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素质与企业活力的涵义和结构分析

企业素质与企业活力的涵义和结构分析

企业素质与企业活力的涵义和结构分析
企业素质与企业活力的涵义和结构分析

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

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是企业把握自身实力的重要工具,安联是应用这一工具的成功典范。

企业素质和活力分析,对于很多经理人,尤其是高层经理人是相当必要的,无论你是实施何种重大决策,都是建立在对企业素质和活力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的。

企业素质结构分析

企业素质的涵义

企业素质是个“质”的概念,而不是量的概念。企业素质是个“整体”概念,我们考察企业素质不仅要看它的各个要素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要看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整体功能。企业素质是个“动态”的概念,企业素质的好坏不仅与其“先天”的因素(即企业创建初期的各因素)的素质有关,而且与其“后天”的因素有关,即企业创建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消费结构的提高都对企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企业应不断进行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企业素质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为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目标服务的。

企业素质结构

企业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企业的技术素质,企业的管理素质和企业的人员素质。企业的技术素质是企业素质的基础。企业的管理素质是企业素质的主导,是技术素质得以发挥的保证。企业的人员素质是企业素质的关键,它包括企业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素质。

企业素质结构是指企业素质的各种构成因素相互结合的方式,下图反映了企业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

由图中可以看出,企业素质是由各个因素以某种确定的方式构成的,其中有些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包容的关系。例如,管理者素质既属于人员素质又属于管理素质,职工素质既属于人员素质又属于技术素质。

企业素质可以通过企业能力得到反映,企业能力是企业素质的表现形式,企业素质主要通过企业四种能力得以表现:

①企业产品的竞争力;

②企业管理者的能力;

③企业生产经营能力;

④企业的基础能力。

企业活力结构分析

企业活力的涵义

所谓企业活力就是指企业作为有机体通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良性循环中所呈现出自我发展的旺盛生命力的状态。对于这一定义,有以下四点解释:

①所谓交互作用,是指企业的活力状态,既不完全取决于外界环境,也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素质,这两个方面是在不断地相互作用,也就是说,既要看到外界环境对企业活力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又要看到企业充分发挥活力对外界环境提出的要求。

②所谓良性循环,是指在内外环境交互作用中,要不断地向更好的方面转化,并在转化中达成新的平衡,促使这样的循环往复。

③强调企业自我发展的旺盛生命力状态,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生存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存是发展的基础,生存应在发展和创新中求得,发展也不仅仅是外延扩大再生产,也不只是数量的增加,而首先要注重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包含自身素质的增长、产品质量的提高、新产品的开发、品种结构的调整、基础管理的转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即要注重企业素质的增长,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④要明确企业活力的基础在于企业的内部,在于企业自身素质与能力,而外部环境又是企业活力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企业活力状态

企业的活力大致有四种状态,可用一个四象限的图来表示

第Ⅰ象限:外界环境适合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素质好,则企业活力一定很强。

第Ⅱ象限:外界环境不适合企业发展,但企业素质好,则企业活力不会很强。

第Ⅲ象限:外界环境不适合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素质又不好,则企业活力一定很差。

第Ⅳ象限:外界环境适合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素质不好,则企业活力不会强,这是因为企业如果不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即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呈现出活力,最终也会由于自身素质不佳,而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企业活力结构

企业活力可以用企业的获利能力、竞争能力、生长能力、适应能力、凝聚能力来表示(见下图)。

企业获利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企业竞争能力、生长能力、适应能力和凝聚力的基础和综合体现,是企业活力的结果。企业竞争能力是企业生存本能的表现,如同人只有运动才有活力一样,企业只有竞争才有活力;只有有了竞争,企业才会有压力,才会充分发挥潜力,才会促使企业增强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竞争是经济规律的要求,凡是在社会竞争环境中能够生存的企业,都必然是有活力的企业,否则只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企业生长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的前提条件,企业的生存必须建立在内涵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上,否则企业必将会失去生存的能力。企业适应能力是企业对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它主要是通过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来实现的,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生产进行调整,调整得越及

时越顺利,企业应变能力就越强。企业凝聚力是以企业职工对企业的态度表现出来的,凝聚力的强弱,关系到企业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企业整体功能的发挥。

上图所示为影响企业活力的因素,根据这些因素就可以对企业活力进行分析和诊断,由此可以找出企业的薄弱环节,然后对症下药,提高企业活力,可以有效地发挥企业的整体功能。

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的应用肘机

(1)实施投资或其他战略可行性分析时,素质与活力分析工具必不可少。

(2)企业通过活力分析和诊断,找出企业的薄弱环节,提高企业活力,该工具也是不可替代的。

(3)兼并或收购前,可以使用该工具对兼并或收购对象做一个客观的评价。来自

公司人员结构分析

公司人员结构分析 地方融资平台过去、现在和将来对地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会做出重大贡献。随着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不断推进,人才储备不足、高级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日益突显。为了更为清晰深度地了解我市各平台公司人员结构情况,现从人员数量配置、人员素质、岗位结构等方面对平台公司人员结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 一、人员结构现状分析 1、人员质量分析 截止2017年10月底,我市9家平台公司共有员工134人,其中借调到其他行政单位63人,平台公司现有在职人员71人。 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平台公司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其中,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平台公司总人数的%。从人员学历分布上看,平台公司基本具备了一支高学历的员工队伍。 2、年龄结构分析 从某种程度上讲,员工年龄与工作经验呈正比例关系。通过对员工年龄分布的分析,可初步得出具备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数量所占比例。具体数据如下图:从上图显示的数据上看,平台公司在35岁以上年龄阶段的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25岁以下年龄阶段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平均年龄约28岁。整体上看,平台公司整个员工队伍正处于年富力强阶段,人才队伍趋于年轻化,而一些工作经验丰富人员在总体人员中所占比例较小。

3、部门职位层次结构分析 从部门人员分布上看,各部门人员平均分布。从管理层级上看,职位层次较多,尤其表现在主管级、经理级两个管理层次上。此种现象可能产生工作程序繁琐、员工接受双重领导、信息传达不畅通等现象出现。建议对主管级、经理级两个职位层级进行适当缩减,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汇报程序的目的。 4、专业技术结构分析 平台公司在职人员71人,其中管理类专业人员占%,技术类人员只占总人数的%,技术类人员偏少。 二、存在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资源配置与使用、员工培训、薪酬激励、业绩考核、员工发展等模块。平台公司现有的制度经过不断的修订调整,已经比以前改进了许多,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1)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数量少、覆盖面小、内容不完整、缺少人力资源规划、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 (2)现有的管理制度原则性内容较多,可操作性不强,没有规范的工作流程,对各个环节没有明确责任人和分工; (3)缺少一些实质性内容,没有体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 没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就不能对日常工作的开展提供很好的指导,工作规则没有确定好,也将制约未来工作的有效开展。

企业员工素质结构分析

HR讲座系列之二十一:公司员工素质结构分析 在企业的经营经管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准确的素质结构分析是必须的,这也是制定企业技能培训方案的基本出发点。员工素质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部门结构职务结构经管权限结构性格结构 其中的性格结构,对于中层经管干部和业务骨干来说,尤为重要,一个人的工作风格肯定与其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这一点任何人也不能否认。那么在进行素质结构分析时,从哪些角度开始呢: A、知识结构:对员工知识结构的分析,不但为了准确地制定培训方案,更为了 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从而使得培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对公司员工素质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 文化教育水平:博士、硕士、双学士、学士、大专、中专、技校等等,从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针对具体的干部的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的效率。从整个公司来说,我们需要知道公司各个文化层次的员工数目,特别是中层经管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文化层次,是我们制定培训方案的基本依据。其中关键是要注意对于很多的干部,其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在进入社会以后往往从事的却是另外一个行业,虽然每个人均有爱好问题,但是发掘员工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却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职业教育培训: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相当多,肯定有很多的员工在进入公司以前,曾经接受过类似的培训,并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特长。例如社会办学院、社会办大学,短训班等等,这些培训要求对于公司的所有员工,特别是中层经管干部和业务骨干的职业教育培训档案要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公司在招聘人的时候往往注意这些东西,而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却常常忽视这些内容,这也是造成大多数的培训一刀切进行的直接原因。 专项短期培训:通过调查发现有哪些员工曾经接受过专项的培训。目前能够在一个公司里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是比较少的,那么,在来到公司以前在其他公司里是否接受过专项的培训,这一点也是目前人力资源经管当中几乎都忽略了的一个大的问题,而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愿意说明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中层经管干部和业务骨干中,这样的员工数目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的时候,必须对于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B、专业结构: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在公司里工作的很多员工并不是在从事着自己本专业的工作,大多数人的本性就是“看着别人碗里的饭香!”因为人生有太少或者太多选择的机会。要制定培训方案,我们必须对公司里的员工,特别是经管干部和业务骨干中,有多少人在从事着自己的本专业,有多少人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有多少人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的专业感到比较或满意、或一般、或无所谓。 如果你作了这么一番调查,你会发现生产部的部长以前学的是电子专业,对生产经管并不是很专长(但是有时候在一个岗位工作时间长了,就会有“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结构力学求解器使用范例

2.19分析如图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解: 结点,1,0,0 结点,2,10,0 结点,3,20,0 结点,4,5,-5 结点,5,15,-5 结点,6,10,-10 单元,1,2,1,1,0,1,1,0 单元,2,3,1,1,0,1,1,0 单元,3,5,1,1,0,1,1,0 单元,5,6,1,1,0,1,1,0 单元,6,4,1,1,0,1,1,0 单元,4,1,1,1,0,1,1,0 单元,4,2,1,1,0,1,1,0 单元,2,5,1,1,0,1,1,0 结点支承,1,2,-90,0,0 结点支承,6,2,0,0,0 结点支承,3,1,0,0 位移模型:静态显示 解答:有2个多余约束,体系自由度为1,的几何瞬变体系。

3.25计算静定多跨梁的支座反力,并画出梁的内力图。 解: 结点,1,0,0 结点,2,6,0 结点,3,7.5,0 结点,4,12,0 结点,5,14,0 结点,6,18,0 单元,1,2,1,1,0,1,1,1 单元,2,3,1,1,1,1,1,0 单元,3,4,1,1,0,1,1,1 单元,4,5,1,1,1,1,1,0 单元,5,6,1,1,0,1,1,0 结点支承,1,2,-90,0,0 结点支承,2,1,0,0 结点支承,4,1,0,0 结点支承,6,1,0,0 单元荷载,1,1,20,1/2,90 单元荷载,3,1,10,1/2,90 单元荷载,4,3,2,0,1,90 单元荷载,5,3,2,0,1,90 尺寸线,1,0.5,0.5,7.8,1.0,0.5,0,-3,3m,3,-3,3m,6,-3 尺寸线,1,0.5,0.5,7.8,0.5,0.5,6,-3,1.5m,7.5,-3,2m,9.5,-3,2.5m,12,-3,2m,14,-3 尺寸线,1,0.5,0.5,7.8,1,0.5,14,-3,4m,18,-3 解答: 弯矩图 剪力图 轴力图

结构力学(1)模拟试题1及答案

《结构力学(1)》模拟试题一 一判断题(10×1.5分=15分) 1 具有基本部分和附属部分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次序是:先计算基本部分,后计算附 属部分。() 2 当梁和刚架的铰支端和自由端上无外力偶作用时,该端弯矩等于零。 () 3 桁架中的零杆是不需要的、可以撤除的杆件。() 4 在一组移动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发生在跨中截面上。 () 5 图示结构(a)、(b)两种受力状态中,仅AB、AC、BC三杆受力不同。 () 6 图示结构截断三根链杆,可以变成一简支梁,故它是三次超静定结构。 () 7 图(a)所示两次超静定结构,可选图(b)为基本结构进行力法计算。() (a) (b) 8 作用在对称结构上的任何荷载都可分解为对称荷载和反对称荷载两部分。 () 9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布随杆件相对刚度比变化而改变。() 10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与其力法基本体系的相应位移相同。() 二填空题(10小题,共计30分) 1 工程结构从几何角度可分为____结构、板壳结构和实体结构三类,结构力学是以____结 构为主要研究对象。(2分) 2 图示刚架D截面的剪力F QDB =____、弯矩M DB =____ (内侧受拉为正)。(6分)

3 由于____力的存在,三铰拱截面上的弯矩比相应简支梁的弯矩小。(2分) 4 图示桁架中零杆总数=____。(2分) 5图示桁架中杆a、b的轴力分别为F Na=____,F Nb=____。(6分) 6 用图乘法求位移时,竖距y 应从____弯矩图上取。(2分) 7 图示简支梁在均布荷载q作用下,中点C竖向位移的图乘计算式为________(只列计算 式,不计算),EI为常数。(4分) 8 位移法方程实质上是____方程。(2分) 9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如果所取的基本未知量都是对称或反对称力,则____未 知力必等于零。(2分) 10 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结点角位移=____,独立结点线位移=____。 (2分) 三分析计算题(4小题,共计55分) 1 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说明分析过程并作出结论。 (5分) 2 简支梁上作用有移动的吊车如图,要求: (1) 计算吊车轮压F P1、F P2 ; (2) 求截面C弯矩、剪力最大值。(作M C 、F QC 影响线5分) (15分) 1m 1m 3m

结构力学 几何构造分析

1.图 示 体 系 是 几 何 不 变 体 系 。 ( ) 2.有 多 余 约 束 的 体 系 一 定 是 几 何 不 变 体 系 。 ( ) 3.图 示 体 系 是 : A .几 何 瞬 变 有 多 余 约 束 ; B .几 何 不 变 ; C .几 何 常 变 ; D .几 何 瞬 变 无 多 余 约 束 。 ( ) 4.在 不 考 虑 材 料 的 条 件 下 ,体 系 的 位 置 和 形 状 不 能 改 变 的 体 系 称 为 几 何 体 系 。 ( ) 5几 何 组 成 分 析 中 ,在 平 面 内 固 定 一 个 点 ,需 要 。 6图 示 体 系 是 体 系 ,因 为 。 7联 结 两 个 刚 片 的 任 意 两 根 链 杆 的 延 线 交 点 称 为 ,它 的 位 置 是 定 的 。 8试 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组 成 分 析 。 A C D B 9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组 成 分 析 。 A C D B E 10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组 成 分 析 。 A C D B 11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组 成 分 析 。 A B C D E F 12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组 成 分 析 。 A C D E F 13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组 成 分 析 。 B C D E F A G 14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组 成 分 析 。 A B C D E 15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组 成 分 析 。

A B C D E 16对 图 示 体 系 进行 几 何 组 成 分析 。 A B C D G E F 17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组 成 分 析 。 A B C D E F G H K 18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构 造 分 析 。 19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构 造 分 析 。 20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构 造 分 析 。 21对 图 示 体 系 作 几 何 构 造 分 析 。 22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组 成 分 析 。( 图 中 未 编 号 的 结 点 为 交 叉 点 。) A C B D E F 23对 图 示 体 系 进 行 几 何 组 成 分 析 。 A B C D E F 24三 个 刚 片 用 三 个 铰 两 两 相 联 时 的 瞬 变 原 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图 示 体 系 按 三 刚 片 法 则 分 析 , 三 铰 共 线 , 故 为 几 何 瞬 变 体 系 。 ( ) 26图 示 体 系 为 几 何 不 变 有 多 余 约 束 。 ( ) 27图 示 体 系 为 几 何 瞬 变 。 ( ) 28图 示 对 称 体 系 为 几 何 瞬 变 。 ( )

XX公司人员结构分析汇报.

公司人员结构分析汇报 一、人员现状: 公司共有岗位 36个,定编 88人,其中兼职 2人,现有员工 83人。全公司员工平均年龄31岁,其中 45岁以上老员工 12人, 占 14.5%, 35-45岁的 20人,占 24%, 35岁以下青年员工51人, 占 61.5%。从文化结构上来看,大学本科学历 2人,占 2.4%,大专学历 13人,占 15.7%,高中、中专学历 38人,占 45.8%,初中以下学历 30人,占 36.1%。员工构成中以近几年高中、中专毕业生以及 初中学历的中青年员工为主要成份。具体岗位情况详见附表 二、存在问题: 1、人员素质程度不高、个人观念意识太重,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事例 :女生换宿舍问题及引起的连锁问题、宿舍内丢失物品问题。 通过分析公司大部分员工学历层次较低,人员素质程度不高,个 人观念意识太重,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才出现了上面的问题。 建议:通过素质培训、知识培训、各层面人员的面谈沟通 , 正确引 导员工思想发展方向,以加强员工的素质 ; 积极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以提高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2、中层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 ; 体现在:所辖员工不服从工作安排和管理;对非所辖员工随意指示安排工作。 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的公司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 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不在于高级管理者,而在于一批具有高 素质和管理才能的中层管理者和专业人才。可见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 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不同于一般员工,他们的素质高低,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一般员工的职业行为。甚至关系企业发展的成败,因此 对中层管理者的素质,要有更高层次的特殊的要求。虽然不同规模的

结构力学 第二章 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第二章 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李亚智 航空学院·航空结构工程系

2.1 概述 结构要能承受各种可能的载荷,其几何组成要稳固。即受力结构各元件之间不发生相对刚体移动,以维持原来的几何形状。 在任意载荷作用下,若不考虑元件变形,结构保 持其原有几何形状不变的特性称为几何不变性。 在载荷作用下的系统可分为三类。 2.1.1 几何可变系统 特点: 不能承载,只能称作“机构”。 2 1 3 4 P 2’3’

2.1.2 几何不变系统 特点:能承载,元件变形引起几何形状的微小变化,可以称为结构。 2.1.3 瞬时几何可变系统 特点:先发生明显的几何变形,而后几何不变。 P 213 4 2’ 3’ 2’3’ P 2 1 34 5 ∞ →=2321N N 1 2 3 P 内力巨大,不能作为结构。 N 21 N 23 P 2

由以上分析可见,只有几何不变的系统才能承力和传力,作为“结构”。 系统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1)判断系统是否几何不变,以决定是否能作为结构 使用; (2)掌握几何不变结构的组成规律,便于设计出合理 的结构; (3)区分静定结构和静不定结构,以确定不同的计算 方法。

2.2 几何不变性的判断 2.2.1 运动学方法 将结构中的某些元件看成自由体,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度; 将结构中的另一些元件看成约束。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约束去消除自由度,系统就无法保持原有形状。 所谓运动学方法,就是指这种引用“约束”和“自由度”的概念来判断系统几何不变性的方法。

1、自由度与约束(1)自由度的定义 决定一物体在某一坐标系中的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变量的数目称为自由度,用n 表示。平面一个点有2个独立坐标,故n =2空间一个点有3个独立坐标,故n =3 x y y ?x ?A A ' x y A y A x A z A z A ' O

公司员工素质结构分析

公司员工素质结构分析

————————————————————————————————作者: ————————————————————————————————日期:

公司员工素质结构分析 作者:beijing_chen 阅读次数: 2027 加入时间:2006-4-13 13:41:03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准确的素质结构分析是必须的,这也是制定企业技能培训方案的基本出发点。员工素质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结构?专业结构 性别结构?年龄结构?部门结构 职务结构 管理权限结构 性格结构 其中的性格结构,对于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来说,尤为重要,一个人的工作风格肯定与其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这一点任 何人也不能否认。那么在进行素质结构分析时,从哪些角度开始呢: A、知识结构:对员工知识结构的分析,不但为了准确地制定培训方案,更为了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从而使得培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对公司员工素质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 文化教育水平:博士、硕士、双学士、学士、大专、中专、技校等等,从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针对具体的干部的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的效率。从整个公司来说,我们需要知道公司各个文化层次的员工数目,特别是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文化层次,是我们制定培训方案的基本依据。其中关键是要注意对于很多的干部,其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在进入社会以后往往从事的却是另外一个行业,虽然每个人均有爱好问题,但是发掘员工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却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职业教育培训: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相当多,肯定有很多的员工在进入公司以前,曾经接受过类似的培训,并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特长。例如社会办学院、社会办大学,短训班等等,这些培训要求对于公司的所有员工,特别是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的职 业教育培训档案要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公司在招聘人的时候往往注意这些东西,而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却常常忽视这些内容,这也是造成大多数的培训一刀切进行的直接原因。 专项短期培训:通过调查发现有哪些员工曾经接受过专项的培训。目前能够在一个公司里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是比较少的,那么,在来到公司以前在其他公司里是否接受过专项的培训,这一点也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几乎都忽略了的一个大的问题,而员工在一定程

公司员工素质结构分

公司员工素质结构分析 在企业的经营经管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准确的素质结构分析是必须的,这也是制定企业技能培训技术方案的基本出发点。员工素质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结构 专业结构 性别结构 年龄结构 部门结构 职务结构 经管权限结构 性格结构 其中的性格结构,对于中层经管干部和业务骨干来说,尤为重要,一个人的工作风格肯定与其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这一点任何人也不能否认。那么在进行素质结构分析时,从哪些角度开始呢: A、知识结构:对员工知识结构的分析,不但为了准确地制定培训技术方案,更为了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从而使得培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对公司员工素质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 文化教育水平:博士、硕士、双学士、学士、大专、中专、技校等等,从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针对具体的干部的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的效率。从整个公司来说,我们需要知道公司各个文化层次的员工数目,特别是中层经管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文化层次,是我们制定培训技术方案的基本依据。其中关键是要注意对于很多的干部,其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在进入社会以后往往从事的却是另外一个行业,虽然每个人均有爱好问题,但是发掘员工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却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职业教育培训: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相当多,肯定有很多的员工在进入公司以前,曾经接受过类似的培训,并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特长。例如社会办学院、社会办大学,短训班等等,这些培训要求对于公司的所有员工,特别是中层经管干部和业务骨干的职业教育培训档案要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公司在招聘人的时候往往注意这些东西,而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却常常忽视这些内容,这也是造成大多数的培训

浅析企业员工素质

浅谈企业员工素质 浅谈企业员工素质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后,各行各业创办实体如雨后春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生存发展困难,已成为当今业内人士的共识。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财、物”这三个基本要素,而“人”的要素又是摆在第一位的。企业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而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这已经成为企业界不争的事实。 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主要决定于这个企业拥有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难看出,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在企业运行之中的产、供、销;人、财、物;国家、企业、员工等问题上面临许多困难,而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显得更为突出,目前在员工的素质看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种是大约20%的人创造了企业中40%的效益,这些人的文化素质高,对企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起早摸黑,克服重重困难,一心扑在企业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创造性地忘我劳动,实干精神强,但总体与上层决策人有关。 第二种是大约20%的人创造了企业中30%的效益,这些人有某些方面的特殊才能,这些人工作负责能做好本职工作,他们可能没有人尽其才,或者是没有认同企业的目标或管理体制等,因此他们的才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第三种是大约20%的人创造了企业中20%的效益,他们是有培养和发展潜力的人,只是由于家庭的、社会的、企业的等其他原因,能力没有爆发出来。 第四种是大约30%的人可能只创

造了百分之几的效益,他们无所事事,基本没有多大贡献。 第五种是不合格的员工在企业中约占10%,他们谈不上对企业作贡献,某些时候甚至还给企业增加了负担,损公私肥,个人利益为重,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企业而言,可有可无。这种人虽然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却不可小视。 目前的员工素质水平,客观上跟不上企业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有赖于通过提升员工素质予以解决。否则,必然会严重影响、制约企业整体水平和效益的提高。我认为,要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首先提高决策层的素质。提高员工素质的提高固然重要,但是,更深层和更重要的我觉得在于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一个企业就象一个人一样,同样有性格,一个企业决策者的思维和行为特征将直接决定

《结构力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结构力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 判断题:择最合适的答案,将A、B、C或者D。 1.图1-1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B)几何不变体系,有多余约束 (C)几何瞬变体系(D)几何常变体系 图1-1 答:A。 分析:取掉二元体,结构变为下图 DE,DG和基础为散刚片,由三铰两两相连,三铰不交一点,所以组成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因此答案为(A) 2.图1-2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体系,有多余约束(B)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C)几何瞬变体系(D)几何常变体系 图1-2 答:A。

图中阴影三角形为一个刚片,结点1由两个链杆连接到刚片上,结点2由两个链杆连接到刚片上,链杆12为多余约束,因此整个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因此答案为(A) 3.图1-3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体系,有多余约束(B)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 (C)几何瞬变体系(D)几何常变体系 图1-3 答:A。 如果把链杆12去掉,整个体系为没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所以原来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因此答案为(A) 4.图1-4所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B)几何不变体系,有多余约束 (C)几何瞬变体系(D)几何常变体系 图1-4 答:A。

刚片1478由不交一点的三个链杆连接到基础上,构成了扩大的地基,刚片365再由不交一点的三个链杆连接到地基上,因此整个体系为没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因此答案为(A ) 5.图1-5所示的斜梁AB 受匀布荷载作用,0≠θ,B 点的支座反力与梁垂直,则梁的轴力 (A )全部为拉力 (B )为零 (C )全部为压力 (D )部分为拉力,部分为压力 图1-5 答:C 。 B 点支座反力与梁垂直,对梁的轴力没有贡献,竖直方向匀布荷载总是使AB 梁受压,因此答案为( C )。 6.图1-6所示结构C 点有竖直方向集中荷载作用,则支座A 点的反力为 图1-6 (A )() ↑P F (B )。 (C ) () ↑P F 31 (D )()↑P F 3 2 答:B 。 根据B 点弯矩为零,知道A 点反力为零,因此答案为(B ) 7.图1-7标示出两结构几何尺寸和受载状态,她们的内力符合 (A )弯矩相同,轴力不同,剪力相同 (B )弯矩相同,轴力不同,剪力不同 (C )弯矩不同,轴力相同,剪力不同 (D )弯矩不同,轴力相同,剪力相同

员工素质结构分析

员工结构与素质分析 ——以银川麦吉屋公司为例 摘要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准确的素质结构分析是必需的,这也是制定企业技能培训方案的基本出发点。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企业管理要“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素质。本文通过对笔者在xx公司的亲身实习中体会和调查,了解到该企业的员工的素质结构情况,并从该企业的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希望对该公司在今后的选人用人中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素质”,“人力资源”,“结构”,“薪酬”,“房地产” 引言

1.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各地的房地产经济蓬勃发展,经营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竞争也日益的加剧,怎样才能在如此激励的竞争中持续地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呢?是靠雄厚的资金基础、低廉的价格?还是靠技术创新?怎样才能在同样实力的竞争企业之间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取得快速的发展呢? 房地产业是目前大家关注的焦点行业,但就房地产企业本身而言,其关注点基本就在两个层面:一个是“企业”,一个是“人”,事实上二者之间又是紧密联系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力量,而核心竞争力最终来源于企业的人力资源,凭借企业内部人员所掌握的技术和专长,即员工素质。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思考人力资源的基点呢?应该确立怎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来增加人力资源的效益呢?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相对稀缺的环境下,如何才能快速而准确地发掘出企业所需的人才并加以培养和有效的配置,使得企业内部的人员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房地产业内人士也分析,由于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从工程施工到楼盘策划,都需要高层次人才,一些发展良好的房地产公司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高级人才也成为了必备的资源。人才在房地产行业己经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整个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概括起来就是“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几个方面,在“如何做”之前,我们应该先找出“选人、育人、用人、留人”的标准。目前国内外普遍的做法是建立员工素质模型,做人才的测评与培养。人才素质测评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对被测评对象做出科学的评价,这种方法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管理效率和质量,从而达到人与事的最佳配置。从整体上提高和优化员工的素质结构。 2.研究意义 研究的现实意义: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素质模型是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进行组织变革、建立高绩效文化的有效推进器;有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盘点,明晰目前

门式钢架的受力分析实例

一.分析种类: 结构力学静力分析 二.基本理论: 结构矩阵分析是结构力学的一种分析方法。结构矩阵分析方法认为:结构整体可以看作是由有限个力学小单元相互连接而组成的集合体,每个单元的力学性能可以比作建筑物中的砖瓦,装配在一起就提供整体结构的力学特性。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 1. 假想把连续系统分割成数目有限的单元,单元只在数目有限的节点相连。在节点引进等效载荷,代替实际作用与系统的外载荷 2. 对每个单元由分块近似的思想,按一定的规则建立求解未知量与节点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 3. 把所有单元的这种特性关系按一定条件集合起来,引入边界条件,构成一组以节点变量为未知量的代数方程组,求解就得到有限个节点处的待求变量 所以,有限元法实质上是把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联系系统,理想化为只有有限个自由度的单元集合体,使问题转化为适合于数值求解的结构型问题 静力分析用于求解静力载荷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和应力等。静力分析包括线性和非线性分析。而非线性分析涉及塑性,应力刚化,大变形,大应变,超弹性,接触面和蠕变。本次分析为结构线性静力分析 静力分析计算在固定不变的载荷作用下结构的效应,它不考虑惯性和阻尼的影响,如结构受随时间变化载荷的情况。可是,静力分析可以计算那些固定不变的惯性载荷对结构的影响(如重力和离心力),以及那些可以近似为等价静力作用的随时间变化载荷。 静力分析用于计算由那些不包括惯性和阻尼效应的载荷作用于结构或部件上引起的位移,应力,应变和力。固定不变的载荷和响应是一种假定;即假定载荷和结构的响应随时间的变化非常缓慢。静力分析所施加的载荷包括: l. 外部施加的作用力和压力 2. 稳态的惯性力(如中力和离心力) 3. 位移载荷 4. 温度载荷 线性静力分析的求解步骤 1.建模 2.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求解 3.结果评价和分析 三.有限元方法及软件: 利用位移函数—虚功原理推导梁单元的有限元计算公式 第一步:写出单元位移、节点力向量 应用软件ANSYS10.0 在ANSYS产品家族中有七种结构分析的类型。结构分析中计算得出的基本未知量(节点自由度)是位移,其他的一些未知量,如应变,应力,和反力可通过节点位移导出。本次分析静力分析(Stastic) 四.实例:门式钢架的受力分析 4.1 问题描述: 门式钢架受到均布载荷q=200N/m作用,其柱高5m,横梁长10m,柱和梁均采用刚梁制作,杨氏模量E=2.1e5MPa,泊松比u=0.3,且已知柱与梁的横截面积形式均为工字梁,其中柱的参数为W1=0.2、W2=0.2、W3=0.4、t1=0.02、t2=0.02、t3=0.01,梁的参数为柱的参数的1.565倍 要求:求在均布载荷q作用下门式钢架的剪力、最大弯距、最大转角,绘制弯距图以及剪力图。 示意图:

公司员工结构分析

公司员工结构分析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对员工进行准确的素质结构分析是必须的,这也是制定企业技能培训方案的基本出发点。员工素质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结构 专业结构 性别结构 年龄结构 部门结构 职务结构 管理权限结构 性格结构 其中的性格结构,对于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来说,尤为重要,一个人的工作风格肯定与其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这一点任何人也不能否认。那么在进行素质结构分析时,从哪些角度开始呢: A、知识结构:对员工知识结构的分析,不但为了准确地制定培训方案,更为了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从而使得培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对公司员工素质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 文化教育水平:博士、硕士、双学士、学士、大专、中专、技校等等,从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确定针对具体的干部的培训内容,以提高培训的效率。从整个公司来说,我们需要知道公司各个文化层次的员工数目,特别是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文化层次,是我们制定培训方案的基本依据。其中关键是要注意对于很多的干部,其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在进入社会以后往往从事的却是另外一个行业,虽然每个人均有爱好问题,但是发掘员工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却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职业教育培训: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相当多,肯定有很多的员工在进入公司以前,曾经接受过类似的培训,并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特长。例如社会办学院、社会办大学,短训班等等,这些培训要求对于公司的所有员工,特别是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的职业教育培训档案要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公司在招聘人的时候往往注意这些东西,而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时候却常常忽视这些内容,这也是造成大多数的培训一刀切进行的直接原因。 专项短期培训:通过调查发现有哪些员工曾经接受过专项的培训。目前能够在一个公司里工作10年以上的员工是比较少的,那么,在来到公司以前在其他公司里是否接受过专项的培训,这一点也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几乎都忽略了的一个大的问题,而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愿意说明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中层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中,这样的员工数目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0,因此,在制定培训方案的时候,必须对于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B、专业结构:只要稍微注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在公司里工作的很多员工并不是在从事着自己本专业的工作,大多数人的本性就是看着别人碗里的饭香!因为人生有太少或者太多选择的机会。要制定培训方案,我们必须对公司里的员工,特别是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中,有多少人在从事着自己的本专业,有多少人是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有多少人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的专业感到比较或满意、或一般、或无所谓。 如果你作了这么一番调查,你会发现生产部的部长以前学的是电子专业,对生产管理并不是很专长(但是有时候在一个岗位工作时间长了,就会有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感觉,虽然水平无法有质的飞跃,但是也无妨),而且从心里来说,并不是他最喜欢干的工作,但是,他本人目前却对换一个工作岗位不感兴趣,所以也就这么一直干了下去;同时你也会发现,行政部的行政主管学的是企业管理,但是实际上他最感兴趣的是生产管理,而且在生产管理方面他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理论基础,而且他本人也愿意去生产部工作,但是,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工作,如果提出要换工作岗位,也许会给公司领导留下不踏实的或者是挑肥拣瘦的印象,那样反而不好。

于玲玲结构力学第二章__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精)

第二节静定平面桁架 一、桁架的内力计算中采用的假定 (1桁架的结点都是光滑的铰结点; (2各杆的轴线都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心; (3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 二、桁架的分类 (1简单桁架:由基础或一基本三角形开始,依次增加二元体形成。 (2联合桁架:由几个简单桁架按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形成。 (3复杂桁架:不属于前两类的桁架。 三、桁架的内力计算方法 1、结点法 取结点为隔离体,建立平衡方程求解的方法,每个结点最多只能含有两个未知力。该法最适用于计算简单桁架。 根据结点法,可以得出一些结点平衡的特殊情况,能使计算简化: (1两杆交于一点,若结点无荷载,则两杆的内力都为零(图2-2-1a 。 (2三杆交于一点,其中两杆共线,若结点无荷载,则第三杆是零杆,而共线的两杆内力大小相等,且性质相同(同为拉力或压力(图2-2-1b。 (3四杆交于一点,其中两两共线,若结点无荷载,则在同一直线上的两杆内力大小相等,且性质相同(图2-2-1c 。推论,若将其中一杆换成力F P ,则与F P 在同一直线上的杆的内力大小为F P ,性质与F P 相同(图2-2-1d 。 F N3

F N3=0 F N1=F N2=0 F N3=F N4(a (b(cF N4 (dF N3=F P F P N1F F N2 F N1 F N2 F N1 F N2 F N1 F N2 F N3 F N3 F N1=F N2,F N1=F N2, F N1=F N2, 图2-2-1

(4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对称轴处的“K ”型结点若无外荷载作用,则斜杆为零杆。例如 图2-2-2所示对称轴处与A 点相连的斜杆1、2都是零杆。 1A 2 F P F P A F P F P B F P F P B A (b(a X =0 图2-2-2 图2-2-3

员工队伍现状分析

员工队伍现状分析 (一)员工总量分析 自***年成立以来,经过**年的发展,物资供应**发展成为***年物资供应额在**亿元以上,集机械化作业、自动化控制,装卸、倒运、堆码、检验、存储、发运一条龙作业的大型物资供应***企业。 200*年用工总量为***人,职工人数**人,市场化用工***人。其中:男x人,女x人;干部x 人,工人x人。管理人员x人,占用工总数的x%;**信息及物资供应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和跟随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国际经营及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市场开发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仓储及生产服务队伍x人,占用工总数的x%;后勤保卫及其他人员x人,占用工总数的x%。 (二)员工总体结构分析 1、机关人员占全体员工比例 机关人员占全体员工比例*%。该比例主要是结合我处的组织结构状况,反映机关人员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幅度。 2、管理人员绝对值分析 油田重组后,按照有序的调整组织形式,科学合理地设置单位组织体系,使与企业发展方向统一合拍。依据**第030号文,处级**,占职工总数比例1.7%。按**号文,*合计科级职数*人,现有科级干部*人,占用工总量的x%,建议增加*人,占用工总量的x%。 *级的管理队伍总体呈增长趋势。*级管理人员由200*年的*人增长到200*年的*人,从数据看,科级管理人员增减趋势稳定,平均每年递增*人。 3、年龄结构 企业员工总体平均年龄为x岁。其中30岁以下:x人,占用工总量的x%,31—40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41—49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50岁:x人,占用工总量的x%,51岁以上:x人,占用工总量的x%。 4、学历结构 200*年到200*年,企业总体的学历结构呈现的主要特征是:中专高中技校及以下的低学历逐年递减,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逐年递增,但高学历员工比例仍然小于低学历员工比例,企业整体学历水平较低。研究生及以上高学历员工增长缓慢,到200*年为*人,为员工总量的*%。到200*年初,企业员工总体学历结构为:研究生及以上x人占*%,本科x人占*%,专科x人占*%,中专x人占*%,高中技校及职高x人占*%,初中及以下x人占*%。 中专高中技校及以下学历的相对比例由200*年的x人占*%降到200*年的x人占*%,其绝对值减少了*%,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相对比例由200*年的x人占*%增长到200*年的x人占*%,其绝对值增长了*%,这主要是因为:(1)企业有大量员工通过自学考试、函授取得了较高学历;(2)这一时期企业逐年引进大专和本科毕业生。(3)部分低学历员工因退休、买断分流等形式得以减

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

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 学习目标 掌握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类型、主要原则和量化方法,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成、类型、设计原理,以及品德测评、知识测评和能力测评的方法,能够运用员工素质测评的各种方法进行企业员工招聘。 知识要求 一、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一)个体差异原理 员工测评的对象是人的素质。只有人的素质存在而且具有区别时,员工测评才具有现实的客观基础。员工测评的基本假设认为:人的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为意志所转移的。 (二)工作差异原理 (三)人岗匹配原理 所谓人岗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理,根据人体间不同的素质和要求,将其安排在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保持个体素质与工作岗位要求的同构性,即保持个性需要与工作报酬的同构性,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人岗匹配包括: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 二、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 (一)选拔性测评:是指以选拔优秀员工为目的的测评。 (二)开发性测评:是指开发员工素质为目的的测评,可以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三)诊断性测评:是了解现状或查找根源为目的的测评。 (四)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是指以鉴定或验证某种素质是否具备以及具备程度为目的的测评,它经常穿插在选拔测评中。 三、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 (一)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所谓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是指在素质测评过程中,既要尽量采取客观的测评手段与方法,又不能忽视主观性综合评定的作用;既要强调客观性,又不能完全追求客观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测评工具客观性与测评主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让它们彼此优势互补,而不要相互对立。 (二)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公司员工的素质结构分析

公司员工的素质结构分析 在企业的经营治理的过程中,对职员进行准确的素养结构分析是必须的,这也是制定企业技能培训方案的差不多动身点。职员素养结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结构 专业结构 性不结构 年龄结构 部门结构 职务结构 治理权限结构 性格结构

其中的性格结构,关于中层治理干部和业务骨干来讲,尤为重要,一个人的工作风格确信与其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于这一点任何人也不能否认。那么在进行素养结构分析时,从哪些角度开始呢: A、知识结构:对职员知识结构的分析,不但为了准确地制定培训方案,更为了充分地利用各种有效的资源,从而使得培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在对公司职员素养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 文化教育水平:博士、硕士、双学士、学士、大专、中专、技校等等,从这些方面的分析能够确定针对具体的干部的培训内容,以提升培训的效率。从整个公司来讲,我们需要明白公司各个文化层次的职员数目,专门是中层治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的文化层次,是我们制定培训方案的差不多依据。其中关键是要注意关于专门多的干部,其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在进入社会以后往往从事的却是另外一个行业,尽管每个人均有爱好咨询题,然而挖掘职员在学校所把握的知识和技术,却是我们不能够忽视的一个重要咨询题。 职业教育培训: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相当多,确信有专门多的职员在进入公司往常,曾经同意过类似的培训,并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特长。例如社会办学院、社会办大学,短训班等等,这些培训要求关于公司的所有职员,专门是中层治理干部和业务骨干的职业教育培训档案要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公司在聘请人的时候往往注意这些东西,而在对职员进行培训的时候却常常忽视这些内容,这也是造成大多数的培训一刀切进行的直截了当缘故。

ANSYS结构力分析实例

基于图形界面的桁架桥梁结构分析(step by step) 下面以一个简单桁架桥梁为例,以展示有限元分析的全过程。背景素材选自位于密执安的"Old North Park Bridge" (1904 - 1988),见图3-22。该桁架桥由型钢组成,顶梁及侧梁,桥身弦杆,底梁分别采用3 种不同型号的型钢,结构参数见表3-6。桥长L=32m,桥高H=5.5m。桥身由8 段桁架组成,每段长4m。该桥梁可以通行卡车,若这里仅考虑卡车位于桥梁中间位置,假设卡车的质量为4000kg,若取一半的模型,可以将卡车对桥梁的作用力简化为P1 ,P2 和P3 ,其中P1= P3=5000 N, P2=10000N,见图3-23。 图3-22 位于密执安的"Old North Park Bridge" (1904 - 1988) 图3-23 桥梁的简化平面模型(取桥梁的一半) 表3-6 桥梁结构中各种构件的几何性能参数 解答以下为基于ANSYS 图形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 , GUI)的菜单操作流程。 (1) 进入ANSYS(设定工作目录和工作文件)

程序→ANSYS →ANSYS Interactive →Working directory(设置工作目录)→Initial jobname (设置工作文件名):TrussBridge →Run →OK (2) 设置计算类型 ANSYS Main Menu:Preferences… →Structural →OK (3) 定义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 →Add/Edit/Delete... →Add…→Beam: 2d elastic 3 →OK(返回到Element Types窗口)→Close (4) 定义实常数以确定梁单元的截面参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Real Constants…→Add/Edit/Delete →Add…→select Type 1 Beam 3 →OK →input Real Constants Set No. : 1 , AREA: 2.19E-3,Izz: 3.83e-6(1号实常数用于顶梁和侧梁) →Apply →input Real Constants Set No. : 2 , AREA: 1.185E-3,Izz: 1.87E-6 (2号实常数用于弦杆) →Apply →input Real Constants Set No. : 3, AREA: 3.031E-3,Izz: 8.47E-6 (3号实常数用于底梁) →OK (back to Real Constants window) →Close (the Real Constants window) (5) 定义材料参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 →Elastic →Isotropic →input EX: 2.1e11, PRXY: 0.3(定义泊松比及弹性模量) →OK →Density (定义材料密度) →input DENS: 7800, →OK →Close(关闭材料定义窗口) (6) 构造桁架桥模型 生成桥体几何模型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Keypoints →In Active CS →NPT Keypoint number:1,X,Y,Z Location in active CS:0,0 →Apply →同样输入其余15个特征点坐标(最左端为起始点,坐标分别为(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4,5.5), (8,5.5), (12,5.5), (16.5.5), (20,5.5), (24,5.5), (28,5.5))→Lines →Lines →Straight Line →依次分别连接特征点→OK 网格划分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Attributes →Picked Lines →选择桥顶梁及侧梁→OK →select REAL: 1, TYPE: 1 →Apply →选择桥体弦杆→OK →select REAL: 2, TYPE: 1 →Apply →选择桥底梁→OK →select REAL: 3, TYPE:1 →OK →ANSYS Main Menu: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Tool →位于Size Controls下的Lines:Set →Element Size on Picked →Pick all →Apply →NDIV:1 →OK →Mesh →Lines →Pick all →OK (划分网格) (7) 模型加约束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Displacement →On Nodes →选取桥身左端节点→OK →select Lab2: All DOF(施加全部约束) →Apply →选取桥身右端节点→OK →select Lab2: UY(施加Y方向约束) →OK (8) 施加载荷 ANSYS Main Menu: Solution →Define Loads →Apply →Structural →Force/Moment →On Keypoints →选取底梁上卡车两侧关键点(X坐标为12及20)→OK →select Lab: FY,Value: -5000 →Apply →选取底梁上卡车中部关键点(X坐标为16)→OK →select Lab: FY,Value: -10000 →OK →ANSYS Utility Menu:→Select →Everything (9) 计算分析 ANSYS Main Menu:Solution →Solve →Current LS →OK (10) 结果显示 ANSYS Main Menu:General Postproc →Plot Results →Deformed shape →Def shape only →OK(返回到Plot Results)→Contour Plot →Nodal Solu →DOF Solution, Y-Component of Displacement →OK(显示Y方向位移UY)(见图3-24(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