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比较教育 中法学前教育比较

学前比较教育 中法学前教育比较

学前比较教育 中法学前教育比较
学前比较教育 中法学前教育比较

中法科学教育之比较

---以法国“动手做”和中国的“做中学”

为例

摘要:科技的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之一,作为学前阶段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与重视。从法国的?动手做?和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在教育目标、教学方式、教育特点等方面我国和法国存在着诸多差异,同时我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在不断发展的今天,其?动手操作过程不等同于思维过程、‘做中学’的关键是‘学中思,思中用’、教师也应‘做中学’?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的先进经验仍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动手做;做中学;教育目标;教学方式;教育特点

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主宰世界的时代,拥有更多的知识人才才能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场胜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纷纷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国策,各国政府也通过教育改革致力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同时也把普及科学文化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20世纪80年代,幼儿科学教育的概念由西方引入我国,代替了原来的常识教育或自然教育,成为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热点。作为全民科学素养建设工程的起始阶段,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其改革和发展也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

一、教育目标的比较

科学教育并非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早在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时,科学教育就开始受到教育界和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科学是生产力的理念己经深入人心。在法国,18世纪就开始在小学里讲授科学,后来又经历了实物课以及最近的启蒙活动,科学教育在法国从未间断过。所以,法国的科学教育不是出于对美国的模仿,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

进人21世纪,法国以“动手做”为主题的科学教育正在所有小学、幼儿园蓬蓬勃勃地全面展开。法国的科学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让所有儿童学习科学、接受科学1

法国一些科学家和教育家感到,学校里的科学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切实开展。特

别是有的学校曾经把“科学教育”作为消除文盲的手段,通过一些实验演示,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以便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读、写、算常识,而不是通过实际经验学习推理的真正意义的科学教育。而科学常识,不仅教师在课堂中经常作演示和解答,儿童也可以在动物园和植物园或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只有经过学生实际的调查和操作,才能使学生自己形成知识,并有助于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动手做”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儿童在认识周围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过程中,构建对真实世界的科学知识。1

(二)让儿童在操作中理解科学

法国科学家强调,科学不仅仅是定理和公式,科学活动还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操作、提问、观察、表达、交流、分析、综合、想象、验证等。如果说,科学的定理和公式对孩子是十分枯燥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对自然科学有着非凡的接受能力。“动手做”也不需要复杂而昂贵的设备。法国教师经常利用一些日常用品和废旧物资,来进行科学演示与实验。这些实验通常也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只要肯于动脑和动手就足够了。“动手做”就是要让儿童在自然和真实现象面前,感到惊异,尝试去做,反复去做,认真观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2

(三)让儿童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

儿童作来未来的公民,应当学会在良主氛围中生活。“动手做”可以让孩子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知道了自己属于世界的一部分,从而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所以说,学习科学的过程,也是孩子学会民主生活的过程。要让孩子有参与辩论的意识,让他在与别人的观点交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辨别哪些东西要受到客观现实的限制,哪些东西符合伦理规范。只有当人们觉得自己的观点被倾听、被注意、被重视,才会树立战胜任何困难的信心。

法国“动手做”其科学教育的目标关注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性的发挥,以及幼儿科学文化的形成及培养。那么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幼儿科学教育的认识。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科学教育目标从关注眼前的及时目标到思考孩子的长远发展。

在传统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的记忆是最重要也几乎是唯一的教育目标,课堂教学的重心围绕学生是否掌握某个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只要学生在下课时能够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这节课就被认为达到了其教学目标。因此,课堂关注的重心孩子是否一丝不苟

1王晓辉.“动手做”—法国科学教育的新举措[J].全球教育展望,2003(4)

的听讲,是否能够一字不漏的背诵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做中学”

科学教育则关注基础性的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强调每一个科学原理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位置。“做中学”还特别关注幼儿科学态度、语言表达及合作能力的培养,以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关注孩子在课堂中习得了什么科学知识转向强调幼儿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

(二)价值取向:重视有结果的过程

传统科学教育主要以概念、原理等科学知识的获得作为教育的目的,其取向为知识取向或者说结果取向。而“做中学”科学教育强调所有儿童亲历自然奥秘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显然强调了过程取向。1

相对于传统科学教育,“做中学”显然更关注幼儿的探究过程,但它决不是为过程而过程。“做中学”非常强调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系统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这种通过自己建构而获得的知识,正是“做中学”项目要追求的结果,所以它也注重结果。由此可知,和传统科学教育不同的是,“做中学”重视有结果的过程。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做中学”重视活动过程,强调每个孩子都亲历科学探究;第二,“做中学”并非为了过程而过程,而是非常强调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自己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

二、教学方式的比较

法国教育家教普遍认为教育的重大作用是使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浓缩起来,在较短的时间里传授给新一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人类在创造知识的长期过程中所进行探索的方法。“动手做”就是要让儿童在自然和真实现象面前,感到惊异,尝试去做,反复去做,认真观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同时,他们认为科学不仅仅是定理和公式,科学活动还包括多种多样的形式:操作、提问、观察、表达、交流、分析、综合、想象、验证等。“动手做”也不需要复杂而昂贵的设备。法国教师经常利用一些日常用品和废旧物资,来进行科学演示与实验。这些实验通常也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只要肯于动脑和动手就足够了。

法国教育家认为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构建真理,科学教育应当使儿童面对真实,与真实接触,向真实发问。科学教育使儿童接触自然和科技世界成为可能,科学教育可以让儿童与物质、自然和客观现象相碰撞,让儿童向其发问,对其探索,在不断提问与探索的互

1钟晓舒.“做中学”与中国当代幼儿科学教育变革[D].上海:复旦大学,2012

动过程中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认识事物的能力。首先要让儿童对客观事物进行积极的观察,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要求儿童对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初步的描绘,提出问题;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获得对世界的客观认识。

当然,科学教育,或者说“动手做”,都不能等同于游戏。一个法国儿童这样说过,学习科学,就像做游戏,但却是一种很难做的游戏。对于一个只有战胜困难才能获胜的游戏,需要全神贯注和集中精力。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儿童们会逐渐地提出这样问题:为什么植物要这样生长?它们也吃东西吗?怎么吃呢?植物与动物有什么不同?动物与人类有什么不同?

回答这些问题并非轻而易举。提出间题之后,往往需要再观察,在观察中提问,在提问中观察。在这里,教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他引导着儿童在正确的道路上探索。教师的提示可能是简洁的:看一看下面有什么变化?你看这是什么?你想会怎么样?教师也可以对儿童进行指导:再看一看,再做一次。例如,引导儿童观察物体在水上的飘浮:球状的橡皮泥下沉,扁平的就飘浮;塑料的物体,无论什么形状都不沉人水中。正是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儿童逐步学会观察,学会正确的观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寻找答案。惊异、发间、探索、实验、归纳、推理、重复、证明等等,这就是科学实践的过程,这也是科学教育应当经历的过程。只有经过这样适当的过程,学生才可能真正掌握科学的知识,掌握科学的方法,获得科学的能力。

法国“动手做”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注重幼儿自主建构能力的培养,同时也着重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指导作用。中国“做中学”教学方式如下:

在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方面,“做中学”最大的影响是使得探究式科学教育深入人心。探究式科学教育是指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探究式科学教育通常有下面几个教学环节:提出问题一一猜想预测一一动手实验一一记录信息一一解释讨论——表达交流。提出问题即根据实际情景、观察到的现象和可以获得的信息,从幼儿已有的经验、对问题的了解和己具有的科学概念出发,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则是在提出问题后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推测,然后为证实推测自己或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实验或进行观察。通过实验收集和整理数据,得出结论并向同伴解释,倾听其他人的研究结论继而在该次活动成果上提出新的问题。

“做中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在幼儿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与传统科学教育的差异比较显著。传统的科学教育通常采用演绎式教学法,

一般由教师出示物品、演示实验或者直接讲授的方法介绍某个科学概念或原理,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或模仿老师的实验来记忆该科学概念或原理。而“做中学”采用的是归纳式教学法,主张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实验探究,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建构对科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首先,教师的指导语言必须科学;其次,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不能太前也不能太后,这就要求老师要把握幼儿的发展水平,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来指导幼儿的学习;再次,“做中学”强调面向每一个儿童,尊重儿童间的个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每一个孩子都有足够的了解并对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指导和要求。

三、教育特点的比较

法国“动手做”具有如下特点:

(一)科学家的广泛参与、积极磋商1

法国科学教育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大量的、一流的科学家的积极参与,这给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科学家还参加教师的培训工作,营造了科学家—教师对话互动的新环境。“掌握了具体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科学知识,对一个科学教育工作者而言,仍然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具备后现代化的批判、发展的意识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科学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审视教育,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智力支持。

另外,科学家走进课堂,来到孩子们的身边,与他们一起进行观察、试验、思考、探究,寻求科学真理。这也是法国科学家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他们并非总是高高地站在科学的殿堂之上,而且微笑着坐在孩子们中间,与之进行平等地对话、交流,点启孩子们观察世界、探索奥秘的心灵火花。

(二)科学知识与科学道德相辅相成

“动手做”更突出了科学道德、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养成,为儿童构建一种科学文化,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科学,认识世界。“动手做”计划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大胆假设、试验求证。例如在水的沸点的教学中,老师不是轻易地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让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得到结论。孩子们被分成小组,彼此合作,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合作、团结的精神。如果有人提出油的沸点的问题,这就又激励孩子们多元的思考能力。法国科学教育在探索的过程中,无疑贯穿了科学知识和科学道德相映成趣的科学文化。

(二)建立专门的网站

1998年4月,用于促进和辅助开发“动手做”项目的网站“La Mein a La Pate”成立。根据LAN沙田十条原则中的一条,教师可以从因特网

(http://www.inrap.fr/lumap/)下载可直接使用的相关资料,并可以与同行、科学家或热心人士进行交流、对话,共同探讨。LAMAP充分利用了现代网络技术,这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教育。

中国“做中学”科学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一)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理念

“做中学”特别强调面向每一个儿童,不追求科学精英的培养和选拔,而着眼于未来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一全体儿童基本科学素养的培养为首要原则。

我国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科学素养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从静态看,有作为科学研究结果的科学知识及其体系;从动态看,有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良好的科学素养必须是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能够争取认识科学的价值,掌握科学的基本还是和技能,具有队科学的兴趣和科学思维,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等。因此,我国的科学教育应该做到:一是要面向全体儿童,是他们能够接受基本的科学素养教育;二是坚持全面的科学教育,是儿童在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精神和态度、科学兴趣和思维、科学方法和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

(二)科学探究的教育理念

“做中学”特别强调儿童的科学探究,即儿童通过亲身经历探究以获得知识,体验科学过程,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学习科学方法。“做中学”科学教育就是为儿童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在“做中学”科学教育中,儿童通过科学探究活动,队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特点强调探究学习的独特地位,对克服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教育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简介传授、轻亲身体验获得的倾向具有借鉴意义。

(三)以改变学习方式为根本点的教育理念

“做中学”科学教育几乎是一个一变革科学教育为切入点,进而改变学习观念、学

习方式和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改革计划,它主张让所有的儿童铜鼓亲身经历体验探究过程,建构基础性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将来成为良好的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1

“做中学”科学教育主要采取科学探究、动手学习、讨论、烦死、表达、交流、多种感官通道学习以及生生交互式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做中学”提倡为儿童创设自然情景,鼓励儿童在自然情景和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其核心是让儿童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发展儿童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法国“动手做”让所有儿童学习科学、接受科学的基础上让儿童在操作中理解科学,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学会做人。从18世纪就开始在小学里讲授科学,后来又经历了实物课以及最近的启蒙活动,科学教育在法国从未间断过,可以说法国的科学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国的“做中学”正是在法国相对成熟的科学教育基础之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针对性的借鉴。在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着不成熟到逐渐走向成熟,今天我们的科学教育重视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学习习惯,甚至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能够致力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更强调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支架式”教学与指导。相比“动手做”我国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手操作过程不等同于思维过程2

“做中学”强调儿童对材料的动手操作。《刚要》中多处强调,教学内容应该选自儿童身边常见的问题和现象或者儿童生活中熟悉的科技成果,以利于儿童真正理解和内化科学知识并将科学知识真正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做中学”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不仅包括儿童的动手活动过程,还包括儿童的动脑思维过程。真正的科学探究颖追求的是深层次的思维,因此,在儿童动手操作,探究之前应首先引导儿童经历一个动脑思考、设计的过程,在儿童动手活动过程之中还应不断地引导儿童进行分析、解释,训练儿童的思维能力。

1焦雨.何谓特色[J].学前教育,2006,(3):3

2王晓辉.“动手做”—法国科学教育的新举措[J].全球教育展望,2003(4)

(二)“做中学”的关键是“学中思,思中用”

杜威的“做中学”提倡一切让儿童动手,让儿童与事物发生直接互动,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性质,他把教育看成是经验的改造和重新组织。“做中学”要关注的就是儿童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他们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如“水怎样变成冰的”、“风从哪里来”、“声音的变化”、“地球与生命”。在选择实验材料方面也尽量选取儿童生活中易获得的、有教育价值的、可再生利用的环保物品,如废纸盒、飞海绵、饮料瓶、吹风机、沙、种子、水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捂脸是选题方面还是实验操作材料方面都能行本体教育和儿童发展现状出发,积极开展“做中学”活动。让儿童在“学中思,思中用”的过程中完成概念的形成和转化。1

(三)教师也应“做中学”

在“做中学”的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关键和角色行为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是儿童科学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不在简单地向儿童灌输和传递科学知识,给儿童一个现成的答案,而要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独立寻找各种答案。教师根据儿童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提出问题,并设计科学活动的主题,为儿童的实验探究提供充分、必备的实验材料。同事,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引起儿童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然后引导儿童设计相应的实验程序,并亲自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假设。

在“做中学”时间过程中,教师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做中学”的过程,他们需要不断地调动自己的现有经验,铜鼓哦烦死和构想、实践与尝试,是实践策略和理论水平不断上升,逐步开发出适合儿童的科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王晓辉.“动手做”—法国科学教育的新举措[J].全球教育展望,2003(4)

[2] 钟晓舒.“做中学”与中国当代幼儿科学教育变革[D].上海:复旦大学,2012

[3] 皮凤英.“动手做”——法国科学教育计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4)

[4] 焦雨.何谓特色[J].学前教育,2006,(3):3

[5] 刘复兴.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策略与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03,(7)

1刘复兴.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策略与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03,(7)

2018年10月自考00401学前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从研究时间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中心是(D) A.近代 B.古代 C.近现代 D.当代 2.下列论著中,不属于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的是(C) A.《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B.《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 C.《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 D.《各国教育的动力》 3.通过交谈、答卷等形式获得原始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的研究方法是(A)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访谈法 D.分析法 4.日本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幼儿园的法令是(A) A.《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B.《幼儿园令》 C.《保育大纲》 D.《保育所保育指南》 5.21世纪以来,日本注重学前教师职前培养,要求学前教师必须具备(B) A.高职以上学历 B.大专以上学历 C.本科以上学历 D.研究生以上学历 6.1919年,为了抚育战后的孤儿和私生子,英国儿童救济基金会在伦敦开办了(B) A.日间托儿所 B.游戏小组 C.保育学校 D.机会团体 7.英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哲学是(A) A.游戏 B.自由 C.民主 D.独立 8.20世纪40年代,英国学前教育进入改革阶段,该时期颁布的文件为(C) A.《初等教育法》 B.《哈多报告》 C.《教育白皮书》 D.《费舍尔法案》 9.2000年,英国布莱尔政府首次在基础阶段设立统一的国家课程,针对的儿童为(A) A.3~5岁 B.3~6岁 C.4~6岁 D.5~7岁 10. 2007年,日本政府强调要从根本上改革整个幼儿教育系统,颁布了(A) A.《学校教育法》 B.《幼儿园令》 C.《学制令》 D.《儿童福利法》 11.为推行幼保一元化,日本综合了一些现有幼儿园和保育所,设立了(B) A.认定幼儿园 B.认定儿童园 C.混合型幼教中心 D.林间幼儿园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地方自主管理模式优点的是(A) A.能够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 B.能够克服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态 C.能够集中全国力量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能够普遍提升各地学前教育质量 13.英国政府于1989年拟定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原则,主要体现于(B) A.《基础阶段学习计划》 B.《早年课程分类》 C.《教育指导》 D.《全国课程框架》 14.下列国家中,其学前教育机构管理部门职权属于单轨衔接模式的是(A)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韩国

教育笔记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有感

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有感 幼儿养成教育的内容包括的面很广:爱祖国、懂礼貌、讲卫生、正确地洗手入厕、文明进餐、遵守公德、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新学期开始,我发现班级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大体有三种情况:有一些幼儿不但学习习惯好,上课认真听讲,用具整理得井井有条,也很懂礼貌、守规则,各项常规都很好,一般不用老师提醒就能做到。而有一部分幼儿,吃饭磨蹭、集体活动乱讲话、区角活动打闹、争抢玩具、不午睡……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还有一部分幼儿表现在某些方面的情况比较明显,如有的幼儿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有的吃饭挑食,有的行为拖沓,还有的规则意识不强。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和班主任老师也按照这些要求做。见面有礼貌的问好,吃完饭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协作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等。让幼儿知道

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体生活中,同伴群体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儿,让其它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马上就会改正。 第二,正面鼓励,耐心引导。班级中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不仅让人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它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他们经常犯错,挨批评次数多,但我感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前一阶段,男孩站队时特别乱,爱吵闹。但有一次,我让全体幼儿在门口站队,发现明明很自觉地站好,动作迅速。我马上表扬了他,其它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学习。那天早操明明做操站队都非常棒,我又表扬了他。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更加要好好表现的欲望,也就是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自控能力弱的幼儿,要更加耐心,不断用语言强化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从某一“闪光点”的行为出现,带动整体行为的改善。 第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不足,集中突破。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在某一具体行为方面出现问题。有的是不讲礼貌,有的是午睡习惯不好,还有的是吃饭挑食……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解决。亮亮个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做事总爱磨蹭、拖拉。个

2017年10月自考00401学前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20世纪50年代起直到现在是比较教育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B)A.因素分析B.综合研究C.借鉴分析D.科学方法 2.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其最根本的目的是(B) A.引介国外教育B.借鉴国际经验C.改善本国教育D.探讨教育规律 3.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属于(C)A.纵向比较研究B.总体比较研究C.综合比较研究D.宏观比较研究 4.日本将教师资格证书分为普通资格证书、临时资格证书和特别资格证书三大类,具体体现于(D) A.《教职员公约》B.《教员许可法》C.《幼儿教师专业准备标准》D《教育教员许可法》5.日本认定儿童园主要招收的幼儿为(C) A.3~5岁B.3~6岁C.0~6岁D.0~3岁 6.日本提出振兴幼儿教育“七大政策支柱”的是(D) A.第一个幼儿园振兴计划B.第二个振兴幼儿园计划 C.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1-2005) D.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6-2010) 7.日本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形式主要为(C) A.游戏活动B.区域活动C.集体活动D.专题活动 8.日本推进幼保一元化的幼儿教育改革,希望实现的教育理念为(A) A.教育机会均等B.保教一体化C.教育公平D.提升教育质量 9.英国幼儿园教师职前培训主要集中于(C) A.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B.综合性大学与文理学院 C.大学教育系与高等教育学院D.教师培训学院 10.保育学校是英国独立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招收儿童为(D) A.2~4岁B.3~4岁C.3~5岁D.2~5岁 11.2005年,英国政府为0—5岁儿童学习、发展及保育确立了标准,体现于(C)A.《儿童保育十年战略》B.《儿童计划: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C.《早期奠基阶段规划》D.《每个儿童都重要》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地方自主管理模式的国家是(B) A.印度B.澳大利亚C.法国D.英国 13.为促进学前教育机构的社会公平功能,美国政府实施了(A) A.“开端计划”项目B.“跨部门社会保障体系” C.“儿童综合服务项目” D.“新型儿童服务中心” 14.英国政府第一次为整合的儿童早期服务提供法律支持,主要体现于(B)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真题。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将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界定为“欧洲各国现在主要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比较”的教育家是 A.朱利安? B.萨德勒 C.库森?D.施奈德 2.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在1933年发表了

A.《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 B.《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C.《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D.《比较教育》 3.“对日本幼儿园教学大纲的研究”属于 A.整体比较B.局部研究 C.专题比较 D.总体比较 4.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 A.幼儿学校?B.托儿所 C.保育学校D.游戏小组 5.在英国属于卫生保健部门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日托中心B.幼儿学校 C.儿童保育中心D.亲子小组 6.在英国,保育班的成人与儿童的比率是 A.1∶3?B.1∶5 C.1∶10? D.1∶13 7.1770年,法国奥柏林为了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创立了 A.编织学校B.母育学校 C.日间看护中心?D.幼儿班 8.法国母育学校的具体目标有三个方面,其中第二目标是 A.提供在学校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最佳机会 B.使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最新10月全国自考学前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学前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著作中,首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的是( ) A.《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B.《比较教育》 C.《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 D.《教育中的比较法》 2.对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的比较研究是( ) A.区域研究 B.整体研究 C.局部研究 D.问题研究 3.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是( ) A.现场研究法 B.文献法 C.参观访问法 D.分析法 4.1995年,英国政府颁布一项耗资7.3亿英镑、旨在使每一个愿意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儿童能够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文件是( ) A.哈多报告 B.幼儿凭证计划 C.泰勒报告 D.教育白皮书 5.法律规定在学校管理机构中必须有家长代表的是(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6.强调法国学前教育的启蒙教育作用、社会化作用、诊断和治疗作用、与小学衔接四项作用的政策法规是( ) A.1989年《教育方针法》 B.《阿比改革法》 C.《学校教育法》 D.《青少年福利法》 7.1844年,设立法国第一所婴儿日间看护中心的是( ) A.柯夏 B.马尔波 1

C.德瑞 D.奥柏林 8.在德国学前课程理论中,旨在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为( ) A.功能论 B.学科论 C.情境论 D.知识论 9.“儿童之家”,此名称起源于( )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意大利 10.1982年,韩国制定并颁布了《幼儿教育振兴法》,该法将“新村合作幼儿园”更名为( ) A.幼儿之家 B.新村幼儿园 C.农忙期幼儿园 D.示范幼儿园 11.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内容主要包括主题教育活动和( ) A.线上主题活动 B.社会活动教育活动 C.区域教育活动 D.圆圈运动 12.下列著作中,把蒙台梭利教育法说成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思想”和“世界上一流的学前教育”的是( ) A.《当代学前教育——一项学前教育计划》 B.《学习的革命》 C.《精神教育》 D.《发生认识论原理》 13.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根本和核心是( ) A.“有准备的环境” B.“工作” C.“导师” D.“儿童之家” 14.在海伊斯科普课程关键经验中,发展逻辑推理的关键经验,包括分类、排序与( ) A.配对 B.分辨 C.识记 D.数概念 15.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婴儿期(0~2岁)属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6.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开展的进步主义幼儿园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是( ) A.希尔 B.蒙台梭利 2

《学前教育学》读书笔记

《学前教育学》读书笔记 近一段时间学了柳海民主编得《学前教育学》这本书。经过阅读与学习,我对学前教育得基本概念,学前教育得特点、学前教育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学前教育与儿童、幼儿园生活活动、幼儿园游戏、幼小衔接等有初步得了解与认识,为继续深入学习学前教育这一专业奠定初步得理论基础。 一、学前教育概述 学前教育学就是教育学科得分支之一。 世界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得专著”就是夸美纽斯得《母育学校》;学前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得研究领域得最终确立就是由福禄培尔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完成得。 学前教育就是对学龄前儿童所实施得保育与教育活动得总称。学前教育得对象就是学龄前儿童或学前儿童,基本内容就是保育与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三要素:学前儿童、学前教育者、学前教育措施 学前教育得类型 学前家庭教育:就是父母或其她家庭成员在家中对学前儿童实施得保育与教育活动。 社会学前教育:就是在家庭意外得社会场所、有专人对学前儿童所实施得保育与教育活动得总称。可分为两种形式:专门化得社会学前教育机构所实施得教育。二就是其她社会组织、机构所实施得学前教育。我国专门化得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就是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

学前教育学就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得一门科学。 学前教育学研究得主要内容:1、儿童观得演变与发展;2、教育观得形成与变革;3、学前教育得目标与任务;4、学前教育课程得种类与评价;5、幼儿园社会得价值与实施;6、幼儿园游戏得价值与指导;7、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得内容与原则;8幼儿教师得素养与培训。 学习学前教育学得方法: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博览与精读相结合;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预习与复习相结合研究学前教育得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当代学前教育得发展趋势: 1.指导思想:保障儿童权利、促进教育民主 2.政府加大干预学前教育得力度 3.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学前教育得特点:基础性、启蒙性、公益性 学前教育得基本原则:普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保教综合原则、以游戏为主要途径得原则。 学前教育得任务:对学前儿童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得教育,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二、学前教育与儿童 儿童发展:就是指在儿童生长过程中生理与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得量变与质变得过程。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等特征。

《学前比较教育学》试题B汇总

2002级大专六班《学前比较教育学》试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解释概念 (20分 1 、学前比较教育学 2、文献法 3、比较法 4 、问题研究 二、填空题 (23分 1 、学前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 2 、“比较教育”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被誉为“ 3 、学前比较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史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学前教育史是从上的关系上考察研究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变化,而学前比较教育学则是从上,从的关系上考察研究当代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问题。 4 、联邦具有 ,州负有 ,地方承担 ,是美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点。据此,人们把美国的教育行政称为“ ”的教育行政。 5 、美国幼儿园的产生实际上是 的过程。 6 、进步派的教学模式被称为模式。 7 、英国的公共教育制度和独立学校系统各自为政,互不牵制,这就是所谓的“ ” 。

8 、在英国,中央的教育和科学部只制定 ,地方教育当局按照这个方针结合地方特点自制和纲要,作为各个保育学校设计课程的依据。 9 、日本的教育行政属于中央教育行政和地方教育行政 型。 10 、英国的义务教育是从 、为主要形式。 11 、前苏联的教育管理体制是典型的 12 、近年来,德国成立了许多所谓的“ ---------------------” ,收 1至 12岁的儿童,它兼具托儿、幼教及安亲的职能,使幼稚园的功能多样化了。 三、问答题 1 、德国的幼稚园有哪些主要特色?(10分 2 、英国的幼儿教育有哪些特点?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15分 3 、当代各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哪些共同趋势?对于学习国外的学前教育经验,我们应注意处理好哪些关系?为什么?(32分

全国2015年04月自学考试00401《学前比较教育》历年真题与答案

2015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 ( 课程代码 00401)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l 分。共 3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o 1.首次明确提出比较教育这一概念的著作是 A.《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B.《普鲁士教育报告》 C.《教育问题专题报告》D.《各国教育的动力》 2.主张“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的教育家是 A .罗素B.康德尔C.汉斯D.施奈德 3.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方法是 A .现场研究法B.文献法C.参观访问法D.分析法 4. 19 世纪,致力于普及幼儿学校,对促进幼儿学校在英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A .欧文B.怀尔德斯平C.谢泼德D.撒切尔 5.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的时间是 A . 1816 年B.1825年C.1913年D.1919年 6.英国官方首次肯定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的文献是 A.《哈多报告》C.《普洛登报告书》B D .《费舍法案》 .《教育白皮书》 7. 1826 年,创立法国第一所日间看护中心的是 A .奥柏林B.马尔波C.柯夏D.德瑞8.法国母育学校的第一目标是 A.提供在学校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最佳机会 B.使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C.使儿童社会化 D.使儿童进行学习和练习 9. 1855 年,把福禄倍尔方法传入法国的是 A .马尔波B.凯果玛C.布雷 D.别劳夫人10. 1924 年,定下了现代德国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并一直持续到今天的法案是

小班教育笔记

爱是相互的 爱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对孩子的爱,可以变成家长对我的信任,因为我和家长都把爱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里的孩子不来幼儿园时我会主动打电话询问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家长可以感受到我对孩子的爱,我也可以准确的知道孩子没来幼儿园的原因,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我的一句询问,让家长知道孩子在老师的心中很重要。我这样做也是在悄悄地告诉家长:把孩子交给我请放心,因为我爱他。现在只要孩子不来,家长就会主动电话告诉我。因为我爱孩子所以家长很愿意和我交流,孩子有点什么事都愿意和我们说说。好像我们有神奇的魔法可以让调皮淘气的孩子变得听话懂事。我的付出这就是回报:家长对我们的信任。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巡视每一桌的孩子,看看是不是有谁没来。 爱是相互的,在我和孩子的相处当中我更真切的这样认为。上个星期欣蕊没来,我给欣蕊的爸爸打了电话知道孩子病了,需要在家里休息几天。妈妈带着欣蕊去医院输液,我们的宝宝输完液还要来幼儿园看看。妈妈告诉我们说孩子想幼儿园想老师啦。我听了心里暖暖的,我对孩子付出的爱,在欣蕊的身上我真切的看到了孩子对我的爱。这个星期欣蕊还没有完全好,就要来幼儿园上学。妈妈拗不过孩子就送我们的欣蕊来上学了,但是每天放学后还是要去医院输液的。孩子不愿在家里享受妈妈的爱,要来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在一起。这证明了孩子爱幼儿园、爱幼儿园里的老师,才愿意来幼儿园。欣蕊好多天没来了,我把她抱在自己的怀里,问一问这些天做些什么、想点什么。孩子很高兴地和我交谈,她快乐我也快乐。 不知道怎么才能准确的表达我的心情,高兴、幸福、快乐……。我爱孩子们,我爱我的工作。 正确对待小班幼儿的打人现象 一天早晨,一个小朋友的家长问我:“老师,孩子说有个小朋友老打他,好像叫***。这两天我们孩子都不愿意来幼儿园了。”我听后忙问:“孩子说打到哪里了因为什么打的”

比较学前教育 (2)

第一张绪论 名词解释: 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综合比较研究:综合比较研究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一般是指连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影响比较教育:影响比较教育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 专题比较研究:专题比较研究是把各国、各地区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过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 区域比较研究:区域比较研究是指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朱利安: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简答题: 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比较学前教育是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比较研究,以达到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目的。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是: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1.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 2.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 3.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 4.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 5.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 6.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4.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法 3.比较法 4.分析法 论述题: 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2.查阅一篇有关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论文,分析其运作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开端计划:“开端计划”是美国政府从1965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学前教育计划,目的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打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 幼儿智力开发运动:幼儿智力开发运动是美国以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旨在加强早起教育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的教育改革运动。《芝麻街》:《芝麻街》是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智力开发而设计的一档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1969年10月,在美国电视台播出。 保育学校: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早期学习标准》:《早期学习标准》是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K-12)各科课程标准,它规定了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 0-5岁教育计划: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为使弱势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该项计划将重点放在幼儿的早期保育和教育方面,强调为儿童进入机构接收教育做好准备工作。 光谱方案:光谱方案是由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佛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伏茨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使每一个儿童的能力与长处在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与教育机会中得到发展。 高瞻课程:高瞻课程(High Scope)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是由韦卡特和他的同事在1962年创建的课程。该课程模式在海伊斯科普佩里幼儿学校得到实施和运用,是美国密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 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Direct Instruction Model)是为5-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是贝瑞特和恩格尔曼在1966年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所设计的教育方案。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问答题、论述题)1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问答题、论述题) 1、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一方面在于借鉴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学前 教育实践;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接触的日益频繁,各国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注意向外国介绍本国学前教育的成就和经验,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 学前比较教育的特征:1、开放性;2、跨学科性;3、可比性。 2、学前比较教育的方法:1、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现场研究法、问卷法)2、文献法; 3、 比较法(纵向比较、横向比较)4、分析法。 3、学前比较教育的的意义:一、加深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工作的认识;二、 吸取外国学前教育的经验教训,作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借鉴;三、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增进国际了解,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4、学前比较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 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它规定了学前比较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以系统的、整体的观点全面考察学前教育,而不是以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研究和分析问题;2、以动态的、发展的观点考察学前教育,而不是以静止的、凝固不变的观点研究和分析问题;3、用实践的标准来检验学前教育理论,而不是以主观想象来分析和判断问题。 5、英国政府近现代幼教政策的特点:一、在英国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幼儿教育通常是指7岁以前的儿童教育,属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学前教育则指义务教育开始年龄5岁以前的儿童教育。二、英国幼儿教育仍然存在着双轨制;三、在英国的幼儿园和幼儿班里,一般不进行正规的课堂教学,幼儿教育非常重视对幼儿个性与能力的培养;四、英国幼教师资培养注重理念联系实际;五、英国学校注重学校的经济效益。 6、《普洛登报告书》的内容和意义:该报告非常重视幼小衔接的问题,特别关注5岁以下儿 童的教育,并对发展幼儿教育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7、英国1972年《教育白皮书》的内容和意义:白皮书提出要扩大学前幼儿教育。肯定了 《普洛登报告书》中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并制定了实施计划,要在10年内实现幼儿教育全部免费,并扩大5岁以下的幼儿教育。 8、英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1、由社会福利部门举办的,如日托中心、托儿所和社区 中心婴儿室等;2、由教育部门举办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幼儿班和小学附设托儿所等;3、由卫生保健部门举办的,如日托中心和游戏小组等;4、由私人或团体举办的,如托儿所、幼儿学校、教会托儿所、游戏小组、亲子小组和儿童保育中心等。 9、英国学前教师的培养:一、教师,希望成为学校早期教育教师的人,或在理工学院,或 在高等教育学院,或在大学教育系接受训练。二、托儿所保姆。主要职责是健康和社会方面的服务,而在教育方面的角色则被认为比教师低一等。 10、法国母育学校的课程:在母育学校进行的各种活动可分为下述几大领域:1、体育活动; 2、交流、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活动; 3、艺术与审美活动; 4、科学技术活动。 11、法国学前教育有四重作用:启蒙教育作用;社会化作用;诊断和治疗作用;与小学衔接 的作用。 12、法国重视幼小衔接的做法及其经验:1990年政府颁布政令,把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和 为一体;1990年继政令之后,合并母育学校和小学的监督工作;增加男性教师。 13、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首先,法国政府历来重视学前教育,视之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基础 和解决母亲不能照顾子女的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其次,法国政府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教育行政和管理制度,并通过教育立法和有关规定和文件,使学前教育工作有章可循;与此同时,给学校和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再次,法国学前教育重视研究儿童的个别差异和

学前教育读书笔记2篇

学前教育读书笔记2篇 在学前教育评价的实施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怎样做好实施过程中的分析评价?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月阅读了《学前教育评价》的第三章“学前教育评价的实施”,书中详细的介绍了学前教育评价方案实施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即评价 的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搜集评价资料的工具技术问题、评 价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结果处理等问题。 在实施学前教育评价的过程中,无论是评价工作的准备, 还是具体评价工作的展开和评价结果的反馈等都需要我们 认真的对待。评价实施是否具有科学性将会极大的影响评价 结果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从而影响到评级质量的优劣。学前 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包括:评价准备阶段、评价实施阶段 和评价的结果反馈阶段。准备阶段要有人员的组织准备和文 件的准备(自我评价表、审报表、多类数据统计表和汇总表)以及一些需要的测量工具。在实施的阶段要宣传发动、收集 资料、分项评分并汇总整理(评价人员应该给每一具体的项 目评分,即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与指标的符合程度,人 定相应的分权或等级),汇总后,应该有专人写出评价工作 的总结报告案料。在实际的课题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向 书中说的收集一些资料撰写课题总结和论文。在书中还介绍 了一些评价工具有论文体检测(即:通过出一个问题或几个 试题让评价对象自由回答的测验)客观测验(即:通过回答一

些判断题或选择题来进行测验)、客观评定(打分法、等级法),这几种方法在实际的课题评价过程中是比较实用的,而且操 作起来比较简单。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对评价实施过程中的准备工作、 要注意的问题有了了解,学到了一些评价工具的运用,丰富 了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 学前教育《让“听不见”都听得见》读书笔记学前教育读书 笔记(2)最近我读了学前教育每月话题栏目红的聊城 大学幼教中心阮淑贞写的让“听不见”的听得见这篇文章, 我很有同感。 在我从教29年里遇到过不少“听不见”的孩子,无论 是上课还是活动,总是有一些“听不见’的孩子,特别幼儿 园孩子更为明显,就像人们所说的按下葫芦起来瓢,说一个 那个好像跟他没关系,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一点没听见,看 了这篇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原因有二: 1、一日常规要求不到位,不统一。 2、教师的指令有时过于繁琐,不分主次,要求过多。 反思自己确实如此,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反思,每发指令 时,幼儿应在什么状态下,才能听明白,教师一定要注意语 气,语调与活动情景的结合,比如,教师不应一次性发号几 次指令,让孩子明白指令后在让他去完成,不能催促孩子快 点完成。

全国2014年4月自考学前比较教育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著作中,法国教育家朱利安的代表作是 A.《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B.《比较教育》 C.《教育中的比较法》 D.《比较教育的科学探索》 2.主张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教育、是教育史研究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的教育家是 A.萨德勒 B.康德尔 C.汉斯 D.安德逊 3.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这种研究属于 A.专题研究 B.局部研究 C.总体研究 D.整体研究 4.19世纪初,致力于英国普及幼儿学校工作、促进幼儿学校在英国的发展,并对19世纪欧美各国的幼儿学校运动产生广泛影响的是 A.怀尔德斯平 B.欧文 C.麦克米伦姐妹 D.福禄贝尔 5.1967年英国官方颁布的、首次肯定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的报告是 A.哈多报告 B.普洛登报告 C.泰勒报告 D.沃诺克报告 6.在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改革中发挥领导作用、促使政府将日间看护中心改造为母育学校的是 A.柯夏 B.布雷 C.德瑞 D.凯果玛

最新全国自学考试00401《学前比较教育》历年真题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 0040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的作者是 A.萨德勒 B.康德尔 C.汉斯 D.朱利安 2. 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是 A.文献法 B.调查法 C.比较法 D.分析法 3。属于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的著名教育家是 A.库森 B. 康德尔 C.贝雷迪 D. 朱利安 4.奠定日本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推进了日本学前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是 A.《法制令》 B.《幼儿园令》 C.《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D.《教育基本法》 5.日本旨在提高4-5岁幼儿的入园率,要求到1982年实现40岁幼儿全部入幼儿园或保育所的目标的是 A.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B. 第二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C.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D.第四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6.下列不属于日本《幼儿园教育大纲》中规定的五大领域教育内容的是 A.健康 B.环境 C.语言 D.艺术 7.学前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有中等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英国 8.花了20年的时间致力于在英国普及幼儿学校的工作,对促进幼儿学校在英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自考00401比较教育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 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①从研究领域来说:涉及学前教育的(所有)整个领域;重点:学前教育制度和基本的学前教育问题②从研究时间来说,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③从研究范围来看,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的研究;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世界学前教育的整体研究④研究深度上,进一步分析各国学前教育的本质。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①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②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③促进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研究意义:①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②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③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④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①从比较的时间看: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②从比较对象相互影响的程度看: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③从比较的内容来看: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④从比较方法的性质来看: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⑤从比较对象的整体性和局部性来看: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⑥从比较的范围来看: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4.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①调查法。参观访问法:研究人员实地参观访问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问卷法:研究人员用书面或通信的形式收集材料、设计表格、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②文献法: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已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③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④分析法:最具理性色彩,通过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统计等方法,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和概括,达到对研究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方法。 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①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对各国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和趋势,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加深对各国学前教育的认识。通过探讨教深层次的学前教育规律等问题,掌握了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加深对本国学前教育的认识。②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作为改革学前教育的工具,学前比较教育向人们提供一种可优化的理想的教育选择。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的或者失败的学前教育经验,是减少本国学前教育盲目性,增强本国学前教育科学性,推动本国学前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借鉴其他国家、地区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失败的教训的同时把这些经验和教训放在本国的实际境遇中,反思自身,从而更好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因地制宜的加以改善,从而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③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当代社会制定学前教育的优质政策离不开对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比较学前教育已然成为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因为比较学前教育研究的信息资源对更好学前教育的追求,是合理地制定学前教育政策的基础;二是因为比较学前教育通过跨文化研究,能够发现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找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探寻到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学前教育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可供选择的方向。目前,为促进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可在立足本国实际的情况下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制定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④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比较学前教育通过介绍、宣传和传播各国学前教育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促进各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增进国际学前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我国在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加深对世界各国、各地区在学前教育领域的相互了解,加强与它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1. 简述开端计划的作用。研究表明:“开端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提高家长及儿童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在提高儿童基础学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①“开端计划”以贫困儿童、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处境不利家庭的儿童、残疾儿童为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扩大了学前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儿童能够在平等的教育中得到发展。②“开端计划”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开端计划”的重点服务项目之一是为少数民族的贫困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③“开端计划”还促进了儿童和家长素质的提高,“开端计划”为贫困儿童的家长提供大量参与儿童生长、健康、认知能力发展的机会,也为家长提供再学习的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以便家长能尽量为儿童提供较好的家庭环境。“开端计划”对儿童的影响是长久的,研究表明:与没有接受“开端计划”教育的儿童相比较,接受“开端计划”教育的贫困儿童在入学后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2.简述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①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岁—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②幼儿园。主要是为进入一年级之前4-5岁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以半日制为主,具有小学预备教育的性质。③日托中心。是一种全日制或半日制的幼教机构,招收0-6岁的婴幼儿,目的是使每个儿童在体力、情绪、社会性及智力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3.简述美国学前教育的主要课程模式。①银行街早期儿童教育方案:又称“发展—互动”教育方案,继承了杜威首创的进步主义教育传统。其理论基础:心理动力学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约翰森和米切尔、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②高瞻课程: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今天美国最著名的早期教育课程模式。是美国密歇根州的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该课程模式从皮亚杰理论发展而来。③直接教学模式: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1966年由贝瑞特和恩格尔曼所设计的教育方案。其理论基础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④光谱方案: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其理论基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费尔德曼的非普遍性理论。 4.简述美国幼儿教师的职前培训课程类型。美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和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三种。①学位课程:有学士学位课程、大专学历课程、副学士学位课程和硕士学位课程。②儿童发展助理(CDA)国家证书课程:是一个国家级的教育项目,主要是为评估和提高在中心幼儿园、中心托儿所、家庭日间保育、家庭访问者环境下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技能,也向有双语教学需求的儿童提供特殊服务。③儿童发展助理(CDA)职业预备课程:需要学习者从事相关研究,研究有实地调查、课程学习和最后鉴定三个阶段组成。 5.简述“发展适宜性”的内涵。①年龄适宜性:即早期教育必须考虑儿童自身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趋势,针对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对儿童进行因势利导②个体适宜性:即强调适宜的教育方案必须考虑儿童个人的发展速度、认知方式、学习风格等个性特征③文化适宜性:即强调有效的早期教育需要将教育对象的独有文化背景考虑进来,并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1. 分析美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问题:①课程过于强调学业技能学习。2001年美国开展了一场全国性的幼儿教育标准化运动,反映了政府对学业准备特别是对早期读写教育的关注。在全国教育标准、k-12学习标准及“开端计划”结果框架的指导下,各州纷纷颁布了早期学习标准。早期学习标准的颁布给早已经进行的综合教育课程和生成课程带来了挑战。为了达到这些标准,幼儿教师不得不在教育活动中选择那些能够达到标准的课程内容,教师的关注点由原来的儿童发展适宜性转向课程的学业性。②教师资历和待遇差异显著。美国幼儿教师资格差异较大,既有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幼儿教师,也有许多只取得儿童发展助理教师证书或只取得二年制专科毕业副学士学位的幼儿教师,甚至还有相当于高中毕业程度的幼儿教师。教师资历差异显著。另外,美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与社会地位也不高。③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冲突。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理论层面和教育实践层面。在理论层面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选择的冲突;二是有关早期学习理解方面的冲突;三是学业准备与全面发展的导向冲突。从实践层面来看冲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游戏和自主探索与针对早期学习标准中有关指标的练习性方法的冲突;二是个性化教育与“一刀切”的教育模式的冲突;三是真实性评价与标准相关的测试性评价的冲突;四是教师的适应困难:信念、情感与教育行为的失衡。发展趋势:①政府加大投入,满足不同教育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为了提高幼儿学习的欲望与能力,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家庭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需求,为入学做好准备,大幅度增加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如2005年国会提出了《儿童保育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在2006年财政年度拨款23亿美元,以后每年增加2亿美元,2010年该项拨款额达到31亿美元,用于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美国政府还颁布了数量众多的学前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进行规范,保证了资金和合理使用。②立足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增强课程的综合性。1987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发表了关于《0-8岁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影响体现在课程的综合性上:课程模式的综合性表现在美国教育工作者采用将传统的成熟论模式、直接教学模式以及认识相互作用论模式综合起来的课程模式;课程目标的综合性不再走个人本位或社会本位的极端,而是把两种价值整合起来,学前教育应是培养“完整自我”的教育,即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课程实施手段的综合性体现在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对儿童施以教育。③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有效融合。近年来,学前教育工作者做了许多工作以促进早期学习标准和“发展适宜性”教育的融合。一是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学者们认为早期学习标准与“发展适宜性”教育之间应是和谐的关系;其次,学者们呼吁早期学习标准应充分考虑到标准达成的灵活性;第三,教师要树立游戏、方案教学是实现早期学习标准的有效途径的观念;第四,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真实性评价的方式对早期学习标准进行评价。二是教育实践及相关部门作出积极的响应。全美幼儿教育协会作为“发展适宜性”教育的提出者,能够积极应对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这说明“发展适应性”教育与早期学习标准之间确实是课程相互融合的。④提升教师资质,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和充裕的经费投入来促进学前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为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奥巴马政府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并且得到与他们工作付出相匹配的报酬。”还在《改革蓝图》中指出:“教育质量的关键、最主要的因素是站在教师前面的老师”。“为此,要着力改善学前教师的教学工作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奥巴马政府还将幼儿教师同中小学教育置于同等地位,认为“必须从专业角度看待教师”。 2. 根据《发展适宜性》中关于教师作用的观点,分析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作用。1)关于教师作用的观点:2009年全美幼儿教育协会出版了《0-8岁儿童早期教育项目中的发展适宜性实践》(第三版),新版本除了重申“年龄适宜性”“个体适宜性”和“文化适应性”外,还重点提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提出教师的作用在于:创建一种关怀儿童成长的环境;明确定位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目的;精心策划一套能够实现教育目的的课程;积极建构可以评价儿童学习和发展的标准;持续搭建与家庭建立互惠关系的家园合作桥梁等方面。2)结合我国幼儿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作用,谈谈启示作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新课程在改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角色。①成为倾听、观察,理解型的教师;②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③成为创造型教师;④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 3. 论述美国开端计划的内容与作用,并分析对我国的启示。1)开端计划的内容与作用:①“开端计划”的内容:“开端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服务项目和实施办法。“开端计划”的总目标是提高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学习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来自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机体能力;通过鼓励儿童的自信心、好奇心、自发性和自律行为来促进他们在情感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等6条。“开端计划”的服务项目具有多样性,包括教育服务、健康服务、社会服务及家长参与。“开端计划”由美国政府专项拨款以保障其实施。②“开端计划”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公平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提高家长及儿童素质三个方面,其中在提高儿童基础学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效果尤为显著。2)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开端计划在追求学前教育公平问题上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①首先,政府应重视弱势补偿,积极推进儿童受教育机会的均等。②其次,我们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开端计划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体系,各类服务项目的相互协调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提供了最适宜的教育条件,使儿童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我国,处境不利儿童所涉及的对象是很广泛的,而且由于地域、环境、历史传统等差异,决定了对他们的教育不可能是统一的、标准化的,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机会。③再次,我们可以利用社区资源为处境不利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服务网络。开端计划是调动各种社区机构资源来维护幼儿利益的先驱,我国对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也可以借鉴开端计划的做法,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教育服务网络,通过家庭教育辅导站、儿童节假日活动室、幼儿教育辅导站等形式对处境不利儿童进行补偿教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