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

基本概念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较世界观),存在于共识(参见本词条“日常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一节)与一些哲学趋势中(参见本词条“政治意识形态”一节),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参见本词条“作为一种社会再造工具的意识形态”一节)。

日常社会中的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都有意识形态,作为形成“大众想法”或共识的基础,而社会中大多数的人通常都看不见它。占有优势地位的意识形态以一种“中立”的姿态呈现,而所有其他与这个标准不同的意识形态则常常被视为极端,不论到底真实的情况为何。哲学家福柯就曾经写过关于意识形态中立性的这种观念。

努力追求权力的组织会去影响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将它变成他们想要的样子。政治组织(包括政府)与其他团体(比如说在议会外游说通过议案的团体)试图透过传播他们的意见来影响民众,这也是为何社会中的许多人通常看起来都有“类似的想法”(think alike)。

当社会中绝大部分的人对于某些事情的想法都很类似,甚至忘记了目前的事务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这就变成了哲学家葛兰西(Antonio Gramsci)所说的霸权(Hegemony)。关于团体迷思(groupthink)这种规模小很多的概念,也有部份要归功于他的著作。

现代语言学家在研究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的机制时,这种“类似的想法”被认为就是透过这种机制传达出去的。

政治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有政治的、社会的、知识论的、伦理的等等。

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政治意识形态大量关注如何划分权力,以及这些权力应该被运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说,20世纪中最具有影响力与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一就是共产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说为其基础。其他的例子有: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企业自由主义(corporate liberalism)、基督教民主主义(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义、帝国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系统意识形态”(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将意识型态当作意识形态来进行研究(而非研究个别的意识形态)。(参见条目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型态。)

意识形态受欢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业家(moral entrepr eneur)的影响,他们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政治意识形态是指提出某种政治与文化计划作为参考的社会运动、机构、阶级或大团体,他们的整体观念、原则、教条、迷思或符号。它也可以是通常用来界定某个政党及其政策的一整个政治思想结构。

通常是某些道德观形塑了意识形态的基础。

作为一种社会再造工具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提出

马克思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base/superstructure)社会模型。基础指社会的生产方式,上层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形成,并组成那社会的意识形态,或如它的法律体系、政治体系和宗教。对马克思来说,经济基础决定着超结构,因为统治阶级控制着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的超结构便取决于什么对统治阶级最为有利。因此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便有巨大的重要性,因为它混淆着从本质疏离的(alienated)群体和可产生错误意识(false consciousne ss),例如商品崇拜(commodity fetishism)。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认为其予经济因素对于社会的影响以太大的重要性。

社会中主要阶级的意识形态被提出予社会的所有成员,使统治阶级的利益显得就像是所有人的利益。卢卡奇(Gyorgy Lukacs)形容此为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投影(projection of the class consciousness),而葛兰西则推进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理论来解释何以工人阶级中的人们对自己的利益可有错误概念。

资本主义中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依时间前后排列)有:

古典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新自由主义而它们相应于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

广泛阶段(extensive stage)密集阶段(intensive stage)当代资本主义(contemporary capitalism)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再造工具的看法,是很多理论和理论家的重要的试金石,如知识社会学理论家曼海姆(Karl Mannheim),贝尔(Daniel Bell),哈伯玛斯(Jurgen Habermas)等。然而,曼海姆尝试把“完整”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至一“普遍”而“完整”的概念,承认所有从社会生活而来的意识形态(包括马克思主义)。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广泛地发展了这个观念。

意识形态的三个特征:

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群体(阶级或社会集团)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

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

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正确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正确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渗透,不断改变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面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科技的发展面临着意识形态的挑战,意识形态的发展也面临着推进科技发展的压力,正确的把握和认识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的问题已经得到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标签:科学技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经济发展 自近代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变化,科技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不断改变着社会主义上层建筑领域的面貌,对于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当代意识形态理论领域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于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在西方争论基本上分为两种对立的观点,即科学技术的“对立论”“等同论”。“对立论”观点认为二者性质不同,形态各异,功能相反,是绝对对立的。“等同论”认为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已经取代了传统意识形态的作用,成为一种新意识形态,并提出了“新意识形态理论”。然而,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的功能的分析向来都是辩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1〕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对科技的评价和描述可以说成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是一种关系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是有区别的,是不能等同的,同时,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是有联系的,不是对立的。这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过程中应该一直坚持的,不能忽略科学技术的作用,但是绝不能把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等同起来,认为科学技术已然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一方面涉及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合理性问题。因此,正确把握两者关系,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必须要明确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现代科技通过控制和满足人们的需要进而支配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并为政治合理化提供依据,发挥着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功能,成为新的统治形式。然而,科技虽然更多地承担起了影响社会和人文发展的角色,但它并不能回答和解释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科学技术不能成为与意识形态等同的意识形态。首先,二者的所反映的对象不同,科学技术反应的是自然界的的各种关系,而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二,二者的属性和功能不同。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属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意识形态则是一个上层建筑的范畴,它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一、阿尔都塞:科学与意识形态是完全对立的 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 , 1918 - 1990) 被誉为当代最重要的“意识形态理论家”,他在1965 年出版的《保卫马克思》一书中阐述了意识形态,特别是意识形态(ideology) 和科学(science) 的关系问题。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与科学是根本对立的,这种对立主要表现在: 第一,科学是真理,它如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过程,它是在抛弃意识形态问题框架中形成,并在与意识形态的不断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而意识形态则属于“虚假意识”,它以神话的方式反映现实世界,它歪曲现实,掩盖社会历史过程的真实本性。 第二,科学主要是一种认识,它的最基本功能是理论功能;而意识形态主要是一种价值观念,它的最基本功能则是实践功能。 第三,科学作为客观知识,与利益无关,没有阶级性;而意识形态则完全受利益支配,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具有头等重要性。 第四,科学的认识过程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而意识形态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 显然,阿尔都塞看到了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别,包含着一些合理因素。例如,他认为科学是正确反映外界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正确的认识工具; 而意识形态则是渗透着阶级利益、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情感的价值观念体系,二者属于不同的理论总问题,不应加以混淆。但是,必须看到,阿尔都塞关于科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观点是有缺陷的。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他夸大了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科学与意识形态是有明显区别的,但二者不是绝对对立的。事实上, 意识形态虽然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其中也包括科学的成分;科学虽然并不直接反映经济关系,其中也包括意识形态的成分。特别是对于无产阶级的历史理论,科学和意识形态几乎没有多少差别。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可以说是科学,也可以说是意识形态。 第二,他割裂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既具有理论职能,又具有实践职能。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而阿尔都塞则否认科学的实践职能,只承认科学的理论职能,这样他就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联系。因为在阿尔都塞看来,科学的职能是理论的,意识形态的职能是实践的。 二、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 ,1929 - ) 在1986 年发表的、为纪念马尔库塞七十诞辰所写的长篇论文《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也论述了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即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了意识形态。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意识形态,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得科学技术已成为剩余价值的独立要素,因此,“同这种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相比较,马克思本人在考察中所得出的剩余价值来源,即直接的生产者的劳动力,就愈来愈不重要了。”[3 ] (P62) 这必然导致人们的阶级意识淡化,民众渐渐倾向于非政治化。 第二,由于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行政机构都取得了合理化的形式,政治让位于科学技术,“政治不是以实现实践的目的为导向,而是以解决技术问题为导向”[3 ] (P60) ,从而使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具有了统治的合法性功能。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起到了使公众舆论非政治化的目的,“它不管实践问题,因而也不管关于接受似乎只涉及民主的意识形态的标准的讨论”, “随着实践问题的排除,政治舆论也就失去了作用。”[3 ] (P61)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只关注技术问题,而不关心政治实践问题、人的解放问题,公众舆论只起着投票选举领导人的作用,而不开展对大政方针的公开讨论。 概言之,在哈贝马斯看来,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性提供了意识形态论证,达到了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辩护的目的,因此,科学技术成了意识形态,成了理解一切问题的关

浅析关于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412757800.html, 浅析关于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 作者:李瑞青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12期 摘要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展现了它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让社会和国家都进入了高速前进的道路。关于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也被不断讨论:科学技术就是意识形态或科学技术是反意识形态等观点争论不断。本文借用马尔库塞悲观的科学决定论和哈贝马斯寻找反思之路的乐观态度,简要探讨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这一问题。 关键词科学技术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李瑞青,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哲学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BO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https://www.doczj.com/doc/d412757800.html,ki.1009-0592.2017.04.407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科技这一词语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科学、高科技运用、高科技推动、科技助力已经十分普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的常用词中。对科学技术的讨论也愈加热烈。科学技术被看作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国家安全、社会保障与公共健康等问题依赖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科学知识在被生产出来的过程中依赖于技术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技术革新。 一、关于科学与技术 在科学从纯科学、好奇地探索发展为科学技术,技术转移以物质为承载,不断发展的技术转化为对生产力的大力推动下,科学转化为技术之后才能更加直观地展现他的力量与能量,发挥更大的作用。而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作为一个经常争论的问题,在科学技术哲学方面也有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下也有对其划分和解读。对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的探讨也十分有必要,通过更加详细的文本阅读对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有一个更加清楚深刻的认识。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研究主题下对科学与技术的探讨一直都在,对于将科学技术称为意识形态的问题领域,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对比下关于科学技术是否是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如何称为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如何充当起意识形态的问提上都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将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的内容看作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对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做出的回应。在这里我认为两者都是对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或逐步普遍等现象进行的分析和预见,人们一直没有放弃对科学进步带来的成果的追求,也一直在注视着科学进步所带来的问题。在本文中则以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为问题,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哈贝马斯的《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两本著作为本文叙述观点的主要参考。

《阿甘正传》意识形态解读

题目《阿甘正传》的意识形态解读首先,这么一部世界闻名的经典之作,就不需要再喋喋不休的说它有多成功和它取得了多少的大奖以及它众所周知的电影情节什么的。影片中最突出和成功的一点就是意识形态的运用,所以这里重点要说的是《阿甘正传》里旗帜鲜明的意识形态。 关于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依据的电影批评理论。 20世纪60年代,法国《电影手册》和《电影力》的左倾政治取向,引起了电影理论和批评的改观,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深刻影响了西方电影批评理论。1969年,他发表的《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强调指出,宗教、教育、家庭、法律、工会、文化和大众传媒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其功能是向个体灌输主流意识形态,使个体接受现存社会规范和社会结

构,在生产关系体系内“自愿”接受社会角色,以非武力或非强迫的方式迫使个体服从现存社会关系。 1970年让·路易·博德里的《电影:电影基本装置的意识形态效果》和让·路易·柯莫里的《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发表,标志着意识形态电影理论的确立。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强调,电影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无论就电影的生产机制、电影表现的内容和形式,以至电影的基本装置而言,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电影既受制于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也再生产这种意识形态。 《阿甘正传》意识形态的解读 影片主人公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被人称作“傻瓜”的美国青年,然而他正直、善良,创造了许多常人无法实现的奇迹。他的生活经历贯穿了美国50年代到80年代。该片不仅提及了这段时间里著名的历史事件,而且以阿甘的独有经历带给观众心灵上的慰藉。同时,影片体现了鲜明的美国社会意识形态,也展现了意识形态的运用对电影成功的巨大作用和对观众的有效影响。 一、种族和解 该片对种族问题的关注是花了大笔墨的,可以说阿甘在影片中充当了种族之间的调解者。影片有多处明显体现种族问题的地方,这里就截取两处作为例子。一是阿拉巴马大学校长乔治.华盛顿拒绝两名黑人学生人校学习,当时肯尼迪派出国民警卫队与之对峙,乔治.华盛顿才勉强退让。该片把阿甘嵌入到了这个历史事件当中,阿甘从众多围观的白人中走出来,很自然地把黑人女学生掉在地上的书捡起来还给她。影片虽然只是给主人公设置了这样一个微小的动作,但传达出的意义是深远的。 二是阿甘和黑人布巴之间的友情。布巴总是不停地和阿甘说他捕虾的梦想,而阿甘在叙述中也总是说布巴是他的“最好的好朋友”。丹中尉有一次问他俩是否是双胞胎,阿甘和布巴相互对视片刻,很认真地回答他们没有亲戚关系。发问者的有

【意识形态调研】党支部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调研报告

【意识形态调研】党支部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调研报告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调研报告 按照《中共xxx市委关于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再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的安排和部署,现结合xxx实际,党支部认真组织学习了有关必读篇目、广泛征求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从征求的意见上看,现领导班子团结务实,班子成员工作作风深入扎实,原则性强,民主气氛浓,廉洁自律意识较强,班子成员协调一致,团结一心,通过辛勤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单位领导班子结合实际,严格按照上级提出的“xxxx”,同时围绕“五个作风”建设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反思和检查,提出了整改意见,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班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方面比较欠缺。二是领导班子满足与当前的事务性工作,而对探索新形势下xxxxxx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较少,工作的规范性和计划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班子成员的分工和责任不够明确。有时遇到不需要主要领导拍板的事也要找主要领导拍板;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五是在用人机制上,缺乏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致使一些干部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不够高,工作不扎实;六是干部分工及干部工作量分配差别大,致使一部分干部过于忙碌,而一部分干部无所事事;七是领导班子与基层部门及服务对象沟通力度不够;八是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调研少。

二、产生问题的根源 1、理论武装不够。新形势下,领导班子没有能像重视抓业务工作那样,时刻注重抓理论学习;主观上对加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认识不足。特别是班子成员普遍认为自己文化层次较高,自我感觉理论知识水平较高,因此缺乏进一步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总认为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够用了,缺乏一种挤的精神、钻的精神、苦的精神,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不能很好地坚持学习制度,不能很好地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工作发展中的问题,抓工作往往凭经验、凭热情,缺乏理论思考,以致有时处理问题时不能把握关键环节,造成工作开展达不到“争先创优”的要求。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不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领导班子存在着忽视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造的倾向,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不够,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不足,对企业内部思想、纪律、作风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和苗头,缺乏足够的重视;个别领导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好人主义”和怕得罪人的思想,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缺少改革创新的勇气。 3、宗旨意识不够强。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和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领导班子在开展工作时,群众观点有所弱化,想问题、办事情,有时不能完全从群众利益出发。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我们还没能够很好地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4、制度建设和约束监督不够有力。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执行不严格,不到位。比如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往往要求别的人多了,自我监督的少了,领导班子没有很好地发挥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在当时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 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我们就情愿让 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此外,更为重 要的是,著作的的主题是要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整个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当时未能出版(除其中的第2卷第4章在1847年发表在一份杂志上以外),以致这部 对于世人正确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最为重要的文献,要迟至20世纪30年代(1932 )年才以手稿的形 式全部面世。 此书就其作品形式来说是未完成的,其中的第1卷第1章(即《费尔巴哈》章)是一份未写完的手稿。此 外,全书甚至没有一个总标题,现在的书名(《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后来在一篇声明中对这部著作所用的称呼。 以手稿的形式面世的作品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困难,因此出版者在发表前必须对它进行编排、分节和加设 标题,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的编排本。现在我们这里所用的中文版本,依据的是1985年的德文单行本,所以与1960年的全集中文版有所不同。 从手稿的表达方式来看,此著一方面具有论战的形式,另一方面也具有作者对自己的见解作进一步探讨的性质,所以并不具备确定的原理体系和深思熟虑的结构安排。但这与其说是它的缺点,倒不如说是它的优点,因为它促使读者自己运用理解力,去体会在一场哲学革命之后作者关于人类思想与知识的真正性质和任务的看法。 在这部著作之前,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是马克思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者其实可以看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的

最新科学技术及意识形态

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 ,1929 - ) 在1986 年发表的、为纪念马尔库塞七十诞辰所写的长篇论文《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也论述了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即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成了意识形态。哈贝马斯认为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成为意识形态,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得科学技术已成为剩余价值的独立要素,因此,“同这种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相比较,马克思本人在考察中所得出的剩余价值来源,即直接的生产者的劳动力,就愈来愈不重要了。”[3 ] (P62) 这必然导致人们的阶级意识淡化,民众渐渐倾向于非政治化。 第二,由于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行政机构都取得了合理化的形式,政治让位于科学技术,“政治不是以实现实践的目的为导向,而是以解决技术问题为导向”[3 ] (P60) ,从而使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具有了统治的合法性功能。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还起到了使公众舆论非政治化的目的,“它不管实践问题,因而也不管关于接受似乎只涉及民主的意识形态的标准的讨论”, “随着实践问题的排除,政治舆论也就失去了作用。”[3 ] (P61)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只关注技术问题,而不关心政治实践问题、人的解放问题,公众舆论只起着投票选举领导人的作用,而不开展对大政方针的公开讨论。 概言之,在哈贝马斯看来,科学技术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合法性提供了意识形态论证,达到了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辩护的目的,因此,科学技术成了意识形态,成了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理论,作为当代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后果的理论反映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科学技术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的理性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科技进步导致人们将其变成了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精神领域的终极标准,造成工具理性横行,科学技术成为统治者对人进行统治的有效手段。 应当承认,哈贝马斯的这一理论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消极影响,并提醒人们对此要有所警惕,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把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则是错误的。 第一,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混淆了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关系。科学技术对意识形态的作用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混淆起来,把科学技术本身同资本主义社会对科学技术的运用混淆起来。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被用来为维护统治服务,成为社会对人进行压抑、操纵的有效工具,这是客观事实。但这一局面不是由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决定的,而是由其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和压抑,表面上看似乎来源于科学技术,而实际上它恰恰来源于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利用。 第二,哈贝马斯把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 夸大了科学技术中价值因素的存在,用价值因素取代科学的真理性和客观性。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关系。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社会价值背景,会渗透到科学中,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起着世界观、舆论等导引作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自然辩证法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握在人手中的双刃剑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同时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日益融为一体。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对于环境,生命的多种危害;现代技术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促进了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而它的负面性也日益凸显,甚至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毫无疑问,现代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但是人才是发展以及运用现代技术主体,所以要理性的从人的角度看待现代技术,合理发展应用现代技术。 关键词:现代技术;双刃剑;合理发展;生产力;危害;人 1 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发展规模之大,发生作用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当代,科技和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变更力量。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促使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不断发生重大变革。现代技术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它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不仅推动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如政治、经济、文化等,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改变了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价值观念;它也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甚至影响到我们人类发展的存亡。我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幸福的同时,也承受着很多的压力。 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为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为人们使用有序的信息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又加速了信息的产生与传递。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中心,其交通、通讯、科技力量、大众传媒等的服务水平优越,信息交汇便捷,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城市的中心地位的加强也要求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信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必然首先在城市兴起。在新技术革命兴起的今天,城市不仅是人流物流的集散地,更是创造、获得和传播信息的场所。信息是资源,是财富。信息开发和服务水平的高低、信息产业的发达与否,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服务社会化,信息业产业化,信息

2020意识形态工作计划

精选范文及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意识形态工作计划 根据党中央及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要求,为进一步落实全县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根据《***县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方案》要求,特制定此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关乎地方和谐稳定。教育系统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处于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关乎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乎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全镇各校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发展教育事业紧密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全面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原则。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和落实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整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作出工作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维护

意识形态安全。 (二)壮大积极、健康主流思想文化。一是坚持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回头看”活动,加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宣传教育,组织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二是扎实抓好教职工理论学习,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20次,其中对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的学习每年不少于5次。 (三)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理。一是着力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控制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增强网络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二是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强化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通过网络弘扬正能量、主旋律,培育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三是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问责机制,建立网上重要情况通报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四)加强课堂教育教学管理。一是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和管理体系,划定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和红线,严格执行教师教学考核、教学过程督导机制,落实思想政治课的重点建设地位。二是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等网络课堂管理,严格意识形态审查。对政治、历史等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教学要严把政治关。 (五)加强各类社团管理。加强活动监管,加强对学校社团的管理,配备得力的指导教师,强化学生社团活动的思想政治导向。 三、具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落细落实责任。学校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大事件亲自处置。

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进步与意识形态:冲击、冲突及其应对

全球化背景下的科技进步与意识形态:冲击、冲突及其应对摘要:在全球化背号下,科技进步为加强意识形态的融合力、亲和力和效率提供了机遇,但是挑战也接踵而来。这些因素的强烈而复杂的影响作用,正在通过各种冲撞、对立和矛盾批判性地呈现出来。全球化对意识形态最核心的方面即价值和规范有着莫测的重塑作用,从而导致规范认同性的改变,这使得中国国内规范的演变更加复杂。规范的背离已经影响到中国的社会转型,甚至可能造成现代化的断裂。中国的意识形态需要变革以对。第一,要化解社会信任危机,重塑社会信任;第二,整合社会规范,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等;第三,努力建构好国家意识形态、政党意识形态,推进积极互动的关系循环。 关键词:全球化;科技进步;规范背离;意识形态关系重构 全球化、现代化给世界带来了诸多莫测的变化,既让人感到希望又让人感到矛盾。而在现代化的步伐中,近现代中国一直是在矛盾和分裂中演进和发展的。虽然中国现在已逐渐以大国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但是矛盾和分裂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好,在某些方面甚至更重了,并呈现为日益加剧的前景忧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诸多矛盾当中,科技进步与意识形态的矛盾是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而且其显性表现与隐性表现交织,异变性在这里表现得错综复杂,常常是显性和隐性的界限十分模糊。这使得科技进步对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作用既多维多层又异常深刻,不可低估。这也使得意识形态这个在一般人看来抽象神秘的问题,变得更加飘忽莫测。而在中国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化演进中,意识形态和文化演变总有些令人不解的问题,全球化使这些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所以对此类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度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冲击:科技进步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在刚刚过去的2 0世纪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随之不断更新。但是科技进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低估。而且人们一般都是从经济和生产力的角度与层面去认识这个问题的,却没有深刻地认识到科技进步对意识形态的竞争力和适应性的冲击与挑战。 科技进步为加强意识形态的融合力、亲和力、主动性和效率提供了机遇。但是同时挑战

关于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关于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作者】陈建涛【作者简介】陈建涛中央党校理论部哲学博士生一、意识形态的规定意识形态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包含了否定的方面和肯定的方面。对于全部意识形态来说,否定的方面意味着某些意识形态是虚伪的,具有保守的功能;肯定的方面意味着某些意识形态是科学的,具有进步的功能。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来说,否定的方面意味着意识形态批判,即对资产阶级以及一切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批判;肯定的方面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共产主义世界观。既然意识形态是一个中性概念,按照不同的研究主题,强调它的肯定方面抑或否定方面就是可以选择的。我们的哲学旨趣是要让科学回到人的生活世界中去,而生活世界是“一种最内在地理解的、最深层地共有的,由我们所有人分享的信念、价值、习俗,是构成我们生活体系的一切概念细节之总和。”(伽达默尔:《赞美理论》第71页)生活世界不仅包括超个体的真理,而且包括人的迷误、偏见、信仰、意见、态度,包括一切意识现象,没有这些意识现象就不可能有充满丰富的主观感受的真正人的生活。因此,我们所要强调的不是意识形态的否定方面,而是它的肯定方面,是意识形态与科学的统一性。为此,我们特别指出意识形态中那些属于中性的因素:第一,意识形态是社会所接受的信念体系,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它的基本功能是,提供解释世界的一般图式,使人们的一切活动合理化。在这方面,哲学世界观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最高地位,它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第二,有两种意识形态,一是部分意识形态,阶级意识形态就属于这一种;二是总体意识形态,它具有作为整体的历史过程的性质,表现在一定文化或一定历史时期的知识传统中,科学思想史上的一些伟大的研究传统——亚里士多德主义、笛卡尔主义、达尔文主义、牛顿主义等就是一些在历史上支配了一代人或几代人的思想信念的总体意识形态。部分意识形态因为受制于集团利益而与科学无涉;总体意识形态形成知识传统,而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精神原动力。第三,社会意识包含认识因素与意识形态因素两个方面。作为意识,它是存在的反映,是对对象的认识,换言之,就是有关自然和社会的客观知识的形式和积累,这是社会意识的认识方面;另一方面,意识最终被社会存在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所决定,而属于共同体、属于民族、属于阶级、属于历史文化、属于一个或几个传统。这种相属关系就是社会意识的意识形态形态方面。社会意识的认识方面与意识形态方面不能合而为一,必须大体加以区别。然而,一般地说,在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中,含有认识因素,在认识发展的过程中,含有意识形态因素;二者互为媒介,互相渗透,这样就造成意识形态与科学相统一的运动;一方面,社会活动形成了意识形态,并常常使它对科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纯粹科学的观点可以成为意识形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改变着意识形态的形式和内容。可见,在意识形态自身的规定中就已经包含着意识形态与科学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二、意识形态对科学的实际作用在任何文化中,总存在着一些不在科学范围之内但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信仰。虽然科学命题与非科学命题在合理信仰总体中的确切比例随时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在思想史上从未有过一个时期,合理信仰的领地全为科学理论所占据。实际上,形而上学、逻辑学、伦理学和宗教神学等领域中都有一些“超科学信仰”存在。如果说,科学信仰意味着“感知某些事物的真理”,那么,超科学信仰只能理解为“以

意识形态领域形式分析

意识形态领域形式分析我们为什么要关注意识形态领域 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社会理论观点和思想体系,是我们党统一全党思想、凝聚中华民族、实行思想领导、推进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而言,都显示出加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状况的大环境 面对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浪潮,面对国内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变化,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将更加复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挑战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几个主要方面 1 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 主要目的就是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 计算机互联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广泛运用 使知识信息无国界急速流动,思想文化交流呈现鲜明的跨国界的特点,使国际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更趋直接便捷,更显“短兵相接” 3中国“入世”冲击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在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已经大方大举不知不觉地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并 一1一

取得很大成功。 4国内“四个多样化”影响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1)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使人们的心态普遍显得烦躁不安,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 (2)社会组织的多样化,大范围、远距离、长时间的人员流动,使思想政治工作“断层”、“盲区”增多。 (3)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的择业标准发生裂变,一些人的敬业精神开始淡化,甚至因下岗失业而产生怨气,形成怒气,导致泄气。 (4)“多元化”、“私有化”、“多党制”等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杂音、噪音时有出现,程度不同地干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5历史虚无主义,诋毁英雄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逐步从学术研究领域扩展到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领域不能因为他们伟大就把他们像神那样顶礼膜拜,不容许提出并纠正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不能因为他们有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抹杀他们的历史功绩,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潭 我们应该怎么做 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在主动出击中坚守阵地,在增强马克思主义“攻击”能力的同时增强“防御力。“防”是为了“攻”,“攻”是更好地“防”,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是绝不能搞“国际接轨”的。我们一定要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意识形态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用“改革的精神”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能力。 一2一

提升党员干部意识形态能力专题党课讲稿

首先,西方国家把我们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今天,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定局。西方国家之所以忌惮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崛起改变了国际经济秩序,而且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还代表着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的崛起,这种崛起直接影响着它们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也会影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也对旧的世界格局特别是思想文化格局产生了一种在他们看来具有颠覆性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可以从两方面看。作为道路来说,中国道路向其他国家展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但同样也相对比较成功的道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道路之外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选择上的可替代性,从而对西方所主导的道路产生了质疑。现实中这样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同时,中国的崛起也代表了一种意识形态的张力。正是由于中国的崛起,使很多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和意识形态之外,还有一套新的能够论证自己本民族、本国家、本地区发展的正当性的话语和理念思路。这套话语和理念思路不同于西方原有的话语和理念思路,但它同样也是有效的。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渗透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格局变迁的考虑,他们试图阻碍,甚至不愿意这种变迁发生。 其次,我们看到国内有一些错误观点时有出现,有的宣扬西方价值观,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开放,否定四项基本原则。近年来,我们看到对抗日战争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阶级、私有制、中国特色、普世价值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网上的各种谣传,比如“董存瑞炸碉堡是凭空捏造”、“雷锋典型系虚构”、“狼牙山五壮士拔老百姓的萝卜”……各种抹黑英雄、

科技意识形态

科技意识形态 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里,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的最具有影响性的社会事实之一就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在给现代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给当代社会的思想意识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正如书上说的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的关系问题是当代科学技术观争论的一个焦点,也是当代意识形态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科技革命的展开,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或制约着各种社会问题,并执行着某些意识形态功能。在当代,挖掘和发挥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意蕴,既是完善传统唯物史观关于意识形态观点的需要,也是全面科学地认识科学技术自身的客观要求。从本质上说,科学不是人生发的,而是人发现的,所以是不具有意识形态的,但是科学的另一个方面是使用性,所以在政治形态下是从属性质的我在收集关于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资料时,出现了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文中他几乎将科学技术等同于意识形态。科学技术本身已经是有了足够的“邪恶性”,更何况它的巨大成功,发达工业社会依靠科学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它让大多数人更容易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一切思想上和情感上的拒绝“服从”,都将显得神经过敏和苍白无力。“为了抽象的自由观念而拒绝福利国家,这很难令人信服。”而马尔库塞认为恰恰相反,这个社会仍然是

不自由的、是压制人的。而它的独特性就在于它已经不再依靠传统的合法性来为自己辩护了,它将合法性基础移交给了科学技术,让科学技术充当意识形态。而事实证明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是成功的,它的要害就在于表面上的中立性,它的成功还在于它已经渗透进了广大人民的意识当中。技术理性具有先验的支配性,由此科学技术可以方便地成为意识形态。 “科学和技术的合理形式,即体现在目的理性活动系统中的合理性,正在扩大成为生活方式,成为生活世界的‘历史的总体性’”科学技术成为社会的组织原则,它按自己的面貌来塑造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将是怎样的决定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是否恰当。 0301001 况晓瑶

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意识形态这一命题多年来受到很多学者的争论,马克思定义为观念的上层建筑而且没有把科学与技术囊括在其中。然而科学与技术的繁荣发展使生产力水平得以大幅提高。科学与技术虽然在一开始并没有联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者开始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并且科学技术作为实践中介由于资本主义崇尚的工具理性的扩张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些法兰克福的学者甚至提出了科学技术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霍克海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首先通过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启蒙运动所提倡的理性代替了传统的封建迷信成为了新的神话得以奴役人们的思想,科学技术开始统治人类,除此之外文化工业的发展从艺术创造和审美的角度来控制群体,真正的审美与艺术在标准化下被扼杀。马尔库塞则从消极的方面对科学与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做了阐述。他认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沉醉在舒适的生活中难以认清事实,人们也因此更加认为当下的制度有发展前景,反而那些具有批判精神的人们受到了排挤或者只有符合当下体系的标准才能被认同。除此之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开始压抑人本身的发展,甚至从实际工作中驯化人们成为科技系统的一部分,人们的否定意识开始被磨灭。哈贝马斯则从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的角度来解释科技的意识形态功能,和马尔库塞不同,哈贝马斯对科技意识形态的态度是中立的,他认为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使人们开始质疑当局的合法性,而恰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人们的视线,掩盖了这种合法性的危机。需要注意的是法兰克福

学派的观点也有他们本身的局限性,一方面他们坚持了英雄史观,认 为少数的知识分子才是改变世界的关键。另一方面,无论是霍克海默、马尔库塞还是哈贝马斯都没有对当下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质疑,而是走向了青年黑格尔主义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没有从实践的角度来思考这一命题,除此之外,他们也混淆了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的概念,也存在把科学技术妖魔化的倾向。所以,当下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并且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意识形态的建设,只有这样科学技术才能真正克服其消极意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所服务。

意识形态学习材料

小孟镇小学支部 意识形态专题学习学习材料 2016.2.5 意识形态,属哲学范畴,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不是人脑中固有的,而是源于社会存在。人的意识形态受思维能力、环境、信息(教育、宣传)、价值取向等因素影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认知也不同。 意识形态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孔狄亚克的学生特拉西创制了“意识形态”这一新概念,试图为一切观念的产生提供一个真正科学的哲学基础 [1]。拿破仑称帝之际,发现欧陆的哲学家多数对他有所批评,高傲的拿破仑遂以“意识形态家”轻蔑地称呼他们,之后在言语的使用上,“意识形态”偶尔会表现出负面的意涵。在广义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系谱上,其可追溯至柏拉图《理想国》中的“高贵谎言”(the noble lie)的思想。 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马克思主义定义下的意识形态,参见本词条“作为一种社会再造工具的意识形态”一节)。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神秘特殊的意识形态)、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它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意识形态按其阶级内容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可分为:奴隶主意识形态、封建主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 每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它集中反映该社会的经济基础,表现出该社会的思想特征。每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是复杂的,往往存在3种不同的体系: ①反映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②反映已被消灭的旧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残余。 ③反映现存社会里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为建立新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新的意识形态。 特征 1.现实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