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0436531297453082_郑暄子_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研究

30436531297453082_郑暄子_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研究

学校代码:10574 分类号:

学号: 2013020509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硕士学位论文

题目: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研究

学位申请人:郑旭爽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MBA)

所在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导师姓名及职称:曹宗平教授

论文提交日期:二〇一六年五月

(用作档案留存的学位论文才需要填写此合格证明)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研究

硕士研究生:郑旭爽

指导教师:曹宗平

学科专业:工商管理(MBA)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〇一六年五月

Master Thesis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on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Bank A

Master Candidate:ZHENG XU SHUANG

Supervisor: Prof. CAO ZONG PING

Major: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6

摘要

授信风险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良好的授信风险防范意识和授信风险管理能力是商业银行经营和盈利的保证。近年来,A商业银行授信业务发展迅速,通过流程化改革,建立授权、授信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授信内控管理和制约机制,增强授信行为的合规性,抵质押贷款比例从成立农商行前的7.4%提高到目前的29.13%,第二还款来源的保障性有所提高。但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A商业银行的授信行为仍然比较粗放,经营管理整体风险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到位,特别是自2012年起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A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及占比依然呈现逐年攀升趋势,因此,加强授信风险管理,降低不良资产占比是目前A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求得稳定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商业银行的先进做法基础上,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探讨研究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体系的各种措施,希望对A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有所贡献。

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将授信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先进做法融合在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过程中,对提高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文章的内容安排,首先阐述了授信风险管理的理论和介绍文中需要用到的授信风险分析方法,为下文对A商业银行进行数据结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做铺垫;其次介绍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善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A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

ABSTRACT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the current commercial bank risk management, good credit risk prevention consciousness and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bility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operation and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recent years, the credit business of bank A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uthority and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internal control of credi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chanism improved gradually, Credit behavior compliance is enhanc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ortion of mortgage loans increased from 7.4% to 29.13%. The second source of repayment of affordable has improved. But compared with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redit management is still extensive, risk management awareness is not strong. Since 2012, the balance of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the proportion is still showing a rising trend year by year. To strengthen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nd reduce the bad assets is the need of bank A to participate in market competition. This paper i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draw lessons from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 practic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easures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 hope to be able to contribute to the steady operation of bank A.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method of theory with practice. Make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mercial Banks at home and abroad advanced fusion in the process of bank A credit risk management, It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o improve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A commercial bank.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Firstly, the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y of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method of credit risk analysis. Secondl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ank A credit risk management and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problem analysis,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credit risk management of bank A.

Key word: A Commercial Bank; Credit business; Risk management;

目录

1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3研究方法 (1)

1.4研究内容与框架 (2)

2相关理论介绍和文献综述 (4)

2.1授信风险理论简介 (4)

2.2授信风险的主要分析方法 (6)

2.3国外文献综述 (10)

2.4国内文献综述 (11)

3 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14)

3.1A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经营管理情况 (14)

3.2与其他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比较 (25)

3.3本章小结 (27)

4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8)

4.1授信业务结构存在的问题 (28)

4.2风控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 (29)

4.3授信决策存在的问题 (30)

4.4授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30)

4.5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31)

4.6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31)

4.7内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32)

4.8本章小结 (33)

5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改进对策 (34)

5.1净化授信业务内部控制环境 (34)

5.2改进授信业务财务评价方法 (35)

5.3运用授信风险定量分析方法 (36)

5.4建立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37)

5.5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38)

5.6完善授信业务绩效考核及责任追究机制 (39)

5.7本章小结 (40)

6结论与展望 (41)

6.1结论 (41)

6.2展望 (41)

参考文献 (42)

致谢 (44)

图目录

图3.1审批流程图 (20)

图3.2贷款流程图 (22)

表目录

表2.4模型对比分析表 (10)

表3.1贷款七级分类情况表 (14)

表3.2A商业银行历年不良贷款情况表 (15)

表3.3A商业银行贷款种类结构表 (15)

表3.4A商业银行历年保证贷款情况表 (15)

表3.5A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种类情况表 (16)

表3.6企业类贷款等级划分 (18)

表3.7个人类贷款等级划分 (19)

表3.8审批权限表 (21)

表3.9企业信用等级评分标准表 (23)

表3.10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指标 (23)

表3.11个人信用等级评分标准表 (24)

1绪论

1.1研究背景

金融对现代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业中处于主体地位,其稳健运行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目前受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的经营环境不容乐观,授信风险正在加速暴露,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在这种形势下,银行金融机构传统的、粗放的经营管理体制面临着严峻挑战,亟待在经营模式、风险控制、资本管理等方面进行战略转型。

授信业务是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授信风险贯穿了授信业务发生的调查、审查、审批、授后管理等整个过程。因此,授信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关系到银行金融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树立现代化商业银行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全面风险管理,才能使各项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对A商业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绩效的对策建议,进而完善该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在同业中市场竞争力。

由于A商业银行改革转型之前是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发起成立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存在改革起步迟、规模小、经营方式比较粗放、不良贷款居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经营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等诸多先天不足。近年来,虽然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之下,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业务发展已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在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风险控制的能力并没有明显提升,授信风险愈加突出。目前,A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3.48%,超过国内外一些优良银行的不良率平均水平。A商业银行若要提高授信管理水平,在今后的授信工作中逐渐降低不良授信率,就必须在实践中分析研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风险管理对策。

本文借鉴国内和境外商业银行的一些先进经验,对A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授信风险管理水平的建议以及措施。这对国内其他商业银行,特别是与A商业银行处在同一系统内的其他银行,由于授信风险管理架构、制度建设、管理措施、管理流程等诸多方面存在共性,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因而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1.3研究方法

本文以A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和经验总结等方法。通过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常用的授信风险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下文选用合适的定量

分析方法作铺垫;同时将A商业银行与国内外其他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对比,突出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采用案例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前文授信风险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选取A商业银行为案例进行分析,客观分析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从定性的角度分析A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隐患,又引用A商业银行贷款的数据,从定量的角度对A商业银行授信业务经营情况进行描述,力求全面剖析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4研究内容与框架

本文从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出发,对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内容、特征、影响因素、方法进行了阐述;并针对A商业银行授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论文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整体框架。

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对国内外授信风险管理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先按基本观点罗列出国内外主要的研究者,再对国内外授信风险管理架构、管理制度建设、授信风险管理措施、授信业务流程、风险分析方法、授信业务授权管理、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考察。

第三章为相关概念和理论介绍,从授信业务、授信风险、授信风险管理的概念、原则、特征以及授信风险分析方法的种类、比较等方面入手,论述授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为下文展开数据结构分析、问题分析和提出对策建议做铺垫。

第四章以A商业银行为分析案例,对其授信业务经营情况、授信“三查”制度,审贷分离,授信资产七级分类管理办法等制度建设情况、授信业务授权,审批机制建设情况、授信业务流程、授信风险的分析控制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分析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现状;同时将A商业银行与国内及境外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对比,突出其存在的不足。

第五章分析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于前文分析基础,概括出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在授信业务结构、风险制度执行、授信决策、授信管理制度、激励机制、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内部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

第六章着重阐述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路。在参考国内外其他商业银行的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A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授信业务内部控制环境、改进授信业务财务评价方法、运用

授信风险定量分析方法、建立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完善授信业务绩效考核及责任追究机制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对论文进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2相关理论介绍与文献综述

2.1授信风险理论简介

近几年,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各项业务均得到迅速发展,授信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也得到了发展。当前授信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和主要收入来源,占据着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地位。下面从授信风险的种类、特征、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授信风险理论进行论述。

2.1.1授信风险的种类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授信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信用需求,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通过对客户的调查、审查,最终确定的授予客户一定融资额度的业务。目前商业银行开办的授信业务包括信贷业务、结算业务、信用卡业务、金融创新及衍生业务,主要向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法人、自然人三类对象提供授信。而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授信,授信客户不能如期偿还授信资金而产生使银行蒙受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1)从客户引发银行授信风险产生的原因的角度看,银行授信风险主要划分为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道德风险。从产生的原因分析授信风险,能促使银行意识到授前调查、审查、授后跟踪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落实“三查”制度。

经营风险,客户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盈利水平下降,出现产品滞销、停产等亏损现象的风险。经营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供、销各个环节,经营风险又可能引发企业的财务风险。客户出现经营风险,会影响客户的还款能力,最终导致银行出现授信风险。

财务风险,由于客户融资不当、财务结构不合理而使预期收益下降从而导致偿债能力丧失的风险。客户出现财务风险,预期的收益无法实现,会影响客户的还款计划甚至使客户无法还款,这也是银行必须重视,采取措施进行防范的风险。

道德风险,主要是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客户有能力还款,却没有还款意愿的行为。银行的授信业务有可能遭受客户道德风险影响而引起授信风险,所以银行在授信前有必要认真调查客户的财务状况、信用水平,准确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规避道德风险的影响。

(2)按性质划分,银行授信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从风险性质的角度来看授信风险,有利于银行更加注重从完善交易合同,规避法律风险;强化操作管理,减少操作风险等内部管理方面对授信风险进行防控。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因素发生变化可能给银行带来的财务损失,市场风险中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是银行经营授信业务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违约导致贷款等银行授信资产不能按时收回本息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也可称为信用违约风险。它是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的根源,是银行面对的最主要风险。近年温州、鄂尔多斯等地民间借贷债务违约不时出现,而金融层面或投资领域的信用违约出现的概率日益加大,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授信风险管理,必须高度警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信用风险进行防范、控制和化解。

法律风险,是指因法律空白、法律变更、法律文件不完备等原因导致交易合同不能得到法律保护的可能性。它包括合同风险、物权风险、司法风险、刑事风险等。商业银行从合同的订立,担保方式的选择到债权的管理等方面都可能存在法律风险点。如个人住房贷款中,虚构或者假借他人名义签订借款合同,骗取银行贷款;重复按揭等都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在处理业务时操作失误或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目前,操作风险已成为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的银行业三大风险。总部设在大阪的日本大和银行由于驻纽约分行雇员井口俊英在账外买卖美国债券,使该行蒙受了1,100亿日元(约合11亿美元)的巨额损失,就是实践中一个没有控制好操作风险的典型案例。

2.1.2授信风险的特征

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授信业务所必然存在的,它具有一般风险的客观性、普遍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同时也由于商业这一行业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具备其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造成直接的货币资金损失。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为货币资金,通过负债经营方式,利用存贷利差来获得利润,因此授信业务一旦发生风险,会造成商业银行直接的货币资金损失。

(2)影响面广、损失金额巨大。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职能,且授信客户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各行各业,授信的金额往往比较大,所以授信风险带来的影响会通过乘数作用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成倍倍增,造成巨大的资金损失。

(3)管理要求高。正因为授信风险影响面广、造成损失巨大,所以管理要求比一般的风险高,商业银行必须正确认识授信风险,并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来加强授信风险管理,增强预测、承受、控制和降低授信风险的能力,减少授信风险的发生以及造成的损失。

授信风险具备的以上特性,增加了对它进行识别、计量的难度,因此商业银行对授信风险管理要有更高的管理要求,授信风险管理的措施也应符合授信风险的特征要求。

2.1.3授信风险的影响因素

授信业务是一项复杂的业务,一笔授信业务发生损失,它可能受到宏观、微观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反映了授信风险管理的复杂性。目前商业银行授信风险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环境、授信对象情况、银行自身经营管理。

(1)政治因素

改革前非市场经济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承担了很多国家或地方政府贷款任务,发放了很多未按市场规律操作的贷款,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但是也承担了较大的风险。由政府进行担保或政府行政干预基础上的政府平台贷款,这些贷款手续的缺失、风险的加大最终导致了出现不良贷款。虽然近些年通过核销、剥离等方式处置了大量不良贷款,但仍然存在部分因为政策性因素造成的不良贷款,历史包袱沉重。而且这种带有一定行政色彩的授信业务现在依然存在,有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完善。政治因素通常引发授信业务的市场风险。

(2)授信客户方面的因素

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授信,包括向客户提供贷款、银行承兑汇票、远期信用证或保函、贴现或转贴现、信用卡等等,这些授信业务风险的大小,是否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授信客户的经营收入情况和信用情况,也就是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授信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通常会给授信业务带来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经营管理不善、市场因素变化造成产品销量不好或者财务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等都可能使授信客户无法如期偿还债务,这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引发授信风险。或者债务人主观上没有偿还债务的意愿,故意逃避责任,不归还贷款,也往往给银行带来很大的损失。

(3)银行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

商业银行制度建设落后、对授信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管理不到位、风险控制能力不强、人员素质不高等均可引发授信业务的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从而造成授信业务的不良。如银行员工的风险控制意识低,无意或由于疏忽没能履行对客户进行分析筛选的专业职责,客户准入标准控制不好、把关不严,导致信用差、还款能力低的客户进入授信业务流程,就可能导致授信失策或发生授信风险。2.2授信风险的主要分析方法

国外商业银行发展历史较早,风险暴露得也比较快,早在8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在拉美债务危机中遭受重大损失,引起国外商业银行对授信风险管控的关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商业银行研究、采取了较为先进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方法,风险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值得我们去借鉴。目前国外商业银行常用的定性风险评估方法为:专家制度(5C法)、打分法;定量分析方法为:Z评分模型、KMV公司的KMV模型,摩根基于VAR值的Credit metrics模型(信

用计量技术模型)。我国商业银行基本沿用的是信用评级方法和专家制度(5C法),授信决策仍以主观判断为主。

2.2.1专家制度法

专家制度法也称5C法,它是一种由主管人员、业务人员依靠个人的经验和能力,从道德品质、还款能力、资本实力、担保、经营环境等5个方面,对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评估,得出是否为客户提供授信的结果。也有银行将信用评价的5方面内容归纳为“5W”或“5P”,“5W”指借款人(Who)、借款用途(Why)、还款期限(When)、担保物(What)、如何还款(How);“5P”指个人因素(Personal)、目的因素(Purpose)、偿还因素(Payment)、保障因素(Protection)、前景因素(Perspective)。

使用该方法进行授信,拥有授信决策权的一般都是银行里经过长期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他们对市场环境以及客户的足够了解,能够剔除财务数据的偏差,提高授信的效率。但是该方法对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专业知识依赖性过强,决策者的素质高低、经验水平以及判断的公平性都会影响授信评估的准确性,授信决策的正确性有待提高。

2.2.2打分法

打分法是通过设置各项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及其权重,对授信对象进行评分,得出是否进行授信的参考结果。它是一个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运用的方法。选择的财务指标包括规模、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经营效益、银企合作等定量指标;非财务指标包括经营管理者素质、企业经营管理素质、主要产品和市场创新、经营及市场环境等定性指标。由于客户不同时刻的状况表现是不同的,采用该方法可以分不同时刻对客户进行多次评分,如申请评分、行为评分、表现评分等,商业银行根据客户新的评分情况及时调整对客户的授信。

打分法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各项指标及其权重的设置主要依靠信贷专家的经验,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依据;另一方面评估人员能力的高低,掌握的标准是否一致,也会影响打分的准确性。

2.2.3 Z评分模型

Z评分模型是指通过选择部分能充分反映客户财务管理状况,对分析授信资产质量具有较大价值的财务指标,设计一个数据模型,对客户资信情况和还款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若某家公司在模型中,Z得分比某一预定的值大,说明该公司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控制水平,可以被银行接受;若Z得分比某一预定的值小,说明该公司可能破产,无法偿还到期的本息,无法被银行接受。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式(3.1)

式中,X1—营运资本/总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市场总资产;

X2—留存盈余/总资产=(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市场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税前利润+财务费用)/市场总资产;

X4—股权的市场价值/总负债的账面价值;

X5—销售额/总资产。

设计者Altman 经过统计分析和计算,最后确认借款人违约的临界值Z=2.675,若Z<2.67,则借款人被划为违约组;若Z>2.67,则该借款人比较安全,信用风险较低;若Z<1.81,则企业存在很大的破产风险;当1.81

由于Z评分模型考虑到股权的市场价值,所以它主要用于对上市公司进行信用评级。Edwardl Almna针对非上市企业,又修改了Z评分模型,建立了既适用于上市公司,也适用于对非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模型,它的表达公式如下:Z′= 6.56(X1) +3.26(X2)+6.72(X3)+1.05(X4) 式(3.2)与上面的公式不同的是X4—净资产/总负债,当Z′<1.23,破产区,则企业很可能破产;1.23≤Z′<2.9,灰色区;2.9>Z′,安全区,则企业不可能破产。

目前Z评分模型和Z′评分模型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使用,这主要是由于这两个模型的操作性、适应性以及预测能力都比较好,着两个模型也存在一些缺点,有待完善,主要是:一是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非对称性,使得银行可能无法全面掌握企业的财务数据,这必然影响评分模型的预测效果;二是Z评分模型假设公司是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稳定的发展下去,是静态的分析,所以是不太符合实际的。经过数年来的理论和实践的验证,Z评分模型在我国的应用价值较大,实用性还是比较强的。

2.2.4基于VAR值的Credit metrics模型

Credit metrics模型是由摩根公司提出的用于量化授信风险的模型,1995年美国商业银行开始运用Credit metrics模型对银行授信风险进行预测。它是利用在险价值(VAR值)方法对单笔贷款或贷款组合的在险价值量,即在一定时间里和一定置信度下,某一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最大损失额进行度量的方法。

VAR用公式表示为:

式(3.3)通过Credit metrics模型计算得到VAR值,能很直观的反映银行某资产在某一期间内的最大损失额,可以提高银行授信风险识别、量化的能力。但是该模型也存在不足:对授信风险的量化主要依赖于信用等级转移矩阵和违约概率矩阵,而这两个矩阵的数据通常由历史数据统计得到,对资产未来损失额进行测试可能

不太准确;用该模型进行计算的过程较为繁琐;Credit metrics模型数据来源主要依赖于信用评级公司,而我国的信用评级业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像标准普尔、穆迪这样的权威评级公司,可靠数据来源不足,这严重制约了该模型在我国的应用。

2.2.5 KMV模型

KMV模型以公司资产结构、公司资产市场价值的变动程度和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为基础,通过计算“预期违约率”(EDF)来度量信用风险。KMV模型把贷款假设成一个期权,借款人会因为资产价值比承担的债务价值大,而选择继续履约,当借款人资产价值比债务价值小时,就会因无法偿还债务而选择违约。这个违约临界点可以由借款人的债务水平来确定,它所对应的点被称为违约触发点DPT;借款人未来资产价值的期望值与违约触发点DPT之间的相对距离称为违约距离DD。

KMV模型以反映公司的历史和当前状况的股票市场价格的数据为基础,对公司未来发展情况进行预期,而不是以历史的财务数据为计算基础,这克服了依赖历史财务数据向后看的数理统计模型的缺陷。由于KMV 模型需要以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为计算基础,所以该模型一般被运用在评估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运用它来评估非上市公司的结果不太准确,所以比较适合大型的商业银行,不太适合中小型商业银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授信客户很多都不是上市公司。

2.2.6模型比较

上文介绍了几种常见授信风险分析方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过程,这里不妨就这些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展开进一步分析。

(1)KMV模型和Credit metrics模型量化程度高,使用的数据指标较多,能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对授信评级结果的影响,是评级结果更加客观、科学。但是这两个模型对数据积累和技术经验要求很高,KMV模型面临的难点是:首先模型获取数据主要来源于股票市场价格与公司的财务报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信息失真情况,将对授信评级结果产生影响;其次模型需要通过违约距离DD和EDF 值的映射关系来估计预期违约率 EDF,而大型数据支持的缺乏,使得目前暂时无法违约距离DD和EDF值的映射关系,阻碍KMV模型在我们的研究和应用。Credit metrics模型应用的难点是:一方面该模型进行计算的过程较为繁琐,计算水平要求高,另一方面Credit metrics模型需要用到的等级转移概率矩阵和违约概率矩阵等数据来源主要依赖于信用评级公司,而我国的信用评级业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像标准普尔、穆迪这样的权威评级公司,这也制约了该模型在我国的应用。

(2)专家制度法和打分法的优点是灵活性较强,两者都有结合定性指标进行授信风险评价,符合我国企业经营的特殊性。但是这两个方法定性指标权重占比

较高,存在主观性较强,客观依据不足的缺陷。如果在应用专家制度法和打分法的同时,结合Z评分模型对授信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将提高风险评级的准确信和可靠度。

将以上几种方法运用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应用的主要对象总结对比如下:

表2.4 模型对比分析表

3.1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历史悠久,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授信风险管理得到国外商业银行的重视,国外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值得借鉴的授信风险管理经验。

(1)授信风险管理的体系构建。美国特里德考察团赞助委员会首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报告》(2003)中提出了从体系上规范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要素和层次,将全面风险管理从理念发展到了实践操作的层面。Zeyneb Hafsa Orhan Astrom(2013)研究指出:未能有效管理授信风险,对借款人使用宽松的信贷标准、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估方法、不具备完善的授信风险管理系统,将给金融机构带来生存的危机,金融机构应建立授信风险管理体系,对授信风险进行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能和防止商业银行出现危机。

(2)授信业务的授权管理。John Wlley and Sons(1999)研究指出,美国商业银行在授信风险管理方面,建立起较合理的组织结构,部门、人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对授信业务进行有效管理,授信业务部、信贷管理部和风险管理部等部门分别负责授信的审批工作、授信后管理工作等。

(3)授信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Salas and Saurina(2002)认为,除了宏观经济条件以外,授信风险主要受到各家银行自身经营水平等个体变量的影响。Abhiman Das and Saibal Ghosh (2007)对印度国有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认为银行自身是造成授信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如银行贷款的疯狂增长必然会造成贷款质量的降低,规模越大、风险越多。

(4)授信风险的成因分析。Jeff Madura (2007)指出,银行的资产价值受到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特有环境的共同冲击,但是银行和借款人往往只能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来对现有资金的状况进行更新、了解,从而影响授信资产的质量。Mariassunta Giannetti(2007)指出商业银行无法完全理解授信对象的真实需求,一旦授信对象得到银行的负面信息,就可能会采取不好的措施给银行带来风险。

(5)授信风险的分析方法。1988年颁布的《巴赛尔协议》建立了一套资本充足率标准,该标准是国际通过的,并且是完整的,它通过加权方式来衡量表内外的风险,使用该标准后,国际上与债务危机有关的风险得到了有效地扼制;2001年对《巴赛尔协议》进行了修订,推出信用风险估值的内部评级法(IRB法),在风险控制方面正式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量化到资本金的计算中,反映了世界监管机构对全面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视程度。Ali Fatemi和Iraj Fooladi (2000)指出:用模型方法来测量和管理授信风险,识别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的效果得到了验证,这些方法包括: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模型、KMV模型等,但在美国的调查显示,使用这些市场模型对授信风险进行分析管理的金融机构仍不多。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际上对授信风险识别、计量分析方法的发展,从《巴塞尔协议》比较笼统的通过对不同类型资产规定不同权数来量化风险的分析方法,到使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专家制度、贷款内部评级分级模型以及Z评分模型等来分析授信风险,再到关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的问题,主导使用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信用计量技术模型)等定量分析方法来测量授信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更加精确、更加科学。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行将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两者相互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并通过在董事会下设立风险审计或风险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对银行的风险进行全面监测,风险审计或管理委员会不负责审批贷款,只负责贷款风险监测。同时设立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职能完全独立于业务部门之外,风险管理部门派驻相应的风险管理人员至业务部门,业务部门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被派驻的风险管理人员均可参与,并与业务部门共同承担风险与责任,这些部门对银行的高级管理层负责。

3.2国内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经过研究和摸索,授信风险管理措施和方法较之前已有所改进。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参照国外商业银行,梳理了授信审批的流程、明确了贷款审批权限、成立了贷款审批委员会、执行了审贷分离、统一授信、“三查”等制度、使用了信用等级评定、贷款五级分类、七级分类方法等。也有个别银行已经开始开发自己的授信风险预测系统,加

强授信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如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于2010年设计开发了授信风险预测系统,推动中国银行各项授信业务快速健康发展。但是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在授信管理水平方面还有待提升,如授信风险分析方法,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减少使用过多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的主观性分析方法,更多的使用量化模型对授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客观、科学的进行授信决策等。为此,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授信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诞生了一大批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1)授信额度的确定。卢信有(2002)指出,国内商业银行普遍使用未包含动态调整系数的资产负债比率法来确定授信额度。商业银行对客户授信贷款后,要跟踪监测客户的变动情况,并根据客户的情况及时对授信额度进行调整。而且要按照企业信用等级变动概率,确定动态调整系数,对企业的综合授信额度进行及时调整,降低授信风险发生的概率。何明(2008)认为,国内商业银行较为重视客户的资产负债水平,通常以不超过70%为限,而资产负债比率只能反映授信企业静态的某一时点的资产负债状况,没有动态考虑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现金流量,因此单一地采用资产负债比率法确定的企业授信额度,即使授信企业资产负债比率很低,企业也可能因为失去竞争力而发生财务风险,无法偿还到期的银行债务。

(2)授信业务的授权管理。陈意(2002)指出,美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实行个人审批负债制。由各级授信管理员、审查岗位人员或授信总监独立行使授信审批权限,除较高级别的主管被赋予小额度贷款的审批权限外,其他业务系统负责人几乎没有审批权限。这种授权制度非但没有制约业务的发展,还使得审贷分离制度得到很好的执行。周梦星(2010)提出,国内商业银行主要是对业务部门或是支行行长的授权,业务员没有审批权限,行长既负责全行的业务发展规划管理工作,又负责业务风险包括授信风险的控制工作,这就使得“授信风险控制”与“业务规模发展”存在取舍,而国外商业银行把一定权限内的授信审批权限授权给业务人员进行审批,让风险控制与相应的责任相挂钩,更有利于控制授信风险。

(3)授信风险的分析方法。王欣杰(2006)指出,风险管理者从不同角度、不同的风险管理途径创立了很多风险管理模型和技术,如KMV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Risk Metrics模型等,用于识别和量化风险。这些模型和方法引入系统工程、数理统计,甚至物理学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在现代金融理论对风险的分析和定价基础之上,对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计量和监测。在当前竞争激烈、经济形势紧张的局势下,这些方法和模型为商业银行提供很好的保护作用。王明辉(2010)认为,美国商业银行主要运用授信等级双重评估和VAR值方法来量化风险,以适应新形势下对风险管理控制的弹性要求;英国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管理方式主要通过资产组合、金融衍生品交易及VAR值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