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及延长生命周期的对策复习进程

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及延长生命周期的对策复习进程

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及延长生命周期的对策复习进程
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及延长生命周期的对策复习进程

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及延长生命周期的对策

(一)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的概念,提出旅游地的演化经过六个阶段:

1、探索阶段:旅游地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的产生而发生变化。南极洲的大部分地区、拉丁美洲和加拿大的北冰洋地区处于这一阶段。

2、参与阶段:当地投资于旅游业;明显的季节性;旅游地进行广告宣传;旅游客源地形成;公共部门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的一些较小的、次发达的岛屿正处于这一阶段。

3、发展阶段:明确的客源市场地,大量的广告宣传;外来投资并占据控制地位;人造景观出现并取代自然的或文化的吸引物。墨西哥的部分地区,北非和西非海岸属于这一阶段。

4、巩固阶段:增长速度减缓;广泛的广告宣传以克服季节性和开发新市场,本地居民对大量游客的到来和为游客服务而修建的设施产生反感和不满。大部

分加勒比海和北地中海地区属于这一阶段。5、停滞阶段:游客人数达到顶点,达到容量限制;旅游地形象与环境相脱离,旅游地不再时兴;严重依赖回头客;所有权经常变换;向外围地区发展。

6、衰落和复兴阶段。前者客源市场在时间和数量上减少;对旅游业的投资开始撤出,当地投资可能取代撤走的外来投资;旅游基础设施破旧,并可能代之以其它用途。后者:或者以全新的吸引物取代了原有的吸引物,或者开发了新的自然资源。英国和北欧的许多旅游目的地属于此类。在衰落或复苏阶段有

可能发生五种情况:①尝试开发卓有成效,可促使游客再增加和市场扩大。

②较小规模的改造和调整,游客量可以较小幅度地增长。

③再调整满足各种容量水平,可遏制游客量下滑的趋势,使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④过度利用资源导致的竞争能力降低会导致游客量显著下降

⑤战争、瘟疫或其它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会导致游客量急剧下降,这时要想使游客量再恢复到原有水平极其困难。

(二)生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自该理论出世以来,受到全世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应用、验证和讨论的文章层出不穷,尽管有不少批评,但接受这个理论的趋势更强。

1 该理论是一个能合适地解释旅游发展的模型;

2生命周期的解释模型如能与供求双方的变量完美结合起来,很可能成为旅游一般理论的源泉。

3 在指导旅游地规划和管理方面该理论能提供给管理者长远的思想以及揭示各个阶段不同变化的影响力;

4 作为预测工具该理论没有得到多少发展而且可能难以得到发展。

5 就中国情况而言,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的理论框架。应用这个理论框架去分析各种不同旅游地的具体生命周期特点及规律、剖析形成这些具体的生命周期特点和规律的内在因素,可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三)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

1、具有广域旅游市场的国际级旅游地

以北京颐和园为例。其基本特点是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与优美灵秀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堪称我国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杰作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巨大的和特殊的价值。

以生命周期理论来考察颐和园,由于其皇家园林的特殊性,她没有探索阶段和参与阶段,从开放之日起,就开始了一个相对长的发展阶段。可以认为,1949-1985年是颐和园的发展阶段,1985年之后,颐和园进入巩固阶段和停滞阶段,但由于其不可取代的地位,除非发生

特大自然灾害或社会经济动荡,颐和园这样的旅游地不会进入衰落阶段,她的演化可以脱离巴特勒理论的后续阶段,进入维持时间较为长久的成熟稳定阶段。因此,可以将1985年以后称为颐和园的稳定成熟阶段。

像颐和园这样的旅游地,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均会走向稳定成熟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重要的是保持自己持久连贯的旅游形象,控制好旅游环境容量,尽量避免负面影响。只要能保持住自己的旅游形象,这样的旅游地将维持长久的稳定成熟阶段。

2、具有区域旅游市场的国家级旅游地

以肇庆七星岩风景区为例。它由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历来被誉为“集桂林阳朔之山,聚杭州西湖之水”于一身的岭南第一奇观。

以生命周期理论来考察七星岩风景区,1980年之前是发展阶段,1980-1984经历了一个衰退期,1985再次出现高峰,1985以后进入了一个缓慢的衰退阶段。其衰退原因为:一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七星岩已不再时兴;二是无论是吸引范围还是游客量已不能跟深圳、珠海特区相竞争。

至此,肇庆七星岩没有新的具有轰动效应的旅游资源可以开发,只能选择延缓衰退的办法,利用广告、改进产品、降低成本和价格等办法,保持好的旅游形象来达到延缓目的。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分析与应用

内容摘要: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旅游地本身的发展又受客观生命周期的局限。本文立足众多学者的研究基础,加上多年旅游地开发规划的实践,深入分析了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的本质以及对旅游地发展的实践指导。并提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的本质就是旅游地的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旅游地的发展要打破生命周期的“宿命”,必须延续现有主导旅游产品,及更新换代主导旅游产品。

关键词:旅游地生命周期旅游产品

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国外学者最早注意并研究这一现象,总结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我们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但是,这一理论似乎也暗示:一个旅游地的必然归宿是走向衰落,进而在无形中误导旅游管理者在旅游地发展中采取听之任之的消极态度。衰落是旅游地发展的必然归宿吗?下文拟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本质研究中找到旅游地发展“打破宿命”的实用战略。

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现象与理论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地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上世纪后半叶,国外不少学者注意到了旅游地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周期),学者们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不断的思索与总结,进而逐步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目前,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加拿大学者巴特勒(Butler,1980)提出的。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

在旅游地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探查阶段。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而发展变化。参与阶段。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活动变得有组织、有规律,本地居民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陋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被迫改善设施与交通状况。发展阶段。旅游广告加大,旅游市场开始形成,外来投资骤增,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比较显著。巩固阶段。游客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下降。旅游地功能分区明显,地方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相连。常住居民中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