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化_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_族群_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

全球化_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_族群_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

全球化_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_族群_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
全球化_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_族群_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

2000年第4期

第37卷

(总200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 RN AL OF PEK ING U NI VERSIT Y (Humanit ies and Social Sciences)No.4,2000General No.200Vol.37

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

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

麻国庆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871)

摘 要:文化人类学一直着眼于民族文化的研究,尤其侧重于文化的 无意识的传承!的研究。

然而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其

无意识的传承!传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常常为来自国家和民间权威的力量,进行着

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 文化的生产!与 文化的再生产!的过程。这种 生

产!过程,利用原有的文化资源和新的文化创造来展示各自的文化特征,形成一种 文化+文化!的

现象。特别是当把文化的展示置于旅游体系中时,文化的生产、消费和文化策略之间已成为一个

整体。在全球化过程中这一文化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又强化了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的

文化认同。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的生产;文化认同;族群;跨国文化圈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5919(2000)04 0152 10

收稿日期:2000 02 23

作者简介:麻国庆(1963 ),男,内蒙古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

全球化对于社会科学来说,是近年来在不同的领域讨论的话题。不过对于全球化这一非常复杂同时又具有魅力的历史过程,寻找同一性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不同的学科倾向于从各自的领域去理解和认识全球化。很多研究大多从通讯、商业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与经济的整合这一相互依赖的全球市场体系为出发点,把全球化理解为一种同质化的过程,甚至更极端的观点把全球化理解为西化或美国化。而作为以研究全球文化中的多样性而著称的人类学研究,却与之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和视角。与同质化、一体化甚至一元化相比,人类学更加强调的是地方化、本土化以及异质化的过程。这种认识是基于对全球范围中多样性文化的研究和积累。

那么从文化的视角如何来看全球化呢?作为文化批评的有代表性的研究者、人们所熟知的S.Hall,把全球化定义为: 地球上相对分离的诸地域在单一的想象上的?空间#中,相互进行交流的过程。![1]所谓全球化是以不断进行的相互交流为基础,以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出的 被单一化的想象空间!的文化过程为前提。这一 想象的空间!,是由全球范围内的不同社会文化中的不同的群体,根据所处的历史与社会背景而建构出来的一个多元的世界。以这一 想象空152

间!为前提的全球化与地方化以及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学所关心的热门话题。

以研究跨文化为对象之一的人类学,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一直强调不同文化各自为政的独立性,发展出了文化相对论(cultural relativism)。然而,如果以静态的观点来看待文化相对论容易走向极端化,如面对全球化,一些学者认为,全球化在破坏不同文化之间的边界,在破坏文化多样性。但是,如果仅仅从这种相对静态的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来看待变化中的全球文化的的话,人类学家就不可能研究和捕捉人类正在面临的全球化的问题。然而文化相对论也并非一无是处,或许正因为人类学有这一相对论的基础,才能够把原先仅是服务于记录文化多样性的方法论指南的静态的文化相对论,纳入到动态的文化相对论中去理解全球化。因此,面对不可否认的政治和经济权力的全球性结构,作为相对主义和解释人类学实践化身的民族志,向发源于西方而依然占据特权地位的均质化观点、普通化价值观、忽视或削弱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思潮及其对现实的界说提出了挑战![2](P56)。而作为对全球化回应的动态的文化相对论的把握,萨林斯提出,我们正在目睹一种大规模的结构转型进程:形成各种文化的世界文化体系、一种多元文化的文化,因为从亚马逊河热带雨林到马来西亚诸岛的人们,在加强与外部世界的接触的同时,都在自觉地认真地展示各自的文化特征。[3]这一具体的事实就是本土的或地方的文化认同、地方共同体主义以及在多元民族社会的民族主义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复苏、复兴和重构的势头。

在现实中,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种边缘性,边缘层还会不断地从自己的角度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认同和地方性。这一地方性甚至是族群性的认同,常常和文化的生产和再造联系在一起。即在全球化过程中,生产、消费和文化策略之间已相互扭结为一个整体。

作为全球体系之中的地方或族群,常常在文化上表现出双重的特点,即同质性与异质性的二元特点。在中国我们也会经常看到,在某些民族的文化节日上,流行的歌曲和音乐与具有民族特点的节目互相映衬;纯粹的民族传统舞蹈与富有现代技术手段的设备和带有西方味道的音乐互相交织在一起;在同一个舞台上,展现着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同化与异化。那么,如何来理解全球化与中国的实际呢?特别是对于卷入全球化的中国的地方社会,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何种特性呢?

一、文化互动中的族群认同

在殖民主义出现前,世界上很多文化都保留着自身的独立性。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海外的扩展,非西方社会中的固有的封闭的文化体系,逐渐被打破。这也是历史上的全球化过程。当然这决不是普遍的现象,它常常具有空间的起点、地理上的方向性。在欧美起源的近代的全球化,对于像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澳大利亚等和欧美不同的文化的社会中,影响很大。这一殖民主义的扩展的话语和实践,人类学的知识和研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在人类学的领域里,也就开始了对他者!世界的调查和研究,这种对异文化、异民族的研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是人类学的主流,所以人们也常把这一时代称为民族志的时代!。之后,由于所谓的未开化!的社会逐渐消失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影响,人类学的研究,可以说转向了对于复杂社会的研究,而地域的概念在此之后越来越成为一重要的研究单位。其特点是由于所谓单一化的族群文化与其他的族群文化在一定地域中的不断互动,单纯以民族或族群作为研究单位,已很难把握一整体的概念。

一般来说,族群(ethnic group)指说同一语言,具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对于其他的人们具有

153

称为我们的意识的单位,不过,这个族群单位中的所有的人们并非都拥有共同的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事实上,分散在不同地域中的一些族群,甚至都不清楚自己所属的这个民族所居住的地理空间。另外,由于长期和相邻异民族的密切接触,一方民族的一部分采用了另一方民族的风俗习惯,甚至连语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以民族为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在动态的社会变迁中如果把握其社会结构的话,并不是有效的方法。由不同民族长期相处组成的社会,其结果,尽管语言、风俗习惯随其他民族发生了变化,但其社会组织常常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也都是以地域为前提的。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讨论,固有的人类学的一些理论如早期的 文化内的差异性要小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的论调,在文化互动的时代,在一定的地域里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很多族群之间的差异性要小于族群内的差异性的现象。这在中国这一多元一体的多民族社会中,是非常突出的现象。很多所谓的固有的族群文化,已为地方文化所取代,即不同的族群之间的互动,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整合出一互相认同的超越族群的地域文化。但是,族群的认同并没有随着文化上汉族性特点的强化,而丧失其族群性。从认同上而言,当情境有变时,个体往往会形成新的文化认同,甚至一个族群的文化也未必能反映原有的文化传统,这因与外在族群接触而导致的文化认同的改变,甚至从而引起族群认同改变的现象,也由其他人类学家所证实。这就是要注意影响文化及族群认同的 情境因素!。 认同!已愈来愈趋向于一种流动而多元的状态,它随着空间结构、历史联系性、政策过程以及文化塑造过程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表现。如笔者在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把什村的调查?,就是一例。

由于汉族的移民、语言的汉化、儒学教育的输入等,使得这一地区在家族观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汉族性。然而,这一切并不能认为,这一支蒙古族已经完全汉文化化。事实上,他们仅在文化上体现出汉族性的特点,但在民族的身份认同上,却有着非常强的民族意识。他们现在尽管很多人也居在城市,但还有很多热心的人,通过家族和村落的纽带,甚至最近通过编家谱等媒介,来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民族属性。而这些策划和组织编家谱的人,都为本村出来的现已退休的知识分子、国家干部等,且都住在呼和浩特市。他们希望通过不同的家族系谱的建立,达到民族认同的目的。

与此相类似的个案在不同的多民族社会中,都比较突出。如笔者调查过的广东阳春排瑶就是其中的一例。这一个案例所反映的是曾经是瑶族,后来被划成汉族,80年代又提出恢复民族成分,最后被识别确认为瑶族的一个受汉文化影响甚深的族群的认同意识。[4]此不赘述。

当然,一定地域内的族群认同过程,是在和别的族群发生关系中在不断刺激下体现出来的。即族群可以说是关系互动中的共同体。 我们!与 他们!这一同类意识与他者意识就是这一过程中的具体反映。所以,关系中的族群,是在族群互动中出现的认同意识。还有一些族群,其同类意识的强化、地方文化的张扬,是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联系在一起的。

二、文化的生产:族群认同与地方文化的张扬

20世纪可以说是文化自觉地被传承、被发现、被创造的世纪。这一文化也是近代以来民154

?麻国庆,农耕蒙古族的家观念与宗教信仰,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中国的国家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共同研究报告,1999年10月,大阪。

族 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源泉。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一直着眼于民族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侧重于 无意识的文化传承!的研究。而在今天,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其 无意识的传承!传统,常常为来自国家和民间的力量,进行着 有意识地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 文化的生产!与 文化的再生产!的过程。这种 生产!的基础,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现代非西方社会的一些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等一系列的文化展示,就是一很好的写照。中国的汉族社会与少数民族社会的一系列文化仪式,特别是在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口号下,观光业成为一种重要的地方经济来源的今天,文化的生产和再造是一种到处存在的现象。如云南的民族文化大省的思路。但这一文化过程在不同的族群和地域所产生的地方性的特点和结果不尽相同。

如日本的阿依努人,在旅游的生产和文化展示中,使得阿伊努人的认同,有意识地得以重构。从这个视角来看,阿伊努人的整个旅游项目可以看作是文化认同的更大的构成性过程借助商品形式的一种展示,当然,它必须向他人展示。饮食节、公共化的仪式、手工品的程序和阿伊努人产品,他们有意识地组织起来,在村庄中出售这些物品,从而为阿伊努人创造了公共形象,进而在文化的展示中,强化了族群认同。

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政府对于这里的文化政策主要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通过对民间的艺术和技能、传统习惯的振兴政策来对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同时,巴厘州政府的文化政策,直接渗透到地域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政府出面来进行指导,如在一些艺术节上,以传统的艺术为基础,又创作了很多新的东西,以及在文化展示中的服装等也与原本的服装不尽相同等。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把巴厘岛的民族文化,置入到作为印度尼西亚的 国民文化!一部分的 地方文化!之中,即在生产、创造一种地方性的文化。此外,巴厘岛上举办的辉煌的宗教庆典,实际上得到了印度尼西亚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看来,对这种传统的庆典继续进行强制性的压制反倒会刺激岛上的分裂主义情绪,所以对这些庆典实行宽容的政策,可以起到消减这种情绪的作用,而这些庆典本身是文化认同的基础所在。

或许我们可以说,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对民族文化的生产或改造的过程中,背后潜藏着弱化民族认同的意识。但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又在强化了民族认同。[5]

周星教授通过对黔东南苗族村寨的 观光产业与少数民族文化展示!的调查和研究,给我们展示了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另一幅图像。作者将 国家!(以其文化、文物及旅游政策为主)和 市场!(以游客需求和文化消费为主)的作用引入分析,突出强调旅游产业和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之间的复杂关联,从一个侧面凸现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和全球化文化趋势中面临的遭遇及变迁、再生、重构和适应的能力。在于对旅游社区或村寨景点的文化,首要的工作是清晰区分出整体文化中用来展示给人的部分。认为展示给人的文化部分即便有一定表层性,它依

然在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上有重要价值。

?在文化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与当地的族群形成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族群关系,一是 看!的主体,一是 看!的对象,在这一 看!与 被看!之间,产生了一种 非对称的族群关系!。

在汉族社会,文化的生产过程在很多地方是政府通过利用地方的民间组织如地方性的宗族组织等来展开对一些文化传统的保护和再造。155?周星:旅游产业与文化展示,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中国的国家和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共同研究报告,1999年10月,大阪。

在笔者调查的闽北樟湖镇,通过民间信仰的仪式即赛蛇神!与游蛇灯!体现出的社会结合特性,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效地统一于农民群体灵活多变的生存智慧。从中我们也会自然地领悟和感受到文化是如何被复制的!和文化是如何被生产!的文化真谛。

樟湖镇位于闽北的最南端,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樟湖镇所辖14个行政村,人口2.38万人。1992年随着水口大型水电站的建立,原来的古镇已成为水下之城,而其固有的地方文化传统并没有随着水库的建设而沉溺于水下,而是以其特有的姿态被复制、创造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樟湖镇的众多庙宇中,连公庙即蛇王庙可以说是最具特色的庙宇。蛇王庙是福庆堂的俗称,建于明代。濒临闽江水际,当地人传说该庙的蛇神姓连,是一只蟒蛇精,来自古田再见岭!。因此人们多称蛇神为连公!或连公爷!,称蛇王庙为连公庙!。樟湖镇50年代土改以后,庙和祠堂都收归国有,蛇王庙也不例外,它成为粮食局的仓库。一直到1989年建水库时,由于陈氏族人等的努力,庙归还于民,同时也给补偿了有关的费用。1992年建水口水电站,整座庙按原样拆迁改建于樟湖镇新址。原占地面积1830平方米,其中主殿为1000平方米。现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该庙坐东朝西,进深10米,面阔三间。庙为悬山式的双层重檐,庙的四周檐下雕有蛇头造型,通往闽江的石阶也砌成蛇的形状。庙的中堂上悬有清甲戌年(1694)重建庙时立的仙都龙窟!牌匾。庙里供有肖、连、张三尊蛇王,还有镇殿将军、少爷、师爷、总管等配神七尊。

这种蛇的信仰,在中国古代非常盛行,而在日本这一信仰体系也很发达。这种信仰和中国的南方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日本人的信仰中,也认为蛇这种动物具有某种特殊的灵性。日本学者吉野裕子子归纳日本人蛇信仰的主要动因有三:其一蛇的外形与男性生殖器相似,具有强有力的象征;其二,具有一击便致敌于死命的力量;其三,具备脱皮再生保证生命永远不死的特性,而这三条中,其最为本源的特质是蛇的生态具有的生命更新!和种的延续!能力。

[6]樟湖的蛇崇拜与此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樟湖地区规模最大的迎蛇神仪式,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行赛蛇神活动和正月的游蛇灯活动。

农历七月初七的赛蛇神的活动,在本世纪50年代初还在进行。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停止了下来。

一直到90年代初,才使这一传统的文化仪式得以复活。

如今每逢七月七,樟湖人都要奉蛇王出巡境内。我们于1998年的七月初七的早上5:00多就赶到连公庙前,只见这时庙前众人已开始紧锣密鼓地作着准备。负责这些活动的以陈氏宗族为主的人们早已聚集在那里。把准备好了的蛇,集中在一个地方。随后开始游神,队伍少时几百人,多者上千号,规模宏大。游蛇队伍浩浩荡荡在集镇中穿行,各家各户门户洞开,以香火鞭炮迎接,这天当地的男女老幼涌向街头迎接蛇王的到来。他们崇蛇、敬蛇,称蛇为神,尊蛇为王,见蛇为荣幸。迎候的人们早已备好香和鞭炮,迎蛇队伍一到便上前燃放鞭炮,上香,当地也称换香,即把自家的香,与游神过来插在连公神前的香互换,换后把其置供奉祖先和各种神的供桌上,也有的接蛇王香火回家,插到家门口,非常虔诚。一些人还把写有九天行雷法主连印!的红纸条装在身上,或放到自家中,祈求连公保佑。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1998年的赛蛇神,政府的介入,其仪式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在最前面的队伍中,有了大幅标语的牌子,上写有发展经济,振兴樟湖!,并在镇的中心设有了主席台,主席台上就座的有来自南平市、延平区几大政府班子的领导和镇上的领导。所有的队伍都要从此经过,并做节目表演。与往年不同的是还专门请来了其他地方的文艺团体和耍蛇玩魔术的艺人等,进行表演。

以前的蛇王节主要由民间来组织,1998年的蛇王节,政府希望通过蛇文化这一富有地方色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来推动这一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基于此,镇政府出面,把蛇王节的活动,纳入南平市98武夷旅游月!活动,成为一个组成部分。并在1998年7月27日的%经济信息报&作了专题报156

道,写道:如今在闽江流域崇蛇文化圈中,樟湖镇保留着最完整而原始的崇蛇民俗文化体系,内容是蛇王庙 游蛇灯 赛蛇神 民众虔诚的崇蛇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都要举行盛大的崇蛇文化活动。悠久的历史、完好的古迹、古老的崇蛇文化以及独特的大库区风貌,是投资开发旅游观光项目的最佳场所,她将成为闽北大武夷山北山南水旅游格局的一颗耀眼的明珠。!98年的这次活动,我们也为政府所邀请,在政府主席台上,观看了渗入政府色彩的各种活动。在这次文化节中,民间主要以陈氏家族为主,负责安排具体的赛蛇活动和参加的人员。在这次活动中,每家要出5元到10元不等,共从民间收到2万余元。其它的支出为政府和一些赞助企业。其中政府支出仅为3000多元。

每年正月期间都要举行游蛇灯!,从初六起到廿一止,历时十六天,充分体现了樟湖人对蛇的又一种大庆典。每年正月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制竹灯,他们用木板(每块长约2米,宽约0.2米)前后打洞连板,中间用毛竹做灯箱,一连就是几百板,各家各户都参与。这连板灯樟湖人历来管叫迎蛇灯!或迎竹蛇!,灯板叫竹蛇板!,头叫竹蛇头!。一板三盏四方灯,内燃红烛,左右两边贴有剪纸图案,祈盼风调雨顺。蛇头蛇尾用木板、竹篾扎成框架,把它们衔接起来,贴上白纸,再用彩色纸装饰,首尾均为蛇状,高约

2.5米。确切地说,蛇灯在大街上游行,最后在闽江上环绕成结。

游蛇灯活动除大元宵!(十七、十八、十九三个晚上)按六个街开展活动外,其余均按姓氏轮流活动。

即初六柯、黄、丁、董、郑,初八陈,初九杨,初十王、张,十一胡,十二陈,十三杂姓,十五陈,十七上板街、中和街,十八中板街、下板街,十九林经街、板头街,二十游六帝爷(以黄姓为主),二十一游三圣尊王(以中板街陈姓为主)。陈姓又有不同宗祠之分。每姓一天,每户一板,少者总共几十板,多者有千余板。

游蛇灯!的阵势庞大,特别是入夜时分,远看犹如一条火蛇腾跃在夜空,颇为壮观。游行结束后,人们将蛇头、蛇尾送进蛇王庙焚烧,颂祝蛇王升天,祈求蛇神给人们带来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展现不同宗族各自实力的一个重要的机会。?

对上述仪式行为的复杂内涵可以有多种解释,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它是某些人世界观的一种反映;第二,可以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的演示,通过这种演示使该文化进一步影响其参加者;第三,又可以把它看成为一种政治活动,是参与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文化手段。[7]这三点在蛇文化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他们通过这种活动无外乎有如下几方面的功能:一是通过这一仪式来扩展宗族在地方事务中的功能,如陈姓宗族在蛇王节上的组织与协调;二是通过这些活动,维持了本宗族相对于其它宗族的凝聚力,如在游蛇灯时各宗族轮流来做,每家都要出力参加;如果我们翻开陈氏族谱看的话,蛇王庙是作为陈家的一种文化财产而载入谱中;三是可以使不同的宗族之间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达到对地域共同体的认同。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七月初七的活动,政府完全介入,同时,也使得固有的文化传统,打上了市场和资本的烙印。而更重要的是这一文化仪式由一纯粹地方性的文化范畴,纳入到更为广泛的武夷山大文化之中,使得这一文化的消费成为地方性认同和地方文化走向世界的契机。

中国社会的宗族组织50年代后经过各种政治运动都没有使它销声匿迹,在樟湖镇我们所看到的宗族组织还又多了另一种因素,即一个彻底被水库所淹没的地区,其宗族组织的强劲势力依然如此强大,其固有的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诸如祠堂、庙宇以及各种文化仪式与民间信仰等,并没有为库区安置点的各种所谓的新!所淘汰,而是以其巧妙的文化再生能力,把固有的文化传统中所谓的各种旧!又移植于新!上,有的还加以创造和发挥。这一移植!和创造!的过程,也正是一种文化的复制!与文化的生产!过程。之所以说其为生产!,是强调文化传统因受时空坐标之影响,具有一种自身调节的动态机制。七月七的迎蛇王,这一纯粹民间相承的文化仪礼,也会成为政府依托于文化传统,发展经济的一个窗口。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种

?本调查于1997年7月初到8月初以及1998年8月中旬到9月中旬之间进行的。

157

传统的文化仪式向带有政府色彩的群众活动场面的转换。在这里,仪式的转变具有明确的意图和目的。而事实上如果仪式没有人去实施、没有人去举行,仪式就会消失。由一定的文化秩序所建构出来的仪式,又反过来维护和塑造这一社会的文化和社会秩序。仪式的这种转换,使得传统自然地融入了现代之中,成为地方社会动态的社会变迁的象征之一。

因此,这一切可能不一定只是农民社会传统性没有褪尽的现实表现或者说是一种传统的延续,也非与所谓的现代性相背离的落后的传统。这些所谓的传统也非一静态的相距甚远的名词概念,事实上,这一概念已转换为一种富有弹性的动词概念,已融入人们的具体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的一种生活逻辑和生活规范,也可以说这一约定俗成的文化传统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习性。这一生活习性本身用传统!和现代!来剥离的话,只能是一种主观的企图,而非一种事实的解释。所以,把传统和现代置于两个端点相互分离的研究取向,是很难把握一种事实的真实。也正因为此,这种生活习性使得樟湖的农民在水库修建后,在缺地少田的生存压力下,近五千多名樟湖的青年,利用樟湖的蛇文化的传统,在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的公园里作龙宫!,供人游玩。这也可以说是文化的进一步的生产体现。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的话似乎可以得出如下的逻辑关系。正月的游蛇灯,主要在于强化本族意识以及达到不同宗族之间交流的目的,而七月初七的迎蛇神!活动,突出的是地方文化的认同。外出作龙宫!的樟湖人,是借助中国文化象征的龙,把樟湖的蛇文化进一步创造、渲染,纳入到国家文化!的范畴之中,从而更直接地接受来自全球化浪潮的挑战。

三、跨国文化圈的认同 以华人为例

跨国文化圈,主要是指超越国家边界的同一族群或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文化共同体。如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人、犹太人与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等。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华人的文化认同和传承是同根的跨国文化认同的重要的参照物。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与华侨投资和支持分不开的。迁居他乡的华侨以极大的热情投资大陆,为家乡送金,捐建公益事业,直接投资和贸易,通过建立合资或独资企业,为大陆发展经济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就业机会和市场销售渠道。海外华人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基础,对大陆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一种文化认同的具体体现。在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海外子孙与祖国的血肉联系,成为中国在经济上崛起的一个有利条件。

在各个国家,华人的经济活动通常借助各类组织,各国华人企业之间以及他们与中国、港台之间的经济关系,存在着一定的网络。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传统,及血缘、地缘的纽带,使得移居海外的人们很自然地与他们的同胞和祖籍国之间保持着联系。海内外中国人,所形成的各种网络,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历史上看,最主要的是基于三缘关系!。这就是血缘、地缘和业缘。其中地缘关系是最为重要的,这是因为地缘比血缘的范围更大,血缘常常被包含在地缘关系中,说相同方言的人们组成了同乡人集团,以及超越血缘关系的同姓集团,组成了宗亲会!等。这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宗亲会!,常常以振兴中华文化!为契机,实际上逐渐成为在异国他乡的利益共同体。但在海外的华人社会,传统中国社会的集团组织与仪式行为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宗族组织的非血缘化与社团法人化、祭祀祖先的象征化与非宗族化、各种仪式活动的简单化等,都是一种新的文化创造或新的文化的生产。在不同的国家中的华侨,有各种各样的组织,如以同姓为基础组成了宗亲会、以同乡为主形成同乡会、以同行业为158

主形成同业会。

宗姓为宗族社会某一群人所共享有的一种象征符号,但同姓并不一定源于一个祖先。500年前是一家的说法,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虚拟的认同,也就是在这一前提下,宗族组织通过同姓的扩大成为可能。菲律宾的宗亲会,主要是由福建人和广东人组成。其对于同宗的认同大多是一拟制的宗族关系,并不断扩大宗亲关系。

在宗亲会的会馆,通常都设有祭祀祖先的祖厅,在那里祭祀着各自姓氏的始祖。如在菲律宾让德的吴氏宗亲会其人员的出生地都不相同。如江苏某村1人、广东1村15人、福建晋江77村1211人、南安县19村116人、惠安县2村7人、和平县1村1人、同安县1村1人、漳州市1村6人、永春县1村1人、厦门市2村20人、泉州市2村12人,汕头1村1人,总数为1392人,70%为福建晋江人。[8]这些宗亲会对于成员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并参加对于迁出村如福建某村所在地域的援助。

近来,各国的宗亲会开始互相沟通、联系,有的每年要开世界性的大会。如上述的吴氏,从1980年开始,以香港的世界至德宗亲会为中心,联络台湾、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美国等地的宗亲会,在不同的地方轮流召开世界大会。世界至德宗亲会对于祖先的限定并不明确,其他宗亲会也前来参加,出现联宗的场面。如菲律宾的柯姓和蔡姓的宗亲总会都前来参加。

这类的宗亲会在台湾、香港也很普遍。像这样的宗族联合在现在还很多,如在福建漳州出现的张廖简三姓的大联宗。民国以来,在东南亚地区、台湾及漳州诏安、南靖一带,陆续有了张廖简三姓联宗的宗亲会组织。如台北市的张廖简宗亲会成立于1957年,据宗亲会称:张廖简三姓为同姓缘由,应予同宗合一,决定扩大组织??!宗亲会还建立了三姓大祠堂,共祭三姓祖先,这就使血缘关系更加模糊。[9](P167-168)

已有的闽台两地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当汉族先民移居台湾时,最初往往是根据方言群与祖籍地域的划分建立人际关系。早期在台湾所建立的宗族多是合约制宗族,与本土社会华南典型宗族不同的是,这类宗族并不是建立在纯粹的血缘关系上的,而是根据来自同一祖籍的同姓关系建立起来的。如庄英章在竹山镇的研究表明,12个宗族中有一半并非建立在纯血缘的基础上,而是在同一地区的同姓垦民为了团结和抵抗外来侵略共同建立的祭祀公业。[10](P113-140)

早期大陆垦民初渡台湾,大多是只身渡台,很少携家带眷,这些先民来台之后,为了安全及防卫,必须聚众而居,所以来自同籍的同姓聚居组成的合约制宗族自然承担起部分的社会整合功能。这些移民在开辟新的地方时,常以祖籍意识为人群认同的基础。融合型宗族在19世纪的台湾是过渡性的宗族形态,也就是在没有建立房分制宗族条件的时候,人们急于有个宗族组织,因而放松血缘条件的限制。本世纪下半叶,台湾出现的很多宗亲会,即是以同姓为条件的宗族组织,血缘意识有所淡化。正如尹建中所说(宗族组织经过调整而逐渐转换为合乎现代社会发展的组织,所表现出的是一种再发扬,再发展的新局面。![11](P232)

台湾移民社会的宗族类型中,其建立的基础是祖籍和同乡,这展示了宗族作为一种生存手段的利益性,这种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结合起来的宗族,经过数代的发展其血缘性的特征也逐渐明朗起来。

宗族的拟制性本身是和中国人的家观念相联在一起的。汉语里的家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对其精确的理解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脉络中。家可以从最小单位的核心家庭一直扩展到国

159

家、民族层次,这也是血缘关系外倾化的表现。所以,在中国人的理论与实际行为中,社会有一种家族化的趋势。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宗族关系是汉人社会结构的基本分类法则,也是生存适应上的文化手段。海外华人的经济文化的适应,也常借助拟制的宗族关系来发展壮大自己。

现在定居在国外的华人,毕竟血浓于水!,乡情难改,他们在富裕之后仍念念不忘造福乡梓!,这就是龙的传人!的文化认同与伦理传统。海外华人社会的文化认同,反映了在全球体系中华人社会凭借自身的文化资源,作为一种有效的生存手段。同时,华人对故乡的投资,也说明了中华文化中根的生命力。这一有根有土的文化传统,是华人社会对于全球化回应的有效的文化资源。

四、结 语

21世纪的脚步声已依稀听到,人类正在匆匆构筑21世纪的共同理念,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文化的人们,如何才能和平相处,共创人类的未来,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而以悠久!著称的中国文化将会以何种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呢?

刻在孔庙大成殿前的中和位育!几个字代表了儒家的精髓。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中和的观念在文化上表现为文化宽容和文化共享,这种观念不正是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文化共生理念的基础所在吗?

我们的这种中和的文化,常常用内在的思想去理解人、理解社会,这种人文情结,很难使文化本身发生结构性的变化,但它赋予了中国文化一个合理的内涵,即文化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 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得以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而在今天,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传统,常常为来自国家和民间的力量,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文化的消费!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的基础,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这一文化过程,在中国的现在特别是下个世纪将会赋以更多的文化消费主义观念和文化认同的理念。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断张扬自己的文化个性,而在这两者之间,资本的介入将会发生重要的作用。我们从现在中国逐渐兴起的文化展示、文化与民族旅游中,能看到这一端倪。

面对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参 考 文 献]

[1] Hall.s,N ew Cultures for Old!, D.M assey and P.Jess,eds.,A Place in the wor ld,ox ford U niversit y

P ress,1955,p190.

[2] E.马尔库斯.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M].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3] Sahlins.M.,1988.Goodbye to tristes tropes:ethnogr aphy in the contex t of modern w orld history!.

J our nal of M oder n H istory65,pp1-25.

[4] 麻国庆.汉文化影响下阳春排瑶的宗族家庭与宗教[A].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5辑[C].广州:广东人

民出版社,1990.

[5] 田村克己.文化 生产[M].东京:日本 !出版,1999.

[6] 霍巍.中国古代的蛇信仰与稻作文明[A].中国西南文化研究:第3辑[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160

[7] 萧凤霞.文化活动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4).

[8] 小熊城.?#?%&华侨?故乡福建[A].华南:华侨)华人 故乡[M].东京:庆义塾大学地域研究(

&)一,1992.

[9] 陈之平.福建族谱[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 庄英章.台湾汉人宗族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5(49).

[11] 中华民国宗亲谱系学会.谱系与宗亲组织:第一册[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

(责任编辑 何 方) Globalization:Production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Identity

M A Guo qing

(I nstitu te of Sociology and An throp ology,Pe king Univ ersity,Beij ing100871,China)

Abstract:Culture anthropolog y mainly concerns the study of national culture,especially w ith the study of unconscious tradition.With the interaction of culture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the unconscious tradition has been consciously created by the pow er of state or other public authorities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This creation is a process of culture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T his process w ill finally streng then the culture identity of ethnic g roup,local society and transna tional culture com munity.

Key Words:globalization;culture production;cultural identity,ethnic g roup;transnational cul ture community

161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传统文 化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l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虿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令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伞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着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削弱;卡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Key wor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引言 (1) 二、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 (一)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 (1) 1、全球化的内涵 (1) 2、全球化的特征 (2) (二) 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3)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3)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4) 3、西方文化的特点 (4) 三、全球化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二重性 (4) (一)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 (4) 1、全球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4) 2、全球化促进了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 (5) 3、全球化促进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改造 (5) (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消极作用 (6) 1、全球化促使了文化的大众化 (6) 2、全球化深刻影响青年的文化消费 (6) 四、在全球化进程中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文化 (7) (一)寻找不同文化的相同之处 (7) (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8) (三)创新传统文化 (8) 五、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10)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20世纪末,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立与国际潮流密切相连的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使中国与外部世界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要经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最终还要实现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事实和必然发展趋势,不仅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变化,而且极大影响并冲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文化习俗及社会心理等。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有重要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全球化,学习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大力发扬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文化;影响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Chinese culture Abstract: 20th centur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China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to establish a market economy, globalization process will enable China and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life become more closely linked. Glob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it is not only experiencing a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olitical globalizati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will eventually be realize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s an objective fact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velopment, not only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ou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greatly influence a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style, thought patterns,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psychology. Globaliza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our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2009.11 今日南国2009年11月(总第139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11,2009(Cumulatively ,NO.139)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一种新现 象,反映了当代时代的总体特征和主要 趋势。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 心、包含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自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完整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 高,学者关注的角度和程度都不一样。这 些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很少有学者对 这些研究进行整理,因此,本研究就这些 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整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搜索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国内文献搜素中,首先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以“全球化文化”为“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限定学科为社会学和统计学进行搜索。因为关于“全球化文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3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以搜索年限是从1990年以后开始的。由搜索的结果整理可以看出:各学科对全球化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年份的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三、研究内容在所学者对此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文化认同。认同就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定位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即一种自我意识。文化认同即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文化认同表现在众多方面,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凡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此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随大流,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显示出独有的地方性。麻国庆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文化的 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 传统,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 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 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张卫东教授选择中国饮食和西方麦当劳在饮食目的、饮食的制作和饮食的 选择三个方面的碰撞和互动的案例,证 明了中国饮食并没有被西化,但是另一 方面也没有阻碍西方快餐。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文化认同,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丧失。吕传庭等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侵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外来文化都是肢解的、片断的直观印象,并非是真正的文化内涵。2.文化冲突。刘晓研和胡永辉指出全球化已对各国的很多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是西方霸权文化伴随这 一浪潮不断扩张,使人们的文化意识逐 渐“西化”。同时,他们也批判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却自己民族身份的 作者和批评家。他们提出民族国家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坚持自己 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从历史来看,伴随经济、军事、政治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强势国家会借助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优越地位,迫使他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 本身的异质性也是产生价值冲突的重要 根源。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对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的差别,对人性善与恶的不同认识,对人的私利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不同评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隐含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并显示在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层面,这标志着文化及其价值的异质性差异。 霍志钊在他的研究中,阐述在乡村都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在发展中造成文化变迁二者所产生的矛盾,探讨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思想基础。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社会学这一领域来说,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大多都是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侵入的反应和表现,同时他们提出了应对“西化”的措施。但是却很少有学者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其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少数的学者提到了休闲和消费文化,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够,甚至是没有。 最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研究方法占绝大部分。 全球化仍然对各国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怎样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以个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领域对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 [1]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 [2]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简介]符琼(1985-),女,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社会学专业硕士。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符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里 索所有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文章,对所有文章进行简单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两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1-0236-01 236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与文化

全球化时代的艺术与文化 今天来到这里非常的高兴,希望跟大家有所交流。我把中国大陆最近经济、社会发展在文化上的 反映跟大家有一些沟通。 其实说到建筑,大家都会发现,中国正进入一个新的建筑时代,建筑时代又和中国所谓的青春期一起到来。就是说建筑时代,大规模的开发的时代,在中国到来了。当然这个时代,大规模开发的时代就是一个资本主义全球化,这个青春时代一到来,使得对房子的需求现在变成了一个无限的需求。总的来说,中国人住房的欲望还没得到充分的满足,这一点作为一个建筑师或者一个行业来说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从一个建筑师来看,进入了一个最有机会的时期。当然这个机会是靠人来掌握的,现在中国人可以施展的地方很多。就是有一个说法,最近“中国”这个词 (CHINA),中文的译音就是“拆哪”。 虽然最近国家中央政府的政策,但是挡不住地方政府强烈变革的欲望。中国改革特色就是地方分权。地方拿到权利,每个地方的党委书记,市委书记基本上就是董事长一样。这个地方的所有成员,老百姓其实就是公司的成员。董事长就是市委书记,每一个地方都像一个大公司,大公司就是把这个地块做出业绩来。地方政府就发现如果不在这个竞争中间取胜的话这个地方就被别人抛掉没人用了。就是说每一个地方的政府都要大兴土木,就是要赶上所谓全球化的浪潮。就是说这些地方都是自己直接跟世界组织接轨,中央政府只是把这个国家画一个圈圈,实际上各个公司中央政府等于是一个大的总公司,所有的这些上市公司都疯狂地追求自己的利润。 这个格局下面,中央政府等于是一个证监会,就是管理这些公司的。但是管不住,公司他有自己的逻辑。所以你看,每一个市政府基本上就是一个公司的格局,这个秩序是中国非常独特的秩序。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国所谓全球化的程度现在已经是很深的程度。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讨论这个全球化在文化上在社会上引起的一些后果是什么。我想跟大家探讨对于建筑,因为我们也关心建筑行业。现在在北京,北京人他的地标或者象征性的建筑是什么。

《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论》读后感 文化认同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历史中值得探讨的永恒话题,文化认同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文化认同的相关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文化本身,提升对大社会发展背景的了解。郑晓云在本书中共利用六个大板块来介绍文化认同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前言中详细地谈到在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全球传媒、互联网迅速发展等多个角度来阐释文化认同之于世界发展的重要性。作为本书的支柱,六个章节的分类简洁明了。 其中,第一章作者从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位因素;文化认同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文化认同与文化模式三个方面讲解“作为文化核心的文化认同”的内容。在第二章中,着重介绍文化认同的过程与形成。通过对这一章的品读,使读者明白文化认同并非是一朝一夕的结果,而是一个长期的文化过程。单独的个人作为社会单位中最基本的个体,是构成群体认同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个人认同对群体认同,乃至于民族认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告诉我们的单独个体,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警示人们应该为社会发展做出必要的努力。说是艰涩难懂的理论书籍,其实讲述的便是最基础的知识。我们从小便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但是知道中华民族形成的诸多因素的人却是

为数不多。 郑晓云在书中为我们讲述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说到民族认同是民族构成的一个要素,“顺流而下”,讲到民族认同与民族特征,然后把民族认同与民族发展结合起来。历史的车轮历来少不了政权的压轴,政权同样与文化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除了从纯理论的角度讲述文化认同的相关内容,作者还从现实层面来探讨文化认同对社会的影响。即从澳门这个特殊单位,讲述其回归后的文化认同与整合研究。不光是澳门,还是像台湾、香港这样曾经沦为殖民地的地区,亦或是一个独立的国家,都能从其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其发展历史及现状前景。这便启示我们对一个理论的研究不仅仅是要从表面理解,更要结合实际,才能更好的懂得理论的深刻内涵。

当今世界文化战略态势浅谈

当今世界文化战略态势浅谈 浦启华 中共中央编译局世界所 国家在判断自身的文化安全状态,制定国家的文化安全战略时,不能不对当今世界的文化战略态势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什么是文化战略态势呢?文化战略态势就是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强弱对比、战略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那么,当前的世界文化战略态势是什么呢? 一、当今世界的文化战略格局 所谓的世界文化战略格局,就是世界各文化体之间的实力对比状况。人有强弱之分,国家的文化也有强弱之分,有强势文化,也有弱势文化。各国文化实力对比的结果就形成了世界文化战略格局。 那么,当今世界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战略格局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说明白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是弱势文化? 所谓的强势文化就是一种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处于世界文化发展前列的文化。其特征是,这种文化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产生了大量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文化成果,科学技术水平处于世界中心地位,其所信奉的价值观念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地位,并因此受到人们的推崇,其大众文化受到世界范围的追捧,文化产品广泛畅销、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处于积极进取态势,对其他文化形成一种强大的竞争压力的文化就是强势文化。反之,则是弱势文化。 人类文化的这种特征或现状可能令许多人心中很不痛快,但这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其中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会有一至两个文化个体作为强势文化而处于世界文化战略格局的中心地位。有人据此计算出一个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波周期,也叫基督周期,即每一千年为一个周期,每一周期内都有一两个强势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中心。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的人类文明中心是东方大河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公元 461

谈论电视全球化过程中文化认同的稳定性(一)

谈论电视全球化过程中文化认同的稳定性(一) 【论文关键词】:文化认同;接近性;刻板印象;文化偏见【论文摘要】:自20世纪以来,"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之势进入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议程,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传统媒体中影响最大的电视,也席卷进了全球化的风暴之中。文章主要是从文化认同这个方面,来分析电视全球化过程中也有稳定性的一面。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在20世纪末期明显加快。电视传媒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同样面临着全球化问题。电视作为全球化时代的风向标,对整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日益成为一种影响政治的社会公器。 从世界范围来看,自1984年美国新闻总署开办世界电视网,首次把电视节目推向全球以来,美国的三大广播网、英国BBC、德国官方的卫星电视台,以及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西方国家相继实施了发展卫星电视的全球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和拉美的一些国家也纷纷发射和租用卫星,进行节目跨国乃至跨州覆盖。 而以我国为例,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顺利加入,电视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国的电视节目或受到外国电视文化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的下,国内的许多研究者们纷纷高呼"狼来了",呼吁建构电视文化主权。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有些人对外国的电视节目持完全排斥的观点,认为在这些节目面前,受众没有任何抵抗力。文章就单从文化认同这个方面出发,来批判这种观点的不合理之处。 首先要明了的是文化认同的概念。文化认同(culturalidentity)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senseofbelonging)及内心的承诺(commitment),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1] 文化认同往往以某种象征而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统和观念联系起来,成为集体动员的符号和标志。如国旗的布料与颜色与其他的布料和颜色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可是一旦获得文化象征的地位,它就具有了某种魔力,代表了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认同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有了文化认同的保护,即使在外来文化猛烈袭击的今天,本土文化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崩溃。 一般而言,在电视全球化过程中,文化认同的稳定性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本土节目吸引力 新闻价值具有"五性"原则,其中包括接近性。接近性又分为地理性接近和心理性接近。2]文化产品也是一样。本土文化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它们拥有文化相近性,熟悉的语言及文化背景使本土传媒产品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和产生共鸣。一般而言,在文化层次相当的情况下,观众对本土的电视节目总是有所偏爱的,只有当他们发现外国的电视节目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比本土电视节目要优越时,观众才可能放弃本土的电视节目而选择外来的。不少研究表明,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主要都是本土生产的。在亚洲7个国家中,名列前20名的电视节目绝大多数都是本土制作的。3] 在我国,本土节目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民生新闻和方言节目两个节目形式中。这两种节目都是近几年兴起的节目形式。这两种节目的收视率都创下了新高。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与受众的生活接近,有着共同的生活基础,同处于一个文化环境中,自然就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 民生新闻中有很大部分是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琐事,而且这些琐事经常与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江汉风》就是这样的一档民生新闻。虽然它只是荆州电视台这样一个市级电视台的一个子栏目,却是江汉平原家喻户晓的一个电视新闻品牌。自从2004年改革以来,它以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根据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江汉风》在荆州地区所能收看到的所有节目中收视率排名位居第一,在荆州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不知道《焦点访谈》的大有人在,没看过《江汉风》的则寥寥无几。为什么在荆州,一个地区电视台的新闻栏目压倒了众多名牌新闻栏目呢?编排合理形式多样功不可没,但最主要的还是内容的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近年来,“全球化”这一字眼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第二,全球化也即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球化。目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 说到全球化,不得不说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由于世界各国在自然资源、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有更多的优势,获得更多的利益。发达国家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高新科学技术,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发达国家掌握了经济全球化赖以发展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世界研究与开发的投资、科技力量和科技成果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正是利用其雄厚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集中精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信息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而将传统工业和一般技术成熟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的步伐明显要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快一些。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多多少少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这些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 世界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过程方兴未艾。2l世纪是全球世纪,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兴起,将在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一切方面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风暴。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超国家的、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行动,全球性的问题在蔓延:环境污染的全球化,人口爆炸以及由之而来的移民问题的全球化,核武器以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武器扩散所造成的对全人类的威胁,恶性传染病、毒品买卖与犯罪活动的全球化,甚虿垃圾处理都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同时,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粮食、贫困等问题都带有了令球意味,然而,在众多的问题中,文化似乎始终牵动着人们最敏感的神经,因为文化是各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人们永远的情结。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昭示着以往那种各民族文化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的终结。一.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历史现象与过程,但是,对于经济伞球化是否会带来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却成了迄今为止最具争议的概念之一。人们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相关的学术着作更是数不胜数,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曾经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伴随社会存在的变迁,迟早会发生社会意识的相应变动。所以,只要我们承认经济生活中全球化的存在,我们就无法否认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说文化全球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全球化一样,都是全球化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文化全球化并不就是全球性民族文化的趋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大规模的交流与互动。这种文化的交融,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融化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之中,导致这个或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_张汝伦

#经济全球化与价值冲突#(5哲学研究62001年第2期)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 张汝伦 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作为现实来到我们身边。发展经济的国策决定中国注定会欢迎和全力投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然而,这却使近代以来一直没有真正解决的文化认同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是否已无须认同?如果不是,我们的文化认同在哪里?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传播使世界经济的互相依赖性增加。0这个过程当然会影响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化;但它非但不能造成文化一体化,反而会刺激各种文化认同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其它生活方式的同化趋势,使人们不能不反躬自问:/我是谁?我到底要什么?文明的意义何在?0同样,人们也会问,在全球化时代,是什么使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什么是中国文化?它的意义在哪里?这些就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问题。 虽然认同的确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认同有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上,认同是人类行为与动力的持久源泉,它坚定了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又从他们与他人的关系中,派生出生命的意义。在宏观层面,认同是一个更深的个人意义的代码,它将个人与最一般层面的社会意义相联系。社会学家常常将认同视为共有的信仰与情感,和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角色与身份。它是涂尔干称之为/集体良知0的东西,是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的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从政治学上讲,认同是形成国家,建立国家和现代化、民主政治过程的政治资源。民族认同则包括民族本质,国家的核心情感与象征。这些为大众所认同,他们在此基础上一起生活,一致行动,保卫他们的共同认同。民族认同也规定了国家是什么,国家做什么,和一种独特的国家使命感。民族认同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参与实现人类普遍的安全需求的手段。1 传统中国没有认同问题,或者说,认同不是一个问题。传统中国的认同是天下、国家、文化三位一体。天下不是一个空间概念,也不等于世界,它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古代中国人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文化,天下即喻指中国文化的普世性。中国人不但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普世的,而且也是最优秀的。正是这种文化中心论,使中国人认为自己处于世界的中心。/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0o宋代理学家石介这段话涉及的并非自然的空间,而是形而上的文化的空间。相应地,著名的/夷夏之辨0也不是种族或血统之辨,而是文化和文明之辨。因此,夷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探析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探析 摘要:“全球化”是一个通过经济的扩张而推行其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的历史过程。全球化、社会的转型和网络的普及给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与传统革命文化完全不同的很多新符号的冲击。如何引导青年学生以自觉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全球化语境,在积极的适应中理性地建构自身的文化认同,成为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一道课题。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大学生 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的概念在西方诞生。“全球化”绝非只是一个纯经济性质的运动,同时也是一个通过经济的扩张而推行其政治理念和文化价值的历史过程。因此,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化传播。 全球化、社会的转型和网络的普及给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与传统革命文化完全不同的很多新符号的冲击,成为青年人新的自我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青年个体被置于一系列新知识、新语言、新习性和新背景的认同和表达中,并且其中“总是包含着将其他意义带入了我们自己所有的意义之中”[1]。因此,在社会变革过程中,青年大学生们面临着个人文化身份如何构建的问题。良性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构建,能使广大学子在自我和他者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游刃有余,进而促进整个文化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共生、共荣。相反,如果这种文化认同与构建存在缺失,必将导致青年大学生面临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产生身份准确阐释的焦虑,由此引发价值观的动摇甚至缺失。因此,如何引导青年学生以自觉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全球化语境,在积极的适应中理性地建构自身的文化认同,就成为当前教育界面临的一道课题。 一、全球化背景下对大学生群体的审视 1.全球化语境对本土文化及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 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上全球化或趋同化现象,它使得西方的(主要是美国)文化价值观念渗透到其他国家。而在对大学生的影响上,外来文化已构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巨大冲击,加上青年学生惯有的心理逆反,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都有退化的可能[2]。全球化给大学生的生活开辟了新天地,使他们有机会分享世界各地多种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异域文化正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价值观念。 信息是影响人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抢占信息传输主体以及对信息传输工具的成功研发,使美国在媒体传播领域占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美国信息时代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主导整个媒体,在这种观念支配下,美国大力加强了对外传播的力度,通过广播、报刊等媒体以及风靡全球的好莱坞大片等各种文化产品,形成了美国的“话语霸权”地位。在大量的信息输出过程中,美国通过饮食文化、影视文化和电脑软件文化等,逐渐改变着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 面对美国等西方大国强大的价值观输出攻势,一些青年学生的本土文化感情正在逐渐淡化,逐渐以西方文化时髦为标准,崇尚西式价值观,而对自己的历史、语言文字等不以为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正在逐渐淡化。 2.大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主体”构建的关键时期——“个人化—反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

张晴晴 34 091资源0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的发展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全球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随着全球化的大潮渐起,文化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话语”之一。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趋向化相互斗争的复杂态势,各种文化在异彩纷呈的同时也分别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与考验。 在当前的时代,概括文化发展的特征,首先就是多样性。从西方文化哲学对文化形态的区分开始,多样性就成为文化发展的首要表现。2001年11月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上,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样性宣传》。明确提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随着全球化的时代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的所谓“普世文明”中,“仍将保留各别文明丰富否认个性,普世文明的统一性中仍将蕴涵各别文明深刻的多样性”,这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主要存在方式。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态,是与人与人类社会的存在形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类文化的多样形态是人类本身发展历程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的多样性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表现,是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形态维持其存在的主要表现。 我们在看到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呈现出多样形态的同时,必须看到全球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形态,就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挑战和文化霸权的出现。文化帝国主义的出现,与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趋势是相反的,也往往被作为所谓的文化“一元文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来看。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为代表的强势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中占据着主流和中心的地位,对其他文化形态产生不平等和不均衡的信息流动,从而使得以发展相对较差国家的地域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弱势文化形式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实力、技

经济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给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文化迅速扩张,消费文化日益盛行,文化呈现出世界趋同或融合的趋势,这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们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让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经济交往的日益频繁,通信传媒的高速进步,自由贸易的逐步深化,正在把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全球性的统一市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推进。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但也是侵犯一个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很大争议的过程。全球化和文化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今天,任何一种民族都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全球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保持我们文化特色,借鉴外来文化优势的同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各国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得以加强,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在经济全球化的号召下,我国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正慢慢走出国门,向世界显示我们文化的魅力。像是如今风靡全球的孔子学院,向世人展示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它秉承了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其次,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利于我们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之长,使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世界各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验等。这些先进的思想观念不仅是西方国家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西方文明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并且还是我国传统文化所不太完善的部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成果,从而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增强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效率意识和现代管理意识。 再者,国外从不同角度审视和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这为我们思考和关注传统文化提供了新视野。在外国思想家的视野中,他们从老子的著作中发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生成说的初步设想,也从中找到了对当今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环境保护思想,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从中他们看到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伦理中,他们看到了可以用于改善当代西方家庭伦理关系,应对老龄化社会的种种社会规范;从《易经》中外国人更是读出了当代计算机二进制的原理。而一部孙子兵法更是成为世界军事院校的经典教材。而这些,都是我们不曾发现的。经济全球化下,当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们的文化时,我们看待同一事物的视野越来越宽广了,我们的文化被剖析地也就越来越深刻了。 二.经济全球化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纵然经济全球化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使大量外来文化流进,西方文化迅速扩张,从而忽视了本土的传统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逐潮流,热衷过一些洋节,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然而,我们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却原来越冷清,逐渐被打入冷宫。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传统文化的地位摇摇欲坠,有些文化甚至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其次,经济全球化下我们的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严重的威胁。当前的文化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西方部分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充斥于世界。可以说,西方文化意识和西方文化习俗正在日趋全球化,无论是在服装、食品、电影、电视,还是在建筑设计方面。美国更是凭

文化认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文化认同 周述波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3) 自20世纪90年代以降,文化认同问题成为世界性热门话题与高频词汇。各个学科无不借助于认同概念来建立相关的研究,形成了历时性与共时性交杂的认同“概念丛”。鉴于这个舶来的关键词在当代的显学地位以及复杂内涵,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之,谱系之,敞开之。 一文化认同现象的发生根源及言说语境 何谓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1] 事实上,文化认同作为一种人类普遍现象,早在文明之初就存在着,“当社会组织从家庭扩大到氏族和部落,成员的联系纽带从血亲扩大到姻亲观念认同时,氏族成员的认同便已经初步具备文化的内涵。”[2]文化认同“界定了同边陲相对立的中心的特征,是时间性/或空间性的,并展示了更‘原初’的特征”[3]。郑晓云认为,人类文化认同产生源于三个方面,即劳动实践,自身发展的族体归属,自然祟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4]。 文化认同作为一种现代社会问题,则是西方现代性引发的结果,并在西方后现代性影响下日益突出,以至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多次文化认同的危机。西方工业社会现代性的开拓,造成了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形成和被殖民国家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引起了近现代的文化认同现象。“认同作为一个现代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则是伴随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文化危机而出现的。”[5]两次世界大战使知识分子在世界范围内漂泊与散居,也强化了文化认同问题。“所有这些跨越疆界、国家、民族、地区的流动、移居、放逐和迁徙,形成了20世纪以来全球性的‘散居’现象,并且带来了空前突出的文化身份问题与文化‘认同危机’。”[6]文化认同也与20世纪60年代欧美社会中现代主义衰落、后现代主义来临以及人文领域“文化论转向”带来的文化研究有关。“‘认同’在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兴起,与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学术话语的后现代转向有着密切关联。”[7]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也使得各种异质文化的接触变得空前剧烈与频繁,文化认同问题更加凸显。“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竞争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人们对文化身份的认同中。”[8] 305. [2]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264-265. [3]俞正燮.节妇说. [4][7][10]胡适.贞操问题[J].新青年5卷1号. [5]鲁迅.我之节烈观[J].(署名唐俟).新青年5卷2号. [6][日]与谢野晶子.周作人译.贞操论[J].新青年4卷5号. [8][9]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5·上下身[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13、20. [11]徐仲佳.论《新青年》“贞操问题讨论”的现代性 意义[J].德州学院学报,2006,(1). [12]吴俊编译.东洋文论—— —日本现代中国文学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522. [13]陈子善.名人笔下的郁达夫·郁达夫笔下的名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5. [14]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J].文艺研究, 1998,(3). (作者简介:徐仲佳,男,山东青岛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26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目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科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姓名易三才 专业产业经济学 入学年月2012 年9月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摘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人们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了国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也使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凸显了出来。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目录 一、文化认同综述 (1) (一) 文化认同概念 (1) (二) 文化认同类型 (1) (三) 全球化条件下文化认同的意义 (2) 二、国家认同综述 (2) (一) 国家认同概念 (2) (二) 国家认同分类 (3) (三) 全球化条件下国家认同的意义 (4) 三、全球化条件下强化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4) (一)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认同 (5) (二) 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构建 (6) 1.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 (6) 2. 通过中国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 (6) 参考文献 (7)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一、文化认同综述 (一)文化认同概念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文化认同类型 当关涉个体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大致而言有两种处理方式和认同类型:一是健康的自我认同,二是扭曲的自我认同。 健康的自我认同,也可以称之为开放性认同。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认同,在这种认同状态中人的“一致性”与“自我性”处于和谐状态,个体拒绝自我的封闭与孤立,与他者互动成为自我成长的动力,自我在不断认识他者的基础上建构起健康的自我概念,他人的优长成为自我成长的促进因素,群体不会泯灭个体,求同也不会消除个性;个体以基于“主体间性”的交流、沟通来促成自我认同的变化与更新。 扭曲的自我认同,创伤性记忆、从众心理、自我中心性思维等人格因素,社会体制、意识形态宣传、商业文化等社会因素,种种内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