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谈现代企业质量管理摘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综合

实力,质量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充分认识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文章对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概念进行了概括,对影响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出了保证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四个关键因素。

关键词: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全新质量管理理念,企业认证,质量管理体系

目录

前言…………………………

一、现代企业质量管理重点…………………………

二、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及实践…………………………

三、有效性的概念…………………………

四、影响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因素…………………………

五、企业认证有效性保证因素…………………………

六、质量管理体系八项基本原则…………………………

结语…………………………

前言:我们的企业面临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与质量水平,创造“一流的质量”就是要把质量贯穿产品实现的全过程,真正的融入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在全球化竞争与市场创新中,确立并不断实现质量领先的战略目标。

提高产品质量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内在要求。企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种需要有数量上的,也包括质量上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技术和文化含量将越来越高,这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高质量的社会物质和文

化生活是现代企业生产的内在要求之所在。

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发展的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胜利的关键因素,企业通过高的产品质量这个通行证就可以开发新的市场,寻求新的机会,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

提高产品质量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过程。产品质量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成果,是企业业务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质量管理,不仅要管产品质量,而且要管工作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通过改进企业各个部门和每个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

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由此,促进企业各方面专项管理工作的改进,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吸纳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一时间,各类企业组织都竞相采用这一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但实施结果却大相径庭。有的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管理效果,而更多的企业实施的最终结果只是“一纸文书”,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绩效并没有什么改善。换句话讲,这些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不足,怎样才能提高这些企业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有效性呢?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一、现代企业质量管理重点

1.认真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族标准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基本要

求,是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应该在贯彻ISO9000

族标准的同时贯彻GBT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国家标准,建立和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

企业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2.以顾客为中心

企业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顾客是企业存在的基础”。如果企业失去了顾客,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企业应把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放在第一位。将其转化为企业的质量要求,采取措施使其实现;同时还应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处理和加强好与顾客的关系加强与顾客沟通,通过采取改进措施,以使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由于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是不断变化的,也是因人因地而异的,因此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市场变化,以此来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以创造竞争优势。

3.持续改进

以满足市场用户需求为目的,全员参与管理,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注重管理改进,使

人的观念、认识和组织实施能力适应市场的需要,又要注重技术进步和产品改进,使产品质量和相关服务能够持续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持续改进使企业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重视持续改进工作,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市场中永远立于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念及实践

1. 顾客满意上升为企业追求的永恒目标

传统的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企业质量管理就是要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强调检测把关。以为对质量的追求达标化、零缺陷等等。这些质量管理思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质量管理环境和内容的变化,企业的核心与决定因素已是顾客,因此,刻意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现代企业创造一流的质量和创新市场的永恒力量,是质量管理新的重大课题。

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理念创新,这与追求产品自身质量及其标准

化更科学、更重要。这一管理的内涵突出了顾客满意是企业最高目标,顾客是企业经营的主要驱动力;产品开发与产品生产与服务必须围绕顾客进行,企业采用顾客关系信息系统,对其变化的需求随时进行检测,指导企业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管理水平。其管理对象也不同与一般消费者,“顾客”的涵义延升到不仅是产品购买者、服务者等外部顾客,还包括企业供应商和相关产品生产商,是一个由商品生产者、消费者、流通者为一体进而组织的“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2.人的因素上升为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

现代企业认为,一场深刻的、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正在全球经济领域展开。企业质量管理的紧迫任务是大力提高人的素质,全力开展“智能”资本,从人才与知识培养上获

取质量效益。

我国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谈到企业成功发展时认为,海尔集团追求的“第一产品”人才,在销往中外市场的家电产品则是“第二产品”。张瑞敏的“第一产品论”,正是确

保海尔高质量、全方位产品创新与市场开拓的前提,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创新产品与服务。

3.利益共赢上升为企业整体质量形成的“生态关系”

英国著名经济学者查?瓦里认为,企业经济的成功需要合作伙伴之间利益的统一,应把市场竞争与合作精密结合起来。美国著名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说:“企业之间的生存发展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生存发展,它们均是一种生态关系”。美国苹果公司总裁史蒂文?桥布斯首先推出“苹果联盟生态系统”战略,取得了实质性效果。IBM公司相继建立了电脑为中心的战略联盟共同体,从产品开发、制造到销售,形成整体化质量管理体系,带动了群体企业经营效益迅猛增长。从整体质量及效益追求看,建立企业“生态关系”更利于共同利益的产生。这是因为,企业是市场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参与者,企业无论是要扩大市场占有能力,还是开发新的市场,都必须与企业携手,集中有效资源,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以及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全方位质量服务,使各方共赢。

4.技术创新上升为企业质量提升的运行机制

中外顶尖企业普遍高度重视建立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技术创新机制,以技术进步支撑和推动质量创新,创造“一流的质量”开拓全球化市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之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惟有建立创新机制和具有创新精神,才能不断发挥出创新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管理的灵魂作用。近年来,我国美菱集团建立了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相结合,动力与压力并存,“允许失败,不允许不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海信追求创新机制,吸引了多名博士、硕士、名校大学研究生等加盟企业。这些顶尖企业抓住了创新机制的“灵魂”,使人才如鱼得水,推动了质量创新与技术进步。

5.企业文化上升为企业培育跨世纪质量的精神支柱

一位德国企业家说;“民族文化是产品创新之根,企业文化是质量管理与创新之魂。”当今,企业文化与管理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潮,企业文化对企业质量管理的地位愈来愈加重要,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欧美许多知名企业家一致认为,不断提升现代企业与产品中的文化含量,实行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提升产品质量,立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的有力保证。

三、有效性的概念

有效性指的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

效性。按照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和术语》中对质量的定义,质量即“一组固有

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的主体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显然,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起码是能够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需要及期望的体系。这里包含着对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也是最终的判断标准,即对顾客和相关方需求满足的程度,程度越高,有效性则越强。

审核是确保企业所实施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要求,并且能够自我发现问题并不断自我完善的基本手段。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结论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标准和有关法规的符合性判断,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体系的有效性的判断。通常在认证审核中,对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判断结论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对顾客及相关方的需要满足的程度;

(2)能够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3)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自我完善的机制;

(4)质量过程得到了控制,质量损失减少,质量成本逐渐降低。

四、影响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因素

影响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因主要是指企业所选择的咨询机构和认证结构。

一个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的咨询机构,能够从企业实际出发,帮助企业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改进质量体系,不断提高运行的有效性。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证机构会对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审核,帮助企业发现问题,促进企业不断改进,进而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反之,如果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将经济利益摆在首位,降低对企业的工作标准,放松对企业的审核要求,只能使认证企业产生放松思想,对认证的目的产生错误认识,自然不利于有效性的保持和提高。

内部因素主要有领导的认识、质量体系文件的适用性、组织机构的合理性、人员的素质以及所配备的资源等。真正影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同时也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内部因素。

在诸多内部因素中,企业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水平和态度又是关键性因素。领导是一个组织方针和目标的制定者,是组织任务分工的策划者,是组织资源的分配者,他的一言一行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领导对贯标认证工作应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就是以此提高本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而不是迎合潮流,为拿证而贯标。只有树立了这样的认证观,才会积极推动贯标工作,使之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当企业的领导者树立了正确的认识后,其他诸如组织机构合理性、文件的适用性等只是属于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在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引下,采用正确的方法,自然会迎刃而解。

五、企业认证有效性保证因素

确立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正确思想认识之后,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保证这个体系的有效性。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是保证体系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一)以顾客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的贯彻

顾客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已经不用多说,关键是,很多企业只是把这句话作为一个口号,并没有将这句话的思想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自然也就不会真正实现顾客满意的要求,体系的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以顾客为中心,首先企业应当想办法识别顾客的需求,并且想办法使企业中的全体人员对顾客的需求达成共识;然后要把顾客的需求转化为企业具体的生产控制标准,并保证在转化过程没有错误理解顾客的需求;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反馈,企业应当及时跟踪,并做出反馈,满足顾客的期望,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这些工作显然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企业的所有的人员对企业与顾客的关系,自己与企业、自己与顾客的关系形成一种共识,并且把这种共识带到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中去。

(二)质量管理目标体系的科学性

质量管理体系目标实现与否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进行评价的一项基本指标,但是,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目标本身缺乏科学性,这使得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评价也失去了意义。一个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目标不是一个目标,而应当是一个科学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的内容和层次应当与企业的活动和组织结构相匹配;目标制定的水平应当(下转第18页)(上接第27页)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又是企业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制定的质量管理目标本身缺乏科学性,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例如一些建筑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工程质量100%合格,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是国家有关法律对工程质量的一个最低要求,质量不合格不得验收不得使用,制定这样的目标可以说对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帮助。

(三)评价方法的可实施性

如何评价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ISO9000标准给出了两种方法:一是管理评审,二是质量体系审核。这也是通过认证的企业通常使用的方法。但是这两种评价方法实际上都是属于定性的管理手段,往往给企业员工的印象是,不管实际工作成果怎么样,为了满足认证标准的要求,最终的评价结论都不会差。因此,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必须对评价方法加以改进,使其具有可实施性,使评价标准数字化,具体化。用财务的方法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评价方法。对于一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体系的企业,用财务的方法评价质量体系是非常有益的。这种方法可以很直观地将企业通过建立、维持、改进质量体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反映出来,这也是企业领导最为关心的

问题,是企业贯标认证的动力源泉。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质量成本和质量效益,确定质量体系改进的方向。有条件的企业还可用统计的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对质量体系做出评价。

(四)体系自我完善功能的坚持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建立了三级质量监控,并且具有自我完善的机制。但是不管体系标准本身如何科学,一些企业组织却很少能够坚持贯彻执行,认证前,大张旗鼓,立军令状,开绿灯,称之为“重中之重”;拿证后,偃旗息鼓,卸担子,亮红灯,谓之“以大局为重”。即使在生产中发现了质量问题,出于各种原因,很少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去处理,典型的表现就是很多企业的质量检查记录流于形式,反映不出任何实质性的问题,各项工作流于形式。这些问题除了有体系文件本身规定程序繁琐,可实施性差之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责任心的缺失,如果不能形成一种对质量管理体系坚决贯彻的共识,那么不管体系本身设计多么科学,企业实施的有效性也很难提高。

六、质量管理体系八项基本原则

1:以顾客为中心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顾客是每一个组织存在的基础,顾客的要求是第一位的,组织应调查和研究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并把它转化为质量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实观。这个指导思想不仅领导要明确,还要在全体职工中贯彻。

2:领导作用

领导必须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创造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领导的作用,即最高管理者具有决策和领导一个组织的关键作用。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高管理者应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关注顾客要求,确保建立和实施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应的资源,并随时将组织运行的结果与目标比较,根据情况决定实现质量方针,目标的措施,决定持续改进的措施。在领导作风上还要做到透明、务实和以身作则。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最大的收益。全体职工是每个组织的基础。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全员的参与。所以要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和敬业精神的教育,还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4: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过程方法的原则不仅适用于某些简单的过程,也适用于由许多过程构成的过程网络。在应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时,2000版ISO9000族标准建立了一个过程模式。此模式把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作为体系的4大主要过程,描述其相互关系、并以顾客要求为输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为输出,通过信息反馈来测定的顾客满意度,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

5:管理的系统方法

针对设定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关连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这种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既可用于新建体系,也可用于现有体系的改进。此方法的实施可在三方面受益:一是提供对过程能力及产品可靠性的信任;二是为持续改进打好基础;三是使顾客满意,最终使组织获得成功。

6: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改进指产品质量、过程及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持续改进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更改纳入文件等活动。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对数据和信息的逻辑分析或直觉判断是有效决策的基础。以事实为依据做决策,可防止决策失误。在对信息和资料做科学分析时,统计技术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统计技术可用来测量、分析和说明产品和过程的变异性,统计技术可以为持续改进的决策提供依据。

8:互利的供方关系

通过互利的关系,增强组织及其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供方提供的产品将对组织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处理好与供方的关系,影响到组织能否持续稳定地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对供方不能只讲控制不讲合作互利,特别对关键供方,更要建立互利关系,这对组织和供方都有利。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取证之后只是质量管理工作步入正轨的开始。要使企业始终保持稳定而优异的产品质量,必须端正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态度,克服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以

“我”为主,从自身找问题,坚决贯彻以顾客为中心,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目标体系,采用各种具有可实施型的评价方法,不断的寻求自我改进,完善企业质量体系,努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这样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才能达到,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美)洛丝特著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于献忠质量专业综合知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浅论工程质量管理毕业论文

试论工程质量管理毕业 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Ⅰ) 1.引言 (1) 2. 建设工程质量含义 (1) 3.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1) 4.工程质量问题分析 (2) 5.0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3) 5.1工程质量控制 (3) 5.1.1工期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3) 5.1.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3) 5.1.3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3) 5.1.4控制施工工序 (3) 5.1.5抓好施工现场的管理 (4) 5.1.6把握关键环节,控制工程质量 (4) 5.1.7严把工程验收关 (4) 5.1.8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4) 5.2 对施工中的劳动力进行施工技术培训 (5) 5.3材料管理 (5) 5.3.1材料的计划管理 (5) 5.3.2材料的采购与进场验收 (6) 5.3.3材料的储存与保管 (6) 5.3.4材料的使用监督 (6) 5.3.5要大力开展节约材料的活动 (6) 5.4建议 (6) 5.4.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 (6) 5.4.2自觉接受检查 (6) 5.4.3积极参与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7) 6.0工程事例 (7) 6.1.质量事故分析 (7) 6.1.1裂纹原因分析 (7)

6.1.2温度应力分析 (8) 6.2防止裂纹的措施 (8) 6.2.1控制温度 (8) 6.2.2改善约束条件 (9) 6.2.3从施工质量防止 (9) 6.2.4使用减水防裂剂 (10) 6.3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10) 6.4管理措施 (11) 7.0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1.引言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管理,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这对统筹建筑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建筑施工管理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2.建设工程质量含义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是指工程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体现合同中明确提出的,以及隐含的需要与要求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工程投产运行后,所产生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所使用的材料、设备、工艺、结构的质量以及他们的耐久性和整个工程的寿命。 3.工程的其他方面,如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以及可维护性和可检查性等。 3.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目前,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使质量管理的措施不能到位,质量控制不够严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质量第一、顾客第一的质量方针并未落到实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口号,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真正做到的可以说并不 多。 2.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并未真正落到实处。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的最高 阶段,强调的是全员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但以往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没有 从系统的质量管理的方面去调动每一个人员的责任心,从而真正激发施工企 业的每一个职工来关心质量。

服务质量与管理论文

营造服务文化,建设企业未来 班级:11017 学号:110501704 姓名:史俊微 服务文化是什么,也许大多数人对服务文化还没有任何概念。在我们享受服务的时候,我们也许只关注了服务人员对我们的服务态度与服务内容。在我们成为服务人员的时候,我们可能也会注重于服务的态度与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化的,可实际操作的。可服务文化呢,它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取向,它包含方方面面。首先,我们来看看服务文化的具体解释。 服务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对用户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理念系统是服务文化建设基础,是服务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影响服务中一切问题的根本,根植于服务理念中产生的服务态度、行为,对服务素质、技能的要求,服务体制、标准的制定以及服务设施建设,都将对企业最终的服务质量和服务形象产生影响。服务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服务文化除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空间特征和魅力。 1、开发性,服务文化是开发的文化。服务文化致力于开发顾客、员工和服务资源(为企业带来生机活力的不断增值的资本),赋予员工工作生活意义,激情燃烧的创新服务。 2、创新性,服务文化是品牌创新的文化。引领企业实施观念机制流程方式手段全方位创新,不断提升服务资质和社会的生活品位。服务品牌是撬动市场的杠杆,是服务文化的精品标志和传播载体,是赢得顾客忠诚的点金术。而服务文化是服务品牌的灵魂和支撑。 3、经营性,服务文化是义利并举的经营型效益型诚信文化。经营顾客经营员工经营团队,最大限度的为顾客、员工创造价值。 4、和谐性,服务文化是和谐共赢基业常青的文化。 5、人本性,服务文化是人本管理的文化,是以顾客为本的情感性沟通文化。 6、社会性,服务文化的原理适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单位 那么,如何营造服务文化,让服务文化中的理念成为企业服务质量与服务形象提升的法宝呢。 首先,需要了解客户对企业的服务需求与对我们服务的满意程度,所以企业需要做一个规范的客户满意度调查。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随时搜索出肯德基,麦当劳,华莱士,必胜客等一些快餐产品的客户满意度的调查报告。可想而知,客户满意度调查是众多餐饮企业改善服务质量,保留老顾客,吸引新顾客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也是对现有的无形的服务文化评估的手段之一。除了顾客的满意度,还有什么是服务文化评估的手段呢,那就是内部满意度的调查。在企业中,如果员工对自己企业有诸多不满,他就不可能真心实意的为企业工作,而企业就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服务理念。假如肯德基的员工都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且工资很低,员工对这种工作极不满意,那又怎么能很好的服务于顾客。除此重要的两项内容,对服务文化的评估还包括服务能力的调查。酒店里的员工几乎不会有能力去做一些IT行业的服务,他们的能力决定着企业的服务质量,也是服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完这几个方面后,做一个服务文化调研报告,确定服务文化建设的方向。 接着,企业就正式进入服务文化的设计,其核心内容就是本企业的服务理念。

建筑安全和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安全和质量管理论文:论建筑施工管理的安全和质量管理 摘要:我国建筑市场的繁荣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建筑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通过加强自身建设,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理念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通过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进行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有效实施。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加深了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管理工作的认识。作为现代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对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质量的保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以下就如何进行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进行简要论述。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模式决定了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隐患,其主要是由于中标企业中标后会将工程分包,而分包商资质情况各不相同,其对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的管理工作开展也不尽相同。资质较高对施工安全认识较高的企业对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与管理

力度较大,管理效果也相对较好。反之,其安全事故隐患较大,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由于分包商对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管理存在不足,而中标企业由于管理力度不足也会导致对分包商监管存在漏洞。种种原因导致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与质量隐患。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强现代建筑施工中标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科学进行实施已近成为影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分析研究

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分析研究 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分析研究关键词:分析研究,高等院校,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本科 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分析研究介绍:1.引言。 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学校的教学质量,其目的在于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独立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创新能力。本科毕业论文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占到四分之一的时间,占用学时最长,在教学工作中占据 重要地位。 20世纪末,为满足社会发展和对高等人才的需求 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分析研究详情: 1. 引言。 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学校的教学质量,其目的在于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独立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创新能力。本科毕业论文在整个教学 过程中占到四分之一的时间,占用学时最长,在教学工作中占据 重要地位。 20 世纪末,为满足社会发展和对高等人才的需求,国家做出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要决定。自 1999年扩招以来,高等教育规模呈指数型增长,短短十几年时间,从原 来不到 700 万人,到现在已经突破 3000 万人。可以说,中国的

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化时代向大众化时代的巨大转变。然而,教学质量却一直跟不上教育规模增长的速度。 本人从事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管理工作多年,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非常熟悉,深刻认识到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其不但是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还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又是学生毕业与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所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多年,本人十分了解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做过一些研究,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探索出一种科学、合理的论文质量管理方法,为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2. 研究综述。 自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呈下降趋势,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国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经过 20 多年的研究,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综合目前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静态质量管理,主要是对论文的结果进行质量管理,包括形式质量管理、内在质量管理和答辩质量管理三种形式[1].2.1 形式质量是对论文的语言文字、结构层次以及科学性、规范性、可读性方面所做的要求,是一篇论文最直观的质量特征;2.2 内在质量指选题和成果价值的好坏;2.3 答辩质量反映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近几年来,产品质量问题频频发生。例如,哈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一大队对“品牌酱油”进行加工点突查,发现加工点没有生产许可证,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生产“品牌酱油”;上海质监局抽查发现四个品牌食品质量问题严重;去年的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等等都暗示着社会各界,产品质量问题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时时刻刻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我认为,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严格控制监督产品的质量。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的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公司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 二、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有句名言:“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life behind the quality dikes)。质量正像黄河大堤一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和幸福,而一旦质量的大堤出现问题,他同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所以,企业有责任把好质量关,共同维护质量大堤的安全。 从宏观上来说,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

产品和服务质量。质量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对于企业来说,质量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正可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当今市场环境的特点之一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企业将提高产品质量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和生产运作战略之一。因为,低质量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它会降低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加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成本,损害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等等。 另一方面,以前,价格被认为是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现在情况已有了很大变化。很多用户现在更看重的是产品质量,并且宁愿花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在今天,质量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会比质量不稳定的低质量产品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较好的质量也会给生产厂商带来较高的利润回报。高质量产品的定价可以比相对来说质量较低产品的定价高一些。另外,高质量也可以降低成本,而成本降低也就意味着公司利润的增加。 三、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 第一,要从对产品质量的管理转向对过程和系统的管理。长期以来,企业质量管理的主要对象局限于对产品质量及其相关的工作质量的管理,而今天,质量的概念有了巨大的变化,质量不再仅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产品质量及其相关的工作质量,质量不再是“合格”产品的概念,因为今天质量的形成是从顾客的要求出发的,最终又是由顾客来评价的,在这两头的中间,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

酒店服务质量管理论文

酒店及旅游业服务质量管理 反思日志 自从我进入酒店这个行业,我一直在市场销售这个工作岗位上工作,从最基层的销售人员到目前的市场销售部管理者,一路走来,清楚地知道作为销售人员,在酒店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要为酒店争取一位新的客户是如此不易;而当客人在酒店消费体验的过程中,由于酒店内部的服务出现瑕疵导致客户拂袖而去,又感到如此痛心疾首。在聆听徐教授对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课程中,内心产生很多的共鸣。细想一下,在日常的工作中,作为酒店的管理者其实都很清楚,酒店除了提供客房舒适的床、餐厅丰富可口的菜肴等有形的产品外,更多的通过无形的服务将有形的产品呈现在客人面前,而事实上,重市场营销轻服务质量管理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服务质量是酒店管理的生命线,但许多酒店仍习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临时突击,事后检查的方法,这难以保证服务质量的高标准和稳定性。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有五个维度即: 可靠性: 酒店提供的服务与承诺一致;设施完好;服务准时;确保无错误 回应性:酒店能时刻准备回应客人的要求;及时解决问题;愿意帮助客人 保证性: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员工;使顾客有安全感;礼貌待人 移情性:对客人个人的关注;让客人感受特别关怀;感到方便; 有形性:员工整洁专业;现代设备;令人喜欢的设施;装修感觉舒适若我们在以上五个维度的服务质量管理上不完善,将会失去客户的信任。我们来分享几个案例: 案例一(来自到到网)

“最差的酒店”2011-3-30点评 酒店大堂很小,装潢一般,入住的标准间居然中央空调不送风,给前台打了电话后,等了2个小时都不来修理,也不回复原因,等到半夜3点,实在忍不住,又投诉前台,才勉强换了房间,如果你主动问,估计天亮也没修理工上门修理,真的不像XXXX这个品牌。(中央空调估计也没法短时间抢修好)。 案例反思: 从上诉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当顾客对酒店所提供的产品提出异议的时候,我们的由于员工的工作经验缺乏、对顾客的关注度不高,没能给客人及时的反馈或投诉处理,导致在可靠性、回应性、保证性及移情性方面的完全缺失,最终导致客人认为这是最差的酒店的评价,并殃及该酒店的连锁品牌声誉。一家酒店出现问题,同时影响到了连锁品牌的其他酒店。连锁酒店越多,起放大效应越大,对品牌的破坏作用也越大 案例二(来自携程网) “抢钱的酒店”2011-12-05点评 进入酒店非常惊讶,房间超大,布局合理,酒店客房部的人员及大堂的人员比较热情。但万万没想到我们预定西湖印象中餐厅的时候对酒店极其反感。 1、最低消费300元每人,住店客户也是必须满足。且态度生硬。 2、好吧,就300元每人。等我们到达餐厅,问服务员,小孩子也要满300元吗?其实也就问问,没想到服务员问了一句绝对讨打的话“你们家小孩吃东西吗?”,天哪,你们酒店老板员工的小孩子不吃东西的? 3、接着,服务员有揶揄了一句“我们董事长来也是要有最低消费的!”牛,这个小姐真牛。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6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文明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重要。从一定意义上说,安全生产管理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搞好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大事。因此,正确理解与认识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薄弱。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水平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了安全生产的低水平。经过多次改革,新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交替,目前尚未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统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缺少集中统一管理的安全生产监督执法队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没有真正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改革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他们把发展经济与安全生产对立起来,缺乏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不讲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二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生产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由于安全生产工作监督管理不到位,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及其安全责任、安全机构设置、安全设施设备管理、现场作业安全保障、交叉作业和承包租凭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没有基本的法律法规,许多经营单位特别是非国有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差,管理各种事故隐患和安全因素不能被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消除,以致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 三是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生产安全事故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也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使从业人员及其亲属没有安全感,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国是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生命的安全高于一切。各级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如果连人民群众最根本的人生安全都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那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便无从谈起。因此,保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各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是没有处理好安全和生产的关系。很多地方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把发展经济和提高经济效益列为首要任务,但是不能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发展经济的关系,不是把两者有机结合而是加以对立。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要钱不要命”,为了赚钱不惜以牺牲从业人员的生命为代价,心存侥幸心理,减少甚至不进行安全生产投入,以降低短期成本,追求长期利润。而一旦发生重大、特大事故,除了人员死亡之外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其代价往往要等于或大于安全生产投入的成本,最终厂毁人亡,得不偿失。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找出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从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政治高度出发,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防御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强化第一责任职责,对每个作业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第二,加强对上级文件的学习,看清当前的安全形势,对身边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刻的分析,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排查治理; 第三,加大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舍得投入,员工的安全也就得到可靠的保障。施工现场作业环境规范了,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规范了,材料消耗少了,返工少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第四,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经教育培训考试通过,且持证上岗。对在岗的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毕业论文.docx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浅析全面质量管理浅析全面质量管理 院系名称:院系名称:经管系专业班级:工商质检(专业班级:工商质检(二)学生姓名: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学校名称:学校名称:河南质量工程学院 2010 年 12 月 29 日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摘要 随着产品的日益丰富,大部分产品已处于买方市场,人们购买商品时越来越挑剔;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购买商品的标准逐步从“价廉”向“物美” 转变。在这种宏观环境中,企业要想长久生存,必须把握好产品质量关。产品质 量管理应是对生产过程的全面跟踪管理。正如“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 是生产出来的”所以说,只有做好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 产品质量的检验合格。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动态质量,始终不断地寻求改进,但 是它没有规范化、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能否成功,关键是要深刻领悟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 可行的实施计划。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关键词 核心 存在的问题

影响因素 1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rich products, most product has a buyer's market, people buy goods is more and more captious; Meanwhile people life level also increased quickly, buy goods from the standard gradually to "affordable" price "transformation. In this macro environment, enterprise to long survive, must grasp the good quality of products. Product quality management of production process should be comprehensive tracking management. As the "product quality is not inspection to come out of, but production comes out" say so, only making goods production every link of quality management, ability assures product quality inspection qualifie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emphasizes dynamic quality, always constantly seeking to improve, but it has no standardized, no unified standard. Therefore, the enterprise implement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an succeed, the key is to a profound comprehens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onnotation,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our enterprise and formulate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plan. Keywords: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core problems Influence factors : 2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毕业 目录 摘要··································································································································· 1 1 绪论·································································································································· 4 2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下面是搜集整理的质量管理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查看。 论文参考文献一: [1]诸祝杰,西宝.城市生活坦圾按排计费研究[J].软科学,2011(5):16-25. [2]鲍海君.基础设施BOT项目特许权期决策的动态博弈模型[J].管理工程学报,2009,(4):139-147. [3]陈瑞英.坦圾发电BOT项目处理费调价公式的确定[J].有色冶金节能,2013,(3): 46-48. [4]程鉴冰.最低质量标准政府规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2):40-47. [5]陈冠华,王维平.生活坦圾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J].中国行 政管理,2008,(3):41-43. [6]陈海滨,郭朋恒?采用水消费系数法收缴生活坦圾处理费的研究[?[].环境卫生工程,2005,(5):28-30. [7]李培功、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4);14-27. [8]丁纯.生活短圾收费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财经论丛,2007,(4):7-^3. [9]傅涛.特许经营改革与城市水业监管[J].水利发展研究,2008,(1):16-23. 论文参考文献二: [1]曹越,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改革m.会计研究,2009,(2):28-33. [2]陈信元,黄俊.政府干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2007,(1):92-97. [3]邓新明.我国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绩效[J].南开管理评论, 2011,(4);4-15. [4]郝项超,张宏亮.政治关联关系、官员背景及其对民营企业银行货款的影响[J].财贸 经济,2011,(4):55-61.

XX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工业工程 XX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杨振宁说:“质量也是一种财富的生产力,80年代日本产品具有很高价值的精神结构,这是日本经济的成功之道”。[6]这个精神结构就是对质量精益求精的精神。由此可见,质量作为一种文化和理念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质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它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社会和各国经济建设中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深刻地感受到提高质量的紧迫感和不提高质量就不能生存的危机感。质量的竞争已成为贸易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中国企业管理的未来发展,必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内外市场竞争与挑战。商品社会的竞争是激烈而又残酷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又对企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中国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着管理基础薄弱、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低技术、低质量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产品的质量管理方面的认识还存在巨大的不足。 因此,对中国中小企业来说,在这个时代潮流中为了能抓住机遇,全面提升中国中小制造业形象,建立全面的优质的卓有成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拥有了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才拥有了核心的竞争力之一,企业才能具有坚固的发展基础使企业兴旺发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本毕业论文,将对目前国内外的质量管理体系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讨论,针对国内中小企业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上所存在的问题,以新华星铝业有限公司为代表,分析其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现状,然后提出解决其存在问题的方法,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最终使其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为其带来经济利益。 一、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新华星铝业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重点放在调研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今的运行状况,分析得出其现在质量管理体系所存在的不足,然后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完善的措施。 本文准备探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从建立到改进的过程和措施,并对其中“产品关键过程的控制”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研究的第一部分是通过查

浅谈商品质量管理论文

浅谈商品质量管理论文 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 13级市场营销一班 姓名:石宗圣 学号:201309030013 摘要:近年来商品质量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良好的质量管理百利而无一害,本篇论文主要谈及的是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的,重要意义,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进行质量管理 关键词:质量管理质量水平高质量产品发展方向TOM QA QB QC 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全面质量管理 正文: 近几年来,产品质量问题频频发生。小事如,在淘宝上买到假货等,大事如,全民震惊的地沟油事件;上海质监局抽查发现四个品牌食品质量问题严重;石家庄三鹿奶粉事件等等都暗示着社会各界,产品质量问题要高度重视,因为这时时刻刻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了解关于质量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严格控制监督产品的质量。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目的: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进行的所有管理性质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和流程,确保产品或服务达到内外顾客期望的目标;确保公司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这个目标;确保产品开发、制造和服务的过程是合理和正确的。二、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有句名言:“生活处于质量堤坝后面”(life behind the quality dikes)。质量正像黄河大堤一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利益和幸福,而一旦质量的大堤出现问题,他同样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所以,企业有责任把好质量关,共同维护质量大堤的安全。 从宏观上来说,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质量水平的高低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对于企业来说,质量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正可谓“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当今市场环境的特点之一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求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建筑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一、建筑安全管理概述 (一)安全监理的由来 自我国1988年开始试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到1996 年全面推广实施以来,工程监理在工程建设质量、投资、进度三大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特别是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及预防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等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关于安全监理工作和安全事故监理责任问题,一直是争论比较激烈和令人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我国监理行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的一个关键问题。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飞速发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已成为目前工程建设领域比较突出的问题,尽管国家就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但由于工程建设市场的不断变化,建设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尚处于改革发展中,加之,目前政府对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管主要还只能采取过程中抽查和事后处理的办法。因此,政府和建设单位都希望监理在管好质量的同时,对施工安全生产能够预先进行安全审查和严格实施过程中监控,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二)安全监理的含义与现状 安全监理是一项中介的安全专业技术监督、管理与咨询服务。所 谓安全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国家和地方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要求规定,以及监理委托合同、施工承包合同、安全协议书等合同文件,对施工单位和建设工程在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过程与行为实施监督、管理与咨询的活动。监理单位通过对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人、机、方法、环境及施工全过程,采取文件审查、巡视督查、安全评价、指令文件等主要监控方法及措施,监督和指导施工单位的建设行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预防和制止建设行为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效地促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安

企业质量管理论文

谈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改善产品设计,加速生产流程,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改进产品售后服务。本文讨论了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及五粮越发展之路。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应用,五粮液 全面质量管理,即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菲根堡姆对TQM的定义为:“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1]。其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全面”(即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全面综合管理)和“四个一切”(即一切为用户;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依据事实与数据;一切按规范办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改善产品设计,加速生产流程,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改进产品售后服务,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降低经营质量成本,减少经营亏损,降低现场维修成本,减少责任事故,追求企业利益和成功、使顾客完全满意、最大限度获取利润。1、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全面性,决定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的质量管理。 1.1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用户要求、科技情报与企业的经营目标,制定产品质量目标;组织有销售、使用、科研、设计、工艺、制度和质管等多部门参加的审查和验证,确定适合的设计方案;保证技术文件的质量;做好标准化的审查工作;督促遵守设计试制的工作程序等等。 1.2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组织质量检验工作;组织和促进文明生产;组织质量分析,掌握质量动态;组织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管理点等等。 1.3辅助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内容有:做好物资采购供应(包括外协准备)的质量管理,保证采购质量,严格入库物资的检查验收,按质,按量,按期地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组织好设备维修工作,保

质量管理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d115586308.html, 质量管理论文题目 一、最新质量管理论文选题参考 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 2、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现状及展望 3、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的探讨 4、加强供应室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6、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的应用 7、我院强化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8、美国医院质量管理概况与借鉴 9、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10、加强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的交流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1、基于PDCA的信息系统全面质量管理模型 12、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质量管理 13、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文化的视角 14、反思美国高校全面质量管理 15、医院服务质量管理 16、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在高校的运用 17、公共部门的全面质量管理 18、从新的医院评审标准看现代护理质量管理理念 19、对医疗质量管理本质的再认识 20、我国制造业质量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https://www.doczj.com/doc/d115586308.html, 二、质量管理论文题目大全 1、我国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2、加强医院护理环节质量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3、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建设项目质量管理风险因素分析——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为例 4、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 5、如何做好门诊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6、护理质量管理督导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7、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与认可指南 8、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追溯系统 9、零缺陷质量管理思想的应用与实践 10、简述医院质量管理新进展 11、关于服务过程质量管理的思考 12、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13、谈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 14、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新趋势及我国的选择 15、门诊部实施ISO9004-2国际标准加强服务质量管理 16、持续质量改进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核心 17、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知识的视角 18、医院质量管理发展现状与趋势 19、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 20、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技术基础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____毕业论文

山东建筑大学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班级:1331311011 姓名:李东升________ 学号:1311010690 指导教师:张明 时间:2015 年11月15 日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

摘要 施工质量管理,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和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非常重要。本文论述了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几方面的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及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建筑质量管理,对解决目前我国建筑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监督

目录 引言 (1) 一、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论述 (1) 1、........... 质量的概念.................................... 1 2、质量管理的概述 (1) 二、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2) 1、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2) 2、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2) 3、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3) 4、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3) 5、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 (3) 三、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原则、内容与方法 (5) 1、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5 (1)................................................................................................................... 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原则 . (5) (2)................................................................................................ 坚持“以人为核心”原则............................................... . (5) (3)................................................................................................ 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 . (5) (4)............................................................................................................... 坚持“用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原则 (5)

酒店服务质量的论文

酒店服务质量管理 课程论文 维也纳酒店服务质量 院 (系):管理学院 专业:酒店管理 学号:Z10051204 Z10051202 Z10051216 Z10051227 姓名:王靖坤林雅蓉 蔡梦林志辉 2012年 5 月 21 日

第一章、酒店背景介绍 维也纳酒店创立于1993年,是全球首家以“音 乐艺术”为主题的连锁酒店,坚持为顾客创造“五星 体验,二星消费”的核心消费价值战略,树立“创世 界品牌、立百年伟业”的宏图愿景,以塑造属于中国 的世界顶级酒店民族品牌为己任,集合全球酒店行业管理精英,历经十七年的创新发展,维也纳酒店在研究长远战略,管理模式,人才梯队,品牌培育,扩张发展,资本管理,等方面处于全球酒店行业领先地位,拟开的分开网络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 集团简介 维也纳酒店现拥有精品商务酒店110家(含筹备店)、12000多间客房、8000多个餐位、4000多名员工、拥有近600万注册会员、并创下19年零安全事故的纪录。国际著名风险基金软银赛富已巨额注资维也纳酒店,已经启动中国A股上市计划。已开和拟开的分店网络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在全国已拥有上百家分店。根据未来发展战略,公司自2011年起,用3到5年的时间,以每年新开60-80家分店的发展速度,完成全国达300家酒店以上的战略大宏图。 发展里程碑 ◆1993年维也纳首家分店维也纳三好酒店深圳华沙店隆重开业; ◆2005年维也纳酒店集团成立; ◆2005年美食宫餐饮有限公司成立; ◆2006年维也纳与中国农业银行联合推出维也纳金穗酒店卡; ◆2006.8 维也纳预定热线对外正式宣布开通; ◆2006.4 维也纳官方网站正式开通; ◆2006.4 《维也纳酒店之声》创刊; ◆2006年维也纳酒店管理学院成立; ◆2006年维也纳3好酒店(连锁)成立; ◆2007年维也纳开通网上预订; ◆2007年启动全国战略,并引进风险投资(赛富基金); ◆2007.7 维也纳党支部成立; ◆2008年推出特许加盟的扩张模式; ◆2008.9 维也纳正式开放特许加盟; ◆2009.5 维也纳网站改版,新域名启用;

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 院系:建工系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年级: 12 学号: 7031 7017 7008 小组成员:贾世康杨如意宋泽武 任课教师:成桂英 2014 年6月19日

从三丰百货大楼倒塌事件 看工程质量分析与处理 【摘要】建筑工程的成败取决于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是评定工程建设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质量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捡着和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非常重要。施工安全则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安全、质量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的制度。 一、三丰百货大楼倒塌事故回顾 三丰百货公司,位于汉城市中心瑞草区,整体结构为地上五层、地下四层,无梁楼板构造。1990年7月开张营业。在这里,平均每天的营业额超过50万美元,日平均接待顾客约4万人次。作为当时汉城地标的三丰百货,由三丰集团兴建,坐落于“江南新区”的黄金新段,是汉城在全球快速成功崛起的象征。 然而在1995年6月29日下午6点05分,大楼开始倒塌,在短短的20秒内,5层高的百货大楼全部塌陷进地下,大楼瞬间化为飞扬尘土和一堆瓦砾,此次灾难共造成502人死亡,937人受伤,财产损失高达约合2.16亿美元。这是韩国历史上在和平时期伤亡最严重的一起事故,也是世界上建筑自行倒塌的最大伤亡事故。 倒楼事故发生后,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事故救援小组和事故调查小组,要求彻底查清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妥善处理,确保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盛怒的韩国人追问:是什么造成韩国史上最惨重的灾难? 二、三丰百货大楼倒塌事件的原因分析 首先,我们先来给这起事故定下性。按照国内现行对工程质量通常采用按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凡是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大质量事故: (1)工程倒塌或报废; (2)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3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