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温杯最好不要装4种水

保温杯最好不要装4种水

保温杯最好不要装4种水
保温杯最好不要装4种水

保温杯最好不要装4种水

1不宜装酸性饮品

不锈钢由于熔点较高,不会因高温溶化释出不良物质。

但是不锈钢最怕强酸,如果长时间装载酸性较强的饮品,很可能会对其内胆产生损伤。

2不宜装牛奶

一些人会把热牛奶装在保温杯内,不过,这种做法却让牛奶中的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会迅速繁殖,导致腐败,容易引起腹泻、腹痛。

牛奶在高温环境下,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被破坏,同时牛奶中的酸性物质还会与保温杯内壁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人体健康。

专家表示,无论是牛奶还是酸性果汁,最好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喝完。

3不宜泡茶

有报道指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茶碱、芳香油和多种维生素,只宜用80℃左右的水冲泡。

如果用保温杯泡茶,使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恒温的水中,就如用温火煎煮一般。

茶中的维生素大量被破坏,芳香油挥发,单宁酸、茶碱大量浸出,不但降低了茶的营养价值,还会使茶汁无香味,茶味苦涩,有害物质增多。

对此,专家表示,茶叶的确不宜长时间浸泡,因为浸泡时间太久,茶叶可能会释出重金属物质,有害健康。

4不宜泡中药

有些人也喜欢把中药泡在保温杯内,方便携带饮用。

但煎好的中药中溶解了大量酸性物质,容易和保温杯内壁所含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并溶解到汤药里,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选择质量好的保温杯?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选择:

保温性能的辨别

对于保温杯的保温性能主要是指保温杯的内胆。

装满开水后,顺时针旋紧瓶塞或者是保温杯盖,过大概2~3分钟后,用手去触摸杯身外表和下部,若发现有温热感觉,表示保温性能不够好。

保温杯的密封性

注满一杯水,旋紧杯盖,倒置几分钟,也可用力甩几下,如果没有渗漏的现象,就证明其密封性能良好。

配件是否健康环保

保温杯的塑料配件是否健康环保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闻来鉴别,如果保温杯是用食品级塑料制作的,其气味会较小、表面光亮,无毛刺、使用寿命长且不易老化;如果是普通塑料,则在各个方面都会劣逊食品级塑料。

不锈钢材料的鉴别

对于不锈钢保温杯来说,其材质好坏是非常重要的。

不锈钢材料的规格很多,其中18/8表示不锈钢材料成分含18%铬,含8%的镍,只有达到此标准的材料才是绿色环保产品。

使用保温杯的注意事项

1.新品使用前,须用开水或用洗涤剂烫洗几遍,进行高温消毒。已达到杀死细菌的作用。

2.使用前,请用沸水预热5-10分钟,以使保温效果更佳。

3.水不要装得过满,以免拧紧杯盖时,开水溢出烫伤。

4.饮用完毕后,请拧紧杯盖,确保卫生洁净。

5.清洗时宜用柔软的布和经温水稀释的食用清洁剂清洗。

6.不锈钢杯内侧有时会产生一些红色锈斑点,可用温水加入稀释的醋浸泡三十分钟后,充分清洗。

7.为防止异味或污渍的产生,且能长久清洁的使用。使用后,请清洗干净使其充分地干燥。

幼儿园大班健康《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大班健康《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教案模板范文 活动意图 花花绿绿的瓶子和各种味道的消毒液、洗涤剂、化妆品非常吸引幼儿,他们会打开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当成饮料喝下去。家庭中这些装着“水”的瓶子如果管理不当,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辨别瓶子里的各种“水”,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了解隐藏在瓶子里的危险。 活动目标 1.认识洗涤剂、消毒液、驱虫剂等几种瓶装“水”,知道这些“水”有不同的作用。 2.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装“水”隐藏着的危险,知道不能随便喝瓶子里的“水”。 活动准备 1.请幼儿自带喜欢喝的瓶装饮料。 2.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以及没贴标签的“水”各一瓶,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份。 3.幼儿用书第12~15页。 活动过程 1.认识能喝的“水”。 请幼儿展示自带饮料,分别说一说是什么饮料。 2.了解不能喝的“水”。 教师一一出示装有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的瓶子,清幽看看这些“水”的颜色,闻闻他们的味道,说说是什么“水”,有什么用途,这些“水”能不能喝。 小结:饮料是可以喝的,洗涤剂、消毒液之类的“水”千万不能喝。 3.区分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 (1)教师将各种装“水”的瓶子混合摆放,请幼儿观察,说说这些装“水”的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尝试把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分类摆一摆。 4.出示一瓶没有标签的“水”,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 师:这瓶水没有标签,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水,它的颜色有些像可乐,我们能不能喝一点,尝一尝? 小结:没有标签的瓶子里的“水”是不能喝的。这些特殊的“水”很可能会伤害人,有的“毒水”很厉害,如果不小心喝错了,要马上告诉大人,还要立刻去医院。

中班科学:瓶子里的秘密

中班科学:瓶子里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水的量不受容器形状,粗细等因素影响。 2、知道借助量杯及其刻度,知道杯中水量的多少。 3、愿意尝试,体验用手操作获得正确结论的快乐。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记号笔、记录表、量杯、抹布、材料筐,各种饮料瓶、水桶每组一个;教师用具一套及统计表、说明书。 活动过程: 一、奇思妙想、发现问题 1. 教师带领幼儿手持瓶子律动入场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和你手里的瓶子宝宝一起跳舞吧!你好你好!和你的好朋友打声招呼! 幼儿律动 2.认识瓶子,说说瓶子的特征 师:这些瓶子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高低不一样,有点粗有点细,颜色不一样,大小不同。 二、辨别判断、分析问题 1.发现问题 师:这些瓶子里都装了些什么呢? 幼:水。 师:那这里的水都一样吗?哪个瓶子的水最多呢? 幼儿猜测。 2.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并用贴纸进行记录 师:老师这里还准备了一些爱心小贴纸,现在来把你们手中的爱心贴纸贴到你认为最多水的瓶子下面吧! 幼儿贴一贴。 三、善用方式、解决问题 1.介绍实验工具——量杯

师:怎么样才能证明你的想法是对的呢?幼儿说一说。 请个朋友来帮忙(出示量杯) 这是什么?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量杯,杯子的身上有刻度,叫量杯。是专门测量像水一样的液体的。 2.借助说明书,了解实验方法及要点。 师:认识了量杯的这个新朋友,那怎么用它来测量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呢?这里有张说明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步要把水先倒进去,你们想试哪瓶水?(根据幼儿的意思示范动作)注意要把水倒干净,保证测量更加的精确。 四、遵守规则、正向交往 1. 幼儿实验 师:我给你们也准备了3个不同的瓶子,现在请你们回到自己的小组上,和你的同伴合作,先选两个瓶子进行测量,把测量的结果写在你们的记录纸上,注意瓶子的大小要与结果对应起来哦!(教师指导) 2. 幼儿分享结论 师:请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实验结果?说说你们测的是哪两个瓶子,结果是什么?谁测的结果和他是一样的? 师小结:做完实验以后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不同的瓶子装的谁是一样多的,与瓶子的大小颜色形状高低是没有关系的,那我来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只和装水的陆老师有关呢! 五、挑战游戏 师:你们愿意来挑战一下高难度的实验?这是我准备的一个小桶,里面也装有水,小桶里的水会和瓶子里的一样多吗? 幼儿猜测 师:我们可以靠量杯来测一测,该怎么做呢?谁来说一说 幼儿说出步骤,教师指导纠正 师:现在请你们继续来3人合作,测一测小桶里的水以及刚剩下来的瓶子里的水是不是一样多的。 幼儿操作 师:结果是什么啊/

幼儿大班健康教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

幼儿大班健康教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 活动意图: 花花绿绿的瓶子和各种味道的消毒液、洗涤剂、化妆品非常吸引幼儿,他们可能会打开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当成饮料喝下去。家庭中这些装着“水”的瓶子如果管理不当,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辨别瓶子里的各种“水”,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了解隐藏在瓶子里的危险。 活动目标: 1.认识洗涤剂、消毒液、驱虫剂等几种瓶装“水”,知道这些“水”有不同的作用。 2.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装“水”隐藏着的危险,知道不能随便喝瓶子里的“水”。 3.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4.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1.请幼儿自带喜欢喝的瓶装饮料。 2.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以及没贴标签的“水“各一瓶,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份。 3.幼儿学习资源第12-15页。

活动过程: 1.认识能喝的“水”。 请幼儿展示自带饮料,分别说一说是什么饮料。 2.了解不能喝的“水”。 教师一一出示装有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的瓶子,清幽看看这些“水”的颜色,闻闻他们的味道,说说是什么“水”,有什么用途,这些“水”能不能喝。 小结:饮料是可以喝的,洗涤剂、消毒液之类的“水”千万不能喝。 3.区分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 (1)教师将各种装“水”的瓶子混合摆放,请幼儿观察,说说这些装“水”的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尝试把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分类摆一摆。 4.出示一瓶没有标签的“水”,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 这瓶水没有标签,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水,它的颜色有些像可乐,我们能不能喝一点,尝一尝? 小结:没有标签的瓶子里的“水”是不能喝的。这些特殊的“水”会伤害人,有的“毒水”很厉害,如果不小心喝错了,要马上告诉大人,还要立刻去医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中《你能分清吗》《帮爸爸妈妈找错》,请幼儿观察:家中的饮料一般放在哪里?其他瓶子又放在哪里? 小结:有的洗涤剂、消毒水放在柜子里,有的洗涤剂放在洗手盆

ZD中药饮片购进装斗清斗储存养护和销售管理规定

Z D中药饮片购进装斗清斗储存养护和销售管 理规定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目的加强中药饮片管理,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和保障人们使用中药饮片安全、有效 范围中药饮片的购进、储存、养护、装斗前清斗、装斗复核和销售的管理 职责采购员、保管员、养护员和质量管理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内容 1.中药饮片的采购 1.1应从《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中有中药饮片生产(经营)范围的供货单位采购中 药饮片,并按(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制度)中对首营企业的要求收集有关证明材料。 1.2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生产企业、产地、生产日期和重量等内 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批准文号。 1.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 口药品枪验报告书》复印件。 1.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2.中药饮片的销售 2.1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 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 2.2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 六发药的程序。 2.3严格执行物价政策,严禁串规、串级,按规定价格算方计价,发票项目填写全面,字 迹清晰。 2.4中药配方营业员应思想集中,严格按处方要求核对品名配药、售药。 2.5配方所用医疗用毒性中药饮片按(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2.6不合格中药饮片按《不合格药品管理程序)执行,严禁不合格药品上柜销售。 2.7按方调配,每味中药均需准确称量,总贴误差不大于2%,分贴误差不大于5%,处方 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签字后,交复核员复核,复核无误签字后,方可发给顾客。 2.8对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单包注明,向顾客交待 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煎煮和服用方法。 2.9营业员不得调配自带处方,对鉴别不清、有疑问的处方不予调配,并向顾客说明原 因。 2.10每天配方前必须校对衡器,配方完毕应清理营业场所,保持柜橱内外清洁,无杂物。 2.11中药饮片调配的场所、临床炮制的工具等应符合卫生要求, 3.中药饮片的验收、养护、储存。 3.1中药饮片入库时,必须由质量验收员进行验收,验收其品名、生产企业产地、生产日 期、数量、规格、质量,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标明批准文号,如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现象或货单不符的不得接收,按《不合格药品管理程序》处理。 3.2中药饮片应在规定的条件下储存,并与其他药品和非药品分开存放。

2021大班健康优秀教案详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

大班健康优秀教案详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 花花绿绿的瓶子和各种味道的消毒液、洗涤剂、化妆品非常吸引幼儿,他们可能会打开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当成饮料喝下去。家庭中这些装着“水”的瓶子如果管理不当,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辨别瓶子里的各种“水”,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了解隐藏在瓶子里的危险。 1.认识洗涤剂、消毒液、驱虫剂等几种瓶装“水”,知道这些“水”有不同的作用。 2.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装“水”隐藏着的危险,知道不能随便喝瓶子里的“水”。 1.请幼儿自带喜欢喝的瓶装饮料。 2.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以及没贴标签的“水“各一瓶,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份。 3.幼儿学习资源第12-15页。 1.认识能喝的“水”。

请幼儿展示自带饮料,分别说一说是什么饮料。 2.了解不能喝的“水”。 教师一一出示装有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的瓶子,清幽看看这些“水”的颜色,闻闻他们的味道,说说是什么“水”,有什么用途,这些“水”能不能喝。 小结:饮料是可以喝的,洗涤剂、消毒液之类的“水”千万不能喝。 3.区分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 (1)教师将各种装“水”的瓶子混合摆放,请幼儿观察,说说这些装“水”的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尝试把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分类摆一摆。 4.出示一瓶没有标签的“水”,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 这瓶水没有标签,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水,它的颜色有些像可乐,我们能不能喝一点,尝一尝?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中《你能分清吗》《帮爸爸妈妈找错》,()请幼儿观察:家中的饮料一般放在哪里?其他瓶子又放在哪里? 小结:有的洗涤剂、消毒水放在柜子里,有的洗涤剂放在洗手盆旁边,洗洁精放在水池旁边;浴液放在卫生间,香水、护肤液放在妈妈的梳妆台上;饮料一般放在冰箱里、餐桌上,小朋友想喝饮料时应该问一下家里的大人,确定能不能喝。 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设计、制作危险警示牌,回家后标记在特殊瓶装“水”处。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ZD中药饮片购进装斗清斗储存养护和销售管理制度

目的加强中药饮片管理,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和保障人们使用中药饮片安全、有效 范围中药饮片的购进、储存、养护、装斗前清斗、装斗复核和销售的管理 职责采购员、保管员、养护员和质量管理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内容 1.中药饮片的采购 1.1应从《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中有中药饮片生产(经营)范围的供货单位采购中药饮 片,并按(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核制度)中对首营企业的要求收集有关证明材料。 1.2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生产企业、产地、生产日期和重量等内容,实施 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批准文号。 1.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品 枪验报告书》复印件。 1.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2.中药饮片的销售 2.1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 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 2.2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 的程序。 2.3严格执行物价政策,严禁串规、串级,按规定价格算方计价,发票项目填写全面,字迹清 晰。 2.4中药配方营业员应思想集中,严格按处方要求核对品名配药、售药。 2.5配方所用医疗用毒性中药饮片按(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执行。 2.6不合格中药饮片按《不合格药品管理程序)执行,严禁不合格药品上柜销售。 2.7按方调配,每味中药均需准确称量,总贴误差不大于2%,分贴误差不大于5%,处方配完后 应先自行核对无误签字后,交复核员复核,复核无误签字后,方可发给顾客。 2.8对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单包注明,向顾客交待清楚, 并主动耐心介绍煎煮和服用方法。 2.9营业员不得调配自带处方,对鉴别不清、有疑问的处方不予调配,并向顾客说明原因。 2.10每天配方前必须校对衡器,配方完毕应清理营业场所,保持柜橱内外清洁,无杂物。 2.11中药饮片调配的场所、临床炮制的工具等应符合卫生要求, 3.中药饮片的验收、养护、储存。 3.1中药饮片入库时,必须由质量验收员进行验收,验收其品名、生产企业产地、生产日期、数 量、规格、质量,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标明批准文号,如发现有质量不合格现象或货单不符的不得接收,按《不合格药品管理程序》处理。 3.2中药饮片应在规定的条件下储存,并与其他药品和非药品分开存放。 3.3中药饮片陈列应一味一斗,避免混斗、错斗。 3.4库存的中药饮片必须每季度循环养护检查一遍,井根据各中药饮片的性质采取烘烤、翻晒、 冷藏和薰蒸等养护措施,出现质量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3.5中药饮片装斗必须执行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并进行质量复核,做好装斗记录,防止 混装、错装;发现不合格中药饮片应及时通知质量管理员。 4.中药饮片的装斗前清斗检查

中药清斗装斗注意事项.doc

中药清斗装斗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防止混药。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因此,中药饮片的装斗必须规范操作。 一、中药饮片装斗的基本原则 1.装斗前的中药饮片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炮制的规定,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合格的不能装斗。《药品管理法》第十条中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中药饮片装斗前的质量复核应包括以下内容:(1)包装符合药用要求,无污染;(2)有生产企业的名称、详细厂址:邮政编码、电话或传真、网址;(3)有质量合格标志,其中应有检验员签章。(4)品名、炮制规格与国家药品标准炮制要求相符,正名正字,并与饮片实物相符,标明产地。(5)中药饮片应无质量变异和杂质、异物;(6)应标明生产批号、生产日期;(7)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标明批准文号(未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除外);(8)应标示中药饮片的净重,其计量单位符合法定的标准,如千克、克等。 2.坚持“三查三对”的原则,对号入座。即查药斗上书写的药名与饮片包装合格证名称应一致,查看在药斗内残存的饮片与饮片包装内品种应一致,查药斗内饮片与饮片包装内炮制的片型规格应一致。绝不允许有错斗、借斗情况发生。尤其是中药名称多有一字之差或同物异名、同名异物情况,炮制品也不例外,如炒党参与蜜党参,同源一物而炮制方法的不同决定其不同的功能选择。 3.坚持“先进先出,先产先出”的原则。装斗前应先倒出药斗内残存的饮片,清扫斗内的灰尘与死角,并将饮片过筛;将新进的饮片装斗后,再将原剩下的饮片装在表面,以便推陈出新,保证质量。 4.饮片装斗应留有余地。一般饮片(片、段、块、丝)装斗后,其饮片与斗面应保留约2厘米的空间;细小种子类药材如菟丝了、紫苏子、白芥子等应保留3~4 厘米的空间,以避免调配过程中推拉药斗用力过猛而使饮片外溢,导致串斗、混药事故而产生不良后果。二、中药饮片装斗的注意事项中药饮片的装斗一方面要合理分类布局,使调剂配方操作更方便、更快捷,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各类饮片的安全储存,有利于“六防”措施的落实。因此,饮片的装斗应根据药材及其炮制品的不同质地与性能选择不同的装斗容器和方法。 1.富含油脂及糖分、黏液汁类的药材不宜装斗,而应采用瓷缸、土陶罐、糖瓷缸(桶)盛装并加盖,如:龙眼、柏子仁、桑椹、枸杞、蜜款冬花、蜜紫菀、熟地黄、黄精等,以避免泛油、糖化导致变质。必要时,在高温潮湿季节可进入冷柜在 2~10℃条件下保存。 2.贵细中药材切制的饮片不宜装斗,而应用适当的容器密封保存,如西洋参(薄片)、人参(薄片)、冬虫夏草(净制)、西红花等,是为了避免干枯失水或吸湿变色、生霉。 3.吸湿性较强的如天竺黄、含盐易风化起霜的全蝎、芳香易挥发的如冰片等均不宜装斗,而须用容器加盖保存。 4.外用药不得与内服药同贮装斗,而应集中陈列,一般在药柜最下层较冷背处或另用容器。如硫磺、黄丹、铅粉、铜绿、胆矾等。 5.中药饮片装斗加药前,必须对药斗及容器进行清洁处理,特别是盛装蜜炙饮片的容器,必须对内部粘附的物质彻底清洗,擦试干燥后装药,以避免污染和虫害的滋生。含糖较高及蜜炙饮片若需装斗,应有与木质药斗相隔离的金属或塑料等盒盛装并加盖。 三、中药饮片的装斗分类 1、中药调剂柜中药饮片的调剂柜一般由木质材料或与木材性能相似的高密板材制成。根据药店(药房)经营规模及区域性用药品种品规的多少而确定药柜及药斗的数量。常规中药饮片调剂柜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药柜、药斗的材料应使用无毒、无污染木材及油漆。②封闭、防尘、防虫、防鼠。每组药柜上下左右全封闭,除药斗可抽开自如,其他部位不得有缝隙;每个药斗为独立的,四周封闭具防鼠功能。③每个药斗内凡装有两种以上(含两种)的饮片者,应有套盒,以方便清洁、养护、盘存。④药柜最下层

幼儿园大班优秀健康教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健康教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 含反思 大班优秀健康教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装“水”隐藏着的危险,知道不能随便喝瓶子里的“水”,认识洗涤剂、消毒液、驱虫剂等几种瓶装“水”,知道这些“水”有不同的作用,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健康《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意图: 花花绿绿的瓶子和各种味道的消毒液、洗涤剂、化妆品非常吸引幼儿,他们可能会打开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当成饮料喝下去。家庭中这些装着水的瓶子如果管理不当,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辨别瓶子里的各种水,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了解隐藏在瓶子里的危险。 活动目标: 1.认识洗涤剂、消毒液、驱虫剂等几种瓶装水,知道这些水有不同的作用。 2.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装水隐藏着的危险,知道不能随便喝瓶子里的水。 3.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4.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1.请幼儿自带喜欢喝的瓶装饮料。 2.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以及没贴标签的水各一瓶,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份。 3.幼儿学习资源第12-15页。

活动过程: 1.认识能喝的水。 请幼儿展示自带饮料,分别说一说是什么饮料。 2.了解不能喝的水。 教师一一出示装有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的瓶子,清幽看看这些水的颜色,闻闻他们的味道,说说是什么水,有什么用途,这些水能不能喝。 小结:饮料是可以喝的,洗涤剂、消毒液之类的水千万不能喝。 3.区分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 (1)教师将各种装水的瓶子混合摆放,请幼儿观察,说说这些装水的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尝试把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分类摆一摆。 4.出示一瓶没有标签的水,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 这瓶水没有标签,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水,它的颜色有些像可乐,我们能不能喝一点,尝一尝? 小结:没有标签的瓶子里的水是不能喝的。这些特殊的水会伤害人,有的毒水很厉害,如果不小心喝错了,要马上告诉大人,还要立刻去医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中《你能分清吗》《帮爸爸妈妈找错》,请幼儿观察:家中的饮料一般放在哪里?其他瓶子又放在哪里? 小结:有的洗涤剂、消毒水放在柜子里,有的洗涤剂放在洗手盆旁边,洗洁精放在水池旁边;浴液放在卫生间,香水、护肤液放在妈妈的梳妆台上;饮料一般放在冰箱里、餐桌上,小朋友想喝饮料时应该问一下家里的大人,确定能不能喝。 活动延伸: 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设计、制作危险警示牌,回家后标记在特殊瓶装水处。 活动反思:

2021小班教案 小班健康活动 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小班健康活动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小班教案 (吴敏洁老师) 活动意图 花花绿绿的瓶子和各种味道的消毒液、洗涤剂、化妆品非常吸引幼儿,他们会打开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当成饮料喝下去。家庭中这些装着“水”的瓶子如果管理不当,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辨别瓶子里的各种“水”,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了解隐藏在瓶子里的危险。 活动目标 1.认识洗涤剂、消毒液、驱虫剂等几种瓶装“水”,知道这些“水”有不同的作用。 2.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装“水”隐藏着的危险,知道不能随便喝瓶子里的“水”。 活动准备 1.请幼儿自带喜欢喝的瓶装饮料。

2.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以及没贴标签的“水”各一瓶,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份。 3.幼儿用书第12~15页。 活动过程 1.认识能喝的“水”。 请幼儿展示自带饮料,分别说一说是什么饮料。 2.了解不能喝的“水”。 教师一一出示装有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的瓶子,清幽看看这些“水”的颜色,闻闻他们的味道,说说是什么“水”,有什么用途,这些“水”能不能喝。 小结:饮料是可以喝的,洗涤剂、消毒液之类的“水”千万不能喝。 3.区分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

(1)教师将各种装“水”的瓶子混合摆放,请幼儿观察,说说这些装“水”的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尝试把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分类摆一摆。 4.出示一瓶没有标签的“水”,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 师:这瓶水没有标签,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水,它的颜色有些像可乐,我们能不能喝一点,尝一尝? 小结:没有标签的瓶子里的“水”是不能喝的。这些特殊的“水”很可能会伤害人,有的“毒水”很厉害,如果不小心喝错了,要马上告诉大人,还要立刻去医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中《你能分清吗》《帮爸爸妈妈找错》,请幼儿观察家中的饮料一般放在哪里,其他瓶子又放在哪里。 小结:有的洗涤剂、消毒水放在柜子里,有的洗涤剂放在洗手盆旁边,洗洁精放在水池旁边;浴液放在卫生间,香水、护肤液放在妈妈的梳妆台上;饮料一般放在冰箱里、餐桌上,小朋友想喝饮料

中药饮片装斗规范

GSP认证与中药饮片装斗规范操作 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检查项目(7707、7708)规定:“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防止混药。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因此,中药饮片的装斗必须规范操作。 一、中药饮片装斗的基本原则 1.装斗前的中药饮片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炮制的规定,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合格的不能装斗。 《药品管理法》第十条中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中药饮片装斗前的质量复核应包括以下内容: (1)包装符合药用要求,无污染; (2)有生产企业的名称、详细厂址:邮政编码、电话或传真、网址; (3)有质量合格标志,其中应有检验员签章。 (4)品名、炮制规格与国家药品标准炮制要求相符,正名正字,并与饮片实物相符,标明产地。 (5)中药饮片应无质量变异和杂质、异物; (6)应标明生产批号、生产日期; (7)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标明批准文号(未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除外); (8)应标示中药饮片的净重,其计量单位符合法定的标准,如千克、克等。 2.坚持“三查三对”的原则,对号入座。即查药斗上书写的药名与饮片包装合格证名称应一致,查看在药斗内残存的饮片与饮片包装内品种应一致,查药斗内饮片与饮片包装内炮制的片型规格应一致。绝不允许有错斗、借斗情况发生。尤其是中药名称多有一字之差或同物异名、同名异物情况,炮制品也不例外,如炒党参与蜜党参,同源一物而炮制方法的不同决定其不同的功能选择。 3.坚持“先进先出,先产先出”的原则。装斗前应先倒出药斗内残存的饮片,清扫斗内的灰尘与死角,并将饮片过筛;将新进的饮片装斗后,再将原剩下的饮片装在表面,以便推陈出新,保证质量。 4.饮片装斗应留有余地。一般饮片(片、段、块、丝)装斗后,其饮片与斗面应保留约2厘米的空间;细小种子类药材如菟丝了、紫苏子、白芥子等应保留3~4厘米的空间,以避免调配过程中推拉药斗用力过猛而使饮片外溢,导致串斗、混药事故而产生不良后果。 二、中药饮片装斗的注意事项

王敏瓶子里水去哪了教案

活动名称:瓶子里的水哪儿去了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日常生活中有些物品是容易吸水的,体验操作带来的乐趣。 2、乐于与同伴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能用符号以表格的形式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内容:吸水性试验 活动形式:小组指导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不透明的瓶子幼儿实验用的人手一个,装水的塑料瓶子,水盆若干,教师表 演魔术用的水杯两个(两个水杯外观要一样,下半部分要有杯套,一个水杯下半部分塞有干毛巾,一个不用塞),幼儿实验记录表,蜡笔每组一盒,盘子,绵花,石头,泡沫,纸巾等。 2、经验准备:对毛巾吸水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以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要表演一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1)出示一杯水和一个不透明的瓶子,将杯子里的水倒进瓶子,请幼儿猜猜水还能倒回杯子吗?(结果是将水倒了回来)(2)出示另一个不透明的瓶子,请幼儿看看两个瓶子是不是一样?(是一样的)再次做实验,引导幼儿猜猜这次水还能倒回来吗?(能)结果水倒不出来了,老师把水变不见了。 2、请幼儿进行猜想水为什么不见了? 幼儿:水飞走了。 3、揭晓谜底 打开瓶子的盖子,幼儿发现瓶子的底部有一条毛巾,原来瓶子里的水被毛巾吸走了,从而幼儿理解了毛巾的吸水性。 教师:你们想不想当小魔术师?看看还有什么材料是吸水的呢? 第二部分:进行试验,幼儿探索 1、向幼儿展示实验用品,请幼儿猜测都有哪物品吸水并出示记录表,请幼儿进行猜想记录。 2、讲解实验方法。每4个人一组,每次每种物品取一件,分别放进瓶子中,接

着取一杯水从瓶子顶端慢慢的将杯子内的水倒进瓶子,并观察瓶内的水量情况做 出相应的记录。实验结束后取出瓶内的物品,放进盆内,将手擦干后再次取物,并记录下来实验结果。 预设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幼儿未按规定的接水量试验,出现棉花后仍能倒出水来的问题。 预期策略:请幼儿尝试在多放一些棉花,看看是否能将全部的水吸走。 第三部分:交流试验结果,教师总结 请幼儿进行相互交流并分享实验结果,发现海绵和纸巾是吸水的并学会用√来记录,石头和泡沫是不吸水的用×来记录。对于有争议的结果请幼儿再次进行试验并记录下来。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纸擦汗,用毛巾擦脸等都是吸水现象,请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吸水现象并进行交流讨论。 活动延伸与拓展: 在活动区中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材料,引导幼儿探索还有哪些东西容易吸水。生活中还有很多能够吸水的东西,比如土壤、布、等我们还可以回家后试一试, 然后自己做记录卡,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自己探索"水不见了"的原因。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变魔术的情景,通过一个神奇的魔术,不仅吸引住了幼儿的注意力,更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幼儿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知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请幼儿自己当小魔术师,幼儿在强烈探究欲望的趋使下,主动地去探索"水不见了"的原因,并将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通过实验、操作来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充分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而且使幼儿形成了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并乐于探索现象原因的探究精神。整节活动过程中幼儿完全融入到魔术师的角色中,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的状态中,自觉的去寻找"水不见了"的原因,表现得很专注、很投入,而教师始终以一个引导者、支持者的身份出现,自始自终保证了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

幼儿园大班优秀健康教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健康教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含反 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健康教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含反思 花花绿绿的瓶子和各种味道的消毒液、洗涤剂、化妆品非常吸引幼儿,他们可能会打开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当成饮料喝下去。家庭中这些装着“水”的瓶子如果管理不当,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辨别瓶子里的各种“水”,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了解隐藏在瓶子里的危险。 1.认识洗涤剂、消毒液、驱虫剂等几种瓶装“水”,知道这些“水”有不同的作用。 2.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装“水”隐藏着的危险,知道不能随便喝瓶子里的“水”。 3.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4.引导孩子乐于接受治疗。鼓励、培养小朋友不怕打针的勇敢精神。 1.请幼儿自带喜欢喝的瓶装饮料。

2.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以及没贴标签的“水“各一瓶,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份。 3.幼儿学习资源第12-15页。 1.认识能喝的“水”。 请幼儿展示自带饮料,分别说一说是什么饮料。 2.了解不能喝的“水”。 教师一一出示装有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的瓶子,清幽看看这些“水”的颜色,闻闻他们的味道,说说是什么“水”,有什么用途,这些“水”能不能喝。 小结:饮料是可以喝的,洗涤剂、消毒液之类的“水”千万不能喝。 3.区分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

(1)教师将各种装“水”的瓶子混合摆放,请幼儿观察,说说这些装“水”的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尝试把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分类摆一摆。 4.出示一瓶没有标签的“水”,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 这瓶水没有标签,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水,它的颜色有些像可乐,我们能不能喝一点,尝一尝? 小结:没有标签的瓶子里的“水”是不能喝的。这些特殊的“水”会伤害人,有的“毒水”很厉害,如果不小心喝错了,要马上告诉大人,还要立刻去医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中《你能分清吗》《帮爸爸妈妈找错》,请幼儿观察:家中的饮料一般放在哪里?其他瓶子又放在哪里? 小结:有的洗涤剂、消毒水放在柜子里,有的洗涤剂放在洗手盆旁边,洗洁精放在水池旁边;浴液放在卫生间,香水、护肤液放在妈妈的梳妆台上;饮料一般放在冰箱里、餐桌上,小朋友想喝饮料时应该问一下家里的`大人,确定能不能喝。

《盛满水的瓶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盛满水的瓶子 一个年轻人去拜谒(yè)苏格拉底。 年轻人说:“我怀疑你的学识,别人说你如何如何有学识,怎么怎么渊博,但我看来你不过徒有虚名罢了。”苏格拉底不言语,只是微笑着看着那个年轻人。 年轻人为了印证自己的质疑,接着对苏格拉底说:“那些有学识的高士,他们四处讲学,为人解惑,广收门徒,个个声名远播。有数不清的讲座在热情地等待他们,有数不清的人在尾随着他们,有数不清的盛宴在迎接他们,而你呢?”环顾四周苏格拉底几乎家徒四壁的居室说,“你冷冷清清的什么也没有,没有络绎不绝的门徒,没有欢迎你的盛宴,也没有邀请你讲学的请柬,一个人像休眠的昆虫一样无声无息地蛰居地这里,人们都不知道你,都看不到你。你比一个普通人还普通,怎么能算个学问家呢?” 苏格拉底听了,什么也不说,只是拿来两个透明的瓶子放在那位年轻人面前。然后往一个瓶子里灌了半瓶清水问:”年轻人,你看见水了吗?” 年轻人一指瓶子里的那个水平线说:“这水平线下面的不就是水吗?” 苏格拉底笑了,然后他只朝另一个瓶子注水,直到把水注得满满的才停下来。然后对年轻人说:“年轻人,你能看清水吗?“年轻人俯下身子,围着瓶子看了又看,最后还是摇摇头说:“水太满了,所以我尽管知道这瓶子里有水,但却看不到水。”苏格拉底笑了,对年轻人说:“人就像这透明的瓶子,学问就像清水,瓶子盛上半瓶清水的时候,你可以透彻地看到瓶里的清水,但如果瓶子里盛满了水,你就看不到清水而只能看见瓶子了。” 年轻人马上惭愧起来,肃然起敬地对苏格拉底说:“我明白这个做人的道理了。” 怎么不是呢? 在最晴朗的天空里你看不到一丝云彩,在最深的河流里你看不到浪花,在最纯的钻石里你看不到杂质,当一个人在你的眼里成为一个纯粹人时,他就“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了。因为他生命的瓶子已经被盛满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蛰居: 拜谒: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详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

幼儿大班健康活动教案详案《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 活动意图 花花绿绿的瓶子和各种味道的消毒液、洗涤剂、化妆品非常吸引幼儿,他们会打开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当成饮料喝下去。家庭中这些装着"水"的瓶子如果管理不当,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辨别瓶子里的各种"水",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了解隐藏在瓶子里的危险。 活动目标 1.认识洗涤剂、消毒液、驱虫剂等几种瓶装"水",知道这些"水" 有不同的作用。 2.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装"水"隐藏着的危险,知道不能随便喝瓶子 里的"水"。 活动准备 1.请幼儿自带喜欢喝的瓶装饮料。

2.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以及没贴标签的"水"各一瓶, 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份。 3.幼儿用书第12~15页。 活动过程 1.认识能喝的"水"。 请幼儿展示自带饮料,分别说一说是什么饮料。 2.了解不能喝的"水"。 教师一一出示装有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的瓶子,清 幽看看这些"水"的颜色,闻闻他们的味道,说说是什么"水",有 什么用途,这些"水"能不能喝。 小结:饮料是可以喝的,洗涤剂、消毒液之类的"水"千万不能喝。 3.区分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 (1)教师将各种装"水"的瓶子混合摆放,请幼儿观察,说说这些装"水"的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尝试把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分类摆一摆。

4.出示一瓶没有标签的"水",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 师:这瓶水没有标签,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水,它的颜色有些像 可乐,我们能不能喝一点,尝一尝? 小结:没有标签的瓶子里的"水"是不能喝的。这些特殊的"水"很 可能会伤害人,有的"毒水"很厉害,如果不小心喝错了,要马上 告诉大人,还要立刻去医院。 5.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中《你能分清吗》《帮爸爸妈妈找错》, 请幼儿观察家中的饮料一般放在哪里,其他瓶子又放在哪里。小结:有的洗涤剂、消毒水放在柜子里,有的洗涤剂放在洗手盆 旁边,洗洁精放在水池旁边;浴液放在卫生间,香水、护肤液放在 妈妈的梳妆台上;饮料一般放在冰箱里、餐桌上,小朋友想喝饮料 时应该问一下家里的大人,确定能不能喝。 活动延伸: 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设计、制作危险警示牌,回家后放在特殊瓶装"水"处。

幼儿园大班健康《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教案模板范文-1

幼儿园大班健康《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教案模板范文-1 活动意图 花花绿绿的瓶子和各种味道的消毒液、洗涤剂、化妆品非常吸引幼儿,他们可能会打开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当成饮料喝下去。家庭中这些装着“水”的瓶子如果管理不当,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辨别瓶子里的各种“水”,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了解隐藏在瓶子里的危险。 活动目标 1.认识洗涤剂、消毒液、驱虫剂等几种瓶装“水”,知道这些“水”有不同的作用。 2.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装“水”隐藏着的危险,知道不能随便喝瓶子里的“水”。 活动准备 1.请幼儿自带喜欢喝的瓶装饮料。 2.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以及没贴标签的“水“各一瓶,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份。 3.幼儿学习资源第12-15页。 活动过程 1.认识能喝的“水”。 请幼儿展示自带饮料,分别说一说是什么饮料。 2.了解不能喝的“水”。 教师一一出示装有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的瓶子,清幽看看这些“水”的颜色,闻闻他们的味道,说说是什么“水”,有什么用途,这些“水”能不能喝。 小结:饮料是可以喝的,洗涤剂、消毒液之类的“水”千万不能喝。 3.区分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 (1)教师将各种装“水”的瓶子混合摆放,请幼儿观察,说说这些装“水”的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尝试把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分类摆一摆。 4.出示一瓶没有标签的“水”,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 这瓶水没有标签,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水,它的颜色有些像可乐,我们能不能喝一点,尝一尝? 小结:没有标签的瓶子里的“水”是不能喝的。这些特殊的“水”会伤害人,有的“毒水”很厉害,如果不小心喝错了,要马上告诉大人,还要立刻去医院。

中药清斗装斗注意事项复习过程

中药清斗装斗注意事 项

中药清斗装斗注意事项 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不得错斗、串斗,防止混药。饮片斗前应写正名正字。”因此,中药饮片的装斗必须规范操作。 一、中药饮片装斗的基本原则 1.装斗前的中药饮片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炮制的规定,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合格的不能装斗。《药品管理法》第十条中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中药饮片装斗前的质量复核应包括以下内容:(1)包装符合药用要求,无污染;(2)有生产企业的名称、详细厂址:邮政编码、电话或传真、网 址;(3)有质量合格标志,其中应有检验员签章。(4)品名、炮制规格与国家药品标准炮制要求相符,正名正字,并与饮片实物相符,标明产地。(5)中药饮片应无质量变异和杂质、异物;(6)应标明生产批号、生产日 期;(7)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在包装上应标明批准文号(未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除外);(8)应标示中药饮片的净重,其计量单位符合法定的标准,如千克、克等。 2.坚持“三查三对”的原则,对号入座。即查药斗上书写的药名与饮片包装合格证名称应一致,查看在药斗内残存的饮片与饮片包装内品种应一致,查药斗内饮片与饮片包装内炮制的片型规格应一致。绝不允许有错斗、借斗情况发生。尤其是中药名称多有一字之差或同物异名、同名异物情况,炮制品也不例外,如炒党参与蜜党参,同源一物而炮制方法的不同决定其不同的功能选择。

3.坚持“先进先出,先产先出”的原则。装斗前应先倒出药斗内残存的饮片,清扫斗内的灰尘与死角,并将饮片过筛;将新进的饮片装斗后,再将原剩下的饮片装在表面,以便推陈出新,保证质量。 4.饮片装斗应留有余地。一般饮片(片、段、块、丝)装斗后,其饮片与斗面应保留约2厘米的空间;细小种子类药材如菟丝了、紫苏子、白芥子等应保留3~4 厘米的空间,以避免调配过程中推拉药斗用力过猛而使饮片外溢,导致串斗、混药事故而产生不良后果。 二、中药饮片装斗的注意事项中药饮片的装斗一方面要合理分类布局,使调剂配方操作更方便、更快捷,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各类饮片的安全储存,有利于“六防”措施的落实。因此,饮片的装斗应根据药材及其炮制品的不同质地与性能选择不同的装斗容器和方法。 1.富含油脂及糖分、黏液汁类的药材不宜装斗,而应采用瓷缸、土陶罐、糖瓷缸(桶)盛装并加盖,如:龙眼、柏子仁、桑椹、枸杞、蜜款冬花、蜜紫菀、熟地黄、黄精等,以避免泛油、糖化导致变质。必要时,在高温潮湿季节可进入冷柜在 2~10℃条件下保存。 2.贵细中药材切制的饮片不宜装斗,而应用适当的容器密封保存,如西洋参(薄片)、人参(薄片)、冬虫夏草(净制)、西红花等,是为了避免干枯失水或吸湿变色、生霉。 3.吸湿性较强的如天竺黄、含盐易风化起霜的全蝎、芳香易挥发的如冰片等均不宜装斗,而须用容器加盖保存。 4.外用药不得与内服药同贮装斗,而应集中陈列,一般在药柜最下层较冷背处或另用容器。如硫磺、黄丹、铅粉、铜绿、胆矾等。

大班健康《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教案

大班健康《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教案 大班健康《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健康《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健康《瓶子里的“水”都能喝吗》教案1 活动意图花花绿绿的瓶子和各种味道的消毒液、洗涤剂、化妆品非常吸引幼儿,他们会打开闻一闻,尝一尝,甚至当成饮料喝下去。家庭中这些装着“水”的瓶子如果管理不当,就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活动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辨别瓶子里的各种“水”,满足幼儿的探究欲望,了解隐藏在瓶子里的危险。活动目标: 1.认识洗涤剂、消毒液、驱虫剂等几种瓶装“水”,知道这些“水”有不同的作用。 2.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装“水”隐藏着的危险,知道不能随便喝瓶子里的“水”。 3.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生病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活动准备: 1.请幼儿自带喜欢喝的瓶装饮料。 2.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以及没贴标签的“水”各一瓶,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份。 3.幼儿用书第12~15页。活动过程: 1.认识能喝的“水”。请幼儿展示自带饮料,分别说一说是什么饮料。 2.了解不能喝的“水”。教师一一出示装有洗发水、消毒液、洗涤剂、防蚊水的瓶子,清幽看看这些“水”的颜色,闻闻他们的味道,说说是什么“水”,有什么用途,这些“水”能不能喝。小结:饮料是可以喝的,洗涤剂、消毒液之类的“水”千万不能喝。 3.区分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 (1)教师将各种装“水”的瓶子混合摆放,请幼儿观察,说说这些装“水”的瓶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尝试把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分类摆一摆。 4.出示一瓶没有标签的“水”,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师:这瓶水没有标签,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水,它的颜色有些像可乐,我们能不能喝一点,尝一尝? 小结:没有标签的瓶子里的“水”是不能喝的。这些特殊的“水”很可能会伤害人,有的“毒水”很厉害,如果不小心喝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