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

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

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
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

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2018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每日一练

主编:任秋祯

责任编辑:廖东平邹昆宏

目录

言...........................................................................

4

1.班昭续《汉书》...................................................................

5

2.蔡文姬求情.......................................................................

6

3.炳烛而学.........................................................................

7

4.薛奎识范镇.......................................................................

8

5.芮伯献马贾祸.....................................................................

9

6.及之而后知......................................................................

10

7.管仲破厚葬......................................................................

11

8.董叔攀附权贵....................................................................

12

9.王昭君出汉宫....................................................................

13

10.

魏收改武学文..............................................................

14

11.

千轴不如一书..................................................................

15

12.答苏迈书....................................................................

16

13.答李几仲书..................................................................

17

14.黄庭坚论书法...................................................................

18

15.强弱之辩.......................................................................

19

16.邴原戒酒......................................................................

20

17.金农与苍头....................................................................

18.陈章侯蔑视显贵者..............................................................

22

19.李西涯与程篁墩................................................................

23

20.专力则精,杂学则粗.............................................................

24

21.黄鲁直敬重苏轼.................................................................

25

22.张明善讥张士德................................................................

26

23.王积薪闻棋....................................................................

27

24.苏东坡北归....................................................................

28

25.李贺作诗......................................................................

29

26.蒲松龄之妻.....................................................................

30

27.李泰伯改字....................................................................

31

28.康德涵救李梦阳.................................................................

32

29.余文坼意外遂愿................................................................

33

30.文人相轻......................................................................

34

31.杨维桢执教....................................................................

35

32.青文胜为民请命................................................................

36

33.郑板桥知潍县..................................................................

38

34.王恭从会稽还..................................................................

40

35.韩云门娶盲女..................................................................

41

36.蔡邕被害......................................................................

43

37.观第五泄记..................................................................

44

38.宴客摆阔......................................................................

46

39.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40.商於子驾豕.....................................................................

49

41.诸葛亮传略.....................................................................

51

42.申屠敦之鼎.....................................................................

53

43.杭世俊喜博.....................................................................

55

44.里社祈晴文...................................................................

56

45.赞刘谐........................................................................

58

46.匡衡凿壁借光..................................................................

60

47.杨万里忧国....................................................................

62

48.苏轼私识范仲淹................................................................

64

49.金农为盐商解窘................................................................

66

50.蔡邕听琴......................................................................

68

51.郑玄对应劭....................................................................

70

52.冯梦龙补《西楼记》............................................................

72

53.萧何难汉高祖..................................................................

73

54.永某氏之鼠....................................................................

74

55.陈亢问于伯鱼..................................................................

75

56.郭琇面劾权臣..................................................................

76

57.严君平不仕....................................................................

77

58.海市蜃楼..................................................................

78

59.晏殊诚实......................................................................

80

60.龚遂为渤海太守................................................................

82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篇目多,容量大,选文杂,文体异,制约着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处理好基础只是掌握与文本赏析之间的关系。文言文基础只是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实词、虚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内容。由于这一部分内容的积累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课外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所以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不能忽视这一块。

本教材选取的60个文言篇目,篇幅短小,语言浅显易懂且富有趣味性。内容多为历代文化名人,这也高度契合高考文言文对人物传记的考查。同学们,只有多阅读思考,我们才能不断提高文言诗文的感悟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的文学素养。我们一定要做到疏通文意,理解词语,同时,这些短文都蕴涵着做人的深刻道理,包括思想道德、理想追求、意志品质、待人接物等方面内容,通过阅读思考,也能从中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且也是我们写作很好的素材,学以致用才是我们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所以,我们平时要很好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收获。

我想,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单靠考试前的突击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学好语文的希望放在最后关头,注重平时的积累,才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

任秋祯

2017年2月6日

1.班昭续《汉书》

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时《汉书》始出,多未能通者,同郡马融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选自《后汉书曹世叔妻传》)

[注释]扶风:古地名,今陕西境内。班彪:当时著名学者。东观藏书阁:皇家藏书楼。

【思考与练习】

1.解释:竟_________辄_________

2.翻译:

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师事焉

学有所悟:

2.蔡文姬求情

董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

【注释】屯田都尉:职官名称。当:判决。文姬:蔡文姬。使驿:使者。文状:文书。明公:对曹操的敬称。原:原谅,此指赦罪。

【思考与练习】

1.解释:诣_________徒_________厩_________虎士_________

2.翻译:

甚酸哀,众皆为改容;

实相矜;

垂死之命。

学有所悟:

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

)

3.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呼?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汉刘向《说苑》)

[注释] 晋平公:春秋时晋国国君。烛:点燃蜡烛。

[思考与练习】

1.解释:暮

安敢

2.翻译: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3.上文臣闻之中的之属代词,它指代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学有所悟:

4.薛奎识范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绾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行步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

(选自《宋史范镇传》)

[注释] 范镇:宋朝人。绾(wn):留。帅客:此指太守的宾客。伟人:不平常的人。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俾

退

2.翻译:

薛奎守蜀

及还朝,载以俱

当以文学名世

学有所悟:

5.芮伯献马贾祸

周厉王使芮(ru)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晓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

[注释] 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称。晓:争吵。

[思考与练习]

1.解释:帅

2.翻译:

子无以应之

是贾祸也

遂谮诸王

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学有所悟:

6.及之而后知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选自《魏源集》)

[注释] 一足:走一步。估客:此指来往于海上的商人。一啜(chu):尝一口。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乌

2.五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座高山。

3.翻译:

履之而后艰

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4.理解: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

学有所悟:

7.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选自《韩非子》)

[注释] 布帛:泛指织物。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戮:侮辱。

[思考与练习]

1.解释:无以

2.翻译:

齐桓公患之

禁之奈何?

非名之则利之也

3.比较上文的两个夫:

夫凡人之有为也中的夫,应理解为

罪夫当丧者中的夫,应理解为

学有所悟:

8.董叔攀附权贵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乎?

(选自《国语晋语》)

[注释]

范氏:晋国正卿范宣子的女儿范祁。叔向:晋国大夫。系援:结交攀附。董祁:范祁嫁给董叔后便称董祁。范献子:范祁的哥哥。纺:吊、悬。

[思考与练习]

1.解释:他日

2.翻译:

范氏富,盍已乎!

子盍为我请乎?

欲而得之,又何请乎?

学有所悟:

9.王昭君出汉宫

汉元帝宫人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 宫人:宫女。和:和亲。指异族之间用婚姻关系来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图

2.翻译:

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

3.理解:其中常者,皆行货赂中常者指____;常者向____货赂。

4.理解:但名字已去中的去,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

学有所悟:

10. 魏收改武学文

魏收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郑伯调之日:魏郎弄戟(j)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坐板床,随树阴讽诵,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

(选自《北齐书魏收传》

[注释] 魏收:北齐人。荥(x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调:嘲笑。(夏月:夏季。讽诵:背诵。

[思考与练习]

1.解释:及

;辍

2.翻译:

颇已属文

欲以武艺自达

积年,板床为之锐减

以文华显

3.遂折节读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A.就改变志向努力读书

B.因此跟随别人读书

C.于是埋头读书

D.就斩断兵器致力读书

学有所悟:

11. 千轴不如一书

柳开少好任气,大言凌物。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凡千轴,载以独轮车。引试日,衣襕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千轴,不如张景一书。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柳开:北宋人。任气:任性气盛。应举:参加科举考试。主司:主考官。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轴:古人将文章写在横幅上,然后裱成卷轴。引试:面试。襕(1n):古代读书人穿的圆领大袖外套。张景:柳开的学生。

[思考与练习]

1.解释:少________凡________擢________

2.翻译:唯袖一书帘前献之

3.理解:千轴’’为什么不如一书,这中间存在一个什么问题?

学有所悟:

12.答苏迈书

辱书勤恳千万,观所自道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苏迈是苏轼的长子。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自道:自己所说。

[思考与练习]

1.解释:病________窃________学问________

2.理解:从学就仕是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

3.理解:取诸鞍乘之间耳中的鞍与乘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

4.翻译: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____》是________所说。

学有所悟:

13.答李几仲书

天难生于才,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凡为足下道者,皆在中朝时闻天下长者之言,足下以为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给一位年轻人的信(摘录)。天难生于才:天才是很难出现的。足下:您,对对方的敬称。中朝:朝廷中。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56(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5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县城的大街小巷比平时少了许多嘈杂。街巷背阴的地方,冬天残留的积雪和冰溜子正在雨点的敲击下蚀化,石板街上到处都漫流着肮脏的污水。风依然是寒冷的。空荡荡的街道上,有时会偶尔走过来一个乡下人。 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窑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偌大一个院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 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莱。莱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莱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淡,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钱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从排队的这一片黑压压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块明晃晃的手表。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却特别惹眼。 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给学生们盖一座餐厅。天好天坏,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这些青年都来自山乡圪崂里吃过饭呢? 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儿工夫,饭场上就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 现在,只有高一(1)班的值日生一个人留在空无人迹的饭场上。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生,她面前的三个菜盆里已经没有了菜,馍筐里也只剩了四个焦黑的高粱面馍。她在等待最后一个姗姗来迟者。 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一)精选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一)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一)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师说》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 果是“,”.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所说“,”. (3)《虞美人》中“?”将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公平地说,那种仅仅出于表现欲而的人毕竟还不失为天真.今日之聪明人已经不满足于这无 利可图的虚荣,他们要地推销自己,力求卖个好价钱.于是,我们接连看到,靠着以传播媒介的 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的小说跃居畅销书目的榜首,尚未开拍的电视剧闹得沸沸扬扬.在这一片的叫卖声中,我常常想起甘地的话:“沉默是信奉真理者的精神训练之一.”当然,沉默者未免寂寞,那又有什么?说到底,一切伟大的诞生都是在沉默中孕育的.广告造就不了文豪.哪个自爱或者爱孩子的父母会在分娩前频频向新闻界展示她的大肚子呢?种种热闹一时的吹嘘和喝彩,终是虚声浮名.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隐藏着世界的秘密.世界无边无际,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只听见语言不会倾听沉默的人是被声音堵住耳朵的聋子.(),如同纪伯伦所说, 他们“听见了寂静的唱诗班唱着世纪的歌,吟咏着空间的诗,解释着永恒的秘密”.一个听懂了千古历史 和万有存在的沉默的话语的人,他自己一定也是更懂得怎样说话的.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侃侃而谈大张旗鼓不堪入目先声夺人 B.侃侃而谈兴师动众俗不可耐先发制人 C.夸夸其谈兴师动众不堪入目先发制人 D.夸夸其谈大张旗鼓俗不可耐先声夺人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文言文每日一练(二)

(二)游桃花记 [明]陈继儒 南城独当阳,城下多栽桃花。花得阳气及水色,太是秾华。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 余以花朝后一日,呼陈山人父子,暖酒提小榼,同胡安甫、宋宾之、孟直夫渡河梁,踏至城以东,有桃花蓊然。推户闯入,见一老翁,具鸡黍饷客。余辈冲筵前索酒,请移酒花下。老翁愕视,恭谨如命。余亦不通姓字,便从花板酒杯①,老饕一番。复攀桃枝,坐花丛中,以藏钩输赢为上下②,五六人从红雨中作活辘轳,又如孤猿狂鸟,探叶窥果,惟愁枝脆耳。日暮乃散。是日也,老翁以花朝为生辰,余于酒后作歌赠之,谓翁明日请坐卮脯为寿。 十四日,余与希周、直夫、叔意挈酒榼,甫出关路,途得伯灵、子犹,拉同往,又遇袁长史披鹤氅入城中,长史得我辈看花消息,遂相与返至桃花溪。至则田先生方握锄理草根,见余辈,便更衣冠出肃客。客方散踞石上,而安甫、宾之、箕仲父子俱挈酒榼佐之。董、徐、何三君从城上窥见,色为动,复踉跄下城,又以酒及鲜笋、蛤蜊佐之。是时,不速而会者凡十八人,田先生之子归骈为十九。榼十一,酒七八壶觞。酒屈兴信,花醉客醒,方苦瓶罍相耻,忽城头以长绠缒酒一樽送城下,客则文卿、直卿兄弟是也。余辈大喜,赏为韵士。时人各为队,队各为戏。长史、伯灵角智局上。纷纷诸子,饱毒空拳,主人发短耳长,龙钟言笑。时酒沥尚余,乃从花篱外要路客,不问生熟妍丑,以一杯酒浇入口中,以一枝桃花簪入发角:人人得大欢喜吉祥而去。日暮鸟倦,余亦言旋,皆以月影中抱持,而顾视纱巾缥袖,大都酒花、花瓣而已。 昔陶征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自余问津后,花下数日间,便尔成蹊。第赏花护花者,舍吾党后,能复几人?几人摧折如怒风甚雨,至使一片赤霞,阑珊狼藉?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 [注] ①花板酒杯:即梨花杯,以形似花瓣而得名。②藏钩:古代的一种博戏。《艺经》:“义阳腊日饮祭之后,叟妪儿童分为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交(较)胜负。”钩,为博具。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便更衣冠出肃.客迎接 B. 酒屈兴信.舒展,伸张 C. 余亦言旋.回家 D. 第.赏花护花者次第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余以.花朝后一日以.八千岁为春 B. 色为.动请以赵王城为.秦王寿 C. 客则.文卿、直卿兄弟是也则.与斗卮酒 D. 乃.从花篱外要路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在花朝后一日,作者偕同五位友人,闯入一位陌生老人家中,见到他已准备了饭菜,便入内大吃一顿,老人虽愕然,仍热情款待,作者等人大快朵颐、嬉戏玩闹,极为尽兴,最后作歌送给老人,权当寿礼。 B. 十四日,作者与十八位友人一起在田先生家中欢聚,席间,一众好友畅饮美酒、饕餮美食、黑白纵横。酒酣耳热之际,还开起了路人的玩笑,度过了异常愉快的一天。 C. 本文记叙作者城郊赏桃花之“乐”,寄寓爱花、赏花、护花不易之意。结尾把花与人、花与社会联系起来,笔墨虽然依旧轻灵,但心情已经沉重。 D. 陈继儒的作品多直抒胸臆,表达任心自适的感情,这篇《游桃花记》更是贯彻了他“文以自娱”的主张。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昔陶征君以避秦数语输写心事借桃源为寓言非有真桃源也今桃花近在城齿无一人为花作津梁传之好事者。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居民以细榆软柳编篱缉墙,花间菜畦,绾结相错如绣。(4分) (2)则小人于桃花一公案,可谓功罪半之矣(3分)

高三每日一练(七)含详细答案

高三每日一练(七) 时间:54分钟分值:54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上许多发明家受到缅怀和崇敬,但一个叫米基利的却被称为“20世纪最声名狼藉的发明家”,这个评价也许稍欠公允。平心而论,我们今天生活中的不少便利,还得益于米基利的贡献,但人类面临的几项重大环境灾难,却也 ________地要归咎于米基利的发明。1912年汽车马达点火的发明让用户摆脱了摇把启动的费力和危险,但还有个难题便是气缸运行中经常发生“爆震”,即火花塞把压缩混合气体点燃后,缸内远处油气便自行因高温高压在火焰到达前燃烧产生“逆火”,爆出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并与“主火焰”相冲撞造成燃烧室压力失常。因此,克服“爆震”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________。米基利担负了解决这个难题的使命,他果然________,找到一种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10加仑汽油中放进不到1盎司四乙基铅便能完全消除“爆震”。( )。当铅进入人的体内后便会“鱼目混珠”,被误当作钙、铁、锌吸收并沉积在骨骼中,给人造成永久性血液疾病。1986年美国市场98%的汽油已经不再含铅,世界各国先后出台了禁止含铅汽油的法令。虽然________,但不能完全杜绝,仅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每年要向环境中排放20万吨铅。后世人虽不认识米基利,却必须为他带来的环境债买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容置喙当务之急不孚众望知过必改 B.无可争辩当务之急不负众望亡羊补牢 C.无可争辩燃眉之急不孚众望亡羊补牢 D.不容置喙燃眉之急不负众望知过必改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缸内远处油气便自行因高温高压在火焰到达前燃烧产生“逆火”,与“主火焰”相冲撞造成燃烧室压力失常,并爆出刺耳的金属敲击声。 B.缸内远处油气便因高温高压在火焰到达前自行燃烧产生“逆火”,爆出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并与“主火焰”相冲撞造成燃烧室压力失常。 C.缸内远处油气便因高温高压在火焰到达前燃烧自行产生“逆火”,与“主火焰”相冲撞造成燃烧室压力失常,并爆出刺耳的金属敲击声。 D.缸内远处油气便因高温高压在火焰到达前自行燃烧产生“逆火”,与“主火焰”相冲撞造成燃烧室压力失常,并爆出刺耳的金属敲击声。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消除“爆震”带来了汽车销量激增,但铅也从此开始危害人类 B.“爆震”的消除带来汽车销量激增,但人们从此开始受到铅的危害 C.“爆震”的消除带来汽车销量激增,但铅也从此开始危害人类 D.消除“爆震”带来了汽车销量激增,但人们从此开始受到铅的危害4.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正文,其中有五处表述不够规范,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25(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25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北斋雨后 文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旧时属吏每天早晚两次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长官,禀白公事,叫“衙参”,也省称“衙”。“吴画”指唐代画家吴道子的画。这里用作珍贵名画的泛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第一句总写北斋环境的幽静,庭院不大,园圃却极清幽,表达了作者对园圃的喜爱之情。 B. 五六句转向写室内生活,诗人既有独处之乐,又有交友之乐。两者情趣不同,但恬淡闲适之情则一致。 C. “野兴”就是指山居生活的乐趣,这句是倒装,因为近来公事稀少,所以野兴渐渐多了起来。 D. 末句写出了对旧日山居生活的回忆和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仕宦生涯的厌恶和急于逃离的心情。 2. 近代诗人陈衍赞赏颔联“下得切”,请结合诗歌赏析颔联。

(二)名篇名句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两句写到宋荣子对于世俗并没有急切追求。 (2)《离骚》中屈原通过整理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了下文的欢乐场面。(三)语言文字运用 4. 请用五个短语准确概括“太平猴魁”的特点,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沃,云雾笼罩。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

文言文每日一练7

魏丕字齐物,相州人,颇涉学问。周世宗镇澶渊,辟司法参军。有盗五人狱具.,丕疑共冤,缓之。不数日,果获真盗,世宗嘉其明慎。世宗即位,改右班殿 直。自陈本以儒进,愿受本资官。世宗曰:“方今天下未一,用武之际,藉卿干事,勿固辞也。”未几,出监明灵寨军。世宗征淮甸,丕获江南谍者四人,部送行在。诏奖之,赐钱十万,迁供奉官、供备库副使。 太祖即位,改作坊副使。时杨承信帅河中,或言其反侧未安,命丕赐承信生辰礼物,阴察之。还,言其.无状。太祖尝召对,语丕曰:“作坊久积弊,尔为.我 修整之。”丕在职尽力,以久次转正使。开宝九年,领代州刺史。凡典工作十余年,讨泽潞、维扬,下荆广,收川峡,征河东,平江南,太祖皆先期谕旨,令修创器械,无不精办。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及改绣衣卤簿,亦专敕丕裁制。丕撤.本坊旧屋,为舍衢中,收僦直及鬻死马骨,岁得钱七千余缗, 工匠有丧者均给之。太祖幸洛郊祀,三司使王仁赡议雇民车牛运法物,太祖以.劳 民,不悦,召丕议之。丕请拣本坊匠呼壮者二千余,分为递铺输之,时以为便。 雍熙四年,代郝正为户部使。端拱初,迁度支使。是冬,出为黄州刺史。还朝,召对便.坐,赐御书《急就章》、《朱邸集》。丕退作歌以献,因自述愿授台省 之职。太宗面谕曰:“知卿本儒生,然清望官奉给不若刺史之优也。”淳化初,改汝州刺史,改襄州。境内久旱,丕以诚祷之,二夕,雨沾足。明年,召还,屡求退居西洛,不许。 四年表求致仕,授左武卫大将军,俄判金吾街仗。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诏左右街各募卒千人,优以禀给,使传呼备盗。丕以新募卒引.对,遂分四 营,营设五都,一如禁兵之.制。咸平二年,卒,年八十一。 选自《宋史·魏丕传》(有删改)(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盗五人狱具.具:完备 B.丕撤.本坊旧屋撤:拆除 C.还朝,召对便.坐便:随便 D.丕以新募卒引.对引:召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尔为.我修整之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①还,言其.无状②则或咎其.欲出者 C.①太祖以.劳民,不悦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D.①一如禁兵之.制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3、以下语句中,全都表明魏丕“勤政惠民”的一组是() ①丕疑共冤,缓之②自陈本以儒进,愿受本资官③及改绣衣卤簿,亦专敕丕裁制④岁得钱七千余缗,工匠有丧者均给之⑤境内久旱,丕以诚祷之 ⑥优以禀给,使传呼备盗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丕有学问而且明察谨慎,他曾经随周世宗出征,于战争中捕获江南的四名间谍并押送到周世宗所在地,得到周世宗的专门发文嘉奖并加以封赏。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16(附答案)

高三寒假每日一练(16)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黄沙漫天妥善杀鸡取卵如火如荼 B.黄沙漫天妥当以卵击石如日中天 C.过眼云烟妥善杀鸡取卵如日中天 D.过眼云烟妥当以卵击石如火如荼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B.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C.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 D.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文言文每日一练

2009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大汇编江西省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10分)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①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②。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③其馀。”上④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⑤。”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⑥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⑦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⑧之,以旌⑨直臣。”(选自《汉书·朱云传》) 【注释】①匡:辅助。②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③厉:激励,此有警戒之意。④上:指汉成帝。⑤张禹:汉成帝的老师。⑥将:拿。⑦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⑧辑:连缀。⑨旌:表彰。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1分)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廷()(2)已()(3)易() 13.13、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2分) 14.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15.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2分) 上海市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福安居盛家园,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养数雏。晨夕带雏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一日,黄者被人窃去,失母之雏,悲鸣不已。白者频来顾视之,若代为悯恻。然自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于黄白,而皆视为己子矣。 鸡虽微禽,而于五德,之外,竟复具一德。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 【注】五德:指仁、义、礼、智、信。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而皆视.为己子矣()(2)竟复具.一德()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拔高每日练(全国卷题型专练)第二十二练word版

2020届高考语文考前拔高每日练(全国卷题型专练) 第二十二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些网上知识分享平台越来越____________,”一位网友说,“它们在‘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同时,也在分享着以假乱真的故事。”显然共享知识的网络业态正遭遇几近相同的困境:无孔不入的广告植入,让这些平台越来越像路边的电线杆;日益沉重的___________压力,让收费发布成为不可言说的潜规则;内容生产的随意化,让知识分享和使用链条上的很多人大失所望。一方面,我们依然相信创新的共享模式让人们醉心于知识的汪洋;但另一方面,( )。 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有效监管一旦缺乏,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在众筹与共享并驾齐驱的时代浪潮中,平台的开放性与知识的真实性不应背道而行。知识的原野没有边界,但生长其中的作物却需要甄别。每个人不管是主动分享,还是被动接收,遵守规则、承担责任,用客观理性的观念___________知识的植株,做一名慧眼识珠的花匠、___________的护花使者,知识的花朵才会灿然盛开、传递芬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鱼龙混杂营利培育忠心耿耿 B.泥沙俱下盈利培植恪尽职守 C.鱼龙混杂盈利培育恪尽职守 D.泥沙俱下营利培植忠心耿耿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求知的航向往往被利益架构起来的知识岛屿误导 B.人们求知的航向往往误导了被利益架构起来的知识岛屿 C.利益架构起来的知识岛屿往往会误导人们求知的航向 D.利益架构起来的知识岛屿往往会被人们求知的航向误导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与传统媒体的行业规范相比,这种跨界平台尚存相当多的灰色地带,有效监管一旦缺乏, 就可能沦为刷好评、集赞、营销充斥的"故事会"。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47(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47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B.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C.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D.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俎豆”,指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一)

寒假文言文巩固练习(一)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戚将军景通,字世显,定远人。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因功以军政掌印。部使者举孝廉,升江南运粮把总。至则祛积弊,却羡余①。比输太仓,故有鬻筹之弊②,客以告。作色曰:“景通自结发事君,壹勿欺。吾宁受簿责,毋宁自欺。”已输仓,不中计,对簿度支③,当降级。所部张千户者怀赢金三百馈之。景通笑曰:“吾以不欺受罪,顾纳赢金为欺耶?”事白复官。戚勋以总督备倭至,欲引将军为同姓。景通谢曰:“先世故姓倪,载在勋府。即自附,玺书之谓何?”卒却之。拜总督备倭,升山东都司佥书,升大宁都司掌印。河间治河,久未底绩。属为植,不逾月而告成。大宁缺佥书一人,部署匈奴内附者,景通言“安荣可”。荣奉百金为寿,目摄之曰:“吾荐贤,故荐君。以此相加,则吾荐非也。”荣惭而退。……斑白始有子,曰继光。继光綦履④过庭,将军大诟曰:“童子何如!綦履必锦衣,锦衣必肉食。尔父清白,必不尔餍。尔他日将饕卒伍以自封!”既知为外氏所遗,卒裂綦废勿著。居第垂二百年,始改作。命绮疏⑤四户,列两楹间。工请益绮疏十二。景通曰:“使吾无得罪于先世,犹聚族于斯,四户足矣。不然,此且不保。”季年画策备胡,累数百牍。(李贽《叙藏书》) 【注释】①羡余:古代官吏以无名杂税巧取豪夺,而以赋税盈余名义进贡皇室的部分财物,称“羡余”。②鬻筹:指虚报纳入官仓的粮食数量以谋取私利。③度支:官名,掌管全国财富的统计和支调。④綦履:绣花鞋。綦,鞋上花纹。⑤绮疏:雕饰花纹的窗户。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当.降级(2)景通谢.曰 (3)卒却.之(4)工请益.绮疏十二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尔他日将饕卒伍以.自封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B.以此相加,则.吾荐非也他植者则.不然 C. 犹聚族于.斯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故有鬻筹之.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吾以不欺受罪,顾纳赢金为欺耶 季年画策备胡,累数百牍 4、简析文中画波浪线“目摄之”一句的作用 5、本文表现了戚景通、和的品质。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4(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4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第一,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西安半坡所发掘的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着大量的适合于一夫一妻居住的小屋子,显然,家是这个部落的基本单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 第二,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是有共祖的。共祖不是一位,而是多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不独是华族的共祖,也是诸多少数民族的共祖。《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颛顼(黄帝孙)生驩头,驩头生苗民。”又云:“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氐人。”《山海经》是一部出自战国时期的人文地理书,兼有神话性质,所言民族之间的自然血缘性关系也许不一定是科学的,但如若从文化上考虑,它们之间也是有可能存在着文化上的血缘性的。 第三,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谈到中国,人们会自然地联系到中国这一疆域。这疆域既是国之域,也是民之家。《逸周书》云:“国有本,有干,有伦质,有枢体。土地,本也;人民,干也;敌(他)国侔交,权也;政教顺成,伦质也;君臣和(悦),枢体也。”这是说,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国民是国家主干;国权是国家的基础,与他国进行交往,国权是首位的原则;国学即“伦质”,是国家意识形态;君臣和睦是国家稳固的枢机即关键。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以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55(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55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第1—3题。 国画是以墨色的变化、线条组织和色彩搭配进行绘制的,墨分五色又是国画艺术发展中的一大。历朝历代画家对于墨色的使用和研究到了的地步,但描绘出的作品显得单一苍素。若盖上红印效果就非同一般了,有了红印的衬托,就会更加突出主体,墨色的浑厚感和层次感也更趋丰富。 最初,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画面点睛的作用。自元代以后,印章在国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由于画家不断地探索,墨色和印章的红色的结合是的,使之成为国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印章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画面的内容和题跋、构图的需要而定,不能。印章的风格与书画风格应该相吻合或接近,决不可大相径庭,否则,()。 自古诗、书、画、印一体,印章虽排在尾巴的位置上,但是它的作用却非常大。人们在欣赏名画、书法的时候,也能够欣赏到那一方别具匠心的印章。所以说,印章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作品的内容,也影响到人们的联想和心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创造游刃有余浑然天成相提并论 B.创举炉火纯青巧夺天工相提并论 C.创造游刃有余巧夺天工一概而论 D.创举炉火纯青浑然天成一概而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具有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B.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C.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方式,后来逐渐具有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D.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高中寒假文言文练习题十六)

寒假文言文每日一练(十六)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5题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①,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②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③淫祠④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⑤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⑥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二,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⑦,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粜,因上章⑧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注】①行义:德行和节义。②楮币:即纸币,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③首毁:带头捣毁。④淫祠:滥设的神祠。⑤临御:谓君临天下,治理国政,执政。⑥闾阎:里巷内外的门,后多借指里巷,这里指民间。⑦持钞出粜:出粜,本义是卖米,这里持钞出粜,是指拿着钞票出去买米。⑧上章:向皇帝上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A.民不堪 ..命,旧尹莫敢诘问 B.拜住袖.其疏入谏 C.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D.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C.不得已而.为盗耳 /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6(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身上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锻炼,怡情理性,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求截长补短,。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纯恃天赋或环境影响造成的趣味,纯正的可凭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缺;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某派别的传统习尚,坐井观天,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 要诊治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资料愈丰富,鉴别力愈可靠,你的透视也就愈正确。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扩充触类旁通不足为凭寓于 B.扩展触类旁通不足为奇寓于 C.扩充融会贯通不足为凭囿于 D.扩展融会贯通不足为奇囿于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你玩索的作品愈多,风格愈纷歧,种类愈复杂,你的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B.你玩索的作品愈多,风格愈纷歧,种类愈复杂,你的资料愈丰富,鉴别力愈可靠,你的透视也就愈正确 C.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资料愈丰富,透视愈可靠,你的鉴别力也就愈正确 D.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轻易不能摆脱,也不必完全摆脱 B.轻易不能摆脱,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也不必完全摆脱 C.轻易不能摆脱,也不必完全摆脱,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D.而且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所以不必完全摆脱,也不能轻易摆脱 附加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巡抚 ..,明代的职责是代替天子安抚受灾难后的百姓,清朝时作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

2020年4月高三语文最新每日一练附答案

2020年4月高三语文最新每日一练 附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本军国主义部队侵占印尼各地后,对华人华侨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逮捕和大屠杀。在西加里曼丹,日军发动了3次逮捕和屠杀暴行。1943年,日军在苏门答腊进行“9·20”大检举大逮捕,杀害了一批抗日烈士。在爪哇岛,( )。直到今天,印尼每年都会在加里曼丹、苏门答腊等地举行烈士祭奠仪式。 各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缅怀先烈事迹,都是为了铭记历史和得来不易的和平。中国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既显示了中国人民对历史创痛_____________的记忆,也彰显了中国人民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和能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内涵。 在和平、繁荣、发展的今天,庆祝抗战胜利有着格外重大的意义。所有人都应当铭记历史、居安思危,警惕军国主义________的企图,防范新法西斯集团阴谋卷土重来。 日军侵略亚洲各地的血腥罪行________,但值得我们警惕的是,时至今日,日本在反省战争罪行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无论是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拒绝公开道歉,还是篡改历史教科书、粉饰侵略历史抹黑反法西斯斗争,都暴露出日本军国主义至今还________,这严重伤害了亚洲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感情,令我们感到十分愤慨。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各大都市542位华社团体领导人遭日军逮捕 B.日军在各大都市逮捕542位华社团体领导人 C.各大都市华社团的542位领导人遭日军逮捕 D.在各大都市日军逮捕华社团体领导人542位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各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缅怀先烈,都是为了铭记历史、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B.各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缅怀先烈,都是为了铭记历史和得来不易的和平。C.各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缅怀先烈,都是为了铭记历史、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 D.各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缅怀先烈事迹,都是为了铭记历史和得来不易的和平。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刻骨铭心死灰复燃罄竹难书执迷不悟 B.念念不忘卷土重来数不胜数冥顽不灵

(完整版)文言文阅读每日一练1

文言文阅读每日一练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三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当是时,天下 之贤才皆已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皆已除去,四海皆已无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皆已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皆已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皆已修 理,风俗皆已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皆已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皆 已备至,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其所求进见之 士,岂复有贤于周公者哉?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岂复有所计议、 能补于周公之化者哉?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惟恐耳目有所不闻见,思虑有所未及,以负成王托周公之意,不得于天下之心。如周公之心,设使其时辅理承化之功未尽章章如是,而 非圣人之才,而无叔父之亲,则将不暇食与沐矣,岂特吐哺握发为勤而止哉?维其如是,故 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 今阁下为辅相亦近耳。天下之贤才岂尽举用?奸邪谗佞欺负之徒岂尽除去?四海岂尽无 虞?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岂尽宾贡?天灾时变、昆虫草木之妖岂尽销息?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岂尽修理?风俗岂尽敦厚?动植之物、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岂尽得宜?休征嘉瑞、麟凤龟龙之属岂尽备至?其所求进见之士,虽不足以希望盛德,至比于百执事,岂尽出其下哉?其所称说,岂尽无所补哉?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握发,亦宜引而进之, 察其所以而去就之,不宜默默而已也。 愈之待命,四十余日矣。书再上,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惟其昏愚,不 知逃遁,故复有周公之说焉。阁下其亦察之。 (选自韩愈《昌黎先生集》,有删节)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之贤才皆已举.用举:提拔,推举 B.四海皆已无虞.虞:欺骗,欺诈 C.则将不暇.食与沐矣暇:闲暇时间 D.亦宜引.而进之引:推荐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公在辅佐君主担任宰相的过程中,工作十分繁忙,常常吃一顿饭、洗一次头要分 三次完成。 B.周公治国有方,奸佞小人得以清除,蛮夷部族也已归顺,各种教化制度都已建立, 社会风俗淳厚朴实。 C.尽管周公具备圣人的才能,国家也治理得有条不紊,但仍求贤若渴,深恐思虑不全,辜负周成王之意,失去天下人心。 D.作者尽管两次呈书没有回音,三次登门不受欢迎,但仍然再次呈书宰相,希望他能 了解自己的心志。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惟不贤于周公而已,岂复有贤于时百执事者哉?(3分) (2)维其如是,故于今颂成王之德,而称周公之功不衰。(3分)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24(附答案)

高三语文每日一练24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2小题。 秋山 白居易 久病旷心赏,今朝一登山。 山秋云物冷,称我清赢颜。 白石卧可枕,青萝行可攀。 意中如有得,尽日不欲还。 人生无几何,如寄天地间。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 何时解尘网,此地来掩关。 【注】掩关:坐关,原指佛教徒闭门静坐,以求觉悟,为期至少七天,长则不限。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写诗人久病初愈后秋日登山的见闻与感受,首联写诗人登山赏景,心旷神怡。 B. “山秋云物冷”凸显了秋山的特征,山之清冷与“我”之清瘦、赢弱相互映衬。 C. “白石”两句写山行时可卧可行,叙写了山行的乐趣,突出诗人悠然自在的情趣。

D. 诗歌前半部分叙事写景,后半部分抒发感慨;最后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佛教的向往。 2. “心有千载忧,身无一日闲”两句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二)名篇名句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写自己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 ____ ”两句写蜀道开辟之前极长时间里交通隔绝的境况。 (3)苏轼《赤壁赋》中用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夏季暑湿,蓉香正气水、蓉香正气液是家中常备药,尽管这两种药物仅一字之差,①____。虽然表面看起来两者都是液体制剂,但从生产工艺到口感,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药。两者最大的差异就是,②____,蓉香正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21周每周一测含解析

每周一测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位置 尹全生 胡集镇最棒的摄影师早把照相的家伙架好了,镇机关全体人员也都各就各位摆开阵势了,就等市、县领导到位,合影照就可以开拍了。 电话约定的时间是上午九点,这时间已经到了呀。负责组织照合影的镇文化站站长心里着急,便拨打手机询问。市文联主席回话说,距胡集镇10公里的地方公路塌方,正在疏通。 消息一传开,本已各就各位的人便“放羊”了。站长放开嗓子吆喝:“大家都不要远离,要招之即来呀!”他特地嘱咐王夏有:“市、县领导说不准啥时候到,你半步也不要离开这里!” 王夏有是这次合影的主角。他本是国企的下岗工人,托人帮忙才到镇螺丝钉厂打工,电工兼搬运工。就是这么个小人物,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写了部中篇小说,被国内某权威文学刊物刊发,且该刊物准备推荐其作品参评“鲁迅文学奖”! 王夏有用不起手机。该刊物编辑部急需了解其个人情况,站长说刊物编辑部是乱点鸳鸯谱:胡集镇就这么个屁股大的地方,哪个人能写出较顺溜的广播稿,哪个人曾在市、县报刊上发表过打油诗,站长心里还是有数的;别说胡集镇了,就是县文联的笔杆子们、市里的专业作家们,也没有参评“鲁迅文学奖”的能耐呀! 可是一了解,王夏有确有其人;再找到其本人询问,王夏有在某刊物发表中篇小说确有其事! 小镇突然冒出了个打工的“文曲星”,这一来动静就闹大了:市、县文联主席及分管领导,一起前来召开座谈会,会前安排了个合影的活动。 过了半点钟了。又过了半点钟了。市、县领导还没有来! 站长心急火燎的。他不但要安排照相,又要安排座谈会,还要安排中午会餐、领导午休……因此便交代王夏有继续原地等候,自己则见缝插针,离开照相现场忙活别的事去了。 站长忙完宾馆忙会场,到酒店后为件小事与老板争吵起来。正吵得天昏地暗时,他的手机响了。文联主席说市、县领导的车队已经通过塌方地点,马上就到! 站长看表已经十一点了,撇下老板冲出酒店,脚跟打屁股奔向照相现场。 站长满头大汗找到市文联主席请示问安,却遭到了一通责怪:“你起初不是说没有王夏有这么个人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