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模锻工艺及锻模设计

第5章模锻工艺及锻模设计

第5章模锻工艺及锻模设计
第5章模锻工艺及锻模设计

第5章模锻工艺及锻模设计

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上次课程回顾:

第三节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一、造型、制芯方法的选择

二、铸件浇注位置的确定

三、分型面的选择

四、型(砂)芯设计

第四节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一、铸件尺寸公差

二、机械加工余量

三、铸件工艺余量

四、铸件工艺补正量

五、起模斜度(铸造斜度)

六、铸造收缩率

七、最小铸出孔及槽

八、反变形量

第五节液态金属成形工艺设计实例

一、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二、铸件图的绘制

三、铸型(装配)图的绘制

四、铸造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片的编制

问题:

1 在铸造生产中,选择造型方案时应考虑哪些基本原则?

2 什么叫浇注位置?选择浇注位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3 怎样选择分型面?

1 在铸造生产中,选择造型方案时应考虑哪些基本原则?

(1)造型、制芯方法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

(2)造型、制芯方法应适合工厂条件;

(3)要兼顾铸件的精度要求和成本。

2 什么叫浇注位置?选择浇注位置应遵循哪些原则?

浇注位置:浇注时铸件在铸型中所处的位置。

(1)铸件上质量要求高的部分及重要工作面、重要加工面、加工基准面和大平面应尽量朝下或垂直安放;(2)铸件的厚大部位应放在上部,尽量满足铸件自下而上的顺序凝固;

(3)应保证铸件有良好的液态金属导入位置保证铸型充满;

(4)应尽量少用或不用砂芯。

3 怎样选择分型面?

(1)分型面应选在铸件最大截面处,以保证顺利起出模样而不损坏铸型;

(2)尽量将铸件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个半型内;(3)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量;

(4)分型面应尽量选用平面;

(5)便于下芯、合型和检查型腔尺寸;

(6)考虑工艺特点,尽量使加工及操作工艺简单。

第四章内容回顾:

第四章液态金属成形工艺设计

第一节液态金属成形工艺设计概论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内容和程序

第二节铸件结构的工艺性

一、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二、铸造合金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三、铸造方法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第三节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一、造型、制芯方法的选择

二、铸件浇注位置的确定

三、分型面的选择

四、型(砂)芯设计

第四节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一、铸件尺寸公差

二、机械加工余量

三、铸件工艺余量

四、铸件工艺补正量

五、起模斜度(铸造斜度)

六、铸造收缩率

七、最小铸出孔及槽

八、反变形量

第五节液态金属成形工艺设计实例

一、铸造工艺图的绘制

二、铸件图的绘制

三、铸型(装配)图的绘制

四、铸造工艺规程和工艺卡片的编制

测验:

1 名词解释

(1)铸造;(2)砂型铸造;(3)熔模铸造;(4)消失模铸造;(5)压力铸造;(6)低压铸造;(7)差压铸造。

2 什么叫浇注系统?由几部分组成?

3 铸造工艺参数有哪些?

4 常用冒口有哪些?说明冒口的作用。冷铁的作用是什么?

5 什么叫浇注位置?如何确定浇注位置?

6 什么叫分型面?如何确定分型面

7 比较图a及图b哪个铸造工艺好,并简要说明。

第五章模锻工艺及锻模设计

塑性成形技术是指利用金属的塑性,在外力的作用下,获得具有一定轮廓、尺寸和力学性能的产品的加工技术。

塑性成形原理的核心内容—塑性力学

锻造与冲压(锻压):将固态金属(体积金属或板料金属)加热,或在室温下在锻压机器的外力作用下通过模具成形为所需锻件或冲压件产品的方法。

锻造: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

国首台400MN(4万吨)重型航空模锻液压机

顺利锻造出首个大型盘类件产品

第一节毛坯加热与锻件冷却

一、毛坯加热方法

1 锻前加热的目的

目的:提高金属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使金属易于流动成形—锻造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2 加热方法

(1)燃料火焰加热

固体(煤、焦炭等)、液体(重油、柴油等)、气体(煤气、天燃气等)

缺点:劳动条件差,炉内气氛、炉温及加热质量较难控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2)电加热

优点、缺点

电阻加热

感应加热

(3)少无氧化加热

精密模锻时,毛坯必须采用少无氧化加热,可减少钢材的氧化和脱碳,有利于提高模具寿命。

实现少无氧化加热的方法有多种,简单而效果较好的是带保护气氛的感应加热。

3 金属加热时的变化和常见缺陷

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由于能量升高,原子的振动加快、振幅增大,以及电子运动的自由行程改变,还有周围介质的影响等原因,金属将发生如下变化:

化学变化:氧化、脱碳、吸氢,产生氧化皮与脱碳层等;

物理变化:热导率、热扩散率、膨胀系数、密度等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组织结构变化:过热、过烧;

力学性能变化:随加热温度升高,金属的塑形提高,变形抗力降低,残余应力逐步消失;但也可能产生温度应力与组织应力,过大的内应力会引起加热的金属开裂。

4 金属材料锻造温度范围的确定

锻造温度范围:是指开始锻造(始锻温度)与结束锻造(终锻温度)之间的温度区间。

锻造温度确定的原则:

确定锻造温度范围的基本方法:

一般来讲,碳钢的锻造温度范围根据铁-碳相图就可确定;

铝合金、钛合金、铜合金、不锈钢及高温合金,往往须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才能确定出合理的锻造温度

范围。

各种材料的始锻和终锻温度可查手册。

5 金属的加热规范

金属在锻前加热时,应尽快达到规定的始锻温度,以减少氧化,节省燃料,提高生产率。但是,温度升得太快,温度应力就大,往往会造成毛坯开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金属毛坯应按一定的加热规范进行加热。

加热规范:金属毛坯装炉开始到出炉的整个过程中,炉温和料温随时间变化的规定。

为方便起见,加热规范通常是以炉温—时间的变化曲线来表示。

一段、二段、三段或多段加热规范。预热、加热、均热等几个阶段。

如何制定加热规范?

确定加热过程不同阶段的炉温、升温速度和加热与均温时间。

二、锻件冷却方法

锻件的冷却时锻造后根据锻件材料性质,按照不同的速度冷却到室温的工序。

如果冷却速度选择不当,锻件可能因产生裂纹或白点而报废。

1 锻件在冷却过程中的内应力

(1)冷却时的温度应力

锻件在冷却初期,表层冷却快,体积收缩大;心部冷却慢,体积收缩小。由于表层金属收缩受到心部金属的阻碍,结果在金属的表层产生了拉应力,心部产生了压应力。此时心部温度仍较高,变形抗力小,且塑性较好,还允许微量塑性变形,使温度应力得以松弛。到了冷却后期,锻件表面已接近室温,基本上不再收缩,这时表层金属反而阻碍心部金属继续收缩,导致心部由受压应力转变成受拉应力,从而易产生冷却裂纹。

若锻件材料为抗力大、塑性低的合金,在冷却初期表层金属内产生的拉应力不能得到松弛,就是在冷却后期,也只能使表层金属初期产生的拉应力有所降低,但表层仍为拉应力,心部仍为压应力。

因此,冷却过程中低碳钢与低合金钢锻件可能出现内裂,而高碳钢与高合金钢锻件则易产生外裂。

(2)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应力

(3)冷却过程中的残余应力

2 锻件的冷却方法

按照冷却速度的不同,锻件的冷却方法有三种,即在空气中冷却、在灰砂中冷却和在炉内冷却。

1 在空气中冷却

2 在干燥的灰、砂坑(箱)内冷却

3 在炉内冷却

上次课程回顾:

第五章模锻工艺及锻模设计第一节毛坯加热与锻件冷却

一、毛坯加热方法

二、锻件冷却方法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doc

附件7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编

目录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4) 入学要求 (4) 学习年限 (4) 培养目标 (4) 职业范围 (4) 人才规格 (6) 专业(实训)课程 (7) 课程结构 (12) 指导性教学安排 (13) 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6) 实训(实验)装备 (16) 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21) 模具零件检测课程标准 (28) 模具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32) 模具拆装课程标准 (37) 模具零件加工课程标准 (42) 三、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 冷冲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 冲裁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3) 弯曲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9)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64)

注塑成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 二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0) 三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5) 斜导柱抽芯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8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模具制造行业及与模具产品相关企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冷冲压与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维修、模具品质管理、数控机床操作、冲压设备操作、注射成型设备操作及模具销售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职业范围】

【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企业模具生产与管理能力 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 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识读与绘制模具零件图、装配图及使用CAD软件绘图的能力 设计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基础能力 零件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通用机床的操作技能 数控电加工机床操作及程序编制的能力 数控铣床操作技能 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的装配与调试能力 模具零件检测评价能力 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编制一般模具结构件的制造工艺规程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模具制造工》(四级)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019自考模具设计与制造考试计划及教材

附件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科)考试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科),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放、灵活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国家急需的具备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 二、学历层次和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专科层次,其专业培养规格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水平相一致,专业考试课程不少于14门课程,总学分不低于73学分。本专业课程采用学分制,各门 笔试课程考试采用百分制计算,60分为合格。凡单科考试成绩合格后,发给课程合格证,同时取得该课程规定的学分;凡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含实践考核)合格

成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由省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在毕业证书上副署,国家承认其大学专科学历。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本专业培养具备模具的基础理论知识,技能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且可从事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毛泽东要求自学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在政治思想方面,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具有良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与相关法规,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牢固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机械工程理论知识和模具专业的专门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与人合作的良好品德,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型高级人才。 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机械制图能力;具有编制一般塑料成型工艺和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独立完成比较复杂模具设计的能力;能进行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能够操作多种模具加工设备,有实施模具制造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模具CAD/CAM 技术,精通一至二门模具设计或制造软件;掌握一门模具加工编程软件,熟练的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具备数控机床高级操作技能。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的几大要点

注塑件模具设计应注意的几大要点 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德国则认为它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同时也是“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一、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注塑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滑块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1、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2、开模方向确定后,可选择适当的分型线,避免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以改善外观及性能。 二、脱模斜度 1、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拉毛(拉花)。光滑表面的脱模斜度应≥0.5度,细皮纹(砂面)表面大于1度,粗皮纹表面大于1.5度。 2、适当的脱模斜度可避免产品顶伤,如顶白、顶变形、顶破。 3、深腔结构产品设计时外表面斜度尽量要求大于内表面斜度,以保证注塑时模具型芯不偏位,得到均匀的产品壁厚,并保证产品开口部位的材料强度。

三、产品壁厚 1、各种塑料均有一定的壁厚范围,一般0.5~4mm,当壁厚超过4mm时,将引起冷却时间过长,产生缩印等问题,应考虑改变产品结构。 2、壁厚不均会引起表面缩水。 3、壁厚不均会引起气孔和熔接痕。 四、加强筋 1、加强筋的合理应用,可增加产品刚性,减少变形。 2、加强筋的厚度必须≤(0.5~0.7)T产品壁厚,否则引起表面缩水。 3、加强筋的单面斜度应大于1.5°,以避免顶伤。 五、圆角 1、圆角太小可能引起产品应力集中,导致产品开裂。 2、圆角太小可能引起模具型腔应力集中,导致型腔开裂。 3、设置合理的圆角,还可以改善模具的加工工艺,如型腔可直接用R刀铣加工,而避免低效率的电加工。 4、不同的圆角可能会引起分型线的移动,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圆角或清角。 六、孔 1、孔的形状应尽量简单,一般取圆形。

模具设计与制造重点知识

模具考试试题复习题 1.冲压工序主要有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 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的特点是沿着一定边界的材料被破坏而使板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互分开,如冲孔,落料,切边等。成形工序是指在板材不被坏的前提下,使毛坯发生塑性变形使其形成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其特点是通过塑性变形得到所需零件,如弯曲,拉伸等。 2.凹凸模之间的间隙对冲压的影响? 间隙对尺寸精度的影响:间隙越大,板材所受的拉伸作用增强,使落料件的尺寸小于凹模尺寸,冲空间尺寸大于凸模尺寸。 间隙对冲裁力的影响:间隙越小,冲裁件所受的切向压力越大,使冲裁力增加。 间隙对模具寿命的影响:间隙越小,磨损越大,模具的使用寿命减短。 3.分析简单模复合模级进模的特点及作用 简单模:每次行程只能完成单一的冲裁工序,应用于单件生产。 复合模: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在一个工位能完成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冲裁工序,其结构紧凑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适用于批量生产,尤其是能够保证内孔与外轮廓的同心度。 级进模:又称连续模,其特点是压力机在一次冲裁行程中,能够完成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多工位冲裁工序,适用于结构复杂了零件批量生产。 4.什么是相对弯曲半径,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 毛坯的外层材料受切向压力作用,其塑性变形程度取决于r/t的比值,这个比值称为相对弯曲半径,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主要有板材的厚度宽度,板材的表面质量,板材的纤维方向,板材的机械性能等。 5.拉伸过程存在哪些问题? 起皱和破裂。 起皱的应对措施:采用压边圈防止毛坯拱起,此外增加板材的厚度,减小拉伸力也能减缓起皱的倾向。破裂的应对措施:采用增大圆角和在凹模表面涂抹润滑剂的措施。 6.基准的选择原则: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与加工位置保障精度的面,不重复使用原则,余量均匀原则,选择大而平整的表面原则,便于装夹原则。 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 7孔加工刀具有哪些?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麻花钻:用于孔的粗加工 扩孔钻:用于已加工孔的进一步扩大加工。 铰刀:用于孔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镗刀:和扩孔钻一样,用于孔的扩大加工,精加工。 8.电火花成形加工有哪些?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单电级加工:广泛应用于型腔电火花加工。 多电极更换法:适用于尖角,窄缝多的型腔加工。 分电极加工法:适用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复杂零件加工。 9.什么是电规准?它对型腔加工的意义? 脉冲电源发送提供电火花加工的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的一组参数,这组参数称为电规准。粗规准:用于电火花精加工;中规准用于精加工与粗加工之间的过渡加工。精加工用于电火花的精加工。 10.模具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哪些用于间隙大小,哪些用于调整均匀? 垫片法,镀铜法,透光法,涂层法,工艺尺寸法,工艺定位器法,工艺定位孔法,试切法

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

锻造工艺模具(CAD/CAE)分析与设计 姓名:李洋李静涛赵艳峰 课程名称:拉杆接头模锻设计 指导教师:马瑞 班级:07级锻压一班 2010年11月

拉杆接头模锻设计 李洋李静涛赵艳峰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本次项目是通过锤上模锻成形生产制动器杠杆,锤上模锻主要用于锻件的大批量生产,是锻造生产中最基本的锻造方法。 主要设计步骤有制定锻件图;计算主要参数;确定设备吨位;作热锻件图,确定终锻模膛;确定飞边槽的形式和尺寸;计算毛坯图;选择制坯工步;确定坯料尺寸;设计滚压模膛;设计终锻模膛;绘制锻模图等。 前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掌握了基本的模锻设计理论,积累了一些设计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学习奠定了基础。 1.锻件图设计 锻件图是根据零件产品图制定的,在锻件图中要规定:锻件的几何形状、尺寸;锻件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锻件的材质及热处理要求以及其他技术条件等内容 1.1 分模位置。 为便于锻件脱模,选拨杆锻件的最大投影面为分模面。 1.2 锻件质量 锻件质量为2Kg,拨杆材料为45钢,即材质系数为M1 1.3 拔杆体积 拔杆体积为2.68*106mm3 密度:7.85*10-6K g/ mm3 1.4 锻件复杂系数 S=Vd/Vb=2000/(7.46×18.73×5.9×7.85)=0.309,为3级复杂系数S3 1.5 公差和余量 查《锻压手册》表3-1-3[GB12362-1990]【普通级】 长度公差为2.2(+1.5 -0.7),高度公差为1.6(+1.1 -0.5),宽度公差为1.6(+1.1 -0.5)错差公差0.5mm 残留边公差0.7mm 1.6 机械加工余量 余量的确定和锻件形状的复杂程度,成品零件的精度要求,锻件的材质,模锻设备,工艺条件等很多因素有关,为了将锻件的脱碳层和表面的细小裂纹去掉,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是必要的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为∨3(25-100um)查《锻压手册》表3-1-1[GB12362-1990]锻件内外表面的加工余量查得厚度方向1.5-2.0mm 水平方向1.5-2.0mm 取2mm 1.7 模锻斜度 为了使锻件容易从模膛中取出,一般锻件均有模锻斜度,附加的模锻斜度会增加金属的损耗和机械加工余量,因此在保证锻件出模的前提下,应选用较小的模锻斜度,拔模斜度应按锻件各部分高度和宽度之比值H/B和长度和宽度之比值L/B确定,根据上述原则,该锻件未标注斜率为7°。

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案.doc

模具设计与制造方案 材料:Q235钢 一、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工件有冲孔、内孔翻边、落料三个工序。材料为Q235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可看作IT14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总裁即可满足要求。 二、冲压工序方案的确定 工件包括三个基本工序,这里采用级进模生产。级进模生产只需 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 三、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因工件的形状较为复杂,排样采用直 排。搭边值取1.5和1.8,送料采用导轨形式 得料宽为: B=(L max+2a+2b)=110mm+3.6mm+4mm=117.6mm 注:b—板料进入导轨宽度。A—搭边余量。L max—条料宽度方向(

冲裁件的最大尺寸。)步距27.9mm,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 A/B S?100%=(1020.5/3375)%=30.4%(A一个冲裁伯的面积;B—条料宽度;S—步距。) 2.冲压力的计算 模具采用级进模,选择弹性卸料、下出件。 冲裁力:F=F落+F冲=KL tτ(L-零件总的周长,包括零件外轮廓和内孔。)F=KL tτ=1.3?350.25?1?380=173023.5N 卸料力:F X=K X F=0.04?173023.5=6921N 冲压工艺总力:F Z=F+F X=173023.5N+6921N=179944.5N 落料所需冲裁力:F落=KL落tτ=271.2?1?380=133972.8N 落料部分所需卸料力:F X 落=K X F落=0.04?133972.8N=5359N 冲孔所需冲裁力:F孔=KL孔tτ=79.05?1?380=39050.7N 冲孔部分所需卸料力:F X 孔=K X F孔=0.04?39050.7N=1562N 3.翻边工艺的分析及翻边力的计算 由零件图可以反应出内孔的翻边为变薄翻边,且是在平板料上的翻边。由图上给出的尺寸可知预冲孔的大小未知,因而要判断预冲孔的大小。 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零件采用自由公差因而可取公差值为IT14根据材料及板厚查得冲裁间隙Z min=0.100mm,Zmax=0.140mm.各工作零件的刃口尺寸计算如下: 冲孔凸模与凹模尺寸的计算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非模具专业学生的一门拓展专业课。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冲模加工的特点,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进行设计简单冲模的能力;了解塑料成型的特点,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2、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 开设本课程,是在修完《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开设;与该课程平行开设的课程有:《数控自动编程技术》,这些课程讲述了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而模具零件也是机械零件的一类,其他零件适用的模具零件也适用。 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形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框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课程标准设计思路 针对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项目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符合高职教育中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在设置上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强调适应性,课程内容不能太专、太细,而要考虑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能跟上时代发展、职业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自身的问题,因此着重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讲授必需冲压和塑料成型基础知识,着重介绍典型模设计制造内容,并适当简介新工艺和新的成型模具。 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非模具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施。 三、课程目标 1、课程总体目标

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卡片

工艺过程卡 零件名称大 孔 凸 模 零 件 编 号 2 材 料Cr12MoV 件 数 1 序号工序 名称 加工简要说明工时设备 1 锻造按Φ20×95mm备料; 2 热处理退火;热处理炉 3 车 削 在车床上装夹校正,打中心孔,车外圆尺寸到 Φ20mm,精车外圆到图纸要求,掉头平端面,车削 Φ14mm外圆到Φ14.25mm,Φ15mm外圆到 Φ15.4mm; 车床 4 热处理按照热处理工艺,对刃口工作部分局部淬火达 到58~62HRC; 热处理炉 5 外圆 磨削 磨削Φ14和Φ15mm外圆到图纸要求的尺寸和粗糙 度; 万能外 圆磨床 6 钳工修整; 7 检验根据图纸对尺寸和形状位置精度检验零件精度

工艺过程卡 零件名称小 孔 凸 模 零 件 编 号 3 材 料Cr12MoV 件 数 4 序号工序 名称 加工简要说明工时设备 1 锻造按Φ15×95mm备料; 2 热处理退火;热处理炉 3 车 削 粗车外圆至Φ12.26mm,精车Φ12mm至尺寸要 求。两端允许打中心孔。车削Φ6mm到尺寸Φ 6.1mm,车削Φ8mm外圆,留有单边0.2mm余量, 车削端面,到尺寸要求; 车床 4 热处理按照热处理工艺,对刃口工作部分局部淬火达 到58~62HRC; 热处理炉 5 外圆 磨削 磨削Φ6mm和Φ8mm外圆到图纸要求的尺寸和粗糙 度; 万能外 圆磨床 6 钳工修整; 7 检验根据图纸对尺寸和形状位置精度检验

工艺过程卡零 件名称挡 料 销 零 件 编 号 4 材 料T8A 件 数 2 序号工序 名称 加工简要说明工时设备 1 锻造按Φ16×20mm备料; 2 热处理退火;热处理炉 3 车 削 在车床上装夹校正,打中心孔,车削端面,车Φ12mm 和Φ6mm外圆,留单边0.2mm余量并倒角,车削2 ×0.2mm的槽至尺寸要求; 车床 4 热处理按热处理工艺,局部淬火达到43~48HRC;热处理炉 5 外圆 磨削 磨削Φ12mm、Φ6mm和Φ12mm下端面,到图纸要 求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万能外 圆磨床 6 钳工修整

热模锻技术的新发展

热模锻技术的新发展 newmaker 摘要:本文简述我国锻造工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热模锻设备液压模锻锤技术最新发展及其在几个典型零件热模锻工艺中的应用实例,阐述程控全液压模锻锤在未来锻造工业中的应用趋势。 关键词:热模锻技术新发展 一、引言 中国加入WTO,市场国际化、采购全球化必将给中国的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商机,特别是汽车、航天制造业;国家计委、科技部共同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已确定了汽车领域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汽车工业的“小型化、轻量化和高速化”发展方向,为中国的锻造行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汽车上的零件60%是用锻压方法生产的。有关专家分析指出:美国、日本、德国的汽车工业如此发达,得益于其锻压技术及设备的领先地位。我国的锻造工业要适应入世后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须用高新技术武装自己,提升自己,坚定不移地走“精密化、专业化、现代化”的强身之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目前已呈现多元化倾向,特别是家用轿车的发展,为适应不同消费者的要求,轿车市场已呈现多品牌、多品种共同发展的格局,必然造成了锻件需求的多样化,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锻压行业近十年还应优先考虑如何令生产更具柔性,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及时生产”要求。 二、锻造行业的技术进步 锻造行业的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 新材料应用。据有关资料显示,德国在生产锻件时愈来愈广泛采用微合金钢。由于在工艺过程中可取消后续热处理工序,故这种锻件的成本有所下降,用这种钢制造的锻件在模锻后立即快速冷却,可获得由氰化物强化的细晶粒组织,从而可决定锻件较好的力学特性。汽车轻量化也必然使镁、铝、钛合金的应用比例愈来愈高,有色金属锻件需求愈来愈高。合金的锻造温度低,始、终锻温度区间小,成形速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成形设备相对普通锻件要求较高。新材料的应用提高了锻造设备、工艺要求,因而其产品的附加值也高。据统计,美国、加拿大占锻件总量5%的合金钢锻件销售占锻件销售总额的20%以上。 新工艺应用。所谓“精密化”即广泛采用几净成形技术,通过新工艺的应用达到少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特色与创新项目报告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特色与创新项目报告 模具制造是一种技术、资金、人才密集型的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模具制造一直就有“一切制造之母”的称号。模具工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早在1989年就被国家定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第一位,在“十五”规划中列为重点扶持产业。鉴于模具作为包括机床工具、汽车制造、食品包装等在内的机械行业中机械基础件产业,以及电工电器、电子及信息行业的支持产业,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当中,处于非常关键并服务全行业的地位,其发展对产业配套能力的提升和促进产业聚集优势的形成将起到链接和枢纽作用。 我院自2004年开办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来,已有两届毕业生,且就业率均在97%以上,目前在校生329人,具有一定师资、教学、实验及实训条件和教学管理经验。纵观4年来的办学情况和发展趋势,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改正教学环节中存在的种种缺点和不足,重点进行专业建设和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充实师资队伍,扩建实训室、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坚定不移地走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扩建本院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专业办学4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立了一套高职模具专业的教育模式,形成了高效的教学管理系统,并且在4年来的教学研讨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4年来,我们为珠三角地区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活跃在模具设计、制造、销售、调试安装、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的一线人员,就业率高达97%,且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4年来的教学和改革,使我院高职模具专业办学的各种条件已经

具备并且基本完善了。目前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课程设置科学规范,实验实训设备日趋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科学高效,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系统全面,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各项管理工作均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使本专业形成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成为珠三角地区同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专业之一。 专业教学改革使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形成如下鲜明的特色、创新点和亮点: 1 课程开发的动态适应性,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 本专业课程开发的主要原则如下: 1)以社会需求为前提。要以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定位坐标和课程设置的出发点,社会需求什么,我们就增设开发相应的课程,力争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接轨,模具专业开设了《英语能力考证》、《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级)》、《助理模具设计师》的考证课,使毕业生在毕业时获得双证或三证,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此,将《机械制图》绘图实训和《计算机绘图AutoCAD》实训整合为《绘图能力综合实训》。将原来《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塑料模具课程设计》和《模具拆装实训》,整合为《冲压模具设计综合实训》和《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综合实训》课程。实训课程中加强机械制图的训练,持续提升学生的制图能力。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还增加《压铸挤压模具设计》课程,以增加学生就业范围。 2)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普通高等教育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高职教育旨地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为本”是高职教育的特征之一。因此,

模具设计注意事项

冲压模设计中五要素 冲压模设计的总原则:在满足制件使用要求情况下,力求使模具的结构简单,劳动量小,材耗少成本低,操作安全。所以在模具设计时应保持良好的工艺性。冲压模设计内容包括:分析产品制件图、安排冲压工艺方案、确定坯料、选用设备、模具设计。以上内容模具设计是核心。根据笔者长期工厂实践经验,要想设计一套冲压性能好、经济性强的冲压模,就必须在冲压模设计中考虑以下五要素,从而减少失误,提高效率。 一、冲压制件工艺分析 在模具设计时,首先了解制件设计的成熟性,产品生产批量。 1、冲压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①冲压件的结构在能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力求结构简单,尽量对称,避免长悬臂或深切口。 ②冲压件的外形和内腔转角要尽量避免尖角。 ③冲压件的孔径不能太小,孔距不宜太小,应符合JB4378—87之规定。 2、冲压件在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①冲裁件精度最好控制在IT9级以下,表面粗糙度在Ra12.5~3.2um之间。 ②弯曲件精度最好控制在IT11级以下。 ③拉深件精度最好控制在IT13级以下。 3、冲压模设计应保证冲压有良好的成形质量 ①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断面质量 ②弯曲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③拉深件的Rd和Rp的确定 金属冲压件的检验除根据图纸外,其未注尺寸公差依JB4379-87之规定,毛刺高度依JB4329-85之规定。 4、冲压模设计应满足冲压件生产批量的要求,生产批量划分依产品外形尺寸大小、 重量和企业来分,一般有小批、中批、大批、大量四个量次。 在设计模具结构型式首先是考虑生产批量,一般来说,单工序模、通用模、组合模、简易模等,结构简单,造价低,适于小批生产及新产品试制,其中也可用于中、大批生产简单零单。 复合模、级进模结构复杂,造价高。但生产率高,适于中、大批生产,其中复合模结构紧凑,冲压件精度高,故应用最广。级进模结构大,复杂,但其生产率高、安全、更适于大批、大量生产或自动化生产。 5、模具工作部分各参数的确定应保持制件的尺寸精度,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如何延长模具的使用寿 命。 6、模具设计应考虑冲压件能方便、完好、安全地从模具和压力机上取出。 二、冲压材料 1、模具设计人员应对冲压件图纸上规定的材料再进行评定分析,发现不妥可向产品设计人员提出 建议,使冲压用材料达到如下要求:材料应保证使用的前提下有足够的冲压性能。例如对于深拉深件,必须用GB5213—85《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和钢带》。对于要求表面光洁、厚度偏差小、机械性能稳定的钢质冲压件,应选用GB710—88《冷轧优质碳素结构钢板和钢带》。 2、冲压模设计应把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为重要指标,因为材料费用占冲压 件成本子50%左右,所以在设计模具时应优化排样,减少搭边量。 3、冲压模设计时应考虑材料机械性能、材料表面质量、材料的外形质量等。 4、多工位级进模只能在定宽带材保证供应的情况下采用,否则材料浪费严重。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教材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 例:图1所示冲裁件,材料为A3,厚度为2mm,大批量生产。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名称:止动件 生产批量:大批 材料:A3 材料厚度:t=2mm 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1.冲压件工艺分析 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A3钢是普通碳素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有四处R2圆角,比较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 -0.74 0 -0.52 -0.52 -0.52 -0.52

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孔边距12mm 的公差为-0.11,属11级精度。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 零件外形:65 mm 24 mm 30 mm R30 mm R2 mm 零件内形:10 mm 孔心距:37±0.31mm 结论:适合冲裁。 2.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①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②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③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 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 求。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由于孔边距尺寸12 mm 有公差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此尺寸精度,最后确定 用复合冲裁方式进行生产。 +0.36 0 -0.11

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 小壁厚,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 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及弹性卸料 和定位钉定位方式。 3.排样设计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 2.5.2,确定搭边值: 两工件间的搭边:a=2.2mm 工件边缘搭边:a1=2.5mm 步距为:32.2mm 条料宽度B=D+2a1 =65+2*2.5 =70 确定后排样图如2所示 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 η=A/BS×100% =1550÷(70×32.2)×100% =68.8% 查板材标准,宜选900mm×1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4张条料(70mm×1000mm),每张条料可冲378个工件,则η为: η=nA1/LB×100%

注塑成型五大要素解析

第四章:注塑成型五大要素解析 章节前言:对于学习注塑成型技术的基础知识,单纯地效仿前辈的作业方式或一味地看书面的理论知识未必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技能。应首先理解注塑成型的各工艺要素,说到工艺要素可能大家都能说出来,如:压力、速度、位置、时间、温度、环境等,但要做到真正理解并合理的运用并非易事,有的甚至十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其相互关系,因为本行业的从业者每天都需要跟这几大要素打交道,所以理解每个要素至关重要,下面就各大要素来作重点 1. 2., 。 1 。 较好,在填充时其型腔阻力小,一般情况下可使用较低的射胶速度来填充型腔。如ABS、HIPS、GPPS、POM、PMMA、PC+ABS、Q胶、K胶、HDPE、等常用的中粘度塑料其流动性稍差,在产品外观光泽度要求不高或产品肉厚适中(产品壁厚或骨位厚度达1.5MM以上)的情况下射胶速度可用中速来填充,反之需依照产品结构或外观要求来适当提高填充速度。如PC、PA+GF、PBT+GF,LCP等工程塑料流动性较差,在填充时一般需要高速射胶,尤其是增加GF(玻璃纤维)的材料,若射胶速度过慢则造成产品表面浮纤(表面银纹状)严重。

2.熔胶速度的控制;此参数在日常工作中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工艺之一,因大多数同仁认为该工艺对成型影响不大,参数随便调整都能做出产品来,但在注塑成型中熔胶参数是同射胶速度一样重要的,熔胶速度可直接影响到熔体混炼效果,成型周期等重要环节,在后面的章节中会作详细的介绍。 3.开锁模速度的控制;主要针对不同的模具结构来设置不同的参数,如两板平面模具在启动锁模低压前调整高速锁模及在产品脱离模具型腔后调整至快速开模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但有行位的模具在调整开锁模的速度时需根据行位的 4. 然; 3. 1. 在考50G130MM, 算不来),至于如何用射胶位置控制各种成型制品的不良现象,在后面的章节将会详细讲解。 2.熔胶位置的控制; 概括地理解为应对成型制品的所需射胶量来设置熔胶距离,多数同仁无视熔胶的三段切换位置,只会关注熔胶终点位置,当然;一般难度的成型制品在调整熔胶位置时不必对其进行快慢速或高低背压的切换,照样可以达到所需

模具设计与制造

第二章模具设计与制造 在大型工业生产中,人们为了提高生产力,使工业用零件生产快捷、批量生产、外形美观、简洁、品质稳定及零件有预定的功用和使用寿命,故人们为此而设计了该零件外形可开合、多次重复使用的模腔,称之为模具. 第一节常用设备及工具 一、常用设备: CNC加工中心、计算机铣床、计算机3D抄数机、车床、铣床、磨床、钻床、镗床、手提打磨机、砂轮机、磨刀机、手提砂轮机、吊钻机、电葫芦、线切割机、攻牙机、电焊机、氧焊机、氩焊机、手动压力泵、空气压缩机、锯床、雕刻机、灯箱、粹火炉、无心研磨床、拋光机等等二、常用工具: 钳子、虎口钳、铁钻、扳手、六角匙、起子、铁锤、研磨石、手锯、锉刀、卡尺、千分尺、高度尺、分度尺、直尺、直角尺、角度尺、厚薄规、塞规、塞尺、外圆规、内圆规、R规、硬度测试仪、光洁度测试仪. 第二节合金模和塑料模的主要区别: 一、模具主要区别: 二、适用啤注材料的区别: 第三节工模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常用材料 一、模具常用部件名称及定义: 1、上哥\下哥: 上哥为嵌入上内模的镶件,下哥为嵌入下内模的镶件. 2、上/下模镶针: 嵌入上/下内模的销子叫上/下模镶针,用来制作工件上的盲孔或通孔等. 3、行位/斜鸡/行位油板/斜鸡油板/斜边/压条: 行位即滑块,行位的工作面为工件料位,有两面为滑动面,一面贴斜鸡(又名压座、压块)滑动,中间穿有斜边(又名斜导边、斜导销),起推动行位的作用.另外在行位的工作面和斜鸡的滑动面都嵌有油板(即耐磨块). 4、方铁(垫脚)/底板: 方铁在底板(又名底部固定板,下模板、C板)与下模框之间用来固定间隔距离,提供顶出啤件的行程,为弹簧提供行程范围.

(整理)自考模具设计与制造考试计划及教材

附件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科)考试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科),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放、灵活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国家急需的具备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 二、学历层次和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专科层次,其专业培养规格在总体上与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水平相一致,专业考试课程不少于14门课程,总学分不低于73学分。本专业课程采用学分制,各门笔试课程考试采用百分制计算,60分为合格。凡单科考试成绩合格后,发给课程合格证,同时取得该课程规定的学分;凡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含实践考核)合格成绩,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由省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专科毕业证书,主考学校在毕业证书上副署,国家承认其大学专科学历。 三、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模具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

技能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且可从事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 在政治思想方面,要求自学者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与相关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牢固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机械工程理论知识和模具专业的专门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与人合作的良好品德,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实用型高级人才。 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机械制图能力;具有编制一般塑料成型工艺和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独立完成比较复杂模具设计的能力;能进行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能够操作多种模具加工设备,有实施模具制造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模具CAD/CAM技术,精通一至二门模具设计或制造软件;掌握一门模具加工编程软件,熟练的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具备数控机床高级操作技能。 四、考试课程与学分(专业代码:A080304)

2017 技能大赛 拟设赛题 高职 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 赛题(一)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赛项赛题(一) 1. 将姓名、参赛证号,代表队名称、代码及赛位代码准确填写在规定的密封区域内; 2. 仔细阅读赛题内容,在计算机上用电子文件按《竞赛规程》及本子项目附加的要求完 成竞赛内容; 3. 不要在文件资料上涂写、涂画,也不要删除赛卷; 4. 不允许在密封区域内填写无关的内容; 5. 在提交的文件中,不得泄露参赛队信息。 一、竞赛总体要求概述 (一)项目总体要求: 1、依据赛场提供的3D模型,设计与提供模型配合的底,组成一个产品,该产品整体高度不低于24mm,满足实际使用需要,设计定位与固定结构,需要和现场提供模架及各机构位置相匹配,符合绿色生产要求。对设计的模型进行优化处理,并描述设计的方案; 2、应用注塑模CAE软件对模具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生成分析报告; 3、根据优化的设计方案完成并细化模具3D结构设计和模具装配2D图、指定零件的2D图绘制; 4、编制产品与模具设计说明书; 5、利用ERP系统制定任务分配计划并输出任务分配计划表; 6、利用ERP系统制定模具BOM表并输出BOM表; 7、利用ERP系统完成零件工艺的编制并输出零件加工工艺卡; 8、根据现场机床刀具条件,完成型芯、型腔以及有关零件的加工制造; 9、根据检测结果(自检后输入系统)在ERP系统中录入检测报告信息并输出加工零件(型芯、型腔)检测报告; 10、根据现场提供的模具零件和模架,完成模具总装配。

(二)竞赛用时间与流程: 本项目竞赛总的时间为6小时,计算机设计和机床实操同时进行。 三人一组,完成产品设计、产品成型工艺方案的制定,模具设计与分析、成型零件的设计和CAM加工程序编制、撰写分析报告与设计说明书以及相关文件制作; 机床实操部分完成零件加工、模具装配。模具装配完成后由裁判工作人员进行制件成型试模,不记入竞赛时间。 (三)特别说明: 赛卷在竞赛平台自动下发、一场一题。赛卷按一队一份,竞赛结束后不得修改和删除,不允许参赛选手拷贝夹带离开赛场,也不允许参赛选手摘录有关内容。 二、竞赛项目任务书 (一)产品制件技术要求概要: 1、材料:ABS; 2、材料收缩率:0.5%; 3、技术要求:表面光洁无毛刺、无缩痕;符合整个产品的功能要求。 4、原始数据:参阅产品给定部分的2D/3D图及模具装配图、模具零件图。 5、设计的产品制件高度不低于18mm。 (二)模具结构设计要求: 1、模腔数:试样模具一模一腔,企业生产模具按照年产量10万件设计型腔数量,合理布置; 2、成型零件收缩率:0.5%; 3、模具能够实现制件全自动脱模方式要求; 4、以满足塑件要求、保证质量和制件生产效率为前提条件,兼顾模具的制造工艺性及制造成本,充分考虑模具的使用寿命; 5、保证模具使用时的操作安全,确保模具修理、维护方便; (三)模具CAE分析要求: 1、根据提供的原始文件进行CAE分析,分析用数据采用参赛选手的模具设

模具设计与制造 教案

青岛大学教案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教研室:机电工程系 课程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 任课教师:程联军 青岛大学教务处制

教案编写说明 一、教案编写应明确的几个概念 1、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培养计划,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提纲挈领地叙述有关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 2、教学日历 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的具体计划表,应明确规定教学进程、授课内容提要、各种教学环节、方式、课外作业的安排等。教学日历按课程和授课对象(教学班)编写,由任课教师按教学执行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授课班级学习情况、课表、校历等编写。 3、教案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也是教师为实施课堂教学而作出以课时为单位的具体行动计划或教学方案。其作用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的导向、规划和组织,是课堂教学规划的蓝本。此外,还有三个附带性作用:一是备忘录作用。由文字载体保存的信息可供随时提取或查阅;二是资料库作用。从长远角度看,教案中保存着教师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珍贵材料,以及自身的经验与心得,积累多了自然形成一座资料宝库;三是教改课题源作用。教案的丰富案例、精心思索过的问题、教学后的得失体会等往往成为教师选择教改研究课题的源泉。 4、讲稿 讲稿是丰富和细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教学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是根据教学内容对教案的具体化。讲稿与教案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二是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三是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四是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教案则是几百字或千余字即可。 二、教案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某一堂课学习预期达到的效果。 2、教学内容:某一堂课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及其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4、教学进程: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安排、板书设计等的设计或选择。 5、课后总结分析:是对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在这五个因素中,教学进程是整个教案的主体部分,既体现出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又可划分出若干环节或步骤,并考虑到它们的时间分配、具体方法的应用,相互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教学过程与板书的协调等等,充分反映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风格。 三、教案格式推荐 教案格式推荐附后。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一、名词解释 1.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放置在模具内的板料施加变形力,使板料在模具内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 2.回弹:常物理反弹,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物理变形,当压力释放时所产生的还原或近还原的状态的物理变化 3.热塑性塑料:指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的。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塑料属于这个范畴。加热时变软以至流动,冷却变硬,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反复进行。 注射模:所用的模具称为注射成型模,简称注射模.它是实现注射成型工艺的重要工艺装备. 注射模根据结构与使用的目的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4.分型面:分型面是指两者在闭合状态时能接触的部分· 5.热扩渗技术:是用加热扩散的方式使欲渗金属或非金属元素渗入金属材料或工件的表面,从而形成表面合金层的。 6.注射模:所用的模具称为注射成型模,简称注射模.它是实现注射成型工艺的重要工艺装备. 二、填空题

7.冷冲压模具的分类,按模具工序组合程度分,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 8.由冲压加工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原材料性能等的不同,所采用的加工方法也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类。 9.根据变形机理的不同,冲裁工艺可以以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两大类。普通冲裁是由凸凹模刃口之间产生剪切裂缝的形式实现板料分离。而精密冲裁则是以变形的形式实现板料的分离。 10.级进模中控制冲裁件的孔与外形的相对位置精度就必须严格控制送料步距,定距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用导正销定距的级进模和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 11.如右图所示,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包括 塌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 刺区四个部分。较高质量的冲裁件断面, 应该是:光亮带较宽,约占整个断面的 1/3以上,塌角、断裂带、毛刺和锥度都 很小,整个冲裁件零件平面无穹弯现象。 12.凹模孔口形状的基本形式有直壁式、斜壁式、凸台式三种。其中直壁式刃口冲裁时磨损大,工件易在孔内积聚;低硬度的凹模可用锤打斜面的方法来调整冲裁间隙。 13.右图所示为圆形件一次弯曲成形模,其中2 指向的零件名称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