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 中考物理 机械运动专题复习学案设计

2020年 中考物理 机械运动专题复习学案设计

2020年 中考物理  机械运动专题复习学案设计
2020年 中考物理  机械运动专题复习学案设计

专题一机械运动

中考考点及要求: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近两年比较常考的估计类题型)

2、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停表的使用方法)

3、知道机械运动,能够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

4、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图像、公式的判断)

5、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重点实验)

6、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历年中考真题练习

1、(2019山东泰安)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 m的是?()

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

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

答案: A 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 m,教室的高度与此差不多,最接近3 m,A符合题意;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是80 cm=0.8 m,B不符合题意;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在18 cm=0.18 m,C不符合题意;中学生的身高大约在160 cm=1.6 m,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019山东枣庄)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托盘是静止的,则所选择

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机器人

C.餐桌

D.墙

答案: B 托盘与地面、餐桌、墙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变化,以地面、餐桌、墙为参照物,托盘是运动

的,A、C、D不符合题意;机器人与托盘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以机器人为参照物,托盘是静止的,B符合题意。

3、(2019山东聊城)在学校运动会中,小聪和小明的百米赛跑成绩分别为13.05 s和13.13 s,则的

短跑速度较大,在奔跑过程中,小明观察到观众在向后运动,这是选为参照物。

答案:小聪自己

4、(2019山东烟台)如图所示的是田径运动会上运动员奋力奔跑的场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

,认为跑在前面的人运动得快;比赛结束后“裁判员”通过 ,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人运动得快。物理学上采取 (填“观众”或“裁判员”)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

动的快慢。

答案: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观众

5、(2019山东济宁)如图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40 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信息,前30 s内

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m;在这40 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150 5

6、(2018山东济宁)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其直径还不到

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下列选项中与PM2.5颗粒物大小相当的是?()

A.米粒

B.柳絮

C.细菌

D.原子

答案:C

7、(2017山东菏泽)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内,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列火车的车厢

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D.关着的车门

答案: C车厢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于火车的车厢、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关着的车门,位置都没有发生

变化,以它们为参照物时,茶杯是静止的;以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为参照物时,茶杯与列车员之间的位置发生

变化,所以茶杯相对于列车员是运动的,C正确。故选C。

8、(2018山东济南,)如图所示,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创了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的先河。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载着“墨子号”量子卫星高速升空的过程中,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墨子号”量子卫星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静止

9、(2016山东烟台)图是小明同学所拍摄的一幅海边风景照片。由照片所示的情景,可以分析判断出

甲船的运动状态是 ,乙船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答案:向左运动且船速大于风速静止、向右运动、向左运动但船速小于风速(答出两种情况即可)

10、(2018山东青岛)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 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 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

A.1 080 m

B.108 m

C.18 km

D.0.3 km

答案: A

11、(2017山东青岛)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 C

12、(2018山东潍坊)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4 s时两者相距16 m

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

C.甲做速度为4 m/s的匀速运动

D.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

答案:D

13、(2016山东济宁)甲、乙两人进行100 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 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

线往后退10 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

A.同时到

B.甲先到

C.乙先到

D.不能确定

答案:B

14、(2017山东日照)王红阳同学到实验室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请你从“长木

板、小车、弹簧测力计、刻度尺、温度计、薄木块、金属片、停表、细线”中选出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

一个实验,测量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要求:

(1)写出所选实验器材。

(2)画出实验装置图,并简要说明测量方法。

答案:

(1)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薄木块、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2)实验装置如图测量方法:①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形成一个坡度较小的斜面,如图所示。②把小

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1,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

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并将s1、t1记录在表格中。③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固定,再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2,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开始滑过上半段路程s2所用时间t2,并将s2、t2记录在表格中。④根据公式v=S/tS?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并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5、(2017江苏常)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

A.3.15 cm

B.3.150 cm

C.2.15 cm

D.2.150 cm

答案:C

16、(2018山东滨州)科学家经常用估算的方法来获得事物的有关信息。估算不是胡乱猜测,它的结果是

根据已知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得到的,例如经过测量一个成年人“一拃(zhǎ)”(伸开五指,拇指与中指间

最长的距离)长度约为20 cm,一张课桌的高约为4拃,估算高度约为80 cm。下面是小明的一些估算值,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A.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 mm

B.一个成年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 m/s

C.一个初中学生所受重力约为500 N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 kg

答案:C

17、(2015山东济南)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参赛嘉宾运动时会带着智能运动手环,以测量记录

人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智能运动手环还可以通过以无线的方式向手机发送运动的统计数据。

答案:静止电磁波

18、(2018甘肃兰州)如图是反映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三次

D.整个比赛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

答案:A

19、(2018辽宁沈阳)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体在0~5 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在5 s内运动的路程为2 m

B.物体在3 ~5 s内通过的路程是0~1 s内通过路程的2倍

C.物体在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 m/s

D.物体在1 ~3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20、(2017广西来宾)(多选)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

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 s

B.小球在前0.4 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 BD

21、(2018湖南益阳)如图1,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 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 处所用时间为t, 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s2。

(1)小车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v= (用题中字母来表示);

(2)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 ;

(3)图2中能够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

?

答案 (1) (2)小 (3)C

21、(2019山东济南二模)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 mm 的细颗粒物

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约40 km/h

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 s

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 dm

答案:B

22、(2018甘肃兰州)如图是反映新龟兔百米赛跑的s-t 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比赛结果是乌龟获胜

B.比赛开始时,乌龟先出发

C.比赛途中,兔子和乌龟共计相遇三次

D.整个比赛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较大

答案: A

23、(2018辽宁沈阳)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对该物体在0~5 s 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 内运动的路程为2 m

B.物体在3 ~5 s 内通过的路程是0~1 s 内通过路程的2倍

C.物体在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0.67 m/s

D.物体在1 ~3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24、(2017广西来宾)(多选)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 点由静止滚到C 点,并用照相 机每隔0.1 s 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 点运动到C 点用时0.6 s

B.小球在前0.4 s 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小球在BC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 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 BD

21s s t

25、(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

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A

26、(2019山东济南一模)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

答案:C

27、(2018山东临沂模拟)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到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路边的树木都在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D.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答案:B

28、(2017山东威海文登模拟)甲、乙两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对于地面?()

A.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慢

B.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C.甲上升,乙下降

D.甲下降,乙上升

答案:B

29、(2019山东潍坊模拟)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分析可知()

A.v甲=0.6 m/s,v乙=0.4 m/s

B.经过6 s两小车一定相距6.0 m

C.经过6 s两小车一定相距4.8 m

D.经过6 s两小车可能相距2.4 m

答案:D

30、(2018山东潍坊模拟)一辆客车与一辆轿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两地间是一条平直的公路,两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甲地到乙地,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30 min内客车比轿车行驶得快

C.在20~30 min的时间内,以地面为参照物,客车是静止的,轿车是运动的

D.从甲地到乙地,轿车的平均速度大

答案:C

31、(2017山东日照莒县模拟)某物体在运动中,通过路程s1所用的时间为t1,接着以速度v2通过路程s2,那么物体在它运动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32、(2019山东青岛模拟)甲、乙两车行驶的路程之比为4∶3,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速度之比为 , 行驶相同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为。

答案:8∶99∶8

33、(2018山东临沂)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 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 m测试的成绩是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 m/s

D.1 000 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 m/s、小亮的成绩是240 s,小明更快

答案:D

34、(2019山东威海)如图,骑马是古人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当诗人

孟郊骑马看到百花纷纷向后退去,是以为参照物。西安到洛阳路程约为360 km,乘坐动车约需2个小时;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段,平均速度5 m/s,则大约需要小时。

答案:马(或自己)20

35、(2017山东潍坊)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

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在斜面一侧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长刻 度尺,刻度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将该位置作为释放小车的位置。打开录像机的录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录 像,让小车由静止滑下,滑到底端停止录像。通过播放视频可以确定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斜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选填

“时间”或“路程”)时造成的误差。

(2)视频显示,小车从0刻度运动到0.20 m 刻度处,用时1 s,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

(3)当斜面的倾斜角不变时,小车从0刻度处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选填 “大”或“小”);小车从0刻度处静止释放,通过路程相同,斜面的倾斜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

(4)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5次的位置,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s 和对应时间t 如下表所示,表中第三 行数据为对应时间的平方。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运动的s-t 2图像。

②经分析可得,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s 与运动时间的平方t 2的关系式是 。

答案:

(1)时间

(2)0.20

(3)大 大

(4)①如图所示 ②s=0.2t 2

s /m 0 0.05 0.20 0.45 0.80 t /s 0 0.50 1.00 1.50 2.00 t 2/s 2 0 0.25 1.00 2.25 4.0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1节 机械运动 教案

《第1节机械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参照物而言。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物体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2、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还可以逐级分类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在给定器材的条件下,通过探究,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4、确认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叙述速度的意义,写出速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利用运动速度的公式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能够对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5、能够说出平均速度的作用,会使用简单的器材测量平均速度,能够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计算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 3、从情景再现,生活体验中提炼科学知识,应用科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种哲学概念的初步建立。 二、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分类。 2、参照物的概念和参照物的选择。 三、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判断和选择。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金属车、木头车、米尺、秒表、长木板、有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放映多媒体有关运动片段,指出:坐火车或汽车时,窗外的树木真的向后运动吗? 新课讲解: 一、参照物 科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也有位置的变化。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教师出示图片电梯: 地面上的人看电梯中的人:运动 电梯中的人看电梯中的人:静止 为什么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呢? (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 老师补充: 我们在判断一个人高低的时候有个标准,同样我们在研究物体到底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也要选择一个标准,是把地球看成不动的物体,把地球作为标准,这些物体相对与地面的位置变化的,我们认为这些物体是运动的;这些物体相对与地面的位置不变的,我们认为是静止的。如,人站在教室里,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人是静止的,如果走动了,则相对于地面来说发生改变,我们说是运动的。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所以我们说物体的静止或运动是相对与参照物来说,但平时我们通常没有说明参照物指什么。我们把事先被选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带领学生阅读P89页阅读,思考为什么飞行的子弹能用手抓住。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实验](1)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 (2)用线拴着小球,让小球做圆周运动 (3)让电动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 分析: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实验](4)陀螺的旋转(滚动笔杆) (5)擦黑板 总结:不同类型的运动 [读图]比较两辆汽车的运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课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 是有区别的。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运 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 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能通过实验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利用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 平均速度。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度的测量,测量时要引导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与计算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学具准备】 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让学生把准备的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放在桌面,问:我们利用所有的器材可以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可以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还以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引出复习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长度、时间入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达到温顾知新的目的。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聚焦知识点一: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为:1km= m、1dm= m、1cm= m、1mm= m、 1μm= m、1nm= m 练习题: 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 ) A.1 mm B.1 cm C.1 dm D.1 m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 地球半径6.4×106m= km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 =884443 (填上单位) 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 80 (填上合适的单位)。 设疑:我们估测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应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做起,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估计中会出现很多的偏差,要想减小偏差,那就要借助到工具,引出刻度尺正确使用并练习了国际单位及常见单位的换算。 聚焦知识点二: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记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被测物体,找准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读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和组成。 实验设计:利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1、用所给出的钢尺、卷尺等刻度尺,挑选出合适测量工具并测出课桌的长度 m。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

完整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教案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科学之旅 有趣有用的物理 1.牛顿和苹果的故事 2.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3.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有7种颜色? 4.冰棍为什么会冒气?冒出的气是向上还是向下? 5.保险丝的应用 6.汽车观后镜的设计 怎样学习物理 1.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物理最重要的是培养对这一学科的兴趣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教学难点 1.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校每年都会举行田径运动会,田赛中通常以距离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就要进行长度的测量;在径赛中通常以时间的长短来论成绩,这又要进行时间的测量。请大家思考,时间和长度的测量都要用到那些工具?这些工具又如何使用呢? 二、推进新课

(一)长度的单位 想一想在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自学课本知道还有哪些新的单位? 单位换算方法: 单位间的换算关系采用等量代替法,即先照写数值,然后乘以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并注意 结?7?5cm.25?101?125nm?12510cm?“数不变,换算过程为:果尽量用科学计数法。如:单位换,进行算”以下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例1.出正确算式?100cm=520cm (1)15.2m=5.2m666????=6.5m 10um=6.5(2)6.51010(二)长度的测量 1.正确使用刻度尺 (1)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长度,也叫这把刻度尺的精确度或准确度、最小刻度值。 (2)实际估读时,一定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对于一个测量结果,其倒数第一位是估读值,倒数第二位所对应的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4) 一个测量结果是由准确值和估读值还有单位组成的. 2.使用刻度尺之前要“三观察” (1)观察零刻度线的位置在哪里,是否磨损;如果磨损可重新确定一刻度线为起始刻度线。 (2)观察量程是多少,实际情况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量程的刻度尺。 (3)观察分度值是多大,据不同情况和要达到的精确度,选择分度值合适的刻度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要“三会” (1)会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重新确定的起始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端对齐,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贴近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能放倾斜。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与结构分析报告

七、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实验 (-) 实验目的 1 ? 了解几种典型机械的传动方案、各种零部件在机械中的应用及各种机械的基本 结构; 2.通过对机械的传动方案及结构的分析,掌握机械运动方案和结构设计的基本要 求,培养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结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 ?实验设备 ①斗式上料机②带式运输机③螺旋传动装置④冲压机床 ⑤步进输送机⑥分度及冲压装置⑦转位及输送装置 2?实验工具 扳手、卡尺、钢板尺。 (三)实验容与方法 1 ?每台设备的主要知识点 (1)斗式上料机 设备如图7-1所示,主要知识点有:V带传动;带传动的紧装置;套筒滚 子链传动;链传动的紧装置;蜗杆传动; 同步带传动;螺栓联接的各种形式;正反 转的实现装置;滚动轴承;滑动轴承;润 滑装置;钢丝绳锁紧装置;扭转弹簧等。 (2)带式运输机 设备如图7-2所示,主要知识点有:蜗杆传动;联轴器;轴系部件;螺栓联接的各种形式;各种支架;润滑装置等。 (3)螺旋传动装置 设备如图7-3所示, 1 2 3 4 5 6 1 2 3 4 5 图7-1 1 .链传动2.同步带传动3?蜗杆减速器 4. v带传动 5.电动机 6.上料斗

主要知识点有:V 带传动;V 带轮结构;带传动 紧装置;螺旋传动;轴承部件;螺栓联接的各 种形式;润滑装置等。 (4) 冲压机床 设备如图7-4所示,主要知识点有:V 带传动;带轮结构;带传动紧装置;曲柄滑块 机构;曲柄摇杆机构;棘轮机构;螺栓联接的 各种形式;防松装置;润滑装置;制动器; 簧等。 簧等。 (6)分度及冲压装置 设备如图7-6所示,主要知识点有:槽轮机构;凸轮机构;气动冲压装置;电气 控制系统;同步带传动;带传动紧装置;轴系部件结构;蜗杆传动;润滑装置;弹簧 等。 (5)步进输送机 设备如图7-5所示,主要知识点有:蜗 杆传 动;齿轮传动;联轴器;平面连杆机构;轴系 部件;滚道及输送机构;润滑装置;弹 弹 图7-4 1 .带传动2曲柄摇杆3.曲柄连杆 4.电动机5?冲头6.棘轮机构 图7?3 1.支架 2.电动机 3.带传动 4.螺旋传动

趣味运动会方案设计

趣味运动会方案设计 趣味运动竞技是促进员工沟通感情、加强联系,建立团队意识,以提高工作热情和效率的方式之一。下面是本人收集整理的趣味运动会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趣味运动会方案一、活动背景 本次庆国庆趣味运动会秉承**北京奥运会的余热,鼓励员工锻炼身体,在运动中陶冶情操,热爱生活。 二、活动目的: 公司工会通过组织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庆祝国庆节,同时提高全体员工的团队意识,增强团队精神,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促使员工有更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效率,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大干四季度中去,为全面实现公司**年各项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活动组织单位: 公司工会主办,公司党委工作部、机关工会、供水分公司工会、社区工会协办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定于20**年9月27日上午9:00 地点:公司办公楼大门口 五、活动方式: 以趣味运动项目为主的文体娱乐项目。 六、参加活动人员:

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工作的情况下均可参加。 七、活动筹备及负责人: 1、总负责人:鲁双清; 2、负责人:戴敏、金丰利、刘芸、周建文、俞建萍、张小平、孙伟平 3、主持人及催场:金丰利 4、方案策划:傅露芳; 5、会场布置及各单位人员组织:工会办人员及各单位工会主席; 6、宣传、摄影摄像:姚仁涛、傅露芳; 7、器材道具准备、纪念品采办和发放:熊俊玲、傅露芳、余从容; 8、音响:工会办、党委工作部 9、横幅:工会办 10、各比赛项目道具的摆放:张小平、田德堤、王儆、李勇鸿 八、活动项目及现场负责人: 1、二龙戏珠负责人:石丽梅、商美红、吴萍、白文蓉 队员组成:各队限报人数10人,5男5女; 比赛用具:乒乓球、塑料桶;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doc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过程中,会学到《机械运动》这一课,那么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教案的设计,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机械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答:图2—2中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教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初二物理机械运动 教学目标: 1.认识机械运动的现象?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问题? 机械运动的兴趣引入(如宏观的天体运动或微观的分子运动) 教学重难点: 1.参照物选择? 2.平均速度的测量和计算 知识点一: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量程、最小分度值)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测量长度的工具有:,,,测量长度的主要工具 是,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①,②,③,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要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⑴ = m = cm, ⑵ 720s = min = h,⑶ 36min = h = s,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把细钢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绕32圈后用刻度尺量线圈长度为 cm ,细钢丝的直径是 mm。 4.如图所示,请你写出圆柱体的直径为 cm, 5.⑴为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刚数出了100张相同的纸张,压齐后,用刻度尺测出了100张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μm。 ⑵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测出了这段线圈的总长度为L,则细铜丝的直径 为。⑶小明想知道自己脉搏跳动一次所间隔的时间,他用停表测量,在1min内脉搏跳动了72次,则脉搏跳动一次大约需 s。 知识点二:时间的测量 表盘上有长的秒针和短的分针,秒针转一圈通常是30s和60s两种,常用停表的分度值有两种和,停表上边的按钮用来旋紧发条和控制表秒的转动。小表盘一周量度30min,分度值为.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机械系统通常由原动机、传动部分、执行机构和控制部分等组成。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给定机械的工作要求,确定机械的工作原理,拟定工艺动作和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绘制工作循环图;选择原动机的类型和主要参数,并进行执行机构的选型与组合,随之形成机械系统的几种运动方案,对运动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选择;对选定运动方案中的各执行机构进行运动综合,确定其运动参数,并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机械的运动性能和动力性能分析。 一、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步骤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一般过程如下:构思机械工作原理,针对设计任务书中的规定的机械功能,构思实现该功能所采用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即机械的工作原理;由工作原理进一步确定机械所要实现的工艺动作,复杂的工艺动作可分解为几种简单运动的合成,选用适当的机构实现这些运动就是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主要任务。 二、绘制机械工作循环图(又称运动循环图) 针对机械要实现的工艺动作,确定执行构件的数目,为了实现机械的功能,各执行构件的工艺动作之间往往有一定的协调配合要求,为了清晰地表述各执行构件运动协调关系,应绘制机械的工作循环图。机械工作循环图也是进行机构的选型和拟定机构的组合方案的依据。 三、选择执行机构类型 根据执行构件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参数,选定实现执行构件工艺动作的执行机构,并将各执行机构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以实现机械的整体工艺动作。在进行执行机构选型时,应首先满足执行构件运动形式的要求,然后通过对所选机构进行综合、组合、变异和调整等,以满足执行构件的运动参数和运动特性等要求。一般来说,满足执行构件工艺动

作的执行机构往往不是一种,而是多种,故应该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用。 四、绘制机械运动示意图 依据机械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等,合理选取原动机类型;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经传动系统的传递和转化后,驱动执行机构的主动件,使执行机构实现预期的工艺动作。根据机械的工作原理、执行构件运动的协调配合要求,和所选定的各执行机构,拟定机构的组合方案,画出机械运动示意图,这种示意图就表示可机械运动配合情况和机构组成情况,代表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对于运动情况比较复杂的机械,机械运动示意图还可以采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绘制出立体的机械运动示意图。 五、执行机构的尺度综合 根据各执行构件和主动件的运动参数,以及各执行构件运动间的协调配合要求,同时考虑执行机构的动力性能要求,确定各执行机构中构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如凸轮廓线)等。 六、绘制运动机械简图 针对各机构尺度综合所得结果,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并从运动规律、动力条件、工作特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机构其它相关尺寸。然后绘制出运动简图。根据机械运动简图所求得的运动参数、动力参数,可以作为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的依据。 七、编制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是设计人员对整个设计计算过程的系统整理和归纳总结,是审核设计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也是进行图纸设计的理论依据。因此编定好设计说明书是整个设计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而定,一般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doc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 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 https://www.doczj.com/doc/d93990335.html,/jingpin/jijie/kecengseji/sejifangan/sejifangan.htm - jgxx#jgxx ●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 ● ● ● ● ●机械的结构组成 机械的种类是五花八门十分繁多,常见的机械有动力机械、生产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建筑机械、矿山机械、林业机械、农业机械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类生产机械的速度和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要考虑环境保护、节省原材料、节约能源,而且大量的采用机、电或机、电、液的一体化以满足自动化生产的新要求。一批又一批的新机械不断涌现。 尽管各种机械的结构和用途多种多样千差万别,大体上均由四部分组成:动力机、传动系统、执行机构和操纵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此外,为保证机械正常工作还设有一些辅助装置,如润滑、冷却、安全保护,计数及照明装置等。

图 1 ●机械系统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台较复杂的机械在运转中常包括多个工艺动作,相互协调配合以完成预定的工艺目的。工艺目的及工艺动作确定之后,机械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动力机的类型、功率和额定转速的选择,运动变换机构的选择以及协调各工艺动作的机械运动循环图的拟定。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设计机构的性能、造价,因而是设计工作中关键的一环。机械系统设计又是一项繁难的工作,它不但要求设计者有多方面的知识,还要有广博的见识和丰富的经验。由于机构种类的繁多、功用各异,因此机械系统的设计难以找出共同的模式,这里讨论的仅是设计过程中的一般性原则。 ◆ 采用简短的运动链 拟定机械的传动系统或执行机构时,尽可能采用简单、紧凑的运动链。因为运动链越简短,组成传动系统或执行机构所使用的机构和构件数目越少,这不仅降低制造费用、减小体积和重量,而且使机械的传动效率相对提高。由于减少传动环节,使传动中的积累误差也随之减小,结果将提高机械的传动精度和工作准确性。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运动的描述 授课地点 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仪器材料 多媒体播放设备、机械运动演示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的; (3)知道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发现并提出问题: 二、总结归纳机械运动及参照物概念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1并提出问题:你怎么判断汽车、轮船、飞机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通过观看此录像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明 白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一个地面 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看一看要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 照物体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说明是 运动的,反之是静止的. 组织学生观看录像2并提出问题:窗外的树木真的 向后退了吗?江两岸的青山真的向后移了吗?张开伞后 运动员真的上升了吗?以上的现象怎样解释呢? 通过观看此录像和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使 学生理解,当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静止的物体”就会运动起来. 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选择的另一个物体为假定不动的物体,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观看录像1(或动画).画面上的内容有:公路上有停着汽车和行驶的汽车;码头上有停着的轮船和正在航 行的轮船;飞机场上有停着的飞机和正在起飞的飞机.学生:1、以公路边的树或楼房为参照物,相对于参

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设计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新课标[人] 第一章机械运动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实验测量物体的速度. 通过观察现象,实验探究加深对机械运动、参照物、速度等概念的体验,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激发学生对运动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将物理和生活联系的意识. 本章是整个初中力学的基础,它既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需要,也是他们参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必备知识.教材知识紧紧围绕机械运动的描述逐步展开.首先通过物理中最基本的测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进入初中物理的学习,然后再通过参照物的引入,让学生学会从物理的角度用科学的术语来描述运动.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而运动的物体自然有快慢的不同,顺理成章地进入最基本最简单的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需要用平均速度来表示,这些基本的运动知识也为后续学习认识运动奠定了基础.为了尽快让学生熟悉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教材安排了实验室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引导学生在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础上,用间接的方法测量平均速度,同时实现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为了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的理念,本章的想想议议都以学生熟知的典故和事例形式引入,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学以致用,完成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跨越.整章的学习探索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特色. 【重点】 1.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 2.机械运动的描述与探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4.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 【难点】 1.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 2.运动的相对性、速度的测量基本实验方法和技能. 3.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解题方法.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以及时间的测量是学生每时每刻都会注意到的物理现象,学生对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事物,往往由于司空见惯而失去好奇心与关注度.因此在课堂的一开始,本课程并不直接讲授测量的有关知识,而是从分析运动与长度和时间有关,引入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通过比较课桌的长宽高,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从而引发学生对于常见的长度测量的好奇心.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常见的长度估算方法、精确的测量、测量结果中的单位换算等,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物理学习,达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长度和时间,每天都在各种时间的标准下度过,见到标注长度的各种事物,在潜意识中埋下了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种子.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系统的测量学习,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实际操作能力,为本知识点的学习做好了能力方面的准备.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性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思想,为本知识点的学习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机械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 能力目标: 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 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知识分析运动和静止的情况. 3、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释、判断自然界中的运动现象. 情感目标: 1、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 2、培养学生科技意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 3、利用地球同步卫星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 教材从实例中引出了物体运动的问题,并称物体位置的变化为机械运动,再推广到自然界的实例中.参照物的概念也是由实例引出,并联系实际分析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实例,要求学生会联系实际判断已知参照物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情况和由运动情况分析所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感性的分析了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即从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化,最后分析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法建议 尽量不加深课本上的内容,而应当多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由实践中学习的习惯,加深一些物理学习方法的体会. 通过讨论引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直接界定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学习,应当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由此引出参照物的概念,关于参照物的问题要由学生列举实例,学生分析,教师可以做评价,最后总结分析的一般方法.在本内容的教学中可以使用适当的媒体资料,例如可以用课本的配套录像带"运动的相对性"并回答本节的练习. 匀速直线运动的教学,观察和分析课本上的实例,说明这是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由学生思考生活和自然界中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加深学生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定义.定义中只须讲清快慢不变,不宜引入速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机械运动 讨论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的内容和提供的参考资料,阅读问题是:什么叫机械运动;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课桌、房屋是否做机械运动,为什么;能举出绝对不动的例子吗.

运动方案设计

运动方案设计 运动会不仅能够提高大家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弘扬奥运精神,还能增强身体素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下面是XX 为大家整理了运动方案设计,希望能帮到大家! 趣味运动会策划方案本次趣味运动会的宗旨在于增强各个部门的凝聚力,展示出新时代大学生的蓬勃朝气和竞技热情。弘扬奥运精神,增加团队凝聚力,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光明的时代,有挑战才有财富。本次的趣味运动会是丰富校社联各个成员的课余生活,给每一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在学习之余好好锻炼身体,注意各种才能的挖掘、培养与展示,同时增加同学之间、学院之间的交流、并促进友谊为美好的大学生活留下灿烂的一笔财富。 娱乐身心、激扬青春 活动宗旨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活动时间:2XX年3月14~15.下午五点 活动地点:学校田径场 主办单位:教育系学生会 赞助单位:xx 活动参与对象:教育系全体师生 活动主题:教育系趣味运动会 项目一:拔河大赛

参赛者:15人 裁判员:发令1人,记录1人。 比赛器材:拔河绳1条,红布条1条,口哨1个。 比赛场地:学校操场 比赛规则:在比赛场地上画3条直线,间隔为15cm。居中的线为中线,两边的线为河界,拔河绳中间系一红布条垂直于中线。比赛准备时间内,各队队员必须依次交错站在河界外,裁判员发出“预备”口令后,运动员全部蹲下,但不能用力拉绳,此时红线在中线上,裁判员鸣哨后开始比赛。当红布条与拔河绳的系点过河界时,裁判员鸣哨宣布比赛结束和胜方。 拔河赛制: 1. 比赛分淘汰赛、决赛两个赛程。 2. 比赛分组及比赛首场的站位选择由各班班长抽签决定。 3. 淘汰赛:每班抽签分成组,A组四队,B组三队。每组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后双方交换场地。当两局即可分出胜负时,比赛宣告结束。每组获胜者晋级。共两支参赛队伍进行决赛。决赛:采用三局两胜制,胜者为总冠军。 项目二:螃蟹运球 参赛者:每班16人 裁判员:发令一人,4个人计时与记录。

机械运动复习教学设计

机械运动复习教学设计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学会使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会求平均速度。 2.能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3.会利用公式v=s/t做计算题。 4.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在实验中体会学习物理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和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难点:对平均速度的认识及其公式的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复习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根据复习计划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过渡语:了解了学习目标,请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课本,时间约10分钟 二、先学环节(22分钟) (一)出示复习指导: 课件展示复习指导,学生复习。 以回顾以前所学的主要知识为主,通过课件展示的复习指导与提示,使学生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回顾。 10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完成检测题。准备展示 (二)学生复习教材,构建知识体系,师巡视,指导游离在复习外的同学。 (三)复习检测反馈 要求:5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让5个小组的的同学到黑板前展示,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下面同学交换学案,小组长组织成员用红笔将错误画出,准备更正。 1.小明身高175 cm,质量65 kg,针对他的身体条件,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他的体积约为65 dm3 B.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朱理)

11-1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内容 11.2 机械运动系统功能结构的建立 11.3 确定机械运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11.4 机械运动系统工艺动作过程的构思与分解 11.5 机构选型及其系统组成 11.6 机械执行系统间运动的协调设计和运动循环图 11.7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的构思与拟定 11.8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的评价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内容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设计,是指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 是决定产品性能、成本及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对设计师而言,则是最具吸 引力,同时也最具挑战性的工作。
11.1.1 机械运动系统的概念
从运动学角度考察,机械系统的 基本功能是机械运动的生成、传 递与变换。在机械系统中,动力 系统(即原动机)生成原始的机械运动,然后经传动系统(传动机构)的 传递,最后由执行系统(执行机构)变换成为期望的运动形式之后输出。 运动的传递与运动形式的变换是机构的基本特性。从而,—般将传动系统 与执行系统统称为“机械运动系统”,亦称为“机构系统”。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的内容
11.1.2 机械运动系统方案设计的流程
机械运动系统的方案设计,是指在设计任务明确之后,通过建立功能结构、 确定工作原理、工艺动作过程的构思与分解、机构的选型与组合以及方案评价 等步骤,形成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过程。其基本程序如下。
由设计任务出发,将总功能分解,建立机械运动系统的功能结构 根据相应的功能来选择工作原理,不同的工作原理将形成不同的运动方案 从工作原理出发,进行工艺动作过程的构思与分解,形成原理解 选择合适的机构及机构组合来实现所要求的工艺动作,形成各种备选方案 通过方案评价来选择最佳方案。

普通人群运动方案设计和运动能量消耗指导

普通人群运动方案设计和运动能量消耗指导 1.工作准备 (1)一般情况调查表(见表6—18) 表6—18 一般情况调查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职业: 身高(cm):体重(kg): BMI: 工作情况: 工作性质:□体力为主□脑力为主□脑体结合 工作姿态:□坐位为主□立体为主□经常走动或外出 工作时间:□40h以下/周□40~50h/周□50h以上/周 □8h以下/日□8~10h/日□10h以上/日 工作节奏:□紧张□轻松□一般 出差情况:□经常□偶尔□否 (2)身体活动水平和运动习惯调查表(见表6—19)

(3)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能量参考摄入量标准(见本书附录) 2.工作程序 程序1 一般情况调查 了解来访者工作性质及其工作中的身体活动状况,为运动量设计和指导做准备。 程序2 运动习惯调查 了解目前的运动状况和运动水平,特别是习惯,对指导有用。 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如一周或一个月或半年)平均每周有__天你进行了运动,具体运动情况如何?可利用表6—19相应的“□”内填上实际数字了解。 程序3 估计能量需要和运动水平 根据一般情况、工作性质和目前运动水平,参考推荐的日膳食能量摄入量标准,确定每日膳食能量需要量。 (1)判断体重 根据BNI,判断体重是否正常(18.5≤BNI≤23.9)、超重(24≤BNI≤17.9)、肥胖(BNI≤28)。如果是超重和肥胖,应按能量负平衡原则和减肥运动处方原则设计。 (注:能量负平衡的原则即是加大运动量,支出大于摄入的原则。) (2)计算平均每天运动时间 所有运动项目(不包括家务劳动)每周运动时间加起来除以7,得出平均每天运动时间。 每项运动每周运动时间=每项运动的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判断目前运动水平:根据平均每天运动时间 低:<30min 中:30~60min 高:>60min (3)确定每日膳食能量需要量 根据工作性质和运动水平,参考推荐的日膳食能量摄入量标准,确定每日膳食能量需要量。 如40岁男性,脑力工作为主,运动水平是低,其日膳食能量摄入量应为2400kcal;如是女性,则为2100kcal。 程序4 确定运动能量消耗量 按上述确定的每日膳食能量摄入量的10%~20%计算。如每日日膳食能量需要量为2400kcal,那么运动消耗量应为240~480kcal。 (注:运动处方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关键要根据人体的承受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而不要盲目冒进)

机械运动教案示例

机械运动教案示例 Examples of mechanical motion teaching plan

机械运动教案示例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本教案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 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 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 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 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 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 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目标】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 是有区别的。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能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来描述运 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3、会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 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4、能通过实验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利用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 平均速度。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长度的测量,测量时要引导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正确使用工具进行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与计算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学具准备】 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让学生把准备的刻度尺、钢卷尺、秒表、斜面、小车、金属片等放在桌面,问:我们利用所有的器材可以做哪些实验?学生回答:可以进行长度、时间的测量,还以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引出复习内容。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长度、时间入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达到温顾知新的目的。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聚焦知识点一: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3. 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为:1km= m、1dm= m、1cm= m、1mm= m、 1μm= m、1nm= m 练习题: 1.中学生的大拇指指甲宽度约为( ) A.1 mm B.1 cm C.1 dm D.1 m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人头发直径约7×10-5m= μm 地球半径6.4×106m= km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443 =884443 (填上单位) 3、估测课桌的长度为 80 (填上合适的单位)。 设疑:我们估测的准确吗?如果不准确应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事例做起,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估计中会出现很多的偏差,要想减小偏差,那就要借助到工具,引出刻度尺正确使用并练习了国际单位及常见单位的换算。 聚焦知识点二: 正确使用刻度尺:刻度尺的使用要做到会观察、会放置、会读数、会记录。 会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会放置——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被测物体,找准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一端对齐。 会读数——视线要和尺面,读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会记录——测量结果应由和组成。 实验设计:利用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1、用所给出的钢尺、卷尺等刻度尺,挑选出合适测量工具并测出课桌的长度 m。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机械运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 1.认识长度和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4.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6.了解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本章主要内容有:时间、长度的测量,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和测量等。由于速度的计算与路程和时间有关,所以本章首先介绍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常用工具,目的是使学生认识这些工具,使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有限的工具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从而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提高学生善于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本章涉及的主要考点有: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的应用;对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概念的理解;计算速度、路程和时间。其中参照物的选择和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的题目,经常在各类考题中出现,题的难度不大。有关物体的运动的计算,考查点一般集中在平均速度的计算上,多与体育赛事和生活中的交通运输等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理念。 1.对于本章中出现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学生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要掌握这些知识难度不大。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实验和生活经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2.对于速度,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熟悉,这里进一步学习,学习难度不大。但学生对速度单位“km/h”和“m/s”之间大小的比较和互换有一定的难度;对计算中公式的应用以及计算过程中要用到的公式和代入单位还不熟悉,常常会忘记,应多加练习。 3.学生在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知识拓展不开,不能正确选择参照物。对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不是很理解。应多举例说明。 1.对于测量工具、机械运动现象,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所以本章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理论知识来逐步展开,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既要让学生明白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又要让学生明白“静止”物体的存在,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可利用想象的思维方法,选择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判断所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由于刚刚接触物理学中的计算问题,要求不要太高,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变速问题,可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将其当成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