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racle_云计算平台架构分析

Oracle_云计算平台架构分析

Oracle_云计算平台架构分析
Oracle_云计算平台架构分析

Oracle 云计算平台架构分析

摘要: 对于Oracle的云计算策略,其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目标就是确保云计算完全是企业级的,Oracle既支持私有云,也支持公有云,可以由用户的需求来选择。IT界曾有观点指出在云计算领域可以提供全线云计算产品的两家供应商 ...

对于Oracle的云计算策略,其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目标就是确保云计算

完全是企业级的,Oracle既支持私有云,也支持公有云,可以由用户的需求来

选择。首先看看这张出自Oracle官方的云计算平台及管理产品示意图。

Oracle云计算平台及管理产品示意图(图来自CIOAge)

从图中可以看出,Oracle在云计算架构中IaaS、PaaS领域都拥有的技术产品。从底层的存储、服务器、虚拟化及操作系统到数据库、中间件、开发环境的架构中,我们可以看到Oracle的产品在各个环节的分布;右侧对应的是Oracle 的云计算管理产品,包括物理与虚拟系统管理、应用程序性能管理、生命周期管理、配置管理等等。据悉,云计算运营商Amazon就是Oracle的一个合作伙伴,Oracle已经认证许可在Amazon EC2上运行,而Amazon也是Oracle支持的第一个公共的IaaS提供商。

其实,上图没有体现Oracle云计算架构的全部产品,在最上面一层的SaaS 领域Oracle还拥有ERP、CRM等众多应用软件。下面就是Oracle云平台的典型物理架构和逻辑架构图:

图1 Oracle云计算平台典型物理架构(图来自CIOAge)

图2 Oracle云计算平台典型逻辑架构(图来自CIOAge)

IT界曾有观点指出在云计算领域可以提供全线云计算产品的两家供应商一个是IBM,另一个就是Oracle。Oracle在云计算市场的前景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数字出版产品形态分析

当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和数字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传统出版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个变革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传统出版受互联网的冲击越来越大,读者越来越多的通过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获取内容,引发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思考。

数字出版可以理解为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各种图、文、声、像信息以数字形式存入信息库中,出版者根据市场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编辑、加工、整合,然后以纸介质出版物、光盘或网络出版物等形式投放市场的出版活动。

在数字出版的探索和爬坡中,有些出版社建立了网站,在自己的网站上建立样书库或者一些市场活动宣传信息,这些只是传统出版的一种网络营销模式,谈不上数字出版。数字出版目前都有哪些形态呢?

l 出版社将纸质书变成电子格式(PDF、CEB、Epub),采用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进行营销,这是数字出版众多形态中的一种形态,这种形态能够满足

一部分的数字出版的要求,但要更进一步去做数字出版,这种形态就存

在先天的局限性。

l 将出版图书与音频、视频内容整合打包销售,形成点读、多媒体光盘的出版形态。

l 专业数据库的销售(镜像、用户帐号)。

l 题库、图片库的运营。将出版内容中的资源拆分标引后,重新组合的另外一种营销模式。

l 期刊的按篇/页销售和服务模式。

面对这么多种数字出版的产品形态,数字出版的基础架构究竟应该怎么建设呢?

二:数字出版基础架构探讨

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预期收益和生产成本。从近期来讲,数字出版的预期收益同传统出版所产生的收益来说吸引力还是不够的,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中还处于爬坡和探索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架构我们的数字出版系统。既满足新型的数字出版流程也要同时满足于传统出版的要求,这就要求出版内容的数据唯一性和颗粒化组合,以及多种渠道的动态发布。

基于以上的分析,数字出版的基础架构应该是数字化的内容生产流程,这个流程应该有如下特性:

1.智能化:满足纸质书籍的自动化编排生产的要求,降低传统出版的

出版周期和有效的成本控制;

2.结构化:内容对象的颗粒化管理、重构和重组,并保证出版内容数

据的唯一性;

3.多渠道:多渠道的发布,能根据颗粒化的内容对象,自动发布成数

字产品,比如Epub、Html、彩信等。

4.数字化:从作者、编辑、发布的全流程引入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的内容生产流程包括如下三个部分:

1.出版资源数据库。核心是对出版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存储、应用,

也就是达对资源能够拆得开、存得进、取得出的目标和要求。在出版资源的重构中,保证内容的数据唯一性。做到根据需要更改一次,所有相关的出版数据的自动更改。具体表现为:

l 一书一档。为每本图书建立档案,把图书和其它相关的资源建立关联关系。

实现从图书可以找到相应的封面、插图、音视频等资源信息,做到真正

的一书一档,把图书和相关的图片、多媒体资源形成统一的资源网。

l 资源开发。对出版资源整合开发,打破传统出版的形态,以及信息的组织方式,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更加灵活,而且在信息的重组上也可以更

加自由,并且注重资源的深度挖掘。在出版资源根据需要重构的过程中,

保证内容的数据唯一性。

2.动态发布引擎。

l 结构化内容对象的自动排版,内容与版式的匹配后的自动排版,满足传统出版的要求;

l 结构化内容对象的多渠道发布,比如自动发布成Epub、Html、彩信等多种方式;

3.协同编纂系统。

构架从图书选题、撰写图书任务、审核图书稿件、版式设计管理、交互式编排、发布等多个环节的流程管理。从而从出版的开始就完成出版内容的前结构化工作,为数字出版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的三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架构了数字出版时代的数字化的内容生产流程,协同编纂系统从最初图书选题开始就完成了结构化,为出版资源数据准备奠定了基础,出版资源库为按需出版、一次制作多次发布奠定了存储、管理、重构的基础,而动态发布引擎实现了内容的多渠道发布,让数字出版产品形态的动态生成。

对于历史的出版资源,如果需要纳入到数字出版内容生产流程里来,可以考虑对传统出版的电子文件进行反解,进入出版资源数据库。

三:数字出版基础架构必须具备的能力分析

1:动态发布引擎的能力分析

动态发布引擎必须满足于现有传统出版的能力,并且提供数字出版形态产品的能力。从这点来说必须具备如下能力:

l 对中文排版的完美支持,并提供配套的交互式编排软件进行微调,以满足美学的要求;

l 对于数学公式的完美和解析能力,在资源库中涉及到的数学公式以MathML 的方式进行存储,要求动态发布引擎能够支持数学公式的自动编排;

l 模板和内容的匹配能力,可根据不同的内容匹配不同的模板,这些模板包括传统出版的版式,多媒体电子书的模板,彩信的模板等。

2:出版资源数据库的能力分析

出版资源数据库不仅仅是对图书资源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图书中的内容对象的管理。从这点来说,考虑到不同的内容对象类型,必须具备如下能力:

l 对拆分的篇章节的管理,能够按照篇章节进行查询和浏览;

l 对于拆分的条目按照逻辑结构进行组织后的管理,比如试题可按照题干、题目、答案等方式进行管理,对于论文,可以按照文章题目、正文、参考文献等结构进行管理;

l 必须支持数学、图片、表格、补字处理等的管理;

l 图书、内容对象等建立关联关系,方便查找;

3:协同编纂系统的能力

协同编纂系统是编辑、作者、美编人员多方位协同创作、加工的一个流程管理平台,从目前实际的情况看:

l 编辑、作者都在Word下工作,协同编纂系统必须提供Word客户端与后台系统的结合,实现从选题开始就做结构化的处理,而且这个结构化处理必须是非常易用的。

l 美编人员使用的交互式版式设计工具必须与协同编纂系统是关联的。

四:数字出版基础架构建设的合作伙伴选择

前文分析了数字出版的产品形态,对数字出版基础架构进行了基本的探讨,以及数字出版基础架构能力的分析,目前在国内、国际上谁会有能力提供一套这样完整的解决方案呢,尤其是出版集团进行数字出版战略的时候,谁是最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呢?

l 从动态发布引擎系统来看,目前能提供交互式模板编排软件的公司是方正和Adobe,但对于数学公式的编排来说,目前能满足科技类编排软件来说只有方正的书版(非交互式)和方正飞翔软件,所以目前来说与方正飞翔编排软件配合的动态发布引擎系统是最适合的。不仅仅是满足于中文排版的规范,更多的是对数学公式的处理能力和反解能力;

l 方正动态发布引擎已经支持了结构化内容的自动编排,具备输出CEB、Html、彩信、多媒体电子书、个性化出版等多种能力;

l 从出版资源数据库系统来看,方正智汇资源库题库系统已经部署到了很多的出版社用户中,满足了不同出版社针对不同的数字产品的不同的应用,比如题库的应用、文章库的应用、条目库的应用等。

l 方正的软件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在出版行业是国内最强的,这是数字出版基础架构实施成功的保障。

总结:

数字出版基础架构是数字化的内容生产流程。出版社的网站等应用都是这个数字化的内容生产流程生产出来的产品形态的发布和运营。数字化的内容生产流程里包括出版资源数据库、动态发布引擎和协同编纂系统。

网刃推出全方位、完美的PDF电子书加密保护方案,

支持PDF电子书的下载播放和在线激活播放,广泛应用于数字书籍,数字论文,数字报刊等的在线发布。

让您尽可放心地发布产品。

网刃PDF播放器下载

前言:

随着网络和移动存储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过网络、光盘、移动硬盘来传递各种数字产品变得越来越容易。怎样才能有效的保护数字产品版权,同时又能利用现有的技术快速、大规模传播销

售产品,就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网刃数字产品版权保护平台(简称网刃平台)是针对目前全球的数字产品盗版猖獗状况而提出的,网刃平台的PDF电子书产品保护方案为PDF产品版权保护、认证及发布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平台的核心是用高强度算法对PDF电子书产品进行保护和认证,解决困扰电子书产品通过网络等途径安全的、大规模、全方位销售的瓶颈问题。

一、网刃数字产品版权保护平台的架构与组成

网刃平台对PDF电子书的保护方案主要由媒体加密系统、注册服务器系统、产品及授权证书管理系统、播放插件、授权许可证查询系统等组成。

(1)媒体加密系统

其作用是将PDF电子书文件进行加密处理,不改变原有文件的格式。加密方式是基于资源的加密,一个PDF电子书文件可以通过设置时间分割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被称作一个资源。加密时针对不同的资源可以设置不同的密码,这种方式支持PDF电子书观看的分段收费,而且也支持让用户免费观看一个PDF电子书文件的前几分钟,如果用户想继续观看的话再购买许可证。这种方式的灵活易用性显而易见。

(2)注册服务器系统

为客户端提供网络连接和认证服务;同时监控当前授权序列号的连接和认证

状态等。当用户使用许可证注册时,负责检验是否为合法用户、使用截止日期、使用次数、使用权限及授权可看资源等信息。如果判定为合法使用则验证成功,可以正确播放PDF电子书文件,如果判定结果为非法使用则验证失败,PDF电子书文件播放将异常。

(3)产品及许可证管理系统

用于根据用户的缴费情况和内容所有者的要求管理许可证,由于加密PDF

电子书文件与播放许可证是分开管理的,消费者在播放加密PDF电子书文件前,必须首先购买许可证。许可证内含有可以对加密的PDF电子书文件进行解密的密钥及授权信息,它的生成和销售是通过产品及许可证管理系统实现的。许可证可以设置允许用户使用的截止日期、最大使用次数及授权可看资源等信息,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不同的许可证。

(4)播放插件

播放插件是可以免费在平台上下载的,该部分与PDF电子书文件相结合。在播放资源前负责验证资源的使用是否授权,如果没有授权则负责注册服务器系统进行安全通信,以获取资源播放需要的信息。

(5)授权许可证查询系统

以网站形式提供。为客户提供授权许可证离线注册、查询和信息维护服务。

二、平台基本工作流程

(1)加密文件的生成

对PDF电子书文件进行加密保护,对文件中每一页进行加密处理,并对内容进行数字签名。其它信息也会添加到该文件中,如产品商号、产品型号等。这种加密处理方式不改变文件原有的格式。

(2)加密文件的发布

因为加密的媒体文件与播放它的许可证是分开的,所以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发布加密的媒体文件。例如,如果授权通过,可以将加密的文件放在Web网页上直接观看文件;也可以下载和复制加密后的媒体文件在本地播放。

(3)播放加密保护后的媒体文件

消费者只需在平台上免费下载PDF播放器,就可根据购买到的许可证中所提供的规则或权限来播放文件。许可证可提供多种不同权限,如可播放资源种类,可播放次数、持续时间等。基本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网刃平台PDF电子书加密方案让内容提供商以一种安全加密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分发他们的PDF电子书内容。一个加密后的文件包含用特殊秘钥加密后的数据以及一些内容提供商提供的附加信息。采用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能保证那些能够播放这些加密媒体内容的人都是经过授权并获取正确的许可证的消费者。

三、平台特点

(1)坚固的保护

网刃PDF电子书加密保护利用认证加密技术,帮助内容提供商保护它们的内容不受非法侵害,同时也提供给消费者方便的获取数字媒体使用权的途径。系统通过许可证秘钥来进行内容的加密,无论内容被多么广的传播,每个计算机在播放文件时都需要获取独立的秘钥,这将保护您的内容不被用于非法用途。

(2)授权到每个计算机

版权管理技术为每一个连接到服务器上获取许可证的计算机建立独特的标识,这保证了加密文件不会被那些不被允许的计算机所播放。

(3)灵活的商业模式

提供多样化的许可证授权控制,这就便于内容提供商使用多样化的商业经营模式。

(4)实时的内容加密

通过采用我们的技术, 内容所有者可以在互联网上实时的分发经过加密保护的流媒体文件, 这可以用于新闻直播、摇滚音乐会、重要体育赛事等等,可以防止这些直播节目在直播的同时被非法的保存。

(5)方便的改变许可证条款

由于许可证和媒体文件被独立的保存,所以许可证条款可以方便的在服务器上进行修改而不需要重新加密媒体文件或重新进行媒体文件的发布。

(6)革新的租金和订阅模式

内容提供者可以设定许可证生效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这样可以适合以订阅方式进行付费的用户。

(7)同时支持网页在线播放及下载之后播放

(8)服务统一性

提供统一的在线发布平台,用户不必再建立自己的服务器系统,可以大大降低产品销售和系统维护费用。

一、视频云计算应用背景

1、三网融合,

2、全媒体运营

广播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新媒体心业态等需要全媒体运营,全媒体运营需要全新技术支撑。

3、全台网应用

IT系统建设、资源利用、应用安全、运维成本等问题

4、高清与3D发展

效率、节目时效性等

云计算特征和核心价值

显著特征是:

1、全新的用户体验与商业模式

2、基础架构管理与服务提供方法

核心价值是:

1、价值业务

2、创新服务

3、资源优化

应用优势:

1、提高IT资源使用效率

2、降低IT总体投资成本

3、业务调整与扩展灵活

4、满足资源个性化需求

5、提供全新的商业模式

6、便于远程及异地协作

三网融合的实质是业务融合、服务融合,三网融合时代就是“大的服务云”,是广电云服务+电信云服务+互联网云服务的融合。

广播电视台与广电网络运营商面临新的生态环境,未来需要与电信企业、互联网运营商同台竞技,所以广播电视台需要通过IPTV及手机电视平台实现与电信网对接与内容运营。

报告中,张总提出,三网融合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与技术架构,而云计算李理念和技术刚好顺应形势发展,适合其发展需要。

二、视频云计算体系结构

构建全媒体运营四大核心云平台

1、经营管理云平台

2、生产制播云平台

3、集成分发云平台

4、运营发布平台

四大核心云平台部署策略:

1、运营管理部署私有云

2、生产制播部署视频云

3、集成分发部署混合云

4、运营发布部署公有云

对于视频云计算体系,张总也提出了其核心观点:四大核心平台是全媒体运营的基础,系统规划需要充分应用云计算理念和技术。

三、视频云计算实践之路

对于,视频云计算发展实践,他提出,云计算仍然需要SOA架构。并提出了其推进战略:1、选择适合业务局部开展,2、先局部实践后总体推进,3、建立云计算的安全体系,4、先私有到混合再公有云,5、从独立建设到合作建设,6、使用第三方云服务平台。但是,目前视频云计算仍面临很多实施难点,如技术成熟程度、标准规范问题、系统安全问题等都急需解决。

最后,张总表示,对于视频云计算,我们要科学规划与积极有序实践视频云计算架构,合作共建全媒体运营四大核心云平台

媒体集团网络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全面分析跨媒体产业服务的业务架构,提炼媒体企业内完整的数据信息架构,并通过安全、成熟、可靠、开放的基础架构,实现多媒体内容产业链技术服务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自动化,实现媒体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提升媒体企业竞争力”。

新奥特广电全台网应用集成主干平台通过企业服务总线、企业媒体总线、业务流程引擎、公共服务架构及监控管理平台等系列软件产品,全面服务于广播电视集团(总台)、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其他媒体单位,实现数字媒体节目制播、生产运营管理、IT基础架构管理等在内的应用业务集成、IT系统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化”、“业务流程化”、“管理集成化”、“软件服务化”,从而协助我国媒体集团实现业务拓展、战略转型和精细化管理。

新奥特SITEMAP V3广电全台网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Enterprise SOBA),通过对业务架构、基础架构、数据架构、信息架构的分析和设计,对全台网进行全面的设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全台网最佳实践方案。采用Auto.Sitecore应用集成主干平台,将使媒体集团IT建设与业务发展同步,构建灵活的业务流程,并确保松耦合性、位置透明性以及协议无关性。

功能特点

对媒体集团内容生产、内容管理、内容运营、业务流程进行战略分析、优化流程和全程管理;

采用创新的面向服务业务应用构架(Enterprise SOBA),打通多业务之间的信息隔离,提高内容生产、管理、运营的效率,确保最终内容质量,可大大提高业务流程的灵活性;

通过引入信息抽取、多媒体信息智能处理、业务流程管理、智能调度等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大型复杂多媒体内容生产、管理、运营业务系统中生产效率、系统安全、可控管理三者之间的矛盾,提供一个新型的协同工作内容生产信息集成平台。

SITEMPA V3全台网基础架构是启用Enterprise SOA的引擎。它能够解决可伸缩基础架构的所有方面,从基础网络、企业服务器、企业数据中心、防火墙到应用程序基础架构、安全架构和中间件。

弹性的Enterprise SOA基础架构,无论是基础网络、企业服务器、企业数据中心还是应用程序基础架构、安全架构和中间件,为媒体集团Enterprise SOA实施构架了双总线基础架构,并为用户提供了基础支撑平台、业务支撑平台以及各业务应用板块所需的产品。

SITEMPA V3全台网数据架构,通过Enterprise SOA参考架构,提供方法、要求和设计模式,支持数据逻辑的处理、物理建模以及数据操作,并确保数据质量。

全台网信息架构,对给定业务流程的关键概念和事件进行建模,捕获业务信息的关键性能指标(KPI),以帮助媒体企业定义和度量业务目标的进展、质量、效率和成本。

产品模块

Auto.ESB企业服务总线模块

实现对主干平台及业务板块各种业务服务的注册、配置、管理;支持Web Services、MQ、JMS

等消息形式,通过消息持久化、内存数据库等技术,实现各种消息的全面、可靠、高效的消息接入;提供高效率的消息转换,支持多种异构平台和多种消息,提供先进的消息转换技术;提供代理服务的对外调用接口。

Auto.EMB企业媒体总线模块

实现对存储、迁移服务器资源的注册和管理;通过对传输终端服务器的智能调度、媒体文件传输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最终完成媒体文件跨板块的迁移;EMB Actor支持各种网络存储接入、兼容各种文件系统的并行接入;通过内嵌MD5校验、Mosaic技术等专利技术,实现高效率的传输、校验自动控制。

Auto.MFS业务流程引擎模块

对注册在企业服务总线上的各板块业务服务进行灵活、高效编排,形成跨板业务流;对各业务流程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管理;进行全台跨板块业务流程的驱动;进行各业务流程各实例状态的监控。

Auto.Foundation公共服务架构模块

核心服务用于实现服务管理等功能,主要包含:服务注册、服务查询、服务调用、服务注销、服务回调等原生服务;台内网异步回调服务的调用通过ServiceCallBack转发实现,其他服务则主要通过ServiceInvoker转发实现;对外服务统一封装成集成服务、代理服务、回调服务三类;

Auto.DMS监控管理平台模块

一级监控实现IT基础架构的核心网络和台内网主要业务的监控,可以进行集中部署,放置在台内网的企业数据中心,并通过大屏幕予以显示;二级监控则在各业务板块内实现,实现对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的实时监控,并通过SNMP等标准协议,将核心监控数据提交到一级监控系统,以实现台内网的集中监控、管理。

iStream新媒体运营平台

iStream新媒体运营平台,是由新奥特打造的三网融合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其战略目标是实现“融合媒体服务”,全面支持有线电视、互联网电视、IPTV及手机电视业务,主要产品模块包括:3G新闻直播、内容汇聚、集成播控、全媒体运营等。

iStream新媒体运营平台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新奥特iStream新媒体运营平台总体结构示意图

系统构成

1、内容汇聚生产平台

新奥特新媒体内容汇聚生产平台,涵盖基于重叠网络的数据传输交换、数字媒体收录、节目上载和内容导入、内容生产等功能,以满足内容汇聚和内容生产业务需求。

使用iStream MTP数字媒体加速传输管理系统,通过有线网、专网、互联网和3G网络,实现远程传输加速、内容管理、编目、转码、技审、分发、推送等功能。

使用iStream REC、Auto.Ingest数字媒体收录平台,实现对SDI、AV、ASI各种音视频信号及IP、UDP流媒体的自动及手动采集收录服务。

使用Himalaya Cutter、Media Cutter、Stream Cutter、Quick Editor等非线性快编软件以及B/S远程快编软件,实现各种数字媒体介质内容的采集、上载、导入和生产加工服务。

图2 新媒体内容汇聚生产平台示意图

2、集成播控平台

iStream Air流媒体播控平台,提供产品管理、页面管理、接入管理、播放器管理、播出管理、计费服务等功能,广泛应用于网络广播电视台、IPTV及3G手机电视的播控平台建设中。

新奥特神舟数字播控系统和iStream流媒体播控平台,涵盖内容集成、节目编排、节目审核、节目播出及内容管理、产品管理、播出控制、数据管理等各项功能,全面实现三网融合时代数字媒体内容的“集成播控”。

神舟数字播控系统(ControlPlay Systrem),采用领先的技术理念和高可靠、多格式、广播级视频服务器,全面支持频道直播、轮播、点播、NVOD、PushVoD等播出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级电视台、有线网络公司的播出系统中。

图3 神舟数字集成总控播出系统平台架构示意图

3、新媒体运营平台

新奥特iStream新媒体运营平台,率先支持通过电脑、电视、手机等终端实现“多屏融合媒体服务”,全面支持频道网络直播、时移、点播、访谈及各种互动业务,倾力打造三网融合“新媒体、新门户、新体验”。

内容集成平台,支持全媒体内容集成,提供内容汇聚、节目制作、合成转码及集成播控等服务;

运营支持平台,为全媒体运营提供支撑,涵盖内容管理、视频管理、广告管理、用户管理及各种互动服务和增值业务模块;

融合服务平台,支持用户通过PC、电视和手机等终端,使用浏览器和客户端等形式进行访问和互动。

图4 iStream新媒体运营平台架构示意图

、全媒体运营时代新特征

全媒体运营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体现在:媒体机构及运营商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媒体机构及运营商的业务范围发生了变化,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媒体机构生产的内容以及运营商运营的内容更为多样,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媒体传播的载体网络,包含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媒体的最终展现终端,包含电视终端、电

脑终端以及手机终端等有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上述特征体现了全媒体运营时代的趋势和变化,值得研究与关注。

图1 全媒体运营时代新特征

1.1 角色融合

全媒体运营时代,媒体机构及运营商的角色正在发生着变化,过去的电视媒体,通过电视播出方式,采用插入广告的方式创造相应的收入,盈利模式相对单一。而全媒体运营时代的电视台,除了保留了电视广告的商业模式以外,通过经营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多种业务,使其从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机构(内容提供商)向内容集成商、内容运营商转变,如今的广播电视媒体机构,逐渐成为全业务、全媒体运营商。

广电网络运营商,过去作为单一的网络运营商,提供广播电视的网络传输及用户接入,如今的广电网络运营商,基本完成了网络的数字化双向化改造,除了提供广播电视传输及用户接入以外,通过VOD/NVOD等技术平台,开展的丰富多样的双向业务及交互业务,通过机顶盒的中间件和浏览器,开展了相应的基于WEB的应用和业务,在三网融合的产业政策的推动下,广电网络运营商将加速基于广电网络实现终端用户的宽带接入业务,全媒体运营时代广电网络运营商的角色也在向着内容集成商和内容运营商过渡,广电网络运营商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内容交易服务供应商的角色,甚至参与内容生产加工这一内容提供商所从事的业务。

电信运营商及互联网运营商过去的角色是提供基于电信网络的通讯链路以及互联网网站的经营,如今三网融合等产业政策的推进使广电媒体机构的内容与电信运营商及互联网运营商的深度合作成为可能,将加快电信运营商以及互联网运营商向全业务全媒体运营转变。

上述的变化,都标志着媒体机构以及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运营商将逐渐向全业务全媒体运营方法转变。

1.2 业务融合

全媒体运营使媒体机构及运营商开展的业务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过去的电视台以开展电视制作播出为主,今天的电视台逐渐的打造成传媒集团,经营的业务涵盖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多种业务种类,同时,运营方式也涵盖了广播电视制作播出、网络电视台经营、以及纸媒、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由于角色的转变以及更加广阔的内容合作,广电网络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以及互联网运营商可以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业务模式,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1.3 内容融合

媒体机构生产的内容过去相对单一,一种媒体机构生产的内容载体主要以单一的形式承载,而今天全媒体运营时代,媒体机构生产的内容将以多种方式记录、展现和传播,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网页、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内容形式将被融合应用,创造出全新的内容展现形式,内容的融合将使运营商有更为丰富直观的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媒介、更好的展现不同特征的内容。

1.4 网络融合

媒体的运营需要具有相应的承载网络,过去的广播电视媒体通过广电网络进行承载传输,广电网络涵盖了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在此基础上加速发展的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也包括卫星直播网络、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CMMB)、地面数字电视网络等。电信网络主要包括固定电话网络、移动通讯网络等,其中移动通讯网络正在从2G向3G过渡,主要承载语音、信息等业务,互联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过去几年,IPTV等业务作为网络融合应用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为广电与电信合作的一种创新型的模式。“三网融合”的产业政策将加速不同网络之间业务的融合,电信网络通过与广电媒体机构合作,开展包括IPTV,手机电视等多种视频内容运营的业务,广电网络实现宽带用户的接入等,不同网络之间将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打破原有界限,业务更为融合,也将成为全媒体运营时代的鲜明特征。

1.5 终端融合

媒体传播的最终展现需要各种终端,如今各种类型的终端层出不穷,最为典型应用最为广泛的应属电视终端,电脑终端及手机终端,同时,还有多种类型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具备媒体内容接收播放的功能。媒体消费的个性化需求更加明显,使得同样的媒体内容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需要通过不同的终端进行展现,技术的发展使“三屏合一”甚至“N屏合一”成为可能,运营商运营的媒体内容在相同时间可以分别在电视终端、电脑终端以及手机终端同时收看,甚至点播节目可以在三个终端间进行平滑切换,媒体接收展现的终端出现了大融合的趋势,这也是全媒体运营时代所具有的特征。

2 全媒体运营机遇与挑战

全媒体运营将对数字内容产业链产生深远的影响,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产业格局,原有的产业格局以及产业链的角色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全媒体运营业将催生产业链新的角色出现,如内容交易服务提供商、增值业务服务供应商都将随着全媒体运营的推进,成为产业链中急需的角色。也期待有条件有实力的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以及内容运营商能够肩负起内容交易服务提供商的角色,成为面向区域,甚至面向全国的内容交易服务提供商,促进全媒体运营以及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

图2 全媒体运营产业链构成

2.1 全媒体运营机遇

时代的发展为全媒体运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集中的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国家“三网融合”等新的产业政策将为全媒体运营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媒体机构及运营商之间可以积极的开展产业合作,进行全媒体运营。媒体机构可以成为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以及内容运营商,运营商可以和内容提供商及内容集成商开展全方位合作,进行全业务运营,产业政策的确定将是发展的最大机遇。

全媒体运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具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可以更大限度的发挥。媒体机构作为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和内容运营商有着丰富的内容资源,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以及互联网运营商都有强大的网络资源、运营经验以及终端客户资源,只要能够与内容提供商以及内容集成商开展更为广阔的合作,就将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更大的商业价值。

全媒体运营的服务对象具有旺盛的需求,终端消费者的个<

云计算平台设计参考架构

云计算平台设计参考架构 在私有云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件:物理基础架构、虚拟化层、服务自动化层、服务门户、安全体系、云API和可集成的其它功能。(如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图3.4 私有云参考架构 a) 物理基础架构 物理架构的定义是组成私有云的各种计算资源,包括存储、计算服务器、网络,无论是云还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物理架构才能运行。

在私有云参考架构中的物理基础架构其表现形式应当是以资源池模式出现,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基础架构应当是统一被管,且任一设备可以看成是无状态,或者说并不与其它的资源,或者是上层应用存在紧耦合关系,可以被私有云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和预先定制好的策略,对其进行改变。 b) 虚拟化层 虚拟化是实现私有云的前提条件,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让计算资源运行超过以前更多的负载,提升资源利用率。虚拟化让应用和物理设备之间采用松耦合部署,物理资源状态的变更不影响到虚拟化的逻辑计算资源。且可以根据物力基础资源变化而动态调整,提升整体的灵活性。 c) 服务自动化层 服务自动化层实现了对计算资源操作的自动化处理。它可以集中的监控目前整体计算资源的状态,比如性能、可用性、故障、事件汇总等等,并通过预先定义的自动化工作流进行

相关的处理。 服务自动化层是计算资源与云计算服务门户相关联的重要部件,服务自动化层拥有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功能,可以进行服务模板的制定,并将服务内容和选择方式在云计算服务门户上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服务门户上的服务目录来选择相应的计算资源请求,由服务自动化层实现服务交付。 d) 云API 云应用开发接口提供了一组方法,让云服务门户和不同的服务自动化层进行联系,通过云API,可以在一个私有云当中接入多个不同地方的计算资源池,包括不同架构的计算资源,并通过各自的服务自动化体系去进行服务交互。 e) 云服务门户 云服务门户是用户使用私有云计算资源的接口,云服务门户上提供了所有可用服务的目录,并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申请流程,用户可以执行申请、变更、退回等计算资源使用服务。

最新版云计算平台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云计算平台系统建设项目 设计方案

1.1设计方案 1.1.1平台架构设计 **高新区云计算平台将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按照需要实现的功能划分为两个层面,分别对应业务层和计算平台层。 业务层中,功能区域的划分一般都是根据安全和管理需求进行划分,各个部门可能有所不同,云数据中心中一般有公共信息服务区(DMZ区)、运行管理区、等保二级业务区、等保三级业务区、开发测试区等功能区域,实际划分可以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统一管理。 计算平台层中分为计算服务区和存储服务区,其中计算服务区为三层架构。计算服务区部署主要考虑三层架构,即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同时考虑物理和虚拟部署。存储服务区主要分为IPSAN、FCSAN、NAS 和虚拟化存储。 云计算平台中计算和存储支持的功能分区如下图所示:

图云计算平台整体架构 图平台分层架构

基础架构即服务:包括硬件基础实施层、虚拟化&资源池化层、资源调度与管理自动化层。 硬件基础实施层:包括主机、存储、网络及其他硬件在内的硬件设备,他们是实现云服务的最基础资源。 虚拟化&资源池化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对外提供资源的池化管理(包括内存池、服务器池、存储池等),同时通过云管理平台,对外提供运行环境等基础服务。 资源调度层:在对资源(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服务模型的抽取,提供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和自动化部署等功能,是提供云服务的关键所在。 平台即服务:主要在IaaS基础上提供统一的平台化系统软件支撑服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工作量引擎服务、通用报表、决策支持等。这一层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平台服务,这些平台服务也要满足云架构的部署方式,通过虚拟化、集群和负载均衡等技术提供云状态服务,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定制功能及相应的扩展。 软件即服务:对外提供终端服务,可以分为基础服务和专业服务。基础服务提供统一门户、公共认证、统一通讯等,专业服务主要指各种业务应用。通过应用部署模式底层的稍微变化,都可以在云计算架构下实现灵活的扩展和管理。 按需服务是SaaS应用的核心理念,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通过负载均衡满足大并发量用户服务访问等。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针对云计算平台建设以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安

XXX云平台规划方案

目录 1方案整体规划 1.1整体拓扑 方案划分为五个功能区: 线路接入区:包含互联网线路,市局、各委办局、采集点等专线接入 网络纵深防御区:包含各种网络安全、审计设备,符合等保3级规范要求

核心交换区:包含万兆核心交换集群及汇聚交换设备 网管、客服区:包含网管平台及客户终端 计算、存储区:包含云计算机平台和分布式存储系统。 1.2设计依据 传统计算中心观念是根据功能需求的变化实现对应的硬件功能盒子堆砌而构建的,这非常类似于传统软件开发的组件堆砌,被已经证明为是一种较低效率的资源调用方式,而如果能够将整个网络的构建看成是由封装完好、相互耦合松散、但能够被标准化和统一调度的“服务”组成,那么业务层面的变更、物理资源的复用都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提出支撑业务运行的底层基础设施也应当向“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转变,构造“面向服务的数据中心”(ServiceOrientedDataCenterSODC)。 具体而言SODC,应形成这样的资源调用方式:底层资源对于上层应用就像由服务构成的“资源池”,需要什么服务就自动的会由网络调用相关物理资源来实现,管理员和业务用户不需要或几乎可以看不见物理设备的相互架构关系以及具体存在方式。SODC的框架原型如下所示: 在图中,隔在基础架构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服务层”实现了向上提供服务、向下屏蔽复杂的物理结构的作用,使得网络使用者看到的网络不是由复杂的基础物理功能实体构成的,而是一个个智能服务——安全服务、移动服务、计算弹性服务、分布式存储服务等,至于这些服务是由哪些实际存在的物理资源所提供,管理员和上层业务都无需关心,交互服务层解决了一切资源的调度和高效复用问题。 SODC构成的数据中心IT架构必将是整个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趋势,虽然实现真正理想的SODC融合的架构将是一个长期的历程,但在向该融合框架迈进的每一步实际上都将会形成对网络灵活性、网络维护、资源利用效率、投资效益等方面的巨大改

云计算平台架构及分析

一、业务挑战 无锡华夏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成立,是无锡软件出口外包骨干企业。公司主要以面向日本的软件外包开发为中心,致力于不断开拓国内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系统集成等业务。随着企业的发展,IT投入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PC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华夏目前PC总拥有数1000台,主要用于研发和测试,由于项目多、任务紧,一台PC经常要用于不同的项目开发,而每次更换都要对PC系统进行重新安装和环境搭建。根据实际统计,华夏一个员工平均每年参与4个项目的开发,也就是每年要重新搭建四次开发环境,对测试人员来说这个数量还要更多;平均每次更换环境花费时间10个小时,华夏每年大约花费4万小时用于PC系统和环境搭建,按照人均工资15元/小时,每年花费在60万左右。 除此之外,由于PC的使用寿命较短,更新升级频繁,大量的PC就意味着每年都要有很多PC需要淘汰和更新,现在这个数字大约是10台/月,而随着华夏的发展壮大,这个数字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意味着华夏每年花在PC升级和更新的费用最少在50~60万。与此同时,大量的PC也是的企业的能源消耗巨大,电力花费居高不下;按照平均180W/台,一台PC工作8小时/天,工业用电0.9元/度,华夏每年的电费就将近15万元。 与巨大的IT投入相对应的就是IT资源利用率较低,PC分布在企业各个项目小组的开发人员手中,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调度,也无从得知PC的使用情况。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IT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得知某个正在进行的项目使用的PC资源是否有多余,无法将项目完成用不到的PC资源及时收回,以便给下一个项目小组使用,造成大量的IT资源浪费。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2015年11月

目录

云平台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云平台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云平台的可靠运行。 ?安全性 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与多个网络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云平台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云平台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多业务性 云平台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需要支撑多用户、多业务的特征,保证基础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和用户间根据需求自动动态调度的同时,使得不同的业务能够彼此隔离,保证多种业务的同时良好运行。 ?自主可控 云平台建设在产品选型中,优先选择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一方面保证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本地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图支撑平台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上,整个架构从下往上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资源层、云计算业务数据层、云计算管理层和云计算服务层。其中: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的物理机房环境; ?云计算平台资源层:在云计算中心安全的物理环境基础上,采用虚拟化、分布 式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构建计算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构建与应用-2019课程标准

《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构建与应用》 2019课程标准

目录 一、课程定位与内容概括 (1) 二、课程目标 (1) (一)总体目标 (1) (二)分类目标 (2)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3) (一)教学软件的版本要求: (4) (二)教学设计与评价 (4) (三)课程模块与要求 (5) 四、课程实施的建议 (6)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资源 (8) (一)推荐教材 (8)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8) 六、课程标准说明 (9)

《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构建与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与内容概括 建议学时:56课时(两周实训课) 适用专业: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以及计算机专业群中其他专业。 本课程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云计算技术专业的岗位能力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用于计算机专业群中其他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课程以云计算Openstack技术为主要内容,详细讲解与介绍了Openstack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战操作;同时课程中的内容为云计算/云计算运维工程师,以及云计算/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在生产环境中工作所必备的最重要最常用的基础内容;课程内容按模块划分,不同模块中理论与操作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知识技能的体系结构。 本课程建议大二开设,开设本课程前,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Linux操作系统基础(基于centos7.2以上版本),以及一定的网络基础知识。本课程中内容可以直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例如:Docker 容器虚拟化技术,云计算产品开发,以及云计算产品部署等)以及今后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也可以更具院校课时要求或教学要求横向纵向扩展。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Openstack技术的相关知识,包括云计算技术概况,云计算技术的分类,Openstack项目的概况,Openstack搭建的相关内容,如何通过Openstack命令进行基本的运维管理,Keystone对平台的权限管理,Glance镜像服务构建虚拟系统,Nova计算服务管理云主机生命周期,Neutron网络服务实现网络通信,Cinder块存储服务通过多种后端驱动提供数据磁盘,Swift提供对象存储,Horizon图形化方式调用API资源等等。 掌握上述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具备云计算运维工程师,开发工程师,以及云计算工程师等岗位的基本技能要求。让学生在生产环境中能够应用本课程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老师通过本课程的授课,还可以更进一步引导优秀的学生自主,深入,扩展的学习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为云计算/云计算产业培养优质人才。 (二)分类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了解Openstack的发展与历史; (2)能够说出Openstack的较新版本;

Oracle 云计算平台架构分析

Oracle 云计算平台架构分析 摘要: 对于Oracle的云计算策略,其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目标就是确保云计算完全是企业级的,Oracle既支持私有云,也支持公有云,可以由用户的需求来选择。IT界曾有观点指出在云计算领域可以提供全线云计算产品的两家供应商 ... 对于Oracle的云计算策略,其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目标就是确保云计算完全是企业级的,Oracle既支持私有云,也支持公有云,可以由用户的需求来选择。首先看看这张出自Oracle官方的云计算平台及管理产品示意图。 Oracle云计算平台及管理产品示意图(图来自CIOAge) 从图中可以看出,Oracle在云计算架构中IaaS、PaaS领域都拥有的技术产品。从底层的存储、服务器、虚拟化及操作系统到数据库、中间件、开发环境的架构中,我们可以看到Oracle的产品在各个环节的分布;右侧对应的是Oracle 的云计算管理产品,包括物理与虚拟系统管理、应用程序性能管理、生命周期管理、配置管理等等。据悉,云计算运营商Amazon就是Oracle的一个合作伙伴,Oracle已经认证许可在Amazon EC2上运行,而Amazon也是Oracle支持的第一个公共的IaaS提供商。 其实,上图没有体现Oracle云计算架构的全部产品,在最上面一层的SaaS 领域Oracle还拥有ERP、CRM等众多应用软件。下面就是Oracle云平台的典型物理架构和逻辑架构图:

图1 Oracle云计算平台典型物理架构(图来自CIOAge) 图2 Oracle云计算平台典型逻辑架构(图来自CIOAge) IT界曾有观点指出在云计算领域可以提供全线云计算产品的两家供应商一个是IBM,另一个就是Oracle。Oracle在云计算市场的前景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数字出版产品形态分析

最全的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1.云计算参考架构 在私有云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件:物理基础架构、虚拟化层、服务自动化层、服务门户、安全体系、云API和可集成的其它功能。(如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图3.4 私有云参考架构 a) 物理基础架构 物理架构的定义是组成私有云的各种计算资源,包括存储、计算服务器、网络,无论是云还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物理架构才能运行。 在私有云参考架构中的物理基础架构其表现形式应当是以资源池模式出现,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基础架构应当是统一被管,且任一设备可以看成是无状态,或者说并不与其它的资源,或者是上层应用存在紧耦合关系,可以被私有云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和预先定制好的策略,对其进行改变。 b) 虚拟化层 虚拟化是实现私有云的前提条件,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让计算资源运行超过以前更

多的负载,提升资源利用率。虚拟化让应用和物理设备之间采用松耦合部署,物理资源状态的变更不影响到虚拟化的逻辑计算资源。且可以根据物力基础资源变化而动态调整,提升整体的灵活性。 c) 服务自动化层 服务自动化层实现了对计算资源操作的自动化处理。它可以集中的监控目前整体计算资源的状态,比如性能、可用性、故障、事件汇总等等,并通过预先定义的自动化工作流进行相关的处理。 服务自动化层是计算资源与云计算服务门户相关联的重要部件,服务自动化层拥有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功能,可以进行服务模板的制定,并将服务内容和选择方式在云计算服务门户上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服务门户上的服务目录来选择相应的计算资源请求,由服务自动化层实现服务交付。 d) 云API 云应用开发接口提供了一组方法,让云服务门户和不同的服务自动化层进行联系,通过云API,可以在一个私有云当中接入多个不同地方的计算资源池,包括不同架构的计算资源,并通过各自的服务自动化体系去进行服务交互。 e) 云服务门户 云服务门户是用户使用私有云计算资源的接口,云服务门户上提供了所有可用服务的目录,并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申请流程,用户可以执行申请、变更、退回等计算资源使用服务。 云服务门户收到最终用户的请求时,将根据预先定义好的策略对该请求进行立刻供应、预留或者排队。 不同的用户通过同一个云服务门户当中,将会看到只属于自己的应用、计算资源和服务目录,这是云计算当中的多租户技术,用户使用的资源在后台集中,但是在前端是完全的逻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的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与设备配置上都就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的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就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云计算的总体架构

云计算的总体架构、应用及模式探讨 1.引言: 云计算,是一种可用于商业化运作的技术架构。云计算是新一代的IT (计算机技术)模式,是IT 发展历程的回归,自乔布斯创新PC (个人电脑)分散应用以来的IT 领域第一次大集中应用。云计算的诞生,仍然得遵循经济规律,利用技术上的创新实现需求的增长和运营成本的降低。面对大量资源利用率不足的计算机,通过云的形式,利用富裕的已存在性能资源,使其虚拟成池以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软件化需求,这是目前IT 业大举进攻的目标市场。云计算是技术,有自身的技术架构,通过对云计算架构中功能模块的解析和架构应用实例的列举,阐述了云计算实现的基本模型,并对云计算的商业模式进行了分类展望。2.云架构: 云计算经过初期的摸索,架构渐渐清晰,主流是分为两部分:服务和管理。 云架构的总体结构框如图1: 图1 云架构系统框图 服务分三层:SaaS (软件即服务)、PaaS (平台即服务)和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SaaS 是出现最早,最普遍的云计算服务。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基础网络条件的日益成熟,用户通过浏览器联网即能用云上的软件服务。SaaS 最靠近用户,只需按需付费就能享受云计算服务商提供的软件服务,用户因此省去了前期软硬件和后期维护的资金投入,这种高体验性服务,促成了SaaS 产品在云计算产品中的高市场份额。SaaS 包含以下常见技术: (1)、HTML (超文本标记语言)。Web (网站)页面标准技术,现主流是HTML4,逐步会过渡至HTML5,视频的高品质需求体验是其推动力。 (2)、JavaScript (物件导向语言)。用于丰富Web 页面功能的动态描述语言,提高人机交互时的动画体验。 (3)、CSS(级联样式表)。控制Web 页面的外观,例如链接文字的变化,页面的内容和表现的形式相互独立。、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云计算基础知识归纳

由于云计算分为IaaS、PaaS和SaaS三种类型,不同的厂家又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技术体系结构,对读者了解云计算的原理构成了障碍。为此,本文综合不同厂家的方案,构造了一个供商榷的云计算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它概括了不同解决方案的主要特征,每一种方案或许只实现了其中部分功能,或许也还有部分相对次要功能尚未概括进来。 图3 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 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分为4层:物理资源层、资源池层、管理中间件层和SOA构建层,如图3所示。物理资源层包括计算机、存储器、网络设施、数据库和软件等;资源池层是将大量相同类型的资源构成同构或接近同构的资源池,如计算资源池、数据资源池等。构建资源池更多是物理资源的集成和管理工作,例如研究在一个标准集装箱的空间如何装下2000个服务器、解决散热和故障节点替换的问题并降低能耗;管理中间件负责对云计算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对众多应用任务进行调度,使资源能够高效、安全地为应用提供服务;SOA构建层将云计算能力封装成标准的Web Services服务,并纳入到SOA体系进行管理和使用,包括服务注册、查找、访问和构建服务工作流等。管理中间件和资源池层是云计算技术的最关键部分,SOA构建层的功能更多依靠外部设施提供。 云计算的管理中间件负责资源管理、任务管理、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资源管理负责均衡地使用云资源节点,检测节点的故障并试图恢复或屏蔽之,并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视统计;任务管理负责执行用户或应用提交的任务,包括完成用户任务映象(Image)的部署和管理、任务调度、任务执行、任务生命期管理等等;用户管理是实现云计算商业模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括提供用户交互接口、管理和识别用户身份、创建用户程序的执行环境、对用户的使用进行计费等;安全管理保障云计算设施的整体安全,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授权、综合防护和安全审计等。 基于上述体系结构,本文以IaaS云计算为例,简述云计算的实现机制,如图4所示。 用户交互接口向应用以Web Services方式提供访问接口,获取用户需求。服务目录是用户可以访问的服务清单。系统管理模块负责管理和分配所有可用的资源,其核心是负载均衡。配

CISCO基础架构云计算平台测试报告

CISCO基础架构云计算平台测试报告

目录 1.项目背景 (4) 2.测试目的 (4) 3.测试人员和职责 (4) 3.1.人员分配 (4) 3.2.职责划分 (4) 3.3.测试计划 (5) 4.测试安排 (5) 4.1.产品 (5) 4.2.时间 (6) 4.3.地点 (6) 5.测试项目 (6) 5.1.虚拟化计算测试 (6) 5.2.分布式存储(基于Hypervisor本地盘) (6) 5.3.VPC(Virtual Private Cloud) (6) 5.3.1.架构 (6) 5.3.2.安装和部署 (7) 5.3.3.基础功能 (7) 5.3.4.交换 (8) 5.3.5.路由和子网 (9) 5.3.6.外网IP (10) 5.3.7.QoS与流量控制 (10) 5.3.8.防火墙 (10) 5.3.9.负载均衡 (11) 5.3.10.VPN (11) 5.3.11.VPC控制器高可用 (12) 5.3.12.安全和企业特性 (12) 5.3.13.管理性 (12) 5.4.云管系统测试 (13) 附件一 (14) 1测试环境 (14) 1.1测试设备要求 (14) 1.2网络基础设施 (14) 1.3拓扑和配置 (14) 1.4测试工具 (15)

1.5测试用例及评测记录 (15) 1.5.1VPC(Virtual Privat e Cloud) (15)

1.项目背景 2.测试目的 本测试处于测试的第一阶段(计算平台、2、媒体桌面平台、3、存储平台、4、网络平台、5、云管理系统(IaaS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协助集团了解各厂商的云计算各技术体系的技术指标,更好的完成云平台建设项目中的IaaS层面的建设,本次测试将包含以下项目: ?虚拟化计算 ?分布式存储(基于Hypervisor本地盘) ?VPC(Virtual Private Cloud) ?云管理系统(IaaS部分) ?API/SDK 3.测试人员和职责 3.1.人员分配 各方提供固定的测试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测试,根据测试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测试工作。 3.2.职责划分

云计算基础考题

云计算基础考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选择题30‘ 云计算 Software as a Service Platform-as-a-Service Platform-as-a-Service 云计算的特点:○1通用○2高扩展○3按需服务○4极其廉价 云计算的三大核心技术 GFS中的每一个文件被划分成多个Chunk,Chunk的默认大小是64MB,每个Chunk又划分为若干Block(64KB),每个Block对应一个32bit的校验码,保证数据正确(若某个Block错误,则转移至其他Chunk副本) 二、名词解释15’

1.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 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2.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按需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 :Apache开源组织的一个分布式计算框架,可以在大量廉价的硬件设备组成 的集群上运行应用程序,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组稳定可靠的接口,旨在构建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良好扩展性的分布式系统 4.企业信息系统 PS: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讯 设备以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4、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DS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5.客户关系管理:通过信息技术使企业在营销、销售和服务业务范围内实现 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的软件系统,其中涉及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以及支持应用等软件 三、简答题30‘ 的三大关键技术,了解GFS的构成以及作用,实现机制。 三大关键技术:mapreduce,hbase,hdfs. ○1实现机制:

融合的云计算基础架构

云计算不仅是技术,更是服务模式的创新。云计算之所以能够为用户带来更高的效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是基于对整个IT领域的变革,其技术和应用涉及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应用系统、运维管理、服务模式等各个方面。 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作为云计算的三大部分之一,将基础架构进行云化,从而更好的为应用系统的上线、部署和运维提供支撑,提升效率,降低TCO。同时,由于IaaS包含各种类型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因此在向云迁移过程中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挑战。那么,云基础架构包含哪些组件?主要面临哪些问题?有哪些主要的解决方法呢? 一、云基础架构 如图1所示,传统的IT部署架构是“烟囱式”的,或者叫做“专机专用”系统。 图1传统IT“烟囱”模式部署架构 在这种架构中,新的应用系统上线的时候需要分析该应用系统的资源需求,确定基础架构所需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设备规格和数量,这种部署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l硬件高配低用。考虑到应用系统未来3~5年的业务发展,以及业务突发的需求,为满足应用系统的性能、容量承载需求,往往在选择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设备的配置时会留有一定比例的余量。但硬件资源上线后,应用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负载并不会太高,使得较高配置的硬件设备利用率不高。 l整合困难。用户在实际使用中也注意到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形,当需要上线新的应用系统时,会优先考虑部署在既有的基础架构上。但因为不同的应用系统所需的运行环境、对资源的抢占会有很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可靠性、

稳定性、运维管理问题,将新、旧应用系统整合在一套基础架构上的难度非常大,更多的用户往往选择新增与应用系统配套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设备。 这种部署模式,造成了每套硬件与所承载应用系统的“专机专用”,多套硬件和应用系统构成了“烟囱式”部署架构,使得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占用过多的机房空间和能源,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IT资源的效率、扩展性、可管理性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云基础架构的引入有效解决了传统基础架构的问题(如图2所示)。 图2云计算融合模式部署架构 云基础架构在传统基础架构计算、存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增加了虚拟化层、云层: 虚拟化层:大多数云基础架构都广泛采用虚拟化技术,包括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通过虚拟化层,屏蔽了硬件层自身的差异和复杂度,向上呈现为标准化、可灵活扩展和收缩、弹性的虚拟化资源池; 云层:对资源池进行调配、组合,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自动生成、扩展所需的硬件资源,将更多的应用系统通过流程化、自动化部署和管理,提升IT效率。 相对于传统基础架构,云基础架构通过虚拟化整合与自动化,应用系统共享基础架构资源池,实现高利用率、高可用性、低成本、低能耗,并且通过云平台层的自动化管理,实现快速部署、易于扩展、智能管理,帮助用户构建IaaS(基础架构即服务)云业务模式。

云计算平台架构对比分析

云计算平台架构对比分析 刘冬 1.概述 云计算平台近年来炒得非常火热,要建设或选用相应的云计算平台就需要对目前业界已有的平台进行分析对比,本文就是对比了目前业界已有平台的情况综合分析形成结论报告。 众所周知,云计算分为三个层次:IaaS、PaaS、SaaS。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架构即服务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 由于我们在未来主要是为某一行业提供专业的软件服务,即实现SaaS服务,那么重点就要对IaaS和PaaS进行对比和分析。 2.IaaS平台分类介绍 2.1 Amazon AWS 亚马逊AWS将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封装成服务供用户使用,主要提供了弹性计算云EC2和简单存储服务S3。

2.2 OpenStack 是一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Rackspace合作研发的,以Apache许可证授权,并且是一个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项目。 OpenStack是一个云平台管理的项目,它不是一个软件。这个项目由几个主要的组件组合起来完成一些具体的工作。 OpenStack是一个旨在为公共及私有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软件的开源项目。它的社区拥有超过130家企业及1350位开发者,这些机构与个人都将OpenStack作为基础设施即服务(简称IaaS)资源的通用前端。OpenStack项目的首要任务是简化云的部署过程并为其带来良好的可扩展性。本文希望通过提供必要的指导信息,帮助大家利用OpenStack前端来设置及管理自己的公共云或私有云。 OpenStack 是由Rackspace 和NASA 共同开发的云计算平台,帮助服务商和企业内部实现类似于Amazon EC2 和S3 的云基础架构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OpenStack 包含两个主要模块:Nova 和Swift,前者是NASA 开发的虚拟服务器部署和业务计算模块;后者是Rackspack 开发的分布式云存储模块,两者可以一起用,也可以分开单独用。OpenStack 是开源项目,除了有Rackspace 和NASA 的大力支持外,后面还有包括Dell、Citrix、Cisco、Canonical 这些重量级公司的贡献和支持,发展速度非常快,有取代另一个业界领先开源云平台Eucalyptus 的态势。 OpenStack是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组件,让任何人都可以自

云计算基础架构提供业务与技术好处 .doc

云计算基础架构提供业务与技术好处在我们实现云计算服务指南的第一部分中,我们评估了影响供应商选择云计算基础设施以及根据业务需求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云计算部署的业务和技术问题。从资源分布到服务管理再到计费,云计算供应商需要为云计算服务模式找到业务和技术的平衡点,而其中的云计算服务模式则是供应商吸引企业买家并从中获利的关键。 云计算是目前信息技术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因为它对已有的观念进行了拓展,即互联网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实际的云计算。它还创建了一个真正的云计算业务与技术模式,该模式要求供应商作出明智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决策以便于使他们能够提供弹性的计算资源。这样一来,他们也就创造了网络服务的新机会,从而满足了企业对于应用程序支持以及生产率增长的业务需求。 如果云计算供应商的任务就是减轻目前企业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那么其盈利机会仅仅是有点可观而已。但是,如果它的任务是创建一个新的服务模式,从而使用户通过移动设备使用的分布式功能变得无处不在,那么其发展机遇就将是非常庞大的。云计算服务的全球盈利体量大约是几百亿美元,由此可见云计算服务的利润空间是明显高于移动与有线电信服务的。 就其核心而言,云计算是基于如下假设的,即一个大型的资源池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运行和支持应用程序,而其效率要高于应用程序专用资源或者甚至是公司特有资源。举例来说,十台独立的服务器可以支持十个特定的应用程序,但是在一个服务器集群中的十台服务器(假

定他们配备有高效的资源分配和管理工具)就可以支持二十个甚至更多的应用程序。相同的服务器由于采用了集中化的模式就能够实现更高效的支持。 在获取利润的同时满足企业客户的需求 云计算的目标在于发挥资源的经济规模优势,并允许一个供应商在提供能节省买家成本的服务的同时实现盈利。实现这一双赢平衡是部署云计算基础设施与平台的中心任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完成这一任务: 1. 云计算服务的潜在目标客户必须能够从云计算价值主张中收益; 2. 潜在的客户基础(指业务规模、类型以及当前技术承诺)对买家所需要和理解的好处有重大影响。这意味着服务应有一个特定的机会目标,这要求有一个特定的技术重点。 3. 与所有的市场一样,云计算市场将会逐渐走向成熟,供应商有可能应当持续地拓宽他们的服务范围、客户群以及盈利机会。 对于云计算供应商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在于落实这些与云计算效率相关的假设,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是简单地构建一个数据中心并将其链接至交付网络而已。[page] 云计算基础架构必须提供业务与技术的好处 特定的云计算技术组件是专为某些服务而开发设计的,之后则是不断地完善。虽然相关的每一家公司都不必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但

云计算平台构架

云计算平台构架 经典云计算架构包括IaaS、PaaS、SaaS三层服务。云计算平台架构细分为硬件层、虚拟层、软件平台层、能力层、应用平台以及软件服务层。 云平台的云计算架构虽然分了多个层次,但是每个层次之间都是松耦合关系,在一个具体的案例中也不是每个层次的服务都使用到,而是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搭建相应的云计算架构。 SDPaaS 图3.1 云计算构架 (1)硬件层和虚拟层对应IaaS层 主要提供基本架构的服务,比如提供基本的计算服务、存储服务、网络服务。计算服务是提供用户一个计算环境,用户可以在上面开发和运行自己的应用,此环境一般是包含约定CPU、内存和基本存储空间的虚拟机环境,也可以是一台物理服务器,但是对用户是透明的。 存储资源是提供用户一个存储空间,根据用户需求不同可以提供块存储服务,文件存储服务,记录存储服务,对象存储服务。 网络服务是提供用户一个网络方案,可以让用户可以维护自己的计算环境和存储空间,并可以利用计算环境和存储空间对外提供服务。 (2)软件平台层、能力层、应用平台组成PaaS层 软件平台层主要提供公共的平台技术,比如统一支撑操作系统,包括使用到的运行平台,对应用屏蔽了运行环境差异,应用只要关心业务逻辑即可;也包括统一计费、统一配置、统一报表等后台支撑,各种应用利用相应的框架进行开

发后,即可做到对外统一界面、统一运维管理、统一报表展示等;也包括分布式缓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等通用技术,上层应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相应的API就可以使用到这些通用技术。 能力层主要提供基本业务能力,比如传统电信服务中的短信、彩信、wappush 等,互联网服务中的图片、地图、天气预报等,随着IMS兴起,也提供IMS 中的彩铃/彩像、IVR等能力。 应用平台层是通过API或者自己的接入能力,将能力层的服务进行封装,抽象成一个个原子服务,对上层应用提供服务,从而简化了上层服务的开发。(3)软件服务层对应SaaS层 软件服务层主要是对用户提供具体的服务,比如SNS社区、移动U盘、企业移动IM等。

《云计算基础》作业

不定项选择题 1.云计算的产生是哪些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 A.需求推动 B.技术进步 C.商业模式转变 D.行业变革 2.IT基础架构经历了下面哪几个时代: A.分布式计算 B.大型机时代 C.PC时代 D.云计算时代 3.云计算的演进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并行计算 B.分布式计算 C.网格计算 D.云计算 4.云计算的关键特征有哪些: A.按需自助服务 B.与位置无关的资源池 C.按使用付费 D.快速弹性 5.某用户从云服务提供商租用虚拟机进行日常使用,外出旅游时把虚拟机归还给云服务提供商,这体现了云计算的哪个关键特征: A.按需自助服务 B.与位置无关的资源池 C.按使用付费 D.快速弹性 6.从商业视角来看,云计算与下面哪种事物比较相像 A.加油站 B.自来水管 C.信息电厂 D.水库 7.云计算的部署模式有哪些 A.公有云 B.私有云 C.政务云

8.某公司自己搭建了桌面云环境供员工办公使用,属于哪种云计算部署模式 A.公有云 B.私有云 C.政务云 D.混合云 9.电子商务网站平台,平时业务流量比较均衡,数据处理在其公司自身构建的云环境上;当节假日来临,流量增大,从云服务提供商租用资源进行处理。该电商属于哪种云计算部署模式 A.公有云 B.私有云 C.政务云 D.混合云 10.某公司搭建云计算服务平台,提供虚拟机资源供有需要的用户购买使用,此公司属于哪种云计算部署模式: A.公有云 B.私有云 C.政务云 D.混合云 11.云计算的商业模式有哪些 A.IaaS B.PaaS C.SaaS D.DaaS 12.某公司提供多种资源给客户使用,下面哪些形式属于IaaS A.网络存储服务 B.应用系统 C.开发平台 D.裸虚拟化 13.某公司构建IT系统时,使用虚拟化平台把服务器抽象组合为多个虚拟服务器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投资成本。该公司的云计算使用属于哪种流派: A.大分小 B.小聚大 C.一虚多 D.多合一 14.下面哪些技术属于云计算技术体系: A.虚拟化技术 B.存储技术

最全的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最全的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云计算参考架构 在私有云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组件:物理基础架构、虚拟化层、服务自动化层、服务门户、安全体系、云API和可集成的其它功能。(如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图私有云参考架构 a) 物理基础架构 物理架构的定义是组成私有云的各种计算资源,包括存储、计算服务器、网络,无论是云还是传统的数据中心,都必须基于一定的物理架构才能运行。 在私有云参考架构中的物理基础架构其表现形式应当是以资源池模式出现,也就是说,所有的物理基础架构应当是统一被管,且任一设备可以看成是无状态,或者说并不与其它的资源,或者是上层应用存在紧耦合关系,可以被私有云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和预先定制好的策略,对其进行改变。 b) 虚拟化层 虚拟化是实现私有云的前提条件,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可以让计算资源运行超过以前更多的负载,提升资源利用率。虚拟化让应用和物理设备之间采用松耦合部署,物理资源状态的变更不影响到虚拟化的逻辑计算资源。且可以根据物力基础资源变化而动态调整,提升整体的灵活性。 c) 服务自动化层

服务自动化层实现了对计算资源操作的自动化处理。它可以集中的监控目前整体计算资源的状态,比如性能、可用性、故障、事件汇总等等,并通过预先定义的自动化工作流进行相关的处理。 服务自动化层是计算资源与云计算服务门户相关联的重要部件,服务自动化层拥有自动化配置和部署功能,可以进行服务模板的制定,并将服务内容和选择方式在云计算服务门户上注册,用户可以通过服务门户上的服务目录来选择相应的计算资源请求,由服务自动化层实现服务交付。 d) 云API 云应用开发接口提供了一组方法,让云服务门户和不同的服务自动化层进行联系,通过云API,可以在一个私有云当中接入多个不同地方的计算资源池,包括不同架构的计算资源,并通过各自的服务自动化体系去进行服务交互。 e) 云服务门户 云服务门户是用户使用私有云计算资源的接口,云服务门户上提供了所有可用服务的目录,并提供了完善的服务申请流程,用户可以执行申请、变更、退回等计算资源使用服务。 云服务门户收到最终用户的请求时,将根据预先定义好的策略对该请求进行立刻供应、预留或者排队。 不同的用户通过同一个云服务门户当中,将会看到只属于自己的应用、计算资源和服务目录,这是云计算当中的多租户技术,用户使用的资源在后台集中,但是在前端是完全的逻辑分离,有众多的安全保护措施来确保隔离。 f) 安全体系 在私有云当中,具有完整的安全体系,包括物理资源、虚拟化平台、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和用户访问安全,每个层次都有相关的安全监控和控制,确保最终用户的应用运行稳定可靠。 g) 集成 私有云当中可以集成其它更多的功能,以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如服务级别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容量管理,为私有云的服务能力和扩展趋势作出建议。计量和收费,真正实现按使用付费。 虚拟化数据中心参考架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