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5种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5种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5种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5种模式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5种模式

模式一市场运作型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筹措资金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市场化运作。这种运作模式重在运用市场机制,综合利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在我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对于具有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土地具有较大开发价值的地方,可以通过统一规划、市场运作、业主开发、集中建设,实现整体搬迁,整合成为新型农村社区。

外地不少地方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许昌市鄢陵县明义社区在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时,就是利用生态优势,将社区二期开发节约出的990亩土地中拿出300亩,用于旅游业发展,从而解决了部分建设资金短缺问题。该社区的幼儿园、超市、商业街等一切用作经营的配套设施建设,也都采取企业运作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

模式二政府主导型

对县、乡财政基础较好或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BT、BOT等模式开发建设成为新型农村社区。

所谓BT模式,是指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

所谓BOT模式,是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它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目前,BT模式、BOT模式都是筹集项目建设资金的形式。

模式三企业参与型

采用这种模式,需要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解决社区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等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企业与新型农村社区融合发展、互利双赢。

许昌市长葛市古佛寺社区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该社区的居民房屋建设面积为19万平方米,需投入资金1.6亿元。为筹措建设资金,古佛寺社区将腾出的690亩土地交由河南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统一使用,公司拿出补助资金1.035亿元,用于居民房屋建设,这样农民户均只拿1万元。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众品公司部分用于建设养殖基地和果蔬加工基地,剩余土地用于众品公司扩大发展。社区居民不仅能够获得土地入股的股金,还可以到基地打工,增加收入,实现了双赢。

模式四政策引导型

对位置比较偏远或者深石山区、地质灾害威胁区、煤矿塌陷区、矿区等不宜居住的地方以及扶贫搬迁的村庄,要重点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项目建设机遇,实施整体搬迁,就近进入新型农村社区。

该模式可以解决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区域内的农民的生存生活和脱贫致富问题,而且为改善和恢复迁出地生态环境打下良好基础,达到扶贫与生态建设双重效益。我市伊滨区寇店镇和谐社区杜寨小区建设就属于该模式。该小区是洛阳龙门煤业常村煤矿塌陷区杜寨村搬迁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计划安置杜寨村搬迁居民400余户1700余人。小区建成后,将彻底解决杜寨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再如新乡市。该市将异地扶贫搬迁、南水北调库区移民搬迁、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搬迁与新型农村社区统筹规划建设,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模式五自筹自建型

对位置相对偏远但地方政府有一定财力的地方,可以采取规划一步到位、群众自筹自建的模式,逐步予以推进。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各地有各地的特殊情况,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和本地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去创造性的落实。

毫无疑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须遵循规律,切实做到一切按照规律办事,违反规律的事情坚决不能干,符合规律的事情则要坚定不移、一以贯之地干。当前,我们就要抓住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个重大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顺势而为、借势而上。正如市委书记毛万春所讲,要进一步形成破解难题、攻坚克

难的良好态势和气势,争取更有作为,就要遵循好、运用好市场经济规律、群众工作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

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社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夯实社会基础,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组织,健全制度,整治社区环境,完善社区功能,努力建设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居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居民群众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广泛征求居民对社区软硬环境整治、改造意见,确定具体工作计划。 2、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做好社区工作。 3、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广泛发动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新型经济社会组织及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共建的良好氛围。 4、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切实负起责任,相互配合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二、总体目标 基本实现党组织坚强有力、干部素质明显提高、工作运转协调高效、保障服务功能完善、社会治安良好稳定、小区

环境清洁优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和谐社区要求。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上级组织要求,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大力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政治坚定、团结坚强、密切联系群众的社区党组织,建设一支讲政治、顾大局、乐于奉献、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熟悉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完善社区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有效工作机制,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 (二)整合社区资源推进民主自治 社区民主要紧紧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行;居民自治要紧紧围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进行。 4、理顺社区关系。社区党组织要支持和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行自治职责。要明确一个核心,理顺三个关系。即:明确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理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街道办事处的关系、与社区工作站的关系、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完善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制度和议事协商制度,坚持对社区中重大问题,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社区公共事务讨论决定。 (三)拓展服务功能完善保障体系 通过建立社区信息网络平台,拓展社会化服务,努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建设新社区 打造新亮点 促进新发展.doc

建设新社区打造新亮点促进新发展 ——板桥镇新社区建设情况报告 (2012年2月1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板桥镇视察指导工作,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下面,我就板桥镇新社区建设情况作简要汇报。 板桥镇新社区建设在市、县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项目支撑、盘活资源”的总体思路,坚持规划先行,先易后难和财政可承受、群众可接受、发展可持续的原则,以城乡结合部为重点,以土地“增减挂钩”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抓手,以“三集中、两分两换”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实施居民住房聚集改造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两大任务,突出“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居民”三个重点,不断谋划新思路、探索新出路、采取新举措、总结新经验、推广新做法,努力达到群众反映好的“五新一好”目标,全力推进板桥镇新社区建设。 一、基本情况 板桥镇新社区规划在镇政府西南面,占地面积256亩,工程预计总投资2亿元,现完成投资1.5亿元,其中征地、拆迁补偿2110万元,“三通一平”7890万元,农户建房投资

5000万元。目前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完成85%,房屋建设工程完成70%。具体情况如下: (一)住房建设情况。板桥镇新社区共布置户数609户,其中廉租房72户,公租房40户,异地搬迁407户,旧房改造60户,安居房30户。住房设计为每户三层半的砖混结构,具有新颖、适用、抗震等特点,住房集中布置,统一规划、统一样式、统一建设、统一购置标准,沿街建筑的底层,不管是公建或农户用房,均建成营业用房,增加街道人气,同时更有利于解决农民就业。目前已建盖(含在建)房屋306户。 (二)水、电、电视、互联网、太阳能入室情况。新社区现已铺设自来水管网10千米,其中主管8.9千米,支管1.1千米,安装闸阀50余个,新社区将全部安装IC智能水表;目前自来水安装入户100余户;新社区配电线路已实现全覆盖,高、低压线总长1650米,规划设计变压器6台,已安装4台;通信管网已全部铺设完毕,能确保整个新社区通电视、互联网;现太阳能入室安装60余户。 (三)社区道路建设情况。板桥新社区采用“三纵九横”、“四道九防”的道路骨架,形成梯形的总平面结构,其中20米街3条、16米街9条,10米街2条,8米街1条,现已完成道路硬化10公里,其中主道4公里,消防道和6米道6公里;已铺设路灯电缆6.5千米,安装8米高杆250瓦钠钨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以豫北安阳调查为例 郭鹏群 [1] (安阳行政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本文以近年来豫北农村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政府的有关文件、统计资料和座谈,对安阳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社区内生性资源动员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社区豫北农村调查研究 自1887 年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社区”的概念,历过百余年,“社区”从纯粹的学术分析概念转换到具有特定时空、基础设施、社会组织和人员等构成要素的社会实体;从最初只包含时空、人口和文化要素的集合到集时空、组织、功能、制度、人口、文化等要素的有机复合体;从最初单纯指向农村区域和社会到后来指向特定城市区域和社会,进而转向指向农村社会共同体的重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之后,安阳市高度重视,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其中殷都区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本文以近年来豫北农村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政府的有关文件、统计资料和座谈,对安阳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展情况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外部视角:政府主导,积极推进 安阳市是河南省省辖的18个市之一,位于河南省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下辖5县(市)4区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92个乡镇,43个街道,3278个行政区,216个社区。安阳市生产总值2003-2008年由353.7亿元增加到1036亿元,年均增长15.5%,高于全省、全国的平均增速。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924元,是2003年的3倍,年均增长15.1%。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3.9:60.4:25.7,为二、三、一型。2008年安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1亿元,是2003年的2.8倍,年均增长23%。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分别是2003的1.9倍和2.1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和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 1、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2009年11月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召开了高规格的动员大会,形成了农村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农村社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农村社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四川省宜宾市民政局副局长李方才 一、农村社区的基本功能 1、自治功能。农村社区是一级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融为一体,合二为一,形成有机整体。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功能主要有三项:第一,公共服务的功能。搞村上的公益事业,不能提硬性要求,不能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摊派集资,只能通过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的办法协商着办,经过广大村民共同自愿参与,努力把村上的公益事业,特别是要把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好。第二,组织和动员群众的功能。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自治活动,是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重要形式。农村社区缺乏了社区成员的参与便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农村社区村民自治意识的强弱事关社区最终能否实现社区成员齐心协力提高理论政策水平、文化素养、生活质量、农村文明程度的目标。农村社区成员自主管理,营造和形成自己管理社区、自己建设社区,为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添砖加瓦的社会氛围,本身就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题中之意,也是农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直接表现。第三,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社区村民自治来维护社会治安和调解民事纠纷。 2、建设功能。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抓好的首要任务,搞好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把社区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好,把农村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对农村居住相对集中的地方,要把村庄规划建设好,对本村村庄外围的散居农户,要着力搞好两建三清四改五通,即:建庭院经济、建沼气;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房、改厨、改厕、改圈;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特别是要着力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其要注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应与村庄建设相结合,搞好村庄建设是农村经济走向和人流、物流、信息流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对搞好村庄建设,让亿万农民过上城市人的幸福生活有三大好处:第一,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第二,大大节约肥沃耕地,散居1户农民住房占地1500平方米左右,村庄1户农民住房占地300平方米左右。第三,给村民用水、电、气、电话、电视机、微机等都会带来便利。如四川省宜宾县新联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听说要组建社区搞村庄建设了,在会上就有20多户农民自愿报名要求在公路旁边新建1个小型村庄,配套建起农贸市场。但要求散居农民尽可能在村庄居住,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搞强迫命令,只能采取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分步实施的办法逐步集中。现在农村许多村庄没有统一规划,加上农民信迷信,建房讲究座东向西、座南向北,农民建房混乱无序。因此,很有必要通过村庄建设,逐步将混乱无序的村庄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计新颖、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村庄。从现实意义上讲,一个个设计新颖的崭新的村庄诞生之时,就标志着中国农村村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管理功能。农村社区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加强农村社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以加强民主管村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用制度规范工作,用制度约束行为,用制度管人管事。一是要健全和完善公推直选村干

社区建设概念

社区建设 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2扩大民主,社区自治3资源整合,共驻共建4责权统一,管理有序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概述所谓社区,是指由居住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由一定规模的、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职业人群所组成的基层社会。城市社区建设指的是城市基层社会在党和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通过调整、强化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社区组织,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功能,发展社区事业,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把社区与整个国家的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把为社区居民和单位服务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扩大民主,社区自治 科学合理划分社区,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资源整合,共驻共建 整合社区资源,充分调动辖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共驻社区、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 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健全社区组织,明确职责和权利,依法加强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逐步增强社区凝聚力。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培育特色,树立典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宗旨社区建设的宗旨是稳定、服务、发展。即在保持稳定,为职工群众、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促进社区的发展,使社区规模不断扩大,职能更加完善,更加的方便广大的人民群众。 核心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民主自治,以社区居民为依托,让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方便群众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进一步整合社区规模,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健康发展。 基本任务(一)健全社区组织体系 1、完成新型社区的构建。 2、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3、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 4、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性组织。 (二)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1、规范用人机制。 2、树立先进典型。 3、搞好业务培训。 4、建立社区建设财力投入保障机制。 (三)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1、深化改革,健全体系,规范管理,拓展服务,加快发展。建立和完善面向失业人员的社区就业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和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抚、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需有所应。 2、引入市场机制,实现社区服务管理和作业相分离。大力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区服务行业,积极引导医疗、金融、保险、邮政单位和大型商业、服务业企业进社区设点,鼓励辖区单位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面向社会开放,促进社区服务向网络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3、广泛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计生进社区活动,建立社区居民、辖区单位干部职工与志愿者参加相结合的社区服务队伍,促进社区服务的党员参与率、居民参与率和辖区单位参与率明显提高。 4、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多渠道筹集资金,将城区和市区所有社区的电脑配置到位,初步实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报告

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报告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两个率先”总体要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具有战略性、方向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破解土地瓶颈制约、实现集约节约发展的有效载体,紧紧围绕服务完善、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高起点规划建设,市乡村三级联动,积极探索,强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健康和谐发展。3月19日、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调度会,市级领导成员、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主任)现场调度、观摩交流、检查评判,收到很好的成效。今年确定的64个新型农村社区示范点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占全市规划总数的36%。 (一)高点定位,创新实践。在深入调研、充分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境界、提高标准,研究确立了“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为总抓手,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以新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为着力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导思想,以及抓住“规划编制”这个关键,打

造“服务管理和发展致富”两个平台,“坚持以民为本、服务农民,坚持超前规划,分步实施,坚持城乡互动,统筹发展”三项原则,做好“与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与旧村改造建设,与产业发展”四个结合,实施“小城镇吸附型、中心村辐射型、经济强村带动型、行政村整合型、村企发展联合型、城中村改造融合型”六种模式,实现“与教育资源布局,与卫生服务设施布局,与集贸市场设置,与农资超市、便民服务超市设置,与农村产业布局,与文化娱乐设施布局,与社区警务室设置,与加工小区、养殖小区、仓储小区布局”八个统一的总体思路。各级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普遍成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健全完善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了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 (二)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高起点规划,把社区规划与市域经济发展战略、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等市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乡镇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公共服务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相配套;同时本着“整合资源、城乡一体,适度超前、功能优化”原则,结合各乡镇实际,以“小城镇吸附型、中心村辐射型”等六种模式为基准,充分利用经济发展集聚地、闲置房产资源、乡镇工作片区等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农村社区,全市共规划农村社区79个,达到了以点带面、以强扶弱、全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农村新型社区项目 申请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研究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编制的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主要建设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研究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西峡县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建设的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项目建设的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企业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场址与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建设场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自然条件、水文地质与气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供电通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给、排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原辅材料来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市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销售策略、方案、营销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哪些

1、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哪些 社区服务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面向”,即: (1)面向社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妇女、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保障服务; (2)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3)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4)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2、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它向谁负责? 答: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日常事务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一是在城区政府的指导下,组织社区成员进行自治管理,做好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各项工作。二是组织社区成员进行便民利民服务;开展以劳动就业为重点的社会事务服务;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面向社区特殊群体,提供社区特殊服务;发展社区服务业,发展中介组织,办好“三产”,壮大社区经济;管好社区服务站,为社区成员提供优质服务。三是经常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群众性文化教育、科普、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和组织社区成员共建文明社区;组织评选文明小区、文明楼院、五好家庭等。 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日常事务机构,主要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社区全体成员的监督。 3、社区有哪些类型? 答:社区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1)按主要功能分,有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2)按规模大小分,有巨型社区、大型社区、中型社区、小型社区、微型社区;(3)按形成方式分,有自然性社区、法定性社区;(4)按结构完整程度分,有整体性社区、局部性社区;(5)按综合标准分,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等等。 4、社区是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的?

答:社区由(1)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群;(2)—定的地域;(3)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4)一定的管理机构;(5)具有一定特色的文化;(6)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社区意识等要素构成。 5、什么是社区建设? 答: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6、社区建设有什么特点? 答:我国的社区建设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综合性,即社区建设是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二是社会性,即社区建设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三是地域性,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实体,社区建设就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四是计划性,一般地说,要系统的开展社区建设工作,需要从本社区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7、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社区建设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人们对其基本原则的概括也不尽一致。但总结各地的实践经验,我国城市的社区建设应至少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二是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三是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四是扩大民主、居民自治,五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8、社区建设有哪些基本内容? 答: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有: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康复等。 9、社区“一站四室”:社区服务站、办公室、活动室、警卫室、医疗室. 10、建设和谐社区的主要任务 1.切实完善居民自治,推进基层社会民主

社区居委会三年工作规划【最新版】

【仅供参考】 社区居委会三年工作规划 部门: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6 页

社区居委会三年工作规划 一、社区概况 枣园东里北区居委会位于清源街道的中部,是 XX年6月6日刚刚成立的新居委会,它东至兴丰大街北路;西至兴华大街北路;南到枣园路;北到康庄路;总面积20万平方米,总人口4900人,其中流动人900人,辖区的大小单位和商铺达110家,出租房屋190家。整个社区由三个自然小区组成,有3家物业公司来分管,是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社区,最南端的是1995年建成的由枣园物业公司管理的社区,最北端的是均豪物业公司管理的xx年年刚入住的新型社区,介于新老社区之间的就是二公司家属院,它是由自己单位的人员来进行物业管理。三个小区新旧程度不同,人员构成和居民需求各具特色,这就要求居委会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分类管理,区别服务。 二、社区需求分析枣园东里北区是一个混合型的社区社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5%以成为了老龄化社区,其中大部分老人为离退休人员,在通过入户、座谈和召开居民代表会的形式我们了解到:(1)社区的老年人非常寂寞受社区活动空间的限制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进一步的丰富;(2)社区的“五保户、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需要生活上的帮助;(3)老旧小区的环境和安全隐患一直困扰着居民;(4)中青年的上班一族对居委会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和任务不是很清晰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手段——网络来构建起相互交流的桥梁(5)辖区单位的资源:包括他们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我们还没有充分的利用,社区的资源共享和共驻共建需要有突破性的进展;现根据我社区的需求并结合社区实际,特制定枣园东里北区社区居委会三年工作规划。 第 2 页共 6 页

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标准(试行) 一、新型农村社区定义 在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享受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的、实行城镇社区管理模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建设目标: 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 三、建设要求 集约土地、规模生产、提升功能、方便生活。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大力推行“多村整合”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同一县(区)域内农村社区达到建设标准基本一致,服务标准基本一致。 五、建设规模及住宅建设标准 1、人口及建设用地规模 新型农村社区根据各村人口、产业、文化等情况按600户、2000人左右确定规模;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100-140平方米。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可预留0.5平方公里左右的产业发展用地。 2、设区规划 ①坚持便于服务管理、尊重群众意愿和最大限度集约利用公共资源的原则,兼顾农村地域特点、历史沿革和农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乡镇合并、迁村并点、集中居住建设和农业区域化发展等情况,科学设置社区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社区服务范围。

②规划编制要按照《延安市市级生态村考核标准(暂行)》,充分考虑社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3、住宅建设标准 社区内住宅与生产用地、用房间距不小于100米;人均不低于28平方米;清除危旧房屋,危旧房改造率达到100%;住宅立面及色彩应体现地域风貌特色。建筑材料应立足于就地取材。 五、道路交通 1、社区道路 社区道路应全面硬化。社区道路网应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合理布置建设,社区主干道不应低于7米,次干道不低于5米。 2、公共停车设施 社区应设有客运车辆停车站点。根据人口规模,应考虑公共停车面积,结合村民住宅形式,考虑私家停车位。 3、社区广场 社区广场面积为1000-2000平方米,根据人口规模确定。(广场配置绿地、文化活动场地和体育健身器材等) 六、市政公用设施 1、供水 水源应充足,生活饮用水、取水、净水、输配水设施应安全、完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2、排水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九:设施很齐全很便民

解读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九:设施很齐全很便民 作者:来源:洛阳晚报添加日期:12年03月23日 建设规模 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减少成本、选址安全、村民同意”的要求,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布点、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结合人口增长率,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预留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 在规模和原则上,要按照“1、5、3”的标准,即在城乡一体化区域和人口较多的平原地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要集聚人口1万人以上,覆盖半径2公里左右,住宅高6层以上,具备条件的要建设高层或小高层;丘陵塬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要集聚人口5000人以上,覆盖半径4公里左右,住宅高4层以上;山区和旅游景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集聚人口3000人以上,住宅高2层以上。 为集约节约用地,我市鼓励和支持利用荒山荒坡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并发挥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特色产业等优势打造特色社区。 社区配套 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建设,要按照城市社区的标准,做到“四配套”: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就业项目配套。 ●教育设施 幼儿园:每5000人应至少配建1所6班幼儿园;小于5000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3班幼儿园。 小学:每1万人应至少配建1所24班小学;小于1万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12班小学。 中学:每2万人应至少配建1所36班中学;较偏远的小于2万人的社区,至少配建1所规模适当的中学。 各社区可根据人口和位置等因素合理调整教育设施规模。 ●医疗卫生设施 社区医疗卫生站(所),3000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100平方米以上;5000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150平方米以上;1万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200平方米以上。同时,要建设诊断、治疗、观察、药房、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室,实现“六室”分开。 ●文化体育设施 文化休闲广场,可与室外体育活动场所及绿地系统设施合并建设。要根据人口集聚数量,建设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能够开展棋牌、器乐、健身等室内文体娱乐活动。室外体育活动场所,要能够开展小型室外演出及篮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能够设置部分体育健身器材,可与绿地景观系统合并建设。 ●商业便民设施 便民超市,5000人以下的社区,面积要在200平方米以上;5000人至1万人的社区,面积要在500平方米以上;1万人以上的社区,面积要在800平方米以上。同时,还要配套建设集

_两型_社区_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_袁方成

收稿日期:2009-12-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07J ZD0024);2008年度湖北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2009]035)作者简介:袁方成,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建设# 5探索62010年第1期 /两型0社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袁方成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需要明确建设目标,合理定位建设模式。本文在评述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基础上,从湖北老河口市农村社区建设经验出发,侧重于从实践的角度解读老河口实践的经验与启示,进而对老河口实践进行总结和提升,拟建构/两型0社区这一农村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社区;/两型0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1;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1-0130-06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农村社区发展实践中都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农村社区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定位和发展方向。然而,在具体的实践甚至学界都对此存在着困惑与分歧,/这些分歧不仅影响着我们对于当前农村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和改革方向的把握,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无疑是必须认真清理和严肃回答的问题。0 [1]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明确农村社区建 设目标,合理定位、适时创新建设模式,探索和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认真研究并审慎地回答这一问题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给予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对湖北省老河口农村社区建设典型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农村社区的目标定位和模式选择、创新问题,探索既符合民主政治发展,又依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而定位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这对于正处在初步探索和发展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一、已有的实践模式及其研究评述 我国近年兴起的农村社区建设,虽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但已在各自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卓 有成效的建设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江西模式:/一会五站0。 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江西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 /第一块试验田0,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把农村社区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了自然村落,摸索出了符合江西农村特点的建设模式。/一会五站0是江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核心,具体而言,是在村落社区中成立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老教师、老复员军人和无职党员为主体,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的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通过志愿者协会下设社会互助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和科技信息传递站,组织村民开展各类活动。在村落社区建设中,强调坚持自愿参与、量力而行、服务村民、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公道正派的原则,社区建设不背负任何的硬性任务、指标,也不给村民添任何麻烦。 [2] 2.秭归模式:/组织再造0。 杨林桥镇是湖北秭归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典范。杨林桥镇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到当地运行良好的/红白理事会0等农民自组织协会的启发,杨林桥镇领导人提出了划小村级管理单位,撤销村民小组改建社区的工作方案。/组织再造0是秭归杨林镇社区建设模式的内核。 # 130#

社区发展三年规划

XXXX社区发展三年规划【2011—2013】 (2010年12月) 根据XXXX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按照办事处党工委的要求,现制定第四届社区居委会发展三年规划,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第一要务,努力完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居民群众得实惠为总要求,以社区的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以创建和谐社区为载体,推进社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到2013年,社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成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风尚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社区持续稳定,居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社区文化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系统,社区成员具有较高归属感和认同感的XXXX社区生活共同体。

二、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社区经济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在巩固集体经济的基础上,继续盘活集体资产,加大集体经济的发展力度,加大对“两场一园”的投入力度,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扩建厂房5000平方米,使集体资产不断增加。加大招商引资的步伐,抓好各项收入的管理工作,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确保年收入突破1200万元,固定资产达到1亿3000万元,并在此基础上力争有所突破。理顺经济发展思路,顺应经济发展潮流,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对外拓展市场,在适当时机多购置商业门面房,使集体资产不断保值增值。紧紧围绕“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对“两场一园”实行制度化和标准化管理,加大对企业业主的教育宣传力度,强化其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的目标。 继续加大惠民工程力度,确保5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生活补助费不低于500元,同时加大福利待遇投入力度,确保每位居民都能享受到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数,力争本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全区保持一流。 农业: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创新田间管

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大纲

卢氏县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大纲 1.规划概述 1.1区域概况 1.1.1地理位置 1.1.2人口与面积 1.1.3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1.1.4民俗风情与旅游资源 1.1.5经济概况 1.2规划背景 1.2.1国内背景 1.3.2省域背景 1.2.3市域背景 1.3规划总则 1.3.1规划依据 1.3.2规划期限 1.3.3规划原则 1.3.4规划范围 2.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1区位关系 2.1.1自然区位 2.1.2经济区位 2.1.3交通区位 2.2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2.1资源环境条件 2.2.2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特征 2.2.3发展阶段分析

2.3资源环境分析 2.4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条件分析 3.区域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规划、特定功能区规划 3.1分析区域产业发展现状 3.1.1农业产业现状 3.1.2工业产业现状 3.1.3第三产业现状 3.2产业定位 3.2.1发展思路 3.2.2农业产业化模式 3.3产业发展方向 3.3.1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3.3.2工业产业发展方向 3.3.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3.4产业空间布局 3.4.1农业产业布局 3.4.2工业产业布局 3.4.3第三产业布局 4.区域社区布局及社区分类 4.1社区布局原则 4.2社区布局目标 4.3社区布局形式 4.4社区布局实施时序 4.5社区布局方案 4.6社区建设标准 4.7社区建设类型分类 4.8社区布局的保障措施

5.城镇化水平预测 5.1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现状特征 5.2农村人口转移趋势 5.3县域总人口发展预测 5.4县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6.县域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 6.1官道口镇 6.2杜关镇 6.3范里镇 6.4.。。。 6.5.。。。。 6.6.。。。。 7.社区迁并整合规划 7.1农村人口 7.2规划目标 7.3布局原则 7.4社区布局规划的意义 7.5行政村与社区整合 8.空间管制规划 8.1市域空间生态敏感性评价 8.2空间管制原则 8.3空间管制分区 8.4适宜建设区 8.5限制建设区

整合村庄资源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

膨胀村庄规模整合村庄资源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新模式 ——关于对莒南县推行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日,山东省临沂市民政局组成考察组赴莒南县相沟乡利用两天的时间对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了听汇报、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调研中,共座谈39人,其中乡镇干部17人,社区干部13人,居民代表9人;发放调查问卷80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行大村庄制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及原因 2004年底,莒南县相沟乡结合市县开展的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将原有的54个行政村合并减少到45个,减少9个。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该乡在工作中发现存在部分合并村“貌合神不合”,村干部之间相互扯皮,互不服气,工作效率低,村庄管理混乱,村级社会服务事业发展缓慢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是部分村干部之间互相拆台;二是部分村宗族派性矛盾仍较突出;三是合并村强弱互补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四是中央惠农政策增多,村庄合并过程中坚持土地合同、债权债务、农业税负等不变的要求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等。2006 年初,相沟乡审时度势,创新思路,借鉴外地经验,提出了建设农村社区的思路。两年多来,全乡共整合32个村庄,建立10个农村社区,行政村数量减少到13个。全乡4.2万人口,其中社区覆盖人口3.2万人,占全乡人口总数的76%。通过社区整合资源,集聚力量,加快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全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为全市探索出了“大村庄制农村社区”的发展模式。 二、主要做法 该乡坚持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选定三义口村作为试点,将三义口村改为三义农村社区。三义口村是2004年由张家三义口、杨家三义口等6个行政村合并形成,合并后共有2300户,6060口人,221名党员,区域面积10平方公里,是全县第一大村。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该乡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性,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了过去村庄管理混乱、街道脏乱、发展滞后的局面。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乡进行了推广。 (一)整合村庄资源,促进社区管理规范化。一是整合管理体制。社区只成立一套领导班子,即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班子职数和交叉任职率根据社区人口数量确定。撤销以前各自然村党支部,成立以社区为单位的党总支,并将支部建在社区各种协会组织上。二是整合村庄资产。将原来各村5%以内机动地、宅基地、建设规划预留地、“四荒”地、集体积累等集体资产全部整合起来,由社区统筹管理和使用。对原自然村涉及的债务转移到社区承担,根据集体经济状况及政策情况,逐年偿还,逐步化解。三是整合村庄同合。原自然村的各业承包合同,全部收归社区集中管理,集中变更发包人。对原自然村签订的未到期合同,继续维持合同期限。待合同到期后,再由社区公开发包。 (二)搭建工作平台,加快社区建设城镇化。一是为新农村建设搭建示范平台。该乡在进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时,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提升农村社区示范功能放在首位,引导社区按新农村标准进行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二是为社区群众提供集中服务平台。在全乡农村社区建设中实施“十个一”工程,即:每个社区建设一条商贸大街、一处集贸市场、一处便民超市、一个为民服务中心、一处小学或幼儿园、一处卫生室、一处文化广场和老年、幼儿游乐中心、一处警务室、一处工业及养殖项目区、一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在此基础上,发展各种服务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方便广大居民。三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组织平台。社区内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协会,发挥农村党员和农村

社区考试中社区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社区考试中社区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一、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1.社区组织 主要包括党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社区中介组织建设等。 2.社区服务 主要包括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和社会贫困户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3.社区卫生 主要包括社区的疾病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科普、体普、娱乐活动。 4.社区文化 主要包括社区群众性文化、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 5.社区环境 主要包括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绿化美化。 6.社区治安 主要包括社区安全保卫、民事调解、群防群治、法制教育、法律咨询、流动人口管理和社会冶安综合治理工作。 二、社区建设的特点 1.综合性 社区建设是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建设,不仅仅是特指某一方面的工作,而是对以往各种单一的社区建设项目的整合。社区建设的综合性特征是由社区要素多样性和社区内容复杂性所决定的。就其内容而言,包括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社区秩序、社区治安、社区民主、社区法制、社区文化教育、社区体育、社区卫生和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建设,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就方法和手段而言,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社会手段等。有些内容却又不完全由民政管,需要其他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即“民政搭台、大家唱戏”。 2.社会性 社区建设不是一种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民间活动,而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支持,按照各自的职能共同做好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老龄委等组织在推进社区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坚持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才能开成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可见,社区建设包括了各类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建设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并由此决定了“社区建设社会化”的必然性。 我国社区建设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 3.地域性 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就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就内容而言,社区建设主要是根据本社区成员的需求和愿望,解决本社区问题,为本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服务;就主体而言,社区建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主要是本社区的居民、单位和群体组织,这就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