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点测速电子警察(雷达检测)

固定点测速电子警察(雷达检测)

固定点测速电子警察(雷达检测)
固定点测速电子警察(雷达检测)

雷达测速抓拍系统设计方案

雷达测速抓拍系统设计方案 技 术 设 计 方 案 介 绍 设计单位: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 网站:.cn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建中路5号天河软件园海天楼3A06 用户服务中心:Tel: 联系人:周先生:陈先生: 欢迎来电索取详细方案或来电洽谈业务,免费提供设计方案,价格实惠 公司简介 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是2002年,专业从事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视频分析、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机房建设、雷达测速、闯红灯电子警察抓拍、电子治安卡口、智能控制等智能化系统开发的大型综合型企业,欢迎来电洽谈业务! 质量方针:以人为本、质量第一 公司成立至今,坚持以领先的技术、优良的商品、完善的售后服务、微利提取的原则服务于社会。我公司为您提供的产品,关键设备采用高质量进口合格产品,一般设备及材料采用国内大型企业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各种产品企业都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有一支精良的安防建设队伍,由专业技术人员为您设计,现场有专业技术人员带领施工,有良好职业道德施工人员。我公司用户拥有优质的设计施工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保障。 客户哲学:全新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开创数字新生活 专注——维护世界第一中小企业管理品牌、跟踪业界一流信息技术、传播经营管理理念是莱安永恒不变的追求,莱安坚持“全新的

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莱安取得今天成功的根本,也必将是莱安再创辉煌的基础! 分享——“道不同,不相谋”,莱安在公司团队之间以及与股东、渠道伙伴、客户之间均倡导平等、共赢、和谐、协同的合作文化,在迎接外部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期待发展和超越,共同分享激情与快乐!“合作的智慧”是决定莱安青春永葆的最终动力! 客户服务:以高科技手段、专业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分布于神州大地各行业中的800万中小企业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力量,虽然没有强势的市场影响力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但无疑,个性张扬的他们最具上升的潜力,后WTO时代市场开放融合,残烈的竞争使他们的发展更加充满变数。基于以上认识,在智能化设备管理市场概念喧嚣的热潮中,独辟“实用主义”产品哲学,莱安将客户视为合作关系,我们提供最为实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良好的口碑。我们认为,用户企业运做效率的提升是莱安实现社会价值的唯一途径。 承蒙广大用户的厚爱,我公司得以健康发展。在跨入新的世纪后,公司将加快发展速度,充分发挥已有资源,更多地开展行业用户的服务工作,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我公司全体员工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创未来!我们秉承真诚合作精神向广大客户提供相关的系统解决方案,设备销售及技术支持,价格合理,欢迎来人来电咨询、洽谈业务! 雷达测速抓拍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图 根据客户需求,本系统采用前端抓拍方式,前端配备抓拍机箱及主机,这是目前道路雷达测速抓拍系统的主流方式。本公司配置的主机可以监测抓拍两车道。每个超速监控点的每个方向只需配备2台特写摄像机,1台全景摄像机。 系统优势: 1、系统采用了单车道测速雷达,增强了可靠性,性能稳定性高。

智能交通测速抓拍系统解决方案

测速抓拍系统 解 决 方 案 2017年2月

一、概述 1.1前言 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数量迅猛增长,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车辆违章行为层出不穷,交通事故频频发生,给城市交通管理造成一定难度。在“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的今天,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和研制出可以纠正遏制交通违法行为,有效实现交通管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产品显的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虽然有类似产品先后被研发出并面世,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之处。国内产品大多采取工控机+数据采集卡的方式实现对违章车辆的记录,虽然价格低廉,但稳定性欠缺,故障率较高,增加了较多的维护工作。国外产品较为稳定,但功能相对较为单一,价格十分昂贵,不适宜全面推广。目前国内大多高端智能超速抓拍设备均为国外进口产品。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推出了嵌入式一体化超速抓拍取证系统。该系统紧密结合公安业务需求,综合吸收了国内外产品的优点,采用全嵌入式结构,系统稳定可靠、功能强大、安装方便,适宜全面推广。系统的设计还充分利用了公司在安防监控行业的技术优势,实现了安防监控与智能交通的完美结合,该系统的推出,将真正的解放警力,提高干警的工作效率,实现“科技强警”。 1.2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公路交通安全实施设计技术规范》 (JTJ 074-2003) 4.《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 GA/T497-2004) 5.《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GA/T651-2006) 6.《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GA/T652-2006) 7.《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制图规范》(GA/T515-2004) 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9.《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 670-2006)

车辆监测用微波测速雷达方案

车辆监测用微波测速雷达的可靠性设计 一、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基本参照文件 (2) 二、测速雷达可靠性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2) 三、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思路 (3) 四、系统级可靠性设计 (4) 五、电路级可靠性设计 (6) 六、结构级可靠性设计 (11) 七、综合级可靠性设计 (13) 八、可靠性预检验 (14)

一、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基本参照文件 GB/T 11463—1989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GB 6587.1-86 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 及GB 6587 系列文件; GB 5080.1-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及GB 5080 系列文件。 JJG 527-2007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检定规程 JJG 528-2004 机动车雷达测速仪检定规程 二、测速雷达可靠性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保证测速雷达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提出的相关可靠性标准; 2. 保证产品在使用民用级元器件和批量生产条件下,达到合理的合格率; 3. 保证产品在民用无维护、户外恶劣的应用环境下,具有合理的故障率; 4. 保证上述要求的低成本实现。 以上四项要求事实上是产品能否生存的基本条件。公路车辆测速雷达作为民用产品,不可能用苛刻的元器件筛选来满足产品合格率的要求,因为那样会大幅度提高产品造价;不可能要求用户具有专业的

维护技能、遵从耐心的安装规则、和有清洁的安装使用环境;必须能适应长期户外的恶劣环境,包括-200C~+700C的工作环境温度,以及雨、盐雾的侵蚀、雷电环境和电磁干扰;产品必须具有很低的故障率,稍高的故障率就会使产品被市场淘汰。低成本又是紧要的限制。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大量生产的电子产品,包括民用电子产品,其设计思想与军用或专用电子产品的设计思想就会有重大的不同。军用电子产品通常采用性能最优化设计:用当前可得到的技术资源,达到最好的设计指标。成本,包括成量生产下的成本,对军用产品而言是次要的考虑因素。因此,设计方案尽量完善,产品构成可以很复杂,可以使用各种支持技术附加到产品上。大量生产的产品包括民用产品则完全不可能这样设计。大量生产条件下,节约成本极为紧要。对应用电子产品而言,只要产品能够满足应用需求,设计应力求精简。精简设计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而且更容易保证产品的可靠性。精简设计要从总体方案的制定开始。必须重新审视每一个可能的技术方案,寻求最精简可靠的方案。在精简的总体设计中必须通过仔细的分析论证,提出保证技术指标的关键技术,并将解决关键技术作为产品发展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才能落实总体方案。然后小心地进行电路和结构设计,保证产品满足应用需求和高的可靠性。由于民用产品成本上的苛刻限制,对它的可靠性设计是一个挑战。本文件具体说明我们在测速雷达设计中对可靠性的考虑。 三、可靠性设计的基本思路

手持拍照型雷达测速仪设计方案

手持拍照型雷达测速仪设计方案 第一章公司简介 广州莱安智能化系统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是2002年,专业从事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视频分析、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机房建设、雷达测速、闯红灯电子警察抓拍、电子治安卡口、智能控制等智能化系统开发的大型综合型企业,欢迎来电洽谈业务! 质量方针:以人为本、质量第一 公司成立至今,坚持以领先的技术、优良的商品、完善的售后服务、微利提取的原则服务于社会。我公司为您提供的产品,关键设备采用高质量进口合格产品,一般设备及材料采用国内大型企业或合资企业的产品,各种产品企业都通过 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有一支精良的安防建设队伍,由专业技术人员为您设计,现场有专业技术人员带领施工,有良好职业道德施工人员。我公司用户拥有优质的设计施工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保障。 客户哲学:全新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开创数字新生活 专注——维护世界第一中小企业管理品牌、跟踪业界一流信息技术、传播经营管理理念是莱安永恒不变的追求,莱安坚持“全新的理念、一流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是莱安取得今天成功的根本,也必将是莱安再创辉煌的基础! 分享——“道不同,不相谋”,莱安在公司团队之间以及与股东、渠道伙伴、客户之间均倡导平等、共赢、和谐、协同的合作文化,在迎接外部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共同期待发展和超越,共同分享激情与快乐!“合作的智慧”是决定莱安青春永葆的最终动力! 客户服务:以高科技手段、专业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分布于神州大地各行业中的800万中小企业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力量,虽然没有强势的市场影响力和雄厚的资金储备,但无疑,个性张扬的他们最具上升的潜力,后WTO时代市场开放融合,残烈的竞争使他们的发展更加充满变数。基于以上认识,在智能化设备管理市场概念喧嚣的热潮中,独辟“实用主义”产品哲学,莱安将客户视为合作关系,我们提供最为实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良好的口碑。我们认为,用户企业运做效率的提升是莱安实现社会价值的唯一途径。 承蒙广大用户的厚爱,我公司得以健康发展。在跨入新的世纪后,公司将加快发展速度,充分发挥已有资源,更多地开展行业用户的服务工作,开创新的发展局面。 我公司全体员工愿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创未来!我们秉承真诚合作精神向广大客户提供相关的系统解决方案,设备销售及技术支持,价格合理,欢迎来人来电咨询、洽谈业务!

区间测速方案分解

卡口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 设 计 方 案 书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00九年五月

1 区间测速系统 1.1概述 传统超速抓拍系统采用的是单点测速方式,测量的是车辆的瞬时速度,争议较大、容易躲避。区间测速是在高速公路某一区间(一般为20公里左右)的两端安装自动抓拍系统,记录车辆通过两端的时间,利用“速度=距离/时间”公式,计算出车辆在该区间内的平均车速。为达到满意的效果,抓拍系统应具有很高的车辆捕获率和识别正确率。区间测速让驾驶员难以回避,做为处罚超速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将更有说服力。区间测速与单点测速相比有如下优势: 1.监控范围大。区间测速系统由于对监控路面进行长距离监控,对该区间内行驶的机动车进行全程监控,扩大了超速监控的范围,控制了区间内整体的行车速度。 2.测速精度高。区间距离为两个监测断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激光测量标定,距离误差几乎为零;机动车行驶时间为经过两个监测断面的时间差,所有断面点设备时间同步,并采用GPS时钟校时,时间误差小。 3.“反监控”能力强、监控效果显著。机动车驾驶员常利用电子狗等高科技设备提前发现电子警察并进行逃避;在单点测速或监控点周边地段刹车减速,经过监控点后继续超速行驶;这类具有反监控能力的违法超速车,在区间测速系统监控下将无所遁形。 4.说服力强,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区间测速系统测速原理简单,精度高,监控范围为全区间,控制区间内的平均车速,更容易被驾驶人接受。 5.可拓展性更强。根据应用的需要,区间测速系统可以扩展更多的应用功能,如:道路监控功能、治安(交通)卡口功能、交通流采集功能、非法占用路肩等违法取证功能(路肩加设备)、交通诱导功能(加诱导屏)等。

嵌入式雷达测速系统解决方案

雷达测速文件编号:(由系统方案对外发布时统一管理) 嵌入式雷达测速系统 解决方案 版本号:Ver 1.0 编写人:应健 编写时间:2012.1.5 部门名:产品中心-智能交通 审核人: 审核时间:

·修订历史(Revision history)

目录 目录 (2) 1.概述 (5) 1.1前言 (5) 1.2设计依据 (5) 1.3设计原则 (6) 2系统优势 (8) 2.1全嵌入式结构稳定可靠 (8) 2.2精美制造工艺集成度高 (8) 2.3多种人机接口操作简便 (9) 2.4两张高清照片取证严谨 (10) 2.5高性能窄波雷达测速精确 (10) 2.6高可靠接插件质量保证 (11) 2.7全模块化设计维护便利 (12) 2.8多种组网方式灵活简便 (12) 2.9超低功耗设计节能减排 (12) 2.10固定便携转换操作简便 (13) 2.11图片防篡改设计安全可靠 (13) 2.12虚/实结合安装节省造价 (14) 3系统方案介绍 (15) 3.1原理简介 (15) 3.2系统组成 (16)

3.2.1雷达单元 (17) 3.2.2 摄像单元 (18) 3.2.3 显示单元 (19) 3.2.4 补光单元 (20) 3.2.5 操作单元 (21) 3.3系统部署结构 (22) 3.4系统组网设计 (24) 3.5系统供电设计 (29) 3.6数据接入设计 (32) 4系统功能 (46) 4.1车辆捕获功能 (46) 4.2图像抓拍功能 (46) 4.3车牌信息识别功能 (46) 4.4曝光自动调节功能 (48) 4.5测速范围设置功能 (48) 4.6车型设置及报警功能 (48) 4.7本地存储功能 (48) 4.8数据检索功能 (48) 4.9日志查询功能 (49) 4.10自动维护功能 (49) 4.11软件升级功能 (49) 4.12USB备份功能 (49) 4.13远程维护功能 (49) 4.14用户管理功能 (49) 5系统技术指标 (51) 6系统配置 (52) 6.1便携式测速仪清单(单套) (52) 6.2固定式测速仪清单(单套) (52) 7实际案例 (53) 7.1 浙江省高速总队项目 (53) 7.1.1项目简介 (53) 7.1.2实拍图片 (54) 7.2广西省高速总队项目 (56) 7.2.1项目简介 (56) 7.2.2实拍图片 (57)

雷达测速与测距 ()

雷达测速与测距 GZH 2016/3/29 系统流程图 模块分析 1 脉冲压缩 1.1 原理分析 雷达的基本功能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散射而发现目标,并测定目标的空 间位置。雷达分辨力是雷达的主要性能参数之一。所谓雷达分辨力是指在各 种目标环境下区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邻近目标的能力。一般说来目标距离不 同、方位角不同、高度不同以及速度不同等因素都可用来分辨目标,而与信 号波形紧密联系的则是距离分辨力和速度(径向)分辨力。两个目标在同一角 度但处在不同距离上,其最小可区分的距离称为距离分辨力,雷达的距离分 辨力取决于信号带宽。对于给定的雷达系统,可达到的距离分辨力为 (1.1) 其中c为光速,为发射波形带宽。 雷达的速度分辨率可用速度分辨常数表征,信号在时域上的持续宽度越大, 在频域上的分辨率能力就越好,即速度分辨率越好。 对于简单的脉冲雷达,,此处,为发射脉冲宽度。因此,对 于简单的脉冲雷达系统,将有 (1.2)在普通脉冲雷达中,由于信号的时宽带宽积为一常数(约为1),因此不 能兼顾距离分辨力和速度分辨力两项指标。 雷达对目标进行连续观测的空域叫做雷达的探测范围,也是雷达的重要 性能数,它决定于雷达的最小可测距离和最大作用距离,仰角和方位角的探 测范围。而发射功率的大小影响作用距离,功率大则作用距离大。发射功率 分脉冲功率和平均功率。雷达在发射脉冲信号期间 内所输出的功率称脉冲功 率,用Pt表示;平均功率是指一个重复周期Tr内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平均值, 用Pav表示。它们的关系为 (1.3) 脉冲压缩(PC)雷达体制在雷达脉冲峰值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发射宽脉 冲而获得高的发能量,以保证足够的最大作用距离,而在接收时则采用相应

区间测速方案

区间测速方案

卡口区间测速系统设计方案 设 计 方 案 书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00九年五月 1 区间测速系统 1.1概述 传统超速抓拍系统采用的是单点测速方式,测量的是车辆的瞬时速度,争议较大、容易躲避。区间测速是在高速公路某一区间(一般为20公里左右)的两端安装自动抓拍系统,记录车辆通过两端的时间,利用“速度=距离/时间”公式,计算出车辆在该区间内的平均车速。为达到满意的效果,抓拍系统应具有很高的车辆捕获率和识别正确率。区间测速让驾驶员难以回避,做为处罚超速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将更有说服力。区间测速与单点测速相比有如下优势: 1.监控范围大。区间测速系统由于对监控路面进行长距离监控,对该区间内行驶的机动车进行全程监控,扩大了超速监控的范围,控制了区间内整体的行车速度。 2.测速精度高。区间距离为两个监测断面之间的距离,通过激光测量标定,距离误差几乎为零;机动车行驶时间为经过两个监测断面的时间差,所有断面点设备时间同步,并采用GPS时钟校时,时间误差小。 3.“反监控”能力强、监控效果显著。机动车驾驶员常利用电子狗等高科技设备提前发现电子警察并进行逃避;在单点测速或监控点周边地段刹车减速,经过监控点后继续超速行驶;这类具有反监控能力的违法超速车,在区间测速系统监控下将无所遁形。 4.说服力强,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区间测速系统测速原理简单,精度高,监控范围为全区间,控制区间内的平均车速,更容易被驾驶人接受。

5.可拓展性更强。根据应用的需要,区间测速系统可以扩展更多的应用功能,如:道路监控功能、治安(交通)卡口功能、交通流采集功能、非法占用路肩等违法取证功能(路肩加设备)、交通诱导功能(加诱导屏)等。 1.2 系统设计原则 1.2.1标准化 该系统严格按照公安部颁标准《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 497-2004)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同时,在采用高清摄像技术方面又进行了功能和性能上的扩展。 1.2.2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由于用户以后的需求会不断发展,系统建设的数量将随之扩大,在设计上,即要在功能上推陈出新,又要兼容旧的系统,以保护用户的投资,因此我们采用模块化设计,模块间数据传输均采用标准的传输协议,任何一个模块的升级短期内都不会影响到其它模块的正常应用。 1.2.3可用性 我们的方案在充分考虑用户实际情况,针对大多数用户的需要,设计出可满足各种需要的方案,并充分考虑了人为不可抗拒的其他因素造成故障的可能性;同时,也必须摒弃已经安装应用的老的系统出现的各种影响系统稳定性的技术。 1.2.4易用性 系统采用嵌入式一体化抓拍主机,模块化的设计使安装使用非常方便。用户只需简单的接线,并按相应的调试程序进行安装调试就可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所有实时监控、牌照识别、实时上传等工作,均为完全智能控制,不用单独设置。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

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 目前区间测速已綷-不算是什么新名词了,国内已綷-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如上海、杭州、青岛等都已綷-采用区间测速这种形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违法取证模式。 区间测速系统是基于先进的车辆抓拍技术、车辆牌照自动识别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超速违法取证系统。该系统通过计算车辆通过路段平均速度的方式来判断是否超速,有效解决了单点测速的易躲避性,更有效地控制超速与减少超速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通过安装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自动抓拍系统,连续不断地捕获车辆图片、识别和记录多个断面上实时通过的车辆信息,包括车辆号牌、通过时间、车辆全景图片、各断面点速度等,将这些信息通过网络(有线或无线)上传至中心处理平台,比对同一车辆在同方向两个断面的通行时间,再根据两个断面间的距离来计算该车辆通过此路段的平均速度,最后根据平均速度判断是否超速。如存在超速行为则自动将违章车辆的数据及图片等相关信息通过后台管理平台进行声光报警,并可根据需要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附近和现场的值勤交警,或将信息发布在高速公路显示屏上,以对违章车辆进行及时告知和警示更多的车辆。系统处理得到的所有违章车辆及相关图片将作为违章信息源提供给违章系统作进一步处理。

系统设计目标 1、实用性 系统以现行需求为基础,应采用当今国内外先进的软硬件应用技术,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产品,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采用的系统硬件设备应该已广泛安装应用,充分考虑交通管理发展需求,充分保障项目后续维护工作。 2、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 在设计思想、系统架构、所采用的技术、选用的平台上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性,并考虑到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在充分考虑架构先进的同时,采用技术成熟、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从而保证建成的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标准化 系统设计、开发、建设遵裓-公安部相关标准,并使产品标准化。 4、兼容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选用的主要软硬件设备、接口采用国家通用标准,不仅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而且具备较好的开放性和升级扩展能力,随着未来业务的发展,便捷地扩展系统规模,最大限度地保护已有投资。 5、可靠性和安全性 系统采用所有硬件均为嵌入式一体化设备、结构采用分布式结构,系统配置灵活、布局合理,能够满足长时间稳定运行。同时系统采用DSP水印加密技术,从数据源头对数据加密,从根本上解决数

雷达测速仪有哪些特点

我国河流湖泊众多,水网密布,而要测量水流的流速,记录水文数据资料,就需要用到测速仪。雷达测速仪就是众多测速仪中的一种,雷达测流运用的原理是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而命名的。在声学领域中,当声源与接收体(即探头和反射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回声的频率将有所变化,此种频率的变化称之为频移,即多普勒效应。如下图所示,当雷达流速仪与水体以相对速度V发生对运动时,雷达流速仪所收到的电磁波频率与雷达自身所发出的电磁波频率有所不同, 此频率差称为多普勒频移。通过解析频移与V的关系,得到流体表面流速。 雷达测速仪被广泛应用在河道、灌渠、防汛等水文测量;江河、水资源监测;环保排污、地下水道管网监测;城市防洪、山区暴雨性洪水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等诸多领域。 今天我们主要来看看雷达测速仪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非接触、安全低损、少维护、不受泥沙影响; 2、能胜任洪水期高流速条件下的测量; 3、具有防反接、防雷保护功能; 4、系统功耗低,一般太阳能供电即可满足测流需要; 5、多种接口方式,既有数字接口又具有模拟接口,方便接入系统; 6、无线传输功能(可选),可将数据无线传输到3.5km以外;

7、测速范围宽,测量距离远达40m; 8、多种触发模式:周期、触发、查询、自动; 9、安装特别简单,土建量很少; 10、全防水设计,适合野外使用。 非接触雷达测流方式测速时设备不受污水腐蚀,不受泥沙影响,少受水毁影响,土建简单,便于维护,保障人员安全,特殊的天线设计使得功耗超低,大大降低了供电需求。不仅可用于平时流速监测,而且特别适合承担急难险重观测任务。 航征科技是目前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达方案提供商, 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航征面向水文、水利、环境保护、城市排水管网等行业用户, 提供雷达流速流量在线监测解决方案。航征分别在上海、无锡建立了运营和研发测试中心,拥有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和阵容强大的科研队伍,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达成长期战略合作,有多位业内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后盾,立志成为全球优秀的智能传感解决方案提供商。

雷达测速卡口技术方案

高清测速卡口系统 技 术 方 案 成都华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2014.5

目录 一前言 (5) 二设计原则及依据 (5) 2.1设计原则 (5) 2.1.1可靠性 (5) 2.1.2可扩展性 (5) 2.1.3先进性 (6) 2.1.4节能性 (6) 2.1.5延续性 (7) 2.1.6安全性 (7) 2.1.7标准化及开放性 (7) 2.2设计依据 (7) 三总体设计 (9) 3.1系统结构 (9) 3.2系统组成 (11) 四前端卡口系统设计 (11) 4.1 系统概述 (11) 4.2系统特点 (12) 4.3 系统优势 (12) 4.4系统前端架构 (13) 4.4.1系统前端结构 (13) 4.4.2.系统立杆安装示意图 (14) 4.5系统工作流程 (15) 4.6系统功能描述 (15) 4.6.1卡口记录功能 (15) 4.6.2雷达测速功能 (16) 4.6.3高清晰度成像,可清晰的看清及抠出驾驶人员面貌 (16) 4.6.4 逆行抓拍功能 (17) 4.6.5机动车侵占应急车道抓拍功能 (18) 4.6.6交通事件检测功能 (18) 4.6.7交通参数检测与统计功能 (19) 4.6.8车辆信息记录功能 (20) 4.6.9车辆号牌自动识别功能 (20) 4.6.10智能补光功能 (21) 4.6.11视频监控功能 (21) 4.6.12高清录像功能 (21) 4.6.13图片防篡改功能 (22) 4.6.14前端数据管理功能 (22) 4.6.15前端ARM盒子本地存储及断点续传功能 (22) 4.7前端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23) 4.7.1智能高清摄像机 (23) 4.7.2 ARM盒子 (24) 4.7.3 LED补光灯 (24)

雷达测速原理简介及系统应用

测速雷达原理 雷达原理简介 首先,大家必须先了解雷达的基本原理,因为雷达仍是当前用来检测移动物体最普遍的方法。雷达英文为RADAR ,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的缩写。所有利用雷达波来检测移动物体速度的原理,其理论基础皆源自于「多普勒效应」,其应该也是一般常见的多普勒雷达(Doppler Radar),此原理是在19世纪一位澳地利物理学家所发现的物理现象,后来世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就以他的名字来为该原理命名。 多普勒的理论基础为时间。波是由频率及振幅所构成,而无线电波是随着波而前进的。当无线电波在行进的过程中,碰到物体时,该无线电波会被反弹,而且其反弹回来的波,其频率及振幅都会随着所碰到的物体的移动状态而改变。若无线电波所碰到的物体是固定不动的,那么所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其频率是不会改变的。然而,若物体是朝着无线电线发射的方向前进时,此时所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会被压缩,因此该电波的率频会随之增加;反之,若物体是朝着远离无线电波方向行进时,则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其频率则会随之减小。下图为多普勒雷达(Doppler Radar)的基本原理图标: CS R-28测速雷达所应用的原理,就是可以检测到发射出去的无线电波,与遇到运动物体反弹回来的无线电波其间的频率变化及I 通道和Q 通道的相位变化。由频率的变化,依特定的比例关系,而计算出该波所碰撞到物体的速度。由I 通道和Q 通道之间的相位关系,计算判断运动物体是朝着无线电波的方向前进或朝其反方向前进。 根据多普勒原理,由于雷达发射和接受共用一个天线,且运动目标的运动方向与天线法线方向相一致,运动目标的多普勒频率fd 符合下列关系式。 (1) f d = 2V r f t C

雷达测速的应用与基本原理

雷达测速的应用与基本原理 应用 在交通工程上,速度是计量与评估道路绩效和交通状况的基本重要数据之一。速度数据的搜集方法有许多种,包括人工测量固定距离行驶时间、压力皮管法、线圈法、影像处理法、雷达测速法与激光测速法等。其中后两者属于携带容易而且精确度高的方法,因此广受采用。 超速行车在交通违规中占有极大比例,此一现象可从高速公路过去四年间违规告发项目中,超速案件比例均在三分之二左右看出端倪,而超速行车一直被认为是肇事之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交通执法观点而言,取缔超速系比较具体的维护交通安全之手段。国内取缔违规超速一向以雷达测速枪当工具,径行举发案件则辅以照相设备;只是近年来,雷达侦测器盛行,价格普及化之后,即使法规明令禁止使用,一般民众仍趋之若鹜,因为其价格只需逃避一至两次取缔的机会即可完全回收成本。以交通工程观点来看,驾驶人若装有雷达侦测器,则路边定点所测得的车速即会因驾驶人感知受测速,误以为警察人员执行取缔而有普遍减速现象;除造成数据失真外,并因而有引起事故之可能。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原理 雷达为利用无线电回波以探测目标方向和距离的一种装置。雷达为英文Radar一字之译音,该字系由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一语中诸字前缀缩写而成,为无线电探向与测距之意。全世界开始熟悉雷达是在1940年的不列颠空战中,七百架载有雷达的英国战斗机,击败两千架来袭的德国轰炸机,因而改写了历史。二次大战后,雷达开始有许多和平用途。在天气预测方面,它能用来侦测暴风雨;在飞机轮船航行安全方面,它可帮助领港人员及机场航管人员更有效地完成他们的任务。 雷达工作原理与声波之反射情形极类似,差别只在于其所使用之波为一频率极高之无线电波,而非声波。雷达之发射机相当于喊叫声之声带,发出类似喊叫声之电脉冲(Pulse),雷达之指向天线犹如喊话筒,使电脉冲之能量,能集中某一方向发射。接收机之作用则与人耳相仿,用以接收雷达发射机所发出电脉冲之回波。 镭射的英文为Laser,这个字是由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第

最新厂区车辆雷达测速抓拍系统方案介绍

厂区车辆雷达测速抓拍系统方案介绍

厂区车辆雷达测速抓拍系统方案 第一章概述 (2) 1.1 项目背景 (2) 1.2 目前国内外情况 (2) 1.3项目建设目标 (3) 第二章系统组成 (4) 2.1 系统描述 (4) 2.2 系统构成 (5) 2.3 车辆固定式测速系统 (5) 2.3.1 前端视频记录系统 (6) 2.3.2主控抓拍系统 (8) 2.3.3辅助照明子系统 (8) 2.4指挥中心控制系统 (9) 2.5工作站管理系统 (11) 2.6号牌识别系统 (12) 第三章系统工作原理和流程 (14) 3.1系统原理图 (14) 3.2系统工作原理 (14) 3.3工作流程 (15) 3.3.1 监测点系统工作流程 (16) 3.3.2 执勤点工作流程 (17) 第四章技术特性和指标 (18) 4.1系统基本功能 (18) 4.2系统特性 (21) 4.3系统性能指标 (23) 4.4 号牌识别系统技术指标 (24)

第一章概述 1.1 项目背景 车辆超速驾驶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车速快,司机对路面情况、前方车辆、行人等各种情况的反应时间短,同时由于车速快而导致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制动距离长,轻者造成追尾,车辆受到损坏;重者导致人身伤亡,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重大损失和痛苦。据统计,交通事故中有10%以上是由于超速而引起的。及时发现超速,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经济处罚是减少超速违法行为、维护道路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手段,严肃治理违法超速行驶行为,使驾驶员严格按道路限速规定要求行驶,减少由于超速引起的交通事故与违法现象。 因此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建设一套完善的超速驾驶行为自动记录和取证、处罚系统,是实现有效的交通管理和监控,降低超速交通事故的主要手段。系统建成后,可有效检测和记录各路段超速行驶的车辆,对违法行驶驾驶员进行教育和处罚,最终达到让驾驶员自觉遵纪守法、遵章驾驶的目的,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和畅通行车能力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1.2 目前国内外情况 目前,世界上所采用的“超速检测电子警察”设备主要由:感应线圈测速器、激光测速仪、雷达测速仪与摄像机或数码相机的组合而成。 感应线圈式检测器是传统的交通检测器,车辆通过埋设在路面下的环形线圈,引起线圈磁场的变化,检测器据此计算出车辆行驶速度。此种方法由于必

海康雷达区间测速卡口方案

高清雷达测速卡口解决方案 (IS-3013VR)

目录 第1 章概述 (1) 1.1 应用背景 (1) 1.2 设计原则 (1) 1.3 设计依据 (4) 第2 章系统总体设计 (7) 2.1 设计思想 (7) 2.1.1坚持两个原则 (7) 2.1.2遵循三个模式 (7) 2.1.3保持四个一致 (7) 2.2 技术路线 (8) 2.2.1卡口系统前端设备技术路线 (8) 2.2.2卡口系统中心管理平台技术路线 (8) 2.3 系统结构 (9) 2.4 系统组成 (10) 2.5 功能描述 (11) 2.5.1车辆捕获功能 (11) 2.5.2车辆速度检测功能 (11) 2.5.3车辆图像记录功能 (11) 2.5.4超速抓拍功能 (12) 2.5.5智能补光功能 (12) 2.5.6车辆牌照自动识别功能 (13) 2.5.7车身颜色识别功能 (14) 2.5.8车型判别功能 (15) 2.5.9车标识别功能 (15) 2.5.10车辆子品牌识别功能 (15) 2.5.11未系安全带检测功能 (15)

2.5.12接打电话检测功能 (15) 2.5.13人脸特征抠图 (15) 2.5.14打开遮阳板检测 (16) 2.5.15前端备份存储功能 (16) 2.5.16数据断点续传功能 (16) 2.5.17图像防篡改功能 (16) 2.5.18网络远程维护功能 (16) 2.5.19全景高清录像功能(选配) (16) 2.5.20平台功能 (17) 2.6 系统性能指标 (17) 第3 章前端子系统设计 (20) 3.1 前端子系统组成 (20) 3.1.1前端子系统组成 (20) 3.1.2车辆测速单元 (21) 3.1.3图像采集识别处理单元 (21) 3.1.4前端数据处理及上传单元 (22) 3.1.5网络传输单元 (22) 3.1.6视频监控单元(选配) (22) 3.2 系统现场布局 (22) 3.2.1现场布局俯视图 (23) 3.2.2现场布局侧视图 (23) 3.3 硬件设备配置原则 (23) 3.4 前端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24) 3.4.1 300万卡口抓拍单元 (24) 3.4.2雷达 (26) 3.4.3补光灯 (27) 3.4.4终端服务器 (28) 第4 章网络传输子系统设计 (30)

多普勒雷达测速

多普勒雷达测速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多普勒雷达多普勒雷达测速是一种直接测量速度和距离的方法。在列车上安装多普勒雷达,始终向轨面发射电磁波,由于列车和轨面之间有相对运动,根据多普勒频移效应原理,在发射波和反射波之间产生频移,通过测量频移就可以计算出列车的运行速度,进一步计算出列车运行的距离。克服了车轮磨损、空转或滑行等造成的误差,可以连续测速、测向和定位。 多普勒效应 当发射源(或接收者)相对介质运动时,接收者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和发射源的频率不同,这种现象被称为多普勒效应。 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光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蓝移)。 在运动的波源后面,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红移)。 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光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多普勒效应 ,介质中波速为c则 假设原有波源的波长为λ,频率为f (1)当波源静止不动Vs=0,观察者以V0相对波源移动(向波源方向) (2)当观察者静止不动V0=0,波源以Vs相对观察者移动(向观察者方向) (3)当波源移动速度为Vs,观察者移动速度为V0,相对运动,此时介质中的波长和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个数都有变化 多普勒雷达的测速原理 多普勒雷达法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列车运行速度。在车头位置安装多普勒雷达,雷达向地面发送一定频率的信号,并检测反射回来的信号。由于列车的运动会产生多普勒效应,所

以检测到的信号其频率与发送的信号频率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果列车在前进状态,反射的信号频率高于发射信号频率;反之,则低于发射信号频率。而且,列车运行速度越快,两个信号之间的频率差越大。通过测量两个信号之间的频率差就可以获取列车的运行方向和即时运行速度,对列车的速度进行积分就可得到列车的运行距离。 多普勒雷达的测速原理 雷达发射电磁波的频率为F,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c,发射角为a1,当雷达以速度V平行于反射面运动(反射面静止),则在反射面接收到的波频率为f1 而此时反射面把波反射回去,相当于波源(静止),雷达接收反射回来的波,相当于观察者(平行反射面速度为V),由于雷达的运动,入射角为a2,则雷达接收到的波频率为f2 多普勒雷达的测速原理 发射波与接收波的频移为 由于雷达运动的速度V远远小于电磁波的速度c,可以近似认为入射角a2=a1,则频移将上式展为泰勒级数,并舍去高次项,可得 也就是说,发射波与入射波之间的频移fr与雷达的速度V沿发射波方向的分量的大小成正比。如果发射角a1固定,则频移fr就是与雷达速度V成正比,只要测量出频移fr的值,就可以计算出雷达的运动速度V 误差来源 ?为了简化计算,减少处理难度,一般都会取简化后的公式来计算,然而,由于简化公式是通过舍入的方法进行简化得,简化公式与原公式之间存在一定误差,这样在使用简化公式之前就要先考虑这个误差对计算的影响。 ?列车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轨面不平整或其他原因,列车会产生振动,但列车的振动基本上都是车体的高频上下小幅度运动

电子警察违章系统方案实例

电子警察违章系统方案实例 20世纪60-70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出现了交通状况的不断恶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毫无例外不同程度地受交通问题的困扰,交通拥挤、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社会亟待解决的几大问题,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浪费大量宝贵时间。 面临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世界发达国家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并提出了智能交通系统(ITS)(英文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概念,进入90年代以后ITS却突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许多发达国家争先恐后地投以巨资进行ITS的研究与开发。ITS是交通、计算机、信息、通信和系统科学与工程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城市道路监控作为智能交通领域一个重要部分,同时城市道路监控一直也是安防监控领域主要应用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安防监控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并且与很多新技术密集型领域如IT、ITS等相互渗透扩展。 城市道路监控主要有两部分,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安防监控,二是交通监控。交通监控通常由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和电子警察处罚系统组成,它是智能交通ITS 技术和监控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形式。 交通信息统计系统可以对一个大范围内的公路路况信息进行及时、准确地采集和统计,信息包括“道路占有率、车流密度、车队长度、流通量、平均速度等,能为道路疏导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可以配合广播等传媒实现交通诱导功能。 电子警察执法处罚系统具有高技术含量,可以对“超速、逆行、闯红灯、禁停、压黄线、抢占公交车道等一系列违章现象进行准确、稳定、自动、全天候的监控、执法和处罚。电子警察的出现可以大大缓解因违章行为导致交通事故增加

雷达测速(窄波雷达)

精心整理测速抓拍系统 设 计 方 案 沈阳腾翔科技有限公司

一、概述 1.1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车辆违法行为层出不穷,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都给城市交通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在“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的今天,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和研制出可以纠正遏制交通违法行为,有效实现交通管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产品显的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虽有类似产品先后被研发出并面世,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之处。产品大多采取标清摄像机加视频采集卡的方式实现对违法车辆的记录,虽然价格低廉,但稳定性欠缺,故障率较高,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工作量。国外产品较为稳定,但功能相对比较单一,价格十分昂贵,不适宜全面推广,大多只应用在一些要求非常严格的高端智能测速抓拍领域。 针对上述情况,公司推出了新一代窄波高清一体化测速抓拍取证系统。它相对第一代测速仪有了很大的改进,像素200万、500万可选,采取触摸屏操作,操作简便明了。同时二代测速系统设计更加简单轻便,更加灵活,并且增加了一些智能调节功能。该系统紧密结合公安业务需求,综合吸收了国内外产品的优点,采用全嵌入式结构,系统稳定可靠、功能强大、安装方便,适宜全面推广。系统的设计还充分利用了公司在安防监控行业的技术优势,实现了安防监控与智能交通的完美结合,随着该系统的推出,将真正的解放警力,提高交警的工作效率,实现“科技强警”。 1.2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3.《公路交通安全实施设计技术规范》(JTJ074-2003) 4.《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 5.《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通用程序和要求》(GA/T651-2006) 6.《公安交通管理外场设备基础施工通用要求》(GA/T652-2006) 7.《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工程设计制图规范》(GA/T515-2004) 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技术规范标准)广东省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技术规范

广东省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技术规范 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 二00七年七月十九日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基本结构 (1) 3工作原理要求 (2) 4功能要求 (2) 5硬件要求 (2) 6通信传输要求 (4) 7性能指标要求 (4) 8测试要求 (5) 9与违章信息系统的接口要求 (5) 违法图片信息信息要求 (5) 交通违法数据接口说明 (5) 10建设要求 (10) Page - 2 - of 12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全省高速公路所建设的区间测速系统。 2 基本结构 目前,我省各市环境、经济、交通条件都不尽相同,因此系统的布点、通信、管理情况也需要因地制宜做出不同方案。根据各地的实际状况,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和现有资源,可对各地的固定点测速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或重建。通信系统可采用光纤、电信网络、各地专网或无线网络等。 各监控中心应能上传支队、总队数据中心,需要交换的数据包括:摄象机采集来的实时视频;经前端识别器的车牌识别数据;查询数据;该级监控中心可利用的通信系统包括光纤(裸纤)、100/1000M公安网络、无线网络等。 一套区间测速设备主要由前端单元、通信传输和后台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区间测速系统结构图 支队的所有区间测速系统应实现联网运行,并为将来数据上传总队指挥中 Page 1 of 12

心预留接口。 3 工作原理要求 在相距10~15km的封闭路段的两端点上,分别安装一套前端检测抓拍设备,当机动车通过检测点时,安装在该点的检测抓拍设备自动记录其通过该点的时间、并进行图片抓拍。当车辆完全离开封闭路段时,系统通过网络将数据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根据捕获的信息自动计算其在封闭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如果平均速度超限,系统将采用特定的加密技术在违章机动车的图片中嵌入相应的时间、地点和速度,并及时将该车辆的违章信息通过数据交换发送到支队违法系统,作为交警执法的依据。 4 功能要求 1.系统检测数据至少包括车速、车牌、地点、时间等; 2.检测系统应包括自动号牌识别; 3.系统具有日志记录功能、断电保护、重启功能; 4.各监控点可以由监控中心远程控制、远程维护; 5.各监控点的设备应具有必要的防盗、防雷、防雨、散热措施; 6.系统设备应具有自动对时功能; 7.系统能够实现把超速信息通过网络传输至省、市级监控中心; 8.系统应能够对违章车辆进行统计、分析、管理,生成各种报表; 9.系统应能够对信息加密及实现权限管理; 扩展功能要求: 1.检测机动车流量功能 2.无车牌、车牌故意遮挡和车牌涂污识别功能; 3.单点测速功能; 4.黑名单、布控车辆比对、报警功能; 5.非法占用路肩抓拍功能。 5 硬件要求 前端检测抓拍单元应由摄像设备、夜间补光设备、车辆检测设备、信号发送设备、通讯设备等组成,负责采集车辆的行驶时间,行驶速度,车辆车牌号,车辆图片等信息,是 Page 2 of 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