提供的场地,现有设备基础条件。(列表说明现有主要设备)四、组建任务与目标 从重点实验室整体及人均水平角度,说明重点实验室将实现的目标。此目标作为重点实验室批准后,编制组建计划合同书和作为考核与评估的依据。分一个运行期(3年)及运行期内各年度目标分别给予详细说明。 1、总体目标。对湖南省知识创新、原始性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的贡献,在全省及全国将达到的地位和水平。组建期满时,在组织管理、研究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对外交流、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达到的目标。 (以下部分为分年度、分项目进行描述,并说明实现目标可行性以及具体措施。)

教育部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

教育部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一):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课程设置的原则1.均衡设置课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1-2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3-6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3-9年级设科学课,旨在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

XX项目-研发项目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

项目完整名称 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

文件更改摘要

目录 1. 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 (1) 1.3目标 (1) 2. 产品介绍 (1) 2.1产品定义 (1) 2.2产品主要功能和特色 (1) 2.3产品范围 (2) 3. 市场分析 (2) 3.1客户需求 (2) 3.2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 (2) 3.3竞争实力分析 (2) 3.4政策分析 (3) 4. 技术方案 (3) 4.1技术方案描述 (3) 4.1.1 产品体系结构图 (3) 4.1.2 实现设计方案 (3) 4.1.3 关键技术分析 (3) 4.2与原系统比较(若有原系统) (3) 4.3资源或要求 (4) 4.3.1 开发方式 (4) 4.3.2 软硬件资源 (4) 4.3.3 对相关项目(或系统)的要求 (4) 4.4局限性 (4) 5. 技术可行性评价 (4) 6. 项目组织计划和人员安排 (5) 7. 项目总成本费用估算 (5)

8. 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5) 8.1成本效益分析 (5) 8.1.1 支出 (5) 8.1.2 收益 (5) 8.1.3 收益/投资比 (6) 8.1.4 投资回收周期 (6) 8.2敏感性分析 (6) 9. 项目风险分析及风险防控 (6) 9.1市场风险及防控 (6) 9.2技术风险及防控 (6) 9.3实施风险及防控 (6) 10.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6)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提示:说明编写本文档的目的,如:按照《研发管理程序》要求,从经济、技术和社会角度论证本项目的可行性,为项目立项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说明文档的预期读者,如:相关决策人员及开发实施人员。 1.2 背景 提示:说明产品开发或项目建设背景,重点说明“为什么”要开发本产品。包括:现状的简要情况,存在的问题的简要介绍,发起方的单位或部门,使用的单位或部门,与其他关键单位或部门(系统)的关系,发起方的短期、长期发展战略,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如果是合同项目,请说明项目的来源。 1.3 目标 提示:简要说明产品需要达到的功能目标,产品交付的时间目标。 2. 产品介绍 (内部管理类为需求及现状) 2.1 产品定义 提示:用简练的语言说明本产品“是什么”,“什么用途”。概念罗嗦含糊的产品很难被用户接受,所以产品定义一定要简练且清晰。 2.2 产品主要功能和特色 提示: (1)给出产品的主要功能列表。 (2)说明本产品的特色。

重点实验室可行性研究报告

重点实验室可行性 研究报告

目录

一、项目组建的必要性及意义 (说明:1、项目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国内外技术水平现状及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江苏的优势和特色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2、项目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对解决关键技术创新的作用,对促进江苏相关领域技术进步及产业发展的意义) (一)项目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 近年来,中国频繁发生一些环境污染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从底”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后,中国平均每两天发生一起环境的突发事故。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并对国家形象造成很大损害,已经成为中国谋求和平发展、绿色发展必须突破的主要瓶颈。中国的GDP以每年8%~12%的速度增长,环境损失也占当年GDP的8%~13%,环境可持续指数在全球144个国家中排在第133名。在所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中,绝大多数都与水污染有关,其所占的比例高达70%。例如, 5月28~29日,太湖暴发蓝藻,造成江苏省无锡市城区发生饮用水危机,市民纷纷到超市抢购纯净水和面包,小小蓝藻在一夜之间打乱了数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也触动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敏感神经; 6月,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的卫星监测发现,在安徽巢湖西北部也出现明显的蓝藻信息; 7月1日,来自新沂河上游的客水污染团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江苏沭阳段,造成饮用水源地水质遭受严重污染,沭阳城区20万居民断水长达44小时之久。上述水污染事件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水已经成为中国

环保工作的一个重点主题,一场针对水环境的”环评风暴”正在刮起。国家环保总局、水利部、农业部等组织的专家组对众多水污染事故调查后分析认为,造成上述污染事件发生的污染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污水的排放;二是工业污染、工业排放;第三个污染源主要是农业面源物,即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导致的一些污染物,如农业生产中过多地使用化肥、农药,且利用率不高,残留物经过降水或其它方式流到江河湖海之中,以及鸡、鸭、鹅等比较大型的养殖场,其养殖污水未经妥善处理后直接排放等。专家组同时还认为,从当前情况来看,农业面源物污染占有的比重最大。这就更让中国政府和科学家们思考一个不可避免和急待攻关的课题,即加强生物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饮水安全、保护中国特殊生态区和主要流域区的生态环境为重点,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水污染防治,进一步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力的限制和石油农业暴露出的弊端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新的农业出路。实践证明,生态学理论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一个农业生产系统是否合理、高效,关键在于其生物生产组织是否因地制宜,是否符合生物与环境协调统一、持续稳定发展的规律。任何地区都存在着与其相适应的生物群落。人工生态系统必须适合自然环境,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过分盲目强调改造自然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生态农业系统是以生态学、系统工程理论及定量优化方法为指导,因地制宜,实现农、林、牧、渔、加工等生产行业的有机结合,变单纯从自然界索取为保护、改进、增殖和合理

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JZRK002 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项目组 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理工中等专业学校课程改革方案》,深化、细化学校专业课程改革工作,按照学校课程改革的要求,特制订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改革工作方案: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改革现行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结构和容,构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符合学生实际的、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中等职教的教育目标就是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随着生产力与经济水平的提高,要求未来社会的劳动者具备较宽厚的智能基础、多方位的就业转换能力。只有切实有效地进行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运行。 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 1、重点进行专业课程改革,按照知识技能培养的要求,调整课程体系,加强项目课程的开发,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2、加强教学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更多地贴近学生生活,更好地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服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3、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建设一支以“双师型”素质为重点的师资队伍。

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4、组织开发、编写与之相配套的、体现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要求的专业校本教材。 5、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强化校企合作,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联系,了解企业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要求,听取行业、用人单位对专业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保证课程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推进以职业书和学历证书沟通与并重为重点的评价方式改革,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贴近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7、继续加强校实验基地建设和建立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大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按照足够、配套、先进的原则更新和充实实验实训设备;以建工集团及下属企业为主体与多家施工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8、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现场教学和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工学交替,加强应用项目的研究。 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容 1.重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 2.重组教学容。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

项目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

{项目名称}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 ?版本历史 机构公开信息

目录 立项可行性分析报告1? 1、市场分析4? 2、政策分析 (4) 3、?竞争实力分析 (4) 4、技术可行性分析4? 5、?时间与资源可行性分析?4 6、?知识产权分析....................................................................................................... 57、?附录:立项调查5? 7、1、...................................................................................................................... 调查声明5 7、2、 ........................................................................................................................ 市场调查 6 7、3、?政策调查6? 7、4、......................................................................................................... 同类产品调查6?7、5、?竞争对手调查6? 7、6、?用户调查6?

1.市场分析 提示: (1)分析市场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说明本产品处于市场得什么发展阶段. (2)本产品与同类产品得价格分析 (3)统计当前市场得总额、竞争对手所占得份额,分析本产品能占多少份额。(4)产品消费群体特征、消费方式以及影响市场得因素分析。 注意:引用数据应当写明数据来源,最好有直观得图表。 2.政策分析 提示: (1)分析有无政策“支持”或者“限制”; (2)分析有无地方政府(或其她机构)得“扶持”或者“干扰”。 3.竞争实力分析 提示: (1)分析竞争对手得市场状况; (2)分析竞争对手得在研发、销售、资金、品牌等方面得实力; (3)分析自己得实力。 4.技术可行性分析 提示:从技术角度分析本产品“做得了吗?”、“做得好吗?"、“做得快吗?"。 5.时间与资源可行性分析 提示: (1)按照正常得运作方式,开发本产品并投入市场还来得及吗? (2)预算中得人员能及时到位吗? (3)预算中得软件硬件能及时到位吗? 6.知识产权分析 提示: (1)分析就是否已经存在某些专利将妨碍本产品得开发与推广; (2)分析本产品能否得到知识产权保护,如何获得?

中职学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科学设置专业,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立足我校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借鉴其它地方课程改革的有效经验,面向社会,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我校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提高我校专业教育质量,为“黄岛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目标与任务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通过课程改革,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构建符合校情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实践创业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装备,加快数字化进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广泛应用。 强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大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创新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三、基本内容 (一)广泛开展市场调研,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市场调研,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设备等工作,也有部分营销及售后服务和现场管理工作。企业对中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一下三条:学生素质要高;学生要有发展后劲;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1-2种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要掌握技术必需的应用、电气、信息和控制等理论知识,对掌握典型产品设备及元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较为了解,具有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1-2种技能。 (二)确立新型教育理念,优化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传统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以新型教育理念为指导,为优化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现从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三方面对进行改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