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健康教育教案——疾病预防

蒋瑾瑞

第1课预防龋齿

教学内容:预防龋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乳牙和恒牙。恒牙是永久牙。

2.使学生知道换牙的卫生,知道怎样保护牙齿。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描述牙齿的重要作用和牙齿不健全所带来的不便;引导启发总结学生回答的关于牙齿的保护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兄弟生来白,队伍排整齐。

饭菜全切碎,活儿干得快。

你若猜不出,张口他就来。

2.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牙齿,发现了些什么?总结讲述我们从6—7个月开始到两岁左右长出乳牙,到12岁左右又长出恒牙。

二、学习新课:

1.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我们的牙齿的作用?(切断,研磨食物,帮助发音。那么我们没有了牙齿会怎么样呢?)

2.了解牙齿,了解我们的乳牙和恒牙。

3.既然恒牙和我们这么密切又对我们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要怎么来保护它呢?

4.①不要咬硬东西。咬硬东西,一是不得力,因为牙还没有长牢,容易造成牙齿错位,影响咀嚼和美观。

②不要用手抠和用舌头舔。在牙刚长出时,有点痒,如果用手抠或者用舌头舔,很容易造成牙齿的松动和变形,长得会七扭八歪,形成畸形。

③要注意牙齿的卫生。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表演牙齿和蛀牙的节目(节目内容是一个小朋友开始时牙齿很好,但是它不注意牙齿的卫生,经常吃零食,还特别爱吃甜食,结果造成牙齿有了蛀虫,经常牙疼,疼痛难人忍。最后他去了

医院,医生帮他治好了牙疼,终于他痛下决心,该掉了乱吃东西的坏习惯,并且经常刷牙,注意牙齿的卫生,慢慢地他终于又长出了新牙。看他多开心啊!)。

2.组织学生到黑板前面来复述牙齿包括的种类和保护牙齿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发言大胆积极,果敢,声音洪亮,语言流利,锻炼自己发言的能力。)

第2课预防蛔虫病(1)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蛔虫病的一般症状,以及蛔虫引起的各种疾病,知道蛔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教育学生讲究日常卫生,懂得预防蛔虫病.

教学重点

学生了解蛔虫病的一般症状,以及蛔虫引起的各种疾病,知道蛔

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教育学生讲究日常卫生,懂得预防蛔虫病.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讲究日常卫生,懂得预防蛔虫病.

教具(课前准备)

挂图,蛔虫的标本.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有个小朋友,一日三餐都吃得不少,可就是面黄肌瘦,还时常喊肚子痛,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2,讲述:蛔虫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人体内有了这种寄生虫,就是得了蛔虫病.

二,学习新课

蛔虫病的危害.

(1)谈话:你有没有得过蛔虫病得了蛔虫病有什么不适吗

(2)讲述:(出示挂图或投影片)蛔虫在人体内主要生活在小肠里面.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的地方,蛔虫在小肠里跟人抢食营养,这样,人体得不到足够多的营养,就会面黄肌瘦.蛔虫除了与人抢食营养外,还排放出大量的蛔虫毒素,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蛔虫在人体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到处乱钻.钻到胆道里,人就会得胆道蛔虫病;钻破肠子,人就会得腹膜炎;大量的蛔虫聚集在肠子里,会产生肠梗阻.这些都会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第3课预防蛔虫病(2)

一,复习旧知

二,学习新课

1,预防蛔虫病

(1)谈话:蛔虫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讲述:蛔虫病的危害虽然很大,但是可以预防.蛔虫的繁殖有一个循环过程,就是蛔虫在人体内产卵后,卵随着人体的粪便排出体外,这些卵随着人体粪便有的进入泥土,有的粘在了瓜果蔬菜上.我们吃了这些带有蛔虫卵的东西,就会把蛔虫卵带进人体,进入小肠.蛔虫卵在小肠里孵化成幼虫后,进入人体血管内长大后又进入小肠吸食营养.如果我们把握好"入口"这一关,就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的可能性. (3)讨论:1,预防蛔虫病的关键在哪里

2,得了蛔虫病怎么办

(4)齐读课文中的儿歌.

(5)小结:蛔虫病的危害很大,但只要我们注意饮食卫生,就能预防蛔虫病.

第4课防治腮腺炎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流行.

2,教育学生消除恐惧心理,认识到腮腺炎并不可怕,要增强预防措施,达到防病的作用.

二,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医生用的听症器等物.

学生准备表演的台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小品表演

2,激思释疑:你们想知道小品中的小朋友患的是什么病吗它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学习新课

1,了解腮腺炎极其传播途径

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得了腮腺炎很痛苦,不仅腮部肿胀不能吃东西,而且会引起头痛,耳底疼痛等.哪位小朋友得过此病谁能说说当时的感受.

2,生议论,谈感受

3,教师讲述:得过一次腮腺炎就可以终身免疫,也就是不会再得此病.腮腺炎是怎样传播的呢

腮腺炎病人——飞沫在空中飘荡——健康人吸入

在腮腺病人的家里——健康人去探视———吸入空气—患病

4,讨论:我们班里有人得了腮腺炎,我们该怎么办

5,小结:腮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如果一个同学得了此病,其它同学极易被传染.

6,预防腮腺炎的方法

7,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10,预防腮腺炎

流行和发病季节:冬,春季,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预防,治疗:不去公共场所,带口罩,卧床休息等

第5课预防和救护意外伤害事故(1)

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意外伤害事故,关注生活中的意外伤害和保护问题。(过程与方法)

2、学会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如何自护、自救,养成安全保护意识。(知识与技能)

3、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保护措施。(知识与技能)

4、通过实践体验,了解小学生安全常识,有效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意外伤害事故,如何进行自护、自救。

2、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关注其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2、在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注意观察生活,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学会自我保护。

3、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可贵,平安出行,快乐生活。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请学生分组对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进行了解,并填写好意外事故调查记录表。

2、设计一张“生活中的意外事故”调查表。

3、收集相关资料,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呢?如果有,请你说一说你经历过或看见过的一些事例,有些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意外伤害发生时”的一些情况,了解哪些是生活中的意外伤害。相信通过学习,你一定回有收获。

(二)思考与交流

1、想一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觉得哪些意外伤害会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比如说……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师:其实,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但是这些意外事故却时有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因为意外事故会给我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和损失。

(三)反馈调查情况

1、小组交流:把自己调查的意外事故记录表在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调查结果。

2、全班反馈

(四)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生活中的意外事故有了很多的了解和认识,如何有效避免这些意外事故的发生,保护我们生命财

产的安全,应该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学思考,希望你带着问题,认真地想一想,相信你一定会找到答案,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

意外伤害事故

第6课预防和救护意外伤害事故(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中意外事故发生时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2、学会一些生活中的自救自护安全常识,懂得如何进行自我救护和救护他人的方法。

3、当意外伤害发生时,知道正确拨打报警电话。

二、活动准备:

1、通过网上查询有关意外事故发生时如何逃生的自救常识。

2、了解如何处理身体伤害,记录“自救与自护”常用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