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集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B.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C. 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

D. 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2、某学校的所有学生为一总体时,则学生的平均年龄就是()

A. 数量标志

B. 质量指标

C. 品质标志

D. 数量指标

3、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就是()

A. 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

B. 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C. 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

D. 对50项指标数值求平均数

4、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

A. 某学生

B. 某门课成绩

C. 75分

D. 某学生的成绩

5、连续型变量可以()

A. 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 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

C. 不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

D. 可以一一列举

6、统计指标()

A. 都是可量的

B. 不都是可量的

C. 不具有综合特征

D. 具有综合特征,但不可量

7、了解某地区职工情况时,统计指标是()

A. 该地区某个企业

B. 该地区每个职工

C. 该地区职工工资总额

D. 某企业人数1000人

8、对统计指标来说,()

A. 其中的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

B. 其中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成

C. 既有数量标志汇总而成的,也有品质标志汇总而成的

D. 是根据指标汇总而成的

9、某地区全部商品作为总体,每一商店为总体单位,则该地区全部商品零售额是()

A. 数量指标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指标

D. 数量标志

10、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现象的数量方面

B. 统计学的规律和方法

C. 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

D. 现象的规律和方法

11、统计指标的根本作用是()

A. 认识作用

B. 管理作用

C. 比较作用

D. 考核作用

12、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性是指()

A.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具体指标不可分开使用

B.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具体指标分开无意义

C.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其所属各指标的具体功能

D.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不小于其所属各指标的简单加总

13、统计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因此()

A.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B.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推算关系

C. 各指标之间一定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

D. 各指标一定在逻辑上或数量上相关

14、数量指标是反映()

A. 总体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

B. 总体单位内部数量关系的统计指标

C. 总体绝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

D. 总体相对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

15、数量指标是用()表现的

A. 相对数形式

B. 平均数形式

C. 相对数或平均数形式

D. 绝对数形式

16、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50个学生

B. 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个学生

D. 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17、某班三名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是76分、85分和92分,这里的“统计学成绩”是()

A. 数量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数量标志

D. 品质标志

18、某生产班组四名工人月工资收入分别是785元、860元、1015元和1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A. 变量

B. 变量值

C. 数量标志

D. 数量指标

19、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现象

B. 现象的数量方面

C. 统计活动

D.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从数量上反映现象的规律性

20、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有如下明显的特点()

A. 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

B. 总体性、变异性、具体性

C. 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D. 总体性、变异性、广泛性

21、指标与标志的关系是:(甲)数量指标的数值是总体中各单位数量标志值(变量值)汇总而来;(乙)数量指标数值是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质量指标的数值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来;(丙)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指标可以成为标志,标志也可以成为指标。请指出其中的正确答案()

A. 甲

B. 乙

C. 甲丙

D. 乙丙

二、多项选择题

1、据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的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

A. 某企业为亏损企业

B. 全市工业产值1. 2亿元

C. 全市机床台数7500台

D. 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

E. 全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10万人

2、把某市15个大企业的产值进行平均,这是对()

A. 15个变量值求平均

B. 15个变量求平均

C. 15个数量标志求平均

D. 15个指标求平均

E. 15个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求平均

3、指出下列指标中的质量指标()

A. 劳动生产率

B. 单位产品工时消耗量

C. 利税额

D. 设备利用率

E. 新产品品种数

4、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

A. 总体可以转化为总体单位

B. 总体单位可以转化为总体

C. 只能是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

D. 只能是总体单位转化为总体

E. 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5、全国人口普查中()

A. 全国人口数量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全国男性人口数量是指标

D. 人的性别是总体单位的标志

E. 人的年龄是变量

6、“统计”一词的含义有()

A. 统计活动

B. 统计数据

C. 统计机构

D. 统计学

E. 统计软件

7、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是()

A. 数量性

B. 大量性

C. 总体性

D. 科学性

E. 客观性

8、数量指标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

A. 规模

B. 工作总量

C. 强度

D. 水平

E. 内涵

9、统计指标按功能不同有()

A. 数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评价指标

D. 描述指标

E. 实物指标

10、统计指标体系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

A. 宏观指标体系

B. 科学技术指标体系

C. 基本指标体系

D. 国民经济指标体系

E. 专题指标体系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要对某工厂生产设备状况进行调查,则某工厂“全部生产设备”是()

A. 调查对象

B. 调查单位

C. 报告单位

D. 调查项目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 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数的很大比重

B. 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

C. 这些单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D. 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绝大比重

3、对占煤炭开采量75%的大矿井进行劳动生产率调查;统计机关在住有全国城市人口一半以上的各大城市的超市零售价格水平进行系统调查。这些都是()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重点调查

D. 典型调查

4、调查时间是()

A. 调查工作的期限

B.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C. 标准时间

D. 调查登记的时间

5、区分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标志是()

A. 最后取得的结果是否反映总体特征的全面资料

B. 调查组织方式不同

C. 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

D. 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

6、我国的人口普查采用的是()

A. 直接观察法

B. 报告法

C. 通讯法

D. 采访法

7、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根本区别在于()

A. 调查的范围不同

B.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C. 组织方式不同

D. 作用不同

8、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 确定组距和组数

B. 确定全距和组数

C. 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 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9、某企业职工按工资水平分为4组:500元以下;500—600元;600—700元;7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是()

A. 450元和750元

B. 500元和700元

C. 400元和800元

D. 500元和750元

10、按连续变量分组,第一组55—65;第二组65—75;第三组75—85;第四组85以上。则数据()

A. 65在第一组

B. 75在第二组

C. 75在第三组

D. 85在第三组

1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了3.5%,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16.7%

B. 100.5%

C. 85.7%

D. 99.5%

12、区别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根据是()

A. 调查单位的多少

B. 调查项目的多少

C. 是否包括所有的调查单位

D. 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

13、我国统计报表制度中,多数统计报表属于()

A. 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B. 经常性的非全面调查

C. 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D. 一次性的非全面调查

14、人口自然变动(出生和死亡)的资料来源于()

A. 统计报表

B. 普查

C. 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15、调查时间的含义是()

A. 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B. 调查进行的起止时间

C. 调查时实际登记的时间

D. 进行调查的时间

16、普查的标准时点是()

A. 调查人员进行登记时的统一时刻

B. 普查登记工作所进行的时间

C. 普查工作的期限

D. 以上三个时间概念都不对

17、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主要标志是()

A. 调查单位的多少

B. 调查项目的多少

C. 调查单位的性质不同

D. 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18、要了解我国工农业产品的比价情况,这种调查最适合采用()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

19、填报单位是指()

A. 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B. 构成调查对象的具体单位

C. 负责向上级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D. 按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填报统计报表的单位

20、在我国,获得预计农产量全面资料最有效、最可行的调查方式是()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因而也无法最终推算得到总体的全面资料

B. 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是采用报告法搜集资料的

C. 重点调查既可以是一次性调查,也可以是经常性调查

D. 典型调查应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以避免出现片面性

E. 统计报表的内容包括表式和填表说明两个方面

2、我国进行的五次人口普查属于()

A. 全面调查

B. 不定期调查

C. 定期调查

D. 经常性调查

E. 一次性调查

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有()

A. 关于全国冶金企业炼钢设备的情况调查

B. 全国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调查

C. 城镇家庭生活水平调查

D. 学校教学设备普查

E. 城市食品部门食品质量调查

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A. 人均国民收入

B. 人口密度

C. 商品流通费用率

D. 人均粮食产量

E. 人口自然增长率

5、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2000年11月1日0时,下列哪些人口现象不应计算在人口总数之内()

A. 2000年11月1日出生的婴儿

B. 2000年10月31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

C. 2000年10月31日21时出生,11月1日8时死亡的婴儿

D. 2000年10月31日3时死亡的人口

E. 2000年11月1日死亡的人口

6、相对指标中,作为对比的分子,分母属于同一时间的有()

A. 结构相对数

B. 强度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比例相对数

E. 动态相对数

7、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A. 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的比较

B. 不同时期的比较

C.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

D. 落后水平与先进水平的比较

E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

8、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 企业个数

B. 机器台数

C. 电视机销售量

D. 某地区2003年末人口数

E. 产品产量

9、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A. 动态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比例相对指标

E. 强度相对指标

10、下列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不能对换的指标有()

A. 比较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列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E.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1、普查是一种()

A. 非全面调查

B. 专门调查

C. 全面调查

D. 一次性调查

E. 经常性调查

12、我国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

A. 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B. 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C. 每台设备是调查对象

D.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E. 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13、统计调查对象是指()

A. 普查登记的所有单位

B. 负责向上汇报资料的总体

C. 进行调查的那些现象的总体

D. 统计标志承担者的总体

E. 应搜集资料的所有单位的总体

14、计算比较相对指数,采用下列哪项计算较能反映现象发展的本质差异()

A. 年销售额

B. 平均销售额

C. 产销率

D. 平均利润率

E. 人均销售额

15、工业增加值是()

A. 时期指数

B. 时点指数

C. 实物指标

D. 价值指标

E. 总量指标

16、下列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 工业企业设备普查

B. 零售商店调查

C. 人口普查

D. 工业企业普查

E. 某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17、统计报表要()

A. 自上而下统一布置

B. 自下而上逐级填报

C. 按照规定的报送时间报出

D. 按照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

E. 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根据

18、普查和统计报表这两种调查方式()

A. 可以都是全面调查

B. 都是经常性调查

C. 调查对象都要根据调查目的选择

D. 都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

E. 普查资料可以采用统计报表形式收集

19、统计调查表的表式一般有()

A. 一览表

B. 单一表

C. 综合表

D. 明细表

E. 汇总表

20、统计专门调查包括()

A. 统计报表

B. 抽样调查

C. 普查

D. 重点调查

E. 典型调查

五、计算题

1. 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4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单位:万元)如下: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要求:

(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2)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万元—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万元——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4. 某班有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66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 分为优。

要求:

(1)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组方法的类型;画直方图并分析本班学生考试情况。

7. 某车间同工种的40名工人完成个人生产定额百分数如下:(%)

97 88 123 115 119 158 112 146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25 127 142 118 103 87 115 114

117 124 129 138 100 103 92 95

113 126 107 108 105 119 127 104

要求:编制分配数列,进一步再编制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数列。

8. 现有某年15个工厂人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序号人数产量(百万元) 序号人数产量(百万元)

1 160 2.4 9 299 4.2

2 207 2.2 10 252 2.3

3 350 3.6 11 435 5.5

4 328 3.7 12 262 2.2

5 292 2.8 13 223 1.9

6 448 5.1 14 390 6.1

7 300 2.2 15 236 4.5

8 182 1.9

试按工人人数进行等距分组,组距和组数自行确定;汇总各组和总体的工厂个数,工人人数和产量;计算各组和总体的平均工厂产量和每个工人的平均产量。

要求设计一张统计表来反映以上分组,汇总计算的结果,看出工人人数同产量、同劳动生产率的依存关系,体现企业规模效益。

9. 某企业产值计划完成103%,实际比上年增长5%,试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多少?又知该企业产品单位成本应在上期699元的水平上降低12元,本期单位成本为672元,试确定降低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11. 下面是我国人口和国土面积资料:

单位:万人

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调整数

人口总数男女1982年1990年

101654 114333

52325 58904

49302 55429

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试计算全部可能计算的相对指标,并指出它们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

12. 某企业2004年产品销售量计划为上年实际的108%,2003-2004年实际的动态相对指标为11 4%,试确定2003年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程度。

13. 某企业计划生产某单位产品工时消耗较上期降低5%,实际较上期降低4. 5%,试计算降低劳动量计划完成程度。

14. 某工厂2004年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数为110%,当年产量计划比上年实际提高20%,试确定2004年际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

16. 某家用电器生产厂家想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以下问题:

a. 企业产品的知名度;

b.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c. 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及满意程度。

要求:

(1)请你设计出一份调查方案;

(2)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

(3)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 B. 等于1 C. 大于1 D. 不等于1

2、次数密度的计算公式是()

A. 各组次数相互之比

B. 各组次数与各组组距之比

C. 各组组距与各组组数之比

D. 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3、在次数分布数列中,频率是指()

A. 各组的频率相互之比

B. 各组次数相互之比

C. 各组分布次数与频率之比

D. 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4、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A. 钟型分布

B. 正J型分布

C. U型分布

D. S型分布

5、统计整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统计工作阶段来说主要指()

A. 对历史资料的整理

B. 对次级统计资料的整理

C. 对原始调查资料的整理

D. 对统计分析资料的整理

6、统计分组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志()

A. 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B. 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C. 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D. 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7、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就表现为()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C.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8、对某班学生有如下分组:

按性别分组人数

男女3225

按年龄分组人数

20岁以下20岁以上3027

这样的分组属于()

A. 简单分组

B. 平行分组体系

C. 复合分组

D. 复合分组体系

9、次数分布数列()

A. 是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 是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 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D. 是若干数值的顺序罗列

10、在全距一定的情况下,等距数列中的组距与组数的关系为:()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不成比例

D. 无法判断

11、对离散型变量()

A. 只能标志分组数列

B. 只能编制单项数列

C. 只能编制组距数列

D. 根据变量值个数和变动范围大小决定编制组距数列或单项数列

12、利用组中值反映分布在该组中各单位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是因为()

A. 组中值就是组平均数

B. 组中值比组平均数更有代表性

C. 无法计算组平均数

D. 组中值更有说服力

1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00

D. 490

14、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3. 8万件,它们是()

A. 时期指标

B. 时点指标

C.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 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15、两数对比,若分母数值比分子数值大很多时,常用的相对数形式为()

A. 成数

B. 倍数

C. 百分数

D. 千分数

16、比例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的内部各部分之间内在的()

A. 数量关系

B. 质量关系

C. 计划关系

D. 密度关系

17、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A. 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B. 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

C. 产值资金占用率

D. 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

18、某厂1997年完成产值200万元,1998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A. 5%

B. 5.5%

C. 15.5%

D. 115.5%

19、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钢产量是()

A. 算术平均数

B. 比例相对数

C. 比较相对数

D. 强度相对数

20、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男、女之间的对比关系为1.063:1,这个数是()

A. 比较相对数

B. 比例相对数

C. 强度相对数

D. 结构相对数

21 同质总体标志变动度指标是反映()的

A. 集中趋势

B. 离中趋势

C. 变动情况

D. 一般水平

22、总体标志总量是()

A. 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B. 表示总体本身的规模大小

C. 指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

D. 指总体单位总量

23、用水平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

A. 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 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期应达到的水平

C. 规定计划期末达到的水平

D. 规定五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

24、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时,分子和分母的数值是()

A. 只能是绝对数

B. 只能是相对数

C. 只能是平均数

D. 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25、平均数反映了()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 总体中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

C.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

D. 总体变动趋势

26、已知5个水果商店香蕉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香蕉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数

B. 加权算术平均数

C. 加权调和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27、某机械局所三个企业1995年计划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和500万元。执行结果,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局三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07.33%

B. %

C. %

D.

28、根据同一资料(当x>0时)计算的算术平均数( ) 、几何平均数(G)和调和平均数(H)之间的关系为()

A. B. G

C. H

D. H

2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A. 权数本身数值的大小

B. 作为权数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

C. 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D. 权数的经济意义

30、在各种平均数中()

A. 中位数和调和平均数称为位置平均数

B. 算术平均数和众数称为位置平均数

C. 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称为位置平均数

D. 中位数和众数称为位置平均数

31、标志变动度指标中易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是()

A. 极差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系数

32、用是非标志计算平均数,其计算结果为()

A. p+q

B. p-q

C. 1-p

D. p

33、标志变动度指标可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和稳定性,它们之间存在()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恒等关系

D. 倒数关系

34、有两个变量数列,甲数列:;乙数列:、,此资料说明()

A. 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乙数列

B. 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于甲数列

C. 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相同

D. 两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35、若把全部产品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所采用的标志属于()

A. 不变标志

B. 是非标志

C. 品质标志

D. 数量标志

36、标准差属于()

A. 强度相对指标

B. 绝对指标

C. 相对指标

D. 平均指标

37、由(0,1)标志的方差可以推知,数列中具有“是”这种性质的单位数的方差是()

A. n(p+q)

B. npq

C. n(p-q)

D.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等距数列中,各组次数的分布()。

A. 不受组距的大小

B. 受组距大小的影响

C. 与次数密度的分布相一致

D. 与次数密度的分布不一致

E. 一定是正态分布

2、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

A. 钟型分布

B. S型分布

C. L型分布

D. J型分布

E. U型分布

3、影响次数分布的要素是()

A. 变量值的大小

B. 变量性质的不同

C. 选择的分组标志

D. 组距和组数

E. 组限和组中值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 选择分组标志

B. 划分各组界限

C. 确定组数

D. 计算组距

E. 将性质相同的单位划到同一组中

5、统计表是表现统计资料最常用的形式,从构成形式上看,它一般包括:()

A. 总标题

B. 横行标题

C. 总栏标题

D. 计量单位

E. 指标数值

6、设有某班学生考试成绩如下:

考分(分)人数

50—6060—7070—8080—9090—100 2711128

合计40

这是()

A. 分组数据

B. 组距数列

C. 等距数列

D. 异距数列

E. 变量数列

7、统计分组的含义是()

A. 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

B. 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

C. 将性质相同的单位组合在一起

D. 将性质不同的单位组合在一起

E. 在总体内部进行一种定性分类

8、根据总量指标反映的现象的性质不同,计量单位一般有()

A. 实物单位

B. 数量单位

C. 劳动单位

D. 价值单位

9、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A. 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的比较

B. 不同时期的比较

C. 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

D. 落后水平与先进水平的比较

E. 实际水平与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

10、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 企业个数

B. 机器台数

C. 电视机销售量

D. 某地区1990年末人口数

E. 产品产量

11、在相对指标中,属于不同总体数值对比的指标有()

A. 动态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比例相对指标

E. 强度相对指标

12、下列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不能对换的指标有()

A. 比较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E.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3、相对数的表现形式有()

A. 无名数

B. 百分数

C. 成数

D. 结构相对数

E. 名数

14、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是()

A. 现象的同质性

B. 用组平均数补充总平均数

C. 用变量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D. 用时间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E. 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

15、一般地说,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在()

A. 各组次数不等的条件下

B. 各组次数相等的条件下

C. 各组变量值不相同的条件下

D. 各组权数都为1的条件下

E. 在分组组数较少的条件下

16、在统计中加权算术平均数和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已知资料的情况而定()

A.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B.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C.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母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D. 如果掌握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E. 如果无基本公式的分子、分母资料,则无法计算平均数

17、下列采用调和平均数计算的有()

A. 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平均工资

B. 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

C. 已知各工厂产量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D. 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并已知道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E. 已知某工厂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

18、不受数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A. 众数

B. 中位数

C. 几何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E. 算术平均数

19、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离散程度的指标()

A. 只能是相对数

B. 只能是绝对数

C. 可以是相对数

D. 可以是绝对数

E. 只能是平均数

20、是非标志的方差是()

A. q+p

B. qp

C. p-q

D. (1-p)(1-q)

E. p(1-p)

21、某小组3名工人的工资分别为102元,104元和109元,根据这一资料计算的各种标志变动度指标的关系是()

A. 极差大于标准差

B. 极差大于平均差

C. 平均差小于标准差

D. 平均差系数小于标准差系数

E. 平均差系数大于标准差系数

五、计算题

1. 某企业两个车间的工人生产定额完成情况如下表:

技术水平A车间B车间

工人数完成定额工时人均完成工时工人数完成工时定额人均完成工时

高50 14000 280 20 6000 300

中30 7500 250 40 10400 260

低20 4000 200 40 8200 205

合计100 25500 255 100 24600 246

从表中看,各个技术级别的工人劳动生产率(人均完成工时定额)都是A车间低于B车间,试问:为什么A车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又会高于B车间呢?

3. 根据某城市500户居民家计调查结果,将居民户按其食品开支占全部消费开支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分组后,得到如下的频数分布资料:

恩格尔系数(%) 居民户数

20以下6

20~30 38

30~40 107

40~50 137

50~60 114

60~70 74

70以上24

合计500

要求:(1)据资料估计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中位数和众数,并说明这两个平均数的具体分析意义。(2)利用上表资料,按居民户数加权计算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算术平均数。(3)试考虑,上面计算的算术平均数能否说明该城市恩格尔系数的一般水平?为什么?

恩格尔系数(%)居民户数(户)f 组中值x 向上累积频数20以下 6 15 6

20~30 38 25 44

30~40 107 35 151

40~50 137 45 288

50~60 114 55 402

60~70 74 65 476

70以上24 75 500

合计500 --

答:(1)Me=47.226%,指处于中间位置的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水平;Mo=45.661%,指居民家庭中出现最多的恩格尔系数水平;(2)均值=47.660%;

4. 某学院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英语统考成绩如下表。要求:(1)分别计算两个班的平均成绩;(2)试比较说明,哪个班的平均成绩更有代表性?哪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差距更大?你是用什么指标来说明这些问题的;为什么?

英语统考成绩学生人数

A班B班

60以下4 6

60~70 12 13

70~80 24 28

80~90 6 8

90以上4 5

合计50 60

5. 利用上题资料,试计算A班成绩分布的极差与平均差,并与标准差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看看三者之间是何种数量关系。

7. 给出两个企业的员工工资资料如下表:

A企业B企业

月工资(元) 员工数(人) 月工资(元) 员工数(人)

500以下15 800以下16

500~700 30 800~1000 33

700~900 65 1000~1200 64

900~1100 96 1200~1400 98

1100~1300 44 1400~1600 43

1300~1500 33 1600~1800 34

1500以上17 1800以上18

合计300 合计306

要求:

(1)分别计算两个企业的平均工资和工资标准差。

(2)试比较说明,哪个企业的员工工资水平差距更大?为什么?

10. 甲、乙两个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单位成本(元) 总成本(元)

甲企业乙企业

A 15 2100 3255

B 20 3000 1500

C 30 1500 1500

试比较哪个企业的总平均成本高并分析其原因。

11. 一项关于大学生体重状况的研究发现,男生的平均体重为60kg,标准差为5kg;女生的平均体重为50kg,标准差为5kg,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的体重差异大还是女生的体重差异大?为什么?

(2)以磅为单位(1磅=2. 2kg)求体重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13. 2004年某月份某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生产班组数和产量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生产班组生产工人数

50~60 10 150

60~70 7 100

70~80 5 70

80~90 2 30

90以上1 16

合计25 336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17. 某百货公司6月份各天的销售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257 276 297 252 238 310 240 236 265 278

271 292 261 281 301 274 267 280 291 258

272 284 268 303 273 263 322 249 269 295

(1)计算该百货公司日销售额的均植和中位数;

(2)计算日销售额的标准差。

18. 已知某地区农民家庭按年人均收入分组的资料如下:

按人均收入分组(元) 家庭户数占总户数比重(%)

1000以下2.3

1000~2000 13.7

2000~3000 19.7

3000~4000 15.2

4000~5000 15.1

5000~6000 20.0

6000以上14.0

合计100.0

要求:计算该地区平均每户人均收入的中位数、均值及标准差。

19.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单位:厘米)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成年组166 169 1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幼儿组68 69 68 70 71 73 72 73 74 75

要求:

(1)要比较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应采用什么样的指标测度值?为什么?

(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

21. 某企业有两个生产车间,甲车间20名工人,人均日加工产品数为78件,标准差为8件;乙车间有30名工人,人均日加工产品数为72件,标准差为10件。计算两个车间日加工产品的平均值及标准差。

22. 已知某地区农民家庭按年人均收入分组的资料如表所示。

按人均收入分组(元)家庭户数占总户数比重(%)

100以下2.3

100~200 13.7

200~300 19.7

300~400 15.2

400~500 15.1

500~600 20.0

600以上14.0

合计100

计算该地区平均每户人均收入的中位数、均值及标准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