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第八章知识要点

《化工原理》第八章知识要点

《化工原理》第八章知识要点
《化工原理》第八章知识要点

《化工原理》第八章知识要点

姓名 学号

1、干燥是利用热能除去固体物料中 的单元操作。这种操作是采用某种

方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此热量作为 使湿物料中湿分气化而被分离,从而获得含湿分较少的固体干物料。

2、干燥操作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操作压力的不同分为 和 ,按热能传给湿物料的方式分为 、 、 、 。按操作的方式分为 、 。

3、干燥过程是一个 和 的过程。干燥速率同时由 和 决定。

4、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5、掌握湿空气的十个性质及单位。

6、相对湿度百分数用?表示,即?= ,反映湿空气 的能力。当?=100%时,表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已达 ,真实水蒸气分压等于同温度下水的 。?值越低,则距离饱和程度越远,表明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 。若?= ,则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为零,即为绝干空气。

7、写出湿基含量和干基含量的互换式=X 、=w 。

8、单位质量的绝干空气和其所带有的 称为湿空气的湿容积。V H = 。从公式看出,湿空气的湿溶积系随湿度和温度的增加而 。

9、常压下,将1kg 绝干空气和其所带有的 的温度升高1度所

需的总热量,称为湿空气的比热。公式C H=。

10、湿球温度为湿空气的和的函数。因此湿球温度是表明的一个参数。

11、绝热饱和温度t as是空气初始状态下和的函数,它是湿空气在等焓的情况下,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2、T-H图中的线群有、、、、

、、、。

13、ф=100%的曲线称为,这时空气完全被水蒸气所饱和。饱和空气线的左上方为,这时湿空气成雾状,故称为,不能用来干燥物料。饱和空气线的右下方是,这时的空气可以用来干燥物料。

14、干燥过程中绝对干料的衡算式为,干燥器的总物料衡算式为,水分的物料衡算式为。

15、干燥中蒸发所需的干空气量为,单位空气消耗量

H越大,则空气消耗量越。即干燥过程中空气消为。空气的

耗量L在夏季要比冬季为。

16、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气压力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时,此时物料的含水量称为该空气状态下的平衡水分。平衡水分随物料种类的不同而异。在同一温度下空气的相对湿度百分数越大,物料所含的平衡水分越,当空气为绝干空气时,与之相接触的物料的平衡水分应为。平衡水分是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物料可能被干燥的。17、等速干燥阶段物料内部水分扩散速率表面水分的气化速率,物料的表面始终被水润湿。表面水分的蒸汽压与空气中水蒸气分压P之差,即表面气化推动力保持。此时,干燥速率主要决定于,而与湿物料的性质关系很小。

U逐渐。这时干燥速率主要决定于

18、降速干燥阶段,干燥速率

2

等性质,而与空气的性质关系很小。

非结合水分

19、物料中的水分

平衡水分

(--------- ()

20、结合水分存在于、中及中的难于除去的水分。非结合水分存在于物料及中的容易除去的水分。在一定温度下,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的划分,只取决于,与接触的空气有关。

21、根据物料中水分被除去的难易程度,可把物料中所含有的水分划分成和,其中是较难除去的水分。是容易除去的水分。

22、对流干燥过程中,热能是以方式由干燥介质传给与其直接接触的湿物料。

23、干燥速率是指。单位是

24、指出干燥速率曲线中各个线段所代表的干燥过程,并指出临界含水量、平衡含水量及在何处

物料温度达到湿球温度。

25、表面气化控制指在干燥过程中物料中水分表

面气化的速率内部扩散速率。内部

扩散控制指在干燥过程中,物料中水分内部扩散

速率表面气化速率,进行干燥操

作时一般增加或减

小。

26、影响干燥速率因素有、、、

、、、、

、。

27、干燥速率曲线表明干燥过程中与的关系。干燥过程可分为、、。

28、恒速干燥阶段为控制,除去的是。干燥速率主要决定于和,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29、降速干燥阶段为控制,除去的是,干燥速率主要决定于、和。

30、恒速干燥阶段与降速干燥阶段的分界点称为,处于该点的物料含水量称为临界含水量。干燥速率曲线和横轴的校点表示物料的含水量是。

31、按加热的方式可将干燥器分为、、、。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八章知识点独家总结

第七章力 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 )说明至少存在两个物体(或者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对”前面的是施力物体,“对”后面的是受力物体。书是__________ 。又如受书到桌面的支持力,书是 (2)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接触。如两个相互相互靠近的磁铁。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2.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使物体发生形变 (1)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改变。如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或出现“加速”或“减速”字眼的,即运动快慢的改变。或匀速转弯,做匀速圆周运动等(2)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就是看力是改变运动状态还是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同时发生改变。 (3)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如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 3.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1 )这3个要素均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画示意图时候要体现力的3个要素。作图时候要注意题目要求画出几个力的。 4.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1)发生条件接触并挤压或拉伸 (2)平时所说的推力、压力、拉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3)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力不一定是弹力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到 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作用在挂钩上拉力的大小 5. 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符号G,单位N (1)大小G=mg因g=kg,所以m的单位要化为kg (2)方向竖直向下 (3)作用点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采用悬挂法找重心 ** 6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合=R+F2,方向与这两个力同向 (2)同一直线上,方向不相同的两个力R、F2的合力F合=F1-F2 (假设F1>F2)方向与F1同向 第八章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 )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的合力为0 (或者说收到平衡力)时候, 等效于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2)实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如果物体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之一,说明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反过来 说,物体如果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并且也没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说明它一定收到不 平衡力的作用。 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细胞生物学 第八章 细胞核 知识点

第八章细胞核 粗面内质网(rER)相连; 核纤层),决定细 胞核形态; : 内、外膜相互融合形成的环状开口,嵌有核孔复合体 2.核孔复合物 (1)结构 环:胞质环、核质环(核篮); 辐:柱状亚单位、腔内亚单位、环带亚单位; 中央栓 (2)功能------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 被动运输:孔径10nm,≤60kDa 主动运输:孔径20nm >亲核蛋白的核输入信号:核定位信号(NLS) ;10个氨基酸的短肽,指导亲核蛋白完成核输入后并不切除 (NLS 、NES、信号肽和信号斑) (importinα/β、nucleoporin、Ran—GTP/GDP) >亲核蛋白的入核转运:①亲核蛋白通过NLS识别importin α,与可溶性NLS 受体importinα/β异二聚体结合,形成转运复合物; ②在importinβ的介导下,转运复合物与核孔复合体的胞质纤维结合; ③转运复合物通过改变构象的核孔复合体从胞质面被转移到核质面; ④转运复合物在核质面与Ran-GTP结合,并导致复合物解离,亲核蛋白释放;

⑤受体的亚基与结合的Ran并与importinβ解离,Ran-GDP返回核内再转换成Ran-GTP状态。 >mRNA 、tRNA和核糖体亚基的核输出:核输出信号nuclear export signal (NES)>请说明Ran在亲核蛋白的核输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①在细胞质内, 受体(importin)与cargo protein的NLS结合 ②受体/亲核蛋白复合物和Ran-GDP 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③在核质内,在GEF作用下Ran-GDP 转变为Ran-GTP,并与受体importin结合 ④构象改变导致受体释放出cargo protein ⑤受体-Ran-GTP complex 被运回细胞质, 在GAP 作用下Ran-GTP被水解为Ran-GDP, Ran与受体importin分离 3.核纤层lamina 是位于细胞核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 (1)结构和组成:由核纤层蛋白laminA、B、C组成 (2)功能 在间期细胞中,核纤层为核膜提供一个支架; 在分裂细胞中,核纤层的可逆性解聚调节核膜的崩解和重建; 核纤层蛋白磷酸化时,核膜崩解;核纤层蛋白去磷酸化时,核膜重建; 在间期细胞中,核纤层为染色质提供核周锚锭部位,维持和稳定间期染色质高度有序的结构; 调节基因表达,调节DNA修复 二.染色质和染色体 1.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与染色质DNA结合的蛋白质负责DNA分子遗传信息的组织、复制 (1)组蛋白·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 富含Arg和Lys的碱性蛋白质,等电点在pH10.0以上, 可以和酸性DNA紧密结合,分为H1, H2A, H2B, H3, H4五种。H2A, H2B, H3, H4为核小体组蛋白,在进化上十分保守,没有种属和组织特异性。H1的种族保守性低,有一定的种属和组织特异性。 Histone在维持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Histone与DNA在细胞周期的S期合成。DNA复制停止,Histone合成也立即停止。 (2)非组蛋白·主要指导与特异DNA序列结合的蛋白质 富含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色氨酸的酸性蛋白质。 占染色体蛋白质的60—70%,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种类和数量都不相同。在整个细胞周期中都有不同类型的非组蛋白合成。 能识别并结合在特异的DNA序列上,识别和结合靠氢键和离子键。 非组蛋白在调节真核生物基因表达,染色体高级结构的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α螺旋-转角-α螺旋模式 锌指模式 Cys2/His2 锌指单位和Cys2/ Cys2锌指单位

教育心理学重点难点知识梳理——中公教育--第一章到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心理学常考经典理论汇总 在历年の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理论大多来自西方,大部分考生在理解方面比较费力,所以考生在复习の过程中要注意复习の方法和策略。小编帮广大考生梳理了教育心理学中常考の经典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の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の基本需要提出の。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の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の需要、尊重の需要、自我实现の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の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の需要。 需要の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の先后顺序,一般来讲,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の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の追求。如果一个人の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以获得最基本の物质保障;在基本の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の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等。 二、奥苏贝尔の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の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の内容。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の需要,要求掌握知识の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の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の和稳定の动机。由于需要の满足(知识の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の,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の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の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起,成为成就动机の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の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の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の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の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の学习成绩,目の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三、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の愈好,取得の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の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の增强而提高の。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の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

2016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2016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总结2016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1、中东位于亚洲西南部、非洲东北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是东西方交通要道,三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之地,本区的霍尔木兹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在东西联系上 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照中东地形图8.3,了解中东的地 理位置,地形特点,主要国家、邻国,主要河流、运河、海峡、海洋。活动p52 2、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藏量最大、生产量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 产石油绝大部分通过海洋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 国家。主要产油国包括沙特、科威特、阿联酋、伊拉克 等 3、完成活动p53,记住3条石油输出路线。 航线经过的主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到达的国家和地 区 A波斯湾 霍尔木兹海峡 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

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各国 B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 C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 4、本区水资源匮乏,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稀少,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有关河流、湖泊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是中东地区除石油以外的又一个焦点。(图8.7p54)但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经本区。 5、中东主要是白色人种。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圣城,伊斯兰教还把麦加看作圣城。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集中分布于以色列,信仰犹太教,波斯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伊斯兰教。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阅读材料,活动p56了解)第二节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地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本区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盟,目前有27个成员国,统一货币叫欧元。欧盟加强了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并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活动题p58,读欧盟成员国之间密切联系图8.14,读欧盟国家分布图8.15)

管理学第八章知识点

管理学第八章知识点: 第一节:组织资本的理论研究 1、组织资本概念:组织资本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协同工作而形成的、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资本形式,它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制度、知识管理系统、客户和公共关系系统之中。(注意它的演变和形成) 2、组织资本的本质:组织资本是依托组织结构和制度,汇集组织内部的信息以及经验的积累,通过激励、约束、不断学习和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和组织文化的价值体现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资本形态。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就是指依附人体体力和智力所具有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价值总和。这个定义至少可理解和延伸如下六层意思: ①是人力资本是依赖于人们的体力能力和脑力能力,因而的有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都具有人力资本的依附基础; ②是人们的体力和智力是由于营养、保健、医疗和教育、培训、自学等形成的,需要花费资金,即投资形成的; ③是人力资本是通过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出来的,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或不参加劳动的人,因为不能创造价值,因而也就失去了人力资本; ④是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谁投资谁受益,因而人力资本创造的经济效益,应按投资比例分配给个人、国家和工作单位; ⑤是所有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获得社会给予的平均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至少要等价于他们个人的平均投资成本,才能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得以维持; ⑥是人力资本对于个人是从小到大直到老年,从投资、产出直到分配,从获得、增长直到降低、消失的全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使组织能够有效地利用人们的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发展: ①劳动管理阶段②人际关系阶段③组织行为科学阶段④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4、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 ①因事择人的原则 ②因材施用的原则 ③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 5、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和内容: 一、流程:①招聘前:工作分析、设计、人力资源规划 ②招聘挑选实践:招聘、甄选 ③招聘挑选后:培训/开发、激励、领导、沟通、绩效评估、报酬、劳动关系、企业文化 能力动机满意度忠诚与献身精神

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对A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受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②A对B的摩擦力向右,大小为F ③物体B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④地面对B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F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2s,推力小于摩擦力B.2~4s,物体做匀速运动 C.4~6s,推力等于摩擦力D.0~6s,推力的大小始终不变 3.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0~t1时间内小球处于平衡状态 B.t1~t2时间内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C.t2时刻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D.t3时刻小球处于非平衡状态 4.如图所示, “舞狮”是我国传统年俗活动,此时狮子静止在支架上,关于该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狮子对支架的压力和和狮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狮子受到的重力和支架受到狮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当狮子向上跃起时,狮子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D.狮子向上跃起后到达最高点的瞬间,受到的是平衡力 5.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木块被沿竖直方向的两根绳子拉住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受绳子向上拉力为F1,向下拉力为F2,当上面绳子被剪断后,不计空气阻力,木块下落过程中所受合力大小和方向为 A.F1-G 竖直向上 B.F2+G竖直向下 C.F1-F2竖直向下 D.F1+F2竖直向上 6.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是: () A.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C.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7.小轩与爸爸乘火车去旅游时,用新买的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如下图甲乙丙所示为车厢内桌面上塑料杯瞬间的不同状态,则下列关于火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 B.甲图中火车在匀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 C.甲图中火车在减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减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加速 D.甲图中火车在加速运动,乙图中火车突然向左加速,丙图中火车突然向右减速 8.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瓶对桌面的压力与水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语言学教程第八章知识点

Chapter Eight Pragmatics ?Definition ?Pragmatics is generally the study of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specifically the study of how context influenc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anings. In another word it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mbols and their interpreters. ?In 1937,the American philosopher Charles William Morris introduced the word “Pragmatics” into literature. ?莫里斯(C.Morris)和卡耐基(R.carnap)在1938年《符号基础理论》中 提出符号三分说: ?句法学(符号关系学)Syntactics 是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语义 学semantics是研究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的关系;语用学pragmatics则是研究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 ?Teaching Focus ? 1. Some basic notions ? 2. Speech act theory ? 3. 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 4. Post-Gricean Developments ? 1. Some basic notions ? 1.1 The definition of pragmatics ? 1.2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 1.3 Context ? 1.4 Sentence and utterance ? 1.1 The definition of pragmatics ?Various definitions: ?The study of how speakers of a language use sentences to effect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use.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context. ?The study o f speakers’ meaning, utterance meaning, & contextual meaning. ? 1.2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Both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study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初中人教版地理七年级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八章第一节中东——长期的热点地区 原因之一: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土耳其海峡→黑海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 大西洋→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 两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洲:亚洲、欧洲和非洲 五海: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 原因之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2、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3、中东石油的主要分布地区——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原因之三:匮乏的水资源 1、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沙漠气候类型控制下,热带沙漠气候的主要特征——终年高温干燥少雨。 原因之四:文化差异 2、中东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3、中东主要民族: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国家叫做“阿拉伯国家”;犹太人—信仰犹太教—集中分布在以色列;波斯人—信仰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伊朗。 第二节欧洲西部(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1、本区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本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3、欧洲畜牧业发达的原因:1)气候以温带海洋性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非常适合草的生长;2)地形——本区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草场面积广大; 4、繁荣的旅游业

英国伦敦——塔桥意大利——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 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挪威——北欧峡湾风光 西班牙——斗牛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 荷兰——风车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种人的故乡) 1、地理位置: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西临大西洋及几内亚湾,东临印度洋,最南端是好望角;本区大部分处于热带,有“热带大陆”之称 2、地形:主要是以高原为主,又有“高原大陆”之称。 3、气候:本区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为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分布具有南北对称的特点。 4、人口:本区90%是黑种人,所以本区又有“黑非洲”之称。 5、本区经济的特点:“单一商品经济”。本区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第四节澳大利亚 1、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占有一块完整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国土位于热带和南温带。 2、地形:主要的地形区有——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高原、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国内最长的河流是墨累河。 3、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原因: 气候适宜、交通便利。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 大利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全 国第二大城市。 称号: ①“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特有动物:袋鼠、鸸鹋、、 考拉、鸭嘴兽等。 ②“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 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③“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上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

最新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八章知识点及练习题教学文稿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下第八章知识点: 知识点: 1、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 、n 是正整数) 2、 幂的乘方法则 () mn n m a a =(m 、n 是正整数) 3、 积的乘方法则 () n n n b a b a ?=?(n 是正整数) 4、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 n m n m a a a -=÷(m 、n 是正整数,m >n ) 5、 扩展 p n m p n m a a a a -+=÷? ()np mp p n m b a b a = (m 、n 、p 是正整数) 6、 零指数和负指数法则 10=a ()0≠a n n n a a a ??? ??==-11(0≠a ,n

是正整数) 7、科学记数法 n ? =(1≤a <10,a为整数) N10 a 练习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a 3·a =_______,a 3÷a= 。 2、5 0=,2-1=。 3、计算:(-x4)3=_______,-2a(3a2b -ab) =。 4、计算:20052-2004×2006=,3.14×98-3.14×10+12×3.14=。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氢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0.00000000529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距离为厘米;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4×102)×(8×106 )的结果是_______ ______。 6、计算:214×(-14 )7= 。 7、已知23x+2=64,则x 的值是 。 8、如果等式(2a -1)a +2=1,则a 的值 为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9、下列计算:(1)a n ·a n =2a n ; (2) a 6+a 6=a 12; (3) c ·c 5=c 5 ; (4) 3b 3·4b 4=12b 12 ; (5) (3xy 3)2=6x 2y 6 正确 的个数为 ( ) A 、0 B 、1 C 、2 D 、3 10、若a =-0.3 2,b =-3-2,231-??? ??-=c ,051??? ??-=d , 则 ( )

中学教育学第八章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第八章教学(下) 1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备课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2)上课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 ①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②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③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3)作业检查与批改 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教师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指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之外,教师对学生的辅导,课外辅导一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学校通过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量和评价,可以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从检查中获得的反馈信息,可以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提高质量。 ①试题类型 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 供答型试题又分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两种。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充题。 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配式试题三种。 ②测验的质量 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最新初二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八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第八章力知识归纳 .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4.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9.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具

体的画法是: 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2.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 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6.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用滚动代替滑动;加润滑油;利用气垫。(5)让物体之间脱离接触(如磁悬浮列车)。

毛概第八章知识点整理

1.党在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江泽民提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内容: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属性(辨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吗?错)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5.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确立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 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我国

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8.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 9.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 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0.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 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1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 经济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持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 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七章_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珠江三角洲 1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路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2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温暖多雨,一月份平均温度0度以上,降雨量1500mm左右。, 3经济特区:(1980)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福建),海南省(1988), 4多层次的开放体系:珠三角地区形成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区位优势: 5发展优势:人文优势: 政策优势: 6资金来源:港澳地区为主74% 7发展途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利用其紧临港澳的优越的地理位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引进大量外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 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 8支柱产业:加工制造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 9销售地区: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渠道:港澳渠道 10经济模式:“前店后厂”店:港澳厂,珠江三角洲 11意义:20世纪末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12 城镇的发展:加工制造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13土地利用: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相互交错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1.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14城镇发展的表现 2.城镇数目不断增多 3.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4.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加 1.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5城镇发展的原因 2.工业的发展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 3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促进了非农业用地的扩大 16出现的问题:社会问题(住房紧张、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差),环境问题(三废污染严重) 解决措施:合理规划,科学发展,注重环保,适当引进外来人口,搞好宣传教育,协调人地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西双版纳 位置:云南省,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和老挝、缅甸接壤, 以澜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分为雨季(5—10月),旱季(11—4月) 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 旅游资源:独特的雨林景观(望天树、板状跟、独木成林、绞杀植物),热带动物王国(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长嘴犀鸟),独特的民族风情(13个少数民族、佛教建筑群、竹楼、 泼水节、竹筒饭、孔雀舞) 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1.政策支持2. 位置优势3.资源优势 本区国家级的旅游景区:热带植物园、傣族园、野象谷支柱产业:旅游业 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多个部门的发展,并增加了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 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西双版纳的经济发展 存在的问题:1.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2.景点分散,没有形成规模3.不法商贩影响了西双版纳的声誉 西 双 版 纳

毛概第八章知识点整理

毛概第八章知识点整理 1、党在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2、党的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妾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江泽民提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内容: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把两者结合起来;三 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属性(辨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吗?错)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5、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6、党的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确立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妾求。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8、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9、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10、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1 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支持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章-知识点

第八章生活中的酸、碱、盐 8.1重要的酸 1、盐酸: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要密封保存、开盖能看见白雾。 2、硫酸:无色油状液体、不易挥发、强腐蚀性 浓硫酸的特性:(1)脱水性(碳化) (2)吸水性(做干燥剂,不能干燥NH3和H2S)、(3)强腐蚀性 浓硫酸的稀释: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断拌(图) 浓硫酸沾在衣服、皮肤上的处理:干布擦→水冲→涂NaHCO3稀溶液 3、硝酸:无色液体,易挥发,强腐蚀性、有特殊气味、封存。开盖能看 见白雾。 4、酸的通性:(酸有通性的原因是阳离子都是H+) (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不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 (2)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但HNO3不生成H2生成氮的化合物。Zn+H2SO4=ZnSO4+H2↑(3)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HCl+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2HCl (4)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Fe2O3+6HCl=2FeCl3+3H2O F e2O3+3H2SO4=Fe2(SO4)3+3H2O 除铁锈(5)与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HCl+NaOH=NaCl+H2O(没有现象,用指示剂观察) 5、Cl-的检验:加入AgNO3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AgCl) SO42-的检验:加入BaCl2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BaSO4) 加入Ba(NO3)2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 6、区别HCl和H2SO4的方法:加入BaCl2或Ba(NO3)2有白色沉淀的是H2SO4,不用AgNO3因为AgCl 不溶,Ag2SO4微溶区分不开。 7、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有气体、水、沉淀一个符合就行)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8.2常见的碱 1、Ca(OH)2: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有腐蚀性、滑腻感、用于建材、改良土壤。 2、NaOH: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强烈腐蚀性、滑腻感。用于制肥皂、造纸、纺织、 印染、精炼石油、使用时防止对眼睛的伤害,沾到NaOH用大量水冲洗,要密封保存,因为易潮解还吸收CO2 3、CaO ——生石灰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珍珠、水垢中) NaOH ——火碱、烧碱、苛性钠 4、NaOH可做干燥剂,一般与CaO混合称为碱石灰, 不能干燥与它反应的气体有:HCl、CO2、SO2、H2S。 NaOH+HCl=NaCl+H2O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O2=Na2SO3+H2O 2NaOH+H2S=Na2S+2H2O 5、碱的通性:(碱有通性的原因是溶液中有0H-) (1)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变红。 (2)与酸中和反应 (3)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与盐反应生成盐和水(要求碱和盐都溶于水) 6、Cu(OH)2——蓝色沉淀不溶性碱,除了酸碱中和外,其他碱的通性都不具备。 Fe(OH)3——红褐色沉淀 白色不溶性碱有Mg(OH)2 Fe(0H)2 Al(OH)3 Zn(OH)2 8.3溶液酸碱性 1、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指溶液显酸性、碱性还是中性,用酸碱指示剂测定。 (定性分析) 2、溶液的酸碱度:定量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一种方法,用PH表示。 3、PH的范围:0—14 PH小于7酸性、PH等于7中性、PH大于7碱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4、PH的测定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倒在PH试纸上, 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溶液PH。 注意:①不能将PH试纸侵入待测液。②不能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否则待测液被稀释。酸的PH 测大,碱的PH测小了。PH读数为整数。(PH试纸只能粗略测定) 8.4常用的盐 1、盐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用于水中间。盐酸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容钡和铅,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微溶于水有CaSO4、Ag2SO4、MgCO3 2、盐的分类: ①由金属阳离子分类:钾盐KCl、钠盐NaCl、铁盐FeCl3 ②由酸根离子分类:盐酸盐MgCl2、硫酸盐Na2SO4、硝酸盐AgNO3、碳酸盐Na2CO3 ③由NH4+分类:铵盐NH4Cl、NH4NO3、 ④正盐:NaCl、Na2SO4、CaCO3 ⑤酸式盐:碳酸氢钠NaHCO3、硫酸氢钠NaHSO4⑥碱式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3、盐的通性: ①盐+酸→盐+酸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AgNO3+HCl = AgCl↓+HNO3 ②可溶性盐+可溶性碱→新盐+新碱 CuSO4+Ca(OH)2 = Cu(OH)2↓+CaSO4 2FeCl3+3Ca(OH)2 = 3CaCl2+2Fe(OH)3↓ Na2CO3+Ca(OH)2 = 2NaOH+CaCO3↓ ③可溶性盐+可溶性盐→新盐+新盐 BaCl2+Na2CO3 = 2NaCl+BaCO3↓ NaCl+AgNO3 = NaNO3+AgCl↓ 4、CO32-的检验:取样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32- 5、不能共存的离子组有(PH大于7,溶液有大量的OH - ,PH小于7溶液中有大量的H+) H+——OH - ,HCO3 - ,CO3 2- OH -——NH4+ ,Cu2+ ,Fe 3+ ,Mg2+,Al3+ ,Zn 2+,Ag+ Cl -——Ag+ SO4 2-——Ba2+ CO32-——Ca2+ ,Ba2+ ,Cu 2+ 6、Fe2+——浅绿色,Fe3+——黄色,Cu 2+——蓝色, MnO4-(高锰酸根)——紫色

第八章知识要点学习策略

第八章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概念与分类 2、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的概念与分类 3、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的含义及包含的内容 4、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具有实用的指导价值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二、学习策略的特征 1、主动性。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2、有效性。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3、过程性。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4、程序性。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三、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的设置,学习努力与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四、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 1、可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2、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 3、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发展。 第二节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一)复述策略 1.复述策略的含义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叙述的过程。 2.几种复述策略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随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过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 在安排复习时,要尽量考虑预防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要尽量错开学习两种容易?昆淆的内容,当学完一系列词汇后,马上进行测验,开始和结尾的几个词一般要比中间的词记得牢。这就是所谓的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因此,要把最重要的新概念放在复习的开头,在最后对它们进行总结。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采用整体识记,即整篇阅读,直到记牢为止。对于篇幅较长,或者较难,或者内在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分段识记。即将整篇材料分成若干段,先一段一段地记牢,然后合成整篇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在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 (5)复习形式多样化 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复习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是对知识的最好复习。 (6)注意复习时间的合理安排 (7)试图回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