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考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考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考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考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1、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划分哲学派别的依据);其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2、物质观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某种物质结构层次——原子,它们停留在物质的个性,不能科学的说明世界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一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基本立场,从而与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同时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可知论和反映论立场,从而与不可知论和先验论划清了界限。

3、运动观※

运动是标准一切事物和过程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着。

静止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没有进行机械运动和质变运动表现出的稳定状态。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否认绝对运动会走向形而上学,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时空观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特点:三维性。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是时间空间的内在本质,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时空的绝对性指时空的客观性(与唯心主义时空观区别),时空的相对性指时空的可变性(与形而上学的绝对时空观区别)。总体时空是无限的,具体时空是有限的。

5、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对社会历史的解释要么陷入“精神决定论”,要么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阐明了人类历史的实践本质,奠定了社会历史观的科学基础。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探索、改造现实世界的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其一,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分化的前提;其二,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社会历史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6、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规律: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最大特点:客观性。

意识的能动性:人类意识特有的功能和作用,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意识能动地认识客观对象,形成主观观念,并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对象世界。意识能动性的具体表现:(1)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2)能动地改造世界(最主要的表现);(3)对人体自身的调控作用。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付诸实践,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依赖一定物质条件和手段。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陷入“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普遍联系原理※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普遍联系的联系三层含义:第一,事物内部要素构成相互联系;第二,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与唯心辩证法相别)、普遍的、多样的。

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树立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

2、永恒发展思想

发展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运动。实质: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新陈代谢。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代表发展趋势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第一,新事物适应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第二,新事物继承了旧事物的优点。

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红线;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属性或倾向。(注意区分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两种情形:其一、相互依存、相互联结,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的作用:第一,维护统一体的存在和稳定;第二,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第三,规定矛盾转化的方向。

矛盾斗争性的作用:第一,在量变阶段,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不平衡,使矛盾得以展;在质变阶段,斗争性瓦解统一体,实现旧质到新质的转化。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两种相反相成的属性, 同一性和斗争性互相联结、交融,共同发生作用。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这才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动力。在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二者所起作用会有所不同。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即同类事物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个性,即不同矛盾有不同的特点(三种表现:不同事物矛盾性质的不同;同一事物在矛盾发展不同阶段特点不同;矛盾群体中不同矛盾地位不同。)。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的辨证关系:共性与个性是区别的(个性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只适合个别事物;共性是抽象的、概括的、贫乏的、适合同类事物)。共性与个性是统一的(共性寓于个性中,共性个性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典范。

4、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可安排学生自学】

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肯定因素(维护事物自身存在的因素)和否定因素(促使现存事物灭亡和转化的因素)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辩证否定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扬弃。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克服旧事物的消极因素保留期积极因素。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应该采取辩证否定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对待外国文化:洋为中用,选择吸收,借鉴创新。

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普遍样式,事物的发展过程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两度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表现出周期性、曲折性与前进性、上升性的统一。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认识的构成要素:实践、主体、客体、认识工具

实践:主体运用认识工具能动的探索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主体: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人

客体: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工具:联系和沟通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中介系统

2、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和能动作用。

3、认识的本质※

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认识是主体的对头脑中先天固有的精神性的东西进行回忆、认知或心灵的自由创造。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但二者有本质区别。旧唯物主义否认主体的作用,把认识看成消极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有两个缺陷:一是离开实践,二是不懂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辨证过程。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表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特点: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是关于事物内部联系及本质规律的认识,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互相渗透。

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第二次飞跃之所以必要,一是理论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二是理论需要回到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第二次飞跃的条件包括:理性认识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典型试验,理性认识要为群众所掌握等等。

4、认识的循环和上升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是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认识过程为什么会反复?受到客观事物的发展及其本质暴露程度的限制;受到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手段的限制;受到人们的实践立场、观点、方法和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制。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说真理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与谬误有原则界线;真理的相对性是说真理的条件性,如何真理都有自己的条件和适用范围。

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会走向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这一原理为我们提供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这就是坚持和发展辩证统一的态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具有绝对性,因而必须坚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又具有相对性,因而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其加以发展。必须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3、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真理和谬误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认识(真理是正确认识,谬误是错误认识),但二者又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具体真理抽象化、全面真理片面化、发展中的真理凝固化,真理就转化成谬误。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确定性表现在实践是唯一标准。凡是经过实践经验过的真理,新的实践可以修正、丰富、发展它,却不能推翻它;凡是真理终终究会被实践证实。即使一时的实践不能证实,无限发展的实践总能证实。

不确定性表现在检验真理的具体实践有局限。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具体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已有的一切认识;即使已被实践证实的认识,有待于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否认绝对性导致主观主义和怀疑主义;否认相对性会把实践标准简单化、绝对化。

5、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

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中的作用:辅助和补充;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标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的两个缺陷:(1)只看到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深究思想动机的物质动因。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2)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人类生活的物质条件,是人类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相对独立的存在,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表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形式相互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对先进文化建设的意义。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构成要素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形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可以区分为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表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对立

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唯物史观关于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我们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至上的观点,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首位,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普通个人的作用:恩格斯的“合力论”。一方面,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另一方面,任何人的意志都不能决定历史的命运,历史的必然性存在于总合力造成的总结果之中。

历史人物的作用: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倡导者、发起者、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政治家,往往能够比较深刻地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潮流,集中群众智慧,提出新的理论,并组织和领导群众为实现特定的历史任务而斗争,因而对历史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