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3)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4)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

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1、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相同点

背景: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目的: 都要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

方式: 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

内容: 都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都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进程

启示; 近代化是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

2、近代中日俄三大改革的不同点

近代三大改革要解决的焦点问题不同;俄国1861年改革:封建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幕府统治

中国戊戌变法:民族危机、封建统治危机

近代三大改革的结果与命运不同: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仍然落后。

日本明治维新:摆脱民族危机,崛起为亚洲乃至世界强国

中国戊戌变法;失败、富国强兵成为泡影!遭受俄、日侵略

岳麓版历史选修1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本课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影响 本课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一、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俄国要摆脱自己过分落后状态是改革的最主要动因。 1、 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2、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4、 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二)改革的内容 1、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 解放法令的评价: 1) 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摆脱地主的奴役,却受到村社的束缚 2)通过 获得一半土地:一方面农奴得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有利于俄国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奴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2、司法、军事、教育改革 废除旧的 实行 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3、地方自治改革 地方自治改革的内容: 1)在 建立地方自治局 2)在 建立城市杜马 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财产限制,除了地主以外,一些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也得以进入自治机构。 思考:解放法令、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解放法令是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的前提,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则是解放法令的体现与保障。 政治上: 经济上: 组织上: 时间安排: 赎买前另设两年过渡期 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一个乡, 隶属调停吏管理。

(三)改革的评价 尽管这次改革不如革命彻底、迅速,但它毕竟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表现。它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性质的改革 2、评价 1)客观上利于的发展(为其提供劳动力、资金、市场) 2)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是对农民的一次“”的掠夺。 3)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 4)是俄国从生产方式过渡到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正是由于这种自上而下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历史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造成了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加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1、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 2、日俄战争的失败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 3、1905年革命加剧了沙皇政府的统治危机。 目的: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二)改革的内容 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村社,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过定额的份地。——农奴进一步摆脱了村社的束缚 (三)改革的影响 1、积极:使得俄国经济出现空前的奇迹 2、消极:导致贫富分化严重,激化社会矛盾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 农奴说白了就是地主的奴隶,而人权的丧失与侮辱,导致了农奴制改革的发生。下面是分享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这些法令被统称为“二一九法令”(俄历二月十九日),又称“解放”法令。主要内容有: (1)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农民当作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 (2)关于农民的份地:法令规定,土地仍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份地的多少和农民应负什么义务都订立契约。 (3)关于赎金:农民获得份地时,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4)关于改革后对农民的组织管理: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交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1)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

①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千多万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③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①“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②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③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④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不仅贫瘠、耕作不便,而且耕种的土地比原来减少,为了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3)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第一,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①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 农奴制废除以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加快 农奴制改革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9世纪后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

高二历史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练习题(含答案)

【考点阐讲】 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 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地主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 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持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①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②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经典例题】 【例1】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 (2)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题解】(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不同的原因:经济方面,中日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中国洋务运动时,民族工业虽然已产生,但力量薄弱,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8)日本的明治维新

(8)日本的明治维新 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 ——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 2、材料一日本人地理观、世界观的转变求模仿荷兰制度实行社会改革,使得日本能够冷静的按照当时的国际秩序和惯例处理外事问题。吉田松阴等“志士们”,具有近代西方强国的视野和使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以近代西方先进武器和体制建立起来的武装力量。再加上当时外部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明治维新的成功被誉为“世界奇迹”。 材料二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们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的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1)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从哪些方面“明智”的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说明这条道路如何“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72年,新政府宣布停止使用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历法(太阴历),而同西洋各国一样,明确实行以太阳的运行为基础的太阳历。而且确定一天为24小时,一周为7天,将此作为全国的共同时间。于是,人们生活所依据的历法和时间的划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前,普通民众一年中的重大节日(如3月3日,5月5日,7月7日等),都是从中国传入的。政府改以天皇和皇室的活动为中心,规定新的节日,要求民众届时庆祝。如神武天皇即位日(神话传

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举措作业人民版选修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 8.2 明治维新的举措课 时作业人民版选修1 一、选择题 1.明治维新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条件的主要措施是( ) A.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 B.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C.“废藩置县” D.将大名迁居京都 解析:“废藩置县”使日本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也就为日本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前提。A、B、D三项是废藩置县的表现。 答案: C 2.“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鼓励人民之工业”可知日本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答案: D 3.明治政府的哪些措施为进一步推行改革奠定了基础( ) ①废除藩国,中央直接管辖地方②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③取消等级身份制④取消武士阶层的特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明治政府通过“废藩置县”,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的特权,有利于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平等交往,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承认土地私有,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改革。 答案: A 4.造成下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数与蒸汽机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午战争的取胜B.1889年宪法的颁布 C.“殖产兴业”的政策D.军事工业的刺激 解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建厂和建设近代交通业,导致其工厂和蒸汽机的数量大大增加。 答案: C 5.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最能说明( ) A.日本实行征兵制 B.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染军队 C.日本实行募兵制 D.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阅读分析材料,抓住关键词“有国则有兵备”和“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可作出判断。 答案: A 6.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唯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重点是 ( ) A.培养出国人才B.教育改革 C.“求知于世界” D.派使团出访西方 解析: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最富有远见的改革措施,它为日本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大量必不可少的人才,成为日本崛起为东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答案: B 7.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获得解放的农民仍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 影响: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而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启迪: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在当今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背景:(1)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在俄国有了一定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2)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更加剧了国内的社会经济危机 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评价及影响:(1)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废除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其发展的步伐 (3)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 明治维新对日本有哪些积极影响 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取得的积极成果主要是: (1)它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使日本社会由落后的封建历史发展阶段过渡到资本主义的阶段,并在这个基础上使日本仅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它为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使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因此,明治维新基本上完成了民|主和民族革命的任务,扭转了日本民族的历史命运,是日本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意义的事件。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改新事件,其重要性大大超过了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是在欧美盎格鲁撒克逊人种侵凌其他有色人种之时,东亚人民自强自立的一次伟大而令人激昂的事件。这次维新,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的权威,打破了延续近七百年的幕府统治,扫除了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些障碍,为日后日本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一、改革的背景 ①日本处于幕府统治之下,对内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 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②日本国内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 ③幕府的腐朽的统治导致了日本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④19世纪中期,美国打开了日本的门户,西方列强纷纷加强了对日本的侵略,加剧了 日本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⑤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的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改革扫除了障碍。 二、明治维新 (1)改革的根本目的 明治维新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 (2)主要内容 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①废藩置县。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③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①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殖产兴业的重点是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还致力于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③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 ④突出国营企业的示范作用,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并通过廉 价出售的方式扶植私人企业,推动民用企业的兴起。 ⑤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 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 ①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 ②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③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④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军事上: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进行武士道教育,创办军事院校。 三、改革的影响 ①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日本近 代化的进程,使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命运,成为日本发展的转折点; ②但日本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同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也 加强了对周边国家的侵略,给这些国家和人民带了灾难。 明治维新的成功原因: 【随堂练习】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米亚的军用地

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学思路: 历史课程标准: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学习要求: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表现和克里米亚战争暴露的俄国农奴制危机,认识俄国通过改革摆脱落后局面的迫切性。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份地和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点: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⒉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两面性。 难点:⒈理解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⒉如何评价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俄国农奴制概况,列举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比较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差距。 了解俄国农民和资产阶级反农奴制的斗争,理解俄国只能采取自上而下改革方式的原因。 知道俄国民主主义思想家代表人物以及他们关于农奴制的思想主张。 阐明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影响。 简述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前后农奴的利益得失情况。 判断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评价改革的意义。 概述俄国19世纪60、70年代上层建筑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俄国进行上层建筑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教材中列举的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推断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何在。 归纳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教材,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按照经济、政治、思想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对俄国各个社会阶级力量进行比较,理解俄国为何进行农奴制改革,以及为何采取改革的方式而不是通过革命解决矛盾。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试内容:选修一 第七单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 .17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俄国 A.沙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 B.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c.彼得一世允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D.农村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农奴 2.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3、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4.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5、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激起了农奴的反抗 B.农奴制已严重阻碍俄国工业发展 c.反对农奴制的思潮涌动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6.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 7.为了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亚历山大二世首先 A.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 B.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 c.命令各地地主成立委员会 D.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8.“二一九法令”内容不包括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地主不能把农奴当成私有财产 c.农奴获得解放需交赎金 D.付清赎金后,农民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9.下列说法不符合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是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D.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掌握行政官僚手里 0、称“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是 A.农奴完全获得了人身自由 B.加强村社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1.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改革( ) A.是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 B.使农民获得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在法律上废除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动摇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习题精选第一百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明治维新习题精选第一百篇 第1题【单选题】 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A、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模范工厂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工业化“总是与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下列改造社会习俗,促进日本工业化的是 A、尊王攘夷 B、“黑船事件” C、废藩置县 D、文明开化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西南强藩成为日本倒幕运动基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资本主义经济有较大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C、幕府统治势力鞭长莫及 D、倒幕派控制了藩政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明治政府采取了( ) A、废藩置县,取消对下层人民的限制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在幕府时代,日本的武士阶层( ) ①大多是职业军人②拥有佩刀的特权③主要从农民中选出④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明治维新同戊戌变法在军事方面的不同措施是 A、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 B、建立新式军队 C、改进军事装备 D、增强海军实力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任何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现实中存在问题而进行的,不论何种形式的改革,最终都是落实到社会现实中来,是为了解决某个社会问题而展开的。下面是分享的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从表面上来,就是因为国内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加重,农民奋起反抗,要求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局面发动了上千次农民暴动,是为了安抚农民的情绪,缓和社会的矛盾。 这种认识确实是一种表面的肤浅的认识,亚历山大二世自身也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在改革前就召集莫斯科的贵族,说明了改革的必然性,要求贵族能够支持改革的进行,在贵族内部经过一系列激烈的讨论和妥协之后,确定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措施办法,并且在全国实行。 尽管初期效果良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的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但是这种短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政策改革,很快被识破了,重新激起了农民的不满,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一般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彻底的情况。 俄国农奴制改革目的是为了化解当前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防止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巩固沙俄专制统治,侧面保护地主的

合法权益,同时在国力提升之后,增强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些都是改革带来的红利,并且最终也实现了,但是其国家深层次的矛盾还是未能消除。 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总体来说是积极正面的,首先是对俄国来说,俄国开始迈入了资本主义国家行列,但是封建残余的影响,改革并不彻底,存在很多隐患。再者,可以看到,俄国农奴制改革并没有改变其政权性质,仍然是封建专制统治的阶级实质,土地所有者性质没有改变,最终也没有使得农民真正的得到土地,受益的还是土地所有者。 其次,因为改革中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的解除,成为自由自身的农民便成为自有劳动力,促进了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是俄国资产阶级的开端。 在农业上,之前俄国粮食产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改革之后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生产产量也得到提高,农民的分化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民脱离土地,被迫来到城市,成为工厂工人,从事工业生产。在工业方面,最大的表现就是钢铁和织布业的发展,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得到满足。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工业化,提高了国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尽管如此,还是要看到,其改革是不彻底的,专制制度性质并没有改变,广大民众的权利和要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近代化的历程依然任重道远。这就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结果。

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

五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国内因素: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⑴政治:天皇没有实权,实行幕藩体制,等级制度森严———阶级矛盾尖锐 ⑵经济: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发展受阻。 ⑶文化:洋学兴起,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得到传播,为日本学习西方准备了条件。 ⑷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⑸阶级: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级武士对幕府不满,有变革体制的强烈愿望,成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 2、国际因素:(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民族危机出现。 3、根本原因: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政治前提:武装倒幕和明治新政府的建立 5、改革的目的: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皮毛:西方先进技术 变化: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制定宪法;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教育改革;军事改革,富国强兵。 三、明治维新的评价 1.性质:天皇政府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2.积极作用: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道路。 ⑴经济:建立起,由转变为 ⑵政治:建立起,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⑶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⑷对外: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⑸为其他落后国家提供了重要启迪和经验,对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局限性⑴经济: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随着工业化的深入严重影制约了 的扩大,制约了工业的发展。 ⑵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形成了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⑶文化:藩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固 ⑷对外: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给亚洲国家带来深重灾难。 总之,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答案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单项选择题作业 1.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两者的共同点是(C) A.都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B.都涉及了政治制度的革新 C.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D.都取得了成功 2.“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文中的“社会变革”包括(D)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海军③推行地税改革,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某校九年级学生在学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将二者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的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B) A.改革前两国都遭到西方侵略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改革都注重教育,提倡“文明开化”D.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4.下列材料所反映的日本明治维新的措施有(C)

开设学校,创办报刊,又使铁路、电讯、兵制、工业等百般事务改换了旧的面貌。——福泽谕吉《劝学篇》 ①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②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④文明开化,引进西方文化教育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5.与表2直接相关的举措是(D)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允许士地自由买卖 C.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D.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6.它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通过“废除封建领主土地制,废藩置县,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改革,迅速崛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次改革是(A) A.日本的明治维新B.俄国的1861年改革 C.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D.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7.表1世界近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殖产兴业”。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文化方面“文明开化”。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思想教育以及生活方式军事方面“富国强兵”。实行征兵制,将“武士道”精神灌输给军人根据表1指出,这次改革是(B)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题: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学习目标】简述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 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点难点】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基础梳理】 经济: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而言:( 1)市场——农 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 发展缓慢。( 2)劳动力——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 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3)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 地主的势力,增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 政治:农奴制的存在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农奴起义频繁,威胁沙皇的封建专 背景制统治。 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思想:新思潮的涌动。具体而言:( 1)19 世纪初,参加对拿破仑帝国战争的 一些青年军官到西欧国家,感受了西欧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回国后即要 求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2)19 世纪中期,以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 基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争论,要求社会变革 和思想解放。 个人: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意识到,只有通过改革, 才能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1.吸取教训: 19 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如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等) 曾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试图有所改革,但遭到了封建地主的竭 力阻挠,最后都不了了之。亚历山大二世吸取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2.宣传思想: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于地主的阻 过程 力; 3.成立组织:成立一个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条件成熟后公开化并 改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 4.推行改革: 1861 年俄历二月,主持国务会议通过改革法案。 1.“解放”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 时间—— 1861 年俄历二月十九日(公历 3 月 3 日) 措施——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经济上:农奴可通过赎买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 内容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组织上:为了管理农民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村社”。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2.司法改革: 措施——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实行公开陪审制度、律师制和陪审制。 3.地方自治改革: 措施——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后进国家的改革考点归纳带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后进国家的改革考点归纳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2、日本明治维新 复习建议 人类文明在迈向近代化的历程中,各个不同的国家所走过的道路是不同的,同学们要把英、法、美和俄国、日本走向近代化的道路加以比较,认识人类文明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 就考查的角度来说,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主要考查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理解辩证地评价和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日本明治维新主要考查其目的、措施、方式和特点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从中学习日本近代化的成功经验。 知识清单 近代化道路上的障碍近代化途径政治经济 俄国专制制度 农奴制度 沙皇改革进行政治、司法改革维持沙皇专 制 农奴获得人身解放,获取份 地;地主土地私有保留;资 本主义逐渐发展起来 日本 幕藩体制 等级制度明治维新 制定宪法 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日本帝国 宪法 土地私有;殖产兴业 考点聚焦 考点一、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一)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1.农奴制度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16世纪初,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开始建立,农奴制形成。农奴属于地主所有,是地主的私产,地主可以出售农奴。农奴无条件给领主服劳役,且负担很重的赋税。

19世纪中期俄国开始工业革命,但受到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农奴生活贫困,不能自由流动,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市场和劳动力。 2.新思潮的涌动 俄国参加对拿破仑的战争,青年军官到西欧国家,对俄国保留农奴制和封建专制不满。1825年,他们武装发动了“十二月党人起义”,试图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虽然失败,但对俄国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改革派,如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公开批评旧制度,要求解放农奴。 3.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惨败 1853年,俄军侵入奥斯曼帝国。英、法派兵援助奥斯曼帝国,战场主要限于克里米亚半岛,故称“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陷落。次年,双方签订和约。俄国撤回在黑海的舰队,拆毁黑海沿岸的防御工事,交出多瑙河沿岸的战略要地。 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俄国的腐朽和落后,使国内矛盾更加尖锐。沙皇尼古拉一世绝望自杀,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自上而下开始进行改革。 (二)农奴制改革 1.概况 1861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史称“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2.内容 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土地归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通常低于农民在改革前所耕种土地的数量,且质量较差。 农民获得份地时,必须以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其余款项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逐步还本付息。只有当还清本息后,农民才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 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 (三)政治改革 1.行政制度:参照西方模式,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在卫生、教育、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实际权力掌握在沙皇任命的官僚手里。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归纳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背景归纳 1、农奴制的确立和强化,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农民起义频繁,农奴制陷入危机; 2、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受到了农奴制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 3、新思潮的影响; 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直接原因] 三、改革的酝酿 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酝酿:1、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2、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 3、成立各级专门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 四、“二一九”法令(1861年) 核心内容:废除农奴制 具体措施:1、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利,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 2、经济上:[1]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多少、肥瘠由地主决定; [2]农民必须付高额赎金赎买份地,而且在赎金付清前,农民仍须给 地主服老役,交代役金; 3、组织上: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五、评价 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局限性:1、农民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彻底] 2、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掠夺性] 3、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数量少、贫瘠,且不便耕作,不足以维持 生计,只得被迫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欺骗性] 存在的问题:[1]经济总体水平落后于欧美国家;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3]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六、其他方面的改革 1、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内容 [1]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只在卫生、教育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但实际权力仍掌握在行政官僚手中] [2]司法制度方面:废除按等级进行审判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公 开审判;[局限: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 [3]军事方面: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 系; [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4]教育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曾指出:“民生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努力发展近代工业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答案】D 2.下图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哪一项政策 19世纪末的东京街头图 A.加强中央集权 B.引进西方技术 C.发展西式教育 D.允许土地买卖 【答案】B

3.下图这幅漫画反映的是日本某次变法时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这项措施应当是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C.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答案】A 4.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保守民间团体“明治日推进协会”在东京举行集会,要求在2018年明治维新150周年将节日“文化日”改为“明治日”。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影响是A.使日本进入到了封建社会 B.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C.使日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使日本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D 5.下面的统计表最适合用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

A.废藩置县的成果 B.殖产兴业的成效 C.文明开化的影响 D.对外扩张的结果 【答案】C 6.2018年是日本明治政府开始走上维新道路150周年,明治维新改革内容中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加强中央集权 C.努力发展教育D.允许土地买卖 【答案】C 7.下列哪一项措施最能体现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 A.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实行征兵制 【答案】B 8.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某国历史时所做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历史课题是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整合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整合练习(含解析)人民版 选修1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潮流: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一个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两个方面:改革的两面性 一个核心:废除农奴制度 三个近代化: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军事近代化 二、重大历史线索 1.俄国1861年改革只能走自上而下的道路的原因: (1)根本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以沙皇为代表的贵族地主力量强大。 (2)从人民群众看,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落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成为改革的强有力的领导;农民阶级觉悟较低,其斗争是分散的、自发的。 (3)从统治阶级看,沙皇政府力量强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沙皇认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有些贵族也认识到资本主义剥削更加有利可图。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以从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观念等方面予以说明。可参照下列图示:

三、题型应用体验 图片、漫画类选择题 【题型解读】 1.从表现形式看: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的形式呈现。 2.从考查的功能看:联系实际,结合漫画图片中的文字,考查其中的隐含信息。 【典型例题】 下图是关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一幅漫画,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这说明1861年改革( ) A.没给俄国带来变化B.阻止了俄国近代化 C.具有明显的局限性D.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技法攻略】 析图片——一看人物穿戴及行为,结合题干说明可知是沙皇迫害大批反对者,并流放他们到西伯利亚;二看文字说明:“文明的火炬”到“西伯利亚”。 察意图——可知漫画的主旨是讽刺农奴制配套改革措施,依然实行沙皇专制统治,并没有实现俄国的民主。 常联系——本漫画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 定答案——本题中的漫画讽刺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局限性,答案选C。 【针对训练】 1.《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作品,它反映出当时的俄国( ) A.水上交通运输发达 B.沙皇重视发展国内交通 C.工业革命还未展开 D.交通运输水平十分落后 解析:图片反映了俄国交通运输业的落后,还用人力运输。19世纪俄国已开始了工业革命,故C错误;A、B不符合题意;故D正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