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第一篇子学时代

第一章绪论

一、哲学之容

二、哲学之方法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1.中国哲学家之哲学,比西洋以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但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

中国哲学家之不能。1)“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

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多讲“圣外王”之道。圣:立德;外王:立功。立言乃为最后不得已而为之。3)中国古代由于竹简夯重,著述立言务求简短,往往仅写结论,后人虽不受此限,但亦因仍不改。

2.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不重视人之有什么。更重视在圣人,不重视外在知识。

3.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

4.中国哲学家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六、哲学之统一

七、哲学与哲学家

八、历史与哲学史二者相互影响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两回事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

1.子学时代之开始

1.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初具规模。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而从文哉,呜呼,吾从周”在孔子眼中,周

朝的典章制度,实可以“上既往圣,下开来学”。

2.孔子之前,尚无私人著书立著之事。从前贵族统治,他们是有知识的人,有想法直接就付诸于实施了,无

需著书立著。著书立著乃是后来人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却不得而不得已为之的事情。

3.孔子一生未作官亦未做他事专以讲学为生,亦是开先河

4.孔子的思想是有系统的,在此之前,无有。所以,中国哲学史可以自孔子讲起

5.孔子同时代的没有人可以与孔子的系统的思想和理念

6.孔子后,墨学学兴起所以百年之后的孟子才力推儒学,距墨

1.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自春秋至汉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一大解放之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皆有根本性的改变。

具体:1.贵族政治之崩坏。

2.贵族政治相连带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度的崩坏

商人阶级亦乘时抢占势力总之,世禄井田制度破坏,庶民解放,营私产,为富豪。次重大变动开始于春秋,完成于汉之中叶。

上古时代哲学之发达,由于当时思想言论之自由,而其思想言论之所以能自由,则因当时为一大解放时代,一大过渡时代也。

2.子学时代之终结

1.始皇焚书,盖斯之意,非欲尽灭当时只学说也,只为统一思想。其实始皇“第烧民间之书,不烧官府之书,

第禁私相授业,可诣博士授业。

2.儒家哲学,亦在汉初完备。

3.春秋以后,言论思想极端自由之空气于是亡矣

4.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子学时代终,经学时代始。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到汉代中叶,政治上,社会上的新制度,已经逐渐定形。在经济方面,亦是,人逐渐安于新制度。汉朝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对此社会的经济的秩序,未有根本上的触动。

五、古代著述体裁

流动之书,非一人所为,亦非一时代所撰,故难断定。

诸子百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农、纵横、杂。九家

第三章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的哲学的思想

1.鬼神

多神论

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敬鬼神而言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大概是存而不论的态度。

2.术数

宇宙间事物,古人多认为多与人事互相影响。故古人有所谓术数之法,以种种法术,观察宇宙间可令人注意之现象,以预测人之祸福。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杂占

3.天

于百神之外,又有天、帝

在中国文字中,天有五义。

o物质之天——天地之天

o主宰之天——皇天上帝

o运命之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o自然之天——自然之运行

o义理之天——宇宙之最高原理

o一部分较开明之思想

到春秋时,有一份比较开明的人,渐渐不再相信鬼神即所谓的天道。——至少敬而远之

5.人之发现

到春秋时,渐渐有人尝试着将各种制度与人相联系,(从前都是相信制度乃是上天安排创造的),易维各种制度皆为人所设,且为人而设。

礼乐刑罚的作用:管教治理天下的作用,初时,文字不发达,以礼乐来作为治理天下,管教庶民之方法。

使“百官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使“民不昏乱”

对于祭祀,亦有人本主义的解释——人道鬼事

第四章,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友兰先生的观点:

A、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是学术民众化的,(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实始于孔子)?以教育为职业的

?开战国讲学游说之风

?创立,或者发扬光大了中国的“士”阶层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人阶级。

B、孔子的行为与希腊的智者相仿佛

C、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格拉底之行为以及在西洋历史上的影响相近似。

二、孔子对传统的制度以及信仰的态度

六艺:周公所作,而孔子述之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所述者,即周礼也

孔子对于鬼神的见解: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季路问事鬼神,子月: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三:正名主义

孔子以为政治上社会上各种阶级之破坏皆自上始。礼乐征伐,子诸侯出。则十世以后。必有降至“自大夫出”,则五世以后,比陪臣执国命

四、孔子以述为作

五、直仁忠恕

六、义利及性

孔子注重人之性情之自由。认为人之性情之真的流露只须其符合礼,便是至好。人的行为,亦可以因时因地而不同也。即所谓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

第五章墨子以及前期墨家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

墨子生年:BC468-376晚于孔子孔子是卒于BC551-479年

鲁人

一说:墨子源于孔子之学,只是就其方面发挥而已。例如,孔子亦是提倡节用尚俭的“礼与其奢也宁简”

亦有说,墨子之学与宋有关者经考证,墨子是宋之大夫。(俞正燮)

所以:

墨子先在鲁受孔子观点(尚俭、节用、明鬼、尊禹)之影响,后又为宋大夫,又和送人兼爱非攻之教,遂成墨学。

墨子之学说,盖就贫民之观点,以主周制之反面也。元宵节快乐

二、经经说大取小取六篇的时代

三、墨者为一个有组织的团体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

六、兼爱

七、的制裁

八、政治的制裁

九、余论

第六章孟子以及儒家中之孟学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孔子一生的真相为继承文王周公之业,孟子一生之志向为继孔子之业。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孔子以六艺教人,后来儒家继之。孟子亦是继承了孔子的风格。为诗不能固,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即是孟子讲诗书,以自己的自由意志来解释,此所以儒家对于六艺以述为作也。

孟子对于其时之传统的制度,大体持拥护态度。

三、孟子的理想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亦是“以述为作”的态度。换言之,他表面上是“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其实际上已将先王之法理想化理论化。孟子虽然仍然拥护“周室班爵禄”之制度,但其在政治上经济上之根本的观点泽宇传统的观点大不相同。

传统——皆为贵族所设

孟子——皆为民所设

——也即是民本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一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矣”——也就是所谓“正名主义”。

古史家以及孔子正名——乱臣贼子惧

孟子正名——乱君亦惧矣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本着分工互助之原则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

尧舜禅让,成为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制度。

孟子与墨子

墨子就平民盒子观点,以主周知之反面,孟子则就平民之观点,与周制以新解释,新意义。

四、性善

问题:孟子所谓王道、王政、或,何以必须行,何以能行?

“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见人之困苦,此为人增至所以必须行也。

人皆有不忍之心,此何以仁政能行也。

性善:

人皆有不忍之心,故人性本善。

孟子所谓性善者,为人人之性皆有善也,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善也。孟子所谓性善,非谓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此四端若能扩而充之,则为圣人。认知不善,皆不能即此四端扩而充之,非其性本与善人殊也。

——孟子性善论之澧论说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夜,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徙而无算着,不能尽其才者也。”

然,人何以一定要扩而充之这四端,因为这是人之为人之要素。“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人皆有人心,即人性之所以为善也。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该儒家一为人之四端之表现于社会组织者,即所谓的人伦。

墨之道,废弃人伦,则是其“所以为人者”故为禽兽也。

“圣人,人伦之至也”

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

?孟子亦很重视个人之自由,至于所谓礼者,若人以为不合,可以否定之,改革之。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关于孟子荀子所谓之天,与墨家所非之天,非一也。

当行则行,强为善。非尽人力所能统治者,此所谓天也,命也。

五、孟子反功利

六、天、性及浩然之气

第七章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一、朱以及道家之初起

朱之学核心思想: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

盖天下虽大,外物也。一毛虽小,亦己之形。故前者可轻,而后者可重也。

问题:朱之学,在孟子时代如此之盛,何以后世少提之?

朱之学——源自孔子时代之避世之人“隐者”-但他们只是消极的独善其身,对于此,未有一贯的学说。

朱之学——开始有一贯的学说,作为此等行为的理论根据。

老庄之学中,吸收了朱之学的核心,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朱之名,虽为老庄所掩。如老子:“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二、仲子

亦当时特立独行之士也。

其人弃富贵而居于陵“身丝履,妻劈鈩”以兄之禄及室为不义。名闻诸侯,为当时统治阶级所深恶。

三、许行相

当时农家的代表。

思想核心:贤者与民并耕而食,乡飱而治。

《汉书·艺文志》:谓农家者流“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

【注】:钱穆先生以为许行即墨子之再传弟子许犯,农家出于墨家。

四、告子以及其他人性论者

告子之人性观点:“性无善无不善也。”

其后来之善恶,乃教育习惯之结果。

五、文宋陉(牛+轻的右边)

文宋陉之学说,有六要点:

1.接万物以别宥为始:

2.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

3.情欲寡

4.见侮不辱,救民之斗

5.禁攻寝兵,救世之战

6.愿天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

第六点为目的。

“见侮不辱”是其重要标语。——

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心之行,即心的自然的趋向。二人认为,争强好胜非人心之自然趋向,诎屈宽容方是。

情欲寡浅——是说人类本性要少不要多。

总结:

盖文宋陉之说,易维人之所以见侮为辱,以情为欲多,皆风俗习惯使然,非人之本性如此。人之所以如此,皆由于有所宥。渐入能识别此“宥”,就知道了见侮本可无辱,情本不欲多。人界知此,则自无竞争战斗,即“天下”可“安宁”,民命可“活”。而“人我之养”,亦可“毕足而止”矣。

六、蒙、田骈,慎到

此三人之核心观点如下:

1.齐万物以为首

2.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

3.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

4.无用贤圣

5.块不失道

块,真正无知之物也。

无知之物质行动,不师知虑,不知前后,然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落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完全缘不得已,而与物俱往。

老庄学说与之不同之处,就在这“块不失道”上。老子是“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忘年忘义”是忘,非本无有也,特忘之而已。

老庄哲学,乃是蒙学说的又更进一步。

蒙之学,注意与全生免祸之方法,如“舍是与非,苟可以免”“动静无过,未尝有罪”其学亦出于朱也。

七、邹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

邹衍终始五德,从所不胜。“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五行为五种天然的势力,即五德也。

走眼对于历史之意见,对于地理之意见,皆有大九州之说。皆极想象之能事,以“其游诸侯见尊礼”也。

阴阳五行家以齐为根据地。齐地滨海,其人较多新异见闻,故齐人长于荒诞之谈。齐人之夸,至汉时犹然也。阴阳五行家之空气,笼罩汉之世久。

第八章《老子》以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耳

友兰以及很多学者之观点:老聃与耳非一人也。《老子》成书是在战国时期。

原因如下:

1.孔子之前,无私人著述之事

2.《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

3.《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然,今有之《老子》亦曾经过汉人之整理编次,不能必谓成于一人之手。

二、《老》学与庄学

二者不同

《老》学述应世之方法,庄学则超人事而上之。

战国以后,《老》学盛行于汉初,庄学盛行于汉末。——然,为什么叫黄老之学呢?

至汉末祖尚玄虚,始将《老子》庄学化而并称为老庄。

道家之名,乃汉人所立。

1)其以《老》庄皆为道家者,则因《老》学庄学虽不同,而同为当时一切传统的思想制度的反对派。

2)再则《老》学与庄学所说之道德之根本观念亦相同,故,同名为道家。

司马谈称道家为道德家,可见道德观念是二者之根本观念。

三、楚人精神

耳为楚人。

论语中所记隐者之流,据《史记》多为孔子在楚时所遇。

楚人不占周之文化之利益,已不受周之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

“信巫鬼,重淫祀”——《前汉书》

所谓隐者之流,对于当时正值,皆持反对态度。《老子》《庄子》二书,乃其重要代表也。

四、道、德

有关道与德的论述,是一个比较深入的话题,此处只摘取要点,具体深入应后续单独为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

道,万物之所生之原理。

道非事物,故只可谓之无。然,道能生天地万物,故又可称为有。

故道兼有无,无言其体,有言其用。

德为一物所以生之原理,即非子所谓“万物各异理”之理也。

“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五、对于事物之观察

《老子》易维宇宙间事物之变化,于其中可发现通则。凡通则皆可谓之“常”。常有普遍永久之义,故曰“常道”。

言道之无,则曰“常无”,

言道之有,则曰“常有”

言道之不可形容,则曰“道常无名”。

言道之功用,则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言道之尊贵,则曰“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吾人若能知通则,则谓之“明”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若吾人不能知通则,且任意妄为,则必有不利之结果:

“不知常,妄作,凶”

事物变化之最大通则,乃是“物极必反”

反者道之动。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此通则之下,固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种种辩证变化

六、处世之方

总体,必先居于反面,南辕正所以取道北辙。正、反、合。

七、政治及社会哲学

上述物极必反之通则,无论在哪一种方面,皆是如此。社会政治上诸制度亦是如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为难治。”

“益生曰祥”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故圣人之治天下,注重于取消一切致乱之源。法令仁义,皆排除之。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无为反无不为,不治反无不治。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八、老子对于欲以及知之态度

关键词:寡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