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士论文(佛学)非汉籍高僧与早期中国佛学的形

博士论文(佛学)非汉籍高僧与早期中国佛学的形

博士论文(佛学)非汉籍高僧与早期中国佛学的形
博士论文(佛学)非汉籍高僧与早期中国佛学的形

非汉籍高僧与早期中国佛学的形成

——以译经为中心

中文摘要

佛教产生于印度,两汉之际,佛教已逐渐向东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之世,至隋唐蔚为大观。佛教最初在中国传播主要是通过西方僧人的翻译介绍。根据梁《高僧传》的记载,中国佛学之路是印度和中亚高僧本着弘法精神前来弘化的结果,伴随着弘法外籍高僧翻译佛典,佛法才浸染中土。可见,是佛典进中国才有佛学,而非佛学进中国之后才去进行佛典翻译,早期中国佛学的展开主要是通过翻译进行的。

从安息王子安世高成为译经先锋开始,无数中外高僧大德共同努力,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佛经翻译运动。这其中有两个重要而特殊的人物,他们就是来华外籍高僧支娄迦谶和鸠摩罗什。支谶翻译对般若学和罗什翻译对中观学的影响深远,波及隋唐宗派的形成,对佛学中国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认为,佛经翻译不仅是早期中国佛学的重要特征,而且是早期中国佛学形成的重要机制,非汉籍高僧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我们对印度佛学在中国本土化过程的复杂性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译经 非汉籍高僧 早期中国佛学

作 者:曹寻真

指导教师:吴忠伟

Eminent Monk from Outside of China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inese Buddhism

——Take the translation of scriptures as center

ABSTRACT

Buddhist produced in India, in the Han Dynasty Buddhism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By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Buddhism had gradually been imposing. Buddhism first spread in China mainly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monks’ introductions. According to Liang dynasty records, Chinese Buddhism is formed in the path of India and the Central Asian Buddhist monks and in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Along with Buddhist monks foreign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canons deals only disseminated Turkey. It can be seen that only Buddhist canons spread into China to bring Chinese Buddhism, rather than Buddhism into China to carry out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canons. Early Chinese Buddhism mainly carried out the translation.

Started from Prince An Shigao, numerous monks worked together sparking a spectacular Buddhist translation movement from domestic and abroad. Among these,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and special people, Lou Micah and Kumarajiva. Kumarajiva and Lou Micah are the typical delegates in the Emnenst monk from outside of China. The dignitaries from outside of China have significant status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China. They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spread of Buddhism,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ical scriptures and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monks and nuns and especially poured active and profound effects on the documentation of Buddhism.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not only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s important feature in the early Chinese Buddhism, but also the early Chinese Buddhist form of the important mechanisms, eminent monk from outside of China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we can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o the Indian Buddhism local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Keywords: the translation of scriptures Eminent monk from outside of China Early Chinese Buddhism

Written by Cao xun zhen

Supervised by Wu zhong wei

目 录

中文摘要.......................................................................................................................I ABSTRACT......................................................................................................................II 前 言.. (1)

一、译经与早期中国佛学文献构成 (2)

(一)早期佛经翻译概述 (2)

(二)早期译经的特征 (7)

二、非汉籍高僧与译经 (10)

(一)非汉籍高僧概述 (10)

(二)非汉籍高僧与译经 (12)

(三)非汉籍高僧译经对早期中国佛学的贡献 (15)

三、支谶译经与早期般若学 (17)

(一)支谶与大乘佛典的翻译 (17)

(二)支谶与早期般若学 (19)

四、罗什译经与中观学 (22)

(一)罗什译经概述 (22)

(二)《维摩诘经》的翻译及其注释 (28)

(三)罗什与中观学 (31)

(四)支谶和罗什的区别 (33)

五、结语 (37)

参考文献 (4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43)

后 记 (44)

前 言

佛学是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土思想。佛学自东汉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之世,至隋唐蔚为大观。佛学浸染中土,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中国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其自身亦在与中国本土思想的互动中发展成为中国思想的新传统——中国佛学。学界通称的中国思想乃儒道佛三教鼎立正说明此点。中国佛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机制,从宏观上讲涉及到中印两大思想体系的交互问题,故非简单的诉诸佛学本土化或中国思想印度化这样的模式所能诠释,同时还要考虑到中国佛学形成过程中种族、地域、时间诸多差异因素的作用。基于以上情形,本文的研究视角定位为“非汉籍高僧的译经”,在时间上限于佛典初译至鸠摩罗什时代,研究方法上则对文献进行实证性分析。

现在简单诠释一下“非汉籍高僧”。此处之“汉”既非往昔之“汉朝”,亦非今日所言之“汉族”,乃是一种普遍的说法,即汉朝之后国人普遍自称以及域外之人称谓汉朝以后正统王朝之国民。须生于此土长于此土、使用中土语言文字、其父祖亦世居中国世为国人,方可称为“汉人”。后来所谓“唐人”亦大概此意。那么“非汉籍高僧”便是在中国境内活动而不符合上述条件之高僧,如来华讲学、翻译、著述以及游方教化者,著名者如支娄迦谶、鸠摩罗什等;另外,来华侨民的后代成为高僧者,亦为“非汉籍高僧”,竺法护、竺叔兰为其中尤其秀者。如此,“非汉籍高僧”便由在华的外籍高僧和侨裔高僧两部分构成。

还须再界定一下“早期佛教”。这便涉及到历史阶段的划分,按通行的观点,似应以隋为界,因为隋以前主要是以佛典的翻译校勘为中心,且佛教教义本身亦未得到“正名”,还未走出“滞文格义”的桎梏。至隋唐才真正走入佛教义学的独立创造阶段,通过判教体系的构建切实地融印入中,实现了佛学中国化。本文论述,是自佛典初译到鸠摩罗什这一阶段,算是“早期佛教”中的前期,在这一阶段,佛典翻译基本已经成熟定型,罗什之后,便是义学的形成发展阶段了,因此本文截止至罗什。通过对译经高僧的介绍论述,可归纳出非汉籍高僧的译经工作在早期中国佛学形成中的作用和对整个中国佛学的贡献。

一、译经与早期中国佛学文献构成

考察我国早期的佛经翻译,可以探明我国翻译史的源头,从而廓清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由于这一时期佛经翻译涵盖东汉到姚秦时期,我们可以这几个时段为线索,梳理各时段主要译经和主要译师的译经观点,最后归纳我国早期佛经翻译的基本特点。

(一)早期佛经翻译概述

1、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

东汉时期,明帝永平十年至献帝延康元年,一百五十四年间,共有译师12人,分别为:迦叶摩腾(1部1卷)、竺法兰(4部15卷)、支娄迦谶(22部67卷)、安世高(95部115卷)、竺佛朔(2部3卷)、安玄(2部3卷)、支曜(10部11卷)、康巨(1部1卷)、严佛调(5部8卷)、康孟详(6部9卷)、竺大力(1部2卷)、昙果(1部2卷)。总计292部395卷(现仅存97部134卷)。其中以安世高、支娄迦谶最为著名。1安清,字世高,安息国王满屈二世太子。自幼勤奋好学,对天文、历算和医术均有较深的造诣。后曾继位为王,但不久即“让位”于其叔父,出家为僧。他博览群经,尤精阿毗昙学,兼修禅定,游方天竺诸国及西域各地,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来到洛阳,经过较短的时间即掌握汉语文,乃从事译经工作。其译文条理清楚,措辞适宜,但偏于直译。安世高所译以阿含和阿毗昙方面为多,也有部分关于修持方面的。安译经籍,因为当时没有记载,确切数目已不可考。直至晋代道安编纂《众经目录》,才加以著录,其中列举了他所见过的安世高译本,共有35部41卷。2相传在安世高20余年的译经工作中,共译出经律等176部197卷之多,《开元释教录》则谓为95部115卷。(公元730年时尚存54部59卷,现存者为56部62卷。)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月支沙门,以持戒精进,宣扬佛法著称。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前来洛阳,在孟福和张莲的协助下,截止至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数十年间共译出佛经21部63卷。3(《开元释教录》则谓为22部67卷。4)支

1见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第一》,《大正藏》第55卷,478页。

2见中国佛教协会主编:《中国佛教》第二卷,30页。

3见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三》,《大正藏》第55卷,95页至96页。

4见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第一》,《大正藏》第55卷,479页。

谶译文质朴无华,有“审得本旨,了不加饰”1的好评。其译著现存12部30卷。

总体而言,考察东汉的佛典翻译情况,12位译师中仅严佛调系汉地临淮郡人,所译仅5部8卷;其余11人全系天竺、月支、康居等国来华的外籍高僧,外籍高僧功绩斐然。永平至延康间的154年中所译经典总计292部395卷。(现存97部134卷)其中,安世高专译小乘经典,支谶唯译大乘,二位西域高僧惺惺相惜,精神互勉,主持了中国的佛典初译。

2、三国时期的佛经翻译

魏国情况。魏取代汉后,建都洛阳,政治经济文化悉承后汉余绪。天下遂平,于是改元黄初,魏国佛教亦是东汉佛教之延续。据《开元释教录》记载,自魏文帝黃初元年至元帝咸熙二年的四十六年间,有外籍高僧五人译经12部18卷。天竺的昙柯迦罗(1部1卷),康居的康僧铠(3部4卷),安息的昙无谛(1部1卷) ,西域的白廷(5部7卷)和安法贤(2部5卷),先后来到洛阳,专事译经。昙柯迦罗和昙无谛传播了戒律,这是中国有戒律之始,后世以昙柯迦罗为律宗始祖。戒律的传入,不唯是三国、亦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当时依此受戒的有朱士行等人,因此后世一般以朱士行作为中土出家沙门之始。2魏国译师,除昙柯迦罗、昙谛影响巨大以外,还有嘉平五年(公元253年)来华的康居沙门康僧铠,其在洛阳白马寺译出《无量寿经》二卷,该经为净土宗依据的主要经典之一。

总体言,魏国5位译师全系外籍高僧,分别来自印度、安息等国,经戒羯磨12部18卷全系外籍高僧译出。昙柯迦罗、康僧铠二人所译尽管只占魏国译经的三分之一,但昙柯迦罗首传戒律,康僧铠隐性开创净土宗,意义重大。这里双重标准似有可取之处,译典的数量和质量都要考虑。3

吴国情况。主要译师有维祇难(2部6卷)、竺律炎(4部6卷)、支谦(88部118卷)、康僧会(7部20卷)、支彊梁接(1部6卷)等五位外籍高僧,来自印度、月氏、康居等国。孙吴时期共译经189部,计417卷。(包括失译在内现存58部84卷)译经事业较之中原曹魏更为发达。在译经创新方面,支谦的贡献尤其突出。4

1见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三》,《大正藏》第55卷,95页至96页。

2朱士行以前也有中国人出家,如严佛调,系后汉出家最早之汉人。但那时僧众只是剪除头发,披袈裟,而没有禀受归戒,从这一点上,后人把朱士行当作汉土真正的沙门第一人。

3见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第一》,《大正藏》第55卷,486页。

4见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第二》,《大正藏》第55卷,487页。

支谦字恭明,又名支越,月支居士。汉灵帝时随其祖父支法度来到洛阳。十余岁时学习汉文和婆罗门书,悉皆精妙。曾受业于支娄迦谶的弟子支亮。支谦才慧过人,博览群经,并综习各种技艺,通晓六国语言文字,被誉为“智囊”,当时有“天下博知,不出三支”的美称。东汉末年支谦避难于吴,孙权以其博学多才,授与博士称号,使其辅导东宫。支谦在吴时,以佛教虽行,而经多梵文,解者甚少,故收集梵本,从事翻译。1自孙权黄武二年(223)至会稽王孙亮建兴二年(253) 31年中,译经多部。支谦所译经的部卷数目,诸说不一:《出三藏记集》谓36部;《高僧传》谓49部;《大唐内典录》、《古今译经图记》及《历代三宝记》均谓129部162卷;《开元释教录》则谓88部118卷,存者51部69卷,佚失37部49卷。现存收入各藏者为50部64卷。

3、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

西晋时期有译师12人,分别是:安法钦(5部16卷)、帛法祖(16部18卷)、法炬(40部50卷)、法立(4部12卷)、疆梁娄至(1部1卷)、聂承远(2部3卷)、聂道真(24部36卷)、若罗延(1部1卷)、无罗叉(1部30卷)、支法度(4部5卷)、竺法护(175部354卷)、竺叔兰(2部5卷)。西晋的四帝五十二年间,译经共计330部590卷。2(包括失译在内现存160部322卷)在西晋时期的译师中,最为著名的是竺法护。

竺法护,其先世为月支人,本以支为姓,世居敦煌。敦煌属汉土,竺法护是来华侨民的后裔,即侨裔高僧,亦属“非汉籍高僧”范畴。8岁时出家为僧,师事天竺沙门竺高座,从师姓竺。竺法护践行清苦,笃志好学,曾随师遍历西域诸国,通晓36种语言文字,带梵本多种而回。自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至憨帝司马邺建兴元年(265-313)近50年间,在敦煌、长安、洛阳等地共译经175部354卷,《大唐内典录》及《古今译经图记》谓为210部394卷。现入藏者94部210卷。

考察西晋的佛典翻译情况,12位译师中,法立、法炬、支法度国籍氏族不明,竺法护、竺法兰系生长于汉土的侨裔高僧(居士),法祖、聂承远、聂道真系汉籍高僧(居士),外籍译师仅4位,加上2位侨裔高僧(居士),可以确信是“非汉籍高僧” 者共计6位:安法钦、疆梁娄至、若罗延、无罗叉、竺法护、竺叔兰。西晋时所译

1见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三》,《大正藏》第55卷,97页。

2见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第二》,《大正藏》第55卷,493页。

330部590卷。(包括失译在内现存160部322卷)侨裔居士竺叔兰所译甚少,但竺法护所译175部354卷,现入藏者有94部210卷。一人支撑了西晋时代的大半江山——“终身写译,劳不高倦,经法所以广流中华者,护之力也。”16位非汉籍高僧总共译经185部407卷,占西晋时期所译大半。不过可以注意到,汉籍高僧帛法祖译经16部18卷,居士聂承远译2部3卷,聂道真译24部36卷,共计42部57卷。回顾三位汉籍译师的翻译之功,可以见出西晋时代的本土译师已较前代进步壮大。

4、东晋姚秦时期的佛经翻译

东晋元帝建武元年至恭帝元熙二年,十一帝104年间,有译师十六人,帛尸梨蜜多罗(3部14卷),支道根(2部7卷),竺昙无兰(61部63卷),僧伽提婆(5部118卷),迦留陀伽(1部1卷),康道和(1部3卷),佛陀跋陀罗(13部125卷),昙摩(1部2卷),卑摩罗叉(2部5卷,释法显(7部26卷),祇多蜜(33三部45卷),居士竺难提(2部5卷),竺法力(1部1卷),释嵩公(3部3卷),释退公(1部1卷),释法勇(1部1卷)。所译计168部468卷。2

考察东晋的佛典翻译情况,16位译师中,非汉籍:帛尸梨蜜多罗、支道根、昙无兰、僧伽提婆、迦留陀伽、康道和、佛陀跋陀罗、昙摩、卑摩罗叉、祇多蜜、竺难提(居士)、竺法力;汉籍:释法显、释嵩公、释退公、释法勇。非汉籍高僧昙无兰所译几近东晋朝的半壁江山,汉籍高僧中法显享有盛誉,四位汉籍高僧共译经12部31卷,所占比重尚不及西晋。不过,考虑到庐山慧远主持的翻译工作,东晋的汉籍译师较西晋为进步。

苻健皇始元年至符登太初九年,五主四十四年间,有译师六人,昙摩持(3部3卷),鸠摩罗佛提(1部2卷),僧伽跋澄(3部27卷),昙摩蜱(1部5卷),僧伽提婆(2部46卷),昙摩难提(5部114卷),所译总计15部197卷。3六位译师全系非汉籍高僧,成就大体平衡,并无特出者能独力支撑半壁江山。北方中土译师的发展缓慢,不及南方。

姚秦时期有译师五人:竺佛念(12部74卷)、鸠摩罗什(74部384卷)、弗若多罗(1部58卷)、佛陀耶舍(4部84卷)、昙摩耶舍(3部24卷)。共出经、论、疏释94

1见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三》,《大正藏》第55卷,98页。

2见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第三》,《大正藏》第55卷,502页。

3见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第三》,《大正藏》第55卷,510页。

部624卷,现存79部616卷。1鸠摩罗什是中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于公元401年至长安,此后的十余年中,他译经不曾间断,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把印度佛学思想体系介绍到中国。罗什主张译经以意译为主,不必拘泥于文体和格式,因而“其新文异旧者义皆圆通”,2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在朝廷的支持下,创建国立译场,在译经事业上取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就,其译经数量多,质量高,内容重要,开创了中国译经史上的新纪元。自弘始四年迄十四年,译出经、律、论、集等74部384卷,现存56部330卷。

考察姚秦时期的佛典翻译情况,五位译师中竺佛念系涼州人,译12部74卷。其余四位皆系非汉籍高僧。姚秦时期所译94部624卷(现存79部616卷),鸠摩罗什译著74部384卷(现存56部330卷)。魏晋以降,文化南移,北方佛典翻译依旧是非汉籍高僧的功劳。

综上所述,考察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姚秦几个时代的佛教文献构成,虽然这里做的是抽样调查和不完全归纳,但还是能反映出一般概况的,即在佛典初译至鸠摩罗什时代,主要是非汉籍高僧在辛苦译经,史载以及现存经卷中非汉籍高僧所译占绝大比例。但汉籍高僧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现实而无所作为,我们可从以下数据察知佛典翻译中汉籍译师的作用。

东汉时期佛典翻译总计292部395卷,12位译师中仅严佛调一人系汉籍,译5部8卷,汉籍译师作用甚微。魏国5位译师全系非汉籍高僧,与魏国并列的吴国5位译师全系非汉籍高僧。

西晋的12位译师中,确信是外籍译师的仅4位,法立、法炬、支法度国籍氏族不明,竺法护、竺法兰系侨裔,汉籍高僧或居士3位。西晋时所译330部590卷,汉籍高僧帛法祖、居士聂承远和聂道真父子所译共计42部57卷,译师人数和译典部卷都已占相当比例。汉籍译师的翻译理论水平已有大大提高,客观上导致所译佛经中渗入了本土思维,促进了佛学本土化。

东晋时期翻译168部468卷,16位译师中有4位汉籍高僧,共译经12部31卷。尚不及西晋,可见汉籍译师的真正独立还有待时日。

姚秦时期翻译94部624卷,五位译师中竺佛念系涼州人,译12部74卷。虽然

1见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第三》,《大正藏》第55卷,511页。

2见梁慧皎:《高僧传·卷第二》,《大正藏》第50卷,332页。

只有一位汉籍译师,但所译已占一定比重。

从上可见,东汉三国时期的佛典翻译是非汉籍高僧独力支撑局面,但自西晋起,汉籍译经高僧就登上历史舞台了。西晋以降,随着汉籍译师人数的增加,所译佛典比重的加大,反映了印度佛学向本土化发展,中国人开始逐渐地走向独立翻译的道路,开始用本土的思维方式接受和转化佛学,积极主动地理解印度佛学思想和有选择的翻译佛典。到了罗什时代,更在全面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发展出中国佛学独特的佛教观念,奠定了隋唐佛学宗派佛教兴盛的基础。

虽然汉籍译师和部分非汉籍译师导致了佛学依傍玄学发展以及佛典翻译经历了“格义”的弯路,但是站在佛教发展史的高度看,亦不无道理且不可避免。此后北方北魏统一,南方正式进入南朝时代,佛典翻译趋于成熟,有利于佛学中国化的翻译理论也最终形成,佛教义学也真正萌芽了。

(二)早期译经的特征

东汉时期佛教典籍的汉译本带有中国本土理解的成分,如安世高所译的《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他把坐禅而数出入气息、防止心意散乱的“安般守意”译为“安为清,般为净,守为无,意名为,是清净无为也。”1安世高目的在于借助当时的黄老思想的影响力来传播佛教,以便于佛教的流传,不过也因此造成时人多以黄老之道去理解佛教的义理。

至三国时期,景象为之一变。支谦、康僧会等人,虽然祖籍西域,但生长在汉地,长期受汉地文化的熏陶,不但兼通梵、汉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因而其译籍文辞典雅,注意佛教文化和汉地文化的结合,典型如在译经中运用老庄的概念表达佛教思想等。当然,在他们的佛教思想里,也或多或少掺杂了儒家的成分。

支谶译经数量虽少,但所译典籍却很重要,如《首楞严三昧经》等。他译经内容准确,朴实顺畅,道安能以文体看出十余部年久失录之经“似谶所出”,2僧祐对他的评价是“皆审得本旨,了不加饰”。3但是文句过于简略,因而意义不周全,而且当他遇到不了解的地方就略而不译,因而导致译文首尾不相连贯,常有辞义不通之处。

1 见东汉安世高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大正藏》第l5卷,164页。

2 见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三》,《大正藏》第55卷,95页。

3 同上。

支谦(支谶的再传弟子)一反直译之风,而特别注重意译,在翻译史上也起到了好的影响。比如,支谦改译支谶的《首楞严三昧经》时,嫌支谶的译文多音译胡言,而在改译工作中对语言和义理有所取舍。改“胡音”为汉意,亦即用意译取代音译,在支谦手里做得是比较彻底的。从他对别人译经的评论中也能看出他重意译反对直译的态度,比如他对维祇难和竺律炎合译的胡本《昙钵偈经》重新进行校译的时候,就批评竺律炎直译和音译的弊端,并在一开始就嫌竺律炎所译“其辞不雅”。

康僧会是吴地的另一位译经名家,他和支谦一样,都高度汉化,在汉文方面颇有修养,所译经籍文辞典雅。值得一提的是,当孙皓即位(公元265年)后,曾禁绝“淫礼”,并欲毁坏佛寺。康僧会便借用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和天人感应论解释佛教教义,最终使佛寺免于被毁。康僧会的这种解释,实质上是融合儒佛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

在社会思潮领域,西晋承续魏正始中(公元240年-249年)兴起的玄学风潮。佛教乘玄风而起,一方面迎合魏晋玄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而得到士族的支持,随之迅速地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则继续佛经的翻译,以及佛教义理的研究和宣传。对此,吕澂先生评说:“就佛教学者说,他们中一小部分人原与玄学者出身相同,又由于佛学当时还不能独立,必须资取玄学家的议论,因而般若学说必然与玄学学说接近。”1译师竺叔兰是深受魏晋玄风影响的佛教居士。他祖籍天竺,生于河南,属侨民后裔,嗜酒放达、对论机辩,玄学化程度很深。他精通胡汉语,兼学中国经史,最为重要的译经是与无叉罗共译的《放光般若经》,2此经迎合了在玄学笼罩下的西晋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需要。此经的义学意义也大,它属于般若学旧译体系。从安世高译《安般守意经》,到支谶译《道行般若经》,再到竺叔兰译《放光般若经》,及至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经》与《大智度论》,般若类经典的旧译已臻于完善。

以上所介绍的数位译师,各自在佛典的汉译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总的来说,西晋时期的佛典翻译还没有成熟,所以后世研诵者不多,上溯至三国东汉,唯是一理。

鸠摩罗什是与东晋并列的姚秦时期的著名佛教学者,梁启超谓之译界“第一流宗

1见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44页。

2一般题为无叉罗译,实际是由竺叔兰与无叉罗共译。《高僧传》记载:“时河南居士竺叔兰,本天竺人,父世避难居于河南。兰少好游猎,后经暂死备见业果,因改励专精深崇正法博究众音,善于梵汉之语。又有无叉罗比丘,西域逆十,稽古多学乃手执梵本,叔兰译为晋文,称为(放光波若)。”见:梁慧皎《高僧传》,《大正藏》第50卷,346页。

匠”。他的翻译壮举成为我国佛教史上的里程碑,开辟了我国古代佛经翻译的新时代。在罗什之前,汉译佛经虽日渐增多,但译文“多滞文格义”,1“不与胡本相应”,2因此罗什主张改以前的直译为意译。但罗什的意译并非无原则,他运用达意译法,目的是使中土诵习佛经者易于接受理解,从而为佛教义学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可以说,罗什是我国较早考虑读者接受能力的译者,与后来西方奈达的“读者反应论”不谋而合。

回顾早期的佛典翻译,当时名家众多,但几乎都是非汉籍高僧,汉籍高僧人数和所译比例很少,不过随着佛典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兴盛,本土译师有所发展壮大。非汉籍译师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安世高、支谶和鸠摩罗什。从安译的小乘禅法,到支译的大乘般若学,再到什译的大乘中观学,既是印度佛学发展之路(上座部到大众部)在中国的缩影,又通过佛典翻译的曲折发展反映了印度佛学中国化的必然之路。

总之,佛典初译时期,为了使佛学能在汉地顺利传播,当时的译经者凭着对佛祖的虔诚和对传教的执着,对佛经翻译不断探索。虽然走过不少弯路,并且和后来的翻译相比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毕竟为以后翻译理论及佛教义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见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四》,《大正藏》第55卷,101页。

2同上。

二、非汉籍高僧与译经

(一)非汉籍高僧概述

由汉末至齐梁,梁慧皎所撰《高僧传》之《译经上》、《译经中》及《译经下》中“正传”所载的高僧几乎全系外来,可见佛法初传时期非汉籍高僧中流砥柱的作用,其时主要是他们在弘法和译经。据梁慧皎《高僧传》记载,从佛典初译至鸠摩罗什这段历史时期共有13位译经成就突出的非汉籍高僧,其详如下。

1、摄摩腾,中天竺人,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来华,“汉地有沙门之始也”。

2、竺法兰,中天竺人,与摄摩腾同年来华。

3、安世高,安息国王正后之太子,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来华。

4、支谶,月支人,桓帝末年(公元167年) 至洛阳。

5、昙柯迦罗,中天竺人,魏嘉平(公元249年-254年)中至洛阳。

6、康僧会,祖籍康居,世居天竺,来华后在江东弘法,与孙吴始终。

7、维祗难,天竺人,孙吴黄武三年(公元224年)至武昌。

8、帛尸梨密多罗,龟兹人,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年-312年)至洛阳。

9、僧迦跋澄,罽宾人,建元十七年(公元381年)到长安。

10、昙摩难提,兜佉勒人,苻秦建元中(公元365年-384年)至长安。

11、僧伽提婆,罽宾人,苻秦建元中(公元365年-384年)至长安。

12、昙摩耶舍,罽宾人,东晋隆安年间(公元397年-401年)来华。

13、鸠摩罗什,祖籍天竺,生于龟兹。滞留西凉十七载,弘始三年(公元401年)至长安。

考察非汉籍高僧在各篇章中的比例,可见早期非汉籍高僧绝大多数从事译经。以上摄摩腾、竺法兰、安世高、支谶、昙柯迦罗、康僧会、维祗难、帛尸梨密多罗、僧迦跋澄、昙摩难提、僧伽提婆、昙摩耶舍、鸠摩罗什等13位非汉籍高僧全部载于梁慧皎《高僧传》之《译经》上、中、下,均属“译经”高僧。可见从佛典初译至鸠摩罗什时代,非汉籍高僧其实就是专事译经的,通过译经达到弘法的目的,以致很多高僧翻译至死或者毕生“译而不述”。而同时期汉地“译经”高僧却很少,成就亦不足以与非汉籍高僧抗衡。

上述13位译经高僧载于《高僧传》,其中安世高、支讖、康僧會、帛尸梨密多罗、僧伽跋澄、昙摩难提、僧伽提婆、鸠摩罗什等8位在《出三藏记集》亦有记载。两书记载几无区别,如安世高,度化巨蟒一事与《高僧传》情节一致,文字多少不同。而鸠摩罗什,《出三藏记集》记载较之《高僧传》甚为简略,且未提罗什之母对罗什之教诲。又,“帛尸梨密多罗”在《出三藏记集》中为“尸梨密”。如仔细考察,梁僧佑(公元445年-518年)早于梁慧皎(公元497年-554年),《出三藏记集》成书于公元480年左右,早于成书于梁武帝天监十八年(公元519年)的《高僧传》。按,《出三藏记集》卷十三至卷十五为传记体裁,记述历代译经和义解高僧的生平事略。十三、十四两卷记述外籍高僧如安世高等共二十二人,十五卷记述汉籍高僧如帛远等共十人。《出三藏记集》虽是目录学名著,但同时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僧传,史料多被宝唱《名僧传》、慧皎《高僧传》所采用。慧皎以后各代僧传的叙述方法,大都因袭《出三藏记集》。虽然如此,《高僧传》系中国第一部系统专门、体系宏大的僧传,故两书均可作为权威依据。

从非汉籍高僧的所自从来看,摄摩腾、竺法兰、昙柯迦罗、康僧会、维祗难来自天竺,安世高来自安息,支谶来自月支,帛尸梨密多罗、鸠摩罗什来自龟兹,僧迦跋澄、僧伽提婆、昙摩耶舍来自罽宾,昙摩难提来自兜佉勒。或可见罽宾、龟兹之佛学盛况。而除康僧会、昙柯迦罗、昙摩耶舍来华后是在中国南方,其他十位高僧均在中国北方从事翻译,又可见北方佛经翻译之盛况。1(僧伽提婆曾滞留庐山译经) 从非汉籍高僧的年代分布看,《高僧传》大体按时间排序。摄摩腾、竺法兰年代最早,明帝永平年间(公元67年)来华;安世高与支谶同时,公元二世纪时来华;昙柯迦罗于魏嘉平(公元249年-254年)中至洛阳;康僧会来华大体与昙柯迦罗同时,与孙吴始终;维祗难略早于昙柯迦罗,孙吴黄武三年(公元224年)至武昌;帛尸梨密多罗于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年-312年)至洛阳;僧迦跋澄、昙摩难提、僧伽提婆均于苻坚建元年间(公元365年-384年)到长安;昙摩耶舍于东晋隆安年间(公元397年-401年)来华;鸠摩罗什于姚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至长安。2而较之截止罗什时代的非汉籍高僧,同期汉籍译经高僧仅帛远、道安为尤其秀者。

1见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第十三》,《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四》,大正藏第55卷,94页至107页。

2见梁慧皎:《高僧传·卷第一》,《高僧传·卷第二》,《高僧传·卷第三》,大正藏第50卷,322页至346页。

帛远,字法祖,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人,通梵汉文,研究方等经。初在长安建寺讲习,弟子千余人。后在陇西(今甘肃)译经,现存有《菩萨逝经》一卷、《菩萨修行经》一卷、《佛般泥洹经》一卷、《大爱道般泥洹经》一卷、《贤者五福德经》一卷。1所译经典质文并重,又因与道士王浮辩难一事而闻名。道安,常山扶柳 (今河北正定县南) 人,长期研究和宣讲《般若经》等,同时又利用政府的条件组织译经。在他主持下,翻译了当时新传入的来自西北印度以及中亚、西域地区的小乘说一切有部的经典。2

总体言,根据《出三藏记集》和《高僧传》的述评,从佛典初译到鸠摩罗什时代,最著名的译经高僧皆非汉籍,或是外籍或是侨裔。当时汉籍译经高僧仅成零星,译经成就远不及非汉籍高僧。

(二)非汉籍高僧与译经

“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3摄摩腾、竺法兰在汉明帝时入华,历史上有了白马寺;康僧会在孙权时期到达江东,中国有了正式的僧团。可见的确是佛典在先,佛教在后。印度佛典在两汉之际传人中国,在接下来的魏晋南北朝动乱分裂的苦难年代迅速流行开来。作为一种外来的异质文化的宗教,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自非一帆风顺。首先是语言障碍,佛经的载体是梵文,其语法、词汇、语音等都与汉文相去甚远,如何以流畅的本土语言翻译介绍佛经原典,是传教者首先遇到的麻烦;其次是文化隔阂,佛教原始教义多为中国儒家、道家传统文化之所无,其宗教精神难以被汉民族所理解和接受,如何通达地解释教义,是对传教者的又一考验。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印度佛教只有作为主流文化的附庸、并且改头换面才勉强在中国站住脚。在汉代,佛教是以傍依黄老方术的形式流行;在魏晋,佛教则借助玄学而传播;直到隋唐时期,佛教才做到不借他力而自立门户。4

由于印度佛典的主要载体是梵文,语音、语法固然与汉语迥异,文字及书写习惯也全然不同,所谓“音训诡容,与汉殊异”。因此,最初的佛典翻译,几乎都是由天

1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一章,第三节,42页至4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2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二章,第二节,18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版。

3中唐诗僧灵澈《芙蓉园新寺》诗逸句,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卷一九·澈上人文集纪。

4见:《汤用彤学术论文集·隋唐佛教之特点》第8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竺或西域诸国“通习华言”的僧人完成。根据梁《高僧传》,自佛典初译至鸠摩罗什时代,非汉籍高僧译经概况大致如下。

摄摩腾与竺法兰合译五部,现存的《四十二章经》是他们首译;安世高翻译小乘经典,支谶翻译大乘经典,二人首次将印度两大佛学体系系统的引进中国;昙柯迦罗译经虽少,但他首译戒本,初传戒法,意义重大;康僧会在建初寺译出《阿弥陀经》经等,又译出《小品》及《杂譬喻》等,深得经义;维祗难与竺律炎译出《法句经》,其内容由早期佛典偈文组成,主题乃原始教义和早期修行观;帛尸梨密多罗译有《大灌顶经》十二卷、《大孔雀王神咒经》一卷、《孔雀王杂神咒经》一卷,皆密教经典;僧迦跋澄译《毗婆沙》;昙摩难提译《中阿含经》、《增一阿含经》,还有先前曾翻译的《阿毗昙心》、《三法度》等;僧伽提婆译《阿毗昙八犍度论》三十卷;(僧迦跋澄与僧伽提婆均系罽宾人,皆小乘教导师,罽宾传来之佛教,皆小乘佛教。)昙摩耶舍,独译《差摩经》,合译《舍利弗阿毗昙》;鸠摩罗什所译主要弘扬龙树、提婆大乘空宗思想,成就空前,并促进了后世佛教宗派发展。

汉代来华的外籍高僧,大多不谙汉文,虽然其中有佼佼者来华后“渐解汉言”,“通习华言”,但对汉人生活的语境仍较陌生,须请汉人作译经助手,而助译的汉人对梵语亦有隔膜。所以除了安世高、安玄以及汉人严佛调的翻译外,汉代其他的佛典“先后传译,多致谬滥”。1

三国西晋的翻译家大都精通两国以上的语言,并且学问渊博,通晓释、道、儒内外典籍。2与汉代译师相比,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学术功底使其更易于将自己理解的意义置入读者生活的语境中。为了使经意更畅达、更易理解,他们很注意使译文与当时中国流行的文风相一致,并注意迎合中国本土的文化背景和学术思潮。如康僧会在译经时经常使用一些中国本土的词语概念来表述佛教思想。翻译理论与实践比较前代已有相当程度的进步。西晋高僧竺法护的译本种类繁多,有般若经类、华严经类、宝积经类、大集经类、涅槃经类、法华经类、大乘经集类、大乘律类、本生经类等繁多种

1如《高僧传·卷第一》之《支娄迦谶传》日:“世称安侯(安清)、都尉(安玄)、佛调三人传译,号为难继。”又(安清传)曰:“先后传译,多致谬滥,唯高(安清)所出为群译之首。”均见大正藏第50卷324页。

2支谦,“博览经籍,莫不精究,世间伎艺,多所综习,遍学异书,通六国语”;康僧会,“明解三藏,博览六经,天文图纬,多所综涉,辩于枢机,颇属文翰”。见:《高僧传·卷第一》之《康僧会传》,《大正藏》第50卷,325页。竺法护为尤其秀者,“博览六经,游心七籍”,“外国异言三十六种,书亦如之,护皆遍学,贯综话训,音义字体,无不备识”。见:《高僧传·卷第一》之《竺昙摩罗刹传》,《大正藏》第50卷,326页。

类,几乎覆盖了当时西域流行的所有重要经籍,由此大乘佛教在中国开了广阔局面,得到广泛流传。

总体言,截止至鸠摩罗什时代,专事印度佛教经典汉译工作的外籍高僧,前期是以支谶为代表,然后就是鸠摩罗什主持大局;支谶所译影响了早期般若学,罗什引进和光大了中观学。两位高僧各自代表了一个时代,是早期非汉籍译经高僧中最特出者。

支谶所译最著名的是《道行般若经》、《首楞严三昧经》和《般舟三昧经》,其中属《道行般若经》影响最大,此经是大乘般若学进入中国内地之始。罗什总共译经三百余卷,已经空前。对于后世言,其重要之贡献固在于为佛教宗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还在于“新译”对后世佛经翻译的影响。

就翻译学而言,罗什特别注意到佛经原典“有意味的形式”,他曾为弟子僧叡比较天竺和中国辞体的异同:“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觑国王,必有赞德,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褐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哆也。”1因此,译者不得对经中那些看来似乎重复的褐颂随便删削。罗什的新译与旧译相比,再无格义之嫌,“义皆圆通”。2僧祐在《出三藏记集》的第一卷中有这样的评价:“逮乎罗什法师,俊神金照,秦僧融肇,慧机水镜,故能表发挥翰,克明经奥,大乘微言,于斯炳焕。”3即谓罗什之“新译”相对于旧译之贡献而言,僧祐回顾了安世高、安玄、严佛调、支谦、竺叔兰、竺法护直至罗什诸位大译师,对罗什的“新译”给予了至高且至公允的评价。近纪学人吕澂先生对其评价所说:“从翻译的质量言,不论技巧和内容的正确程度方面,都是中国翻译史上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开辟了中国译经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但是站在佛教义学的高度,罗什的意义已经超出了译经史,他对旧经的校正重译,实质上是对佛教教义的一次重新理解和阐释,“既得更译梵音,正文言于竹帛;又蒙披示玄旨,晓大归于句下。”4具有语词与意义双重正谬和双重诠释之功效。在罗什之前,虽已有《般若》经类的翻译,但《般若》系的“性空”学说,始终未能正确表

1见梁慧皎:《高僧传·卷第二》,《大正藏》第50卷,332页。

2《出三藏记集·卷第十四》之《鸠摩罗什传》日:“更令出《大品》,什持胡本,(姚)兴执旧经,以相摊校,其新文异旧者,义皆圆通。众心惬服,莫不欣赞焉。”见:《大正藏》第55卷101页。

3见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第一》,《大正藏》第55卷,4页至5页。

4见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第八》,《大正藏》第55卷,58页。

禅语与禅修的时尚风,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禅语与禅修的时尚风,禅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时下,“禅”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语”,“禅修”也成为了“时尚”,各种形式的禅修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文化创意活动颇显活力,不断吸引着社会各阶层的爱好者们参与其中。那么,作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禅文化”,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又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值得我们回味与思考。 一 禅,又称“禅那”,有“静虑”“思维修”“弃恶”等义,习惯与禅定、禅修、禅法等并称而成为具有特别意义的名词。禅是源于印度的一种禅定方法,随着佛教传入并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之后,逐渐形成了佛儒道文化信仰体系中普遍施用的一种“开悟见性”之法,进而演变成“安身立命”的一种生活智慧,传承至今。《六祖坛经》所谓“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被外在现象所迷惑所束缚,也不能被内在意念所误导所纠缠,内心保持冷静与平和,举止能

够自持与理智,心行相应,清净善美,就是禅定。这有如《大学》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作为一种方法,禅有“坐禅”之意,如达摩面壁,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之法,而到达“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马之奔驰”,寂静思虑,身心轻安;作为一种智慧,“禅不用坐”,而实现“坐亦禅,行亦禅,语默动静体自然”,身心合一,生命升华。因此,禅或禅定,就是要让我们面对现实的诸多现象进行内在反思,透过生命的现象探求其内在的法则(法性或佛性),并能在体认有关法则中获得生活的智慧,得到心灵的安顿、精神的超越。因此,禅是一种省察的方法、一种精神的境界、一种生命的状态、一种人生的智慧。 当然,如果执著于禅修,或者在禅修中偏执于“顿悟”与“神通”,或者只是用禅的外衣去包装纯粹物质利益之企图,那必将会“著静落空”,背离“直指人心”之宗旨,最终也必将事与愿违。因此,我们谈禅、谈禅定,不能谈玄说妙,不能脱离人生实践,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脱离社会人群。禅的境界、精神和智慧,恰恰就在于生活中的行走坐卧、举手投足间,只有通过生活的实践与社会的考验,才能得以体现和彰显。禅与生活是“不二法门”,在生活中禅修,在禅

中国佛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佛学院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佛学院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全国汉语系高级佛学院。学院教研条件充足,师资力量雄厚,培育人才遍及国内外,在海内外拥有广泛影响。 为了进一步扩大学院教育成果,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院决定扩大研究生招生范围,面向全国佛教界招收佛学专业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培养爱国爱教、品学兼优、学修并重的研究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造就热爱佛教事业,能够担当教案研究、文化交流、寺院管理等弘法利生重任的佛教栋梁。 二、学制及招生名额 、学制三年,全日制授课,完成课程学习任务,通过毕业论文。 、招生名额:名。 三、招生条件 、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志愿服务于佛教事业。 、具有佛学院、或在其它社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青年僧人。 、年龄在周岁以下,出家时间一般不少于五年、受过具足戒。 、无婚姻或恋爱关系;无犯罪记录。 、相貌端正,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无精神病史及其它传染病或残疾。 四、招考办法及有关规定 、凡符合本院招生条件者,若在地方佛教院校,由地方院校向当地宗教部门推荐报名;若在地方寺院的青年僧人,由本人所在地的佛协组织或寺院组织, 向当地宗教部门推荐报名。 、各省院校及佛协组织部门推荐考生时,应严格把关,推荐品学兼优、学修精进的青年僧人报名。 、报考者需把学历证明及体检表,免冠僧装二寸近照五张,随同报名表函寄本院,经审核符合报考条件后,发给准考证。【寄来:(1)报考登记表、(2)体检表、(3)推荐介绍信、(4)约字个人小传、()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复印件、()二寸免冠白底近照五张。】 、报名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截止。 、按通知规定时间,持准考证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考试内容:()提交专业的佛学学术论文一篇(字数要求:至);()笔试:佛学、语文、英语、时政;()面试:回答专业导师提问。

中国佛学66句震撼世界的禅语

中国佛学66句震撼世界的禅语——才看到第10条就已经平静很多 中国佛学66句震撼世界的禅语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7.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8.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0.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12.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4.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5.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6.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7.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8.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9.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0.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1.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2.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3.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4.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5.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27.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2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29.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

中国佛学美学

中国佛学美学 中国佛学美学 禅数学与般若学中国佛学首先与美学发生联系的是禅 数学与般若学。禅数学是由于《阴持入经》《安般守意经》 等小乘经典与《般舟三昧经》等大乘经典的传译而形成的。始为东汉安世高(约公元2世纪)所传,后经严佛调、康僧会 至道安,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后来,又被创造性地转化到天台宗和禅宗思想之中。禅是梵音“禅那”的略称,其本义为静虑、弃恶、思惟修。禅法亦即是定心之法,在禅数学中,禅法亦即止观之法。“止,摄也,摄六情还意,不复受。”(《阴持入经》注)止在梵文中意思是止寂,即止息妄念,换言之,通过建立一种特殊的注意机制,使之不再驰骛于外物而内照,这样人们就可以在独特的无意识状态中卸去存在的重负,从而在对感性世界的受动关系中解放出来。何谓观?“彼从一切法,寂然能解受,是谓观想,令止跓一切知。”(《阴持入经》)观即是在止的基础上激发出来的遍知一切的智慧。由止到观,就是由定发慧,从心理学意义上的解脱进入形而上学意义上的解脱(这一点在后来禅宗思想中大大发展了)。这里,禅数 学这种通过仪形修习和心理消解令人达到解脱之境的心理 主义的宗教法门,用现代语言说来,事实上是致力于确立某

种审美心境,即通过特殊的注意机制的建立,强力地摒功利、超欲念,切断人对世界的受动关系,在澄明的内照状态中,使人达到高度的心理自由,并由此得窥生命的奥秘。“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而日月新……夫执寂以御有,崇本以息末,有何难也!”(道安《安般注序》)禅数学的传播研习中,道家思想是一个潜在的思想背景,老庄思想中通过无限的心理消解而获得无限的精神可能的观念,潜伏其中,从而使这种宗教—审美心境获得了至高的人类学意义。禅数学虽止观并重,然着力处主要在止与定,即仪形修习这一层次上。观即慧这一方面则主要在般若学中得到发展。般若学是以大乘佛教的般若系经典和龙树所创的中观学派的思想为基点 的佛教思想流派,远肇于东汉时期般若系经典的传译,而大盛于魏晋南北朝阶段。般若学与魏晋玄学互为表里,从而把中国佛学思想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形成了“六家七宗”的繁荣纷纭的局面。般若梵文原意为“智慧”“明”等,其全称为“般若婆罗密多”,意即“智度”“明度”“无极”,等等。般若学的要旨就是通过至高的智慧使人从有限的现实存在中得到超度。般若学的内核为大乘佛学的空观理论,以缘起无自性为诸法实相,即认为宇宙万有都是在相依相待的无限条件下方得以存在,故而并无自性,即没有恒定的内在本质。洞明这一点是体悟存在的意义的第一基点。般若学的杰出代表僧肇 (384~411,一说374~411)指出:“圣人乘千化而不变,履万

震撼世界的66句禅语

震撼世界的66句禅语 1、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2、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3、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接受。 4、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5、活着的气度则是要刚柔并济,胸中有天地。要坚韧不拔,顽强不屈。要傲骨侠肠,正直勇敢。 6、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令一切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7、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子比较没烦恼。 8、不要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世界上比我们痛苦的人还要多。 9、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10、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11、未成佛果,先结善缘 12、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13、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14、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15、幸福,不是收获的多,而是抱怨的少。于人不苛求,遇事不抱怨。只有善于驾驭自己情绪和心态的人,才能获得平静,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16、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17、放弃自己,相信别人,这就是失败的原因 18、上帝决定了谁是亲戚,幸运的选朋友方面给你留了余地!

19、在人生清醒的时刻,在哀痛和伤心的阴影之下,人们离真实的自我最接近。 20、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独自旅行,不受羁绊,没有约束。有一天,背上包,带上自己,有多远,走多远。如果没有信仰,就把旅行当做你的信仰,这一生,都走在朝圣的路上。 21、美丽的维纳斯雕像是一件艺术品,代表着缺陷之美,那么有韵味、纯洁,让人陶醉。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追求一种完美,极其苛刻,使自己陷入困境,压得喘不过气来。任何的完美都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绝对完美! 22、有用的知识是力量,没用的知识是废物。 23、智慧的人总是把嘴巴放在心里,而愚昧之人反而把心放在嘴里。生活中总有些许不如意你想要发泄,但若不经过思考的抱怨,只会让人变得愚昧。朋友,愿你学会用心,让生活美丽。 24、如果爱你是错的话我不想对如果对是等于没有你的话我宁愿错一辈子 25、世上大多数人都有这么一张面具的平时虽然看不到它但到了必要时就会将这张面具戴起来。有人是为了要隐藏自己的悲哀有人是为了要隐藏自己的愤怒有人是逼不得已不得不以笑脸迷人有人是为了要叫别人怕他。也有人是为了要隐藏自己的恐惧 26、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27、真君子是以入世之态度做事,以出世之态度做人。 28、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担当就够了。远虑是无穷尽的,不要让远虑成为近忧。人生路上有无数的驿站可以歇脚,有的包袱可以等到该背的时候再去背,用不着把所有的包袱都背在今天的背上。我们不是超人,精力总是有限的,不要试图在今天解决明天的所有问题。 29、流年的秋季,离别的场景,还一一浮现于眼前。萧瑟的秋风吹散所有的缠缠绵绵,枫叶飘飘,落英缤纷,掩盖了一地的心碎!看着愈渐模煳的背影,欲想挽留却泛发无力,泪滑落,心凄然!任凭其颤颤巍巍的身影就这样渐行渐远 30、的不是失去什么而是失去的永远失去,虽然或许曾经拥有,至少但是希望再有一次,悔恨重来珍惜的机会——哥这小半生。 31、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32、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经典禅语集锦_格言

经典禅语集锦 66句爱的禅语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经典爱情禅语张小娴的1.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2.我爱你,为了你的幸福,我愿意放弃一切包括你。3.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 禅语莲心 1、聪明的女子值得同情。 2、一个女子的寂寞就是这样的不堪一击。如果一个男人对我伸出手。如果他的手指是热的。她是谁对我其实已经并不重要。 3、我会惧怕孤独吗?我只是偶尔会感觉寂寞。 佛祖的爱情禅语一、石头问:我究竟该找个我爱的人做我的妻子呢?还是找个爱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佛笑了笑,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自己的心底。这些年来能让你爱得死去活来,能让你觉得生活充实,能让你挺起脚不断往前走,是你爱的人呢?还是爱你 禅舞不二歌词逃生门怎么上了锁有个人还困在里头被下了魔咒住进了一座迷宫叫想不通hello 真的没那么严重拜托其实到处有出口就像我无师自通发明了禅舞不二的舞功头顶上挖个洞你的脑袋早应透透风把眼镜都踩破世界让它变得朦胧一点就通老和尚都懂跟着1/ 9

喜欢和爱的不同之处喜欢,是一种心情。爱,是一种感情。喜 欢,是一种直觉。爱,是一种感觉。喜欢,可以停止。爱,没有休止。喜欢一个人,特别自然。爱一个人,特别坦然。喜欢一个人,有时候盼和他在一起。爱一个人,有时候怕和他在一起。 喜欢和爱的区别答案很简单,用心,用智慧,“懂的是幸福,快乐不为什么”。“不懂的是烦恼,伤心和痛苦。为什么?为什么”?喜欢可以放弃,爱却难以割舍。喜欢一个自己心爱的人,要有勇气,也须要“利”气,爱一个自己心爱的人,“互相有利益”不难也。 爱情禅语:人世间有种情感叫“喜欢”,另一种叫“爱” 爱情禅语:人世间有种情感叫“喜欢”,另一种叫“爱” 人世间有种情感叫“喜欢”,另一种叫“爱” 喜欢是和他讨论问题争的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在他面前像个刺猬一样从不认输,但在心里却早已暗暗佩服他的见地他的才华。 饶雪漫超经典爱情语录我没有月亮。这个月亮是很多人的,但不是我的。温暖遥不可及。《校服的裙摆》我们就是这样苍老的,从时光的一端辗转到时光的另一端,请别说再见,不需要再见。《校服的裙摆》爱情在十七岁,只是一个令人徒然疼痛的遥不可及的字眼。韩寒经典伤感搞笑语录 1.真理往往是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必须服从多数人,到头来真理还是在多数人手里,人云亦云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第一个人说一番话,被第二个人听见,和他一起说,此 时第三个人反对,而第四个人一看,一边有两个人而一边只有一个人,2/ 9

为什么说心性学说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

为什么说心性学说是中国佛教思想的主流? 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心性论的概念、范畴、命题和思想,并加以拓展,将般若性空论与涅槃佛性论融会贯通,形成了带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心性学说,并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的大潮中占据了主流地位。 心性学说,是从“心”和“性”两大基本范畴展开的。“心”是佛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是主体性的标志和成就佛果的关键。佛教所说的心,通常有以下四种含义:一、肉团心,即物质的心,心脏;二、缘虑心,即具有思考作用的心,主要指意识的功能;三、集起心,指积集种子生起现行的第八识;四、如来藏心,即众生乃至宇宙万物的真实本性,也就是自性清净心。“性”,指本来具有,无可变化的实质、本质。“性”通常与“相”相对,有时也可以互用,如诸法实相即诸法实性。佛教中,与性有关的范畴有法性、佛性、众生性等,主要讨论的理论观点有性之善恶、染净、空有,本有始有,等等。性与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在中国佛学中,心性主要指心的性,心的本性、本质。 中国佛学的心性理论十分丰富多彩,其中对心的论述,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地位、功能、作用和结构的角度,将心分为心王和心所两方面,并从理论上概括出心的体、用,或体、相、用;二是从性质上,对心作出价值判断和分类,即真心和妄心(净心和染心),由真心衍生出自心、本心、平常心等概念,给传统佛教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三是从心神、心物、心佛三种关系来看,心与意、识二者的关系被视为体与用的关系,通常用妙神、妙识、神识、识精等概念来表述心的微妙。在心物关系上,主要有心物不二与唯心所变两种观点,并由心与物的关系拓展到心与理的关系。在心佛问题上,中国佛学的主流持心佛不二、即心即佛的观点。中国佛学对性特别是佛性问题也有详尽的阐述和独特的发挥,提出了性具善恶、无情有性、穷理尽性等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理论学说。 中国佛学的心性学说远承印度佛教而形成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主要彰显了将人的内在心性作为解脱之道的思想。从哲学上看,佛性论实际上是佛教的心性论,主要从探讨解脱主体与解脱途径的角度对心性问题作了诠释。印度部派佛教,就曾对宇宙万法的实有假有、心性的净染等问题展开过广泛的讨论。大乘佛教时期不仅出现了倡导“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涅槃经》,还形成了佛性一如来藏思想,强调“如来即在众生身内”,是一切众生成佛的根本依据。虽然这种思想因与无我说不合而未能在印度佛教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它传人中土后,却由于与传统的灵魂不死观念和儒家的心性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受到了中土人士的欢迎。东晋时,道安的“宅心本无”、慧远的“法性论”就都有抬高“心性”在解脱中的作用的意向,而僧睿等人更把般若空观与涅槃佛性结合起来理解,使反本求宗、依持心性(佛性)获得解脱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基本理论。晋宋时的竺道生,进一步以空融有,空有相摄,在理论上将非有非无的般若实相与众生的内在佛性会通起来,从而把成佛由对外在宇宙实相的体认转为对自身本性的证悟,更突出了众生的自性自度。南北朝时期佛性论的主流是从涅槃解脱的角度把常住的佛性与“冥传不朽”的“心神”等联系在一起,以“神识”、“真神”等来表示业报轮回的主体和超凡人圣的解脱之因。梁武帝的“神明成佛义”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反映了中国人对心性佛性的一种理解。

中国佛学院年本科生招生简章

中国佛学院年本科生招生简章 中国佛学院是由中国佛教协会举办的全国汉语系高级佛学院。学院教研条件充足,师资力量雄厚,培育人才遍及国内外,在海内外拥有广泛影响。 一、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信仰虔诚的佛学学术研究人才,佛学专业教案人才,国际佛学交流人才和各地寺院的高级管理人才为基本目标。 二、学制及招生名额 .本科四年。招生一班,共名。 .课程设置:佛教史、唯识、中观、天台、华严、禅宗、净土、律学、佛教文物、佛教音乐、古典文学、现代文学、中外哲学、历史学、文献学、时政、外语、书法。 三、招生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出家青年僧人。 .具有中级佛学院毕业及高中毕业以上或同等文化程度,经过一定时间的出家考验,信仰坚定,品学兼优,志愿从事佛教事业的青年僧人。 .年龄在至周岁之间。 .无婚姻或恋爱关系;无犯罪记录。 .相貌端正,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无精神病史及其它传染病或残疾。 四、招考办法及有关规定 .凡符合本院招生条件者,若在分院和地方佛教院校,由分院或地方院校向当地宗教部门推荐报名;若在地方寺院的青年僧人,由本人所在地的佛协组织或寺院组织,向当地宗教部门推荐报名。 .各省院校及佛协组织部门推荐考生时,应严格把关,推荐品学兼优、学修精进的青年僧人报名。 .报考者需把报考材料备齐后函寄本院,经审核符合报考条件后,发给准考证。【寄来:(1)报考登记表、(2)体检表、(3)推荐介绍信、(4)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复印件、()二寸免冠白底近照五张。】.报名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截止。 .按通知规定时间,持准考证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考试科目:佛学、语文、政治、史地、英语、课诵。 五、录取与入学: .录取考生,按照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录取通知书由本院直接寄给本人。凭录取通知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被录取者应持以下相关证明,按规定时间到本院报到。【随带:(1)录取通知书;(2)当地宗教部门及推荐单位介绍信;(3)所在寺院住持,

佛教中的经典悟道禅语

禅语悟道 老和尚问小和尚:“如果你前进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则亡,你该怎么办?”小和尚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天无绝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进退两难的境况时,换个角度思考,也许就会明白:路的旁边还是路。 【禅语悟道】1善事多做,长存善念,问心无愧,理得心安。2心有主见,不听传言,莫论人非,笑对人间。3胸怀坦荡,处事坦然,心宽体健,益寿延年。4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事;冷落时存一份向上的心,才能享受到许多真乐趣。 【禅语悟道】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缘来要惜,缘尽就放。这世上,笑笑人家,也给别人笑笑自己,放轻松,给自己快乐。 【禅语悟道】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2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3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禅语悟道】1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2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3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4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6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7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禅语悟道】1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2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3吵闹处,须冷静;冷落处,须热情。4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5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6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化敌为友。7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舍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谊;舍得宽容,得到的是大气;舍得诚恳,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得到的是实在。。。有些人竟为了两片薄面而争,为了一条贱命而战,值么?累吗?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反而会失去最珍贵的东西。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人生七味心药】[1]心善,乐善好施是大爱无疆的蔓延;[2]心宽,宽大为怀是足智多谋的恬静;[3]心正,正大光明是憨厚耿直的凸现;[4]心静,静心如水是博大精深的境界;[5]心怡,怡然自得是达观开朗的淡泊;[6]心安,安常处顺是知足常乐的欣慰;[7]心诚,诚心诚意是高风亮节的镜子。 【怎样与9种人打交道】1口蜜腹剑的人:微笑着打哈哈。2吹牛拍马的人:不要与他为敌,3尖酸刻薄的人:保持一定距离。4挑拨离间的人:最好谨言慎行。5雄才大略的人:虚心地学习。6翻脸无情的人:应该留一手。7愤世嫉俗的人:睁只眼闭只眼。8敬业乐群的人:工作卖力气。9踌躇满志的人:尽量顺着他。 人生贵在活得充实,而不是活得长久。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功。柏拉图说: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总是征服自我,只有那些能够科学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我的人,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 人要知足常乐,宽容大度,什么事情都不能想繁杂,心灵的负荷重了,就会怨天忧人。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简单生活才能幸福生活。要定期的对记忆进行一次删除,把不愉快的人和事从记忆中摈弃。格式化自己,就是为了删除你。张爱玲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佛学中国化进程及必然性

佛学中国化进程及其必然性摘要:刚刚学习佛学中国化,不禁对其形成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有关书籍和相关网络知识之后,我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归纳,潜入的进行了论述,佛学在中国化得进程中经历过那些过程和曲折,佛学的中国化是否有着时代的必然性,都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佛教;佛学;中国化;历史必然性; 从古到今佛教一直是很多人精神赖以寄托的精神彼岸。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讲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种通俗的权宜方便说而已,实则以般若的智慧自内证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觉悟)之道,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依然深深的影响着世界上的很多人。但同时,佛教对人文社会也有着优良的影响。 佛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但是其发扬光大却是离不开中国,这个5000年文明的历史古国。佛教的创立者公认为佛陀,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释迦摩尼,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从佛教的创建不难看出,佛教的根本在于普度众生,完成自我认知与救赎,在精神上得以解脱和救赎,得到精神世界的净化。其实,只要是一种精神力量就会让人们对其产生某种精神上的崇拜和寄托,就会成为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工具。佛学传入我国是在两汉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刚刚确立主导统治地位,必然需要在精神领域去征服,感化,甚至去奴役他的臣民,所以,两汉的统治者,不断利用各种学派思想去让他的臣民趋于安定。可以说,佛教的中国化,其实是统治者为了更好地,方便地维系其统治。所以说佛教在中国历史的兴衰,完全取决于是否能为统治者更好的服务。 佛教的兴起,首先是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然而佛教的发展,又和统治阶级构成矛盾,因而时常遭到禁断。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一直很尖锐,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经常迫使人民群众铤而走险。统治阶级就是利用劳动人民绝望的心理,向人民推销精神毒品。甚至有的统治者连佛到底有没有,都断定不下来,却要鼓吹佛教,原因就是佛教禁断人们的欲念,不准百姓有生存的想法,忘却自身,为统治阶级服务,因而可以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有利于封建统治。这就是为什么统治阶级要极力提倡佛教。东晋和南朝的大部分皇帝,都是提倡佛教的,到梁武帝

佛学论语

中国佛学禅语经典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如果您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您烦恼。因为您自己的内心,您放不下。 3、您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4、您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您,您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5、当您快乐时,您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您痛苦时,您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您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7、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8、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9、您不要一直不满人家,您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您自己。 10、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1、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2、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您多口下留情。 13、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您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您一口,难道您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 14、同样的瓶子,您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您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5、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您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您深入了解后,您会发现原不是您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16、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17、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您懂吗? 18、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19、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0、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您才能得到自在。 21、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经典禅语句子

经典禅语句子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华严经》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 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複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释迦牟尼佛《华严经》一切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华严经》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凡性是功,平等是德。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明与无明,凡夫见二。 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 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华严经)——佛经《华严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鸠摩罗什《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金刚经》"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鸠摩罗什《金刚经》念起即觉,觉即不随。 《金刚经》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实之用的特征。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体现在修行观上、心性本体论和境界论上,具有将心性和谐推展到现实人生,将内在精神和谐与应对世间智慧相结合的特征。研究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对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学术界关于佛教和谐思想的一般性探索较多,往往将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的和谐思想作笼统的阐述,而就中国佛学和谐思想则没有专门论述。和谐本身存在不同的层次,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层面。和谐精神是古代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东方古代文化均倾向于将和谐视作世界万物存在的本然状态,作为人自身生命、人格修养、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存在状态,作为自身文化的根本价值追求。中国佛学作为东方古代思想的一部分,同样体现出鲜明的和谐精神。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是在印度佛学和谐思想基础上,吸收融合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和谐思想形成的。中国佛学和谐思想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以心性和谐思想为核心,是从心性和谐出发,关注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本文主要论述中国佛学的心性和谐思想。 中国佛学继承了印度佛教以心的解脱和心性和谐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和思想特征,心性和谐思想在中国佛学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南北朝时期的涅槃佛性论诸家异说多从心神、心识角度诠释佛性,以及隋唐佛学重心向心性论的偏移,均体现了中国佛学对心性问题的关注。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在印度佛学心灵净化、心性本净观念基础上,吸收融合了老庄玄学心性自然观念、体用一致思想,以及传统儒家的性善理论,具有融合中印佛学心性思想的特征。一方面,中国佛学心性论继承了印度佛教对心灵净化的基本追求,继承并充分发展了印度佛教智慧解脱的特征。另一方面,中国佛教心性论又通过吸收融合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了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征,这突出地体现在中国佛教心性论对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世之用的关注上。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及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心、现世之用的特征,在中国佛学修行观、本体论和境界论当中均有具体体现。 一、心灵净化与智慧解脱 佛学是一种以人生解脱为根本目标的宗教哲学,不管是原始佛学、部派佛学,还是大乘佛学,以及不同时期的中国佛学,均没有改变佛教对人生解脱的根本追求。在对解脱的理解及如何实现解脱问题上,不同佛教流派的认识略有不同,但总体而言,对心灵净化和智慧解脱的强调则是基本一致的。佛教认为,人生痛苦和烦恼的根源在于无明、爱欲、执取,原始佛学十二支缘起论“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即系统阐明了无明、造作(“行”)、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南怀瑾大师佛法经典语录 所以,佛法不一定在高山、在清净的地方、或在庙子,真正大菩萨可能嘴里一句佛也没有,不要用宗教的外形去看世界看人。社会上到处有菩萨,即使狗牛马这些畜生当中都有, 佛法还是在世间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社会上无处没有佛法。虽然佛教说,末法时代佛法要没落了,可是佛在大乘经典上,根本没有讲末法、像法、正法。佛法在世间是不生不灭的,真理在世间是不会变的,不过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表达有所不同而已。它不一定是这个形象,也不一定是这个宗教,但所行的都是佛道。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外表看起来是在拍马屁、奉承人或作假,可是都是方便。有的人说话中不提一佛字,但是讲的都是佛法。我常希望你们同学能走这种菩萨道,尤其是今天这个时代,一讲宗教人家就头大。你可以不用说教的方式嘛,宣扬佛法不一定要讲佛经。可以把佛经变成电视剧、电影、笑话,只要把真理放进去了就是弘扬佛法。说不好听的,这就是「曲学阿世」,把真正的佛法作了改变,来拍世上群众的马屁。但是行菩萨道的人不怕这些罪名,他宁可谄媚众生,用善巧方便的手法,去表达佛法的精义。但自己要有修持,有善巧方便,才可以不照老路子走,否则你不要轻言佛教革命。 学佛要度人,什么是度人?你作人家的桥梁是度人。度人的方法太多了,不只是劝人出家才是度人,那是作理发匠度人。度人是作众生桥梁,助他渡过苦海,解除他的烦恼痛苦,甚至进而使他证得菩提。 中国老话说文人千古相轻,我改了几个字来形容宗教界,就是宗教界千古相仇,彼此攻讦不休。跑江湖献艺卖膏药的,就是千古相恨,等于做生意说同行是冤家。学佛第一个要学谦虚,例如济颠和尚,已经成就了,仍然装疯卖傻,让人家看不起。

中国佛学院本科班课程设置

中国佛学院本科班课程设置 学制设置 学制四年,共计八学期,包括复习和考试在内每学期二十周。 课程设置 一、基础教育课程: 1、古代汉语,1-4学期开设 教材:《古代汉语》(全四册),王力主编。 2、外语,1-8学期开设 (1)英语(必修), 教材:《新概念英语》(1—4册) (2)日语(选修) 3、中国通史,1-4学期开设 教材:《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 4、哲学史,5-8学期开设 (1)、中国哲学史 教材:《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2)、古代印度宗教哲学史(六派哲学) 教材:《印度学讲义》,传印法师编著。 (3)、西方哲学史 教材:《西方哲学史》,[英]罗素著。 5、写作,1-4学期开设 教材:《汉语言写作》, 6、文献学与图书馆学,1-4学期开设 (1)文献学概论 (2)佛教文献学 (3)图书馆学 7、时政,1-8学期开设 讲授法律基础、宗教政策、寺庙管理制度、佛代会材料和佛协指示。 教材:《宗教政策问答》 8、计算机基础与运用(选修) 二、佛学基础课程: 9、基础佛学,1-2学期开设 (1)佛学概论 教材:《八宗概要》 (2)《大乘起信论》 10、佛教史学 (1)印度佛教史,1-2学期开设 教材:《印度佛教史》,圣严法著。

(2)中国佛教史,3—6学期开设 教材:《中国佛教简史》,[日] 镰田茂雄著;参考:《中国佛教史》,黄忏华著。 (3)南传佛教史,1—2学期开设 教材:《南传佛教史》,净海法师著。 三、佛学专业课程: 11、戒律学,1-8学期开设 (1)《戒律学纲要》 教材:《戒律学纲要》,圣严法师著。 (2)《四分戒本》 教材:《四分律戒本讲义》,传印法师著。 (3)《菩萨戒本》。 12、中观学,1-8学期开设 (1)《三论玄义》 (2)《百论》 (3)《中论》,教材:《中论》,鸠摩罗什译,《藏要》本。 (4)《十二门论》,教材:《十二门论释义》,刘峰著 (5)《维摩经》 (6)《肇论》。 13、唯识学,1-8学期开设 (1)《唯识三十论》 (2)《辩中边论》 (3)《摄大乘论》 (4)《解深密经》 14、禅学,1-8学期开设 (1)《中印禅宗史》 (2)《六祖坛经》 (3)禅宗思想史 (4)《楞严经》 15、天台学,1-8学期开设 (1)《教观纲宗》 (2)《童蒙止观》 (3)《十不二门》 (4)《法华经》 16、华严学,1-8学期开设 (1)《五教开蒙》 (2)《华严经旨归》 (3)《五教章》 (4)《金狮子章》 17、净土学,5-8学期开设 (1)《中国净土教理史》 (2)《往生论》或《弥陀要解》。 (3)《无量寿经》 18、因明学,5-8学期开设

“诗佛”王维

“诗佛”王维 “诗佛”王维 王维(701,761) 中国唐代诗人,画 家。字摩诘。祖籍太原 祁(今山西祁县),其父 迁家蒲州(今山西永 济) 。开元九年(721) 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 丞。40多岁时,先后 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平,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

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他的应制诗、唱和诗及宣扬佛理的诗,偶有名篇佳句,多不足取。 王维生前及后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的美称。对后人影响很大。 以禅入诗,为唐诗注入特有禅趣的王维(七?一至七六一,一作六九八至七五九),出生时,他的母亲梦见维摩诘进入室中,故取字 号“摩诘”。开元九年(七二一),举中进士。张九龄为宰相时,擢升 他为右拾遗,不久转任 监察御史;一直到他辞 官退朝之前,官拜至尚 书右丞,当时的人尊称 他为“王右丞”。归隐 后,时常与高僧共游, 又和处士裴迪等日谈

经典,兴趣浓厚,不觉 疲乏。曾经皈依荷泽神会禅师,从之参禅。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兼通音乐。当时有被推崇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而王维则被称为“诗佛”,三人在盛唐诗坛上多有建树,可说是居三足鼎立的重要地位。 王维早年就信仰佛教,曾“十年座下,俯伏受教”于道光法师。他一生习禅,与南、北二系的禅师均有交往,先受北宗神秀一系禅学思想的薰陶,又受南宗荷泽一系禅学思想的影响。他的母亲崔氏曾“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大照禅师就是神秀的高足普寂。王维并写有《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谒璇上人并序》、《过福禅师兰若》等,大通就是神秀的諡号,璇上人就是瓦官寺的道璇,出于神秀门下,福禅师就是受神秀亲传,与普寂同门的义福或惠福,可见王维与北宗禅师有密切的接触交往。 王维与南宗的关系更为深厚,他除了皈依慧能大师的弟子神会外,还受神会之托,撰著《能禅师碑》,这是最早撰述南宗创始人思想的文献资料。他经常向神会请教佛法,他的许多诗作更常常“遥契南宗”,说明王维深受慧能、神会禅学思想的影响。另外,王维在《送衡岳瑗公南归诗序》中写到“滇阳有曹溪学者,为我谢之”,曹溪是慧能的传法处,曹溪学者是指南宗禅师,由此可知,他与南宗禅师交往的频繁密切。 王维非常推崇佛教史上的维摩诘居士,尤其《维摩诘经》的“净名杜口,文殊绝名”的“不二法门”,对禅宗影响很大。所以王维推崇禅宗与推崇维摩诘居士是一致的。 此外,王维对于净土宗的信仰,也倾心归向,他在《西方净土变尽赞并序》中说:“愿以西方为导首,往生极乐性自在。”王维常去听法的香积寺,就是净土宗寺院。他还与传扬密宗的温古和尚交往颇深。这一切都说明了王维对于佛

佛家心灵禅语汇总

佛家心灵禅语汇总 1、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2、一忧一喜皆心火,一荣一枯皆眼尘,静心看透炎凉事,千古不做梦里人。 3、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事,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4、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5、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6、人生有输有赢,得势顺境时不要得意忘形,放纵自己;失势逆境时不可消极颓唐,放弃自己。成功的人生,要自己定义;快乐的人生,要自己创造! 7、当面对两个选择时,抛硬币总能奏效,并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对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秒里,你突然知道你希望它是什么! 8、世界上总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这是人生旅途中的真实存在。走不完的路适可而止,过不了的河及时掉头,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9、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

曲达。 10、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饱览美景,用身体拥抱自然,用汗水洗净心灵,用爱情升华情怀,用歌唱美化年华,用意志战胜自我,用智慧感悟人生。 11、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12、无法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无法改变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换个角度,生活每天都是精彩的! 13、烹调“成功”的秘方:以“经验”为菜谱,把“抱负”放到“努力”的锅中,用“坚韧”的小火炖熬,加上“判断”做调料,再以“恒心”为良友,必成功! 14、成功需要八个从不:从不放弃梦想,从不懈怠努力,从不遗忘友情,从不疏忽联系,从不错过信息,从不松开坚持,从不迷茫目标,从不三心二意。 15、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是不完美的,是孤独的,是无味的,是缺乏激情的。唯有挫折可以磨炼你的意志,提升你的境界,充实你的人生! 16、昨天和明天对我们来说都是不真实的,唯有今天才是我们能够把握得了的。因此,唯有珍惜今天,才能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17、人生就像是一次旅行,人们总是忙于奔赴目的地,却往往忽略了路边的风景! 18、木桶最短一节决定其容量;铁链最弱一环决定其强度;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