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_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_周雪光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_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_周雪光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_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_周雪光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_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_周雪光

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_一个分析框架

多重逻辑下的制度变迁: 一个分析框架 周雪光 艾 云 摘 要:强调变迁过程中多重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旨在解释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制度变迁现象。制度变迁是由占据不同利益的个人和群体之间相互作用而推动和约束的,而不同群体和 个人的行为受其所处场域的制度逻辑制约。因此,制度变迁的轨迹和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 制度逻辑及其相互作用。需要在多重制度逻辑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它们的各自角色,在行动者群体 间互动中解读制度逻辑的作用,并关注制度变迁的内生性过程。我们以北方一个乡镇中村庄选举制 度2000 2008年的演变历程来阐述这一分析框架所提出的研究课题、分析概念以及理论思路。 关键词:制度逻辑 制度变迁 村庄选举 作者周雪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 加利福尼亚州);艾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1)。 一、作为新兴制度的村庄选举:研究课题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规模制度变迁的时代。30多年来,中国社会各领域经历了深刻的制度变迁,而且这些变迁仍在持续深化演变之中。变迁的时代要求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分析、解读这些林林总总的变化。但是,社会科学为认识社会变迁所提供的理论范式和分析工具却是苍白无力的。大规模的制度变迁涉及多重过程和各种制度要素间的安排组合。但社会科学主流的研究思路和风格趋向于关注某一种机制并在研究过程中将其 孤立分化 以供解析,而不是从各种机制之间的关系中理解、认识其作用。例如,英文文献中有关市场机制在社会分层中的作用、 地方政府的角色 以及社会网络的作用 对认识中国社会变迁提供了独特的研究 本研究得到斯坦福大学CEA S和H ew lett Faculty Fund、上海市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上海大学)及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支持,并得益于美国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的讨论班、刘玉照、王修晓等人以及 中国社会科学 匿名评审人的批评,特此致谢。 V ictor N ee, A T heor y of M arket T ransitio n:F ro m Redistr ibution to M ar kets in Stat e Socialism," A mer ican Sociol ogical Review,vo l.54,no.5,1989,pp.663-81. Jean C.O i, Fiscal Refor m and the Eco no mic F oundatio ns o f L ocal St at e Corpor atism in China,"W or ld Politics,vo l.45,no.1,1992,pp.99-126;A ndrew G.Walder, Lo ca l G ov ernments as Indust rial Firms:A n O rganizatio na l Analysis of China s T ransitio nal Economy,"A mer ican J our nal of S ociolo gy, vo l.101,no.2,1995,pp.263-301. L in Nan, Lo ca l M ar ket So cialism:L o ca l Cor por atism in A ctio n in Rur al China,"T heor y and So ciety,

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题解析

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题解析 一丶单选题 ( 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 1.总书记2014年在(D),回答电视台记者访问的时候提到改革进入深水区。 A韩国 B英国 C美国 D俄罗斯 2.本次机构改革之前,大致有(D)次党政机构的改革。 A6 B5 C4 D7 3.(D)年,召开了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1956 B1949 C1929 D1954 4“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是(C)同志提出。 A江泽民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周恩来 5.要依法管理各类组织机构,包括依法从严治党,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军队,依法管理社会事务,是指(C)。 A改革范围的全面性是突出特点 B改革设计的科学性 C改革的成果法定化 D改革的深度具有革命性 6.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中国2000年到2050年的目标是(A)。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实现温饱 C达到小康水平 D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7.最高人民法院属于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的(A)。 A国家治理体系 B政府治理体系 C党的领导体系 D群团工作体系 8.1982年6月28日,中央印发(A)。 A《中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B《国家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C、《党政军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C《人民代表大会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9.政府的(A)职能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A环境保护 B法制建设 C民主监督 D干预市场 10.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于(C)年。 A2014 B2016 C2015 D2013 二丶判断题 ( 本大题共10小题,共50分) 1.本次机构改革将回避权力和利益调整。(x)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加强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深化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以此来提高国家治理体系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3.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专门成立了社会建设委员会。(x) 4.2013年的机构改革有一个特点,就是问题导向。(√) 5.李克强总理指出: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克服,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既敢于出招又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x) 6.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第三步比前两步容易。(x)

公需课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公需课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日期: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一)3 考试时间:30分钟 1.社会主义思想建设主要包括()。多选 A 理想建设 B 学风建设 C 爱国主义教育 D 艰苦创业精神教育 E 理论建设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 A C D E 2.党的十六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多选 A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B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C 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D 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 B C 3.我国与国际互联网实现首次连接的时间是()。单选 A 1987年9月 B 1994年4月 C 1996年12月 D 1993年4月您的答案:正确 答案:B 4.为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东莞市在2008年就建立了东莞市新莞人 服务管理局。()判断正确错误您的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5.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树立和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判断 正确错误您的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 主义。()判断正确错误您的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7.由于我们搞了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必然失去规范。()判断正确 错误您的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8.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包括()。多选 A 社会 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美德 D 个人品德您的答案:正确答 案: A B C D 9.邓小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多选 A 有理想 B 有道德 C 有文化 D 爱劳动 E 有纪律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 B C E 10.为了增强社会诚信,必须()。多选 A 建立诚信建设的自律机制 B 健全诚信建设的监督机制 C 建立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D 树立政 府诚信权威 E 提供坚定的理论基石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 B C D E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 ——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折晓叶陈婴婴 2012-9-3 14:55: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4期【内容提要】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既对立又互补的视角,对当下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进入村庄的社会过程进行观察和分析;特别关注项目过程中的分级“制度机制”运作模式,包括国家部门的“发包”机制、地方政府的“打包”机制和村庄的“抓包”机制等,分析它们所形成的不同制度逻辑和行动策略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和结果。“项目制”作为新旧体制衔接过程中对既得利益补偿的一个重要机制,为分级治理逻辑的汇合搭建了一个制度平台;强调只有通过公共品的供给,增加村民参与的公共空间,实现村庄公共治理,项目制才能真正增进公益进而达成整合的目标。 【关键词】项目制分级治理制度机制项目输入村庄回应 引言 19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国家财政制度由包干制改为分税制,财政收入和分配领域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最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收入越加集权的体制下,资金的分配却出现了依靠“条线”体制另行运作的情形,即财政转移支付采用项目制的方式在行政层级体制之外灵活处理。这些支付大多由“条线”部门采用专项支付或者项目资金的形式自上而下地转移和流动,而地方政府或基层则需要通过申请项目的方式来获得转移支付。也就是说,在集权的收入体制之外,存在着寻找和开辟另外一种可以直接支配和控制新财源的可能性,只不过仍须遵循和维持集权控制的逻辑。不同于一般性行政拨款的是,开辟这种财源存在着极

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却极富竞争和诱惑。据统计,自1994年到2004年,专项转移支付总量一直远高于财力性转移支付,到2005年后者总量才第一次超过前者。①项目制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各个领域中,都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财政支付手段。 这些项目,大多数不但没有强制性,而且还需要经过自上而下的招标和自下而上的竞争才能够获得,这已经涉及宏观社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政府职能和治理方式的演变,触及国家、地方和基层单位(企业和村庄等)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建构模式,还涉及国家视角和意图与基层视角和意图的配合,特别涉及国家、地方和基层的多重运作机制和行动逻辑如何进行博弈等关键性的议题。因此,本文的问题,与主要检讨国家视角的发问②略有不同,我们强调社会工程的承受者——基层的或村庄的视角,但也注意到,在发展和福利主题下,在基本建设和公共服务需求下,如果没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村庄的大规模改造是难以持续和完成的。 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上级政府的财政支付,即便采用带有市场竞争特点的项目制,也还要延续集权的“条条”体制自上而下的控制逻辑,那么,下级政府或基层单位又将采用怎样的策略、设计出怎样的制度机制来加以应对呢?现实中出现的自下而上的地方行为,又反映出怎样的反控制逻辑呢?实践层面的问题还有,作为公共品的载体,项目如何产生、如何供给,又如何管理,才能体现其公益性?作为技术性的管理手段,项目又将为国家和基层建立新的治理方式提供哪些新的可能,抑或带来怎样实质性的影响?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文仅从项目进村这一侧面来讨论上述问题,所提供的个案来自笔者对东部

[热点专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话题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背景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什么? 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孕育高水平的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二、为什么?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如何推进?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第三,总结地方治理改革创新经验,及时将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 第四,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好经验。 第五,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国家治理体制。 第六,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 例1: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会公报多次提到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的概念。从统治、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之下涌动的,是一场国家、社会、公民从着眼于对立对抗到侧重于交互联动再到致力于合作共赢善治的思想革命;是一次政府、市场、社会从配置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现实的功能性变化再到最终的主体性变化的国家实验;是一个改革、发展、稳定从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限缩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再到追求和谐互惠的正和博弈的伟大尝试。 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思路点拨】 中国共产党: ①地位、性质、宗旨 ②领导和执政方式 ③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 ④我国的政党制度

2021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021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1.据统计,有明一代共有160余位阁臣,其中像张居正那样勇于任事者只是少数,大部分人的作为十分有限。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宦官组织掌握决策权力B.文化专制导致阁臣平庸 C.内阁权力受到很大限制D.皇权专制无意选拔能臣 2.书法与政治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以书法名义设立了一个中枢辅政内廷机构。这一机构设置在 A.汉朝中期B.唐朝初期C.宋朝末期D.清朝初期 3.春秋时期,卿大夫的话语体系中,“忠”是高频词,成为其政治伦理的核心。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周天子权威丧失B.中央集权制加强 C.分封制彻底瓦解D.宗法制逐解体 4.国际法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为了维持国际社会的秩序,维持世界的和平稳定,满足以国家为成员的国际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下列有关国际法的发展史实错误的是 A.荷兰人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B.维也纳体系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结束战争的先例 C.《非战公约》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D.《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5.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如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706~714年),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据此可推测这枚银币的铸造时间应当是我国历史上的

A.汉朝B.北魏C.唐朝D.五代十国 6.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指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则是公民选举代表组成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民主制度。比较这两种民主政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民主适用的范围基本相同B.前者与后者有历史传承关系 C.都极易使民主沦为多数人的暴政D.二者体现的民主原则截然不同 7.据《金史》载:“猛安,从四品。掌修理军务、训练武艺、劝务农桑,余同防御……诸谋克,从五品。掌抚辑军户训练武艺……余同县令。”“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户之民,往往骄纵,不亲稼穑,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取租而已。”这说明猛安谋克制度在推动女真族社会转型方面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保障了金政府的财源B.保障了金军的战斗力 C.促进了女真族封建化的进程D.促进了女真族势力的壮大 8.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辖,一直是历代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秦、汉、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本含义: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我们所说的国家治理能力,就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能力,也就是制度执行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增强国家的治理能力,是同一政治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有了良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反之,只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1.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背景: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主要是国家制度体系还不完善,法制还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还比较突出,各级干部的能力素质还不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社会参与、群众自治程度还不高,国家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制度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制度和法律执行不力密切相关。 社会中不同的利益群体已经形成,各种利益冲突日益明显,社会不公平现象突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不稳定因素急速增多,维稳的代价不堪重负,党和政府公信力严重流失,现存的许多体制机制阻碍了社会进步,凡此种种,都意味着我们在国家治理体制和能力方面,正面临诸多新的严峻挑战。 相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在国家治理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制度是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则,是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发挥效能的基础性架构和根本保障。邓小平同志就深刻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正是在对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背景: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诸多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叠加在一起。只有推动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才能有效破解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难题,成功应对现代化过程中的风险考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面向未来,只有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的制度,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永葆蓬勃生机,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 第一,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将更好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经济高速成长、社会充满活力、政治安定团结的“中国奇迹”,之所以能战胜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情,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一次又一次国际政治、经济风浪的重大考验,就是因为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党和国家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有党和政府强有力的社会动员组织能力,有全国一盘棋的互助协作机制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制度优势。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_许耀桐

〔摘要〕国家治理体系是由政治权力系统、 社会组织系统、市场经济系统、宪法法律系统、思想文化系统等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包括治理理念、治理制度、治理组织和治理方式四个层次。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发展过程,我国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传统行政的管制状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时期新公共管理的管理状态这两个阶段之后,目前进入新世纪治理现代化的治理状态;我国的国家治理必须立足于国情、政情、社情,要具有中国特色,即政府要在国家治理中起主导作用,治理的重点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当下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坚持四个原则即科学治理、民主治理、制度治理、中国特色等原则和五条路径即树牢目标理念、加强顶层设计、突出制度建设、推进各项改革及夯实社会基础。 〔关键词〕国家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1-0010-05 许耀桐,刘 祺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89)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 当代的国家和社会, 因其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民众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大,亟需新的模式助力变革。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治理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社会诸领域,起着框架性解释和指导作用。中国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已有十余年之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地把治理作为实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路径,这表明,中国的改革已进入通过建立健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 更加定型,从而达到国家有效治理的新阶段。《决定》全文共24次提到“治理”一词,这主要有: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国际经济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体制、治理结构、治理方式、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第三方治理,等等,已涉及到了治理体系及其结构层次、方式方法、组织人员等诸多方面。《决定》提出的国家治理 体系的崭新命题,需要我们认真探索、领会要义。我 们要将治理理论、治理模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与结构层次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治理是利用机构资源和 政治权威管理社会问题与事务的实践。”〔1〕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认为,“治理是基于法律规则和正义、平等的高效系统的公共管理框架,贯穿于管理和被管理的整个过程,它要求建立可持续的体系,赋权于人 民,使其成为整个过程的支配者。” 〔2〕 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 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3〕(P4)由这 些解释可知,治理是面向社会问题与公共事务的一 个行动过程,参与者包括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公民在内的多个主体,通过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进行协调及持续互动。按照治理的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治理行动涉及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公司治理、法人治理、社区治理等多方面。“所谓国家治理,是指主权国 〔收稿日期〕2013-11-10 〔作者简介〕许耀桐(1952-),男,福建福州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祺(1986-),男,河南郑州人,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 10··

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_一个整体性视角_周雪光

编者按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变迁,尤其是政治生态充满弹性变化的今天,探索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之路日益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议题。这需要我们对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刻思辨,以自己的智识、勇气和情怀“给养”这一深具历史意蕴的话题。本专题四篇文章聚焦中国国家治理诸问题,提供了一系列真切而有深度的思考。 当下中国语境中的国家治理(专题讨论) 内容提要 国家治理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周雪光的《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 一个整体性视角》将中央与地方关系与国家与民众关系这两条主线放在一起加以考虑,从一个整体 性视角审视了国家治理的不同模式及其背后的机制与作用。任剑涛通过《国家的均衡治理:超越举 国体制下的超大型项目偏好》,反省了举国体制下的超大型项目偏好所导致的国家治理失衡及顾此失 彼的连锁反应,并提出了审慎思考。席伟健的《“建制议程”与请愿权:信访制度宪法化及其链接》 试图从国家治理的实用角度刷新信访制度与宪法秩序的关联,并探索将其导入宪法之请愿权的可能。 刘正强的《人民调解:国家治理语境下的政治重构》基于对中国独特的社会环境及中共传统执政理 念的政治分析,倡导增进人民调解政治凝聚、道德净化、社会动员的功能,从而使其成为疏通国家 政治与民间生活的优质执政和治理资源。 关键词 整体性视角 均衡治理 超大型项目 建制议程 人民调解 中图分类号 D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4)10-0005-28 中国国家治理及其模式:一个整体性视角 周雪光 “国家治理”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曾有庞大精细的官僚运作机制,也伴随着周期性的组织失败和运行困境。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全能国家结构,既有卡理斯玛常规化的内核,亦有运动式治理的持续冲动。今天,中国政治结构一方面不断注入现代价值理念,尤其是技术化的治理愈益凸显;另一方面,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紧张不断衍生出国家治理的复杂生态。理解国家治理及其限度,需要有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本文将中央与地方关系、国家与民众关系这两条主线放在一起加以考虑,从一个整体性视角来审视国家治理的不同模式及其背后的机制作用。 一、国家治理:一个整体性视角 近年来,“治理”这个概念在学术界、公共政策界乃至实务部门的讨论中频繁出现,但其含义纷杂不一。本文使用“国家治理”这一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在应对其疆域内民众间或不同领域中各种事务、挑战和危机时稳定重复的举措和过程。古今中外特别是在近代民族国家兴起以来,任何国家的生存都面临着对外保护疆土完整、对内维系民众群体间相安共生的基本使命。但不同国家在制度安排、日常过程运行和处理危 5

2020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题库(完整版)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题库(完整版) A改革开放 B转变职能 C理顺关系 D精兵简政 E提高效率 正确答案:B, C, D, E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工伤保险 D生育保险 E失业保险 正确答案:A, B, C, D, E

正确答案:正确 A经济调节 B市场监管 C公共服务 D社会管理 E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A, B, C, D, E 正确答案:正确 正确答案:错误

A《中央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B《国家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C、《党政军机关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C《人民代表大会机构改革第一阶段总结和下一阶段打算》 正确答案:A 正确答案:正确 A抓统筹 B抓落实 C抓方案 D抓调研 正确答案:A, B, C, D

A1929 B1949 C1954 D1956 正确答案:C A实现温饱 B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C达到小康水平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正确答案:D A2030 B2040 C2050 D2060 正确答案:C

A全面性 B特殊性 C普遍性 D一致性 正确答案:A A党的领导体系 B国家治理体系 C政府治理体系 D群团工作体系 正确答案:B A减少多头管理,减少职责分散交叉B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清、推诿扯皮C精干设置各级政府部门及其设机构

D明确要求正确理解和落实党政职责分工,确保党实施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其他机构协同联动,高效运行 正确答案:A, B, C, D A改革围的全面性是突出特点 B改革的深度具有革命性 C改革设计的科学性 D改革的成果法定化 E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正确答案:A, B, C, D, E 正确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错误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周雪光 【内容提要】本文以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间的矛盾为主线,从国家治理模式视角提出一个分析框架,用以解释当代中国政治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稳定重复的重大现象——集权与放权的交替往复,整顿治理的运动型机制,绵延不断但收效甚微的政治教化活动,举步维艰的科层政府理性化和法制建设发展,政策执行中的变通和共谋行为等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层制度逻辑。 【关键词】权威体制国家治理制度逻辑国家—地方关系 一、现象与思路 在当代中国60年的政治历程中,一些重大现象稳定存在或重复再现:宏观上,中央—地方关系在集权与放权的抉择中轮番交替,自上而下的运动型治理整顿在不同领域中重复出现,林林总总的政治教育运动收效甚微但仍然绵延不断,法律制度、科层制度的发展举步维艰。从微观上来看,诸多基层问题——例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不力,变通与共谋等——急药慢攻,反复治理,但仍痼疾难除、去而复来。这些问题各有其独特的场景,它们发生的形式、实际内容各异,节奏每每不一,若分门别类或许可以逐一论道其原因。但是,这些现象的重复再现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它们背后是否存在着一个稳定共享的制度逻辑?进而言之,是不是有一个理论视角,一个大的思路,可以把这些分散在不同领域、不同场景、不同形式的现象和问题放在同一个分析框架里,探究它们之间的关联以及其背后的制度逻辑,以期越树木而见森林,溯溪流而求渊源? 这正是本文的基本立论:上述种种现象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均来源于中国政体内部的一个深刻矛盾,即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在中央管辖权与地方治理权间的紧张和不兼容:前者趋于权力、资源向上集中,从而削弱了地方政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这一体制的有效治理能力;而后者又常常表现为各行其是,偏离失控,对权威体制的中央核心产生威胁。在权威体制中,这一矛盾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只能在动态中寻找某种暂时的平衡点。 在中国政治进程中,权威体制的两个维系机制——科层制度和一统观念制度——受到了多重挑战:科层制度承担越来越多的治理功能,不堪重负;一统观念制度受到多元社会的碰撞挑战,难以为继。面对这些困难压力,一系列应对机制应运而生:决策一统性与执行灵活性以及逐级代理制的动态平衡,政治教化的礼仪化以及运动型“纠偏”机制。具体说来,逐级代理制度导致中央与地方的松散关联,基层政府在执行过程中的灵活变通和共谋缓解了这一矛盾;而教化活动的仪式化,虽然对重建一统观念制度无回天之力,但对于维系国家象征性权威,却起到了重要作用;自上而下的运动型治理机制成为中央政府不断规范基层灵活性的边界、强化中央与地方纽带的重要手段,使得这一体制在不断调整与波动中走下去。 虽然这一系列机制缓和了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但与现代国家制度建设不兼容甚至冲突,衍生了其他始料未及的后果,因此潜伏着极大的危机。第一,国家建设在集权

社会建设中“社会”的概念

理性理解为对宗教思维方式的扬弃,以此强调对人的主体性的彰显;其二,从超越生物本能以及控制情感、意志等非理性活动层面来解读理性,从中试图彰显理智的作用;其三,在本体论或认识论意义上把理性理解为对感性、经验、现象的超越,进而强调其“本质探求”之要义;其四,认为理性更表现为实践理性,即伦理实践领域的意志自律和意志自由,旨在为道德奠定依据;其五,在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理性则体现为在人的自由实现过程中开辟出科学路径的历史唯物主义智慧。全面呈现“理性”内涵的启示意义在于:第一,只有培育完整人性自觉进而塑造健全人格,才能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与真正进步;第二,应超越唯科学主义的育人理念而代之以通识教育理念;第三,要自觉意识到国家和民族的强大更体现在公民整体精神道德和制度建设层面;第四,在社会历史领域要时刻注重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摘自《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3期 中国宗教改革的基本内容 李向平《“社团”与“法人”的双重建构———当代中国宗教政策与管理制度改革路线图》指出,当下中国宗教管理体制存有如下三大矛盾:其一,宗教需求逐步增大与宗教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宗教界人士社会声望不断提高与宗教从业人员之认可度逐步下降之间的矛盾;其二,信教公民增加、宗教社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宗教界政治化、行政化倾向过重,脱离信教公民,其公信力、号召力下降之间的矛盾;其三,宗教界人士服务信教公民的能力与信教公民要求之间的矛盾。当代中国宗教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分为如下几个基本步骤,分阶段、分专题进行。第一步,变“行政管理”为“社会管理或社会治理”,即把目前强调的行政化宗教管理转变成为社会管理乃至社会治理,变宗教行政工作为宗教社会工作。第二步,变“社会管理或社会治理”为“民主管理”,各个宗教信仰共同体能够实行团体自治,在宗教团体及法人概念的基础上自选宗教组织的管理者或场所的负责人,民主选举各个宗教团体的负责人。第三步,宗教民主与宗教自由,即在《宪法》的原则基础上落实宗教自由政策;将宗教事务管理纳入宗教相关公共事务的法制管理规范之中,最终实现信仰无限制而宗教行动有法制约束的宗教自治目标。 摘自《上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社会建设中“社会”的概念 谢立中撰文《“社会建设”的含义与内容辨析》指出,“社会”这个概念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用法:1.作为一个与“国家”相对应的概念,特指一个相对独立于“国家”行政系统之外的那部分人类交往领域。2.作为一个与“共同体”相对应的概念,特指一种与“共同体”完全不同的人类群体类型。3.作为一个与“个人”相对应的概念,泛指人类个体以特定形式形成的各种群体或结合体。我们今天在讲“社会建设”时所说的“社会”,应该是指上述第三种意义上的“社会”,即从人们的结合形式本身来界定的“社会”,包括家庭、家族、宗族、村庄、社区、社群、社会网、各种正式组织、国家及国际组织等。按照对“社会”一词的这种理解,所谓“社会建设”,就是要对上述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活动赖以进行的各种结合体当中今天依然存在并发挥着积极作用的那些结合体本身进行“建设”。只有对“社会”一词的含义做这样的理解,我们才能对包括官方文件在内的当前我国有关社会建设的各种文献之中所述“社会建设”的内容,做出相对而言最符合逻辑的解释。 摘自《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构建重大行政决策问责机制的立法建议 周叶中撰文《论重大行政决策问责机制的构建》指出,重大行政决策问责机制的构 — 842 — 学术界2015.4·学界观察

读《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有感【精选】

读《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有感 周雪光,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社会学系讲座教授。《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书是他积十年中国乡村的田野观察,以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式真实地体验中国乡村基层治理和基层社会,潜心研究中国国家治理制度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洋洋洒洒三百多万字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他亲历的"故事",更从这些微观的小事件中梳理出回应国家治理这一宏大问题的理论脉络,作为一个海外学者的学术精神令人感佩。尤其是他从两个村庄的修路故事,一个政府部门的检查验收过程这些或大或小的现象背后,努力寻找把握国家治理的逻辑线索,使我这个曾经有过基层治理工作经历的"过来人"颇受启发,获益良多。 《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社会》 在本书的第三单元《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社会》一章中关于通往集体债务之路:两个村庄的故事一节,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似曾相识的基层工作话剧。作者写到:"国家治理逻辑贯穿于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实执行过程之中,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必然遭遇官僚体制和基层社会各自的组织逻辑。正是在这些不同制度逻辑的相互作用中,在基层官员的应对策略中,在民众百姓的具体反应中,国家治理逻辑获得具体、实在的呈现,并在国家、基层政府、民众的日常互动过程中被重新塑造。"在此,先让我们从作者讲述的发生在本世纪初,桑干河畔中国北方一处叫做上坡村和下坡村,被挑选出来的两个村镇参加的"村村通"项目,切入话题。 上坡村和下坡村彼此相邻,都种植同样的农作物——玉米、葡萄和其他水果树木。两个村的田地紧挨着,在一些地方还犬牙交错,这两个村的相似之处仅限于此。在其他的诸多方面,这两个村可谓大相径庭。多年来,上坡村在对待上级布置的任务像是一个带头人,多次率先进行创新改革,而下坡村都是扮演着追随效仿的角色,而且力度有限、规模较小。这两个村如此较大差异的原因,看似来自这两个村不同的领导班子。上坡村有一个稳定的权威中心康书记,他多年来既是党支部书记又是村委会主任。而下坡村却相反,村领导经常更换变动。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人们争夺领导位置,比这更糟糕的是,村里很少有人对村领导的职位感兴趣。这背后隐藏的逻辑为何? 在"村村通"项目动工前夕,这两个村的集体资产也有很大差异。上坡村每年有30余万元稳定的村集体收入,宽敞的村委会大院,骄傲地展示着该村的政绩和经济成就。下坡村则是相形见绌。每年勉强1万元村集体收入,村委会大院混乱无序、房子破旧不堪、无人照料。 由此来看,这两个村庄对"村村通"项目截然不同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上坡村的康书记主动要求参加这一项目;而下坡村现任龙书记却是百般推诿,最后在各种压力下才不得已勉强参与。 这样,无论两位村书记的态度是兴高采烈还是勉为其难,到了年夏天,这两个村开始了"村村通"项目的启动。那么,两个村庄是如何填补这个项目的巨大资金缺口的呢?在动员资源应对任务以及随后债务危机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机制在发生作用呢?作者通过跟踪调查,首先为我们描述了两个村庄相同的资源动员情形,主要是两个渠道来填补修路项目的资金缺口——捐款和举债筹资。 政府的"村村通"项目资金只能支付修路所需的水泥,两个村都需要流动资金来启动项目。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原标题: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治理”思想首次进入国家高层文件,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总方针和行动纲领,意义十分重大。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总目标是由“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部分构成,明确和理顺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体系”的目的和结果,要想实现真正的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一套完整、合法、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般认为,国家治理体系由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五大体系构成,但这种纵向治理体系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各自为政、部门化的思路,无法从根本上建构起系统、整体、协同的治理格局。根据全球“治理”思想精髓、世界发达国家治理实践和中国国情相

结合的视角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治理结构体系:“党、政、企、社、民、媒” 六位一体。治理结构解决的是“治理主体是 谁”“治理主体之间是什么关系”两大问题。首先,要有多元化、负责任的治理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结构应该包括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混合型市场企业(国有、私有;内资企业、外资企业;跨国企业、本土企业等)、各类社会组织(科技型、公益型、服务型等;全球型、本土型等)、广大人民群众、各类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六大主体,缺一不可。其次,要有边界清晰、分工合作、平衡互动的多主体和谐关系。其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多元化治理主体之间的两大核心关系,关键在于厘清各自的权限边界,把本应该属于市场、社会的职能,完全交给市场和社会处理,政府重点履行好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维护社会规则等职能。 治理功能体系:动员、组织、监管、服务、配置五大功能。功能体系解决的是“治理体系主要

加强城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刻不容缓

加强城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刻不容缓 ——访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 记者张林江 2012年02月23日15:35 分享 记者:陆先生,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时期,您近年来十分关注社会结构的研究,请介绍一下您的研究脉络和研究发现好吗? 陆学艺:我们的研究是从社会阶层结构研究开始的。这个研究从1999年初开始,共做了3年,参与调研的工作人员有几百人,我们完成了8个县市、2个大型国企、1个乡村社区和1个大学社区的抽样问卷调查、入户访谈,收集了1万多份问卷和近千份访谈记录资料,最后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在这个报告里,我们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三类资源(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的社会阶层划分方法。根据分析,我们将当今中国的社会群体划分为10个社会阶层,分别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这10个阶层分成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五种社会经济地位。由于这种社会阶层划分方法建立在大量调研数据的基础上,

与多数群众的基本看法一致,因此有一定的说服力,也在学界引起相当反响。 我们的第2个研究成果是《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我们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1949年后的5次大的社会流动,分析了10大社会阶层的来源和流向,以及未来演化趋势,并提出了改革和调整中国社会流动机制的政策建议。这个研究历时两年半。 从2006年起,我们开始关心更为复杂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研究。该课题研究和写作花费4年多,直到2010年才出版《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书。 记者:这本书研究分析了社会结构的10个方面,可以说是对当代中国的全景式框架描述和脉络扫描。 陆学艺:对。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既是社会静态分析的终点,又是动态分析的起点。19世纪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说:“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是理解一切社会现象的出发点。” 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社会结构调整大大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这是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的重要根源。 记者:你们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城乡结构的现状和城市化未来趋势,

蔡禾: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

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合法性 ——对周雪光、冯仕政二文的再思考 蔡禾【内容提要】任何国家治理都必须解决治理的有效性与治理的合法性问题,周雪光的文章指出了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困境,冯仕政的文章指出了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困境。本文试图从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关系去解读当下国家治理的逻辑和问题。 【关键词】威权国家革命教化政体有效性合法性 近年来,关于国家治理的研究文献众多,产生了许多堪称经典的作品。不过多数此类研究往往关注于某一治理具象,例如,承包制如何导致“政府及厂商”的后果①,税制改革如何导致乡村治理的失效②,“经营城市”治理行为的分析③。另外,多数此类研究都把研究背景放在改革开放这一时间空间下,企图从转型来解释今天的治理问题是如何发生的,例如渠敬东等人的研究提供了这一研究的典范④。不过,这种理论企图背后似乎有一个默认的假设,及计划经济下的国家治理没有今天的这些治理问题,而这一前提是否真实是值得讨论的。例如,今天我们看到的国家治理中的中央集权与向地方放权的纷争与计划经济下的“条块之争”其实是有同质性的。所谓“条”,体现的是以中央政府部委为主实施政府治理的集权方式;所谓“块”,体现的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实施政府治理的分权方式。事实上,在整个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治理中的“条块之争”没有间断过。正因为如此,研究国家治理问题,如果仅仅对某一治理具象做出研究,回答某一种治理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或者只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国家治理做出研究,回答经济体制改革对国家治理的影响是不够的。因为尽管这些研究能非常好地解释某一治理具象产生的原因,但是它无法回答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内,各种看起来矛盾的治理问题会在同一时期内存在?例如,我们既可以看到诸如计划生育、汶川赈灾这样高度有效的治理行为,也可以看到许多政府在实现自己治理意愿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和困难,甚至“分割”。例如,尽管国家三令五申不得建立高尔夫球场,但许多地方的高尔夫球场建设仍然未停止,⑤即使是征粮征税这一几千年来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当然之事,往往靠正式的制度也无法实现。⑥而且这些治理问题会周期性地循环出现,堪称顽疾,为什么?要回答以上疑问,需要有更为宏观的视角和长时段的视野。 《开放时代》2011年第10期刊登的周雪光的《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⑦和2011年第1期刊登的冯仕政的《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⑧两篇文章也是对国家治理问题的研究,但我以为周雪光和冯仕政的文章都是试图超越治理具象和转型这一特定时空,站在一个更为宏观的立场上开展的研究。正如周雪光在文章中指出的,他们试图回答:“是不是有一个理论视角,一个大的思路,可以把这些分散在不同领域、不同场景、不同形式的现象和问题放在同一个分析框架里,探究它们之间的关联以及其背后的制度逻辑”。他们的研究是极有特色的,但是也为后面的研究留下了许多可以再思考的空间。 任何国家治理都必须解决两个基本问题,所以在一个关于国家治理的宏观解释框架中,治理的有效性与治理的合法性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位置,并能够从二者的关系去说明国家治理的逻辑和问题。我在后面的分析中,将尝试沿着这两个线索展开分析。 一、治理的有效性——一个基于结构功能的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