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第2课时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第2课时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第2课时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第2课时

第2课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新事物是符合□01客观规律、具有强大□02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①新事物汲取了旧事物中□03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

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04优越性。

②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05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06必然趋势,反

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07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它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08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09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10极力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要求

(1)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11支持和悉心□12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2)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

地面对□13挫折与考验。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1)量变是指事物□01数量的增减和□02场所的变更,是一种□03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是指事物□04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

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05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06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07必要准

备,质变是量变的□08必然结果。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09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方法论要求

(1)要重视□10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11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思考

Ⅰ.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吗?

提示:新事物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与旧事物存在着联系,是对旧事物的批判继承,不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Ⅱ.判一判

(1)事物发展的方向是迂回的,曲折的。()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

(4)质变就是发展。()

提示:(1)×(2)×(3)×(4)×

探究活动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情景:在火车出现前,马车一直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试验的那一天,有好事者驾着一辆马车与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没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得七零八落,一路上嘲笑起哄声此起彼伏。然而史蒂芬逊并没有就此灰心丧气,他不断改进机车,坚信火车一定具有马车根本无法比拟的前途。

1821年,史蒂芬逊造出了更先进的蒸汽机车“旅行号”。随即在英国和美国掀起了一个修筑铁路、建造机车的热潮。

问题探究:

(1)上述材料中的火车和马车哪个是新事物,哪个是旧事物?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火车是新事物,马车是旧事物。判断依据是: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违背事物发

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2)结合上述分析,谈谈新事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对我们有何启示?

提示:趋势: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发展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有自身的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被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启示: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1.正确理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但不能说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包含着旧事物的合理成分。

(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能说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前进。事物发展的方向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总方向”“总趋势”,不是指事物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某一时间、某一点的趋势和方向。事物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某一时间、某一点的趋势和方向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正因为如此,事物发展的道路才表现出曲折性。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反对否认事物发展曲折性的“直线论”和否认事物发展前进性的“循环论”。

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与途径不是一回事

(1)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是指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总体方向,并非

各个阶段的方向。

(2)道路:迂回曲折。事物发展中各个具体阶段和每一步的方向,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是倒退的。

(3)途径:前进中有曲折,曲折中向前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

3.走出新旧事物认识上的误区

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或旧,不是时间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1.一直以来,政策制定者在面对互联网新兴业态的监管规则的制定上,通常都会“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给予新兴业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这一做法的依据在于()

①新兴业态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②新兴业态被人们认识和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③对新出现的业态都要给予热情支持和细心保护④传统产业的既得利益者力量往往都是比较强大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

(1)新出现的业态都代表是新事物吗?

(2)对新出现的业态都要热情支持和细心保护吗?

(3)传统产业的既得利益者力量往往都是比较强大的吗?

提示:(1)不是。

(2)不是。

(3)不一定。

[答案] A

探究活动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情景:党的十九大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基础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美丽”,从“国家”改为“强国”,修改两字,增加两字,这两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两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问题探究:

运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分析“两字之增之改”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提示: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十九大把“国家”改为“强国”是建立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两字之变”就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我们要抓住时机,积极发展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促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准确把握量变和质变的区别与联系

2.把握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形式:不仅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而且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如田忌赛马)。

(2)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

特别提醒

(1)不能认为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2)不能认为有量变就一定会有质变。

(3)质变不等同于发展,但发展一定是质变。

(4)要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5)不能认为先有量变后有质变。

3.图示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2.有人以韩非子的话“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步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来形容党员干部腐败对党和国家的危害。这说明()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③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晰:

(1)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吗?

提示:(1)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不一定,事物的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答案] C

知识点一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未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4G相比,5G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这说明()

①新事物的力量强于旧事物②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③凡是后来出现的东西都是新事物④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C

解析材料中5G与4G相比的优势,说明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②④符合题意。新事物产生之初,其力量往往弱于旧事物,①说法不准确。从发展的实质来看,最终的结局无疑是旧事物在先,新事物在后。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其间既有新旧事物并存的情形,也会出现旧事物暂时的复辟现象,不能笼统地说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③说法错误。选C。

2.在经历了换气扇、空气净化器等空气净化产品之后,中央新风系统开始备受消费者青睐,得到广泛认可。随着科技的进步,净化

空气能力更强的产品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C.事物发展的道路都是迂回和曲折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答案 B

解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净化空气能力更强的产品还将不断出现”体现的是发展的观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故B 正确。A说法不准确,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D在材料中未体现。

3.网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你挂了。生活中人们常把“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作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

答案 C

解析A说法绝对且没能全面概括材料的意思。材料体现的是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B不符合题意。D说法太绝对。

知识点二量变与质变

4.我国已连续多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注重向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倾斜。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社会公平将进一步得到彰显。这说明()

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D.只要有量的积累就必然产生质变

答案 B

解析“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社会公平将进一步得到彰显”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选B。A、C不符合题意。D说法明显错误。

5.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可以概括为“两次投资、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馏”。茅台酒的生产周期始于每年的重阳,止于第二年重阳,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而且还要窖存5年。这个酿造工艺表明()

①有了量变就会有质变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质变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C

解析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因此有了量变不一定就会发生质变,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6.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不断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稳增长是个重要的任务,目前经济增速放缓主要是我国主动调控的结果,我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只要持续不断地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中国经济一定能实现稳中有进的高质量增长,这是对中国经济应有的信心。

结合材料,说明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理解要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

答案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增速放缓,但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看到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未改变,对中国经济要保持信心。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只要持续不断地推动经济结构优化,中国经济一定能实现稳中有进的高质量增长。

解析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发展的观点”,可联系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成事物的质变两点,解读材料信息,将知识与材料对接。

2019年新部编版第八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第二课时)

8.卖火柴的小女孩(精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 3.联系实际生活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了解课文虚实结合及对比写法。 4.关注小女孩的命运,同情弱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处境艰难的小女孩遭到男孩的欺负和戏弄,表现出社会的冷漠。)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用它当摇篮。 ①“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句交代了什么?(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板书:天又黑又冷,下着雪) ②“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一句又交代了什么?(交代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板书:大年夜) ③“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ɡuāi)巧的小女孩,赤(chì)着脚在街上走着。”“乖巧”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女孩的惹人怜爱。)“赤着脚”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女孩家里很穷。)(板书:赤着脚) ④你从“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用它当摇篮。”一段描写中了解到什么?(处境艰难的小女孩遭到男孩的欺负和戏弄,表现出社会的冷漠。)(2)课件出示: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外貌描写)她的旧(jiù)围裙里兜(dōu)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写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卖火柴,却一根也没有卖出去。) ①“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是对小女孩的什么描写?(外貌描写) ②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写小女孩在又冷又黑的大年夜卖火柴,却一根也没有卖出去。) (3)课件出示: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è),哆(duō)哆嗦(suō)嗦地向前走。(说明小女孩冷和饿的程度,为小女孩的死埋下伏笔。)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juǎn)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外貌描写)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é)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①“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è),哆(duō)哆嗦(suō)嗦地向前走。”“哆哆嗦嗦”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女孩冷和饿的程度,为小女孩的死埋下伏笔。)(板书:又冷又饿) ②“雪花落在她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juǎn)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是对小女孩的什么描写?(外貌描写) ③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写小女孩又冷又饿,顾不上欣赏自己的美丽,而一心只想着食物的美味。) ④品析:为什么小女孩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美丽的金发,却忘不了大年夜?(她没有注意自己美丽的金发,是因为此刻她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无暇顾及这些;她忘不了大年夜是因为她对美味的食物和幸福的生活的渴望。这样的对比描写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使文章更具震撼力。)

第八单元课题2第二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课前预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类型,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金属的化学性质:(以铁为例完成下列反应)。 (1)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2)与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②与硫酸铜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 )。 2.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丝表面有红色金属铜生成 B.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C.溶液质量增加 D.铁丝中铁的质量逐渐减少 3.下列物质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的是(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浓盐酸 D.浓硫酸 4.识记课本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哪些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2、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是置换反应?举例说明。 合作探究: 一、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那锌能否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呢?…有什么规律?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第二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 金跃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的例题2及“练习二十四”第3、4题。 课时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重点、难点: 1.探索简单事物的组合规律= 2.理解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方法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组成两位数,一共能组成几个? 问题:你都知道了什么? 追问:“其中2个”是什么意思?“求和”指的是什么?“得数有几种可能”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来学习不受位置影响的方式——‘组合”。(板书:组合)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三个数的组合:5、7、9 出示教材例题2。 有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 (1)要求:同桌两人互相合作,一人摆数卡,一人负责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和最多,方法最好。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2)汇报自己组的方法和结果预设。 有两种组合方法:列表组合法和连线组合法。如果学生没有说出其中一种,那么老师可以说:老师这里有一种方法,你们想听一听吗?(师阐述另一种方法)你认为这种方法怎么样? (3)评议方法。 大家采用各种方法都得到了3种和。真了不起啊!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指名学生说。 2.比较“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摆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能求出3种和,这是怎么回事?小结:摆数与顺序有关,摆数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求和与顺序无关,位置换一下求和的还是这两个数,只能算一次。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打乒乓球。 刚才同学们在数字乐园里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去活动乐园里走一走,看场乒乓球赛。看完乒乓球赛,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 (1)想一想。 每两个人打一场比赛,那么三个人至少要打几场呢?分别是谁与谁比的?(2)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小结:这个问题其实就是组合问题。 2.搭配衣服。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公开课教案

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 PA Let’s spell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字母组合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即ch和sh在单词中发/ t∫/和/∫/的情况。通过朗读单词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 给单词分类,强化记忆ch和sh的发音规则,学习和掌握ch和sh的音与形的对应关系。 (2)通过选择单词、书写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活动,发现发音规则,并完成句子抄写的任务,进一步巩固英文句子的书写规范。 ( 3 ) 能够通过发音规则,拼写出符合ch和sh发音规则的单词,做到书写规范正确。 2、技能目标: (1)在学习字母组合ch和sh的发音规则的过程中,学习语音知识和方法,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归纳出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2)能够感受Let’s chant的韵律,并流畅说唱。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英语语音知识的规律,感知英语中字母组合的发音及拼读规律。 (2)感受语音说唱的节奏感。 【教学重点】 1、句型:The teacher is nice. The chicken is cheap. The fish is fresh. The short is cheap. 2、词汇: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 【教学难点】 1、理解字母组合ch和sh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即ch和sh在单词中发/ t∫/和/∫/的情况。通过朗读单词China, chicken, lunch, teacher, sheep, fish, shirt, short,给单词分类。 2、通过选择单词、书写句子并说出句子的活动,发现发音规则,并完成句子抄写的任务,进一步巩固英文句子的书写规范。 【教学准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第4课时

第4课时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

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3+234,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3+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3大于200,234也大于200,223+234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大,可以把223看成220,234看成230,223大于220,234大于230,220+230=450,223+234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大,坐不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如果电影院的座位数时390个,那么刚刚提到的估算哪个更好呢?(学生1的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吗? (2)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上的算式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初二政治第八课(第二课时)

初二政治第八课(第二课时) 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设计:张翔审核:周灿军余艳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2、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了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具体做法。懂得如何捍卫国家利益;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学习重点: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1、自学要求:自学课本91——94页,独立思考以下4个问题,做好勾画; 2、展学要求:身体立直,表达清晰,声音洪亮,个人展学后邀请其他同学补充或质疑。 1、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2、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3、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4、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二】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一〕自学要求:自学课本91——94页并联系生活中相关现象,独立思考问题 〔二〕互学要求:组长主持有序交流,最后组长归纳组员想法并督促组员整理笔记举手展示。

〔三〕展学要求:小组上台展示,身体立直,表达清晰,声音洪亮,观点合理,依据充分。4号优先发言,2号、3号补充,每位组员展学后邀请其他同学补充或质疑最后1号总结并邀请其他同学对本组展学进行点评。 主问题一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主问题二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的商品,对此你的看法? 【三】习题演练 1、〝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上。〞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爱国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 爱国要从小立下爱国之志 要心怀爱国之情,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南沙环境恶劣,对守礁的官兵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海军气象工程师李文波却坚守南沙岛礁20年。他说:〝只要我们在南沙坚守下去,我们的南沙主权就不会丢,这就是我在南沙长期坚守的动力来源。〞李文波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②.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③.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义务 ④.维护国家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其中,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那么在与外国人交往中我们应做到〔 〕 ①.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②.对损害国家利益的事,听之任之,视而不见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五课时加法 同步测试B卷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时加法同步测试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11题;共39分) 1. (1分)先摆一摆,再填一填. 2. (1分) (2020一上·苍溪期中) 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2分)填空 ________+1=5 4. (2分)在里填上“+”或“-”. (1) 2 2=4 (2) 4 2=2 (3) 5 4=1 (4) 1 1=2 5. (2分)在横线上填上“+”、“-”。 2________2=0 3________1=4 6. (2分)在横线上填上“+”、“-”。 3________2=5 4________1=3 7. (3分)计算 4-1=________8-1=________3-1=________ 4-2=________7-1=________3-2=________

5-1=________9-1=________2-1=________ 8. (3分)填空 9. (5分)在方框里填数 10. (6分)你知道吗? 3-3=________ 11. (12分)把下面的算式按照得数大小排列。 1+1 5-1 3+0 4-3 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题 (共3题;共30分) 12. (20分)摘苹果. 13. (5分)列式计算.

2020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除法一教案

1 / 5 除法(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3页例4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难点: 明确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一)谈话引入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2 / 5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师: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师: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生:是“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师:“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生:每个盘子里同样多。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 (二)语言描述平均分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操作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明确除法的含义,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了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单元计划 一、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表面积与体积概念的建立 四、授课时数:约12课时 第一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设计: 一、快乐启航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快乐体验 认真看课本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一)长方体的特征。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讨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对照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 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快乐分享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教学重点: 能翻译此文,读懂其意思。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身上的舍己救人品质。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文言文具有语言简练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是怎样叙述《司马光》这个小故事的。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老师先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听。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悟大意。 1.请同学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请画出来与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读给同桌听。 3.教师抽查学生读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看注释,自解句意文意。 1.自读自悟。 每读一句,就看这句有关词语的注释,把注释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

摩句子的意思,这样读懂每一句话,自己弄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说句子意思,弄不懂的语句记下来,留待向全班同学或老师请教。 3.全班交流。 四、朗读课文,感悟人物。 1.我们读了几遍课文,应该逐渐开始认识司马光小朋友了,你能说说在课文里司马光做了什么事吗?(先同桌小声交流,再全班交流。) 2.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引导动脑筋想办法。) 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这件事上,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你想对他说什么话? 五、品读,读出理解和韵味。 1.自己练习朗读,把对词句的理解读出来。“与群儿戏于庭”要读出欢快的语气;“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要读出着急的语气;“光持石击瓮破之”要读出沉着的语气,敬佩的语气;“水迸,儿得活”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2.指名读。评议是否读出文句的情感、韵味。 3.齐读,读出语气和韵味。 六、拓展延伸。 由于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会想办法,所以后来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同学们想进一步了解司马光的话,课后就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读吧。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时除法(一)教案(最新)

除法(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3页例4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教学重点: 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教学难点: 明确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一)谈话引入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看看它是谁?出示大熊猫图片,可爱的大熊猫遇到了一些困难,想寻求大家的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大熊猫说:“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呢?”师:你们能帮助大熊猫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一)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师:要想帮助大熊猫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注意什么?生:是“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 师:“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生:每个盘子里同样多。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学具代替竹笋和盘子,亲自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得出:每份同样多,都是每盘放3个。(二)语言描述平均分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竹笋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操作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活动经验,接着用语言描述平均分,明确除法的含义,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了基础,也为用语言叙述除法算式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作了充足的准备。】 三、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一)引入除法 师:刚才我们帮助大熊猫解决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二)介绍除号 师: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

第三单元 第八课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B.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D.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答案 C 解析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C正确;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情况,排除A;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个内容,但不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排除B;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总会有差别,D错误。选C。 2.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答案 A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A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而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B 错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不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C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而不是居住的地方,D错误。选A。 3.全国扶贫援藏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十三五”扶贫援藏工作,并与西藏各地市受援方签署扶贫援藏协议。做好扶贫援藏工作有利于

() ①为西藏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②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③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④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扶贫援藏工作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做好扶贫援藏工作为西藏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非政治基础,①说法错误;材料不涉及行使自治权的问题,②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 4.70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83件,批准设区的市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32件,批准三个自治旗现行有效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36件。由此可见() A.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地方立法权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国家统一 D.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答案 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A正确;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只有自治区和设区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拥有地方立法权,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统一问题,C不符合题意;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D错误。故选A。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经济自治、立法自治和文化自治能为少数民族挡风遮雨。由此可见,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①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的繁荣发展②有利于确立新型的民族关系③有利于扩大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④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八年级政治第八课(第二课时)

课题:第八课国家利 益至上 第2课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设计:张翔审核:周灿军余艳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能够主动为维护团结稳定的社会局面贡献力量。 2、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了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具体做法。懂得如何捍卫国家利益;懂得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学习重点: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1、自学要求:自学课本91——94页,独立思考以下4个问题,做好勾画; 2、展学要求:身体立直,表达清晰,声音洪亮,个人展学后邀请其

他同学补充或质疑。 1、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2、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3、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4、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二、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一)自学要求:自学课本91——94页并联系生活中相关现象,独立思考问题 (二)互学要求:组长主持有序交流,最后组长归纳组员想法并督促组员整理笔记举手展示。 (三)展学要求:小组上台展示,身体立直,表达清晰,声音洪亮,观点合理,依据充分。4号优先发言,2号、3号补充,每位组员展学后邀请其他同学补充或质疑最后1号总结并邀请其他同学对本组展学进行点评。 主问题一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主问题二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的商品,对此你的看法?

三、习题演练 1、“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 国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的行动上。”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B.爱国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 C.爱国要从小立下爱国之志

六上第三单元第五课时

第五课时 设计人:李晓飞审核人:马洁 学习目标: 1、通过听录音、师领读、小组读等形式,能够听懂、会流利读Let’s talk全篇对话。(重点) 2、根据图片提供信息,通过替换练习,会用三个特殊疑问词what、when、where进行真实的交际。 (难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录音机和本课时的录音带。 2.教师准备Let's talk部分的教学挂图。(根据实际情况) 3.小黑板上画好的表格 教学评价: 一、检测目标一的达成,采用交流性评价和样题评价。 目标检测方式: 1、本节课引导学生自读、跟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方式让学生达到读正确。 2、通过选择题和根据课文填空等题目让学生达到流利读。 二、检测目标二的达成,采用交流性评价。 结合创设的情境,小组合作,利用所学重点句型进行替换练习。 学习过程: Step1 热身(Warm-up) 师生课前交流谈心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I’m going to the …. Step2 预习( Preview )

1.熟悉Let’s try 内容 2.听录音 Step3新课( Presentation ) 1.师出示表格 T:Now, Amy and Chen Jie ask and answer. Amy: 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板书) 2.试用What, When进行回答练习,(在师指导下进行)师板书: 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I’m going to buy a comic book. When are you going? I’m going at o’clock. 3.理解三个特殊疑问句 4. Amy (boys). Chen Jie (girls)进行对话 5.自由读,理解句意。 6.放Let’s talk 录音,学生跟读. 7.学生两人一组,结合课本和小黑板,请学生表演. Step4练习(Practice) 1. Look at Picture 1. Ask and Answer: S1: 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afternoon? S2: I’m going to the shoe store. S1: 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S2: I’m going to buy a pair of shoes. S1: When are you going? S2: I’m going at 8 o’clock. 2.以同样的方法练习Picture2、Picture 3. Step5巩固延伸(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 同桌两人相互采访,了解当天下午的活动安排(不一定是购物)并记录。Step6当堂检测(Have a test ) 一、选词填空:

第八单元课题3(1)

育英学校中学部导学案 执笔:马桂芝 学科:化学教师:化学备课组第周第节总课时: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重点】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课前预习 一、知识回顾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铁生锈 (3)铝与氧气反应 (4)镁、铝、锌、铁分别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2、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来制取铝,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Al2O3========4Al + 3O2↑现有 102吨氧化铝,请问最多能生产出多少吨铝?(请用两种方法来解答)自主学习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少数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如、等,其余多数以 形式存在。 2、写出下列金属矿石的主要成分 3、炼铁用到的原料有、、,原理是, 设备是。 合作学习 一、铁的冶炼 A B C 问题与讨论: (1)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有。(2)A处的实验现象是反应方程式:。(3)B处的实验现象是,作用是,反应方程式:。 (4)C处的实验现象是,作用是,反应方程式:。 通电

(5)实验中还应注意什么问题?(反应时先通一氧化碳还是先点燃酒精灯?结束时先停止通一氧化碳还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尾气还可以如何处理?) 二、有关生产实际中含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总结解答此题的关键) 交流讨论:(利用其它方法解答本题) 【课堂检测】 1、常见的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份Fe3O4)、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请你选出一种不适合用来炼铁的矿石(填序号),理由是。 2、某钢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所示: 焦炭过量空气,高温 [ ] ,高温 焦炭[ ] ,高温 赤铁矿 铁 (1)请在上面方括号中写出反应后生成物的化学式。 (2)写出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③。 3、用500t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7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4、要炼出2000吨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四氧化三铁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教案

教学 内容Unit 2My Week 备课 老师王国茹 授课人 教学目标1. 能听、说、认读单词“often”和“park”。 2. 能听懂、会说句子“Do you often read books in this park?”,“I like this park very much.”,“Me too.”。 3. 能完成“Let’s try”部分的听力任务。 4. 感知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鼓励学生学习有用的英语。 教学重点1. 能听、说、认读单词“often”和“park”。 2. 能听懂、会说句子“Do you often read books in this park?”,“I like this park very much.”,“Me too.”。 教学难点1. 能灵活运用句型“Do you often …?”询问他人的日常活动并作出相应的回答。 2. 单词“often”表示的频率。 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和录音带、词卡。 2. 学生准备人物头饰、画笔和画纸。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执教者修改设计 一、课前热身(Warm-up) 1. Free talk T: Hello, everyone. Nice to meet you. Ss: Nice to see you, too. T: How are you today? Ss: Very well, thank you. T: S1,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S1: I often …

T: S2, what do you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S2: I often … 2. 教师请两三组学生上讲台表演“B. Let’s learn”部分的对话。 二、课前预习(Preview) 1. 教师说单词,如“play”,学生快速说出相应的短语,如“play football”。 2. 教师随机说出上一节课学习的词组,全班学生做相应的动作。 三、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B. Let’s talk 1. 教学新单词 (1) 教师说:“Do you know what I like doing? I like reading books. I often read books. I read books on Mondays, Wednesdays Thursdays, Saturdays and Sundays. Do you often read books? What do you often do?”,由此引出单词“often”。 (2) 教师用出示“公园”的图片,引出单词“park”。 (3) 师生用“唱反调”的方式操练新单词。 (4) 教师出示下列句式,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造句子:I often _________ in the park. 2. 教师把生词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读几遍。带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8课《安全地玩》第二课时 部编版

8《安全地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安全地玩》一课,侧重提升学生对游戏的安全意识与辨识能力,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安全问题的关心与责任感。本课三个主题分别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在这里玩安全吗”意在引导学生发现常见的游戏场景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留意观察的能力,知道如何安全地玩;“我是安全警示员”旨在让学生从关心他人安全的角度,提醒他人注意安全隐患;“我们的安全提示牌”侧重把课堂所学的安全意识,以活动的形式进行运用和推广,同时,鼓励学生做安全生活的积极推动着,为他人安全地生活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绘本故事《她会去玩吗》以胆小、喜静的“怕怕”这样的同学为例,提醒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同学互助的方式,丢掉心理包袱,消极、逃避的心理和过度的自我保护,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与成长。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好奇心强,喜欢玩耍,在学校、在校外,包括在家里,在玩耍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安全隐患,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还不能准确地判断一些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性,也缺乏避免危险发生的经验。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在尽情游戏时能相对理性地发现游戏或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小心避开,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在本节课中培养学生安全地玩的意识,让他们能在生活中自觉远离这些安全隐患,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发自内心地去关心他人的安全,尤其是关心他人在公共场所的安全。从关注个人生活到关注公共生活,对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不小的跨度,需要教师的特别引导才能达成。 教材目标: 1.学会从关心他人安全的角度,提醒他人注意安全隐患。 2.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安全的意识与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升学生对游戏的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对他人安全问题的关心与责任感。

第三单元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Unit 3 At the zoo 教学设计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课时) 哈尔滨市道里区欧洲新城经纬小学吕雨佳 一、教材分析 本部分通过Miss White, John,Mike 与陈杰在动物园看大象的语境中呈现了核心句型It has...。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同学们上动物园,并描述动物,同学们对动物都很了解,在三年级上册就已经接触过了,而且本课是第二课时,很多形容词已经不陌生,都能够描述动物的特征。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二)能力目标 能够在语境中区分和运用“It has a + 形容词+单数 身体部位”和“It has+形容词+复数身体部位”的句型。 (三)情感目标 教育学生要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四)教学重难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的形容词来描述动物的外貌。 四、教学步骤 Step 1: Warm-up Hello, everyone. How are you today? Are you happy today? Do you want to play game? First answer my

question. T: What animals do you know? S: ... T: You know some animals you can see them on the farm, for example ... ,and some animals you can see them at the zoo, for example... Let’s choose what animals can you see at the zoo. 设计意图:利用PK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很快的进入英语课堂,并激活学生已有经验,进行知识迁移。 we can see them at the zoo. Do you remember Miss White Amy and Zhangpeng go to the zoo, what animals do they see?Can you describe giraffe/ bear? What are they talking? Who wants to be Miss White, Amy and Zhangpeng?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表演中复习A部分talk,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巩固形容词,并将语境自然引入新课。 Step 2 Presentation T:Today, what animals do they see? Can you describe the elephant?Now let’s watch it and tell me which part are they talking? Understand? What does Chen Jie say about the elephant? What does John say about the elephant? What does Mike say about the elephant? What does Miss White sa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