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

《测树学实验》指导书

李凤日编

二00五年三月

实验一测树工具的使用

一、目的

熟悉和掌握几种常用的测树工具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仪器、用具

轮尺、围尺、勃鲁莱测高器、超声波测高器、DQW—2型望远测树仪、二米测竿、记录夹、记录用表、计算工具。

三、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测径器

1.轮尺

轮尺构造十分简单,如图1—1,可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测尺的一面为普遍米尺刻度,一面为整化刻度。在森林调查中,为简化测算工作,通常将实际直径按上限排外法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径阶大小(组距)一般可以为1cm、2cm 或4cm。当按1cm、2cm或4cm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2cm或4cm。径阶整化刻度的方法即是将各径阶的组中值刻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

图1—1 轮尺

1.固定脚 2.滑动脚 3.尺身 4.树干横断面

使用注意事项:

(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

(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

(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的部位进行测定。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

树干上1.3m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树木若在1.3m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

2.围尺(直径卷尺)

围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上除标有普通米尺刻度外,还标有对应于圆周长空的直径刻度。

使用时,必须将围尺拉紧平围树干后,才能读数,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

(二)测高器

测高器的种类较多,但根据原理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几何相似形原理设计的,如克里斯顿测高器,圆筒测高器等;另一类是利用三角原理设计的,如勃鲁莱测高器等。

1.几何原理测高:如图1-2所示,当BC//B’C’时,则有:

若EC、B’C’,为定长(一般EC用2m测竿, B’C’用30cm测尺取代),则将BC(树高) 值代入上式,(树高)值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出相应的E’C’值。若将一系列的BC(树高)值刻划在相应的E’C’位置,即可从测尺(B’C’)上直接读出树高(BC)值。

克里斯顿测高器就是利用上述关系设计的。使用时,只需将二米测竿垂直立于树基部(或在树干上标2m高度),然后,选择一个能同时望见树梢和树脚及二米测竿顶的地方,用大拇指和食指轻提仪器,让其自然下垂,与树干平行,屈伸手臂,使仪器上、下钩正好卡住树梢及树基,保持仪器和头部不动,迅速瞄视测竿顶端,这时,视线所通过的仪器刻度值即为树干的全高。

图1-2 克里斯屯测高器测高原理示意图图1-3 克里斯屯测高器及其刻度

这种测高器具有用法简单,携带方便,测高时不用量水平距离等优点,对16m以下的树木测定结果比较准确,但掌握不熟练时,可能出现较大的误差。

2.三角原理测高:按三角原理设计的测高器,本质上都是一种测角器,多通过正切函数关系测算树高。较为常用的是勃鲁莱测高器(图1-4)。其刻度盘上标有不同水平距离(15,

20,30、40m)时所对应的不同仰角和俯角的树高值。

图1-4布鲁莱斯测高器构造图1-5布鲁莱斯测高原理

1.制动按钮

2.视距器

3.瞄准器

4.刻度盘

5.摆针

6.滤色镜

7.启动钮

8.修正表

测高时,首先选测某一水平距离,然后,分别以下情况测算树高:

(1)在平地上测高:测者立于测点,按下仪器按纽,使指针自由下垂,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即按下制动纽,固定指针,在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测水平距离的数据h,再加上测者眼高l,即为全树高H,见图l-6(a)。

(2)在坡地测高:先观测树梢,求得h

1,再观测树基,求得h

2

,若两次观测角度正负号相

异时(仰角为正,俯角为负),见图l-6(b)。则树木全高(H)为:

式中:S为水平距离。

若两次观测角度正负号相同,见图1-6(c),则树木全高(H)为:

这种测高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在视角等于450时,精度较高,但需要测树木至测点的水平距离。

测高注意事项:

①测高时一定要两次读数之和(差)。

②测高的水平距离应尽量与树高相同。

③树高小于5m时不用测高器,而用测杆测定。

④对阔叶树不要误将树冠倒侧当作树梢。

1-6在坡地上测高

(三)多用测树仪

近二、三十年,多用途的综合性测树仪的研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类测时仪能测定树高、立木任意部位直径、水平距离、坡度、每公顷断面积等多种因子。我国常见的有LC-1型和LC-2型林分速测镜,DCW-3型光学测树仪、DQW-2型望远测树仪等。此处仅就DQW-2型望远测树仪作简要介绍。

DQW-2型望远测树仪其结构如图1-7。

原理是用显微投影的标尺,测量经望远镜放大了的目标,通过光学系统,成象在一个焦平面上,以相似形定理和三角函数作为测量原理。

使用时,将仪器固定在三角架上,按下制动纽,待鼓轮静止后,通过目镜可见到圆形视场(图1-8)被准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是观测目标,下半部是测量各因子用的标尺。

1.测水平距离:司尺员将视距尺一端顶到被测树干上,使尺面垂直于仪器观测方向,并力求水平(图l-9),用仪器看视距尺,测距尺所夹视距尺的刻度数即为所测的水平距离(视距尺的最小格值为0.2m),见图1-10。

物镜

图1-7 DQW-2型望远测树仪

2.测树高:

(1) 测立木全高(H):原理与勃鲁莱测高器相同,

)(01C C B H +=(H 尺读数为异号时), |

|01H C B H -= (H 尺读数为同号时)。 式中:B ——观测时水平距离的1%(m);

C l ——观测树顶梢H 尺上的读数(格);

C 。——观测树基部H 尺上的读数(格)。

(2) 标定中央直径的部位:当仪器对准中央直径时,H 尺的读数应该是: 20121C C C -=

(H 尺读数为异号时), 2

2121C C C -=

(H 尺读数为同号时)。 将此读数调至准线上,这时,准线与树干相截的位置即是中央直径部位。 目镜

制动

选光

连接螺母

制动螺丝

弯头 微动

罗盘仪架连接

商标

丝堵

图1-8 圆形视场 图1-9 司尺 图1-10 测距

(3)标定任意树高:H 尺的读数是

0C B H C n n -= (H 尺读数为异号时), 0021C B

H C +=

(H 尺读数为同号时)。 式中,n H ——标定高度(m)。 ·

将求得的H 尺读数调至准线位置,此时,准线与树干相截处即为所要标定的树干高度。

(3) 测树干直径:

式中:L ——测径尺读数(即条带数,窄条带为1,宽条带为10);

B ——观测时水平距离的0.1%(cm)。

DQW-2型望远测树仪的其余功能,在以后的实验使用中可再作现场介绍。

四、实验组织安排

1.实验时,先讲述各种仪器的构造,使用方法及测高原理。

2.实验之前,选取10——15株树进行编号,并用精度较高的仪器(如经纬仪等)测树高,作为树高实际值,以求算测定误差。

五、思考题

测距读数

零线对齐 测

高坡度

1.为什么要进行轮尺刻度整化?若起测直径为6cm时,试以4cm为一径阶说明整化刻度法。 2.比较各种测高器的优缺点。

3.当你只有一直尺或三角板时,怎样用它来测高?说明原理及方法。

六、实验报告

提交测径、测高及误差计算结果(用表1—1)。

表1-1 树木胸径、树高测定计算表

实验二 伐倒木材积测定

一、 目 的

1.学会用树干上几个必要的直径值绘制树干纵剖面图(削度图)的方法; 2.掌握用中央断面、平均断面求积式及其区分求积式计算树干材积的方法; 3.了解标准木(样木)卡片的内容。 二、 资料、仪器及辅助用表 1.计算机

2.30×20cm 方格纸一张及必要的绘图仪器; 3.标准木卡片(见用表2-1); 三、 方法、步骤

(一) 首先根据标准木卡片中树高及1m 、3m 、5m ……等高度处的带皮与去皮直

径,在方格纸上横轴以1:100、纵轴以l :10的比例绘树干纵剖面图。(以直线连结各点不作修匀)。

(二) 用中央断面及平均断面求积式计算树干带皮材积。

首先由树于1m 、3m 、5m ……等高度处的带皮与去皮直径计算所需的数值,

然后代入以下公式计算树干材积。

L G V ?=2

1中 (1)

L G G V ?+=

2

0平 (2)

梢头材积,根据梢头长度及梢头底面积值由公式:)(3

1

''l l l g V n ≤=‘计算。

将以

V 和

V 计算的材积再分别加上梢头材积即为该树干的总材积值。

(三) 以2m 为一区分段,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计算树干材积

由树干1m 、3m 、5m ……等高度处的带皮与去皮直径和区分段长,用圆柱体体积公式计算各区分段的材积,各段材积之和,再加上梢头材积即为整个树干材积。

(四)以2m 为一区分段,用平均断面区分求积式计算树干材积。

首先由树干树干1m 、3m 、5m ……等高度处的带皮与去皮直径,采用线性插值公式计算树高2m 、4m ……等高度处的直径,并计算出该直径的相应断面积代入下式计算树干材积。

l g g g V n n )21

1

10∑-++=)(平均

,''31l g V n = (3)

式中:l ——区分段长 '

l ——梢头长。

再加上梢头材积即为树干总材积。

四、 思考题

1.这次实验所用四个公式计算的树干材积是否相等?如不相等,是否能简单的说明一下理由?

2.能否利用树干纵剖面图,直观的描述一下树干的纵剖面形状? 3.实际进行造材时除考虑树种、材种的长度和粗度外,还要考虑什么?为什么?

4.用区分求积式计算的各材种材积,与由原木材积表查出的各材种材积值是否一致?能叙述不一致的理由吗? 五、 实验报告

1.树干纵剖面图

2.各种公式计算树干材积的结果(表2—2)。

4.按区分求积式计算各材种带皮与去皮材积的结果记入标准木卡片的相应栏内。

用表2-1(续)

用表2—2各公式计算树干材积表

实验三、标准地调查及林分调查因子的测算

一、目的

1.初步掌握标准地外业调查技术和内业计算方法;

2.学习目测方法。

二、仪器及工具

罗盘仪、二米测竿、测绳、皮尺、轮尺(或围尺)、勃鲁莱测高器(或其它测高器)、记录夹、记录用表、森调工作手册、粉笔、方格纸、计算工具等。

三、方法步骤

本实验分组进行,每小组6-7人。

(一)外业

1.选择标准地的基本原则:

(1)在哈尔滨实验林场对所调查林分作全面踏查,掌握林分的特点,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即林分特征及立地条件一致的地段设置标准地。

(2)标准地不能跨越河流、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远离林缘。

(3)标准地面积:按标准地上林木株数的多少为标准。如近熟和成熟林应有100株以上,中龄林150株以上,幼龄林200株。一般先用400m 2的小样方查数株数,再按上述标准推算满足要求的标准地面积。

(4)标准地形状:一般用矩形或方形。

2.标准地境界测量:

(1)用罗盘仪测角,用皮尺或测绳量距离。坡度5°以上应改算为水平距,相对闭合差一般要求不超过各边总长的1/200。相对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绝对闭合差(m m 。 (2)设置固定标准地时应将标准地与已知测线明显地物标相联,,并在标准地调查薄

上绘略图,以便日后查找。

(3)在标准地四角埋设标桩。埋桩时,其写字面要朝向标准地的角线方向。 标桩规格:永久标准地标桩,用针叶树剥皮制作,粗20cm ,长1.5m ,埋入地

下70cm。流水帽砍成圆锥形,流水帽下隔5cm以下砍出写字面,长25cm,宽15cm。用铅油写出标准地号、标准地面积及设年月日。临时标准地的标桩,粗12—14cm,长1.2m,埋入地下50cm。

3.标准地调查:

(1)每木调查:

在标准地内分别树种、活立木、枯立木、倒木,测定每株树木的胸径的工作,称每木调查(或每木检尺)。

①径阶大小的确定:林分平均直径6—12cm,采用2cm为一径阶;林分平均直径在12cm以上,以4cm为一径阶,人工林可用1cm为一径阶。

②确定起测径阶:检尺时最小径阶称为起测径阶,小于起测径阶的树木称为幼树。一般调查时,天然成过熟林起测径阶为8cm,中龄林4cm,人工幼林1或2cm。

○3划分材质等级:

a.用材部分占全树高40%以上者为经济用材树。

b.用材部分长度在2m(针)或1m(阔)以上,而小于全高40%者为半经济用

材树。

c.用材部分在2m(针)或lm(阔)以下者为薪材树。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只分用材树和薪材树。半经济用材树的60%记入经济用材树,40%记入薪材树。但需另计枯立木和倒木以供计算枯损量。

④每木检尺:

三人一组:二人测胸径,一人记录并作记号。测径时,必须分别树种、材质等级和径阶,同时应分别林层进行。在坡地应沿等高线方向进行,在平地沿S 形方向量测。测

径时应注意:

a.必须测定距地面1.3m处直径,在坡地量测坡上1.3m处直径。

b.轮尺必须与树干垂直且与树干三面紧贴,测定胸径并记录后,再取下轮尺。

c. 遇干形不规整的树木,应垂直测定两个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在1.3m 以下分叉者应视为两株树,分别检尺。

d.测定位于标准地境界上的树木时,本着北要南不要,取东舍西的原则。 e. 测者每测一株树,应报出该树种、材质等级及直径大小,记录者应复诵。凡测过的树木,应用粉笔在树上向前进的方向作出记号,以免重测或漏测。

在固定标准地调查时,一律采用lcm一径阶或记实际胸径,每木检尺要分别树种,健康木,病腐木或生长级记录,每株树应编号,并在其1.3m处作上记号(如T),以利下次复测,测定精度0.10m。

(2)测树高:

①测高的主要目的是为确定各树种的平均高。应分别树种和径阶测树高,主要树种应测15—30株,中央径阶多测,两端逐次少测。凡测高的树木应实测其胸径和树高,将所测结果记入“测高记录表”中,通过绘制树高曲线图,由林

测树学实习报告模版

测树学实习报告 姓名:陈榕 学号:090101203 小组:第四组 小组成员:陈榕,荆迪一,张彦,韩蒙, 刘晶晶,吕莹莹,

指导老师:周春国 实习目的 测树学是从事林业调查与研究工作必须掌握的主要专业基础科目之一,其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加强实践环节,温习已学知识,预习新内容,也为锻炼同学们的组织能力与相互协作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工作。 实习内容: 基本训练(立木胸径及其树咼测定)立木材积测定(区分求积法)标准地调查与林分因子测定角规测树(原理、方法、技术) 以小组为单位,每班分5个小组; 安全第一,遵守纪律,爱惜仪器,密切协作,保证数据质量; 每人撰写实习报告。 仪器工具: 测树罗盘仪及支架测高器 直径钢围尺 皮尺 角规 标杆 工具包、粉笔 实习指导书 记录笔、本(纸)及计算器 实习时间:2012年4月16?20日(第10 周)

标准地调查 标准地调查是林分调查的主要途径、手段或方法。所谓标准地,即人为选定 的、并且期望能够代表待测林分调查因子平均水平的典型地块。它应该是整个林 分的缩影,通过它可以获得林分因子的数量、属性及质量指标值,其中,林分数 量因子值可由标准地调查结果按面积比例换算。林分调查结果的精度,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标准地对该林分的代表性,设置标准地时,应对整个林分作比较全面踏 查,目测各主要调查因子,从而形成林分平均标志的轮廓,根据这个轮廓选择适 当地段设置标准地。 按设置目的与用途,标准地分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两类。临时标准地是 为临时满足需要能迅速提供资料而设置的,只进行一次调查。固定标准地是在较 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连续收集资料而设置的,要进行多次调查, 测设要求更为严格。 一、标准地设置 (一) 选择标准地基本要求 (1)必须对所预定林分要求有充分代表性; (2 )不能跨越林分; (3)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隔离带,且应远离林缘。 (二) 标准地形状 为便于设置及面积计算,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带状),林分密度低、通 视良好、地势较平坦时可为圆形。 (三) 标准地面积(即大小) 为了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必要精度,标准地内必须有足够林木 株数,本次实习,要求设置正方形标准地,其内林木株数不少于 50株。 (四) 标准地境界测量 罗盘仪测角,皮尺量距,在坡地上量距要改算为水平距离,测线闭合 「般不得超过 200 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有明显边界,测量境界线同时应伐开灌木,清除蒿草,对 测线外的树木,在面向标准地一面标出明显记号(可用粉笔作记号)。 地四角可埋设临时或固定标桩。 二、标准地林分因子调查与测定 (一)每木调查 又称每木检尺,即测定标准地内每一株树木的胸高直径(可精确到 0.1cm ) 地调查的最基本工作。有时为简化记载和计算,每株树 直径可按整化径阶记载在每木调查表上,我国常用划“正”字格式进行记录。 1. 径阶大小确定 2. 确定起测径阶 3. 其它注意事项 调查记载需分别树种进行。如果是复层异龄混交林而又能够划分出 林层和年龄世代,则需分别林层和世代调查记载。按整化径阶记载 时,有时每株树还需要按照相应标准确定出它是用材树还是半用材 树或薪材树,分别记入每木调查表各相应栏目。 标准地每木检尺记录表:见小组实习报告 根据需要, ,这是标准

耕作学实验指导

耕作学实验指导书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作物栽培与耕作系 2005年8月修订

目录 实验一作物种类与复种形式的确定 (1) 实验二作物布局优化方法之——原理与基本方法 (5) 实验三作物布局优化方法之二—最优化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10) 实验四轮作制度设计 (12) 实验五土地耕作制设计 (15) 实验六土壤施肥制的设计 (17) 附录1 选修实验目录 (32)

实验一种植制度的农业资源分析 ——作物类型与复种形式的确定 一、目的意义: 农业的稳产高产是以作物与其环境的高度统一与适应为基础的。依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及生产经济条件确定所种植的作物种类及复种方式,是安排农业生产的首要问题。在我们还不能大面积控制作物环境的条件下,因地制宜,适地适作是农业费省效宏的有效手段。本实验旨在掌握各作物生态适应性及所规划地区生态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生态学与耕作学知识,学会分析种植制度与资源关系的方法,为耕作制度设计奠定基础。 二、原则: 1.以作物与其环境的统一为总原则。不同地区在地理、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及生产条件诸方面存在差异,而各种作物又要求不同的生活环境,只有使作物与环境相互统一,组成—个协调的生态系统,作物才能稳产高产。 2.从大农业观出发,农林草综合发展,在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同时,要积极保护农业资源,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以同时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既要考虑因地制宜,适地适作,又要注意满足人民群众及社会的多种需要,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展经济作物、果品蔬菜及饲料绿肥作物的生产。 三、依据: 1.作物对热量的要求: 热量是决定作物种类与复种方式的首要条件。多种作物在其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对热量要求的不同类型。因此,可将作物分为耐寒作物、低温作物、中温作物及喜温作物,它们对温度的要求如附表1。 某作物在此地能否种植,首先取决于当地生长季内的积温状况。当一个生长季内的积温除能满足—茬作物需要(考虑一定的保证率,—般80%以上)尚有剩余时,就可考虑复种。复种形式可根据热量及其它条件采取一年两熟、二年三熟等熟制类型。根据条件可采取套作复种或平作复种。以冬小麦为前茬的平作复种作需≥0℃积温,如附表2。 2.作物对水分的要求:

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_SolidWorks建模1

实验二 SolidWorks 草绘特征和放置特征操作(一)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基本零件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 掌握SolidWorks 草绘特征:拉伸凸台、拉伸切除、旋转凸台、旋转切除、扫描、 放样的操作方法。 3. 掌握放置(应用)特征:钻孔特征、倒角特征、圆角特征、抽壳特征、拔模斜度特 征、筋的操作方法 二、 实验内容 完成下列下列零件造型 三、 实验步骤 1. 连接件设计 完成如图 1 (1) (2) 2 所示。 图 1连接件 图 2草图 (3) 单击【拉伸凸台/ 框内选择【两侧对称】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54mm ”,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3所示。 图 3 “拉伸”特征 (4) 120°”,然后 在第二参考中选择图形的一条下边线。单击【确定】按钮,建立新基准面,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5) 1,选择“反转法线” 1,单选择 4所示。 图4草图 图4建立基准面 底面边线

(6) 单击【拉伸凸台/ 列表框内选择【给定深度】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12mm”,单击【确定】按钮,如图5所示。 图5“拉伸”特征 (7)选取基体上表面,单击【草图绘制】进入草图绘制,使用中心线工具在 上表面的中心位置绘制直线,注意不要捕捉到表面边线,如图6所示。 图 6 中心线 (8) 内输入“8mm”,在图形区域选择中心线,在属性管理器中选中【添加尺寸】、【选择链】、【双向】和【顶端加盖】复选框,选中【圆弧】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标注尺寸,完成草图,如图7所示。 运用“等距实体”绘制草图 (8) -拉伸】属性管理器,在【终止条件】下拉 列表框内选择【完全贯穿】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如图8所示。

图形学实验报告

计 算 机 图 形 学 实验指导书 学号:1441901105 姓名:谢卉

实验一:图形的几何变换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二维图形的平移、缩放、旋转和投影变换(投影变换可在实验三中实现)等是最基本的图形变换,被广泛用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各种应用程序中,本实验通过算法分析以及程序设计实验二维的图形变换,以了解变换实现的方法。如可能也可进行裁剪设计。 二、实验内容 掌握平移、缩放、旋转变换的基本原理,理解线段裁剪的算法原理,并通过程序设计实现上述变换。建议采用VC++实现OpenGL程序设计。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图形的平移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人或其它物体(如图1所示),用交互操作方式使其在屏幕上沿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Tx和Ty,则有 x’=x+Tx y’=y+Ty 其中:x与y为变换前图形中某一点的坐标,x’和y’为变换后图形中该点的坐标。其交互方式可先定义键值,然后操作功能键使其移动。 2.图形的缩放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帆船(使它生成在右下方),使其相对于屏幕坐标原点缩小s倍(即x方向和y方向均缩小s倍)。则有: x’=x*s y’=y*s 注意:有时图形缩放并不一定相对于原点,而是事先确定一个参考位置。一般情况下,参考点在图形的左下角或中心。设参考点坐标为xf、yf则有变换公式x’=x*Sx+xf*(1-Sx)=xf+(x-xf)*Sx y’=y*Sy+yf*(1-Sy)=yf+(y-yf)*Sy 式中的x与y为变换前图形中某一点的坐标,x’和y’为变换后图形中该点的坐标。当Sx>1和Sy>1时为放大倍数,Sx<1和Sy<1时为缩小倍数(但Sx和Sy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315132 【英文名Experiment of Crop Culture 【课程学时】32学时,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各16学时。 【适用专业】农学 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是在《作物栽培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作物栽培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从事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作物生产技术创新、推广及相关生产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课程属于农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将理论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能理解所开设实验的目的、意义及关键环节,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能较好地掌握各个实验的操作技能;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实验课程以《作物栽培学》理论教学为基础,同时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紧密联系,必须把本实验课程与以这些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还应将本课程内容与《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等实践性课程的内容相互完善和补充。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本实验课不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小麦、油菜田间种植密度测定 【目的要求】掌握作物田间种植密度测定的基本方法 【内容】实测小麦、油菜的种植规格,计算其种植密度。 【方法】选择不同种植方式的小麦、油菜田各2-3块,学生分小组分别测定不同田块的行距、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根据株、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计算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并做出比较。 实验二、小麦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小麦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小麦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小麦播种及田间管理;调查小麦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小麦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小麦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种植一定面积的小麦,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小麦茎蘖数,并根据小麦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三、水稻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水稻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水稻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水稻育秧、移栽及田间管理;调查水稻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水稻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水稻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培育水稻秧苗和大田移栽,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水稻茎蘖数,并根据水稻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四、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观察和识别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 【内容】观察和比较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种子的形态、结构。 【方法】以不同类型的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等作物种子为材料,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后在实验室观察和比较,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种子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五、主要农作物幼苗形态观察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幼苗形态特征。 【内容】观察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蚕豆、豌豆、大豆等农作物种子的幼苗形态特征。 【方法】在盆栽条件下播种上述农作物种子,在发芽后分2-3个不同时期观察幼苗形态,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幼苗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六、常见农田杂草的识别与防除 【目的要求】熟悉冬、春常见农田杂草的名称、所属科及特征特性 【内容】观察常见冬、春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现场识别和采集不同种类农田杂草。

《计算机图形学》新版实验指导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课程名称完成日期 实验一熟悉Visual C++绘图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VC6.0开发环境; 2、掌握MFC编程; 3、掌握CDC图形程序库; 4、掌握VC6.0下的简单图形程序的开发过程。 二、实验性质 验证性 三、实验要求 1、认真阅读本次实验的目的,了解本次实验要求掌握的内容; 2、能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内容; 3、务必掌握绘图程序的开发流程,为今后复杂的图形程序开发做好准备。 四、实验内容 (一)生成绘图应用程序的框架 开发绘图应用程序的第一步是使用AppWizard(程序生成向导)来建立程序的基本框架。AppWizard为框架的建立提供了一系列对话框及多种选项,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选项生成自己所需要的应用程序框架。具体步骤如下: 1、从“文件”菜单选择“新建”菜单项,在“新建”对话框中选择“工程”选项卡,从项目类型中选择MFC AppWizard(.exe)。在“位置”文本框中,可直接输入目录名称,或者单击“…”按钮选择已有的目录。在“工程名称”文本框中输入项目的名称,如Draw,其他采用默认值,这时确定按钮变亮,如下图所示:

2、单击确定按钮,弹出“MFC应用程序向导步骤1”对话框,如图所示,选择单文档单选按钮和“中文[中国]”选项,表示要生成以中文为用户界面的单文档(SDI绘图程序)。 3、点击下一步,在随后出现的几个对话框中,都点击下一步,表示采用各项的默认设置,直到出现“MFC应用程序向导步骤6”对话框,如图所示。

4、“MFC应用程序向导步骤6”对话框中默认设置确定了类得名称及其所在文件的名称。用户可以改CdrawApp、CmainFrame和CdrawDoc的文件名称,但不可以改变它们的基类。 单击完成按钮,应用程序向导显示将要创建的文件清单,再单击确定,MFC应用程序向导就自动生成绘图程序的各项源文件了。 MFC应用程序向导设置完后,点击组建按钮,然后再点击执行按钮,就会出现MFC 应用程序向导生成的完整应用程序的基本框架。

测树学实验 树干解析 报告

实习十树干解析 Ⅰ.目的 一、掌握树干解析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计算方法。 二、进一步理解各种生长量的意义,加深对树木生长过程的认识。 Ⅱ.仪器、用具 伐木工具、皮尺、轮尺、粉笔、三角板或直尺、大头针、计算工具、方格纸、用表等。(不能伐木时,可给成套圆盘) Ⅲ.方法、步骤 为了研究不同树种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同一树种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往往采取“解剖”的手法,把树木区分成若干段,锯取圆盘,进而分解其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的生长变化规律,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树干解析。作为分析对象的这棵树干,称为解析木。树干解析是当前研究树木生长过程的基本方法。 树干解析的工作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 一、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 (一)解析木的选择:可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如研究某一树种的一般生长过程,可选生长正常、未断梢及无病虫害的平均木;为了研究树木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或编制立地指数表,可以选择优势木;若要研究林木受病虫危害的情况,则应在病腐中选择解析木。 (二)解析木的伐前工作 1.记载解析木的生长环境这是分析林木生长变化的不应缺少的重要资料,应记载的项目 包括解析木所处的林分状况,立地条件,解析木所属层次,发育等级和与相邻木的相互关系等,并绘制解析木及其相邻木的树冠投影图(用表10-1) 2.确定根颈位置,标明胸高位置及树干的南北方向,并分东西、南北方向量测冠幅。(三)解析木的伐倒和测定 1.砍伐时,先选择适当倒向,并作相应的场地清理,以利于伐倒后的量测和锯解工作的进 行。然后,从根颈处下锯,伐倒解析木。 2.解析木伐倒后,先测定胸径、冠长、死枝下高、活枝下高、树干全长和全长的1/2,1/4,3/4 处的直径,然后打去枝桠,用粉笔在全树干上标出南、北方向。 3.按伐倒木区分求积的方法,将解析木分段,为计算材积方便起见,可采用平均断面积区 分求积法分段,但由于根颈部膨大,第一段取中央断面为宜。 (四)截取圆盘及圆盘编号:在树干各分段位置截取圆盘,同时,为了确定树干的年龄及内业分析时的需要,还必须在根颈和胸高处分别截取圆盘。 截取圆盘时应注意下述事项: 1.截取圆盘时要尽量与树干垂直,不应倾斜。 2.圆盘向地的一面要恰好在各分段的标定位置上,以该面作为工作面。 3.圆盘厚度一般在3-5厘米即可,直径大的可适当加厚。 4.锯解时,尽量使断面平滑。 5.每个圆盘锯下后,应立即在非工作面编号,一般以分数形式表示,分子上标明解析木号, 分母上标明圆盘号和断面高度,并标明南、北方向。根颈处的圆盘为“0”号,然后用罗马字母Ⅰ、Ⅱ……依次向上顺序编号。在“0”号盘上要记载树种、采集地点和日期等。 二、树干解析的内业工作 (一)圆盘的加工:为了准确查数圆盘上的年轮数,须将各号圆盘工作面抛光,然后,通过髓心划出南北和东西相互垂直的方向线。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农学(Agronomy);专业代码:090101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及种子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企业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科学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作物育种、栽培、耕作、种子及农业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作物生产和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和耕作、种子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 掌握生物学科和农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 掌握农业生产,特别是作物生产的技能和方法; 4.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5. 熟悉农业生产,了解农村、农业、农民及有关方针政策; 6.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 掌握种子生产、种子检验、种子加工与贮藏和经营管理的技术、原理和方法; 8.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9. 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方法、手段,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四、主干学科:作物学。 五、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气象学,遗传学,土壤肥料学,植物保护学,试验统计方法,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耕作学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技能训练,思政实践,社会实践,农学实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学研究能力训练,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七、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八、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九、毕业学分要求:最低修读171学分,其中课内教学不低于129学分,实践教学不低于42学分。 十、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R语言实验指导书(二)

R语言实验指导书(二) 2016年10月27日

实验三创建和使用R语言数据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R语言中的数据结构。 2.熟练掌握他们的创建方法,和函数中一些参数的使用。 3.对创建的数据结构进行,排序、查找、删除等简单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向量的创建及因子的创建和查看 有一份来自澳大利亚所有州和行政区的20个税务会计师的信息样本 1 以及他们各自所在地的州名。州名为:tas, sa, qld, nsw, nsw, nt, wa, wa, qld, vic, nsw, vic, qld, qld, sa, tas, sa, nt, wa, vic。 1)将这些州名以字符串的形式保存在state当中。 2)创建一个为这个向量创建一个因子statef。 3)使用levels函数查看因子的水平。 2.矩阵与数组。

i.创建一个4*5的数组如图,创建一个索引矩阵如图,用这个索引矩 阵访问数组,观察结果。 3.将之前的state,数组,矩阵合在一起创建一个长度为3的列表。

4.创建一个数据框如图。 5.将这个数据框按照mpg列进行排序。 6.访问数据框中drat列值为3.90的数据。

三、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向量、矩阵、数据框、列表、因子的创建和使用。

实验四数据的导入导出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从一些包中读取数据。 2.熟练掌握csv文件的导入。 3.创建一个数据框,并导出为csv格式。 二、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csv文件(内容自定),并用readtable函数导入该文件。 2.查看R语言自带的数据集airquality(纽约1973年5-9月每日空气质 量)。 3.列出airquality的前十列,并将这前十列保存到air中。 4.查看airquality中列的对象类型。 5.查看airquality数据集中各成分的名称 6.将air这个数据框导出为csv格式文件。(write.table (x, file ="", sep ="", https://www.doczj.com/doc/d110783454.html,s =TRUE, https://www.doczj.com/doc/d110783454.html,s =TRUE, quote =TRUE)) 三、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从包中读取数据,导入csv文件的数据,并学会将文件导出。

计算机图形学试验指导一–OpenGL基础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指导(一) –OpenGL基础 1.综述 这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使大家初步熟悉OpenGL这一图形系统的用法,编程平台是Visual C++,它对OpenGL提供了完备的支持。 尽管OpenGL包括渲染命令,但却独立于任何窗口系统和操作系统。因此,OpenGL并不包括用来打开窗口以及从键盘或鼠标读取事件的命令。在这里,我们应用GLUT库简化Windows窗口操作。 2.准备GLUT库 下载glut压缩包后,解压,把glut32.dll放在Windows的system32目录下,将glut32.lib 放在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VC98\Lib目录中,将glut.h放在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VC98\Include\GL目录中 2.在VC中新建项目 新建一个项目。 选择菜单File中的New选项,弹出一个分页的对话框,选中页Projects中的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项,然后填入你自己的Project name,回车即可。VC为你创建一个工作区(WorkSpace),你的项目就放在这个工作区里。 为项目添加文件 为了使用OpenGL,我们需要在项目中加入相关的Lib文件:glut32.lib 选中菜单Project->Settings项,在link选项卡中的Object/Library modules栏中加入glut32.lib。 选择菜单File中的New选项,弹出一个分页的对话框,选中页Files中的C++sourcefile,填入文件名,钩选添加到刚才建的那个工程里,然后就可以开始编程了。 3.一个OpenGL的例子 #include //初始化OpenGL void init(void) { glClearColor(0.0f, 0.0f, 0.0f, 0.0f);//设置背景颜色 glShadeModel(GL_FLAT);//设置明暗处理 } //主要的绘制过程 void display(void) {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清除颜色缓存 glBegin(GL_LINES);//开始画直线 glColor3f(1.0f, 1.0f, 1.0f);//设置颜色为白色 glVertex2f(30.0f, 30.0f);//第一根线的两个端点 glVertex2f(200.0f, 400.0f);

耕作学实习报告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耕作学实习报告 学生学院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专业班级农学1204 姓名学号闫董丰20124927

耕作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对莱阳某农村的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调查访问,即对莱阳校区实习基地的调查了解,进一步学习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技术。 二、实习时间:2015年10月27日 三、实习地点:莱阳市某农村莱阳校区实习基地 四、实习内容 此次实习首先回顾了课堂相关知识,进而在老师指导下对照的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进行了参观调查,由于实习时间为十月份,因此我们观察到有些土地是刚刚收获上一茬作物但还没有种植下茬作物的。 进而在老师指导下,对当地农民进行了采访,采访内容主要有: 1、自然条件 莱阳市地处位于胶东半岛腹地,东北与烟台市接壤,西南与青岛市毗邻,南临黄海,是北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度为64.3%,属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年平均气温11.2°,全市平均无霜期173天。全市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万亩。境内土壤划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土、风砂土6个土类,11个土壤亚类,18个土属,137个土种。 2、作物种植概况 莱阳农学院实验基地及附近农户土地地势为平坦,紧邻咸河,雨水充足,少量来自农户家庭生活用水,水质较好,不含对作物有害的污染物。基地灌溉条件设施良好,大部分是旱涝保收,只有少部分地势低洼的地方难排水而常年有积水。 从整体上来看,实验田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为辅,饲料作物很少。 (1)光照、热量、水对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利于状况较好,但仍有可改进

实验指导书实验二_SolidWorks建模1

实验二SolidWorks草绘特征和放置特征操作(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零件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掌握SolidWorks草绘特征:拉伸凸台、拉伸切除、旋转凸台、旋转切除、扫描、放样的操 作方法。 3.掌握放置(应用)特征:钻孔特征、倒角特征、圆角特征、抽壳特征、拔模斜度特征、筋的 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完成下列下列零件造型 三、实验步骤 1. 连接件设计 完成如图1所示模型。 (1)单击【新建】按钮一1,新建一个零件文件。 (2)选取前视基准面,单击【草图绘制】按钮一I,进入草图绘制,绘制草图,如图2 所示。 图1连接件图2草图 ⑶ 单击【拉伸凸台/基体】按钮,出现【拉伸】属性管理器,在【方向】下拉列表 框内选择【两侧对称】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 54mm ”,单击【确定】 按钮,如图3所示。 (4)单击【基准面】按钮一1,出现【基准面】属性管理器,其中第一参考选择图形下底面, 然后单击【两面夹角】按钮日,在【角度】文本框内输入"120°,然后在第二参考中选择 图形的一条下边线。单击【确定】按钮¥,,建立新基准面,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图4建立基准面 (5) 在设计树中右击基准面 1选择“反转法线” 卜,然后再单击基准 面 1单选择 【草图绘制】按钮 ,进入草图绘制,单击【正视于】按钮 ,绘制草图,如图 4所示。 边线 底面 图4草图

(6) 单击【拉伸凸台/基体】按钮 ,出现【拉伸】属性管理 器,在【终止条件】下拉 列表框内选择【给定深度】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 12mm ”,单击【确 定】按钮1 如图5所示。 (7) 选取基体上表面,单击【草图绘制】 按钮_1,进入草图绘制,使用中心线工具 上表面的中心位置绘制直线,注意不要捕捉到表面边线,如图 6所示。 图6中心线 (8) 单击【等距实体】按钮丄,出现【等距实体】属性管理器,在【等距距离】文本框 内输入 “8mm ”,在图形区域选择中心线, 在属性管理器中选中 【添加尺寸】、【选 择链】、【双向】和【顶端加盖】复选框,选中【圆弧】单选按钮,单击【确定】 按钮 ,标注尺寸,完成草图,如图 7所示。 律黑 __________________ 严 玄[B 总 -召 厂[.砲 r 韦歼左眛編◎也 17比自口 R an (A ) 广 Efetfi- 图_7运用“等距实体”绘制草图 (8)单击【拉伸切除】按钮 □,出现【切除-拉伸】属性管理器,在【终止条件】下拉 列表框内选择【完全贯穿】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如图8所示。 图5 “拉伸”特征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指导书1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指导书 李晓东编 电信学院计算机系 2011年11月

实验1 直线段的扫描转换 实验类型:设计性 实验类别:专业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直线段扫描转换的DDA算法、中点bresenham算法及 bresenham算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以上算法生成直线段的基本过程; 3.通过编程,会在C/C++环境下完成用DDA算法、中点bresenham算法及 bresenham算法对任意直线段的扫描转换。 实验设备及实验环境 计算机(每人一台) VC++6.0或其他C/C++语言程序设计环境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 用DDA算法中点bresenham算法及bresenham算法实现任意给定两点的直线段的绘制(直线宽度和线型可自定)。 实验步骤: 1、复习有关算法的基本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2、依据算法思想,绘制程序流程图; 3、设计程序界面,要求操作方便; 4、用C/C++语言编写源程序并调试、执行; 5、分析实验结果 6、对程序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 7、打印源程序或把源程序以文件的形式提交; 8、按格式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 1、各种算法的基本原理; 2、各算法的流程图 3、实验结果及分析(比较三种算法的特点,界面插图并注明实验条件) 4、实验总结(含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实验2 圆的扫描转换 实验类型:设计性 实验类别:专业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中点bresenham画圆算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以上算法生成圆和圆弧的基本过程; 3、掌握在C/C++环境下完成用中点bresenham算法圆或圆弧的绘制方法。实验设备及实验环境 计算机(每人一台) VC++6.0或其他C/C++语言程序设计环境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内容 用中点(Besenham)算法实现圆或圆弧的绘制。 实验步骤 1.复习有关圆的生成算法,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 2.依据算法思想,绘制程序流程图(注意圆弧生成时的输入条件); 3.设计程序界面,要求操作方便; 4.用C/C++语言编写源程序并调试、执行; 5.分析实验结果 6.对程序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 7.打印源程序或把源程序以文件的形式提交; 8.按格式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求: 1.分析算法的工作原理; 2.画出算法的流程图 3.实验结果及分析(比较圆与圆弧生成算法的不同) 4.实验总结(含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测树学实验三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实验三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一实验目的 了解编制材积表所需资料及收集方法;掌握数式法编制一元材积表的过程和方法。 二、实验步骤及结果 (一)一元材积表的直接编制 1、在Sheet1中,将原始数据按直径进行排序,以便分类汇总。 2、将原始资料按2cm径阶分组统计,统计出各进阶的株数,进而求出各进阶的算术平均胸径和平均材积。 3、将结果统计于表一中,并将表1-1记于Sheet2中。 表一、一元材积表原始资料汇总表 径阶平均胸 径 平均材 积 株数 2 2 4 42 6 49 8 26 10 20 12 9 14 4 16 1 18 2 20 4 22 2 24 2 4、在Sheet2中,依据表一,以横坐标表示各个径阶的平均胸径Di,以纵坐标表示各个径阶的平均材积Vi,在Excel上将成对值(Di,Vi)描点作图。插入Excel 图表,选择XY散点图,在Sheet2空白区域内产生一图表,之后右击图表,添

加趋势线,选择乘幂函数进行趋势预测,便可得到一条匀滑的曲线。如表一。 平均直径-平均材积相关曲线 00.10.20.30.40.50 5 10 1520 25 30 平均胸径 平均材积V i 平均材积 乘幂 (平均材积) 5、根据曲线趋势,此次选择最能模拟趋势线的回归方程b aD V =作为回归模型 进行求解。 (二)、方程参数求解 (1)、此次实验用一般最小二乘法求解。方程b aD V =是非线性回归方程,在进行方程参数求解时,可将其直线化。对b aD V =两边取对数,可得 D b a V lg lg lg +=,这样可化为bx b y +=0(b b a b D x V y ====,lg ,lg ,lg 0),即非 线性回归方程线性化。 (2)具体步骤: 1、原始资料的总样本单元数为n=163,设第i 株树的直径和材积分别为(Di ,Vi ),取对数后有D x V y lg ,lg ==,在Sheet3中求出xi 、yi 。 2、用Excel 求出:∑=n i i x 1 ∑=n i i y 1 ∑=n i i x 12 ∑=n i i y 12 ∑=n i i i y x 1 ∑==n i i x n x 11 ∑==n i i y n y 11 3、求出离差平方和: 2 1 2x n x L n i i x x -=∑= 2 1 2y n y L n i i yy -=∑= y x n y x L n i i i xy -=∑=1 4、求算回归方程中a ,b 两参数: xx xy L L b = , x b y b -=0, a b lg 0= 5、求得幂乘数方程为: 2.4055225 520.00012033D V =。

《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耕作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耕作学学分:2.5总学时:40 理论学时40实验学时0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层次:本科开课学期:8适用专业:农学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农业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农业昆虫学、农业经营管理、植物营养与肥料、植物病理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I、农业生态学 后续课程:种子生产学、试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荒漠土壤培肥与改良、现代农业专题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1、课程性质: 耕作学以作物栽培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气象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并阐明耕作制度形成、发展、演进和改革的规律,探讨气候、作物、土壤之间以及它们和农业技术措施之间的辨证关系,而达到既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好社会资源,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又积极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改善环境,培养地力,为作

物稳产提供良好的土壤、气候、环境的一门生产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是农学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地位: 耕作学把农业生产当作一个系统,从农业发展的全局研究综合的农业技术体系,解决农业生产在时间、空间上的优化问题,是一门综合性农业应用科学,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农业的总体战略观点和组织指导生产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和分析农业生产问题。因此本课程在农学专业的学生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课程的任务: 耕作学在性质上属于自然科学,但它与社会经济及相关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内容包括作物结构与布局、复种、间混套作、轮连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对策,又属应用科学,有较强的技术性,同时也包含农业宏观决策管理等一些软科学内容。耕作学的任务就是在自然与社会条件下建立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耕作制度。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耕作学是农学及其他相关农科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是一门生产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农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耕作学》这一课程时应了解耕作学发展的阶段、耕作制度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指导书 授课教师:臧辉 适用专业: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 使用班级: 12软件工程 授课时间:2015春季 授课学时:40/30/10学时 使用教材:计算机图形学教程 王汝传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湖北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实验教学进度表

实验一直线段的生成算法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Bresenham算法的原理; 2、熟悉Bresenham算法的具体c语言实现; 3、掌握dda算法的原理; 4、熟悉dda算法的具体c语言实现。 二、实验学时 4学时 三、实验任务 1、Bresenham算法的c语言实现 2、DDA算法的c语言实现 四、实验重点、难点 对Bresenham算法的原理以及c语言程序的具体实现 (一)Bresenham算法的实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Bresenham_line(int x0,int y0,int x1,int y1,int color) { 具体代码根据书上算法2.1.6改写 } Void main() { int gdriver = DETECT, gmode, errorcode; char msg[80]; initgraph(&gdriver, &gmode, "");//初始化图形和局部变量Bresenham_line(100,100,300,300,5); Getch(); Closegraph(); } (二)DDA算法的实现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DDAline(int x0,int y0,int x1,int y1,int color) { 根据书上算法2.1-2改写 } void main() { int gdriver = DETECT, gmode;

南京林业大学测树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1. 基本测树因子: 树干直径 是指垂直于树干轴的横断面上的直径。树干的根颈至主干梢顶 的长度称为 树高。树 干材积是指根颈(伐根)以上树干的体积。 2. 测定工具:卡尺卷尺、布鲁莱斯测高器 3.树干的形状通称为 干形;假设过树干中心有一条纵轴线,称为 干轴;与干轴垂直的切面 称为树干横断面,其面积称为断面积。 4.伐倒木基本材积公式: d 2 1、中央断面积式:V g 〔L 4 L 2 1 d 2 .2 2、平均断面积式:V 2 g o g n L 4 o 2 n L 公式来源:由干曲线 y 2 px r 取r=1旋转积分而得。 关于上两个公式的误差: ① 、很显然,当r=1或r=0时,两式无误差且相等。 ② 、当r >1时,平均断面积式长生偏大误差,中央断面积式产生偏小误差。 ③ 、当O v r v 1时,平均断面积式产生偏小误差,中央断面积式产生偏大误差。 3、继而得出如下牛顿经验公式: 2V 中 1V 平 1 V L g o 4g 1 g n L 3 6 2 5?伐倒木区分求积 为了提高木材材积的测算精度, 根据树干形状变化的特点, 可将树干区分成若干等长或 不等长的区分段,使各区分段干形更接近于正几何体,分别用近似求积式测算各分段材积, 再把各分段材积合计可得全树干材积。 该法称为区分求积法。梢端不足一个区分段的部分视 1 '' 为梢头,用圆锥体公式V - gl (梢头的断面积与长度)。 3 n 1 '' 1、中央断面积求积式:V 1 g i 3g | 将树干按一定长度(1m 或2m )分段,量出 i 1 每段中央直径和最后不足一各区分段梢头底端直径。 当区分段数在5个以上时减少的趋势平稳, 区分段数不得 少于5段。 6. 直径和长度的测量误差对材积计算精度的影响: P/ 2P d P L 7. 单株立木测定特点: ① 、立木高度 除幼树外,一般用测高器测定 ② 、立木直径 取离地面1.3m 处为胸径。量测读取方便,树干在此处受根部扩张影响 较小 ③ 、立木材积 在立木状态下,是通过材积三要素(胸高形数、胸高断面积、树高) 2、平均断面积求积式 V 1 n 1 1 2 g o g n g i l g i 1 3 材积误差依段数增加而减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