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0课 石窟艺术宝库

第20课 石窟艺术宝库

第20课 石窟艺术宝库
第20课 石窟艺术宝库

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莫高窟、龙门石窟的基本内容,了解其艺术成就。

②让学生了解莫高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以及大足石刻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石窟艺术的欣赏能力。

③让学生了解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认识。

④引导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采用讨论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③采用导游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石窟艺术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寻要究源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内的壁画和雕刻艺术成就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初步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莫高窟石窟和龙门石窟;难点: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盛行的原因;石窟艺术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参观过我国的古代石窟吗?如果看过,请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内容?

如果有学生去看过,就由他向大家介绍他所看到的石窟的情况;如果没有学生看过,可由教师先出示几张有关石窟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石窟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它是否产生于我国呢?如果不是,那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入我国的呢?

阅读:P116上面小字内容,了解石窟艺术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并和我国雕塑、绘画等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居中国特色的石窟艺术。

过渡:今天,我们就去领略一下我国石窟艺术的绚丽风采。

板书:第6课石窟艺术宝库

二、学习新课

浏览:快速阅读教材,课文介绍了哪几个石窟。

莫高窟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

过渡:下面我们先到我们参观的第一站莫高窟石窟。

(一)莫高窟石窟

观看:莫高窟石窟录像

阅读:P116“莫高窟石窟”部分,勾画批注

1.莫高窟石窟在什么地方?

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的断崖上。

2.莫高窟主要是何时开凿的?

莫高窟始凿于十六国前秦时期,到唐朝时达到鼎盛,所以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洞窟主要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3.莫高窟主要内容(特点)

存有大量精美的生动的壁画和彩色的塑像

4.莫高窟历史地位

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

观图:莫高窟的壁画、塑像图片

说说:①从上面的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莫高窟中有姿态各异的佛教彩色塑像。

莫高窟的壁画中有凌空起舞的飞天和载歌载舞的仙女。

彩色塑像中还有怒目圆睁的金刚。

………

②通过这些图片,你觉得莫高窟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情况?

里面有许多佛像和佛教故事,所以莫高窟主要是为了宣扬佛教。

过渡:莫高窟内的这些壁画和塑像,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请大家看一看课本第116页“读读”,唐朝人是怎样赞美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的?

“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引导:莫高窟又被称为是“千佛洞”,是当时统治者为了宣扬佛教而开凿的,所以它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知道莫高窟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吗?

“舍身饲虎”、“九色鹿本生”等。

看图:含有人物弹奏乐器、舞蹈等壁画图片。

点拨:莫高窟石窟的塑像和壁画除了宣扬佛教外,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一下,还有没有其它方面的内容。

图片中有许多人们演奏和舞蹈的内容,所以它还反映了当时的音乐和舞蹈方面的内容。

………

总结:虽然莫高窟中的内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它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生产劳动、风土人情,以及建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内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也为后世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下面让我们到第二站龙门石窟去看一看,看那里又有一番怎样的景象。

(二)龙门石窟

视频:龙门石窟

阅读:P117“龙门石窟”部分,勾画批注

1.龙门石窟的位置在什么地方?(河南洛阳)

点拨:龙门石窟为什么会建在河南洛阳呢?

河南洛阳是我国佛教发达的地区,我国的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就建造在这里。而龙门这个地方风景秀丽,山奇林郁,所以龙门石窟就坐落在这里。

读读:P117辅栏:对于龙门在当时的繁华景象,白居易是如何形容的?(“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2.龙门石窟主要是何时开凿出来的?

龙门石窟在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始大规模建造,经过历代营建,现存2100多个窟龛,摩崖造像近10万尊,其中大部分是唐朝开凿的。

3.保存内容:现存窟龛2345个,造像近10万尊,其中最大的是奉先寺卢舍那佛龛。

4.历史地位:龙门石窟是中国现存窟龛(kān)最多的石窟。

思考:莫高窟内的洞窟和龙门石窟的窟龛为什么主要是在唐朝时修建的呢?

因为唐朝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佛教盛行等

看图:关于龙门石窟的图片

比较:注意观察,比较龙门石窟和莫高窟石窟有什么不同之处?

莫高窟里面主要是壁画和彩色的塑像,而龙门石窟是利用岩面雕刻而成的。

看图:奉先寺卢舍那佛龛的图片。

引导:这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龛,有谁知道它的名称及宽和深?面对这一幅幅神态各异的雕像,你有什么感想?

①这是奉先寺卢舍那佛龛,它宽36米,深40米。

②龙门石窟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刻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点拨:龙门石窟内除了佛像外,还有许多碑刻,其中驰名中外的“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艺术的精品(图片展示)。

(三)乐山大佛

视频:乐山大佛

引导:看了视频后,有什么感想?

高大、宏伟,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等。

读读:大家看一下,课本P118“读读”人们如何形容乐山大佛的?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带领群山来,屹立大江边。

阅读:P118“乐山大佛”部分,勾画批注

1.位置:坐落在四川乐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和大度江三江汇流之处的岩壁上。

2.开凿时间: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动工。

3.特点:大佛正襟危坐,头与山齐,双手抚膝,体态匀称,造型庄严、雄伟。

4.历史地位: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

(四)大足石刻

阅读:P118“大足石刻”部分,勾画批注

1.位置:重庆市大足县内。

2.开凿时间:始凿于唐朝初年,但主要开凿于晚唐至南宋。

3.特点: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内容丰富,保存完整,具有民族化、生活化的特色。

4.历史地位:有极高的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被誉为神奇的东方明珠。

视频:大足石刻

图片:三幅

点拨:大足可以敦煌莫高窟齐名,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图片展示)。

拓展:除了这一课我们学习的四个石窟,我国比较著名的石窟还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阅读:P120页的“史海拾贝”,勾画批注:

1.位置:山西大同武周山麓。

2.开凿时间:北魏中期开凿。

3.保存内容:现存窟龛252个,雕像51000多尊。

4.历史地位:是研究我国佛教石刻艺术的宝贵财富。

点拨:(课件)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视频:云冈石窟

点拨:云冈石窟被誉为“东方的罗马石雕”。

此外,我国比较著名的石窟还有麦积山石窟(课件:图文)

三、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石窟艺术的宝库。面对这些色彩绚丽的壁画、高大宏伟的雕像,形态各异的塑像,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可以从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水平、石窟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开凿石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统治者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见证等方面来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必要求标准答案。

四、课堂测评

(一)课后测评

1.莫高窟位于今(B )。

A.河南境内

B.甘肃境内

C.四川境内

D.重庆境内

2.下列有关石窟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①石窟艺术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②龙门石窟充分体现出我国高超的雕刻技术。③唐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为石窟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④石窟艺术是产生于我国的传统艺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练习册

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

法制课题研究案例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刘洁 库尔勒市第八中学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材分析: 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以便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4、法制渗透目标:

〈1〉、《文物保护法》 〈2〉、《旅游法》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法制渗透法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支全是聋哑人跳的舞蹈,并且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一直到现在大家还印象深刻,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生:《千手观音》。 师:对,就是这支舞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 (放《千手观音》的视屏,学生观看录像。) 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 师:哪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 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造型创作的古典舞蹈。 师:回答得很准确,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 生:1、把敦煌壁画的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 2、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板书课题: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二、新课 1、(放课件[昔日繁华])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所形成的时代背景。 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敦煌石窟艺术的艺术形式。 敦煌石窟位于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的汇合地。说到石窟不得不说说佛教,(佛教产生于哪个国家?它宣扬什么思想?他是怎样传入中国的?)石窟艺术是宗教的产物,这点从石窟艺术的内容可见。 a.壁画:表现的都是佛传故事以及供养人画像。

最新冀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教案

《辉煌灿烂的敦煌石窟》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分析石窟艺术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了解石窟的设计特点和文化由来。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石窟艺术的造型、色彩、材质的了解。 难点:对于石窟艺术是我们古代艺术宝库的理解。 关键:对佛教文化的简单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敦煌这个地方吗?有没有同学知道敦煌在哪里,以什么最著名呢? 自由汇报:今天我们就来自己了解到的有关敦煌的知识探讨一下。首先把你们已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有关知识说说。 自由汇报后,预习的时候,你们发现了哪些你不甚了解和想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 教授新课 肯定同学们所做的努力,并赞扬学生找的内容很丰富,但你们能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和理解石窟文化的内涵呢?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猜猜或想想它们的由来和制作,便引出探究质疑的过程。 在欣赏敦煌石窟的相关图片之中,以开阔学生眼界为基础,有选择地激发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质疑,分出教学的侧重点。允许学生自由,无拘束地在探究质疑过程中,在小组成员的交流下,大胆地发现和评论。 讨论 石窟艺术是一种包括建筑、雕塑、壁画等的佛教艺术。它源于印度,本是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在山岩间开凿的。印度的石窟艺术通过我国西北的丝绸之路和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约公元2世纪)传入我国。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极为兴盛。菩萨是地位仅次于佛的第二类尊神。敦煌莫高窟中唐代的菩萨像,面形丰圆,肌肤结实丰腴,体

现了唐代人物造型的共同特征。同时,宗教人物的世俗化倾向十分明显。 莫高窟是敦煌石窟艺术中最重要的一处。它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经过北梁、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代,历时一千多年,现存洞窟492个(近几年又有新的发现),窟内有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躯。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库,也是世界古代艺术的宝库。 赏析 具体欣赏分析敦煌莫高窟的《西方净土变中之舞乐》佛教中所说的“西方净土”是指佛教居住的地方,佛经中说那里没有痛苦,只有欢乐,故俗称极乐世界。虽然它并不存在,但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幻想和向往。图版中表现的只是这一幅壁画的一个局部。它着重表现所谓极乐世界其乐无穷的景象。六个人组成的乐队分列两旁,中间一舞伎反弹琵琶,边弹边舞,姿态十分优美。整个画面用线简练、流畅、色调柔和,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研究唐代的音、舞蹈和服饰还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2020最新七年级美术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2 人美版

石窟艺术的宝库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对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有初步了解。尝试运用美术欣赏的方式,对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进行赏析,并作出简要评述。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敦煌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在查找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石窟艺术有初步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及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知晓珍惜文化遗产,培养文物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探究欲也强,但本课的敦煌艺术虽灿烂辉煌,博大精深,但离本地学生的实际太远,就很难理解其中的宗教文化蕴意,因此本课讲述的内容不宜过多,应以学生的兴趣出发,化繁为简,让学生理解、接受。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敦煌彩塑、壁画的分析及艺术特征的认知 4教学过程 4.1(一)课前准备教师:1、教科书2、制作课件,并准备学生自学的相关资料学生:1、课前搜集莫高窟的相关资料(内容:敦煌的地理位置及环境;莫高窟的概况;藏经洞的发现。)2、教科书3、记录用的笔和纸。(二)课程导入播放动画片《九色鹿》片段,并提出思考问题:1、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2、故事的发生地点?学生活动:观看视频,进入本课的氛围,对敦煌总体有初步认识,并在观看后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学意图:有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引出佛教由来及佛教壁画,同时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其学习兴趣、动机、愿望、需要,形成强大的内驱力。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知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人需怀善心,诚实待人。故事发生在印度。佛教有印度传入我国,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因宣扬因果报应等思想,为很多人说信仰,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宗教。(三)讲授新课(多媒体播放展示)提出之前需要学生准备的资料的问题:1、敦煌的地理位置及环境;2、莫高窟的概况;3、藏经洞的发现。(分组回答)学生活动:小组之间各自整合组员收集的资料,并简练回答出问题答案。通过组内交流,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1、敦煌位于我国甘肃省西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气候干燥。2、敦煌莫高窟自秦朝开始以来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兴建于前秦建元二年,现存洞窟有735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不仅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也是世界古代艺术的宝库。3、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看管莫高窟的道士王园箓带人清理16窟的积沙时,意外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5万余件文书、数百件绘画作品,但并没有很好的将文化保护起来。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外国人掠夺了大量的藏经洞中的文物,同时有日、俄、美的一些考古专家用很低的价格将文物从王道士手中买走,这是一种耻辱,是一种遗憾。教学意图: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加深对莫高窟的认识,了解莫高窟的概况。组内启

八年级美术《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教案

新疆石河子市第十六中学八年级美术《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 窟》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 1.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2.应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课题出示。 二、“石窟艺术的构成”知识点解疑: 1、请说说石窟建筑的特点。 (1)请学生发表意见。 (2)师生共同探讨:依山而建、挖窟为房、木构窟檐…… 莫高窟的主体建筑为二层平顶楼房,该建筑约一半隐蔽在丘陵中,外部只露出上层窗户及宽阔的屋檐,与莫高窟的环境相协调。莫高窟的石窟建筑,由于时代不同,石窟形制呈现不同的特色,主要有5种:1.禅窟(即僧房)。2.塔庙窟(即中心窟)。3.殿堂窟。4.佛坛窟。 5.大佛窟(即涅磐窟)。 2、不同朝代,彩塑艺术特点有否区别?试举例说一说你的理由。 (1)不同时期的塑像各有特点。 (2)北魏到北周是彩塑艺术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佛像的形象受南朝人物形象的影响,塑像显得骨骼洁秀。例:259窟禅定佛北魏 (3)隋窟的雕塑、壁画都带有明显的由六朝向唐朝过渡的特征。雕像一般是头大身短,动态比较平板。例:427窟佛·菩萨隋 (4)隋唐时期:隋唐是莫高窟彩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佛教形象普遍世俗化,成为隋唐石窟艺术的主要特征,神性的削弱和人性的增长,使得佛的形象更富亲切感。 3、你知道敦煌莫高窟壁画主要表现什么题材吗? 主要有故事画,如佛传故事画、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等,以及尊像画、经变画、神话题材画、供养人画像、社会生活、民风民俗、历史故事、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等。 四、活动:我来当导游 (一)课件展示三幅莫高窟壁画,请一学生选取一幅,为全体游客讲解该幅壁画作品及艺术表现的魅力。 1、重点分析:《尸毗(pí)王本生》(第254窟北魏) 1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9第6课 石窟艺术宝库word教案(6)

第6课《石窟艺术宝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莫高窟、龙门石窟的基本内容,了解其艺术成就。 ②让学生了解莫高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以及大足石刻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石窟艺术的欣赏能力。 ③让学生了解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认识。 ④引导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采用讨论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③采用导游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石窟艺术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寻要究源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内的壁画和雕刻艺术成就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初步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三、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莫高窟石窟和龙门石窟 难点: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盛行的原因。石窟艺术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 教学突破: 本课所学的几个石窟艺术所处的历史时期各不相同,知识点相对孤立,比较分散,所以在教学中可采用景点导游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同时注意做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随

着网络的普及和学生视野的开拓,课前可引导学生多搜集一些关于石窟艺术的图片、资料,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理解分析问题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①准备关于莫高窟石窟的录像。 ②搜集关于莫高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 ①课下搜集有关莫高窟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资料及图片,准备在课堂上展示。 ②搜集准备莫高窟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在课堂上展示。 五、《石窟艺术宝库》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参观过我国的古代石窟吗?如果看过,请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内容? 如果有学生去看过,就由他向大家介绍他所看到的石窟的情况;如果没有学生看过,可由教师先出示几张有关石窟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师:石窟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它是否产生于我国呢?如果不是,那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传入我国的呢? 学生看课本116页上面小字内容,回答石窟艺术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伴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并和我国雕塑、绘画等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居中国特色的石窟艺术。 师:今天,我们就去领略一下我国石窟艺术的绚丽风采。 板书课题:第6课石窟艺术宝库 学习新课 师: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内容,我们这节课请同学们以导游的身份来向大家介绍我国石窟艺术的发展情况。请同学们看一下课本,看我们这一节课都要到哪几个石窟去参观考查。

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教案1 人美版

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 第一课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一、教材分析:;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2)隐性内容与目标:A.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教材:人美版义 第一课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以便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同时对当时社会的文化产生认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石窟艺术。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既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又有紧密相关的内在联系。B.应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2)隐性内容与目标:A.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材: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16 册第一课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石窟艺术宝库》教学设计2

第课石窟艺术宝库 【教学设想】 石窟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应特别充分利用图片、录像,更形象直观使学生对我国古老的石窟艺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石窟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从而从小树立爱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莫高窟、龙门石窟的基本内容,了解其艺术成就。 ②让学生了解莫高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以及大足石刻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石窟艺术的欣赏能力。 ③让学生了解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认识。 ④引导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采用讨论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③采用导游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石窟艺术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寻要究源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内的壁画和雕刻艺术成就是我国人民对世界 文化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初步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莫高窟石窟和龙门石窟 难点: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盛行的原因。石窟艺术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

【教学突破】 本课所学的几个石窟艺术所处的历史时期各不相同, 知识点相对孤立,比较分散,所以在教 学中可采用景点导游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同时注意做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学生视野的开拓,课前可引导学生多搜集一些关于石窟艺术的图片、资料,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理解分析问题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观察、发现,然后分类(塑像、雕像、壁画等)。、介绍石窟艺术的来历。简介 我国石窟艺术的成就。、朗读导言,然后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观察图片(书上的),谈发现。教师适时引导。、读书,落实知识点在书上。、学第二目、 第三目时,对比第一目来学习。注意让学生找出这三大石窟的各自特色、及共同点。 三、小结与延伸:抽学生小结;练习巩固。指导学生阅读“史海拾贝”。

敦煌莫高窟教案

课题:敦煌莫高窟 课型: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人美版美术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以《敦煌莫高窟》为教学的出发点,并联系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艺术放在特定的文化和历史情境中,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敦煌艺术所处的地理位置,初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 2、能力目标: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能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情感目标: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及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艺术价值。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认识敦煌艺术中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探索兴致和爱国热忱。 教学难点:感悟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教学手段采用: 1、倡导“表现性学习”,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课堂容量,加强课堂的直观性与趣味性。

3、采用欣赏优秀作品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来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1、组织教学,诱导提问学生是否知道中国的四大石窟艺术。 2、学生回答后播放幻灯片,让学生对石窟中彩塑和壁画作品有一个初步的直观感受。 教师提问:你看了以上作品后谈谈你对它们初步感受(考查直观感悟的能力)、欣赏、评述。 学生回答:纷纷对彩塑的外在形象谈看法。如身姿显得较丰腴。耳垂都较大,神色都较慈祥等,壁画色彩鲜艳,线条比较流畅。 3、幻灯出示课题——敦煌莫高窟 二、新授 1、学生自主探究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发展过程和艺术特色。 (通过学生自主的整理归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佛教与石窟艺术的关系,以及石窟艺术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过程。)此环节学生掌握敦煌莫高窟如下知识信息: A、地理位置:敦煌在今甘肃省西北角,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南北长1680米,高50米。 B、发展过程: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引入乐傅和尚的故事),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C、艺术特色: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与准备材料,进行探讨交流和总结。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验证学生们的探究结果。

石窟艺术的宝库教案

课题:石窟艺术的宝库 课时:1课时 课型:欣赏课 授课对象:初中二年级 教材分析:石窟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应特别充分利用图片、录像,更形象直观使学生对我国古老的石窟艺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石窟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从而从小树立爱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莫高窟、龙门石窟的基本内容,了解其艺术成就。 ②让学生了解莫高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以及大足石刻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石窟艺术的欣赏能力。 ③让学生了解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认识。 ④引导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采用讨论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③采用导游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石窟艺术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寻要究源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内的壁画和雕刻艺术成就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初步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教学重点:莫高窟石窟和龙门石窟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盛行的原因。 石窟艺术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 教具准备: ①准备关于莫高窟石窟的录像。 ②搜集关于莫高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资料、图片。 学具准备: ①课下搜集有关莫高窟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资料及图片,准备在课堂上展示。 ②搜集准备莫高窟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在课堂上展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5分钟) 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是一种包括建筑、雕塑、壁画等的佛教艺术。

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教案2 人美版

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 教学设想 石窟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应特别充分利用图片、录像,更形象直观使学生对我国古老的石窟艺术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石窟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从而从小树立爱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莫高窟、龙门石窟的基本内容,了解其艺术成就。 ②让学生了解莫高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以及大足石刻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石窟艺术的欣赏能力。 ③让学生了解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认识。 ④引导学生课下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采用讨论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③采用导游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隋唐时期石窟艺术发达的原因,培养学生寻要究源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内的壁画和雕刻艺术成就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初步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莫高窟石窟和龙门石窟 难点: 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盛行的原因。 石窟艺术里面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征。 教学突破: 本课所学的几个石窟艺术所处的历史时期各不相同,知识点相对孤立,比较分散,所以在教学中可采用景点导游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同时注意做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学生视野的开拓,课前可引导学生多搜集一些关于石窟艺术的图片、资料,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以及透过历史现象理解分析问题和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①准备关于莫高窟石窟的录像。 ②搜集关于莫高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资料、图片。 学生准备: ①课下搜集有关莫高窟石窟、龙门石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的资料及图片,准备在课堂上展示。 ②搜集准备莫高窟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在课堂上展示。 教学设计

石窟艺术宝库 优秀教案

石窟艺术宝库 教学目标记住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所处的地理位置; 知道其大多数洞窟开凿的时间; 了解敦煌莫高窟是壁画和塑像为主的艺术成就及云冈石窟独特的艺术特点; 重点莫高窟、龙门石窟难点莫高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云冈石窟独特的艺术特点 教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 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然后读导语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敦煌莫高窟 1.石窟艺术的兴起21世纪教育网 2.敦煌莫高窟 ①地理位置: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的断崖上 ②兴盛时代:北朝、隋唐、宋元 ③主要内容:彩色塑像(泥塑)、壁画(舞蹈、建筑、佛 经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 ④历史价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 (二)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1.云冈石窟 ①云冈石窟特点 面部特征高鼻深目、两耳垂肩;身体特征挺拔健硕;着 装袒露右肩,衣服厚重。 由此推断:印度佛教传入我国时间不长 ②地理位置:山西大同武周山麓 ③兴盛时代:北魏中后期(北魏时期,北方战乱,崇尚 佛教) ④代表作品:昙耀五窟 2.龙门石窟 ①修建时间:公元5世纪末,历经北魏、东魏、西魏、 北齐。 ②地理位置:河南洛阳 ③历史价值: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保留大量的实 物史料,为后世的研究提供大量资料。 通过导语了 解石窟艺术 的兴起,阅 读教材了解 敦煌莫高窟 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个案调整 1 / 2

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 动 (三)乐山大佛和大足石刻 1.乐山大佛 地理位置:四川乐山,三江汇合处,唐玄宗时期开建。 特点:大佛正襟危坐,头与山齐,双手抚膝,体态匀称, 造型庄严、雄伟。 历史地位:世界上最大的时刻弥勒佛坐像。 2.大足石刻 地理位置:重庆市大足县 代表作: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 突出特点:民族化和生活化的特色;佛道儒三教融合。 历史价值:大足石刻被誉为神奇的东方明珠。 总结拓展 思考:隋唐时期能开凿出庞大石窟的原因 1.佛教的传入并逐渐被国人接受; 2.统治者利用佛教来维护自己的统治; 3.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石窟的开凿奠定 了物质基础 4.我国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发展。 思考问题 板书设计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2 / 2

七年级美术上册《石窟艺术的宝库》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石窟艺术的宝库 1教学目标 1.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2.应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3.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2学情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下册开篇欣赏课。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从石窟艺术追溯到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国外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3重点难点 (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石窟艺术概述及缘由 1/6

v石窟艺术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 石窟的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这里有高大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活动2【讲授】四大石窟(敦煌窟) 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 v敦煌自西汉起即为西域重镇,“丝绸之路”的畅通也使得中国和中亚及西方诸国的商业、文化交流得以发展,佛教和佛教艺术即是循此路线,经敦煌传入中国的。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莫高窟的营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仅至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即已有“窟室一千余”。 五代时期及宋代,河西地区相对稳定,当地统治者及僧、民又开凿了许多洞窟,并对前代洞窟进行了全面维修。西夏统治期间,几乎没有开凿洞窟,仅是对以前的石窟加以改建或修补。元代,密宗佛教盛行,所以期间开凿的石窟均带有密宗色彩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鲜为人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被后,旋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其中英国人斯坦因,先后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还有法国人伯希和,掠走5000件文书精品,美国人华尔纳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26幅等,现在中国只保留了不到两万件文物。 金戈铁制卷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活动3【讲授】四大石窟(云岗石窟) 2/6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敦煌莫高窟优质教案

敦煌莫高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获得舞蹈组第一名的作品是什么? 生:《千手观音》。 师: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放《千手观音》)哪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 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

舞蹈。 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 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等。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由提问导入,播放《千手观音》的录像,启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观看录像。 2、新课 1、教师演示课件第257窟壁画《九色鹿王本生》 师:哪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生:一位同学讲述《九色鹿》的美丽传说。 师: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一幅壁画,现在让我们一同来回顾敦煌的历史。(放课件[昔日繁华]) 生:介绍收集的汉代丝绸之路的资料,结合地图发表见解。 2、播放课件[佛的世界] 教师简述佛教的传入和石窟艺术。 课件演示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彩塑、壁画作品各1~2幅。 例如: 彩塑 年代图片 北凉第275窟交脚弥勒 隋第419窟菩萨阿难像 唐第158窟涅盘像 壁画

七年级历史:石窟艺术宝库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 历史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历史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石窟艺术宝库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历史给人们提供了经验,历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没有历史就没有传承,就没有其他各种学科。历史不仅仅留给我们只是,同样也有教训,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历史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20课 点击新目标 1.熟记我国著名三大石窟名称、地理位置; 2.理解解三大石窟不同的特点; 3.了解三大石窟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链接旧知识 1.写一写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名称和作者; 2.列举明代三大奇书名称; 3. 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哪一部? 课堂进行时 【情境导入】中国古代文化可谓丰富多彩,之前我们了解了四大发明、建筑奇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等,这堂课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去体会它那惊人的风采。传说

佛祖释迦牟尼曾在山洞中修炼,得道成佛,后来印度出家人仿效他在山崖上开凿洞窟诵经、拜佛,由此产生了石窟艺术。印度的石窟艺术随着佛教传入了中国,并和中国雕塑、绘画等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石窟艺术。 【课堂热身】同学们!大家参观过石窟景点吗?我们可能有过旅游的经验,如果要参观一个景点,最好是对这个景点先有所了解,是吧?那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文,了解中国三大石窟,并圈画出你看出的重点内容。可以参考下面的知识建构。 地理位置:省敦煌鸣沙山断崖上 开凿年代:保存南北朝到宋元时近500个洞窟,多数在开凿 主要内容(特点):存有大量精美的和 历史地位: 地理位置:省大同五周山麓 开凿年代:保存开凿的53个洞窟 特点:艺术独特,既继承我国秦汉石刻艺术传统,又融汇南亚雕刻风格 历史地位:研究我国的宝库 地理位置:省洛阳市 开凿年代: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始开凿,大部分是朝时期开凿

最新整理小学美术教案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docx

最新整理小学美术教案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 高窟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 教材分析: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以便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同时对当时社会的文化产生认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既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又有紧密相关的内在联系。B.应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2)隐性内容与目标:A.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敦煌莫高窟第一课艺术与科学 教材分析:本课融合了“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两个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思考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发现、科技进步对艺术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艺术想象、审美追求对科学技术发展和设计所产生的影响等问题,在

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的第一课时。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 本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下册开篇欣赏课。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从石窟艺术追溯到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国外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第一,该认识到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第二,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一,该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

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第二,通过了解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文物的散失过程,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的价值,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程并查阅相关资料。 二、说教学方法 说教法 根据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说学法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1~15周岁阶段的儿童虽然已经具备了抽象思维的能力,但他们还是需要直观支撑。学习本课时学生会对石窟艺术中造型感觉不是很好理解,因此,课堂上演示法运用能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