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数学《角的度量》

2015.10.14 星期三第二节授课人:李润国班级:4.2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25 ~29页,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

1.情境导人,直观比较角的大小和方法。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到工地去参观,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施工场面。)

师: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铲斗臂形成的角有多大?

师:铲斗臂形成的角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拿出画着这个角的纸。

(课件抽象出铲斗臂组成的角,课前发给每人一张画着这个角的纸。)

师:请大家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动手测量一下吧!

学生动手实践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用三角板上的一号角去量有3个那么大。

用三角板上的二号角去量有2个多一些。

用自己折的角去量有5个那么大。

用自己折的角去量有4个那么大。

……

师:为什么大家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每个人的测量标准不一样。

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师:怎样在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

生:用相同的角去测量。

生:像度量长度那样,设计一把专门的尺子

生:……

师:对,测量角的大小可以用专门的工具去测量,你知道是什么工具吗?

生:量角器。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评析: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或自己折的角去量同一个角,从而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由此产生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愿望,引出量角器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活动二:借助直观,认识量角器。

1.看一看。

(1)出示量角器。

师: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

生:量角器。

师:你认识量角器,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半圆形的。

(2)观察量角器,并提出有关量角器的数学问题。

师:看着这个半圆形的量角器,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A:为什么左边有0,右边也有0?

生B:为什么90度只有一个?

生C:为什么量角器有这么多的线?

生D:量角器是怎么量角的?

(3)认识量角器上的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外圈刻度,初步感知1度、10度角的大小。师:请大家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上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观察量角器。

师:你发现量角器上有什么?找到的可以与同桌互相交流。

生:有许多线。

师:这些密密麻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还有什么?

生:有数字。

师:仔细观察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

生A:都是0到180。

生B:有两排数字。

生C:我发现外面的数字是从左边0到180,而里面的数字是从右边0到180。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量角器有两圈数字,分为内圈和外圈,从外圈的0开始10、20……一直到180顺时针的这一圈数字,就是量角器的外圈刻度;相反的,从内圈的0开始10 、20……一直到180逆时针的这一圈数字,就是量角器的内圈刻度。还发现了什么?

生:中间有一个直角。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个地方是量角器很重要的位置,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从中心点向左对准外圈0的这条线就是量角器的外圈0刻度,谁知道内圈0刻度线在哪儿?

生:从中心点出发向右边的线。

师:是的,从中心点向右对准内圈0的这条线就是量角器的内圈0刻度线。

师:刚才,有位同学发现量角器上还有许多线,其实这些线把这个半圆形的量角器分成了180等份。(板书:180等份。)

师:其中一等份所对角的大小就是1度。(板书:1度。)

师:度就是角的计数单位,也可以用符号“°”表示,所以1度也可以记作1°。

师:来,大家伸出小手来跟老师书空1°“°”这个小圆圈要写在数字的右上角。瞧,这儿也有一个1°的角(课件指向量角器左边的1°角),量角器上的1°有多大?

生:小小的。

师:是的,1°是一个很小的角,再看,这个角是多少度?

生:10°。

师:10°的角和1°的角比起来怎么样?

生:大多了。

(课间闪烁1°角,接着又闪烁10°的角。)

2.想一想。

师: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1°的角有多大,10°的角有多大,20°、60°、100°、150°的角有多大。

学生想象1°、10°、20°、60°、100°、150°角的大小。

师:150°的角与1°的角比起来怎么样?

生:大太多了。

3.比一比。

(1)进一步认识量角器上40°的角。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看,量角器上有一个角,是多少度?

生:是40°。

师:你是怎样看的?

生:从内圈的0开始算10、20、30、40。

师:你的意思是从内圈0刻度线上的0开始看,所以这个角是40°。我们再写角的度数时要记得先标上角的符号,再写上40,“。”可别忘了写上去。刚才大家会想角的大小了,那么你们会用手势来比划出角的大小吗?

生:会。

(2)对口令游戏。

课件分别指向内圈40°、90°和外圈150°的角,师生进行对口令。

师:如果我把这只手(右手)当作与内圈0刻度线重合,另只手(左手)来比划角的大小,和老师做对口令的游戏,会吗?

生:会。

师:小手伸哪边,从0比到几?

生:小手伸右边,从0比到40。

师:这个角度就是40°。

师:真聪明,一学就会,那就继续吧。小手伸哪边,从0比到几?

生:小手伸右边,从0比到90。

师:这个角就是90°。

师:那就仔细观察,小手伸哪边,从0比到几?

生:小手伸左边,从0比到150。

师:这个角就是150°。

课件出示:量角器的一部分露出50°或130°,让学生比划。

生比划:有的同学伸左边,有的伸右边,有的左边伸一下又换右边。

师:咦,遇到什么问题啦?怎么有的同学伸左边,有的同学伸右边呢?

同桌讨论,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我们请小手伸左边的代表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看外圈就是50°的角。

师:有道理,也请小手伸右边的代表来说说你的理由吧?

生:我是看内圈,所以认为是130°的角。

师:还有第三种情况吗?

师:左右两边都行。

师:刚才有的同学认为小手伸左边,也有的同学认为小手伸右边,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小手伸左右两边都行,到底谁说对了呢?怎么办?

生:拉下来看一下。

师:好,就听你的。准备好了吗?揭秘的时刻就要到了。

生:哇,怎么会这样?

师:谁来说说?

生:左边、右边都行。

师:还有谁再说具体一点?

生:如果看外圈0刻度线,就是50 °的角,如果看内圈0刻度线就是,就是130°的角。师:其实刚才同学们的小手不管是伸左边,还是伸右边都是对的,掌声表扬自己。也就是说当小手伸左边时,这个角就是50°;当小手伸右边时,这个角就是130°。现在,大家明白量角器为什么要设计内外两圈刻度了吧。

生:可以量朝左边的角,也可以量朝右边的角。

师:对了,也就是便于我们解决量不同方向的角。

师:(小结)通过看、想、比认识了量角器,看,量角器上的知识多丰富呀,有中心点、内圈0刻度线……现在你们想用量角器量一量角的大小吗?

【评析: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学生认识量角器,闭眼想角度,初步感知角的大小,再用手势比划出角的大小,特别是出示了一道量角器被遮掉一半的角的开放题,让学生猜一猜到底是多少度的角,这是本节课亮点,不仅仅让学生懂得从内外圈看角的度数,而且拓宽了学生思维,形成角的大小的正确表象,给学生探究量角的方法做了铺垫,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活动三:合作探究,探索量角的方法。

1.尝试量角。

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滑滑梯。

师:刚才小猴喜欢玩的滑滑梯的角,请你猜一猜,这个角是多少度?

师:到底是多少度?怎么知道它的准确度数?

生:用量角器量。

师:好的。量角时可要边量边想:你是怎么量角的?请大家拿出练习中第一组的滑滑梯2,动手试量一下。

生尝试量滑滑梯2中角的大小。

师:你这么快就量好了,请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量角的。

生:量角器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然后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再看另一条边指着几就是几度。

师:用这种方法就可以量出这个角就是40°,你真了比起,而且角符号、读书都写得这么好,还有量对的同学吗?你们真厉害,掌声在哪儿?

2.再次量角,完善量角的方法。

师: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量一下另外两个滑滑梯的角吧,比一比谁量得又对又快。量好的同学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量角的?

生动手量滑滑梯的另外两个角。

师:你们的动作真快。∠1是多少度?

生:∠1是60°。

师:∠3是多少度。

生:∠3是10°。

师:现在我们可以知道,要设计比较合理好玩的滑滑梯,它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大约是多少度?生:40°。

师:量对的小朋友对着老师笑一笑。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

生:中心点对定点;零刻度线对一条边;最后看另一边。

师:说得不错,我们在量角时必须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内圈0刻度线对准角的另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所对准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所以这个角就是40°。其实量

角的方法就是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刻度线对角的另一边,再看另一边所指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师边说边板书: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

生齐读量角的方法。

师:(小结)现在大家都懂得量角的方法了,我们就去游乐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评析:让学生通过量角,初步感知量角的方法,再次放手让学生量角,总结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最后让学生明白了滑滑梯与地面成多少度的角比较适合小猴游玩,解决了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活动四: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1.基础题。

课件出示荡秋千的情境,抽象出不同方向的两个角。

师:这秋千中也有角,我们把它请出来,大家看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方向不同。

生:大小不同。一个是钝角,一个是锐角。

师:在量角时要怎样量方向不同的角?现在请大家拿出第2张练习秋千中的角,动手量一量。边量边想,量不现方向的角时应注意什么?

生量角。

师:咱们来看看这位同学量的结果,第一个角是110°,第二个角是70°。

师:刚才,老师发现个别同学把第一个角量成70°,对吗?

生:这个角的一条边对准外圈0刻度线,所以要看外圈这个角应是110°。

师:还有什么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这个角不是70°呢?

生:因为这个角是钝角,要比直角大,70°小于90°,所以70°是错的。

师:你太聪明了,第一个角就是110°,第二个角是70°。

师:量对的同学向老师点点头,我们在量方向不同的角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生A:要注意看量角器的内外圈刻度。

生B:要先判断是钝角,还是锐角。

师:是的,我们在量角时,无论角的方向朝哪儿,还是要注意:如果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外圈0刻度线重合,就要看外圈刻度;如果角的一条边与内圈0刻度线重合,就要看内圈刻度。

师:量对的同学和老师招招手。

【评析:学生量两个方向不同的角,不仅巩固了量角的方法,而且明确了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地使用量角器进行量角。学生通过比较测量的方法的异同,从而理解量角器上设计两排刻度的用处。】

2.提高题。

课件出示摩天轮的情境,抽象出5个角:

师:摩天轮中的角可多了,现在,我们请出其中的一些角。在量角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请求:请大家量这两组角,量完后认真观察比较他们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生动手量角。

师:谁来说说这几个角的度数?

生:∠1是30°,∠2是30°,∠3是60°,∠4是90°,∠5是120 °。

引导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和∠2的度数一样都是30°。

师:还发现什么?

生:两个角的边不一样长。

师:这说明什么?

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发现了角的这个小秘密。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生:下面3个角的度数都比前一个角大30°。

(师用手势表示角逐渐变大。)

师:也就是说角越来越大,它的边怎么了?

生:∠3、∠4、∠5这三个角的度数越来越大,两条边张开得越来越大。

师:这说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师:我们也可以把张开说成叉开。

师:我们刚才通过量角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你们实在了不起!

师:刚才,有个小马虎也来量这几个角,你们看他量对了吗?

学生判断。

师:今后我们在量角时一定要灵活正确地使用量角器进行量角。

【评析:学生通过动手量两组角,再次感悟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设计三道量角的练习让学生辨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量角的方法,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3.拓展题。

课件出示海盗船的情景。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游乐场里还有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项目——海盗船。你们知道海盗船是怎么玩的?

生:摆来摆去。

师:海盗船左右摆动时,速度越快就越怎样?

生:刺激。

师:老师课前向一个厂家了解过:海盗船根据左右摆动所形成的角度可分为普通型和刺激型,看。

课件演示海盗船摆动的情况。

师:普通型的海盗船,我们以中间这根杆为标准,向左摆,再向右摆(课件闪动左右摆动时形成的角)这样形成一个角,那么刺激型左右摆动的角度要比普通型的怎样?

生:更大。

师:是的,再看这刺激型的海盗船:也以中间这根杆为准,左右摆动形成一个角。(出示课件闪动海盗船左右摆动时形成的角)现在请大家做个小小设计师,想一想,普通型和刺激型的海盗船左右摆动所形成的最大角度是多少?比一比谁设计的角度比较合理。

学生设计海盗船左右摆动所形成的角。

师:小组讨论,说说你的想法。

师:这么快就设计好了,咱们先看看普通型的海盗船左右摆动形成的最大角度是多少度呢?生A:40°。

生B:60°。

生C:80°。

……

师:那我们来看看这普通型的海盗船左右摆动所形成的最大角师多少度?(课件出示:80°)其实刚才有的同学说40°、60°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海盗船左右摆动时根据速度的不同都有可能形成这样的角度。但老师向厂家了解到普通型海盗船左右摆动所形成的最大角度是

80°,祝贺你设计对了。

师:刺激型的海盗船左右摆动所形成的最大角度是多少度呢?

生A:100°

生B:130°

生C:120°

师:到底是多少度呢?

课件出示:120°

生:耶…

师:(小结)我们班的孩子真能干,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个个都是优秀的小小设计师。

【评析: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不同类型的海盗船左右摆动所形成的最大的角度,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活动体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下课钟声就要响起,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生:解决了量角的问题。

生:学会了正确使用量角器。

师:怎么量角的?

师:在量一个角的时候要先……再…

生: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

师:量角时还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看是内圈刻度,还是看外圈刻度。

师:其实有关角的知识还有许多许多。希望大家能像今天一样努力探索。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最新青岛版新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青岛版新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泰山古树——计算器 一、教学内容和编排结构 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教学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 行大数目的四则计算和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第二段教学使用计算器进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是《数学 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教材为了突出使用计算器在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价值,在“万以上数 的认识”单元后专门安排了“使用计算器”这一单元。这样安排,(1)可以集中进行一些 大数目的计算以及探索数学规律,(2)便于学生感受在什么的问题情境下使用计算器,体 会计算器的作用。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样教学建议 1.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1)对计算器的认识,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先 出示了泰山古树数量统计表及泰山石刻数量的统计表。使学生体会计算器的优点及作用。(2)通过合作交流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对计算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的认识,教材没有给出枯燥的 文字说明,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3)对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教材选择了数字比 较小的加法和乘法算式,便于学生通过验算,确认计算器能保证计算正确,并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而对减法和除法以及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则通过“试一试”让学生自己探索。 2.突出使用计算器的价值。(1)教材一方面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 题,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使用计算器。(2)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索有趣的数学规律,从中引导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体验数与式的 美,体验数学的奇妙。 3.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数感。教材安排有几个特点:(1)综合了时间、长度、重量等 不同领域的内容,安排的问题学生以往只能靠猜测和想像才能解决,现在却可以运用列表的 解题策略,借助计算器的使用进行探索,便于学生体会计算器的作用,感受数学的力量。(2)精心设计了“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说一说”的系列活动,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 性,突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综合。(3)体会研究复杂的问题可以从“简单的情况”想起, 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对学生的持续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4.教学时还需要说明几点:一是使用计算器计算应与估算结合起来,用估算保证计算 的正确;二是根据具体的计算情况判断是否使用计算器;三是形成使用良好的使用计算器的 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2页的信息窗1及自主练习中的相应习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比赛获 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四边形、多边形内角、内角和的定义。 (2)掌握如何根据边数求多边形内角和。 (3)掌握解决问题的三个基本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思考:通过学生质疑、猜想、归纳、迁移、转化等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问题。 (2)培养学生学会解决:运用旧知解决新问题,把新知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由此及彼,掌握求多边形内角和的方法。 (3)培养学生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经历探索四边形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合情推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层层探究的活动让孩子们体验思维和想象的魅力,享受成功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本单元学生已学过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等概念,并且已初步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而学生在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会联想到“量”“拼”和“撕”等探索的方法,并能由此及彼想到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等方法。本课是图形的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中的“分析与解答”在本课中因为图形的关系是“分析与操作”,孩子们既熟悉又很有好奇心。 2.学生的学习习惯:我校一直实施“先学后教、反馈矫正”教学课改实验,学生在课堂中已经形成小组合作、动手探究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本课的自主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已经熟悉,四边形内角和在本节课的学习探索应该不难,方法的迁移学生能否顺利得出?由于学生到五年级才会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多边形的边和内角和对于学生也是有挑战性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发现四边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难点:探究多边形都可以转化成若个三角形再求和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 2.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知道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学情与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张练习纸,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工具及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度量的需求。

1.教师出示活动角,引导学生演示将角变大、变小。 师:你们还记得这位老朋友吗? 生:活动角。 师:谁能将这个角变大或变小。(生按老师的要求变大或变小。) 师:看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小角就越小。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它们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 生:∠1大。 师:眼力不错,老师不光想知道哪个角大,还想知道具体大出的部分。有办法解决吗? 生:用活动角量一量。 3、用活动角量角。 师:那就用你的活动角比一比。(学生各自操作)谁到黑板上来比一比。 师:注意观察,他是怎么比的。用活动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突出顶点重合、边重合) 生:活动角的顶点要和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要和量的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固定好,照这样再量另一个角,就能看出∠1比∠2大出的部分。 生:比的时候要注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综合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综合练习 一、我会填。 (5)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2时成()角,3时成()角,6时成()角。 (6)我们学过的角有()角、()角、()角、()角、()角。 1平角=()度=()直角 1周角=()度=()平角=()直角 (7)∠1与∠2的和是184°,∠2=54°,那么∠1=( )。 ∠1+∠2+∠3=180°,其中∠1=52°,∠2=46°,那么∠3=( )。 ∠1是∠2的3倍,∠1=120°,∠2=( )。 (1)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如果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在两点之间可以画出很多条线,其中()最短。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3)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叫做角的(),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大于()°而小于()°的角叫做钝角。 (4)量角时,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对齐,角的一边要与量角器的()重合,而角的另一边所对量角器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大小。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就越大。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 二、细心选一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角的两条边都是()。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④曲线 (2)下面每对时刻中,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不一样的有() ①1:30和2:30 ②3:30和8:30 ③9:00和3:00 (3)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90°角时,这时的时间是()。 ①2时②6时③12时④9时 (4)一条()长3000米。 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 (5)把一个平角平均分成两个角,这时所成的角是()。 ①一个锐角,一个钝角②两个锐角③两个钝角④两个直角 三、判断,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2.过一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上册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的任务: (思想教育、“双基”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方法指导、习惯形成及培优、促中、转差的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四年级是在2007年新组建的,现有人数为43人,其中男同学28人,女同学15人。大多数学生来自庄冲村,淳河村,唐冲村、秦咀村等,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应用题掌握得还不够,只有部分学生能认真分析题意,正确列式,不能很好地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去分析题意,对各种应用题的结构掌握的还不够。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少数优等生的知识和经验、获取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困生连乘除法的计算都有困难。 3、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2)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二、学习方式 观察、比较、练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三、评价方式 ⒈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情况。 ⒉通过基本评价题目和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情况,从而检测目标三的完成情况。 四、教学准备 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创景引新,以情激趣 1、学生进行画角活动,教师任意的选两个角进行比较,提出问题:角1和角2比,哪个大?大多少?有谁知道? 2、揭示课题: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们是看不出来大多少,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 建立1度角的表象和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过渡语: 我们在以前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需要测量角的大小,同样也要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 2、建立1度角表象 课件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就是1度角,将1度角用蓝色显示并出来,让学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1度角。 3、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发言时教师抓关键词:中心点、0刻度线、内圈读数、外圈读数、90°刻度线。(课件演示) 三)尝试用量角器读角,为量角做铺垫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现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吗? 1、出示30°角,学生尝试读角,并说明自己读角的方法。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白读角时要看角的两条边:一条边要和0°刻度线重合,这样才能从0开始读起,另一条边对着的刻度选哪圈刻度要看0°在哪圈。 2、分别出示60°、90°、120°这些角让学生读,并说方法。四)学法指导,合作质疑——在活动中探究量角方法 1、尝试量角:出示两个角(P37的角),学生先估一估,(结合直

四年级数学上册《优化》教学设计

【重建课】严玉洁潢川县王楼小学 《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2~113页的例题1和例题2以及114页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的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重难点:能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的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自学提纲、工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昨晚我在看书时,忽然有人敲门,看!谁来啦? 师:从图中你还看到什么?(老师正在给客人沏茶)平时沏茶你要做些什么? 二、探究例2 1、读一读 师:看老师做些什么?需要多少时间呢?(课件出示例2)自由读一读。 2、摆一摆

师:这些事中,哪些要先做,哪些可以同时做呢?小组合作用工序图片摆一摆。开始! 3、说一说 师:哪个小组来给大家说说? 师:这样安排要几分钟?怎么算?为什么只加“8”就行了?(因为烧水的同时能干其他事情,节省时间)还有更快的方法吗? 4、画一画 师:为了更清楚地把沏茶的过程表示出来,我们习惯画上箭头。这叫流程图(板书:流程图)。请小组合作把烧水的过程用流程图画出来。 请学生上台试着画一画,看谁画的好! 5、小结 师:从解决烧水问题中你得到什么启示?(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6、练一练:书本114页第(2)题。 师:吴老师告诉我一个消息:李晓晴病了。(课件出示题目)怎样安排这些事呢?请在练习本上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师:(出示个别方法)这样安排合理吗?为什么?(这样安排可以省时,这样就能多休息了。) 7、引出课题 师:像这样的问题,都叫“优化问题”(板题),“优化”要求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法来解决问题。

【VIP专享】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 执教者:韦有勇 教学内容:找规律(一),教材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第49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的: 1、让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生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自主研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之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名字叫“猜一猜”,请看: 1、出示: 你们猜一猜,下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2、出示: 请你们猜一猜,中间应该摆上什么水果才能使它们的排列有顺序,且更美呢? 师:你们真棒!能准确地猜出问题的答案。谁来说说,你们刚才在猜的过程中,是根据找什么而猜出来的呢? 生:找规律。 师:对!你们找到了它们的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只要找到规律,就能解决很多疑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的排列规律。 (二)创设情景、认识规律 出示教学主题图:小兔乐园 师: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一下:小兔乐园!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师:请你们把在小兔乐园里看到的和想到的跟小组里的同学说说。 2、观察数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行物体有多少个,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教师依次提出教科书上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按三部分分别数一数,分别得出两种物体的个数,然后按问题顺序,根据学生数的结果,分别板书三行,显现出各是多少。 3、比较发现 (1)师:比较每行两种物体,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先和你的同桌说说。 (2)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帮 助学生把话说通顺,清楚。 4、归纳规律 (1)师:通过观察、比较、交流从、我们发现“小兔乐园”的情景中有 怎样的规律? (2)学生归纳规律。(板书略) (三)理解规律 摆一摆,比一比,谁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1)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学具,用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 在每根小棒中间摆一个石子。数数小棒的根数和石子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同桌,并与前面发现的规律比一比,一样吗? (2)组织全班交流 (四)实际举例,体验规律美 1、生活处处有规律 师:你能在生活中找到有这样规律的例子吗?仔细想想,先跟同学说一说,再告诉全班同学。 2、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展示生活中规律美的画面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为了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以下几道题: 1、小明放学回家经过一段马路,他发现马路的一边有10根电线杆,且还发现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你能帮他算算共有多少各广告牌吗? 2、河坝的一边了75棵柳树,每俩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3、沿圆形池塘的一周栽了25棵柳树,每俩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六)创造规律

新人教版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胡益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的必要性,建立1°角的表象。会用量角器量不同位置的角,在量角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二)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角的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简洁严谨,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 教学难点:量角时能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三、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复习角的概念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谁能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作角? (2)故事引入 ①谈话:在角王国里有许多成员。有一天,角成员们在草地上做游戏,玩着玩着,其中的两个成员吵起来了,它们都说自己比对方大。∠1说:“我的边长,所以我比你大。”∠2说:“边长有什么用,我的开口大,所以我比你大。” ②提问: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知道呢? 生:用眼观察、用三角尺测量。 ③揭示课题: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需要测量。怎么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探究新知 1.1°角的产生 (1)用三角尺上的角量一量、比一比 ①小组合作:选定三角尺上的一个角进行测量、比较 ②汇报交流:说一说你选的是三角尺上的哪个角,怎么量的?量的结果是怎样的? 预设:用30°角量,∠1=30°,∠2比30°角大,所以∠2大。 用45°角、60°角量,∠1比45°角、60°角小,∠2比45°角、60°角大,所以∠2大。用90°角量,∠1比90°角小得多,∠2比90°角小一些,所以,∠2大。 ③质疑:我们用三角尺上不同的角比出了它们的大小,但是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1和∠2到底有多大,两个角的大小相差多少,怎么办? 生:测量出两个角的大小。 (2)介绍1°角 ①谈话:对,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②课件演示: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 【设计意图】度量需要统一的标准,学生借助三角尺中的同一个角比较角的大小,渗透了度量时标准要统一,唤起了学生度量的经验。借助课件认识1°角,既有助于学生形成1°角的表象,了解角的单位及符号,又有助于学生了解量角器的构造原理,为认识量角器做准备。 2.认识量角器

2017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人”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步发展数感。 2.体会并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数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6.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7.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8.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再跳性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定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全册教学重难点 1. 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2.会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四、全册课时安排 1、大数的认识……………………………………………………15课时 2、公顷和平方千米………………………………………………2课时 3、角的度量………………………………………………………7课时 4、三位数乘两位数………………………………………………15课时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8课时 6、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0课时 7、统计……………………………………………………………2课时 8、数学广角………………………………………………………3课时 9、总复习…………………………………………………………6课时

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认识

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的认识 一、考点、热点回顾 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我们可以用直尺量出线段的长度。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直线:是一条没有端点的直的线,它没有端点,可以笔直地向两端无限延伸。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分: 名称图形端点个数是否可以 无限延长 是否可以 度量长度 线段 射线 直线 补充【知识点】: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动手画平角、周角。 角的度量 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画角的方法: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1、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补充【知识点】: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曾苑媚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第一册第37~38页:角的大小、角的计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一、设计思想 1.本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数学方法的培养。通过用小角比较角的大小,逐步引出简易量角器,通过对简易量角器的优化,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注重引导学生充分体验量角器的构造过程,理解量角的原理,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分析概括及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数学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总结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教材分析 1.《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37~38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它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而为了突破这个重难点,教材编写的意图是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由静止的课本知识向动态的学生探索活动转变。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2.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角的认识”这一内容。第一个阶段在二年级上册,是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数学广角》 高丽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例2。 (二)教材简析:“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植树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学习的主要任务定位在“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中,学会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题意。”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 (三)设计思路:本课教学分四大环节: 一、谈话导入,明确课题 二、引导探究,发现“两端要种”的规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创设在公路中间绿化带中植树的现实问题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树苗的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实际种一种去检验。通过模拟种学生体验到一棵一棵种到1000米太麻烦了,于是老师介绍研究复杂问题的方法:遇到复杂问题想简单的,从简单问题入手去研究。(说明:为了使学生对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体验得更深刻,教材原题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我们将100米改为了1000米。) 2.简单验证,发现规律。 在举简单例子画一画这个环节,安排了两个小层次: ①按老师要求画。 ②学生任意画。 通过按老师要求画,学生对棵树和段数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再任意画一画,种一种,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顺利发现并总结规律打下了基础。 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①应用规律,验证前面例题哪个答案是正确的。 ③应用规律,解决插多少面小旗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巩固刚发现的规律,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的规律不仅仅能解决植树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合作探究“两端不种”的规律 1.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是一种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要种”的规律,这时候老师提出如果两端不种,棵数和段数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所以这时候让学生进行猜测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验证证明绝大多数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这样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使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也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独立操作,探究规律。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放手让学生先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不种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四、回归生活,实际应用

《角的度量》优秀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P40——P41 二、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体会计量角的大小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的表象。 2、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经历探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和过程,初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通过量角,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初步感知三角尺上三个内角和的特点。 4、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四、教学准备 课件、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什么是角,请你画一个角。怎样知道你画的角的大小呢?这就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这节课就来学习角的度量。 (二)探索新知 1、认识计量角的单位

要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选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一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 2、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做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 总结:量角器上内圈刻度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外圈刻度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刻 度线汇集的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请分别找出内外刻度中 0°20°90°135°180°。只给小组同学看。 3、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教材第41页例1),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用量角器)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 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 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习题P1-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 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 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 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 比万大的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 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略) 3.计数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认识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角的认识练习题(1) 一、填空题。 1.从一点引出两条( )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 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 )角,它有( )度。 3. 量角的大小,要用到()、计量角的单位是( ),用符号()来表示。把半圆平均分成(),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记做(),五份表示()。 4. 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 5.1周角=( )平角=( )直角=( )45°的角。 6、3时整,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成();6时整成(),钟面上()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150度的角。 7.∠1+∠2+∠3=180°,其中∠1=52°,∠2=46°,那么∠3=( )。 8.∠1是∠2的3倍,∠1=120°,∠2=( )。 9、三角板上的角有()度、()度、()度、()度。 10、.图中有()个锐角.有()直角,()个钝角,()个平角. 11.图(2),已知∠1=30度,∠2=(),∠3=(), ∠4=(),∠1+∠5=()。 12、先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 再量一量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所组 成的角的度数。 时间( ∶) ( ∶) ( ∶) ( ∶) 角度( ) ( ) ( ) ( )

二、判断题。 (1)角的两边越短,角的度数越小。( ) (2) 把一个30度的角放在一个可以放大5倍的放大镜下,我们看到的角是150度。() (3)时钟在9点整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 (4)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 ) (5)3点30分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 ) (6)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越大。 ( ) (7)大于90°的角叫做钝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 ) (8)一个平角等于90°。 ( ) 三、选择。 1. ①②③④ ()是锐角()是平角()是周角()是钝角 2.把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可以形成()个大小不同的角。 A 3个 B 5个 C 无数个 3.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的角 A 15度 B 20度 C 135度D150度 4.()的角叫钝角。 A 大于90度 B 小于90度 C 大于90度小于180度 5.周角、直角、平角、锐角、钝角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 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 B 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 平角>周角>钝角>直角>锐角 6.三个同样的角刚好组成一个平角,每个角是() A 60度 B 30度 C 90度 7、、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的角是()。 A、160° B、40° C、120°

新审定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全集

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课时 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一) 教学内容:比万大的数、计数单位、数级、数位等(课本第2~4页内容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老师家里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家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 5 0 0 0 ……万千百十个 位位位位位→数位 ……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意图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上海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角的度量》第一课时。《角的度量》教材安排四课时,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认识角的度量,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角的度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一、认识各种角。学生学过锐角、直角、钝角,对角的组成也已了解,本节课教师在要求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知道角的计量单位——度,对1度形成一种空间观念。教师更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把枯燥无味的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角,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把脑和手结合,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联系起来,并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掌握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关系。 二、用量角器量角。量角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工具,教师先利用电脑,介绍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然后通过学生指中心点,找300、600、900的角熟悉量角器。角的度量方法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师事先让学生看书、预习,课堂上以电脑演示,把量角的步骤分解,降低难度,再通过黑板演示,简明扼要地得出量角的方法是:1、点对点2、线对边3、读数。读数又是一个难点,好多学生不知道怎么看,究竟应该看内圈还是外圈,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总结得出(右零刻度线看内圈,左零刻度线看外圈)这样又把难度降低。最后通过几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量各种不同的角,量角的过程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困难,有挑战,出现个别学生一下子找不到方向,不知怎么操作手中的量角器也是正常的,教师可以适时点拨,指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