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非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册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18讲含解析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非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册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18讲含解析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非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册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18讲含解析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非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册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18讲含解析

第18讲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考点 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变暖的表现

读“气温变化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由图1可知,地质时期气温变化特点是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由图2可知,近现代气温变化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特别是1980年以后气温上升速度加快。 2.全球变暖的原因

(1)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

(2)人为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 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水循环的影响

①旱涝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

②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物种减少。

(4)对农业的影响:高纬度地区受益,中低纬度地区受损。

(5)对人类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

4.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考向一以相关研究成果为素材考查全球变暖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2015·海南地理)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答案 1.A 2.B

解析第1题,从材料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第2题,北

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

考向二结合植被、农业等地理事物的变化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

(2016·全国文综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第3题。

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

答案 C

解析积雪对地表植被具有保温作用,由于全球变暖,长白山雪期推后且缩短,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重。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第4题。

4.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答案 B

解析气温越高,云杉的分布纬度越高。结合图中云杉主要分布区及冰盖范围的变化可判断,甲时期的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最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偏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偏低,则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是先上升后下降,A项错误;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B项正确;由此可知C、D项错误。

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据此回答5~6题。

5.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①亚欧大陆的冰川后退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A.厄瓜多尔

B.泰国

C.智利

D.秘鲁

答案 5.A 6.B

解析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亚欧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失;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可能增加。第6题,厄尔尼诺是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增温的现象。它的影响使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多雨;东南亚气候变得干旱。结合选项可知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泰国。

课时作业

(2019·合肥质检)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1~2 题。

1.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全球降水量逐渐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2.在①~②阶段()

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

B.冰川面积减少

C.雪线高度不变

D.海平面不断上升

答案 1.C 2.A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状况有变暖也有变冷,干湿状况有变湿也有变干,故C正确。第2题,在①~②阶段,气候变冷、变干,冰川面积会变大,海平面下降,雪线高度下降。

(2018·湖北荆州调研)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114°49′E~116°39′E、33°43′N~34°52′N 之间。下图为“商丘地区1971~2010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区1971~2010年气候()

A.趋向于暖湿化

B.趋向于冷湿化

C.趋向于暖干化

D.趋向于冷干化

4.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

A.玉米

B.水稻

C.甜菜

D.甘蔗

答案 3.A 4.A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的日照曲线呈下降趋势,气温和降水曲线呈波状上升状态,说明气候趋于暖湿化。第4题,该地处于黄淮平原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该地种植水稻的面积较小;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本地区很少种植;甘蔗是亚热带、热带作物,该地区不种植甘蔗;故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为玉米。

(2019·淮北模拟)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则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趋于暖干。读“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完成5~6 题。

5.据图可知()

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

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

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

6.图中气候转型区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

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

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

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

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

答案 5.B 6.A

解析第5题,由图示可知,图示区域自东南向西北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越来越明显。第6题,图中气候转型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发生的。全球气温升高,雪线上升,冰川退缩将会加剧。

(2019·河南名校模拟)某地理研究性小组预计2030年我国的熟制会发生如下表变化。读表回答7~8题。

7.该地理研究性小组的理论依据是()

A.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减少

B.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南方自然灾害增多

D.全球降水量增多

8.按照该小组的研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0 ℃等温线南移

B.内蒙古高原农作物生长期延长

C.山东半岛大面积种植水稻

D.松嫩平原农作物生长期缩短

答案7.B8.B

解析第7题,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使我国的熟制北界北移。第8题,由于温度升高,热量条件改善,我国的0 ℃等温线会北移;内蒙古高原和松嫩平原农作物生长期延长;山东半岛热量条件虽然改善,但是由于水资源的匮乏而无法大面积种植水稻。

(2018·广东肇庆教学评估)湖水含盐量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和气候变化,青海湖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封闭湖泊,下图为青海湖距今1.2万年来含盐量变化过程。据此完成9~10题。

9.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3 700年

B.3 900年

C.6 900年

D.8 300年

10.距今2 000年以来,青海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A.变暖变干为主

B.变冷变干为主

C.变暖变湿为主

D.变冷变湿为主

答案9.D10.A

解析第9题,水位最低时湖水的含盐量最高,读图后即可确定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第10题,距今2 000年以来,青海湖含盐量逐渐上升,说明湖泊水位下降,雨水补给逐渐减少,气候有变暖变干的趋势。

据报道,随着地球高山上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植物种群踏上了漫长的“搬家”之路——平均每10年向上转移10米。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列现象中,与植物种群“搬家”相似的是()

A.许多海洋鱼类选择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

B.我国有组织地向西北移民

C.青藏高原的冻土变化加剧,冻土层温度下降,厚度增加

D.巴西的房屋建在巴西高原上

12.为抑制类似现象的发生,人类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C.控制人口数量

D.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答案11.A12.B

解析第11题,由题中信息可判断,该现象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与植物种群“搬家”相似的是许多海洋鱼类选择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也是因温度变暖引起的,A对。我国有组织地向西北移民与温度变化无关,B错。全球变暖,青藏高原的冻土变化加剧,冻土层温度上升,厚度减小,C错。巴西的房屋建在巴西高原上是因为纬度低,位于热带,D错。第12题,根据所学知识,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它可造成海水温度升高等一系列后果,但禁止使用化石能源是不科学的,B符合题意。大力植树造林、控制人口数量、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是科学的,A、C、D不符合题意。

(2019·泸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3题。

13.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人类使用冰箱,破坏臭氧层,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C.国家注重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

D.当地居民为脱贫致富,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答案 B

解析图中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表现为苹果园变为柑橘园,小麦产区变为稻田,1月0℃等温线明显北移,说明气候变暖,该区积温增加。而与此有关的最可能原因是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导致气候变暖。

14.(2019·河南百校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念青唐古拉山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平均海拔在5 000米以上,主峰为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 111米,主峰及附近地区常年冰雪皑皑,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最大的冰川分布区。下图示意“念青唐古拉山北坡雪线(5 200米)附近某地降水与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中W50和W5分别代表距地表50cm和5cm的土壤湿度。

(1)据图简述土壤湿度时间变化特点。

(2)据图分析气候变暖对土壤湿度的影响。

答案(1)5cm处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量小于50cm处;4~11月,土壤湿度较高,而12月~次年3月土壤湿度较低,变化幅度显著。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初期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土壤湿度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后期气温高,蒸发旺盛,山地冰川消失,土壤湿度降低。

解析第(1)题,在回答描述图中信息类试题时,需要注意从分述和总述两个角度分析。就该设问而言,可从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和总体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分析。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初期冰雪融水量大,土壤湿度升高,随时间延续,冰雪全部融化之后,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土壤湿度降低。

15.(2019·廊坊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目前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到2050年,全球夏季将更干燥,冬季更潮湿多雨,极端天气现象更多。随着全球气候继续变暖,预计德国到2100年的气温将比目前升高2 ℃~4 ℃。

材料二可怕的全球变暖。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3)简要分析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4)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及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等。

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②人类过度砍伐森林,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

(2)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全球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有利影响: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如高纬度地区。

不利影响: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如低纬度地区。

(4)意义:①有利于节约资源;②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④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

可采取的措施: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或使用清洁能源);②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④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解析(1)全球变暖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从图中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3)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影响不同,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高纬度地区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而低纬度地区蒸发增加,干旱程度加重,农业减产。(4)发展“低

碳经济”节约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控制全球气候变暖。实施措施主要包括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等高线地形图含解析

2019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练习题:等高线地 形图含解析 一、选择题 (一)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平直高速公路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隧道路面的海拔与桥梁长度可能是() A.350米,600米 B.360米,600米 C.355米,1 000米 D.345米,1 000米 2.当山峰的阴影与高速公路与桥梁重合时() A.太阳升起 B.北京时间12时 C.即将日落 D.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 【答案】1—2、CD 第1题,图中隧道的起点在350与36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隧道是平直的,因此其路面海拔为350~360米,故可判断A、B、D三项错。桥梁分别位于山峰东、西两侧的山谷中,其路面海拔为350~360米,根据比例尺可估算其长度可能是1 000米。第2题,当山峰的阴影与高速公路与桥梁重合时,由指向标可知此时太阳位于山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地方时为12:00,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D项正确。 (二) 读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位于太平洋,流经的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 B.b地位于印度洋,且自转线速度最大 C.a、b两地均位于海洋上,且均位于少雨带 D.a、b两地均位于陆地上,且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2.b地在a地的________方向() A.东南B.东北 C.西北D.西南 解析:1.B 2.C 第1题,首先需要判断两地的经纬度。其中,左图a地的经度为180°,纬度为50°S(纬度向南增大);右图b地的经度为60°E(经度向东增大),纬度为0°(根据纬度间隔为20°)。由此可知,a地位于南太平洋的中高纬地区,流经洋流为西风漂流,受西风影响,降水多;b 地位于印度洋,且位于赤道上,降水多,自转线速度最大。因此A、C、D错误,选择B项。第2题,根据纬度可知,b在a的北部;根据经度可知,b在a的西部。综合起来,b在a 的西北方向。因此选择C项。 (三)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隧道() 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长度大约为6 000米 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2.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一组是() A.MN B.PQ C.MQ D.NP 【答案】.1—2、.C.C 第1题,图中隧道从鞍部穿过,选线合理;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隧道长度大约为4千米;出入口位于鞍部的山谷地带,加之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集中的季节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隧道应尽可能短,不应建成“之”字形。 第2题,据图可判断图中等差距为100米,M(600~700米)、N(300~400米)、 P(200~300米)、Q(200~300米),所以选项中MQ之间的高差最大。 (四) (2019·湖北襄阳四校联考)图中AQBM为晨昏圈上四点, MCQD为北半球一纬线圈。读图回答1~2题。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类型习题及答案

1 农业地域类型 基础题组 2016年国务院1号文件强调支持粮食生产优势区建设。读我国水稻优势区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我国水稻优势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劳动力丰富 2.东北逐步成为我国稻米优势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改善 B.机械化水平提高 C.农业技术革新 D.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乳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游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4.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市场 C.交通 D.劳动力 下图阴影区域为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及著名的优质牛肉产区。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该天然草场草类最茂盛的月份为(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6.为防止天然草场退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机井密度,保证人畜饮水 B.改围栏放牧为自由放牧 C.推行人工种草,适当划区轮牧 D.修建水渠,引河水灌溉 提升题组 2

3 蕉麻在菲律宾广泛种植,棉兰老岛是其产地之一。蕉麻生长要求高温、高湿,排水良好,宜静风或微风环境。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棉兰老岛蕉麻种植业的特点是( ) A.机械化程度低 B.生产方式粗放 C.水利工程量大 D.市场适应性强 8.与①地相比,②地蕉麻在5—10月生长期的优势条件是( ) A.降水较多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小 D.土层深厚 草食家畜能将非粮饲料资源转化为畜产品。近30年来,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量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下图示意1990—2011年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变迁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与甲地相比,有关我国草食家畜养殖的表述,正确的是( )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检测:(三)

单元综合检测(三)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20·开封一模)下左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导致了珠江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②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③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④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2.表示塑造上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A.⑧B.⑦ C.⑥D.⑤ 解析: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故A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故B错。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故C错。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故D错。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丘地貌,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1.A 2.D (2020·郴州质检)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种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3~5题。 3.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A.①地势高低②水能资源③植物量④年太阳辐射总量 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②地势高低③水能资源④植物量

C.①植物量②水能资源③地势高低④年太阳辐射总量 D.①植物量②水能资源③年太阳辐射总量④地势高低 4.M地①度量值与周边地区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B.盆地地形,热量充足 C.距海远,降水少D.云量少,光照强 5.M地②度量值与周边地区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落差小B.太阳高度角小 C.地处内陆D.地质灾害多 解析:第3题,图示为沿我国30°N分布的四种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可以得出①为植物量,②为水能资源,③为地势高低,④为年太阳辐射总量。第4题,据M地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为四川盆地。由图中可以看出,M地的植物量略高于周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盆地地形,热量散失较慢;地形闭塞,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寒潮侵袭,因此该地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为该地植被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热量。第5题,②度量值为水能资源,四川盆地②度量值比周边地区小,主要原因是该地落差小。 答案:3.C 4.B 5.A 6.(高考江苏卷)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牧民转场主要受()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D.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选A。由图可以看出,牧民转场主要受草场垂直分布的影响,夏季到地势高的森林带以上的草场放牧,称为夏牧场;冬季到地势较低的森林带以下的草场放牧,称为冬牧场,故选A。

鲁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大全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 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 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 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 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 ⑹特殊的经、纬线 ①特殊纬线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⑻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 (西经) (东经) 赤道 4、利用经纬网定位 ⑴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⑵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⑴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⑵方向:自西向东。 ⑶周期:一天(约为24 小时)。 ⑷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本初子午线 (北纬) (南纬)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一、统揽全局、突出重点 当前绝大部分地理综合复习课的基本教学程序为首先实行专题知识的全面梳理,其次是典型例题讲解,最后是少量随堂训练,能够用“专题”、“系统”、“全面”、“少练”四个词组来概括。 不过地理学科内容多,考试范围广,“求全”、“求保险”的复习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只能是浅尝辄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求全”的复习过程必然挤掉“水平训练”这个重要环节,考生吃的多为“夹生饭”,综合水平培养是建立在不扎实的根基上的。所以,与其“求全”导致不落实,不如化繁为简,突出重点、难点,就某些核心问题举一反三,持续训练,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现在一套综合水平测试卷的有限题量,使得命题者一般会从核心知识与水平上设计题目。考生若能将地理学的核心问题真正领悟并能熟练使用,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地理科的考试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内容为主。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应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线。譬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状、质量、自转与公转运动所带来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尤其是地球运动带来的自然现象更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诸如恒星与星云、彗星、流星等恐难进入核心之列。 从近三年“文科综合水平测试”的试卷中能够看出,第一单元中的日照图判断,昼夜长短的判别,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区时与日期的计算等一些与人类生活、生产相关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专家们眷恋的情结。再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曾多次涉及海水的盐度、洋流,如2001年的文综选择第12题,2002年的文综选择第11题。我们在复习第三单元时,应明确其核心应该是海水的温度、盐度、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的成因等,海洋资源的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讲义(经典打印)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 考点一 地球仪与经纬网应用 一、地球仪与经纬网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①经线特点?????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长约2万千米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将地球 平分为两个半球 ② ????? 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 经度 纬度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1)东西经的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的为东经,数值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2)南北纬的判断:数值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为北纬;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加的为南纬。 二、经纬网的应用 1.定“方向”——先定南北,再定东西,东西方向找劣弧。 A 在 B 的西北方向;D 在 C 的正东方向;E 在 D 的正南方向; E 在 C 的东南方向。 2.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千米。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即:纬度差×111km 。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若两地在同一纬线上,只要指导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两地之间 的距离。即:经度差×111×cosφ千米。 3.定“范围” 图3和图4的4个阴影地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 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4.定“最短航线” (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 面的交线,如右图6所示;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 是确定的,如图7所示。 (2)确定“劣弧”: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精华版)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精华版)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逻辑联系: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在农业文明之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农业文明的出现,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人口增长仍是缓慢;产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 3.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4.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5.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较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如:俄罗斯,德国,

日本。 6.二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①政治上的独立②民族经济的发展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④人口死亡率下降。 7.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8. 9.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度阶段;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10.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宗教信仰。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1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12.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13.我国人口迁移特点: 14.人口迁移作用:人口迁移在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5.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出地:有利: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与 交流,增加了当地的经济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 不利:人才和劳动力流失。 迁入地:有利:带来大量劳动力,增加了社会活力; 不利: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经济秩序带来压力,并带 来社会管理治安上的问题。 1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② 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17.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18.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19.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20.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左右。 21.人口的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等高线练习试题(含答案)

202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等高线练习题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等高距为200 m,回答1~2题。 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 250 B.100 350 C.500 250 D.500 350 根据下图的等高线图判断第3-4题 3、关于图中河流与地势的正确说法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 B、地势北高南低 C、若图示为北半球,则河流西岸冲刷比东岸严重 D、若图示为南半球较高纬度,则河流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4、若图中等高距为300m,且B点的气温为15℃时,则A点的气温是 A、11.6℃ B、18.6℃ C、20.4℃ D、9.6℃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5-6题 5、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若b海拔高度为200m, 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

10.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A.20 m B.29 m C.39 m D.40 m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11-13题。 1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1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甲、乙 B、丙、丁 C、丙、甲 D、乙、丁 13.图中陡崖相对高度为 A.40米B.60米 C.0米 D.80米 参考答案: 1-5:ACABC 6-10:CDDBC 11-13:CDA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检测:(七) Word版解析版

单元综合检测(七)[学生用书P375(单独成册)] (时间:40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20·赣州教育发展联盟联考)甘肃张掖是我国玉米制种基地,有“金张掖”之称。近年来,张掖不少地区进行了土地整理,把一些小块的田地整成一大块一大块的田地。读图回答1~3题。 1.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地处河西走廊的张掖玉米制种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受寒潮影响小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降水变率小,旱涝灾害少 2.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土地整理的作用是() A.提高了土壤肥力 B.促进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C.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D.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防治荒漠化 3.促进张掖玉米制种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是() A.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 B.退耕还林还草,调整产业结构 C.发展节水农业,防治荒漠化 D.扩大制种业面积,获取规模效益 解析:第1题,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河西走廊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种子的质量更高;河西走廊水资源不足,沙漠广布,降水变率大,旱灾频发;

张掖属于西北内陆地区,受寒潮影响较大;东北黑土肥沃,张掖多沙漠,土壤肥力不如东北。选C。第2题,根据材料,张掖玉米制种基地的土地整理是把一些小块的田地整成大块的田地,这样做不会提高土壤肥力和水资源利用率,但可以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该方式扩大了生产规模,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加剧荒漠化。选B。第3题,绿洲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该地发展农业最可能引发的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因此张掖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应是发展节水农业;该地地处河西走廊,地势较为平坦,且降水少,发展制种业一般不会导致水土流失;该地水资源短缺,扩大制种业面积会加剧水资源的消耗;题干问的是玉米制种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并非区域发展措施。选C。 答案:1.C 2.B 3.C 据《兰州古今注》记载:“初,兰州多旱,地质含碱卤(碱卤意思是盐碱土上泛出的盐霜),旱则苦燥,既而有沙地之法,取地中深湿之沙匀铺土田。播种时疏沙而植之,仍覆以沙,故沙田水旱皆无虞,力农之家莫不尽力到致沙于地……”据此回答4~6题。 4.与传统农业生产相比,沙田种植的主要困难是() A.起沙、铺沙的劳动量较大 B.耕作难度大,耗时长 C.收获、施肥难度大 D.平整土地难度大 5.沙田的主要作用是() A.改良土壤结构B.增加土壤有机质 C.提高土壤含水量D.降低土壤温度 6.当地农民发展沙田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耕地面积B.稳产增产 C.减轻劳动强度D.调整农业结构 解析:第4题,由材料“播种时疏沙而植之,仍覆以沙”可知,沙田为免耕地,耕作难度小,种植过程中有起沙、铺沙的程序且劳动量较大,A项正确、B项错误;土壤表层的沙层较土壤疏松,易平整,且收获、施肥难度小,C、D项错误。第5题,沙田只是将沙覆盖在土壤表层,对土壤结构并无影响,A项错误;沙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并不会增加土壤有机质,B项错误;在土壤表层覆盖沙层能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从而提高土壤含水量,C项正确;将沙覆盖在土壤表层可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土壤表层,使土壤温度的日变化幅度减小

鲁教版初中地理总复习纲要结业考必备

六上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特征 地球地图 形状:(南北半球不对称的)球体 (南极比北极半径短:40米) 赤道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经线和纬线 项目经线纬线 含义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又叫子 午线。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与经线垂直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 有纬线相互平行。 形状特征半圆圆自成纬线圈 长度长度都相等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 经度和纬度 项目经度纬度 零度线的确定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赤道(0度纬线)标度围180o--0o---180o90o---0o---90o 表示方法0o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 o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 赤道以南为南纬,用“S”表示。 度数变化由0o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 0°纬线(即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东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160°E (不.是.0°经线,180°经线。)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 经纬网 在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可以 (1)确定地表事物的位置 (2)辨别地表事物的方向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中心:地轴 自转中心:太阳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 24小时) 周期:一年 意义:昼夜更替; 意义:四季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昼夜长短变化 经度不同、时间不同、 特点:地轴倾斜,始终朝一个方向(北极指向北极星) 一天中当地正午:旗杆影子最短、 一年中:当地正午旗杆影子夏季最短、冬季最长 北半球影子指向北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公转时,太直射到地球表面 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影子长短 的纬度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总在一定的纬 2. 昼夜长短的变化 度围来回变化 3. 四季形成 4. 五带的划分 5. 有直射、极昼、极夜现象 项目 自转运动 公转运动 含义 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 转运动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期 一天 一年 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 季节变化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计划(方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地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读《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说明》,紧紧围绕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方式和特点,进一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加强学法指导,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担任高三地理教学的五位老师,都任过高三地理教学任务,其中岳校长多年从事高三地理教学,经验丰富,对本组教学复课具有指导引领作用。 2.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共有13个班,10个应届班(其中2个实验班,1个艺术班,7个普通班),3个往届班。实验班基础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普通班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近半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不积极主动;补习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三、备考依据 初高中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四、工作目标 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5)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地理实验题的研究。要作专题讲座。 五、具体措施 (一)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整合。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精选-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 【2018全国卷I】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图10)。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乌裕尔河的变迁过程,扎龙湿地的发展特点为背景,暗含热点国家生态文明的考查,属于生态环境问题。整体考查自然地理,如第(1)问实际上考查影响湿地形成的条件,第(2)问考查了流域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变化,有点难度,第(3)问考查了影响盐度的因素,承接上题,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即可。(1)湿地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表积水条件(降水、河流等)和排水不畅(蒸发、地形、冻土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扎龙湿地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排水不畅;据材料可知,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说明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2)据材料中知,乌裕尔河原本为外流河,降水量应等于蒸发量和流出到嫩江的水量之和,降水量基本不变,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后成为内流河时,说明蒸发量逐渐增大;随着尾闾扎龙湿地面积的扩大与深度变浅,蒸发面加大,蒸发量增加,直至降水量等于蒸发量,二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盐度高低与蒸发量和降水量有关。河水泛滥不断为湿地带来矿物质,且受全球变暖影响湿地水分蒸发加强,盐分析出;且属于内流流域,没有外泄通道,盐分难以排出;据材料知泥沙淤积量大,湿地水浅,随着时间推移,盐分逐渐积累。因此湿地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学科~网 (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同意应从外流河的优点角度分析。外流河加快水流速度,促进水循环和更新,可以防止盐分富集和污染物的富集,减轻水体污染;同时流速加快,可减少泥沙淤积;以及河流中营养物质增多,会扩大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意应从保护湿地角度分析。工程措施的建设会破坏湿地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等。【2018全国卷II】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9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

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精品套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综合题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 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不能确定2.影响甲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洋流 C.海陆位置、洋流D.太阳辐射、洋流 在第二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右上图,回答3—4问题。 3.图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 4.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谟,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11月11号,被很多年轻人称为“光棍节”。小米手机官方网站的第六轮开放购买于2012年11月11日中午1 2点开始。截止到11月25日,小米手机单月销售85万台。网上购物,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货比三家,并且网购具有“商品种类齐全、价格实惠、送货上门”等优势。结合下图某商品网购物流示意图完成5—6题。

5.这种商品网购流程①②③环节排序正确的是 A.订单分发、物流配送、采购B.订单分发、采购、物流配送 C.物流配送、订单分发、采购D.物流配送、采购、订单分发 6.小米手机在我国许多地方的销售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即后面是组装工厂,前面是销售店铺。这种销售模式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B.原料C.市场D.技术 下图为“我国某省人口变动的部分情况图”,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曲线能反映65岁以上人口比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1982年以来,图中③曲线开始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 A.新出生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 B.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C.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本省人口出现负增长 D.家庭婚育观念不断改变 下图图为中央气象台对2012年04月09日08时00分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场(单位:百帕)实况分析图。据此回答9—10题。 9.图示范围内气压最大差值可能为 A.22 B.35 C.48 D.56 10.下列字母所处位置有可能是阴雨天气的是 A.Z、X、P B.P、Q、Z C.P、M、Q D.X、M、Z

2021年中考地理复习七下第六章北方地区第2课时真题演练鲁教版(含参考答案)

中考地理复习七下: 北方地区(第2课时) 命题点一黄土高原 (2018·临沂中考)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 B.位于秦岭以北 C.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D.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2.下列关于加强该地区水土保持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提供治理环境的资金 B.缓坡地建梯田,沟谷打坝淤地 C.植树种草,建设林草护坡带 D.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2017·潍坊中考)“山坡坡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黄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山。”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由“黄”变“绿”,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下图是黄土高原地貌类型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表示黄土梁地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4.当地传统民居窑洞的特点是( ) A.多依山挖掘 B.窑洞门口多向北 C.多占用良田 D.造价较高 5.黄土高原比山东半岛所产苹果口感更甜,其原因是( ) A.土壤肥沃B.日照充足 C.水源丰富D.昼夜温差小 命题点二北京 (2018·青岛中考)读北京市简图和北京市气候资料图,完成6~7题。 6.关于北京市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众多,多自东南流向西北 B.北有西北—东南走向的燕山山脉 C.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变化小 7.下列属于北京特色文化的是( ) A.四合院、京剧

B.窑洞、腰鼓 C.高脚屋、孔雀舞 D.碉房、锅庄舞 8.(2018·泰安中考)目前,北京正在研究打造多条贯穿城市的“通风廊道”,引导城外凉爽、干净的空气流入城市中心。结合下图,分析规划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道路通道,疏解城市交通压力 B.降低雾霾污染程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增加城市湿度,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D.增加城市绿化面积,调节大气成分 (2018·临沂中考)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举行,此次峰会必将为非洲发展和中非合作注入新的强劲动力。据此完成9~10题。 9.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举行,这体现了北京的一项重要职能是(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经济中心 10.《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指出,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基于以上城市职能,以下企业最适合在北京发展的是( ) A.机器人研发B.钢铁工业 C.石化工业D.纺织印染 11.(2018·北京中考)碧水环绕话北京 河流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颁布后,引起了师生们的共同关注。王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了小组探究活动。依据小组活动资料,完成问题。

鲁教版初中地理重点总结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形状: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大小:A平均半径—6371千米B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C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E 4. (1)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经度数值往左变大为西经(“W”);往右变大为东经(“E”)(2)0°纬线即赤道:纬度数值往上变大为北纬(“N”);往下变大为南纬(“S”) 5.地球公转重要特征—公转轨道面和地轴总保持6 6.5°的夹角,且北极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1)春分——3月21日 直射赤道(北半球春:3、4、5) (2)夏至——6月22日 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夏:6、7、8) (3)秋分——9月23日 直射赤道(北半球秋:9、10、11) (4)冬至——12月22日 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冬:12、1、2) 6.五带: 【A热带—太阳直射】 【B北温带C南温带—四季明显】 【D北寒带E南寒带—极昼、极夜】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相除时单位都是“厘米”:1千米=1*105厘米】 ①见类型:A直线比例尺() B数字比例尺(1/4000000或1:4000000) C文字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②比例大小:如同比较数字大小,数字比例尺主要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基本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指向标定方向——箭头所指为北方 (3)图例:居民点();铁路();高速公路();山峰();长城();水电站();洲界();未定国界();省级行政区界();水库();沙漠();瀑布();常年河湖();时令河湖()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陡难怕;等高线稀疏——坡缓易爬 9.世界五种基本地形: (1)高原(周围陡峭,内部平坦) (2)山地(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24 中国地理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中国地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2题;共84分) 1. (4分) (2017高二下·泉港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常年平均月均水位变化和月入库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水库所在地区最可能是() A . 淮河流域 B . 太行山区 C . 松花江流域 D . 青藏高原 (2)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 . 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 . 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D .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2. (2分) (2015高二上·南昌期中) 下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该岛位于()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6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末)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东部与西部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气候

B . 地形 C . 水源 D . 土壤 (2)据观测,台北冬季降水比较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 . 气候活动频繁,形成降水 B . 东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C . 沿岸洋流水温高,蒸发水汽多 D . 西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3)台湾比较丰富的资源有() A . 渔业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 B . 油气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 C . 耕地资源、油气资源、农林资源 D . 水力资源、耕地资源、渔业资源 4. (4分)我国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 . 北方 B . 南方 C . 青藏高原 D . 阶梯的交界处 5. (4分)(2018·浙江模拟) 2017年3月11日,广西发现特大型稀土可年产200万吨开采一百年。根据自然资源属性分类,稀土属于() A . 水资源 B . 气候资源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5:必备基础知识——地图练习题

第1讲必备基础知识——地图 限时规范专练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明在纸上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学校长500 m、宽240 m)。每周一全校师生都会在广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仪式。据此完成1~2题。 1.小明所在学校() A.从广场向正西走可直达校门 B.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北面 C.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 D.夏至日升旗时旗杆影子朝向校训牌 2.小明绘制该平面图时用的纸为B3纸(51.5 cm×36.4 cm),其绘图时用的比例尺最可能为() A.1∶100 B.1∶1 000 C.1∶10 000 D.1∶100 000 『解析』第1题,根据指向标可知,校门位于广场的东北方向,教学楼Ⅰ位于教学楼Ⅱ的东南方向,喷泉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夏至日日出东北,旗杆影子朝向西南。第2题,该学校长500 m、宽240 m,要绘制在B3纸上,通过计

算可知,用图上距离50 cm代表实地距离500 m最合适,比例尺为50/50 000=1∶1 000。 『答案』 1.C 2.B 读图,完成3~4题。 3.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4.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解析』第3题,两幅图图幅大小相等,但图乙所跨经纬度大于图甲,则图甲的比例尺大于图乙,表示的范围小于图乙。第4题,楠迪经纬度大约为(18°S,178°E),而莫尔兹比港经纬度大约为(10°S,147°E),则楠迪位于莫尔兹比港的东南方向。 『答案』 3.D 4.D 5.(2018·江西五市八校二模)一个旅行社在某地举办攀岩比赛,需要制作陡崖剖面图海报,想宣传“险、奇”效果,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解析』要想宣传“险、奇”效果,应使海报中的陡崖坡度加大,故应在保持水平比例尺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