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库相关文献综述

智库相关文献综述

智库相关文献综述
智库相关文献综述

智库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智库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然而有关智库的研究却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1971年,保罗·迪克森(Paul Dickson)发表了第一本介绍美国智库形成与发展的著作《智库》(Think Tanks),成为最早的研究智库的专著。1989年,由肯特·威弗(Kent Weaver)撰写的《变化中的智库世界》(The Changing World of Think Tanks)成为早期发表的研究智库的较为重要的文章。直到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冷战结束和跨国问题的出现,对智库的研究才开始逐步深入和全面,有关智库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纵观西方智库的研究史,我们发现对智库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关注智库的形成和政治社会发展背景;二是对智库进行分类比较与排名;三是对智库组织结构、政治背景、非营利性和智库与全球政策网络的相关研究。

1、分析智库的形成和发展的政治背景

西方智库研究的早期,学者们的研究多是基于历史路径的分析方法,主要分析智库的形成以及发展的政治背景:他们普遍认为早期的智库推崇中立的专业知识,尽量避免卷入到不同政治派别的争论中,提供客观可靠的信息。随着上世纪60年代后思想氛围和捐助来源的变化,新建立起来的智库具有了党派意识,同时注重营销和媒体曝光率,向市场化转变。

1991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史密斯(James Smith)在《思想捐客—智库与新政策精英的崛起》(The Idea Brokers: Think Tanks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Policy Elite)中梳理了政治精英和智库专家在美国的兴起和历史发展,重点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以传统基金会为代表的保守主义智库,认为美国智库的发展归因于美国发达的基金会、美国特有的三权分立和联邦制度以及美国政党权力的分散。大卫·里奇(David M. Ricci)在1993发表了《美国政治的变革:新华盛顿与智库的崛起》①(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s:The New Washington and the Rise of Think Tanks)介绍了智库在美国新的华盛顿政治文化中的兴起过程,认为美国政府的内部因为智库的作用发生巨大的变化;1998年邓海姆和加梅特(Denham and Garnett)出版了著作《英国智库和舆论环境》(British Think Tanks and the Climate of Opinion),作者从历史角度分析了英国智库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认为英国智库在英国社会思潮的竞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②。

2、对智库进行比较分析、分类与排名

①David M. Ricci,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s: The New Washington and the Rise of Think Tanks,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②Andrew Denham and Mark Garnett, British Think Tanks and the Climate of Opinion, London: UCL Press,1998.

智库的特征千差万别,不同国家的智库按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背景具有重大的差异性。依照不同标准对智库分类是西方智库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有学者以专业化标准,将智库分为综合性智库和专业性智库。2006年德国学者约瑟夫·布雷姆(Josef Branml)在其文章《美德智库比较》①(U.S and German Think Tank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中,以政治派别和意识形态为标准,将智库分为学术研究性智库、合同型智库、倡导型智库和党派代表性智库,认为德国60%以上属于前两者,不能分别政治派别和意识形态,而美国54%属于第二大类,拥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学者们对不同国别的智库进行对比、分类与归纳,运用比较研究方法论证影响智库的结构和战略的因素。1998年由学者丹尼·斯通(Diane Stone)等人合编的《跨国界的智库:一种比较研究路径》②(Think Tanks across Nations: A Comparative Approach),通过对西方国家主要智库情况的介绍展现不同国家智库的特点。詹姆斯·迈克甘2000年在西班牙召开的智库会议论文集《智库与公民社会:思想和行动的催化剂》③(Think tanks & civil societies : Catalysts for ideas and action),以及2005年他与埃里克·约翰逊(Erik Johnson)编辑出版的《比较智库:政治与公共政策》④(Comparative Think Tanks,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都是此类著作。

为了对全球智库的发展有较全面的了解,一些学者收集全球智库信息和数据、追踪智库发展动态及趋势,开展了一些针对智库的调查项目,如日本综合开发研究机构(National Institute for Research Advancement)编制的《世界智库名录》(NIRA’s World Directory of Think Tanks),介绍了世界上不同国家智库的组成、管理和运作,每三年修订改版。美国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詹姆斯·迈克甘(James G. McGann)开展的项目“智库和公民社会项目”(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 TTCSP),每年就全球智库的情况进行调查及排名,并发表当年的《全球智库调查报告》。目前已经出到第6版。据《2012年全球智库报告》⑤的统计,目前全球七大地区⑥共有6603家智库,其中北美有1919家,占29%;欧洲1836家,占27%;亚洲1194家,占18%,近年来亚洲国家的智库数量发展迅猛。

3、智库组织结构、政治背景、非营利性和智库与全球政策网络的相关研究

①Josef Branml, “U.S and German Think Tank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German Policy Studies, Vol.3, No. 2,2006, pp.222-267.

②Diane Stone, Andrew Denham & Mark Garnett, Thinks tanks across nations: A comparative approach,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8.

③James G. McGann, Think tanks & civil societies : Catalysts for ideas and acti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0.

④James G. McGann & Erik C. Johnson, Comparative Think Tanks,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2005.

⑤James McGann: 2012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Rankings, January 12, 2013.

⑥根据McGann 的报告,这七大地区是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中东和北非、北美、大

洋洲。

智库是否具有意识倾向,是什么原因导致智库采取不同的组织和战略格局,以及这些组织结构如何影响智库的行为,是学者们感兴趣的课题。约瑟夫·布雷姆(Josef Branml)在其文章《美德智库比较》(U.S and German Think Tank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中采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这三种形式,以制度、法律、资金、知识和竞争性等多种环境因素为变量,认为环境对于智库战略选择、组织架构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

丹尼·斯通(Diane Stone)认为“知识和政策是一个相互构成关系,智库不是简单的从研究到政策的信息传递者,智库帮助提供概念,管理的范式,实证例子,然后转化成为制定政策需要的公认的假设①。2000 年他在《关于智库的跨国化以及非营利性分析、建议和宣传》②(Think Tank Transnationalisation and Non-profit Analysis, Advice and Advocacy)一文中把智库看作非营利性的组织,它们目标是立法、行政和官僚机构,通过知识产权分析论证,寻求思想与政策的连接点,跨国的合作也增加了智库的影响力。2007年丹尼·斯通发表的文章《回收箱,垃圾桶或智库?三种理解政策分析机构的神话》③(Recycling Bins, Garbage Cans or Think Tanks?Three Myths Regarding Policy Analysis Institutes)质疑对智库的传统观点,比如认为智库是国家之间的桥梁;认为智库为公众利益服务。作者强调知识和政策是一个相互构成的关系,智库不是简单的传输研究政策。

二、国内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开始关注国际事务与国际政治,相伴随的,中国学者关于国外智库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出版了一批关于智库的研究著作。

1、国内关于西方智库概述的著作

吴天佑、傅曦主编的《美国重要思想库》④是国内最早介绍欧美智库的书籍,该书简要的对美国60个主要的智库机构进行了介绍,开创了研究了这一领域的先河,但是该书并没有就美国智库的发展以及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作相关研究。1990年7月,朱锋、王月若编辑出版了《领导者的外脑—当代西方思想库》⑤,该书概括性的介绍了西方智库发展的背景及原因,总结了智库的职能和活动特点,并简要分析了80年代的智库的发展趋势,这本著作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介绍当代西方智库的书籍。

①Diane Stone & Andrew Denham (eds.), Thinks tanks traditions: Policy Research and the Policy of Idea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anchester, 2004.

②Diane Stone, “Think Tank Transnationlisation and Non-profit A nalysis, Advice and Advocacy”, Global Society: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 14, No. 2, April 2000, pp.153-172.

③Diane Stone, “Recycling Bins, Garbage Cans or Think Tanks? Three Myths Regarding Policy Analysis Institut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 85, No.2, June 2007, pp. 259-278.

④吴天佑、傅曦:《美国重要思想库》,时事出版社,1982 年。

⑤朱锋、王月若:《领导者的外脑—当代西方思想库》,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年。

进入21世纪,国内对于西方智库的研究和分析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一批专业的智库研究作品问世。2000年5月,北京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编辑出版了《领袖的外脑—世界著名思想库》①一书,对世界主要国家智库的运作机制、人员组织、研究情况等作了综合性介绍。2003年8月,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辑出版了《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②一书,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美国智库与美国对华决策关系的专著。关于智库的综述有2007年朱旭峰:《“思想库”研究:西方研究综述》③,2010年6月金芳、孙震海等著《西方学者论智库》④,该书比较详细全面的介绍了西方智库的发展、历史与相关研究状况,梳理了西方学者对于智库及其作用的研究。

2、国内关于智库对公共政策作用的研究

国内学者开始研究智库与政策的关系是从美国智库开始的,多数学者认为美国智库能够取得较快的发展是与美国智库运作模式及政治背景相关。相关的研究题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分析美国智库的概念、运行体制及舆论引导作用。美国的智库按照政治倾向进行分类,主要是保守派、中间派和自由派这三派,而学者们也倾向于运用精英主义和多元主义来探讨智库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2002年袁鹏的《美国思想库:概念及起源》⑤对美国智库的概念和起源的不同学说进行了汇总和分析;2004年王春法、张国春的《美国思想库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⑥则从美国思想库的类别与历史沿革,内部管理和功能分析,介绍了美国思想库的共同特征。

二是对智库在美国外交政策制订中的角色和功能进行了探索,智库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主要方式:提出对外政策思想、为美国外交决策提供人才、为外交决策者提供政策交流平台、引导公众舆论、参与“第二轨道”外交。2004年朱旭峰、苏钰发表了《西方思想库队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基于社会结构的影响力分析框架构建》⑦,文章基于社会结构理论的智库影响力分析框架,探讨西方思想库影响公共政策机理的层次结构。2012年忻华发表了《美国主要智库对美国对韩贸易政策的影响机制:结构与过程的视角》⑧,文章从美国公共决策体系的结构与过程这两个视角出发,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三家美国智库,阐述其对美国对韩贸易政策的影响机制。王莉丽《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⑨、肖丁人的《政

①国际战略研究所编:《领袖的外脑—世界著名思想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

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美国思想库及其对华倾向》,时事出版社,2005 年版。

③朱旭峰:《“思想库”研究:西方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7 年第 1 期。

④金芳等著:《西方学者论智库》,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 年 6 月。

⑤袁鹏:《美国思想库:概念及起源》,《国际资料信息》,2002 年第10 期。

⑥王春法、张国春:《美国思想库的运行机制及其启示》,《民主与科学》,2004 年第 3 期。

⑦朱旭峰、苏钰《西方思想库队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基于社会结构的影响力分析框架构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 年第12 期。

⑧忻华:《美国主要智库对美国对韩贸易政策的影响机制:结构与过程的视角》,《国际论坛》,2012 年 3 月。

⑨王莉丽:《美国思想库的“旋转门”机制》,《国际问题研究》,2010 年第 2 期。

治知识化——智库与政治决策过程的科学化》①、季萌的《舆论传播与美国智库》②等则详细介绍美国智库的某一方面的功能和影响。

三是智库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也是中国学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多从总体上分析保守主义智库和自由主义智库的主张和及其对华决策的影响,张春的《美国思想库与一个中国政策》③对学术型思想库、游说型思想库和合同型思想库三大类思想库对一个中国问题上的政策立场和影响进行剖析,并指出美国思想库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制度必将发挥更大影响力,应重视对美国智库的研究。

①肖丁人:《政治知识化——智库与政治决策过程的科学化》,《社会观察》,2006 年第8 期。

②季萌:《舆论传播与美国智库》,《对外传播》,2010 年第 2 期。

③张春:《美国思想库与一个中国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关于规范研究生撰写文献综述格式的说明

(博士、硕士)研究生文献综述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封二:“文献综述”撰写的基本要求 1、研究生撰写的“文献综述”封面及尾页必须统一打印成“样张”的格式,并装订成册。 2、“文献综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等部分。引言的基本内容包括毕业(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方向,历史渊源,目前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阅读了那些中外文刊物;正文是综述主要内容的叙述部分:一般要叙述本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某阶段的发展历史,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在的问题,对当前的工作现状,今后发展趋势应作重点、详尽而具体的叙述;结论部分一般除研究所得的结论外,还概括指出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等;最后列举全部的参考文献。 3、“文献综述”的尾页必须填有指导教师的评语。 4、“质量评价结果”栏由研究生院组织专家评价后填写。

指导教师的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质量评价结果: 负责人: 年月日-----------------------------------------------------------------------------------------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在做了各方面的准备之后,综合实践活动就面临着开题的问题了。怎么样开题呢?其实开题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写开题报告,写好了开题报告,开题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什么是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我们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写开题报告了。第一是标题的拟定:我们的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当然拟题得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一是标题不能太长,要简洁明了;二是要准确朴素,不能为了好看而搞得花里胡哨的,反而让人不知所云;三是用语要规范,有些人为了哗众取宠,有意在标题里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汇,或者干脆现搬一些口号式的新名词,结果弄得文不对题。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

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 “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跨文化交际的工具是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加强词汇教学的策略研究是当前小学英语课改的要求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Wilkins 1976 。”有研究表明,词汇水平对英语写作有直接影响,高水平的英语写作者都掌握了大量的英语词汇。掌握词汇量的多少与阅读速度成正比,词汇量越大,阅读中遇到的生词越少,理解程度就越高,返之亦然。(杨梅珍,1997)。词汇的习得,无论是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戴曼纯,2002)但习得足够多的词汇是语言问题的核心。因此,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扩大语言词汇量是永无止境的。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投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引起了世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在于个体智能是高是低,而在于每个人的智能组合不同,他们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学生找到最合适他们的天性和意愿发展、成长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其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来带动和发展其他领域的智能,尤其是他们智能弱项的发展。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组把本阶段的研究目标确定为: 1.通过教学理论学习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通过分析研究词汇的特点,优化词汇教学方法。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有效的教授学生英语单词记忆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单词教学水平。 2.研究学生的记忆特点,教授学生英语单词的记忆的方法,学生根据自身记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通过多元化的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师开发和拓展英语语教学资源的能力,锻炼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有探索、创新精神,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的英语教师队伍,活跃我校活动教学的研究并形成特色。 六、研究内容 1.改变创新词汇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数学效率; 2.探究多种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词汇学习的主动性与兴趣; 3.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生调汇学习策略的培养; 4.课外巩固记忆的系统化指导方法。 七、研究重难点 研究重点:调查整理五、六年级英语教材中的词汇教学内容,研究这些词汇教学与学生识记词汇的方法和习惯为切入点,研究高年级英语语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研究难点:研究五、六年级英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研究一套适合高年级词汇识记和运用效果的课堂评价机制。 八、研究的创新点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学生群体间的多向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合作情况,更加关注的是“互动场”这个“整体生活空间”的营造,追求词汇教学多向互动所形成的整体性、和谐性、有效性。 九、研究方法

客户关系管理文献综述

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和理论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在近几年来受到国内外管理界和信息技术界的重点关注,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和客户竞争,客户关系管理也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推崇,因此客户关系管理成为近年来管理界和信息技术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本文主要从客户关系管理的产生、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与内涵、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状况展开,并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理论;关系营销;数据挖掘 前言 著名的管理大师“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中提出,“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企业经营的真谛是获得并留住顾客”。 自客户关系管理概念被提出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CRM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贡献,企业和机构也在客户关系管理功能的诱惑下开始实施客户关系管理。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起源 CRM(客户关系管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接触管理”(Contact Management),即专门收集整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在 1984 年, Ives 和 Learmonth 提出了客户生命周期(CRLC)的概念,旨在客户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支持并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 被视为CRM 思想的萌芽。到90年代初期演变成为包括电话服务中心支援资料分析的客户关怀(Customer Care)。而作为一个概念来说,客户关系管理最早由美国Gartner Group提出,Gartner Group 最初认为,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 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通过回顾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我们可以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有整体的把握和了解。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总结了营销观念发展的五个演变阶段,包括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 前三个阶段是以“生产者为导向”的传统营销观念,后两个阶段成为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从传统营销观念到客户关系管理观念,企业对客户的态度发生了巨变。传统营销观念中企业没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研究生如何写文献综述

如何做文献综述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清楚了文献综述的意涵,现来说说怎么做文献综述。虽说,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资料是负责任的研究态度,但如果缺乏标准,就极易将人引入文献的泥沼。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课题文献综述

《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课题研究 文献综述 课题立项编号: 课题研究单位:鹿寨县四排镇第二小学 文献综述作者:梁桂连 摘要:之前,我校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养成课前备好课的习惯,课堂教学不讲究策略,不重视课堂教学效果,教学随意性大,故教学质量上不去。针对我校现状,一年来,我们课题组参加《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研究,各课题组成员努力反思、自查、自省,积极参与研究、学习,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写教学反思;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认真研究,相互学习,收效良好。 关键词:教学现状;研究;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成果 一、前言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2017年春开始我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立项并开始研究,在全体组员的共同研究下,我们组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成长了不少,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理论学习上还是远远不足的,所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正文 (一)历史发展 2017年春,我们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在鹿寨县级课题立项,我们马上对我校的部分老师及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课前制定教学目标的意义,不懂得课堂教学策略,很多老师们平时无暇去研读课标,即使有的老师去看一下课标,也是囫囵吞枣,对课标中的理念理解也不到位。有的老师得到教学内容,首先想到的是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有的老师不愿意自己设计,有的教师没有信心或能力去设计。教师没有科学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去完成教学内容,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学生们不知道什么是学习的目标,很多都不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所以上完一节课,结束的仅仅是时间,不知道所谓的目标,更谈不上是否达成目标。针对老师们的现状,我们的课题《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实施策略》真的值得我们去研究了。 于是我们开始进行课题研究,首先理解课题,我们向从鹿寨县实验小学来我们学校支教的邹文英老师和韦东丽老师请教。从她们那我们开始了解到教学目标的制定应该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教学重点可以摘自教学目标中,而教学难点则根据教材、根据学情而定,不一定出自教学目标。有了她们的帮助,顿时我们脑海里的概念清晰多了,我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服务市场营销-文献综述培训讲学

服务市场营销文献综述 一、服务营销的发展历程 1953年出现的服务营销文献为起步阶段拉开了序幕,而商品营销与服务营销的论战则是这个时期的终曲。 早期的市场营销学(Bartels,1988)关注的是农产品的销售。随后,它的范围扩大至有形商品的市场营销。20世纪40年代中期,一些工业化国家已开始向服务经济过渡,之后才开始了服务经济以及服务营销的研究。 拉思梅尔(Rathmell,1966)认为,营销人员应该更多地关注服务领域,他为服务所作的定义一直沿用至今。拉斯梅尔于1974年写的书是服务营销理论的第一部长篇专著。他试图将服务引入市场营销行业,使两者互为交融。 到了70年代后期,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改变了服务营销学的发展历史。林恩?肖斯塔克,(当时的花旗银行副总裁)撰写了一篇名为“从产品营销中解放出来”的文章,刊登在市场营销月刊)(1977)上。在肖斯塔克的文章中,她提出了以下这段引起争的主张:“服务行业中没有能够建立相关的营销理论,恐怕与市场营销本身的“近视”作风不无关系……因为市场营销中缺乏与服务密切相关的指导、术语或操作准则,所以服务行业在将营销与决策和控制等主要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往往行动迟缓。”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对此评论道:“这篇文章即便没有改变市场营销学本身,也改变了我们对服务营销的理解。” 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关系营销、服务系统设计、服务质量、服务接触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传统营销组合4P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人员”、“有形证据”、“服务过程”三个变量,从而形成了服务营销的7P组合,随后,扩展到内部营销、服务企业营销、员工满意、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顾客资产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服务组织核心能力等领域。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研究生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研究生如何写文献综述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文献综述是在全面搜集与课题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一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综合叙述和评论。 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好的文献综述,不但可以为下一步的学位论文写作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某种延伸的契机,而且能表明写作者对既有研究文献的归纳分析和梳理整合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提高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 二、为什么要写文献综述 (1)有利于更新专业知识、扩大了知识面 文献综述能够反映当前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的演变规律、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发展趋势,它的主题新颖、资料全面、内容丰富、信息浓缩。因此,不论是撰写还是阅读文献综述,都可以了解有关领域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进一步的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

(2)有利于选择科研方向 综述通过对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观点的综合分析和评述, 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能够帮助科技人员发现和选取新的科研课题,避免重复,因此写文献综述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3)有利于查阅相关资料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文献产生,要全部阅读这些文献,时间和经历都是不够的,通过阅读综述,可以在较短的 时间内了解有关领域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节省大量的时间。总之有利于提高你的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文献综述的一般结构 一般而言,做研究之前,肯定要进行文献综述的。许多人为了展开自己的研究,也看了很多文章,但在写文献综述时却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把自己看的文章整理出来。其实,论文就是八股文,是有“套路”的,按照“套路”打,文献综述的思路就很清晰了,离一篇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就不远了。在进行文献综述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概念的基本含义 做研究你得首先告诉读者让你寝食难安的是什么东西啊,不仅是日常生活概念,学术上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也得说清。所以综述的第一步往往是论文核心概念的阐述。比如,你的研究主要与“学习动机”相关,你就得告诉人家什么是“学习动机”。有的人去查资料,有的

研究论文文献综述的写法详细介绍

一、何谓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一种学术论文,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文献综述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作者一般不在其中发表个人见解和建议,也不做任何评论,只是客观概括地反映事实。 二、文献综述的特点 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4.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论和估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5.综述的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无严格的规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专著,参考文献可数百篇乃至数千篇;小的可仅有千余字,参考文献数篇。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多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过20篇,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1/3。 三、综述的内容要求 6.选题要新:即所综述的选题必须是近期该刊未曾刊载过的。一片综述文章,若与已发表的综述文章"撞车",即选题与内容基本一致,同一种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 7.说理要明:说理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处处以事实为依据,决不能异想天开地臆造数据和诊断,将自己的推测作为结论写。 8.层次要清: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时思路要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应,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构思。

如何写文献综述和文献翻译

第一讲文献综述撰写规范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进展到何程度,要求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前沿性问题做出较详细的综述,并提供参考文献。 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 业为对象,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二、文献综述的作用 一方面佐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和研究思路 另一方面有助于科研人员借鉴他人成果、把握主攻方向以及领导者进行科学决策。 三、文献综述的撰写 文献综述的格式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部分具体格式:①综述题目;②作者单位;③摘要;④关键词;⑤前言;⑥主题;⑦总结;⑧参考文献。下面着重介绍前言、

主题部分、总结部分及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1、前言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前言部分要写清: (1)写作的目的。 (2)有关概念的定义。 (3)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综述范围切忌过宽、过杂,“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 (4)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咱学院论文最大缺陷在于这个部分缺失。 几种前言模式: 请看案例一: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改革的深入,我国司法与媒体的博弈日益凸显,“媒介审判”现象一直被广大新闻传播界和法律界的专家开始所关注,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西方学者认为,“媒介审判”(trial by media)也叫“报刊裁判”(trail by newspaper),是一种不依据法律程序而对被告和犯罪嫌疑人实施的非法的道义上的裁判。在我国的第一本新闻传播法教程里可以看到“媒

网络营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题目基于“电子菜箱”的农产品 网络营销运作分析 学生姓名马建召 专业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8-1班)学号200806040125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仝新顺(教授) 完成时间 2012年 6 月 1 日

基于“电子菜箱”的农产品 网络营销运作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 1.1网络营销理论研究现状 1.1.1主要的网络营销观念 中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媒体,以新的营销理念、方式、手段等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的实现。如张雁白、黄泽华认为网络营销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崭新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是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的全部营销活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把钥匙,也是企业利用网络媒体来展开的各类市场营销活动,是传统市场营销在网络时代的延伸和发展。 山东大学的胡正明认为网络营销是指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以新的方式和理念来实现目标的营销活动方式。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是整合营销、虚拟营销、软营销和直复营销。 河南师范大学部翔的网络营销理念基础主要有三个:整合营销、直复营销和软营销。整合营销体现了以顾客为出发,企业和顾客不断交流的特点;直复营销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市场营销体系;而软营销强调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必须尊重消费者的感受和体验,让消费者主动接受企业的营销活动。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的杨延红认为网络营销是企业利用网络媒体来开展各类市场营销活动,是传统市场营销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和发展。 1.1.2网络营销的特点 张雁白,黄泽华等学者认为网络营销具有虚拟性、便利性、服务性、低成本性、速度快、互动性、国际性、时空无限性等。 王耀球、万晓认为网络营销有4个特点: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有助于企业实现全程营销目标;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帮助企业增加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有效地服务于顾客,满足顾客的需要。 朱稼兴、段鹏等通过对中国网络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进行分析认为:网络营销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主动权在消费者),强调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极强的双向交

文献综述范例

题目:面向多领域物理系统统一模型的求解引擎研究 学号: 姓名: 专业: 指导教师: 院(系、所):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制

根据CAD中心目前的发展方向,以课题为驱动,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确定本人研究论文题目为“面向多领域物理系统统一模型的求解引擎研究”,具体研究面向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求解引擎和面向多领域物理系统统一模型的求解引擎。 下面,从计算多体动力学和多领域物理系统建模与仿真两个角度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进行总结,进一步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 1.1.1 多体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 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的概念首由E.J.Haug[1]提出,是指用计算机数值手段来研究复杂机械系统的静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以及控制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中所研究的多体系统,根据系统中物体的力学特性可分为多刚体系统、柔性多体系统和刚柔混合多体系统[2]。多刚体系统是指可以忽略系统中物体的弹性变形而将其当作刚体来处理的系统,该类系统常处于低速运动状态;柔性多体系统是指系统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物体的大范围运动与物体的弹性变形的耦合,从而必须把物体当作柔性体处理的系统,大型、轻质而高速运动的机械系统常属此类;如果柔性多体系统中有部分物体可以当作刚体来处理,那么该系统就是刚柔混合多体系统,这是多体系统中最一般的模型。 对于多刚体系统,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航天和机械两个领域分别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数学建模方法[2][3],分别称为拉格朗日方法和笛卡尔方法,这两种建模方法的区别在于对刚体位形描述的不同。 航天领域是以系统每个铰的一对邻接刚体为单元,以一个刚体为参考物,另一个刚体相对该刚体的位置由铰的广义坐标(又称拉格朗日坐标)来描述。这样开环系统的位置完全可由所有铰的拉格朗日坐标阵q所确定。其动力学方程的形式为拉格朗日坐标阵的二阶微分方程组,即 (1) q B t q A (t , ), q ( ), q 这种形式首先在解决拓扑为树的航天器问题时推出。其优点是方程个数最少,易转化

文献综述范例

基于服务修复理论的证券业客户流失问题研究 1.2 相关文献综述 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初创建于美国,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1。花旗银行总裁林恩·肖斯塔克认为服务营销应该从产品营销思路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得服务营销被纳入营销的概念之中2。之后,服务营销整合了关系营销、网络营销、国际营销的相关概念,将服务营销推向了更深层次的研究。科学技术的注入、学科的交叉和整合、服务营销的研究在定量化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反向营销和价值量营销以及顾客满意和员工满意之间的联系也成为服务营销的新研究方向。 证券行业属于服务行业,由于其成立时间较短,国内外对其营销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借鉴其他行业的研究成果。对于证券营销的定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程峰和王彬(2003)认为,证券营销是指证券经营机构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高质量的专业证券服务,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从而吸引新客户并留住老客户的管理过程。梁延夫(2002)认为,证券营销就是整合企业优势和资源,使之与市场机会相匹配的过程。关于证券营销的研究,主要是以服务营销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包括证券营销市场环境、证券营销中的客户行为、证券产品的市场定位与开拓、证券营销渠道的选择与拓展、证券产品的促销、证券企业的服务管理与关系营销、网络证券等等。丘正坤(2001)认为,证券营销就是指证券产销者在不断变化的证券市场环境中,为适应、刺激和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实现各自的目标而展开的整体经营活动。这种活动包括市场的开拓、证券品种的创新、渠道的分配、促销服务、市场监管等一系列与市场又关的活动。基于本文的研究重点,故只对证券经纪业务服务营销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1.2.1 关于证券经纪业务服务营销的相关文献综述 梁延夫(2002)指出,证券经纪业务营销就是经纪人和客户的营销过程,谁掌握了经纪人和客户,谁就掌控了市场。因此证券营销是证券经纪业务的必经之路,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王小翠(2005)指出,证券经纪营销的内容是证券经纪人给投资者提供的证券经纪服务产品。这种服务产品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设施,如营业场所、电话、自助、柜台委托设施、显示交易行情的电子屏等,还包括经纪人提供能带来利益的智力产品,如提供的投资组合、投资顾问、经研究分析的数据资料、代为资产管理等业务。 1 Phillp Kotler.GaryArmstrong. Marketing: An Introduetion.2001:20一22. 2林恩·肖斯塔克.从产品营销中解放出来,市场营销月刊,1977.

文献综述

引言 葡萄酒行业的高额利润和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繁荣,在使得国内大大小小的葡萄酒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新加入者参与竞争。但葡萄酒企业应该正视这样一个现实:葡萄酒无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从消费者饮用习惯来看,都是无法与白酒、啤酒抗衡的小酒种。要真正变成消费者的“宠儿”,真正培育起成熟的葡萄酒市场,仅凭宣传外来的葡萄酒文化是远远不能在沉淀了太多白酒文化因子的中国被广泛接受的。怎样使葡萄酒消费逐渐渗透进更大的市场中去呢? 1.选题背景 中国的传统酒文化里白酒始终占据着主要位置,葡萄酒似乎只是可有可无的点缀。2008年中国与世界葡萄及葡萄酒的生产状况显示,与国内的葡萄主要用于鲜食相比,全球种植葡萄的主要目的在酿酒:国内葡萄总产量约占全球的9.5%,但用于酸酒的葡萄不足全球的2%,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并不是一个传统的葡萄酒生产和消费大国与全球人均年消费 3.5升葡萄酒相比,我国年人均消费0.51升,不到世界平均消量的15%,而与葡萄酒消费大国意大利年人均44升,法国的年人均51升相比,更是差距甚远[1]。 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9日,是中国首家专业生产干红葡萄酒的出口型企业,现隶属于世界企业500强之一的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在国内严格按照“国际葡萄酿酒法规”生产,以“产地、品种、年份”三大模式走高品质路线,总体发展全方位与国际接轨。其产品华夏长城系列干红葡萄酒不仅填补了国产干红葡萄酒出口的空白,还出口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998年被国家商检局评为“中国出口名牌”,并自1994年起,连续被国家评为“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先后获国内外大奖30余项。2000年获“中国著名葡萄酒保护品牌”,2002年获“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品牌”称号,同时,昌黎葡萄酒也被国家认命为第一批“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 2008——2012年是华夏长城葡萄酒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国内诸多品牌以及国外红酒的冲击,公司将加快与国际接轨,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相关产业,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使华夏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能够保持在中国葡萄酒业的领先地位,力争成为国际葡萄酒行业的知名企业。但是华夏长城葡萄酒在国内外市场上面临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如何将华夏长城的干红

课题文献综述

《多媒体教学辅助中语文课的板书现状调查及对策的研 究》课题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的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断翻新课堂学习,幻灯片、多媒体不断广泛运用于课堂,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受到冷落,淡出课堂。作为最传统教学手段的板书,同样也越来越被淡化、忽略。 语文教学既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又是一种思想教育的方式。如果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统一的话,那么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更是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的完美结合了。板书是教师精心设计、简明扼要、生动直观地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的微型教案,通过板书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能有助于学生有层次地掌握知识的体系,有助于学生做好笔记,领会知识,强化记忆,启迪思维,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它既体现教师的业务素质的优劣,也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掌握了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也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 早在1912年当时的教育部就在《师范学校规程》中明确规定师范生必须掌握“黑板写法”第一次将教学板书写进了教学规程。黎锦熙先生在《新国文教法》中对语文板书作了介绍。解放后语文教学板书的问题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在理论构建和具体操作上都有了较大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现在众多教育家认为“所有的直观教学中要数黑板最普通、最重要、最灵活但也许就因为黑板过于被人们所熟悉以致往往被忽视或使用不足。”也即是教师的板书时有时随意性较大或者即使设计了板书也没有充分发挥板书的应用价值。特级教师斯霞曾说:“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对于把握住课文的关键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必须慎重考虑,精心设计。板书的原则是简单扼要,眉目清楚,切忌随心所欲,杂乱无章。备课时,我常常为设计少而精的板书费一番心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