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符号互动论和常人方法论

符号互动论和常人方法论

符号互动论:

1、如何理解人的心理过程同人的社会行为的统一?

答:米德首先是一个社会思想家,他最感兴趣的事社会问题,他认为社会高于个人,他主张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关键是分析个人机体的行为,这种行为并不是孤立的加以考察的,而是每一个机体场合都作为某种社会行动得一个组成部分而出现的。对机体行为的分析米德提出了自我理论,将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主我形成在先,客我形成在后,人类的每个行动都开始与主我的冲动,然后很快的受控于客我,主我提供行动的动力,客我指示行动方向,客我向主我提供反射,主我对客我做出反应。主我与客我之间这中互动方式以对话的方式呈现,当我们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辩论、自我赞美、自我责备时,实质上就是人的心理过程。总之,自己不是单个有机体的个人所有物,而完全是社会性的,自己只可能存在于社会和人的交际过程中。用米德的话说,社会已组织起来、通过一般化他人而得以规则化了的活动,在这里人们彼此调试和协作,这种调试和协作之所以看起来可能,全在于心智能力和自我能力,组织的维持和变动就是心灵和自我过程的反映。所以说人的心理过程与社会行为是统一的。

2、为什么米德把姿势对话和主观定义作为社会现象研究?

米德把姿势分为“有意义上的姿势”和“无意义的姿势”。“无意义的姿势”米德把它称为记号,“有意义的姿势”称为符号,认为记号是动物做出的一种身体姿势或是改变自己的身体姿势,符号是人在没行动之前已经在头脑中的观念的完成了全部的行动过程。用记号符号来区分人和动物。这种“有意义的姿势”在为人类带来自我意识之际,也为人类社团随带来了语言成分。正是通过语言,作为人类才能充分掌握思想的智能。通过和他人的姿势交流。大至人类的文化发展,小至具体的个人生活圈子,都出现了语言。正是通过有意义的符号的发展和使用,它首先用于相互交流,之后用于内心思考(思维),以致我们就成了现在这个独特物种。人类动作的社会性和符号性最为重要。自我,作为可成为它自身的对象的自我,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并且产生于社会经验。(米德的概念)自我具有主体性和客体性两面。米德决不把社会看成是僵硬的、压制的,而认为它是一种构成现象——源自于个体间的调试和互动。而谈及个体就离不开自我理论,就不可避免的研究主观定义。这就是米德为什么把姿势对话和主观定义作为社会现象研究。

3、米德怎样分析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发展?

按照米德的观点,自我并不是意识的处理系统,它本身就是意识的对象。人一生下来并不存在自我,因为他不可能直接开始自己的实践活动。随着从外部世界获取实践经验,人学会了将自我作为一个对象来考虑,并形成了他们对于自的态度和情感,这就是自意识的发展。对自我的发展来说,产生社会交往的社会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米德认为,一个人如能接受他人的态度,像他人一样扮演自我角色,那么,他就达到了“自我”的程度。实际上,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人可以获得许多自我,第一个自我均代表了一系列从不同的社会群体中获得的单一的反应。这就是分化。例如,存在着家庭中的我,学校中的我,能够相互影响的其他群体中的我。自我的概念是两种“我”(“I”和“me”)的结合体。“me”是指通过角色扮演而形成的社会中的自我,“I”是指并非作为意识对象的独立个体。

4、如何评价米德关于内部组织与外部组织的观点?

对内部组织主要指“自我”理论,主我是思考者、行动者的主体,是创造者、创始人。客我是一个人采取的影响他行动的他人态度。换句话说"自我"是社会化的结果,客我反映了文化、法律、道德、规范等等,对任何特定人类个体来说,无生物和其他人类有机体一样,都可能会成为泛化的和有组织的他人的组成部分,只要此个体对这些对象从社会上或运用思考的机制作出反映客我充分表明了"自我"的社会性。对外部组织主要指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米德从客观的社会过程出发,借助于语言等有意义的姿态作为媒介,把社会交流过程输入个体内部,是个体社会化——即通过扮演他人较色并按照“一般化他人”的态度控制自己的行为,仅为获得个体的思想和个体存在的社会意义。

5、怎样认识社会心理学在社会学发展史中的地位?

社会心理学解决了一个任务,就是要说明意识的发生过程,从而也就是要说明人“自身’’或“自我(the Self)”怎样在人的行为内部和从人的行为中出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个体内过程、人际过程、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这四种不同面向和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过程。从最为微观的个体内过程到最为宏观的群际过程,这四种不同面向和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过程,是作为整体的社会实在和社会过程的不同面向和不同层次的相应表征。以社会的延续及个体的独特性之间的悖论作为基本理论问题,社会心理学在已有的中层理论的基础上,融合动物行为学、进化生物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心理学的智慧传统和研究实践,力图在不同层次的社会心理过程中,建构相对统一的社会行为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所构造的亲本投资论、社会认同论、社会表征论和社会建构论,力图为人类个体和群体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的社会行为,同时也为人类物种的个体及群体的物种特异的行为特征及其限度,提供科学的解释、说明和预测。推动了社会学的发展。

常人方法论:

1、怎样理解和评价常人方法学的思想来源?

该理论的思想来源是:⑴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⑵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⑶维特根斯坦和日常语言哲学;⑷符号互动论;⑸经典社会学理论。1、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常人方法学理论是帕森斯理论的一种“颠倒”,即将帕森斯对社会秩序的解释“去神化”和“去物化”,使整个帕森斯的秩序理论摆脱意志论的色彩,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经验角度来理解社会秩序。对帕森斯的理论进行批判,认为稳定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成果”;规则在行动之后,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一种工具;如果存在社会“秩序”的基础,那也是认知性而非规范性。2、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现象学与社会学是对常人方法学影响最大的理论传统,为常人方法学家提供了如何解决社会学问题的基本思路。胡塞尔(埃德蒙德·胡塞尔)认为知识,仅限于直接来自感性现象,其余的知识范畴,属于人对事物的直觉,深思或内省之产物,应该给予祛除。舒茨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日常生活世界的了解与描述。这两种观点对常人方法学有很深的影响。3、维特根斯坦和日常语言哲学维特根斯坦对常人方法学最主要的影响是他对“规则”问题的批判性分析。此外,由于常人方法

学对日常语言的重视,许多日常语言哲学家对常人方法学家的社会分析也产生了不少影响,特别是谈话分析学者的许多想法都颇为收益于此。4、符号互动论戈夫曼对日常“接触”和“互动仪式”的研究,与常人方法学多有相契。他晚年关于“互动秩序”的提法也与常人方法学对秩序问题的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5、经典社会学理论常人方法学在某些方面还是很接近经典社会学家的观点,如涂尔干晚年对社会认知的关注,韦伯(马克斯·韦伯)对社会学方法论的论述和解释社会学的设想,尤其是齐美尔对“社会如何是可能的” 的思考。

2、试述常人方法学的社会行动理论与传统社会学以及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社会行动理论的区别。

常人方法学理论是帕森斯理论的一种“颠倒”,即将帕森斯对社会秩序的解释“去神化”和“去物化”,使整个帕森斯的秩序理论摆脱意志论的色彩,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经验角度来理解社会秩序。对帕森斯的理论进行批判,认为稳定的社会行动模式是行动者权宜性努力的“成果”;规则在行动之后,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一种工具;如果存在社会“秩序”的基础,那也是认知性而非规范性。

3、如何理解与评价谈话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谈话分析是对谈话过程中交谈双方在什么位置说特定的话产生疑惑经过分析归纳出对方谈话的几个要点。意义:人们可以利用话语在于对方互动时达到自己特定的目的,只有通过话语的表层意思和用途,对对话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揭示出说话人是怎样运用一定的策略和技巧与他人交流并达到自己的目的;谈话都是有结构有规律的构成,谈话双方和多方是有一定的话语轮换秩序的,这样有利于保证谈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分析强调主体间性,即人们如何对世界达成共识,并且依靠这种共识达成生活中的秩序和规范。谈话分析注重对社会学的了解,注重对社会秩序、规则和制度的研究,着眼于日常生活,反对对日常生活的假设和外在的抽象,推动了田野调查的发展,尤其是访谈的进步。

4、为什么说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革命?

常人方法学坚决反对传统社会学所持有的科学主义立场,力图从日常生活世界出发,用常人处理日常生活、人与人交往互动的方法,而不是使用有诸多预设的科学研究方法。认为社会学、科学研究也与日常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或者说日常活动是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甚至自然科学工作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常人方法学就使社会学放弃了作为客体对立面的主体地位,各种科学研究者的活动不再具有二元论思维方式中的那种主体地位,他不仅是一个在社会生活之中的观察者、反映者、辨析和评判者,一个构造者、整理者与实践者,更是一个在日常交往关系中的受动者,他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来自研究对象的主动作用。这样,常人方法学究克服了科学主义。同时,由于他把研究者也纳入主体间性关系之中思考,因此是彻底经验主义的,常人方法学理论因此也就具有了反思性,克服了传统社会学理论想把社会当成一种经验世界来研究,但又站在经验世界之外,而不能真正理解行动者行动的意义这个矛盾。

5、常人方法学为什么说制度场景中的工作、科学研究也是一种日常活动?

常人方法学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权宜性,即行动并不是按照事先规定的规则进行,而是行动者根据局部情况、场景条件,并依赖自身的努力去完成的。规范只是行动者理解与说明实践行动的参照。场景本身是行动的一部分,它与行动一样是社会成员通过努力构成的成果。常人方法学认为,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辨证关系,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身性。这就是说,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于是,在常人方法学看来,对人们行动的理解应该是对其实践系统的理解。所以说是一种日常活动。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理论 一、符号互动理论简介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互动被视为分析单位。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贯穿主观主义原则,强调个人的主观理解,认为社会结构是许许多多的个人理解与行动的结果,社会过程是人把主观的意义赋予客体并作出反应的过程。 互动论同时是一种微观社会学。社会由互动的个人组成,他们的行为不只是反应,而且还是领悟、解释、行动与创造。社会环境不是某种外在的静止的东西,它一直在影响着和塑造着我们,但这本质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为环境正是互动的产物。人有内心生活,同时又是一个自我,自我是社会互动过程的一个方面。互动过程首先是符号互动的过程,符号被行动者赋予了意义。这种我们与他人共享的意义,关于社会世界的定义以及对现实的感知与反应,均产生于互动过程中。 布鲁默说:符号互动一词是与人们之间发生的互动的独特性质有关系。这种独特性在于,人们解释或定义彼此的行为而非单纯对它人的行为作出反应。这样,人类的互动是以符号的使用、解释、或对彼此行为的意义的确定为中介的。这种中介等于是在人们行为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插入一个解释过程。 二、符号互动理论的理论背景 (一)威廉·詹姆斯对习惯、自我与社会我的研究 詹(1842-1910)认为习惯在人类行为中具有重大作用,他研究了本能是怎样被习惯所取代的。所谓习惯是指通过经验学习到的和被经验修正了的行为。他认为习惯的基础是记忆,通过记忆人类可以将过去发生过的行为从心中唤起。在记忆的基础上重复这一行为,这就意味着此种行为已不再是无目的的了,这时,本能便消失了。因此,本能既可以改变又可以发展,也有很多会逐渐消失。詹认为在人类的行为由以生物因素为基础转向以社会因素为基础的过程中,习惯起了重要作用。 在对于“意识”的探讨中,研究了由意识中产生出的“自我”。“自我”这个概念意味着承认人类可以而且也正在发展着他们对待他们自己的态度和关于他们自己的感觉,意味着承认他们自己也是可以观察的对象,就好比人类观察一个外部的客体。正如人们可以向他人和周围的世界发出信号,可以对这些客体有感觉和反应一样,他们也可以对他们自己做出反应。人能够符号化自我,形成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并构成对自身的反应。 詹将“自我”划分为三类:物质我(人类存在和认同的物质客体,一个人的身体、衣着、房子及家庭,他所拥有的东西,特别是那些通过其工作所获得的东西);社会我(由于同他人交往而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感觉)与精神我(心理的能力与爱好)。 他的社会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第一,在社会我中,自我来自他人的经验,是他人给予的。“一个人具有多种社会我。有多少个认识他并对他持有一定看法的人,这个人就有多少个社会我。”第二,詹将社会我看成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派生物,这样就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来认识自我的多重特征。第三,詹认为人类本能地追求得到社会上他人的承认,他们总是据此来衡量自我的价值。当然这种衡量并不是简单的、客观的、分毫不差地反映他人的观点。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课后习题(米德的符号互动论)【圣才出品】

第八章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1.如何理解人的心理过程同人的社会行为的统一? 答:按照米德的观点,人的心理过程和人的社会行为的统一如下: (1)米德主张把意识过程放到社会行为中去考察。他指责行为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未能重视意识活动的社会基础,人们正是通过相互作用的社会行为,才使意识活动作出协调反应,实现相互沟通。把意识过程孤立地同个人生理过程直接对应,不仅是简单的,而且实际上是错误的。社会行为是人们的外部的交往和沟通过程,而思维意识活动是人们的内在心理过程,然而,这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是不可分离的。人们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调节和相互适应,同在思想意识中开展的沟通与交流没有本质的区别。 (2)米德提出在社会行为中考察人类意识活动是社会心理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这不仅超越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其他流派的实验心理学,而且也超越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传统认识论。 ①由冯特创立的实验心理学,强调用数学的方法对感觉、知觉、注意、反应和情绪等心理过程进行实验测量,其实质是把心理过程等同于物理过程,看成与社会交往无关的客观现象。 ②由笛卡儿、洛克和莱布尼茨等人阐述的传统认识论,无论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都把人的认识活动同社会活动分离开来加以研究。传统认识论展开的认识过程,实质是从社会生活中抽取出来的个人心理活动。 当米德在社会行为或社会活动中考察心理过程时,不仅超越了传统认识论,也超越了实验心理学和行为主义。

2.为什么米德把姿势对话和主观定义作为社会现象研究? 答:米德把姿势对话和主观定义作为社会现象研究的原因是: (1)姿势对话 米德认为有意义的意识过程都是在人际沟通或社会交往中展开的,它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姿势对话”。在人际沟通中,人们总是以某种表情、姿态显示自己的意愿和观点。这些表达着主观意愿的姿势开展沟通,就是“姿势对话”。 (2)主观定义 为什么人们对对方显示的姿势都能领悟其意义呢?米德认为是“主观定义”的结果。用来沟通心理过程的各种姿势都是预先经过限定的,也就是说,各种姿势之所以能够显示意义,是因为人们从主观出发赋予它某种意义,在交往沟通中,某种姿势的意义能够被双方或大家领会,一方面在于姿势的意义是在交往中逐渐明确的,另一方面在于许多姿势的意义最初就是一种约定,是预先形成的共识,或者说人们为某种姿势下了一个共同的主观定义。 (3)象征符号 ①含义 当某种姿势获得了人们共有的主观定义,这个姿势就获得了普遍性的象征性,于是形成了可以在广泛交往中使用的沟通形式——象征符号。在米德看来,人们交往行为中的符号不同于动物表现心理活动的姿态。虽然动物在交互活动中也有许多能够沟通心理的姿态,但都是非自觉的。 ②象征符号的虚设性、间接性和对象性 人不仅自觉地赋予某种姿势一个共同承认的意义,而且还能用一些已经有了共有意义的姿势来掩盖或修饰自己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行动。这就是说,姿势作为符号在人际沟通中已经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述评 米德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思想 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集中表现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中,该书是他的学生在他去世后根据课堂笔记及相关资料编辑出版的。其符号互动理论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第一,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第二,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 2 ]由此,人的心理也好,自我也好,社会也好,都将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产生,它们都具有社会的意义。 1. 方法体系———社会行为主义贯穿于米德整个符号互动理论的是他社会行为主义的立场。这种心理学不仅是一种方法,是有关心理问题的研究取向和探究路径,还是一种观念和体系;它是在对此前的各种心理学,特别是华生的行为主义,作批判和检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 ]他的社会行为主义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行为主义的。表现在他接受了广义的行为主义的研究取向———通过对行动的研究来探讨经验。但米德认为华生的行为主义关注的只是对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的研究,而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并不是动作的全部,身体内部发生的一切也是动作的组成部分。因此,米德认为研究动作不仅要关注可观察的动作,还应从动作的观点来看待意识本身。其次是社会行为主义的。米德认为思维和意识是在行动中产生的,但人们并不是作为单独的生物机体来行动的,相反他们的行动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米德指出唯心主义者和行为主义者都忽视了社会的方面。由此,米德强调要从能动的、进行中的社会过程以及作为其组成成分的社会动作出发,亦 从社会的观点、至少从社会秩序所必需的交往的观点出发来论述经验。 2. 心灵论遵循社会行为主义心理学将社会动作置于研究的核心位置的逻辑,米德在论述心灵(mind) 时,引入了一个概念———姿态(ges2ture) ,认为作为社会动作的开始阶段的姿态在心灵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可以且应从社会过程中分解出姿态。人类与动物一样具有使用姿态进行沟通的能力,姿态的沟通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但是人类并不只限于这种形式的沟通,人类能够把他 人的观点自觉地反映到自己的行为上来。一种姿态,如果在表现这种姿态者的身上和在这种姿态所针对者身上能够引起同样的反应,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姿态。姿态的意义就是这种共同的反应,这种共有的意义的出现使符号沟通成为可能。[2]在米德看来,人类象征符号沟通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他们不只限于使用身体姿势(无声姿态) ,而且使用语词(有声姿态) ———有共同的或标准化意义的语音符号,但“有声姿态尤为重 要,因为它作用于以同样方式作用于他人的人。”[4]由此,有声姿态就成了有意义的、表意的(有意识的) 符号,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心灵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呢? 米德认为,心智能力产生于婴儿期,婴儿最初拥有无意识的、毫无选择的姿态,经过筛选过程,婴儿能够在关系到自己生存的个体那里学到能带来赞扬的姿态,在这一选择的过程中,心智能力也由之诞生。这种对有利于适应环境的姿态的选择,使得婴儿和其周围环境中的其他成员对姿态逐渐趋于一致的理解,并以此作为与成员之间产生互动的中介。米德称这种表达相同涵义的姿态为常规姿态。米德还指出,当个体具有了运用姿态,并且用相同的意义来解释姿态的能力时,就标志着心智、自我和社会的巨大发展。由此,米德认为如果一个有机体发展了理解常规姿态的能力;运用这一姿态去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想象演习各种行动方案的能

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下的人际沟通

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下的人际沟通 摘要: 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技能。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必要手段,每一个社会人都离不开沟通。如果您是一名销售人员,需要推销您的产品,就要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您是一名中层管理者,为了更好的做好上传下达,也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如果您是公司的客服人员,良好的沟通是您处理客户关系的关键武器。不仅如此,在生活中,父母同样需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夫妻之间也需要良好的沟通,才能增进彼此的感情;另外,我们与家人、朋友关系等等都需要良好的沟通。如果我们拥有一个良好地沟通能力,那么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和身边的人相处的很好,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那么怎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人际沟通的技巧?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是人际沟通的一个重要的沟通技巧,所以我们要学习和掌握。 关键字:人际沟通信息交流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和谐的生活环境 一、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 该理论是传播学中的经典理论之一,其创始人是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60年代以后美国学家H.G.布鲁默、T.西布塔尼、R.H.特纳等学者对这一理论作了补充和发展。该理论在传播学史上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传播学者对象征性互动理论还在进一步的完善和总结。 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侧重研究个体和他人的关系,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和他人互动的产物。符号互动理论注重对个人之间的互动过程的研究。总结和发展了早期符号互动论的布鲁默明确提出,符号互动论的三大基本前提之一是“事物的意义

产生于人们与其伙伴的社会互动当中”。对符号互动理论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的库利,就提出了著名的“镜中我”概念。他认为,个体的自我产生于与他人的交流,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他人对自己所做判断的反应。自我是通过交往辨证地呈现出来的。 符号互动理论主张人类拥有“自我”,因为这种自我使人们具备了扮演“他人角色”,“通过他人之眼审视自身”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人与社会的交流、社会秩序便无法维持。米德用“姿态的对话”来表示姿态的沟通功能,但他认为,“姿态的对话”本身还不是沟通,沟通有特殊的含义,即它必须是运用有稳定意义的姿态或符号。沟通者必须具备自己的行动可能引起对方怎样的反应的能力,而这样的沟通是符号互动。如果没有进行角色扮演并选择自己的反应的能力,个体就无法使他们的行动协调一致,也就形成不了社会。因此,无论是人的精神还是自我或社会,都只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才能产生。社会是随着互动中的人们的行动而不断地被创造和再创造的。 米德对语言符号的阐述揭示了在社会情境中人们的行为和他人顺利进行和维持互动所需的文化前提。正是由于有了共享的意义符号,人类的社会互动才能得以正常的进行、展开和维持。符号互动理论认为,符号互动有三个特点:有一个解释别人行为的过程;有一个定义的过程,即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告诉他人;对对方的反应具有预见性,即能够推测自己的行动会引起对方怎样的反应。而这就需要依赖于互动双方有一个共享的意义符号系统。米德把社会看成是不同个人之间的有组织的互动,而这样的互动组织形式依赖于精神的作用,也即建立在有意义符号的使用基础上的一种内在的沟通过程,它是通过和他人的互动和自我会话而循序渐进地形成的。(符号互动理论) 二、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的核心主题以及两个要素。

.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 在欧洲,社会学理论的开拓者们对微观层次的现象只是给予了粗略的关注,直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理论家们才开始转而分析微观过程。他们开始明白,在某种意义上,社会结构最终是由个人的行为和互动所构成和保持的,从而,他们开始致力于发现人际互动的基本过程。 这一创造性的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微观层次的理论研究,即互动理论。互动理论的兴起表征着美国学者对社会学理论主题做出积极贡献的开始。 一、互动理论的兴起 1.詹姆斯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第一个明确提出自我概念的社会学家。詹姆斯认识到,人类有将自身看作客体,进而发展自我感觉和关于自身态度的能力。 人类能象征性地表示他人与其周围世界的各个方面,发展出关于这些事物的态度和感觉,并且形成关于这些事物的典型反应。人类能符号化自身,形成自我感觉和自我态度,并构成对自身的反应。詹姆斯把这些叫做自我的能力,认为它们对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建构其对自身的反应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詹姆斯发展了一套“自我”的类型学:⑴“物质自我”,人类把它们看作是其全部存在的一部分和决定其身份的关键的那些客体。⑵“社会自我”,由于与他人交往而形成的个体的自我感觉。⑶“精神自我”,个体的一般认知风格和认知能力。 詹姆斯的“社会自我”概念认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感知源于同他人的互动。他指出“一个人,有多少人认识他,就有多少个社会自我”。然而,詹姆斯并未对这一初步的见解深入探究,毕竟,他是一位心理学家,较之于个体能力所源生的社会过程,他更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活动。 2.库利 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修正了自我的概念,他的主要突破是:将自我看成是个体在其社会环境中,将自身和他物一起视为客体的过程。其次,他认识到自我源于同他人的交往。 库利提出,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体味他人的姿态意味,并从他人的观点中看到自身。他们想象着他人如何评价自己——从中获得自我的形象、自我的感觉、自我的态度。他人的姿态就如同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到并衡量自己。这正如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看待并衡量其他事物

略论米德的互动论及其对自我发展的解析

略论米德的互动论及其对自我发展的解析 琼州学院08社会工作杨诗梦 摘要:互动论作为当代社会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流派之一,主要研究的是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的活动与过程。乔治·米德作为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为我们揭示了心智、自我和社会是怎样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了解米德的互动论及其对自我发展的解析,不仅对我们探索自我的形成和发展的奥秘有很大帮助,而且可以促进我们形成良好的自我。关键词:略论;米德;互动论;心智;自我;主我;宾我;社会;解析; 前言 互动论作为当代社会学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流派之一,主要研究的是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的活动与过程。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理论成果,它包含了除社会学以外的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了解米德的互动论,对我们探索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乃至形成良好的自我有很大帮助。 一、理论渊源 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它是研究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活动与过程的微观社会学流派,又称为象征互动论。其理论渊源,可追潮到18世纪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们的意识流之中,亚当·斯密、休谟等人为其代表人物。作为符号互动的萌芽意念,他们提出:若欲建立人类的科学,则必须重视人类相互联系的基本事实,并应把注意力集中于人际间的沟通、同情、模仿及风俗上。[1](P330)哲学家们的这些观点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在当代互动理论的过渡阶段,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约翰·杜威、查尔斯·霍顿·库利、威廉·伊萨克·托马斯及乔治·米德等人对该理论的诞生起了重要作用。首先是詹姆斯在其1890年写的《心理学原理》一

从符号互动论到符号学

从符号互动论到符号学 (一)符号 1、符号(Sign, Symbol, Tittle),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对象及其意义的体现者。 2、符号一方面是意义的载体,是精神外化的呈现;另一方面具有能被感知的客观形式。 3、在符号中,既有感觉材料,又有精神意义,二者是统一不可分的。例如,十字路口红绿灯已不是为了给人照明,而是表示一种交通规则。符号与被反映物之间的这种联系是通过意义来实现的。符号总是具有意义的符号,意义也总是以一定符号形式来表现的。符号的建构作用就是在知觉符号与其意义之间建立联系,并把这种联系呈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 4、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5、符号通常可分成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这两大符号在传播过程中通常是结合在一起的。无论是语言符号还是非语言符号,在人类社会传播中都能起到指代功能和交流功能。 (二)符号互动论 1、释义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称象征互动论,是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

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H.Mead)创立,并由他的学生布鲁默于1937年正式提出。 “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符号互动论作为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它强调人类主体性的理论前提、关注个体间互动行为的经验研究取向。 2、代表学者 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 H. Mead)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除了米德之外,托马斯(W.l.Thomas)、库利(C.H.Cooley)等人也对符号互动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布鲁默(H.G.Blumer)和库恩(M.Kuhn)等发展了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思想,并形成了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他们在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3、哲学基础 符号互动论反对实证主义社会学轻视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结构决定论,提出行动者的认识、行动和互动构成社会的理论命题。其思想奠基人米德试图探索个体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关系,发展用社会行动解释个体意识的社会心理学。米德吸收了实用主义哲学关于真理的经验关联性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客观的意识研究方法,提出根据个体的行动、特别是能被他人观察到的行动来研究个体经验的广义的行为主义方法,并将理解个体的行为与经验置于整体的社会背景之中,发展出“社会行为主义”方法。米德之后,布鲁默系统提出了以“符号互动”为基础的微观社会学理论,其核心仍然是意义、自我等情境知识与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库利又提出了“镜中我”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符号互动论”。

米德及其社会学理论

1、米德社会学思想主要来源 米德社会学思想影响是多方面的,其社会心理学理论受到下列思想的影响。 (1)米德反对库利的方法。库利认为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性可以还原到“首属关系”中,通过“首属关系”进而建立社会。而米德则强调从外在性即社会的角度来研究人的社会化,而不必从内省的方面来研究。 (2)反对对人类行为采取刺激反应式的研究方式。米德认为,这种研究方法源于动物心理学,其研究集中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研究。 在米德看来,人类的行动与反映不是台球的碰撞,人不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人能够选择刺激,并联系他以前的经验,人对于不同的反映应是有选择性的,而不是被动的、机械的以及单向的。因此,人的反应是一种社会性的反应。 2、米德符号互动论假设 (1)人类行动的有限性、脆弱性使之必须要合作,以求得生存。 (2)那些有利于合作和生存的行动保留下来; (3)人的心灵、自我及社会只有在人的相互行动中才能产生,它们都具有社会的意义。 3、符号互动是人类互动的实质 在米德看来,心灵、自我与社会都产生于持续不断的人类对话与交往活动之中。而人类德交往是通过有意义的动作进行的,即有别于非人类行为的自觉或本能的行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人类的行动不是动物式的刺激反应。 米德 一、符号论 二、心灵论 三、自我论 四、社会论

(1)动物和人一样,都有使用某种‘姿势’进行沟通的能力。姿势沟通构成了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沟通形式。但是,人类并不仅仅只是这样的沟通方式,除此以外人还能观察、理解、认同对方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反映。 (2)人类符号沟通不仅使用身体‘姿势’,而是能够使用语言符号。这样,人类就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所以,米德认为,符号的互动才是人类社会行为的本质特点,透过符号交流,我们双方才能够为对方所设想,这与动物之间的动作大相径庭。 (3)有意的符号互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4个条件。 一是语言包括文字。使行动者理解意义,可以使行动者之间相互交流。 二是思想的形成。可以使人类进入到一个纯粹的符号操作系统。 三是要有自我意识,即反思性。也就是主体成为自身的客体,要能够与自己对话, 四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社会互动的结构,也就是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 4、心灵论 心灵是符号互动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符号互动理论的逻辑起点。 (1)米德认为,心灵的本质是内在的,是一种隐藏性的意识活动,是人的行动的准备或前奏,它还没有在现实中展现出来。 (2)心灵由两个方面构成:生理性的冲动以及反映性的理智。前者是动物式的心灵,而后者则是人所特有的心灵。前者构成了心灵的主体,而后者则构成了心灵的客体。 (3)人的心灵与动物的心灵相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是人以符号表达对象,也就是人以符号表达对象; 二是勾画功能。即勾画未来的行动路线,预演对客体的行动路线; 三是对行动路线进行比较、控制和选择。因此,动物的生理性冲动只是行动的动力,只能满足后来的习惯,而人则不同。人能够根据形式、凭借反应理智的力量去控制某种活动。 (4)米德认为,心灵产生于婴幼儿时期。 首先,婴儿最初像动物一样,没有意识; 其次,婴儿能跟身边最亲密的人学习语言和动作; 再次,在向幼儿过度中产生了语言思维 5、自我论 米德认为,人类和动物相互区别的另一个标志就是人有自我概念,即具有心灵的行动者能够成为自身的对象,也就是说把自己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反思,展开对话与交流。为此,他提出了自我概念。 (1)自我形成于孩提时代,儿童具有的扮演某种角色的能力。自我不同于非我(环境、对象),它包括主我、客我。主我是主动行动者,是主体人对他人的反映,具有自发性、冲动性以及创造性,它在行动中能够改变社会结构。 客我是自我的社会方面,客我是行动的方向。也就是想象中的有组织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主我与客我构成了完整的自我。 (2)自我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 一是嬉戏阶段。婴儿期儿童能够扮演他人的角色,但不了解这个角色的意义。 二是游戏阶段。儿童可以同时担任几个角色并遵循游戏规则并将其融合为一个整体,

传播学教程名词解释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 本问题 传播学 传播 发展传播学 健康传播学 风险传播 信息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双重偶然性 传播隔阂 第二章人类传播历史发展信息爆炸 “信息过载”(信息超载)NII计划 媒介发展的30年法则赛博空间 第三章人类传播符号意义编码和解码 能指/所指 乔治·赫伯特·米德 符号 符号互动论 符号的任意性 语言符号 互文性 讯息 信息与讯息 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符号 索绪尔 象征性互动理论 象征性文化 意义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 系统结构 传播者 模式 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 反馈 香农—韦弗模式 噪音 单向传播 双向传播 循环模式 施拉姆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 式 马赛克传播模式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 总过程 另类媒体 第五章人内传播人际传播 自我传播、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亲身传播 主我/客我 “自我互动”理论 “镜中我” 初级群体 次级群体 基模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基于基模理论的信息处 理过程模式 “详尽分析可能性”理论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 为、组织传播 社会认同模式 群体规范 群体压力 流言 奥尔波特公式 集合行为 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 群体模仿 群体传播 公共传播 组织传播 第七章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 社会雷达(环境监测) 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麻醉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 信息环境 拟态环境 第八章媒介技术媒介组织 地球村 马歇尔·麦克卢汉 媒介即讯息 “热媒介”和“冷媒介” 容器人

“电子乌托邦” 网络成瘾 流媒体 自媒体 媒介生态环境 媒介生态 把关人(守门人) 双重行动模式 媒介事件 社交媒体 第九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 范理论 传播制度 集权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 媒介责任理论 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 观点的自由市场 哈钦斯委员会 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大众 受众 分众观 利基受众 认知和谐论 “政治及有倾向”假说媒体近用权 媒介接近权 受众商品论 选择性接触 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心理 和行为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记忆 受众的“碎化” 受众的极化 个人差异论 IPP指数 “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 子弹论 “证词法” 《人民的选择》 伊里调查 意见领袖(舆论领袖) 意见气候 二级传播理论 创新扩散 传播流 “元传播” 有限效果论 可信性效果 休眠效果 恐惧诉求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 示” 自信心假说 宣传策略中的“洗牌作弊 法” 拷贝的支配 第十二章大众传播效果理 论 议程设置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诺利·诺依曼 涵化理论 “上限效果”假说 知识沟 数字鸿沟 媒介素养 媒介教育 视觉素养 第三人效果 框架研究 受众框架 媒介的铺垫作用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与全球 传播 国际传播 全球传播 跨文化传播 《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大众传媒宣言》 《塔罗瓦尔宣言》 《阿尔及尔宣言》 信息主权 文化帝国主义 世界信息流通失衡 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的 三个阶段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一、重点词语解释 符号:符号是指所有具有代表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符号是因为人们赋予了它某种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大家(相关的人们)所公认的。文字是一种符号,它是认识或使用该种文字的人的沟通工具。语言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的一个符号系统,通过口头语言、身体语言(包括表情与体态)等人们可以传达各种意义,实现人们之间的复杂交往。物品也是重要的符号,比如校徽是一个大学的代表,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一定的社会情境也具有符号的意义。比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吉祥,于是人们把婚姻的场合布置得红火热烈。组织中的成员遇到负责人在场且凝重的场面,他会意识到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在人们的经验中这种场合代表了特殊的意义。 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由布鲁默在1937年提出的理论标签,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派别,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相互作用发生的方式、机制和规律。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除了米德之外,托马斯(W.l.Thomas)、库利等人也对符号互动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布鲁默(H.G.Blumer)和G.库恩等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并形成了以布鲁默为首的芝加哥学派和以库恩为首的衣阿华学派,它们在研究方法等问题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米德、布鲁默、戈夫曼等。 芝加哥大学于1892年创办全美也是世界第一个社会学系。创建人及首任系主任斯莫尔(A.W. Small)。1895年创建《美国社会学杂志》,早于法国的《社会学年鉴》(1896)。早期主要成员除了创立社会学系的斯莫尔,还有因研究波兰农民而声名遐迩的托马斯(W.I. Thomas)、有从黑人和社区研究而赋予城市社会学灵魂的帕克(R. E. Park)、有社会心理学的巨擘米德(G. H. Mead,哲学系,但其社会心理学主要是社会学系学术选修)。 托马斯(W.I. Thomas):情境定义或托马斯原理。“如果某种情境被认定为真实的,那么这一情境就具有真实的效果。”人们不但对情景加以解释更会按照自己对情景的定义来做出反映。不同的人对相同磁极的反映是不同的。 库利(C. H. Cooley):镜像自我。儿童通过与其母亲、其他家庭成员,他的同龄人及社区的其他成员的交流而发展了他的人格。人们都是彼此的一面镜子照应着对方。 托马斯:以态度概念为特点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为美国的互动论提供了理论基础。1950年代以后成为美国现代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 主要形成与发展阶段:1930s之前,1937-1956;1960s以后。 二、形成因素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理学的叛逆,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主要贡献者包括华生(J.B.Watson)、斯金纳(B. F. Skinner)等人。 主张: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1)在研究对象上:强调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只能研究能够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2)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如:巴普洛夫的狗,华生对儿童的实验。(3)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

符号互动——米德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反实证的主观社会学,它研究人们面对面的互动交往与作用以及由此引起或改变这些活动与过程的微观社会学流派,又称为象征互动论。 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整个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理论成果,它包含了除社会学以外的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而布鲁默则首先提出了“符号互动论”这一概念和理论,继承和发展了米德的思想戈夫曼对人们日常生活作出了精辟的见解,提出了拟剧论和印象管理。 芝加哥学派:米德,布鲁莫,戈夫曼,伯吉斯,帕克,托马斯“情景定义或托马斯原理”,库利“镜中我”。 研究对象: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知识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分。 了解个人行为,就必须先了解群体行为。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是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符号互动论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作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简历和发展相互关系,处理和应对外在变化。 派别; 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和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角色理论、戏剧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容性。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真人秀节目中符号互动传播——以《爸爸去哪儿》为例

真人秀节目中符号互动传播—《爸爸去哪儿》 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二班 刘畅 2014112050843 纵观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历程,虽然大部分节目都是引进或模仿国外一些大获成功的节目,但在我国相关电视人也早已经根据我国文化习俗、审美观念等方面,开始对真人秀电视节目如何适应本土环境的问题进行探索,通过认识和把握,也逐渐取得了一些成果,完成了许多相对成熟的节目,吸引了国内大批的观众。不仅如此,这些较成功的移植也为国内相关方面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素材,在电视元素方面引进了新的内容,也提高了电视制作的相关技巧。实践中,近几年比较热门、广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从制作方式、相关技巧和思路方面都得益于这种移植。而在现有的研究文章和专业论文中,大多是从真人秀的兴起、制作、营销等方面研究,而受众对娱乐真人秀中的理解不是对表面语言、行为、场景布置等单纯理解,而是包含字里行间中蕴含的一种情感,是对符号组合形成的意义或意象的深入解读。 关于符号这一方面的相关学术研究在美国起源,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下的聚集生活,研究内容是日常生活里群体间产生的相互活动。相关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为:“现实世界是建立在一系列符号和象征对这些个人和他人正在进行的互动过程中进行的符号援助所产生的意义基础上。”也就是说在一个个体有了“示意”后,其他个体或者整体针对相关“示意”表现出反馈。传播者给一种行为设定含义,这种含义在人与人的相互活动中产生。同时人们在思考要进行怎样的相对行为时,起决定性作用的也是当时设定下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含义也逐渐完善。由此可知,人际交往所追求的价值是建立一个“共同的意义。”推而广之,如今真人秀节目异军突起、挤占荧屏,受到许多人喜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从真人秀节目中寻找到相似的人,找到寄托感情,让观众针对节目

小组工作基础理论:符号互动理论

; 米德的自我理论深受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詹姆斯和杜威的实用主义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以及当时的社会学思潮的影响。但是,对米德自我理论的创立构成直接影响的是詹姆斯、鲍德温和库利等人的自我理论。威廉·詹姆斯(1842-1910)认为,自我是个体意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把自我划分为两部分:一是纯粹自我,即主我,是作为知者的自我,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一是经验自我,即客我,是作为被知者的自我,是主我所感知的主体活动及身心活动。经验自我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物质自我是涉及个体的身体、衣服、家庭、朋友和财产等的意识;社会自我是涉及个人的所属群体、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意识;精神自我是关于个人的兴趣、能力、信仰等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识。詹姆斯认为社会自我来源于个人对个体的承认,而这一承认又是以个体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为基础的,每个人都有多个社会自我。关于纯粹自我。则仅可以从个体能认识事物这一事实推知,而不能下实体性的定义。事实上,詹姆斯把“意识自我”当作纯粹自我。詹姆斯·马克·鲍德温(1861-1934)和查尔斯·H·库利(1864-1929)是美国德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他们进一步发展了詹姆斯提出德社会自我这一概念,鲍德温认为自我是一种社会产物,是儿童通过对交往伙伴的模仿而获得的。库利对自我社会性的认识更加深入了一步。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根据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而形成的。库利把他人的反应和评价比作“镜子”,个体是从这面“镜子”中“照”见自己的,所以一个人的自我实际上是一种“镜中我”。在批判地继承了以上这些研究者的理论的基础上,米德创立了自己的符号互动自我理论。 代表人物:米德乔治·赫伯特·米德,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都有独创的思想。早年就学德国时,受德国心理学研究领域里关于人文方法和科学方法的论战的影响,米德对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进而建构了他社会心理学学说。米德生前论著甚少,逝世后由学生整理其生前的讲义、手稿出版,主要著作有《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行动哲学》(1938)、《19世纪的思想运动》(1936)、《现时的哲学》(1932)。其中《心灵、自我与社会》是米德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心血的结晶,是其思想的精华所在。解读这一著作“将给人们提供一条进入米德的理智世界的自然通道”。米德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构建的符号互动理论也为迄今为止的自我心理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石。 理论内容:米德认为,个人社会行为是其所属群体中规范行为内化的结果。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强调社会相互作用与个人行为的关系,他把社会相互作用视为联结个人与社会的“媒介过程”,个人行为具有相互性和社会性,这种相互作用是人格形成的外部条件。米德还强调意识和个人行为的相互关系,他认为,由于意识的存在和相互作用,才使人们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看到自己、知道自己。他的相互作用论特别体现在他的自我论上:他认为,人的特点是有自我,就是人在客观地对待社会环境的同时,也客观地对待自己,把自己置于环境当中某一确定的位置上加以客观化。而自我的客观化,又与自我的结构和功能分不开。米德认为,自我通过他人的眼睛或者说社会这个一般的眼睛,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予以组织化,并内化为己有,从而产生客我。米德那里的客我,是人在与他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把自己对象化,并加以主观规定的产物,客我以客体的面貌出现,是受社会制约的。米德认为,自我是逐步发展的,是在社会经验和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他划分了自我产生的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自我是原始的、不能运用符号的。模仿是这一阶段的行为特点,儿童只是无意义的模仿动作,不明白到底在做什么,动作仅仅是模仿,缺乏意义和对符号的理解,不能运用语言对自我和客体定义;(2)扮演阶段。儿童可以用有意义的语言对客体定义,原来模仿对待客体的方式就被因互动产生的意义所取代,自我也被他人所认可和定义,此时,儿童开始形成自我,但是儿童的角色模型是不稳定的;(3)游戏阶段。这是自我的完成阶段。这时,儿童必须在情境中同时担当众多角色,即,必须从几个重要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能从参与某些合作活动的人群中获得复合的自我形象,形成“泛化的他人”。正如米德所指出,当一个泛

象征性互动理论

象征性互动理论- 理论定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 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人是具有象征行为活动的社会动物,而且这种活动是积极的,具有创造力的。 象征性互动理论- 理论前提形成互动的前提是交换的双方必须有共 通的意义空间,这里的意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语言、文字有共同的理解;二是双方有大致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 象征性互动理论- 核心主题1、人们在传播过程中建构意义,意义在 人类行为中具有重要性。2、自我概念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个人对自我的认知是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旦形成这种认知,人们的这种自我概念便会是相对稳定的。3、个人和社会是密切相关的,用马克思的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和社会是分不开的,个体受到文化和社会过程的影响。 自己理解: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侧重研究个体和他人的关系,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认为个体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和他人互动的产物。符号互动理论注重对个人之间的互动过程的研究。 我们与人交流时,要注意倾听人家表达的意思,完全的倾听要用第三只耳朵,注意观察说话人的非语言行为的姿势、面部表情、举动、语调等,而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讲究的就是我们在与人交流时运用该理论了解被人行为背后的意义以及没有表达出来的、暗示的意义。 象征性符号互动理论是人际沟通的一个重要的沟通技巧,所以我们要学习和掌握。在生活中,父母同样需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夫妻之间也需要良好的沟通,才能增进彼此的感情;我们与家人、朋友关系等等都需要良好的沟通,从而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和身边的人相处的很好,有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如果是销售人员,需要推销您的产品,就要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

(完整word版)第六章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理论 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学理论开始崛起,一方面承传欧洲既有的社会学理论特色,另一方面,也开创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符号互动理论、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学代表了美国本土微观社会学的转向,在某种程度上传承了人文主义社会学理论的现代发展。 符号互动论是一种侧重于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的理论流派。这一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互动着的个人构成的,对于诸种社会现象的解释只能从这种互动中寻找。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在美国及西方社会学界颇为流行。 符号互动论这一概念是由赫伯特布鲁默在1937年正式提出来,但是,一般来说,这一理论的产生得益于两个领域的学者: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家,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学者。 第一节符号互动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的不同取向:一是,社会看成是客观事物?描述-发现——实证主义观点;另一是,社会看成是互动过程?交往、回应——互动论观点。 他们不再关注以往欧洲学者津津乐道的宏观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冲突,社会有机体等概念,而是转而关注微观层面和心理层面,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方式、个人的心理结构,以及社会互动等等以往被忽视的领域。 一、理论渊源:实用主义与行为主义 (一)苏格兰伦理家的影响 从人的心灵,从与他人的交往、联系中观察自我,解释社会行动。 苏格兰伦理家主张研究现实生活,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归纳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经验才能找到有用的的知识,但是他们更关心的不是纯粹的知识而是人类的行动,他们认为人不是生而为人的,而是通过社会生活才成为人的。注重对人的心理考察,企图通过内省,反省来发现人类心灵中最根本的东西。从他人的交往联系中发现自我行为的根据,以此解释社会行动。例如: 亚当斯密提出类似于“镜中我”思想,指出人们的相互联系对行为的影响。

符号互动论

运用符号互动论解释生活现象符号互动论作为一种关注个体行为的社会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 布鲁诺指出,符号互动论归根结底基于三个简单的前提。 第一、个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他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人类对某一客观事物所发出的行动,主要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所赋予的意义而定。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 在中国,喜庆的日子里人们喜欢穿红色的衣服、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字幅,新年的时候送“红包”,光荣榜叫“红榜”,先进单位叫“红旗单位”。。。。。。人们对红色的热爱,在喜庆的日子里热衷于运用红色,正是因为红色在中国代表着吉祥、喜庆与热烈的意义。但是,在西方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很少或几乎不用红色,因为红色在西方代表暴虐、凶残,甚至淫荡、放荡的含义。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一书时,考虑到红色在西方的贬义,十分巧妙地选用了《红楼梦》原有的名字《石头记》,翻译成《The story of stone》。 第二、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之中。布鲁默认为“事物对于某人的意义产生于其他人对这个人采取的与此事相关的行动当中。他们的行动致使确定了事物对某人的意义”。 周正老师是财院“四大才子”之一,他鲜明、尖锐而务实的观点

对自己影响深刻。然而他的思想对我自身的影响和意义,是建立在两次大的互动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起初,当大二正在为选修哪门课迷茫的时候,几乎每个学长都告诉我要选择周老师的心理学,而且要早行动。听了他们的话,我对周老师有了一定的了解,选择了周老师的心理学课。所以与他们的互动,是我受周老师思想影响的开始,也是周老师心理学对于我的生活的意义的开始。接着,在选修课上见到了周老师,坚持每周去听他的课,在课堂上与周老师进行思想互动,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开始喜欢用周老师推荐的思考方法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他的心理学已经成了自己生活的指南针,这是第二次大的互动使周老师对我产生的意义。 第二、“这些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正”。事物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所以他不是固定的东西。 周老师的讲课,受到很多学生的喜欢,听了学长们的建议后,我也开始对的他充满崇拜。但是如果我听了几节课后,发现他的想法自己并不喜欢也不愿意接受,我的崇拜会一点点的减少以致消失。那么在我看来,他对我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某些事物对个体的意义并不是固定的,会在人与人的互动、个人的经验中变化。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知识、经历,我们对社会和他人的解释总是受到我们的这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同一事物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也会对人有不同的意义。因为意义的不同,人们的行为也就会有所差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