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m23VEGF_C及VEGFR_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王从玉

nm23VEGF_C及VEGFR_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_王从玉

2008年第35卷第19

nm23VEGF-C 及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nm23、VEGF-C 及其受体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大肠癌

淋巴结转移和肿瘤进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 法检测97例大肠癌组织和97例正常大肠组织中nm23、VEGF-C 及VEGFR-3的表达。结果:1)A 、B 期大肠癌及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9%、68.2%,C 、D 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nm2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6%、25.8%,A 、B 期高于C 、D 期,无淋巴结转移高于有淋巴结转移,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VEGF-C 阳性表达率在C 、D 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分别为75.0%、77.4%,在A 、B 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分别为49.2%、50.0%,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VEGFR-3在C 、D 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9%、67.7%,在A 、B 期及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织中分别为41.0%、40.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2)nm23与分化程度、肠壁侵犯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ckes 分期有关(P <0.05),VEGF-C 及VEGFR-3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Duckes 分期有关(P <0.05)。3)nm23在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5%、54.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VEGF-C 在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9%、58.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VEGFR-3在正常大肠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6%、49.5%,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nm23与VEGF-C 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nm23基因对大肠癌有抑制作用,

VEGF-C 和VEGFR-3与大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三者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大肠癌病情、推测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nm23VEGF-C VEGFR-3大肠肿瘤淋巴结转移

本文课题受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编号:2003KJ212)①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讯作者:邓跃华

wangcongyu102@https://www.doczj.com/doc/d41057574.html,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nm23,VEGF-C and VEGFR-3in

Colorectal Carcinoma

WANG Congyu,DENG Yuehua,LIU Yi,GAO Ming

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Congyu,E-mail:wangcongyu102@https://www.doczj.com/doc/d41057574.html,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32,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nm2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VEGF-C)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VEGFR-3)in tissu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and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ir roles in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rogression of colorectal carcinoma.Methods:Expres-sion of nm23,VEGF-C and VEGFR-3were detected in 97tissue sampl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and 97tis-sue samples of corresponding normal mucosa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The expression of nm23was higher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of stages A and B than in stages C and D,and it was higher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an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0.05).The expression of VEGF-C and VEGFR-3was higher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of stages C and D than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of stages A and B,and the expression of both proteins was higher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an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0.05).Expression of nm23wa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depth of invasion,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Duke ’s stage (P <0.05).The expression of VEGF-C and VEGFR-3was cor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Duke ’s stage (P <0.05).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positive rates of nm23,VEGF-C and VEGFR-3expression between normal large intestine tissues and tissue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P <0.05).Conclusion:The expression of nm23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expression of VEGF-C and VEGFR-3in colorectal https://www.doczj.com/doc/d41057574.html,bined analysis of nm23,VEGF-C and VEGFR-3can pro-vide valuable evidence for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estimation of its prognosis,and guidance toward

中国肿瘤临床

·

·1117

中国肿瘤临床2008年第35卷第19期

大肠癌发生转移的主要途径为淋巴结转移和血液转移,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是肿瘤淋巴管和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介导因子。VEGF-C主要作用是与VEGFR-3和VEGFR-2相结合,从而介导肿瘤淋巴管、新生血管的生长和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侵袭[1,2]。nm23是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该基因缺失、突变或功能丧失会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转移[3]。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m23、VEGF-C和VEGFR-3在大肠癌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在大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05年9月至2006年11月在我科手术的97例大肠癌患者,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放疗与化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患者年龄22~82岁,平均59岁。按Duckes标准进行临床分期:A期21例,B期40例,C期23例,D期13例。根据大体分型分为:肿块型27例,溃疡型63例,浸润型7例。根据组织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4例,中分化80例,低分化13例。有淋巴结转移者31例,无淋巴结转移者66例。另取97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为对照。

1.2主要试剂

兔抗人VEGF-C多克隆抗体,兔抗人VEGFR-3多克隆抗体,鼠抗人nm23多克隆抗体,SP试剂盒及DAB显色剂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实验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标本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μm厚连续切片,常规脱蜡及水化,3%过氧化氢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枸橼酸

缓冲液微波法修复抗原,正常山羊血清室温下湿孵10min,滴加一抗,4℃过夜;加入二抗,37℃温箱孵育30min,加入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温箱孵育30min;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自来水洗蓝化,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

1.4结果判断

nm23、VEGF-C和VEGFR-3阳性染色为淡黄色、棕黄色或棕褐色,nm23与VEGF-C定位于细胞浆内,以肿瘤细胞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VEGFR-3定位于癌周间质细胞及淋巴管内皮细胞,以间质细胞内或脉管内皮细胞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阳性淋巴管多位于癌周间质内,为壁薄、形态不规则的管腔。记数200倍视野下每100个细胞中nm23、VEGF-C和VEGFR-3染色阳性的数目(nm23与VEGF-C计数肿瘤细胞,VEGFR-3计数间质细胞),共计5个视野,取记数平均值,阳性率用百分数表示,以>20%为阳性表达。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处理实验结果。各组及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2结果

2.1nm23、VEGF-C和VEGFR-3在大肠癌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

nm23、VEGF-C和VEGFR-3在癌细胞及正常大肠细胞中都可见阳性表达(表1),nm23在97例大肠癌中阳性表达为53例(图1),阳性表达率为54.6%,低于正常组织(83.5%,P<0.05);VEGF-C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57例(图2),阳性率58.8%,高于正常组织(29.9%,P<0.05);VEGFR-3在癌组织中表达阳性者48例(图3,4),阳性率49.5%,高于正常组织(21.6%,P<0.05)。

the optimal clinical treatment.

Keywords nm2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

Colorectal neoplasms;Lymph node metastasis

表1nm23、VEGF-C和VEGFR-3在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Table1Expression of nm23,VEGF-C and VEGFR-3in colorectal carcinoma and normal tissues of the large intestine

2.2nm23、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nm23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无关(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与肿瘤分化程度,肠壁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ckes分期有关(P<0.05);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及肠壁侵犯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Duckes分期有关(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2)。

··1118

2008年第35卷第19期

图3VEGFR-3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间质细胞着色

(免疫组化SP 法×200)

Figure 3

Expression of VEGFR-3in colorectal carcinoma

(SP method×200)

图4VEGFR-3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淋巴管及血管着色

(免疫组化SP 法×200)

Expression of VEGFR-3in colorectal carcinoma

(SP method×200

图1nm23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免疫组化SP 法×200)Figure 1

Expression of nm23in colorectal carcinoma

(SP method×200)

图2VEGF-C 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免疫组化SP 法×200)

Figure 2Expression of VEGF-C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SP method×200

表2

nm23、VEGF-C 和VEGFR-3阳性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参数的关系例(%)

Table 2

Relation ship of expression of nm23,VEGF-C and VEGFR-3with pathological parameters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nm23VEGF-C 及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119

中国肿瘤临床2008年第35卷第19

2.3nm23、VEGF-C和VEGFR-3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

将97例大肠腺癌中nm23、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相互比较,用χ2检验验证,nm23与VEGF-C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nm2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十分复杂,多种因素参与和调控。在大肠癌的发展阶段,涉及到转移促进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是第一个发现的转移抑制基因,与1988年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teg等应用差示杂交克隆技术,从7个转移不同的K-1735鼠的黑色素瘤细胞中分离得到,定位于人17号染色体长臂上,编码17kDa蛋白,具有二磷酸核苷酸酶(NDPK)活性,参与体内磷酸核苷的形成,通过影响微管聚合状态及G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而调节细胞代谢,在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侵袭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4~6],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大肠癌中nm23蛋白表达与其浸润、转移和预后无明显关系。本研究发现,大肠癌组织中nm23的表达(54.6%)显著低于正常组织(83.5%,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nm23基因具有部分抑瘤活性,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在97例大肠癌组织中,高分化癌4例,中分化癌80例,低分化癌13例,其中nm23阳性表达53例,nm23蛋白在Duckes分期中阳性表达A、B期显著高于C、D期(P<0.05),N(+)组8例,阳性率为25.8%,N(-)组45例,阳性率为68.2%,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nm23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nm2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本实验说明,nm23基因有抑制肿瘤细胞活性作用,其缺失突变或失活会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及转移,nm23蛋白的低表达作为肿瘤分化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一项指标。

3.2VEGF-C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不同成员作为内皮细胞重要调节因子,控制着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血管通透性以及内皮细胞存活,VEGF-C是VEGF家族成员之一,于1997年Jeltsch等首先发现,由119个氨基酸组成,定位于人类染色体的4q34,有两个受体结合部位,分别结合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VEGFR-2和淋巴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VEGFR-3。VEGF-C主要作用于酪氨酸激酶flt-4/VEGFR-3受体,与淋巴系统的许多生理病理过程有关。近年来相关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可通过分泌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诱导肿瘤组织外周或内部淋巴管生成[7],很多恶性肿瘤组织高表达VEGF-C,并与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8~10]。VEGFR-3是VEGF家族成员之一,一种位于细胞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主要表达于成人淋巴管内皮细胞、癌周间质细胞和一些受损的血管内皮中,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诱导淋巴管的增生。本实验通过对97例大肠癌标本及97例癌旁正常大肠组织VEGF-C和VEGFR-3表达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发现,VEGF-C和VEGFR-3在正常大肠组织中阳性表达为29和21例,阳性率分别为29.9%和21.6%,大肠癌中阳性表达57和48例,阳性率分别为58.8%和49.5%,两者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提示VEGF-C和VEGFR-3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大肠癌中VEGF-C和VEGFR-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肠壁侵犯深度无关,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VEGF-C在大肠癌

··1120

2008年第35卷第19期

欢迎订阅《中国肿瘤临床》

为适应21世纪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肿瘤学科信息交流和传播,《中国肿瘤临床》已缩短出版周期。2004年开始,由月刊改为半月刊。全年出版24期。为广大作者提供全新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广大读者提供贴切的知识更新课堂,为连接肿瘤学科知识创新与应用架起快速高效的桥梁。

本刊为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64页,每月15日和30日出版。国内定价6.00元/册,国外定价4.8美元/册。全国各地邮局订购,也可向编辑部直接邮购。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d41057574.html, 。

Duckes 分期中,A、B 期阳性表达率(49.2%)低于C、D

期阳性表达率(75.0%,P <0.05),N (-)组阳性表达33例,阳性率50.0%,N (+)组24例,阳性率77.4%;VEGFR-3在大肠癌Duckes 分期中,从A 期到D 期阳性表达逐渐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5),N (+)组阳性率(67.7%)明显高于N (-)组(40.9%),与相关报道一致。结果表明,VEGF-C 的表达与大肠癌的进展及转移有密切关系,并认为,VEGF-C 与VEGFR-3结合后,可通过MEK/ERK 和PI3/Akt 途径引起肿瘤内和肿瘤周围的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及重塑,从而诱导淋巴管的生成和增生,使肿瘤内部和肿瘤周围淋巴细胞及淋巴管增殖活跃,有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使肿瘤细胞可以沿淋巴途径向癌周及远处转移,发挥促肿瘤淋巴管新生的作用,是大肠癌进展和转移的促进因子,可作为评价大肠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3.3nm23、VEGF-C 和VEGFR-3在大肠癌中共表达及意义

本研究证实,nm23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 <0.01),认为nm23有部分抑瘤活性,可抑制大肠癌的发生及转移,该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可诱导大肠癌的发生及发展。VEGF-C 和VEGFR-3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Duckes 分期有关,且二者阳性表达具有一致性,说明VEGF-C 和VEGFR-3通过特异结合可促进淋巴管生成、发生和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nm23、VEGF-C 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及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大肠癌发生、发展、恶性程度及转移的重要指标,对推测预后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Yang J,Wu HF,Qian LX,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VEGF-C and VEGF recep-

tor-3in prostate cancer tissue are associated with tumor progres-sion[J].Asian J Androl,2006,8(2):169-175.2

薄爱华,芦广萍,闫爱春,等.EGFR 和VEGF 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07,34(23):1324-1326.

3Chen JQ,Zhan WH,He YL,et al.Expression of heparanase

gene,CD44v6,MMP-7and nm23protei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rcinoma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10(6):776-782.

4Demirbas S,SücüllüI,Yildirim S,et al.Influence of the c-erb

B-2,nm23,bcl-2and p53protein markers on colorectal cancer [J].Turk J Gastroenterol,2006,17(1):13-19.

5Steeg PS.Perspectives on classic article:metastasis suppressor

genes[J].J Natl Cancer Inst,2004,96(6):E4.

6Wang LB,Jiang ZN,Fan MY,et al.Changes of histology and ex-pression of MMP-2and nm23-H1in primary and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10):1612-1616.7Ishikawa M,Kitayama J,Kazama S,et al.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 and D(VEGF-C and -D)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lymphatic metastasis in undifferentiated early gastric carcinoma [J].Jpn J Clin Oncol,2003,33(1):21-27.8马建刚,李晓明,蒋新霞,等.乙酰肝素酶和VEGF 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31-35.9

星,任虹平,伊铁忠,等.VEGF-C 、MMP9及TIM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07,34(7):381-384.

10von Rahden BH,Stein HJ,Pühringer F,et al.Co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s (COX-1,COX-2)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VEGF-A,VEGF-C)in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J].Cancer Res,2005,65(12):5038-5044.

(2008-03-31收稿)(2008-06-01修回)

(王展宏校对)

nm23VEGF-C 及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1121

结直肠癌健康教育手册111

结直肠癌健康教育手册 一、结直肠癌的概念 自大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常见血便或粘液脓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腹痛,腹部包块等,病情发展较慢,远期疗效优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但大肠癌发病率高并有连年上升趋势。在各类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3位。 二、省肿瘤医院详细介绍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1.年龄:发病率在40岁以后明显升高,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60—64岁。 2.性别:结肠癌男女之比为1:1.2,直肠癌为1.27:1。 3.吸烟。 4.饮食因素:高纤维、低热量和低动物脂肪饮食可减少危险。 5.钙及微量营养物叶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D缺乏。 6.结直肠癌和腺瘤病史。 7.炎性肠病。 8.非甾体抗炎药。 9.家族史:一个一级家属发病及其相对危险为1.72倍,两个为2.7倍。 10.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NPPC)。 三、结直肠癌的症状

结直肠癌癌具有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常各有其特殊性。除早期大肠癌可起病隐匿毫无症状外,进展期大肠癌常有程度不同的临床表现。早期大肠癌症状不明显可无症状或仅隐约不适、消化不良、隐血等,随着癌肿进展症状逐渐明显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块、肠梗阻,以及发热、贫血和消瘦等全身毒性症状。因肿瘤浸润转移尚可引起相应器官的改变。右半结肠癌突出症状为腹块、腹痛、贫血部分可出现粘液或粘液血便、便频、腹胀、肠梗阻等症,但远较左半结肠少见。左半结肠癌突出症状为大便习性改变、粘液血便或血便肠梗阻等,由于肠蠕动亢进,故在便秘后又可出现腹泻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直肠癌突出的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及因晚期癌肿浸润引起的伴发病征;如原位癌部位较低,粪块较硬,癌肿易受粪块摩擦而易引起出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与成形粪便不混或附于粪柱表面。 四、结肠癌的诊断检查 1、实验室检查 除作血常规以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外尚可根据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进行其它各项化验检查其便潜血试验大肠癌生物学标记物的检测等对早期诊断大肠癌具有积极的意义。便潜血试验并不能区分癌性和非癌性出血故目前多用于作为大规模人群大肠癌普查的初筛手段但少数早期癌亦可呈便潜血试验假阴性结果而致漏诊。还可通过 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血清CEA的检测、鸟氨脱羧酶及血清唾液酸含量等来测定。

肿瘤科理论试题

1、乳房肿瘤最常见的是(A) A、乳癌 B、乳房纤维腺瘤 C、乳管外乳头状瘤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房内瘤 2、对HbsAg阳性人群进行原发性肝癌普查,首选的方法是(A) A、AFP+B型超声波 B、肝功能+B型超声波 C、AFP+CT D、肝功能+CT E、B型超声波+CT 3、通过中心静脉途径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的病人,估计其接 受营养支持的时间至少应为(C) A、3天 B、 1周 C、2周 D、3周 E、4周 4、乳房的正确检查方法是(A ) A、外上、外下、内下、内上 B、外上、外下、内上、内下中央各区 C、中央、内下、内上、外上、外下 D、外上、外下、内上、外上、外下 E、内下、内上、外下、外上、中央各区 5、对于门诊病人,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程度最简单而主要的指标是(B) A、突眼程度 B、脉率和脉压 C、体重减轻程度 D、食欲亢进程度 E、甲状腺肿大程度 6、下列关于良性肿瘤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边界清楚 B、生长缓慢 C、活动度好 D、疼痛明显 E、形状规则

7、女性,30岁。月经前胀痛及出现肿块,月经后自行消退,应考虑为(C) A、乳腺癌 B、乳腺肉瘤 C、囊性增生病 D、纤维腺瘤 E、乳管内乳头状瘤 8、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患者突然呼吸困难、失音、发绀应考虑(B ) A、喉头水肿 B、血管压迫气管 C、两侧喉返神经损伤 D、两侧喉返神经损伤与两侧喉上神经损伤 E、两侧喉上神经损伤 9、哪项体征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最有价值(E) A、肝脏大小 B、肝脏质地 C、肝脏压痛程度 D、肝 脏表面是否有结节 E、肝脏表面血管杂音 10、当肝脏占位,无法鉴别良、恶性时,最好的方法是(D) A、肝脏血管造影 B、肝动脉碘油造影结合CT检 C、CT检查 D、肝穿刺+病理活检 E、腹腔镜检查+病理活检 11、肝硬化患者出现血性腹水,应首先考虑(C) A、自发性腹膜炎 B、结核性腹膜炎 C、原发性肝癌 D、肝脏破裂 E、门静脉血栓形成 12、关于原发性的全身表现错误的是(D) A、进行性消瘦 B、高血脂 C、发热 D、高血糖 E、红细胞增多症

临床肿瘤学试题及答案

临床肿瘤学第一阶段试题(2004)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 1.防止抗肿瘤药物局部栓塞性静脉炎的方法:(A) A.滴管内快速滴入 B.局部热敷 C.局部冷敷 D.局部0.25%普鲁卡因封闭 E.大量液体稀释后滴入 2.博莱霉素的毒性作用主要为:(D) A.药物性肝炎 B.出血性膀胱炎 C.骨髓抑制 D.肺纤维化 E.中毒性心肌炎 3 早期肿瘤细胞增长方式为:(A) A.按指数方式增长 B.按一定百分率增长 C.按倍数方式增长 D.增长方式无规律 E.阶梯式增长 4.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首选药物:(B) A.环磷酰胺 B.氮烯咪胺 C.阿霉素 D.氟脲嘧啶 E.顺铂 5.单用化疗药物,可使下列哪种肿瘤获得治愈的机会最大:(A) A.绒癌 B.多发性骨髓瘤 C.肾癌 D.卵巢癌 E.小细胞肺癌 6.睾丸精原细胞瘤的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B) A.既往有睾丸结核 B.隐睾或异位睾丸 C.病毒感染 D:睾丸炎症 E:与放射线照射有关 7.亚硝脲类抗肿瘤药物治疗脑肿瘤的机理:(C) A:影响瘤细胞DNA的合成 B:主要影响瘤细胞膜的作用 C:脂溶性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 D:影响瘤细胞的转录过程

E:使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受阻 8.抗肿瘤药物之所以不能根治肿瘤的原因:(D) A:剂量不够大 B:耐药性产生,肿瘤细胞不敏感 C:肿瘤细胞负荷太大 D:细胞动力学中,有G0期细胞存在 E:免疫力低下,不能接受反复化疗 9.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机理() A:细胞毒药物,影响DNA的复制 B:药物性垂体切除术 C:抑制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 D:直接杀伤乳癌细胞 E:免疫调节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10.炎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原则 (C) A:手术→放疗→化疗 B:放疗→手术→化疗 C:化疗→手术→放疗 D:放疗→化疗→手术 E:手术→化疗→放疗 11.鼻烟部位多形T细胞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临床分期IIA首选治疗为:(C) A:手术 B:放疗 C:化疗 D:免疫治疗 E:基因治疗 12.紫杉醇的抗肿瘤的原理为:(A) A:促进微管的聚合,抑制微管网的正常重组 B:促进微管拆卸,导致微管的分解 C: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导致DNA的损伤 D: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影响DNA的损伤 E:经脱氧胞嘧啶激酶活化,作用于S期。 13.恶性肿瘤特性中错误的是B A. 恶性肿瘤具有浸润和扩散的生物学特性 B. 恶性肿瘤均可以发生淋巴及血行转移 C. 恶性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的速度和范围不同 D. 低分化鳞癌生长快,早期可出现转移 E. 高分化鳞癌可以长期局限于局部 14. 术中防止肿瘤播散、种植,那项是错误的:B A. 手术操作轻巧 B. 切口尽量要小 C. 术中采用锐性解 D. 先处理输出静脉 E. 先处理远处淋巴结 15.早期胃癌多采用下述何种分期方法C

结直肠癌健康教育手册111

精心整理 结直肠癌健康教育手册 一、结直肠癌的概念 自大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常见血便或粘液脓血便,大便形状或习惯发生改变,腹痛,腹部包块等,病情发展较慢,远期疗效优于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好;但大肠癌发病率高并有连年上升趋势。在各类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3位。 二、山西省肿瘤医院详细介绍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1.年龄:发病率在40岁以后明显升高,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60—64岁。 2.性别:结肠癌男女之比为1:1.2,直肠癌为1.27:1。 3.吸烟。 4.饮食因素:高纤维、低热量和低动物脂肪饮食可减少危险。 5.钙及微量营养物叶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D缺乏。 6.结直肠癌和腺瘤病史。 7.炎性肠病。 8.非甾体抗炎药。 9.家族史:一个一级家属发病及其相对危险为1.72倍,两个为2.7倍。 10.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HNPPC)。 三、结直肠癌的症状 结直肠癌癌具有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常各有其特殊性。除早期大肠癌可起病隐匿毫无症状外,进展期大肠癌常有程度不同的临床表现。早期大肠癌症状不明显可无症状或仅隐约不适、消化不良、隐血等,随着癌肿进展症状逐渐明显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块、

肠梗阻,以及发热、贫血和消瘦等全身毒性症状。因肿瘤浸润转移尚可引起相应器官的改变。右半结肠癌突出症状为腹块、腹痛、贫血部分可出现粘液或粘液血便、便频、腹胀、肠梗阻等症,但远较左半结肠少见。左半结肠癌突出症状为大便习性改变、粘液血便或血便肠梗阻等,由于肠蠕动亢进,故在便秘后又可出现腹泻两者交替出现的现象。直肠癌突出的症状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及因晚期癌肿浸润引起的伴发病征;如原位癌部位较低,粪块较硬,癌肿易受粪块摩擦而易引起出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与成形粪便不混或附于粪柱表面。 四、结肠癌的诊断检查 1、实验室检查 除作血常规以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外尚可根据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进行其它各项化验检查其中大便潜血试验大肠癌生物学标记物的检测等对早期诊断大肠癌具有积极的意义。便潜血试验并不能区分癌性和非癌性出血故目前多用于作为大规模人群大肠癌普查的初筛手段但少数早期癌亦可呈便潜血试验假阴性结果而致漏诊。还可通过 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血清CEA的检测、鸟氨脱羧酶及血清唾液酸含量等来测定。 2.内镜检查 当前述检查难以确诊时可通过全结肠镜检查确诊。纤维结肠镜安全可靠,不仅能检视肿瘤大小、形态、部位、活动度,且能行息肉或早期微小癌灶切除;对可疑病灶能定向镜取组织进行活检。因此是目前大肠癌诊断最有效的手段在大肠癌普查中常作为评价各种初筛检效果的“金标准” 3.X线检查 可发现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不能窥视的病损,尤其是对于纤维结肠镜难以送达回盲部的患者。行钡餐灌肠检查主要征象为粘膜局部变形、蠕动异常、肠腔狭窄、

结直肠癌预防(优选.)

结直肠癌 「疾病简介」 结直肠癌又称大肠癌,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和原发性肝癌。 大肠癌生长很慢,潜伏期较长,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一种癌前病变),从腺瘤发展到癌需5~7年;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实际上大肠癌是最易自我筛查的病症,如能早期发现也是最能治愈的病症。虽然大肠癌可防可治,但是在我国实际上超过80%患者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早期诊断率仅10-15%。 「流行病学」 2015年癌症数据统计,大肠癌的发病数为37.63万人,死亡数为19.1万人。其中男性发病数为21.57万人,死亡数为11.11万人;女性发病数为16.06万人,死亡数为8万人。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患者约为女性的1.5倍,并有连年上升趋势。

在年龄上,发病率主要集中在60~74 岁的年龄范围,占总体发病人数的41.23%,而45 岁以上发病的患者占所有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的93.28%。 在死亡率方面,45 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的死亡率为95.18%,整体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的趋势,其中60~74 岁和75 岁以上年龄段的死亡率分别为36.13% 和40.10%。 「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主要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环境因素 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重要,一般认为高脂肪食谱与食物纤维不足是主要的相关因素;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 (二)遗传因素 大约5%到10%的结直肠癌患者有遗传基因突变,这可能会导致家族癌症综合征,并导致他们患上疾病。遗传性结直肠癌分为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MUTYH- 相关性息肉病(MAP)、P-J 综合征、幼年息肉综合征和不明原因的阳性家族史结直肠癌。 (三)其他高危因素: 1、大肠息肉(腺瘤性息肉) 一般认为绝大部分大肠癌均起源于腺瘤,故将腺瘤样息肉看做是癌前病变。具有1个腺瘤的病人其大肠癌的发生率比无腺瘤者高5倍,多个腺瘤者比单个腺瘤患者高出1倍。 2、炎症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可发生癌变,多见于幼年起病、病变范围广而病程长者。

肿瘤学试题库肺癌

肺癌 1.下列哪项符合肺小细胞癌? B( 2.2.1) A.与吸烟关系密切 B.可伴有异位激素分泌 C.起源于化生的上皮细胞 D.5年存活率高 E.发病率在肺癌中居首位 2.与欧美白种人相比,亚洲肺腺癌病人对Irresa治疗的反应率较高,原因是: C(6.2.4) A. 欧美白种人对Irresa的吸收差 B 亚洲肺腺癌的p53基因突变率高 C 亚洲肺腺癌的EGF受体基因突变率高 D 亚洲肺腺癌的MDR基因(多药耐药基因)高表达 E 亚洲肺腺癌VEGF受体突变率高 3.APUD细胞与下列哪个肿瘤的发生无关? B(1.2.1) A 甲状腺髓样癌 B 乳腺髓样癌 C 肺燕麦细胞癌 D 胰岛细胞癌 E 神经内分泌癌 4.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 下列方法哪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D (4.2.1) A X线照片 B CT血管增强 C MRI血管增强 D 18F-FDG PET E B超 5.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 一般要求:B( 6.1.1) A 二周期 B 四周期 C 六周期 D 八周期 E 三周期 6.下列哪一个表述适合描述临床上大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C(2.2.2) A 与鳞癌相似 B 与小细胞癌相似 C 与腺癌相似 D 近似良性行为, 预后好 E 恶性程度低 7.纸烟中最重要的致癌物质是B(2.1.1) A 一氧化碳; B 苯并芘; C 多环芳烃; D 烟碱

E 尼古丁 A2型题 8.男,58岁,5年前曾因左下肺鳞癌行左下肺叶切除术,近来胸片检查发现左 上叶肺尖部2×2.5cm大小肿块影,余肺野清晰,肋骨无破坏,腹部B超肝、 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均无异常。下一步治疗应选择:E(6.3.3) 9.A.抗炎治疗 10.B.化学疗法 11.C.放射疗法 12.D.放疗+化疗 13.E.手术治疗 14.男,52岁,吸烟,20年前曾患右上肺结核已治愈,平素体健,近3个月来咳 嗽,痰中带血,经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但胸片示右肺门旁3×3cm左右 肿块影,边缘模糊,右肺尖有钙化,3次痰查癌细胞阴性。为确诊下列哪项检 查最好? C (5.1.1) 15.A.再次痰查找癌细胞 16.B.经胸壁穿刺活检 17.C.支气管纤维镜检查 18.D.胸部CT 19.E.纵隔镜检查 20.男,60岁,发现左肺门区肿块5个月,近1个月来出现声嘶、吞咽困难,痰 液细胞学检查发现鳞癌细胞。治疗不宜选择应是:A(6.2.2) 21.A.手术治疗 22.B.化学治疗 23.C.放射治疗 24.D.中医中药 25.E.免疫治疗 26.男,56岁,咳嗽、痰中带血2个月,既往有"老慢支",入院各项检查证实为 左侧中央型肺癌,手术需行左全肺切除术。下列检查中哪一项表明开胸手术 是禁忌的?E (6.2.2) 27.A.心电图示ST段及T波有改变 28.B.肺功能测定最大能气量为预计值的75% 29.C.胸片示左全肺不张 30.D.血气分析PaO210kPa(75mmHg) 31.E.血气分析PaCO2 8kPa(60mmHg) 32.男,58岁,胸片示左肺大型肿块影并左侧胸膜腔积液,支纤镜检查为鳞癌, 胸部CT扫描判断肿块尚有可能切除。治疗方案宜选择:E (6.3.4) 33.A.放射疗法 34.B.抗肿瘤药物治疗 35.C.中医药及气功疗法 36.D.胸膜肺切除术 37.E.如胸水内未发现癌细胞,作剖胸探查术,争取切除病肺 38.男,55岁,胸部CT报告右下叶3.5cm直径不规则高密度肿块阴影,同侧肺 门1cm淋巴结肿大,支纤镜检查为鳞癌,腹部部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左锁 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根据肺癌TNM发期标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临床肿瘤学2汇总

试卷2 新疆医科大学 200—200学年第()学期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 期末(中)考试试卷 (临床肿瘤学课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200 年月日午 (北京时间)

注意事项 一、严守考场规则 二、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号、班级。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三、本试题由多选题和自由应答型试题组成。 四、试题与答题纸是分开的,答案必须标记或回答在答题纸上。凡标记或回答在试题上的答案一律不计分。 五、请仔细阅读各型多选题的答题说明,严格按说明要求,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的英文字母圈出涂黑,如有变动,必须用橡皮将原先涂黑的地方擦净,再另选涂新的答案。 六、计分时只计答对的分数,答错的不扣分。 七、考试结束,请将试题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自行退场,试题和答题纸不得带出考场。

临床医学专业临床肿瘤学课程试题2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 60 分) 1. 癌和肉瘤的根本区别是 A.组织来源 B.内在因素 C.外在环境 D.形成方式 E.大体类型 2. 肝癌高发区的粮油食品以下哪种物质中含量较高 A. 苯类 B.多环芳烃类 C.亚硝胺 D.黄曲霉毒素 E.偶氮苯类 3. 与病毒有关的肿瘤为 A.食管癌 B.结肠癌 C.人类T细胞白血病 D.甲状腺癌 E.乳腺癌 4. 以下哪一种是良性肿瘤 A.白血病 B.淋巴瘤 C.软骨母细胞瘤D.未成熟畸胎瘤 E.肾母细胞瘤 5. 肿瘤的异型性大,表示该肿瘤 A.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高 B.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低 C.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 D.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低 E.分化程度不一致,恶性程度可高可低 6. 早期食管癌的病变范围是 A. 限于粘膜层 B. 侵入或侵透肌层 C. 远处淋巴结转移 D. 其他器官转移 E. 病变长度超过5cm 7. 患者女性,60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钡餐检查示食管上段有7cm长不规则充盈缺损,最佳治疗方案为 A. 放射治疗+手术治疗 B. 放射治疗 C. 手术治疗 D. 化学治疗 E. 中医治疗 8. 较早出现食管阻塞的食管癌,病理类型常是 A. 溃疡型 B. 缩窄型 C. 蕈伞型 D. 髓质型 E. 菜花型 9.食管癌的典型症状是 A. 胸骨后烧灼感 B. 食管内异物感 C. 咽下食物哽噎感 D. 咽下食物停滞感 E. 进行性吞咽困难 10. 高度怀疑食管癌而未确诊者,有效的检查方法是 A. 食管镜取活组织检查 B. 定期食管钡餐 C. 反复食管拉网

肿瘤的三级预防

肿瘤的三级预防 石家庄市鹿泉人民医院肿瘤科杨新书 肿瘤的三级预防包括: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 1981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就宣布: 1/3癌症可以预防。 1/3癌症如能及早诊断,则可能治愈。剩余1/3癌症病人通过合理而有效的姑息治疗可使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 ---第一级预防或病因预防。其目的是防止癌症的发生。其任务包括研究各种癌症病因和危险因素,针对化学、物理、生物等具体致癌、促癌因素和体内外致病条件,采取预防措施,并针对健康机体,采取加强环境保护、适宜饮食、适宜体育,以增进身心健康。 一、避免吸烟 吸烟已经较明确的为人们所熟知的致癌因素,与30%的癌症有关。烟焦油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和促癌物质,如3-4苯丙芘,多环芳香烃、酚类、亚硝胺等。 当烟草燃烧的烟雾被吸入时,焦油颗料便附着在支气管粘膜上,经长期慢性刺激,可诱发癌变。吸烟主要引起肺、咽、喉及食管部癌肿,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吸烟在许多其他部位也可使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高,例如女性乳腺癌。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禁止青少年吸烟,规定纸烟中烟焦油要降至每支15mg以下等。现在北京从2015年6月1日已经严厉控烟。 二、饮食结构 美国饮食、营养及癌委员会(DNC)的调查表明: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及肺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 事实上,合理的膳食可能对大部分癌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植物类型的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这些成分几乎对所有癌的预防均有效果。 要提倡多吃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A和C水果;富含纤维的食品。 蔬菜、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叶酸,具有明显的抗癌的作用,例如: (1)花椰菜、白菜等,富含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能对抗自由基对细胞的伤 害。

大肠癌患者KRAS基因检测的必要性

大肠癌患者KRAS基因检测的必要性 KRAS是一种重要原癌基因,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以及血管生成等过程的信号传导通路中起着“开关”作用,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扩散。KRAS基因检测有助于选出针对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药物有效的大肠癌患者,从而帮助医生选择对肿瘤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KRAS基因分为正常状态(称为野生型)和异常状态(突变型)两种类型。正常的KRAS基因可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一旦发生突变,它就会持续刺激细胞生长,打乱生长规律,导致肿瘤的产生。 一项多国科学家参与的大型Ⅲ期临床试验(CRYSTAL①)研究表明,对于KRAS野生型转移性大肠 癌患者(一般中、晚期患者会出现转移),一线治疗接受cetuximab(西妥昔单抗),一种治疗转 移性大肠癌的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抑制剂,可抑制大 肠癌细胞的生长,并增强大肠癌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提升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期。 专家组依不拉欣医生:“基于65%转移性大肠癌患者,都伴随这野生型KRAS肿瘤,因此,研究 结果在临床上对癌症和医生都有重大的意义。医生可以根据KRAS基因检测结果判断TKIs(EGFR抑 制剂)的药用价值,更完善地为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 专家组吴婉资医生:“试验结果显示KRAS野生型肿瘤患者在一线治疗方法中联合cetuximab (西妥昔单抗)的明显疗效。对接受cetuximab(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KRAS野生型患者来说,1年内肿瘤没有恶化而继续存活的几率,几乎是那些仅接受化疗患者的两倍。因此,我认为, 所有被诊断出转移性大肠癌的患者,都应该定期进行KRAS基因突变检测。” 简单来说,KRAS等基因检测是目前医生了解大肠癌患者癌症基因状况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KRAS 基因检测已经成为大肠癌患者内科治疗前的必做常规检查。 (编者注:目前临床上尚无研究完成的KRAS基因抑制剂,司美替尼?(AZD6244)与安卓健?(Antroquinonol)为在研KRAS基因抑制剂。) 【参考出处:大肠癌照护网】 (①CRYSTAL试验:2007年报道的CRYSTAL临床试验,观察一线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结直 肠癌中的作用,试验选择EGFR表达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初治患者1217例,随机分为FOLFIRI联合西 妥昔单抗组以及FOLFIRI对照组,结果显示mPFS两组之间有差异但并不令人满意。小样本的研究结 果初步显示KRAS密码子12、13有无突变与西妥昔单抗的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但未有临床随机对照 大样本的研究结果证实。 2008 ASCO会议,Van Cutsen教授报告,在CRYSTAL试验中检测分析540 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KRAS突变状态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所选的54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 与整个ITT人群相似, 其中348例占64.4%是野生型,192例占35.6%是突变型,野生型患者接受西 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FOLFIRI组:RR 59% vs 43%,mPFS 9.9m vs 8.7m,1 年无病生存率43%vs25%;而在突变型人群两治疗组结果无差异,甚至有下降的趋势。)

结肠癌病理知识

病理 (一)大体形态分型 1、肿块型结肠癌 2、浸润型结肠癌 3、溃疡型结肠癌 1、肿块型(菜花型、软癌)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呈半球状或球状隆起,易溃烂出血并继发感染、坏死。该型多数分化较高,侵润性小,生长较慢,好发于右半结肠。 2、侵润型(缩窄型、硬癌)肿瘤环绕肠壁侵润,有显著得纤维组织反应,沿粘膜下生长,质地较硬,易引起肠腔狭窄与梗阻。该型细胞分化程度较低,恶性程度高,出现转移早。好发右半结肠以远得大肠。 3、溃疡型肿瘤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肠壁外侵润,早期即可出现溃疡,边缘隆起,底部深陷,易发生出血、感染,并易穿透肠壁。细胞分化程度低,转移早。就是结肠癌中最常见得类型,好发于左半结肠、直肠。 (二)组织学分型 1、腺癌大多数结肠癌就是腺癌,约占四分之三,腺癌细胞可辨认,排列成腺管状或腺泡状,按其分化程度可分为三级,Ⅲ级分化最差,细胞排列为片状或索条状。 2、粘液癌癌细胞分泌粘液,在细胞内可将细胞核挤到一边(状似戒指,有称作印戒细胞癌),在细胞外可见间质内有粘液以及纤维组织反应,癌细胞在片状粘液中似小岛状。分化低,予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癌细胞小,形状与排列不规则,易侵入小血管及淋巴管,侵润明显。分化很低,愈后最差。 (三)临床分期

Ⅰ期(Dukes 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 A0期:癌局限于粘膜 A1期:癌局限于粘膜下层 A2期:癌侵及肠壁肌层未穿透浆膜 Ⅱ期(Dukes B期):癌侵润至肠壁外 Ⅲ期(Dukes C期):伴有淋巴腺转移 C1期:近处淋巴转移(肠旁) C2期:远处淋巴转移(系膜) Ⅳ期(Dukes D期):已有远脏转移 (四)扩散转移 1、大肠癌扩散得特点一般沿肠管横轴呈环状侵润,并向肠壁深层发展,沿纵轴上下扩散较慢,且累及肠段一般不超过10公分。癌侵及浆膜后,常与周围组织、邻近脏器及腹膜粘连。 2、结肠癌得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一般依下列顺序由近而远扩散,但也有不依顺序得跨越转移。 (1)结肠淋巴结位肠壁脂肪垂内。 (2)结肠旁淋巴结位邻近结肠壁得系膜内。 (3)系膜血管淋巴结位结肠系膜中部得血管旁,也叫中间淋巴结组。 (4)系膜根部淋巴结位结肠系膜根部。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得机率增多,如浆膜下淋巴管受侵,则淋巴转移机会更大。 3、血行转移一般癌细胞或癌栓子沿门静脉系统先达肝脏,后到肺、脑、骨等其它组织脏器。血行转移一般就是癌肿侵犯至毛细血管小静脉内,但也有由于体检时按压瘤块、手术时挤压瘤体所致,甚至梗阻

几种方法可预防肠癌

几种方法可预防肠癌 饮食适量适时 作为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肠癌的发生和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有着极大的关系。其中,晚餐尤其需要注意,不宜吃得过晚和过饱。人到中年以后,消化道功能不再像年轻人那样强大,如果晚餐吃得过晚和过饱,容易造成消化不完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累计在肠道中,大大的加大了患肠癌的风险。 多吃粗粮蔬菜 粗粮相对于精粮,含有更多更丰富的营养物质,更重要的是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素对于消化道是大有益处的,他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垃圾的沉积,使肠癌的发生概率大大降低。另外蔬菜是也对于肠道很有好处的食物,尤其是叶类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的膳食纤维,是肠道健康的好搭档。 减少脂肪摄入 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不仅是心脑血管的大敌,更甚肠道健康的一大隐患。比如猪油、肥肉、动物内脏等食物,如果吃太多容易诱发结肠癌。这类食物一般都是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危害体现在很多方面,消化道是最常见的之一。以不饱和脂肪酸比如橄榄油代替,会有很好的效果。 按需补充维E 医学研究已经有数据表明,缺乏维生素E有可能诱发结肠癌。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对于我们人体各方面都有着益处。因此,预防肠癌,我们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比如核桃、海产品、奶制品等等。 多补充硒元素 硒元素是被广泛证明的和癌症有密切关系的元素之一,缺硒可能导致直肠癌的发病率增加。常见的含硒元素较多的食物有大蒜、芦笋、蘑菇、芝麻等等,都是常见的食物,在饮食搭配中增加它们的比例,远离肠癌发生的风险。 餐后慎吃甜食 对于曾经饮食习惯不好的中老年人,尤其应当注意防范各种肠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在晚餐中或晚餐后进食甜食。本身晚餐就不宜吃得过饱,如果再加入高热量的甜食,就更加重了肠道负担。为了肠道的健康,应当纠正晚餐摄入甜食的不良习惯。 积极参加运动

肿瘤学试题库试题库

一、填空题 1、环磷酰胺是烷化剂类药物,5-氟脲嘧啶是抗代谢类药物。 2、腹水患者应监测腹围,准确记录出入量。 3、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性的血清标志物。 4、肿瘤的介入治疗主要有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和肾癌肾动脉栓塞化疗。 5、三阶梯癌痛治疗原则是按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 6、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有即刻反应、早期反应、迟发反应、远期反应等。 7、肿瘤标志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和多胺等。 8、按医瞩准备药物,熟悉常用抗癌药物作用,给药方法和毒性反应。了解患 者的治疗方案。 9、使用化疗药物,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现配现用,不得放置。掌握药 物的剂量,用法及给药速度,给药顺序及间隔时间。 10 、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引起便秘,鼓励多饮水,每日 1000~1500 ml 。 11、在化疗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注意体温、脉搏、 呼、血压、神志等变化。 12、在化疗中,注意有无药物毒性反应发生,如出现出血、呕吐、皮疹、 便秘、腹泻、便血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13、处理化疗后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时必须戴手套。 14、患者胸腔注药后,指导并协助患者翻身,观察注药后反应。 15、淋巴瘤患者抵抗力低下易造成口腔感染,应加强口腔护理。 16、应用紫杉醇发生过敏反应的主要表现是心律失常和血压下降。 17、抗癌药物的常用给药方法有全身给药和局部用药。 18、化疗期间嘱病人多饮水,每天液体总量不少于 3000ml 。 19、顺铂腹腔化疗后应记录 24小时尿量,每日尿量不能少于 2500ml 。 20、腹腔化疗药液使用前须加温到 37℃~ 38℃左右,防止冷刺激引起寒战等 不良反应。 21、化疗药液外漏应即刻停药,并用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封闭。 22、使用抗代谢或抗癌抗生素药物易引起口腔炎,要注意做好口腔护理。 23、使用阿霉素类药物的患者,要注意心脏反应,定时检查心电图。

结直肠癌如何预防

结直肠癌如何预防 癌症的预防一共分三级。一级预防是指通过病因预防,不让机体出现癌症,保持身体健康;二级预防是指通过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使患者达到「治愈」和长期生存;三级预防是指对已发生的非早期癌症,尽可能地采取各种治疗措施,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WCRF)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每天吃全谷物并提高活动水平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 千万别给癌症可乘之机 AICR和WCRF的报告指出,全谷食物如糙米或全麦面包可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而且摄入越多风险越低。在本报告中,研究人员对饮食、体重、运动如何影响结直肠癌风险进行了研究。他们对99项相关研究进行了评估,涵盖2900万人的数据,其中25万人患有结直肠癌。 在美国,结直肠癌在癌症发生率中排名第三,据估计每天确诊病例为371例。而据AICR估计,每年有47%结直肠癌病例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

啥概念?有近半的结直肠癌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饮食得当:结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现代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结直肠癌也成为越来越多见的消化道肿瘤,高盐高油高热量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都不利于健康,不要食用烧烤、腌制食物及发霉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食用粗粮杂粮及高膳食纤维,减少肉类的摄入。 生活习惯:长年吸烟及饮酒太多是导致结直肠癌的两个主要原因,因此在平时要减少烟酒的摄入,减少熬夜,做到起居有常。 体育锻炼:保持一定强度的日常活动,将体重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中医保健:上工治未病是中医里非常注重的环节,一盎司的预防大于一磅的治疗。由广岛大学等多位日本学者发表在2017年6月29日《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的研究报告,对灵芝如何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做了深入探讨。结果发现,灵芝至少可以通过四条途径,降低高脂饮食诱发大肠癌的风险。 日本学者的研究分析让我们知道,灵芝至少可以通过四条途径,降低高脂饮食诱发大肠癌的风险(如下图)。

【最新医学】规培资料大全-肿瘤科试题-26

放射肿瘤科练习 姓名:邱振康得分:0.00 总分:100 及格分:60 考试时间:201 一 . 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 1 .某患者在应用异烟肼、链霉素治疗中出现耳鸣、重听,痰菌阳性,你认为治疗 方案应改为 A .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 B . 异烟肼、利福平、卡那霉素 C . 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 D . 卷曲霉素、氨硫脲 E . 卷曲霉素、异烟肼 2 .胰腺疾病与胆道疾病互相关系的解剖基础是 A . 胆总管与胰管有共同通道及出口 B . 胆总管与胰腺紧贴.并位于其后方 C . 胰腺炎胰腺肿大时常能压迫胆总管 D . 均属肝门部器官 E . 均受肝内胆汁分泌压的影响 3 .男性,46岁,胃痛十余年。近半年症状加重持续上腹痛,尚能进食,上腹部 偏右可扪及5cm×6cm肿块,移动浊音阳性,肛诊检查,直肠前壁触及质坚硬节, 临床诊断胃癌,下列哪种治疗是合理的 A . 胃癌根治术 B . 胃大部切除术 C . 姑息性胃癌切除术 D . 胃、空肠吻合术 E . 不宜手术 4 . DOTS是下列哪一项的英文缩写 A . 全球肺结核防治规则 B . 肺结核治疗原则 C . 全程督导短程化学治疗 D . 卡介苗接种 E . 结核菌素试验 5 .下列原发性腹膜炎的特点,应除外 A . 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中罕见的一类 B .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 C . 脓液培养,多为溶血性链球菌 D . 与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有关 E . 细菌性血运感染所致 6 .对亚临床肝性脑病最有诊断价值的是

A . 视觉诱发电位 B . 躯体诱发电位 C . 脑电图 D . 简易智力测验 E . 血氨 7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后,可能出现的表现不包括 A . 血尿素氮增高 B . 脾脏缩小 C . 腹水减少 D . 意识障碍 E . 少尿 8 .女,36岁,半年来反复出现脓血便,抗生素系统治疗无效。结肠镜检查发现病变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不平、质脆,血管纹理消失,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结肠癌 B . 溃疡性结肠炎 C . 细菌性痢疾 D . 克罗恩病 E . 肠结核 9 .女性,51岁,间断上腹疼痛2年,疼痛发作与情绪、饮食有关。查体:上腹部轻压痛。胃镜:胃窦皱襞平坦,黏膜粗糙无光泽,黏膜下血管透见。此病例考虑诊断为 A . 消化性溃疡 B . 急性胃炎 C . 慢性浅表性胃炎 D . 胃癌 E . 慢性萎缩性胃炎 10 .一个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高尿酸血症,可能是下列哪种药物所致 A . 异烟肼 B . 利福平 C . 乙胺丁醇 D . 链霉素 E . 吡嗪酰胺 11 .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 A . 真菌 B . 寿毒 C . 非典型病原体 D . 金黄色葡萄球菌 E . 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不动杆菌 12 .中心型肺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

结肠癌预防

结肠癌预防 预防结肠癌的方法1、饮食合理,多粗少细我国大肠癌流行调查显示,凡吃粗粮多的地区,大肠癌发病率低,反之发病率高。 美国饮食、营养及癌症委员会的调查表明,结肠癌、乳腺癌、食道癌、胃癌及肺癌是最有可能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而加以预防的,而合理的膳食对大部分癌症都有预防作用,特别是全谷食品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防癌成分,几乎对所有癌症均有预防效果。 因此,成年人每天要吃400克左右谷类主食,最少也不能低于300克,同时,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食用菌,少吃高脂肪类食物,可有效地减少大肠癌等癌症的发生概率。 2、防治肠道疾病积极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 大肠息肉分为五大类,即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生化性息肉及黏膜肥大赘生物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结肠腺瘤时,应在良性腺瘤阶段予以摘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如果不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 另外,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3、定期检查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信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

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 4、科学锻炼研究表明,人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时,情绪愉悦可使体内产生有利于血液循环的物质,提高体液和细胞免疫作用,增强对癌细胞的杀伤力;体内会因运动而分泌增加干扰素,以发挥抗病毒作用;运动可促进代谢旺盛,体内维生素A、C的抗氧化能力增强,清除过多自由基,保护免疫系统免遭伤害。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5、化学药物预防目前用于结肠癌预防的药物主要有很多。 2、饮酒较一致看法是:啤酒与直肠癌关系密切,啤酒中某些成分本身是直肠癌始动或促进因子。 3、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均与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相对危险度有关,并呈剂量反应关系。 维生素D和钙具有保护作用。 4、油煎炸食品食物烤焦的部分(尤其是肉类食品)中含有能作用与结肠壁的致癌剂。 5、葱蒜类葱蒜类食物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应摄入葱蒜类食品降低结肠癌的发病危险。 6、高盐和腌制食品高盐摄入和过食腌制食品使结直肠癌的发病相对危险性增高。 7、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硒降低发病危险性,钙摄入对防止大肠癌的发生起保护作用。

肿瘤学试题库胃癌

胃癌 A1型题 1.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可以超越常规所属淋巴结转移方式,而直接侵犯远处淋 巴结,其中最常见为:D(2.1.1) A.胰脾淋巴结 B.肝门淋巴结 C.腹腔淋巴结 D.锁骨上淋巴结 E.直肠上动脉淋巴结 2.早期胃癌的概念是:B(1.2.1) A.局限于胃窦 B.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C.直径在2CM以 D.无淋巴结转移 E.尚未侵及浆膜层 3.下列哪项最能提示胃溃疡恶变?E(2.2.1) A.多发溃疡 B 复合溃疡 C.胃小弯侧溃疡 D.溃疡>2CM E.溃疡位于胃腔廓之外,周围粘膜呈星状聚合 4.残胃癌多发生在第1次手术后约: C A.5-10年 B.10-15年 C.20-25年 D.30-35年 E.35-40年 5.提高胃癌治愈的关键在于:A( 6.1.1) A.早期诊断 B.彻底手术 C.积极放疗 D.早期化疗 E.综合治疗 6.对有胃癌前期病变者,如胃酸减少或缺乏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应作:E (8.2.1) A.纤维光束胃镜检查 B.X线钡餐检查 C.胃液细胞学检查 D.病理切片检查 E.定期系统随诊检查,早期积极治疗 7.关于胃癌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6.3.2) A.侵犯浆肌层的胃癌3.5.10年生存率较早期胃癌小50%以上 B.根治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C.常用的化疗药物为5-Fu及自力霉素

D.若胃癌已有肝左外叶浸润不应作根治术 E.如无远处转移,一般争取尽早手术 8.关于胃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D (2.2.1) A.胃癌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 B.胃癌发病年龄经以40-60岁多见 C.胃癌发生部多在胃窦,其次是胃小弯 D.胃大弯和前壁一般不发生胃癌 E.贲门区的胃癌比胃大弯更常见 9.关于胃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C (2.2.1) A.早期胃癌是指局限在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胃癌 B.小胃癌是指病灶0.6-1.0cm的胃癌 C.早期胃癌均无淋巴结转移 D.微小胃癌是指直径≤0.5cm的胃癌 E.小胃癌和微小胃癌根治后5年存活率几乎达100 10.关于胃癌根治性切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6.3.3) A.全胃切除可以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 B.切除域应距肿块边缘6cm以上 C.彻底清除胃和区段淋巴结 D.必要时作附近脏器联合切除 E.胃远端切除距幽门口前方5cm 11.胃癌的癌前期状态不包括:B(2.2.1) A.胃息肉 B.胃平滑肌瘤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胃酸缺乏症 E.恶性贫血者 12.提高胃癌早期发现的几项关键检查是:B(4.2.1) A.四环素荧光试验.OB试验.胃液细胞学 B.纤维光束胃镜.X线钡餐,胃液细胞学 C.游离胃液测定.胃液细胞学 D.X线钡餐.OB试验.纤维光束胃镜 E.纤维光束胃镜.胃液细胞学.四环素荧光试验 13.行胃癌根治术时,手术切除最少应离癌肿边缘多远才算足够? D(6.3.3) A.1—2cm B.2—4cm C.4--6cm D.6—8cm E.8--10cm 14.关于胃癌的淋巴转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2.2.1) A.胃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关系 B.淋巴转移不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C. 无跳跃式淋巴结转移 D.恶性程度较高或较晚期的胃癌可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 E.区域淋巴结转移部位与原发肿瘤的部位无关

中国大肠癌现状以及治疗

中国大肠癌现状以及治疗 大肠癌(CRC)是全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仅在欧洲,2002年就有超过37万人发生该病,占全部癌症的12%,死亡人数大约为20万人。在中国,大肠癌目前虽然还位列第五号肿瘤,但增长的速度却非常快,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这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密切相关。例如上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比,上海市男性结肠癌增加104%,女性增加99%,平均每年增加4%左右,其它大城市也基本如此。 大肠癌在中国是第五大常见的恶性肿瘤 从全世界范围看,中国是大肠癌的低发区,目前在中国是第五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结肠癌发病率增长速度迅猛,在大城市增幅更快。以上海市为例,1993年至1994年与1972年至1974年比较,男性结肠癌增加104%,女性结肠癌增加99%,每年增长4%左右;在北京地区,1982年至1997年15年间,结肠、直肠癌男性标化发病率分别上升53.30%、23.8%,女性分别上升16.9%、15.3%。1999年,中国男女结肠癌发病率分别为16.2/10万及14.5/10万。直肠癌的上升幅度较小,男性增加11%,女性增加7%。总之,上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大肠癌的发病率在城市上升31.95%,在农村上升8.51%。 在中国,大肠癌死亡率变化较大。在我国试点地区的调查显示,男性大肠癌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五位(上海市为第四位);北京市女性为第二位,上海市女性为第三位,天津市与武汉市的女性为第四位,哈尔滨市的女性为第五位。农村试点地区的大肠癌死亡率大多居于第五位。 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 中国大肠癌的情况是城市高于农村,大城市高于小城市,男性比女性增加的还快。所以,它是一个跟我们饮食习惯非常相关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危险度增多是过多的脂肪摄入,过多的热量摄入。另外,和吸烟、低纤维素饮食也有关系。大肠癌有一种家族性的多发息肉病,这种息肉病的人非常容易得大肠癌。预防大肠癌就要改善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要太富了就整天吃肉,我们要保持我们民族饮食习惯的特点,多吃米,多吃蔬菜,多吃一点水果,不要无节制地吃。 大肠癌早期是没有症状的,最主要就是饮食习惯要改变。到了晚期当然就是梗阻。所以要靠每年一度的健康检查来普查,不要觉得年纪轻就得不了癌症。 Tazaki博士强调说,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有家族性息肉病的人应该及早到医院早期诊断和治疗,必要的时候可以把息肉取下来。 大肠癌强调综合治疗 在疾病早期,单纯手术可治愈,但由于大肠癌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多数病例确诊都相当晚,因此大肠癌患者多数被诊断为晚期。大约25%的患者首诊时就已经出现转移,这意味着癌症已经扩散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另外,40%至50%新诊断的患者将最终发生转移,这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