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期末重点

外国文学史期末重点

外国文学史期末重点
外国文学史期末重点

外国文学史期末重点

外国文学史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P17

●《俄狄浦斯王》是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

P27

●《神曲》的思想内容和意义

P57

思想内容:探索意大利政治和道德的复兴之路,给

人类指示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到达真

理与至善的途径。

意义:1、反映意大利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

2、肯定理性与知识、现实生活的意义;反对

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具有反封建,反

教会的思想倾向。

●大学才子派:16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一批中产阶级

出身,受过大学教育,富有才华,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并锐意创新的剧作家,他们大多受过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具有比较丰富的古典文化修养,被称为“大学才子”。他们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文学社团,但都对英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P75

●《堂吉诃德》:主:堂吉诃德仆:桑丘·潘沙

P83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喜剧

P91

●哈姆莱特延宕的原因:

P94

1、人文主义者的弱小,在复仇过程中,遭遇了人

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对人文主义信念产生了怀疑与反思。

2、从历史角度看,克劳迪斯影射了女王伊丽莎白,

哈姆雷特的延宕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统治者的矛盾心

理。

3、巨大的心理落差,现实巨大的困难,个性的优

柔寡断,理性的审慎思索。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代表——三一律:(指的是在戏剧创

作中必须遵守地点、时间和情节三者的完整统一,具体而言是指:剧情单一,只叙述一个故事,不旁涉他事;在一天当中进行;在一个地点发生。)

P107

《失乐园》主题思想:依靠坚定的信仰战胜欲望和邪念,从而获得灵魂的乐园,体现了宗教思想的胜利。

表现了诗人虔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和对英国革命始终不渝的态度。 P113

●莫里哀——《悭吝人》

P120

●“狂飙突进运动”定义:是1770年—1785年间发生

在德国的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文学革新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因作家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而得名。运动的中心是斯特拉斯堡;主要精神:强调民族情感和民族风格;崇尚自然,拥护卢梭“返回自然”的口号;崇拜天才,鼓吹个性,反对封建束缚。

P141

●《浮士德》形象的意义:

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

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是近代300年间欧洲进步知识分子的写照。

2、浮士德又是普通人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双重性。他

有着普通人的弱点、感情和心理,在探索的路途中,不仅总是与外界事物和人发生碰撞与冲突,还要和自身展开剧烈斗争。

3、浮士德形象的意义,在于向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净

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

想,把人们引向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P166 ●“湖畔派”定义:湖畔派是18~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

义诗歌流派。主要代表有有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P185

●《悲惨世界》人道主义思想内涵:

1、展示贫穷人民的悲惨处境和命运

2、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法律与人民为敌的本质

3、宣扬以仁爱代管压迫的人道主义观念

4、出色的描写了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的起义,塑造

了共和党人的鲜明形象 P216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爱米莉·勃朗特《呼

啸山庄》 P238

●于连形象分析:

1、性格特征: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个人奋斗者形象,具

有反抗和妥协,坦率和虚伪的两面性,追求平等自由,相信自由竞争的原则;反抗封建制度,强烈要求打破不平等的现状、压抑感和悲观情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虚伪。

2、意义:于连是王政复辟时代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

年的典型形象。他一生的遭遇,他的希望、追求、奋斗、失败,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命运。

他对复辟社会进行了报复性的绝望的反抗,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对复辟社会的抵抗情绪,但必然失败。同时,个人反抗的个人主义性质决定了反抗者在受到统治阶级选举时,就转化为向统治阶级的妥协。

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个人奋斗者典型。他志向远大,聪明能干,意志刚强,敏感高傲,有发财致富、向上爬的野心。

①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

②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当他受压时,性格主要表现

为反抗;一旦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就妥协投降。他的性格在(3个)典型环境中得到了体现。

③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没有泯灭。表现在行动上就

是他对现实社会的反抗——妥协——堕落——清醒——反抗精神总爆发(法庭演说)。这反映了平民既反抗

贵族大资产阶级,又与之相妥协的两重性。于连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的,最终目的也只是实现一个平民的自我价值,因而无法获得同阶级的人的支持。

同时,这种个人主义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得到满足,就很容易与现实妥协投降。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愤怒谴责,是对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的沉痛抗议,是他反抗精神的总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它在整个于连形象的刻画中是画龙点睛之笔。 P252

●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

(主)、“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P257 ●结合情节探索《高老头》主题:

P263

1、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

户对封建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子爵夫人告别巴黎)。

2、小说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

贵族。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小说揭露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极端利己投机取巧完全不同的诚实的个人奋斗之路。

小说由4条情节线索紧密交织在一起。退休面粉商

人高里奥被两个女儿榨干后惨死在伏盖公寓;破落贵族青年拉斯蒂涅迈出了上向爬的第一步;逃犯伏脱冷引诱拉斯蒂涅合谋争夺遗产身份暴露后被捕;巴黎贵妇鲍塞昂子爵夫人败于资产阶级女子手下,凄凉地退出了上流社会。由此表现了金钱成为新的上帝后社会历史的变化。

●波德莱尔代表作《恶之花》写作手法:感应=同感=

应和 P277

●《双城记》人道主义思想内涵:

P290

(1)同情法国人民在封建暴政下的悲惨生活。如:得伐石太太一家的遭遇、侯爵马下压死小孩、医生的遭遇。

(2)同情法国大革命。作品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法国大革命。并以此警告英国统治当局要缓和阶级矛盾。

(3)谴责了厄弗里蒙德侯爵兄弟荒淫无耻、凶残横暴、草菅人命的罪行,对贵族阶级做了彻底的否定。

(4)谴责了革命暴力行动,并丑化了暴力革命的领袖人物。狄更斯在作品中把革命者描写成杀人成性的刽子手。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可怕的母夜叉。最后,得伐石太太和露西小姐保姆手枪走火把自己打死,表明人道主义对暴力的胜利,形象地说明了作者的观点。

(5)塑造了人道主义的最高典型代尔那和卡尔登。贵族后代代尔那,放弃特权为救管家面入狱。卡尔登从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到最后心甘情愿代替别人上断头台。

●《死魂灵》泼留希金:贪得无厌,吝啬到近乎病态的

守财奴 P305

●屠格涅夫长篇小说《前夜》、《父与子》

P308

●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走向高峰的是《罪与罚》

P318

●哈代把大部分以英国西南部农村(古称威塞克斯地区)

为背景的小说,称为“威塞克斯小说”。

●造成苔丝不幸得原因:

1、亚雷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代表着资产阶级社

会的权利、财富和罪恶,对苔丝的压迫更多地表现为人身迫害。

2、以亚雷为代表的社会上的伪善、自私、冷酷和道德

偏见,是造成苔丝悲剧的重要原因——对她的精神摧残。

3、苔丝的家庭、自身的弱点:旧道德观念、宿命论思

想,自卑自叹,悲观失望。她的家庭是当时农场不受欢迎的岌岌可危的阶层。

P377

●社会问题剧:

(1)针对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如法律、市政、道德、妇女地位等),抓住典型人物和事件加以解剖,从而推翻公认的道德准则和因袭的观念,暴露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2)通过戏剧冲突(“讨论”的方式)提出和展示社会问题,但并不在冲突结束时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以问题本身的尖锐性、复杂性使观众或者读者激动并深思,以达到所谓的“戏剧之外的效果”。

P379

●托尔斯泰——心灵的辩证法

P388

●《安娜·卡列琳娜》中安娜形象的理解

1、安娜的感情强烈而真挚,有深刻丰富的内心世界。当她还是少女时,就由姑母作主,嫁给比她大20岁的省长卡列宁。卡列宁枯燥泛味,感情贫乏。牢狱般的生活窒息了她生命中隐伏的爱情。和渥伦斯基的相遇,唤起了她长期受压抑的处于沉睡状态的爱的激情。她对爱情自由的执著追求,体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质。

2 、她对渥伦斯基的爱认真执著到疯狂和神经质的

地步。当渥伦斯基明显表现出对安娜的冷淡时:失去了一切的安娜绝望地想找回渥伦斯基最初的激情,找回那种不顾一切的爱,而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反常”越来越反感,安娜的感情受到极为惨重的打击,这使她对渥伦斯基的爱更加炽热真诚,发狂到了极点。她的独特的个性是把爱当作生命,她想以死唤回爱的生,这是她的性格所决定的。

一、安娜是一个坚定地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她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结果。

二、安娜最初的内心冲突,来自于她对生活的狂热渴望,来自于她对人与人之间纯真的和真正的关系的追求,来自于她对周围人当中比比皆是的谎言和伪善的厌恶。

三、安娜的反抗本身决定了安娜的性格与命运是悲剧性的,她的悲剧从根本上说,是由那个罪恶的社会造成的。

四、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

P39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