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第十讲打开你的性格之门

说明:本课题讲座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心理测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是什么性格类型,第二课时着重谈谈有关性格方面的问题。

平时,我们经常谈到你是什么性格,我是什么性格;我是外向,你是内向。尽管我们没有学过有关性格方面的知识,但是我们已经无意中接触到了性格的一种学说,叫向性说。向性说按照个体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或倾向于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向性说的代表人物是瑞士的心理学家荣格。什么是性格呢?性格是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来的比较固定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性格是个性中最主要、最核心的心理特征。外向型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他们活泼,开朗,善交际,爱外出,待人热情,诚恳,随和,适应能力强,但有时候比较轻率,不够细心,缺乏自我分析与自我批评。内向型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他们沉静,爱思考,内心体验深刻,待人接物小心谨慎,喜欢单独工作,有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的精神,常因过分谨慎而不够果断,对新环境的适应不够灵活。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心理测验,我想通过测验使大家了解自己是什么是性格类型的人,你是外向,外向到什么程度,你是内向,内向到什么程度。

【心理测验】你属于哪种性格?指导语:(1)请大家准备一张纸,将纸对折;(2)有50道题目,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回答,符合的在题号的后面画“+”,不符合的在题号后面画“-”,难以确定的在题号后面画“?”。奇数题写在左边,偶数题写在右边。(3)为了帮助大家正确回答,举一个例子:你是男同学吗?是男同学的画“+”,是女同学的画“-”,万一有不能确定的画“?”。(4)每道题目我读两遍,难的我解释一下,不理解的你可以问。现在开始。 1、与观点不同的人也能友好往来。 2、读书较慢,力求完全看懂。 3、做事较快,但较粗糙。 4、经常分析自己,研究自己。 5、生气时,总不加抑制地把怒气发泄出来。 6、在人多时总是力求不引人注意。 7、不喜欢写日记。 8、待人总是很小心。 9、是个不拘小节的人。 10、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表演说(讲话) 11、能够做好领导团体的工作。 12、常会猜疑别人。 13、受到表扬后工作得更努力。 14、希望过平静、轻松的生活。 15、从不考虑自己几年后的生活。

16、常会一个人想入非非。 17、喜欢经常变换工作。 18、常常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 19、很喜欢参加集体娱乐活动。 20、总是三思而后行。 21、使用金钱时从不精打细算。 22、讨厌工作时有人在旁边观看。 23、始终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24、总是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25、不怕应付麻烦的事情。 26、对陌生人从不轻易相信。 27、几乎从不主动定学习计划。 28、不关于结交朋友。 29、意见和观点常会发生变化。 30、很注意交通安全。 31、肚里有话藏不住,总想对人说出来。 32、常有自卑感。 33、不大注意自己的服装是否整洁。 34、很关心别人会对我有什么看法。 35、和别人在一起时,话总比别人多。 36、喜欢独自一个人在房内休息。 37、情绪很容易波动。 38、看到房间里杂乱无章,静不下心来。 39、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去问别人。 40、旁边若有说话声,无法静下心来学习。 41、口头表达能力还不错。 42、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43、在一个

新的环境里很快就能熟悉了。 44、同陌生人打交道,常感到为难。 45、常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46、遭到失败后总是忘却不了。 47、感到脚踏实地地干比探索理论原理更重要。 48、很注意同伴们的学习成绩。 49、比起读小说来和看电影来,更喜欢郊游。 50、买东西时,常常犹豫不决。

现在我们来计分和评价:题号为奇数的题目,每画一个“+计2分,每画一个“-计0分,每画一个“?”计1分;题号为偶数的题目,每画一个“-计2分,每画一个“+计0分,每画一个“?”计1分。最后将各道题的分数相加,其和就是你的性向指数。性向指数在0~100之间,由性向指数的数值就可以了解自己是什么性格类型的人,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内倾或者外倾的程度。列表如下,大家对号入座。总分性格倾向 0~19 内向 20~39 偏内向 40~59 中间型(混合型) 60~79 偏外向 80~100 外向

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个分数,这个分数有一个名称叫性向指数。大家把性向指数同我所给出的表格对照一下就知道了自己的性格倾向。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性格的内涵,这里需要说明四个问题:

其一,只有那些经常性、习惯性的表现才能被认为是个体的性格特征。偶然的表现不能认定为是个人的性格特征。比如,大家在开会的时候,发现一个同学发出了尖叫声。而这个同学是一个典型的内向性格的人,典型内向性格的人一般在众多人的场合是不会发出尖叫声的,一了解,原来是她的同座位在她的腿上掐了一下。偶然的强烈的刺激引起了她的尖叫,不可预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认定为这种表现是她的性格特征。

其二,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明显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性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性格具有可塑性。性格的可塑性是说性格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是可以改变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测得了一个性向指数,假如明年我们再来测一次,所得的两个性向指数是不是完全相同呢?我想绝大多数同学的性向指数都会发生变化。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一年当中,我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在同学们或其他人的影响下,性格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一个外向的同学和一个内向的同学同桌,天长日久,他们之间会互相影响,都有可能向自己性格的另一方面发生倾向。还比如,一个平时活泼调皮的女孩有一次犯了一个错误,老师当着众多人的面严厉地批评了她,给她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那么从此,这个女孩很有可能会改变她的行为方式,变得文静拘谨起来。

其三,内外向的类型没有绝对的高低、好坏之分,每一种类型的性格都对特殊的环境具有特定的适应性。我们测得的性向指数有高有低,有的可能差别还很大,比如我的性向指数是40,他的性向指数是60,是不是说他的性向指数就比我高20分呢?不能作这样的比较,你的40和他的60只是一个符号,具有同样的意义,没有高低和好坏之分。性向指数的多少只是具有相对的适应性。人们一般认为科学家是内向性格的人,而商人多数就是外向性格的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其实,也不尽然。

其四,绝对外向或绝对内向的人是很少的,而绝大多数人不是外向型或内向型,而是属于中间型或叫混合型。他们即具有内向性格的某些特性,又具有外向性格

的某些特性,只是外向和内向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别而已。外向性格的人也可能具有内向性格的某些特征,相反,内向性格的人也同样可能具有外向性格的某些特征。只是出于理性的思考,才把人分成外向和内向。关于性格的主要内涵我们将在下一次讲座讲解。

【第二讲】上一次我们举行了一次心理测验,通过测验,大家都知道了自己属于什么性格类型的人,而且更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性格倾向的程度。现在,我再给大家进一步地讲一讲性格的内涵以及性格在人生中的意义.

性格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人的性格与人的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良的性格不仅有损于个人的人际交往,而且也是各种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的潜在温床。我举两个例子来分别说明一下不良的性格与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人物都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虽然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但是文学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典型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他的原型。我说的第一个人物是《红楼梦》当中的林黛玉。林黛玉是一个典型的内向型性格的人,她多疑、敏感、多愁善感,看到花谢了也潸然泪下,于是演绎了一出黛玉葬花的故事。由于她的这种性格使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抑郁而死。而另一个人物则是《三国演义》当中的周瑜,周瑜是一个外向型性格的人,他自私、暴躁、心胸狭窄,遇事不能冷静,最后被活活气死。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周瑜的死,渲染的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而是死于他的性格,吴国那么将领为什么其他人不被气死而单单周瑜被气死呢?还是由于周瑜的性格问题。我举的这两个例子都比较特殊,也比较极端,都是由于性格不好导致英年早逝。现实生活中抑郁而死或者是活活气死的实在是太少了。虽然不良的性格不是普遍地影响人的生命,但是不良的性格会影响人的寿命,缩短人的寿命。你本来能活九十岁,由于性格不好结果只活到八十岁、七十岁、甚至六十岁。在长寿的人群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性格都比较开朗,性格开朗能延年益寿。性格与事业之间的关系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有人作过研究,认为一个人要想在事业取得成功,除了良好的先天素质、较高的智力水平、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卓越的能力、良好的机遇等等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良好的性格。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就是因为有良好的性格才创造了奇迹。

【案例】初中毕业生当上大学老师

2003年,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公开招聘一名英语教师,月薪8000元。35岁的马文伟只带着一张身份证和一张初中毕业证书前来应聘。接待人员倍感疑惑。马文伟说,我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能教所有的英语课。接待负责人半信半疑,于是找来英语系教研主任当面测试。果然,马文伟能力不俗。这样,马文伟成了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唯一的一名外聘教师。马文伟,湖北武汉人,父母都是武汉重型机床厂的职工。马文伟小学四年级才真正接触英语,以后对英语慢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读初中时,由于英语突出被老师和同学们一致推为英语科代表。初中毕

业时由于总体成绩不佳未能上高中。马文伟在家呆了一年。有一次,他跑到刚刚开张的外文书店转悠。平时自恃英语不错的他,到了书店面对一大堆英文书籍,这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从此,激发了他苦学英语的决心。1986年,17岁的马文伟进武汉重型机床厂当了名电工。由于平时工作不是太忙,闲时他就拿着英语书默读。由此招来同事们的嘲笑,师傅也有了意见,说他不要好高骛远。马文伟满心不服:我一定要把英语学成专业水平,小人物也能做成大事情。马文伟想了很好的办法,他专门到外文书店买了英文版的电工书来看,即不耽误学习又能得到师傅的许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文伟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一次,在逛书店时偶然听到一盘英文磁带,本以为是外国原声,得知是中国人读的,他大受刺激,“原来中国人也能把英语说得这么好!”为了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马文伟干脆停薪留职开始了魔鬼训练。马文伟买回录音机和磁带,整天把自己关进一间小屋狂听英语、狂读英语,每天听读时间达14个小时。就这样几近疯狂的马文伟先后听坏了6台录音机。为了寻找对话对象,马文伟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武汉几乎所有的英语之角,渐渐地他已经没有了会话对手。狂学英语11年,直到1997年马文伟才真正知道了自己的实力。他萌生了出去闯荡的想法。他首先来到了深圳,参加了一家大型外企的招聘,靠着超人的一等的英语水平,从200多大学毕业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唯一的一个英文翻译岗位。1998年,北京“大卫·佩里英语培训中心”招聘(托福)老师,马文伟写了封英文求职信后,直接找到大卫对话,力压众多精英获得岗位,月薪过万。马文伟不仅爱好英语,还自学了其它语种,他自称是语言天才,正在他精通英语、古汉语,熟练地掌握日语,略通法语、德语、俄语。马文伟在北京呆了一段时间以后,听说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公开招聘一名英语教师,于是,他回到武汉,出现了前面说的那一幕。

一位初中毕业生当上大学英语老师,乍听起来有点象天方夜谭。马文伟不信邪,恁是凭着超人的勤奋创造了这个奇迹。勤奋,就是马文伟身上最突出的性格特点。人们都称爱迪生是伟大的天才,爱迪生自己却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里的“汗水”指的就是优良的性格品质和辛勤的劳作。

有人对成功人士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这些成功人士或者说这些有所作为的人,在他们身上都具有一些共同的性格品质,归纳起来如下。 1、自信。自信就是对自己以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正确性深信无疑,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成功。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歌德认为“谁若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他就永远是个奴隶。”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自信,如果你对你自己都没有信心了,其它任何人都帮不了你。 2、恒心。恒心指的是对待某项事业要有长久不变的意志,百折不挠,坚持到底。马克思用了整整40年的心血写成了《资本论》,光笔记就记了100多本。如果没有恒心,没有坚持40年的恒心,就没有马克思,也就没有《资本论》。大文学家莎士比亚说:“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于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前了。” 3、热情。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迷恋,是一切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是智慧表现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从热情到痴情,对事业和工作将更加有利,更能取得成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热情,都要满怀热情地去做。 4、愉悦。轻松愉快的心境和广泛健康的兴趣是活跃思想、舒展胸怀、开阔思路的重要条件。科学家的灵感往往不是产生在紧张的脑力劳动之

中,多产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形之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颗愉悦的心情伴随左右,贯穿始终。有了愉悦的心情,做起来就不会感到劳累,不会感到痛苦。在别人看来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你却苦中有乐。 5、创新。雄心勃勃,不受传统的框框所限,对新事物有敏锐感,不迷信权威,不崇拜偶像,常常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常常做出别人不能做出的事情。创新就是想别人不曾想也不会想,干别人不会干也不曾干过的事情。

【案例】第二届龟兔赛跑

说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我说的这个龟兔赛跑的故事不是家喻户晓的那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是第二届龟兔赛跑。第一届龟兔赛跑以后,兔子很憋屈,本来完全能跑得过乌龟,结果因为自己贪睡而与冠军失之交臂。更让兔子受不了的是,从此他成了反而教材,老师教育学生,父母教育子女都用他来说事。要想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和兔子比一次赛,只有赢了乌龟才是最有力的说明。于是,兔子就去找乌龟,而乌龟却不答理他,因为乌龟知道要是真的比赛,他是跑不过兔子的。兔子看乌龟不答理他,就天天去烦他,让他做不成事,不得安宁。时间长了,乌龟受不了了。心想,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得想个十全十美的办法来对付他,既不让他来天天烦自己,又能赢他。乌龟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一天兔子又来了,声称一定要和他比赛,如果乌龟不同意他可是没完没了。乌龟认真地对兔子说,比赛可以,不过我得声明在先,这次要是我再赢了,以后可不许来找我了。兔子满口答应了。比赛这一天,他们同时来到现场。等发令枪一响,兔子一个箭步就冲了出去,心想,我这次一定要把你甩得远远的,好出出这口隐藏在我心中多年的恶气。等兔子跑得不见影子了,乌龟不慌不忙地掏出手机给出租车司机打了个电话,叫来了一部出租车。中途,乌龟赶上了兔子,看见兔子跑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心里乐啊。乌龟提前来到了终点,站在终点线上等着兔子。兔子好不容易跑到终点,看到乌龟早已经稳稳地站在终点线上朝他笑,兔子眼睛瞪得老大,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你、你、你,怎么可能先到?乌龟笑笑说,你不管可能不可能,事实是我先到了,按照规定,冠军仍然是我的。第二次龟兔赛跑又以乌龟的胜利而告终。

怎样培养良好的性格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说性格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要想成为一个倍受欢迎的人,应注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呢?要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1、习惯面含微笑。如果你能笑脸相迎笑脸相送,就会给人一种温暖亲切之感。生活需要微笑,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微笑。

2、乐于帮助别人。一般来说,人在困境时,最需要别人的安慰与帮助。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帮助别人。请记住: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让人感激;顺境中的赞扬也远不如逆境中的帮助与支持令人难忘。

3、学会建立友情。友情表现在对他人的注意和关心上。要学会和自己周围的人开朗地打招呼。友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友情能使你更快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

4、学会自我暴露。自我暴露即在特定的人物面前展示自己的秘密。自我暴露的心理效应是可以获得他人好感,甚至将你视为知己。人们常说:“要想了解别人,首先就要让别人了解自己。”

5、不要炫耀自己。在与别人相处和谈话时,不要自我买弄,夸夸其谈,专讲自己的成绩,从不讲自己的不足。炫耀自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从而拉开与别人的心理距离。

6、发现承认他人价值。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值得赞扬的品质,要学会发现或寻找他人身上值得赞扬的东西。承认他人价值,会给别人带来自信,给别人带来自信,同时会获得别人好感。

7、认真听取别人讲话。一个人越有水平,他在听别人讲话时就越认真、越专注。你这样做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他会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依赖的人,值得把心交给你的人。你的修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升华。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培养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只要大家有意识地去做就一定会养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生万物,适者方存。

第十一讲阳光总在风雨后

——挫折之美

阳光是明媚灿烂的,风雨后的阳光更加明媚灿烂。今天的课题我用了一个比喻,用风雨来比喻挫折,一个人在经历了挫折以后会变得更加成熟。所以,我又加了一个副标题——挫折之美。什么是挫折?先来举两个例子。

【案例】郊游夭折

假如老师跟你们说,明天带你们去郊游,大家一定会很高兴。大家平时的学习都很紧张,压力也很大,能出去玩玩,调节调节,自然会很乐意。于是,下午大家都做着各种准备,买了很多好吃的,计划着明天好好乐一乐。可是第二天一大早醒来的时候,“啪哒啪哒”的下雨声传入了大家的耳朵,有的人还不相信,把手伸出窗外试探了试探,啊?真的是下雨了。下雨了,郊游不成了,大家的情绪会发生变化,感到失落、沮丧、抱怨,甚至诅咒起老天爷来。这时候的失落、沮丧、抱怨,就是你们遇到了挫折以后产生的情绪反应。

【案例】约会失约

比喻,明天星期日你和一位同学约好了上午八点在某个地方碰头,然后一道去逛新华书店。第二天上午八点你按时到了,可是那个同学没有到,你就在那儿等着,你等啊等啊,等了十几分钟他还没有来,你又等啊等啊,等了二十多分钟还是不见他的踪影,就在这个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是不是很生气、很焦虑、很埋怨?你这种生气、焦虑、埋怨,就是你在遇到挫折之后产生的情绪反应。

什么是挫折呢?所谓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达到目标的道路上,遇到无法克服的阻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本来计划好去郊游的,天下雨了去不成了,你的愿望不能实现了,你就遇到了挫折产生了情绪反应;本来你和同学约定好了八点钟碰头的,他没有按时来,你们原来计划好的目标没有达到,你的心里就遇到了挫折产生了情绪反应。通过这两个例子,大家对挫折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一个人遇到挫折以后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反映一个人遇到挫折以后,其应对挫折的能力通常用商数来表示,叫做挫折商。最早提出挫折商的是加拿大培训咨询专家保罗·斯托茨博士,他在《挫折商:将障碍变成机会》一书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挫折商的概念。现实生活中,挫折,不管你欢迎不欢迎,它都会时时出现在你成长的路途中,就像船航行在大海上一样,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学会走路的小孩不可能不摔跤的,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挫折。尤其是对于正处在青春中的我们,在晴朗的天空中,会常常看到几朵云彩,它可能会遮住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一时不知道阳光在哪里。世事苍苍,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生漫漫,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家庭的不幸,或亲人的离异,或考试的失败,或友情的破裂,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挫折。

挫折产生的原因

人的一生当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挫折。那么挫折是怎样产生的呢?挫折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归结起来不外乎由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

客观因素。客观因素是指那些外在的、自然的因素。有受空间或时间等自然环境的限制,使个人的行为无法达到目标。水灾、旱灾、地震等对于无论是成人还是孩童都不得不说是一次严重的挫折,因为这样的灾难摧毁了人们很多美好的愿望与理想。

【案例】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使几万人丧失了生命,许许多多的家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失去亲人的人在心理上不能不说是一次严重的挫折。这场地震不仅使失去亲人的人产生了挫折,而且对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国家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挫折。自然灾害会给我们带来挫折,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案例】李白有一首诗叫《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为什么能写出这首诗?那是因为当时他遇到了挫折。李白一个人身在外地,夜深人静了,月光从窗户照了进来,他想家了,想念家乡,想念家中的亲人。这个时候他能回到家乡、能回到亲人的身边吗?不能啊!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回去,李白就遇到了挫折,遇到了挫折心情就发生了一些

变化,他就把当时的感受写了出来,就成了这首千古流传的《静夜思》。现实生活中,因受制度、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因素的限制,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也是引起挫折的一种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挫折的产生,除了客观因素之外,主观因素的限制也是造成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是受个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例如,一个身高只有1米65的篮球爱好者想成为国家篮球队员,一个色盲者想成为画家,一个高度近视的人想成为飞行员在祖国的蓝天上翱翔等等,无论他们自己怎样努力,其成功的可能性较一般人来说小得多。我是说小得多,不是说不可以。这个世界非常奇妙,有很多很多的奇迹。在篮球世界的最高殿堂——NBA,丹佛掘金队的后卫博伊金斯就只有1米60,他是联盟中个子最矮的职业球员。他在高人的腰下、密集的人缝间穿梭自如,出神入化的运球、传球、跑位、上篮,精确的三分球,堪称一绝。还有,残疾人舟舟就创造了一个奇迹,他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这位可爱的大男孩舟舟因先天智障,智商不足40,但他用神奇的音乐天赋深深感动了世界。舟舟现在已经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终身指挥,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受邀在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出的残疾人。目前,他已经成功地指挥了200多场国内外交响乐团的演出。

另一方面,由于个人动机的冲突而引起的挫折。比如,有的同学不喜欢英语,但英语又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尽管你学习的时候不愉快,但你还必须要认真去学习。你不喜欢英语而又不得不去学,不得不去痛苦地学,这就是一种挫折。

挫折会在我们生活中不期而遇,我们所需要的就是面对挫折的态度。面对同样的挫折,有的人坚忍不拔,激发心理能力,勇往直前;有的人则悲观失望,精神崩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这与个人的挫折容忍力有关。所谓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人遭受打击后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人承受环境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一般说来,挫折容忍力低的人遇到轻微的挫折,就消极悲观,颓废沮丧,一蹶不振,甚至人格趋于分裂而形成行为失常或心理疾病。挫折容忍力高的人,能忍受重大的挫折,就是大难临头,几起几落,也能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保持人格的统整和心理的平衡。

【案例】在我国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当中,有一个人的挫折容忍力是最高的,他就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我们在概括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时经常会用一个词语:三起三落。也就是说邓小平的一生受到过三次重大的挫折,经受了别人难以承受的打击。每一次在厄运面前他都没有倒下去,而是坚挺地站立着。邓小平的最后一次出现,被西方一家杂志称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而在同时代的人当中,有不少人在含冤受屈时,经受不了挫折的磨难,有的自杀了,有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了严重的缺陷。因此,我们可以说挫折容忍力是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从某种角度上说,挫折容忍力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程度的一个标准。日常生活中,紧张的情境或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会不经意间遇到挫折,重要的是当遇到挫折以后,我们如何去面对,如何做出反应。

【案例】有两个学生在路上和老师相遇了,两个人都很有礼貌地喊了老师,但是,老师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其中的一个学生认为,老师是瞧不起自己,故意跟他过不去,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挫伤,于是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喊这位老师了;而另一个学生认为,老师之所以没有反应,是因为老师注意力特别集中,正在思考一个重要问题,没有听到我们叫他。同样的情境,同样的做法,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想法。从这两种表现来看,第一个学生的挫折容忍力就比较低,第二个学生的挫折容忍力就比较高。提高挫折的容忍力,就要学会调节自我的身心平衡,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融洽的人际关系,以及合理的应对机制来面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压力与挫折。较高的挫折容忍力是通过实际的锻炼得来的。因此,我们不要回避生活中的挫折,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对于未成年人,有时候,我们要提供适量的挫折情境以锻炼挫折的耐受力,用以形成和锻炼坚强的性格,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情境和机会给我们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案例】美国洛克菲勒集团的创始人老约翰,他只有一个儿子小约翰。一次他张开双臂叫儿子跳过椅子投到自己的怀抱,当小约翰兴奋地扑过来时,老约翰却收回双臂,小约翰重重地摔在地上,看着摔在地上的儿子,老约翰意味深长地说,生活的道路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啊!老约翰这种过分的做法,正是在对儿子进行挫折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两种人能经受挫折的考验。一种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另一种虽不曾处于逆境,但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心胸开阔,有坚强个性的人。有一位哲学家说过:“苦难和挫折是培养伟大志向的基础,是天才的一块垫脚石。”贝多芬的经验是:“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如何提高挫折容忍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挫折容忍力,在我们遇到挫折时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呢?平时,我们要注意培养以下几种品质:

1、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享受生命带来的乐趣。前途是光明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没有理由不热爱生活。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挫折容忍力高的人。

2、树立信心。生活如同大海的波浪,有波峰,亦有波谷,并非如镜面一样平坦,只要充满信心,我们面临的逆境就一定能有转机。相信我们目前遇到的挫折只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挫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过去。

3、面对现实。挫折不可避免,只有面对,才能使自己走向成熟,经历挫折,才能真正体会“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内涵。

4、自我减压。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放松,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寻找一种方法来减轻挫折带来的心理压力,以便更好地面对和解决问题。

【案例】绕土地转三圈

在古老的希腊,有一个名叫艾地巴的人,每次生气时,他都会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后来,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越来越多,但他与人争论生气时,还是会绕着房子与土地跑三圈。艾地巴为何每次生气都绕房子和土地跑在三圈?所有认识他的人心里都起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艾地巴都不愿说明。有一天,艾地巴生气时,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和房子走了三圈,走完时太阳都下山了。艾地巴坐在田边喘气,他的孙子在身边恳求道:“您可不可以告诉我,为什么您一生气就要绕着房子土地转上三圈?”艾地巴终于说出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年轻时,我一和别人吵架、生气,就绕着房子土地跑三圈。边跑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我哪有时间去跟人家计较……一想到这里,气就消了,就把所有的时间用来努力工作。”孙子问道:“您现在变富有了,为什么还这样呢?”艾地巴笑着说:“我现在生气时绕着房子土地走三圈,边走边想,我的房子这么大、土地这么多,我又何必跟人计较?一想到这儿,气就消了。”

5、寻求帮助。遇到挫折和难以自我解决的问题时,要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当我们自己难以排遣时,我们可以找老师、父母、同学以及其他依赖的人帮助。只要敞开心扉,生活中肯定会有你信赖并能给你提供帮助的人。

6、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换一个角色思考,另一种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学会换位思考,有时会使沮丧、绝望的人看到希望。孔雀什么时候最美?开屏的时候最美。但是,孔雀开屏的时候你不站在前面看,而是站在后面看,你看到的当然是光秃秃的尾巴,这样看,孔雀当然不美了。

学会心理防卫的方法

无论是外在或内在因素所造成的挫折,都会使人在情绪上陷入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抑郁的痛苦之中,如何减轻这些不良情绪,这就需要用一些心理防卫方法。

较常见、较重要的心理防卫方法有:

1、合理化作用。指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或未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为减少或免除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保持自尊,而对自己的不合理行为给予一种合理的解释,使自己能接受它。

合理化有多种情形,但以“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最为典型。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坏的,达不到目标说是不喜欢达到或本来就没有想达到。这种认为自己得不到或没有的东西就是不好的现象,常被称为“酸葡萄”心理。例如,现在不少同学都有MP3,有的都有MP4了,但是,也还有一些同学没有。没有MP3,或是因为家里比较困难,或是父母不给买怕耽误学习。没有,自然会觉得不如别人,怎么办?你就认为经常听MP3对耳朵不好。实际情况也是这样。这就是用“酸葡萄”心理给自己一种合理的解释。还有一种心理与此相反。有的人得不到葡萄,而自己只有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例如,有一位女同学星期天到街上买了一件新衣服,星期一就穿上了,满指望到班上要给大家展示一下,希望得到同学的赞美。可到了班上以后没有人夸奖,甚至还有人说,这衣服小了,弄得自己心理很不高兴。怎么办?展开新的思维,衣服小了有什么不

好?衣服小了,可以使人苗条呀,而且能勾勒出身材的曲线美。这种不说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不好,却百般强调凡是自己的东西都是好的,借此减轻内心失望与痛苦的心理,就叫做“甜柠檬”心理。

2、幽默作用。当一个人处境困难或尴尬时,可以使用幽默来化险为夷,使内心因挫折而造成的不快情绪得到减弱和消除。

【案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经常在家里会见客人,有一次当他正在与客人谈话时,脾气暴躁的太太忽然回来了,她一看苏格拉底色在和别人谈笑风生,家务事也不做,就大骂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并没有理睬他的妻子,继续和客人谈话。苏格拉底的妻子更是生气,她拿了一桶水往苏格拉底头上一泼,把苏格拉底全身都浇湿了。在场的人都非常尴尬,而苏格拉底却笑了一笑,对客人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接着一定会有倾盆大雨。”本来很是难堪的场面,由于苏格拉底的幽默,也就一笑了之。

3、代偿作用。代偿作用是指当一个人因种种原因无法达到原定目标,或个人的动机与行为不为社会所能接受时,用另一种比较崇高的、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有社会价值的目标来代替,借此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减轻挫折造成的痛苦。

【案例】德国作家歌德年轻时曾经有过一次失恋,相爱多年的女友和他分手了。歌德很痛苦,几次想自杀,睡觉时把匕首放在枕头底下,但他终于抑制了这种轻率的行为,把自己破灭的爱情作为素材,写出了震撼欧洲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让智商与情商比翼双飞

现在,人们在谈到人的发展时,经常会用到一个新的名词:情商。谈情商自然而然会谈到智商。对于智商,我们知道得比较早,我们也一直比较关注智商,关注智商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谈谈智商和情商的问题。讲座的题目包含三个关键词:智商、情商和比翼双飞。

一、什么是智商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期盼胜利。对于学生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好,将来考取一所理想的大学。成功、胜利、学习成绩好,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智商(IQ)。智商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说个小故事。

【案例】小个子和大个子比力气有一个小个子要和大个子比力气。小个子说,我的力气比你大,不信咱们比赛扔稻草。小个子又说,我的力气比你大,我让着你,你扔一根稻草,我扔一把稻草。大个子高兴啊,我扔一根你扔一把,你输定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小个子比大个子扔得远。大个子服输了。在这个故事中,小个子真的比大个子的力气大吗?不是。那小个子为什么能取胜呢?这就是

神奇的智商之花开出的果实,这就叫以智取胜。什么是智商?智商的全称是智力商数,它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指标,反映的是一个人智力的强弱,聪明的程度,智慧的情况。它的计算公式是:×100 智力年龄生理年龄(一般人的智商在90~110之间。)一个人的智商高就容易取得成功,容易取得胜利,古今中外有很多以智取胜的案例,都说明了智商高所起的重要作用。

【案例】火烧赤壁《三国演义》中的第四十五回到四十九回写了一个战役——火烧赤壁。当时曹操是八十三万人马,号称百万之众,而东吴只有五六万人。五六万人要想战胜百万之众,靠硬拚是不行的,必须以智取胜。周瑜是这场战役的指挥者,他用的就是以智取胜。他选择的进攻方式是火攻,分别用了“三借”(借外脑、借武器、借东风)、“三计”(离间计、苦肉计、连环计)。最后,火烧曹营,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这是战争中的例子,古代战争中以智取胜的例子太多太多,三十六计中的每一计都是一个智慧。生活中也有以智取胜的例子。

【案例】小孩子拿硬币有一个小孩很逗人喜欢,大人都爱逗他玩。一次,有人在台子上放了两块硬币,一个一块的,一个五角的,让小孩去拿,只准拿一个。小孩走上前去拿了五角的。大人说,这个小孩太傻了。消息一传开,很多人不相信,都去试,结果小孩得到了很多钱。这个小孩果真傻吗?不傻,聪明,大智若愚。

所谓智商实际上就是一种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智商就是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知识的能力;争取成功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判断力、创造力、自学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构成了智商的系统。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智商高,如何才能使自己的智商高呢?这就需要开发,有五种方法可以开发智商,叫“五多”开发法。

第一、多学习。智慧始于学习,智慧始于知识,知识成就未来。学得多了,知识多了,智慧就高了,通过学习可以使知识升华为智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啦。

第二、多实践。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通过实践把知识上升到智慧。狼孩、熊孩的案例就是因为实践的原因,狼孩、熊孩脱离了社会实践,离开了实践他就不是一个孩子了,而只能是狼孩、熊孩。做练习是学生提高智商的最重要的方法。

第三、多思考。聪明人是从学习中来的,从实践中来的,从思考中来的。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在他的书桌上方写了三句话:“不能思考者是傻瓜,不想思考者是顽石,不敢思考者是奴才。”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最伟大的东西:思考和行动。你的思考决定了你的行动。”我二十分就把一篇文章写好了,那是因为在写作之前我已经思考了八十分钟。人越思考越聪明。

第四、多激励。通过激发鼓励打开智商的通道,开发智商的潜能。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需要鼓励、激励。激励可以使人增强自信,活跃思维。

第五、多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想别人不曾想,做别人不曾做,始终走在别人的前面,走在时代的前列。只要我们用心地去开发,我们的智商就会越来越高。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现象,很多智商高的人并没有取得成功,而所有取得成功的人并不都是智商高的人。换句话说,智商高的人不一定都能成功,不一定都能持续成功,不一定都能获得应有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人们一度百思不得其解。渐渐地,人们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智商以外的东西,这就是“情商”。

二、什么是情商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个新的名词“情商”被人们普遍地使用。什么是情商呢?先来说一个经典的试验。

【案例】软糖试验 1960年,著名的心理学家瓦尔特·米歇尔做了一个软糖试验。他来到斯坦福大学幼儿园,找到了幼儿园的老师,说要进行一个试验,而且是跟踪试验。老师按照心理学家的设计对班上的小朋友开始了试验。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个软糖,并且说:“你们现在不要吃,老师马上去有事,等老师回来后再吃。教师回来后哪个小朋友没吃,老师再奖励一个软糖。”结果有的小朋友没能抵挡住诱惑吃了,也有一些小朋友没吃。没吃的小朋友得到了奖赏。老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从这以后,米歇尔继续对这些小朋友进行观察、研究。上了小学、初中,原来那些没有吃软糖的同学大多数表现比较好,成绩也比较好,合作精神也比较好,有毅力。更加有趣的是,这些孩子高中毕业时,没有吃软糖的比吃了软糖的考试成绩平均要高出210分。以后,到了社会上大概也是如此。这个试验主要测试什么呢?主要试验的是人的控制力,看看谁能控制自己。人的控制能力就是情商的一个内容。你能控制自己你就容易成功,你不能控制自己你就很难成功。

【案例】“周瑜是个共青团员呐。”(毛泽东)火烧赤壁的时候,周瑜只有33岁,很有发展前途。能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充分显示了周瑜的高智商,这样聪明的人按说应该能够继续为吴国的发展和强大作出贡献。但是周瑜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了。临死之前,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周瑜应该持续成功,但他成功后趾高气扬,目空一切。他心胸狭窄,容不得人,爱动怒,爱生气,嫉贤妒能,多次想把诸葛亮干掉。这才导致了他遗憾的下场。周瑜是一个高智商、低情商的人。

情商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案例】美国有位记者后来改行当了企业的管理者。在一次同学的聚会中,他发现原来并不出色的同学现在却取得了惊人的业绩。他通过了解,其他班的同学也有类似的情况。他在想,肯定有一种东西促使这些人获得成功。那么,这种东西是什么呢?他在寻找。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博士、美国《时代杂志》科学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写了一本通俗读物《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也有的翻译为《情绪智商》或《情商》)。他在这本书里提出了情绪的一些问题,也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他列举了现代儿童的

特点:孤单、忧郁、易怒、任性、好动、焦虑、冲动。而这些就是人的情绪、人的情商。人们越来越认为,情商对成功和取胜超过了智商,在人的成功中,智商只占成功的20%,而情商要占成功的80%。戈尔曼说:“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那位记者要找的东西,被戈尔曼教授找到了,这就是情商。什么是情商(EQ)?情商就是情绪商数、情绪智力、情绪智能、情绪

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有强迫症状的学生总在想一些没必要的事情,如老想考不好怎么办,总是反复检查作业做得对不对;女生总担心自己衣服是否整齐,总要照镜子。

人际关系敏感方面有问题的学生总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当别人看到他或议论他时总感觉不痛快;有人与异性在一起感觉不自在。

有敌对倾向学生的表现是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叫;常与人抬杠;有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有扔摔东西的冲动;想控制自己但控制不住。

有偏执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觉自己想法和别人不一样;总觉得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不可靠;很难与他人合作。

有焦虑倾向学生的表现是总感到莫名的紧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心里烦躁、不踏实。

有适应不良问题的学生表现为不喜欢学校的课外活动,对学校生活不适应。这些在高一和初一学生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因此学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帮助学生克服不适应性。

有情绪不稳定问题的学生比例仅次于学习压力感,其表现是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父母、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

有心理不平衡的学生的表现是看别的同学考得比自己好、比自己有钱或穿名牌服装时就觉得不舒服。另外总感觉老师和家长对自己不公平。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中学生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

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达不到家长和教师的

期望,常常产生厌学心理,青少年常因厌学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有些家长“望子成龙”

心切,对学习差的子女教育不当,要求不严,有的家长对子女学习失去信息,放任不管,这些做法都只会给青少年造成反感,而不能解决问题。

“国家教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可见,厌学是一个普遍问题。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我国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

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目前一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甚至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出现了,焦虑产生了。

另外,不当的教育方法例如教学方法不灵活,带有惩罚性,也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种种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仰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不幸的一切所在。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接触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也日益变得强列,与家庭的关系逐渐疏远,不再事事听从父母指挥,他们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产生质疑,对家庭的一些传统习惯不愿适应,尤其当家长或老师仍从对待儿童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使其自尊心受伤害时,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对抗心理并表现在言论和行为方面,另外,在经济上,青少年由于社交需要,很希望自己支配一些钱和物,但他们的经济又没有独立,这种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常使青少年的情绪不愉快,甚至形成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紧张。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

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观注的问题。

(4)易有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青少年的好奇心及模仿性强,这种心理状态使他状态使他们很容易受别人影响,例如吸烟,中学时期常受家庭、伙伴、社会的影响,比其他时期更容易学会吸烟。他们常由于烦恼,想从吸烟中得到精神放松和乐趣,又认为吸烟可以显出魅力,成熟,认为男青年吸烟显得有男子汉气概,女青少年吸烟意味着男女平等,与成人不同的是,青少年吸烟还常伴有学习成绩下降或无心学习,同时沾染喝酒习惯,以及其他不良习惯等很容易走下坡。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转)

(2010-05-24 16:09:38)

转载

标签:

分类:心理辅导

杂谈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提到心理健康,大家一定很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误解,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卫生组织给人的健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快乐和各种烦恼,但有的人对烦恼的事情能处理得很好,有些人就处理不好,甚至一直闷在心理,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的一时想不开,甚至去做一些傻事。

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位同学,其事件起因很小,就是因为四位同学爱拿他来戏耍,开他玩笑,让他在很多时候下不了台,所以,他怀恨在心,在2004年2月10日因打牌发生争执,他随即凶残杀死了四位同学,其中还有一位与自己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同学。

我们认为,马加爵有心理缺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能够处理好身边的烦恼。如果他的心理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我想,这些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见,只有排除自己的烦恼才能真正获得心理健康,使自己生活得更加愉快。

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许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就是一遇到烦心的事情就学不进去。比如,有一位学生王某,从高一到高二,他都在全年级前五名之内,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重点大学的苗子。

但在这个时候,他飘飘然了,他和本班的一位女同学谈起了恋爱,后因一位男生对这个女生说了一句不敬的话,使他很恼火,于是整天算计着如何教训这位男同学。

为此,他接触上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闲散人员,拉帮结派,拜把兄弟,最后终因和这个学生在校园内打群架,而被学校给予留校查看处分,虽然没有被开除,但因为他天天无心学习,终于名落孙山,后来他连续复习了5年,最终他还是没有考上大学,我们可以看出,他为此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心理健康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小学三年级,学习优秀,班长,兼少先队中队长。有一天上午,他被全票通过评为“三好学生”。

当天中午,姐姐××把茶话会上的4块糖果带回家,分给××两块,留给妈妈两块,可××不干,坚持全要,并大发脾气,踢姐姐几脚之后,跑到楼上,反锁在屋内,并用红领巾将自己吊死在窗框上。

还有四川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考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很难再拔尖,无法面对现实,痛苦万分,留下了遗书,匆匆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些事例虽然属于特例,是极个别现象,但心理疾病在目前的社会中却是极为普遍的。

二、心理疾病挑战全球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心理疾患已成为社会熟知的疾病。在美国纽约:每年精神病发病率平均为8.3%,同时每年还以0.6%的速度在递增。在这个美国,有30%的人曾经接受心理治疗。近50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89%的人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

据统计,每年由于心理压抑给美国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050亿美元。在法国,健康投资在20年中增加了10倍,费用已经超过了购买食品的费用。镇静药每年使用1亿多盒,平均每人每年两盒。因此法国人自称是世界上最“镇定”的国家。

在我们中国,由于社会的转型,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疾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992年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危机干预自杀研讨会”上,中科院一项调查批露:中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14至16万,平均每天400人(当然,这个数字不包括自杀未遂的,更不包括曾有自杀意图的)。

1989年国家教委的一份报告:对全国12.6万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

上海的一项调查表明,34%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深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2%,但如果把心理问题达到临界程度的考虑为需要心理干预,则需要个别心理指导的学生达到32%。

听到这些数据,可能有些同学会问,什么样的心理才算是健康呢?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3.能正视现实,适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根据环境和形势要求改变自己,也能创造环境。

4.有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现状感到满意,对前景也觉得光明美好。

5.能冷静、理智地去对待生活中的挫折的打击。学会用正确方法和态度去对待错误,对强弱不同的刺激能做到适度的反应,有忍受挫折、从失败中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患得患失。能扬长避短,有切合实际的志向水平;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不把获得的成绩看作高于一切或毫无意义,不自卑,不过分自责,有安全感。

7.有从事各种活动的兴趣、信心,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能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

8.在有利于社会或集体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和统一。能独立地作出决定,并对决定负责任,而不受别人的任意控制和支配。

四、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目前,我们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如何呢?根据已有知识和实践经验,我认为我们学校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适应问题。适应的本意是指人们对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在持续不断的影响个体时,所产生的感受能力。如果适应不良,它将会降低人们对刺激的承受心理,使人与周围环境不能相对平衡。适应不良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初一和高一年级,尤其是初一。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成因及对策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成因及对策 今天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命运。21世纪的中学生,不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但是身体无疾病和缺陷,还要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合水平。”由此能够说明:心理问题已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问题,克服和消除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具备的首要条件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协助学生准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众说纷纭,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以下4项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有自信心和准确的自我评价;第二,对学业有兴趣;第三,情绪稳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第四,行为符合相对应的心理年龄特征。 我个人认为,当前中学里就不同水准地出现了逃课、厌学、焦虑、内向、孤独、忌妒、好斗等现象。 二、弄清成因,重在育“心” 因为中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比例持续升高,已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这种状况如不能尽快扭转,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无法适合未来国际竞争的要求,恐怕连在当今社会上争取生存与发展的权力都会遇到困难。因而,探究“病源”,辨证施治,协助高中学生排忧解惑,提升心理素质,则是家长及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社会和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那么,怎样扭转这种状况?有效的途径就是尽快在教育目标中补上心理健康的内容,通过广泛展开心理教育,全面促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中学生心理健康演讲稿

有病则医善莫大焉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有病则医,善莫大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了全社会乃至学校及家庭的高度重视,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内容越来越丰富,范围也越来越扩大,这充分说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同样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中学生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学生意向品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生成绩的稳步提高;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健康的心理是每一个人一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甚至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生活、事业等。 同学们要问既然心理健康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健康心理呢?顾名思义,心理即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它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健康心理就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发展要求去

进行思维,去培养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排除一切杂念,消除不良干扰,摈弃侥幸幻想,克服幼稚,走向成熟,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学校,都程度不同地未能给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社会某些丑恶现象和不和谐的因素,就业难而引起的不利方面如读书无用,家庭教育方面的偏颇,如家长只关心和重视孩子的吃、穿、用度、不注意,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品格和道德品格,家庭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如打骂、责罚,学校教育的苍白无力和脱离实际等等,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侵蚀、侵害、影响着中学生的稚嫩心灵,加之中学生因知识不足,阅历不深,辨别是非,区分善恶,分辨真假的能力差,极容易机械模仿,盲目效法。致使部分中学生产生了畸形心理和离奇的行为,如缺乏理想,胸无大志,不思进取,贪图享受,好吃懒做,感情脆弱,不承压力,自私冷酷,唯我独尊,漠视他人,不合人情,有意封闭自己,不愿畅开胸怀,说话不负责任,做事荒唐滑稽,如此等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制约着影响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综合起来这些不健康心理大致有如下具体种类: 1、排他心理:有这种心理疾病的人,见了谁都觉得不顺眼,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只盯人家的短处,甚至人家做的正确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的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的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健康成长具有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要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看,人们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三种情况或状态:正常状态(常态)、不平衡状态(偏态)与不健康状态(变态),与这三种心理相应,其不适应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正常状态的个体行为基本与其价值观体系、道德水平及人格特征相一致,因此带有必然性。其次,不平衡状态或危机状态的个体是在发生了“生活事件”后。处于挫折、焦虑、压抑、恐惧、担忧、矛盾、应激等状态中。在通常状态下,个体会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如果单靠自我调节无效,就得借助于他人疏导,使之消除不平衡,恢复正常状态。然而,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个体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或他人疏导以回复正常状态时,则会出现第三种情况:不健康状态或病态(变态)。个体在心理不平衡情况下所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或异常行为并不带有必然性,而是带有偶发性。例如我所教学生郭某,平时表现良好,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担任班级男生舍长。可是临近升中考试时,因面临中考问题的困扰而无法自拔,为发泄心中郁闷,在一天的半夜竟然放声“高歌”,严重的影响了学校师生的正常休息,事后经我不断地说理引导教育,打开其择业心理症结,才认识到自己行为失当的错误。 学生心理的失衡原因颇多,更因其具有偶发性。所以对班级、学校、家庭、社会造成恶果的案例呈逐年增多趋势,如“马加爵事件” 、“紫金中学学生跳楼自杀事件”等等。因此,只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疏导,使其陷于不平衡或不健康状态的个体回复到正常状态,才可以尽可能消除偏态或变态的不适应行为,以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与异常事件,这样既保障了青少年的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最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健康的含义 古往今来,人人都希望健康。因为健康总是与家庭的幸福、学业的成功和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有人曾这样描述:人生有两大意愿,一是家庭幸福,二是事业有成。如果家庭幸福为10分,事业有成为100分,那么健康就是0前面的那个“1”,可见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什么是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途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这就是本章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健康 健康一词,按照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例如,《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对健康的解释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把健康界定为:“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人既是一个生物性的个体,也是一个社会性的个体。人的健康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就是说健康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表现为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良好的机能状态,亦即生理和心理上没有缺陷和疾病,能充分发挥心理对机体和环境因素的调节功能,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的效能状态和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一)汇总

走向健康的人生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各位老师: 大家好!提到心理健康,大家一定很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误解, 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卫生组织给人的健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 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 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快乐和各种烦恼,但有的人对烦恼的事情能处理得很好,有些人就处理不好,甚至一直闷在心理,影响 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的一时想不开,甚至去做一些傻事。

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位同学,其事件起因很小,就是因为四位同学爱拿他来戏耍,开他玩笑, 让他在很多时候下不了台,所以,他怀恨在心,在2004年2月10日因打牌发生争执,他随即凶残杀死了四位同学,其中还有一位与自己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同学。 我们认为,马加爵有心理缺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没有能够处理 好身边的烦恼。如果他的心理能够得到及时的疏导,我想,这些悲剧 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见,只有排除自己的烦恼才能真正获得心理健康,使自己生活得更加愉快。 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许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就是一遇到烦心的事情就学不进去。比如,有一位学生王某,从 高一到高二,他都在全年级前五名之内,许多老师和同学都认为他是重点大学的苗子。 但在这个时候,他飘飘然了,他和本班的一位女同学谈起了恋爱,后因一位男生对这个女生说了一句不敬的话,使他很恼火,于是整天算计着如何教训这位男同学。 为此,他接触上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闲散人员,拉帮结派, 拜把兄弟,最后终因和这个学生在校园内打群架,而被学校给予留校查看处分,虽然没有被开除,但因为他天天无心学习,终于名落孙山,后来他连续复习了5年,最终他还是没有考上大学,我们可以看出,他为此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心理健康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杭州有个9岁的孩子,××小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肇源县福兴乡中学很高兴在这里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话题,感谢你们给予我这样的机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世界卫生组织宣言近年一再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前不久,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

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几名落至高中的141名。她痛苦地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设计理念】 本活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缺乏目标意识,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缺乏远大志向、盲目做事的特点而设计的。 青少年学生尽管在意志品质的发展方面随年龄的增长有所进步,但有些学生的自控能力还是不够,耐挫能力低,怕苦,怕累,同时也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很有必要进行关于立志方面的学习,通过活动使学生懂得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是获得成功的基础,激励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确立远大的志向,学习一些如何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法,并通过榜样的学习进一步增强自我激励水平,形成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 【活动目标】 1.通过联想、讨论、小组交流、合理设计未来等活动,使学生懂得目标对人生的引导作用。思考、分析自己的人生目标。 2.学习达到某一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验达到目标时的激动心情,促进学生更加奋发向上,向新的目标迈进。

难点: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制订可实施的计划或方案。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张白纸、一个信封。 2.一盒舒展、悠扬的音乐磁带。 【适应对象】 中学生。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引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设想过自己的未来吗?生命的旅行将如何到达理想的彼岸?自己将成为怎样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取得怎样的成绩???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 二、游戏活动:未来畅想曲 1.教师指导学生做“看未来”的游戏 (关掉教室的灯光,有窗帘的把窗帘拉上)请学生找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身体放松,情绪放松,静下心来,平稳呼吸。 在悠扬的音乐背景下,听着引导语,渐渐地进入时间隧道,看自己的“将来”。导语:“每一个人都从过去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将来。大家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前进,前进。看到了一些你曾经向往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心理健康的演讲稿汇总7篇

心理健康的演讲稿汇总7篇 心理健康的演讲稿汇总7篇 演讲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演讲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演讲稿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的演讲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心理健康的演讲稿篇1 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生物园里生机盎然,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学生在曲径廊亭中看书,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曾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间学校学生老喜欢用脚踢门,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安装了一扇玻璃门,结果玻璃门完好无损。我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于是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40多个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草地上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

中学生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人是一个整体,人的身体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符合人的正常身理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没有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统一,并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二.心理健康从心理学的角度见定其心理健康,其基本标准有: 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 2.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并能恰当的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10.在符合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三.摆脱抑忧情绪的方法: 1.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2.再给自己一点爱 3.分散你的注意力 4.改变你的行为 5.走出忧郁,创造“三人空间” 6.了解自己的极限 7.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8.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9.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10.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11.看到事情的光荣面---- 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2.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3.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4.运动时自救的基础 四.中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不要盲目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

最新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转载]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因此,中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和躯体方面,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研究与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疏导,已经成为我们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有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比较活跃,又面临着升学等压力,这些问题表现得尤其突出。笔者通过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和多年工作实践的观察认为,可以把以上表现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 学习类问题 由于高中生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方面,其问题有: 1. 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等。 2.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二) 青春期心理问题 1. 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一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会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 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时隐时露。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 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知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三)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高中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与父母的关系问题。高中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会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同时,部分家庭出现种种伤痕如夫妻关系不和、单亲家庭等,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2. 与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都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1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稿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学生的我们,每个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情绪健康(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3.意志健全(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4.行为协调(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情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和性质相配。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为上表现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思想与行为不相协调。) 5.人间关系适应(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

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6.反应适度(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1.乐于学习。 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 4.意志健全,树立自信。 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 1.注意异常。常见的有注意增强,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达不到其应该达到的心理年龄,例如,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当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劳、力不从心、心烦意乱等的身心体验,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习时应选择安静的地方,使自己与外界的干扰性刺激隔离; (2)使学习活动简单化。在学习时,除了带必要的书本及文具外,不携带使用权自己分心的东西。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种类及常见心理问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种类及常见心理问题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 (二)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 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四)挫折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说得通俗点,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人际关系良好,能适应环境,有幸福感,在学习、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有以下十项: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周期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稿

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讲稿 冯关良 同学们,晚上好,很高兴能在这给你们讲课,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人体健康的正确定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 青春期,是指儿童过渡到成年的阶段。发育期的生长突增,就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同学们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一生中最为关键的时期。 青春期所发生的一系列形态、生理、生化以及心理和行为的改变程度,对每一个体来说,都是他一生中其他年龄阶段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生殖系统(它是全身最后发育的一个系统),在青春期迅速发育而达到性成熟。这些迅速的发育变化容易在心理上引起骚扰和波动,虽不一定导致严重的异常,但若不及时地给予相应的处理,也会引麻烦,甚至影响一生的健康、学习、工作和行为,严重者还可能危及家庭和社会。因此,讲究青春期的心理卫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讨论的方便,先就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作一概述。 一、青春期的内分泌作用 青春期人体结构和机能上的巨大变化,是在激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在青春期,大脑的一部分:下丘脑和垂体所分泌的激素几乎和成年人相同。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惊人变化:衣服很快不够穿了,食量突然增加了,突然发现跑得快了,跳得高了,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爱想心事了,心中开始有一个不愿让任何人进入的秘密空间了……这些变化如海底暗流一样,在你不经意间正在迅速的发生着——你感觉到了吗?其实这正是生长素、促甲状腺素、促性腺素等激素的分泌都达到新的水平。其中生长素直接作用于全身的组织细胞,可以增加细胞的体积和数量,促进个体生长。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所引起体内甲状腺素水平的增高,可以增进全身的代谢过程。促性腺素刺激卵巢中滤泡的发育和睾丸中精子的生成。 二、青春期体态的性别差异 青春期的体格发育在起止早晚、突增幅度和变化的侧重部位都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在9~10岁时身高、体重、肩宽、骨盆宽的发育水平都超过同龄男性,15岁左右男性各项发育水平的指标又超过同龄女性。到18岁时男性在上述四项指标的绝对值上都较女性达到更高水平。最后形成男子身体较高、肩部较宽、女子身体丰满、髋部较宽的不同性别体态特点。 发育的早晚,也可引起体型上的变化,早发育的停止发育也早,成年后可能比晚发育的矮而胖,所以,到成年常常形成肩窄、骨盆宽的体型。发育晚期则往往长成育宽、骨盆窄的细长型。因此在这一时期,特别要注意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三、生理机能逐步增强 脑的重量和体积在青春期前已接近成人,脑细胞分化机能达到成人水平,这种质量上的提高,为个体适应外界的复杂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由于社会实践越来越多,就增进了脑的内部结构和机能的不断分化和迅速发展。这些变化都使青少年的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心脏再次迅速增大、心肌变厚、心功能显著提高,这对适应各种活动的增加十分重要。 四、生殖系统发育成熟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优秀教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得优秀教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标准,就是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初、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有效衔接得必然要求。那么,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优秀教案有哪些呢? 中学生心理健康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人与人之间就是需要沟通得; 2、在情境中体验,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得态度与方法技巧。 课前暖身(1分钟) 暖身活动: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做运动:伸出您得双手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2、左手放回原位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4、右手放回原位。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加快点,发现其实这就是一个鼓掌运动。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欢迎大家来上心理健康活动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小故事:误会了五十年 (音乐导入:爱尔兰画眉) 一对老夫妻,在她们结婚五十年后,准备举行金婚

纪念。就在这天吃早饭得时候,老太太想:“五十年来,每天我都为丈夫着想,早餐吃面包圈时,我都把最好吃得面包圈得头让给她吃。今天,我该自己好好享受这个美味了。于就是,她切下了带奶油得面包圈得头给自己,把剩下得给丈夫。不料,她丈夫很高兴,吻了吻她得手,说:“亲爱得,您今天给了我最大得享受。五十年来,我从没有吃过面包圈得底部,那就是我最爱吃得,我一直想您也一定喜欢吃那个。” 师:听了这个故事您有什么体会?怎样才能避免这样得就是发生呢? 学生谈谈自己得体会、瞧法 师总结:我们今天得得主题就就是沟通。与人沟通就是最重要得就就是把双方得意见、想法与观点相统一,再达成一致,这就就是成功得沟通。今天咱们就来学学沟通得技巧。 二、游戏深入,体会沟通得重要 1、折纸游戏 游戏规则: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得纸,然后根据教师得提示进行。操作过程中第一组学生面对面,可以商量,也可以询问教师;其它六组学生背对背,不能相互商量,也不能询问教师,独立完成。 游戏过程: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意识到习惯对人的不同影响,教育学生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2.使学生认识到好习惯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养成好习惯的自觉性。帮助别人诊断与自我诊断 3.使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以及学习、生活、行为方面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要有意思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上课前,我对全班学生说:“今日只问候,不必起立。”言毕,我说:“上课。”学生纷纷起立。(看来习惯的力量是多么巨大啊!乘机告诫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接受我的观点。) 1、看幻灯:讲故事《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2、思考讨论,发现问题。 你从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什么是习惯? 板书:习惯: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习惯是完成动作的需要,从习惯所具有的社会意义来看,有的是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的。请同学们想一下生活中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坏的? 二、导学达标 1、生活中的习惯(游戏活动,体验) 指导情境表演:(1)表演生活中的好习惯;(以组为单位,共同设 计情节,时间2~3分钟) (2)表演生活中的坏习惯。(以组为单位,共同设计情节,时间 2~3分钟) 2.小组交流倾诉,明白道理,激情导行。 讨论:(1)好习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它是怎么形成的? (2)坏习惯在生活中有什么作影响?这些坏习惯是故意的吗?它是 怎么形成的? 好习惯与坏习惯对人的影响 板书: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是走向失败敞开的大门。 三、读一读 好的读书习惯全让你终身受益 因读书而改变命运——改变不会安排学习时间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改变不正确读书方法的坏习惯成大事须从学习开始——丢掉不爱学习的坏习惯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材料

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材料 讲稿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的稳定程度、自我价值体系的建立水平、人际关系是决定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另外,对学习的适应性也仍然是左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把中学心理健康标准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学习适应性、自我认知与现实感、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四个方面。 1、学习适应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通常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在对待考试问题上,他们沉着冷静,灵活应对。 2、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一般与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关系处理得比较融洽,而很少发生冲突。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具有同情心,待人热情、宽容、真诚,而不是胆小、怕羞、不和群、表情冷淡或忸怩作态。 3、自我认知与现实感:自我认知指对自己的心理过程与特征及其表现的认知,而现实感则指个人对自己同现实之

间关系的认知。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恰当。在对现实的感知能力上,他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 4、个性发展的良好性:个性是指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人的个性结构主要由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如情绪控制能力强、善良、自律等。 二、心理健康的中学生的行为有如下特征 1、中学生应当乐于学习、生活。他们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生活、学习、中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 2、中学生是有朋友的。他们乐于和别人交往,并且能和同学、教师、友伴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在与人相处时,持肯定的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友爱等,总是多于否定的态度,如憎恶、嫉妒、怀疑、畏惧等。 3、中学生对于他自身应有适当的了解,并能进而高兴

中学生心理健康课教案

我与心理健康课 课型:新授课,以陈述型知识为主 教育目的: 1.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体会心理健康的重要,并且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 2.通过讲述使学生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 3.通过写名片的形式达到教师对学生初步了解的目的,且让他们提出建议重点: 让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 难点: 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教学过程: (一)简单介绍心理活动课及自我介绍 首先说明本课无教材,指出无教材的好处??这是一节心理活动课,本来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必按照教材按部就班。但同时,这要求师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想要学习什么,由此安排好适合这个班级的课程。随后,自我介绍及留下联系方式。 师:简单介绍心理健康课的特点??互动,体验与参与 本课不同于其它课,更注重学生自己的体验,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在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中,很注重当事人自己的想法,通过谈话等手段可以获得比心理测验多无数倍的资料。许多心理学家想了很多方法让当事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举例:如箱庭疗法??在一个盒子里,由当事人自己放玩具进去,看他们放的玩具和放的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内心。所以,在这堂课中也需要

学生更主动积极的表现自己。心理活动课是一节相对轻松的课,但是为什么要上这节课呢,引入心理健康的重要。 (二)心理健康的重要 1.讲述心理健康对生活态度及身体的影响 (1)以张国荣为例说明对生活态度的影响 师:同学们知道几年前的愚人节那天,发生了张国荣跳楼自杀事情吗?师:因为他承受了太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素质没有强到可以抵抗这些压力。有一个世界性的研究,发现城市里的自杀率高于农村的,男性的高于女性的。这说明随着压力的增大,心理素质差的人更有可能选择极端。 (2)说明心理对生理的影响 举例:有一个死刑犯人,听说自己会被割腕而死,行刑那天,他被带到了一个小房间,眼睛蒙上了黑布。他感觉到手被划开,随后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感觉到自己的血慢慢的流尽。死亡。但实际上,他的手只是被轻轻的划开,而他所听到的只是滴自来水的声音,但他认为自己在滴血,最终心力衰竭而亡。这就说明,心理对客观的生理也有着影响。 2.指出良好的心理,会帮助人们做出准确的应对 师:天堂和地狱的例子 地狱中,人人拿着长勺企图喂饱自己,因为其不可能而使生活十分痛苦。在天堂中,人人拿着长勺互相喂食,所以这是天堂。 这个小故事中包含着许多哲理,我想说的是:生活中,人们往往面对一样的困境,重要的是你的选择,怎样的心态想法,决定了你的生活道路。3.总结心理健康的重要 师: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现代。 有位教授曾经指出??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高中生如何与异性交往一、课程设计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却出现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的影响,或个人早期生活中不良经验的影响,或个性的内向、胆小、缺乏自信等影响,表现为异性交往时过分的害怕、紧张、甚至恐惧;有的学生则受西方文化或现代社会风气的影响而表现为异性交往过分随便、没有分寸、容易陷入早恋。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通过“如何与异性交往”的心理教育课,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应异性交往的原则,并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非常重要的。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否过渡得顺利,影响一生的发展。因此,高中阶段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其中,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青春期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必然。 二、教学目的 1、增进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生理、心理特点的认识,认识到异性交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历程中的必经阶段。 2、在活动中培养并掌握一些与异性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克服异性交往的偏差,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自身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通过讨论和活动,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积极的感情,与异性同学友好的交往。 三、教学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剧情表演 3、心情表白 四、教学准备 1、收集有说服力的故事 2、准备几个异性同学交往的情景(有适当的和不适当的) 3、准备短片《乐乐的心事》 4、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 五、教学对象:高一(9)班学生 六、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绿鹅的故事》 意大利文学巨匠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谈》一书中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把儿子送到深山修行,儿子长到18岁时,父亲带他下山去佛罗伦萨,迎面遇见一群美丽的姑娘。儿子即问:“这是些什么东西?”父亲急忙说:“赶快低头,眼睛看着地下,别去盯她们。”“可是她们叫啥名字呢?”儿子刨根问底。父亲赶忙编瞎话:“她们叫‘绿鹅’。”说来也怪,小伙子生平还从没见过大千世界,更没见过女人。他对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没兴趣,却令其父意外地说道:“父亲,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去吧……我要喂她。” 教师引导:这个寓言故事其实揭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人的自然成长的力量远远大于教化的能力,倾慕异性是人之本能,是正常之事,如果你们对异性同学有这样的感觉,是人之常情的,不要觉得难为情,那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呢?下面我们请同学来表演我们生活中常碰到的情景,大家来评价。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提到心理健康,大家一定很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误解,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世界卫生组织给人的健康下了一个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残缺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要珍视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遇到快乐和各种烦恼,但有的人对烦恼的事情能处理得很好,有些人就处理不好,甚至一直闷在心理,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的一时想不开,甚至去做一些傻事。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有诸多标准,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变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10条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我们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 1.有正常的心理活动,智力正常,与同龄人有大致相同的喜怒哀乐和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和思想活动符合社会规范。 2.人际关系和谐,尊敬师长,信任同学,能宽容和谅解有缺点和反对过自己的人。喜欢和老师、同学在一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