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群体性事件致因、演绎机理探析与发展趋势研判

国内群体性事件致因、演绎机理探析与发展趋势研判

国内群体性事件致因、演绎机理探析与发展趋势研判
国内群体性事件致因、演绎机理探析与发展趋势研判

国内群体性事件致因、演绎机理探析与发展趋势研判

陆柏

(安徽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1,安徽合肥230051;江苏安华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2,江苏徐州221000)摘要: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当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基本属性、处置应对策略、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及

立法司法等领域;本文综述了前期研究成果,在事件生成机理的传统理论基础上,从因果连锁、社会能量交换及时空轨迹交叉、流变-突变理论角度,积极探析并提出基于安全科学原理的国内群体性事件演绎规律的论证方法;就事件未来发展趋势予以研判,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可行思路。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致因辨识演绎机理发展趋势

Research On The Social Incentive & Evolvement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Mass Incidents In China

Lu-bai

(Department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hui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Hefei 230051; Jiangsu Anhua electric automatization limited company, Xuzhou 221000)

Abstract: Currently research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responding strategy

to emergencies, government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response mechanism, and the administrative legislation or justice during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Academic literature about typical theory of the mass incidents was reviewed, analysis approach about the evolvement mechanism of mass incidents based on the safety science was summarized from the accident causal chain theory, incident energy exchange theory, trace intersecting theory and rheology mutation theory. A feasible idea for next explore was also presented with the research and judg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bout mass incidents.

Keywords: mass incidents, causing identification, evolvement mechanism, development tendency

群体性事件是当前我国政经改革期间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自上世纪90年

代以来,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呈井喷状态,各类课题、专著、文献、案例比较追

溯及相关法律调查报告等科研成果显著。

1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主要归类如下:

1.1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属性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属性研究主要涉及概念、性质、类别、致因、生成理论等方面:国内研究焦点最早集中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性质类别,起初由司法界提出并逐步引起学术界关注,自公安部颁发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2000年4月5日)至中办、国办转发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2004年11月8日),理论界有关群体性事件的认识才逐步从“政治术语”统一到“学术范畴”[1]。于建嵘(2009)总结了国内群体性事件的“起因都很小-基层反应迟钝-事态升级爆发-基层无法控制-震惊高层-迅速处置-事态平息”生成周期规律[2]。吴佩芬(2009)在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中认为:社会环境、社会政策的宏观变革以及个体、群体心理的演变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原始诱因,如刘晓梅、杨瑞清、辜静波等的社会变革论;张怀海、岳华东、王精忠等的群众维权及基层政权弱化论;刘国庆、于德宝等的经济利益纠纷论以及陈晋胜、安明贤、王俊海等的文化缺失论[3]。

随着近年来,借助于手机、网络等新型信息技术平台诱发、扩散的非暴力“围观”、“不合作”事件频发,有关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性质与类别划分、诱发机理、生成理论以及处置应对的法律法规适用依据等争议较大。

1.2群体性事件处置应对的策略研究

相关课题、论著及调研报告较为丰富,涉及的专业横跨行政管理、社会管理、领导科学、决策指挥、应用经济、物流管理、网络技术等领域,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群体性事件的监测预警预判、应急启动与响应、不同类级事件的具体处置策略、应急处置的流程再造、决策指挥的艺术及方法、应急物资的调配及仓储、网络平台及运营技术,等等。如薛澜、高小平、佘廉等在上述领域研究中既有基础理论方法的探析,也有实践操作的具体经验总结[4,5,6]。

1.3中外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及应急管理比较研究

现有论述所探析的典型群体性事件案例,主要涉及集体上访、维权请愿、集会骚乱、冲击行政机关、民族宗教冲突、涉农占地、经济纠纷、企业改制、资源侵占、医患矛盾等方面,学者们从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等角度对具体事件开展定量或定性研究,如刘子富、龚维斌、肖唐镖、何颖

等采用案例回溯方式,剖析典型案例并评价案例处置过程中的效果及经验方法[7-10]。随着近年来学术界的国际交流,国家行政学院系统、暨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专门成立了应急管理教学研究部门,中欧、中德、中美等应急合作交流项目取得较好成效,有关群体性事件处置的中外应急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应急管理模式、法律法规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著述较多。

1.4群体性事件处置的行政与司法研究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处置的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正由传统威权政治的压力型维稳向社会化制度管理创新转变。相关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立法或法规完善、行政组织架构及功能演变、处置应对工作机制、政策制度创新等领域:如胡联合、胡鞍钢从行政体制改革及制度创新角度予以探析,汪习根论证了群体性事件处置的司法保障体系完善问题,朱四倍探究了维稳机制的变革,等等[11-15]。

1.5 涉及群体性事件处置的社会稳定(“大安全”)研究

自2003年SARS事件以来,国内理论界对宏观应急管理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并遵照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分类要求,从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四个方面,就“一案三制”及相关应急处置应对的建设工作获得丰硕成果。而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安全领域的重要关注问题,常与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和公共卫生事件诱发的次生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并成为当前应急管理、社会管理、民族问题、政治经济及文化氛围等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焦点,促使众多的国内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就社会的“大安全”问题予以探析,如:闪淳昌、范维澄、汪玉凯、马戎、应星等皆有相关评述[16]。

1.6 现状与不足

国内学术界就群体性事件应对处置的研究成果较为显著,为相关部门建言献策并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在实践过程中,各级机关积累了丰硕的工作经验,体现了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体优势。但在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仍有亟待探析之处:

(1)有关群体性事件生成机理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较多,但针对群体性事件生命周期的演变规律,特别是发展态势规律的理论探析与仿真模拟,相对单薄;

(2)现有关于群体性事件致因分析的文献,主要是按照事件的直接诱因予以分类、演绎解析,大多采用西方社会冲突理论中有关群体心理、从众行为等予以专业讨论,有关事件的深层次政治(法律)诱因、经济诱因、社会诱因、文化诱因等间接致因分析,相关文献综述较少;

(3)国内开展的典型案例追溯并据此建立的案例数据库、决策库,著述较为丰厚,笔者在文献检索及各级应急部门、研究中心的实际调研中,发现有关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的理论追溯、事件本质的风险与损失评估、监测预警预判模式以及事件处置应对的体制机制改进等方面略显薄弱,提高社会化管理的制度创新途径亟待进一步探讨、发掘。

2国内群体性事件致因辨识

2.1 国内群体性事件致因研究现状

万川(2005)在研究综述中提出:国内群体性事件属性及致因的探析工作始于穆赫(1987)、白志军(1990)、韩金贵(1998)、于咏华(2000)等司法界学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的高小平、勒江好等较早总结(2002)了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十大直接原因和七方面深层原因;韦欣仪(2009)从集群心理和集群行为角度,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群体性事件的致因理论;刘超(2009)在“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博士论文中,系统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国情背景、基本原因、直接原因及助推、催化因素;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在“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中进一步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17-23]。

2.2 国内群体性事件的诱发背景及类别

2.2.1 国内群体性事件的诱发背景

地缘政治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周边国家时政的不稳定,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境外敌对势力、宗教文化势力的侵蚀,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外部因素;国内深层次政治、经济改革带来的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冲突,社会转型导致的各阶层结构振荡,以及不断增强的公民意识、维权诉求与滞后的行政管理,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内部因素;上述内外因素交错影响作用,成为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基本时代背景。

2.2.2 国内群体性事件的类别

通过现有文献追踪并结合案例分析,国内群体性事件按照表现的形式或期现的目标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几类:

政治(法律)类:与涉政(法)改革、政策制订与实施争议、各类维权、基层政权弱化、干群关系恶化以及公民权利诉求等相关的事件;

经济利益类:与宏(微)观经济改革、企业改制、金融证券交易、传销集资、征地拆迁、劳资关系、涉农利益、资源纠纷等相关的事件;

社会管理类:与社会结构紧张与不满、民族纠纷、阶层利益冲突、历史遗留问题、社会管理弱化以及计划生育、医患矛盾等相关的事件;

文化诱因类:与宗教信仰差异、地域文明矛盾、价值观念冲突、传统习俗争议、历史传承纠纷等相关的事件。

上述群体性事件的类别划分并不是唯一标准,鉴于事件的交叉性、复杂性、高度耦合性特点,在实际处置过程中,常表现为首生突发事件和次生事件共存、相互转化和交替反复。

2.2.3 国内群体性事件的当前表现

随着新型科技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四类群体性事件表现为传统的实体行为与虚拟的聚众行为相结合,与事件有关的各类信息通过“短信、微信、微博、电邮、MSN、QQ”等软媒工具按级数传播扩散,并由既往松散的群体上访、集会请愿、冲击行政机关、堵塞交通、罢工罢市罢课、骚乱冲突等,向与集体“散步”、网络“围观”、“人肉搜索”、“公知”“大V”集众涉政等“非暴力不合作”形式互动组织、发展。

2.3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分析

群体性事件生成的直接原因既包含政治经济变革和社会文化政策变更实施等宏观诱因,也涉及个体与群体的社会心理行为等微观因素;综合分析群体性事件生成的直接原因,主要归类如下:

(1)各类利益诉求不能得以及时表达、有效沟通及合法解决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基本风险隐患;

(2)具体事件中的矛盾激化、涉事群体(或当事人)的社会心理及压力失衡、“法不责众”的集群行为、别有用心者的煽动(或操纵)等是促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导火索;

(3)滞后的社会管理体制、僵化的应急机制、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是催化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负面因素;

(4)借助于手机、互联网等为主的新型信息传播平台,各类势力(国内外敌对分裂组织、政治经济利益联盟、社会文化功利诉求群体等)的插手利用是导致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助推力量。

2.4群体性事件间接诱因分析

(1)行政体制改革进程与公民维权意识增长的不同步性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政治诱因;

(2)经济繁荣兴旺与社会公平正义的不平衡性是触发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经济诱因;

(3)社会结构失调与阶层矛盾激化,刚性的社会管控机制与社会底层话语权的丧失是催化群体性事件的间接社会诱因;

(4)传统的文化思想、历史传承及信仰缺失与民族的道德观、自信观、价值观弱化是激化群体性事件的深层次认知诱因。

3群体性事件演变规律理论探析

3.1 群体性事件诱发机理的传统理论探析

西方学者有关集群心理和集群行为研究,对国内群体性事件诱发机理的探究提供了可行思路[19,21,24,25,26]:“集群行为的模仿理论”最早由社会学家塔尔德(G.Tarde)、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等提出;斯梅尔塞(N.J.Smelser) 的“价值累加理论”认为集合行为或社会运动需要六个“必要且充分条件”;美国的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强调“社会挫折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美国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安德鲁斯等提出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亚伯·J·莱斯、雷克利斯(Walter C. Reckless)、特拉维斯·赫胥(Travis Hirschi)等提出的社会“控制理论”(Containment Theory)或“社会键理论”(Social Bond

Theory);社会学家帕克(R.E.Park)、勒朋(G.Le.Bon)等的“情绪感染理论”;此外,“紧急规范理论”、“资源动员理论”、“政治过程理论”、“社会建构理论”、“信息传播理论”等等也分别从各自角度,由国内学者借鉴引用并对群体性事件致因及运行机理予以探究。上述理论焦点主要集中于社会心理和人的行为解析,而有关群体性事件生成周期中的态势演变规律研究文献相对单薄。

3.2 基于安全科学的群体性事件演变规律的理论探析

3.2.1多米诺骨牌理论(因果连锁理论)

多米诺骨牌原理,是指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该理论认为,一种不期望的危机发生,是一系列事件顺序发生的结果。它引用了多米诺效应的基本含义,认为事件的发生,就好像是一连串垂直放置的骨牌,前一个倒下,引起后面的一个个倒下;当最后一个倒下,就意味着重大危机发生。该理论出自海因里希、博德(Frank BLrd)、亚当斯(Edward Adams)、北川徹三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现常用于危机管理、风险管理及企业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中[27]。在社会学领域,多米诺骨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蕴涵并可解析群体性事件的演变规律:利益诉求→无表达渠道或无有效解决→寻觅非常规表达方式→触发因素→群体性事件爆发。

图1:群体性事件演变规律的多米诺骨牌理论探析

大量案例回溯印证:事件起始于个人或群体的特定利益诉求(政法、经济、社会或文化等);按常规渠道予以表达,但受阻或未能有效解决;寻求非常规表

达方式如上访、请愿等;特定的场所、时间和空间等条件下的触发因素;最终事件爆发。该理论提出的事件预控机理:从骨牌顺序中移走某一个中间骨牌。则能有效阻止或降低事件发生的概率。

3.2.2 社会能量的负功能扩散理论

吉布森(Gibson,1961)、哈登(Haddon,1966)的“能量释放理论”认为:安全生产领域中的“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作为能量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可有效预防伤害事故”。同样原理,人类社会系统蕴涵一定的能量,并在演绎进化过程中表现为动态的波动或平衡;其中社会“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因此具有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正功能;社会“负能量”是作为产生于社会之中的、并且具有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的能量,必然存在破坏社会和谐的负功能。按照社会能量和功能交换演绎规律,存在“正能量-正功能、正能量-负功能、负能量-正功能、负能量-负功能”四种演绎类型[28,29]。

一般而言,理想行政管理状态下的社会能量交换接近于动态平衡,传统政权通过各种约束(如法律、规范、道德、习俗等)以保证社会能量能够按照统治阶级意图正常的产生、流动、转换和做功并及时屏蔽、消除能量的意外转移或释放,从而促使社会正负功能效应趋向和谐、社会发展稳定有序。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政府管控机制失去了对该能量的有效控制,社会正负能量的动态平衡点失稳,负功能得以转移、扩散、释放,并超出常态社会管理规制范围,就会发生各类突发事件乃至社会运动。

3.2.3 时空轨迹交叉理论

安全管理原理中的事故轨迹交叉论认为:伤害事故是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可分为人和“物” (机器、环境等)两个发展系列[30]。当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使能量逆流于人体时,伤害事故就会发生;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又是受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根据事故轨迹交叉理论演绎推理群体性事件的演变规律,可表述如下: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个人(群体)需求呈阶梯状发展;在理想的社会系统中,随着常态管理的有序运转,公众需求能够基本得到满足,群体行为能够基本遵循既定规则的约束,社会能量呈动态平衡状态。而现实的社会系统中,公众的需求期望与社会管理发展进程存在不同步性,尽管心理预期不能满足,社会正负能量波动起伏,但通过各种规则补偿仍可控制在常态管理秩序内。群体性事件作为许多相互关联的事件顺序发展的结果,这些事件可分为“人的需求行为”和“管理缺陷”两个发展序列;当“人的需求行为”和“管理缺陷”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发生了接触,出现社会能量完全失衡并超越常态管理界限时,群体性事件就会发生。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群体性事件演变规律的时空轨迹交叉理论

3.2.4 契约压力下的流变-突变理论

突变理论主要借助“奇点”、“稳定性”等数学方法,用于研究自然科学领域的不连续变化现象,最早由法国数学家托姆(1972)提出并逐步借鉴到社会科学研究;国内的事物安全“流变-突变”(Rheology-mutation)理论则由何学秋等提出、构建并予以完善[31,32]。一般而言,影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因素可归结为公众的社会心理压力及政府的行政管控能力两大类;“流变-突变”理论通过对上述两类因素建立数量模型,可予以定量化模拟推理群体性事件演变规律[33,34]。

常态社会下具有共同利益诉求群体中的个人,在“集体(契约或潜意识契约)压力”的作用下,心理会发生重大变化,认知和行为会本能地彼此相互模仿,情绪相互传染,力求与群体保持一致。当该利益诉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协

调和完善解决,则该共同利益诉求下的“契约压力”会经历产生、增长、扩散、爆发(突变,特定诱因条件下)阶段。在“契约压力下的流变-突变理论模型”中:OA段,常态行政管控与某新生具体利益诉求矛盾中的契约压力孕育、产生;AB段,常态行政管控与该利益诉求矛盾中的契约压力缓慢递增;BC段,常态行政管控与该利益诉求矛盾中的契约压力快速扩散;C点,该矛盾激化的突变临界点;CD段,特定诱因条件下,矛盾完全激化、群体性事件爆发;D点,下一个同类群体性事件诞生的起点。如图3所示:

图3 群体性事件演变规律的流变-突变理论

4国内群体性事件发展趋势研判

4.1未来国内群体性事件的发展趋势研判

4.1.1群体性事件长期存在,不同类别事件的诱发总量表现波动

随着国内社会管理模式改革,传统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在一定的时间、区域会有所下降,社会各阶层基本能和谐共处。但由于不同发展阶段下的民众需求差异性以及政经改革的不同步性,既往的涉及经济利益诉求、一般文化归因类的群体性事件在总量上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涉及政治法律、社会公平等维权领域的群体

性事件将呈上升趋势。总体判断,未来国内群体性事件将长期存在,不同类别事件的诱发数量有增有减,整体呈曲线波动。

4.1.2 特定群体性事件演变为恶性刑事案件乃至社会危机概率上升

国内行政与经济体制改革、民族政策、宗教管理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致使涉及政治诉求、社会公平、民族纠纷、文化信仰等领域的群体性事件有所抬头。而地方政府应对这类事件普遍缺乏统一的法理依据和有效的处置规范,有关上述领域的国家层面处理政策的模糊性,严重束缚了地方官员处置事件的积极性,应对措施表现为简单粗暴或淡而化之;现有案例已表现出该类群体性事件具有演变为恶性刑事案件、暴力恐怖事件乃至严重社会危机的可能性。

4.1.3 非暴力公权诉求类事件与滞后行政体制改革的矛盾增大

随着国内公众的维权意识觉醒,涉及重大利益改革的政策在决策与执行层面,公众的知情权要求、程序的公开、决策效果的公正公平等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的行政命令式决策,特别是有关敏感问题、热点问题的简单、粗暴决策方式,易引发公权诉求类事件,表现为不信任“围观”、非暴力不合作、乃至实质性群体事件;而滞后的行政体制改革,僵化、刚性的应对处置机制,预计在未来一定阶段内,该矛盾有上升的趋势。

4.1.4 涉外群体性事件可能是政府面临的又一热点

涉外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三类:一类是政治领域,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民主”诉求、民族及宗教问题等,常常是境内外力量纠结,处置难度大、敏感性强;二是经济领域,主要表现为跨国经济纠纷、在华外企的工人维权、特定条件下的经济抵制(国内抵制外企或国外抵制华企)、外籍公司国内的经营管理(如突然撤资、倒闭、外逃)等,该类问题随然表现在经济领域,但处理起来常涉及双方甚至多方的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对于事件属地政府的行政执法带来巨大的难度;三是在华外籍及涉外移民,随着我国开发力度加大,在华外籍人士、外籍移民增多,每年出现的涉外群体性事件增多。上述三类事件,未来一段时间内,将对政府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4.1.5 “新型”群体性事件的“软杀伤”将是政府未来工作的重点

本文的“新型”群体性事件主指借助于新型信息媒介平台,利用各类高新科技传播工具,由分散各地、广泛人群参与的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该“新型”还应包括未来可能出现的更新型科技媒介平台或通讯工具,以及新生的“参与或表现”形式。该类群体性事件的最大影响就是其“软杀伤”力,主要包括:对传统政治威权的挑战、激起民众对政府行为的不信任、影响事件调查及处置程序、触及涉事人隐私乃至干预事件进程。鉴于该类事件的关注度高、参与人多、地点分散、传播速度快捷,并与传统群体性事件互动以扩大影响的发展趋势,因此政府未来处置群体事件的重点应着眼于如何消除该类事件的“软杀伤”。

4.2 未来国内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4.2.1 公民不断增强的维权意识与滞后的行政管理矛盾并存

随着近年来“精英式”高等教育向“普适性”国民教育转变,我国青年人的文化素质得以整体提高,公民身份的认知追求强烈;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民智开启更增添了维权资源获取的便利渠道,底层知识分子、失意劳动工人、“二代农民工”、复转军人等阶层的维权意识得以普遍增强。地方政府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政府的滞后行政管理,导致二者之间矛盾并存、演化乃至激发,是未来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点。

4.2.2 对政府的模糊不信任性及具体事件的依赖性长期共存

众多的科研结果表明,当前政府的公信力明显下降,基层干群矛盾长期存在,并时常演化为利益冲突,公众对政府具有普遍的模糊的不信任性。同时,我国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国家,群众对权威政治心理上具有共性的认知与认可。当发生大规模突发事件,心理普遍期盼政府能采取强力应对措施,以消除事件的负面影响;在具体事件的处置上,对政府或特定政治权威人物具有一定的依赖和期盼。

4.2.3“犬儒主义”与“极端主义”行为并存

传统的“儒家”消极思想严重束缚国人的文化心理和社会行为,知识分子个体的妥协、懦弱、胆小怕事、只扫门前雪的形象是真实的当下知识界“犬儒主义”写照,也表明国内知识分子无法担当开启民智的职责,只能在特定事件上出谋划策、推波助澜。而公众同样受到上述文化的影响,在权利受到侵损时,一方面常

表现为极度退让、唯诺甚至自杀,另一方面表现为暴力维权特别是集体暴力,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乃至于演变为恶性刑事案件或重大社会危机。

4.2.4 社会心理失衡,涉事群体成分复杂

当前社会各阶层的结构失调,“官二代”、“富二代”的行为被媒体的揭示和扩散传播,导致公众社会心理严重失衡,“仇富、仇官”现象普遍存在。通过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涉事群体的社会心理基础失稳,参与群体的成分复杂,既有事件的当事人、直接参与者、各类信息传播者、“打酱油”围观者,也有社会“公知”、记者、专家等的“民意”有序或无序策划;表现形式正由无组织向松散组织、严密组织策划转变,甚至境外势力亦有插手。

4.2.5 单点诱发、多点参与现象增多

手机、网络的普及,为群体性事件类型及演变增添了新的发展动向,亦为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增添了新的助推力量。在表现形式上,常体现为特定时空下的某一具体事件,在某一节点上偶然诱发公众关注,从而引发网络围观,再通过引擎搜索、网络支持,在整个虚拟领域引发集众行为、多点讨论;并吸引传统媒体关注,有关部门被动参与处置。如消极的案例,周久耕事件、表哥杨达才事件,积极的案例如“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等。

4.2.6 传播介质显著变化、能量效应层级扩散

我国的手机、互联网受众群体处于全球前列,传统的信息传播介质正由电视、广播、报刊向网络转变,并显著发生变化,手机、网络信息的获取已远远超出传统的媒体信息量[35]。群体性事件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的初发状态,常在起始阶段就被公众关注,通过“QQ”、“微信”、“短信”、“微博”、“MSN”、“电邮”等形式以滚雪球形式呈级数传播扩散,有关事件的正负信息快速传递,社会能量及效应倍增,为事件处置增添难度。

5 结论

随着周边国际形势恶化和国内政经改革攻坚,未来若干年内发生重大社会危机的概率增大。笔者认为,由大规模群体性突发事件引发局部社会动乱存在可能。

5.1群体性事件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重大威胁;

5.2涉政群体性事件是未来维稳工作的重点,特别是“政治利益诉求”、“少

数民族问题”、“文化信仰冲突”、“涉政地域纠纷”等不稳定因素,有可能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恶性刑事案件或严重政治危机的重大隐患;

5.3不断涌现的新型群体性事件、新传播扩散机制及非常态表达形式,致使事件处置缺乏准确的法律依据,将是未来维稳工作面临的难点;

5.4组织形式上,群体性事件由既往的松散结合,向“依法、有序”的权利诉求并精心组织策划模式演变;表达方式上,由过去的利益诉求者为主、旁观者参与,渐变为“公知”、“非主流”学者、“失意”知识分子等为群体性事件的“民意代言”主角或重要助推力量。

几点建议:

1.各专业研究机构持续追踪探析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机理、传播方式、发展态势演变规律及处置对策、措施,积极架构群体性事件的案例库、决策库,为提高和改进政府社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2.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搭建社会公众的心理有效“释压”渠道,强化部门资源共享、合作的机制建设,抓好群体性事件的监测、预警,从源头遏制事件生成几率;

3.未来几年内,应加快国家安委会等“大安全”综合治理机关的纵向体系建设,从组织架构、职能界定、工作规划部署等角度逐步完善立法、实现法治,为群体性事件处置提供法律依据;

4.有关职能机构应重点关注高危事件的风险隐患,加强一般群体性事件向“集团暴恐事件”、“区域性社会政治危机”恶化转变的研判及应对处置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元明.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8(3)

[2]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

[3]吴佩芬,王国明.近几年学术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1)

[4]薛澜,张扬.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J].江苏社会科学,2006(4)

[5]勒江好,高小平,沈荣华等.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2(5)

[6]许晶,刘山云,佘廉.基于ISM方法的群体性事件诱发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2(2)

[7]刘子富.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六?二八”事件的启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8]龚维斌,马福云.社会群体与群体性事件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9]肖唐镖.群体性事件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10]何颖.西部民族地区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0(6)

[11]胡联合,胡鞍钢.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4)

[12]胡联合,胡鞍钢.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

[13]胡联合. 群体性事件:何以发生与演化——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及其启示[OL].

https://www.doczj.com/doc/d22475301.html,/readcontent.asp?id=10537,2009-11-27

[14]汪习根.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机制创新[J].法学评论,2011(2)

[15]朱四倍.从压力维稳到科学维稳转向的制度支撑机制研究[J].领导科学,2011(11)

[16]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7]万川.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北京人民警察学学报,2005(2)

[18]杨瑞清,余达宏.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19]韦欣仪.国外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与处置实践述评[J].理论与当代,2009(8)

[20]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学大学博士论文,2009

[21]宋宝安.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理论解释与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 2011(4)

[22]姚伟.新型群体性事件:一项基于风险冲突的分析[J].学术界,2012(4)

[23]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 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OL].

https://www.doczj.com/doc/d22475301.html,/The_analysis_of_public_opinion/content/2012-12/27/content_4092 138.htm

[24]社会挫折理论[OL].https://www.doczj.com/doc/d22475301.html,/zh-tw/亚当斯

[25]归因理论[OL].https://www.doczj.com/doc/d22475301.html,/wiki/归因理论

[26]社會控制理論[OL].https://www.doczj.com/doc/d22475301.html,/wiki/社會控制理論

[27]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OL].https://www.doczj.com/doc/d22475301.html,/wiki/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

[28]唐钧.多元社会良性运转定律慎谈“社会能量”的“正”与“负”[J].人民论坛,2012(S1)

[29]夏学銮.社会负能量的正功能[J].人民论坛,2012(28)

[30]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1]何学秋.安全科学基本理论规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4)

[32]何学秋,马尚权.安全科学的“R-M”基本理论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9)

[33]范珉,刘晓君.基于突变理论的公共场所集群事件预警分级[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

[34]戚志如,陈莺.群体性事件突变理论模型的建立和分析[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2)

[35]李良荣.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机理:“传播属性”与“事件属性”双重建模研究——基于195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J].现代传播, 2013(2)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对策 所谓群体性事件就是指群众性矛盾纠纷事件,它的参加人数少则十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这类事件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社会复杂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群体性纠纷不断涌现。深入研究分析新时期下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成因,寻找妥善处理的办法,已成为当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一、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主要表现及其特点 新时期下群体性事件可分为城市群体性事件和农村群体性事件,城市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在职工利益受到侵害,企业改制时,职工利益得不到维护、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和居民对自己在市政建设中拆迁安臵补偿不满而造成的群体性矛盾。农村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在由于乱收费使农民负但过重,乡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不实损害群众利益,征地中存在政策不透明、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费用没有如期兑付或没有全部兑付到户而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山林、土地权属不清等原因引发的矛盾。其主要特点是:一是聚众性。群体性事件一般是触动相当部分人员的利益而引发,如企业改制、征地拆迁、山林土地纠纷都涉及相当多的人员,一旦他们的利益受损,即使部分人不愿上访闹事,但在其他人的煽动下也随大流,参与上访闹事,因此这些事件都表现人多势众的“聚众性”。二是多元性。群体性事件涉及面比较广,常引发多种利益的矛盾纠合在一起。一般来说都有人操纵,有的是泄私愤,有的是图报复,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少数人鼓动跟着起哄,有的甚至是在群众中集资形成上访“专业户”,还有的是集资请“代言

人”,使这些纠纷形成多元化。三是突发性。一些纠纷起初是涉及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在处理过程中极易触动一个地段利益,特别是在信息网络不够健全的地区由于信息不灵,群众纠纷起来后,思想准备不足,感到突然性。四是反复性。群体性纠纷错综复杂,要经过调查,经过研究才能慎重处理。而群众往往等不得,要求当即表态,当即解决问题,以“到市里、省里甚至中央上访”为由进行要挟,重复上访。聚众闹事的方法事实上确实促使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与落实,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部分群众“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而一些问题久拖不决,甚至造成长期积压,也是造成群体性事件反复发生,为同一事件反复上访、闹事的重要原因。如近年来二次入伍退伍士兵因对退伍后的待遇不满,曾多次到玉林市、自治区上访。五是针对性和对抗性。当前,群体性事件往往把矛头直接指向党委和政府,以达到向党委政府施加压力,按照自己的心理预期解决问题的目的。而群体性事件与一般的个别信访案件不同,参与者情绪激动,带有激烈的对抗性质,稍有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更加严重的矛盾和冲突。 二、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 造成新时期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既有表面原因,也有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只有认真探究新时期群性事件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根据本人在基层工作实践经验,新时期群性事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不依法行政,是引发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内在因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单就个案而言,也许行政执法部门并未存在执法过错,但仍然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其根源在于:长期以来,行政执法部门部分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滋生的有法不依、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它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找出解决的办法,以利于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利益矛盾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双重转型的重要历史期间,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如何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紧迫的现实意义。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普遍得到了改善。但是,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发展结构失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不和谐,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群体性事件多发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基本因素,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准确把握和科学认识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不断增强驾驭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不但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大体而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可归纳入下几类: 1.部分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造成一部分职工利益受损,特别是下岗失业、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造成群众不满,一些企业负责人贪赃枉法、损公肥私,损害企业和职工利益。 2.征地、拆迁、移民造成一部分群众利益受损,特别是失地农民、失房居民、失去故所的移民因不满所得利益过少以及缺乏生活保障等原因。 3.部分企业劳资关系紧张,故意拖欠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工资过低,有的还不能足额发放,劳动强度过高等原因。 4.部分农村贫困、农民负担过重、农村乡村基层干部贪污腐败、村民自治选举中的违规违法行为。 5.土地、山林、水利、矿产等资源权属纠纷。 6.有关部门和单位出台的政策不健全,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有法不依,执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一、基本定义 在国外,一些学者将称之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等,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有的学者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通俗地讲,“群体性事件”可以理解为由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因为共同的要求,对社会造成的不平常影响的事情。 在我国,由于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建国初期称之为“群众闹事”、“聚众闹事”;80年代称之为“治安事件”、“群众性治安事件”;90年代称之为“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性治安事件”;在21世纪初期称之为“群体性治安事件”。 目前,我国对群体性事件的界定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指具有某些共同利益的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采取静坐、冲击、游行、集合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施加压力,出现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 二、产生原因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群体事件的发生既有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也有现实的具体原因。具体原因大致如下:国企改革中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难,收入减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征地拆迁及补偿安置费用不合理,政府出台的一些整治措施严重危害部分群众的利益;企业拖欠工资、医药费、退休金,如农民工的工资拖欠;部分干部违法乱纪、财务不明、贪污腐败;某些政府机关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由于历史原因,自然资源、遗留资产的归属问题等;社会治安、民间纠纷、行政执法等问题处理不好也极易引发群体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矛盾的凸显,中国99%的群体事件是由老百姓的利益受侵害引起。不平等现象的普遍存在:收入分配不平等,财产分布不平等,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不平等,就业和工资报酬不平等,公共卫生和健康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平等,税收和财政收支不平等………不平等的两端是强弱的二元对立。一端是底层的弱势群体,另一端是强权们的的合谋。社会公平正义长期得不到落实和伸张。 (一) 二元对立的形成和强势群体对社会的绝对主导 1、强弱二元对立的形成 20世纪80年代市场转型的争论,在今天似乎看出了些结果,如今的市场经济分层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再分配权力转变过来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拥有再分配权力的人将权力转化为社会网络资源:政府官员在长期的权力结构中的经营已使其建立了庞大的权力网络和社会网络,形成了强势的“场域”,权力拥有者同时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本。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市场经济管理和调节控制机制,政治权力对社会财富的控制导致了各种寻租现象,拥有或收买政治权力成了暴富的必要条件。这种社会政治条件培养了新的利益集团和社会阶层,政治与资本的合谋构成了社会的强势群体。他们掌握着较多的社会资源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支配着社会的资源配置,主导着社会的主流话语,全力维护者自身的利益。

防范突发性群体事件应对措施

库尔玛乡防范突发性群体事件应对措施 根据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防范突发群体性事件应对工作和预防、减少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及时有效的控制、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针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点研究制定了一些有效系列应对措施: 一、分析研究 1、在乡、村二级建立矛盾纠纷分析例会制度。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联系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各村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分析会,对各级、各部门呈报的重大、突发、疑难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办法,并实行挂牌督办。 2、通过走访、研判会等载体掌握矛盾纠纷动态;研究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调处方案和防激化措施;交流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经验,安排下一步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同时,充分利用例会的成果,逐级上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综合情况。情况综述的内容做到:有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数量、类型;有综合分析矛盾纠纷特点、动向和规律;有矛盾纠纷隐患预警、对策及措施;有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效;有成功调处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案例;有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各界重视关心支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举措;有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例会和情况综述这个平台,掌握面上的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研究具体的措施,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水平。 二、有效、合理的运用“三大调解”联动工作机制

1、群体事件发生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部门多,要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联防联调的合力。各综治委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返回部门职能作用,要根据矛盾纠纷的特点,相互配合,积极调处。 2、相互邻的村(居)之间,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联合调解委员会,负责调处涉村际、乡际之间的矛盾纠纷;本乡(镇)内涉及两个以上的村(居)的,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调处或召集相关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调处。 3、跨乡的矛盾纠纷,要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调处工作,必要时有县指导人民调解协调领导小组召集相关共同做好调处工作。 4、较大跨县的矛盾纠纷所在村应当及时报告县有关部门,并于对方所在村联系,取得其支持,共同调处。 5、重大疑难的矛盾纠纷或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难以调处的涉及多部门的,有关部门应当相互配合,积极参加与调处;必要时,成立专门调处小组开展调处工作。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1、各村站所社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尤其是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合同法、民法通则、突发事件应对法、与土地承包有关的法律以及地方政策规章等要深入宣传,使群众知法、懂法,进而自觉守法,避免因不懂法而产生纠纷,引起群体事件。 2、积极发挥“三大调解”作用,从根本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针对矛盾纠纷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如农村春节前后易

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的第二单元,要求学员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我结合自身在基层政府工作,需要经常面对群众,解决群众反映的诸多问题和矛盾,较多接触到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特选取了《亚龙县平息槐树湾水电站被征地农民群体性事件》这个案例,进行评析。 一、案例情况 亚龙县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槐树湾水电站位于其境内的化蝶河上,总投资3.9亿元,由省化蝶河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该电站于2004年6月动工建设,2005年12月投产发电。 槐树湾电站共征用亚龙县土地1242亩,涉及拆迁户45户180人,征地560户2372人。按设计要求于2007年4月11日开闸放水,实施大坝消缺维修工程。然而次日上午,征地农民约80人聚集到电站坝首,阻拦电站检修施工。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征地补偿标准问题上,农民认为政府执行的标准过低。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费加安置补助费)应为征地前3年种植业平均亩产值的10-16倍。2003年省政府批准亚龙县土地征地补偿标准为征地前3年种植业平均亩产值的10倍。亚龙县上报“一书四

方案”时2002年种植业产值尚未公布,补偿标准是按省政府公布的亚龙县1999-2001年三年土地平均产值的10倍报批后执行,即一类地(水地)每亩12000元,二类地(旱地)每亩7000元。但电站建设实际征地时间是2003年,此前2000-2002年三年平均产值的10倍为一类地每亩15360元,二类地每亩8000元,形成征地补偿标准前后每亩一类地相差3360元、二类地1000元。 第二,要求解决因电站建设影响其生产生活的问题。电站建设确实影响了一些农户生产生活的水、电、路,存在临时用地恢复困难等问题。 第三,在国家补偿规定之外提出了很多要求。如,要进电站当工人,自己用电要免费,至少要低于正常电价等。 面对如此形势,亚龙县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成“槐树洼水电站阻工事件”处置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 2、迅速对阻工事件性质作出判断: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冲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确定了处置的基本方法,即说服教育,疏散疏导,平衡利益,化解矛盾。 3、深刻认识被征地农民阻工事件的复杂性严重性。形成了《阻工事件经济政治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这对以后有针对性制定、实施应对措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群体性事件原因与对策

一、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1、群体性和并发性。参与的人员复杂,涉及部门行业多主体 成分多元化。有各种职业各种身份各个阶层的人,例如国企下岗失业职工、房屋被拆迁居民、下岗军转干部、清洁工、出租车司机等等,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泛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因而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性的群体性治安事件,例如有因企业的改制、倒闭、兼并、破产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有因城市拆建改造、土地征用、水库移民引起的群体性事件,等等。 2、极大的破坏性。当前群体性事件常常对国家的法制秩序、 治安秩序、交通秩序产生冲击和破坏,影响社会安宁,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严重影响了局部地区的社会稳定。 3、具有组织性,且组织程度高。当前的群体性事件已由自发 松散型向组织型方向发展,尤其是一些参与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先经过周密策划,目的明确、行动统一,组织程度明显提高,甚至出现跨地区、跨行业的串联活动。 4、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群体性事件的共性都是与权益相关, 有经济利益有民主权利也有自身权益,当这些得不到有效保护和解决时,他们就会在基本上同意偏差思想的支配下聚集在一块并通过偏激的行为来解决,保护其合法权益。 5、具有仿效性和反复性。一些群体性事件始初都只是限于少 数人和小区域,随着事态发展和影响扩大,就会引起周边区域个别与其利益相关或类似的人群的仿效,使事态更加严重。由于群体性事件反映的问题错综复杂,涉及社会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原因动机、历史纠纷和现实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置难度大,所以经常反复。 6、事件发展有可预见性和可防性。一般群体性时间都是人民 内部矛盾引发的,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小变大的渐进过程,只要是坚持抓早抓小的原则,加强防范,超前工作,就会把事件扼杀在萌芽中。 二、群体性事件的原因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深层次社会原因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贫富差距拉大。对分配不公,对不正当致富,社会心理及社 会舆论表现出强烈不满情绪。贫富差距过大损坏了社会公正原则,引起社会摩擦。那么不满和对抗情绪往往以群体性事件的形式表 现出来。 2.社会转型中群体利益的损失。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必然会 触及特定群体的利益,美国政治思想家亨廷顿说过:“现代性产生稳定性,而现代化却产生不稳定性。”体制的转换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而触及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利益冲突激化便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复杂化。改革开放 以来,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利益和价值观念由单一趋于多元。一些人政治观念经济化、宗旨观念利己化、纪律观念自由化,对党和政府不信任。一些人法制观念淡薄,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不善于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往往采取一些极端手段。还有一些人,缺乏社会主义荣辱观,只要权利不愿尽义务,采取闹事的方式来实现过分要求。 4.群众心里存在着“小事化大,大事闹事”的造势心理。认为闹 事是唯一解决问题、获取实际利益的办法,故意扩大事态,聚众上访。当出现利益磨擦或纠纷时,个别人错误地认为聚众闹事可以引起政府机关的关注和领导的重视,能尽快解决问题,便聚集起来寻求解决的方法,使本来能在法律程序中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突发性群体事件。 5.官僚主义作风和腐败现象造成干群关系紧张。有些地方和 部门的领导干部不倾听群众呼声,不关心群众疾苦,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使小矛盾酿成大矛盾,最后酿成群体性事件。一部分干部蜕化变质,贪污腐化,违法乱纪,严重损害了共产党的公正形象,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 6.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和社会管理方式不相适应。我国 的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也日益增长,而我们不少党政部门和干部却仍在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那一套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进行社会控制与管理,比较习惯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去推动工作,有时甚至强迫命令、违法施政,导致矛盾激化。 7.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存在问题。弱势群体由于缺乏有效 的利益表达手段,他们在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中处于弱势地位。在社会弱势利益群体由于资源有限,合法渠道又不畅通,利益被损害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采用施压性集体行动来宣泄利益诉求。 中国群体性事件原因与对策 梁云鹏李建波(山东警察学院) 摘要: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参与的人员复杂,涉及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有各种职业各种身份各个阶层的人,无论是客观数据还是主观感知,都显示中国已经处于一个社会冲突事件的高发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日益复杂,突发性群体事件不断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政治、治安稳定的主力军,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尽快建立健全预防和调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运行机制,探索正确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冲突冲突性质 (下转第25页) 政治 法制经纬23--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 在公司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后,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明确各部 门职责,共同协调处理,避免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将负 面影响降到最低。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员工群体性事件,及公司外部施工单位、供应商等堵门等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成立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岳康军总经理 副组长:周红专、沈迎飞、孟伟中 组员:工会委员、各部门负责人、安保主管/队长 四、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在获悉将会发生群体性事件或已经发生群体性事件后,迅速指挥各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开展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力求迅速化解,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和工作秩序能够有效运行,将影响降到最低。 1、组长:负责全公司群体性事件处理的全面领导和指挥工作,并向集团汇报; 2、副组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件处理的领导及指挥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迅速按各自职责开展工作,负责事件现场的总体协调,以及善后事宜的处理; 3、行政部:负责事件现场的秩序维护,确保各门岗畅通,必须做好

公司重点部位及财产的保护,必要时负责与政府警察部门对接; 4、人事部:负责内部员工群体性事件的现场沟通和安抚工作,做好员工关系,必要时准备好相关资料,负责与政府劳动人事部门对接; 5、监管审计部:协助人事部做好现场沟通和协调,参与事件调查处理,必要时准备好相关法务资料,配合人事部与政府劳动人事部门沟通; 6、工会:负责与现场员工沟通、交流,协助公司解决问题,并参与善后处理,负责与政府工会对接; 7、物管部:负责做好各项物资供货安排,确保正常生产不会受影响,负责与供应商对接; 8、市场部:负责做好成品发货安排,确保发货和客户关系不受影响,负责与客户和物流公司对接; 9、生产设备部、热电部:负责安排人员对车间现场进行监控,确保车间不受冲击,生产运行不受影响; 10、事件发生部门:协助人事部做好员工沟通,并提供相关资料; 11、基建部:负责对施工单位的群体性事件进行协调和疏导工作, 12、其它部门:随时听从组长和副组长的指挥,提供支援; 13、新闻媒体接待:归口集团公关部负责,在集团公关部未介入前,由工会主席负责接待,尽可能的将社会不良影响消除或降到最低。 14、各部门主持工作负责人为履行本预案部门职责的第一责任人。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无需领导安排,部门主持工作负责人就应该自行的承担起责任。如果主持工作负责人不在公司,应有第二、第三

管理心理学案例详尽分析

管理心理学案例详尽分析 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 某校决定采用“满勤给奖”制度来加强管理,出满勤的发奖金20元,如果上课.教研组活动.政治学习一次缺席.两次迟到者,该月就没有奖金。这种办法实行后第一个月效果很好,无人缺席.迟到,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两个月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的王老师,因患病请假2天,病未痊愈,就来上班了,却被扣发了当月的奖金;李老师经常是小病大养,自由散漫,实行“满勤给奖”后,人是来了,课也上了,但教学效果差,奖金却照拿;赵老师在月初的第一周就迟到2次,在他看来,一个月的奖金已经没了,于是在后几周的工作就随随便便了,何必准时来上班呢? 针对上述案例,你对“满勤给奖”的激励方式有何看法?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分析(1)满勤给奖”的激励方式对教师不适合。 (2)其主要理由:不符合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教师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教师工作有松散化和弹性化的特点等。以全勤奖激励教师,不会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3)激励教师应关注教师对职业成就的需要,也就是鼓励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本身,而出全勤的教师并不能说明教学工作就是优秀,激励方式要适合教师工作的性质。

(4)本案例是实际应用型的案例,分析思路可以是开放性的。以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等)或学校组织特点等分析都是可以的。但以上的答题要点要包括进去。 二.报载:“欧盟委员会2003年9月8日宣布,欧盟将从本月30日起实行更为严格的烟草警示规定,要求烟草生产厂家用黑色大号字体将警句印刷在白底香烟盒上,警句在烟盒正面所占面积不得少于30%,背面不得少于40%。警句包括:‘吸烟会造成慢性疾病和痛苦死亡’及‘吸烟会引起性无能’等14条”。 你认为这种做法会有效吗?其心理依据是什么? 分析(1)欧盟对于烟草的警示做法会有效的。 (2)其心理依据主要是:关于态度改变理论中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3)根据认知不协调理论,要改变人的态度,先要使其产生认知不协调。在烟盒的重要位置明确标明吸烟的危害,就是引起吸烟者认知上的注意,使其认知与以前的认知及行为产生不协调。这样就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改变原有态度。不去吸烟或减少吸烟,使其认知与行为协调。 二是不改变态度。但是为吸烟的行为寻找一种辩护理由。 三.某校三位青年教师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职工大会,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别请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学校要形成

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群体性事件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个私企业劳动用工的日益普遍等等,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显现出其不可调和的一面,有些矛盾甚至表现得异常激烈,如果不能妥善加以解决,随时会导致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有所增多,既影响社会的稳定,又破坏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因此,认真分析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积极寻找遏制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办法,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之中,防止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既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更是巩固党和政府执政地位的需要。 一、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 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则反映出我们基层组织的凝聚力较弱,基层干部的执政水平较低,地方干群关系对立较为严重等方面存在的事实。从近年来了解到的我市和外地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看,最突出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腐败问题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导火线。从多起群体事件产生的直接原因来看,腐败问题是其导火线。特别是在企业改制中,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国有集体资产流失问题;职工群众有关待遇不能兑现而企业领导吃喝玩乐,大肆挥霍公款的问题;企业干部以权谋私,用国有集体财产经商办私人公司为自己寻找发财之路的问题等等。应该说,职工群众反映的这些问题在不同改制企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如果企业在厂务公开上做得不够,解释不及时,更增强了群众的猜疑,再加上职工群众突然面临着下岗失业,对未来生存缺乏信心。如果少数人趁机以反腐败为借口,造谣煽动,进行组织串连,很容易挑起群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进而形成群体性事件。 决策失误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定时炸弹。当前,一些地方党委政府有经济发展成就是干部政绩的片面认识,或个别领导干部求功心切,在城市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企业改制等工作决策中,事前没有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分析研究;没有广泛征求专家意见,进行充分的论证;没有召开一定范围的群众座谈会,认真征求意见,而是盲目决策,仓促决策。这种决策缺乏民主性,缺乏科学性,必然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必然会导致决策失误,严重地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同时,在工作不断推进中还会矛盾迭出,并不断积聚,但矛盾无法得到有效地化解时,就必然会产生群体性事件。 执法水平不高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启爆器。在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中,由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马列主义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缺乏公仆意识、宗旨意识,相反特权意识却相当严重,说话办事唯我独尊,甚至为所欲为。这种意识的存在,在机关往往表现为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在执法中表现为态度粗暴,徇私枉法,自以为是,肆意用法律作为自己谋私的工具;不依法办事,随心所欲使用处罚权;知法犯法,使用法律所明令禁止的执法手段执法等等,这就必然会引起被执法对象的不满,造成执法者与被执法者的对立。执法不公往往会因很小的事情,也会产生群体性事件,既严重地损害执法部门形象,又破坏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是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肥沃土壤。应该说,当前在基层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谋经济发展,但忽视了对发展中产生矛盾的解决,忽视或放弃了做细致认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认为市场经济时代一切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金钱,而不去疏导、化解群众的心里埋怨不满情绪。同时普法宣传、法律知识教育仅仅流于形式,如上报纸,上电视等。这不仅淡化了干部与群众的感情,也导致群众缺少理想信念,缺少理解宽容,缺少友情关爱,因此很多人都显得心浮气躁。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有时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政府及有关部门稍微认识不到位,处理不及时,都能迅速引起群体性事件。 二、群体性事件带来的危害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造成了社会结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变化,使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由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政府不建立行之有效的应对群体性事件的措施机构,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提出更为合理的地方政府应对当前去提醒事件的策略和措施,对于吧我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该领域的研究成为当今我国学术界一项崭新而又紧迫的课题。 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学者、专家对群体性事件的根源、特征、规律和对策等都做过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对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研究,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地方政府应对措施,从经济、法制、政府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地方政府对策研究 1.群体性事件概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包括方方面面,其中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如何构建利益协调机制,预防和消解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进入到学界公认的社会转型期。根据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处于转型期的国家,社会容易动荡不稳,出现群体性事件的概率大大增加。群体性事件在中国发生发展的10余年来,中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迅速增加。1993年全国共发生8709宗,此后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1999年总数超过32000宗,2003年60000宗,2004年74000宗,2005年87000宗,上升了近10倍。而从2006年到现在,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又增加了l倍。2010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有增无减,且参与人数、规模和对抗形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综合矛盾的反映,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1.1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还有一点需说明,所谓“群体性事件”,必须是3人以上参与,才称之为“群体

网络群体性事件

网络群体性事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消弭了时间和空间的隔阂,重新建构了我们的生活,人类从此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网络也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政治生活,成为我们接收政治信息、表达政治见解的平台。政府则可以通过网络舆论及时了解民情民意,便捷、快速地与公众进行政治沟通。但是,由于我国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容易引发冲突,这些冲突必然会在网络有所折射,受网络信息的传播机制及其本身的非理性因素影响,很容易迅速聚集大批网民,导致百万级点击率,最终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社会政府经常遭遇的一种危机,其后果在于能在很短时间,让大量群众对政府的看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果处置失当,可能形成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冲击,造成社会不和谐。如何对其进行治理,将是网络时代政府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考验了新时期政府的管理能力。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其特性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社会政府经常遭遇的一种新形式的危机。但是,学术界对此进行研究非常有限,对其概念解释也不是很明确,在此,笔者尝试从其定义开始进行阐释。 要理解网上群体性事件,首先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群体性事件。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一利益群体因某种共同利益关系聚集起来,以各种方式反映利益群体的共同愿望,以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从而获得或保障其共同利益的事件。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这种新型的群体性事件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一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场域———网络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对公共意见形成过程的一个理论抽象,意指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通过聚会、社团、媒体等形式进行自由对话、公共交往、公开表达意见的场域及机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人们的自由交流和平等沟通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支撑,也为公共领域的重建和结构再造提供了技术基础,进而促进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网络公共领域为建构虚拟空间中的民主意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人们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地发言、讨论,使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出现了超越现实的民主热情和讨论精神。但是,由于缺少了叙事和传播过程中的权威审查机制,网络叙事本身也就变成消费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叙事主体因不断发泄非理性的情感而得到了娱乐,在这种较少体现责任的精神讨论语境中,非理性的精神极易膨胀。所以说,网络公共领域虽因理性的讨论和批判才得以成立,但它本身却无法避免非理性因素的纠结。可见,我国网络公共领域仍处于形成阶段,仍然是一个纠结在理性和非理性、现实和虚拟的矛盾状态中的综合体。

突发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完整版)

突发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突发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为维护我镇社会政治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平安镇”建设,减少和平息社会矛盾,全面妥当应对和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制定本预案。 一、应对和处置组织机构 组长: (镇党委书记) 副组长: (镇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 (镇委委员、综治办主任) 成员: 镇政全体干部、司法所、派出所全体人员、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二、应对和处置原则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总体指导思想,应对和处置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少灾害。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人员伤亡和危害。 二)、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长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镇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管理体制。 四)、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五)、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制度。 六)、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及群体性案件的综合素质。 三、通知方式和集合地点 镇政接到报告后,以短信群发方式各成员,工作日五分钟、休息日二十分钟赶到镇府集中乘车前往事发地点。 四、应对和处置方式方法 一)、应对突发事件,由组长统一指挥,分为抢险组、保障组、警戒组、宣传组、善后组。按人员分工,由各组组长统一组织实施。 二)、处置群体性事件。按事态发展态势,由组长统一指挥。指挥各相关和职能部门分头实施、控制事态发展。平息矛盾、消除对抗,避免激发矛盾。分为处置组、警戒组、防范组、保障抢险组、宣传组、善后组。 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 附送: 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

用矛盾的观点的分析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与对策

定义: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 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 面对群体性事件,堵不如疏 数量增多规模扩大:2000年以来,中国频繁发生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上访、集会、请愿、游行、示威、罢工等群体性事件,数量多、人数多、规模大,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统计数据)。 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主体成分多元化参与的人员复杂,有各种职业、不同社会身份的人参加:有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职工,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权益受损职工,失地农民,农民工,房屋被拆迁居民,库区移民,下岗的军转干部,出租车司机,环境污染受害者,等等。 城乡群体性事件的指向对象不同维权内容不同农民以基层政府和官员为主要抗争对象;工人以企业管理者为主要抗争对象。农民抗争以要求补偿受损利益和实现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失地或受环境污染的农民要求维护权益成了中心议题;工人抗争以维护经济权利和要求管理企业事务为主要内容,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雇佣工人要求发放足额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农民工要求发放欠发的工资,下岗工人要求工作,改制国企的工人要求保护国家财产不能流失等。 表现方式激烈内部矛盾逐渐对抗化群体性事件大多采取较为平和的表现方式,从本质上看是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但暴力性、破坏性群体性事件逐渐增长,出现激化现象,对抗程度加剧。 组织程度高经济矛盾趋向政治化有相当数量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有组织的,而且开始出现跨区域、跨行业串联声援的倾向。尤其是那些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规模较大、反复性强的群体性事件事先都经过周密策划,目标明确,行动统一。 事例2005年06月安徽池州发生群体性事件 2007年01月四川达州发生群体性事件 2007年06月广东河源发生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因素及应对措施解读

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及应对措施学院: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姓名:叶锦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不同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激化,各种群体性事件不断爆发,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社会的良好运行都造成了巨大冲击,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深入探究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寻找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办法,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矛盾,冲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和利益格局的重构期,社会不同阶层间的利益与冲突错综复杂, 政治、经济、社会的各种问题不断爆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从1994年的一万起上升到2003年的6万起;参与人数剧增:由1994年的约73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约307万人,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危害我国稳定的首要因素。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原因,寻找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措施,努力排解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从而降低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影响,对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良好运行等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群体性事件的含义及特点 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诱发,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聚合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多数人语言行为或肢体行为上的冲突等群体行为的方式,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

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各种事件。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群体性 这是群体性事件的最基本特征。群体性事件的发起者和参与者都是同一社会阶层或具有相同身份人,其行为主体已经构成了群体。从总体上看,我国群体性事件参与人数呈上升趋势,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人员常常达到了成百乃至上千,甚至上万人参与的事件在全国也已屡见不鲜。群体性事件涉及行业越来越多,主体成分也呈多元化。如2012年7月28日清晨发生江苏省启东市的一起大规模群体事件,据媒体估计,有超过两万人参加。参与事件的人员也十分复杂:有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工人,私营企业的权益受损职工,农民工房屋被拆迁居民,库区移民,下岗的军转干部,出租车司机等等。有些参与者根本和事件毫无关系,却抱着“法不责众”的态度搅和在事件内,具有明显的从众心理。 (二)、利益诉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从近年发生的较为突出的群体性事件来看,无论是池州“6·26事件”、孟连县“7·19”事件还是浙江余杭“5·12事件”,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提出的诉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不完全都是无理取闹的:农民参与该事件主要是要求基层政府和官员补偿自己受损的利益或者是提议要求实现村民自治;工人抗争主要是以企业管理者为对象,主要以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和企业管理事务为内容;农民工

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处置对策

课题名称: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处置对策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述 (2) (一)对群体性事件定义的不同理解 (2) (二)科学界定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意义 (2) (三)群体性违法事件的特点 (3) 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根源分析 (4) (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 (4) (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根源分析 (5) 三、预防及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 (7) (一)发展经济,加快和深化改革,从根本上预防群体性事件 (7) (二)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8) (三)建立健全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社会保障力度 (8) (四)因势利导,积极采取措施为社会不满情况提供必要的宣泄渠道 (8) (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把矛盾化解纳入法制化轨道,是从制度上拆解群体性时间的重要保障。 (9) (六)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社会管理合力,有效缓解和消除社会矛盾 (9) (七)建立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权力监督和权利救济机制 (10) 参考文献 (10)

内容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调整,由此不断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主要因素。本文首先通过群体性事件的概述,其次对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及其社会根源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预防及应对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对策,即发展经济,加快和深化改革,从根本上预防群体性时间;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加强社会保障力度;因势利导,积极采取措施为社会不满情况提供必要的宣泄渠道;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把矛盾化解纳入法制化轨道,是从制度上拆解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保障;转变政府职能,形成社会管理合力,有效缓解和清除社会矛盾;建立群体性事件处置中的权力监督和权利救济机制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性质界定成因和对策

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关于《群体性围堵公司大门,阻碍生产经营秩序事件》 应急预案 近年来,不少当地村民为利益之争群体性围堵公司大门,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为规范处置行为,提高处置能力,维护公司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村民群体性围堵公司大门,阻碍生产经营秩序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纠防结合,按照“快速反应、依法规范、协调配合、妥善处置”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防止事态扩大,及时化解矛盾,切实维护公司合法权益,确保大局稳定。 二、范围和级别 (一)本预案适用于公司与外界各种矛盾纠纷引发的,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公司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的群体性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二)本预案中的群体性事件是指公司与外界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引发的、众多人员参与的危害公司安全、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的事件。此类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大规模人员违规阻拦公司运输车辆 2、人数较多的非法聚会、聚众围堵公司大门 3、人数较多冲击公司办公大楼 (三)根据参与人数的多少,群体性事件分为以下四个级别: 1、参与人数在10人以下,为一般性群体性事件; 2、参与人数在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为较大群体性事件;

3、参与人数在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为重大群体性事件; 4、参与人数在100人以上(含100人),为特别重大群体性事件。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保卫部迅速成立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是:统一组织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工作;研究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突发事件处置措施。 四、应急处置要求 (一)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保卫部负责人应在接报后10分钟内赶到现场,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部,主要做好控制现场、等基础处置工作;收集现场动态信息,向主管领导报告。 (二)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现场,保卫部同志要面对面地做群众的工作,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准确判断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掌控局面,把握尺度,讲究策略和方法,采取措施,尽快平息事态。对群众提出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当场表明解决问题的态度;无法当场明确表态解决的,要连同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讲清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 (三)对于群体性事件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员,保卫部立即报案,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五、具体处置办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